高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复习 专题过关五 人口与环境练习(含解析)

高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复习 专题过关五 人口与环境练习(含解析)
高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复习 专题过关五 人口与环境练习(含解析)

专题过关五人口与环境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2015年以来,难民潮困扰欧洲。读“难民潮迁移路径图”,回答1~2题:

1.引起2015年难民潮的根本原因是( )

A.收入下降

B.灾害频繁

C.战争威胁

D.就业困难

2.这次难民潮对欧洲带来的地理影响是( )

A.缓解劳动力不足的矛盾

B.有利于提高欧洲的环境人口容量

C.推动欧洲各国城市化进程

D.提高欧洲国家社会保障水平

春节是万家团圆的日子,春运是一道特殊的风景。2017年春运期间,360网站发布了《2017年春运网络购票大数据报告》,下图为2017年春运网络购票十大出发城市分析。据此回答3~4题:

3.从图中可以看出,2017年春运出发地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其主要原因是南方地区( )

A.乡村生态良好,吸引城市居民

B.侨乡众多,海外游客迅猛增加

C.气候温暖,来此越冬人数增加

D.经济发展较快,外来人口较多

4.北京成为2017年春运网络购票十大出发城市中唯一的北方城市,其原因与南方地区不同的是( )

A.历史文化名城,游客比重大

B.高等院校云集,返乡学生多

C.环境优美,吸引外来人口

D.经济发达,劳动力需求量大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与第五次相比,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如下表所示。(注:抚养比=非劳动年龄人口与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读表,回答5~7题:

5.根据该数据可以反映出我国( )

A.人口增长加快

B.出生率低于死亡率

C.已进入老龄化社会

D.劳动力仍较充足

6.甲省( )

A.人口进入零增长

B.老龄化程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C.有大量人口外出打工

D.抚养比上升

7.甲省最可能是( )

A.贵州

B.广东

C.甘肃

D.四川

富顺县、安岳县和中江县是四川省的三个传统农区。下表示意富顺县、安岳县和中江县(以下简称“三县”)农村人口和农业劳动力年龄结构情况(2014年)。据此回答8~10题:

>60岁16.3% 33.2%

8.“三县”农业劳动力年龄结构的形成原因是( )

A.自然条件恶劣,农业劳动力投入量大

B.计划生育政策下人口出生率低,增长缓慢

C.生活、医疗条件改善,人均寿命延长

D.城市化水平空间差异大,人口迁移率高

9.“三县”农业劳动力年龄结构带来的影响是( )

A.土地流转加快,家庭土地流转比例降低

B.加快了农村家庭由单一经营向多种经营转变

C.促进农业技术进步和农业决策的科学性

D.农村家庭对农业收入的依赖性日益增强

10.针对农业劳动力年龄结构现状,“三县”应( )

A.全面放开农村生育政策,增加劳动力供应

B.构建农业生产全程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C.实施大规模休耕养田制度

D.限制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

图甲表示2012年我国某市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图乙表示我国不同阶段人口增长状况图。读图,回答11~12题:

11.下列关于图甲所示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高出生率,低死亡率

B.人口数量呈下降趋势

C.高出生率,高死亡率

D.人口数量呈上升趋势

12.图甲所示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率状况最接近图乙中( )

A.Ⅰ阶段

B.Ⅱ阶段

C.Ⅲ阶段

D.Ⅳ阶段

读“某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曲线图”,回答13~14题:

13.该国人口出现负增长的时间为( )

A.①

B.②

C.③

D.④

14.下列各国中,人口发展情况与图示类型一致的是( )

A.埃及

B.中国

C.德国

D.新加坡

我国黑河至腾冲一线形象地反映了我国“东多西少”的人口宏观分布格局,被地理学界称为“胡焕庸线”。半个多世纪过去了,我国人口分布的宏观格局不仅没有变化,而且“东多西少”的现象更加突出。据此回答15~16题:

15.我国下列各地区中,人口合理容量最高的是( )

A.青藏地区

B.长江中下游地区

C.内蒙古地区

D.新疆地区

16.与环境人口容量呈负相关的因素是( )

A.资源数量

B.科技发展水平

C.人口的消费水平

D.地区对外开放程度

17.下图示意我国与亚洲部分国家老龄人口比例的倍增时间。读图可知,与中国相比较( )

A.甲国人口老龄化速度慢

B.乙国2020年老龄化水平高

C.丙国进入老龄化社会早

D.丁国老龄人口倍增快

青海省化隆县地处青藏高原,2018年户籍人口约30万。20世纪80年代起,化隆人凭借精湛的拉面手艺走向全国各地,目前常年在外的从业人员超过10万,多分布在我国东部城市。据此回答18~19题:

18.影响化隆人迁往我国东部城市的主要因素是( )

A.自然因素

B.政策因素

C.经济因素

D.婚姻家庭

19.化隆人大量迁往东部城市可以缓解( )

A.化隆县的人地矛盾

B.化隆县的老龄化问题

C.东部城市就业压力

D.东部城市的环境压力

中位年龄,又叫年龄中位数,是将全体人口按年龄大小排位,位于中点的那个人的年龄。年龄在这个人以上的人数和以下的人数相等。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的《中国经济报告》数据显示,2016年、2030年、2050年(含预测),中国的中位年龄分别为39岁、46岁、56岁,而印度分别只有27岁、32岁、40岁,美国则分别为38岁、40岁、44岁。据此回答20~22题:

20.截止到2050年,中国、印度、美国三个国家中( )

A.美国老年人口比中国多

B.印度人口平均年龄最高

C.中国人口老龄化最严重

D.美国人口平均年龄最低

21.中国已经进入现代型人口增长阶段,但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期内劳动力就业形势仍然非常严峻。其主要原因是( )

A.人口基数大,各年龄段人口绝对数大

B.经济萎缩,就业岗位大幅度减少

C.改革开放的深入导致进入中国的外来人口多

D.劳动密集型产业大量向国外转移

22.2018年3月13日,国务院将根据《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形成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其中,五年前成立的“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拟将不再保留,而是新组建“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引起关注的是,37年后,国务院组成部门中第一次拿掉“计划生育”这个名词。该方案的实施不能起到的作用是( )

A.降低中国中位年龄的增长速度

B.缓解中国今后一段时期内的就业压力

C.缓解中国老龄化的压力

D.到2030年中国的中位年龄与印度相当

数以亿计的农民工在春节返乡后,一部分人不再回到务工的远方大城市,转而选择离家不远的务工地,这一现象称为务工潮倒吸现象。如图为2008~2015年我国农民工数量及月均收

入变化。读图,回答23~24题:

23.出现务工潮倒吸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我国内地( )

A.交通条件改善,空气质量良好

B.产业升级迅速,人力资源需求量大

C.人口政策调整,生育放宽全面二胎

D.各类城市发展,就业创业机会增多

24.影响农民工收入水平的主要因素是( )

A.劳动力市场供需

B.能源价格的波动

C.劳动力年龄结构

D.产业结构的调整

25.下列关于青藏地区人口容量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地域广大,资源丰富,人口容量大②地处内陆,气候干旱,人口容量小③地理环境“高寒”,生态脆弱,人口容量小④充分利用该地区丰富的太阳辐射能,能增大人口容量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50分)

26.下图是我国部分地区某年的人口资料。读图,回答下列问题:(8分)

(1)图示省级行政区中,死亡率最高的是,最低的是。(2分)

(2)图示省级行政区中,每年净增人口最多的是,最少的是。(2分)

(3)上海的出生率比北京高,而自然增长率却比北京低,其原因是

。(2分)

(4)对比人口出生率与自然增长率的地区差异性,说明当前在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与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关系是

。(2分) 27.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7分)

相关部门对云南省西部山区某自然村进行了农业普查,下图是该村地形剖面图,下表是该村不同海拔土地利用结构(%)。该村面积约1.5平方千米,2018年户籍人口362人,常住人口286人。农作物以水稻为主,20世纪80年代以来,水稻生产的熟制逐步发生改变,大部分由一年两熟改为一年一热,海拔1 000米附近稻田一直保持一年两熟,成为该村的基本农田。

海拔(米) 700以下700~900 900~1 100 1 100以上稻田86 91 51 0

住宅0 0 9 0

菜园0 0 22 0

其他14 9 18 100

(1)与户籍人口相比,简述该村常住人口的年龄结构特点。(2分)

(2)表中,该村“其他”土地包括多种利用类型,请列举其中2种主要类型。(2分)

(3)说明海拔1 000米附近稻田成为该村基本农田的有利条件。(3分)

28.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9分)

中国、日本和韩国人口负担系数百年比较图,当人口负担系数≤50%称为“人口机会窗口”期。(注:人口负担系数=[(14岁及以下人口数+65岁及以上人口数)/(15~64岁人口数)]×100%

(1)我国人口负担最轻、最佳的时期是年前后。(1分)

(2)据图可知“人口机会窗口”期一般为年左右。(1分)

(3)我国的“人口机会窗口”期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是

。(2分) (4)未来20年,我国面临的人口问题主要有哪些?将给我国社会和环境造成哪些影响?(5分)

29.读“人口增长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6分)

(1)由图可知,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首先是从

的下降开始的,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根本原因是的提高。(2分) (2)从图中可以看出,C、D两阶段死亡率最低,至

阶段死亡率又有所上升,这是因为造成的。(2分)

(3)我国人口目前正处于阶段。我国人口增长模式转变比较快,这是我国大力开展工作的结果。(2分)

30.阅读下列表格,回答下列问题:(13分)

材料一距海岸带不同距离的人口分布。

距离(km) 0~200 200~500 500~1 000 >1 000 人口(万) 39 054 26 740 33 452 10 344 占总人口

35.9 24.3 30.4 9.4

数(%)

面积

79 133 235 495

(万km2)

占总面

10.1 13.9 24.5 51.5

积(%)

人口密度

407 201 142 21 (人/km2)

材料二我国人口垂直分布。

海拔<200 200~500~ 1 000~ 2 000~

材料三统计(2004年资料)显示,绝对贫困人口大部分分布在西部,仅西部云、贵、川三省就有3 000万。与之相邻的西藏不足100万。

(1)据材料一、材料二总结出我国人口分布规律。(3分)

(2)请分析云、贵、川三省贫困人口较多的原因。(4分)

(3)西藏地区为什么贫困人口数量较少?(2分)

(4)从环境人口容量角度出发,说明能否向西藏进行大量人口迁移? (4分)

31.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7分)

材料一下图为叙利亚及周边国家示意图。

材料二叙利亚领土面积18万平方千米,人口2 000多万。20世纪末成为中等收入国家。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位置,出口棉花与小麦。石油、天然气、磷酸盐等矿产资源比较丰富。工业基础薄弱,仅采掘、水电和初级加工业(纺织、食品、皮革、建材和烟草等)发展较好。

材料三难民是人口迁移的特殊形式。2011年以来尤其是2015年“IS”完全控制叙利亚北部和伊拉克西北大部分地区后,民众纷纷逃离本国。

(1)叙利亚气候类型主要有两种,以图中虚线为界,A所在区域是气候,B所在区域气候特征是。(2分)

(2)拉塔基亚周边棉花种植不利的自然因素是,有利的气候条件是、。(3分)

(3)叙利亚难民因因素而产生。从安全和经济收入角度分析,叙利亚难民最希望迁入欧洲西部。从地理位置角度分析,事实上目前接受难民最多的国家是。(2分)

专题五人口与环境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C

2.A 第1题,近年来,西亚、北非地区局势动荡,战乱频发,人民生活困苦。大量民众为躲避战乱向邻近的欧洲各国迁移,形成难民潮,故选C。第2题,低出生率和人口老龄化程度导致欧洲劳动力短缺,难民迁入为欧洲带来了大量的劳动力,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劳动力不足的矛盾,故A项正确。

3.D

4.B 第3题,南方地区主要是农民工集中地区,这些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比较快,就业机会多,吸引了大量外来人口,D对。第4题,北京市是我国的政治文化中心,高等院校云集,春节期间返乡学生多,B对。

5.D

6.B

7.B 第5题,表中数据反映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出生率下降(0~14岁比重下降)、15~64岁(主要劳动力)比重上升、老龄人口比重上升,出生率下降可以说明人口增长减慢,但是没有死亡率数据,故不能反映出生率低于死亡率;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7%,是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标准,表中数据也没有反映。表中数据反映15~64岁人口比重增加较多,劳动力较充足,故选D。第6题,读表可知,甲省15~64岁比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说明老龄化程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有大量劳动力迁入,抚养比降低,故选B。第7题,甲省第六次人口普查0~14岁比重下降幅度和15~64岁比重升高幅度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65岁及以上比重升高幅度低于全国水平,说明该省15~64岁人口增加速度快,是人口迁入大省,比较四个选项广东最符合。故选B。

8.D 9.C 10.B 第8题,表中数据显示:农村45岁以下人口占58.5%,45岁及以上人口占41.5%,但农业劳动力中45岁以下人口的比重仅为23.20%,45岁及以上人口占76.8%,说明有相当多的农村青壮年没有在农村务工,而是迁移到城市务工。故选D。第9题,青壮年劳动力的外出,会刺激家庭土地流转比例上升,促进农村小农经营向规模化、专业化方向发展;从而促进农业技术进步和农业决策的科学性。同时外出务工有更高收入,使农村家庭对农业收入的依赖性日益减弱。故选C。第10题,本题主要考查针对农业劳动力年龄结构现状所采取的措施。年龄结构现状是“老龄化”,可通过构建农业生产全程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来应对。放开农村生育政策,短时间内不会增加劳动力供应,则难以应对现状;休耕养田不是应对“老龄化”的措施;限制人口流动不现实。故选B项。

11.D 12.B 第11题,分析图甲数据可知,该城市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均小于1%,且出生率大于死亡率;因此,其人口自然增长特点为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人口数量呈上升趋势。故选D。第12题,根据上题分析,图甲所示城市的人口增长模式为现代型。读图乙可知,Ⅰ阶段为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原始型人口增长模式;Ⅱ阶段为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现代型人口增长模式;Ⅲ、Ⅳ阶段为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的传统型人

口增长模式。故选B。

13.D 14.C 第13题,人口自然增长率>0,说明人口在增加;人口自然增长率<0,说明人口在减少;人口自然增长率=0,说明人口数量不变,可能是最大或最小。图示该国在④时段以后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值,说明人口的死亡率大于出生率,人口出现负增长。故D正确。第14题,四个国家中,德国出现负增长;中国和新加坡人口增长缓慢;埃及人口增长快。故C正确。

15.B 16.C 第15题,人口合理容量的影响因素除自然资源外,科技水平、对外开放程度也是重要因素。选项各地区中,长江中下游地区经济发达,对外开放程度高,人口合理容量最高,B 对。第16题,与环境人口容量呈负相关的因素是人口的消费水平,在一定资源环境条件下,消费水平越高,环境人口容量越低,C对。资源数量、科技发展水平、地区对外开放程度与环境人口容量呈正相关,A、B、D错。

17.C 根据图示信息,丁国人口老龄化速度慢;乙国2020年刚刚进入老龄化社会,老龄化水平不高;丙国1970年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进入老龄化社会早;甲国人口老龄化速度快;故选C。

18.C 19.A 第18题,影响现代人口迁移的最主要因素是经济因素,东部地区经济远比内地发达,吸引了大量内地人口流入,选C。第19题,化隆人大量迁往东部城市可以缓解化隆县的人地矛盾,由于迁出人口多为青壮年劳动力,故该现象可能引发化隆县的老龄化问题;会加剧东部城市就业压力及环境压力,据此分析选A。

20.C 21.A 22.D 第20题,根据材料可知,截止到2050年,中国、印度、美国三个国家中,美国总人口少,老年人口比中国少,A错。印度年龄中位数最低,人口平均年龄最低,B错。中国年龄中位数最大,人口老龄化最严重,C对。美国人口平均年龄较高,D错。故选C。第21题,中国已经进入现代型人口增长阶段,但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期内劳动力就业形势仍然非常严峻,其主要原因是人口基数大,各年龄段人口绝对数大,A对。我国经济持续发展,就业岗位增加,B错。我国人口众多,进入中国的外来人口较少,C错。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大量向西北内陆地区转移,D错。故选A。第22题,37年后,国务院组成部门中第一次拿掉“计划生育”这个名词。该方案的实施不能起到的作用是到2030年中国的中位年龄与印度相当,中国的中位年龄远大于印度,D错,符合题意。利于降低中国中位年龄的增长速度,A对。新增人口增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缓解中国今后一段时期内的就业压力,B对。缓解中国老龄化的压力,C对。故选D。

23.D 24.A 第23题,出现务工潮倒吸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我国内地各类城市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迁入,当地就业创业机会增多,农民工不需要再背井离乡,在家门口便可实现就业,因此D正确;务工的目的是增加收入,交通条件改善,空气质量良好不是吸引农民工的主要原因,A

错误;沿海地区产业升级迅速而内地产业升级较为缓慢,B错误;人口政策调整,生育放宽二胎与务工潮倒吸现象无关,C错误。第24题,经济发达地区,产业结构更合理,经济发达,可以为农民工提供大量就业机会,有利于提高农民工的经济收入,劳动力市场对农民工的需求量大,而农民工的数量较少,那么农民工的薪资就相对较高,所以影响农民工收入水平的主要因素是劳动力市场供需,A正确;能源价格的波动与农民工的收入水平无关,B错误;劳动力年龄结构对农民工的收入水平影响较小,C错误;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农民工的经济收入水平几乎无关,D错误。

25.B 青藏地区地理环境具有“高寒”的特点,并且生态环境脆弱,人口容量小;如果充分利用该地区丰富的太阳辐射能,可增大人口容量。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50分)

26.解析:第(1)题,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

图中的阴影区域即表示人口死亡率,从图中可以看出上海的死亡率最大,宁夏的最小。第(2)题,图中所列举的各省级行政区中江苏省人口基数最大,用当地人口基数乘自然增长率,可求得净增人口数。上海自然增长率为负值,因此其净增人口数最少。第(3)题,上海的出生率比北京高,而自然增长率却比北京低,其原因是上海的死亡率高于北京,从侧面反映了上海的人口老龄化严重。第(4)题,从图中可以看出经济发达地区如上海、江苏、北京,人口自然增长率低;经济欠发达地区如西藏、宁夏,人口自然增长率高。

答案:(1)上海宁夏(2分)

(2)江苏上海(2分)

(3)上海老年人口偏多,人口老龄化严重,导致人口死亡率较高(2分)

(4)经济发达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低;经济欠发达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高(2分)

27.解析:第(1)题,该村位于云南西部山区,2018年户籍人口362人,常住人口286人,说明有大量劳动力人口外出务工。所以,该村常住人口的年龄结构特点是少年儿童及老年人口比重高,青壮年人口比重低。第(2)题,该村位于云南山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其他土地利用类型包括林地,如果园、茶园等。包括水域、草地或荒地等。包括交通用地、建筑用地、厂房、商店等用地类型。第(3)题,海拔1 000米处,海拔高,昼夜温差大,利于作物养分积累。结合剖面图注记,该处位于阳坡,光照强。剖面线坡度小,说明地形平坦,便于耕作。住宅区位于海拔900~1 100米,稻田处距离村庄较近,利于耕作和管理。耕作历史悠久,土壤肥沃。

答案:(1)少年儿童及老年人口比重高;青壮年人口比重低。(2分)

(2)林地(果园、茶园),水域(草地、荒地),交通用地(建筑用地、厂房、商店)。(其中2条即

可,2分)

(3)海拔高,昼夜温差大;位于阳坡,光照强(地形平坦,便于耕作);距离村庄较近,利于耕作和管理(耕作历史悠久,土壤肥沃)。(3分)

28.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2010年前后我国人口负担系数最小,此时我国人口负担最轻。第(2)题,根据材料,当人口负担系数≤50%时,社会负担小,劳动力供给充足,此时段称为“人口机会窗口”期,从图中可以看出,大约为40年。第(3)题,“人口机会窗口”期,人口负担系数小,劳动力供给充足,社会负担相对较轻。第(4)题,未来20年,我国由于人口基数大,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可能出现的问题有人口总数大、就业人口规模大、人口老龄化等人口问题,这些人口问题可能会给资源和环境造成巨大压力,加剧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恶化;也会造成就业压力大、社会福利负担重等问题。

答案:(1)2010(1分)

(2)40(1分)

(3)劳动力供给充足,社会负担相对较轻(2分)

(4)问题:人口总数大;就业人口规模大;人口老龄化。影响:给资源和环境造成巨大压力,加剧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恶化;就业压力大;社会福利负担重。(5分)

29.解析:第(1)题,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是从死亡率的下降开始的,人口增长模式归根结底取决于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高低。第(2)题,读图可知,到E阶段人口增长模式中,人口年龄结构呈老年型,死亡率较高。第(3)题,我国由于实施了计划生育政策,人为的降低了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故处在低增长阶段。

答案:(1)死亡率生产力发展水平(2分)

(2)E 人口老龄化(2分)

(3)低增长计划生育政策(2分)

30.解析:第(1)题,由材料可以看出,我国人口距离海岸500千米以内占总人口约60%,即人口在沿海地区稠密,向内陆地区人口逐渐稀疏;海拔小于200米的平原,人口占比超过64%,说明海拔较低地区人口稠密,海拔较高地区人口稀疏。第(2)题,贫困人口多的原因可从自然和社会经济两方面分析,自然条件从地形、气候、土壤等方面分析:云、贵、川三省地处云贵高原和四川盆地,大部分地区地形崎岖,耕地面积小不利于农业生产;多喀斯特地貌,土壤贫瘠,不利于农业生产;山区多,阴雨天气多,光照不足,影响农业生产;地处云、贵、川与青藏高原间的断裂带,多地质灾害,亚热带季风气候,气象气候灾害多;使得农业生产相对落后,物资不足,人口贫困。社会经济条件从交通、技术水平、人口等方面分析:云、贵、川三省地处我国西南边陲,地形

崎岖,交通不便,影响经济发展;耕地少,农业机械化水平低,农业生产落后;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少,贫困人口多。第(3)题,西藏总人口较少,地广人稀,人均资源丰富,贫困人口数量较少。第(4)题,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可从资源状况、生产力水平、对外开放程度及社会消费水平等方面进行分析。

答案:(1)我国人口在沿海地区稠密,向内陆地区人口逐渐稀疏;海拔较低地区人口稠密,海拔较高地区人口稀疏。(3分)

(2)自然条件:三省大部分地区地形崎岖,耕地面积小;土壤贫瘠;光照不足;地质地貌、气象气候灾害多;使得农业生产相对落后,物资不足。

社会经济条件:地形复杂,又处于我国西南边陲,交通不便;耕地少,农业机械化水平低;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少。(4分)

(3)西藏总人口较少,地广人稀,人均资源丰富。(2分)

(4)不能;自然资源与环境:西藏气候高寒,土壤贫瘠,不适合种植业发展,难以满足大量人口的农副产品需求;科学技术水平:西藏各行业技术、信息相对落后;地区开放程度:西藏是居于内陆的高寒区,交通不便,地区开放程度较差;人均资源消费水平:由于交通不便,物资缺乏,大量的物资进入西藏都需要较高的交通成本,致使该区人均资源消费水平较高。故该地区人口容量较小,不适合大量人口迁入。(4分)

31.解析:第(1)题,叙利亚气候类型主要有两种,以图中虚线为界,A所在区域是地中海气候,B 所在区域是热带沙漠气候,气候特征是全年炎热干燥。第(2)题,拉塔基亚周边棉花种植不利的自然因素是水源短缺,有利的气候条件是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第(3)题,叙利亚难民因战争因素而产生。从安全和经济收入角度,叙利亚难民最希望迁入欧洲西部,生活条件好,就业机会多。从地理位置角度分析,事实上目前接受难民最多的国家是土耳其。

答案:(1)地中海全年炎热干燥(2分)

(2)水源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3分)

(3)战争土耳其(2分)

高中地理气候专题复习

气候小专题 二、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1、气压带、风带的特征以及影响

1、雾是近地面大气层中出现大量微小水滴而形成的一种天气现象。当暖湿空气经过寒冷的下垫而时,就易形成雾。图3中,S市附近海域夏季多雾,并影响S市。据此完成1-3题。 1.S市附近海域夏季多雾的主要原因是 A.沿岸暖流提供了充足的暖湿空气B.半岛东侧海湾海水温度较低 C.海陆间气温差异较大D.沿岸寒流的降温作用较强 2.S市夏季常被雾笼罩,是因为 A.降水较少B.气温较高 C.风力较弱D.光照较强 3.夏季,S市主要受 A.季风影响B.西风带影响 C.低压控制D.高压控制 答案:1-3 D C D(地中海气候) 三、气候的影响因素与世界主要气候类型

例: (2013?浙江)根据下面材料,完成(1)~(3)题。 材料一美国本土年降水量分布及棉花带范 围. 材料二图中甲、乙两城市气温比较表. 我国新疆棉花产区和美国棉花带相比,两者相似的自然条件是:光照充足、地形平坦、

生长期长。与美国棉花带相比,制约我国新疆棉花产区发展的主要农业经济因素有交通运输、技术装备等 (2)描述美国西部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点,并分析其成因。 (3)据表比较甲、乙两城市的气温差异,并解释其原因。 考点: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影响农业区位因素;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 分析:(1)影响棉花生长的自然条件有:地形、气候(光照、降水、热量)、水源、生长期长短等;社会经济条件有:市场、交通、技术水平、劳动力等。 (2)根据等降水量线的分布和变化特点,可以得出美国西部年降水量的分布特点;影响降水的因素有:海陆位置、地形、大气环流、洋流等因素。 (3)影响气温的因素有:纬度位置、地形、天气状况、洋流等因素。 解答:解:(1)从气候上看,我国新疆棉花产区与美国棉花产区共同点:夏季日照时间长,光照条件充分,热量较为充足,生长期较长;从地形上看,盆地或平原地形都比较平坦。(2)西北部的等降水量线密集,说明降水差异大,变化快;由沿海向内陆数值增大。影响因素主要考虑地形的影响,南北走向的山脉阻挡了湿润气流深入内地,在山脉的西侧的迎风坡形成丰富的降水,东侧的背风坡降水稀少.山间盆地地形封闭,水汽难以进入,降水少。(3)表中数据显示,甲城冬季气温高(可以联系地形阻挡寒冷气流产生的影响),夏季气温低(可以联系洋流的影响)。 故答案为:(1)光照充足、地形平坦、生长期长等,交通运输、技术装备等。 (2)分布特点:大致由沿海向内陆递减;西北部降水空间差异大.成因:西部南北走向的高大山妹阻挡来自太平洋的湿润气流,山脉西侧地处迎风坡,降水多;西部的山间高原盆地,水汽难以进入,降水稀少。 (3)甲城比乙城冬季气温高,夏季:气温低,甲城气温年较差小。冬季:甲城有高大山脉阻挡,受北冰洋的寒冷气流影响弱,气温较高。美国东部为低缓的山地,乙城易受北方冷空气的影响,气温较低.夏季:甲城受寒流的影响,气温较低。乙城受暖流和东南暖湿气流的影响,气温较高。 2、世界气候类型分布、成因、特点汇总

高中地理气候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气候知识点总结 影响日照时间长短的因素(如重庆市年日照时数仅1200多小时) 1.昼长; 2.地势(地势高,日出早,日落晚,日照时间长); 3.天气气候状况。 影响太阳辐射强度的因素(影响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的因素) 1.太阳高度(即纬度);2.天气状况;3.地势;4.空气密度。 如为什么青藏高原太阳辐射最强? ①纬度较低,太阳高度较大;②晴天多;③地势高;④空气稀薄,大气洁净。 影响气温高低的因素 1.纬度;2.地形、地势;3.下垫面性质(海陆位置、植被状况、洋流等);4.天气状况。影响气温年较差的因素及变化规律 1.纬度:低纬小,高纬大; 2.下垫面性质:海洋小于陆地,沿海小于内陆,有植被的小于裸地; 3.天气状况:云雨多的地方小于云雨少的地方。气候的海洋性越强、气温年较差越小(最热月气温在2或8月);气候的大陆性越强、年较差越大(最热月气温在1或7月,且秋温大于春温)。 影响气温日较差的因素及变化规律 1、纬度或太阳辐射:低纬区大于高纬区 2、季节变化:夏季大于冬季 3、下垫面:海小于陆、林地小于沙地、同一位置地势越高气温日较差越小 1.气候与自然带专题 ⑴拉丁美洲气候湿热的原因:位于赤道两侧,周围海洋广阔. ⑵安第斯山南段东西两侧景观差异原因:受安第斯山影响,山地东、西两侧降水差异较大。 ⑶非洲缺失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原因:非洲同纬度是海洋. ⑷南半球缺失苔原带的原因:南半球同纬度是海洋. ⑴同在北回归线附近,却出现了非洲、西亚的热带沙漠气候与南亚的热带季风气候、我国东南部亚热带季风气候等气候原因是: ①西亚、北非位于大陆中西部,受副热带高压及来自大陆内部的信风影响,全年炎热干燥,形成沙漠气候; ②南亚、我国东南部位于大陆东部,受季风环流影响,形成湿润的季风气候。 归纳: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西岸的气候差异及成因:------海陆位置与大气环流形势不同. ⑺我国降水南多北少的主要原因是:南方雨季来得早,去的晚,雨季时间长;北方雨季较短。 ⑻长江中下游地区一般每年都有的天气是:伏旱(最佳答案)(因有的年份有“空梅”现象,因此梅雨不是最佳答案) ⑽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的原因有: 我国纬度跨度大,冬季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我国越往南正午太阳高度越大、昼越长,因此越往南得到的太阳辐射越多,加之冬季风的频频南下,对我国北方的影响大。 ⑾我国夏季普遍高温的原因有: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北方虽 南方正午太阳高度小一些,但白昼时间却比南方长,得到的太阳光热并不比南方少多少。 ⑿我国冬季比同纬度其它地区温度低的原因是:受强大的蒙古—西伯利亚冷高压影响(或受

2020届地理高考一轮复习专题训练之气候变化与气候类型(附答案详解)

气候变化与气候类型 专题训练 一、选择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每小题后面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商丘位于河南东部,地处黄淮平原腹地,介于114°49′E~116°39′E、33°43′N~34°52′N。下图为商丘地区1971~2010年气温、降水量和日照变化统计图。据此完成1~2题。 1.该地区1971~2010年气候() A.趋向于暖湿化B.趋向于冷湿化 C.趋向于暖干化D.趋向于冷干化 2.该地区受气候变化影响较大的农作物是() A.玉米B.水稻C.甜菜D.甘蔗 下图是某科考队员在北冰洋抓拍到的一只北极熊生活照片。科学家预计,到了2050年,北极熊的数量将减少30%。据此完成3~4题。 3.照片拍摄的最佳季节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4.北极熊数量将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A.海面上升,被淹死B.气温寒冷,被冻死 C.食物缺乏,被饿死D.市场需求,被杀死

凉爽的气候条件是“数据中心”选址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贵州以其天然的优势吸引着众多世界级企业的数据中心在此布局。2014年富士康在贵州贵安新区兴建其世界首创的绿色隧道式数据中心。下图所示隧道呈南北走向,布局于两山之间的垭口,顶部覆土复植,隧道内置6 000台服务器。据此完成5~6题。 5.贵州气候凉爽主要因为() A.纬度较高B.海拔较高 C.降水较多D.距海较近 6.数据中心采用南北向隧道式建筑,利于() A.室内采光B.山体排水 C.防灾减灾D.通风降温 下图为不同大陆上纬度相近的三个气象站测得的气温、降水量和日照时数资料。读图完成7~9题。 7.①地年降水的季节分配主要受制于() A.信风B.西风C.台风D.季风 8.②地最可能位于() A.亚洲东部B.北美西部 C.非洲南部D.澳大利亚 9.③地日照时数明显高于①②两地,主要原因是() A.距海远B.雨天少C.气温高D.海拔高 中国国家天文台和智利北方天主教大学将在图中④地合作建设天文观测基

2020高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

○…………外…………○…………装…………○…………订…………○…………线…………○…………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内…………○…………装…………○…………订…………○…………线…………○………… 绝密★启用前 2020高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 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 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 卷的文字说明 一、单选题(共40分) (本题4分)读下图,回答下列小题。 1.(2分)图中①②③④表示不同等级的天体系统,下列选项中名称对应正确的是 A .①—月球系 B .③—总星系 C .②—太阳系 D .④—银河系 2.(2分)有关天体和天体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宇宙中所有的天体都是某一天体系统的成员 B .所有天体是在宇宙中诞生时同时形成的 C .银河系的半径约为8万光年 D .星系是目前我们所能观测到的宇宙范围 (本题4分) 著名学者邦奇等曾用人类大陆图揭示世界人口分布问题,在地图上取消陆地和海洋,仅画出人类密集的地区,人类密集区称为人类大陆。下图是“人类大陆图的局部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3.(2分)图中甲、乙两地区呈带状分布,造成两地成带状分布的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处沿一条山脉分布 B .甲处沿铁路分布 C .乙处沿河流分布 D .乙处受山脉限 制 4.(2分)①②③④四地在图中都不位于人类大陆地区,其原因主要是( ) A .①是纬度太高 B .②是沙漠分布 C .③是地势高 D .④是海洋分布 5.(本题2分)北京某教室的窗户在冬季上午9-11点间可接受到阳光入射,该窗户朝向为 A .东南 B .西北 C .西南 D .东北 (本题4分) 欧洲天文学家宣布,他们在太阳系外发现了50多颗行星,其中有一颗与地球形态相似,它距离地球约35光年。研究表明,它的运行轨道与它的母星橙矮星距离适宜,且像地球一样主要由岩石构成,而液态水可能存在于这颗行星的表面,它的大气中存在氧气、二氧化碳和氮的成分,极有可能存在生命。 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6.(2分)下列与材料中所说的“橙矮星”属于同一类天体的是 A .太阳 B .地球 C .月球 D .哈雷彗星 7.(2分)天文学家研究判断新发现的这颗行星极有可能存在生命的主要依据是 A .这颗行星与地球形态相似 B .这颗行星距离地球很近,只有约35光年 C .这颗行星像地球一样主要由岩石组成 D .这颗行星可能存在液态水及含有氧气的大气 (本题6分)下表为四个国家某一年的人口变动数据,完成下面小题。 8.(2分)四个国家中,人口增长最快的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9.(2分)四个国家中,最可能是发达国家的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10.(2分)中国人口增长率下降的原因描述,可信的是( ) A .老年人口的快速增长,死亡率大幅返弹 B .计划生育政策的落实和生育观的转变 C .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严重滞后 D .育龄妇女的大幅减少 (本题4分)美国前太空人卢杰指出,足以毁灭城市的小行星撞击地球的可能性,比科学家早前预期的还要高。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1.(2分)撞击地球的小行星可能来自于( )

【专题突破】高中地理各种气候类型成因及分布图汇总!

【专题突破】高中地理各种气候类型成因及分布图汇总 影响气温的因素: 1.纬度(决定因素):气温由低纬向高纬递减(如热、温、寒等五带的划分) 2.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带与季风):气流性质与来向对气温的影响(靠近冬季风的源地,气温低;受来自高纬的气流影响,气温低;) 3.地形(高度、地势、坡向): (1)海拔越高,气温越低(垂直递减率-0.6℃/100米) (2)山间盆地、河谷气温较高(同一热量带内,地形对冷空气起屏障作用,如:高大山脉阻挡,冬季风难以入侵;盆地地形,冬季不易散热) (3)山地阳坡比阴坡气温高 (4)背风坡处,有焚风出现,气温高 4.海陆位置: (1)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受海洋(湖泊、湿地)影响大的地区,温差小;受陆地影响大的地区,温差大; (2)沿海地区冬季气温较内陆高,夏季气温较内陆低;内陆地区与之相反。 5.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6.人类活动:热岛效应、温室效应等 影响气温日较差(昼夜温差)的因素: 1.纬度:低纬地区>高纬地区(原因:太阳高度高纬低、日变化小) 2.季节:中纬度夏季>冬季 3.地形地势:凹地(如盆地、山谷)>凸地(如小丘、山顶);高原大于海拔低的平原。 4.下垫面性质:陆地>海洋;沙土>粘土、深色土>浅色土、干松土壤>潮湿紧密;旱地>水田。 5.天气状况:晴天>阴天 影响气温年较差的因素: 1.纬度:低纬小,高纬大(纬度越高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越大,昼夜长短的年变化越大,因而气温的年较差越大;低纬相反); 2.下垫面性质:海洋小于陆地,沿海小于内陆,有植被的小于裸地; 3.天气状况:云雨多的地方小于云雨少的地方。

高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doc

高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判断题)和第Ⅱ卷(综合题)两部分。本次考试时间为75分钟,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本人的学校、班级、姓名、学号、考试号填在第Ⅱ卷的密封线内和机读卡上。 2.将第Ⅰ卷答案填在第Ⅱ卷的指定位置上,在试题上答题无效。第Ⅱ卷直接在试卷上作答。 3.考试结束,请将机读卡和第Ⅱ卷交给监考人员。 第Ⅰ卷(选择题、判断题共7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 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项符合题目的要求。 1、2006年的冬季气温相对以往达到一个新的峰值,这种异常的现象被称为“暖冬”你 认为造成今年冬天“暖冬”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工业的发展排放大量的废热引起 B、臭氧层空洞的扩大导致到达地球太阳紫外线增多引起 C、温室气体的排放引起的全球变暖的表现 D、地球气温的变化是波动起伏的,今年恰处在气温的高峰期 2、下列概念中,有从属关系,且从大到小依次排列的是 A、宇宙—太阳系—银河系 B、太阳系—地月系—地球 C、太阳—木星—哈雷彗星 D、河外星系—太阳系—地球 3、在我们考试这一天,太阳直射点 A、在北半球,并向北运动 B、在北半球,并向南运动 C、在南半球,并向南运动 D、在南半球,并向北运动 4、有关地壳物质循环的叙述,错误的是 A、各类岩石都能形成岩浆岩 B、各类岩石都能形成沉积岩 C、各类岩石都能形成变质岩 D、各类岩石都能形成新的岩浆 读“20元人民币版面图案”(图1),回答5—6题。 5、该版面景观表示 A、桂林山水 B、长江三峡 C、杭州西湖 D、九寨沟风光 6、该景观的主要成因是

高中地理气候部分专题练习

高中地理气候部分专题练习 读某地气温、降水资料,回答1~2小题。 1.该地的气候类型是() A.温带季风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 C.地中海气候 D.热带草原气候 2.该地可能是() A.北京 B.悉尼 C.罗马 D.开普敦 【试题解析】从资料上看一月高温少雨,七月温和多雨,为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 【答案】1C 2 D 3.有一幅气温和降水量分布示意图,最冷月气温都在0 ℃以上,降水总量大约为700~800毫米左右,这两地可能是() A.温带海洋性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B.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C.温带海洋性气候热带季风气候 D.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雨林气候 4.以上两地降水季节分配情况可能是() A.季节分配都比较均匀 B.季节分配都集中在夏季 C.一为全年分配均匀,一为集中在夏季 D.一为集中于夏季,一为集中于冬季 【试题解析】最冷月气温在0 ℃以上的温带气候有温带海洋性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 【答案】3A 4C 5、读图1,A地和B地的气候相比较,正确的说法是() 图1

A、高温不同期,多雨不同期 B、高温同期,多雨同期 C、高温同期,多雨不同期 D、高温不同期,多雨同期 [试题解析]从图中所给的经纬度和陆地形状,可判断A地为非洲南端,为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B为中美洲,气候类型为北半球的热带草原气候。两种气候类型分位于南北两半球,季节相反,高温不同期。A地气候冬季多雨(7月份),B地气候夏季多雨(7月份),所以两地多雨同期。[答案]D 6、终年受西风影响形成的气候是() A、地中海气候 B、温带海洋性气候 C、热带草原气候 D、热带雨林气候 [试题解析]温带海洋性气候位于南北纬40°-60°之间的大陆西岸,终年盛行西风,受海洋气团影响,终年湿润,气候年变化较小。 [答案]B 7、下列各种气候类型,在一年中温度和温度变化不显著的是() A、热带沙漠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 C、热带雨林气候 D、地中海气候 [试题解析]热带沙漠气候一年中温度变化不明显,终年干旱,温度是终年高温,但冬夏两季高温程度不同,夏季气候温明显高于冬季。温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一年中温度、温度都有明显变化。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温度、湿度变化不明显。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一年中温度、湿度变化都明显。 [答案]C 8、成因与气压带、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无关的气候类型是() A、地中海气候 B、热带季风气候 C、热带草原气候 D、亚热带季风气候 [答案]D 9、甲地的气候类型是() 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草原气候 C、热带季风气候 D、亚热带季风气候 10、乙地的气候成因是() A、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B、受赤道低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

高中地理人口增长模式教案

1.1 人口增长模式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人口增长的概念及影响人口增长的因素。理解生产力发展水平是人口增长快慢的决定因素。 2.通过分析不同历史时期生产力发展状况,理解、掌握各个时期人口增长模式。 3.通过比较分析人口统计资料数据,培养学生分析、运用地理数据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搜集不同地区人口增长的数据信息来分析整理影响人口增长的原因。 2.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方式和学习习惯。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探究关于人口增长与环境的关系的兴趣和动机,培养学生科学的人口观、环境观和资源观。 2.通过分析我国人口发展变化的资料、案例,使学生了解我国在控制人口增长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进一步理解我国的人口政策,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 3.通过分析环境对人口的影响,树立对资源、环境的保护意识,培养可持续发展观念,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教学重点] 1.人口增长的三种模式及其分布; 2.中国人口增长状况。 [教学难点] 分析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的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的高低及其影响因素。 [教学媒体与教具] 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收集人口的有关资料,让学生进行合作交流和反思。如:查找有关资料,了解艾滋病对人类的危害;引导学生对典型案例进行剖析。 [课时安排] 2课时 [讲授过程] 第一课时 【新课导入】1999年10月12日,第60亿位居民诞生,联合国将地球村这一天定为“世界60亿人口日”。世界人口达到60 亿标志着世界人口在40年内翻了一番。世界人口增长走过怎样的历程?人类的家园到底能容纳多少人口?人口与环境的关系将会怎样演变?这些都是我们极其关心的问题。 【板书】第一章人口与环境 第一节人口增长模式 一、人口增长 【讲解】人口增长的快慢与人口自然增长率的高低有关。自然增长率是指一年内某地区自然增长人口(出生人数减死亡人数)与总人口之比。出生率是指指一年内一定地区出生人口与总人口之比。死亡率是指一年内一定地区死亡人口与总人口之比。其计算公式如下:

高一地理学业水平测试题 含答案

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学业水平考试 地理试卷 本试卷共8页,70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I:本大题共50小题,每小题1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中,属于自然因素的是()A.劳动力B.土壤C.技术D.市场 2.目前我国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是() A.人口自然增长率低 B.人口素质不断下降 C.人口基数大 D.人口流动性小 下表为联合国预测的2001-2050年世界移民趋势。据此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3—4题。 3.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趋向是() 4.A.从内陆国家向沿海国家迁移 B.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迁移 C.从西半球向东半球迁移 D.从北半球向南半球迁移 4.移民外迁的最主要目的是寻求() A.更高的社会地位 B.更高的经济收入 C.更多的休闲时间 D.更优的自然环境 图1为不同国家人口增长模式示意图,读图并结合所学 知识,回答5-6题。 5.图中与目前我国人口增长模式相似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6.图中丁国将面临的人口问题是() A.人口老龄化严重、社会负担重 B.少年儿童比重大、失业率高 C.人口总数少、自然增长率高 D.人口数量多、劳动力过剩

7.下列选项与逆城市化成因无关的是() A.市中心环境质量下降 B.城乡之间交通条件不断改善 C.郊区基础设施日益完善 D.乡村人口出生率高 读图2并结合所学知识, 完成8-9题。 8.若图2为海陆水循环示意图,①②③④为水循环环节, a为陆地,b为海洋,则() A.①为降水 B.②为蒸发C.③为水汽输送 D.④为径流 9.若图2表示南半球中低纬度大洋环流示意图,则洋流①②③④为西风漂流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10.水循环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的过程,与陆地内循环相比,海上内循环缺失的环节是() A.蒸发 B.降水 C.径流 D.水汽输送 11.以前农民傍晚在田间地埂上燃放烟雾,用以驱逐夜晚的寒气,它的科学道理在于() A.烟雾散射地面辐射,增加大气逆辐射 B.烟雾吸收大气逆辐射,增加地面辐射 C.烟雾吸收大气反射,增加大气逆辐射 D.烟雾吸收地面辐射,增加大气逆辐射 图3为“海洋与陆地夏季等温线分布理想模式图”,甲、乙位于同一纬度。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2-13题。 12.据图可推断出() A.甲地位于北半球陆地 B.乙地位于北半球陆地 C.甲地位于南半球海洋 D.乙地位于南半球海洋 13.造成甲、乙两处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图3 图2图1

高中地理气候专题详解(考试系列)

高中地理气候专题详解 一、热带雨林气候 1、判断依据: 第一步,根据最冷月、最热月判断南北半球 若最冷月为1月、最热月7月,则该地处在北半球; 若最冷月为7月、最热月1月,则该地处在南半球。 第二步,确定最冷月的温度值范围,即>15 第三步,判断降水的季节分配类型,年雨型(>2000) 2、位置: 纬度位置:大致在南北纬10度之间 海陆位置:主要分布在非洲的刚果盆地,南美的亚马孙流域,亚洲印度尼西亚群岛等。 3、气候特点(特征):常年高温多雨。 4、气候形成原因:终年受到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多对流雨。 5、该气候条件下所形成的陆地自然带:热带雨林带 该气候条件下所分布的植被类型:热带雨林 该气候条件下所分布的典型动物:猩猩、河马 该气候条件下所形成的典型土壤:砖红壤 6、该气候区内分布的城市:新加坡的首都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的首都雅加达,著名旅游城市万隆、马来西亚的首都吉隆坡、尼日利亚的首都都拉各斯,民主刚果首都金沙萨、古巴首都哈瓦那,巴拿马的首都巴拿马,厄瓜多尔的首都基多。秘鲁城市伊基托斯 7、该气候区内的农业活动情况:随时播种随时收获,以热带经济作物为主 二、热带草原气候 1、判断依据: 第一步,根据最冷月、最热月判断南北半球 若最冷月为1月、最热月7月,则该地处在北半球; 若最冷月为7月、最热月1月,则该地处在南半球 第二步,确定最冷月的温度值范围,即>15 第三步,判断降水的季节分配类型,夏雨型(750—1000) 2、位置: 纬度位置:南北纬10度至南北纬23.5之间 海陆位置:非洲中部大部分地,澳大利亚的北部和东部,南美的巴西高原 3、气候特点(特征):全年高温,一年有明显的干湿季。 4、气候形成原因:受赤道低气压带(湿季)和信风带(干季)交替控制 5、该气候条件下所形成的陆地自然带:热带草原带 该气候条件下所分布的植被类型:热带草原 该气候条件下所分布的典型动物:长颈鹿,羚羊 该气候条件下所形成的典型土壤:燥红土 6、该气候区内分布的城市:坦桑尼亚的首都达累斯萨拉姆、肯尼亚的首都内罗毕,苏

高中地理最全的气候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最全的气候知识点总结

二、世界气候类型分布、成因 1、只分布在北半球的气候类型(或南半球缺失的气候类型)共四种: 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寒带大陆性气候苔原气候 2、只分布在大陆东岸,西岸没有的气候类型有三种: 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3、只分布在大陆西岸,东岸没有的气候类型有三种: 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4、气候类型分布最多的大洲: 北美洲(11种),其次是亚洲(10种) 5、除了南极洲外,在各大洲都有分布的气候类型: 地中海气候和高山气候 6、受单一气压带影响形成的气候类型有: 热带雨林气候(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热带沙漠气候(常年受副高控制) 冰原气候(常年受极地高压控制) 7、受单一风带影响形成的气候类型有: 热带沙漠气候(受信风带控制)温带海洋气候(常年受西风带控制) 8、受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有: 热带草原气候(湿季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干季受信风带控制) 地中海气候(受西风带和副高交替控制 三、判断气候类型的几种方法 又叫分布规律法。主要是根据气候类型在全球的纬度分布规律来判断,所以气候类型分布规律可以浓缩在一张模式图上。(如下图)

根据提供的气温和降水资料,一般可分为全年几个月或各月气温和降水的统计表,按照一定的标准来判断气候类型的方法,称为数据法。 具体步骤如下: A、先以气温定带(气候带),缩小范围 全年平均气温高于20℃,最冷月均温在15℃以上,为热带(包括四种)气候。 最冷月均温在0-15℃之间,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或季风性湿润气候、地中海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 最冷月均温低于0℃,为温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

高中地理高考试题—— 人口

高考试题解析地理学科分项版专题6 人口 (高考山东卷)图3为我国东部地区甲、乙两城市三个年份的常住人口密度分布图,图中楼高表示2000年城市商务楼相对高度。读图回答7-8题。 200010000 2000030000400005000060000 0M N 30 60 距市中心距离(km ) 常住人口密度(人/k m 2) 年1990年1982年楼高 2000 5000 10000150002000025000 3000035000 年1990年1982年楼高 常住人口密度(人/k m 2) P Q 5 10 15 距市中心距离(km ) 甲城市 乙城市 图3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982-2000年,两城市的市中心人口密度变化特征相同 B. 1982-2000年,两城市的市中心人口密度变化特征不同 C.2000年甲城市的人口规模比乙城市的小 D. 2000年乙城市的服务范围比甲城市的小 8.关于2000年两城市功能区分布的推断,最有可能的是 ①甲城市的中心商务区位于M 处 ②乙城市的中心商务区位于P 处 ③甲城市的卫星城位于N 处 ④乙城市的卫星城位于Q 处 A.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③④

【答案】D 【解析】中央商务区具有交通最优和市场最优的原则,甲图中的N地形成二级商务区。 (高考江苏卷)表2为据第五次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统计的江苏省总人口及三大区域人口占全省人口比例,图8为江苏省2000年和2010年人口年龄结构图。据此回答15~16题。 表2 图8 15.关于江苏省人口数量及三大区域人口占全省人口比例的变化,叙述正确的是A.苏北人口占全省人口比例的变化幅度最大 B.苏中人口占全省人口比例下降且人口数量减少 C.苏南增加的人口数量等于苏中和苏北减少的人口数量 D.江苏省增加的人口数量等于从省外迁入的人口数量 【答案】B 【解析】根据表中2000年和2010年的数据变化,苏南人口占全省人口比例的变化幅度最大,苏中人口占全省人口比例下降且人口数量减少;因为江苏省总人口在增加,苏南增加的人口数量不等于苏中和苏北减少的人口数量;江苏省增加的人口数量与江苏省的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共同造成的。

完整word版,高中地理气候专题练习

高二地理气候专题 【基础过关】 1.关于平流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大气以水平运动为主,故称平流层 B.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 C.该层中的CO2可吸收大量紫外线 D.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2.下列自然现象中,与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无关的是( ) A.多云的夜晚通常比晴朗的夜晚温暖些 B.夏季天空多云时,白天的气温不会太高 C.晴朗的天空呈现蔚蓝色 D.低云笼罩的白天,天空仍是明亮的 读下图,完成3~4题。 3.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的、直接的热源是( ) A.地面辐射 B.太阳辐射 C.大气辐射 D.大气逆辐射 4.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以及它们在图中对应字母的组合,正确的是( ) A.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a B.大气的反射作用——d C.大气的吸收作用——b D.大气的逆辐射作用——c 5.在以下有关到达地球的太阳辐射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太阳高度角愈小,太阳辐射穿过的大气层厚度越大 B.大气密度愈小,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也愈大 C.大气透明度愈大,太阳辐射愈弱 D.太阳高度角愈小,太阳辐射被大气削弱得愈少 【能力提升】 我国某中学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对霜冻现象进行探究性学习。下图是他们通过长期收听天气预报绘制的“我国东部地区的平均初霜、终霜日期曲线图”。据此回答6~7题。

6.图中初霜、终霜出现时间差异很大,造成这种差异的根本因素是( ) A.作物品种 B.纬度位置 C.海陆位置 D.地形 7.不利于霜冻发生的条件是( ) A.天气严寒 B.地面辐射强 C.微风 D.大气逆辐射强 8.上图为“北半球中纬度某地某日5次观测到的近地面气温垂直分布示意图”。当日天气晴朗,日出时间为5时。由图中信息可分析出( ) A.5时、20时大气较稳定 B.12时、15时出现逆温现象 C.大气热量直接来自太阳辐射 D.气温日较差自下而上增大 下图为“地球热量平衡示意图”,读图回答9~10题。

高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试卷一

高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试卷一 一、单项选择题 1.北京2008年奥运会圣火采集仪式,于希腊当地时间(东二区)2008年3月24日11时5分在雅典古奥林匹亚遗址举行。其时,北京时间为:( ) A.2008年3月24日17时5分 B.2008年3月25日17时5分 C.2008年3月23日5时5分 D.2008年3月24日5时5分 2.当地球运动至图1所示的甲处时,是北半球的( )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 读图2,完成3~4题。 3.图示a、b、c、d岩石中,属于沉积岩的是() A.a B.b C.c D.d 4.甲处的地质构造属于() A.山岭 B.褶皱 C.断层 D.隆起

读图3,完成5~6题。 5.图3所示景观中,主要由风力侵蚀作用形成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6.形成图②所示的千沟万壑地貌景观最主要的外力作用是() A.冰川侵蚀 B.流水侵蚀 C.风力堆积 D.流水堆积 读图4,完成7~8题。 7.图示箭头中,代表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热源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8.表示大气补偿地面辐射损失热量的箭头是() A.① B.② C.③ D.④ 日期18日19日20日21日 平均气温(℃) 2 -1 -2 -4 气压(百帕)1002 1004 1006 1008 天气状况晴转多云阴转小雨夹雪小雪渐止转阴到多云多云转晴 9.此期间过境的天气系统是() A.冷锋 B.反气旋 C.暖锋 D.副高 10.图5所示时期,我省大部分地区() A.低温少雨 B.温和多雨 C.炎热干燥 D.炎热多雨 11.山区的公路多沿河谷地带修建,主要因为河谷地带() A.植被条件好 B.热量条件好 C.水源较充足 D.地势相对和缓 12.2008年1月底2月初,我国南方地区遭遇了历史罕见的低温冰冻天气, 其造成的主要危害有() ①交通严重受阻②电力供应部分中断③引发地震④农作物普遍绝收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读图6,完成13~14题。 13.该河段水位季节变化最大的年份是() A.1970年 B.1980年 C.1990年 D.2000年 14.2000年较1990年水位变化减小,其原因最有可能是流域内() A.年降水量增大B.上游围湖造田C.植被覆盖增加 D.水土流失加重 15.下列对图7的分析,正确

高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复习题及答案

高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在太阳系中,地球是一颗普通行星,但又是一颗唯一适合生物生存和繁衍的行星。下列与地球上有生物存在无关的是:() A.日地距离适中B.地球的体积、质量适中C.地球自西向东自转D.地球上昼夜交替周期不长 2.太阳活动的重要标志是:() A.日冕B.极光C.太阳光D.黑子和耀斑 3.地球上经度相同的地方,则:() A.季节相同 B. 正午太阳高度相同 C. 昼夜长短相同D.地方时相同 / 4.关于晨昏线与经线圈关系的正确叙述是:() A.每天都重合 B. 只有春分和秋分这两天两者重合 C.晨昏线与经线圈永不重合D.只有冬至和夏至这两天两者重合 5.低层大气的直接热源主要是:() A.太阳辐射B.大气逆辐射C.地面辐射D.大气辐射 6.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是:() A.大气环流B.季风环流C.低纬环流D.热力环流 7.下面四幅图中表示南半球信风带的是:() [ 8.下图为北半球等压线分布和风向示意图,风向正确的是:() @ 9.地球上各种水体中,最主要的是:() A.海洋水B.湖泊水C.冰川D.地下水 10.目前,人类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 A.河流水和湖泊水B.地下水和冰川 " C.河流水和深层地下水D.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 11.某河流夏季流量较大,冬季干涸断流,它的补给形式主要是:() A.大气降水 B. 积雪融水 C. 冰川融水 D. 湖泊水 12.衡量一个地区或国家水资源丰欠的主要指标是:() A.多年平均降水量B.多年平均蒸发量 C.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总量D.多年平均径流总量 13.地壳水平运动的结果是:() A.常形成巨大的褶皱山系B.地势的高低起伏和海陆变迁 、 C.发生地震、山崩和火山D.岩层发生上下运动和弯曲变形 14.表示地质构造的名称是:() A.火山喷发、板块碰撞B.地下热能、变质作用C.地壳运动、构造地震D.褶皱、断层 15.造成黄土高原地表千沟万壑的主要外力是:() A.风力B.冰川C.流水D.植物 16.下图所示的地质构造或地貌景观中,主要由内力作用形成的是:()

高中地理气候专题总结

高中地理气候专题总结 二、气候类型 (3)南亚的热带沙漠气候这一地区为塔尔荒漠,又称印度荒漠,包括印度河流域的印度西部和巴基斯坦东部干旱区。虽然处于南亚季风区并与世界降水量最多的乞拉朋齐分别在印度半岛北部平原东西两侧,却形成鲜明对比,年降水量仅为75毫米~150毫米。 (4)西风带内的南美洲巴塔哥尼亚高原的温带大陆性气候(“西风带但处于山脉的背风坡”)同纬度西侧太平洋沿岸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巴塔哥尼亚高原温带大陆性半干旱气候的形成原因是南北走向的安第斯山脉雄踞其西侧,阻挡了西部暖湿的西风气流,成为西风带背风雨影区。 (5)南北美洲西海岸的各种气候南北美洲西海岸各种气候的分布范围仅局限在沿岸地区的狭长地带,形成南北延伸、南北更替的分布特点。主要原因是受到南北走向、雄踞美洲西侧的科迪勒拉山系的限制,各气候带不能向东延伸。 (6)南半球缺失苔原气候和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原因在于南北半球海陆分布不同。在南半球55°~65°的纬度地带大部分是海洋,所以缺失苔原气候和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7)大陆东岸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如澳大利亚东南部及新西兰南北二岛、智利火地岛的温带海洋性气候。 四、影响气候的因素: 1. 纬度位置。通常情况下,赤道地区降水最多,两极附近降水最少。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较多,西岸降水较少。 2. 海陆分布。温带地区,沿海地区降水较多,内陆地区降水较少。 3. 地形地势。通常情况下,山地迎风坡降水较多,背风坡降水较少。 4. 洋流因素。暖流对沿岸地区气候起到增温、增湿的作用。如西欧海洋性气候的形成,就直接得益于暖湿的北大西洋暖流。寒流对沿岸地区的气候起到降温、减湿的作用。如大陆西岸的寒流(南半球)对澳大利亚西海岸、秘鲁太平洋沿岸荒漠环境的形成,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5. 人类活动。通过改变地面状况,影响局部地区气候。如人工造林可使局部地区气候有所改善,任意砍伐森林可使当地气候恶化。此外,人类活动还可形成热岛效应等。全球变暖就是由人类活动造成的。 五、气候类型的判断 高中地理气候专题总结

人教版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与归纳

- 高考地理备考:十类综合题答题模式- - 一、生态问题- 1、水土流失问题- 我国典型地区:- 黄土高原、南方低山丘陵地区- 产生的原因:- (1)自然原因: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多暴雨;地表植被稀少;黄土土质疏松黄土高原)。- (2)人为原因:植被的破坏;不合理的耕作制度;开矿。- 治理的措施:- 压缩农业用地,扩大林、草种植面积;植树造林;小流域综合治理。- 治理的意义:- 有利于因地制宜地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可以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当地经济- 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条件,提高生活质量;有利于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建立良性生态系统;建立生- 态农业模式,有利于促进生态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2、荒漠化问题- 我国典型的地区:- 西北地区(新疆、青海、内蒙等地)- 产生的原因:- (1)自然原因:全球变暖,蒸发旺盛;处于内陆地区,降水少;鼠害;蝗害。- (2)人为原因:过度放牧;过度樵采;过度开垦;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交通线等工程建设保护不当。- 治理措施:- 制定草场保护的法律、法规,加强管理;控制载畜量;营造“三北防护林”建设;退耕还林、还牧;- 建设人工草场;推广轮牧;禁止采伐发菜等- 治理意义:- 有利于因地制宜地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可以增加农民收入,促进

当地经济- 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条件,提高生活质量;有利于保护土地资源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有利于促进生- 态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3、干旱缺水问题- 我国典型地区:- 华北地区、西北、长江中下游地区- 华北地区:- 产生原因:(1)自然原因:温带季风气候,全年降水少,河流径流量小;降水变率大;春季蒸发旺盛。- (2)人为原因: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水污染严重;浪费多,利用率低;春季春种用水量大。- 治理措施:南水北调;修建水库;控制人口数量,提高素质;减少水污染;减少浪费,提高利用率;限制高耗水工业的发展;发展节水农业;采用滴灌、喷灌农业灌溉技术,提高利用率;实行水价调节,树立节水意识;海水淡化等。- (思考:我国东北地区为何没有形成春旱?)- 4、土壤次生盐碱化- 我国典型地区:- 黄淮海平原、宁夏平原、河套平原等- 产生原因:(1)自然原因:频繁的旱涝气候(黄淮海平原);地形低洼;大气降水少,以灌溉水源为主。(2)人为原因:不合理的灌溉;不合理的水利工程建设(渭河平原)- 治理措施:引淡淋盐;井排井灌;生物措施;农田覆盖;合理的灌溉,不能只灌不排;采取喷灌、滴灌技术等- 5、地面下沉、沿海地区盐泽化- 我国典型地区:- 北方广大地区和南方城市- 产生的原因:- 过度抽取地下水- 治理措施:- 控制抽取地下水;实行雨季回灌- 6、赤潮- 我国典型地区:- 珠江口、杭州湾、渤海等-

高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测试题(附答案)

高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模拟测试题 第Ⅰ卷(共60分) 注意事项:第一卷共5页,考生用2B铅笔答在答题卡上 一、单项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不选或选错均不得分。 1. 在天体系统的层次划分中,太阳系属于:() A. 最高一级天体系统 B. 最低一级天体系统 C. 仅次于银河系的天体系统 D. 高于河外星系的天体系统 2. 当地球运行到九月二十三日时:() A. 夜弧和昼弧不等长 B. 北极圈内产生极夜 C. 晨昏线于北极圈相切 D. 南半球为春季 3. 人们总是在夜间看到北斗七星绕着北极星在运动:() A. 西升东落 B. 东升西落 C. 顺时针方向 D. 逆时针方向 4. 不属于地球外部圈层的是:() A. 岩石圈 B. 大气圈 C. 水圈 D. 生物圈 5.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并指向高压 B. 在没有摩擦力的情况下,水平气压梯度力与风向平行 C. 水平气压梯度力愈大,风速就愈大 D. 摩擦力和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相反,大小相等 6. 与大气逆辐射有关的现象是: ()A. 雨后天空格外蓝 B. 城市上空多雾 C. 夏至日漠河市几乎是不夜城 D. 深秋阴天的夜晚无霜冻 7. 关于海洋表面盐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盐度最低的海区纬度最高 B. 同纬度海区, 暖流比寒流盐度偏高 C. 有大量河水汇集的海区, 盐度较 D. 盐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 8. 河流径流季节的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 河床的渗流 B. 气候反常 C. 农田灌溉用水 D. 水源补给的变化 9. 承压水与潜水的根本区别是: () A. 补给方式不同 B. 地质条件不同 C. 排泄条件不同 D. 水位深浅不同 10. 目前地球内部圈层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 ) A. 岩浆的比重不同 B. 各层的厚度不同 C. 地震波传播速度的突然变化 D. 岩浆组成物质的不同 11. 关于地球六大板块划分的正确叙述是:

高考地理综合题专题21——农业气候条件

高考地理综合题专题21——农业气候条件 高考地理综合题专题21——农业气候条件 典型例题一: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 茉莉喜高温,抗寒性差,25℃以上才能孕育花蕾,32—37℃是花蕾成熟开放的最适温度。喜光。根系发达。生 长旺季要求水分充足,但土壤过湿不利于其根系发育。开花季节,于天黑之前采成熟花蕾,花蕾开放吐香时间从20时左右至次日10时左右,是将茶叶染上花香、制作茉莉花茶的最佳时间。 广西横县种植茉莉花历史悠久。改革开放后,茉莉花茶市场需求旺,横县开始扩大茉莉种植规模。1983年,在广西首次举办的茉莉花茶评比中,横县茉莉花茶一举夺魁。至20世纪90年代,我国茉莉花茶生产重心开始从东南 沿海地区向横县转移。2000年,横县获“中国茉莉之乡”的称号。目前,横县的茉莉鲜花和茉莉花茶产量占全国总 产量80%以上,占世界总产量60%以上。图5示意横县在广西的位置和范围。 (1)与江苏、浙江相比,说明横县有利于茉莉生长的气候条件。(6分) (2)横县地形以河流冲积平原为主,茉莉主要种植在平原地势较高的旱地上。试解释冲积平原地势较高的旱地有 利于茉莉种植的原因。(8分) (3)目前横县县城集聚了100多家茉莉花茶厂。分析横县县城集聚众多茉莉花茶厂的原因。(6分) (4)请在下列两个问题中,选择其中一个问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个问题计分。(4分) 问题①:说明横县茉莉花茶产业的发展经验对我国一些贫困县脱贫致富的启示。 问题②:为以茉莉种植为基础的横县经济进一步发展提出建议。 典型例题二:(2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马铃薯具有喜凉爽、耐干旱、生长期短等特点。内蒙古因其独特的自然条件,出产的马铃薯口感好。营养价值 高,痛虫害少,产品销往全国。 (1)分析内蒙古种植马铃薯有利的气候条件。(10分) (2)分析内蒙古种植马铃薯有利的地形条件。(6分) (3)解释该区域马铃薯能销往全国的原因。(6分) (4)有观点认为内蒙古应当进一步扩大马铃薯种植面积;也有观点认为应当减少种植面积,你赞同哪种观点,阐述理 由。(4分) 典型例题三: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好山好水出好茶”,茶叶的生长分布、质量高低与地理环境密不可分。茶叶具有喜酸怕碱、喜光怕晒、喜温 怕寒、喜湿怕涝的典型特点。图一为我国东南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图二为甲处茶园景观图。(18分) 1 / 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