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neCenter 一体化智能运维管理平台 解决方案(长沙市轨道交通集团)

OneCenter 一体化智能运维管理平台 解决方案(长沙市轨道交通集团)

页眉内容

超时返回,指定网站不能访问,或者你的网络出现问题,你可以把参数中的"超时返回"的值设置长一些。

买卖合同

安全监控运维管理平台系统

点击文章中飘蓝词可直接进入官网查看 安全监控运维管理平台系统 传统的运维管理系统已经不能满足企业对安全监控运维的需求,对于目前日益严重的网络安全问题,一套比较靠谱的安全监控运维管理平台系统非常重要。可以更好的实现对网络、应用服务器、业务系统、各类主机资源和安全设备等的全面监控,安全监控运维管理平台系统,哪家比较靠谱? 南京风城云码软件技术有限公司是获得国家工信部认定的“双软”企业,具有专业的软件开发与生产资质。多年来专业从事IT运维监控产品及大数据平台下网络安全审计产品研发。开发团队主要由留学归国软件开发人员及管理专家领衔组成,聚集了一批软件专家、技术专家和行业专家,依托海外技术优势,使开发的软件产品在技术创新及应用领域始终保持在领域上向前发展。 目前公司软件研发部门绝大部分为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团队中拥有系统架构师、高级软件工程师、中级软件工程师、专业测试人员;服务项目覆盖用户需求分析、系统设计、代码开发、测试、系统实施、人员培训、运维整个信息化过程,并具有多个项目并行开发的能力。 安全监控运维管理平台系统功能主要表现以下方面: 服务器硬件状态监控:通过服务器主板IPMI协议,可以监控服务器风扇转速、机箱内部和CPU温度、电源电压、电源状态、CMOS电池容量、CPU、磁盘、内存、RAID卡等硬件状态。 监控操作系统运行状态:包括 linux、windows、Vmware等操作系统运行状态的监控,以及所运行的进程和服务等。 数据库和应用监控:包括MSSQL、ORACLE、MYSQL等数据库监控,WEB服务器,URL页面等状态监控。 线路监控:包括内部专网、互联网等线路的通断和质量、流量的监控。

企业自动化运维平台设计方案

企业自动化运维平台设计方案

目录 1.企业运维现状与发展趋势 (3) 2.企业运维存在的问题与需求 (3) 2.1运维人员的工作效率与工作主动性需要提升 (4) 2.2需要建立一套高效的运维机制 (4) 2.3缺乏高效的运维技术工具 (4) 3.业务流程标准化与健全运维管理制度 (5) 3.1实现业务流程标准化,为自动化运维打好基础 (5) 3.2建立完整、全面的运维管理制度,为自动化运维的实现保驾护航 (8) 4.自动化运维技术路线选型 (9) 4.1自动化运维概述 (9) 4.2开源运维工具的应用场景与优势 (9) 4.3Saltstack 实现服务器部署的自动化 (14) 5.自动化运维方案设计 (18) 5.1自动化运维规划图 (18) 5.2自动化运维平台模块设计 (20) 6企业自动化运维方案总结 (21)

1.企业运维现状与发展趋势 随着企业信息化的不断发展,运维人员需要面对越来越复杂的业务和越来越多样化的用户需求,不断扩展的应用需要越来越合理的模式来保障运维服务能灵活便捷、安全稳定地持续。某企业从初期的几台服务器发展到庞大的数据中心,单靠人工已经无法满足在技术、业务、管理等方面的要求,那么标准化、自动化、架构优化、过程优化等降低运维服务成本的因素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其中,自动化开始代替人工操作在企业的运维过程中逐渐体现出来了强大的优势。 运维随着企业业务的发展,自动化作为其重要属性之一已经不仅仅只是代替人工操作,更重要的是深层探知和全局分析,关注的是在当前条件下如何实现性能与服务最优化,同时保障投资收益最大化。通过自动化运维能最大限度地在更少的维修时间内实现运维目标,提高运维服务质量。因此, 对于越来越复杂的运维来说,将人工操作逐渐改变为自动化管理是一个重要发展趋势。 2.企业运维存在的问题与需求 某企业初期只有文件共享和邮件服务等几台服务器,运维工作完全由人工操作,随着企业的发展,新业务系统不断上线企业建设了中心机房,运维工作还是以人工为主,但是这一阶段增加了网络管理系

运维管理系统方案

运维管理系统方案 概述 伴随着企事业网络规模的不断扩大,企事业服务器的增多,企事业管理的信息化,企事业网络管理也变的越来越重要。一旦网络、服务器、数据库、各种应用出现问题,常常会给企事业造成很大的损失。怎样能7x24小时检测网络系统的运行情况,避免各种故障的发生,改进传统的网络管理方式来适企事业信息化发展的需要? 因此,运维管理系统就有他的必要性。一个完备的运维管理系统能够提供7x24小时检测网络、服务器、数据库、各种应用系统,及时发现将要出现的问题,并通过短信、Email、声音报告给运维管理人员。运维管理人员就可以及时排除故障,避免造成重大损失。 运维管理系统的功能: 故障发现与警报; 记录日常运维日志信息; 服务器故障统计; 服务器软硬件信息统计; 服务进程管理; 将数据信息存储到数据库,并使用图形方式直观的展示出来; 权限、密码管理; 将数据生成报表。 运维管理系统的特点: 邮件和短信实时故障报警; B/S结构,能够通过web对远程服务器下达指令; 监控服务器和被监控服务器之间通过python socket来发送信息; 统计日常故障处理,以便下次出现同样故障时能够更快的解决问题; 实现自动化管理和自动化监控; 安全管理服务器性能; 操作流程统计与管理。

系统结构 运维管理系统采用B/S构架,运维管理人员随时随地可以对服务器进行管理、配置及故障处理。它是将部署在同一个局域网内的所有服务器统一管理,服务器之间的信息通讯、指令发送、运维管理都通过python来实现。监控服务器端负责采集、统计和分析数据,在数据出现异常时发送报警信息到管理员的email、手机中,并将错误日志存储到数据库中。 运维管理系统主要通过LAMP服务器、python编程、snmp和shell编程来实现。在被监控端安装python服务,并在被监控服务器上部署python程序和shell脚本用于接受监控服务器端指令、信息采集并发送会监控服务器端。监控服务器端部署python程序和LAMP服务器,用于发送指令、接受数据信息、存储数据、统计数据以及异常报警。 运维管理人员日常通过web浏览器远程登录监控管理系统,检测各被监控服务器的运行状态、服务状态、防火墙配置、进程信息、操作日志等信息。在出现异常时,通过运维系统可以查看到具体的异常服务器、进程等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来处理异常。

基于BIM三维可视化智慧建筑全生命周期运营管理平台

基于BIM三维可视化智慧建筑全生命周期运营管理平台 发表时间:2019-01-02T14:35:30.857Z 来源:《防护工程》2018年第29期作者:王帅张超徐涛温德政殷利庆[导读] 随着物联网、BIM、云计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建筑业在智慧城市实现进程中的重要地位,智慧建筑的概念应运而生。 中建八局第二建设有限公司智能公司山东济南 250000 摘要:随着物联网、BIM、云计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建筑业在智慧城市实现进程中的重要地位,智慧建筑的概念应运而生。本文通过运用物联网、BIM和云计算等技术实现了基于BIM的三维可视化智慧建筑全生命周期运营管理平台。该平台实现了建筑三维可视化,物理设备实时监测与智能管控,楼层人员定位、故障报警等功能。通过电脑客户端或智能手机端进行各项操作,实现操作简单,无需巡楼,节省人力和管理成本,提高整体效益。 关键字:智慧建筑;物联网;BIM技术;三维可视化;智能管控 一、引言 随着物联网和BIM技术[1-2]的应用与发展,以及BIM二次开发接口的开源能力,经过悉心研究,将传统的楼宇智能化与先进的BIM轻量化技术结合,实现基于BIM三维可视化[3-4]的智慧建筑全生命周期[5]运营管理平台[6-7],该平台将物联网、云计算技术与BIM模型、运维系统、移动终端等结合起来集成应用,实现设备运行管理、能源管理、安保系统、租户管理等实时监测[8-9]与管控[10],BIM三维可视化智慧建筑运营管理平台为后期的运维工作提供了信息支撑与保障。 二、主要技术内容 通过该平台可以对整个楼宇的结构进行三维可视化展示;对设备运行、设备规格型号、生产厂家、生产日期及安装时期等情况进行数字化管理;实时监测设备的各项参数,分析各项设备和周围环境的参数,实时预警水电超标和设备故障位置等信息,对可能发生的灾害进行预防,降低运营维护成本,提高维修效率。如果发生火灾可通过BIM可视化系统实时提供最佳逃生通道,指挥业主进行逃生;在平台中通过BIM模型和物联网技术可直接调用监控摄像头,智能控制照明、VRV空调、排风机、换气机等设备,操作简单,无需巡楼,节省人力和管理成本,提高整体效益。该平台主要由三维可视化设备联动,大屏展示,后台管理,生产运维等部分构成。平台重要功能的实现原理如下: (一)三维可视化设备联动原理与实现 利用BIM技术创建三维可视化智慧建筑模型。通过BIM模型可以方便、直观的对整个楼宇的复杂结构进行分析,定位设备所在的位置。在BIM模型中绑定楼宇中所有的设备,比如空调、灯、监控等,绑定之后可以在BIM模型中操作绑定了的设备。在平台中选中需要操作的设备类,在设备列表中查看和更改设备的信息,还能直接定位到对应设备在BIM模型中的位置,然后通过点击BIM模型中的设备图标就可模拟现实中的现场操作。 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对硬件设备的控制。通过调用OPC服务接口,将平台中操作硬件设备的指令发送到OPC服务器,OPC服务器获取指令再控制硬件设备。 以监控为例,调用监控时先直接定位到它在BIM模型中的位置,然后点击监控图标会直接弹出该监控的当前画面。通过该平台实现了快速地调用楼宇中各个监控,方便快捷的掌握建筑物内部的情况。 (二)设备数据采集及展示的实现 为了实时的掌握楼宇内外各项指标的情况,平台利用无线传感器实时的监测统计楼宇的门禁、用电、用水、空调、新风机、开水机、财务报警、室外灌溉、室内环境和室外环境情况,将以上采集的信息数据经过转换传给控制器,并将监测结果在大屏上显示。这些实时监测到的数据通过无线传输的方式发送到控制设备与智能手机APP上。通过这些实时数据及时掌握楼宇的状况。比如,可通过BIM可实时调取集中用水、用电的实时画面,针对不良用水、用电实时管理,达到节约能源的作用。 (三)后台管理和生产运维的功能 后台管理部分包含定位管理、BIM模型管理、智能设备管理和权限设备管理这几个部分。定位管理又分为定位人员信息管理、定位区域切换管理、协调器安装位置定位管理、锚节点安装位置定位管理和移动节点管理。BIM模型管理分为BIM源文件管理、BIM文件转换管理、BIM模型集成管理和BIM构件播放管理。智能设备管理包含定位设备管理、门禁设备管理、灯开关设备管理、监控设备管理、新风换气机设备管理、空调设备管理、送排风机设备管理。后台管理部分记录着用户,BIM模型、所有设备、用电用水等相关的所有信息。 生产运维部分包含人员定位分布、人员定位导航、楼宇实时监控、设备故障告警、设备故障研判、设备故障抢修、天气监测、能耗监测和环境监测等。 三、效益分析 (一)经济效益 自主研发BIM可视化智慧建筑管理平台,可替代采购的楼控集成软件,减少采购成本。 (二)社会效益 BIM可视化智慧建筑管理平台实时监测整个楼宇的运行情况,对物业运营起到高效、便捷管理的目标。 四、总结 建筑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智慧城市的发展离不开建筑业的支持,为了更好、更快的推进智慧城市的建设,智慧建筑将会是未来建筑业的发展趋势。各种信息技术的创新和进步使智慧建筑得以实现,反过来,智慧建筑的不断发展与应用会对信息技术的提出更高的要求,推动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成熟。智慧建筑能够创造良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参考文献 [1]刘三明, 雷治策, 孙大峰. BIM+物联网技术在中国尊项目运维管理中的应用[J]. 安装, 2017(7):12-14. [2]王晨. 建筑业基于BIM的物联网技术应用[J]. 房地产导刊, 2015(26).

全面解读一个自动化运维管理平台的开发过程

全面解读一个自动化运维管理平台的开发过程开发环境: 操作系统:Cenots6.6 Web框架:tornado-4.0.2 数据库:mysql-5.1.73 html框架:bootstrap-3.0.3-dist 相关软件包: tornado相关依赖包 backports.ssl_match_hostname-3.4.0.2.tar.gz setuptools-5.7.tar.gz certifi-1.0.1.tar.gz tornado-4.0.2.tar.gz torndb数据库环境需要软件包 MySQL-python-1.2.5.zip torndb-0.2.tar.gz 密码加密软件包: passlib-1.6.2.tar.gz windows客户端远程调试Mysql软件包 Navicat_windows_premium_en.rar 一、登录界面 1月23日开发完成,已经能实现用户登录验证、和退出登录删除cookie 功能、限制不登录无法跳转其他页面。 存在bug 1.密码是用md5加密,然后去群里问有没有有更好的加密方法推荐python passlib库需要后期改进

2.存在问题没有实现用户登录密码输错3次锁定30分钟,网上查阅方法通过记录cookie的方法。后期待改进。 3.登录成功成功后弹出框需要美工美化。 二、用户管理界面 1月24、25两天开发完成。 存在bug 1.创建用户验证表单存在问题,需要单独调试js 2.创建成功、删除成功、编辑成功弹出框需要美化。 3.背景样式需要美工修改,让界面更漂亮。 三、主机管理 具体功能还需要讨论实现、调研具体要实现什么? 审计报表功能?(报表具体事项) 系统监控?(SNMPor自己开发Agent) 主机远程连接服务? (webbash or puppet ....)

智能化运维管理系统设计

1.1智能运维管理系统 1.1.1设计目标 公安将关键业务运行于IT网络系统之上,那么该系统是否能够正常运行直接关系到业务是否能够正常运行的关键之所在。但目前普遍管理人员经常面临的问题是:网络变慢了、设备发生故障、应用系统运行效率很低、想升级改造系统但无法说清问题的真实原因。网络系统的任何故障如果没有及时得到妥善处理都将会导致很大的影响甚至会成为灾难。因此,如何保障网络系统的正常运行,实现:预知故障,即在故障发生之前发现故障;实时告知,即在第一时间将故障情况通知相关的管理人员;有效处理,即在预定的时间内处理故障,若未及时处理将采取升级措施;以上问题简单来说,如何实现“第一时间发现问题”、“第一时间通知相关人员”,“第一时间处理问题”,成为智能运维管理系统主管关注的重点问题。 本系统设计目标是建设一套对平台服务器、服务软件模块、数字视频设备、监控摄像头和图像质量进行定时巡检诊断、故障记录、告警、统计分析、故障旁路、设备和软件模块整合于一体的智能化运维管理系统。 1.1.2系统组成结构 系统由设备巡检服务器、视频信号诊断服务器、报警转发服务器、网管客户端和数据库组成。 设备巡检服务器通过向各本服务器、服务软件模块、数字视频设备发送巡

检指令来获取设备运行状态,对于故障设备,按照服务器热备策略自动启动备份服务器(如流媒体服务器),或重启设备和服务模块,以实现故障旁路和自动恢复功能。 视频信号诊断服务器对系统内视频信号轮巡检测,检测结果在数据库自动产生记录并告警; 故障信号通过报警转发服务器向网管客户端、手机和电子邮件发送告警信息。 为了提高故障检测诊断效率,增强故障发现的实时性,设备巡检服务器可以分布部署,设计在每个分局部署一台设备巡检服务器,负责对本网络区域内设备的巡检。 报警转发服务器和数据库仍利用一期的设备,无需另外配置。 系统原理结构图如图4.5所示。

运维应用管理平台运维服务介绍

1.1 系统维护服务要求 1.1.1 维护服务要求 1.应答方在保修期内应提供免费的系统维护服务,保修期为自系统终验证 书签署之日第二天起12个月。 2.应答方应根据系统维护服务的范围和要求,提出针对广东移动掌上运维 应用管理平台的后期维护方案,包括故障处理的流程、响应时间、管理 体制、维护人员和工具配备等。 3.应答方应提供7x24小时的现场维护人员(不少于3人)。应答方的技术 支持人员应具有不少于三年开发和维护经验,应答方应标时必须提供详 细的维护人员名单,名单中必须列明各人员的学历、工作经验等信息, 并经由需求方确认。 4.应答方支持终端侧重要需求的快速响应,应答方有责任在需求方要求的 时间内支持重要需求的快速开发和部署上线。 5.应答方为系统故障的第一响应方。应答方有责任在需求方要求的时间内 首先响应需求方的要求,并负责召集设备供应商共同对系统软、硬件设 备的安装、联通测试及运行维护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处理和故障排 除。 6.应答方应提供详细的故障处理方案,该方案必须经需求方评审通过。故 障处理方案必须针对不同故障等级分别制定,故障等级划分包括但不限 于: 紧急故障:系统核心业务瘫痪,无法提供服务; 严重故障:系统核心业务仍能提供服务,但是性能受到严重影响; 一般故障:系统核心业务不受影响; 7.在紧急故障发生时,应答方应在15分钟内响应,1小时之内赶赴现场, 2小时内对故障进行紧急处理,恢复业务基本运行。因不可抗力致使应 答方未按时到达现场除外。 8.在严重故障发生时,应答方应在30分钟内响应,2小时之内赶赴现场, 4小时内对故障进行紧急处理,恢复业务基本运行。因不可抗力致使应

BES智慧建筑云服务平台

BES智慧建筑云服务平台 一、产品概述 BES智慧建筑云服务平台实现对冷热站、空调机组、新风机组、风机盘管、送排风、智能照明、能耗数据采集、机房动力环控,及给排水、变配电、电梯等设备的监控。 对用户端所有能耗进行细分和统计,以直观的数据和图表向管理人员或决策层展示各类能源的使用消耗情况,便于找出耗能点或不合理的耗能习惯,有效节约能源,为用户进一步节能改造或设备升级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撑。 二、产品功能及主要参数 将空调自控系统、智能照明系统、送排风系统、给排水系统、变配电系统、电梯系统和能耗数据采集系统纳入一套平台/系统进行建设,进行相互监管。通过平台建设,在实现建筑设备优化测控的基础上,强化监管的地位和作用,结合冷水机组、照明、风机、水泵等系统设备的运行数据(借助控制器内置的用电/用时计量功能,掌握设备点的能耗),和能耗采集数据(总表、分项表、回路表、层表等对能耗的用量进行分级统计与分析,掌握工作面能耗)进行分析,通过点面结合的方式分析能耗分布。 三、产品优势 1)建设基于物联网技术实现对机电设施运行状况进行实时监控。 2)基于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实现机电设备的故障报警。 a)基于规则、策略形成自动故障报警。 b)基于数据挖掘、机器学习形成智能故障报警。

c)完善的故障报警处理流程(评估流程、处理流程、预防流 程、监督流程)。 3)基于云计算、数据挖掘、物联网技术采集多元化能效数据、设 备数据,实现能耗评估、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评估,养护人员 的工作绩效评估。 特点:平台包括物联化、集成化、模型化、可视化、智能化等, 最终应具备全面感知能力、集成协同能力、预警预测能力及分 析优化能力。 4)通过能耗分布的分析,做到能耗数据的落地,发现跑冒滴漏问 题和用电隐患,掌握系统自动化控制水平,做到项目运维阶段 有效地进行持续的节能优化。 四、客户价值 1)管理建筑内的机电设备,实现楼宇设备的自动化控制,做到好 控;实现对楼宇设备的节能监管,做到好管;提高系统整体服 务水平,降低后续的物业成本。从根本上解决项目中存在的能 耗数据采集和节能控制之间存在的风马牛不相及的问题,发挥 能耗数据的积极作用,避免能耗数据采集系统流于形式。 2)对能源系统采用分散控制和集中管理;完善能源信息的采集、 存储、管理和利用;减少能源管理环节,优化能源管理流程,建立客观能源消耗评价体系;减少能源系统运行管理成本,提 高劳动生产率;加快能源系统的故障和异常处理,提高对全厂 性能源事故的反应能力;通过优化能源调度和平衡指挥系统,

配电自动化系统运维管理细则

临沂供电公司配电自动化主站系统 运维管理细则 山东电力集团公司临沂供电公司 二〇一三年四月

前言 为规范临沂供电公司配电自动化系统运维管理,提高配电自动化系统运行水平,确保配电自动化系统安全、稳定、可靠、高效运行,结合临沂供电公司配电网运维管理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本规定由临沂供电公司运维检修部提出并归口管理。 本规定主要起草人: 桑田李兆平郑大伟 审核: 李彪 审定: 黄振华 批准: 林凡勤

目录 1目的 (1) 2范围 (1) 3规范性引用文件 (1) 4术语和定义 (2) 5职责和权限 (2) 5.1总则 (2) 5.2运维检修部职责 (3) 5.3调度控制中心职责 (4) 6要求 (5) 6.1 配电自动化主站 (5) 6.2遥控操作 (9) 7缺陷管理 (10) 7.1缺陷分类 (10) 7.2 缺陷处理响应时间及要求 (11) 7.3缺陷的统计与分析 (12) 8配电自动化运行指标 (13) 8.1配电自动化系统运行指标 (13) 8.2配电自动化系统运行指标计算公式 (13) 9附则 (15)

1目的 为规范公司配电自动化及保护系统运维管理,提高配电自动化及保护系统运行水平,确保配电自动化及保护系统安全、稳定、可靠、高效运行,为配电网安全、优质、经济运行提供准确的信息和有效的手段,特制定本规定。 2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临沂供电公司投资的新建住宅小区配套、新扩建、改造、运行的以及用户投资建设移交临沂供电公司管理或接入临沂供电公司公备配电网络的配电自动化及保护系统的建设、验收、投运、运维等全过程的管理工作。 3规范性引用文件 DL/T721 配电网自动化系统远方终端 DL/T814 配电自动化系统功能规范 Q/GDW370-2009城市配电网技术导则 Q/GDW382-2009配电自动化技术导则 Q/GDW513-2010配电自动化主站系统功能规范 Q/GDW514配电自动化终端/子站功能规范 Q/GDW567-2010配电自动化系统验收技术规范 Q/GDW626-2011配电自动化系统运行维护管理规范 DB 37/T 2216-2012 10kV及以下电力用户受电工程技术规范山东电力集团公司配电自动化系统运维管理办法 山东电力集团公司配电自动化建设与改造管理办法

智能化IT运维管理平台方案建议书

智能化IT运维管理平台 方案建议书

目录 1技术方案概述 (6) 1.1编制说明及依据 (6) 1.1.1编制说明 (6) 1.1.2编制依据 (6) 2项目需求分析 (10) 2.1成果预期与成果目标 (10) 2.2对项目的解读与理解 (11) 2.2.1强化主动监控,实现集中管理 (11) 2.2.2快速定位故障,减少维护成本 (11) 2.2.3提升主动管理、辅助分析决策 (12) 2.2.4直观运行展现,快速指挥调度 (12) 2.2.5规范日常流程,有序高效协作 (12) 2.3主要问题、重点及难点的阐述 (12) 2.3.1实现统一监控、处置及展现 (13) 2.3.2完整、有效、统一的配置管理库 (13) 2.3.3符合ITIL规范的基础服务流程 (14) 2.3.4可灵活定制的运维流程引擎 (14) 2.3.5通过服务目录、服务级别管理提升运维服务质量 (15) 2.3.6简单易用的报表设计器 (15) 2.3.7统一的运维服务门户 (16) 2.3.8面向不同运维视角的个人工作台 (16) 2.3.9完善、严格的权限和认证管理 (16) 2.3.10标准、灵活的开放接口和扩展需求 (17) 3体系及制度建设 (18) 2

3.1参考标准与方法论 (18) 3.1.1运维体系参考标准规范 (18) 3.1.2IT运维管理成熟度分析 (19) 3.1.3运维体系建设方法论 (21) 3.2运维管理体系规划 (24) 3.2.1运维管理规划目标 (24) 3.2.2运维管理总体规划 (24) 3.3运维管理管理制度建设 (26) 3.3.1运维流程管理规范 (26) 3.3.2IT运维操作管理规范 (26) 3.3.3进行运维服务提升评估 (27) 4平台技术方案 (28) 4.1总体设计方案 (28) 4.1.1总体设计技术路线 (28) 4.1.2系统总体功能架构 (29) 4.2功能设计方案 (31) 4.2.1资产配置管理库(CMDB) (31) 4.2.2集中监控管理(监控中心) (48) 4.2.3操作审计管理(操作中心) (115) 4.2.4运维服务流程(流程中心) (123) 4.2.5运维统计分析(度量中心) (179) 4.2.6运维管理门户 (189) 4.3非功能设计方案 (225) 4.3.1系统性能设计 (225) 4.3.2系统扩展性设计 (225) 4.3.3系统安全性设计 (229) 3

自动化运维项目总结报告

自动化运维系统研发项目 总结报告 一、项目背景 随着信息时代的持续发展,IT运维已经成为IT服务内涵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面对越来越多复杂的业务、多样化的用户需求,不断扩展的IT应用需要越来越合理的模式来保障IT服务能灵活便捷、安全稳定地持续保障,从初期的几台服务器发展到庞大的数据中心,单靠人工已无法满足在技术、业务、管理等方面的需求,那么标准化、自动化、架构优化、过程优化等降低IT服务成本的因素越来越被广大行业客户重视。 二、自动化运维研发阶段性 经过对市场背景的分析,在公司高层资源的支持下,2016年7月完成项目立项及成立研发项目团队,12月已完成初步框架认定工作,在对市场需求、业务环境调研过程中,认为自动化运维需满足架构独立、部署友好、可运维性、容错容灾、质量监控、性能成本、用户体验等特点。项目组经过半年的研发努力,项目研发有了阶段性的突破成果。 2.1架构独立 任何架构的产生都是为了满足特定的业务诉求,如果我们在满足

业务需求的同时,能够兼顾运维对架构管理的非功能性要求。那么我们有理由认为这样的架构是对运维友好的。站在运维的角度,所诉求的架构独立包含四个方面:独立部署、独立测试、组件规范、技术解耦等。 2.2部署友好 希望从端到端打通开发、测试、运维的所有技术环节,以实现快速部署和交付价值的目标。实现高效可靠的部署能力,要做好全局规划,要保证部署以及运营阶段的全方位运维掌控,从以上要求分析,有五个维度是对部署友好相关的:CMDB配置、环境配置、依赖管理、部署方式、发布自测等。 2.3可运维性 运维从脑海中是最理想的服务架构,首先想到的事可运维性强的那种类型。不具可运维的应用或架构,对运维团队带来的不仅仅是难题,还有阻止运维人员职业发展前进堵绊脚石,因为维护一个没有可运维性的架构,简直就是在浪费运维人员的时间。因为可运维性按操作和管理规范应归纳为以下几点:配置管理、版本管理、标准操作、进程管理、空间管理、日志管理、集中管控等。 2.4容错容灾 运维的四大职责:质量、效率、成本、安全。安全是一个运维团队首要保障的,运维人员立项的高可用架构设计应该包含以下几点:

IT运维管理平台

简单运维 轻松管理 统一门户管理 云基础架构管理 管理 统计报表 无线管理 业务服务管理 数据中心管理 @ 告警管理

RIIL-BMC,综合业务管理平台 以IT业务价值为核心,帮助企业构建可视、智能的IT一体化管理动态模型,通过端到端海量IT数据的实时透视与分析,洞察企业IT正在发生的一切,为企业IT管理提供决策依据与最佳实践指引,提升企业IT运营管理水平,挖掘IT 业务价值。 统一门户管理 整合运维数据,打造个性化的信息看板 Portal一体化门户定位于连接RIIL各产品、各模块的统一访问门户,为用户提供整合的资源信息、统一的用 户登录认证、个性化的管理界面等服务 业务服务管理 业务运行状况有效度量与数据分析,快速定位业务故障点 业务服务管理帮助IT管理者全局掌握业务的运行状态和健康水平,了解动态变化趋势,快速查明问题源,降 低运营风险。同时可直观反映IT资源的运行状况对应用系统、核心业务以及用户的影响,遇到故障帮助IT人

业务体验分析 基于嗅探技术获取用户体验数据,提升用户满意度 关注用户满意度,实时监测各关键应用性能,提供详细的性能和故障现场数据,分析业务交易服务质量,构建以业务为中心的业务管理视图。帮助客户了解其业务应用系统的使用情况及最终用户的体验情况。 告警管理 智能化故障关联分析,提升故障处理时效 告警管理帮助管理人员实时掌握所有业务系统的运行状态,一旦发现异常,快速定位问题根源点,并主动通知责任人,采用直观的可视化方式进行故障分析管理,降低管理人员的工作难度,提升整体故障处理的工作效率。 无线管理 多厂商,有线、无线一体化管理 支持对锐捷、H3C、华为、Cisco、Aruba、Juniper、中兴等无线设备的的全方位管理。图形化展现无线设备及用户分布情况,用户体验好坏直观可视

智慧建筑管理平台

智慧建筑管理平台 产品简介 产品文档

【版权声明】 ?2013-2019 腾讯云版权所有 本文档著作权归腾讯云单独所有,未经腾讯云事先书面许可,任何主体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修改、抄袭、传播全部或部分本文档内容。 【商标声明】 及其它腾讯云服务相关的商标均为腾讯云计算(北京)有限责任公司及其关联公司所有。本文档涉及的第三方主体的商标,依法由权利人所有。 【服务声明】 本文档意在向客户介绍腾讯云全部或部分产品、服务的当时的整体概况,部分产品、服务的内容可能有所调整。您所购买的腾讯云产品、服务的种类、服务标准等应由您与腾讯云之间的商业合同约定,除非双方另有约定,否则,腾讯云对本文档内容不做任何明示或模式的承诺或保证。

文档目录 产品简介 产品概述 产品功能 应用场景

产品简介 产品概述 最近更新时间:2019-07-29 10:45:47 什么是腾讯智慧建筑管理平台 腾讯智慧建筑管理平台(Smart Building Operating System,以下简称微瓴 )是深度适配智慧建筑场景的物联网类操作系统,针对建筑内的硬件、应用等资源,提供物联、管理与数字服务,为建筑赋予了综合协同智慧能力,并为建筑管理运营者与建筑业主方提供安全、高效、便利的建筑综合管理运营系统,助力地产行业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提升建筑的运营效率与服务品质,创造全新的服务模式与用户体验。 产品优势 联动灵活性高 用户可根据自身业务,搭建多样化的建筑联动规则。 建筑监管度高 腾讯云微瓴对建筑内的设备、应用、用户、场景进行统一监管,打破用户盲区。 物联能力丰富化 硬件:支持 SDK、MQTT、智能网关、软网关等快速对接方式。 应用:支持各行业的数据对接协议、权限对接协议、硬件控制协议等。 服务:支持 API 对接服务。 空间数字化 腾讯云微瓴实现了建筑、楼层、设备点位与空间映射的数字化,让建筑变成一个智慧空间,可以衍生出丰富标准的空间能力与空间服务。 建筑智能化 腾讯云微瓴通过融合多样 AI 算法,实现建筑智慧化响应与决策。 升级持续化 腾讯云微瓴支持云端持续升级与软硬件分离,且建筑的各项软、硬件服务都支持组态化的拆卸升级,实现建筑服务的优质灵活更换。

自动化运维管理解决方案白皮书模板

自动化运维管理解决方案白皮书 1 2020年4月19日

自动化运维管理解决方案

目录 1 IT运维管理面临挑战...............................................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应运而生的自动化解决方案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自动化应用场景.......................................................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 灾备切换自动化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 故障现场快照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 批量设备操作处理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4 周期性作业调度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5 应急处理流程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6 重要配置备份、基线比对................................. 错误!未定义书签。 4 产品简介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 运维脚本集中管理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 可视化流程配置引擎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3 作业流程人工干预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4 作业执行验证/持续监控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5 作业操作手册自动生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6 作业执行结果展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7 配置备份/基线库管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5 产品优势 .................................................................. 错误!未定义书签。 6 运行环境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2020年4月19日

大型设备运维管理平台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分解

大型设备运维管理平台系统的设计与 实现分解

基于web的大型设备运维管理平台系统 摘要 21世纪是信息时代,随着计算机与互联网的不断普及,网上作业逐渐成为主流。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工厂中的大型设备与日俱增。而大型设备的管理问题也日渐提上日程。科学、快捷、简便的大型设备运维管理方式必将成为主流。本系统是一个基于web的大型设备运维管理平台系统,它经过web与数据库的链接使得大型设备的运维管理更加便于管理。经过电脑操作使得工厂能够经过极少的资源达到准确、快捷的管理,解放了大量的生产力,避免了许多人为管理造成的损失等。 本文主要介绍了在https://www.360docs.net/doc/662916947.html,和SQL Server 的环境下,设计和实现基于web的大型设备运维管理系统的主要步骤。本文按照设计与实现流程进行介绍,包括系统的可行性分析、需求分析以及系统的主要设计步骤。主要设计步骤包括前台以及后台数据库的逻辑设计等。另外还包括系统实现和测试的展现以及对开发过程的总结和经验。 大型设备运维管理系统是一个典型的信息管理系统(MIS),本系统是一个为适应对学校大型设备运维管理的迫切需求而设计开发的软件系统,其开发

主要包括后台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以及前端应用程序的开发两个方面,经过分析和比较,我们决定使用ASP和SQL作为开发工具,利用其提供的各种面向对象的开发手段,特别是数据窗口这一能方便而简洁操纵数据库的智能化对象,首先在短时间内建立系统应用原型,然后,对初始原型系统进行需求 迭代,不断修正和改进,真到形成用户满意的可行系统。 关键词:ASP;SQL;大型设备;信息管理系统 Large-scale Equipment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Management System Based on Web ABSTRACT Laboratory equipment managements system is a typical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MIS), the system is a software system that adapts to the urgent need of management of laboratory equipments to school, the development including two aspects, one is the establishment and maintenance of the background database , the other is the development of fore-end application. After analysis and comparison, we decide to use ASP and SQL as the development tools, use various object-oriented development tools. Especially the data window , an intelligent database objects which can control the database conveniently and simple. First establishes application system prototype in a short period of time,

itop运维综合管理系统平台使用手册簿

xxxx运维综合管理平台 操作手册V1.0 xxxx(天津)科技有限公司

变更记录

目录 1. 平台介绍 (4) 1. 概述 (4) 2. 平台架构 (4) 2.1展示层 (5) 2.2功能层 (7) 2.3技术层 (8) 2.4外部接口层 (8) 1. xxxx运维综合管理平台软件功能 (9) 2.1服务台 (9) 2.2自助服务中心 (10) 2.3配置管理模块 (11) 2.4事件管理模块 (13) 2.5问题管理模块 (17) 2.6变更管理模块 (19) 2.7服务管理模块 (22)

1.平台介绍 1.概述 xxxx运维综合管理平台是为了业务需要进行开发,适用于IT服务的日常运维管理。它基于ITSS最佳实践,适应符合ITSS最佳实践的流程,同时它又很灵活,可以适应一般的IT服务管理流程。 xxxx运维综合管理平台的功能包括: ?记录IT配置项(如服务器、应用程序、网络设备、虚拟机、联系人、位置、VLAN 等)及其各个配置项之间的关联关系; ?管理事件、用户请求和变更审批与执行等; ?归档IT服务及与外部供应商的合约,包括SLA(服务级别协议); ?手动或脚本方式导出所有信息; ?批量导入或同步/联调所有来自外部平台的数据; xxxx运维综合管理平台基于Apache/IIS、MySQL和PHP,它可以在任何支持这些程序的操作平台上运行,如Windows、Linux(Debian、Ubuntu和Redhat)、Solaris和MacOS X等。此外,由于平台是基于B/S架构的应用程序,不需要在用户电脑上部署任何客户端,只需要一个简单的Web浏览器(IE 8+、Firefox 3.5+、Chrome或Safari 5+)即可使用。 2.平台架构 平台架构如下图所示:

网络设备运维管理规定

网络设备运维管理规定 WTD standardization office【WTD 5AB- WTDK 08- WTD 2C】

网络系统运维管理制度 文档状态 为确保公司网络系统稳定、高效、安全地运行,促进办公效率的不断提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特制定此管理规定。内容包括网络系统运维管理职能、管理职责划分及运维管理工作制度。本规定是对公司网络系统运行保障工作实施管理的基本依据,所有人员必须严格遵照执行,最终解释权在总经理办公室。 第一条运维管理职能 运维管理人员具体承担全公司网络系统的设计、规划、建设和管理。主要职责包括: 1、根据网络运维特点和运维需求,拟定我公司网络运维管理的方针、政策、保障计划等提供领导决策,并组织实施; 2、贯彻我公司关于网络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担负网络执勤、监控工作,掌握网络运行状况,及时处理网络故障; 3、在办公室经理领导下,根据需求严密、科学、合理地掌控网络的各项资源,如IP地址分配等; 4、定期分析讨论网络运行状态与运行质量,对比各项参数,排除潜在故障隐患,提出网络改进意见;

5、保障我公司网络系统的正常运行,负责服务器数据及其他重要数据的备份管理及技术文档的管理。 第二条运维人员的职责划分 运维管理保障人员包括管理人员和技术操作人员。 1、管理人员由办公室经理和网络工程师担任。负责组织制定我公司网络运维的方针政策、管理制度,并组织各部门、各分公司积极落实;完成公司网络运维的日常行政管理工作,负责检查、督促、考核系统执勤情况;组织技术力量,及时、准确地处置网络发生的故障;检查网管工作,定期(或不定期)讲评网管业务工作情况,安排网络管理的相关工作。 2、技术操作人员由技术人员组成。主要职责包括掌握我公司网络总体性能指标,系统拓扑结构、设备连接关系、信息流程以及各系统设备功能和工作状态;熟练掌握系统设备的硬件安装、线缆连接、系统设置;熟悉软件的安装、测试、升级等管理工作;完成网络系统的资源调整、配置等任务;掌握本专业系统常用故障的检测手段与排除方法,迅速准确定位故障部位,积极和其他专业技术人员密切配合,排除系统故障;熟悉公司网络设备及系统定期维护方法和步骤,负责分管设备的安装调试与维护工作;随时监控计算机病毒在公司网络上的流行,定期检查公司计算机病毒库升级工作,做好计算机病毒的防范工作;掌握电工技术、配电设备组成及工作原理,熟悉电源设备的技术指标、机房配电线路及供电情况;掌握机房安装配置的空调机工作原理和空调系统技术性能指标。熟悉空调系统设备的定期维护方法与步骤;在相关技术人员的配合下排除设备疑难故障;保障设备稳定可靠运行。

煤矿智能化系统运行维护管理办法

**煤矿辅助智能化系统运行维护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提高矿井智能化运行管理水平,保障系统维护质量,避免因设备维护不力造成信息传递不畅、监测监控失效等事故发生,充分发挥智能化系统在安全生产中的作用,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管理规定依据《煤矿安全规程》、《贵州省煤矿智能机械化建设与验收暂行办法》,结合矿实际情况制定。 第三条管理规定按照“统一管理、相互协作”的原则对智能化系统设备及线缆实行管理。 第四条全矿各科室应遵循管理规定的规定,对各系统进行规划、安装、使用、维护及管理。 第二章组织与职责 第五条为切实加强对矿智能化工作的领导,促进矿智能化工作协调发展,成立**煤矿智能化管理领导小组。 组长:矿长 副组长:机电副矿长 成员:其他矿级领导、副总师、机电科长、供应科科长及调度室主任。机电副矿长具体负责日常业务管理及考核。 第六条矿领导主要职责: (一)矿长对全矿智能化管理负全面领导责任。

(二)机电矿长分管智能化工作,对现场网络、工业电视、智能系统管理负直接领导责任,对因机电设备原因无法通讯、无法供电,影响智能化管理负直接领导责任。 (三)总工程师负责对智能化的技术管理、工艺技术的优化负直接领导责任和技术责任。 第七条机电科主要职责: (一)负责组织和协调全矿智能化管理工作,是全矿的智能化系统的主管部门,负责智能化系统方案,设备点布置、线缆敷设的需求调研、规划和上报等工作; (二)负责编写智能化系统设备、线缆日常维护和保养的质量标准化规范,负责矿井生产过程中的数据管理; (三)依据质量标准化要求,对井下系统设备安装、线缆敷设、标识牌的悬挂等进行统一的质量标准化建设和考核; (四)负责智能化管理制度及考核办法的制定、修订执行,监督矿各单位严格落实管理责任制,健全智能化管理体系; (五)贯彻落实集团智能化管理的规章制度和要求,并负责组织、管理和实施; (六)负责组织完成集团公司下达的矿山智能化建设任务,并对智能化管理、工程完成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评价与考核; (七)负责智能化资料和智能化部分的建设工作; (八)其他应履行的职责。 第八条各相关科室的主要职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