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普顿散射散射光子及微分截面与散射角的关系

康普顿散射散射光子及微分截面与散射角的关系
康普顿散射散射光子及微分截面与散射角的关系

康普顿散射光子能量及微分截面的测量

[实验目的]

1.理解康普顿散射及微分截面的概念;

2.熟练掌握康普顿散射光子及微分截面的计算;

3.掌握康普顿散射微分截面测量方法。 [实验内容]

1.利用康普顿散射谱仪测量康普顿散射微分截面及散射光子的能量。

2.在同一坐标中作出康普顿散射微分截面及散射光子的能量的理论值与实验值,并比较。 [实验原理]

1、康普顿散射

康普顿效应是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的三种效应之一。康普顿效应是入射光子与物质原子中的核外电子产生非弹性碰撞而被散射。散射时,入射光子把部分能量转移给电子,使它脱离原子成为反冲电子,而散射光子的能量和运动方向发生变化。如图一所示,其中h ν是入射γ光子的能量,h ν'是散射γ光子的能量,θ是散射角,e 是反冲电子,Φ是反冲角。

图1 康普顿散射示意图

由于发生康普顿散射的γ光子能量比电子的束缚能要大的多,所以入射γ光子与原子中的电子作用时,可以把电子的束缚能忽略,看成是自由电子,并视为散射发生以前电子是静止的,动能为0,只有静止能量m 0C 2,散射后,电子获得速度V

,此时电子的能量

m E =

,

动量为m

mv = , 其中β=V /c ,c 为光速。

用相对论的能量和动量守恒定律就可以得到:

e

E 反冲电子

2

0m m c h h νν'+=

…………………………………………

(1)

'cos cos h h c c ννφθ=+? (2)

'sin sin h c

νθφ=

(3)

由(1)(2)(3)式可得出:

2

0'1(1cos )h h h m c ν

ννθ=+- (4)

其中h ν/c 是入射γ光子的动量,h ν'/c 是散射γ光子的动量,此式就表示散射γ光子能量与入射γ光子能量及散射角的关系。

2、康普顿散射的微分截面

康普顿散射的微分截面的意义是:一个能量为h ν的入射γ光子与一个电子作用后被散射到θ方向单位立体角里的几率。记作

()

d d σθΩ

。 它的表达式为:

2220()''

()(sin )2'r d h h h d h h h σθνννθννν

=+-Ω ,(cm 2/单位立体角)… (5) 其中r 0=2.818×10-13cm 是光电子的经典半径,此式通常称为“克来因——任科”公式。 此式所描述的就是微分截面与入射γ光子能量及散射角的关系。

本实验用闪烁谱仪测量各散射角的散射γ光子能谱,用光电峰峰位及光电峰面积得出

散射γ光子能量h ν,并计算出微分截面的相对值:0()

()d d d d σθσθΩ

Ω

[实验仪器]

康普顿散射谱仪,BH1307多道,PHA1.8/UMS38软件,60Co ,137Cs ;实验装置图如图2所示。

图2 康普顿散射实验装置示意图

[操作使用方法]

(一)h ν″及(

0()()d d d d σθσθΩ

Ω

)′ 的实验测定方法

1、h ν″的测量方法

① 对谱仪进行能量刻度,作出能量~道数的曲线。

② 由散射γ光子能谱光电峰峰位的道数在刻度曲线上(见附录一)查出散射γ光子的能量h ν″。

需说明的是:实验装置中已考虑了克服地磁场的影响,光电倍增管已用圆筒形坡莫合金包住;即使这样,不同θ角的散射光子的能量刻度曲线仍有少量的差别。

2、( 0()

()

d d d d σθσθΩ

Ω

)′ 的测量方法

根据微分散射截面的定义,当有N 0个光子入射时,与样品中Ne 个电子发生作用,在忽略多次散射自吸收的情况下,散射到θ方向Ω立体角里的光子数N(θ)应为:

0()

()d N N Ne f d σθθ=

ΩΩ

………………………………………………(6) 这里的f 是散射样品的自吸收因子,我们假定f 为常数,即不随散射γ光子能量变化。 由图一可以看出,在θ方向上,NaI 晶体对散射样品(看成一个点)所张的立体角Ω为S/R 2,S 是晶体表面面积,R 是晶体表面到样品中心的距离。Ω已知。则N(θ)就是入射到晶体上的散射γ光子数。我们测量的是散射γ光子能谱的光电峰计数N p (θ),假定晶体的光电峰本征效率为εf (θ),则有:

()()()p f N N θθεθ= (7)

已知晶体对点源的总探测效率η(θ)(见附录三),及晶体的峰总比 R(θ)(见附录四),

设晶体的总本征效率为ε(θ),则有:

()

()()

f R εθθεθ= ………………………………………(8) 4()()π

ηθεθ=

Ω

……………………………………………………(9) 由(8)、(9)可得:

4()()

f R π

εθηθ=Ω

……………………………………………………(10) 将(10)式代入(7)式则有:

4()()()()

p N N R π

θθθηθ=Ω

……………………………………………(11) 将(6)式代入(11)式则有:

0()4()()()p d N R N Ne f d σθπ

θθηθ=

ΩΩΩ

……………………………(12) 由(12)可得:

0()()

()()4p N d d R N Nef

θσθθηθπ=

Ω ……………………(13) 这里需要说明:η、R 、ε、ε

f

都是能量的函数,但在我们的具体情况下,散射γ光

子的能量就取决于θ,所以为了简便起见,我们都将它们写成了θ的函数。

(13)式给出了微分截面

()

d d σθΩ

与各参量的关系,若各量均可测或已知,则微分截面可求。实际上有些量无法测准(如N 0、Ne 等),只能求得微分截面的相对值

( 0()()d d d d σθσθΩ

Ω

)′,在此过程中,一些未知量都消掉了。例如我们取θ=20°,由

(13)式不难得到:

(0()()d d d d σθσθΩ

Ω

)’= 000()

()()

()()()

p p N R N R θθηθθθηθ (14)

由(14)式可看出,实验测量的就是N p (θ)。 注意,N p (θ)和N p (θ0)的测量条件应相同。 [操作步骤] 1、实验预习

1)复习康普顿散射的有关知识,搞清微分截面的概念,各公式的意义。 2)将附录三和附录四的表作成曲线。

3)计算不同散射角下的散射γ光子的能量h ν′(θ=0°、20°、40°、60°、80°、100°、120°、180°),并作h ν′~θ曲线。

4)计算 0()

()

d d d d σθσθΩ

Ω

(已知:h ν=662Kev , m 0c 2=511Kev ,r 0=2.818×10-13cm ,

θ=20°,R 、η值在附录中给出),并作0()

()

d d d d σθσθΩ

Ω

~θ曲线。

5)拟制实验报告表。 2、实验准备

1)仪器各部件连接好,预热30分钟。 2)调整仪器,使其处于较佳的工作状态。 3)双击桌面上的UMS 图标,进入测量程序。 3、能量刻度

1)移动探头,使θ=0°;取下散射样品,将放射源打开至标记位置。

2)点击“设置”设置测量所需的时间(单位默认为秒)后确认,点击“开始”进入测量状态;测量完毕后,在程序主界面中记录光电峰峰位。

3)关闭137Cs 源;将60Co 源放在探头前方并对准探头的准直孔,按步骤2的测量方法测量,将得到的各光电峰峰位的道数值填入实验记录表一内。

4)作能量刻度曲线。

4、改变散射角θ,测量其相应的散射光子能量及不同θ散射光子能峰的净峰面积 1)移动探头,使θ=20°。 2)放上散射样品,打开放射源。

3)输入测量时间测量散射光子能谱即总谱,测量完毕记录光电峰峰位、上下边界道数和总峰面积的值(具体测量方法同能量刻度2)。上下边界道数的取法应为两边都取平坦部分且尽量接近散射峰(如图3)。

4)取下散射样品,在相同的测量时间内测量本底谱,测量完毕后在对应的上下边界道数间求出本底面积。

5)净峰面积=总峰面积-本底面积。

6)其它角度下的测量方法相同,将得到的各θ角下光电峰峰位、上下边界道、总峰面积、本底面积和净峰面积值填入实验记录表二内。

7)在测量程序的主界面下按点击“关闭”,弹出“退出?”窗口,确认后退出测量程序。

8)将放射源屏蔽后锁好。 5、计算

1)根据各光电峰峰位的道数值在能量刻度曲线上找出对应的散射光子能量的实验值h ν″,再由此能量在η(θ)~E 和R(θ)~E 曲线上找出对应的η(θ)和R(θ)值,计算

出散射光子的 ( 0()()d d d d σθσθΩ

Ω

)′值 。

2)将散射光子能量的实验值h ν″~θ曲线画在预习要求3的同一坐标纸上,计算实验值h ν″与理论值h ν′的误差。

3)将散射光子的微分截面的实验值(

0()()d d d d σθσθΩ

Ω

)′~θ曲线画在预习要求

4的同一坐标纸上,计算实验值与理论值的相对误差。

图3 总峰面积的取值方法

[误差简要分析]

1、h ν′'测量中的误差主要来源:

① 仪器在测量过程中,散射γ光子峰位漂移; ② 调整散射角θ的偏差; ③ 能量刻度曲线引起的误差。

2、 0()

()d d d d σθσθΩ

Ω

测量中的误差主要来源:

① 所取光电峰峰位道数不准而产生的峰面积计数误差; ② 峰面积计数的统计误差;

③ R(θ)、η(θ)引用的参照数据,与该实验的条件不完全一致; ④ 自吸收因子f 引进的误差。

附录一、137Cs 和散射γ光子能量与散射角θ的关系

附录二、微分截面与入射γ光子能量及散射角θ的关系

附录三、距点源30cm ,Φ40×40mm NaI(Tl)对点源总探测效率与能量关系

附录四、距点源10cm ,Φ40×40mm NaI(Tl)对点源的峰总比与能量关系 附录五、预习计算表 不同θ下的h ν′及

0()()

d d d d σθσθΩ

Ω

[思考题]

1.康普顿散射微分截面实验值与理论值存在差异的原因?

2.能量刻度后,装置工作条件能变动吗?为什么?

附录:软件的使用方法

1.GammaVision 能量刻度

能量点道数拟合的

能量拟合偏差

能量刻度完成后……

净计数率:

137.80 cps 光标处道数、能量、计数等信息

能量刻度的注意事项

1. 2. 能量刻度的点的选择应该基于实验所感兴趣的能量范围,如若感兴趣低能到高能较宽的能区,最好在低能和高能都能选择刻度点,以避免由于刻度点过于集中于某个区域所造成的能量刻度的不准确。

3. 选择自动刻度时,需要注意恰当的选择核素库,并最好能够对应谱图中的峰的个数。

4. 能量刻度完成之后,最好保存成文件格式,文件名最好为时间,以备查询。

能量刻度结果对话框

……

光谱分析 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 材料科学基础实验 指导老师: 乔旭升 成绩: 实验名称: 光谱分析 实验类型: 同组学生姓名: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必填) 三、主要仪器设备(必填) 五、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 七、讨论、心得 二、实验内容和原理(必填) 四、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必填)一、实验目的 通过本实验了解紫光/可见光光度计、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 )和荧光光谱仪的基本原理、主要用途和实际操作过程。掌握玻璃透光率、薄膜吸收光谱、固体粉末红外光谱和固体发光材料荧光光谱的测试方法。学习分析影响测试结果的主要因素。 二、实验原理 电磁波可与多种物质相互作用。如果这种作用导致能量从电磁波转移至物质,就称为吸收。当光波与某一受体作用时,光子和接受体之间就存在碰撞。光子的能量可被传递给接受体而被吸收,由此产生吸收光谱。通常紫外和可见光的能量接近于某两个电子能级地能量差,故紫外与可见光吸收光谱起源于价电子在电子能级之间的跃迁,又称为电子光谱。 当一束平行单色光照射到非散射的均匀介质时,光的一部分将被介质所反射,一部分被介质吸收,一部分透过介质。如果入射光强度为I0.反射光强度为Ir ,吸收光强度为Ia ,透过光强度为It ,则有I0=Ir+Ia+It 投射光强度与入射光强度之比称为透光率 T=It/I0 当一束具有连续波长的红外光照射某化合物时,其分子要吸收一部分光能转变为分子的震动能量或转动能量。此时若将其透过的光用单色器进行色散,就可得到一带暗条的谱带。以红外光的波长或波数为横坐标,以吸收率或者透过率百分数为纵坐标,把该谱带记录下来,就可得到该化合物的红外吸收光谱图。不同的化合物均有标准特征谱,将实验所得的光谱与标准谱对照,就可进行分子结构的基础研究和化合组成的分析。可由吸收峰的位置和形状来推知被测物的结构,按照特征峰的强度来测定混合物中各组分的含量。 当分子吸收来自光辐射的能量后,其本身就由处于稳定的基态跃迁至不稳定的激发态: M+h ν→。激发态是不稳定的,寿命极短,激发态分子会迅速以向周围散热或再发射电磁波(荧光或磷光)的方式回到基态: →M+荧光(或磷光)。任何能产生荧光(或磷光)的物质都具有两个特征光谱: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 激发光谱:荧光(或磷光)为光致发光,因此必须选择合适的激发光波长,这可通过激发

康普顿散射 实验报告

康普顿散射 【实验目的】 1、通过实验来验证康普顿散射的γ光子能量及微分散射截面与散射角的关系。 2、学会康普顿散射效应的测量技术,学习测量微分散射截面的实验技术。 【实验原理】 1.康普顿散射 康普顿效应是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的三种效应之一。康普顿效应是入射光子与物质原子中的核外电子产生非弹性碰撞而被散射的现象。碰撞时,入射光子把部分能量转移给电子,使它脱离原子成为反冲电子,而散射光子的能量和运动方向发生变化。 当入射光子与电子发生康普顿效应时,如图3.9-1所示, 其中hν是入射γ光子的能量,hν′是散射γ光子的能量,θ是散射角,e 是反冲电子,Φ是反冲角。 由于发生康普顿散射的γ光子的能量比电子的束缚能要大得多,所以入射的γ光子与原子中的电子作用时,可以把电子的束缚能忽略,看成是自由电子,并视散射发生以前电子是静止的,动能为0,只有静止能量m 0c 2。散射后,电子获得速度v ,此时电子的能量2220/1E mc m c β==-,动量为20/1mv m v β=-,其中/v c β=,c 为光速。 用相对论的能量和动量守恒定律就可以得到 22200/1m c h m c h νβν'+=-+ 20/cos /1cos /h c m v h c νβνθ'=Φ-+ 式中,hν/c 是入射γ光子的动量,hν′/c 是散射γ光子的动量。 2 0sin /sin /1h c m v νθβ'=Φ- 由式(3.9-1)、(3.9-2)、(3.9-3)可得出散射γ光子的能量 2 01(1cos )h h h m c ν νν θ'= +- 此式就表示散射γ光子能量与入射γ光子能量、散射角的关系。 2.康普顿散射的微分截面 康普顿散射的微分截面的意义是:一个能量为hv 的入射γ光子与原子中的一个核外电子作用后被散射到θ方向单位立体角里的几率(记作 ()d d σθΩ ,单位:cm 2/单位立体角)为 220()()(sin )2r d h h h d h h h σθνννθννν ''=+-'Ω 式中r 0=2.818×10-13cm ,是电子的经典半径,式(3.9-5)通 常称为“克来茵一仁科”公式,此式所描述的就是微分截面与入射γ光子能量及散射角的关系。 图3.9-1 康普顿散射示意图 反冲电子 散射光子 入射光子

卢瑟福散射实验报告

陈杨PB05210097 物理二班 实验题目:卢瑟福散射实验 实验目的: 1.通过卢瑟福核式模型,说明α粒子散射实验,验证卢瑟福散射理论; 2.并学习应用散射实验研究物质结构的方法。 实验原理: 现从卢瑟福核式模型出发,先求α粒子散射中的偏转角公式,再求α粒子散射公式。 1.α粒子散射理论 (1)库仑散射偏转角公式 设原子核的质量为M,具有正电荷+Ze,并处于点O,而质量为m,能量为E,电荷为2e的α粒子以速度ν入射,在原子核的质量比α粒子的质量大得多的情况下,可以认为前者不会被推动,α粒子则受库仑力的作用而改变了运动的方向,偏转θ角,如图所示。图中ν是α粒子原来的速度,b是原子核离α粒子原运动径的延长线的垂直距离,即入射粒子与原子核无作用时的最小直线距离,称为瞄准距离。 图α粒子在原子核的库仑场中路径的偏转 当α粒子进入原子核库仑场时,一部分动能将改变为库仑势能。设α粒子最初的的动能和角动量分别为E和L,由能量和动量守恒定

律可知: ???? ??++?=??222202241 ?πεr r m r Ze E (1) L b m mr ==? ? ν?2 (2) 由(1)式和(2)式可以证明α粒子的路线是双曲线,偏转角θ与瞄准距离b 有如下关系: 20 2242 Ze Eb ctg πεθ = (3) 设 E Ze a 02 42πε= ,则 a b ctg 22 = θ (4) 这就是库仑散射偏转角公式。 (2)卢瑟福散射公式 在上述库仑散射偏转公式中有一个实验中无法测量的参数b ,因此必须设法寻找一个可测量的量代替参数b 的测量。 事实上,某个α粒子与原子散射的瞄准距离可大,可小,但是大量α粒子散射都具有一定的统计规律。由散射公式(4)可见,θ与b 有对应关系,b 大,θ就小,如图所示。那些瞄准距离在b 到db b +之间的α粒子,经散射后必定向θ到θθd -之间的角度散出。因此,凡通过图中所示以b 为内半径,以db b +为外半径的那个环形ds 的α粒子,必定散射到角θ到θθd -之间的一个空间圆锥体内。

泡利关于动电子微分散射截面的原始论文-德语文字

über die Intensit?t der Streustrahlung bewegter Freier Elektronen von W. Pauli, Zürich (3. VI. 33.) §1. Die Problemstellung Durch die Formel von Klein und Nishina ist die Intensit?t der Streustrahlung durch anfangs ruhende freie Elektronen bestimmt. Die vorliegende Arbeit entstand aus der Problemstellung, ob gebundene Elektronen gem?ss dieser Klein-Nishina’schen Formel streuen, sobald die einfallende Strahlung eine Frequenz besitzt, die gross ist gegen die Ionisierungsfrequenz des Atoms. Bei der Beantwortung dieser Frage ist zun?chst zu beachten, dass bei endlichem Streuwinkel die Frequenz der gestreuten Strahlung bei wachsender Frequenz der einfallenden Strahlung gegen einen festen Grenzwert konvergiert und nicht beliebig anw?chst. Schon aus diesem Grunde sind Abweichungen der Intensit?t der gestreuten Strahlung von dem durch die Klein-Nishina-Formel gegebenen Wert zu erwarten, die prozentual endlich bleiben, wenn beliebig anw?chst v v ′v Man kann jedoch den Grenzfall betrachten, dass nicht nur beliebig anw?chst, sondern auch , und zwar derart, dass der Quotient gegen einen festen Grenzwert konvergiert. Dies setzt allerdings voraus, dass der Streuwinkel mit wachsendem nach Null konvergiert (und zwar wie ). Wir wollen diesen Grenzfall (Auf die Bedeutung dieses Grenzfalles bin ich von W. Heisenberg aufmerksam gemacht worden.) v v ′/v v ′v 1/2v ?v →∞ v ′→∞ /v v 1γ′→< (1) Kurz als “Limes L ” bezeichnen. Man k?nnte nun vielleicht vermuten, dass wenigstens in diesem Limes L die Intensit?t der Streustrahlung gleich ist dem für die betreffende Frequenz der Streustrahlung durch die Klein-Nishina-Formel gegebenen Wert . Die Prüfung dieser Frage hat jedoch ergeben, dass diese Vermutung nicht zutrifft . Hier wollen wir dies nur für bewegte freie Elektronen zeigen, w?hrend die etwas komplizierteren Verh?ltnisse bei gebundenen Elektronen in der nachfolgenden Arbeit von CASIMIR behandelt werden. v ′Im Fall der bewegten freien Elektronen zeigt es sich n?mlich, dass auch im Limes L die Anfangsgeschwindigkeit der Elektronen in der Formel für die Intensit?t der Streustrahlung pro Frequenzintervall dv ′ nicht herausf?llt, Es kann dies als eine Art Dopplereffekt der Streuintensit?t betrachtet werden. Im folgenden §2 führen wir allgemein die Lorentz-Transformation der Klein-Nishina-Formel durch, w?hrend der §3 den übergang zum Limes L enth?lt. §2. Lorentz-Transformation der Klein-Nishina-Formel Der Absorptions- oder Schw?chungskoeffizient A der in einer bestimmten Richtung einfallenden Strahlung der Frequenz pro Raumwinkel n v d Ω der gestreuten Strahlung ist folgendermassen definiert. F?llt eine bestimmte Anzahl von Quanten der Frequenz in einer gewissen Zeit auf die ruhende, auf der Einfallsrichtung 1N v t n senkrechte Fl?che mit dem Areal , so werden von diesen Quanten q 21 1N N Ad q =Ω (2) in den r?umlichen Winkel d Ω gestreut. Ist 1E N hv =

辐射防护实验报告

《辐射防护实验报告》 专业:xxx 姓名:xxx 学号:2010xxxx 实验一:γ射线的辐射防护 一、实验目的 1、掌握X-γ剂量率仪的使用方法; 2、了解环境中的γ照射水平; 3、通过不同时间和距离的测量,获得γ外照射防护的直观认识,加强理论与实际的联系。 二、实验原理 闪烁探测器是利用核辐射与某些透明物质相互作用,使其电离和激发而发射荧光的原理来探测核辐射的。γ射线入射到闪烁体内,产生次级电子,使闪烁体内原子电离、激发后产生荧光。这些光信号被传输到光电倍增管的光阴极,经光阴极的光电转换和倍增极的电子倍增作用而转换成电信号,它的幅度正比于该次级电子能量,再由所连接的电子学设备接收、放大、分析和记录。 三、实验内容 1、测量实验室γ照射本底环境; 2、测量一条环境γ照射剂量率剖面; 3、测量岩石的γ照射剂量率; 4、加放射源,测量并计算不同测量时间情况下的剂量; 5、加放射源,测量不同距离情况下的剂量率。 四、实验设备 1、Ra-226源一个; 2、X-γ剂量率仪一台; 3、岩石标本。 五、实验步骤

布置实验台,注意:严格按照实验步骤进行,首先布置好准直器、探测仪,最后放置放射源,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 实验步骤如下: 1、调节准直器以及探测仪器的相对位置; 2、设置好仪器的测量时间为30秒,记录仪器的本底剂量率Nd (连测3次,取平均值); 3、在探测仪器对面布置好放射源,使得射束中轴线和准直器中轴线重合,源探距离为1米,如上图所示,测定并记录仪器的剂量率N01(连测3次,取平均值); 4、调整仪器的测量时间为60秒,测定并记录仪器的剂量率N02(连测3次,取平均值); 5、调整仪器的测量时间为90秒,测定并记录仪器的剂量率N0(连测3次,取平均值); 6、暂时屏蔽放射源,源探距离为米,测定并记录仪器的剂量率N1(连测3次,取平均值); 7、暂时屏蔽放射源,源探距离为2米,测定并记录仪器的剂量率N2(连测3次,取平均值); 8、在校园里测量一条环境γ照射剂量率剖面,记录每个测点的仪器的剂量率(连测3次,取平均值); 9、在博物馆前的岩石标本处测量不同岩性岩石的γ照射剂量率,记录每个测量的剂量率(连测3次,取平均值); 10、数据处理。 数据处理如下: 1)本底剂量率为: 2)在距离放射源、1、2米处不同时间计数率为:

物理学史9.3 康普顿效应

9.3康普顿效应 在1923年5月的《物理评论》上,A.H.康普顿以《X射线受轻元素散射的量子理论》为题,发表了他所发现的效应,并用光量子假说作出解释。他写道②: “从量子论的观点看,可以假设:任一特殊的X射线量子不是被辐射器中所有电子散射,而是把它的全部能量耗于某个特殊的电子,这电子转过来又将射线向某一特殊的方向散射,这个方向与入射束成某个角度。辐射量子路径的弯折引起动量发生变化。结果,散射电子以一等于X射线动量变化的动量反冲。散射射线的能量等于入射射线的能量减去散射电子反冲的动能。由于散射射线应是一完整的量子,其频率也将和能量同比例地减小。因此,根据量子理论,我们可以期待散射射线的波长比入射射线大”,而“散射辐射的强度在原始X射线的前进方向要比反方向大,正如实验测得的那样。” 康普顿用图9-2解释射线方向和强度的分布,根据能量守恒和动量守恒,考虑到相对论效应,得散射波长为: △λ为入射波长λ0与散射波长λθ之差,h为普朗克常数,c为光速m为电子的静止质量,θ为散射角。 这一简单的推理对于现代物理学家来说早已成为普通常识,可是,康普顿却是得来不易的。这类现象的研究历经了一、二十年、才在1923年由康普顿得出

正确结果,而康普顿自己也走了5年的弯路,这段历史从一个侧面说明了现代物理学产生和发展的不平坦历程。 从(9-1)式可知,波长的改变决定于θ,与λ0无关,即对于某一角度,波长改变的绝对值是一定的。入射射线的波长越小,波长变化的相对值就越大。所以,康普顿效应对γ射线要比X射线显著。历史正是这样,早在1904年,英国物理学家伊夫(A.S.Eve)就在研究γ射线的吸收和散射性质时,首先发现了康普顿效应的迹象。他的装置如图9-3。图中辐射物和吸收物实际上是铁板铝板之类的材料,镭管发出γ射线,经散射物散射后投向静电计。在入射射线或散射射线的途中插一吸收物以检验其穿透力。伊夫发现,散射后的射线往往比入射射线要“软”些。① 后来,γ射线的散射问题经过多人研究,英国的弗罗兰斯(D.C.H.Florance)在1910年获得了明确结论,证明散射后的二次射线决定于散射角度,与散射物的材料无关,而且散射角越大,吸收系数也越大。 所谓射线变软,实际上就是射线的波长变长,当时尚未判明γ射线的本质,只好根据实验现象来表示。 1913年,麦克基尔大学的格雷(J.A.Gray)又重做γ射线实验,证实了弗罗兰斯的结论并进一步精确测量了射线强度。他发现:“单色的γ射线被散射后,性质会有所变化。散射角越大,散射射线就越软。”② 实验事实明确地摆在物理学家面前,可就是找不到正确的解释。 1919年康普顿也接触到γ散射问题。他以精确的手段测定了γ射线的波长,确定了散射后波长变长的事实。后来,他又从γ射线散射转移到X射线散射。图9-4是康普顿自制的X射线分光计,钼的Kα线经石墨晶体散射后,用游离室进行测量不同方位的散射强度。图9-5是康谱顿发表的部分曲线。从图中可以看出,X射线散射曲线明显地有两个峰值,其中一个波长等于原始射线的波长(不变线),另一个波长变长(变线),变线对不变线的偏离随散射角变化,散射角越大,偏离也越大。

粒度仪实验报告

实验一 ls230/vsm+激光粒度仪测定果汁饮料粒度 1实验目的 1.1了解激光粒度仪的基本操作; 1.2了解激光粒度仪测定的基本原理。 2实验原理 激光粒度分析仪的原理是基于激光的散射或衍射,颗粒的大小可直接通过散射角的大小 表现出来,小颗粒对激光的散射角大,大颗粒对激光的散射角小,通过对颗粒角向散射光强 的测量(不同颗粒散射的叠加),再运用矩阵反演分解角向散射光强即可获得样品的粒度分布。 激光粒度仪原理图如图1所示,来自固体激光器的一束窄光束经扩充系统扩充后,平行 地照射在样品池中的被测颗粒群上,由颗粒群产生的衍射光或散射光经会聚透镜会聚后,利 用光电探测器进行信号的光电转换,并通过信号放大、a/d变换、数据采集送到计算机中, 通过预先编制的优化程序,即可快速求出颗粒群的尺寸分布。 3实验试剂与仪器 3.1实验样品:果汁饮料。 3.2实验仪器:ls230/vsm+激光粒度仪。 4实验步骤 4.1按照粒度仪、计算机、打印机的顺序将电源打开,并使样品台里充满蒸馏水,开泵, 仪器预热10分钟。 4.2进入ls230的操作程序,建立连接,再进行相应的参数设置: 启动run-run cycle(运行信息) (1)选择measure offset(测量补偿),alignment(光路校正),measure background(测量空白),loading(加样浓度),start 1 run(开始测量 (2)输入样品的基本信息,并将分析时间设为60秒,点击start(开始)。 如需要测量小于0.4μm以下的颗粒,选择include pids,并将分析时 间改为90秒后,点击start(开始) (3)泵速的设定根据样品的大小来定,一般设在50,颗粒越大,泵速越高, 反之亦然。 4.3在测量补偿,光路校正,测量空白的工作通过后,根据软件的提示,加入样品控制 好浓度,obscuration应稳定在8-12%:假如选择了pids,则要把pids稳定在40-50%,待软 件出现ok提示后,点击done(完成)。 4.4分析结束后,排液,并加水清洗样品台,准备下一次分析。 4.5作平行试验,保存好结果,根据要求打印报告。 4.6退出程序,关电源,样品台里加满水,防止残余颗粒附着在镜片上。 5实验结果与讨论 5.1实验结果 由实验结果显示: 平均粒径:141.7μm 6思考题 6.1 ls230/vsm+激光粒度仪的技术特点 ls230/vsm+激光粒度仪的特点是测量的动态范围宽、测量速度快、操作方便,尤其适合 测量粒度分布范围宽的粉体和液体雾滴。 (1)双镜头专利技术:避免了更换镜头的麻烦,测量宽分布颗粒时,大、小颗粒的信息 在一次分析中都可得到,大大提高了分析精度。 (2)pids(偏振光强度差)专利技术:用三种方法改进了对小颗粒的测定:多波长(450nm,

粒度仪实验报告

粒度的测定实验报告 1.实验名称:利用LS230/VSM+激光粒度仪对果珍果汁进行粒度分析 2.实验目的:(1)了解粒度仪的原理及使用方法; (2)对果珍果汁的粒径进行测定分析。 3.实验步骤:(1)前期准备:去离子水,果汁,滴管; (2)利用粒度仪对果汁的粒度进行测定; (3)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 4.粒度仪原理:通过动态光散射进行粒度测量 4.1粒子的布朗运动 悬浮在液体中的粒子由于同溶剂分子的随机碰撞而产生布朗运动。这种运动会造成粒子在整个媒介中扩散。根据斯托克斯爱因斯坦方程,扩散系数D与粒度成反比: D:扩散系数;k B:波耳兹曼常数;T:绝对温度;η0:粘度;d:流体力学直径 此方程表明,对于较大的粒子,D会相对较小,因而粒子会缓慢移动;而对于较小粒子,D会较大,并且粒子将更快速地移动。因此,通过观察布朗运动以及测定液体媒介中粒子的扩散系数,便可以测定粒子的粒径。 4.2来自布朗运动中粒子的光散射 在动态光散射中,测量布朗运动中粒子所散射光线随时间的波动。图2.1.2通过动态光散射测定粒度通过示意图表明如何通过光散射法来测定粒度及其粒度分布。当激光向粒子照射时,激光光线会向所有方向散射。所观察到的散射光线来源于在一个散射量内的一组散射元素,散射量通过散射角度和检测孔来确定。在任何时刻所观察到的散射光的强度将是每个元素所散射光的干涉的结果,因此将取决于元素的相对位置。如果微粒在运动,则微粒的相对位置将随时间变化,并且因此将会观察到散射强度在时间上的波动。 由于布朗运动中的粒子是随机移动的,所以散射强度的波动也是随机的。对于快速运动的较小粒子,波动将会快速地发生;而对于较慢运动的较大粒子,波动会慢一些。使用自相关函数对散射光的波动进行分析。

康普顿散射

康普顿散射 【实验目的】 学会康普顿散射效应的测量技术; 验证康普顿散射的γ光子及反冲电子的能量与散射角的关系; 【实验仪器】 1. FJ375NaI(Tl)γ探头一个; 2. NIM插件箱供电装置; 3. FH~1034A高压,FH1001A线性放大器各一台; 4. 多道分析器一台; 5. 包含137Cs源、台面主架、导轨、铅屏蔽块及散射用铝棒的康普顿散射平台一个; 5. 标准源一套。 实验装置示意图如下所示: 图1 康普顿散射实验装置示意图 【实验原理】 康普顿(A. H. Compton)的X 射线散射实验(康普顿散射)从实验上证实了光子是具有能量Eω = 和动量p k = 的粒子,在研究核辐射粒子与物质的相互作用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高能物理方面它至今仍是研究基本粒子结构及其相互作用的一个强有力的工具,并且为独立测定普朗克常数提供了一种方法。1927 年康普顿因发现X射线被带电粒子散射而被授予诺贝尔物理学奖。

1.康普顿散射 康普顿效应是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的三种效应之一。康普顿效应是入射光子与物质原子中的核外电子产生非弹性碰撞而被散射的现象。碰撞时,入射光子把部分能量转移给电子,使它脱离原子成为反冲电子,而散射光子的能量和运动方向发生变化。 当入射光子与电子发生康普顿效应时,如图3.9-1所示,其中hν是入射γ光子的能量,hν′是散射γ光子的能量,θ是散射角,e 是反冲电子,Φ是反冲角。 由于发生康普顿散射的γ光子的能量比电子的束缚能要大得多,所以入射的γ光子与原子中的电子作用时,可以把电子的束缚能忽略,看成是自由电子,并视散射发生以前电子是静止的,动能为0,只有静止能量m 0c 2。散射后,电子获得速度v ,此时电子的能量2220/1E mc m c β==-,动量为20/1mv m v β=-,其中/v c β=,c 为光速。 用相对论的能量和动量守恒定律就可以得到 22200/1m c h m c h νβν'+=-+ (3.9-1) 20/cos /1cos /h c m v h c νβνθ'=Φ-+ (3.9-2) 式中,hν/c 是入射γ光子的动量,hν′/c 是散射γ光子的动量。 20s i n /s i n /1h c m v νθβ'=Φ- (3.9-3) 由式(3.9-1)、(3.9-2)、(3.9-3)可得出散射γ光子的能量 2 01(1cos )h h h m c ν νν θ'= +- (3.9-4) 此式就表示散射γ光子能量与入射γ光子能量、散射角的关系。 2.康普顿散射的微分截面 康普顿散射的微分截面的意义是:一个能量为hv 的入射γ光子与原子中的一个核外电子作用后被散射到θ方向单位立体角里的几率(记作 ()d d σθΩ ,单位:cm 2/单位立体角)为 220()()(sin )2r d h h h d h h h σθνννθννν '' =+-'Ω (3.9-5) 式中r 0=2.818×10-13cm ,是电子的经典半径,式(3.9-5)通 常称为“克来茵一仁科”公式,

X射线的布拉格衍射和康普顿散射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X射线的布拉格衍射 X射线的康普顿散射 学院: 班级: 姓名: 学号: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X射线的布拉格衍射与康普顿散射的原理 2. 学会测量X射线特征谱线的波长 3. 学会测量康普顿位移 二、实验仪器名称 X光发射仪、NaCl单晶、LiF单晶、Zr,Cu滤波片 三、实验原理 1.X射线衍射 (1)X射线衍射的基本原理:当一束单色X射线入射到晶体时,由于晶体是由原子规则排列成的晶胞组成,这些规则排列的原子间距离与入射X射线波长有X射线衍射分析相同数量级,故由不同原子散射的X射线相互干涉,在某些特殊方向上产生强X射线衍射,衍射线在空间分布的方位和强度,与晶体结构密切相关。 (2)布拉格方程的导出 如图1,当X射线投射到晶体上时,可使晶体内部的平面点阵产生散射现象,全部散射线又干涉形成衍射条纹。设相邻散射平面点阵的间距为d,从两相邻平面点阵散射出来的X 射线之间的光程差为2dsinθ,所以相干加强的条件为 其中,为X射线的波长,为掠射角,为干涉级数。上式为布拉格衍射公式,即微波布拉格衍射实验的基本公式。 图1 2.X射线的康普顿散射 (1)康普顿效应:散射光中除了有原波长l0的x光外,还产生了波长l>l0 的x光,其波长的增量随散射角的不同而变化。当X射线或伽马射线的光子跟物质相互作用,因失去能量而导致波长变长的现象。相应的还存在逆康普顿效应——光子获得能量引起波长变短。(2)康普顿频移公式的导出 由光电效应可知,电子在原子中的束缚能只相当于紫外光子的能量,比X光子的能量小得多。于是,康普顿效应可看作X光子与自由电子的散射,电子在散射前静止。设光子在散射前后的能量和动量分别为和,电子在散射后获得动量和动能,散射光子和电子动量入射光子动量的夹角分别为和。 根据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可得 (1) (2) 由此可解得 (3) (4) 式(3)称为康普顿方程。称为康普顿位移,称为电子的康普顿波长。

康普顿散射

康普顿散射 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 学会康普顿散射效应的测量技术; 2. 验证康普顿散射的γ光子能量及微分截面与散射角的关系。 二、实验原理 1.康普顿散射 康普顿效应是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的三种效应之一。康普顿效应是入射光子与物质原子中的核外电子产生非弹性碰撞而被散射的现象。碰撞时,入射光子把部分能量转移给电子,使它脱离原子成为反冲电子,而散射光子的能量和运动方向发生变化。 当入射光子与电子发生康普顿效应时,如图1所示, 其中hν是入射γ光子的能量,hν′是散射γ光子的能量,θ是散射角,e 是反冲电子,Φ是反冲角。 由于发生康普顿散射的γ光子的能量比电子的束缚能要大得多,所以入射的γ光子与原子中的电子作用时,可以把电子的束缚能忽略,看成是自由电子,并视散射发生以前电子是静止的,动能为0,只有静止能量m 0c 2 。散射后,电子获得速度v ,此时电子的能量2220/1E mc m c β==-, 动量为20/1mv m v β=-,其中/v c β=,c 为光速。用相对论的能量和动量守恒定律就可以得到 22200/1m c h m c h νβν'+=-+ (1) 20/cos /1cos /h c m v h c νβνθ'=Φ-+ (2) 式中,hν/c 是入射γ光子的动量,hν′/c 是散射γ光子的动量。 20sin /sin /1h c m v νθβ'=Φ- (3) 由式(1)、(2)、(3)可得出散射γ光子的能量 2 01(1cos )h h h m c ν νν θ'= +- (4) 此式就表示散射γ光子能量与入射γ光子能量、散射角的关系。 2.康普顿散射的微分截面 康普顿散射的微分截面的意义是:一个能量为hv 的入射γ光子与原子中的一个核外电子作用后被散射到θ方向单位立体角里的几率(记作 ()d d σθΩ ,单位:cm 2 /单位立体角)为图1 康普顿散射示意图 反冲电子 散射光子 入射光子

衍射实验报告

单缝衍射光强分布研究 教学目的 1、观察单缝衍射现象,加深对衍射理论的理解; 2、学会使用衍射光强实验系统,并能用其测定单缝衍射的光强分 布; 3、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 重点: sgs-3型衍射光强实验系统的调整和使用 难点:1)激光光线与光电仪接收管共轴调节;2)光传感器增益度 的正确调整 讲授、讨论、实验演示相结合 3学时 一、实验简介 光的衍射现象是光的波动性的一种表现。衍射现象的存在,深刻说 明了光子的运动 是受测不准关系制约的。因此研究光的衍射,不仅有 助于加深对光的本性的理解,也是 近代光学技术(如光谱分析,晶体 分析,全息分析,光学信息处理等)的实验基础。 衍射导致光强在空间的重新分布,利用光电传感元件探测光强的相 对变化,是近 代技术中常用的光强测量方法之一。 二、实验目的 1、学会sgs-3型衍射光强实验系统的调整和使用方法; 2、观察单缝衍射现象,研究其光强分布,加深对衍射理论的理 解; 3、学会用光电元件测量单缝衍射的相对光强分布,掌握其分布规 律; 4、学会用衍射法测量狭缝的宽度。 三、实验原理 1、单缝衍射的光强分布 当光在传播过程中经过障碍物时,如不透明物体的边缘、小孔、细 线、狭缝等, 一部分光会传播到几何阴影中去,产生衍射现象。如果 障碍物的尺寸与波长相近,那么 这样的衍射现象就比较容易观察到。 单缝衍射[single-slit diffraction]有两种:一种是菲涅耳衍射 [fresnel diffraction],单 缝距离光源和接收屏[receiving screen] 均为有限远[near field],或者说入射波和衍射波都 是球面波;另一 种是夫琅禾费衍射[fraunhofer diffraction],单缝距离光源和接收屏 均为 无限远[far field]或相当于无限远,即入射波和衍射波都可看作 是平面波。 在用散射角[scattering angle]极小的激 光器(<0.002rad)产 生激光束[laser beam], 通过一条很细的狭缝(0.1~0.3mm宽),在狭缝后大于0.5m的地方 放上观察屏,禾费衍射条纹,如图1所示。 当激光照射在单缝上时,根据惠更斯—菲涅耳原理[huygens- fresnel principle],单 缝上每一点都可看成是向各个方向发射球面 子波的新波源。由于子波迭加的结果,在屏 上可以得到一组平行于单 缝的明暗相间的条纹。

X射线的康普顿散射

X 射线的康普顿效应 实验前请仔细阅读附后的辐射防护知识。 (注:各组前10位同学预习“核磁共振成像”,11、12号预习本实验) 一.实验目的: 1、通过X-射线在NaCl 晶体上的第一级衍射认识钼阳极射线管的能谱,了解Edge absorption 。 2、验证X 光子康普顿散射的波长漂移 二.实验原理: 1、 X 射线的产生 高速运动的电子遇到物质而减速时,即可产生X-射线。根据经典电动力学理论,这种减速将产生电磁波辐射。能谱分连续谱和特征谱两部分:连续谱是高速电子与靶原子发生碰撞,一般会有多 次碰撞,辐射出的光子能量各不相同,形成连续谱,即轫 致辐射,它是一个连续光谱,且有确定的最高频率(或最小波长)。 当电子的能量超过一临界值时,将会出现X 射线的特征谱线,即在连续的轫致辐射光谱上添加分离的光谱线。这是因为当更高能量的电子深入到阳极原子的壳内,通过撞击将最里面轨道上的电子驱逐出来后,产生的空位由外层轨道的电子填补,并发射X 射线。各外层电子跃迁到n=1的壳层(K 层)产生的X 射线组成K 线系:L 层到K 层的为 αK 线,M 层到K 层的为βK 线。 本实验的X 射线光管结构如图: X 光管的结构如图4所示。它是 一个抽成高真空的石英管,其下面(1)是接地的电子发射极,通电加热后可发射电子;上面(2)是钼靶,工作时加以几万伏的高压。电子在高压作用下轰击钼原子而产生X 光,钼靶受电子轰击的面呈斜面,以利于X 光向水平方向射出。(3)是铜块、(4)是螺旋状热沉,用以散热。(5)是管脚。 X 射线的产生,为我们更透彻的认识事物的微观结构提供了一个非常有效的手段。因为其波长较短(与原子间距同数量级),射入原子有序排列的晶体时,会发生类似可见光入射到光栅时的衍射现象。其基本规律即为布拉格 公式:θλsin 2??=?d n ,其中θ 即掠射角,d 是晶体的晶面间距。 2、 康普顿效应 1923年,美国物理学家Compton 发现被散射体散射的X 射线的波长的漂移,并将原因归结为X 射线的量子本质。他解释这种效应是一个X 光量子和散射物质的一个电子发生碰撞,其中X 光量子的能量发生了改变,它的一部分动能转移给了电子。

光电效应测普朗克常量实验报告

光电效应测普朗克常量实验报告 一、实验题目 光电效应测普朗克常数 二、实验目的 1、通过实验深刻理解爱因斯坦的光电效应理论,了解光电效应的基本规律; 2、掌握用光电管进行光电效应研究的方法; 3、学习对光电管伏安特性曲线的处理方法,并用以测定普朗克常数。 三、仪器用具 ZKY—GD—3光电效应测试仪、汞灯及电源、滤色片(五个)、光阑(两个)、光电管、测试仪 四、实验原理 1、光电效应与爱因斯坦方程 用合适频率的光照射在某些金属表面上时,会有电子从金属表面逸出,这种现象叫做光电效应,从金属表面逸出的电子叫光电子。为了解释光电效应现象,爱因斯坦提出了“光量子”的概念,认为对于频率为的光波,每个光子的能量为 式中,为普朗克常数,它的公认值是= 。 按照爱因斯坦的理论,光电效应的实质是当光子和电子相碰撞时,光子把全部能量传递给电子,电子所获得的能量,一部分用来克服金属表面对它的约束,其余的能量则成为该光电子逸出金属表面后的动能。爱因斯坦提出了著名的光电

方程: (1) 式中,γ为入射光的频率,m 为电子的质量,v 为光电子逸出金属表面的初 速度, 为被光线照射的金属材料的逸出功,2 21mv 为从金属逸出的光电子的 最大初动能。 由(1)式可见,入射到金属表面的光频率越高,逸出的电子动能必然也越大,所以即使阴极不加电压也会有光电子落入阳极而形成光电流,甚至阳极电位比阴极电位低时也会有光电子落到阳极,直至阳极电位低于某一数值时,所有光电子都不能到达阳极,光电流才为零。这个相对于阴极为负值的阳极电位0U 被称为光电效应的截止电压。 显然,有 (2) 代入(1)式,即有 (3) 由上式可知,若光电子能量W h <γ,则不能产生光电子。产生光电效应的最 低频率是 h W = 0γ,通常称为光电效应的截止频率。不同材料有不同的逸出功, 因而0γ也不同。由于光的强弱决定于光量子的数量,所以光电流与入射光的强度成正比。又因为一个电子只能吸收一个光子的能量,所以光电子获得的能量与光强无关,只与光子γ的频率成正比,,将(3)式改写为 (4) 上式表明,截止电压 U 是入射光频率γ的线性函数,如图2,当入射光的频

XRD实验报告

XRD 实验报告 一、实验名称 X 射线衍射(XRD )实验 二、实验目的 1. 了解X 射线衍射的工作原理和仪器结构; 2. 掌握X 射线衍射仪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三、实验原理 X 射线是一种波长很短(约20?0.06?)的电磁波,能穿透一定厚度的物质, 并能使荧光物质发光、照相乳胶感光、气体电离。在用电子束轰击金属“靶”产 生的X 射线中,包含与靶中各种元素对应的具有特定波长的 X 射线,称为特征 (或标识)X 射线。 X 射线在晶体中产生的衍射现象,是由于晶体中各个原子中电子对 X 射线 产生相干散射和相互干涉叠加或抵消而得到的结果。 晶体可被用作X 光的光栅, 这些很大数目的粒子(原子、离子或分子)所产生的相干散射将会发生光的干涉 作用,从而使得散射的X 射线的强度增强或减弱。由于大量粒子散射波的叠加, 互相干涉而产生最大强度的光束称为 X 射线的衍射线。 当一束单色X 射线入射到晶体时,由于晶体是由原子规则排列成的晶胞组 成,这些规则排列的原子间距离与入射 X 射线波长有相同数量级,故由不同原 子散射的X 射线相互干涉,在某些特殊方向上产生强 间分布的方位和强度,与晶体结构密切相关。这就是 晶体对X 射线衍射示意图 衍射线空间方位与晶体结构的关系可用布拉格方程表示: 2ds in n 其中d 是晶体的晶面间距,0为X 射线的衍射角,入为X 射线的波长,n 为 衍射级数。应用已知波长的X 射线来测量0角,从而计算出晶面间距 d,这是用 于X 射线结构分析;另一个是应用已知 d 的晶体来测量0角,从而计算出特征 X 射线的波长,进而可在已有资料查出试样中所含的元素。 X 射线衍射,衍射线在空 X 射线衍射的基本原理。

光电效应测普朗克常数-实验报告

综合、设计性实验报告 年级 ***** 学号********** 姓名 **** 时间********** 成绩 _________

一、实验题目 光电效应测普朗克常数 二、实验目的 1、通过实验深刻理解爱因斯坦的光电效应理论,了解光电效应的基本规律; 2、掌握用光电管进行光电效应研究的方法; 3、学习对光电管伏安特性曲线的处理方法,并用以测定普朗克常数。 三、仪器用具 ZKY—GD—3光电效应测试仪、汞灯及电源、滤色片(五个)、光阑(两个)、光电管、测试仪 四、实验原理 1、光电效应与爱因斯坦方程 用合适频率的光照射在某些金属表面上时,会有电子从金属表面逸出,这种现象叫做光电效应,从金属表面逸出的电子叫光电子。为了解释光电效应现象,爱因斯坦提出了“光量子”的概念,认为对于频率为的光波,每个光子的能量为 式中,为普朗克常数,它的公认值是 = 。 按照爱因斯坦的理论,光电效应的实质是当光子和电子相碰撞时,光子把全部能量传递给电子,电子所获得的能量,一部分用来克服金属表面对它的约束,其余的能量则成为该光电子逸出金属表面后的动能。爱因斯坦提出了著名的光电方程: (1)式中,为入射光的频率,为电子的质量,为光电子逸出金属表面的初速度,为被光线照射的金属材料的逸出功,为从金属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 由(1)式可见,入射到金属表面的光频率越高,逸出的电子动能必然也越大,所以即使阴极不加电压也会有光电子落入阳极而形成光电流,甚至阳极电位比阴极电位低时也会有光电子落到阳极,直至阳极电位低于某一数值时,所有光电子都不能到达阳极,光电流才为零。这个相对于阴极为负值的阳极电位被称为光电效应的截止电压。 显然,有 (2)代入(1)式,即有 (3)由上式可知,若光电子能量,则不能产生光电子。产生光电效应的最低频率是,通常称为光电效应的截止频率。不同材料有不同的逸出功,因而也不同。由于光的强弱决定于光量子的数量,所以光电流与入射光的强度成正比。又因为一

光谱分析报告 实验报告材料

实 课程名称: 材料科学基础实验 指导老师: 乔旭升 成绩: 实验名称: 光谱分析 实验类型: 同组学生姓名: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必填) 三、主要仪器设备(必填) 五、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 七、讨论、心得 二、实验内容和原理(必填) 四、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必填)一、实验目的 通过本实验了解紫光/可见光光度计、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 )和荧光光谱仪的基本原理、主要用途和实际操作过程。掌握玻璃透光率、薄膜吸收光谱、固体粉末红外光谱和固体发光材料荧光光谱的测试方法。学习分析影响测试结果的主要因素。 二、实验原理 电磁波可与多种物质相互作用。如果这种作用导致能量从电磁波转移至物质,就称为吸收。当光波与某一受体作用时,光子和接受体之间就存在碰撞。光子的能量可被传递给接受体而被吸收,由此产生吸收光谱。通常紫外和可见光的能量接近于某两个电子能级地能量差,故紫外与可见光吸收光谱起源于价电子在电子能级之间的跃迁,又称为电子光谱。 当一束平行单色光照射到非散射的均匀介质时,光的一部分将被介质所反射,一部分被介质吸收,一部分透过介质。如果入射光强度为I0.反射光强度为Ir ,吸收光强度为Ia ,透过光强度为It ,则有I0=Ir+Ia+It 投射光强度与入射光强度之比称为透光率 T=It/I0 当一束具有连续波长的红外光照射某化合物时,其分子要吸收一部分光能转变为分子的震动能量或转动能量。此时若将其透过的光用单色器进行色散,就可得到一带暗条的谱带。以红外光的波长或波数为横坐标,以吸收率或者透过率百分数为纵坐标,把该谱带记录下来,就可得到该化合物的红外吸收光谱图。不同的化合物均有标准特征谱,将实验所得的光谱与标准谱对照,就可进行分子结构的基础研究和化合组成的分析。可由吸收峰的位置和形状来推知被测物的结构,按照特征峰的强度来测定混合物中各组分的含量。 当分子吸收来自光辐射的能量后,其本身就由处于稳定的基态跃迁至不稳定的激发态: M+h ν→。激发态是不稳定的,寿命极短,激发态分子会迅速以向周围散热或再发射电磁 波(荧光或磷光)的方式回到基态: →M+荧光(或磷光)。任何能产生荧光(或磷光)的物质都具有两个特征光谱: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 激发光谱:荧光(或磷光)为光致发光,因此必须选择合适的激发光波长,这可通过激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