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瘤疾病有良性和恶性之分

血管瘤疾病有良性和恶性之分
血管瘤疾病有良性和恶性之分

血管瘤疾病有良性和恶性之分吗?

血管瘤疾病有良性和恶性之分吗?血管瘤的生长方式多属于管腔扩张,转移性血管瘤极其罕见。许多被称为恶性转移性血管瘤,实际上是多中心来源的同一种血管瘤。对于恶性血管瘤而言,如果不能及时治疗,对患者健康和生命危害极大。

恶性血管瘤主要有以下4种:

1、血管瘤内皮瘤:是由血管内皮细胞异常增生形成的肿瘤,属于恶性肿瘤范围,但其恶性程度并不一致,有些肿瘤生长缓慢,转移发生较晚,血管内皮瘤可发生与任何年龄,成人病例则恶性率高,可发生于身体任何部位和脏器,软组织比皮肤多见,尤以头皮和面部多见,亦可发生与四肢和躯干,胃肠道和其他内脏,肿瘤的形态大小不一,开始多为无痛性肿块,迅速增大,如发生在皮肤,开始表现为蓝色及紫红色斑点,以后逐渐长大隆起呈圜丘状和结节状,肿瘤多为圆形或卵圆形,直径从数毫米到数厘米不等。质地柔软,边界不清,无明显包膜,在肿瘤周围,有时可见卫星结节,肿瘤内血管丰富脆弱,易出血自发性出血,生长在皮肤和皮下的血管内皮瘤常形成溃疡及合并出血。

2、血管外皮瘤:起源与血管外皮细胞,最近在电镜下进行超微结构研究,根据血管外皮细胞瘤内部结构中的细胞成分将肿瘤分为4组;①成纤维细胞组;②内皮样细胞组;③外皮细胞组;④平滑肌样细胞组。电镜超微研究发现,①组有向②~③组过度转化的现象,说明血管外皮细胞瘤最先屈原于成纤维细胞。平滑肌样细胞(④组)主要为未

分化的平滑肌细胞,这种细胞出现被认为是血管外膜细胞过度增生反应的结果。血管瘤外皮瘤大多数生长在浅表的软组织中,但可以出现于身体任何部位,如鼻、脑膜、头皮、颈部、腹膜后间隙、舌、心包、膈、回肠、系膜等,肿瘤边缘清晰,一般有包膜,呈局限性结节状,体积大小不等,血管外皮瘤色泽并不发红,因此当首次遇到这种病变时往往不会想到是血管源性肿瘤,改肿瘤一般不发生坏死,但有时含有钙化点。

3、血管肉瘤:血管肉瘤,是由血管内皮细胞或向血管内皮细胞方向分化的间叶细胞发生的恶性肿瘤,较少见。好发部位为头面部皮肤、乳房、大腿深部肌肉,其次为腹膜后、躯干及四肢皮肤。本瘤恶性程度较高,常在早期即可经血循环转移至肝、肺、骨,经淋巴可转移至引流区淋巴结。

4、血管平滑肌肉瘤:一般呈卵圆形,部位为分叶状,是灰黄或白色的肿块,质地中等偏硬,直径一般为4-5厘米,肿瘤不包膜,受累血管的内膜大多数完整,剖面为黄白色大小不规则的结节,有散发性的小片出血,中央偶有坏死区。

以上内容就是对血管瘤疾病有良性和恶性之分吗的解答,一旦发现自己患上血管瘤,一定要去医院进行检查诊断,确定血管瘤是属于良性还是恶性的,并制定相关的治疗方案,帮助身体恢复健康。

8、这个世界并不是掌握在那些嘲笑者的手中,而恰恰掌握在能够经受得住嘲笑与批忍不断往前走的人手中。

9、障碍与失败,是通往成功最稳靠的踏脚石,肯研究、利用它们,便能从失败中培养出成功。

10、在真实的生命里,每桩伟业都由信心开始,并由信心跨出第一步。

2019年淋巴血管瘤的危害,淋巴血管瘤的治疗方法(20210210085157)

2019 年淋巴血管瘤的危害, 淋巴血管瘤的治疗方法篇一:淋巴血管瘤的危害 淋巴血管瘤的危害 淋巴血管瘤在临床中较海绵状血管瘤、毛细血管瘤、草莓状血管瘤、混合型血管瘤之少见。淋巴结处的肿大,用有触之有硬物样东西,可以波动,巴血管瘤通常进行性增大,膨胀性扩大,但也可不变大,起源于颈后三角者有向颊、耳下腺区域发展倾向。那么,淋巴血管瘤有哪些危害呢?下面由成都长峰血管瘤医院专家为您详细讲解。 1、海绵状淋巴血管瘤:这是淋巴血管瘤中最常见的一种,可以很小,但也可很大,甚至侵及一个肢体。病损为境界不清、海绵状皮下组织肿块或弥漫性肿胀,质软,硬度如脂肪瘤。除非伴有血管瘤,一般表面无颜色改变。据统计,52%的损害侵犯头颈部,30%在下肢,16% 在臂及腋部,20%在躯干。发生在颊部及舌部者多为单纯海绵状淋巴血管瘤,而颈、腋、口腔底部及纵隔者以合并囊性者为多见。 2、单纯性淋巴血管瘤:表现为群集、深在、张力性水疱,组成斑片状,可发生于身体各个部位,但常见于颈、上胸、肢体近端等处。 单个水疱大小在1~ 3mn,—般不超过1cm,内容似粘液。有时带有血

性水疱,呈淡紫色和暗红色。水疱下方的皮下组织有轻度的弥散性水肿,偶见整个肢体肿胀。 3、囊性淋巴血管瘤:通常为多房性、张力性皮下组织肿块,但不能压缩,大多发生于颈部,尤其是颈后三角,偶有发生于腋、腹股沟及腹膜后区者。通常进行性增大,膨胀性扩大,但也可不变大,很少数病例还可自然消退。起源于颈后三角者有向颊、耳下腺区域发展倾向,或下达纵隔。在颈前三角者,则倾向于侵犯舌部及口腔底部。 如有感染及出血,可使肿瘤迅速增大,以致呼吸障碍,发生喘鸣声,舌咽困难或死亡。 篇二:淋巴血管瘤的形成原因及危害 淋巴血管瘤的形成原因及危害 淋巴血管瘤形成原因 1、遗传因素:婴儿患者和家族史支持先天性来源的假说,近年来研究证明海绵状血管瘤为不完全外显性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基因位于染色体7q 长臂的q11q22 上。

血管瘤治疗方法大全

血管瘤的治疗方法很多,各种方法我院都有开展,包括外科手术切除、激光治疗、局部注射药物治疗、口服药物治疗、铜针治疗、微创介入治疗、射频消融治疗、放射(同位素锶90)治疗及冷冻治疗。各种治疗方法各具有优缺点及一定的适应症(而非各种广告上常宣传的某种方法最好,可以包治各种血管瘤),须视血管病变的不同发展阶段,血管病变的类型、大小和部位,患者的年龄、健康情况、有无并发症等来客观辩证的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法,有时需采用综合治疗方能获得比较满意的治疗效果。 外用药物治疗:常用的有咪喹莫特,噻吗心安,但咪喹莫特效果比噻吗心安好,而且噻吗心安对心脏有一定影响,所以用咪喹莫特的医院比较多,这两个都是老药新用,你要看说明书,都不是治疗血管瘤的,只是这几年发现对血管瘤也有作用,而且毕竟是外用药,没发现有什么副作用,所以开始逐渐用于血管瘤的治疗。外用药物没什么副作用,也不会疼痛,疤痕也比别的治疗方法轻微,理论上是不错的血管瘤治疗方法,但不足的就是效果不是很可靠,只有70%的患者有效。 局部注射药物治疗:源于上世纪60年代,其原理是将药物注入到血管瘤瘤体组织中,引起无菌性炎症,肿胀消失后出现局部纤维化反应,使血管瘤、血管腔缩小或闭塞。打针常用的分三种,一,人体代谢产物,是最古老的血管瘤治疗药物,主要有激素,尿素。虽然是人体代谢产物,但激素是所有打针药物里副作用最多的,而尿素治疗则是所有的注射药物里打的次数最多的。激素一般一个月打一次,一般总共要打七八次,尿素则要天天打,一个疗程连着打七天,然后每个月都打七天,要打好几个疗程,相当于总的要打二三十次。但这两个药也有优点,那就是是所有药物里最便宜的,不管是激素还是尿素,一支药差不多也就十几块到几十块钱。二,化疗药物,一度被多数医院作为人体代谢产物的替换产品,主要有平阳霉素,博来霉素。效果不错,是用的时间最久,打的医院最多的药物,但就是毕竟是化疗药,很多人会害怕,价格中等,药费加上注射费,一次三四百,一个月打一次就够了。三,植物提取物,主要有聚桂醇,聚卡多醇。是现在最新型血管瘤治疗药物,最早由德国的医生发现,并用于血管瘤的治疗,风险最小,效果最好,但就是价格比较贵些,一支聚桂醇就要六百,一个月打一次就够了。 激光治疗:源于上世纪90年代,激光是高能量,聚焦精确,具有一定穿透力的单色光。与前面说的放射性治疗不同,激光在物理性质上属于光线,不是射线,不具有放射性。用于医学的激光很多,但不是所有激光都能用来治疗血管瘤,只有少数几款是专门用来治疗血管瘤的。其治疗原理是利用含氧血红蛋白对特定波长的光选择性的吸收,使血管内的血红蛋白瞬间凝固,使血管管腔闭塞,进而退化消失,达到治疗血管瘤目的。早期的血管瘤激光有VP激光,光动力激光及E光,而LP激光则是新款激光。 VP激光(包括KTP532,染料585,染料595三种型号),系最早用于血管瘤治疗的激光,由于其波长及脉宽较短,故而与冷冻和放射治疗相同,对较小的表浅的血管病变效果好,对较大的深的血管病变效不佳。 LP激光(1064nm激光)系近两年新上市的新款激光,与VP激光相比,由于波长更长,脉宽更宽,对草莓状血管瘤无论大小深浅效果均较理想,同时对严重的鲜红斑痣及葡萄酒色斑亦有较好的疗效,使激光的治疗范围得到了更大的扩展,在血管瘤的治疗方面有了新的突破,但其缺点是操作起来对技术的要求比较高,所以敢用1064nm激光做的医院毕竟比较少,多数医院还是停留在以前的VP染料激光,毕竟用的久,熟悉。 光动力激光疗法(又称光敏激光疗法),基本治疗原理大同小异,只是在激光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光敏剂来增加激光的疗效。需先将光敏剂注入患者血管中,然后再用黑光灯或长波段激光照射血管瘤区域,光敏剂激活后产生光化学反应并导致血管瘤部血管内膜及间质出现光敏损伤,激活内源性凝血系统,进而引起血管内凝血和血栓形成导致血管壁进一步损伤与破坏,使血管管腔闭塞,以达到治疗目的。主要用于葡萄酒色斑及鲜红斑痣的治疗,但此疗法在治

血管瘤常见的五种类型

大家可能都还不知道血管瘤是一种什么疾病,给人的感觉血管瘤就是孩子的胎记,没什么可担心的,等孩子长大了就会消退的,但就是家长朋友们的这些粗心大意,才造成了血管瘤的发病率越来越高,血管瘤越来越严重,治疗起来越来越不好治疗。那么什么是血管瘤呢?下面请北京长峰医院专家汪主任为大家讲解有关血管瘤的常识,我们一起来了解下,希望通过汪主任的讲解大家能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血管瘤的发病率:血管瘤是一种常见的血管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在我国每年新生婴幼儿血管瘤患病已超过30万例,属于婴儿疾病高发病中的一种,目前我国发病人数约占全球的55%左右,小儿血管瘤发病率约为4-8% ,高居于婴幼儿皮肤病的第二位。 血管瘤概述:血管瘤从本质上可分为两种:一种系胚胎发育过程中血管发育失常,血管过度发育或分化异常导致的血管畸形(错构瘤),一种系因血管内皮细胞异常增殖产生的真性肿瘤。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其中原发性比较多占75%,继发性25%左右。约80%左右 都属于先天性的,口腔颌面部的血管瘤的发病率占全身的60%,其中大部分发生于颜面皮肤、皮下组织及口腔黏膜,尤其是口腔内的血管瘤,危害相当大,长在颜面及四肢暴露部位,可以影响容貌。不同程度地压迫、破坏周围组织器官的功能和形态,影响人体的生长发育,造成人体部位畸形等,若反复出血、感染,极少数人会产生恶变,甚至危及生命。 血管瘤常见的五种血管瘤类型 第一种鲜红斑痣:鲜红斑痣在毛细血管瘤中占有着相当大的比例,又称为葡萄酒色斑,其颜色表现为淡红或暗红色,不高出周围的皮肤表面,鲜红斑痣随着患者年龄的增长病变的范围将会逐渐的扩大,并且颜色还会不断的加深,终生不会自行消退。大多数是发生于患者的面部、颈部和头部等明显的部位,严重影响患者的容貌,其次位于躯干和四肢等,同时还可发生于体表任何部位,但以面颈部多见占75%-80%,以单侧并以右侧多见。鲜红斑痣同时累及眼神经和上颌神经时,一般在鲜红斑痣增生期可能出现增生的小节结,丛而导致面部畸形严重影响患者的容貌和身心健康,因此患者最好在鲜红斑痣增生期前到正规专科医院采取治疗。 第二种海绵状血管瘤:海绵状血管瘤的症状表现多在出生或者出生后不久即可发现,因起病隐伏而难以准确追溯发病时间。海绵状血管瘤是在出生时即出现的低血流量的血管畸形,也称静脉畸形。血管损害一般发展较慢,常在儿童期或青春期快速增大,成人期增大不明显。大多数静脉畸形呈海绵状,海绵状血管瘤可发生于肌肉组织内,称为肌间血管瘤,以股四头肌最常累及,有时累及骨骼,表面粗糙不平,如虫咬状,海绵状血管瘤一般不会自行消退,只会随着患者身体的生长而不限制的生长,在头面部影响美观,引起畸形。海绵状血管瘤在会引起占位性病变,压迫神经、肌腱、其他组织器官等,海绵状血管瘤在四肢,引起患肢肿胀、畸形、甚至侵犯关节,引起功能障碍等后天残疾。一般建议尽到到正规血管瘤专科医院采取治疗。 第三种蔓状血管瘤:蔓状血管瘤约占血管瘤疾病的1.5% ,蔓状血管瘤由曲张、蜿蜓、盘曲如肠襻状的异常血管群组成,可见曲张的血管影,质软用手摸有明显的波动感,且温度较高。好发于成人的口唇部和肢体部位。是血管瘤当中比较严重的一种血管瘤,蔓状血管瘤的症状是它包含有小动脉和小静脉吻合的血管瘤,多数是单发性小动脉和小静脉瘘形成的血管瘤。蔓状血管瘤因为皮下神经可与血管瘤相互缠绕,血管瘤搏动时牵拉神经引起。婴儿头皮下的蔓状血管路往往发展比较快,可侵犯破坏颅骨外板障静脉,并可与颅骨内静脉连接,

血管瘤疾病有良性和恶性之分

血管瘤疾病有良性和恶性之分吗? 血管瘤疾病有良性和恶性之分吗?血管瘤的生长方式多属于管腔扩张,转移性血管瘤极其罕见。许多被称为恶性转移性血管瘤,实际上是多中心来源的同一种血管瘤。对于恶性血管瘤而言,如果不能及时治疗,对患者健康和生命危害极大。 恶性血管瘤主要有以下4种: 1、血管瘤内皮瘤:是由血管内皮细胞异常增生形成的肿瘤,属于恶性肿瘤范围,但其恶性程度并不一致,有些肿瘤生长缓慢,转移发生较晚,血管内皮瘤可发生与任何年龄,成人病例则恶性率高,可发生于身体任何部位和脏器,软组织比皮肤多见,尤以头皮和面部多见,亦可发生与四肢和躯干,胃肠道和其他内脏,肿瘤的形态大小不一,开始多为无痛性肿块,迅速增大,如发生在皮肤,开始表现为蓝色及紫红色斑点,以后逐渐长大隆起呈圜丘状和结节状,肿瘤多为圆形或卵圆形,直径从数毫米到数厘米不等。质地柔软,边界不清,无明显包膜,在肿瘤周围,有时可见卫星结节,肿瘤内血管丰富脆弱,易出血自发性出血,生长在皮肤和皮下的血管内皮瘤常形成溃疡及合并出血。 2、血管外皮瘤:起源与血管外皮细胞,最近在电镜下进行超微结构研究,根据血管外皮细胞瘤内部结构中的细胞成分将肿瘤分为4组;①成纤维细胞组;②内皮样细胞组;③外皮细胞组;④平滑肌样细胞组。电镜超微研究发现,①组有向②~③组过度转化的现象,说明血管外皮细胞瘤最先屈原于成纤维细胞。平滑肌样细胞(④组)主要为未

分化的平滑肌细胞,这种细胞出现被认为是血管外膜细胞过度增生反应的结果。血管瘤外皮瘤大多数生长在浅表的软组织中,但可以出现于身体任何部位,如鼻、脑膜、头皮、颈部、腹膜后间隙、舌、心包、膈、回肠、系膜等,肿瘤边缘清晰,一般有包膜,呈局限性结节状,体积大小不等,血管外皮瘤色泽并不发红,因此当首次遇到这种病变时往往不会想到是血管源性肿瘤,改肿瘤一般不发生坏死,但有时含有钙化点。 3、血管肉瘤:血管肉瘤,是由血管内皮细胞或向血管内皮细胞方向分化的间叶细胞发生的恶性肿瘤,较少见。好发部位为头面部皮肤、乳房、大腿深部肌肉,其次为腹膜后、躯干及四肢皮肤。本瘤恶性程度较高,常在早期即可经血循环转移至肝、肺、骨,经淋巴可转移至引流区淋巴结。 4、血管平滑肌肉瘤:一般呈卵圆形,部位为分叶状,是灰黄或白色的肿块,质地中等偏硬,直径一般为4-5厘米,肿瘤不包膜,受累血管的内膜大多数完整,剖面为黄白色大小不规则的结节,有散发性的小片出血,中央偶有坏死区。 以上内容就是对血管瘤疾病有良性和恶性之分吗的解答,一旦发现自己患上血管瘤,一定要去医院进行检查诊断,确定血管瘤是属于良性还是恶性的,并制定相关的治疗方案,帮助身体恢复健康。

血管瘤

结合上述病史、体征及辅检,患者诊断“血管瘤”明确, 海绵状血管瘤多呈蓝紫色斑片,可压缩,状似海绵,难以自行消退,可以不断增大,容易破溃、继发感染,需手术治疗,拟今日在局麻下行血管瘤切除术。血管瘤按结构分为三类:毛细血管瘤、海绵状血管瘤、蔓状血管瘤。 淋巴管瘤:是局部淋巴管良性过度增生,因淋巴管发育障碍或畸形造成,多见于婴幼儿或儿童,临床上分为毛细管型淋巴管瘤,海绵状淋巴管瘤,囊性淋巴管瘤,病理示:淋巴管瘤由内皮细胞排列的腔隙构成内含淋巴液。 局部肿块,一般根据肿块来源和病理性质可分;1炎性肿块如淋巴结炎2先天畸形如甲状舌状囊肿或瘘3肿瘤。肿块体检时注意肿块大小,形状,部位,周围血管充盈情况,能否活动;肿块硬度,活动度;对于局部炎症,若脓肿形成时行切开引流。术后送病检明确诊断。 囊性肿块:一般为多个大小不等的结节,质稍软。 皮肤恶性肿瘤:恶性黑色素瘤,鳞状细胞癌,基底细胞癌,鲍温病。需病理检查。皮肤感染,注意有无溃疡,感染性窦道。若有肉芽组织生长良好,无明显感染征象,则恢复较快。 体表肿块: 1.色素痣。2.脂肪瘤。3.纤维瘤。 4.皮赘。5.皮脂腺囊肿。6.鳞状细胞癌。7.基底细胞癌。8.小瘢痕。 鉴别诊断颈部淋巴结肿大,其中24.6%为炎性肿块,且多为结核性. 但是非特异性淋巴结炎者并不少见.淋巴结核的一些特征,如淋巴结脓肿形成,溃疡漏管形成,可以减少淋巴结核的误诊。 【治疗措施】海绵状血管瘤多发生在皮肤或粘膜下,常为单发,呈暗红或紫红色,边界不清,柔软,具有压缩性及膨胀性。 海绵状血管瘤多呈蓝紫色斑片,可压缩,状似海绵,难以自行消退,可以不断增大,容易破溃、继发感染,需手术治疗1.毛细血管瘤可手术切除或液氮冷冻及X 线外照射治疗。 2.海绵状血管瘤可用5%鱼肝油酸钠或40%尿素等硬化剂瘤内注射治疗或用液氮冷冻及手术治疗。 3.蔓状血管瘤可手术切除,但术前应做血管造影检查,以估计手术范围及手术大小。 皮肤和皮下组织手术 脓肿切开引流术含体表、软组织感染化脓切开引流次100 33体表异物取出术不含X线定位次120 33胼胝病变切除修复术含鸡眼切除术等每处病变需植皮术加收 浅表肿物切除术包括全身各部位皮肤和皮下组织皮脂腺囊肿、痣、疣、脂肪瘤、纤维瘤、小血管瘤等;不含乳腺肿物和淋巴结切除每个肿物 海绵状血管瘤切除术(大) 指面积>10cm2达到肢体一周及超过肢体1/4长度;海绵状血管瘤切除术(中) 指面积小于10cm2,00 (小) 指面积在3cm2以下;350 1*3 2*5 3*4 右上臂及下腹部复制内容,改变部位 1、面颈部4~5日拆线;下腹部、会阴部6~7日;胸部、上腹部、背部、臀部7~9日;四肢10~12日,近关节处可延长一些,减张缝线14日方可拆线。

肝血管瘤

1、发病率 2、病理 肝血管瘤主要有两种:一是毛细血管瘤,二是海绵状血管瘤。前者好发于幼儿,常多发,瘤体小,直径多为2cm以下。后者常见于中年患者,多为单发,也可多发,肿瘤直径一般在3cm以上,甚至大到占据整个肝叶。病变左、右肝叶的发生率大致相等。两种血管瘤病理组织学上表现相似,都可以见到大小不等的血管腔隙,腔内充满新鲜血液,间质中有中等量的结缔组织,有时出现间质黏液变,肿瘤中央纤维化常见,有时可出现广泛纤维化。血管腔内偶可见钙化(静脉石)。 3、临床表现 (1)病史与症状体征:肿瘤生长缓慢、病程常达数年以上。50%-70%的患者临床无症状,仅在查体或其他原因行超声或CT等检查时发现。少数肿瘤较大(5cm以上)患者可出现压迫症状,主要是上腹不适、发热、嗳气、腹胀、腹痛等。体格检查可触及腹部包块,包块与肝脏相连,表面光滑,质地柔软,有囊性感及不同程度的压缩感,有时可呈分叶状。 (2)实验室检查:多无异常发现,部分患者可有贫血表现。 4、影像学检查 (1)B超: 1)毛细血管瘤:肿瘤常较小,直径1-2cm,多单发,位于肝表面和邻近血管处,呈圆形或卵圆形,边界清楚。肿瘤多为高回声,分布不均匀,可见细小圆形小暗区或管状无回声区,边缘可见凹陷,形成网状结构,部分肿瘤边缘为线状高回声,内部为低回声,有时低回声内见细小光点。 2)海绵状血管瘤:肿瘤较大时呈不规则形,边缘锐利。内部回声强弱不等,可呈蜂窝状或条索状,低回声型肿块周边可见强回声带,巨大者强回声内可见不规则无回声区,边界清楚。(2)CT:平扫表现为圆形或卵圆形低密度病变,边界清楚,边缘光滑或轻度分叶。密度多均匀,肿瘤较大者,其中心可见不规则更低密度区,少数中心可有钙化。增强扫描大多在60s内,个别在2min内出现边缘增强,部分血管瘤增强病灶可占据肿瘤的大部分。随着时间的推移,增强灶逐渐由边缘向中央扩大,延迟10-15min后,肿瘤变为等病灶或高密度。较大肿瘤中心的更低密度可始终不增强,系瘤内血栓机化形成纤维瘢痕或有坏死所致。(3)MR:T1加权像表现为均匀性低信号或混杂性低信号(内有更低信号区),如有出血,可表现为高信号。T2加权像,随着TE的延长,肿瘤信号强度也增高。重度T2加权像肿瘤信号可达到或超过胆囊和脑脊液信号。肿瘤的纤维瘢痕在T1、T2加权及质子密度像上均表现为低信号。 (4)血管造影:供应肝脏血液的动脉大小、形态及走形多正常。在动脉早期血窦显影,可见多发血管湖,一直持续至静脉期后达30s。一般无增粗、不规则的新生供血动脉存在。血窦显影通常呈环形或“C”形,系肿瘤中央纤维化或血栓、出血所致。有时可见动-静脉瘘。肿瘤较大者,可见血管增多、增粗且受压、移位。 5、介入治疗 (1)适应症及禁忌症: 适应证:①肿瘤较大,邻近器官受压移位,引起明显压迫症状者;②肿瘤较大,引起肝薄膜紧张导致疼痛者;③肿瘤破裂、出血者;④手术切除前准备;⑤肿瘤虽小,但一般治疗对疼痛效果不佳者。 禁忌证:①单发或多发肿瘤,病变较小(直径小于4cm)且趋于稳定、无临床症状者;②病变直径大于8cm或合并有动-静脉瘘者不适于经皮经肝瘤内注射治疗;③有血管造影禁忌证

毛细血管瘤的病理特征

毛细血管瘤的病理特征 毛细血管瘤的病理特征是什么?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毛细血管瘤是什么,只有在刚孕育孩子的父母可能了解一些。毛细血管瘤指的是孩子出生后身上长的小红肿瘤,容易碰破,也有的是像胎记一样不突起。对于毛细血管瘤是分为好几种的,基本上都是发病与婴儿时期。下面我们来介绍一下毛细血管瘤的病理特征。 1、鲜红斑痣:又名毛细血管扩张痣,或葡萄酒样痣,表现为一或数个暗红色,或青红色斑片,边缘不整,不高出皮面,压之易褪色,头颈部多见、常在出生时出现,可随人体长大而增大,发生于枕部及额部,或鼻梁部者可自行消退,较大或广泛的病损,常终身持续存在。 2、毛细血管瘤:又名草莓状痣,表现为一个或数个鲜红色、柔软、分叶状肿瘤,压之不褪色。好发于头颈部,通常不在出生时出现,而是在出生后数周内出现,数月内增大,生长迅速,甚至可达数厘米。大多在1岁以内长至最大限度,以后可自行退化,数年内可完全或不完全消退。 3、海绵状血管瘤:损害一般较大,自行发生,在原有毛细血管瘤处,发生或位于皮下,呈圆或不规则形,可高出皮面,呈结节状或分叶状,边界不太清楚,质软而有弹性,多呈淡紫或紫蓝色,挤压后可缩小,表面皮肤正常,或与肿瘤粘连而萎缩。出生时或生后不久发生,好发于头皮和面部,可累及口腔或咽部粘膜。 4、婴儿血管瘤有一种比较严重,海绵状血管瘤,可伴有血小板减少症和紫癜,主要发生于婴儿,偶见于成人,是一种严重类型,约1/4病例死于出血、呼吸道感染或恶变。婴儿血管瘤生长迅速,或累及重要器官,或伴有血小板或出血倾向,这种需要特殊注意。 以上是有关毛细血管瘤的病理特征的分类介绍,从上面我们可以了解到,人们常常所说的胎记就是指的鲜红斑痣,这种胎记基本上都是存在一辈子的。而毛细血管瘤是常见的一种,这种血管瘤会随着孩子的正常而消退。但是对于海绵状血管瘤一定要当心,这种血管瘤是比较严重的,一定要及时治疗。

血管瘤疾病护理常规

血管瘤疾病护理常规 (一)定义 血管瘤是一种先天性血管瘤病变,这种疾病通常在出生前(胎儿期)就已经形成了,在出生后才出现或者逐渐出现的。血管瘤病变主要包括两种情况,一种是由于血管数目增多(增生)引起的(真性血管瘤);一种是血管数目不增加,但是血管增宽、增粗导致了病变发生(血管畸形)。 (二)临床表现 1、毛细血管瘤:有无数密集的毛细血管或完全由内皮细胞组成,多数为错构瘤,在皮肤表面,女婴多发(草莓状痣)皮肤红斑、渐大、界清,压之稍退色,释后复红。 2、海绵状血管瘤,由发育畸形的无数血窦组成。蓝紫色、柔软的包块,可压缩。体位元移动试验阳性,即瘤体低于心脏平面时瘤内血液回流受阻,瘤体增大,瘤体高于心脏平面时血液回流通畅,瘤体缩小。在柔软的瘤体内有时可扪及静脉石。穿刺抽出可凝固全血。 3、蔓状血管瘤,由血管壁显著扩张的动脉与静脉直接吻合而成。肿瘤高起呈串珠状,表面温度较高。扪诊有搏动感,听诊有吹风样杂音。压闭供血动脉则搏动及杂音消失。 (三)护理诊断/护理问题 1、焦虑与对知识缺乏有关 2、疼痛与术后伤口疼痛有关 3、舒适度的改变与术后体位改变有关 4、有感染的危险与引流不畅或与切口有关 5、知识缺乏缺乏疾病相关知识 (四)观察要点 1、术前观察要点

(1)常规内容:生命体征、心理状态、营养状况、睡眠情况、家庭支持、教育需求、治疗依从性、体重、既往史、过敏史、危险评分(压疮、坠床跌倒)等(2)专科内容:疼痛、感染、辅助检查(X-片、CT、MRI、血常规、血凝)、Wells评分。 2、术后观察要点 (1)常规内容:手术情况(手术方式、术中出血、输血、麻醉等);神志、生命体征情况;疼痛及症状管理、切口引流情况;自理能力和活动耐受力;营养状况;心理状态;用药情况,药物的作用及副作用;安全管理。 (2)专科内容:患肢的血供(温度、颜色、感觉、动脉搏动)、辅助检查(X-片、CT、MRI、血常规、血凝)。 (五)护理措施 1、术前护理措施 (1)体位与活动无需抬高患肢。 (2)饮食以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饮食为主,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糖尿病者控制饮食及水果。 (3)心理支持,保持良好的心态,正确对待疾病。可让患者和家属与同种手术患者交谈,可让患者和家属与同种手术成功的患者交谈,从心理上认清接受手术治疗的必要性,对手术要达到的目的及可能发生的并发症与意外事项,有一定的心理准备。 2、术后护理措施 (1)体位与活动:抬高患肢,术后当天减少活动,防止出血。 (2)饮食:术后6小时可进普食,多饮水、多吃水果、蔬菜,高蛋白饮食,保持大便通畅。 (3)心理支持保持良好的心态,正确对待疾病。

血管瘤的五种治疗方法有哪些

血管瘤的五种治疗方法有哪些 血管瘤是现在社会中比较常见的胚胎发育疾病,而现在社会中,这种疾病的发病年龄也是越来越低,很多刚出生的宝宝就已经出现了这种疾病的症状,本文为您介绍我们应该怎样治疗这种疾病,血管瘤的治疗方法都有哪些。 1、血管瘤手术治疗: 原理:用血管瘤手术将病变组织彻底切除。 缺点:皮肤病损区的血管很丰富,血量比较大,手术时很容易大量出血,因此,手术的难度很大。 特别提示:一般情况下,用其他血管瘤治疗的方法难以治愈的血管瘤,才采用手术的方法来治疗。 2、血管瘤冷冻治疗: 原理:利用低温将病损区皮肤、血管瘤及其周围的组织冷凝,致使组织变性或坏死,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目前,医生常用的是液氨冷冻。 缺点:冷冻疗法比较安全,不需要麻醉,但是愈合的时间较长,也容易留下疤痕。 特别提示:范围较大或者部位较深的血管瘤不适合采用冷冻治疗,比较适合治疗范围较小的血管瘤。 3、血管瘤硬化剂注射疗法: 原理:通过将硬化剂注入到血管瘤部位,使组织引起无菌性炎症,使组织坏死或机化,达到使血管瘤缩小的目的。 缺点:注射硬化剂后,局部会产生一段时间的肿胀,一般经过数天后肿胀现象就会消失,常需要反复注射才能治愈。 特别提示:最适合对于皮下血管瘤的治疗。 4、血管瘤放射治疗:

原理:利用放射元素所产生的r射线对病损区组织的局部照射,使病变组织的某些细胞核的dna链、rna链断裂,导致病变组织细胞坏死或解体,从而达到治疗血管瘤的目的。 缺点:由于是放射治疗,在治疗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反应,比如:眩晕、恶心、呕吐、疲倦、白细胞减少等。 特别提示:如果放射治疗后,治疗部位出现萎缩性疤痕,专家建议,应施行手术切除,否则将不能排除其癌变的可能。 5、血管瘤激光治疗: 原理:由于血液中的氧合血红蛋白可选择性地吸收激光中的某一特定的波长,从而产生热量使血管凝固或破坏,达到治疗血管瘤的目的。 缺点:如果用激光治疗皮肤深层的血管瘤,则很容易引发出血和疤痕畸形。因为激光的治疗深度一般在表层皮肤的0.2mm—0.4mm之内,超过0.4mm即很容易产生明显的疤痕。 原文链接:https://www.360docs.net/doc/664694825.html,/ztinfo/18222.html

主动脉血管瘤的治疗方法

主动脉血管瘤的治疗方法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血管瘤这个疾病,血管瘤是一种出现在幼儿时期的疾病,而这个血管瘤比较普通的就是长在幼儿皮肤上面,是外观的,这样的血管瘤也比较好治疗,及时用激光来治疗就会有很好的治疗效果,但是很多人不知道,我们的主动脉上面还会有长血管瘤的现象,也有很多人出现过这样的疾病症状,那么下面我们来看看关于这个主动脉血管瘤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1.严格掌握手术指征 严格掌握手术指征和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十分重要。美国血管外科学会提出,不能绝对以瘤体直径大小作为手术指征,手术必须因人而异,我们持认同的观点。治疗原则是,直径在5.5cm 以上可认为是治疗的临界直径。然而对于年轻、低危、女性、预期寿命较长患者,可选择早期手术。对于高龄、有严重其他并发症的患者,腔内治疗是合适选择。 2.重视对患者重要脏器功能的评估和处理 心梗、心功能不全、心律失常、阻塞性肺疾病、肾功能不全

和高龄(70岁以上)是影响腹主动脉瘤手术的主要危险因素。手 术前要对病史了解确切,并进行相关检查以对脏器功能进行评估,围手术期的监护和全身整体治疗尤为重要。 3.术中注意事项和操作经验 人工血管与主动脉吻合时,应用垫片加强缝合的方法,可有效避免血管撕脱,防止吻合口出血。血管重建术后,常规喷出人工血管内部分血液,可以避免动脉栓塞的发生。近几年我们应用血液回输装置,将红细胞重新输回患者体内,减少了血液的丢失,甚至不用外源性输血,本组有10例患者术中未输血。此外,要 高度重视松钳综合征的发生。避免在阻断和松钳时血压的大起大落。在内脏动脉重建方面,肠系膜下动脉一般可结扎,但髂内动脉重建尤为重要,可以避免盆腔及臀部缺血,减少男性勃起功能障碍等并发症。本组涉及髂动脉病变的患者,至少保留或重建一侧髂内动脉。 4.介入治疗能否完全替代经典手术 腔内治疗腹主动脉瘤受到瘤颈和髂动脉的成角、动脉瘤近端瘤颈长度、瘤颈的斑块及严重钙化程度、有无血栓形成和重要分支动脉供血等的制约,不少病例只能采用外科手术方法来完成。

血管瘤分类及表现

血管瘤分类及表现 血管瘤病理分类 ①毛细血管瘤:⑴平面型(红斑痣、葡萄酒斑),是由真皮浅层丰富的成熟毛细血管组成;⑵隆凸型(草莓状血管瘤),主要由真皮深层毛细血管血窦状扩张组成。 ②海绵状血管瘤:是由充满血液的静脉窦所形成,腔壁衬有内皮细胞层。 ③混合性血管瘤(毛细血管海绵状血管瘤):皮层有毛细血管瘤,皮下层有海绵状血管瘤。 ④蔓状血管瘤:是血管先天性畸形多发性小动静脉瘘引起。 血管瘤临床表现 ①毛细血管瘤:⑴红斑痣、葡萄酒斑:出生时即存在,平坦而不高出表皮,多数在面部;色泽从桔红(红斑痣)到深紫色(葡萄酒斑),加压可短暂退色,随即恢复;出生后不再发展,终生存在,绝大多数无症状。⑵草莓状血管瘤:发病率很高,通常在出生后即发现,或在出生后数周内只有小的红斑点,以后逐渐增大,高出皮肤,鲜红或深

红色,呈许多小叶,状似草莓;它大小不一,按压时大小和色泽无明显改变;通常在1~4岁间逐渐消退。 ②海绵状血管瘤:肿瘤多生长在皮下组织内,有时侵入肌肉,多见于躯干、四肢和腮腺等部位;一般瘤体较大,有时有增长倾向,瘤上皮肤色泽可以正常或呈暗蓝色;触诊为柔软肿块,有如海绵或面团的感觉;有缓慢自行消退的可能。 ③混合性血管瘤:主要生长在面颈部,一般在出生后头6个月迅速增大,可达很大范围,具有极大的侵犯性,正常组织可受严重破坏;肿瘤形态不规则,呈蓝红色,易发生溃破、出血、感染、坏死和瘢痕形成;巨大者可致Kasabach-Merrit综合征。 ④蔓状血管瘤:多发于额颞部头皮下及肢端,可见一高起的肿物,皮肤潮红,皮下隐约可见迂回弯曲的血管的搏动和蠕动,听诊可闻得杂音,扪之有搏动并可摸到条索状扩张的血管,局部温度增高,一般不自行消退。 淋巴管瘤的病理分类和临床表现 ①单纯性淋巴管瘤:是由毛细淋巴管和小囊密集成球组成。多位于皮肤浅层,凸出于皮肤表面,在股部、上臂、胸壁、头皮等处多见,也可生长在口腔、舌、唇、外生殖器粘膜上;外表呈小泡状颗粒,有针尖到豌豆大,透明或淡红色,压迫时可溢出带有粘性的淋巴。

血管瘤疾病研究报告

血管瘤疾病研究报告 疾病别名:血管瘤 所属部位:全身 就诊科室:肿瘤科,心脑血管,外科,血管外科 病症体征:呼吸困难,吞咽障碍,血管畸形 疾病介绍: 血管瘤是怎么回事?血管瘤是先天性良性肿瘤或血管畸形,多见于婴儿出生时或出生后不久,它起源于残余的胚胎成血管细胞,活跃的内皮样胚芽向邻近组织侵入,形成内皮样条索,经管化后与遗留下的血管相连而形成血管瘤,瘤内血管自成系统,不与周围血管相连,发生于口腔颌面部的血管瘤占全身血管瘤的60%,其中大多数发生于颜面皮肤,皮下组织及口腔粘膜,如舌,唇,口底等组织,少数发生于颌骨内或深部组织 症状体征: 血管瘤有什么症状? 1、瘤体外观特征(葡萄酒斑状或杨梅状等)。 2、压之褪色或缩小。 3、体位元试验阳性,扪诊及静脉石,穿刺抽出凝全血(海绵型),扪有搏动感,听诊吹风样杂音,压闭供血动脉及杂音消失(蔓状型)。 4、血管造影示瘤区造影剂浓聚或血管畸形。 5、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 化验检查: 血管瘤要做什么检查? 1.对于较表浅肿瘤较局限者检查专案以检查框限A为主 2.对于较深在部位发病或肿瘤巨大者检查专案可包括检查框限B和A。 鉴别诊断: 血管瘤的诊断方法有哪些?血管瘤需与出血结节鉴别,前者有典型的外形及指压时消失或颜色变浅的特点,必要时可用针抽吸血管瘤可抽出鲜血,出血结节

抽出的是陈旧血,并可掺有其他成分与血管球瘤、血管肉瘤等相鉴别,其特点如下: 1.血管球瘤指、趾甲床及其附近的锐性疼痛性肿物。寒冷刺激时疼痛尤甚。位于甲下者,可见指、趾甲局部隆起,表面可呈浅红色、紫色或稍暗,多不让 触碰。 2.血管肉瘤较少见,肿瘤呈结节状,无痛,紫红色,浅表者易出血和破溃。镜下所见众多的杂乱无章的肿瘤性血管,瘤细胞在基底膜内增生,可贴附于血 管内壁,形成结节状突出于管腔。瘤细胞多呈梭形,未分化者呈多边形,类内 皮细胞样,核大,深染,核分裂较多。可见到多核瘤巨细胞。 免疫组化对确定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可选择敏感的内皮标记物,第 八因子相关抗原,CD31、CD34等对确定诊断有重要帮助。 并发症: 血管瘤的并发症有哪些?血管瘤的并发症有溃疡、出血、感染、重要器官功 能损害、充血性心力衰竭及骨骼肌肉损害而造成的肢畸形等。 治疗用药: 血管瘤的药物治疗尚无特效药。其血管瘤的治疗方法:手术切除、冷冻治疗、放射与同位素治疗、硬化剂治疗、激光治疗、血管瘤铜针疗法、超声微介导疗 法及高频电极治疗技术。 1.手术治疗,局限者可全部切除,范围广者可部分切除。 2.微波透热治疗,主要应用于海绵状型。 3.放射治疗,用于婴幼儿毛细血管瘤和表浅的海绵状血管瘤。 4.硬化治疗,用于海绵状血管瘤。 5.冷冻治疗,用于杨梅状及海绵状血管瘤。 6.激素治疗,用于婴幼儿血管瘤。 7.血管内栓塞,用于蔓状和巨型海绵状血管瘤。

脑膜血管瘤病

脑膜血管瘤病你见过吗? 2015-05-15 10:15来源:丁香园作者:周星驰1986 字体大小 -|+ 近日,Neurology 杂志刊登了如下一则病例报道。 患儿男性,23 月龄,突发强直阵挛性癫痫发作。腰椎穿刺及常规实验室检查结果未见明显异常。CT(图1A)显示双侧额部矢状窦旁钙化。脑MRI 显示病变相应部位信号异常,且异常信号敏感性及增强信号呈现梯度分布,如图1D 和图1F 所示。鉴别诊断包括既往感染、血管畸形和肿瘤。活检(图2)结果支持脑膜血管瘤病的诊断。

图1. CT 和MRI 平扫显示双额矢状窦旁病变及非对比性轴位CT 图。(A)提示非结晶

高密度矿化伴相应部位低信号敏感性如MRI(B)所示。(C)T1 平扫显示等信号,而皮质增厚。(D)增强后T1 显示软脑膜信号强化明显,可能是由于血管增生及轻微非特异性皮质增强改变。皮质下白质信号的变化及脑膜血管瘤特征性改变,仅凭目前检查结果很难理解(E),而后续T2 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F)结果显著提示该病变。 图2. 脑膜血管瘤组织活检。将4×(A)和20×(B)的脑膜血管瘤活检组织进行苏木精- 伊红染色,显示螺纹型血管周围脑膜上皮样梭形细胞增殖并伴大量钙化砂粒体。CD31 染色(C)突出了脑膜瘤阳细胞增生周围大量血管包绕。 脑膜血管瘤病 脑膜血管瘤病在临床上非常罕见,是发生于中枢神经系统的错构性病变,极易误诊为其他神经系统疾病,世界范围内报道仅仅120 余例,目前脑膜血管瘤病因主要有两种推测:一种认为血管瘤样病变为其基本组织形态,脑膜表面病变为继发性脑膜上皮增生所致;而另一种则关注脑膜上皮增生,认为脑膜血管瘤是脑膜瘤的一种变异型。 据第2 种理论,脑膜血管瘤应属侵袭性脑膜瘤,但其临床表现为良性过程且生长缓慢,故学者多认同其是一种错构性病变。且其病灶多位于大脑颞叶及额叶皮质层并可累及周围脑膜组织,发病年龄从9 月-70 岁不等,以幼年至青少年期出现难治性癫痫或顽固性头痛为主要临床表现。也可全无其他症状,本病预后良好,对于难治性癫痫的治疗以尽早手术为主,通过切除病灶治疗癫痫。 目前认为,病灶本身就是癫痫灶,手术切除癫痫灶就可控制癫痫发作。本病类似于皮质发育不良,癫痫灶位于病灶周边,手术在切除病灶的同时还要切除其周边的放电皮层。常规术中的脑电监护可以帮助更好的控制癫痫发作,本病例中患者脑膜血管瘤的发生与神经纤维瘤病2 型相关,且其不表现出其他临床特征。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