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势外交与美国中东政策的困境

均势外交与美国中东政策的困境
均势外交与美国中东政策的困境

2008年3月阿拉伯世界研究Mar. , 2008 第2期Arab World Studies No. 2.

安全研究

均势外交与美国中东政策的困境

赵葆珉

摘要:美国的均势外交思想和实践与其地缘特征密切相关。远离欧亚大陆的地缘孤立以及在多条战线上维持支配地位的需要阻碍了美国有效参与欧亚大陆的权力争夺,均势外交成为美国谋求霸权的“法宝”。冷战结束后,美国的霸权基础更为脆弱;海湾战争以来的美国中东政策偏离了均势外交的要求,转而寻求武力支配中东地区;伊拉克战争更使美国的战略重心向中东地区倾斜,暴露了美国全球战略的缺陷。美国中东政策的困境在于布什政府对美传统均势外交的背离。不管2008年美国大选结果如何,未来美国中东政策将围绕重启中东均势外交作进一步调整。

关键词:均势外交;美国中东政策;地缘政治;伊拉克战争

作者简介:赵葆珉,国防经济学博士后,西安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陕西西安 710049)。

文章编号:1673-5161(2008)02-0050-08中图分类号:D371文献标识码:A

2003年3月,伊拉克战争前夕,美国几乎处于世界权力的巅峰。借冷战和海湾战争获胜的声威,美国随后在号称地缘天险的阿富汗推翻了塔利班政权,而其昔日的竞争对手苏联却曾在此地陷入十年游击战争的泥潭。美国的霸权地位似乎坚如磐石,不可动摇。然而5年后,美国却陷入了伊拉克战争的泥潭,美国霸权的基础也出现了某种程度的瓦解迹象。

美国是西方历史的巅峰,也是西方文明的榜样和理想。美国的崛起是国际体系中具有重要影响的地缘政治现象之一,无论就自由市场经济的发展程度,还是民主体制所达到的高度而言,美国都是举世无双的。受伊拉克战争和美国经济衰退的影响,美国近年来综合实力处于明显下滑趋势。美国实力的变化及其动因考察是具有深远学术价值的研究课题。本文试图从地缘政治角度对美国的中东均势外交战略加以解读,评析了海湾战争以来美国的中东政策,从中剖析出美国单极体系潜藏的缺陷,考量伴随着美国国家战略的转型,由地缘因素所引起的中东均势变动。

一、海洋立国战略思想影响下的美国均势外交

20世纪九十年代初苏联的解体使大国关系五百年来第一次突破权力制衡的束缚,美国的力量迅速崛起,成为影响国际体系的决定性力量。但这种强盛也掩盖了一个基本的事实,即美国霸权

50

在地缘上先天不足。地缘因素在大国的兴衰中影响深远,塑造了美国的军事战略和外交策略,对美国的全球霸权既提供机遇又造成约束。领土广阔是大国硬权力的重要指标,地理幅员首先决定了一国能够获得权力的大小。同样,远离欧亚大陆的地缘孤立也限定了美国权力所能达到的高度,世界地理并不是自然的产物而是大国间权力争夺的产物。[1]1如索尔·科恩所述:“地缘政治分析的实质,是国际政治权力和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随着地理环境的变化以及人们对这种变化本质的解释发生变化,地缘政治观念也会发生变化。”[2]29

20世纪初,在全球力量对比所发生的变化中,对未来最具有决定性影响的是美国的崛起。美国似乎是命中注定“有能力、有民族意志在其国境之外运用力量或影响去改变现有地缘政治状况”的国家。[3]55当时美国的疆域基本划定,从面积来看已是“泱泱大国”;从对外战略来看美国已经走过孤立主义和门罗主义,国家战略由固守美洲转向控制全球。美国由国内市场支撑而实现了工业化,这是美国霸权的经济基础。美国的广阔领土吸引了源源不断的欧亚移民,使美国能以巨大力量与规模开发潜在的工业资源,这种力量与规模必然在短期内打破西欧、特别是英国工业的垄断。偏离欧亚大陆的地理位置使美国在大部分历史阶段远离危险对手和欧洲大陆的均势,在欧洲列强统治的时代站稳了脚跟。

伴随美国海外争夺的开始,深植于美国地理特征的军事战略和外交策略逐渐形成,海权立国和均势外交便成为美国军事和外交的经典思维。具体表现为:一,三面环海、可以自由进出大洋的海洋地理使美国本能地选择海权立国。如马汉所言,如果一个国家的位置既不是被迫在陆地保卫本国,又不是被诱使利用陆地扩充领土,与以大陆作为边界的民族相比,这个国家则可通过将其目标集中地指向海洋而取得优势。但美国这一海上优势是以同样巨大的劣势为代价的:如同所有的海洋民族一样,美国的陆军先天不足。美国的力量始终在大洋上游荡,不能超越海洋的局限。远离欧亚大陆的地缘孤立使美国享有侧翼国家的优越地位,既可以影响亚欧大陆的格局,又不会受潜在敌人的大规模袭击;二,自罗斯福总统明确将美国的国家利益与均势外交相联系以来,均势战略就始终处于美国外交的核心。但同样的地缘孤立使美国不能穿越巨大的水体将力量有效地投射到遥远的欧亚大陆上。然而,地缘孤立决定了美国在大战略方面的守势比攻势更为有利。为固守美洲时期曾经对美国非常有利的地缘优势,美国战略开始转向海外。自1500年全球权力争夺以来,欧亚大陆始终处于大国权力争夺的核心,美国在欧亚大陆上缺乏稳固的战略基点,不能有效参与欧亚大陆的权力争夺。两洋战略是整个20世纪美国国家战略的主线,它是美国特有的地缘环境的产物,是英国传统均势外交在美国地缘上的展开。美国外交沿袭19世纪英国的均势战略,但却有着浓厚的源自美国地缘环境特征。英国位于欧洲大陆的近海边缘,可有效地介入欧洲大陆的争夺;英国的均势是单一的,只在一个战略方向上展开。与此不同,美国同时位于欧亚大陆的两侧,美国的安全关注是多元的,必须在至少两条战线上维持均势。两洋战略的实质是多元均势,即美国必须在亚太、欧洲和中东三条战线上保持均势。从这一点来看,美国的国家战略从一开始就是分裂的,美国霸权的局限性特征深深根植于美国的地缘环境。

二、美国均势外交的历史实践

两次世界大战是美国实施均势外交的经典行动。1917年潘兴将军率领的远征军抵达欧洲大

51

陆,在一个决定性的时刻介入欧洲纷争。美国“站在不那么强大的大国一边,与它们为伍,从而挫败了欧洲大陆的军事霸主。”[4]159美国的举动被视为最理想的均势之举。在二战中,美国的均势原则如杜鲁门所指出的:“如果我们眼见德国就要赢得战争,我们就应当帮助苏联;而如果苏联正在赢得战争,我们就应当帮助德国,以让它们尽可能多的彼此杀戮。”[5]2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真正开始在两洋作战,但在多条战线上维持均势的战略已显得力不从心。轴心国的覆灭和英法等传统强国的削弱使欧亚力量格局向着有利于苏联的方向倾斜。均势战略中一条最重要的要求就是敌国不能被消灭,而应将它们作为潜在的合作伙伴。[6]38-41基于此,美国力量的决定性投入成为必须。在东亚和欧洲,美国既可以与日本和德国兵戎相见,也可以与它们并肩作战。虽然美国随着力量格局的转换而灵活变换盟友是明智的,但均势战略也显示出美国力量的局限性。

美国存在先天的、根源于海洋地理的军事软肋。海上力量不能深入大陆腹地,仅仅依靠海上力量,或对欧亚大陆边缘岛屿的有限控制,美国不能在欧亚大陆任何重要战略区进行有效而持久的争夺。在麦金德看来,19世纪末英国凭借海上力量获得了海上霸权、甚至世界霸权,但其海上力量没有根本影响到世界的心脏地带。因此,英国的世界霸权存在根本缺憾。[7]62-65这一论述也适用于美国。麦金德认为,陆地是资源丰富而安全的生产基地,一个国家对海洋的控制主要基于强大的陆地资源。“陆地是海上力量发挥主要作用的基础”,“陆地服务是支撑对海洋控制的坚强后盾,”离开陆地“海上力量的机动性和扩张性将不复存在。”由于基地被陆上力量所控制,海上力量被不断征服的历史说明,“陆上力量控制海上力量比海上力量控制陆上力量容易得多。”[7]41-45在英国丧失霸主地位之后,海洋国家依靠海上力量向外扩张的时代就宣告结束了。

地缘缺陷使美国不能在欧亚大陆上发挥持久的影响,导致美国在与欧亚大陆上的大国对抗时处于弱势。在与前苏联的冷战争夺中,美国地缘的优势开始变为负资产。例如,苏联迅速拓展了疆域,“占据了战略中心位置”,拥有“非常丰富的资源”;苏联的铁路还把这片辽阔的疆域连起来,成为欧亚大陆心脏地带的权力中枢。[8]161-162苏联的力量集中于欧亚大陆心脏地带,背靠稳定的广袤腹地,在其强盛时期,苏联对欧亚大陆东西南三面形成强有力的地缘优势。美国的力量分散在欧亚大陆的边缘地带,美国在与苏联的竞争与争夺中始终处于地缘上的被动。斯皮克曼的边缘地带理论于是成为美国对苏联实行遏制政策的主要理论基础。他认为,如果在欧亚大陆的边缘地带建立起新的工业力量和交通中心,那么边缘地区会比心脏地带更为重要。[9]43这一理论的精髓就在于帮助美国以发达的工业力量和优越的政治与经济组织力量削弱或抵消了地缘上的劣势。

地缘缺陷迫使美国通过对盟国的控制来获得在欧亚大陆上的战略支撑。由于美国远离欧亚大陆的权力中枢,必须在海外建立军事立足点来弥补地缘缺陷。没有当地力量的支持,任何海空力量都不能在距离美国本土如此遥远的地区长久维持其军事优势。附庸国的顺从与盟国无条件的忠诚是美国介入欧亚权力争夺的前提。美国面临潜在的内外交困的形势,北约和美日同盟是美国实施对苏遏制政策的两大支柱。1949 年成立的北约,其目标就是“留住美国、赶走俄国、制约德国”;而美日同盟在遏制苏联的同时也是防止日本重新武装的“瓶塞”[10]354。

52

冷战后美国成为唯一超级大国,谋求“主导式霸权”,基本手段是联盟战略和地区均势。这种战略思想的核心是分化区域大国,在保持美国绝对优势的同时维持地区均势。美国“在世界的敌对或不可靠的势力中间确立一种均势:在任何必要的地方使它们彼此争斗,确保它们在冲突中彼此消耗。”[5]29于是,美国的传统均势战略演变成霸权均势。虽然美国居于优势地位,但并不拥有至高无上的优势,所以它难以将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其他国家。在“一超多强”的国际体系下,世界上存在着众多的潜在竞争者。欧盟的经济实力和人口均超过美国,日本是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拥有核武器的中国和俄罗斯存在于欧亚大陆的纵深腹地。由于权力对比向华盛顿倾斜以及随着美国主宰地位的形成,美国主导的国际体系形成一种强大的压力,驱迫那些有潜在地缘政治冲突的国家协调它们的政策,形成俾斯麦所称的霸权国家的“联盟梦魇”[11]161-162。美国在地缘上的劣势更加清晰地突显出来。

美国霸权均势在本质上既是一种攻势,又是一种防御性体系。美国依仗前沿存在与全球机动的海(空)军在多条战线上机动防御,在多个战略区维持均势,但美国采取进攻性战略的权力基础仍然有限。美国这种机制安排包含巨大的战略风险:任何一个地区大国力量过于突出,或美国力量在任何战略区的过度介入,都有可能牵掣全盘局势,使整个体系陷入危机。美国传统上以海权立国,陆军不能在辽阔的欧亚大陆上持久、有效地作战,也加剧了这种战略上的风险。海湾战争刺激了美国的军事转型,使美国的整体军力结构更加向着以轻灵为主的海空军倾斜。美前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曾实施了军事改革,其结果过于强调军队的全球机动性,牺牲了陆军的重型防护和火力,美国的陆军因此更为虚弱。这一改革也违背了基本的军事原则,即没有陆军的有效占领则不能建立牢固的军事控制,天马行空式的空中打击不能赢得一场战争。从外洋控制欧亚大陆脆弱的平衡关系,美国的全球体系牵一发而动全身,美国在全球任何一点的过度介入都将导致它在其他战略区的力量捉襟见肘。

美国制定了稳健的霸权路线,美国战略家也提出了一些理性的总体规划,但美国却不能有条不紊地采取行动,也无力控制纷纭复杂的欧亚大陆接合处——中东地区。美国“每一次做出的轻率选择都使它在本来应该有所作为的领域更为困难。”[12]126吉尔平在《全球政治经济学》一书中指出,在全球不断“区域化”的背景下,区域大国在经济与金融上的日益聚合将可能使美国被边缘化。①布热津斯基在美国《国家利益》中也断言,美国只能指望一个真正的伙伴同它一起应对“全球巴尔干问题”,这个伙伴就是欧洲。[13]3鉴于美国外交和军事的过度拓展,米尔斯海默因此主张,美国所处的独特历史地位决定了它应当扮演离岸平衡手的角色。美国学者罗伯特·阿特也认为,美国必须谨慎节制地使用力量,适合于美国的最佳战略是“选择性干预战略”,即确保美国生死攸关的利益和高度重要利益,避免野心过大和过于单边主义而分散美国的政治军事资源。[14]10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和世界秩序的再造》中甚至建议:“美国收缩战线,将其盟友局限在西欧国家,即天主教——新教集团,抛弃东欧的东正教国家,也放弃美国战略体系中的另外两个支柱——日本与以色列,让其自生自灭。”[12]12

①关于这一点可参见Robert Gilpin, Global Political Economy: Understanding the International Economic Order,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1。

53

三、背离均势:冷战后美国中东政策的失误

美国是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全球性帝国。在谋求霸权均势的总体战略之下,美国的政策目标是遏制欧亚大陆上潜在的敌对大国,巩固美国在东亚、中东和西欧的主导地位,防止包括美国盟友在内的任何国家单独控制重要地区。这种全球战略可称作动态多元均势外交,但由于它不可避免地在多条战线上面对数目不定的敌人,因而是脆弱的,如冷战后东亚新兴大国的崛起,已令美国感受到了危机。

冷战时期,美国的战略重心在欧洲,美国的中东政策服从和服务于这一战略重心,目标务实而稳健。这一时期美国的中东政策有两个基点:第一,把中东纳入美国的大战略,使之成为遏制和抗衡苏联的前沿阵地;第二,争夺石油资源的控制权。[15]212-280此外,维护以色列和阿拉伯盟国的政治安全与国内稳定,也是美国推行中东政策的主要手段。只要地区稳定和其他战略利益(即支持反对共产主义或保持稳定的能源输出)得到满足,美国就愿意维护现状。

在后冷战时代,虽然美国全球战略中的中东战略地位不断上升,但依然处于从属地位。美国作为霸权国家所处的危险在于,它“所具有的实力足以对付任何国家,但不能作到同时对付所有国家。”[11]168由于欧洲的融合与东亚新兴大国的崛起等因素,美国单极体系的霸权均势难以为继。美国霸权均势的最佳行动原则如下:充分利用控制外洋的巨大优势,保持战略上的集中,尽可能超然于欧亚大陆的纷争之外,只有在绝对必须的时候才进行军事干涉,从而在关键的地区和决定性的时刻投入力量,以恢复均势。这一特点决定了美国在中东最低限度的介入原则,亦即保持在中东的均势外交。从中东的力量结构来看,以色列、土耳其、伊朗和阿拉伯国家构成相互独立的地缘政治力量。稳定中东的关键是维持这四股力量的均衡,尤其是维持以色列与阿拉伯国家的力量均衡以及维持海湾阿拉伯国家与伊朗的力量均衡。美国凭借超然的地位,以最低限度的战略投入管理中东秩序,从而在上述关键战略区维持平衡。

冷战胜利及其衍生的道德威权,使美国处在重塑中东格局的优势地位。海湾战争中美国以缔造新秩序的姿态出现,不允许改变地区格局的革命性力量崛起。老布什政府保持战略克制,按照均势原则行事,在保留伊拉克政权的前提下结束了战争。如同昔日英国在欧洲政治中实施的均势原则一样,老布什政府“反对霸权主义,但不陷入其中。”[11]160维持伊拉克的稳定和实力地位,可以防范可能对美国霸权构成威胁的地区大国崛起。美国的战略考量是通过战争形成一种有利于美国的地区力量均势。美参联会主席沙利卡什维利曾指出,美国均势战略的第一目标就是促进有利于美国的长期稳定。[16]建立这种有利于美国的地区力量均势,是比消灭伊拉克的萨达姆更为重要的目标,前者是政治原则,后者是为其服务的军事手段。美国在全球任何战略区都可形成优势,但美国不能在所有的战略区同时拥有力量优势,保持战略克制对美国的全球战略至关重要。美国中东政策亦不能干扰大战略的实施。

然而,海湾战争以来的美国中东政策违背了均势原则。冷战后美国在中东的角色已发生变化,由改变现状的“革命者”演变为保守现状的“统治者”。美国战略利益的变更使美以同盟的性质发生了变化,美国的角色从以色列无条件的支持者转化为巴以之间公正的仲裁者。美国的新角色为解决巴以冲突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实施双轨政策、同时安抚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乃是均势原则决定的最佳政策选择。但美国的中东政策始终沿着冷战的惯性前冲,不能超然于巴以冲突之外。

54

布什上台之后,美国偏袒以色列强硬派的政策,使巴以之间流血冲突不断,美国更是陷入了与伊斯兰极端势力的冲突中。若不能在维护以色列安全的基础上实现巴以和平,美国就不能建立和谐的中东秩序。就这样,美国长期纠缠于无足轻重的地区,违背了最低限度介入的原则,牵动了美国的全球战略。

四、武力改造:美国进一步背离中东均势外交

“9·11”后,布什给予中东空前的重视,美国的战略重心随之向中东地区倾斜。历届美国政府一直避免与伊斯兰世界的政治体制和文化价值观直接碰撞,而布什政府的反恐战争与“大中东民主改造计划”直指伊斯兰社会制度。美国的主流思想不是反思国家政策的失误,而是从阿拉伯世界内部寻找反美和恐怖袭击的根源。美国学者刘易斯于2002年提出,人类历史上曾经强大先进的伊斯兰文明之所以在现代落伍,主要是缺少各方面的自由。[17]13甚至美国民众也普遍认为, 本·拉登“代表着阿拉伯世界体系的根本性失败” [17]12。布什曾言:“60年来西方国家纵容和适应了中东这种缺乏自由的状态,但这样做对于我们获得安全没有作用。”[18]8用直接军事干预的方式扩展民主,对美国来说不啻是消耗武力的无底洞,因为美国永远不具备这种实力。以意识形态为主导的中东政策,阻碍了美国与温和阿拉伯国家进行必要的妥协与合作,拉长了美国在中东的帝国战线。中东政治生态极为脆弱,布什政府颠覆性的改造政策,打破了原有的力量平衡,而西方强加的新的机制往往“水土不服”,难以适应伊斯兰本土文化和价值观。美国已成为中东的主导力量,而打乱中东现有的安全架构实际上是在颠覆自己的权力基础。

伊拉克位于中东心脏地带,传统上是大国中东霸权的战略支点。伊拉克与以色列遥相呼应,形成犄角之势,在美国的中东战略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海湾战争后美国对伊拉克实行了长达十余年的全面遏制,美国的海湾政策走上了“遏制两伊”的道路,偏离了维持均势的传统,更深地卷入了中东冲突的旋涡。目前学界普遍认为,布什中东政策的最大失误是发动伊拉克战争。新保守主义势力夸大了恐怖主义的威胁,抛弃了在中东维持力量均势、保持战略克制、争取民心的稳健政策,滥用了美国的优势力量,将强权与黩武推向极致。2003年3月,美国在没有联合国授权、没有主要欧洲盟友支持的情况下,推翻了萨达姆政权,结果赢了战争,输了和平。伊拉克战争导致的伊拉克乱局,不但使美国陷入伊拉克反美游击战的泥潭,也使美国被迫走向前台,扮演直接遏制伊朗的“平衡者”的角色。伊朗在中东具有成为地区大国的潜力,美国应该维持伊拉克的稳定和实力,恢复同伊朗的对话与交流,从而以最小的代价维持中东稳定。错误的伊拉克政策使美国陷入伊朗与反美武装的两面夹击。美国的军事力量长久滞留中东,必将牵制其在关键战略区的力量。

五、结语

美国中东政策的失误由来已久。伊拉克战争只是美国一系列战略失误的巅峰,其产生的影

55

响是深远的。海湾战争以来,美国在中东投入了许多力量,并给予重大战略关注。伊拉克战争是美国选择其错误的中东政策的决定性步骤,此后,美国的中东政策难以做出战略性调整。美国在伊拉克战后重建中的无所作为反映了这个超级大国的能力有限,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美国的软权力,艰难支撑其全球霸权的多元均势外交濒临崩溃。美国失误的中东政策的直接后果是伊朗核问题的恶化,美国同伊朗的矛盾实际上已经超过了阿拉伯各国同伊朗的矛盾。美国发动的反恐战争使伊朗摆脱了敌对的塔利班与萨达姆政权形成的两面夹击,伊拉克什叶派上台也为伊朗提供了潜在盟友和广阔的缓冲地带。伊朗在缺少制衡的条件下,快速崛起成为美国在中东的最大对手。地缘政治力量日益增强的伊朗无疑将根据自己的利益影响海湾地区的力量结构。

目前,美国正在多条战线上面临战略压力,寻求摆脱困境的办法也并非易事,而发动伊拉克战争、背离均势外交的原则是布什政府内外交困的根本原因。布什政府的中东政策没有一条守得住的底线,但迫于国内政治的影响,布什政府又很难选择后退。在美国政府看来,轻率撤军不但将中东推向地缘政治的大灾难,致使美国作为大国的政治名誉扫地,也将使美国的霸权体系面临崩溃的危险,由此引发的地缘政治连锁反应也不容低估。可以断言,美国下一任政府将不得不长久忍受布什政府战略决断失误所招致的地缘政治挫折,并有可能做出战略性调整,在中东地区恢复其传统的均势外交。

[ 参考文献 ]

[1]Gearoid Tuathail. Critical Geopolitics: The Politics of Writing Global Space[M].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1996.

[2] Saul B. Cohen. Geography and Politics in a World Divided [M].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3.

[3]兹比格纽·布热津斯基. 大棋局:美国的首要地位及其地缘战略[M].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 译. 上海: 上海

人民出版社, 1998.

[4] 伊肯伯里. 美国无敌:均势的未来[M]. 韩召颖, 译.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5]约翰?加迪斯. 遏制战略:战后美国国家安全政策评析[M]. 时殷弘, 等, 译. 北京: 世界知识出版社, 2005.

[6]Avery Goldenstein. From Bandwagon to Balance-of -Power Politics[M].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1.

[7]麦金德. 历史的地理枢纽[M]. 林尔蔚, 译.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5.

[8]James E. Dougherty and Robert L.Pfaltzgraff, Jr.. Contending Theories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M]. London:

Longman, 2001.

[9] Nicholas J. Spykman. The Geography of the Peace[M]. New York: Harcourt Brace, 1944.

[10]阎学通, 金德湘. 东亚和平与安全[M]. 北京: 时事出版社, 2005.

[11]伊肯伯里. 美国无敌:均势的未来[M]. 韩召颖, 译.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12] 埃曼纽?托德. 美帝国的衰落[M]. 李旦,等,译. 北京: 世界知识出版社, 2003.

[13] 上合组织不是“反西方联盟”[N]. 参考消息, 2007-08-18 (3).

56

[14]罗伯特?阿特. 美国大战略[M]. 郭树勇, 译.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15]高祖贵. 冷战后美国的中东政策[M]. 北京: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2001.

[16] 翟晓敏. 冷战后美国主导式霸权评析[J].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00 (4).

[17]周舟. 美国中东政策的演变[J]. 国际关系学院学报, 2007 (4).

[18]安惠侯. 美国的中东战略及其发展趋势[J]. 亚非纵横, 2007 (3).

Balance of Power Diplomacy and the Dilemma of US Foreign Policy

in the Middle East

ZHAO Baomin

Abstract American preference for sea power and its pursuit of balance of power in its foreign policy derive from its geopolitical environment. Geographical separation and the necessity to maintain balance of power in more than one front hinders the United States to participate effectively in the power struggle centered on Eurasian landmass. With the end of the Cold War, American hegemonic balance of power is more vulnerable. American Middle East policy since The Gulf War was unjustifiable. The Iraq War bogged down the United States in the Middle East, with disastrous impact on its grand strategy. American Middle East policy since the Gulf War, including the decision to launch the Iraq War, will go down in history as classic case of strategic mistakes.

Key Words Balance of Power Diplomacy; U.S. Middle East Policy; Geopolitics; The Iraq War

(责任编辑:孙德刚)

57

论美国扩张及二战后外交政策

姓名:** 学号:201531020*** 专业:城市地下空间工程 论美国扩张及二战后外交政策 美国是一个由五十个州和一个联邦直辖特区组成的宪政联邦共和制国家,东瀕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北边是加拿大,南边是墨西哥,美国是个多文化和多民族的国家,国土面积位居全球第四,人口总量超过三亿人。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在费城正式通过《独立宣言》。由此宣告美国诞生。其建国至今也就200多年的历史,但是美国自1870年以来美国国民经济就高居全球第一。美国在经济、政治、科技、军事等诸多的巨大影响力均领衔全球。 在1775~1783年,美国独立战争爆发。由于英国对美洲殖民地的剥削,同时由于北美殖民地经济的发展,为了对抗英国的经济政策,导致了北美人的反抗。始于1775年4月的莱克星顿。1776年7月4日的大陆会议通过了《独立宣言》,宣告了美国的诞生。其中以萨拉托加大捷为转折点,美军开始走向胜利,最终在1781年英国在约克镇投降,此后在1783年9月3日英美签订《巴黎和约》,英国承认美国独立。美国独立战争结束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的独立,为以后美国的领土扩张创造了条件。同时也确立了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障碍。 美国独立战争结束后,美国便开始走上了领土扩张的道路,美国开始朝着世界大国的方向迈进,由此奠定了今日美国世界霸主的地位。美国除了占领印第安人的土地外,美国也不断蚕食欧洲列强在北美的殖民地。蚕食的手段主要包括武力和金钱交易,其中著名的是"路易斯安那"购地案。美国在领土扩张期间,美国国内爆发了南北战争,爆发了两次英美战争,同时也爆发了美国与西班牙之间的战争,这些战争的爆发使得美国成为西半球的霸主,同时也奠定了美国全球帝国的基础。 美国在1783年~1898年期间参与的这几件具有世界意义的重大事件和重要战争,使得美国开始挤身于世界大国行列。美国与法国进行的"路易斯安那"购地案,美国用2726多万美元买下了路易斯安娜214多万平方公里土地,平均每英亩都不足3美分,使美国当时的国土面积翻了一番。这是美国历史上最大的土地交易,这极大的丰富了美国的资源,加强了美国的战略地位,并为美国开拓西部铺平了道路。在19世纪前半叶,美国人一直在不断蚕食欧洲列强在北美的殖民地,在1812年和1815年和英国交火,但只是赢得了南部很小的小块土地。随后美国总统下令派兵去兼并佛罗里达,直到1845年美国才最终兼并了佛罗里达。此后,美国也开始向太平洋方向扩张,美国以720万美元买下俄国的阿拉斯加,这为美国以后向太平洋扩张提供了战略支撑。19世纪末,欧洲的列强已经瓜分了世界上大部分殖民地,这些地区成为欧洲国家发展的市场与原材料基地。美国作为一个后起发展的国家,也急切需要开辟新的市场和原材料产地。1898年,美西战争爆发,美国得到了西班牙的殖民地,这次战争后,美国完成了既定战略,开始作为世界大国崛起于世界强国之林,同时也扩大了海外市场,进一步助长了美国对外扩张的野心,在战争期间,美国也趁机吞并了夏威夷群岛,之后并入美国领土。总之,1898年的美西战争,不仅在美国历史上,乃至在整个世界历史上,都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美西战争成就了美国,乃至是世界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的重要标志。

法国外交中的中东战略

版权所有 西亚非洲杂志社 法国外交中的中东战略 赵慧杰 内容提要 战后戴高乐制定的法国外交战略被称为“法国全球战略”,它是法国对中东战略的指导思想。法国在中东通过重新确立与殖民地国家的关系,实行“倾向阿拉伯”的中东政策,以及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帮助中东地区实现和平与发展等战略,不仅发展了法国与中东阿拉伯国家的关系,也使法国在中东地区建立起政治与经济的全面合作关系。中东成为法国再现世界大国地位及其影响的重要地区,同时也是新世纪法美外交战略冲突的集中表现地区。 关键词 法国 外交 中东 战略 冲突 作者简介 赵慧杰,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副研究员(北京 100007)。 战后法国外交战略及在中东的利益追求 战后国际关系在雅尔塔会议确立的两极格局的框架下发展,但是具有战略眼光的戴高乐将军在战后初期就萌发了“建立独立于美苏的西欧集团”(即第三种势力)的设想。1958年10月戴高乐再次执政,成立了法兰西第五共和国,他的战略思想得以实施。戴高乐执政后制定了一整套具有鲜明的戴高乐色彩的内外政策(被后人称为“戴高乐主义”)。戴高乐制定的法国外交政策被称为“法国全球战略”。法国著名历史学家皮埃尔·米盖尔(Pierr e Miquel )曾评价戴高乐的这一战略为“50年来法国第一次恢复了它的传统,即制定世界规模的对外政策,全局在胸,既有原则,又有具体办法。戴高乐使法国外交恢复了它的职能,此前法国外交只是在国际组织中充当传声筒或派几名代表而已”①。戴高乐的“法国全球战略”概括起来有3点主要内容:(1)恢复法国在全球事务中独立自主的大国地位;戴高乐总统曾多次强调,“法国要做法国,法国是法国,法国要能有它自己的个性、自己的精神、自己的行动和政策”;“法国能够为世界作出特殊的贡献,……法国并不是由另一个国家拖着走 的国家”。②戴高乐在论述法国1964年的对外政策时说:“法国应当在世界上执行世界性的政策,因为它有能力这样做,因为一切因素都要求它这样做,因为它是法国。”③(2)实行欧洲联合,建立独立于美苏之外的西欧集团。戴高乐说,“法国正在努力从事联合欧洲的工作……我们要使西欧变成一个整体,使世界上不再只存在这两个敌对的巨人(指美苏),而且存在着一支强大的力量,一个发挥明智影响的伟大中心,这是只有欧洲才能充当的”④。(3)支持殖民地国家和人民的解放与自决,与它们建立新型的合作关系。戴高乐曾经说过,法国对外关系中的一项伟大事业“在于把以前我国进行的·22·① ② ③ ④同上,第352页。 同上,第475页。国际关系研究所编译:《戴高乐言论集》,世界知识出版社1964年版,第353页。皮埃尔·米盖尔著:《法国史》,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601页。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政策.doc

&5、1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政策 1、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地位参加的国际会议是: A、日内瓦会议 B、万隆会议 C、第二十六届联合国大会 D、第六届联大特别会议 2、在1955年万隆会议上,周恩来代表中国政府提出“求同存异”原则的背景主要是: A、亚非国家间经济发展水平不同 B、亚非国家间宗教信仰不同 C、一些亚非国家存在着严重的边界冲突 D、帝国主义破坏会议的阴谋和各国间的矛盾和分歧 3、中国政府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在哪次双边谈判中: A、中印谈判 B、中缅谈判 C、中苏谈判 D、中美谈判 4、新中国成立之初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的根本目的是: A、打压蒋介石集团的生存空间 B、争取苏联的支持 C、废除旧中国屈辱的外交 D、联合世界上的贫穷国家 5、新中国成立的第一年就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有: A、苏联一个 B、17个 C、25个 D、29个 6、新中国成立初期奉行的独立自主外交方针政策的基本方针包括:①“另起炉灶”②“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③“一边倒”④“团结世界各国人民”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 D、①②③④ 7、第一个宣布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是: A、英国 B、美国 C、苏联 D、法国 8、1950年初,《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的最深远意义在于: A、加强了中苏两国的友谊 B、巩固了中苏两国的团结 C、有利于中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D、打破了帝国主义孤立封锁中国的政策 9、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取得的巨大外交成就主要表现在: A、促进了第三世界国家的经济合作 B、首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加强了我国与亚非各国的联系 D、促成了印度支那问题的解决 10、建国初期,中国政府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方针,其根本目的是: A、和美国展开对抗 B、保障革命成果和恢复国内经济 C、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 D、加强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11、2005是下列哪次会议召开50周年: A、遵义会议 B、中共七大 C、日内瓦会议 D、万隆会议 12、1953年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刚提出时的具体内容是指:①互相尊重领土主权②互不侵犯③互不干涉内政④平等互惠⑤和平共处⑥求同存异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⑥ C、①②③⑤⑥ D、①③④⑤⑥ 13、下列事件发生在1955年的是: A、中国已同7个国家建交 B、亚非国际会议召开 C、日内瓦会议召开 D、周恩来访问印度和缅甸 14、1955年周恩来在亚非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主要是为了:①与更多的亚非国家建立外交关系②挫败帝国主义破坏会议的阴谋③加强亚非各国的联系④消除与各

美国大中东战略和中东局势

美国大中东战略和中东局势 摘要:由于地缘政治、能源供应、宗教纠葛、民族矛盾、发展模式、历史恩怨等因素,大中东政治生态脆弱而复杂,外在因素一向严重影响大中东局势发展。由于美国等大国的介入,整个大中东地区局势出现结构性动荡,地区反美力量与美国及其盟友之间出现激烈碰撞,导致中东局势一直处于高度紧张之中。 关键词:中东局势能源地理位置宗教纠纷经济美国中东战略中国一.中东局势 1.大中东能源储备和产量充足,地理位置重要,历来为兵家争夺之要冲。 该地区对世界能源市场的影响举足轻重,素有“世界油库”之称,全球目前已探明的石油储量为1万亿桶,其中62.1%蕴藏在大中东核心地区;该地区的石油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2/5,出口量约占世界总出口量的2/3;石油开发条件优越,油层厚,油田大且分布集中,距海近,运输方便。该地区是亚欧非三洲的接合部,素有“五海三洲之地”之称,周围环绕着黑海、红海、阿拉伯海、里海和波斯湾等国际海域,沟通上述海域的博斯普鲁斯海峡、达达尼尔海峡、苏伊士运河、曼德海峡和霍尔木兹海峡等,是重要的国际轨道。如放大至阿富汗、南亚、和巴基斯坦,则整个大中东地区涉及西亚、北亚、中亚、南亚,辐射欧洲、前苏联地区、东南亚和整个非洲,沟通大西洋、印度洋和太平洋,具有极端重要的战略价值。 2.大中东地区的宗教纠纷、民族恩怨和领土争端错综复杂、异常敏感。 传统意义上的中东是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发源地,三大宗教存有矛盾,基督教与伊斯兰教、犹太教与伊斯兰教间的矛盾优甚。伊斯兰教内部宗教派别也矛盾重重,如伊斯兰教什叶派与逊尼派间的矛盾是导致两伊战争的重要因素,伊斯兰原教旨主义组织、极端主义与伊斯兰温和派别之间的矛盾常常导致政局动荡。该地区生活着阿拉伯人、波斯人、犹太人、土耳其人、库尔德人、普什图人等民族,殖民统治和帝国主义曾制造了复杂的民族矛盾和领土争端,巴勒斯坦与犹太人、塞浦路斯岛上希腊与土耳其两族间以及库尔德族与其他民族间的矛

东北亚国际关系史

黑龙江问题与早期俄中关系已完成成绩:100.0分 1【单选题】美国是在()年获得加利福尼亚的。 ?A、1948 ?B、1884 ?C、1848 ?D、1984 我的答案:C得分:20.0分 2【单选题】美国获得加利福尼亚后继续向太平洋彼岸推进的前提是()。 ?A、俄国退出美洲殖民地的买卖 ?B、资本主义因素的发展 ?C、俄国势力的衰退 ?D、新区域的经济引力 我的答案:A得分:20.0分 3【单选题】沙皇俄国是一个()国家。 ?A、农奴制 ?B、资本主义 ?C、共产主义 ?D、帝国主义 我的答案:A得分:20.0分 4【判断题】库页岛在历史上是中国的领土。() 我的答案:√得分:20.0分 5【判断题】俄国和中国本来就一直接壤。() 我的答案:×得分:20.0分 俄国向中国东北的扩张与中俄《尼布楚条约》已完成成绩:100.0分1【单选题】在对俄外交策略上,立足于实力对比关系的君王是()。 ?A、雍正 ?B、乾隆 ?C、康熙 ?D、顺治 我的答案:C得分:25.0分 2【单选题】在中俄《尼布楚条约》之后,俄国在东北亚问题上的重心转向了()。 ?A、蒙古

?B、日本 ?C、韩国 ?D、朝鲜 我的答案:B得分:25.0分 3【单选题】清朝与俄国签订的第一份边界条约是()。 ?A、《满洲里界约》 ?B、《中俄蒙协约》 ?C、《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 ?D、《尼布楚条约》 我的答案:D得分:25.0分 4【判断题】俄国人最先到达千岛群岛的时间早于欧洲人。() 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俄国向千岛的扩张与日本北方领土问题已完成成绩:100.0分 1【单选题】以下哪个群体最先意识到俄国向日本推进的危害?() ?A、平民阶层 ?B、官僚阶层 ?C、精英阶层 ?D、青年学生 我的答案:C得分:20.0分 2【单选题】俄国在()的殖民活动引发了俄国宫廷关于东方政策的大讨论。 ?A、亚洲 ?B、非洲 ?C、美洲 ?D、欧洲 我的答案:C得分:20.0分 3【单选题】以下哪个条约中规定,中俄两国的东段边界以黑龙江为界?() ?A、中俄《瑷珲条约》 ?B、中俄《北京条约》 ?C、中俄《伊犁条约》 ?D、中俄《天津条约》 我的答案:B得分:20.0分 4【判断题】德川幕府在虾夷地区实行的政策与满清政府在东北实行的政策一致。()我的答案:×得分:20.0分

美国对外政策

“门户开放”政策(20世纪初),是美国海外扩张的产物。 目的:在激烈竞争的条件下,为迟到的美国向中国扩展其政治、经济势力打开方便之门,根本不是为了保持中国领土和行政的完整。 大棒政策和金元外交(20世纪初—一战前) 背景:美国垄断资本势力迅速膨胀。进一步向海外扩张、尤其是经济扩张,便成为美国外交政策的基调。 金元外交(一战后) 背景:一战中美国本土损失轻微,并利用战争机会使自己一跃而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强国。欧洲传统强国由于一战的破坏,经济实力一落千丈。美国企图借此机会攫取战后世界领导权。孤立主义政策(20世纪20—30年代) 背景:一战后,巴黎和会上美国攫取世界霸权的失败。 表现:1935年8月31日,在孤立主义的强大压力之下,美国国会通过了《中立法》。 绥靖政策(20世纪30年代后期,中国抗战初期) 背景:美国坐观成败,鹤蚌相争,可坐收渔翁之利;认为自己在华利益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损害,但日本在经济上终归要依赖它,暂时不利的局面不难挽回,不应刺激日本,以免它进行报复;美国对日贸易有相当的利益可图。 开始摆脱孤立主义(20世纪30年代末期—40年代初) 背景:法西斯势力的日益扩张,为遏止和反对法西斯,有利于自己的安全及其在世界的地位。表现:1939年底,修改中立法(现款自运);1941年3月国会通过《租借法案》。 全球霸权战略(二战结束后) 背景:二战结束时,美国雄厚的经济和军事实力为扩张创造了条件,美国的政治野心也同时膨胀起来;庞大的战时经济向和平经济转向可能出现经济危机,所以经济上也有向外扩张的需要。 杜鲁门主义与马歇尔计划(20世纪二战结束后—50年代) 背景:美国全球霸权战略的提出;防止苏联的社会主义革命在欧洲的影响进一步扩大,影响到美国在欧洲的利益。 肯尼迪、约翰逊继承杜鲁门的全球扩张政策“和平战略”(20世纪60年代) 背景:第三世界的崛起;美国战略核武器方面落后于苏联。 尼克松主义(20世纪60年代末期—70年代初) 背景:美国地位下降,西方阵营中的法、德、日等国在经济上开始摆脱美国,在政治上独立自主性日益增强;苏联地位的上升;第三世界国家影响的加强。 里根的新遏止政策(20世纪80年代) 背景:苏联势力的一度的大肆扩张。

美国新中东战略及其内在困境

美国新中东战略及其内在困境 作者:潘忠岐文章来源:《国际论坛》2006年第4期更新时间:2006-11-26 [摘要] 基于“9 ·11”事件后国际安全格局的变化,美国小布什政府提出了要对中东地区进行民主改造的新中东战略,即“进取的自由战略”。该战略在目标设定、威胁认知、手段与目标的一致方面存在着自身难以克服的矛盾和困境。 虽然在强调民主改造的意义上新中东战略具有一定新意,但从其内在困境来看,它却与美国以往的中东战略几乎如出一辙,因此很难让人对其前景产生乐观预期。 [关键词] 美国;新中东战略;民主化 “9 ·11”事件后不久,美国《中东研究季刊》主编克雷默就出版了一本引起广泛争议的新书《沙滩上的象牙塔:美国中东研究的失败》。〔1〕就像有人把冷战结束的出乎意外归因于国际关系理论研究的失败一样, 克雷默把“9 ·11”事件发生的出乎意外归因于美国中东研究的失败,他谴责美国中东学者对中东伊斯兰运动的兴起及其对美国国家安全构成的潜在威胁缺乏必要的警觉。 在很大程度上,美国对“9 ·11”事件的措手不及既是美国中东研究的失败, 更是美国中东政策和中东战略的失败。而美国中东政策和中东战略之所以失败,自然与中东地区本身的复杂性有关, 但更在于美国政策与战略脱离中东地区的客观现实,自身存在着难以克服的内在矛盾与困境。面对“9 ·11”事件后的国际变化,美国政府不仅调整了其全球战略, 提出了“先发制人”的新概念, 而且还在这个大战略的指导下, 出台了旨在对中东地区进行全面民主改造的地区战略。然而,小布什政府的新中东战略却依然无法摆脱其内在的矛盾与困境。 一、“进取的自由战略” 继2002 年9 月发表《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全面提出先发制人战略之后, 美国政府又专门针对中东地区提出了中东战略。这个战略借用小布什总统自己的话说,就是“进取的自由战略”(a forward strategy of freedom) 。小布什政府在伊拉克战争前后曾多次提出要彻底改造中东, 使之成为一个自由、民主、与恐怖主义绝缘的地区。2002 年12 月,美国国务院启动了一个旨在支持中东国家进行经济、政治和教育改革的“中东伙伴倡议”。2003 年11 月, 小布什总统在美国民主基金会的讲话中更是明确提出,“伊斯兰教与民主规则是相容的”,美国要用一种“进取的自由战略”帮助中东各国实现民主化。〔2〕2004 年2 月,小布什政府进一步提出“大中东倡议”,随后又在2004 年6 月西方八国峰会上提出“大中东和北非倡议”,旨在向中东地区输出民主,通过民主改造彻底消除中东地区的恐怖主义威胁。成功连任的小布什总统在2005 年年初的就职演说和国情咨文中再次强调, 要通过积极推行各种“倡议”和战略对中东地区进行民主改造。在2006 年3 月最新发表的《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中, 小布什政府多次提及中东(这与2002 年的报告形成了一个鲜明对比) ,认为“大中东”地区“太多的国家”、“太长的时间”受害于“自由赤字”(freedom deficit ) 。该报告以中东为例,说明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目标之一,就是终结独裁专制、推进“有效的民主制度”。 一般而言,国家安全战略必须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国家生死攸关的安全利益何在? 对这些安全利益的威胁与挑战是什么? 如何才能最佳运用国家各种战略资源消除威胁、维护国家安全? 正像任何一个完整的国家安全战略都必然要涵盖这三个要素一样, 美国小布什政府在2002 年和2006 年《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中提出的总体国家安全战略和期间提出的具体的中东战略,即“进取的自由战略”,也包括战略目标的设定、战略威胁的判断与战略手段的选择。 美国中东战略的具体目标就是维护美国在该地区的重要国家利益。概括而言,主要包括五个方面。〔3〕一是反恐。美国认

朝鲜核危机及其对东北亚安全的影响

朝鲜核危机及其对东北亚安全的影响 内容摘要 朝鲜半岛由于历史和地理的原因,一直是世界政治的焦点之一,两次朝鲜核危机的爆发,均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和原因,客观分析朝鲜核危机产生的原因与特点,不仅有助于我们透彻的了解这个问题,更加有助于我们看清和分析朝鲜半岛的局势。 朝鲜半岛未来的发展趋势,也必将直接影响到东北亚新的安全格局的形成。 东北亚地区涉及美俄中日等大国的利益,这一地区任何政治力量对比上的变化,不仅会带来亚洲政治格局的改变,甚至会对世界政治格局产生重大影响。 因此,本文通过比较分析,来阐明朝鲜核危机对东北亚各国的不同影响,同时通过分析各大国在东北亚地区的战略选择,来对目前的东北亚局势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美国为了维护其全球霸权,在进一步维护美日韩同盟的基础上,谨慎制订其朝鲜半岛政策,希望朝鲜半岛维持一个动态的平衡。 日本为了实现其“正常大国”的目标,在东北亚和朝鲜半岛的外交政策中积极追随美国的步伐。

俄罗斯正在努力恢复昔日的大国地位,因此特别重视自己在朝鲜半岛所扮演的角色,俄罗斯对朝鲜半岛的统一持积极的态度,但是不希望其落入某一个大国的手中。 中国的东北亚战略就是要积极参与朝鲜核危机的解决,既要反对美国的遏制政策,也要在一定程度上展开双方的合作。 朝鲜核危机所引发的政治、安全连锁反应将对东北亚这一地区产生影响,甚至会影响到世界的政治格局。 朝鲜核危机使得美国更加重视其东北亚战略并且开始注重与中国的合作。 而日本由于受朝鲜核危机的影响,不得不暂时放弃其“独立”的外交路线,继续追随美国的步伐,但是也为日本借机调整防卫体制和防卫政策提供了借口。 而对于俄罗斯来说,朝鲜核危机提供了一个恢复其在半岛影响力的一个很好的机会。 朝核问题的解决有助于中国解决台湾问题。 对于韩朝两国来说,朝核危机为统一之路设下了障碍。 朝鲜核危机的解决过程中,尽管各方均做出了很大的努力,但是朝核危机和平解决的前景不容乐观,历史和现实的因素使得危机的解决过程困

美国外交政策的演变

美国外交政策的演变 一、引言 中美贸易战是最近比较热的一个话题,中国“入世”后,随着与各国经贸关系的发展,贸易摩擦出现的频率也有所增加,其中美国成为了与中国发生贸易摩擦最多、最激烈的国家。美国公司对海外竞争对手提出的倾销指控中,有20%以上涉及中国。美国为什么要紧盯着中国不放呢?这与美国一直以来奉行的外交政策有关。 不只是针对中国,二战之后,美国的目标是谋求“世界领导地位”和“按照美国的构想塑造世界”。从“杜鲁门主义”到战略扩张和“单边主义”,美国的外交政策始终以全球战略为基调,企望在侵略与进攻中维护自己的世界霸权,并以世界警察的身份自居。 美国外交政策的思想渊源 丹尼斯·博斯特德罗夫曾指出:“美国的使命神话起源于我们的清教徒祖先,他们自认为是上帝的选民。根据这种神话,美国有一种道德义务,即作为一个楷模服务于世界其他国家,以此鼓励全球范围内的自由。” 众所周知,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最早来到美国大陆的移民是来自大西洋彼岸的清教徒,他们给这片土地带来的不只是先进的生产技术,还有宗教文化。“上帝的选民”是他们所信奉的基督教所给予的思想,第一批横渡美洲大陆的移民以“上帝的选民”自持,因此他们在建造完成这座“山巅之城”之后,随之而来的是复兴世界的使命感。 许多美国人认为,作为上帝选中的特殊国度,美国对人类的发展和命运承担一种特殊责任。他们自称为上帝的选民,拯救世人的使命感扎根在他们的心底。这一“使命”观是美国人所笃信的宿命论在美国文化中的反映。深深影响着美国人对于外部世界的看法与态度。 此外,美利坚共和国成立与美国政治制度的建立为“使命”观提供了现实条件,使美国对

于自身的“独特性”的认识具体化了。美国在封建君主制占主流的世界建立了民主共和制,而通过民主解放处于君主压迫下的世界,救赎苦难中的人民则顺理成章地成为了宗教“使命”观的世俗表达。当一个种族的社会发展高于其他种族时,优越感将油然而生,对于古代的先进民族是这样,对于建国后的美国亦是如此。伟大的宪法,先进的体制;最优越的自然环境,最好的社会制度,美国人的“使命”观思想不断强化,他们希望通过“最好政体”维护人类的民主自由。美国国父乔治·华盛顿在发表就职演说时宣称:“人民已将维护神圣的自由火炬和维护共和政体命运的希望,理所当然地、意义深远地、也许是最后一次地,寄托于美国民众所进行的这一试验上。” 随着美利坚民族的日益成熟,“使命”意识日益扎根于美国人的民族意识之中。美国学者莫雷尔·希尔德在《文化与外交》中说到:“研究美国外交的出发点是美国人这样一种信仰——在于外部世界的关系中,美国享有一种任何其他国家都不享有的特殊使命。” 二、早期的美国外交政策 早期的美国的外交政策中一直以来存在着两种对立的思想,其一是孤立主义,其二便是扩张主义。二者虽看似水火不容,却同时主导着美国早期的外交政策。 受地理因素的影响,美国成立初期很少与其他国家往来,孤立主义成为了美国外交政策制定的主要思想。美国无视大洋之外“旧世界”的纷争,与欧洲保持中立,保持自身的纯洁性,专心于本国国内的发展。这一政策确实为美国带来了诸多好处,尤其是一战期间美国本土不但没有受到战火的波及,而且中立的立场让美国大发战争财,为日后领导世界的地位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直到日本偷袭珍珠港,美国被迫参与二战,孤立主义才宣告结束。然而华盛顿所提出的孤立主义从立国以来就是美国外交政策的核心内容,即便其在二战时破产,但其思想在如今的美国政治中依然存在,并对二战后美国外交政策的制定产生了深刻影响。

美国大中东战略以及中东局势综述

美国大中东战略以及中东局势综述 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基辛格博士提出:“谁控制了粮食就控制了人类,谁控制了石油谁就控制了世界。”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美国与前苏联曾一度的进行以石油为主的军备竞赛,以目前世界上各国的发展来看,在人类还未发现新能源之前,石油将会一直是各国发展所需的重要资源。而作为目前世界最大的石油出口地区--------中东地区天然优厚的石油资源目前已成为了各国想要发展自身的综合国力所必须争夺的地区,作为世界第一强国的美国当然也不例外,而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以及欧盟,中国,日本,俄罗斯等强国的崛起,使得美国应用强制手段控制或占领中东地区已经不可能了,所以美国不得不开始应用一些委婉地手段掌控中东地区。 中东地区不仅拥有优厚的石油资源,还有着巧妙地地理位置,在美苏冷战期间,中东地区是美国与前苏联之间的缓冲带,其地理位置无论是对于美国还是前苏联都是十分重要的,若美国掌控了中东地区,不仅可以限制中东地区对前苏联石油的出口,还可以在中东地区驻扎军事力量从而震慑且遏制苏联以及周围的中国等新兴国家,所以美国提出大中东战略的战略意义就当时而言是起着巩固美国世界霸主地位的作用。 在美国经历过9·11事件之后,世界恐怖主义抬头,同时也将美国的注意力再一次的吸引到了中东地区,美国的中东战略应时而出,美国在中东战略中强调四个方面:“第一,在中东地区保持强大的军事力量,打击恐怖主义,同时也遏制与美国敌对的国家,防止地区战略失衡;第二,防止大规模杀伤力武器扩散,防止出现地区霸权,维持海湾市场的稳定同时消除对美国的威胁;第三,保证中东地区美国传统盟友以色列和其他中东盟友的安全;第四,控制中东的石油资源,保持石油的自由流通,同时对它具有绝对的领导权,以制约竞争对手。“美国的大中东战略是为了用石油来保证自己的霸权地位。 可是,随着伊拉克战争的爆发,以及两伊战争的爆发说明了中东地区并不是一片和平,

日本及其外交政策

日本及其外交政策 班级:11级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二班 姓名:赵京 学号:2011800427 【内容摘要】日本是东北亚一个由本州、四国、九州、北海道四个大岛及6900多个小岛组成的群岛国家。二战战败后实行以天皇为国家象征的君主立宪制,经济实力迅速提高。日本是世界七大工业国集团中、亚洲至今唯一的成员国,亦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和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日本的科学研发能力居世界前列。但是,日本作为二战战败国,国际政治地位不能与其经济地位相匹配,谋求政治大国地位也是日本外交的中心任务。 正文: 一个国家的外交政策必然会以该国的基本国情为依托,为实现该国利益的最大化而制定,因此,本文将从日本概况和由此制定的外交策略两方面来介绍我们的邻国——日本。 1日本的简要介绍 自然环境方面,日本为于我国东北方向,与我国隔海相望,被太平洋环绕。总面积为:377,835平方公里,其中土地面积37万多平方千米,水域面积3,091平方公里,领海面积310000平方公里。境内多山,山地成脊状分布于日本的中央,将日本的国土分割为太平洋一侧和日本海一侧,山地和丘陵占总面积的71%。国土森林覆盖率高达67%。富士山是日本的最高峰,海拔3776米。富士山被日本人尊称为:圣岳。 日本的平原主要分布在河流的下游近海一带,多为冲积平原,规模较小,较大的平原有关东平原、石狩平原、越后平原、浓尾平原、十胜平原等。日本平原面积狭小,耕地十分有限,人口生理密度高达3054人/平方公里,为世界第二,仅次于埃及(3503人/平方公里)。 政体方面,二战后,日本在美国的帮助下建立了君主立宪制度,宪法订明“主权在民”,而天皇则为“日本国及人民团结的象征”。如同世界上多数君主立宪国一样,天皇没有政治实权,但备受民众敬重。日本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宪法没有赋予君主任何权力的君主制国家。 日本政治体制三权分立:立法权归两院制国会;司法权归裁判所,即法院;行政权归内阁、地方公共团体及中央省厅。 经济与科技方面,日本是世界七大工业国集团中、亚洲至今唯一的成员国,亦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和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日本的科学研发能力居世界前列,国民拥有很高的生活质量,是全球最富裕、经济最发达的国家之一。日本为八国集团之一,首都东京是亚洲最大和全球领先的世界级城市之

冷战时期美苏对外政策

二、战后美国对外政策的演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为了维护既得利益,确立全球范围内的霸权地位,在不同时期,美国政府根据需要采取了不同的对外政策。从对外政策的内容和特点看,我们可以把它分为以下几个时期。 1.美国全球战略的确立时期(战后初期到20世纪60年代末)。 (1)“遏制战略”(1945—1952年)。这是杜鲁门政府推行的军事战略。战略的要点是,孤立打击和遏制苏联等社会主义,制造冷战气氛,控制西欧向第三世界扩张,争夺世界霸权,建立全球包围社会主义国家的环型军事基地网。 (2)“解放战略”(1953—1960年)。这是艾森豪威尔1953年上台后推行的军事战略。“遏制战略”并没有收到好的效果,因此实施“解放战略”,主张把社会主义因素“从共产党的统治下解放出来”,其主要内容是,通过“政治战”、“心理战”、“宣传战”和平演变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武装德国,加强北约,扩充军备对抗苏联,对“中间地带”推行扩张政策。 (3)“和平战略”(1961—1968年)。这是肯尼迪、约翰逊政府推行的军事战略,又称“灵活反应战略”。这一战略从称霸世界指导思想出发,以不同方式应付不同威胁,以和平为幌子,推备打各种战争,镇压世界各国的民族解放运动,抵制中国与苏联的影响。 2.美国全球战略的调整时期(20世纪70年代) (1)“现实威慑”战略(1969—1974年)。这是尼克松政府推行的军事战略。战略的主要内容是,利用中苏矛盾,借助盟军力量,重点加强欧洲主战场美军的实力,重振争夺世界霸权的野心。 (2)“世界秩序战略”(1977—1980年)。这是卡特1977年出任总统提出的新战略。战略主要内容是:加强美、欧、日的合作,形成战略上的一致对苏,以“人权外交”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关系,树立美国的民主、人道的国际形象,借助中国的战略地位和力量抗衡苏联。 3.美国全球战略的发展(20世纪80、如年代)。里根上任之初,美国内外交困。在国内,经济发展疲软;在国际上,苏联的挑战,西欧、日本独立倾向的加强以及发展中国家反霸斗争的高涨,都对美国的战略地位构成威胁,也打乱了美国的战略部署。 (1)“新遏制战略” (1981—1987年)。这是里根政府推行重新确立美国地位的新战略。战略的主要内容是,大规模扩军备战,“重建美国军事力量”,对苏采取针锋相对的强硬政策,加紧与苏联在发展中国家的争夺,在战略重点放在欧洲基础上,加强同西方盟国的政治协商和一致抗苏的战略合作。 (2)“超越遏制战略” (1989—1991年)。这是布什上台后制定的具备和平演变特点的军事战略。它标志着美国战后对外战略的根本性转变。这一战略的要点是,要求苏联放弃对外扩张的勃列日涅夫主义,减少核力量和常规军事力量,同时加强同苏的联系,对苏提供援助,支持苏联的“政治多元化”、“自由市场经济改革”,迫使苏从东欧、阿富汗撤军。 一、美国的对外政策 二战结束时,美国明确地把全球扩张、称霸世界确定为国家对外政策的总体目标。这一目标的确立主要基于如下因素:在二战中迅速膨胀的政治、经济、军事实力奠定了美国对外干预的基础;流行于美国政界与舆论界的“恐赤症”有力地加强了美国的对外干涉欲;战后,把战时经济转向和平经济而导致的对国际市场及资源的现实需求刺激了美国对外经济扩张的意识。半个多世纪以来,美国对外政策的核心目标始终不变,但在不同的时期外交策略有所不同。 (一)冷战时期美国的对外政策 战后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扩大了社会主义阵营和苏联的国际影响,也打破了美国的称霸之梦。从杜鲁门总统开始,美国政府把反苏、遏苏与追求扩张、称霸结合起来,导致了美苏之间的长期冷战,直至苏联解体。冷战时期,杜鲁门、艾森豪威尔、肯尼迪、约翰逊、尼克松、卡特、里根、布什等人先后就任总统,他们根据当时的国际形势和美国的战略需要分别实行了既有连贯性又有针对性的对外战略,使美国的对外战略经历了四个阶段:进攻战略阶段(二战结束至20世纪60年代末)、战略防守阶段(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末)、反击战略阶段(20世纪80年代)、和平攻势战略阶段(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其中具有重大影响的全球战略有: 1.遏制战略 杜鲁门(1945—1952)是战后美国的第一位总统。1947年6月,杜鲁门在国会发表国情咨文,声称为了美国的国家安全利益,美国应该承担“领导自由世界对极权主义政权进行一场全球性的圣战”。这篇讲话成为美国对苏联宣战的政治宣言。据此,美国推出了遏制战略。内容包括:实行马歇尔计划、通过“占领地区救济资金”和“经济复兴基金”援助西欧和扶持日本,稳定该地区的政局,扩大美国的影响;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缔结《日美安全条约》,重新武装分裂后的西德,建立了与苏联对峙的军事联盟;与东南亚各国签订一系列“集体防御协定”,实施援助希腊、土耳其的杜鲁门主义,包围中国,与苏联争夺中间地带;实施“第四点计划”,在亚非拉地区支持亲美政权,在世界范围内打造“安全区”;在军事上主张在核垄断的基础上扩张军备,准备打“两个半战争”。杜鲁门政府的遏制战略标志着美国对外战略发生了质的变化,即由孤立主义转向全球主义 2.解放战略 艾森豪威尔(1953—1961)执政时期,基本上继承了杜鲁f的“冷战”和全球扩张战略,但也有一些变化。主要是:对苏政自方面,鉴于美苏相对实力的消长,承认苏联是超级大国之一,g出以政治战、心理战和宣传战为手段的“解放战略”取代以军月对抗为主的“遏制战略”,企图以和平手段“战胜共产主义”;军习战略方面,实行以核威慑为核心的“大规模报复战略”,鼓吹“占争边缘政策”;中间地带政策方面,在中东实行企图填补力量真空的“艾森豪威尔

均势外交与美国中东政策的困境

2008年3月阿拉伯世界研究Mar. , 2008 第2期Arab World Studies No. 2. 安全研究 均势外交与美国中东政策的困境 赵葆珉 摘要:美国的均势外交思想和实践与其地缘特征密切相关。远离欧亚大陆的地缘孤立以及在多条战线上维持支配地位的需要阻碍了美国有效参与欧亚大陆的权力争夺,均势外交成为美国谋求霸权的“法宝”。冷战结束后,美国的霸权基础更为脆弱;海湾战争以来的美国中东政策偏离了均势外交的要求,转而寻求武力支配中东地区;伊拉克战争更使美国的战略重心向中东地区倾斜,暴露了美国全球战略的缺陷。美国中东政策的困境在于布什政府对美传统均势外交的背离。不管2008年美国大选结果如何,未来美国中东政策将围绕重启中东均势外交作进一步调整。 关键词:均势外交;美国中东政策;地缘政治;伊拉克战争 作者简介:赵葆珉,国防经济学博士后,西安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陕西西安 710049)。 文章编号:1673-5161(2008)02-0050-08中图分类号:D371文献标识码:A 2003年3月,伊拉克战争前夕,美国几乎处于世界权力的巅峰。借冷战和海湾战争获胜的声威,美国随后在号称地缘天险的阿富汗推翻了塔利班政权,而其昔日的竞争对手苏联却曾在此地陷入十年游击战争的泥潭。美国的霸权地位似乎坚如磐石,不可动摇。然而5年后,美国却陷入了伊拉克战争的泥潭,美国霸权的基础也出现了某种程度的瓦解迹象。 美国是西方历史的巅峰,也是西方文明的榜样和理想。美国的崛起是国际体系中具有重要影响的地缘政治现象之一,无论就自由市场经济的发展程度,还是民主体制所达到的高度而言,美国都是举世无双的。受伊拉克战争和美国经济衰退的影响,美国近年来综合实力处于明显下滑趋势。美国实力的变化及其动因考察是具有深远学术价值的研究课题。本文试图从地缘政治角度对美国的中东均势外交战略加以解读,评析了海湾战争以来美国的中东政策,从中剖析出美国单极体系潜藏的缺陷,考量伴随着美国国家战略的转型,由地缘因素所引起的中东均势变动。 一、海洋立国战略思想影响下的美国均势外交 20世纪九十年代初苏联的解体使大国关系五百年来第一次突破权力制衡的束缚,美国的力量迅速崛起,成为影响国际体系的决定性力量。但这种强盛也掩盖了一个基本的事实,即美国霸权 50

结合当前国际局势,阐述新时代中国外交政策

浅析新时代外交政策 摘要:2013年以及过去的2012年国际经济、政治、安全形势错综复杂,伊拉克战争告一段落世界多极化进程不断加快。国际经济在缓慢和不平衡中复苏,不确定因素仍然很多。国际安全形势不容乐观,朝鲜半岛安全不容乐观、中东战火纷飞、伊朗核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非洲大面积军事冲突以及中国与周边国家领土纷争愈演愈烈。2013已经走过大半,我们要继续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推动世界持久和平、共同发展! 关键词:新外交中国周边安全局势外交政策 一、中国新外交的提出 2004年,中国共产党在十六届四中全会上首次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是党的文件中第一次把“和谐社会”建设放到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并列的突出位置。2005年,中国在亚非峰会首次提出“和谐世界”理念,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胡锦涛主席首次在代表世界最高权威的讲坛上,以国家最高领导人的名义,提出构建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思想。随后,这一理论不断在APEC、二十国财长会议上频频被提起。 我们看到从提出建设“和谐社会”,再到倡导世界各国携手共建“和谐世界”,中国不断完善着对自身、世界以及对外关系的认识,将“和谐”从中国内政延伸到外交。作为2005年中国外交的最大亮点,可以说,“和谐世界”已渐渐成为中国外交理论的主轴。 “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的关系,反映的正是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发展与人类社会发展的辩证统一关系。“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的核心是“和谐”,其本质是相同的,只是具体所指的目标不同。建设“和谐世界”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外部条件。中国政府明确阐述了“和谐社会”及“和谐世界”的内涵:中国要构建的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中国倡导的和谐世界则是“坚持多边主义,实现共同安全;坚持互利合作,实现共同繁荣;坚持包容精神,共建和谐世界”。 “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思想体现了中国内外政策的高度统一。“和谐

论东北亚国际关系

浅析东北亚国际关系 【摘要】 东北亚国际关系格局正处于相对稳定的时期,多边协调机制的发展正预示着政治多元化时代的到来。但是东北亚政治与安全形势相对平稳的背后,依旧呈现出流动化的特征蕴含着重大战略变化的可能。日本和韩国在外交与安全战略上的调整客观上削弱了中国的战略环境基础中国的战略回旋空间正在被压缩。中国需要有心态上的调整和可行的预警方案,建立有效的危机管理与对应体制。 【关键词】东北亚国际关系中国蒙古美国 东北亚和谐区域的构建和区域合作的发展、地区政治互信与依赖关系的建立不仅取决于各国政府的相互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更重要的是取决于各国人民的相互认识和理解如何深化,能否做到“增信释疑”。认真对待历史问题、消除历史遗留问题的影响是促进各国政治对话与合作、发展双边关系的政治基础,只有在国民层面上的相互认识和理解达到新的高度,才有可能推动各国政府建立和发展友好的合作关系,在构建东北亚和谐区域方面加强协调与合作,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及人类的进步作出贡献。 东北亚,是指亚洲的东北部地区,按地理位置的分布,包括俄罗斯联邦的东部地区(滨海边疆区,萨哈林岛等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东北、华北地区,日本国的北部与西北部,大韩民国,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以及蒙古国。即是整个环亚太平洋地区。广义的陆地面积有1600多万平方公里,占亚洲总面积的40%以上,,有中国、日本、韩国、朝鲜、蒙古五国全境和俄罗斯远东沿海。 东北亚国际关系之蒙古 蒙古,在国际舞台上一想默默无闻,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不具有重要性。

蒙古是一个高原内陆国家,其领土完全被中国和俄罗斯所包围,人们经常以“蒙古是中俄之间的一个楔子”来形容蒙古语中俄两国的位置关系特征。从地缘战略角度来看,一个国家所拥有的邻国数量与质量,将直接关系到自身的战略安全环境。一般而言,邻国的数量多,则国际关系复杂,反之则能避免复杂的周边安全环境。不过,邻国数量少,夜壶带来周边关系缺乏选择性的不足。蒙古邻国数量虽少,但情况特殊,完全被中俄两国过封闭,而且两个邻国不仅是地理大国,还是国际战略格局地位举足轻重的军事大国和政治大国。从国力对比看,俄罗斯与中国是两个世界级的战略大国,蒙古的国力远非能同任何一个邻国相比,蒙古语两大邻国国力对比悬殊。形成“两强夹一弱”的真挚地缘态势。蒙古的国家安全处在受两大国钳制的环境中,其战略环境和安全态势基本由中俄两国决定,因此,蒙古安全与中国与俄罗斯直接相关另一方面,作为两个强国之间的缓冲,蒙古对中国和俄罗斯的战略环境也有重大影响。蒙古作为中俄之间的巨大化结合部,地缘环境的特殊性决定其战略地位的重要,是亚欧大陆具有重要战略地位价值的国家。 各个大国在蒙古都有自己的战略构想。多年以来,美国一直努力将其势力范围渗透在中俄两国邻国之间保持平衡的蒙古国。冷战后,美国对蒙古的外交政策,即以第三方力量介入蒙古事务之中,利用蒙古平衡中俄两国力量。而蒙古在保持中俄两国睦邻友好,努力保持“均衡政策”的同时,也提出了“第三邻国”战略。对美国来说,蒙古的价值在于它的战略地位,是出于21世纪在东北亚地区争夺战略优势,有效制衡对手的战略考虑。从美国的全球战略看,为了实现“单极世界”的构想,他在欧洲利用北约进行东扩,想中亚渗透;在亚洲利用美日韩军事同盟压缩主张“世界多极化”的中俄两国战略空间,已形成对中俄两国的战略优势,防止俄罗斯的重新崛起和抑制中国作为世界大国日益增长的国际影响力。蒙古所处的地缘政治因素恰好符合美国的战略需求。美国一旦控制了蒙古就等于在中哥两国之间打入了一个楔子,形成“北抑俄罗斯,南遏中国”的战略态势,从而达到一箭双雕的目的。 对中国来说,蒙古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蒙古位于中国的正北方,两国共有4600公里的边境线,保证中国北部的和平与安全是中蒙两国的战略考虑。如果军队从中蒙边境南下,没有任何天然屏障。中国必须警惕美日对蒙古的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的大力渗透和防止美日利用蒙古在东北亚地区的特殊地

美国外交政策分析视角综述

美国外交政策分析视角综述 武大政管院国际政治 摘要:本文收集了四种分析、解读美国外交政策的视角,分别从历史和外交传统、宗教和文化的视角、国家需求层次的视角和族裔群体影响的视角,试论述这四种视角的主要观点、依据、内涵以及从该视角出发能够解释的美国外交政策现象,以期对当前分析美国外交政策的视角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俯瞰。 关键词:美国外交政策视角综述 Abstract:This paper collected four perspectives of analyzing and interpreting American foreign polic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istory and diplomacy tradition, national hierarchy of needs, influence of ethnic groups. Explaining the main idea, basis and connotation of these four perspectives, in the purpose of reviewing the perspectives of analyzing American foreign policies. Key words: American foreign policies perspective review 人们在对美国外交政策进行分析、阐释和预测时所面临的问题之一是,如何以一种适当的方法来解读错综复杂的当代美国外交政策。本文试图收集、整理、归并现有的具有较大影响力、较强解释力和较完备体系的分析视角,展示目前美国外交政策研究的各种工具与方法论。 一、历史和外交传统的视角 从历史的视角来分析、审视美国的外交政策是一种传统而又严谨的视角。该视角的典型代表作为《美国外交政策及其如何影响了世界》[1]。该书作者——美国对外关系委员会的外交政策高级研究员沃尔特·拉塞尔·米德向人们提出了一些具有启迪意义的阐释方式。 米德在书中提出的一个核心论点就是,正确理解后冷战时期的美国外交政策,关键在于承认并理解美国的外交政策传统。米德认为,自美国独立以来,对外政策在美国的历史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相对于其他大国,美国对外政策史总体上是一部成就显著的历史,美国有其独特的外交政策传统。米德的这种历史视角对我们的美国外交政策研究颇具启发意义。米德通过对美国独立以来的外交历史的考察,总结出影响美国外交政策的四个学派,并以此作为阐释美国政策的方法,这为我们解读、分析美国外交政策,尤其是后冷战时期的美国外交政策,提供了一种选择。 以历史视角为基础,米德归纳出一套在美国历史上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的外交政策原则,以此来阐释美国的对外政策,并为美国后冷战时期对外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指导。米德将影响美国外交政策的这些原则分为四个学派,,即汉密尔顿主义、威尔逊主义、杰斐逊主义和杰克逊主义。米德认为,美国外交政策所取得的成就是这四个学派共同作用、相互补充的结果。 (一)汉密尔顿主义 汉米尔顿主义者代表美国工商业资产阶级的利益。美国独立初期,他们主张建立强有力的联邦政府和银行系统。这一派的外交政策观深受贸易立国思想的影响。在他们看来,欧洲“大陆主义”的安全政策是一种零和游戏,而贸易则是一种双赢活动。以全球贸易为关注焦点,汉密尔顿主义的外交政策传统包括这样一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