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大学生对其民族文化传承程度情况调研

少数民族大学生对其民族文化传承程度情况调研

王思其(宝石101)赵露莹(宝石101)蒋艳粉(宝石101)蔡涛仙(宝石101)刘丽(宝石101)颜海娟(宝石101)朗建龙(环工101)

文章摘要: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少数民族在其发展的过程中都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多元文化的国家中,由于少数民族往往是弱势民族,因而其文化也就成了主流文化背景下的一种亚文化,又在全球经济化、观念趋同化的大背景下逐渐被淡化,有的出现了濒危化的现象,甚至有些则正在或已经灭亡。面对外界的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并没有意识到在维护本民族文化时自己应当发挥的作用。

关键词:少数民族大学生民族文化传承

一、调查统计结果分析

(一)少数民族大学生对其民族文化传承程度

这次问卷调查共调查88人,其中有效参与调查的民族以及其人数如下:

彝族(14) 傈僳族(11) 回族(9) 白族(8) 傣族(7) 哈尼族(4) 蒙古族(4) 布朗族(4)佤族(2 ) 壮族(2) 布依族(2) 哈萨克族(2) 景颇族(2) 鄂伦春族(2) 藏族(1) 黎族(1) 满族(1) 苗族(1) 拉祜(1) 德昂族(1) 怒族(1) 纳西族(1) 1、对本民族文化的认识程度

(1)对本民族历史、历史人物、风俗、民间故事、传说、饮食等的了解情

况很不乐观。只有9.09%的人非常了解,这应该引起我们的极大重视,遗忘了自己民族的起源和历史就是遗忘了自己民族的本。对于自己的民族起源形成和历史对于民间故事方面,有79.55的人比较理解,他们是民族文化发扬的中间力量,需要努力将他们发展成了解较多的群体。对于民族风俗方面,38.64%的人表示非常了解,52.17%的人表示一般都了解。这说明在风俗方面,大部分少数民族还是在发扬和传承的。于本民族的食品方面,大部分同学都有着一种民族自豪感,

并且大部分人都很乐意像其它民族的同学介绍本民族的食品。

言,但是有相当一部分人不会使用本民族语言,也有很大一部分在与本民族同学交流时习惯于使用汉语。对于文字,能够时常使用本民族文字或看本民族文字有关书籍的人相当少,而看过本民族书籍的人也不多,而半数人以上都没看过此类书籍,当然也有有些民族没有文字的因素在里面。近三分之二的少数民族大学生都很乐意参加学校的民族社团,并且对参加民族社团组织的活动都有着很浓厚的兴趣。

以食为天,而每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特色的饮食文化。对于少数民族大学生传承民族文化,从饮食入手是再方便不过的了,在对汉族大学生调查他们最了解少数民族的哪方面一题中饮食占64.08%;通过调查,也可以看出,过半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很乐意主动介绍自己民族的特色食物,觉得没什么可介绍的只是很少的一部分,说明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潜意识中还是愿意传承少数民族文化的。但是这只是饮食这个比较容易着手的方面较乐观。在接下来的调查中,反应出少数民族大学生自身对民族文化传承的认识大多数处于中庸的状态。有高达31.82%的人对传承自己的民族文化没有信心,也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这个比率是相当大的。虽然大部分人会很关注自己民族,但是真正采取措施的人却是少数。

(二)汉族大学生对于民族文化的认识程度

教信仰和风俗习惯,66.02%的表示会参加民族活动,70.87%的表示民族文化是很重要,0%没放在心上和0%不尊重这些两个零数据,都说明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性所在,基本没人对此毫不关心,并且完全支持国家扶持少数民族的政策的和比较支持的占了大部分,不支持的占了少数,说明汉族还是很支持少数民族,这样有利益各民族的团结与和谐,更加说明了少数民族的重要性。少数民族文化的传

承不仅仅需要少数民族的努力,也需要汉族的大力支持与帮助,各民族只有相互尊重了,国家才会和谐。但对于国家对少数民族的扶持方面,虽然分别有31.07%,43.69%的人表示完全支持和比较支持,还应注意到有22.33%的人因感觉不公平而反对。对此国家应该加强宣传教育,让汉族人民理解国家这样做的理由和深远意义,并设立对传承少数民族文化做出贡献的汉族的奖励制度。对于少数民族汉化的问题,46.6%是进步,有利于少数民族的进步和发展和47.57%不应该被汉化,因为不利于民族多样性,数据相近,其实是说明了在传承民族文化的时候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二、少数民族大学生民族文化传承面临的困境

(一)主流文化的冲击。

当21世纪来临之时,现代化已渗透到人们生活的角角落落。偏远地区的少数民族同样也享受到了现代化所带来的便利,人们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地改善。然而由于全球一体化和主流文化的强势冲击,民族文化被忽视和日益边缘化。少数民族文化在主流文化的冲击之下,已现衰微、淡化趋势。一些少数民族为了适应现代化主流社会的发展而开始逐渐向主题民族融合。在这一过程中,出现了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逐渐被主流文化所取代的现象。文化的多样性受到了严重影响。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生存的必要条件,少数民族的文化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总是一厢情愿地将他们带入现代化 , 使之成为现代化的牺牲品, 却不曾倾听少数民族成员的心声。

(二)传统知识因显得?土气?、缺乏时尚性而遭遇冷落。

年轻人热衷于追求新事物,认为民族传统知识及祖辈沿袭下来的生活方式已经过时。在这样一种社会氛围中,许多传统做法就在文化的传播或扩散过程中丢失了。现在的一些少数民族人甚至不知道他们民族的服装是什么样子。少数民族的传统服饰,在一些民族村寨已经没有人穿了,只在一些偏远村寨有人穿。在云南的大山深处,布朗族和德昂族的年轻人,都不愿意讲本民族的语言了,他们要走出大山,到城市打工,挣多多的钱,改变百年来一成不变的传统生活,有的小伙出了大山就再也没回来。

(三)学校寄宿制对文化传承的影响。

家庭环境对文化的传承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大学生因为家庭与学校之间的距离太远,而不得不选择寄宿于学校的时候,家庭环境对学生的影响就相应的减弱。殊不知,少数民族的文化传承必须要有一定的环境才能传承下去,家庭当仁不让的作为首要环境,现在家庭环境对孩子影响的削弱,成为大学生离本族文化越来越远的重要原因。

(四)学习民族文化的途径单一

民族文化的传承需要多角度,全方位,深层次的学习,从而达到让人们普遍接受并遵循的目的。但是由于民族文化传承气氛不浓厚,少数民族大学生获取民族文化的方式过于单一,导致传承民族文化时的不全面性。

从我们的问卷调查

数据中可以看出很多大

学生都是靠长辈讲述来

了解本民族文化知识,就

此一个选项就占到了

59.09%。从课本来了解本

民族文化知识占6.82%、从各类媒体与书籍来了解本民族文化知识占26.14%和其他占7.95%。少数民族大学生很了解他们的了解自己民族起源,形成,发展的历史仅占9.09%,其他均是了解一些但不是很清楚,没有真正领会他们民族文化的内涵和精髓,这表面大学生少数民族教育在传承其民族文化和特色上的不足。假若了解民族文化的长辈去世,那么这些民族文化可能面临失传的局面。下面是我们关于是否会去阅读一些用本民族文字出版的书籍或文章的调查结果:

选项小计比例

经常会1213.64%

偶尔会3539.77%

从不2123.86%

没有此类书籍2022.73%本题有效填写人次88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经常会去阅读一些用本民族文字出版的书籍或文章的人仅占13.64%,39.77%有偶尔会去, 没有此类书籍占到22.73%, 明显可以看出现在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很少注重自己的民族文化,处于不关心的状态,那就慢慢的遗忘了,就更谈不上向其他人宣传和传承下去,所以该引起少数民族的大力重视并采取相关措施。

在一方面只有13.64%的人会经常看自己民族的书籍。少数民族自身也存在不太看用自己民族语言记录的书。22.73%的人认为没有此类的书,这反映出了一个更严重的问题——无书可看。没有书籍,就更谈不上看不看了,所以学习少数民族文化从源头上就出了问题。这里,不免显出少数民族书籍数量和普及度的贫瘠。

(五)少数民族语言文化丧失

语言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直接载体,它是传承和发展民族文化的基石,但是我国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化正在慢慢丧失,以蒙古语为例,当今辽宁蒙古族语言,属于我国蒙古语中部方言区的科尔沁、喀喇沁土语,现在67万蒙古人中,基本使用自己民族语言的占 50.6%(其中使用蒙汉两种语言的人逐渐增多),其余 40%—50%已经失掉了民族语言,主要转用汉语,可见我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化地位在削弱。在我们的调查中也显示32.95%完全使用本民族语言,而也有高达32.95%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完全使用汉语,不会民族语言,出现两极分化的情况。

三、国家给予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扶持政策

政府对少数民族实行了很多保护政策,主要包括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支持和帮助少数民族发展教育事业、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保护少数民族宗教信仰自由权利、保护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繁荣少数民族文化艺术事业、保护发展少数民族传统医药、发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等。但和少数民族大学生联系紧密的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一)招生方面

1、放宽报考年龄

由于少数民族地区学生一般上学较迟,高小毕业生年龄一般偏大,所以有必要放宽报考年龄。教育部在《关于一九五四年全国中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指示》中规定:中等技术学校学生的入学年龄为15周岁至25周岁,少数民族子女入学年龄可以放宽,但最高不得超过30周岁。1955年12月2日,教育部在关于放宽少数民族学生报考年龄时,对少数民族学生的报考年龄一般应比照当地规定放宽2至3岁。当年毕业生报考,不受年龄大小限制。

2、放宽录取尺度

早在1950年制定的高等学校报考新生的规定中就指出:少数民族学生考试成绩虽然稍差,得从宽录取。1953年至1961年,改为同等成绩优先录取。1962年,中央批转《关于民族工作会议的报告》,提出要恢复高等学校录取少数民族学生的照顾办法。为了贯彻这个指示,教育部与中央民委于同年3月2日联合下发了《关于高等学校优先录取少数民族学生的通知》,做出三条专门规定:

(1)少数民族学生报考全国重点高等学校和其他一般高等学校,仍旧恢复过去?同等成绩、优先录取?的办法,当他们的成绩与其他考生相同时可以优先录取。(2)少数民族学生报考本自治区所属的高等学校,可以给予更多的照顾,当他们的考试成绩达到教育部规定的一般高等学校录取最低标准时就可以优先录取。(3)用少数民族语言进行教学的民族中学毕业生,报考高等学校文史类,免试古代汉语。从1962年一直延续至今的,大体上还是采用适当降分的办法。

(二)资助方面

早在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就在的《培养少数民族干部试行方案》中规定,凡是考取高等学校(包括民族高等学校)的少数民族学生一律享受公费待遇。1952年政务院发出的《关于调整全国高等学校及中等学校学生实行人民助学金的通知》决定,从1952年9月起,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一律实行人民助学金制度,规定在评定助学金等级时,应当尽量照顾少数民族学生的实际困难。1977年12月,教育部、财政部和国家劳动总局颁发了《关于普通高等学校、中等专业学校和技工校实行人民助学金的办法》,规定高等师范、护士、采煤等专业的学生,全部享受人民助学金;其他学生人民助学金享受面按75%计算。1983年9月起,实行人民助学金和人民奖学金并存的办法,但民族学院的学生仍然享受100%的人民助学金。1987年9月,高等学校全面实行奖学金制度和学生贷款制度,设立优秀学生奖学金、专业奖学金和定向奖金。报考师范、农林、生,全部享受专业奖学金,其中三等奖学金一律按原助学金标准发给。另外,对少数民族学生还实行困难补助。1977年12月颁发的《关于普通高等学校、中等专业学校和技工学校实行人民助学金制的办法》中规定,人民助学金中的困难补助,高等学校每人每月4元,少数民族学生每月增加2元,由学校集中掌握,用于学生本在校学习期间学习、生活以及假期、回家路费的困难补助。实行奖学金后,少数民族学生困难补助,民族、航海等专业和学校以及立志毕业后到边远地区工作的学生,凡被录取为民族专业和学校的学继续执行。

四、将少数民族文化更好地传承

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不是一个两个人就可以办到的事。政府、学校、家庭和个人应该作为一个整体,朝着共同的目标——传承少数民族文化,做好自己能做的事,来更好的发扬和传承本族文化。但与少数民族大学生相关的有以下几方面: (一)学校教育方面

中国五千年的历史文化是由56个民族共同创造的,是我们的立国之本,也是每个中国人的做人之本。在面临经济全球化和教育全球化的考验时,在向世界其他国家学习时,我们只有立足于自己的文化和自己实际情况,才能建立起真正的中国现代少数民族教育。少数民族教育作为文化传递和传播的一种重要手段,除了起促进民族地区的发展的作用以外,还应该承担起融合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重任。

1、对少数民族语言进行保护性研究和建设,加强双语教育

在对语言本体对比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双语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我国少数民族中有一些是有文字的,如藏、蒙、锡伯、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彝等民族,这就为双语教学的开展提供了前提条件。而有的民族如分布在甘肃、青海的保安、裕固、撒拉、东乡等民族没有文字,就可以在征求该少数民族同意的基础上设计本民族文字。这样一方面有利于双语教育,更快地掌握第二语言,另一方面可以保存该语言。

2、立足本民族设计开发大学少数民族教育课程

多民族的观念应渗透到教育过程中:课程内容应有助于大学生全面理解少数民族的文化和民族特征,考虑到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风格;应培养学生跨文化的技能;应帮助大学生解释和评价不同民族群体的观点及其在历史上的冲突;应把少数民族的语言作为重要的内容并鼓励学生使用母语;对学生的评价程序应考虑到少数民族学生的文化背景等等。在地方课程或校本课程的开发中,要重视课程

结构的合理化,充分利用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和潜在课程等多种课程类型,尤其要注意通过活动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参与意识,充分发挥教师和学校在这方面的决策权和主动权。总之,少数民族学校要实施‘多元文化整合教育’,要成为所在社区现代文化科技知识与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中心与传播中心。

3、重视少数民族的高等教育

少数民族地区的人口类型大多是年轻型,因此只有加快民族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的发展,不断满足少数民族青少年的就学要求,才能使民族教育结构适应少数民族人口的结构状况,使民族教育结构与人口结构相适应,以保证少数民族文化历史传统得到传承。而少数民族的高等教育又在整个民族的经济文化发展中起着龙头的作用。少数民族高等教育能培养出一批少数民族高级人才,他们既会加强本民族历史文化研究,又可以吸收其它国家和地区的优点,以促进本民族的整体发展。

(二)家庭教育方面

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每个人都是从家庭中开始生活,并逐步接触社会,了解人生的真谛,各种神话传说、历史故事都是从祖辈那里一代代传承下来的,由此可见,家庭是对子女进行少数民族文化教育时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之一。通过家庭教育,可以保持民族传统,维护民族特征及传递民族文化,是推动少数民族文化不断繁荣发展的重要需要。在家庭环境中,少数民族中的长辈通过对下一代进行有关本民族生活习惯、宗教信仰、民风民俗及历史文化等方面的教育,不断使下一代培养民族意识,整合本民族资源,传承本民族文化,从而在家庭环境中使少数民族文化得以发扬光大。

1、在少数民族家庭中,长辈应在日常生活教育中逐步渗透本民族文化的内容,包括本民族的历史概况,风土人情及宗教信仰等内容,随时随地对下一代进行本民族文化的教授和传播。

2、作为家长,应逐步提高自身的文化程度,不断改善自己的教育观念,主动了解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掌握家庭教育的基本知识,养成科学的教育原则,不断思考向下一代进行有关本民族文化传承的教育方法。

3、家长应为下一代接受本民族文化的教育提供一个和谐良好的家庭氛围,有意识有目的地向下一代传授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和知识技能,培养下一代对本民族积极的情感态度和明确的价值观,确立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的意识。

4、在对下一代进行家庭教育的同时,家长应积极参与配合学校相关的教育活动,将传统生涩的少数民族文化传承方式与生动活泼的学校教育相结合,做到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为实现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而共同努力。

5、加强少数民族家庭教育中的品行教育,家长可通过家规、家法、社会礼俗、伦理的约束,为下一代传授衣、食、住、行、婚丧、道德、礼仪等方面的知识。少数民族家庭教育中的品行教育传统,对稳定当地的社会秩序,培养子女良好的道德情操,以及各民族的繁荣起很大作用。

(三)少数民族大学生

1、少数民族大学生应该自觉的了解自己民族起源,形成,发展的历史,阅读一些用本民族文字出版的书籍或文章,充分了解自己的文化内涵才能更好的向其他人宣传,并依次传承下去,这样既能丰富自己的知识,也能保护和传承自己本族的文化。

2、宣传保护传承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不断增强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保护意识,组织丰富多样、健康有益的校园民族民间民俗文化活动。例如,

成立以公益性为基本标准,以保护、研究和传承民族文化为宗旨的少数民族大学生社团,可以更有效的在高校宣传保护民族文化的重要性。让更多的人了解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喜爱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成为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承载者、传播者。

3、尊重自己民族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可以向他人宣传自己民族的特色食物和风俗习惯,比如节日、服饰、各种礼节。

参考资料

1、《云南民族大学少数民族大学生对少数民族文化的认知研究》,郭菊,2011

2、《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现状探析》,马兰,2011

3、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政

https://www.360docs.net/doc/664764675.html,/banshi/2005-06/21/content_8246.htm

4、中国人名共和国国家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https://www.360docs.net/doc/664764675.html,/gjmw/wtjd/2004-07-08/1171171737138173.htm

5、《对我国少数民族教育的文化传承功能的思考》,龙藜,2005

https://www.360docs.net/doc/664764675.html,/cyber/200503/ll.htm

6、《家庭教育中的少数民族文化传承问题探究》,洛绒郎加,《中国科技博览》2011年第14期

(指导老师:杨春玲)附录1:

附录2

少数民族大学生对其民族文化传承程度调查问卷

1.您的民族____

2.您的性别是?

A 男

B 女

3.您的年级是?

A 大一

B 大二

C 大三

D 大四

E 其他(研究生,辅导员)

4.请问您了解自己民族起源,形成,发展的历史吗?

A 非常了解

B 大概了解

C 不清楚

5.您了解自己民族的历史人物吗?

A 了解的比较多

B 比较著名的都知道

C 知道1-2个

D 完全不了解

6.您了解自己民族流传的一些民间故事或者传说吗?

A 了解较多,能流利讲给别人听

B 了解一些,印象不深

C 完全不了解

7.当别人问起您的民族,您会承认自己的民族吗?

A 总是很乐意承认,有一种民族自豪感

B 承认,但是没什么特别感觉

C 不承认,因为有民族自卑感

D 不承认,怕被问些政治问题

E 不承认,其他原因

8.当您与本民族同伴交流或表达自己观点时,您会?

A 完全使用本民族语言

B 夹杂着,大多用民族语言

C 夹杂着,大多使用汉语

D 完全使用汉语,不想用民族语言

E 完全使用汉语,不会民族语言

9.您会去阅读一些用本民族文字出版的书籍或文章吗?

A 经常会

B 偶尔会

C 从不 D没有此类书籍

10.您了解本民族文化的主要途径有哪些?

A 课本知识 B长辈讲述 C 各类媒体与书籍 D其他

11.当看到自己民族文字的网站时,您会有兴趣浏览吗?

A 会,对本民族的一切都很关心

B 仅仅一瞥,因为看不懂或者看得很累

C 不去理会,没太大兴趣

12.您有信心再次学习本民族文化,并将其传承发扬吗?

A 很有信心,已付诸实践

B 比较有信心,并准备付诸实践

C 不是很有信心,而且不知道自己要怎么做

D 完全没信心,这是不可能的13.您对自己民族较特色的食物了解或者喜欢吃吗?

A 不仅了解而且喜欢吃

B 了解但不喜欢吃 C不了解

14.您会把自己民族特色的食物介绍给身边的别族同学或者朋友吗?

A 我会主动介绍,并让他们品尝

B 一般都不会,他们有兴趣才会介绍

C 我不习惯介绍给别族同学或朋友

D 没什么可介绍的,都差不多

15.您对本民族的风俗习惯了解吗?(如传统节日,礼节等)

A 非常了解

B 一般

C 不太了解

D 完全不了解

16.在少数民族地区一般宗教氛围都比较浓,就您看来宗教对本民族文化的发展?

A 利大于弊

B 弊大于利

C 没多大影响

D 不知道

17.作为新一代少数民族年轻人,您觉得应该怎样对待本民族的宗教信仰问题。

A 深入的学习并且传承。

B 有取舍的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C 相信科学,完全摒弃。

D 无所谓

18.对于本民族和汉族文化,您有过比较吗?

A 经常有,对于这问题很关心,或者对它有兴趣

B 偶尔有,当面临这些问题的时候有想过

C 从来没有,没有兴趣考虑这类问题

19.在多种文化交融的今天,您有关注过自己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方向吗?

A 经常关注,正在努力或者已经形成自己观点 B偶尔关注

C 没有主动关注或者没有什么想法

20.您认为在对待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问题应该加重注意哪些方面?

A 精神文化,如歌舞,文学艺术,宗教等

B 物质层面,如古迹等文化遗产

C 精神方面和物质方面都注重

D 不是很关心

21.您的同胞在校举行一些民族生特有活动时,您会关注或者参与吗?

A 会的,我会关注民族特有活动

B 不会参与,感觉没多大意思

C 不大了解,平时没有注意

22.现在年轻一代的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态度比较淡漠,您认为是什么原因

A 少数民族风俗文化太过陈旧,不适应现代社会

B 学习少数民族风俗文化不能带来实际利益

C 太忙,缺少时间去学习或了解

23.您的周围有为发扬本民族文化而积极努力的团体或者个人吗?

A 有这样的团体并参加

B 有这样的团体,但不参加

C 没有这样的团体,但有这样的个人

D 周围人有心但未复出实践

E 周围人没这样想法

F 没有关注

附录3

汉族大学生对民族文化的了解调查问卷

1. 您比较熟悉哪个民族

2. 2.您的性别是?

A 男

B 女

3. 3.您的年级是?

A 大一

B 大二

C 大三

D 大四

E 其他(研究生,辅导员)

4. 您对该民族的哪方面比较了解(多选)

A 节日

B 服饰

C 饮食

D 语言文字

E 习俗

5. 您在与少数民族接触的过程中是否尊重对方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

A 很尊重

B 别人提醒后会注意

C 没放在心上

D 不尊重

6. 您对于国家给予少数民族的扶持政策

A 完全支持

B 比较支持

C 不是很支持,感觉对汉族不公平

D 完全不支持

E 无所谓

7. 您对别人少数民族身份

A 羡慕,觉得自己是少数民族就好了

B 喜欢,是什么民族都很好

C 没什么感觉,大家都一样

D 觉得少数民族的人有点奇怪

E 觉得少数民族没有汉族好

F 不喜欢少数民族

8. 您对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文化的态度

A 民族文化是很重要,是值得传承的

B 觉得民族文化需要保护,但是不知道自己能做些什么

C. 和自己没太大关系,不太关心,怎样都行

9. 您的少数民族同学在校举行一些民族生特有活动时,您会关注或者参与吗?

A 会的,我会关注民族特有活动

B 不会参与,感觉没多大意思

C 不大了解,平时没有注意

10. 您对少数民族宗教信仰的看法

A 很崇高,有精神寄托

B 没什么特别的感觉,不是很了解

C 觉得有一些过于疯狂

D 不关心

11. 您对少数民族文化汉化问题的看法

A 是进步,有利于少数民族的进步和发展

B 不应该被汉化,因为不利于民族多样性

C 不关心,无所谓

12. 如果学校开设少数民族文化的相关课程,您是否有兴趣参加

A 很有兴趣,想多了解民族文化

B 有点兴趣,想大概了解一下

C 不感兴趣,没什么用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