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椎动物比较

脊椎动物比较
脊椎动物比较

脊椎动物比较

29、下列属于偶蹄目的动物是( B.D.F.G.J )

下列属于奇蹄目的动物是( A.C.E.H.I )

A.骆驼B.骡子C.羊D.驴E.水牛F.犀牛G.犀牛H.麝I.河马J.野驴

30、在动物系统发育过程中

(1)首先具有多细胞结构的是( B )

(2)首先出现三个胚层的是( E )

(3)首先出现真体腔的是( D )

(4)首先具有脊柱的是(G )

(5)首先实现动脉血与静脉血分开的是( F )

(6)具有膈的动物是(H )

A.原生动物B.腔肠动物C.节肢动物D.环节动物E.扁形动物F.鸟纲G.鱼纲H.哺乳纲

洞角:由真皮的骨质心和表皮角质鞘组成,无分叉,终生不脱换,雌雄均有,如牛羊角。实角:真皮骨质角,分叉,多数为雄性具有,每年脱换一次。鹿科动物具有。

头骨小结

二、脊椎动物颌颅连接类型

颌弓与脑颅的连接类型:

大致可分为:

两接型腭方软骨本身的突起(腭突、耳突)借韧带与脑颅相连,同时舌颌骨借韧带连接于脑颅与上下颌。见于原始的软骨鱼类。

舌接型有三种形式,腭方软骨借腭突和脑颅疏松联络,舌颌软骨借韧带上和脑颅相连,前和上下颌后端相连,多数鲨鱼属于这种类型,大多数鱼类属此类型。

自接型舌颌骨不参与悬器作用,腭方软骨与脑颅愈合,下颌借镫骨间接与脑颅相连,舌

颌骨退化,见于全头类;上颌与脑颅愈合,下颌靠方骨间接与脑颅相连,见于两栖、爬行、鸟类;

颅接型 上颌与脑颅愈合,下颌的齿骨直接与脑颅关节,方骨和关节骨均不再起悬器作用,见于哺乳动物。

脊柱、胸骨小结

消化系统比较

●消化腺 :脊椎动物的消化腺除了胃腺、肠腺外,还有口腔腺、肝脏、胰脏。

口腔腺---圆口类有特殊的口腔腺,其分泌物可以使寄主血液不凝。鱼类无口腔腺。两栖类开始出现口腔腺,为颌间腺。爬行类口腔腺发达,毒腺是口腔腺的变态。哺乳动物的口腔腺发达,包括耳 下腺、颔下腺、舌下腺(兔还有眶下腺),含有消化酶。

●泄殖腔与泄殖窦

泄殖腔:肠末端膨大,输尿管和生殖管均开口于此,是粪、水和生殖细胞共同排出体外的地方。例如,软骨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的单孔类。

泄殖窦:输尿管和生殖管汇合处,而消化道单独以肛门与体外相通。例如,圆口类、硬骨鱼类和哺乳类。

圆口纲全部动脉弓都同等发育,软骨鱼和少数硬骨鱼保留5对动脉弓,多数硬骨鱼保留4对动脉弓。

两栖类在胚胎期1、2对动脉弓已经消失。在无尾类背动脉根位于第3、4对动脉弓之间的血管退化并消失,第3对动脉弓的血液供应头部,称颈动脉弓;沿腹大动脉前伸的血管称外颈动脉,沿背动脉根前伸的血管称内颈动脉。

鸟类的动脉弓是左体动脉弓完全消失,剩下2个动脉弓与心室相连,肺动脉从右心室发出,右体动脉弓从左心室发出。

哺乳动物的动脉弓是从原始的古爬行动物发展而来,右体动脉弓消失,与鸟类相反,从左心室发出左体动脉弓。

第八章 脊椎动物排泄系统比较

脊椎动物的排泄系统,其主要部分为一对发达的肾脏。文昌鱼无集中肾脏,由肾管来执行排泄功能。圆口类有集中的肾脏,胚胎期为前肾,成体为中肾。鱼类胚胎期为前肾,成体中肾。中肾是无羊膜动物成体的排泄器官。两栖类胚胎期为前肾,成体为中肾,吴氏管兼有输尿和输精之用,在雌性仅作输尿之用。羊膜类胚胎期为前肾和中肾,后肾形成后,后肾管为输尿管,雌性中肾管退化,雄性的吴氏管专作输精之用。后肾是羊膜动物成体的排泄器官。鸟类的排泄物以尿酸为主,随粪便排出;哺乳类的排泄物以尿素为主,通过肾小管排出。爬行类和鸟类以排尿酸为主;而硬骨鱼排泄物主要为氨;软骨鱼、两栖类和哺乳类以排尿素为主。

100.在个体发生过程中发生性逆转的动物是

A .泥鳅

B .黄鳝

C .鳗鲡

D .乌鱼

析:黄鳝合鳃目。黄鳝在其个体发育中,具有雌雄性逆转的特性,即从胚胎期到初次性成熟时都是雌性(即体长在35厘米以下);产卵后卵巢逐渐变为精巢。也就是说,鳝鱼胚胎发育到第一次性成熟时为雌性,可是从第二次性成熟开始时它又变成雄性了。这就是说,黄鳝在一生中既当妈又当爹。这种阴阳转变过程,在生物学上称为性逆转。 乌鱼属鳢形目,肉食性鱼。鳗鲡属鳗鲡目。二者都是经济鱼。泥鳅鲤形目,鳅科,泥鳅属,可入药。 107.下列哪些特征为脊椎动物成体所具有的( )

A 原始类型

B 硬骨鱼类

C 无尾两栖类

D 爬行类

E 鸟类

脊椎动物动脉弓的演化

A.脊索B.脊柱C.咽鳃裂

D.脑E.脊髓F.背神经管

108.下列腺体没有导管的是()

A.哈氏腺B.颌下腺C.甲状旁腺D.泪腺E.胸腺

分析:哈氏腺是哺乳类动物眼窝腺的一种,可分泌脂质。内分泌腺属没有导管腺体。110.对于脊椎动物形态结构的表述正确的是()

A.侧线器官是水生鱼类所特有的 B.内鼻孔出现于鱼类

C.跗间关节始见于爬行动物D.槽生齿是哺乳类特有的

析:圆口类、鱼类、水生两栖类在身体两侧由头到尾存在一种称为侧线器的机械感受器。鱼的侧线器官最发达。内鼻孔作为脊椎动物由水上陆进化的关键结构之一,内鼻孔是陆生脊椎动物的鼻囊与口腔之间的开口,是呼吸空气的必经之道,其开口位置在口腔上腭部。爬行类的牙齿依着生位置分为端生齿(蛇)、侧生齿(蜥蜴)、槽生齿(鳄);两栖类的四肢骨愈合简化,从爬行类开始为典型的五指(趾)型四肢,所以跗间关节始见于爬行动物。

脊椎动物学题库word版

1.脊索: 是消化管背部起支持作用的一条棒状结构 2.种:具一定的形态和生理特征以及一定的自然分布区的生物类群,是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是有实际或潜在繁殖能力的种群所组成,而且与其它这样的类群在生殖上是隔离的,或者交配后一般不能产生有生殖能力的后代. 3.逆行变态:动物经过变态失去一些重要的构造,形体变得更为简单,这种变态称为逆行变态 4.鳍式:鳍的种类及鳍条数目的表达式 5.盾鳞: 由表皮和真皮共同形成。软骨鱼类特有。原始,全身分布,斜向排列,使全身表面显得粗糙。 6.硬磷: 由真皮演化而成,也较原始,见于鲟鱼和雀鳝等。呈斜方形,成行排列,不呈覆瓦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鱼体活动的灵活性。 7.骨鳞:由真皮演化而成,大多数硬骨鱼类具有。略呈圆形,前端插入鳞囊内,后端游离,彼此作覆瓦状排列,有利于增加躯体的灵活性。 8.栉鳞: 游离一端生有许多细小锯齿状突起。多见于鲈形目鱼类。 9.圆鳞: 游离一端光滑。鲤科鱼类。 10.鳞式:硬骨鱼类鳞片的数目和排列方式,可用作分类鉴定特征,写法如下: 侧线鳞数目=侧线上鳞数目/侧线下鳞数目 11.同物异名: 12.侧线: 身体两侧各有一条,与鱼体背部轮廓大体平行的一条线,由皮内侧线管开口于体表侧线鳞上的小孔连接而成。一种水流的感受器。 13.脂鳍:有的鱼类在尾部背面的正中线生有一个由皮肤和脂肪构成的鳍,称为脂鳍. 14.正模标本: 15.单循环:

16.双循环: 17.洄游:是指有些鱼类在一定时期,以一定的路线,成群结队地向一定的繁殖场,越冬场或肥育场作周期性的迁游,如大,小黄鱼等. 18.恒温动物:由于代谢水平高,能产生足够的热量和体温条凝结机制完善,体温不随外界环境的温度变化而变化的动物,也称内温动物 19.变温动物:由于代谢水平低,不能产生足够多热个量和体温调节机制不完全,体温随界环境温度变化而变化的动物,称为变温动物 20.陆生动物:动物对水因子的适应与植物不同之处在于动物有活动能力,动物可以通过迁移等多种行为途径来主动避开不良的水分环境。 21.水生动物: 主要通过调节体内的渗透压来维持与环境的水分平衡。 22.肺呼吸: 结构简单,壁薄,囊状,内表呈蜂窝状 23.腮呼吸: 24.前肾:胚胎时期的肾脏 25.中肾:成体时期的肾脏 26.后肾: 是羊膜动物成体的肾。其发生时期和生长部位都在中肾之后,肾小体数量极多,后肾管是重新形成的,无输精作用 27.适应辐射: 一个祖先种或线系在短时间内发展出许多的新的物种或分类单元。 28.迁徙:迁徙是对改变的环境条件的一种积极的适应本能,是每年在繁殖区和越冬区之间的周期性迁居,有定期,定向,集群等特点. 29.留鸟:终年留居在出生地,不发生迁徙的鸟类,如麻雀. 30.候鸟:在春秋两季,沿着固定的路线,往来与繁殖区和越冬区域之间,分为夏候鸟,冬候鸟.如家燕. 31.卵生:雌虫排出卵后,受精卵处在外界环境中发育的生殖类型。

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3

课时课题:第二章第1节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第3课时 课型:新授课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描述常见软体动物及主要特征。(重点) (2)说明节肢动物与陆地环境相适应的主要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特点。(难点)(3)描述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重点) 能力目标 (1)通过实验观察,阐明蝗虫形态结构与其陆地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特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强化“生物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观点。 (2)进一步强化环保的意识。 二、重点与难点: 重点:理解节肢动物与陆地环境相适应的主要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特点。 难点:描述软体动物、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 三、教学准备 教师:蝗虫、放大镜、镊子、解剖盘、课件等。 学生:兴趣小组搜集贝壳,准备关于观察蝗虫的实验材料。 四、教法: 1、直观教学法:利用直观教学手段,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实现知识的升华和内 化。 2、引导发现法:引导学生层层深入发现未知,并在“动脑、动手、动口”状态 中提高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 3、体验互动法:在师生、生生互动中,实现学生认知过程与情感体验过程的有 机结合。 学法: 1、自主探究法:通过观察的实验,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 题的能力。 2、合作学习法:通过观察蝗虫的结构实验,节肢动物与陆地环境相适应的主要 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特点,提高交流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5分钟)

2、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合起来又称为什么动物?以上四类动物都是 什么动物?无脊椎动物还有哪些? 【设计意图】学生认真回忆,复述四类动物的代表动物、主要特征、生活环境、营养方式,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的记忆与理解。在学生了解了一部分无脊椎动物的类群后继续深入思考,无脊椎动物在进化到环节动物后,又进化到哪类动物?它们比环节动物高等在哪里?继而展开第一个活动: (二)自主探究,讨论交流 展示小螺号的图片并播放《小螺号》歌曲。 探究活动一:软体动物(5分钟) 1、学生阅读教材并完成: (1)常见软体动物有:、、、。 (2)软体动物身体,外壳为,可随身体的生长而增大,呈现出年轮般的花纹,乌贼的贝壳退化为,蜗牛的运动器官是,河蚌的运动器官是,古代用的贝壳作为货币使用。 2、引导学生归纳常见的软体动物,主要特征及生活环境。 主要特征:身体柔软,外壳能随身体的生长而增大,呈现年轮般的花纹。 生活环境:水中或潮湿的陆地。 进一步探究:软体动物比环节动物高等在哪里? 引导学生分析:软体动物大都有坚硬的贝壳,有保护功能,更能适应外部环境。软体动物大多有坚硬的贝壳,节肢动物也有坚硬的外壳,节肢动物的外壳与软体动物的贝壳有什么不同呢?为什么节肢动物比软体动物更能适应陆地的生活呢?引导学生继续探究。 (三)实验探究,互动交流 1、探究活动二:观察蝗虫、虾(5分钟) (1)轻轻地捏一下蝗虫和虾的身体,有什么感觉?

脊椎动物学教案

第十四章脊索动物门(Chordata) 脊索动物门的确立 在距今约五亿年的奥陶纪(英国威尔士一古代民族名---奥陶),从无脊椎 动物进化出最早的脊椎动物,这二者之间有很大的区别,由于不能确立其间的 关系,产生了神创论。 直到十九世纪,俄国胚胎学家柯瓦列夫斯基研究了柱头虫、海鞘、文昌鱼 的胚胎发育,才填补了无脊椎动物与脊椎动物之间的空白。确立了其在进化过 程中的地位。脊索动物祖先与棘皮动物有共同特征:后口、中胚层形成的内骨 骼及体腔形成模式相似。 1874年,海克尔根据柯瓦列夫斯基的研究,把海鞘、文昌鱼、脊椎动物合 并在一起成立了一个新门:脊索动物门,下分三个亚门:尾索动物亚门、头索动物亚门、脊椎动物亚门。本门动物从整体来说,具有的器官系统、基本结构比任何无脊椎动物门都 更一致。在生态学上、在动物界是非常成功的,最有适应性,分布很广泛。它 们完善地说明了生物进化发育和亲缘关系的广泛规律。 二.脊索的出现在动物演化史上的意义 体重的受力者:支持身体、保护内脏器官 第一节脊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一.脊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1.脊索 notodhord 脊索位于消化道背面,支持身体纵轴的棒状结构。起源于胚胎时原肠背壁, 经加厚、分化、外突、脱离原肠成为脊索。结构:泡状细胞组成脊索,外边有 该细胞分泌形成的脊索鞘。(内侧为纤维组织鞘,外侧为弹性组织鞘)。因此, 脊索既具硬度又具弹性,起支持作用。 低等脊椎动物脊索终生存在或仅见于幼体时期。高等脊椎动物脊索仅在胚 胎时出现,成体则被脊柱所代替。 脊索细胞和脊柱内的骨细胞都是活细胞,能不断生长,形成内骨骼。 2.背神经管 dorsal tubular nervecord 位于脊索背面的一条管状及结构----中枢神经系统。起源于胚胎时背部中 央外胚层下陷、卷褶而成。低等脊索动物神经管前端形成膨大叫脑泡。脊椎动 物神经管壁则发育成前端的脑和后端的脊髓,管腔则发育为脑室和脊髓中央管。 3.咽鳃裂 pharyngeal gill slits。 咽鳃裂为消化道前端的咽部两侧壁穿孔形成的缝隙,使咽腔与外界相通。 具有呼吸机能。 发生:咽部外胚层内陷,内胚层外突,最后打通形成裂缝。低等水生脊索 动物咽鳃裂终生存在,直接开口于体表或以一个共同开口与外界相通。高等脊 索动物鳃裂仅在胚胎时出现,成体则消失。 4.脊索动物的心脏与主动脉 心脏位于消化道腹面。闭管式血液循环。(尾索动物除外) 5.脊索动物的尾为肛后尾

脊椎动物学测试AB卷+3.6+肥乡一中(带答案)

脊椎动物学测试AB卷日期:3.6 邯郸市肥乡区第一中学编审:高二生物组班级:_____ 姓名:__________ 备注:将答案填到答题卡上 【A卷】 1、鸟类与爬行动物共同的特征为(多选) A.皮肤干燥、具表皮角质层产物、单枕髁、卵裂形式为盘裂 B.皮肤干燥、具表皮角质层产物、体温恒定、卵裂形式为盘裂 C.缺乏皮肤腺、具表皮角质层产物、双枕髁、卵裂形式为螺旋卵裂 D.缺乏皮肤腺、单枕髁、卵裂形式为盘裂、双循环 2、下列属于脊椎动物亚门的动物是(单选) A.海参 B.河蟹 C.七鳃鳗 D.文昌鱼 3、下列鸟类生态群归类正确的是①隼②鹦鹉③鵜鶘④天鵝⑤百灵⑥鸵鸟⑦喜鹊⑧苍鸳(单选) A.A B.B C.C D.D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多选) A.如果把海星按在水底,不久它就会窒息而死 B.如果使用人的精子给黑猩猩的卵子受精,则会生出怪物 C.借帽水母的生殖腺来自于外胚层 D.鸟类保留其右体动脉弓 5、牛、羊等食草动物的胃有四室,反刍时食物从哪处返回口腔(单选) A皱胃 B.蜂巢胃(网胃) C.瘤胃 D.重瓣胃 6、能引起耳蜗底部的基底膜产生最大振幅的声波是(单选) A.高强度声波 B.低强度声波 C.高频声波 D.中频声波 E.低频声波 7、环毛蚓性成熟形成环带,其环带位于. (单选,1分) A.第VI-X节 B.第XIV-XVI节 C.第XV皿节 D.第X节 8、环毛蚓自第XXVI体节始,肠两侧向前伸出一对锥状,能分泌多种酶,为重要的消化腺。

(单选,1分) A.盲道 B.盲肠 C.胃有囊 D.胰腺 9、麻雀的卵属偏黄卵,盘状卵裂,其囊胚应为. (单选 1分) A.腔囊胚 B.极囊胚 C.盘状囊胚 D.表面囊胚 10、弓形虫属原生动物门的. (单选, 1分) A.纤毛纲 B.肉足纲 C.孢子钢 D.鞭毛纲 11、眼虫制造过多食物常形成一些半透明的( )储存于细胞质中,这是眼虫类的特征之一。(单选,1分) A.淀粉粒 B.副淀粉粒 C.食物泡 D.叶绿体 12、下列不属于留鸟的是(单选,1分) A天鹅 B鸽子 C麻雀 D猫头鹰 13、脑垂体由哪些部分组成? (单选,1分) A.仅神经垂体 B.仅腺垂体0 C.神经垂体和腺垂体 D.无神经垂体和腺垂体之分 14、青蛙成体的呼吸器官是 (单选,1分) A肠、肺 B.褶鳃、肺 C.肠、皮肤、肺 D.肺、皮肤、口咽腔粘膜 15、两栖类成体的血循环属于(单选, 1分) A.单循环 B.完全的双循环 C.开管式循环. D.不完全的双循环 16、爬行类从体形上显著区别于两栖类的特征(单选 1分) A.具有五趾型附肢 B.有尾

脊椎动物的比较解剖

脊椎动物各系统的比较 一、脊索动物三大特征: 1.脊索,背神经管,鳃裂;脊索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之间的关系; 2.进化的几个大事件,即几大里程碑; 3.动物总数和各纲动物数量; 4.脊索动物的进化过程: 棘皮动物—原始无头类——尾索动物和头索动物 ——原始有头类——原始无颌类 ——原始有颌类——水生的鱼类 ——水生向陆生过渡的两栖类 ——空中和陆地生活的鸟兽二、原索动物: 1.尾索动物:退行性变态,在几小时至1天的时间内: 海鞘的变化:自由游泳——固着 尾部脊索——消失,尾被吸收 背神经管——实心神经节 咽鳃裂——数目增加 雌雄同体、开管式循环 2.头索动物:名称的由来; 其结构的进步性、原始性和特化性; 三、脊椎动物胚胎发育和各胚层的分化(对照教材图示自己看,重点) 文昌鱼的发育:囊胚-原肠胚-神经胚 三胚层的出现 中胚层形成的问题(不同动物的形成方式) 中胚层的分化、其他胚层的分化 四、比较各个系统:横向的比较 一)皮肤及其衍生物 1.皮肤结构:表皮——外胚层 真皮——中胚层 皮下组织——中胚层 衍生物:表皮:所有腺体,所有角质外骨骼 真皮:鱼类骨质鳞片,鳍条,骨板 表皮和真皮共同形成的:盾鳞 2.比较:文昌鱼:为单层柱状上皮,内有单细胞腺和感觉细胞,外有一层表皮分泌的角质层。真皮由胶状结缔组织组成。 圆口类:表皮由多层上皮细胞组成,最表层的细胞也是具有核的活细胞,细胞间有单细胞腺。真皮为有规则排列的结缔组织,内含胶元纤维和弹性纤维脊椎动物:多层表皮和真皮 水生腺体为单细胞(极少数多细胞腺体) 两栖类和陆生的腺体为多细胞 鱼类:表皮和真皮都为多层细胞组成,以单细胞腺体为主,包含少数多细胞腺,腺体多为黏液腺。 衍生物为四种类型鳞片:盾鳞(来源于表皮和真皮)、 硬鳞(源于真皮)、 骨鳞(圆鳞和栉鳞,源于真皮) 进化方向:盾鳞——硬鳞——圆鳞——栉鳞 薄——轻——灵活——减少水的阻力和形成小的水湍流

脊椎动物学测试答案

脊椎动物学测试答案 一、单选题(每题1分) ( B )1下列关于脊索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脊索是脊索动物所特有的特征之一 B、脊椎动物的脊柱是由脊索演化而来 C 、脊索为一中空的管状结构 D 、脊索位于动物的背面,在动物的某发育阶段对身体起支架作用 (D )2下列动物中,是胎生又不具真正胎盘的动物是 A、针鼹 B、豪猪 C、鸭嘴兽 D、袋鼠 (D )3鸟类和哺乳类中最大的目分别是 A 雁形目、食虫目 B 鸥形目、啮齿目 C 鸡形目、兔形目 D 雀形目、啮齿目 (D )4.世界上最古老的动物区系是 A、古北界 B、东洋界 C、新北界 D、澳洲界 ( A )5下列关于4种动物尾巴的功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避役的尾巴可攀树 B、袋鼠的尾巴是重型武器 C、鳄鱼的尾巴能支撑身体 D、黄鼠狼的尾巴会发出警告气味 ( A )6下列动物中哪种动物的尾部肌肉最发达 A、鲤 B、蛙 C、鸽 D、兔 ( B )7我国有俗称“金鸡”“银鸡”“铜鸡”的3种鸟类,它们分别是 A、红腹锦鸡、白腹锦鸡、白鹇 B、红腹锦鸡、白鹇、白腹锦鸡 C、红腹锦鸡、原鸡、白鹇 D、褐马鸡、白鹇、原鸡 (D )8下列属于卵生动物的是 A 蝎子 B 灰星鲨 C 袋鼠 D 针鼹 ( A )9大象的两颗大牙相当于人类的 A 门齿 B 大齿 C 前臼齿 D 后臼齿 ( A )10大麻哈鱼在秋季由海里游到黑龙江、松花江、图门江去产卵,这种现象称为 A、生殖洄游 B、季节洄游 C、索饵洄游 D、溯河洄游 ( B )11在鱼类养殖业中,下列属于混合放养所依据的原理是 A、不同的鱼洄游规律是不同的 B、不同的鱼栖息水层和食性的不同 C、不同的鱼生殖季节不同 D、不同的鱼对氧气的需要量不同 ( A )12下列脊椎动物中,不具有内鼻孔的动物是 A、鱼 B、蛙 C、蛇 D、鸟 (C)13陆生脊椎动物的肺,从来源和位置来说,它起源于 A、外胚层 B、中胚层 C、内胚层 D、不能确定 (C)14犀牛有几个负重的趾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D )15牛的胃为复胃,其有四室,其中能分泌消化液的是

无脊椎动物的比较完整版

无脊椎动物的形态结构与生理 一、体制 指动物躯体结构的排列形式和规律。 一般分为有规律可寻(对称) 无规律可寻(不对称) ?原生动物不对称(尾草履虫、变形虫) 球辅对称(太阳虫、团藻虫) 辐射对称(钟虫) 球辐对称:通过身体中心点可分成许多相同的两半。 ?海绵动物不对称或辐射对称 ?腔肠动物辐射对称或两辐对称 辐射对称:指通过身体的中央轴有许多个切面可以将身体分为左右相等的两部分(对称面)。 主要适应附着、漂浮、及不太运动的生活方式。 两辐对称;通过动物体轴仅可分成两个对称面。(如海葵) ?扁形动物两侧对称;通过体轴只有一个对称面。 两侧对称的重要意义;(1)使动物身体明显地分为前后、背腹和左右,由不定向运动变为定向运动。(2)使动物由水中固着或漂浮生活向水底爬行生活及陆地爬行奠定了基础。 ?扁形动物以后的各类群 全部是两侧对称。仅有两个特例; 1. 软体动物腹足纲;由于胚胎发育发生了扭转,因此成体不对称。 2. 棘皮动物早期发育的羽腕幼虫及短腕幼虫(两侧对称),成体由于适应不太运动的生活 方式产生了次生性的辐射对称。 二、胚层与体腔 1.胚层指多细胞动物胚胎发育时期由于细胞分化而形成的特殊区域。 多细胞动物早期的胚胎发育; 受精→卵裂→囊胚→原肠胚→中胚层和体腔的形成→胚层分化 ?海绵动物没有明确的胚层分化,体壁由两层细胞构成。由于胚胎发育的“逆转现象”,故不能称其为外胚层和内胚层(只称皮层和胃层)。 ?腔肠动物两个胚层(外胚层、内胚层) 中胶层不是细胞结构。 ?扁形动物以后各类群由于出现了中胚层,故都称为三胚层动物。 2. 体腔 指动物体消化道与体壁之间的腔隙。 ?扁形动物及以前各类群没有体腔 ?原体腔(线形动物)动物出现原体腔 原体腔指胚胎发育的囊胚腔演化形成的体壁与脏壁之间的腔隙。 原体腔(假体腔、初生体腔)特点:(1)只有体壁中胚层,没有肠壁中胚层和体腔膜。(2)腔内充满体腔液。(3)体腔对外没有孔道。 ?环节动物具有真体腔(次生体腔)蛭类除外。 真体腔指中胚层的脏壁与体壁分离后,形成的动物内脏和体壁之间的腔隙。 真体腔的重要意义:(1)肠壁出现了肌肉,为消化道的进一步分化打下了物质基础。(2)导致了循环系统的形成,改善了排泄、生殖、神经系统的功能。(3)体腔液有参与循环、运动、维持体形的作用。

脊椎动物学复习题(仅供借鉴)

脊椎动物学复习题 1、脊索动物的三大特征和次要特征。 1、脊索(notochord) 1)发生:胚胎的原肠背壁加厚, 脱离原肠而发育,是中胚层而来。 2)位置:消化管与神经管之间 3)结构:由多泡状角质细胞所组成的坚韧、半透明而有弹性的一条圆柱形不分节的轴索。 4)存在: 2、背神经管(dorsal neural cord) 1)发生:由胚胎体背面纵沟内陷而形成,起源于外胚层。 2)位置:位于脊索或脊柱的背侧。 3)结构:呈管状。 4)存在: 3、咽鳃裂(gill slits) 1)发生:消化管的前端,起源于外胚层。 2)位置:咽部两侧 3)作用:低等脊索动物终生存在的呼吸器官; 4)存生: 脊索动物一些与某些无脊椎动物共同具有的一般特征 1、后口:与无脊椎动物的棘皮动物、毛颚动物、半索动物相同。 2、三胚层:从扁形动物开始。 3、两侧对称。从扁形动物开始。 4、次生体腔(真体腔):以中胚层细胞围成的真正的体腔,从环节动物开始就有了次生体腔。 5、分节现象。 这些共同特征说明了脊索动物是由无脊椎动物演化来的。 2、脊索动物门可分为几个亚门、几个纲及其主要特征。 根据脊索的存在形式分三个亚门: 1、尾索动物亚门:脊索和神经管只存在于幼体的尾部 2、头索动物亚门:脊索和神经管纵贯身体全长,由于脊索超过神经管的最前端。 3、脊椎动物亚门:脊索在胚胎中出现,成体被分节的脊柱取代。一般将脊椎动物亚门分为6个纲:(1)、圆口纲; (2)、鱼纲; (3)、两栖纲; (4)、爬行纲; (5)、鸟纲 (6)、哺乳纲(兽纲) 3、试论脊索动物的起源与进化。 1、环节动物论:认为脊索动物起源于环节动物。 认为脊索动物起源于环节动物,因为都是两侧对称、分节、封闭式的循环系统。 2、棘皮动物论:认为脊索动物起源于棘皮动物。 认为脊索动物起源于棘皮动物,这是基于胚胎发育,棘皮动物胚胎发育过程中属后口动物,同时以体腔囊法形成体腔,与一般无脊椎动物不同,但与脊索动物相似。 3、演化

无脊椎动物神经系统比较

无脊椎动物神经系统比较 一、肠腔动物门:(网状神经系统)开始出现原始神经系统——神经网,神经网是动物 界里最简单、最原始的神经系统。由二级和多级的神经细胞组成。具有形态上相似的突起,相互连接成一个疏松的网叫神经网。有一个神经网的可以存在于外胚层的基部,有两个神经网的分别存在于内、外胚层的基部,还有的除此外中胶层也有神经网,神经网间可通过突触连接也可不通过突触连接,与内外胚层的感觉细胞、皮细胞等相连形成神经肌肉体系。没有神经中枢,神经传导是无定向的,称扩散神经系统。 二、扁形动物门:(梯形神经系统)神经细胞逐渐向前集中形成“脑”“髓”向后分出若干纵神经索,纵神经索间有横神经索相连。出现梯形神经系统。 三、假体腔动物:(管式神经系统)以线虫动物为代表,在咽部有一围咽神经环,其上 连有腹、侧、背神经节。神经环向前伸出的神经 到头端唇乳突等感觉器官,后面的神经在尾端汇 集。其中背神经索司运动,腹神经索司运动和感 觉,侧神经索司感觉作用于排泄管。 线虫的神经系统有围绕咽部的围咽神经环;与围 咽神经相连的主要神经节有成对的侧神经节和腹 神经节;神经环向前后伸出多条神经,以背神经 和腹神经最发达(筒式)。

四、环节动物:(索式神经系统既链式神经系统)脑(咽上神经节):1对 咽下神经节:l对 围咽神经环:连接脑和咽下神经节 腹神经索:每节有1个神经节 蚯蚓有简单的反射弧,包括3种神经元,即感觉神经元、联络神经元和运动神经元。 感觉神经元细胞体位于体壁表皮细胞中,感受刺激后经神经纤维传导到神经节内。联络神经元在神经节内,接受感觉神经传入的冲动,再传递到运动神经元。运动神经元位于中枢内,神经纤维将冲动传到肌肉等效应器。

无脊椎动物的形态比较

无脊椎动物的形态比较 原生多孔动腔肠动 扁形动物假体腔动 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 棘皮动 动物物物物物不对称辐射对 (变形大多不称( 水 两称对称 辐射对虫 ),球对称 ,有螅 ),两辐称 (幼体体制两称对称( 腹足纲不 状对称时是辐对称 (海两侧对 对称 (太阳射对称葵栉水称)虫)母) 胚层无无真正 两胚层三胚层 的 次生体 假体腔 (初次生体腔 (端 腔 (肠体 体腔无无无无混合体腔腔法形 生体腔 )细胞法形成 ) 成),有水 管系 大多数不分节 (涡虫 ,绦虫开始出现真 无明显分无明显 体节不分节不分节不分节分节 (同律分异律分节 为假分节 )节分节 节) 质膜 表皮、外有厚的角质内骨骼 ,体表(变形钙质 ,硅角质 ,钙外套膜分几丁质外 纤毛 (自由膜 ,无纤毛 ,角质膜和刚并向体和和虫 ),表质骨针 ,质,骨骼泌的贝壳骨骼 ,有蜕 生活 ),角质有蜕皮现毛表突出骨骼膜 (草海绵丝(珊瑚虫 )或内壳皮现象 膜(寄生 )象成棘皮履虫 ) 无肌纤 开始有 肌层不肌肉维,伪皮肌囊 ,具皮肌囊 ,只皮肌囊发达 ,肌肉发达 .横纹肌组发达 ,均无(固着皮肌细 和运足、鞭平滑肌 .纤有纵肌 .纤有纵肌 ,环肌 .腹足 ,掘足 ,成肌束 .节为平滑生活 )胞 ,触手、 动毛、纤毛(涡虫 )毛(轮虫 )疣足、刚毛斧足 ,腕肢 ,翅肌 .腕,管 口腕 毛足,棘 有消化 不完全消 靠领细化管, 有口完全消化 胞内消腔,有口消化腺能 消化胞进行无肛门, 胞管, 有口有消化管壁有 化 (食无肛门 ,分泌消化 系统胞内消内、外消化肛门, 胞内肌肉 物泡 )胞内、外酶 化(寄生种类消化 消化 退化 ) 鳃(虾,蟹), 管足 ,皮 鳃、外套膜书鳃 (鲎), 呼吸体表 (自由种类 ),寄生者开始出现呼鳃(海体表体表体表(水生 ),肺气管 (昆 系统为厌氧吸器官星),呼吸 囊(蜗牛 )虫 ),书肺 树(海参 ) (蜘蛛 ) 循环靠体腔液开管式循 开管式循 营养与氧气的运输主要靠渗透和扩散闭管式循环环,闭管式 系统运送养料环 循环

脊椎动物学辅导提纲

脊椎动物学辅导提纲 重点:比较的方法,横向(各系统器官)和纵向(系统进化顺序) 考纲 9、半索动物门 半索动物门的代表动物及其主要特征。 10、脊索动物门 脊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尾索动物亚门的主要特征,代表动物海鞘的形态结构特征。 头索动物亚门的主要特征,代表动物文昌鱼的形态结构特征,头索动物在动物进化中的意义。 脊椎动物亚门的主要特征。 圆口纲的主要特征,典型代表七鳃鳗的形态结构特点,生态习性。 鱼纲的主要特征,代表动物鲫鱼的形态结构特征,从体形和皮肤及八大系统入手复习,掌握各系统的主要结构特点。软骨鱼和硬骨鱼的主要特征。鱼类的洄游。 两栖纲的主要特征,代表动物青蛙的形态结构特征,蚓螈目、蝾螈目、蛙形目的代表动物。爬行纲的主要特征,羊膜卵及其在进化上的意义。爬行类动物身体结构特征。喙头目、龟鳖目、晰蜴目、蛇目、鳄目的代表动物。 鸟纲的主要特征,恒温及其进化意义,鸟纲动物的躯体结构。鸟类的繁殖、生态及迁徒。哺乳纲的主要特征。胎生、哺乳及其在动物演化史上的意义,哺乳动物的躯体结构特征。原兽亚纲、后兽亚纲和真兽亚纲的主要特征及其代表动物。真兽亚纲常见动物的分类要求到目。 脊椎动物的进化与分类(略)动物地理(略)一,脊索动物三大特征: 1,脊索,背神经管,鳃裂;脊索动物与无脊椎动物之间的关系; 2,进化的几个大事件,即几大里程碑; 3,动物总数和各纲动物数量;4,脊索动物的进化过程: 棘皮动物一原始无头类——尾索动物和头索动物 ――原始有头类一一原始无颌类――原始有颌类一一水生的鱼类 ――水生向陆生过渡的两栖类——空中和陆地生活的鸟兽二,原索动物: 1,尾索动物:退行性变态,在几小时至1天的时间内: 海鞘的变化:自由游泳——固着 尾部脊索一一消失,尾被吸收 背神经管一一实心神经节咽鳃裂一一数目增加 雌雄同体、开管式循环 2,头索动物:名称的由来; 其结构的进步性、原始性和特化性; 三,脊椎动物各胚层的分化 文昌鱼的发育:囊胚-原肠胚-神经胚

脊椎动物比较解剖学1

动物解剖学期末复习重点 绪论 脊椎动物的主要特征 1.明显的头部:神经管的前端分化成脑,产生了眼、耳、鼻等重要的感觉器官;后端分化成脊髓。大大加强了动物个体的感应能力。 2.脊索:多见于发育早期,后被脊柱(vertebral column)取代。脊柱由单个的脊椎(vertebra)连接组成。脊柱保护着脊髓,其前端发展出的头骨保护着脑。脊柱和头骨都属于内骨骼,与其它骨骼一起构成骨骼系统,支持全身,保护内脏。 3.呼吸系统:原生的水生种类用鳃呼吸;次生的水生种类及陆生种类只在胚胎期间出现鳃裂,成体则用肺呼吸。 4.上、下颌(jaw):除圆口类外,都具备上、下颌(jaw),支持口部,加强动物的主动摄食和消化能力。 5.完善的循环系统:能收缩的心脏促进血液循环,有利于提高生理机能。在鸟纲和哺乳纲中,多氧血和缺氧血已完全分开,使肌体能够提高供氧机能,保持代谢旺盛、体温恒定。 6.排泄系统:以肾脏代替肾管,提高了排泄机能。 7.运动器官:除圆口类外,都有成对的附肢[paired appendages, 水生种类的鳍(fin)和陆生种类的肢(limb)]作为运动器官, 终生不超过2对(前后鳍,或前后肢),但有次生退化现象。 第一章皮肤及其衍生物 各类脊椎动物的皮肤及其衍生物的结构特点 (一)鱼类的皮肤及其衍生物 1、表皮特点:无角质层;文昌鱼为单层上皮细胞,其他为多层,可分生发层和腺层; 2、真皮 由纤维结缔组织组成,分2层:疏松层:相当于哺乳类的乳头层;致密层:相当于哺乳类网状层(皮革原料)3、皮肤衍生物——鳞片 鳞片是鱼类最显著的皮肤衍生物,也是鱼类的主要特征之一。鱼类大多具鳞,少数无鳞为次生现象。按外形、构造及发生特点,可分:盾鳞、硬鳞和骨鳞 (二)两栖类的皮肤及其衍生物 1. 皮肤:角质层,角质化程度不深,细胞核存在,为活细胞表皮生发层。真皮:厚 2.皮肤衍生物 粘液腺:皮肤保湿;毒腺:威慑(蟾酥);色素细胞:黑色素细胞、虹色细胞、黄色素细胞 两栖类真皮衍生物——色素细胞、黑色素细胞、虹色细胞、黄色素细胞 (三)爬行类皮肤及衍生物 1.爬行类表皮:分为角质层和生发层,生发层不断进行细胞分裂,外层细胞逐渐角质化,在表皮最外层形成很厚的角质层(角质蛋白极难溶解,因此表皮防水、干燥、耐磨) 2.爬行类表皮衍生物:蜥蜴的角质鳞片由表皮细胞角质化形成;龟的盾片由表皮细胞角质化形成的;趾端的爪由角质层演化而来;别种类如某些蜥蜴的大腿的基部表皮衍生为股腺 3.爬行类真皮:爬行类真皮薄,由致密的纤维结缔组织构成;分两层: (1)在真皮的上层,有发达的色素细胞,形成鲜艳的体色,具保护和警戒作用 (2)真皮的下层,由成束的结缔组织构成 4.爬行类的真皮衍生物:龟鳖类背面的盾片和鳄类的角质鳞片下面有真皮衍生物—真皮骨板 (四)鸟类皮肤及其衍生物 鸟类的皮肤由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构成: 1.鸟类表皮薄而柔软,鸟类表皮衍生物主要为羽,此外还有尾脂腺、鳞、喙、距、爪、冠、肉髯和耳垂等表皮衍生物; 2.真皮薄,没有真皮衍生物; 3.鸟类的皮下组织疏松,也是脂肪组织构成。

《脊椎动物学》

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真题分类汇编 《脊椎动物学》部分 第十三、十四、十五章半索动物门、脊索动物门、原口纲 一、单选题 1、(00年全国联赛)以下所列脊索动物与高等无脊椎动物的共同特点中哪一组是正确的 A.脊索、后口、次级体腔 B.胚后尾、三胚层、两侧对称 C.咽鳃裂、两侧对称、次级体腔D.后口、三胚层、分节现象 2、(02年全国联赛)下列哪一种陈述指出了节肢动物和脊椎动物之间真正的不同 A.一种是真体腔动物,另一种是无体腔动物B.一种是原口动物,另一种是后口动物 C.一种是上皮神经系的,另一种是下神经系的D.一种是后口动物,另一种是上神经系的 3、(01年全国联赛)下列关于脊索动物的叙述哪个是正确的 A.脊索动物门的种类终生都具有脊索,因此而得名B.尾索动物的幼体在尾部具有发达的脊索C.头索动物的脊索在其头部最发达 D.文昌鱼属典形的尾索动物 E.脊索动物门的三大特征是具有脊索、腹神经索和咽裂 4、(01年全国联赛)以下哪一组特征是脊索动物与高等无脊椎动物共同具有的 A.脊索、后口、真体腔 B. 后口、三胚层、真体腔 C.咽鳃裂、两侧对称、真体腔D.神经管、三胚层、两侧对称 5、(02年全国联赛)脊椎动物精子排出体外的方式哪一个是不正确的 A.没有生殖管道的排出B.中胚层生殖嵴独立产生一套排精管道 C.借用肾脏的原排尿管道的排出 D.生殖腺壁本身延伸出管道的排出 6、(06年全国联赛)脊索的形成是在以下哪个发育时期形成的 A.囊胚期B.原肠胚期C.神经胚期D.其后的器官形成期 7、(02年全国联赛)高等无脊椎动物与脊索动物的共同特征为 A.具头索、后口、真体腔 B.后口、三胚层、真体腔 C.有鳃裂、肛后尾、神经管 D.有神经管、三胚层、两侧对称 8、(12年全国联赛)以下哪项不是文昌鱼的特征(单选1分) A、具有脊索,背神经管,鳃裂 B、有分节的肌肉,有哈氏窝 C、有头,有心脏 D、有特化的口器 第十六章鱼纲 一、单选题 1、(00年全国联赛)在硬骨鱼中,以下哪一项与食性无关 A.咽喉齿的形状与排列 B.鳃耙的形状 C.肠的长短 D.是否具独立的红腺 2、(07年全国联赛)下列有5种动物,即:a.金枪鱼;b.鲟鱼;c.澳洲肺鱼;d.银鲛;e.弓鳍鱼。按 上述名称顺序,它们所属的正确类群依次是 A.全骨鱼类;肉鳍鱼类;软骨硬鳞鱼类;软骨鱼类;真骨鱼类 B.软骨硬鳞鱼类;软骨鱼类;全骨鱼类;肉鳍鱼类;真骨鱼类 C.真骨鱼类;软骨硬鳞鱼类;肉鳍鱼类;软骨鱼类;全骨鱼类 D.软骨鱼类;真骨鱼类;肉鳍鱼类;软骨硬鳞鱼类;全骨鱼类 3. (2013年全国联赛)在鱼类系统分类的几种科学划分中,若将其分为5个亚纲,正确的是:(单选1分) A.软骨雨亚纲、硬骨鱼亚纲、板鳃亚纲、全头亚纲、真骨亚纲 B.总鳍鱼亚纲、辐鳍鱼亚纲、硬鳞亚纲、全骨亚纲、真骨亚纲 C.板鳃亚纲、全头亚纲、总鳍鱼亚纲、肺鱼亚纲、辐鳍鱼亚纲 D.板鳃亚纲、硬鳞亚纲、总鳍鱼亚纲、肺鱼亚纲、辐鳍鱼亚纲 二、多选题 1、(01年全国联赛)下列关于鱼鳔的叙述正确的是 A.鱼鳔是鱼类的沉浮器官,可以随时调节身体比重B.鱼鳔在发生上来自于消化器官 C.所有有鳔类的鳔都有一根鳔管与消化管通连D.肺鱼可在夏眠时用鳔进行呼吸 2. (2013年全国联赛)下列关于软骨鱼和硬骨鱼的比较中,错误的是:(多选2分) A.软骨鱼中动脉圆锥无收缩能力,硬骨鱼的动脉球可主动收缩 B.海生软骨鱼类的血液渗透压高于海水,海洋硬骨鱼体液浓度低于海水 C.软骨鱼和硬骨鱼都是体外受精 D.软骨鱼和硬骨鱼的呼吸器官都是鳃 E.软骨鱼有独立的肝脏和胰脏,部分硬骨鱼有肝胰

脊椎动物的比较解剖

脊椎动物的比较解剖 摘要:目的通过对脊椎动物各纲代表动物的形态解剖和各系统的横向比较来揭示脊椎动物各器官系统的演化途径和规律。方法以脊椎动物为材料,以解剖学为基础,用比较和实验分析的方法研究现代各类群动物形态结构和生理机能的异同。结果脊椎动物的大部分器官和系统在演化过程中越来越发达,但也有一些出现退化。结论器官和系统不管是进化还是退化都是为了适应其生活习性,是其生活环境选择的结果。 关键词:脊椎动物比较解剖演化规律 脊椎动物在动物界中最高等的,现存的大多数动物都属于脊椎动物,这些动物不论在外部形态还是内部结构以及生活方式上都存在极为显著的差异。从鱼纲到哺乳纲,虽然他们的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这些变化并不是无章可循的,它们各个器官和系统的演化是遵循一定规律的。为了找出这些规律并揭示它们之间的进化关系,我选择了脊椎动物各纲的代表动物进行了解剖并将其结构进行横向比较。 1.实验材料和方法 1.1实验动物鲫鱼,蟾蜍,家鸽,实验室饲养的小白鼠 1.2.观察各个实验动物的外部形态,了解适应其生活习性的结构。 1.3.动物解剖前处理用镊子柄在新鲜鲫鱼的头骨上敲几下将其敲晕,蟾蜍则用双毁髓 法将其处死,家鸽用窒息法将其处死,小白鼠用乙醚麻醉致死。 1.4.实验动物的解剖打开各实验动物的腹腔,观察各个系统,重点观察了消化系统, 呼吸系统,循环系统。 2.实验结果 2.1 消化系统 2.1.1 口腔从鱼到哺乳动物,它们的口腔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下面是其中的一些结构的演化。 2.1.1.1 牙齿牙齿的进化历程是:由同型齿到异型齿;又多出齿到再出齿;由端生齿或侧生齿到槽生齿;有数量多而不恒定到数量少而恒定;有着生部位广泛(上下颌、犁骨、颚骨、副蝶骨)到仅着生于上下颌。 2.1.1.2 舌鱼类有舌,但不能活动只能帮助吞食;无尾两栖类以上舌都能自由伸缩,有的还成为捕食器;鸟类的舌较硬因为上面覆有角化的上皮;哺乳类的舌与其它动物不同的是上面有味蕾,它们是味觉感受器。 2.1.1.3 口腺鱼类没有口腺,两栖类开始有口腺,爬行类的口腺比较发达,鸟类中食古鸟类的口腺发达,但他们的口腺仅仅就是为了湿润食物以助于吞食,而哺乳动物的口腺中则含有消化酶,此时在口腔中则有了化学消化。 2.1.2 食道、胃、肠解剖的几种动物的这些结构如下图 蟾蜍小鼠

脊椎动物学常考名词解释

脊椎动物学常考名词解释 硬鳞:为硬骨鱼类中硬鳞鱼所特有的一种鳞片,由真皮形成,系深埋于真皮层 中的菱形骨板,上面覆盖一层硬鳞质,一般不作覆瓦状排列。如中华鲟的鳞片。 盾鳞:为软骨鱼类所特有的一种鳞片,系由表皮和真皮共同形成,在鱼体表面 呈对角线排列。如灰星鲨的鳞片 。 骨鳞:为绝大多数硬骨鱼类所特有的一种鳞片,由真皮形成,一般呈覆瓦状排 列。如鲤鱼的鳞片。 圆鳞:骨鳞的一种,鳞片露出部分的边缘光滑整齐,无细齿状构造。如鲤鱼的 鳞片。 栉鳞:骨鳞的一种,鳞片露出部分的边缘密生细齿。如鲈鱼的鳞片。 鳞式:记录鳞片数目的表达式。记录方式为:侧线鳞式(枚) 齿式:表示哺乳动物牙齿数目的式子。 羊膜卵:胚胎发育过程中有形成羊膜的卵,包括爬行类、鸟类、哺乳类所产的 卵。 羊膜动物:胚胎发育过程中有形成羊膜的动物,包括爬行类、鸟类、哺乳类。 弧胸型肩带:肩带中的左右上乌喙骨在腹面正中线上愈合,使得左右肩带不能 左右交错活动。蟾蜍的肩带为弧胸型肩带。 固胸型肩带:肩带中的左右上乌喙骨在腹面正中线上重叠排列,使得左右肩带 可以左右交错活动。青蛙的肩带为固胸型肩带。 舌接式:下颌通过舌弓的舌颌骨与脑颅相连的方式。为鱼类下颌与脑颅的连接 方式。 直接式(自接式):下颌通过方骨与脑颅连接的方式。如两栖纲下颌与脑颅的连 接方式。 卵胎生:受精卵在母体生殖道内发育,但胚胎发育所需的营养靠自身的卵黄供 给,与母体没有营养物质联系的繁殖方式。绝大多数软骨鱼类和部分硬 骨鱼类为卵胎生。 假胎生:受精卵在母体生殖道内发育,其营养不仅靠本身的卵黄,也依靠母体侧线上鳞式(行) 侧线下鳞式(行)

来供给。这类鱼形成卵黄囊胎盘,母体的营养通过这种胎盘输送给胚胎。 这种类似哺乳动物胎生的繁殖方式,称之为假胎生。如灰星鲨即为假胎 生。 性逆转:在一定条件下,动物的雌雄个体相互转化的现象称为性逆转。如黄鳝在其个体发育中,具有性逆转的特性。 胎盘:由胎儿的绒毛膜和尿囊,与母体子宫壁的内膜结合而成的构造。真兽亚纲具真正的胎盘。 蜕膜胎盘:胚胎的尿囊、绒毛膜与母体子宫壁的内膜结为一体,胎儿产出时需将子宫壁的内膜一起撕下,造成子宫壁大量出血的胎盘类型。如人的 胎盘。 无蜕膜胎盘:胚胎的尿囊、绒毛膜与母体子宫壁的内膜结合不紧密,胎儿产出时易于脱离,不使子宫壁大量出血的胎盘类型。如牛,马的胎盘。喉(管)鳔:有鳔管与食道相通的鳔。如鲤鱼的鳔。 闭鳔: 无鳔管与食道相通的鳔。如鲈鱼的鳔。 双重呼吸:在吸气和呼气时肺内均能进行气体交换的现象。为鸟类特有的呼吸方式。 单循环:血液在心脏、呼吸器官和身体各部分之间只有一条循环途径的循环方式。为鱼类的血液循环方式。 不完全双循环:血液循环包括体循环和肺循环2条途径,但由于心室只有一个,心室和体动脉弓内的血为混合血,这样的双循环称为不完全双循 环。为两栖纲和爬行纲的血液循环方式。 双循环:血液循环包括体循环和肺循环2条途径,由于心房与心室已经完全分隔,成为4腔,使得动静脉血液完全分开的双循环称为完全双循环。为鸟纲和 哺乳纲的血液循环方式。 咽鳃裂:脊索动物咽部两侧壁上成对的与外界相通的裂孔。如文昌鱼具有咽鳃裂。 反刍:反刍类动物食物入胃后又呕回口中咀嚼的正常生理现象。如野牛。 洄游:鱼类在其一生当中,定时、定向、集群的迁游现象。如日本鳗鲡。 降河洄游:在淡水中育肥,性成熟后进入深海进行繁殖的洄游类型。如日本鳗鲡。

无脊椎动物体壁与体腔的进化和比较解剖

无脊椎动物体壁与体腔的进化和比较解剖 1.腔肠动物(水螅)的体壁结构 腔肠动物体壁具有两层细胞 外层来自胚胎时期的外胚层 内层来自胚胎时期的内胚层 两层细胞共同分泌物质形成中胶层 2.腔肠动物消化循环腔 消化循环腔是胚胎发育中的原肠 有口无肛门,口是胚胎发育中的原口 具有消化(胞外消化),循环,排遗的功能 三.1.扁形动物(涡虫)的体壁结构 扁形动物的体壁由外胚层形成的表皮和中胚层形成的肌肉共同形成,既有保护身体的作用,又有运动的功能,因此称为皮肌囊 表皮细胞为柱状细胞,排列紧密,细胞向外长有纤毛,表皮细胞间有腺细胞,感觉细胞和成杆状体细胞 表皮内侧有非细胞结构的基膜 基膜内为肌肉层,从外向内依次为环肌,斜肌和纵肌 三.2.扁形动物的实质 扁形动物的中胚层形成了实质,充满在体壁内的器官系统之间,因此尽管扁形动物有了中胚层的分化,但没有形成体腔 实质中充满富含营养物质的液体,也被称为间质实质 四.1.线虫动物门(蛔虫)的体壁 线虫的体壁有角质层,表皮层(上皮细胞)和肌肉构成 角质层是上皮细胞分泌形成的,有一定的弹性和保护作用 表皮层沿背,腹和两侧向内加厚,形成背线,腹线和侧线 肌肉层只有纵肌,没有环肌,因此只能作蛇形的摆动 四.2.线虫动物(蛔虫)的假体腔 假体腔是由胚胎期囊胚腔发展形成 假体腔内充满了体腔液,没有体腔膜 假体腔内的体腔液有运输和流体静力骨骼的作用 精巢 输精管 储精囊 肠 假体腔 五.1.软体动物的体壁 软体动物体壁由身体背侧皮肤伸展而形成的外套膜和外套膜外侧的表皮分泌石灰质的物质形成的贝壳组成,具有保护功能 五.2.软体动物的体腔 软体动物出现了真体腔,但一般不发达,只在围心腔以及生殖腺和排泄的管腔处有真体腔

脊椎动物学试题及答案---2

第十四章脊索动物门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脊索动物2头索动物3脊椎动物4羊膜动物5四足类6颌口类 7逆行变态8无颌类9无头类10变温动物11恒温动物12咽鳃裂 13有头类14小肾囊15肝盲囊16背裂17脑眼18 眼点 二、判断与改错(对的填“+”,错的填“-”) 1尾索动物是指各种有尾的脊索动物。( - ) 2头索动物又称无头类。( + ) 3柄海鞘是尾索动物亚门的代表动物。(+ ) 4原索动物包括尾索动物和头索动物。( + ) 5所有脊索动物的血液循环方式均为闭管式。( - ) 6柄海鞘的血管无动脉和静脉之分,血液也无固定的单向流动方向。( + ) 7文昌鱼循环系统属于不完善的闭管式,无心脏,具有搏动能力的腹大动脉。( + ) 8脊索动物的背神经管起源于中胚层细胞而脊索起源于内胚层细胞。( - ) 9头索动物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脊索终生存在,且达到头部。( - ) 10组成脊索或脊柱等内骨骼的细胞,能随同动物体发育而不断生长。( + ) 11无脊椎动物缺乏脊索或脊柱等内骨骼,通常在体表或体内被有几丁质等外骨骼。( -) 12柄海鞘的生殖方式为雌雄同体,自体受精。( - ) 13柄海鞘有出水孔和进水孔与体外相通,在任何情况下都是由进水孔进水,由出水孔排出水。( - ) 14从胚胎发生和幼体变态的过程看,柄海鞘出水孔与进水孔两孔之间是柄海鞘的腹部,对应的一侧为背部。( - ) 15柄海鞘无专门的感觉器官,仅在入水管孔、出水管孔的缘膜和外套膜上有少量散在的感觉细胞。( + ) 16柄海鞘幼体营固着生活,经变态后成体营自由生活。( - ) 17文昌鱼口笠和缘膜的周围的触须和触手具有保护和过滤作用,可阻挡粗砂等物随水流入口中。 18文昌鱼体侧“〈”字形肌节呈对称排列。( -) 19文昌鱼的皮肤也具有呼吸的机能。(+ ) 20文昌鱼无心脏,血液无色,没有血细胞和呼吸色素。( + ) 21文昌鱼所产卵为端黄卵。(-) 三、选择填空 1下列属于尾索动物亚门的动物是()。 A文昌鱼B海鞘C鲤鱼D柱头虫

脊椎动物学_习题及答案

第十四章 一名词解释 1 脊椎动物 2 头索动物 3 脊椎动物4羊膜动物5四足类6颌口类7 逆行变态8 无颌类9无头类10 变温动物11 恒温动物12 咽鳃裂13 有头类1 4 小肾囊1 5 肝盲囊1 6 背裂1 7 脑眼1 8 眼点 二判断与改错(对的填“+”,错的填“-“并改正) 1.尾索动物是指各种有尾的脊索动物。() 2.头索动物又称无头类。() 3.柄海鞘是尾索动物亚门的代表动物。() 4.原索动物包括尾索动物和头索动物。() 5. 所有脊索动物的血液循环方式均为闭管式。() 6. 柄海鞘的血管无动脉和静脉之分,血液也无固定的单向流动方向。() 7.文昌鱼循环系统属于不完善的闭管式,无心脏,具有搏动能力的腹大动脉。() 8.脊索动物的背神经管起源于中胚层细胞而脊索起源于内胚层细胞。() 9.头索动物一个显著的特征是脊索终生存在,且达到头部。() 10.组成脊索或脊柱等内骨骼的细胞,能随同动物体发育而不断生长。() 11.无脊椎动物缺乏脊索或脊柱等内骨骼,通常在体表或体内被有几丁质等外骨骼。() 12.柄海鞘有生殖方式为雌雄同体,自体受精。() 13.柄海鞘有出水孔和进水孔与体外相通,在任何情况下都是进水孔进水,由出水孔排出水。 ()14.从胚胎发生和幼体变态的过程看,在任何情况下都是由进水孔与出水孔两孔之间是柄海鞘的腹部,对应的一则为背部。()15.柄海鞘无专门的感觉器官,仅在入水管孔,出水管孔的缘膜和外套膜上有少量散在的感觉细胞。()16.柄海鞘幼体营固着生活,经变态后营自由生活。()17.文昌鱼口笠和级膜的周围的触须生活和触手具有保护作用和过滤作用,可阻挡粗砂等物随水流入口中。( ) 18.文昌鱼体侧“<”字型肌节呈对称排列。() 19.文昌鱼的皮肤也具有呼吸的机能。() 20.文昌鱼无心脏,血液无色,没有血细胞和呼吸色素。() 21.文昌鱼所产卵为端黄卵。()三填空题 1.脊索动物门的共同特征是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外还具有一些次要特征如循环系统属_______式,心脏位于消化道的______,尾总是在______的后方,称为______尾。另外,还有一些性状同样也见于高等无脊椎动物,如具有_____胚层、后口、存在______体腔,______的体制,身体和器官的分节现象等,说明脊索动物是由无脊椎动物进化而成. 2.脊索动物门分为_______亚门、_______亚门和_______亚门,脊椎动物亚门包括_____纲、_____纲、_____纲、_____纲、_____纲。 3.脊索是背部支持体轴作用的一条棒状结构,介于消化道和_______之间,来源于胚胎期的_______,由富含______的脊索细胞组成,外面围有脊索细胞所分泌形成的结缔组织性质的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