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感试题及答案(临床护理技术规范)B

院感试题及答案(临床护理技术规范)B
院感试题及答案(临床护理技术规范)B

《临床护理技术规范》

院感试题及答案

科室:姓名:成绩: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 医疗废物分为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化学性废物和药物性废物。

2.无菌物品存放间室温应控制在25℃左右,湿度不宜超过60%。

3.棉布包装的无菌持物钳有效期为7天;无纺布、医用皱纹纸或纸塑包装的无菌持物钳有效期为180天。

4.医疗废物量少时在科室存放时间不得过2天,出科时要用登记,内容包括:医疗废物的来源、种类、重量、数量、交接时间、最终去向、经办人双方签名,登记资料至少保留3年。

5.手卫生消毒的效果要求,监测的细菌落总数应≤10cfu/㎝2。

6.肌内、皮下及静脉注射,消毒方法主要是涂擦,以注射或穿刺部位为中心,由内向外缓慢旋转,逐步涂擦,共2次,消毒皮肤面积应≥5㎝×5㎝。

7.N95口罩可持续使用6-8小时。

8.无菌物品存放架距离地≥20㎝,距墙≥5㎝,离天花板≥50㎝。

9.医院感染存在三个环节,即感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2分)

1.卫生手消毒是指医务人员可使用快速手消毒剂揉搓双手,以减少手部暂居菌的过程。(√)

2.无菌手套使用中,未戴手套的手只能接触手套外面。(×)

3.无菌持物钳浸泡时应松开轴节,使用时打开钳端。(×)

4.使用后的注射器针头应套上针帽后再丢弃,以免误伤他人。(×)

5.任何环境下口罩的使用不能超过24小时。(√)

6.为患者吸痰时可使用一次性薄膜手套,插导尿管时就使用无菌乳胶手套。(√)

7.医院内所有区域都应当采取标准预防。(√)

8. N95口罩可持续使用6-8小时。(√)

9.高效消毒剂是可杀灭一切微生物(包括细菌、芽胞)使其达到灭菌要求的制剂。(×)10.结核患者使用后的支气管纤维镜灭菌时,可选择择低温或2%戊二醛浸泡10化学灭菌。(√)11.医疗废物包装物或容器达到2/3满时,就要及时更换。(×)

三、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18分)

1.标准预防:认定所有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不包括汗液)、非完整皮肤和黏膜均可被传播的感染源或感染因子的原则,是针对医院所有患者和医务人员采取的一组预防感染的措施。

2.隔离技术:是对传染患者采取污染源隔离,切断传染途径;对易感人群采取保护性隔离的一项技术。

3.感染源:病原体自然生存、繁殖并排出的宿主或场所。

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简述干式持物筒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答:○1评估使用无菌持物钳的环境,就近夹取无菌物品;需要到远处夹取无菌物品时要连同持物筒一齐移动。○2干式无菌钳,取、放无菌持物钳时应闭合钳端,避免接触容器边缘而被污染。○3无菌持物钳夹取油纱后,不能再使用。防止油粘于钳端影响消毒效果或使空气中的微粒沉积污染钳端。○4不可使用无菌钳进行换药、消毒皮肤,以免污染。○5干式无菌持物钳和筒应每4H更换1次,被污染随时更换。○6使用后的持物钳和筒由消毒供应中心集中处置。

医务人员在下列情况下应先洗手,然后进行卫生手消毒。

答:○1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和分泌物以及被传染性致病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后。○2直接为传染患者进行检查、治疗、护理或处理传染患者污物后。○3接触具有传染性的血液、体液和分泌物以及被传染性致病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后。○4出入隔离病房、重症监护室、烧伤病房、新生儿重症病房和传染病房等医院感染重点部门前后。○5检查、治疗、护理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前。

1.简述N95口罩的佩戴方法。

答:○1将口罩放在掌心,鼻片部分朝向指尖,使固定带自然下垂。○2将口罩贴紧于口鼻上方。○3将上方固定带越过头顶,使其固定于头部上方。○4将下方固定带越过头顶,固定于两耳下的项后位置。○5双手压紧鼻片两侧,使之与鼻部契合。○6每次使用口罩时,需做密闭检查。

《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服务规范》

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服务规范 一、患者入院护理 (一)工作目标。热情接待患者,帮助其尽快熟悉环境;观察和评估患者病情和护理需求;满足患者安全、舒适的需要。 (二)工作规范要点。 1. 备好床单位。根据患者病情做好准备工作,并通知医师。 2. 向患者进行自我介绍,妥善安置患者于病床。 3. 测量患者生命体征,了解患者的主诉、症状、自理能力、心理状况,填写患者入院相关资料。 4. 入院告知:向患者/ 家属介绍主管医师、护士、病区护士长。介绍病区环境、呼叫铃使用、作息时间、探视制度及有关管理规定等。鼓励患者/ 家属表达自己的需要及顾虑。 5. 完成入院护理评估,与医师沟通确定护理级别,遵医嘱实施相关治疗及护理。 6. 完成患者清洁护理,协助更换病员服,完成患者身高、体重、生命体征的测量(危重患者直接进入病房)。 (三)结果标准。 1. 物品准备符合患者需要,急、危、重患者得到及时救 治。

2. 患者/ 家属知晓护士告知的事项,对护理服务满意 、患者出院护理 (一)工作目标。 患者/ 家属知晓出院指导的内容,掌握必要的康复知识 (二)工作规范要点。 1. 告知患者。针对患者病情及恢复情况进行出院指导,包括办理出院结账手续方法、出院后注意事项、带药指导、饮食及功能锻炼、遵医嘱通知患者复诊时间及地点、联系方 2. 听取患者住院期间的意见和建议。 3. 做好出院登记,整理出院病历。 4. 对患者床单位进行常规清洁消毒,特殊感染病人按院内感染要求进行终末消毒。 (三)结果标准。 1. 患者/ 家属能够知晓护士告知的事项,对护理服务满 2. 床单位清洁消毒符合要求。 三、生命体征监测技术 一)工作目标

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试题(带答案)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2015年《静脉治疗》行业标准题库 一、单选题(40题) 1、输血完毕应记录,空血袋应低温保存(B)。 A、12 h B、24h C、36h D、48h 2、PICC导管在治疗间歇应至少(D )维护一次。 A、1天 B、3天 C、5天 D、7天 3、有效碘溶液浓度不低于( A )的碘伏。 A、% B、1% C、% D、2% 4、PN是由(D )在层流室/超净台内配置。 A、医生 B、护士 C、药师 D、经过培训的医护人员 5、PORT在治疗间歇间应至少每(D )维护一次。 A、3天 B、1周 C、2周 D、4周 6、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带有血管内导管或者拔除血管内导管(C )内的患者出现菌血症或真菌血症,且除血管导管外没有其他明确的感染源。 A、12h B、24h C、48 h D、72h 7、连接PORT时应使用专用的无损伤针穿刺,持续输液时无损伤针应每(D )更换一次。 A、24h B、48h C、72h D、7d 8、PN宜现用现配,应在( B )内输注完毕。 A、12h B、24h C、48h D、72h 9、药物渗出指:静脉输液过程中,(B )进入静脉管腔以外的周围组织。 A、腐蚀性药物 B、非腐蚀性药物 C、刺激性药物 D、非刺激性药物 10、使用PICC输血、输蛋白、输脂肪乳等高粘滞性药物后应如何操作( B ) A、立即静脉滴注生理盐水,冲洗导管 B、常规冲管后,立即用10ml-20ml生理盐水脉冲式冲管,再输注其他液体 C、以上都不是 D、以上都是 11、PICC常见的的并发症有哪些( D ) A、机械性静脉炎 B、导管堵塞 C、血栓形成 D、以上都是 12、对于年龄小于2个月的婴儿,我们不推荐以下哪个皮肤消毒剂:( B ) A、酒精 B、洗必泰 C、复合碘制剂 13、药物引起静脉炎的因素(E) A、PH值 B、渗透压 C、刺激性 D、药物的浓度 E、以上都是 14、以下哪种是潜在与导管感染相关的病原体( D ) A、金黄色葡萄球菌 B、念球菌 C、白喉杆菌 D、以上都是 15、渗透压(C)的药物可在24小时内造成化学性静脉炎 A、>280mosm/L B、>340mosm/L C、>600mosm/L D、>800mosm/L 16、PICC置管操作应由经过PICC专业知识与技能培训、考核合格且有( D )操作者完成。

最新版_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第一章、常用护理临床技术操作规范 一、手卫生 1、一般洗手 (一)操作要点 1.洗手指征: (1)直接接触患者前后。 (2)无菌操作前后。 (3)处理清洁或者无菌物品之前。 (4)穿脱隔离衣前后,摘手套后。 (5)接触不同患者之间或者从患者身体的污染部位移动到清洁部位时。 (6)处理污染物品后。 (7)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粘膜皮肤或者伤口敷料后。 2.洗手要点: (1)正确应用六步洗手法或七步洗手法清洗双手。 (2)流动水下彻底冲洗,然后用一次性纸巾/毛巾彻底擦干,或者用干手机干燥手。 (3)如水龙头为手拧式开关,则应采用防止手部再污染的方法关闭水龙头。 (二)注意事项 1.认真清洗指甲、指尖、指缝和指关节等易污染的部位。

2.手部不佩带戒指等饰物。 3.应当使用一次性纸巾或者干净的小毛巾擦干双手,毛巾应当一用一消毒。 4.手未受到患者血液、体液等物质明显污染时,可以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代替洗手。 外科手消毒 (一)操作要点 1.外科手消毒指征:进行外科手术或者其他按外科手术洗手要求的操作之前。 2.操作要点: (1)修剪指甲、锉平甲缘,清除指甲下的污垢。 (2)流动水冲洗双手、前臂和上臂下1/3。 (3)取适量皂液或者其他清洗剂按六步洗手法清洗双手、前臂和上臂下1/3,用无菌巾擦干。 (4)取适量手消毒剂按六步洗手法揉搓双手、前臂和上臂下1/3,至消毒剂干燥。 (二)注意事项 1.冲洗双手时,避免水溅湿衣裤。 2.保持手指朝上,将双手悬空举在胸前,使水由指尖流向肘部,避免倒流。 3.使用后的海棉、刷子等,应当放到指定的容器中,一用一消毒。

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服务规范考试题

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服务规范考试题 1. 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服务规范包括哪些? 答:1)、患者入院护理2)、患者出院护理3)生命体征监测技术4)导尿技术 5)胃肠减压技术6)灌肠技术 7)氧气吸入技术8)雾化吸入技术 9)血糖监测10)口服给药技术 11)密闭式输液技术12)密闭式静脉输血技术 13)静脉留置针技术14)静脉血标本的采集技术 15)静脉注射技术16)肌内注射技术 17)皮内注射技术18)皮下注射技术 19)物理降温法20)经鼻/口腔吸痰法 21)经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吸痰法22)心电监测技术 23)输液泵/微量注射泵的使用技术 2、基础护理服务工作规范包括哪些? 1)整理床单位2)面部清洁和梳头 3)口腔护理4)会阴护理 5)足部清洁6)协助患者进食 7)协助患者翻身及有效咳嗽8)协助患者床上移动 9)压疮预防及护理10)失禁护理 11)床上使用便器12)留置尿管的护理 13)温水擦浴14)协助更衣 15)床上洗头16)指/趾甲护理 17)安全管理 3.、特级护理患者基础护理服务项目包括哪些? 1)晨间护理: ①、整理床单位1次/日 ②、面部清洁和梳头1次/日 ③、口腔护理1次/日 2)晚间护理: ①、整理床单位1次/日 ②、面部清洁1次/日 ③、口腔护理1次/日 ④、会阴护理1次/日 ⑤、足部清洁1次/日 3)对非禁食患者协助进食/水 4)卧位护理 ①、协助患者翻身及有效咳嗽1次/2小时 ②、协助床上移动必要时 ③、压疮预防及护理 5)排泄护理 ①、失禁护理需要时 ②、床上使用便器需要时

③、留置尿管护理2次/日 6)床上温水擦浴1次/2-3日 7)其他护理 ①、协助更衣需要时 ②、床上洗头1次/周 ③、指/趾甲护理需要时 8)患者安全管理 4 、生活不能自理的一级护理患者基础护理服务项目包括哪些?1)、晨间护理 ①、整理床单位1次/日 ②、面部清洁和梳头1次/日 ③、口腔护理1次/日 2)、晚间护理 ①、整理床单位1次/日 ②、面部清洁1次/日 ③、口腔护理1次/日 ④、会阴护理1次/日 ⑤、足部清洁1次/日 3)、对非禁食患者协助进食/水 4)、卧位护理 ①、协助患者翻身及有效咳嗽1次/2小时 ②、协助床上移动必要时 ③、压疮预防与护理 5)、排泄护理 ①、失禁护理需要时 ②、床上使用便器需要时 ③、留置尿管护理2次日 6)、床上温水擦浴1次/2-3日 7)、其他护理 ①、协助更衣需要时 ②、床上洗头1次/周 ③、指/趾甲护理需要时 8)、患者安全管理 5、生活部分自理的一级护理患者基础护理服务项目包括哪些? 1)、晨间护理 ①、整理床单位1次/日 ②、面部清洁和梳头1次/日 2)、晚间护理 ①、协助面部清洁1次/日 ②、协助会阴护理1次/日 ③、协助足部清洁1次/日 3)、对非禁食患者协助进食/水 4)、卧位护理 ①、协助患者翻身及有效咳嗽1次/2小时

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规范

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规范目录 1、测体温(口表)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2、保护用具使用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3、口服给药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4、口腔护理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5、鼻饲护理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6、氧气吸入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7、导尿术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8、雾化吸入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9、胃肠减压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10、膀胱冲洗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11、大量不保留灌肠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12、心电监护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13、微量泵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14、输液泵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15、吸痰法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16、皮内注射法操作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17、皮下注射法操作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18、肌肉注射法操作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19、静脉注射法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20、静脉输液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21、静脉留置针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22、抽血法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23、静脉输血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24、胰岛素注射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1、测体温(口表)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体温表破损 1、预防 (1) 护士测体温前,检查体温表的质量。 (2) 患者神志清者,叮嘱患者不要说话、勿咬破。 (3) 患者神志不清者,测腋温或肛温,有人看管。 2、处理 (1) 检查患者是否吞入水银及口腔黏膜完好程度。 (2) 立即报告护士长。 (3) 嘱患者漱口、吐出。 (4) 如有吞入,立即给患者吞服蛋清、牛奶等,食粗纤维蔬菜。 2、保护用具使用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措施 (一)、床档碰伤肢体、床档断裂 1、预防 (1) 护士每班检查床档功能。 (2) 患者肢体与床档之间用软枕隔挡,以保护患者肢体。 (3) 教会患者家属正确使用床档,确保安全。 2、处理 (1) 报告护士长、医师。 (2) 按医嘱对患者碰伤肢体进行检查,必要时拍片,明确诊断。 (3) 立即报修。 (二)、约束带过紧,肢体淤血,皮肤破损 1、预防 (1) 密切观察约束部位的血液循环。 (2) 使用约束带,必须垫衬垫。 (3) 注意约束松紧。 2、处理 (1) 报告护士长、医师。 (2) 立即松开约束带,有专人看护。 (3) 按医嘱对淤血、皮肤破损处进行换药。

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跌倒坠床培训试题答案

0000112973 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和 患者跌倒坠床培训试题 科室:_____ 姓名:_________ 能级:___ 成绩:_______ 日期:______ (二甲相关条款:545.1 3.7.1.1 ) 一、填空题(每空4分,共40分) 1、患者不慎跌倒/坠床后,护士立即赶到 __________ ,同时__________________ 。 2、吸痰时患者发生低氧血症者,给予 _________ 待血氧饱和度升至正常水平后再将氧浓度 调至________ 。 3、每次吸痰时间不宜 _____ ,痰未吸净,可暂停_________ 再次抽吸。 4、尿道的三个狭窄是 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 5、 _____ 是输血反应中最严重的并发症或反应。 二、判断题(每题4分,共20分) 1、吸氧时根据患者缺氧情况调节氧流量,轻度缺氧1-2L/min,中度缺氧2-4L/mln,重度 缺氧4-6L/min。() 2、吸痰时可引起低氧血症、呼吸道黏膜受损、感染、心律失常、气道痉挛、阻塞性肺不张等 并发症。() 3、每次吸痰前须测试导管是否通畅和吸痰负压是否适宜,成人负压控制在0.02?0.04MPa, 儿童控制在0.01?0.02MPa,婴儿控制在三0.01Mpa。() 4、对膀胱高度膨胀且又极度虚弱的患者,第一次放尿不超过1000ml。() 5、在医院住院病人跌倒评分表中,“行走时需要助行器或需人帮助”评5分。()三简答题(每题20分,共40分) (1 )、急性肺水肿的处理措施有哪些?

(2)吸痰操作技术并发症有哪些? 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患者跌倒坠床 培训试题(答案) 科室: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能级:_______ 成绩: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 (二甲相关条款:545.1 3.7.1.1 ) 一、填空题(每空4分,共40分) 1、患者不慎跌倒/坠床后,护士立即赶到现场,同时派人通知医师。 2、吸氧时患者发生低氧血症者,给予100%屯氧待血氧饱和度升至正常水平后再将氧浓度调至原来水平。 3、每次吸痰时间不宜15S,痰未吸净,可暂停3~5min再次抽吸。 4、尿道的三个狭窄是尿道内口、尿道外口、膜部。 5、溶血是输血反应中最严重的并发症或反应。 二、判断题(每题4分,共20分) 1、吸氧时根据患者缺氧情况调节氧流量,轻度缺氧1-2L/min,中度缺氧2-4L/mln,重度缺氧4-6L/min。(对) 2、吸痰时可引起低氧血症、呼吸道黏膜受损、感染、心律失常、气道痉挛、阻塞性肺不张 等并发症。(对) 3、每次吸痰前须测试导管是否通畅和吸痰负压是否适宜,成人负压控制在0.02?0.04MPa, 儿童控制在0.01?0.02MPa,婴儿控制在三0.01Mpa。(对) 4、对膀胱高度膨胀且又极度虚弱的患者,第一次放尿不超过1000ml。(对) 5、在医院住院病人跌倒评分表中,“行走时需要助行器或需人帮助”评5分。(错) 三简答题(每题20分,共40分) (1 )、急性肺水肿的处理措施有哪些? 答:1、发生肺水肿时立即减慢或停止输液,并立即通知医生,进行紧急处理。 2、在病情允许情况下使病人取端坐位,两脚下垂,以减少下肢静脉回心血量,从而减轻心脏负荷。 3、高浓度给氧(6~8L/min ),,湿化瓶中加入30%~50%乙醇溶液,以减低泡沫内泡沫表面张力,从而改善肺部气体交换,缓解缺氧症状。

2015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考核试题

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考核试题 一、单选题: (每题1分,共20分) 1. 纱布敷料常规每()更换一次,透明敷料至少每()更换一次。 A 48小时, 7天 B 48小时,4天 C 24小时,7天 D 24小时,4天 2. 为预防静脉炎,外周静脉导管在成人至少()更换一次。 A 96小时 B 36-72小时 C 72-96小时 D 36-48小时 3. 下面关于留置针使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为减少病人经济支出,一根留置针只要能用尽量使用 B一根留置针至少可以反复穿刺使用不超过3次 C 只要病人允许,一根留置针可以反复穿刺使用直至成功 D一根留置针只能尝试一次穿刺 4. 血液从血库取出后()输注。 A 10-15分钟 B 30-60分钟 C 20-30分钟 D 30分钟以内 5. 浓缩红细胞输注时间最长不大于()小时。 A 1小时 B 2小时 C 3小时 D 4小时 6. 当失血量超过循环血量的()时应快速输血。 A 10% B 20% C 30% D 40% 7. PICC置管时,将穿刺侧上臂与身体成角()度,不适宜的是。 A 30度 B 60度 C 90度 D 45度 8. 行PICC时,以穿刺点为中心消毒皮肤的直径() A≥20cm B ≥5cm C ≥100cm D ≥15cm 9. 以下哪种药物不需要使用避光输液器()。 A 左氧氟沙星 B 硝普钠 C 甲钴胺 D 银杏达莫 10. 冲管液体量为导管及其附加装置容积的()。 A 2倍 B 3倍 C 1.5倍 D 等量 11. PICC、CVC、PORT的冲管和封管应使用()或一次性专用冲洗装置。。 A 2ml B 5ml C10 ml以上 D 1ml 12. 用于输注全血、成份血或生物制剂的输血器宜()小时更换一次。 A 8小时 B 12小时 C 24小时 D 4小时 13. 静脉留置针穿刺处的皮肤消毒范围直径应()。 A ≥8cm B ≥5cm C ≥6cm D ≥9cm 14. 输液器应每()小时更换1次,如怀疑被污染或完整性受到破坏时,应立即更换。 A 8小时 B 12小时 C 24小时 D 4小时 15. PICC封管用的肝素盐水浓度是()。 A 10~20u/ml B 0~10u/ml C 100/ml D20~50u/ml。 16.静脉治疗的方法不包括( )。 A静脉注射B静脉输液C静脉输血D注射胰岛素 17中心静脉导管的英文缩写是()。 A .PVC B. CVC C. PICC D. PORT 18配置药物和使用药物空气中的细菌总数() A≤1000cfu/m3 B≤500cfu/m3 C≤300cfu/m3 D≤400cfu/m3 19.一次性静脉输液钢针适用于( ) A短期或单次给药B腐蚀性药物C危重患者D中长期静脉治疗

临床护理技术规范试卷试题包括答案..doc

《临床护理操作技术规范》基础知识问答集

广州护理学会2010 年 1 月 1

目录 临床护理技术规范(基础篇 )单选题 (3) 第一章护理技术操作原则 (3) 第二章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相关的护理技术 (5) 第三章护理评估技术 (15) 第四章患者安全护理 (26) 第五章患者清洁与舒适护理 (34) 第六章给药法 (35) 第七章引流管护理 (44) 第八章气道护理技术 (51) 第九章营养与排泄护理技术 (59) 第十章标本采集技术 (67) 第十一章急救技术及护理 (75)

第十二章冷热疗技术 (83) 《临床护理技术规范》(基础篇 ) 参考答案 (90) 2

临床护理技术规范(基础篇 )单选题 第一章护理技术操作原则 1.实施护理操作前应遵循查对制度.核对患者的身份,不包括下列哪项() A 姓名 B 年龄 C .性别 D .住院号 E .血型号 2.尊重患者的选择权.向患者/家属解释实施护理操作的是() A 目的 B 程序 C .并发症 D .风险 E .以上都是 3.取放无菌物品时应面向无菌区,手臂必须保持在() A .胸部 B .胸部以上 C .头部以下 D .腰部以上E.腰部4.下列哪项不符合无菌操作原则() A .环境清洁、干燥 B .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分开放置 C .无菌持物钳只能夹取无菌物品 D .一份无菌物品未使用完毕时可以供他人使用 E .无菌包在未被污染、未打开的情况下有效期为7 天 5.以下哪项情况无菌包可以继续使用() A .被无菌生理盐水打湿 B .放在地面C.包装有霉点 D .密封容器的筛孔禁闭,在有效期内 E .外包装指示带没有变色 6.无菌包的开启,应注意() A .检查有效期 B .是否潮湿、破损 C .打开包布时不可触及包布的内面 Dv 不可跨越无菌区 E .以上都是 7.注射治疗时,抽出的药液必须在() 内使用。 A . 2h B 4h C 6h D . 8h E . 24h 8.无菌容器盛放的无菌物品,一经打开,使用时间最长不得超过() A 2h B 4h C6h D8h E.24h 9.根据灭菌技术原则,一般情况下选择灭菌技术时应优先选择() A .高压蒸汽灭菌技术 B .低温环氧乙烷灭菌技术 C . 2%戊二醛浸泡灭菌技术 D .过氧乙酸喷雾E.辐射灭菌技术 10 .属于物理灭菌法的是() A .湿热灭菌法 B 干热灭菌法 C 低温灭菌法D.辐射灭菌法 E 以上都是 11 .下列不需要灭菌处理的物品是() A .各类穿刺针 B .口腔诊疗牙钻 C .喉镜

临床护理技术服务规范及标准

临床护理技术服务规范 一、患者入院护理 (一)工作目标。 热情接待患者,帮助其尽快熟悉环境;观察和评估患者病情和护理需求;满足患者安全、舒适的需要。 (二)工作规范要点。 1.备好床单位。根据患者病情做好准备工作,并通知医师。 2.向患者进行自我介绍,妥善安置患者于病床。 3.测量患者生命体征,了解患者的主诉、症状、自理能力、心理状况,填写患者入院相关资料。 4.入院告知:向患者/家属介绍主管医师、护士、病区护士长。介绍病区环境、呼叫铃使用、作息时间、探视制度及有关管理规定等。鼓励患者/家属表达自己的需要及顾虑。 5.完成入院护理评估,与医师沟通确定护理级别,遵医嘱实施相关治疗及护理。 6.完成患者清洁护理,协助更换病员服,完成患者身高、体重、生命体征的测量(危重患者直接进入病房)。 (三)结果标准。 1.物品准备符合患者需要,急、危、重患者得到及时救治。 2.患者/家属知晓护士告知的事项,对护理服务满意。 二、患者出院护理 (一)工作目标。 患者/家属知晓出院指导的内容,掌握必要的康复知识。 (二)工作规范要点。 1.告知患者。针对患者病情及恢复情况进行出院指导,包括办理出院结账手续方法、出院后注意事项、带药指导、饮食及功能锻炼、遵医嘱通知患者复诊时间及地点、联系方式等。 2.听取患者住院期间的意见和建议。

3.做好出院登记,整理出院病历。 4.对患者床单位进行常规清洁消毒,特殊感染病人按院内感染要求进行终末消毒。 (三)结果标准。 1.患者/家属能够知晓护士告知的事项,对护理服务满意。 2.床单位清洁消毒符合要求。 三、生命体征监测技术 (一)工作目标。 安全、准确、及时测量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为疾病诊疗和制定护理措施提供依据。 (二)工作规范要点。 1.告知患者,做好准备。测量生命体征前30分钟避免进食、冷热饮、冷热敷、洗澡、运动、灌肠、坐浴等影响生命体征的相关因素。 2.对婴幼儿、老年痴呆、精神异常、意识不清、烦躁和不合作者,护士应采取恰当的体温测量方法或在床旁协助患者测量体温。 3.测腋温时应当擦干腋下,将体温计放于患者腋窝深处并贴紧皮肤,防止脱落。测量5-10分钟后取出。 4.测口温时应当将体温计斜放于患者舌下,用鼻呼吸,闭口3分钟后取出。 5.测肛温时应当先在肛表前端涂润滑剂,将肛温计轻轻插入肛门3-4厘米,3分钟后取出。用消毒纱布擦拭体温计。 6.发现体温和病情不相符时,应当复测体温。 7.体温计消毒方法符合要求。 8.评估测量脉搏部位的皮肤情况,避免在偏瘫侧、形成动静脉瘘侧肢体、术肢等部位测量脉搏。 9.测脉搏时协助患者采取舒适的姿势,以食指、中指、无名指的指腹按压桡动脉或其他浅表大动脉处,力度适中,以能触及到脉搏搏动为宜。 10.一般患者可以测量30秒,脉搏异常的患者,测量1分钟。 11.发现有脉搏短绌,应两人同时测量,分别测心率和脉搏。

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试题(带答案)四

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试题 1、静脉治疗:将各种药物(包括血液制品)以及血液,通过静脉注入血液循环的治疗方法,包括( )、( )和( );常用工具包括:注射器、输液(血)器、一次性静脉输液钢针、( )、中心静脉导管、()、输液港以及输液辅助装置等。 2、中心静脉导管:经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股静脉置管置管,尖端位于( )静脉或( )静脉的导管。 3、输液港:完全植入人体内的()输液装置,包括尖端位于上腔静脉的导管部分及埋植于皮下的注射座。 4、带有血管内导管或者拔除血管内导管()小时内的患者出现菌血症或(),并伴有发热(>38℃)、寒颤或低血压等感染表现,除血管导管外没有()。实验室微生物学检查显示:外周静脉血培养细菌或真菌阳性;或者从导管段和外周血培养出相同种类、相同药敏结果的致病菌。 5、药物渗出:静脉输液过程中,()药液进入静脉管腔以外的周围组织。 6、():静脉输液过程中,腐蚀性药液进入静脉管腔以外的周围组织。 7、药物外溢:在药物配置及使用过程中,药物意外溢出暴露于()中,如皮肤表面、台面、地面等。 8、请写出代码: 中心静脉导管()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肠外营养()输液港() 外周静脉导管( 9、实施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的医务人员应为()、医师和乡村医生,并应定期进行静脉治疗所必须的专业知识及技能培训。 10、PICC置管操作应由经过PICC专业知识与技能培训、考核合格且有()年及以上临床工作经验的操作者完成。 11、静脉注射、静脉输液、静脉输血及静脉导管穿刺和维护应遵循()原则。 12、置入PVC时宜使用(),置入PICC时宜遵守()原则。PICC穿刺以及PICC、CVC、PORT维护时,宜使用()。 13、消毒时应以穿刺点为中心用力擦拭,至少消毒( )遍或遵循消毒剂使用说明书,待自然干燥后方可穿刺。

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操作规程资料

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操作规程 一、卫生学洗手法 1、目的 ⑴去除手部皮肤污垢、碎屑和部分致病菌,避免污染无菌物品或清洁物品。 ⑵避免病人的感染或交叉感染。 2、注意事项 ⑴认真清洗指甲、指尖、指缝和指关节等易污染的部位。 ⑵手部不佩戴戒指等饰品。 ⑶应当使用一次性纸巾或者干净的小毛巾擦干双手,毛巾应当一用一消毒。 ⑷手未受到患者血液、体液等物质明显污染时,可以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代替洗手。 二、无菌技术 1、目的 ⑴保持无菌物品及无菌区域不被污染。 ⑵防止病原微生物侵入机体或传播给他人。 2、注意事项 ⑴进行无菌操作时、操作者身体应与无菌区保持一定距离。 ⑵取用无菌物品时、应面向无菌区,手臂应保持在腰部或治疗台面以上、不可跨越无菌区、手不可接触无菌物品。 ⑶无菌物品一经取出、即使未用也不可放回容器内。

三、生命体征监测技术 1、目的 ⑴测量、记录病人体温。 ⑵测量体温变化,分析热性伴随症状,为诊断、治疗、护理提供依据。① ⑶测量、记录病人的脉搏,判断有无异常情况。 ⑷通过观察脉搏的变化,间接了解心脏的情况,观察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为诊断、治疗、护理提供依据。 ⑸测量、记录病人的呼吸频率。 ⑹监测呼吸变化情况。 ⑺测量、记录病人的血压,判断有无异常情况。 ⑻监测血压变化,间接了解循环系统的功能情况。 2、注意事项 ⑴婴幼儿、意识不清、口腔疾病、张口呼吸或不合作的病人禁止测口温;腹泻、直肠或肛门手术者禁止测肛温;心肌梗死者慎测直肠温;极度消瘦者不宜测腋温。必要时,护理人员应当守候在病人身旁。 ⑵如有影响测量生命体征的因素时,应当推迟30min测量。 ⑶发生与病情不符时,应当重新测量。 ⑷如病人不慎咬破温度计,应立即清除口腔内玻璃碎片,再口服蛋清或牛奶延缓汞的吸收。如病情允许,服富含纤维食物以促进汞的排泄。 ⑸如病人有紧张、剧烈运动、哭闹等情况,需稳定后测量。 ⑹偏瘫病人测健侧。 ⑺不可用拇指诊脉。诊脉压力适中。测量脉率的同时,应注意脉率、强弱、动脉壁的弹性。 ⑻脉搏短绌的病人,按要求测量脉搏,即一名护士听心率另一名护士测脉搏,由听心率的护士发出开始、停止的口令。同时测量1分钟。 ⑼呼吸的速率会受到意识的影响,测量时不必告诉病人。 ⑽呼吸不规律的病人及婴儿应当测量1min。 ⑾如衣袖过紧或太多时,应当脱掉衣袖,以免影响测量结果。胸件勿整个人塞入袖带内,胸件的整个面都要和皮肤紧密接触,不可压得太重。 ⑿打气不可太猛,放气不可太快或太慢,以免影响血压值。如果听不清,应驱尽袖带内的气体,休息片刻重测。保持测量者视线与血压计刻度平行。 ⒀长期观察血压的病人,做到“四定”,即定时间、定部位、定体位、定血压计。

临床护理技术规范试题及复习资料

临床护理技术规范(基础篇)单选题 第一章护理技术操作原则 1.实施护理操作前应遵循查对制度.核对患者的身份,不包括下列哪项(E) A姓名B年龄C.性别D.住院号E.血型号 2.尊重患者的选择权.向患者/家属解释实施护理操作的是(E ) A目的B程序C.并发症D.风险E.以上都是 3.取放无菌物品时应面向无菌区,手臂必须保持在(D) A.胸部B.胸部以上C.头部以下D.腰部以上E.腰部 4.下列哪项不符合无菌操作原则(D) A.环境清洁、干燥B.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分开放置 C.无菌持物钳只能夹取无菌物品D.一份无菌物品未使用完毕时可以供他人使用 E.无菌包在未被污染、未打开的情况下有效期为7天5.以下哪项情况无菌包可以继续使用(D) A.被无菌生理盐水打湿B.放在地面C.包装有霉点 D.密封容器的筛孔禁闭,在有效期内E.外包装指示带没有变色 6.无菌包的开启,应注意(E) A.检查有效期B.是否潮湿、破损C.打开包布时不可触及包布的内面 Dv不可跨越无菌区E.以上都是 7.注射治疗时,抽出的药液必须在(A )内使用。 A.2h B 4h C 6h D.8h E.24h 8.无菌容器盛放的无菌物品,一经打开,使用时间最长不得超过(E) A 2h B 4h C 6h D 8h E.24h 9.根据灭菌技术原则,一般情况下选择灭菌技术时应优先选择(A) A.高压蒸汽灭菌技术B.低温环氧乙烷灭菌技术C.2%戊二醛浸泡灭菌技术D.过氧乙酸喷雾E.辐射灭菌技术 10.属于物理灭菌法的是(E) A.湿热灭菌法B干热灭菌法C低温灭菌法D.辐射灭菌法E以上都是 11.下列不需要灭菌处理的物品是(C) A.各类穿刺针B.口腔诊疗牙钻C.喉镜D.硬式内镜、腹腔镜E.结核患者使用后的支气管纤维镜 12.病区盛放消毒溶液的容器灭菌时间是(C) A.每天灭菌1次B.每周灭菌1次 C.每周灭菌2次D.每2周灭菌1次 E.每月灭菌1次 13压舌板、开口器等用物,最好采用(B) A.环氧乙烷灭菌B.高压蒸汽C.2%戊二醛浸泡 D.煮沸消毒E.紫外线照射消毒 14.铺好的无菌盘有效期为(B ) A.2 h B.4 h C.8 h D.24 h E.48 h 15.开启的无菌溶液需在(A )内使用。 A.4 h B.6 h C.8 h D.24 h E.48 h 16.小剂量独立包装皮肤消毒液启用后,更换一次时间是(D) A.8 h B.24 h C.1/2W D.1w E.直至用完 17.下列物品和器械不可用压力蒸汽灭菌的是(A) A.结核患者用后的支气管纤维镜B.扩阴器C.探针D.牙钻E.敷料 18.小剂量单包装皮肤消毒液,启用后使用不得超过(B ) A.3d B.7d C,l0d D.14d E.30d 19.干式无菌持物筒每(B )更换一次,一旦污染随时更换。 A.2 h B.4 h C.12 h D.24h E.48 h 20.结核患者使用后的支纤镜可选择2%戊二醛浸泡(E )小时灭菌。 A.1/2 B.1 C,2 D.4 E.10 2l.每批物品灭菌处理完成后,应做好登记,记录内容包括(E) A.灭菌包的种类、数量B.灭菌温度、日期C.作用时间 D.操作者姓名E.以上都是 22无菌物品存放间温、湿度应控制在(A) A.室温25℃左右,湿度不超过60% B.室温24℃左右,湿度不超过60% C.室温25℃左右,湿度不超过80% D.室温24℃左右,湿度不超过70% E.室温25℃左右,湿度不超过70% 23.消毒供应中心无菌物品的放置,不正确的是( C ) A 按无菌时间顺序排放 B 放置于无菌储物间的开放式存放架内 C.采用密封的储物柜存放 D.存放间温度25左右℃,湿度<60%

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试题(带答案)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2015年《静脉治疗》行业标准题库 、单选题(40题) 10、使用PICC 输血、输蛋白、输脂肪乳等高粘滞性药物后应如何操作 11、PICC 常见的的并发症有哪些 (D ) A 、机械性静脉炎 B 、导管堵塞 12、对于年龄小于2个月的婴儿,我们不推荐以下哪个皮肤消毒剂: A 、酒精 B 、洗必泰 C 、复合碘制剂 15、渗透压 (C )的药物可在24小时内造成化学性静脉炎 16、PICC 置管操作应由经过 PICC 专业知识与技能培训、 考核合格且有(D )操作者完成。 1、 输血完毕应记录,空血袋应低温保存( B )。 2、 3、 4、 5、 A 、12 h B 、24h C 、36h D 、48h PICC 导管在治疗间歇应至少 D )维护一次。 A 、1天 B 、3天 C 、5天 D 、7天 有效碘溶液浓度不低于( )的碘伏。 A 、% C 、% D 、 2% PN 是由(D )在层流室 B 护士 /超净台内配置。 A 、医生 C 、药师 D 、经过培训的医护人员 PORT 在治疗间歇间应至少每( A 、3天 B 、1周 D )维护一次。 C 、2周 D 、4周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带有血管内导管或者拔除血管内导管( 症或真菌血症,且除血管导管外没有其他明确的感染源。 6、 C )内的患者出现菌血 7、 A 、12h B 、24h C 、48 h D 、72h 连接PORT 时应使用专用的无损伤针穿刺, 持续输液时无损伤针应每 (D )更换一次。 A 、24h B 、48h C 、72h D 、7d PN 宜现用现配,应在(B )内输注完毕。 A 、12h B 、24h C 48h D 、72h 9、 药物渗出指:静脉输液过程中, A 、腐蚀性药物 B 、非腐蚀性药物 进入静脉管腔以外的周围组织。 C 、刺激性药物 D 、非刺激性药物 A 、 B 、 C 、 立即静脉滴注生理盐水,冲洗导管 常规冲管后,立即用 10ml-20ml 以上都不是 D 、 生理盐水脉冲式冲管,再输注其他液体 以上都是 B 、 C 、 血栓形成 D 、以上都是 13、药物引起静脉炎的因素( E ) A 、PH 值 B 、渗透压 C 、刺激性 D 、药物的浓度 E 、 以上都是 14、以下哪种是潜在与导管感染相关的病原体 A 、金黄色葡萄球菌 B 、念球菌 (D ) C 、白喉杆菌 D 、 以上都是 A 、>280mosm/L B 、>340mosm/L C 、 > 600mosm/L D 、 > 800mosm/L

《临床护理技术规范》试题及答案.doc

《临床护理操作技术规范》基础知识问答集 护理学会 2019年1月

目录 临床护理技术规范(基础篇)单选题 (3) 第一章护理技术操作原则 (3) 第二章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相关的护理技术 (5) 第三章护理评估技术 (15) 第四章患者安全护理 (26) 第五章患者清洁与舒适护理 (34) 第六章给药法 (35) 第七章引流管护理 (44) 第八章气道护理技术 (51) 第九章营养与排泄护理技术 (59) 第十章标本采集技术 (67) 第十一章急救技术及护理 (75) 第十二章冷热疗技术 (83) 《临床护理技术规范》(基础篇)参考答案 (90)

临床护理技术规范(基础篇)单选题 第一章护理技术操作原则 1.实施护理操作前应遵循查对制度.核对患者的身份,不包括下列哪项( ) A姓名B年龄C.性别D.住院号E.血型号 2.尊重患者的选择权.向患者/家属解释实施护理操作的是( ) A目的B程序C.并发症D.风险E.以上都是 3.取放无菌物品时应面向无菌区,手臂必须保持在( ) A.胸部B.胸部以上C.头部以下D.腰部以上E.腰部 4.下列哪项不符合无菌操作原则( ) A.环境清洁、干燥B.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分开放置 C.无菌持物钳只能夹取无菌物品D.一份无菌物品未使用完毕时可以供他人使用E.无菌包在未被污染、未打开的情况下有效期为7天 5.以下哪项情况无菌包可以继续使用( ) A.被无菌生理盐水打湿B.放在地面C.包装有霉点 D.密封容器的筛孔禁闭,在有效期内E.外包装指示带没有变色 6.无菌包的开启,应注意( ) A.检查有效期B.是否潮湿、破损C.打开包布时不可触及包布的内面 Dv不可跨越无菌区E.以上都是 7.注射治疗时,抽出的药液必须在( )内使用。 A.2h B 4h C 6h D.8h E.24h 8.无菌容器盛放的无菌物品,一经打开,使用时间最长不得超过( ) A 2h B 4h C 6h D 8h E.24h 9.根据灭菌技术原则,一般情况下选择灭菌技术时应优先选择( ) A.高压蒸汽灭菌技术B.低温环氧乙烷灭菌技术 C.2%戊二醛浸泡灭菌技术D.过氧乙酸喷雾E.辐射灭菌技术 10.属于物理灭菌法的是( ) A.湿热灭菌法B干热灭菌法C低温灭菌法D.辐射灭菌法E以上都是11.下列不需要灭菌处理的物品是( ) A.各类穿刺针B.口腔诊疗牙钻C.喉镜 D.硬式内镜、腹腔镜E.结核患者使用后的支气管纤维镜 12.病区盛放消毒溶液的容器灭菌时间是( ) A.每天灭菌1次B.每周灭菌1次 C.每周灭菌2次D.每2周灭菌1次 E.每月灭菌1次 13压舌板、开口器等用物,最好采用( ) A.环氧乙烷灭菌B.高压蒸汽C.2%戊二醛浸泡 D.煮沸消毒E.紫外线照射消毒 14.铺好的无菌盘有效期为( ) A.2 h B.4 h C.8 h D.24 h E.48 h 15.开启的无菌溶液需在( )内使用。 A.4 h B.6 h C.8 h D.24 h E.48 h 16.小剂量独立包装皮肤消毒液启用后,更换一次时间是( )

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服务规范试题答案

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服务规范试题答案 一填空题 1、护士应当告知患者皮试后20分钟内不要离开病房,不要按揉注射部位。 2、皮下注射胰岛素时,嘱患者注射后15分钟开始进食,避免不必要的活动,注意安全。 3、物理降温时,应当避开患者的枕后、耳廓、心前区、腹部、阴囊及足底部位。 4、给患者醇浴前应评估患者病情、意识、局部组织灌注情况、皮肤情况、配合程度、有无酒精过敏史。 5、选择弹性适当血管穿刺,正确实施输液前后留置针的封管及护理,标明穿刺日期、时间并签名。 5.严密观察留置针有无脱出、断裂,局部有无红肿热痛等静脉炎表现,及时处理置管相关并发症。 6、输血核对必须双人核对,包括取血时核对,输血前、中、后核对和发生输血反应时的核对。核对内容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床号、住院号、血袋号、血型、血液数量、血液种类、交叉试验结果、血液有效期、血袋完整性和血液的外观。发生输血反应时核对用血申请单、血袋标签、交叉配血试验记录及受血者与供血者的血型,并保留输血装置和血袋。 7、患者入院时护士应测量患者生命体征,了解患者的主诉、症状、自理能力、心理状况,填写患者入院相关资料。 8、对服用强心甙类药物的患者,服药前应当先测脉搏、心率,注意其节律变化,如脉率低于60次/分钟或者节律不齐时,暂不服用并及时通知医师。

9、测肛温时应当先在肛表前端涂润滑剂,将肛温计轻轻插入肛门3-4厘米,3分钟后取出。用消毒纱布擦拭体温计。 10、尿潴留患者一次导出尿量不超过1000毫升,以防出现虚脱和血尿。 二问答题 1、简述静脉血标本的采集技术的工作规范要点 1.遵循查对制度,符合无菌技术,标准预防原则。 2.评估患者的病情、静脉情况,准备用物。若患者正在进行静脉输液、输血,不宜在同侧手臂采血。 3.告知患者/家属采血的目的及采血前后的注意事项。 4.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 5.采血后指导患者压穿刺点5-10分钟,勿揉,凝血机制差的患者适当延长按压时间。 6.按要求正确处理血标本,尽快送检。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试题

20XX年《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试题科室:姓名:护龄:学历:职称:得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0分) 静脉治疗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药物渗出 药物外溢 PICC 二、填空题(每题1分,共30分) 1、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指拔除血管内导管_______ 内出现的菌血症 2、输液过程中,腐蚀性药物进入静脉管腔以外的周围组织称为__________ 3、外周静脉导管的缩略语为 _____ 4、PICC置管操作者要求经过PICC专业知识与技能培训考核合格且有_______ 年以上临床工作经验 5、静脉穿刺部位 _____ 使用抗菌油膏 6、外周静脉留置针 _____ 用于腐蚀性药物等持续性静脉滴注 7、接受乳房根治术和腋下淋巴结清扫术的患者________ 选健侧肢体进行穿刺 8、外周静脉留置针穿刺处的皮肤消毒范围直径应大于________ cm 9、PICC穿刺时,以穿刺点为中心消毒皮肤,直径大于 ________ c m 1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ICC穿刺时,患者的手臂外展与躯干成 11、患有上腔静脉压迫综合症的患者 ______ 进行PICC置管 12、PN应在____ 内输注完毕 1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N如需存放,应置于冰箱内 14、___________________ 在输注的PN中添加任何药物 15、全血、成分血和其他血液制品应从血库取出后 _______ 内输注 16、1个单位的全血或成分血应在内_______ 内输完 1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输血完毕空血袋应低温保存 18、PICC、CVC、PORT的冲管和封管应使用 _________ m l及以上注射器 19、使用静脉导管的患者,在输液完毕后应用导管容积加延长管容积________ 的生理盐水或肝素盐水正压封管 20、PICC及CVC封管时可用的肝素盐水的浓度为_______ U/ml 21、持续输液时,连接PORT的专用无损伤针应每 ______ 更换一次

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操作规程

临床常见护理技术操作规程 一、氧气吸入技术规与操作流程 (一)评估和观察要点。 1.评估患者的病情、意识、呼吸状况、合作程度及缺氧程度。 2.评估鼻腔状况:有无鼻息肉、鼻中隔偏曲或分泌物阻塞等。 3.动态评估氧疗效果。 (二)操作要点。 1.严格掌握吸氧指征,选择适合的吸氧方式。 2.正确安装氧气装置,管道或面罩连接紧密。 3.根据病情调节合适的氧流量。 4.用氧的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呼吸、神志、氧饱和度及缺氧程度改善情况等。 (三)指导要点。 1.向患者解释用氧目的,以取得合作。 2.告知患者或家属勿擅自调节氧流量,注意用氧安全。 3.根据用氧方式,指导有效呼吸。 (四)注意事项。 1.保持呼吸道通畅,注意气道湿化。 2.保持吸氧管路通畅,无打折、分泌物堵塞或扭曲。 3.面罩吸氧时,检查面部、耳廓皮肤受压情况。 4.吸氧时先调节好氧流量再与患者连接,停氧时先取下鼻导管或面罩,再关闭氧流量表。 5.注意用氧安全,尤其是使用氧气筒给氧时注意防火、防油、防热、防震。 6.新生儿吸氧应严格控制用氧浓度和用氧时间。 二、注射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皮注射技术 1、评估和观察要点。 (1).评估患者病情、意识状态、自理能力及合作程度 (2).了解患者过敏史、用药史、不良反应史。 ( 3).评估注射部位的皮肤状况。 (4).了解用药反应及皮试结果。 2、操作要点。 (1).核对药物和患者,协助患者采取适当体位,暴露注射部位。 (2).消毒皮肤。 (3).绷紧皮肤,注射器针头斜面向上与皮肤呈5°角刺入皮,注入0.1ml药液,使局部呈半球状皮丘,皮肤变白并显露毛孔。 (4).迅速拔出针头,勿按压注射部位。 (5).对做皮试的患者,按规定时间由2名护士观察结果。 3、指导要点。 (1).告知患者皮注射的目的、方法及配合要点。 (2).告知患者出现任何不适,立即通知医护人员。 4、注意事项。 (1).消毒皮肤时,避免反复用力涂擦局部皮肤,忌用含碘消毒剂。 (2).不应抽回血。 (3).判断、记录皮试结果,告知医生、患者及家属并标注。 (4).备好相应抢救药物与设备,及时处理过敏反应。 (5).特殊药物的皮试,按要求观察结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