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避邪植物

四大避邪植物
四大避邪植物

四大避邪植物,家中必备其一

由于现代社会发展比较迅速,风水越来越被人们得视,在很多人家里种上一些可以辟邪的植物,家中如果备有其中任何一种,即可消灾除难,保佑家庭运势。今天,我们就从民间风俗和玄学的角度来了解一下哪些植物可以辟邪?

一、桃木

桃木也叫降龙木,木质细滑,木体清香,在《本草纲目》中有记载:“桃味辛气恶,故能厌邪气。”也可以种植桃树,就可以辟邪、保平安。

二、银杏树

银杏树不仅具有药理和养生的效果,还具有辟邪的作用。银杏树的生命力比较长久,可以活上千年,因为其花朵是在夜晚绽放的,人们平时很难看见,所以民间很多地方都把银杏树当做有神秘力量的树木。在道教的法器里面也有很多都是用银杏树制作的。

三、柳树

柳树本身就为二十八星宿之一,自古以来柳树在民间就有着辟邪的作用。所以,如果你感觉家宅不宁的时候,可以在家门口种植柳树,或者在大门口挂上柳枝,可以起到辟邪的作用。

四、艾叶

艾叶也叫艾蒿,很多农村地方都常有村民把艾叶挂在门口,以驱除邪气,有的是挂大蒜,其实也是起到一个辟邪的作用。现在在浙江、湖南一带地区也有地方还保留这焚烧艾叶的方式,用来祛除蚊虫、晦气,或者挂在门口用来辟邪。城市家庭现在普遍有喝艾茶的习惯,除保健养体,其实也还有一层避邪之意。

四大木本油料植物

四大木本油料植物 油桐4-5月开花,果期7-10月;花后子房膨大,结球形核果,果顶端有 短尖头;果内有种子3-5粒;种子具厚壳状种皮,宽卵形;种仁含油,高达70%,桐油就是重要工业用油,制造油漆与涂料,经济价值特高。桐油与木油色泽金黄或棕黄,都就是优良的干性油,有光泽,不能食用,具有不透水、不透气、不传电、抗酸碱、防腐蚀、耐冷热等特点。广泛用于制漆、塑料、电器、人造橡胶、人造皮革、人造汽油、油墨等制造业。 油桐就是我国特有经济林木,它与油茶、核桃、乌桕并称我国四大木本油料植物。油桐至少有千年以上的栽培历史,直到1880年后,才陆续传到国外。 世界上种植的油桐有6种,以原产我国的三年桐与千年桐最为普遍。 油桐属大戟科,落叶乔木。三年桐学名油桐,长得快,结果早,产量高,盛果期可达20年~30年。千年桐学名木油桐,因果皮有皱纹,又称龟背桐,寓意长命百岁。千年桐比三年桐高大,有10多米,树龄较长。油桐种子榨出的油叫桐油;木油桐种子榨出的油叫木油,质量稍逊。 核桃(胡桃) 编辑信息模块 中文学名:胡桃中文别名:核桃

英文名: EnglishWalnut,PersiaWalnut 二名法: Juglans regia 界:植物界门:被子植物门(Magnoliophyta) 纲:双子叶植物纲(Magnoliopsida), 又称木兰纲。 亚纲:金缕梅亚纲(Hamamelidae) 目:胡桃目(Juglandales) 亚目:1998年根据基因亲缘关系分类的APG 分类认为取消胡桃目,其属下的两个科合并到壳斗目之下。 科:胡桃科(Juglandaceae) 亚科:胡桃亚科(Juglandoideae) 族:胡桃族(Juglandeae) 属:胡桃属(Juglans Linn、) 种:胡桃分布:原产欧洲东南部及亚洲西部,汉时传入我国,在华北、西北、西南及华中等地均有大量栽培,长江以商格省较少。 核桃(Juglans regia),落叶乔木,奇数羽状复叶,小叶椭圆形,核果球形,外果皮平滑,内果皮坚硬,有皱纹。属种子植物门,木材坚韧,可以做器物,果仁可以吃,可以榨油,也可以入药。原产于近东地区,又称胡桃、羌桃,与扁桃、腰果、榛子并称为世界著名的“四大干果”。既可以生食、炒食,也可以榨油、配制糕点、糖果等,不仅味美,而且营养价值很高,被誉为“万岁子”、“长寿果”。[1] 除食用外,核桃也就是时下流行的文玩小把件。分布在欧洲东南部、喜马拉雅山、中国。目录 乌桕 科学分类 界: 植物界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目:大戟目 科:大戟科 亚科:大戟亚科 族:乌桕族 属:乌桕属

11植物各大类群重点复习资料

植物各大类群复习重点 一、掌握植物各大类群的主要特征和常见代表植物 (一)藻类植物的主要特征: 1、藻类绝大多数生活在水中; 2、是没有根、茎、叶的分化的原植体植物; 3、含有光合色素能进行光合作用,为自养植物; 4、以孢子进行繁殖; 5、合子不发育成胚,为无胚植物。 6、藻类植物起源古老原始,分布广泛。 藻类不是一个自然的分类类群。现已知藻类共有三万多种。 根据藻类植物的藻体形态、细胞核的构造和细胞壁的成分、载色体的结构及所含色素的种类、贮藏营养物质的类别、鞭毛的有无、数目、着生位置和类型、生殖方式及生活史类型等可分为十个不同的门。(各门的主要特征见教材194页表5-1) 记住下列常见种类: 蓝藻门Cyanophyta 常见种类有:色球藻、颤藻、念珠藻、鱼腥藻、螺旋藻 甲藻门Pyrrophuta 金藻门Chrysophyta 黄藻门Xanthophyta 硅藻门Bacillariophyta 常见种类有:舟形硅藻、圆筛硅藻、羽纹硅藻、桥弯藻 裸藻门phaeophyta 绿藻门Chlorophyta 常见种类有:衣藻、小球藻、水绵、丝藻、石莼 轮藻门Charaophyta 常见种类有:轮藻 红藻门Rhodophyta 常见种类有:紫菜、石花菜 褐藻门Phaeophyta 常见种类有:海带、裙带菜 (二)地衣植物门: 地衣是真菌与绿藻或蓝藻的共生的复合体。 (三)苔藓植物门主要特征: 1、生境:多生长于阴湿的环境里,常见长于石面、泥土表面、树干或枝条上。 2、常见植物体为配子体,其植物体有茎、叶的分化,但没有真正的根,也没有维管束那样的真正输导组织,所以植物体长不高大。 3、生活史中具有明显的世代交替。配子体占优势,孢子植物体必须寄生在配子体上。 4、生殖器官为多细胞的精子器和颈卵器。 5、受精卵(合子)发育形成胚,胚发育成为孢子体,经减数分裂形成孢子。 6、孢子萌发经原丝体阶段,再发育出配子体,产生精子和卵,精子具鞭毛,受精离不开水。 苔藓植物门全世界种类约23000种,我国有2800种。可分为苔纲、藓纲、角苔纲三个纲。 记住常见代表植物:地钱、葫芦藓、角苔

生态学复习资料总

一、填空(40空,20分) 1.从生态因子作用的角度考虑,坡向会影响森林的生长,这体现了生态因子作用的间接作 用特点。 2.Raunkiaer的生活型主要类型高位芽植物、地上芽植物、地面芽植物_、隐芽植物 和一年生植物,其分类系统的划分依据主要是按休眠芽在不不良季节的着生位置。 3.生态系统中绿色植物由光合作用所生产的有机物质的总量,称初级生产量。 4.自然种群的三个基本特征包括空间特征、数量特征和遗传特征。 5.生态学巩固发展时期形成法瑞学派、北欧学派、英美学派 和前苏联学派等四大学派。 6.当以种群实际占据的空间个体数量表示种群密度时,称为绝对密度。 7.平均而言,陆地上主要的森林类型中,以热带雨林的生产力最高。 8.我国暖温带地区典型的地带性植被名称是夏绿阔叶林。 9.生态因子按照性质可以分成气候因子、土壤因子、地形因子 和生物因子以及人为因子。 10.种群的空间分布通常可分为均匀型、随机型和成群型三种类型。 11.种群增长的逻辑斯蒂增长方程中参数K生物学含义是环境容纳量。 12.能够包括群落中绝大多数的植物种类并表现出该群落一般结构特征的一定面积,称为群落 的_最小面积__。 13.群落物种多样性是丰富度与均匀度的综合指标。 14.生物多样性是指生物之间的多样性、变异性以及物种生境的生态复杂性,包括遗传多样 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 15.生物的三基点温度是指最高温度、最低温度和最适温度。 16.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17.一种植物分泌代谢物质对另外一种植物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这种现象叫他感作 用。 18.生态金字塔有三种类型,其中能量金字塔总是呈正塔金字塔型,另外两种类型分 别为生物量金字塔、数量金字塔。 19.最早命名并定义生态学的人是Haeckel 。 20.生态系统中绿色植物由光合作用所生产的有机物质的总量,称初级生产量。 21.自然种群的三个基本特征包括空间特征、数量特征和遗传特征。 22.生物对生态因子的耐受范围存在上、下限,其间的范围称作该生物的生态幅。 23.物种的具体存在单位、繁殖和进化单位是__种群___ _ 。 24.《中国植被》的三级分类单位分别是:植被型、群系和群丛。 25.《中国植被》分类系统将建群种或共建种相同的植物群落联合定义为群系。 26.进入生态系统的能量在流动过程中会最终以热的形式离开生态系统。因此,能量是单向 流动的。 27.生态系统的生态金字塔有三种类型,其中只有能量锥体总是呈正塔金字塔型。生物量金字 塔倒塔形。

财政部关于整合和统筹资金支持木本油料产业发展的意见

财政部关于整合和统筹资金支持木本油料产业发展的意见 【法规类别】财政综合规定 【发文字号】财农[2011]19号 【发布部门】财政部 【发布日期】2011.03.11 【实施日期】2011.03.11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部门规范性文件 财政部关于整合和统筹资金支持木本油料产业发展的意见 (2011年3月11日财农[2011]19号) 河北、山西、辽宁、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新疆、甘肃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厅(局): 为促进油茶、核桃、油橄榄等木本油料产业发展,提高我国食用植物油生产能力,根据2010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决定从2011年起整合和统筹资金支持木本油料产业发展。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整合和统筹资金支持木本油料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食用植物油是重要的生活必需品。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

对食用植物油的需求快速增长,食用植物油供需矛盾越来越突出。目前,我国食用植物油供给以草本油料为主,受耕地面积等因素制约,单纯依靠发展草本油料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油茶、核桃、油橄榄等木本油料作物具有节约耕地、适应性强、收益期长、品质优良等特点,是我国食用植物油的主要潜在资源。大力发展木本油料产业,不仅能有效提高我国食用植物油的自给水平,而且能促进就业增收、改善生态环境、优化营养结构。 当前,各级财政安排的可用于木本油料产业的资金较多,但是使用管理比较分散,而且部分资金未明确将木本油料产业纳入支持范围。整合和统筹资金支持木本油料产业发展,有利于集中资金、形成合力,有利于完善资金管理模式、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各有关省(区、市)要切实提高认识,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采取有效措施整合和统筹资金支持木本油料产业发展。 二、整合和统筹资金支持木本油料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贯彻落实2010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通过整合和统筹资金,支持关键环节,促进木本油料产业科学健康发展。 (二)基

《植物的主要类群》教案

《植物的主要类群》教案 教学目标 1、初识植物系统进化树,了解不同植物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认识不同植物类群的形态结构特征、生活方式、与人类的关系 2、通过“观察比较不同的植物”活动,提高观察能力、比较思维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通过对不同类群植物的学习,进一步体会植物种类的多样性;强化生物进化的观点 4、通过对不同类群植物与人类关系的学习,增强生物科学的价值观,强化热爱植物、保护植物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认识植物系统进化树;组织“观察比较不同的植物”的活动 2、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的形态结构特征,认识种子植物是植物界最高等的类群 3、各个植物类群与人类的关系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播放一段植物类群的录像,向同学展现丰富多彩的植物世界。 【引入】:据植物科学家估计,自然界中已知的植物约有33万种,遍布地球上的各种生态环境。那不同植物类群之间的差异有多大,它们之间有没有亲缘关系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它们都有哪些特点。首先我们来讨论植物的主要类群到底有哪些呢? 【学生活动】: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 《二》植物系统进化树 【提问】:我们知道地球上的动物和植物都是由原始生命进化来的,动植物的进化有什么共同的规律呢? 请同学们观察植物进化树(出示植物进化树的挂图),从植物进化树图片中你获取哪些信息?请同学分组讨论并思考,注意如下两个问题: (1)观察植物系统进化树,分析不同植物类群的进化关系。 (2)辨别各种植物类群的特征,“观察比较不同的植物”活动 【学生活动】:学生仔细观察植物进化树图片,辨别课桌上所摆放的各种植物,并经过讨论将结果填写在书上的空格里面。

推进木本油料产业健康发展的实施方案(最新)

推进木本油料产业健康发展的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木本油料产业发展的意见》(x办〔x〕17号),稳步推进全市木本油料产业健康发展,经市政府同意,现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发展目标 力争到x年,新建基地8万亩,巩固现有42万亩木本油料林基地建设成果;建设良种繁育基地33个;全市木本油料种植面积从x 年的42万亩发展到50万亩,年产木本食用油1万吨左右。力争到x年,全市木本油料种植面积发展到58万亩,年产木本食用油1.5万吨左右。 二、主要任务 (一)科学编制木本油料产业发展规划。按照优化布局、科学发展、注重质量、突出效益的原则,认真编制《x市木本油料产业发展规划(x-x年)》,对全市现有木本油料林进行提质增效,巩固成果,因地制宜扩大木本油料种植面积,推进木本油料产业发展转型升级。各地要对油茶、香榧、山核桃、薄壳山核桃、油用牡丹开展普查工作,查清资源本底,确定优势树种,科学制定本地木本油料产业发展规划。 (二)严格种苗生产管理。加快推进良种基地、定点苗木生产基地建设,积极推广育苗新技术,切实提高良种壮苗生产供应能力。全面推行“四定三清楚”(定点采穗、定点育苗、订单生产、定向供应,

品种清楚、种源清楚、销售去向清楚)和“四证一签”(林木种苗生产许可证、经营许可证、苗木质量检验证、植物检疫证和标签)种苗生产管理制度,确保种苗质量,建立健全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和良种生产供应体系。 (三)建设一批木本油料高产示范基地。加快木本油料高产栽培示范园和低产林改造示范园建设。充分挖掘造林空间,结合林业重点工程、美好乡村建设,新建一批高产稳产木本油料生产基地;结合产业扶贫,倾斜支持贫困村发展高效木本油料林基地;结合工程项目,不断完善木本油料基地的道路、塘坝、蓄水池、防病(虫)防火基础设施建设。25度山场造林要强化水土保持措施。 (四)加快木本油料产业化经营。积极培育一批木本食用油龙头企业,开展精深加工和副产品开发,延长产业链条,提升综合效益。引导企业向优势产区集中,形成产业带和产业集群,发挥规模和特色优势。加快培育种植大户、专业合作社、家庭林场等新型林业经营主体,发展“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基地+农户”等经营模式,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引导经营主体开展标准化、专业化种植。鼓励木本油料生产经营者科学发展林下经济,提高林地利用率和木本油料综合生产能力。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实行机械种植、采摘、分级,采取集约化管理,提高木本油料经营水平。鼓励建立产业联盟,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互动,提高市场竞争力。 (五)坚持分类施策提质增效。对近几年新造的木本油料成林,加强抚育管护,推广良种良法,采取修枝定型等措施,进一步巩固木

2植物的类群(练习)

植物的类群 第二章植物的类群 二、竞赛训练题 (一)选择题 1.在下列藻类植物中具原核细胞的植物是 A 发菜 B 海带 C 水绵 D 原绿藻 2.下列藻类植物的生活史中,具核相交替的是 A 颤藻 B 团藻 C 硅藻 D 紫菜 3.下列藻类植物中,植物体(营养体)为二倍体的是 A 水绵 B 硅藻 C 鹿角菜 D 轮藻 4.下列藻类生活史中,具异形世代交替孢子体占优势的是 A 水云 B 多管藻 C 海带 D 石莼 5.在紫菜生活史中,产生的孢子为 A 外生孢子 B 单孢子 C 中性孢子 D 果孢子 E 壳孢子 F 似亲孢子 G 复大孢子 6.绿藻门植物游动细胞的鞭毛特点是 A 项生等长茸鞭型 B 侧生不等长尾鞭型 C 项生等长尾鞭型 D 侧生等长茸鞭型 7.藻类植物的减数分裂由于发生的时间不同,基本上可分为 A 合子减数分裂和配子减数分裂 B 配子减数分裂和居间减数分裂 C 合子减数分裂和居间减数分裂 D 合子减数分裂、配子减数分裂和居间减数分裂 8.裸藻门既具有植物性特征又具有动物性特征,具植物性特征的是,具动物性特征的是 A 具载色体 B 不具细胞壁 C 具感光性眼点 D 具光合色素 E 能进行光合自养 F 无色种类营异养生活 9.在下列特征中,蓝藻门和红藻门相似的特征是 A 光合色素具藻胆素等 B 生活史中无带鞭毛的细胞 C 具载色体和蛋白质 D 光合作用产物为裸藻淀粉 10.蓝藻是地球上最原始、最古老的植物,细胞构造的原始性状表现在 A 原核 B 鞭毛类型为茸鞭型 C 叶绿素中仅含叶绿素a D 没有载色体及其他细胞器 E 细胞分裂为直接分裂,没有有性生殖 F 无细胞壁 11.匍枝根霉的接合孢子为 A 单核双倍体 B 多核双倍体 C 多核单倍体 D 单核单倍体 12.下列菌类植物中,营养菌丝无隔膜的为 A 水霉 B 麦角菌 C 青霉 D 木耳 植物的类群- 1 -

四大木本油料植物

四大木本油料植物 油桐4-5月开花,果期7-10月;花后子房膨大,结球形核果,果顶端有 短尖头;果内有种子3-5粒;种子具厚壳状种皮,宽卵形;种仁含油,高达70%,桐油是重要工业用油,制造油漆和涂料,经济价值特高。桐油和木油色泽金黄或棕黄,都是优良的干性油,有光泽,不能食用,具有不透水、不透气、不传电、抗酸碱、防腐蚀、耐冷热等特点。广泛用于制漆、塑料、电器、人造橡胶、人造皮革、人造汽油、油墨等制造业。 油桐是我国特有经济林木,它与油茶、核桃、乌桕并称我国四大木本油料植物。油桐至少有千年以上的栽培历史,直到1880年后,才陆续传到国外。 世界上种植的油桐有6种,以原产我国的三年桐和千年桐最为普遍。 油桐属大戟科,落叶乔木。三年桐学名油桐,长得快,结果早,产量高,盛果期可达20年~30年。千年桐学名木油桐,因果皮有皱纹,又称龟背桐,寓意长命百岁。千年桐比三年桐高大,有10多米,树龄较长。油桐种子榨出的油叫桐油;木油桐种子榨出的油叫木油,质量稍逊。 核桃(胡桃) 编辑信息模块 中文学名:胡桃中文别名:核桃

英文名: EnglishWalnut,PersiaWalnut 二名法:Juglans regia 界:植物界门:被子植物门(Magnoliophyta) 纲:双子叶植物纲(Magnoliopsida), 又称木兰纲。 亚纲:金缕梅亚纲(Hamamelidae) 目:胡桃目(Juglandales) 亚目:1998年根据基因亲缘关系分类的APG 分类认为取消胡桃目,其属下的两个科合并到壳斗目之下。 科:胡桃科(Juglandaceae) 亚科:胡桃亚科(Juglandoideae) 族:胡桃族(Juglandeae) 属:胡桃属(Juglans Linn.) 种:胡桃分布:原产欧洲东南部及亚洲西部,汉时传入我国,在华北、西北、西南及华中等地均有大量栽培,长江以商格省较少。 核桃(Juglans regia),落叶乔木,奇数羽状复叶,小叶椭圆形,核果球形,外果皮平滑,内果皮坚硬,有皱纹。属种子植物门,木材坚韧,可以做器物,果仁可以吃,可以榨油,也可以入药。原产于近东地区,又称胡桃、羌桃,与扁桃、腰果、榛子并称为世界著名的“四大干果”。既可以生食、炒食,也可以榨油、配制糕点、糖果等,不仅味美,而且营养价值很高,被誉为“万岁子”、“长寿果”。[1] 除食用外,核桃也是时下流行的文玩小把件。分布在欧洲东南部、喜马拉雅山、中国。目录 乌桕 科学分类 界: 植物界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目:大戟目 科:大戟科 亚科:大戟亚科 族:乌桕族

园林生态学绪论

园林生态学 ——自然与社会的桥梁教材: ?冷平生主编. 园林生态学(第1版).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参考书目: ?李博等. 生态学.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许绍惠, 徐志钊. 城市园林生态学.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1994 ?孙儒泳, 李博等. 普通生态学.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曹凑贵等. 生态学概论.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冯采芹. 绿化环境效应. 北京: 中国环境出版社, 1992 ?杨士弘等. 城市生态环境学.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99 ?吴征镒等. 中国植被.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80 ?杨京平等. 生态工程恢复技术.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2 ?J. L. Chapman, M. J. Reiss. 生态学?a?a原理与应用(第二版)(影印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 2001 ?何兴元等. 城市森林生态学研究进展.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2 ?中国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J 137-90).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标准. 北京:标准出版社,1990 ?钟林生赵士洞等. 生态旅游规划原理与方法.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 教学时数:45课时 2.0学分 考试形式:闭卷 平时成绩:40% 期末考试(笔试):60% 绪论 ?生态学的形成与发展 ?城市化与现代园林发展 ?园林生态学 生态学的形成与发展 一、生态学的起源 ?Ecology源于希腊文oikos + logos,意为“住所、栖息地”和“学科、学问”。生态学是 研究生物居住环境的科学,也就是管理自然界生物的科学。 ?生态学起源于植物地理学和植物生理学,其英语词根与经济学相同(Ecology、Economics), 因此生态学在早期又译为“自然经济学”

望江县木本油料基地建设实施方案..

望江县木本油料基地建设实施方案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我县木本油料基地建设管理,提高基地建设质量,结合有关林业政策和造林技术规程,特制定本方案。 第二条木本油料基地建设实行项目管理。按项目验收结果兑现基地补助政策。列入县以上相关重点项目建设的小班,必须同时符合相应项目建设的各项规定和要求。 第三条基地建设按计划组织实施。基地建设总规模22 万亩,建设期为10年(2016~2025年)。详见下表 望江县木本粮油发展布局与实施计划表 单位:万亩 县林业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年度计划审定,乡镇

政府负责本乡镇年度计划任务的申报和具体落实,林业部门负责组织作业设计,乡镇政府按批复的作业设计施工,县林业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检查验收和政策兑现。 第四条基地建设的基本原则: (1)、坚持因地制宜、适地适树; (2)、坚持生态优先、保护环境; (3)、坚持科学发展、科技兴林; (4)、坚持示范带动、全面发展; (5)、坚持良种壮苗、规模发展、; (6)、坚持承包经营、自力更生为主,国家扶持为辅。 第二章基地建设政策 第五条木本油料基地建设为我县林业产业化建设的中心任务,相关政策重点支持,保障基地建设。 第六条木本油料基地建设以现有荒山、低产地和“四旁”新造和低产低效林改造为重点、改造新造并举,逐年加大新造林任务。低产低效林改造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有承包经营主体;二是发展木本油料;从2016年起,全县限额采伐指标优先满足木本油料基地林木清理需求,保证低产低效林改造,县林业局要严格把关。 第七条基地建设实行多渠道筹措资金投入,采取项目支持一点、政府补助一点、承包经营人自筹一点。具体补助标准(暂定头五年)为: 1、木本油料基地扶持政策:验收合格的小班成片100

2016年中考生物题汇编(含答案)7植物类群

5. (16锦州市)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江水变绿主要是由以下哪种植物引起的? A.藻类植物 B.苔藓植物 C.蕨类植物 D.种子植物 21. (16葫芦岛市)很多植物都是珍贵的药材,下列植物中可以药用并能产生孢子的是: A.贯中 B.水绵 C.葫芦藓 D.红豆杉 11.(16江西省)下列各项依次对应如图的甲、乙、丙、丁,说法正确的 是() A.激素、生长激素、抗生素、胰岛素 B.孢子植物、葫芦藓、紫菜、铁线蕨 C.原始大气、氧气、二氧化碳、甲烷 D.植物叶片中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表皮细胞、保卫细胞、叶肉细胞 13、(16成都市)下图是花生果实的部分结构,据此可判断花生属于 A、苔藓植物 B、蕨类植物 C、裸子植物 D、被子植物 1. (16南通市)下列能适应水中生活的生物是 A.绿藻 B.月季 C.壁虎 D.蝗虫 9. (16南通市)与被子植物相比,松杉柏等裸子植物不.具有 A.根 B.茎 C.果皮 D.种子 27.(16无锡宜兴)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是() A.植株矮小,没有根、茎、叶的分化 B.有茎和叶的分化,没有真正的根 C.种子裸露,没有果皮包被 D.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 18.(16宁德市)下列叙述属于种子植物特征的是 A.没有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 B.具有根、茎、叶,体内有输导组织 C.植株矮小,茎和叶内没有输导组织 D.有明显的根、茎、叶的分化,用种子繁殖后代 6.(16青岛市)下列关于植物类群的叙述,正确的是 A.紫菜是藻类植物,依靠它的根固着在浅海岩石上 B.银杏是裸子植物,其果实是“银杏”,又称白果 C.墙藓的茎、叶内没有输导组织,所以不适于陆地生活 D.种子比孢子的生命力强,是种子植物更适于陆地生活的重要原因 5.(16临沂市) 芸豆、黄瓜、西红柿、海带、花生等都是餐桌上常吃的菜品,小明同学想获取它们的种子来种植,你认为他不可能得到的是 A.黄瓜 B.西红柿 C.海带 D.芸豆 2. ( 16淄博市)下列关于集中绿色植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海带依靠叶片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B.墙藓的茎、叶内有输导组织,适于生活在潮湿的环境

环境生态学复习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绪论 一、环境生态学的定义及形成与发展 1.定义(掌握) 2.形成与发展 二、环境生态学的研究内容与学科任务 1.研究内容(掌握) 2.学科任务 3.发展趋势 4.研究方法 三、环境生态学与相关学科(了解) 1.生态学 2.环境科学 3.恢复生态学 4.其它相关学科 一、环境生态学的定义及形成与发展 一、环境生态学的定义及形成与发展 环境问题 环境问题 当前世界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人口问题:人口的激增,生产规模的扩大,废物排放量增加,污染加剧 资源问题:资源的短缺(森林、土地、淡水) 环境污染:温室气体的排放、有害化学品的污染 生态破坏: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盐碱化、森林生态功能衰退等 总之,环境生态学是随着环境问题的产生、人类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及寻求调节人类与环境之间协调发展的途径而产生的。 《寂静的春天》(美国海洋生物学家蕾切尔·卡逊,20世纪60年代) 它是环境生态学的启蒙之著和学科诞生的标志。 《增长的极限》(20世纪70年代),是环境生态学发展初期阶段的主要象征。 《人类环境宣言》《只有一个地球——对一个小行星的关怀和维护》 (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它们丰富了环境生态学的理论,促进了它的理论体系的完善和发展。 《环境生态学》教科书(1987年,福尔德曼),它的出版对环境生态学的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环境生态学的研究内容与学科任务 1.研究内容 a.人为干扰下生态系统的内在变化机理和规律的研究 b.各类生态系统的功能保护和利用研究

c.生态系统退化机理及修复研究 d.解决环境问题的生态学对策 e.全球性环境问题的研究 2.学科任务 3.发展趋势 4.研究方法 2.学科任务 a.人为干扰的方式及强度 b.退化生态系统的特征判定 c.人为干扰下的生态演替规律 d.受损生态系统恢复和重建技术 e.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 f.生态系统管理 g.生态规划和生态效应预测 3.发展趋势 4.研究方法 3.发展趋势 a.生态系统对人为干扰的反应机制与监测 b.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和重建 c.生态规划、生态安全和生态风险预测 d.环境生物技术和生态工程 e.区域生态环境监测 4.研究方法 4.研究方法 a.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结合 b.野外调查、实验室和长期定位试验结合 c.多学科交叉、综合研究 d.系统分析方法和数学模型的应用 e.新技术的应用(卫星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等) 三、环境生态学与相关学科 1、生态学 环境生态学是生态学学科体系的组成部分,是依据生态学理论和方法研究环境问题而产生的新兴分支学科。因此,在诸多的相关学科中,环境生态学与生态学的联系最为紧密,生态学是环境生态学的理论基础。 三、环境生态学的相关学科 生态学的定义 a.海克尔(Haeckel)(德国动物学家,1866年给出的定义) 生态学一词最早由德国动物学家海克尔提出,他认为生态学是研究生物有机体与其周围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这是对生态学一词最早的一个定义。

植物的主要类群教案资料

第六章第2节植物的主要类群 教案 一、教材分析 1.知识内容结构: 1.1科学知识、技能要素: 知识要素: (1)自然界的植物根据繁殖方式被分为种子植物和孢子生物。 (2)根据种子有无果皮包被,又可将种子植物分为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 (3)根据种子里子叶的数目,可将被子植物分为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及两者之间的特征、区别和代表植物。 技能要素: 通过观察各种植物之间的区别,增强观察、分析的能力。 1.2科学过程方法要素 通过对一些常见植物形态特征、生活习性的分析能正确判断其所属类群,增强实践能力与知识迁移能力。 1.3态度、情感、价值观要素

通过学习各种植物对人类健康、生态环境、自然景观等方面的价值与作用来提升保护植物的意识,促进积极参与保护植物的公益性活动,理解保持生物的多样性对地球与人类发展的意义。 1.4STS关系要素 地球上生物的存在与繁衍对人类,对环境、对社会都具有特殊的意义与巨大的贡献,它们维护了地球的生态平衡,许多植物具有食用价值、药用价值,观赏价值等,植物的多样性构成了地球的生机盎然。 2.前后章节联系: 本课时“植物的主要类群”选自教材华师大版初一科学第六章“生物的类群”中的第二节,第一节“动物的主要类群”阐述了动物的分类及几种代表特征。第三节则阐述了除动物与植物以外生物,细菌和真菌。第四节“生物的分类”阐述了科学进行生物分类的方法。内容联系上看,第一、二、三节对动物、植物、细菌真菌的分别阐述构成了生物的总和,第四节则是在前三节基础之上的扩充与深化,阐述了面对眼花缭乱的诸多生物将其进行科学归类的方法,达到由感性至理性的转变。知识结构上看,第一、二、三节呈并列关系,第四节呈递进关系,四节内容共同构成了生物的一个较全面的体系,本课时内容同时起到了衔接前后章节的作用。 3.教学活动结构: 为了让学生“理解”双子叶植物的单子叶植物的区别,教材安排了“与蔬菜交朋友”的活动。 为了“了解”裸子植物,教材安排了“科学技术社会:银杏”的阅读活动。 二、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技能目标: (1)知道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的概念,并能分别举例。 (2)知道出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的概念和主要区别,并能分别举例。 2、过程方法目标 根据单、双子叶植物的主要特征,学会区别常见的被子植物; 3、态度情感价值观目标 (1)学生珍稀植物,保护植物的意识增强。

植物类群及其环境

植物类群及其环境 一.知识要点 藻类植物 特征:①结构简单,无根茎叶②细胞内有叶绿素等色素,进行光合作用。 ③多数生活在水中。 3万多种:蓝藻(地木耳发菜念珠藻)裸藻(眼虫)绿藻(衣藻水绵轮藻)金藻硅藻甲藻褐藻(紫菜石花菜)红藻(海带鹿角菜裙带菜)地衣植物 孢子植物特征:①真菌和藻类的共生体②结构简单,无根茎叶③形态壳状、叶状和枝状2千多种:地衣松萝石蕊 苔藓植物 特征:①有茎叶,无根,无维管束②生殖过程出现胚③受精不离水 ④配子体发达,孢子体生活在配子体上。 2万多种:地钱葫芦藓 蕨类植物 特征:①有根茎叶的分化②体内有维管束③受精不离水 1万多种:石松卷柏水韭木贼瓶尔小草槐叶苹满江红桫椤蕨裸子植物 特征:①根茎叶发达,输导多用管胞②种子裸露,无果皮包着 ③受精离开了水。 种子植物 7百多种:苏铁()银杏()松柏(松、杉、柏)红豆杉(罗汉松) 买麻藤(麻黄百岁兰) 被子植物: 特征:①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②种子有包被③受精离开了水 ④多有导管 (60多个目,300多个科,1万多个属,20多万种。) 双子叶植物 特征:①2子叶②直根系③网状脉④开放维管束,有形成层 ⑤花基数4-5或4-5的倍数 常见类群: 十字花科①十字花冠②四强雄蕊③角果(白菜萝卜花椰菜紫罗兰)豆科①多蝶形花冠②多二体雄蕊③荚果(大豆槐树花生合欢干草含羞草) 蔷薇科①花基数5,花萼花瓣分离②雄蕊多数,雌蕊1或多 ③核果、梨果、瘦果、蓇葖果(月季玫瑰苹果桃梅杏梨绣线菊) 菊科①头状花序,下有总苞②雄蕊5,花药合生③瘦果 (向日葵蒲公英莴笋菊芋雪莲小蓟菊花) 单子叶植物 特征:①1子叶②须根系③平行、弧形脉④散生维管束,无形成层 ⑤花基数3或3的倍数 常见类群: 禾本科①花有内外稃各1②雄蕊3-6,雌蕊1③颖果 (小麦水稻甘蔗毛竹芦苇)

植物的四大类群

植物的四大类群 【学习目标】 1.说出植物有哪四大类群 2.能简单描述各类群植物的基本特征 3.能说出各类群植物的主要差异 【学习重点】 描述各类群植物的基本特征 【学习难点】 说出各类群植物的主要差异 【问题探究】 1.藻类植物 A分类:有细胞的,也有细胞的 B生活环境:有的生活在中,有的生活在中,还有的生活 在的地方 C结构特点:没有的分化(也就是有种器官) D与人类关系:释放氧气、制造有机物给鱼类提供饵料、食用、化工医药类等 2.苔藓植物 A生活环境:大多生活在环境中 B结构特点:茎中没有,叶中没有,根非常简单,称为 (也就是有种器官) C与人类关系:可以当作的指示植物 3.蕨类植物 A生活环境:在森林和山野的处 B结构特点:有专门的组织 有的分化(也就是有种器官) C生殖:通过细胞进行生殖 D与人类关系:食用、药用、绿肥、饲料,2亿年前的蕨类现在变成了可以供我们作燃料4.种子植物:生殖:通过进行生殖 ①裸子植物:A种子是着的 B裸子植物的都很发达,里面有组织 (也就是有种器官) ②被子植物:A种子外面有包被着 B果实= + (也就是有种器官)

【目标检测】 1、藻类植物的生活环境是() A、都生活在水中 B、大都生活在水中 C、都生活在陆地上 D、大都生活在陆地上 2、下列植物中,不属于藻类的是() A、海带 B、紫菜 C、白菜 D、石莼 3、下列属于淡水中生活的多细胞藻类植物的是() A、紫菜 B、水绵 C、石花菜 D、鹿角菜 4、藻类植物是一类低等植物,理由是() A、主要生活在水中 B、可以食用、药用 C、植物体都很微小 D、无根、茎、叶的分化,靠孢子繁殖后代 5、葫芦藓适于生活的环境是() A、池塘溪流中 B、阴湿的地表面 C、干燥的土壤中 D、黑暗的地窖中 6、苔藓植物假根的主要功能是() A、吸收水分 B、固定植物体 C、吸收有机物 D、制造有机物 7、地层中的煤是由什么形成的() A、古代的苔藓植物 B、古代的蕨类植物 C、古代的藻类植物 D、古代的被子植物 8、肾蕨的地上部分是() A、茎和叶 B、叶 C、茎 D、根、茎、叶 9、下列各类植物中,不具有输导组织的是() A蕨类植物B苔藓植物C裸子植物D被子植物 10、下列哪一种植物能生活在干旱贫瘠的土壤中() A葫芦藓 B松树 C地钱 D蕨 11、下列不产生种子的是() A卷柏 B桃 C侧柏 D松 12、与桃树相比,松树最主要的不同之处是() A果皮内有种子 B没有种子,果皮裸露在外 C终年常绿,永不落叶 D松果是有果皮包着种子的果实 【课后反思】

昆明理工大学环境生态学2010真题

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试题(A卷) 考试科目代码:603 考试科目名称:环境生态学 试题适用招生专业:071012 生态学 考生答题须知 1.所有题目(包括填空、选择、图表等类型题目)答题答案必须做在考点发给的答题纸上,做在本试题册上无效。请考生务必在答题纸上写清题号。 2.评卷时不评阅本试题册,答题如有做在本试题册上而影响成绩的,后果由考生自己负责。 3.答题时一律使用蓝、黑色墨水笔或圆珠笔作答(画图可用铅笔),用其它笔答题不给分。 4.答题时不准使用涂改液等具有明显标记的涂改用品。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植物中,属于短日照植物的是。 A. 油菜 B. 水稻 C. 菠菜 D. 番茄 2.原始大气中不具有的成分是。 A. N2 B. H2 C. CH4 D. O3 3.某个种群基因库中有50% A和50% a, 则Aa基因型的频率是。 A. 25% B. 50% C. 75% D. 100% 4.在一定条件下,当种群密度(数量)处于适度情况时,种群的增长最快,密度太低或太高都会对种群的增长起限制作用。这个规律被称为。 A. 阿伦规律 B. 阿利规律 C. 贝格曼规律 D. 竞争排斥原理 5.生物在单位时间、单位面积所产生的有机物质的质量称为。 A. 生物量 B. 物种量 C. 生产量 D. 现存量 6.如果人口按照与密度无关的种群连续增长模型(dN/dt=rN)增长,则人口倍增时间 为。 A. 0.3/r B. 0.5/r C. 0.7/r D. 0.9/r 7.利用重金属超积累植物修复污染土壤和水体的方法所应用的植物修复技术是。 A. 植物萃取 B. 植物固化 C. 植物转化 D. 根际过滤 8.1953-1961年,日本九州南部熊本县水俣镇发生了严重的“水俣事件”,主要污染物是甲基汞。该物质具有高毒性的原因是。 A. 高水溶性 B. 高脂溶性 C. 高挥发度 D. 高分散度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给出的五个选项中,有不止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全选对者得3分,其他情况不给分。) 1. 下列生态因子中,属于间接作用的是。 A. 经纬度 B. 温度 C. 共生 D. 坡度 E. 寄生 2.下列关于种群调节的理论中,属于外源性学派观点的是。 A. 种群参数受天气条件强烈影响 B. 捕食、竞争、寄生等生物学过程对种群调节起决定作用 C. 动物社群行为,如社群等级和领域性等,是调节种群的一种机制 D. 食物短缺是影响种群数量最重要的限制因子 E. 种群中的遗传双态或多态现象有调节种群的意义 第 1 页共 4 页

02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的主要类群

2 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的主要类群 2.1 萜类 (terpene) 2.2 甾体类 (steroid) 2.3 苯丙烷类 (phenylpropanoid) 2.4 醌类 (quinonoid) 2.5 黄酮类 (flavonoid) 2.6 鞣质 (tannin) 2.7 生物碱 (alkaloid) 2.8 氰苷、芥子油苷、非蛋白氨基酸 (cyanogenic glycoside, glucosinolate, nonprotein amino acid) 次生代谢产物的化学结构差异很大,通常归为萜类化合物(萜类、甾体类)、酚类化合物(苯丙烷类、醌类、黄酮类、鞣质)、含氮化合物(生物碱、氰苷、芥子油苷、非蛋白氨基酸)三大类 除以上三大类外,植物还产生多炔类、有机酸等次生代谢物质 多炔是植物体内发现的天然炔类,主要分布于菊科及伞形科植物,现已发现1000种左右 有机酸广泛分布于植物各部位,一些有机酸如茉莉酸在植物信号传递中起重要作用 根据结构特征和生理作用也可将次生代谢产物分为抗生素(植保素)、生长刺激素、维生素、色素、生物碱与毒素等不同类型 3.1 萜类 terpene ?萜类或类萜在植物界中广泛存在,由异戊二烯组成,有链状的,也有环状的,一般不溶于水 ?萜类种类依异戊二烯数目而定,有单萜、倍半萜、双萜、三萜、四萜和多萜之分 ?萜类的生物合成有两条途径:甲羟戊酸途径和丙酮酸/磷酸甘油醛途径,前者研究得比较清楚,后者仍有些未明,两条途径都是经过异戊烯基焦磷酸(IPP)进一步合成各种萜类化合物 3.1.1 单萜(monoterpene) ?单萜广泛存在于高等植物中,多分布于樟科、松科、伞形科、姜科、芸香科、桃金娘科、唇形科、菊科的植物中?单萜常温下一般是挥发性液体,沸点140-200℃。有的单萜与糖结合成苷,则不具有挥发性 ?单萜依据碳架可分为链状、单环、双环和三环4个大类 3.1.1.1 链状单萜 ?月桂烯(杨梅烯,myrcene)广泛存在于植物界,杨梅叶、松节油、黄柏果油、桂油、柠檬草油、啤酒花油和芫荽油等挥发油中含有;是香料工业中重要的反应中间体 ?芳樟醇(linalool)(里哪醇、沉香醇) 化学名:3,7-二甲基-1,6-辛二烯-3-醇,具一个手性碳原子,有一对对映异构体。(-)-(R)-芳樟醇存在于香紫苏油、香柠檬油、芳樟油中, (+)-(S)-芳樟醇存在于芫荽油、桔油及素馨花挥发油中。芳樟醇具有抗菌、抗病毒和镇静等作用。芳樟醇对正常人体的心脏和呼吸功能具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具降压作用;具有优美而偷快的花香香气不同旋光性的芳樟醇具有不同的香气。用于多种香型的香精调配,如百合、丁香、橙花等各种香精。是合成芳樟醇类香料化合物和维生素E、A的重要原料。世界上每年耗用量数万吨,产值数亿美元。我国每年需要量达400吨,主要依靠进口(林耀红,1997)。西南化工研究院于1997年底投资1000余万元,建设年产1000t芳樟醇生产装置,该装置1999年已建成投产 芳樟醇与茶叶:茶叶中的芳樟醇具铃兰香气,系阿萨姆种及我国大叶种茶香气中含量最高的物质,其含量在新梢各部位的分布表现为芽>第一叶>第二叶>第三叶>茎,各季含量以春茶最高,夏茶最低,加工过程中,芳樟醇大量产生于揉捻及发酵工序 芳樟醇还有四种顺式和反式毗喃型及呋喃型氧化物。 ?柠檬醇,顺式异构体称为橙花醇(nerol),反式异构体称香叶醇或牦牛儿醇(geraniol),均有玫瑰香气。橙花醇的香气更为柔和,常用于香水配方。 ?柠檬醛(citral),反式的习称香叶醛(geranial),顺式的称橙花醛(neral)。柠檬醛通常为混合物,以橙花醛为主,具有柠檬香气 ?香叶醇( geraniol ):香叶醇是玫瑰中的主体花香成分,是中小叶种茶叶中的主要香气成分,具典型玫瑰香型。祁门红茶中香叶醇含量极高。香叶醇在新梢各部分的含量分布及其季节和加工变化与芳樟醇相似。1990年,Yano 指出香叶醇的前体为香叶基-β葡糖甙;1993年,Guo相继在乌龙茶的研究中分离并鉴定出了香叶基-6-O-R-D-吡喃木糖-β-D-吡喃葡糖甙,第一次发现单萜烯醇配糖体的糖体部分存在非单糖结构。 3.1.1.2 单环单萜 ?柠檬烯(limonene),(+)-柠檬烯在芸香科桔属植物果皮的挥发油中约含90%,(-)-柠檬烯存在于薄荷、土荆芥、缬草的挥发油中 ?萜品醇(terpineol),也称松油醇,存在于樟脑油、八角茴香油及橙花油中,用于香料配制 ?薄荷醇(menthol),又称薄荷脑。由于有3个不对称碳原子,应有4对不同的立体异构体

生态学概念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生态学的概念和研究内容 一、生态学的定义 “生态学”一词最早由H.Thorean(索瑞)于1858年提出,“Eco—“一词源自”oikos”(希腊文),意思是:隐蔽所,居所,居住环境。 1866年,E.Heackel(海格尔,德国)最早给生态学下定义:研究有机体与其周围环境——包括生物环境和非生物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从此,标志着生态学学科的正式诞生。…….. 目前,多数学者认为:生态学是研究生命系统与其所处环境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及机制的科学。 二、生态学的研究内容 1、是生物学的分支学科,主要研究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之间的 关系。 2、以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的宏观学科,其重点是生态 系统各成分之间的相互作用。 3、以人工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研究环境生物学。 4、以社会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研究人类社会所面临的生态学问 题。 第二节、生态学的发展简史 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即1866年以前,1866—1970,1970年以后 1、生态学思想的萌芽时期(1866年以前) 生态学思想的萌芽,是人们在生产实践中积累起来的,是人们对自然现象的感性认识,虽然在这个阶段的晚期有一些相关著作,但是,显得很肤浅、零碎、片断的,没有上升到理性认识,没有建立起系统的理论。 2、生态学的建立和成长期(1866—1970) 1866年海格尔给生态学下定义后,标志着生态学科学理论的建立。在此阶段,为之作出重大贡献的主要代表人有: (1)德国Mobius(摩比乌斯)于1877年提出“生物群落“概念。 (2)德国Schroter(斯洛特)于1896年创立了个体生态学。 (3)德国Schimper(新柏尔)于1898年出版了〈植物地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