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三大定律

遗传三大定律

遗传学三大定律是指孟德尔定律、染色体遗传定律和分离与连锁规律三个基本原则。下面我会分别进行解释。

一、孟德尔定律:

孟德尔定律是指自然界中遗传特征的分离和独立遗传的规律。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实验,发现每个性状都有一对因子(现称为基因),且这对因子在生殖细胞中分离并随机组合。这意味着,每个个体从父母那里得到一半的基因,从而产生了自然选择和进化的基础。

二、染色体遗传定律:

染色体遗传定律是指遗传物质遗传的基本单位是染色体。孟德尔定律仅适用于单个基因,而染色体遗传定律则涉及到基因的组合。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线状结构,它们携带着遗传信息,并且在细胞分裂时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复制和分离。其中,有两个重要的定律:随机分配定律(每个染色体均等概率地遗传给下一代),和连锁不平衡定律(由于基因位于同一染色体上,它们有可能被同时遗传给下一代)。

三、分离与连锁规律:

分离与连锁规律描述了两个或多个基因在遗传过程中如何相互影响。如果两个基因位于不同的染色体上,它们在遗传中是独立的。然而,如果它们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它们就会被视为连锁基因。分离与连锁规律还涉及到交叉互换(染色体上的DNA在相应的位置上交换),这样可以在染色体上产生新的基因组合。

遗传三大定律

分离定律 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1)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 (2)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 (3)生物体在形成生殖细胞——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 (4)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自由组合定律 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链锁和互换定律 发现子二代的白眼果蝇全是雄性,这说明性状(白)的性别(雄)的因子是连锁在一起的,而细胞分裂时,染色体先由一变二,可见能够遗传性状,性别的基因就在染色体上,它通过细胞分裂一代代地传下去。 链锁定律 因此,当他的那只宝贝白眼果蝇与正常的红眼果蝇交配后,由于红眼是显性基因,因此后代不论雌雄,都是红眼果蝇;当第二次进行杂交时,体内含有白眼基因的雌性红眼果蝇与正常的雄性红眼果蝇交配,就会出现含白眼基因的一条X染色体与一条Y染色体结合,生成第二代杂交果蝇中的白眼类型,而且都是雄性的。摩尔根把这种白眼基因跟随X染色体遗传的现象,叫做“连锁”,两类基因——白眼基因和决定性别的基因——好像锁链一样铰合在一起,在细胞中的染色体对分裂时一同行动,组合时也一同与另外的染色体结合。 互换定律 摩尔根的学生发现了一种突变性状——果蝇的小翅基因,给摩尔根新创立的理论带来了挑战。这种突变基因是伴性遗传的,与白眼基因一样位于X染色体。但是当染色体配对时,这两个基因有时却并不像是连锁小翅果蝇在一起的。例如,携带白眼基因与小翅基因的果蝇,根据连锁原理,产生的下一代应该只有两种类型,要么是白眼小翅的,要么是红眼正常翅的。但是摩尔根却发现,还出现了一些白眼正常翅和红眼小翅的类型。又需要解释现象了。摩尔根提出,染色体上的基因连锁群并不像铁链一样牢靠,有时染色体也会发生断裂,甚至与另一条染色体互换部分基因。两个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距离越远,它们之间出现变故的可能性就越大,染色体交换基因的频率就越大。白眼基因与小翅基因虽然同在一条染色体上,但是相距较远,因此当染色体彼此互换部分基因时,果蝇产生的后代中就会出现新的类型。这就是“互换”定律。 人们对他最好的纪念,也许要算将果蝇染色体图中基因之间的单位距离叫做“摩尔根”。他的名字作为基因研究的一个单位而长存于世。 麴:治疗消化不良 人胰岛素:成为用DNA重组技术生产的第一个上市药物 细胞因子:是人类或动物各类细胞分泌的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因子。 基因疫苗:也称DNA疫苗,是将外源基因克隆在表达质粒上,直接注入到动物体内,是外源基因在活体内表达抗体并诱导机体产生免疫答应,产生抗体从而激活免疫力。 诊断用单克隆抗体(McAb):专一性强,一个B细胞所产生的抗体只针对抗原分子上的一个特异抗原决定簇。测定时可以避免交叉反应。 生物芯片:指通过微加工和微电子技术在固体载体的表面上构建的可准确、大信息量检测生物组分的微型分析系统,包括基因芯片、蛋白质芯片、细胞芯片、组织芯片和小分子芯

现代生物遗传学三大基本定律

现代生物遗传学三大基本定律 现代生物遗传学的三大基本定律是基因定律、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它们是关于 遗传物质在遗传传递中的规律性的描述,为遗传学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并对今天的基因工 程和遗传治疗等领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1.基因定律 基因定律是指孟德尔第一定律,也称为等位基因分离定律。这一定律是在19世纪末由奥地利的修道士孟德尔通过对豌豆杂交实验得出的,它表明个体的性状由对应的基因决定。对每个性状都有两个基因,一个来自母亲,一个来自父亲,它们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 同的,即等位基因。每个个体从父母处各得一对等位基因,但在生殖过程中只有一对基因 传递给下一代,决定后代的性状。当父母的基因的组合存在不同的可能性时,一部分后代 将显示与父母完全相同的性状,而另一部分后代将显示新的性状组合。这一定律是现代遗 传学的基础,揭示了基因是遗传信息的基本单位,对于研究遗传变异和基因功能等重要问 题具有重要意义。 2.分离定律 分离定律是指孟德尔第二定律,也称为孟德尔定律。它描述的是基因和染色体在减数 分裂中的行为和分离规律。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相同的染色体会分离,使得每个配对的基 因都有机会出现在不同的配对体中。因此,每种基因组合的频率与其所有自交后代的频率 相等。此外,分离定律还说明了不同基因是独立的,它们在基因组中的组合是独立的,不 会影响其他基因的基因型。这一定律揭示了遗传物质的确切分离规律,是揭示性状遗传规 律的重要基础。 3.自由组合定律 自由组合定律是由托马斯·亨特·摩尔根提出的,也被称为连锁互换定律。它描述了 基因长链上基因的位置和遗传联系。同一染色体上的基因位置越近,它们之间就越有可能 发生连锁互换。该定律表明基因会因为连锁而被传递下去,它们不是孤立的单元,而是与 其他基因在染色体上共同表现出遗传联系。这一定律帮助了我们更好地理解基因组结构和 遗传物质之间的相互关系,对于遗传建模和精准基因编辑等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遗传学三大基本定律

遗传学三大基本定律 基因分离定律: 在杂合子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当细胞进行减数分裂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开,分别进入两个配子当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适用范围有:有性生殖生物的性状遗传、真核生物的性状遗传、细胞核遗传、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 例,卷发与直发为一对相对性状,且卷发为显性,直发为隐性。父母俱为卷发,如基因型俱为A a,则有可能生出直发(a a)的后代。 自由组合定律: 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即一对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与另一对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彼此间互不干扰的,各自独立地分配到配子中去。自由组合通常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只适用于不连锁基因。 例,卷发直发(A或a)与双眼皮单眼皮(B或b)两种形状互不干扰,各自遗传。卷发、双眼皮为显性,直发、单眼皮为隐性。俱为卷发、双眼皮的夫妇,若其基因型俱为A aBb,其子女表现性有卷发单眼皮,直发单眼皮,卷发双眼皮,直发双眼皮四种可能。 连锁互换定律: 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位于同一染色体上的基因是连锁在一起,作为一个单位进行传递,称为连锁律。在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间的非姐妹单体之间可能发生交换,就会使位于交换区段的等位基因发生互换。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不同对等位基因之间可以发生交换,称为交换律或互换律。 例,有一种叫做指甲髌骨综合症的人类显性遗传病,致病基因(用NP表示)与AB O血型的基因(IA,IB或i)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在患这类疾病的家庭中,NP基因与IA基因往往连锁,而NP的正常等位基因np与IB基因或i基因连锁,又已知NP和IA之间的重组率为10%.由此可以推测出,患者的后代只要是A型或AB型血型(含IA基因),一般将患指甲髌骨综合症,不患这种病的可能性只有10%。因此,这种病的患者在妊娠时,应及时检验胎儿的血型,如果发现胎儿的血型是A型或AB型,最好采用流产措施,以避免生出指甲髌骨综合症患儿.

2021届高三生物遗传三大定律

2021届高三生物遗传三大定律 遗传学三大基本定律即遗传学上分别规律、独立安排规律和连锁遗传这三个规律。分别规律是遗传学中最基本的一个规律。它从本质上阐明白掌握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是以自成单位的基因存在的。接下来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盼望能关心到您。 2021届高三生物遗传三大定律 生物遗传三大定律分别规律 基因作为遗传单位在体细胞中是成双的,它在遗传上具有高度的独立性,因此,在减数分裂的配子形成过程中,成对的基因在杂种细胞中能够彼此互不干扰,独立分别,通过基因重组在子代连续表现各自的作用。这一规律从理论上说明白生物界由于杂交和分别所消失的变异的普遍性。 生物遗传三大定律自由组合定律 自由组合定律(又称独立安排规律)是在分别规律基础上,进一步揭示了多对基因间自由组合的关系,解释了不同基因的独立安排是自然界生物发生变异的重要来源之一。 根据自由组合定律,在显性作用完全的条件下,亲本间有2对基因差异时,F2有2^2=4种表现型;4对基因差异,F2有2^4=16种表现型。设两个亲本有20对基因的判别,这些基因都是独立遗传的,那么F2将有2^20=1048576种不同的表现型。 这个规律说明通过杂交造成基因的重组,是生物界多样性的重要缘由之一。现代生物学解释为:当具有两对(或更多对)相对性状的亲本进行杂交,在子一代产生配子时,在等位基因分别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

等位基因表现为自由组合。 生物遗传三大定律连锁互换定律 连锁互换定律是在1900年孟德尔遗传规律被重新发觉后,人们以更多的动植物为材料进行杂交试验,其中属于两对性状遗传的结果,有的符合独立安排定律,有的不符。 摩尔根以果蝇为试验材料进行讨论,最终确认所谓不符合独立遗传规律的一些例证,实际上不属独立遗传,而属另一类遗传,即连锁遗传。于是继孟德尔的两条遗传规律之后,连锁遗传成为遗传学中的第三个遗传规律。 所谓连锁遗传定律,就是原来为同一亲本所具有的两共性状,在F2中经常有连系在一起遗传的倾向,这种现象称为连锁遗传。连锁遗传定律的发觉,证明了染色体是掌握性状遗传基因的载体。通过交换的测定进一步证明白基因在染色体上具有肯定的距离的挨次,呈直线排列。这为遗传学的进展奠定了坚实地科学基础。 高三了生物很差怎么办 高考生物提分攻略一、 做题的速度不宜过快对于没有把握的题要随时标记,以便复查。 (1)读题,标出

摩根提出的遗传学三大定律

摩根提出的遗传学三大定律 摩根是20世纪初期的一位著名遗传学家,他在研究果蝇遗传时提出了遗传学三大定律,这些定律对后来的遗传学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将详细介绍摩根提出的三大定律,并解释其在遗传学中的重要性。 一、染色体的连锁遗传定律 摩根通过研究果蝇的遗传变异,发现了染色体的连锁遗传现象。他发现一些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非常接近,因此它们很容易同时遗传给后代。这一发现揭示了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排列和分布规律,为后来的遗传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染色体的连锁遗传定律不仅揭示了基因在染色体上的空间位置关系,还有助于解释为什么某些基因总是同时遗传给后代。通过研究连锁基因,科学家可以推断它们在染色体上的相对位置,从而推测其他基因的位置,为遗传图谱的绘制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二、基因重组的定律 摩根的第二个定律是关于基因重组的。他发现,染色体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会发生交叉互换,导致基因的重组。这一发现解释了为什么即使父母有相同的基因,子代也可能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基因重组是遗传变异的主要原因之一,它增加了遗传多样性,有利

于物种的适应和进化。 基因重组的定律在遗传学研究中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研究基因重组的频率和模式,科学家可以推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相对位置,并进一步了解不同基因之间的遗传关系。这为遗传学家在育种和疾病研究中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三、基因与染色体的性别遗传定律 摩根的第三个定律是关于性别遗传的。他发现,性别决定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不同性别的个体在性染色体上携带的基因不同。这一发现揭示了性别在遗传中的重要作用,也为后来的性别遗传研究提供了重要线索。 基因与染色体的性别遗传定律对于人类和其他生物的繁殖和性别发育具有重要意义。它解释了为什么男性和女性在某些特征上有明显的差异,并且为性别相关疾病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指导。 摩根提出的遗传学三大定律包括染色体的连锁遗传定律、基因重组的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的性别遗传定律。这些定律为遗传学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推动了遗传学的发展。通过对这些定律的深入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遗传变异的机制,揭示基因与性状之间的关系,为人类和其他生物的疾病预防、育种和进化等方面提供有益的指导。

遗传学三大定律的联系

遗传学三大定律的联系 遗传学作为生物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的是生物遗传信息的传递 和变化规律。在遗传学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三大定律,分别是孟德 尔的分离定律、孟德尔的自由组合定律和孟德尔的独立性定律。这三 大定律为遗传学的基础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也对后续的遗传学研 究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将探讨遗传学三大定律之间的联系。 一、孟德尔的分离定律 孟德尔的分离定律,也称为孟德尔的第一定律,是基因遗传的基础。该定律表明,每个个体所具备的遗传性状由父母各自贡献一半,这些 遗传性状相互独立地以一定比例分离并重新组合,传递给子代。这一 定律解释了为什么在后代中出现一些性状的频率高于其他性状。 二、孟德尔的自由组合定律 孟德尔的自由组合定律,也称为孟德尔的第二定律,解释了不同基 因的自由组合现象。该定律指出,不同基因的组合并不是受到限制的,各个基因在配子的形成过程中是独立分离的。这意味着,不同基因的 组合会出现多样性,增加了后代的遗传可变性。 三、孟德尔的独立性定律 孟德尔的独立性定律,也称为孟德尔的第三定律,描述了两对不同 基因的独立遗传。该定律表明,存在于不同染色体上的基因对在遗传 过程中是相互独立的。这意味着,不同的基因对可以自由组合,相互 之间的遗传关系并不影响彼此的分离和再组合。

三大定律之间的联系 这三大定律共同构成了现代遗传学的理论基础,在研究遗传变异、遗传性状传递和进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它们之间存在着一系列联系。 首先,孟德尔的自由组合定律是孟德尔的分离定律的延伸和补充。自由组合定律说明了不同基因的自由组合现象,而分离定律则进一步解释了这种现象在子代中的传递规律。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构建了基因在遗传过程中的行为规律。 其次,孟德尔的独立性定律与前两个定律互相依存。独立性定律说明了不同染色体上的基因对在遗传过程中的独立性,这与自由组合定律密切相关。如果不同基因对之间存在依赖或耦合现象,那么自由组合定律就无法成立,进而影响到独立性定律的适用。 最后,这三大定律共同构成了遗传学的核心原理。它们通过解释基因在遗传过程中的行为规律,为后续的遗传学研究提供了基本框架和思路。后续的遗传学发展中,逐渐发现了这些定律在特定情况下的例外或修正,但它们仍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教育意义。 总结起来,孟德尔的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和独立性定律在遗传学中起着重要作用。它们共同描述了基因在遗传过程中的行为规律,为后续的遗传学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这三大定律之间相辅相成、互相依存,共同构建了现代遗传学的基本原理。通过对这些定律的深入理解和应用,我们可以更好地解释和探索生物的遗传与进化过程。

届高三生物遗传三大定律

届高三生物遗传三大定律 2020届高三生物遗传三大定律 生物遗传三大定律——分离规律 基因作为遗传单位在体细胞中是成双的,它在遗传上具有高度的独立性,因此,在减数分裂的配子形成过程中,成对的基因在杂种细胞中能够彼此互不干扰,独立分离,通过基因重组在子代继续表现各自的作用。这一规律从理论上说明了生物界由于杂交和分离所出现的变异的普遍性。 生物遗传三大定律——自由组合定律 自由组合定律(又称独立分配规律)是在分离规律基础上,进一步揭示了多对基因间自由组合的关系,解释了不同基因的独立分配是自然界生物发生变异的重要来源之一。 按照自由组合定律,在显性作用完全的条件下,亲本间有2对基因差异时,F2有2^2=4种表现型;4对基因差异,F2有2^4=16种表现型。设两个亲本有20对基因的判别,这些基因都是独立遗传的,那么F2将有2^20=1048576种不同的表现型。 这个规律说明通过杂交造成基因的重组,是生物界多样性的重要原因之一。现代生物学解释为:当具有两对(或更多对)相对性状的亲本进行杂交,在子一代产生配子时,在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表现为自由组合。 生物遗传三大定律——连锁互换定律 连锁互换定律是在1900年孟德尔遗传规律被重新发现后,人们以更多的动植物为材料进行杂交试验,其中属于两对性状遗传的结果,有的符合独立分配定律,有的不符。 摩尔根以果蝇为试验材料进行研究,最后确认所谓不符合独立遗传规律的一些例证,实际上不属独立遗传,而属另一类遗传,即连锁遗传。于是继孟德尔的两条遗传规律之后,连锁遗传成为遗传学中的第三个遗传规律。 所谓连锁遗传定律,就是原来为同一亲本所具有的两个性状,在F2中常常有连系在一起遗传的倾向,这种现象称为连锁遗传。连锁遗传定律的发现,证实了染色体是控制性状遗传基因的载体。通过交换的测定进一步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具有一定的距离的顺序,呈直线排列。这为遗传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地科学基础。 高三了生物很差怎么办 高考生物提分攻略一、

遗传学三大定律的主要内容

遗传学三大定律的主要内容 遗传学的三大定律是孟德尔的遗传定律,它们包括: 1. 第一定律(分离定律):也称为孟德尔的单因素遗传定律。根据这个定律,每个个体在其生殖细胞中只包含一对(两个)基因,在有性繁殖中,这对基因会分离并分别进入不同的生殖细胞,然后再通过受精来融合。 2. 第二定律(自由组合定律):也称为孟德尔的二因素遗传定律。根据这个定律,两个基因的遗传是相互独立的,一个基因的遗传不会影响另一个基因的遗传。这意味着,基因的组合能够以不同的方式自由组合。 3. 第三定律(统一性定律):也称为孟德尔的自由组合规律。根据这个定律,当两个纯合子种质互相杂交时,F1代杂合子的表型会完全表达其中一个纯合子种质的特征,而不会混合表达两个种质的特征。然而,F2代会出现两个种质特征的重新组合和混杂。 这些定律形成了现代遗传学的基础,描述了基因在遗传过程中的表现方式,并对基因的遗传方式和继承规律进行了解释。 1. 第一定律(分离定律):根据这一定律,每个个体所携带的两个基因(一对等位基因)在生殖细胞(例如精子和卵子)的形成过程中会分离并随机分配给不同的生殖细胞。这个定律说明了基因的分离和重新组合在遗传过程中的重要性。 2. 第二定律(自由组合定律):根据这一定律,不同的基因对

于性状的遗传是相互独立的。即不同基因之间的遗传方式是独立的,一个基因的遗传不会影响另一个基因的遗传。这个定律说明了基因的组合方式是随机且自由的。 3. 第三定律(统一性定律):根据这一定律,在性状表现上,个体同时携带两个基因,但只表现出其中一个基因的特征。这个定律说明了在杂合子的个体中,显性基因会表现而隐性基因则隐藏。然而,隐性基因仍然存在于杂合子中,并有可能在后代后续的分离产生重新组合和表现。 这些定律为遗传学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并对基因在遗传过程中的行为和传递方式提供了重要的解释和规律。孟德尔的遗传定律是遗传学研究的里程碑,为后来的遗传学家和科学家们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孟德尔三大定律

孟德尔三大定律 孟德尔三大定律是遗传学中的基础定律,由奥地利的生物学家格雷戈尔·约翰·孟德尔在19世纪中叶发现并提出。这三大定律是指遗传性状的遗传规律,即遗传因子的分离、独立遗传和基因组合。这些定律对于理解生物遗传学的基本原理至关重要,对于现代生物学和农业科学等领域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一定律:因子分离定律 孟德尔的第一定律是因子分离定律,也称为分离定律。这个定律说明了当两个纯种品种杂交时,它们的基因会分离并以随机的方式组合在子代中。这意味着每个后代都会从父母那里获得一个基因,这个基因可以是来自父亲或母亲,但不会同时来自两个亲本。 例如,当一个纯种豌豆植株与另一个纯种豌豆植株杂交时,它们的子代将会是杂合子,即它们有来自父母的不同基因。这些杂合子的后代将会有一定的概率表现出来自祖先的不同特征。 第二定律:独立遗传定律 孟德尔的第二定律是独立遗传定律,也称为随机分离定律。这个定律说明了不同基因的遗传是相互独立的,即一个基因的表现不会影响另一个基因的表现。这意味着子代的基因组合是随机的,而不是受到亲本特征的限制。 例如,当一个杂合子豌豆植株与另一个杂合子豌豆植株杂交时,它们的子代将会有四个不同的基因,这些基因的组合方式是随机的。这种随机组合使得孟德尔的遗传规律更为复杂,但也更为精确。

第三定律:基因组合定律 孟德尔的第三定律是基因组合定律,也称为连锁不平衡定律。这个定律说明了不同基因之间的相互作用,即某些基因可能会一起遗传,而不是独立遗传。这种连锁不平衡使得某些特征的表现更为复杂,因为它们受到多个基因的影响。 例如,当豌豆植株的花色和种子形状这两个特征被遗传时,它们可能会同时被遗传,而不是独立遗传。这是因为这两个特征可能存在于同一个染色体上,而染色体的重组会影响这些特征的表现。 总结 孟德尔三大定律是遗传学中的基础定律,对于理解生物遗传学的基本原理至关重要。这些定律包括因子分离定律、独立遗传定律和基因组合定律。这些定律的发现和应用使得生物学、农业科学等领域的研究更为深入和精确。随着现代遗传学的发展,这些定律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生物学的未来发展也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遗传学知识点

1.遗传学有哪三大定律?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答:遗传学的三大定律:基因分离定律,基因自由组合定律,连锁遗传定律。 2.影响重组率的因素有哪些? 答:影响重组率的因素:基因的类型;基因的数量;基因的位置;年龄;性别;温度;辐射;离子浓度:Ca2+ 3.遗传学的主要研究任务。 答:遗传学的研究任务:阐明遗传和变异的本质 探索遗传和变异的原因 揭露遗传和变异的规律 指导动植物的生产 保障人类的健康 4.孟德尔为什么选择豌豆为主要实验材料? 答:理由:(1)豌豆具有稳定的可以区分的性状 (2)豌豆是自花授粉植物,而且使闭花授粉,因此没有外来花粉 混杂,若人工去雄,用外来花粉授粉更容易 (3)豌豆豆荚成熟后籽粒留在豆荚中,便于各种类型籽粒的准确计数,这在以籽粒为研究对象时自然是很重要的 5.有哪几类人类常见的遗传病? 答:单基因遗传病: (1)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亨廷顿舞蹈症(HD) (2)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囊性纤维化(CF) (3)X连锁显性遗传:抗维生素D佝偻病 (4)X连锁隐性遗传:血友病,红绿色盲 (5)Y连锁遗传:人外耳到多毛症 多基因遗传病:如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 染色体异常遗传病:(1)染色体结构异常:猫叫综合症(2)染色体数目异 常:21三体综合症 6.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有什么遗传学意义? 答(1)有丝分裂:把一个细胞的整套染色体均等地分向两个子细胞中,新形成的两个子细胞在遗传物质上与原来的细胞相同。在生物的亲代和子代之间保持了遗传性状的稳定性,对于生物遗传有重要的意义 (2)减数分裂:细胞连续进行两次核分裂,而染色体只复制一次,结果形成四个核。每个核只含有单倍体的染色体,从而保证了有性生殖个体世代之间染色体数目的稳定性。同时,减数分裂过程的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和非姊妹染色单体间的交换为有性生殖过程中的变异提供了遗传的物质基础,为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提供了丰富的材料,有利于生物进化。 7.普遍性转导和局限性转导有什么区别? 答:(1)普通性转导:转导片段为细菌染色体的较多部分。转导饿频率较低,可判断细菌基因间的位置关系 (2)特异性转导:只能转移细菌染色体的特定部分和基因。受包装容量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