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文学调查的理论与方法

民间文学调查的理论与方法
民间文学调查的理论与方法

刘锡诚

新世纪之初在全国开展的这次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进展是不平衡的。有的地方很认真,那里的领导者和主管者,有历史感和责任感。也与些地方进展的情况很不理想,只是从面上大家都知道的抓到几个项目,申报名录而已,并没有按照田野调查的要求去做认真的调查,大有走过场的可能。对于大多数参加调查工作的朋友来讲,方法问题是重要的一环,颇有探讨的必要。关于民间文学调查的理念和方法,我想谈四个问题。

第一,民间文学普查的理念和方法。

21世纪之初在全国开展的这次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是一次文化普查,对文化部来说,应该说是一个很大的进步。回想20年前,在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制定《中国民间文学三套集成》方案的时候,我去请文化部部长签字,批的是“文化部不管民间文学”。那时候的文化部,只管专业艺术和群众文化,民间文学是文学,不在文化部的视阈之内。我国的文化被分割成了一些小块块。所以我们工作起来是非常困难的。为了发布一个由文化部、国家民委和中国民间文艺研

究会联合签署的文件,我们只好钻领导们的空子,当部长出差的时候,请主管少数民族文化工作的丁乔副部长签署的。

今天的情况完全不同了。重要的是“文化”的理念变了。政府的“文化”理念变了。我国政府于2004年8月接受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3年10月17日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接受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术语和理念。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概念下面,无论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文件、还是我国国务院及其文化主管部门的文件中,“民间文学”(oral traditions)都被列为第一项,在世界各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也都是最基本的一项。但在《中国民族民间文化普查手册》(修订版改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手册》)中规定的16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民间文学有其特殊性,在20世纪80年代进行的那次普查中,做得是比较认真而彻底的,深入民间“田野”收集记录了数量很大的民间文学作品,全国2000多个县(旗)以上的单位编印到资料本中去的约有635,704,666字。这是我国有史以来没有过的事情。应该讲,在搜集记录作品上,与其它的七套集成(志书)不一样,因为其它的集成(志书)多数都是“志”,如戏曲志、曲艺志,而不是民间作品的调查、记录与编选,只有

民间文学是作品的调查和编选。时间刚刚过去了20年。现在我们正在进行的这次新世纪文化普查,对于民间文学来说,过去搞的不彻底的省区,还应认真进行一次普查,力求在这次普查中取得21世纪初在民众中流传与存活的口述文本,而对一些过去搞得比较认真、比较彻底的省区来说,更多地应当是一次“跟踪式的调查”。

民间文学是靠口头传承的,它会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发生嬗变。时代变了,民众对事物的认识、甚至他们的世界观,也随之发生着或快或慢的变化。20世纪80年代调查采录的文本,其所反映的,无疑是20世纪80年代前后民众的世界观和生存现状。我们今天再作民间文学的调查,不可能再回到20世纪80年代的情景当中,“跟踪式的调查”就是对过去的调查再做一次调查,找到过去被调查过的人,请他们讲述过去讲述的故事(作品),通过我们今天的调查和搜集记录来的材料,来看民间文学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从而分析判断我国社会和民众的世界观20多年来发生了怎样的巨大变化。最近,我应邀到贵州黔东南的千户苗寨去考察那里民间文化的传承状况。文化学者张晓和张寒梅两姐妹在福特基金会的支持下作的一个项目,它们做得很认真,也有成效。我在村里看到,千户大寨

里的适龄男青年,大多数(约有70—80%?)出外打工了,留守在寨子里的主要是妇女、老人、儿童。过去我们总是讲民间文化是农耕文明下的精神文化,但我们忽略了宗法家族制度和观念对民间文化、民间文学的深刻影响。过去,“礼俗”主要是靠男家、夫家及其当家人传承下来,现在不同了,则主要靠妇女来传承了,现在妇女所执行和传承的礼俗,主要是夫家家族的礼俗。过去男家的一些仪式是不许女子参加的,现在变了,因为妇女成了夫家传家和传礼的主体,所以妇女也不能不参与夫家礼俗的执行与传承了。礼俗和风俗、以至民间文学的这些变化,是社会结构巨变引起的,是谁也无法阻挡得了的。

2005年我应邀参与了《中国民族民间文化普查手册》中“民间文学”这一章的起草。我在起草文件的时候,就强调了这次民间文学的要注意“跟踪式的调查”这一思想。这个思想借鉴了世界、主要是芬兰学者们的经验和理念,得到了其他参加讨论的学者们的赞同。我们从事民间文学搜集和研究的人,大都是喜爱写作的文艺爱好者,具有两个共同性的特点:一个是不同程度地受到儒家思想的熏染,把民间文学看作是“不登大雅之堂”的东西,要使它“登”上大雅之堂,就得改动;二是喜欢按自己的观念修改(实际上是篡改)老百姓

的口述作品,总觉得不识字或少识字的老百姓的观念和见识不高,文辞不雅,要经过他的改动使老百姓口述的东西与他心目中的想法一致起来。我们看到,经过他们改过的,都像是小文人给旅游景点的解说员们写的解说词,没有新鲜思想,没有思想个性和讲述个性,即没有讲述者个人的风格。这是两个“中国特色”的顽疾。通过“跟踪式调查”,对前后不同时间搜集记录的口述作品作比较,就可以看出中国老百姓的思想和作品在怎样变,在什么情况下变,世道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多有意思呀,多有文化史价值呀!

还可以说一点我个人的最近的经历,也算是“跟踪调查”的个例吧。最近我在北京市参加了“北京童谣”的申报和评审工作,北京童谣的变迁不仅使我非常感兴趣,而且对学术方法有了新的体会。北京童谣在中国民间历史上来说,是非常有名的。我在研究“20世纪中国民间文学学术史”的过程中就发现,20世纪20年代,中国的一代大学者们,多少人都曾收集过北京的童谣呀,鲁迅就是其中的一位,著名的童谣“风来了,雨来了,和尚背着鼓来了。这里藏?庙里藏。一藏藏了个小儿郎。儿郎儿郎你看家,锅台后头有一个大西瓜。”就是他搜集的。我在梳理材料时发现,凡是时政类的歌谣,如今基本上不再传承了,例如八国联军进

北京的没有了,反对军阀的没有了,特别是描写社会生活方面的,例如反映童养媳的,女孩子出嫁要财礼的,婚姻问题的等等,这些极富时代特点又极富情趣的童谣,如今都不再传承和传唱了。现在还在口头上传承、传唱着的,不再是那些涉及时政的、有鲜明政治内容和强烈阶级仇民族恨的,而是那些知识性的、诙谐的、游戏的童谣了。例如“袁世凯,瞎胡闹,一街的和尚没有庙,不使铜子使钞票。”不再有人吟唱了,而《打巴掌儿的》现在则收入了北京市的小学音乐课本,小学生们唱彻大街小巷。这后一首北京童谣,林庚先生曾写文章说当年有12段,可是现在北京出版的一些集子里面、包括小学课本里面选的,却只有10段,有2段已经找不到了。这种“跟踪式的调查”在国际学术界比较普遍,我们通过这种方法调查所得的结论,也是非常有趣的。我们从北京童谣这一窗口,看到的是百年来北京从一个帝都城市到一个现代化都市的巨大变迁,不光是四合院改成了摩天大楼、小胡同变成了宽广的大街,也包括从世界观到审美观的变迁。

第二个问题,民间文学的“第二生命”问题。

把民间文学的自然生命认定为民间文学的“第一生命”,而把记录下来成为文本称做民间文学的“第二生命”,这个观点不是我的发明,而是已故芬兰学者劳里

?航柯的理念。在世时,他是世界知名学者,又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政府专家委员会的负责人。1986年,经过文化部的批准,我们请他来,他在中国着力推行的就是这一理念。当时我们与芬兰文学协会以及土尔库大学等进行了一次民间文学的联合调查,所选的地区是当时尚未开放的广西三江地区的六个村寨。那次我们选调了很多中国老中青学者来参加调查。五四时代从事民间文学搜集和研究的,都是修养有素的学者,包括周作人、顾颉刚、刘半农、董作宾、常惠、台静农、罗香林等先生。顾颉刚的《吴歌杂录》、台静农的《淮南歌谣》、罗香林的《粤东之风》、刘兆吉的《西南采风录》等,都是非常严格的科学记录。但20世纪50年代以后搜集出版的一些重要的民间作品,除了何其芳编辑的《陕北民歌选》等少数选集外,多数没有学者参与,用今天的话说,学者都缺席了,大多出自从事创作的文化人或文化馆的干部之手。劳里?航柯提出要保护民间文学,要用科学的方法记录民间文学,而用科学的方法记录下来的民间文学是民间文学的第二生命,民间文学以其第二生命在流传中得到“循环”,为更多的人(读者)所阅读和欣赏,从而使其生命获得永恒。

“第二生命”的观念作为民间文学保护的一途,其提

出是有学理根据的。民间文学浩如烟海,因系口头传播,如风一样飘忽不定,如流水一样变动不居,随时代的转换和变化而变化,与社会相适应者当继续流传变异,与社会不适应者则慢慢衰微甚至消亡。这是铁的规律。笼统地说把民间文学整体性地保护下来,那是不可能的事,而且甚至要想把民间文学固定在某一个时间(时代)的状况不变,也无异于异想天开。一件作品,即使同一个讲故事者,也往往是今天这样讲,明天那样讲,不同时间的讲述,会出现差异,甚至很大的差异。所以对于民间故事来说,我们在口头上听到的只有“现代时”,在文本(书本)上看到的总是“过去时”。即使那些传承了几千年的传说故事,如孟姜女的故事、梁山伯祝英台的故事,至今已传承了2000多年了,我们读到的文本,是不同时代记录下来的,是“过去时”,而我们在“田野”中听到的,主要是过去流传的“元素”或情节,但它却是渗入了当代观念的“现在时”。所以,我认为,民间文学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其它门类不同,把民间文学原原本本地记录下来也是一种保护,而且是一种延续它的生命的重要手段和最好的保护。设若没有《诗经》,试想我们怎么能知道周代的民歌是什么样子呢?设如没有《九歌》,我们怎么能知道战国时期的南方民歌是什么样子呢?所以,我

们今天要做民间文学的调查,必须记录文本,必须原原本本地忠实地记录口述的文本。劳里?航柯强调记录下来的民间文学文本是民间文学的“第二生命”,民间文学会以“第二生命”保留下去、传播下去、延续下去。这个理念也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当年推行的理念。那些政府专家们都比较认同的一个观点。我们中国学者也认同这一理念。记录下来以后可以出版,可以放在博物馆里头,可以供其它更多的人来阅读、研究,可以使民间文学的文本、相片、录象等得到妥善的保存、保管、借阅、流传,从使它的“第二生命”得到循环。这就是民间文学的传承与其它非物质传承的保护不一样的地方,完完全全套用“整体性保护”是不可能完全奏效的。

有了“第二生命”这样的理念,采取什么样的具体调查方法,又是一个问题。劳里?航科在与我国学者交流时,推行的主要是“参与观察”的方法。“参与”法,是文化人类学的主要方法。他将其运用于民间文学的调查采录中,而且行之有效。五四时代,受时代局限,我国学者主要是采用征集法,托亲戚朋友、老师同学,向家人、邻居、朋友搜集记录来,交给我、由我来编辑发表。到了20世纪40年代,曾经有一批民族学家,在大西南亲自作“田野调查”,他们实际上就是以这样

的调查方法,如刘兆吉、吴泽霖、芮逸夫、李霖灿、光未然等,为我国民间文学学科积累了大量翔实可靠的材料,他们的工作是严格的学术性的。现在还可以作为我们典范的是,凌纯声、芮逸夫所作湘西调查。凌纯声作的赫哲族调查(19个故事梗概),芮逸夫作的湘西调查所得23个神话、12个传说、15个寓言、11个趣事(故事)44首歌谣,今天来说,都是经典性的。

民间文学调查不能停止于数据的收集,信息的获取,而必须要记录作品。现在我们应该借鉴和推行“参与调查”的方法。民间文学的参与调查,跟民俗其他领域的调查不一样,就是要住在那里,要与被调查者们互动,要面对面地访谈。民间文学采录最忌讳新闻采访式的那种随机访问。民间文学调查首先要选择有代表性的讲述者或演唱者,因为一般的村民也许会说个一言半语,但这不是我们要求的民间故事或歌谣。只有那些具备了一定的条件(如知识、记忆、口才、识见等)的讲述者或演唱者,才能讲出或唱出有价值的作品来。这与民间文学的集体性有关。民间文学的特点是集体创作,集体加工琢磨,不是个人的创作,尽管我们不否认说故事者、唱民歌和史诗者,才具不同,个性不同,修养不同,创造力也不同。在这一点上,

与手工艺艺人的创作略有不同,尽管手工艺艺人的技艺也是世代传承下来的。一个讲述人,因为他有广泛生活阅历、社会知识和生活经验,他能讲很多故事而且讲得眉飞色舞,文采飞扬,在这个意义上,这个讲述者可以称得上是民间文学(故事或歌谣)的杰出讲述者或传承者。如进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谭振山。如演唱史诗的著名玛纳斯奇居素甫?玛玛依。还有的虽然没有列名于国家名录、但讲述故事和歌谣很多的刘德方、孙家香、魏显德,等。调查搜集民间文学时,不是每个遇到的人都能讲述完整的故事,也不是每个遇到的人都能唱好民歌,因此要选择优秀的讲述人和演唱者,只有那些长于讲述或演唱者,才能代表这个民族或地区的民间文学传统和状况。选好了采访对象——讲述者或演唱者之后,随之而来的是,采访者要把自己变成被采访者认可的“自己人”,使他没有任何顾虑,创造一个舒缓宽松的环境,能舒畅的讲故事。讲的故事要成为故事,有一定的文学性,语言流畅和有特点与个性,有的人讲的是片段的材料,而不能成为一个故事。如果你不是“自己人”他就可能随便说几句应付您。在去年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录相片中,有的地方的调查采录多半都是新闻记者式的采访,拿着话筒让人家站在公园里面讲两句。这

哪里是民间文学的调查采录?更谈不上“参与式”的调查了。所以,这次21世纪的民间文学调查,应该大力推行这种方法、这种理念。但是,我很悲哀地说,我打开我们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到现在为止,还有没有看到有一份这样严格的科学意义上的民间文学调查采录资料,而只有一份几百字的简介,几幅图片而已。

第三个问题,材料保管问题。

强调田野采录和参与研究固然重要,但在我国国情下,调查采录资料的收藏和保管似乎更为重要更为迫切。因为有了田野调查采录的资料,而没有完善保管机制,一切前功尽弃,做了等于白做。我们有多少有价值的材料,无端地散失了,这一点,我们的教训是沉痛的,无可挽回的。

不妨谈点我个人经历的事。我在这个行业里前后工作了50年,经我手的资料非常的多。譬如,1965年9月,我与同事去西藏调查采录民间文学,大家知道,西藏人烟稀少,地域广漠,连人民币、粮票都不通行,没有交通工具,连邮局运输邮件的闷罐车和建设施工用的大老吊的吊杆上都坐过,很多地方都要骑马,临场记录的材料,是用藏文记录,晚上回到驻地,连夜逐字逐句地译成汉文。因此记录下来的材料十分珍贵。

可是,经过十年“文革”,除了那些藏汉文对照的文字记录还有幸在我手中保存完好外,所摄的照片回京后都交给了公家,但现在却连一张都找不到了!

再如,1986年4月,我参与了广西三江中国芬兰民间文学的联合调查的组织领导工作,那时,我方调查队员的装备很落后,而芬兰运来的器材,我们的飞机都装不下,不得不拆开来运到广西。那次联合调查所得的照片不要说了,录像的全部资料很多,最后编辑剪辑成3个片子,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一套,芬兰文学学会一套,广西民间文艺家协会一套。可是,现在,据说我们国内已经任何东西都没有了,当时做的三套资料片我们都没有了!编辑好的文字45万字(记录稿),听说也都没有了。最近在网上看,连我本人在“文革”前翻译的非洲故事的译稿,也出现在潘家园的古玩市场上。一是我们只管耕耘不问收获。黑瞎子掰苞米,掰一个扔一个。二是保管机制完善。进入资料库(室)的资料朝不保夕,换了一个管理者,说不定就丢了或偷了。前人调查采录的资料,尽管很有价值,却完全不能利用。因此,这次新世纪进行的普查,主管文化部门一定要先建立起保护机构——或资料馆,或陈列馆,登记造册,妥善保存。应当把保存和保管看作是调查采录的有机组成部分。

第四个问题,采录工作的现代化和民间文学作品的编码问题。

这是过去是没有触及的一个问题。王秋桂先生上次来就希望在田野调查中推行卫星定位系统。他说每个人带个手机就可以知道你在哪里,您所进行的田野调查,位于何处。解决田野调查的地理方位问题。这一点,包括地理方位和文化移动问题,我们过去确实比较容易忽略。当然,这是当代文化人类学的先进的思想和方法,在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中怎么样实施,是一个操作问题,尽管我们强调了使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如录音录象等,卫星定位系统似乎还没有考虑在内。回想1965年我去西藏采风的时候,平叛刚刚过去,连区县机关的电台都撤消了。我们去的错那县勒布区公所,不仅远离祖国内地,甚至远离错那县城,一年里有9个月被大雪阻断通往县里的道路。恰巧,我们在勒布区的区公所里过国庆节,区公所里只有4个人:一个是部队专业留在当地的区委书记,一个是当年刚从复旦大学中文系刚毕业的大学生;其余两人就是从北京来此调查采录民间文学的我们二人。我们从区委所有的那一台小型熊猫牌收音机里听着来自祖国心脏北京的狂欢声音,但我们甚至无发知道我们身在何处。现在照相已经很普遍了,我们强调在这次调

查中要使用录音录像等各种现代化技术手段,财政部文化部已经为地方上的调查队或调查组采购了器械发了下去。现在好了,如果我们的普查小队或小组能像文物普查那样,配备或允许配备卫星定位系统,那么,我们就能知道我们所在的村子、某种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什么纬度、什么经度,我们所搜集的文化与其他文化有什么关系,历史上发生过怎么样的“文化移动”。

这次普查中搜集记录到的民间文学作品材料,要按照《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手册》的规定,进行编码处理。给每一篇作品一个编码,是文化普查的需要和要求。有了这个编码,才有可能使我们在不同地区搜集记录到的亿万篇民间文化材料,有序地进入陈列馆、博物馆,进入虚拟的数据库,做到永久保存,供后代传习、传承、研究、弘扬,并逐步做到资料(知识)共享。这个编码是请国家标准化部门帮助设计确定的,像公民的身份证一样,每一篇作品具有一个独立的编码,具有唯一性。编码设定为14位,包括本体码13位、校验码1位。本体码包括地区码、类别码、流水码。有了编码,任何一件作品才有了在全国文化中的身份,也才有可能从数据库中调出。代码是全国统一的,编码是普查中指令性的规定。各地要对调查

员进行能够专门的培训,不仅提高对编码重要意义的认识,而且要熟练地掌握编码技术。

社会调查理论与方法-风笑天-考试复习资料(可直接使用).docx

第一章社会调查概述 1.社会研究最为常见的研究方式主要有: (1)实验研究:是一种经过精心的设计,并在高度控制的条件下,研究者通过操纵某些因素,来研究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方法。 (2)实地研究:是一种深入到研究对象的生活背景中,以参与观察和无结构访谈的方式收集资料,并通过对这些资料的定性分析来理解和解释社会现象的社会研究方式。 (3)文献研究:是一种通过收集和分析现存的以文字、数字、符号、画面等信息形式出现的文献资料,来探讨和分析各种社会行为、社会关系及其他社会现象的研究方式。 (4)社会调查(调查研究):指的是一种采用自填式问卷或结构式访问的方法,通过直接的询问,从一个取自总体的样本那里收集系统的、量化的资料,并通过对这些资料的统计分析来认识社会现象及其规律的社会研究方法。 2.社会调查的基本要素:(1)抽样,调查对象的选取。(2)问卷,资料收集的基本工具。(3)定量的统计分析。 3.社会调查的分类:根据调查对象的范围,可以分为普遍调查与抽样调查。 4.抽样调查,就是从所研究的总体中,按照一定的方式选取一部分个体进行调查,并将在这部分个体中所得到的调查结果推广到总体中去。 5.抽样调查的优点:(1)非常节省时间人力和财力。(2)可以十分迅速地获得的资料数据。(3)可以比较详细地收集信息,获得内容丰富的资料。(4)应用范围十分广泛。(5)准确性高。 6.社会调查的一般程序: (1)选题阶段,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从现实社会中存在的大量的现象、问题和焦点中,恰当地选择出一个有价值的、有创新的和可行的调查问题;二是将比较含糊、比较笼统、比较宽泛的调查问题具体化和精确化,明确调查问题的范围,理清调查工作的思路 (2)准备阶段。实现调查目标而进行的道路选择和工具准备。道路选择,指的是为达到调查的目标而进行的调查设计工作,它包括从思路、策略到方式、方法和具体技术的各个方面。工具准备,则主要指的是调查所依赖的测量工具和信息收集工具――问卷的准备,同时还包括调查信息的来源――调查对象的选取工作。(3)实施阶段。主要任务就是具体贯彻调查手记中所确定的思路和策略,按照调查设计中所确定的方式方法和技术进行资料的收集工作。 (4)分析阶段。主要任务是对实地调查所收集到的原始资料进行系统的审核、整理、统计、分析。 (5)总结阶段。主要任务是撰写调查报告、评估调查质量、应用调查结果。 第二章选择调查课题 1.选题的标准: (1)重要性,既是指调查课题所具有的意义或价值。一项调查课题所具有的用途或用处。 (2)创造性,也可以称作为创新性活动特性,他指的是调查课题应该具有某种新的东西,具有某种与众不同的地方,具有自己的特点。 (3)可行性,指的是研究者是否具备进行或完成某一调查课题的主、客观条件。(4)合适性,指的是所选择的调查课题最适合研究者的个人特色。这种个人特点主要包括研究者在该调查课题的兴趣、研究者对与调查课题相关的社会生活领

《市场调查》:第六章-抽样调查理论及方法

一、抽样调查(Sampling Survey)意义 抽样调查为科学研究方法中重要技术之一,是指就所要研究的某特定现象之母群体中,依随机原理抽取一部份作为样本(Sample),以为研究母群体(Population)之依据。将样本研究结果,在抽样信赖水准内,推算母群体可能特性以为决策之参考。 抽样调查之优点: 1.利用抽样技术及机率理论,可获得既定精确估计值,以代表母群体特征。 2.节省调查人力,物力,时间及经费。 3.经由少数优秀人员施予特殊训练及配合特殊设备,施行调查,可得较深入且正确调查结果。 故在实地市场调查中,抽样调查为一不可或者之工具。 抽样调查基本目的乃在信息之搜集作成结论,以供决策参考。有效抽样调查应具有准则有下: 1.有效原则 抽样调查应该(1)符合调查目的之需要,(2)所获信息价值应超过所支付成本。 2.可测量原则 抽样的正确程度必须能够测量,否则抽样调查就失去意义。 3.简单原则 抽样调查必须保持简单性要求。俾使抽样调查顺利进行,以避免不必要之节外生枝。 二、抽样调查的基本术语 1母群体(Population) 在调查研究中,调查研究对象的集合体。调查台北市中学生,则在台北市上课之54所中学生总数,便是调查研究之母群体。 2抽样架构(Sampling frame) 整体抽样单位的详细名单,以供抽样之用。例如以台北市医师为抽样单位,则台北市医师公会名册,便是抽样架构。如果以学校班级为抽样单位,则学校60班班级名册便是抽样构架。 抽样架构有三种型态: 具体的抽样架构:每一个抽样单位名字皆列成表册,可以直接按表册名字抽取样本。 抽象的抽样架构:没有抽样单位之名册,只要符合调查之条件就有被抽样之可能。例如在百货公司举行消费者抽样,随然没有抽样名册,但是抽样架构却冥冥中隐约出现。 阶段式抽样架构:在采用分段抽样中,依抽样阶段之不同,产生不同之抽样架构。 3抽样单位(Sampling unit) 在抽样架构上排列的名单之个别单位。例如台北市每一医师即为一抽样单位。在上例中,每一班级都是抽样单位。 4元素( Element ) 指接受调查的最小单位,通常是指人。上例中,班上每一位学生既为元素。 5样本(Sample) 从抽样架构中抽出取来的抽样单位总和。例如百事可乐抽出350家庭做测试称为样本。从台北市医师公会抽出90名医生作调查,称为样本。 6精确度(Precision)与准确度(Validity) 精确度乃用以衡量估计值精确可依赖的程度,如在物价统计中,经济家若认为物价如上升0.02将影向经济决策,则精确度即须订在0.02。

《社会调查原理与方法》名词解释

社会调查原理与方法(袁方)名词解释 一、社会调查研究导论 (1) 二、社会调查研究的重要类型 (1) 三、社会调查研究的一般过程 (2) 四、社会调查研究的准备与设计 (3) 五、社会现象的测量 (3) 六、抽样 (4) 七、问卷法 (5) 八、量表与测验法 (6) 九、访问法 (6) 十、观察法 (7) 十一、资料的审核和整理 (7) 十二、资料的统计分析 (8) 十三、变量分析的一般逻辑 (8) 十四、理论分析 (9) 十五、撰写调查研究报告 (10) 一、社会调查研究导论 1、社会调查研究:在系统地、直接地收集有关社会现象的经验材料的基础上,通过的材料的分析和综合来科学地阐明社会生活状况及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活动。 2、社会调查:社会调查研究的一个阶段,是指运用观察、询问等方法直接从社会生活中了解情况、收集事实和数据,是一种感性认识活动。 3、研究:社会调查研究的第二阶段,是指通过对事实资料的思维加工,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4、社会调查研究的方法论:人们的思想方法和科学的一般方法在社会调查研究中的体现和应用,它提供了调查研究的指导思想。 5、社会调查研究的基本方式:也称研究方式,它表明贯穿于社会调查全过程的程序、步骤与操作方式,它说明研究者是通过何种具体途径得出研究结论的。 6、社会调查研究的具体方法:在调查研究的某一阶段中使用的方法、技术、工具等。 二、社会调查研究的重要类型 1、应用性调查研究:通过社会调查来了解不断出现的新现象和新问题,并运用社会理论对这些问题做出科学的说明和解释、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或政策性建议。 2、理论性调查研究:通过对社会现实问题的调查来发长和丰富社会理论,并提供有关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知识。 3、普查:也称整体调查或全面调查,它是为了了解总体的一般情况而对较大范围的地区或部门中的每个对象都无一例外地进行调查。 4、抽样调查:从调查对象的总体中抽取某些单位或个人作为样本进行调查,并以样本的状

《市场调查》抽样调查理论及方法

《市场调查》:第六章抽样调查理论及方法中国营销传播网,2001-12-13,作者:,访问人数: 1220

一、抽样调查(Sampling Survey)意义 抽样调查为科学研究方法中重要技术之一,是指就所要研究的某特定现象之母群体中,依随机原理抽取一部份作为样本(Sample),以为研究母群体(Population)之依据。将样本研究结果,在抽样信赖水准内,推算母群体可能特性以为决策之参考。 抽样调查之优点: 1.利用抽样技术及机率理论,可获得既定精确估计值,以代表母群体特征。 2.节省调查人力,物力,时间及经费。 3.经由少数优秀人员施予特殊训练及配合特殊设备,施行调查,可得较深入且正确调查结果。 故在实地市场调查中,抽样调查为一不可或者之工具。 有效抽样调查应具有准则有下: 1.有效原则 抽样调查应该(1)符合调查目的之需要,(2)所获信息价值应超过所支付成本。

2.可测量原则 抽样的正确程度必须能够测量,否则抽样调查就失去意义。 3.简单原则 抽样调查必须保持简单性要求。俾使抽样调查顺利进行,以避免不必要之节外生枝。 二、抽样调查的基本术语 1母群体(Population) 在调查研究中,调查研究对象的集合体。调查台北市中学生,则在台北市上课之54所中学生总数,便是调查研究之母群体。 2抽样架构(Sampling frame) 整体抽样单位的详细名单,以供抽样之用。例如以台北市医师为抽样单位,则台北市医师公会名册,便是抽样架构。如果以学校班级为抽样单位,则学校60班班级名册便是抽样构架。 抽样架构有三种型态: 具体的抽样架构:每一个抽样单位名字皆列成表册,可以直接按表册名字抽取样本。 抽象的抽样架构:没有抽样单位之名册,只要符合调查之条件就有被抽样之可能。例如在百货公司举行消费者抽样,随然没有抽样名册,但是抽样架构却冥冥中隐约出现。 阶段式抽样架构:在采用分段抽样中,依抽样阶段之不同,产生不同之抽样架构。

决策理论与方法

1、公共部门决策的特点:1决策主体的公共性2决策内容的公共性3决策方式的民主化4决策准则的公益性 2、公共部门决策的重要性作用:1为公共部门的决策提供目标2使公共部门的管理行为有了行动依据3有助于调动公共部门管理者的工作积极性4有助于使公共部门的管理工作达到更优效果 3、公共部门决策理论的研究方法:理论实践结合法,主体兼容法,吸收创新法。 4、经验决策的基本方法:直接判断法,淘汰法,排斥法,归纳法 5、科学决策的标志:1公关部门决策由个人决策发展为集团决策2公关部门由单纯的定性分析发展为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3公关部门决策由仅注重决策的结果到注重决策的全过程。决策分析方法的科学化主要趋势是出现了决策分析的数学化,模型化,电子计算机化。 6、中国传统决策文化观念:1中庸决策观,儒家:适可而止,不偏不倚,中庸之道2无为决策观,道家:无为而治,贵柔,守雌,不争3经验决策观,墨家:三表论,本,原,用,类,故4权谋决策观,法家:权势,谋略5知变决策观,孙子兵法:知,变,知己知彼,技之以计,奇正相生。 7、我国政府决策的基本经验:1坚持共产党在政府决策中的领导地位2遵循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重视调查研究,坚持领导与群众相结合的决策方法3坚持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4尊重专家的意见,按科学态度决策。 8、我国政府决策的主要教训:1没有一套完善的决策制度2决策研究缺乏公开性和民主性,3缺乏一套系统的科学决策程序。 9、公关部门决策科学化基本内容:决策研究的科学化,决策过程的程序化。公关部门决策民主化基本内容:决策参与的民主化,决策讨论的公开化。 10、公关部门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的保障机制:1完善重大决策的规则和程序,通过多种渠道和形式广泛集中民智,使决策真正建立在科学民主基础之上。2建立健全决策公开制度,增加决策的透明度,3建立决策失误责任追究制度,健全纠错改正机制4建立多种形式的决策咨询机制和信息支持系统 11、西方决策理论对决策模式作了三种分类:1两分法,将整个决策模式分为理性决策模式和渐进模式可能2三分法,在前两种模式的基础上,增加了另一种决策模式,混合扫描模式3七分法,进一步在前述两分法基础上增加了五个模式,即经济合理模式,顺序决策模式,超理性决策模式,剧烈改变模式,无为模式。 12、现代西方决策理论的基本模式:一理性决策模式,理性决策模式也被称为科学决策模式,它把决策过程分为六个步骤:发现问题,提

社会调查的理论与方法

第一次作业 1、围绕某些社会舆论的热点对社会中民众的意见、态度、意识等主观意向进行的调查叫做() A:社会问题调查 B:行政统计调查 C:学术性调查 D:民意调查 正确答案:D 2、人口普查的调查目的是() A:解释性调查 B:描述性调查 C:探索性调查 D:预测性调查 正确答案:B 3、哪种调查研究一般不需要明确的研究假设( ) A:描述性调查研究 B:解释性调查研究 C:探索性调查研究 D:理论性调查研究 正确答案:A 4、选择调查课题涉及最佳性问题的标准是() A:重要性 B:创新性 C:可行性 D:合适性 正确答案:D 5、研究者在选题时要看是否具备完成该项研究所需要的时间、经费、工具和其他物质设备。这是遵守了选题的() A:重要性标准 B:创造性标准 C:合适性标准 D:可行性标准 正确答案:D 6、描述性研究主要解答() A:“是什么”的问题 B:“为什么”的问题 C:“怎么办”的问题

D:“应该怎样”的问题 正确答案:A 7、解释性调查的目标是() A:发现新现象和新问题 B:对社会现象的状况、过程和特征进行客观准确的描述 C:解释社会现象的原因和说明社会现象之间的关系 D:获得对所研究问题及调查对象的初步印象和感性认识 正确答案:C 8、将社会研究分为探索性研究、描述性研究和解释性研究所依据的标准是() A:研究的性质 B:研究的目的 C:研究的方法 D:研究的时间尺度 正确答案:B 9、下述哪种测量所得数据既能进行加减运算,又能进行的乘除运算的() A:定比测量 B:定距测量 C:定序测量 D:定类测量 正确答案:A 10、以下变量,按照通常的测量方法,必定属于定距层次而不属于定比层次的是() A:教育程度 B:智商 C:开氏温度 D:收入 正确答案:B 11、以下变量的测量层次属于定比测量的是() A:教育程度:小学及以下、初中、高中、大专及以上 B:受教育年限:____年 C:智商 D:摄氏温度 正确答案:C 12、用来表示测量结果的工具指的是() A:测量客体 B:测量内容 C:测量法则 D:数字和符号 正确答案:D

社会调查理论与方法

社会调查理论与方法模拟题 一.名词解释(5分*6=30分) 社会调查社会机构指调查机构或组织者是非官方的社会力量,类似于社会力量办学的概念涵盖。民意民情调查机构、社会公共事务调查研究机构、社会调查公司、民间调查公司、商业调查公司、商务调查公司等都应该归属于此类社会调查机构范畴,主要服务项目是局限于社会事务和社会信息的调查。 系统(等距)抽样: 它是首先将总体中各单位按一定顺序排列,根据样本容量要求确定抽选间隔,然后随机确定起点,每隔一定的间隔抽取一个单位的一种抽样方式。 定类测量: 其在本质上是一种分类体系,即将研究对象的不同属性或特征加以区分,标以不同的名称或符号,确定其分类。 效度: 即有效性,它是指测量工具或手段能够准确测出所需测量的事物的程度。 问卷: 社会研究中用来搜集资料的一种工具。它的形式是一份精心设计的问题表格,用途在于测量人们的态度、行为等特征。 普通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是对某项工作、某个事件、某个问题,经过深入细致的调查后,将调查中收集到的材料加以系统整理,分析研究,以书面形式向组织和领导汇报调查情况的一种文书。 二.填空(2分*10=20分) 1.社会调查的一般程序分为五个阶段:选题阶段,准备阶段,调查阶段,分析阶段和总结阶段。 2.在社会调查中,有四种类型的分析单位,分别是:个人,群体,_组织_,社区。 3.常用的非概率抽样包括:偶遇抽样,判断抽样,定额抽样_,雪球抽样。 4.测量的四个要素包括:测量的客体,测量的内容,测量方法,数字或符号。 5.信度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是:再测信度,_折半__,折半信度。 6.问卷中的问题从形式上看可以分为:_开放式问题_和封闭式问题。 7.抽样包括概率抽样和__非概率抽样__两种。 8.集中量数是反映这组数据向这个典型值集中的情况,最常见的集中量数有:算术平均数, 众数和_中位数_。 9.根据调查报告的主要功能可以将调查报告分为描述性调查报告和_解释性报告_。 10.调查报告的主体部分的结构有三种形式,分别为:纵向结构式,_横向结构式,纵横结合 式。 三.判断(2分*10=20分) 1.社会调查主要采用自填式问卷和结构式访问两种方法收集资料。对 2.社会调查的课题应该具有创造性,具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对 3.在四种测量中,测量层次中最低的是定比测量。 4.自填式问卷法对被调查者的文化水平没有要求。错 5.当初次进行某一特定主题的研究时,可以先进行探索性调查。对 6.各种正式的组织,如学校,公司,工厂等不可以作为分析单位。错 7.从形式上看,简化论和层次谬误的错误相同。 8.有信度则一定有效度,有效度则一定有信度。错

决策理论和方法习题

<决策理论和方法>习题 第一章概论 一、什么是决策? 什么是决策分析? 决策问题的特点是什么? 决策问题有哪些要素? 二、用决策树表示下列问题: 1. 火灾保险 2. 易腐品进货问题 3. 油井钻探问题: 某公司拥有一块可能有油的土地, 该公司可以自己钻井,也可 以出租给其它公司开采; 若出租土地,租约有两种形式,①无条件出租,租金45万元②有条件出租,租金依产量而定: 产量在20万桶或以上时,每桶提成5元; 产量不足20万桶时不收租金. 设钻井费用为75万元,有油时需另加采油设备费25万元,油价为15元/桶.(为了简化,可以将油井产量离散化,分为4种状态: 无油,产油5万桶, 产油20万桶, 产油50万桶) 三、* 设油井钻探问题如下: 每次钻井费用10万元,有油时售油收入100万元,有油 的概率为0.2, 无油的概率为0.8.问无油时该继续钻井否? 若该, 钻几次仍无油时停止钻井? 第二章主观概率和先验分布(Subjective Probability & Prior Distribution) 一、为什么要引入主观概率? 试比较主、客观概率的异同. 如何设定先验分布? 二、1. 阅读<决策分析> §6.3.4 2. 两人一组,一人充当决策人, 一人充当决策分析人, 就来年国民经济增长率 的先验分布进行对话,并画出对话所得的图形曲线. 互换角色, 就就来年通 涨率的先验分布进行对话. 三、设某个决策人认为产品售出400件的可能性是售出800件的可能性的1/3, 是售 出1200件的可能性的1/2, 与售出1600件的可能性相同, 售出800件的可能性售出1200件的可能性的两倍, 是售出1600件的可能性的3倍; 售出1200件的可能性比售出1600件的可能性的大2倍. 求该决策人关于产品销售量的主观概

抽样调查理论及方法[1]

抽样调查理论及方法 2008-3-4 11:53:33 来源:不详 一、抽样调查(Sampling Survey)意义 抽样调查为科学研究方法中重要技术之一,是指就所要研究的某特定现象之母群体中, 依随机原理抽取一部份作为样本(Sample),以为研究母群体(Population)之依据。将样 本研究结果,在抽样信赖水准内,推算母群体可能特性以为决策之参考。 抽样调查之优点: 1.利用抽样技术及机率理论,可获得既定精确估计值,以代表母群体特征。 2.节省调查人力,物力,时间及经费。 3.经由少数优秀人员施予特殊训练及配合特殊设备,施行调查,可得较深入且正确调 查结果。 故在实地市场调查中,抽样调查为一不可或者之工具。 抽样调查基本目的乃在信息之搜集作成结论, 以供决策参考。 有效抽样调查应具有准则 有下: 1.有效原则 抽样调查应该(1)符合调查目的之需要,(2)所获信息价值应超过所支付成本。 2.可测量原则 抽样的正确程度必须能够测量,否则抽样调查就失去意义。 3.简单原则 抽样调查必须保持简单性要求。俾使抽样调查顺利进行,以避免不必要之节外生枝。 二、抽样调查的基本术语 1 母群体(Population) 在调查研究中,调查研究对象的集合体。调查台北市中学生,则在台北市上课之54所 中学生总数,便是调查研究之母群体。 2 抽样架构(Sampling frame) 整体抽样单位的详细名单,以供抽样之用。例如以台北市医师为抽样单位,则台北市医 师公会名册,便是抽样架构。如果以学校班级为抽样单位,则学校60班班级名册便是抽样 构架。 抽样架构有三种型态: 具体的抽样架构:每一个抽样单位名字皆列成表册,可以直接按表册名字抽取样本。 抽象的抽样架构:没有抽样单位之名册,只要符合调查之条件就有被抽样之可能。例如 在百货公司举行消费者抽样,随然没有抽样名册,但是抽样架构却冥冥中隐约出现。

社会调查理论与方法

《社会调查理论与方法》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情况 总学时:48 讲课学时:40 实践学时:8 总学分:3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必修 考核方式:考试 适用对象: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土地资源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等专业 先修课程:行政管理学、社会学 参考教材:水延凯编著,《社会调查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6月第4版。 吴增基主编,《现代社会调查方法》,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3月第3版。 二、课程设置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了解社会调查的产生与发展过程,理解社会调查的基本任务和不同调查阶段的具体任务,掌握社会调查的基本方法,包括调查方案的设计、调查问卷的设计、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和调查报告的撰写,具备运用科学的抽样调查方法以及访谈、观察、文献和问卷调查等方法收集调查资料,认识和观察社会现象的能力;支撑人才培养规格中掌握社会调查的基本方法的业务培养要求的实现。 三、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学时分配 知识单元一:社会调查概述(4 学时)知识点1:社会调查概念、特点、任务与作用 重点:社会调查的概念、任务 难点:社会调查的作用 学生了解社会现象的特点,掌握社会调查的概念、任务 主要内容:社会调查的定义、社会调查的特点、任务与作用 教学方法和手段:讲授、研讨 知识点2:社会调查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体系 难点:社会调查的基本原则 学生理解社会调查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体系 主要内容:社会调查的基本原则;社会调查的三个层次的方法论体系

教学方法和手段:自学、讲授、研讨 知识点3:社会调查的产生发展过程 重点:现代社会调查的特点 难点:古代社会调查的特点 学生了解古代社会调查的发端,理解特点,掌握现代社会调查发展标志及趋势 主要内容:古代社会调查的发端;近代社会调查方法的形成;现代社会调查方法的兴起;我国社会调查的发展。 教学方法和手段:自学、讲授、研讨 知识单元二:社会调查的模式、程序和类型( 10 学时)知识点1:社会调查的基本模式和程序 重点:社会调查的程序 难点:社会调查的基本模式 学生掌握三种基本模式和程序 主要内容:社会调查的三种基本模式;准备阶段、调查阶段、研究阶段和总结阶段的基本任务 教学方法和手段:讲授、研讨、案例分析 知识点2:社会调查的主要类型 重点:随机抽样方法的应用 难点:随机抽样方法的应用 学生了解调查类型的划分方法,理解各调查类型的优缺点,掌握抽样方法的应用 主要内容:社会调查类型的划分方法;普遍调查的含义、特点、注意事项及优缺点;抽样调查的含义、特点、抽样方法、抽样调查的程序及优缺点;典型调查的含义、特点、适用及优缺点;个案调查含义、特点、应用范围、步骤及优缺点 教学方法和手段:自学、讲授、研讨、案例分析 知识单元三:社会调查的准备与设计( 6 学时)知识点1:选择调查课题与初步探索 重点:选题的原则 难点:选题的原则 学生了解调查课题的类型,探索方法,理解选题的原则,掌握选题方法 主要内容:调查课题的含义、分类;选题的基本原则与注意的问题;初步探索

决策理论与方法

一、名词解释 1、 决策分析:也称决策,就是决定一个对策,是人类的一种 有目的的思维活动存在于人类的一切实践活动和人类历史 的全过程中。 2、 追踪决策:是决策者在初始决策的基础上对已从事的活 动、目标、方针及方案的重新调整。 3、 定性决策:指决策者在占有一定的事实资料、实验经验、 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利用其直观判断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对决策问题进行定性分析的方法。 4、 定量决策:指决策者在占有历史数据和统计资料的基础 上,运用数学和其他分析技术建立起可以表现数学关系的 数学模型,并利用它进行决策的方法。 5、 系统仿真:就是根据系统分析的目的,在分析各要素性质 及其相互关系的基础上,建立能描述系统结构或行为过程 的、具有一定逻辑关系或数量关系的仿真模型。 6、 货币时间价值:是指货币经历一定时间的投资和再投资所 增加的价值。 7、 现金流量:在投资决策中是指一个项目引起的企业现金支 出和现金收入增加的数量,是指企业按现金收付实现制所 反映的在一定会计期间,通过一定经济活动二产生的现金 流入、现金流出情况的总称。 8、 现值:是指对未来现金流量以恰当的折现率进行折现后的 价值。 9、 终值:是指现在一定量的资金在未来某一时点上的价值。 10、 年金:按一定的时间间隔支付的一系列付款。 11、 净现值:是指投资方案所产生的现金净流量以资金成本为 贴现率折现之后与原始投资额现值的差额。 12、 内部收益率:就是资金流入现值总额与资金流出现值总额 相等、净现值等于零时的折现率。 13、 外部收益率:是使一个投资方案原投资额的终值与各年的 净现金流量按基准收益率或设定的折现率计算的终值之和 相等时的收益率。 14、 风险型决策 :是指决策者对决策对象的自然状态和客观 条件比较清楚,也有比较明确的决策目标,但是实现决策 目标必须冒一定风险。 15、 期望值:指一个人对某目标能够实现的概率估计。 16、 完整情报:理论上的确切可靠情报。

社会调查理论与方法--专科 山大20年考试复习题库及部分答案 不是完整答案

--、填空题(28分) 1、问卷中的问题从形式上看可以分为: _和封闭式问题。 学生答案:问卷中的问题从形式上看可以分为:_开放式问题_和封闭式问题 2.信度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是:再测信度_____,折半信度。 学生答案:信度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是:再测信度,_折半__,折半信度 3、测量的四个要素包括:测量的客体,测量的内容_____,数字或符号。 学生答案:测量的四个要素包括:测量的客体,测量的内容,测量方法,数字或符号 4、在社会调查中。有四种类型的分析单位,分别是:个人,群体,__,社区。 学生答案:在社会调查中,有四种类型的分析单位,分别是:个人,群体,_组织_,社区 5、根据调查报告的主要功能可以将调查报告分为描述性调查报告和_ 学生答案:根据调查报告的主要功能可以将调查报告分为描述性调查报告和_解释性报告_ 6.设计问卷初稿的具体做法有两种_____和框图法。 学生答案:设计问卷初稿的具体做法有两种:_卡片法_和框图法 7、选择调查课题的标准包括重要性、 _创造性和合适性。 学生答案:选择调查课题的标准包括:重要性,__可行性_,创造性和合适性 8、抽样方法根据是否依据概率论的基本原理可以分为_ 和非概率抽样。 学生答案:抽样方法根据是否依据概率论的基本原理可以分为__概率抽样_和非概率抽样 9、. _也称作内容效度,指的是测量内容或测量指标与测量目标之间的合适性和逻辑相符性。 学生答案:也称作内容效度,指的是测量内容或测量指标与测量目标之间的合适 10、根据调查目的的不同,可以将调查分为探索性调查、_____解释性调查。 学生答案:根据调查目的的不同,可以将调查分为探索性调查,__描述性调查_,解释性调查 11、常用的非概率抽样包括:偶遇抽样,判断抽样_____,雪球抽样。

社会调查理论与方法 吉林大学考试题库答案

社会调查理论与方法 单选题: 1:当调查对象是机关团体时,传送调查问卷的方式一般采用()4.专门场所分发 2:“人们认为飞达牌汽车加速性能不错,您觉得怎么样?”这一提问()。4.问题带有倾向性 3:不能对照事实重新审核的资料是()。4.文献资料 4:社会调查研究中操作化的含义是指()。2.将概念逐步分解为可测量的指标 5:我国于2000年进行的全国人口调查属于()。1.普查 6:邮寄问卷的突出特点是()2.调查者与被调查者没有直接的语言交流 7:某县领导干部到该县某乡“蹲点调查”属于()4.部分参与观察 8:在概率抽样的过程中,我们总是要求保证总体中的每一个个体都有()的机会入选样本。1.同等 9:偶遇抽样是指()。4.向碰巧遇见的行人或其他人进行调查 10:简单随机抽样是指总体单位()。1.不加任何处理任意抽取样本 11:下列按数量标志分组的是()3.工人按工资分组 12:调查人员必须具备的基本品质是()4.诚实与认真 13:纯随机抽样又称为()3.简单随机抽样 14:按地理区域划片进行的区域抽样,其抽样方法属于()4.整群抽样 15:无论是澄清还是提示,采访员的总原则是()2.不可以具有引导性 4:在各种调查方法中,最复杂.最高级的是() 4.实验法 16:民意测验一般是采用()1.随机抽样 17:在各种调查方法中,最复杂、最高级的是()4.实验法 18:通过对市容卫生的观察,来侧面了解人们的精神风貌,属于()4.非参与观察 19:我们日常生活经常使用的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有()2.抽签

20:根据长期实践经验,集体访谈的人数以()为宜。3.只对实验组给予实验激发 21:社会调查研究的一般程序包括五个基本环节,即(1)确定研究课题(2)整理与分析资料(3)实施调查(4)撰写调查研究报告(5)设计调查研究方案。合适的程序应为()2.(1)?(5)?(3)?(2)?(4) 22:()属于定类测量层次。1.性别 23:下列符合实验对照设计要求的是()3.只对实验组给予实验激发 24:2000名工人中直接抽取200名学生进行调查,则单个的学生是()3.抽样单位 25:“您认为这一住宅小区的环境不好吗?”这一提问有什么问题?()4.使用了否定形式的提问 26:警察潜入犯罪组织作为“内线”,以掌握内幕情况属于()3.完全参与观察 27:“提出问题往往比解释一个问题更重要。”这句话是由()提出的。2.爱因斯坦 28:如果被调查者的回答很简短,则宜于使用()1.文字记录 29:在社会调查中最常用的资料收集方法是() 1.问卷法 30:在整个调查研究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阶段是()2.调查阶段 20. 在我国五十年代极力提倡"控制人口、计划生育"的学者是( ) C. 马寅初 填空题: 1:在电话调查中,可以做为抽样框的是()。电话簿 2:反映事物性质或类别的标志是()标志。质量 3:资料分类的一个基本要求是类内同质而类间()。异质

北大远程《社会调查的理论与方法》作业ID

社会调查的理论与方法作业ID: 95776 1.社会调查研究(第0章)(鼓励独立完成作业,严惩抄袭) 答:社会调查研究是一种在社会实践中有目的地、系统地收集社会现象资料,了解客观社会事实,进行综合整理分析的科学研究方法,其目的在于探讨社会现象发生、发展的客观规律。社会调查研究是人们认识社会的一种科学实践活动。 2.实验研究法(第二章) 答:实验研究法(又可称为试验研究法)是研究者有目的、有意识地通过控制和改变实验对象所处社会环境的实践活动,来认识实验对象的本质、探讨社会现象发展规律的一种方法。 3.文献研究法(第二章) 答:文献研究法也称为历史文献法,是一种通过搜集各种文献资料、摘取与研究课题相关的情报的方法。 4.实地观察法(第二章) 答:实地观察法是一种直接对正在发生的,处于自然状况下的社会现象进行科学观察,以了解社会现象发生、发展规律的方法。 5.访问法(第二章) 答:访问调查法(亦称访问法、访谈法)是指研究者通过口头交谈的方式向被访问者了解社会现象客观发展变化的情况,了解被访问者与社会现象相关的态度和行为的调查方法。 6.归纳法(第三章) 答:归纳法就是从经验的观察出发,通过对大量客观事实的描述,概括出现象的共同特征和一般属性,由此建立起能够说明各种具体现象和事物之间的必然的、本质的联系的理论。 7.演绎法(第三章) 答:演绎法就是从一般理论或普遍的法则出发,依据这些理论和法则推导出一些具体的结论,预测现象发展的前景,然后将它们应用于具体的现象,并在应用的过程中,对理论进行验证或检验。 8.社会现象测量(第三章) 答:要想使我们对社会现象的研究科学化、定量化,就需要对社会现象进行测量。所谓的测量,就是指按照一定的法则给我们所要研究的社会现象的特征分派一定的数字与符号。 9.非概率抽样方法(第四章) 答:非概率抽样是不严格地遵循随机原则的抽样方法,这种方法也可称为立意抽样,即根据研究者自己的主观意志来选择样本。很显然,从科学的角度上童,所

抽样调查概述

第一章抽样调查概述 第一节抽样调查的意义和特点 抽样调查是现代统计调查中最常用的基本方法之一。 一、抽样调查的概念 关于抽样调查的定义大体上可以区分成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抽样调查包括非概率抽样与概率抽样,狭义概念仅指概率抽样。 狭义的抽样调查是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方法,从所要研究现象的总体中根据随机原则抽取一部分单位组成样本,通过对样本的调查,获得样本资料,计算出有关的样本指标(统计量),依一整套专门的方法据以对相应的总体指标(参数)作出估计和推算,并有效控制抽样误差的一种统计方法。 随机原则。①随机并非“随意”;②随机原则不等于等概率原则;③随机原则一般要求总体中每个单元均有一个非零的概率被抽中;④ 抽样概率对总体参数的估计有影响。 随机原则是抽样调查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按随机原则抽样可以保证被抽中的单元在总体中均匀分布,不致出现系统性、倾向性偏差;在随机原则下,当抽样数目达到足够多时,样本就会遵从大数定律而呈正态分布,样本单位的标志值才具有代表性,其平均值才会接近总体平均值;按随机原则抽样,才可能实现计算和控制抽样误差的目的。 二、抽样调查的阶段划分与职业规范 由上述抽样调查的概念出发,我们可以将抽样调查工作的全过程 划分成三个不同的阶段 第一阶段为抽样设计阶段。

第二阶段为调查阶段。 第三阶段为数据处理和估计推断阶段。 在抽样调查中,首先,要注意尊重并保护被调查者的隐私权,调查结果只能用于综合分析,而不应给被调查者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和伤害。其次,要诚实地分析调查资料,不能为得出某个事先期望的结论而随意地改动资料。第三,要做一个具有职业水平的工作者,做出来的东西既要有能让普通人看懂的主要信息,也要有能让专家看出其内涵的内容。第四,当从有些调查结果得不出好的结论时,应诚实地加以说明,而不应含糊其词。最后,抽样调查必须在国家法律法规所允许的范围内进行,不做违反社会公众利益的调查。 三、抽样调查的特点 首先,按随机原则抽选调查单位是抽样调查的一大特色。 其次,可以用样本资料推断总体资料是抽样调查的又一基本特征。 其三,抽样调查的速度快、周期短、精度高。 其四,在抽样推断之前可以计算和控制抽样误差。 其五,抽样技术灵活多样。 其六,抽样调查的应用十分广泛。 最后,同其他调查方式相比,抽样调查的技术性更强。 四、抽样调查的作用 抽样调查所依据的概率原理属于数理统计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也是现代统计学的基础。抽样的方法不仅对统计推断、统计检验以及统计决策等理论的发展产生了直接的影响,而且还构成了其他应用性学科如计量经济学、

浙江省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社会调查理论与方法试题

浙江省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社会调查理论与方法试题

浙江省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社会调查理论与方法试题 课程代码:00267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 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0分) 1.说明社会现象发生的原因,预测事物的发展后果,探测社会现象的因果关系,属于( )。 A.专题性研究 B.描述性研究 C.探索性研究 D.解释性研究 2.在分析资料阶段使用的统计分析方法属于社会调查研究方法体系中的( )。 A.方法论 B.一般方法 C.具体方法 D.基本方法 3.哪种调查研究一般不需要明确的研究假设( )。 A.描述性调查研究 B.解释性调查研究 C.探索性调查研究 D.理论性调查研究 4.在社会测量中,最强有力的效度测定程度是( )。

A.内容效度 B.准则效度 C.效标效度 D.构念效度 5.将总体中所有分子排列并编以序号,然后按计算好的抽样距离依次等距抽样,被称之为( )。 A.分层抽样 B.整群抽样 C.系统抽样 D.多阶段抽样 6.问卷调查在城市比在农村适用,这是因为( )。 A.农村的回收率难以保证 B.农村不能保证填写问卷 C.城市文化水平较高 D.城市居民成份复杂 7.测验的功能是诊断和( )。 A.标准 B.通用 C.预测 D.检验 8.不能对照事实重新审核的资料是( )。 A.观察资料 B.问卷资料 C.访问资料 D.文献资料 9.最普遍、最常见的信度检查方法是( )。 A.复本信度 B.再测信度

C.折半信度 D.经验信度 10.在下列抽样方法中,属于非概率抽样的是( )。 A.定额抽样 B.分层抽样 C.整群抽样 D.多阶段抽样 11.抽样误差主要取决于( )。 A.调查的可靠性 B.样本的大小 C.精确角的高低 D.总体的异质性 12.统计表中的“-”表示( )。 A.不应有数字 B.缺此项数字 C.能够忽略不计 D.免填 13.下列做法中,符合问卷问题排列原则的是( )。 A.不太熟悉的问题放在前面 B.要按逻辑顺序排列 C.先问开放性问题 D.先问背景材料问题,后问行为问题 14.对“城市大龄未婚女青年比例增大”的调查属于( )。

社会调查理论与方法(答案)

社会调查理论与方法 一、概念解析题 1.答:无结构访谈又称做深度访谈或自由访谈,它与结构式访谈相反,并不依据事先设计的问卷和固定的程序,而是只有一个访谈的主题或范围,由访谈员与被访者围绕这个主题或范围进行比较自由的交谈。 2.答:对照组实验:也叫平行组实验,是指既有实验组又有对照组(控制组)的一种实验方法。实验组即实验单位,对照组是同实验组进行对比的单位。两组在范围,特征等方面基本相同。在对照组实验中,要同时对两个观察客体。对照是实验所控制的手段之一,目的在于消除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增强实验结果的可信度。在对照试验中涉及实验组和对照组,至于哪个作为实验组或对照组,在不同的对照类型中判断依据不同。 3.答:整理资料是继搜集资料之后,作为科学研究操作程序的继续,是一种对于有价值信息的自觉的加工与管理。 4.答:典型调查是根据调查目的和要求,在对调查对象进行初步分析的基础上,有意识的选取少数具有代表性的典型单位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借以认识同类事物的发展变化规律及本质的一种非全面调查。典型调查要求搜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搞清所调查的典型中各方面的情况,作系统、细致的解剖,从中得出用以指导工作的结论和办法。 二、简答题 1.答:抽样调查的优点有、经济性、时效性、准确性和灵活性;抽样调查兼有 典型调查和普遍调查的作用,其作用表现为(1)解决全面调查无法或很难解决的问题;(2)补充和订正全面调查的结果;(3)应用于生产过程中产品质量的检查和控制;(4)用于对总体的某种假设进行检验 2.答:运用文献调查法,一般有六个步骤。首先,确定分析单元,就是明确所 要了解的具体内容。其次,制定分类标准。各种社会信息浩如烟海,为了更迅捷地了解和把握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就应确定分类标准,便于检索。当然,分类的标准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如国别或地区门类、历史断代区分、学科或行业角度乃至题材、体裁或非常具体的方面。再次,确定检索途径。如书报查阅、网上浏览电子信息检查、专家咨询等。第四步,抽取分析样本。即使对信息系统进行了分类和细化,在真正检索时也依然会感到所面临的信息仍然十分庞杂,那么,就应结合调查主题,对分析样本的抽取作出规定,先确定媒介样本,再定日期样本,最后是内容样本。第五步,信息的浏览与检索。 第六步,统计和综合分析。 3.答:测量分为定类测量、定序测量、定距测量和定比测量四个不同层次。 ①类测量是根据属性的不同对人或时间进行分类。不同的类别可用数字来表示,相同的数字表示相同的类别,但数字不能用于计算,仅用于区分不同的类别。例如:“您当前处于何种婚姻状态?”答案可能会是“未婚”和“已婚”。在调查问卷或表格中可以用“1”表示“未婚”,“2”表示“已婚”。这里的1和2只是一种类别的符号,而没有大小和等级之分。

决策理论和方法讲稿

决策理论和方法(讲稿) Decision Theory and Technology §0-0 引言: 1.讲义: 陈先生编着: 决策分析科学出版社 2.主要参考书: (1) 参考文献中 书*56 60 68 111 112 118 120 论文70 72 86 87 94 107 119 152 154 159 (2) Hwang,C.L. Group Decision under Multi-Criterion.(1987) (3) Howard Raiffa The arts and science of Negotiation(1982) 中译本: 谈判的艺术与科学湖北科技出版社,1986 以及清华大学出版社1989 (4) 决策科学手册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 1989 (5) Ralph https://www.360docs.net/doc/665895456.html,es 主编 Systems Concepts—Lecture on Contemporary Approaches to Systems 中译本: 系统思想:当代系统方法讲座走向未来丛书四川人民出版社 (6) S ang M.Lee着宣家冀卢开译决策分析的目标规划清华大 学出版社 (7) 贵州人民出版社决策科学丛书 (8) S imon,H. 现代决策理论的基石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1 (9) S imon,H. 管理行为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8 3.讲课方式与复习 △讲课内容基本概念的建立和难点: 多举例 希望:课堂内随时提问,多讨论,有意见及时反映 适当预习,扩大阅读范围,扩大知识面 作业请自觉完成(注意课内外学时之比1:2)△目录中带*的可以跳过 △考试与成绩评定:考试占70%~80% 平时作业20%,做即可得50% 4.各章节间关系

社会调查理论与方法

社会调查理论与方法 交卷时间:2015-12-24 09:55:59 一、单选题 1. (5分)邮寄问卷的突出特点是() ? A. 调查者与被调查者有直接的语言交流 ? B. 调查者与被调查者没有直接的语言交流 ? C. 信息的传递不依赖于问卷 ? D. 是一种非标准化的调查 得分:0知识点:社会调查理论与方法,社会调查理论与方法作业题展开解析 答案 B 解析 2. (5分)在整个调查研究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阶段是() ? A. 准备阶段 ? B. 调查阶段 ? C. 研究阶段 ? D. 总结阶段 得分:0知识点:社会调查理论与方法,社会调查理论与方法作业题展开解析 答案 B 解析 3. (5分)社会调查研究中操作化的含义是指() ? A. 明确概念的确切含义 ? B. 将概念逐步分解为可测量的指标

? C. 关于调查结论的表述 ? D. 关于调查观点的表述 得分:0知识点:社会调查理论与方法,社会调查理论与方法作业题展开解析 答案 B 解析 4. (5分)偶遇抽样是指()。 ? A. 将总体单位不加任何处理任意抽取样本 ? B. 将总体单位按其特征分为若干类型抽取样本 ? C. 将总体单位按一定标志编序间隔抽取样本 ? D. 向碰巧遇见的行人或其他人进行调查 得分:0知识点:社会调查理论与方法作业题,社会调查理论与方法展开解析 答案 D 解析 5. (5分)“您认为这一住宅小区的环境不好吗?”这一提问有什么问题?( ) ? A. 包含的内容过多 ? B. 用词不确切 ? C. 内容带有倾向性 ? D. 使用了否定形式的提问 得分:0知识点:社会调查理论与方法作业题,社会调查理论与方法展开解析 答案 D 解析 6. (5分)在社会调查中最常用的资料收集方法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