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形图读图报告

地形图读图报告
地形图读图报告

专题地图报告

【专题地图的类型】

社会人文地图——经济地图

数据特征——定量数据

【比例尺】

1:500000

【图名】

主图:

图1:国内生产总值及固定资产投资(龙岗区)

附图:

图2:全社会固定投资总额及构成

图3:国内生产总值及构成

图4:深圳各区主要经济指标对比

【专题地图的主要内容及表示方法】

该图表现了龙岗区的综合经济情况,将龙岗区分成若干个区划单位(以行政区划为单位),采用分区统计图表法表示了各区划单位的国内生产总值与固定资产总值(单位:亿元),用柱状图形的高低表示了统计的数据大小,反映了国内生产总值与固定资产总值的数量差异。该图用质底法表示了各区划单位的人均生产总值(单位:万元),用不同底色以显示龙岗区不同行政区人均生产总值质量差别。另外,根据相关附图了解到国内生产总值分布情况,固定投资总额及深圳各区主要经济指标,突出了龙岗区的经济状况与全国和深圳各区的对比。由此可以看到全国与各区域的经济发展的密切关系。

由该图的了解到的龙岗区的国内生产总值及固定资产投资的主要信息为:

国内生产总值最高——布吉(55.32)

固定资产投资最高——布吉(9.85)

国内生产总值最低——南奥(3.5)

固定资产投资最低——南奥(1.66)

人均总产值最高——葵涌(3.25)

人均总产值最低——龙岗(1.44)

【优点】

色彩设计合理,清晰美观,用色彩区分质量差异,显示了良好的和谐性。提高了层次结构及对比度。统计图及文字说明在外形、大小、色彩上丰富多样,活跃了版面,增强视觉平衡效果。

【缺点】

数字标明不清晰,在一个行政区域内要标示出国内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人均总产值三种数据,易混淆,可在人均总产值数据下标注实心圆点标记以区分其他数据。

附图是对主图的概括与补充,占次要地位,但该图中统计图数量过多,所占幅面过大,且结构复杂,不易读。没有突出主图的重要性。

【图名】

主图:

图5:工农业总产值(龙岗区)

附图:

图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图7:职工工资发展状况

图8:居民消费价格累计总指数

图9:居民消费价格当月指数

【专题地图的主要内容及表示方法】

该图表现了龙岗区的农业与工业的比重情况,将龙岗区分成若干个区划单位(以行政区划为单位),采用分级统计图表法表示了各区划单位的工农业总产值(单位:亿元),用正方形的大小表示了工农业总产值的大小。正方形内的网格显示了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的份量,将两者的数量差异进行了对比。总体看来,各区域农业总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极小份额,可见,工业发展受到了极大的重视。另外,根据相关附图了解到职工工资发展状况、居民消费价格累计总指数、居民消费价格当月指数,消费情况可以反映当地的经济状况‘

由该图的了解到的龙岗区的工农业总产值的主要信息为:

工农业总产值最大——布吉:85.01(农业总产值0.21)

总工农业总产值最小——南奥:4.11(农业总产值0.51)

农业总产值最多——坪山0.85(工农业总产值21.97)

【优点】

能清晰看出工农业总产值与农业总产值的比例大小及总值大小。色彩设计合理,清晰美观,以图形的运用提高了数据的对比度。统计图及文字说明在外形、大小、色彩上丰富多样,活跃了版面,增强视觉平衡效果。

【缺点】

附图是对主图的概括与补充,占次要地位,但该图中统计图数量过多,所占幅面过大,且结构复杂,不易读。没有突出主图的重要性。

【专题地图与普通地图的区别】

专题地图具有专题内容和地理地图,表示地图主题的专题内容以各种符号组成第一层面,地理地图则以较浅淡的色彩作为第二层面,在这里,分级统计图表及分区统计图表构成第一层面,龙岗区地理图构成第二层面。

专题地图表现了专题现象,表现了抽象、无形的经济状况。在色彩运用及图名、图例、主图与副图、附图、附表表现内容的配置关系上,专题地图比普通地图更为复杂多变。地图是以整体的形式出现的,又是由多种要素与形式组合而成的。

地形图读图报告

一、【简介】

图名:高家堰镇

图号:H49E009013

比例尺:1:50000

坐标网:

经度范围111°00′~ 111°15′纬度范围30°30′~ 30°40′

地理位置:

行政归属:

1.长阳土家族自治区

2.宜昌市县

3.宜昌县

4.枝城市

作业单位及出版年月:

依据1990年出版的1:50000地形图于1996年修编,1998年第一版。

坐标系:1980西安坐标系

高程系:1985国家高程基准。

图式:1990年版图式

二、【图幅的地理状况】

水系:

主流:丹水(00-18,76-89)支流:泉子流,流溪,赤水溪,城子河等。

其他河流:鞍子溪(11-14,89-91),楠木溪(20-22,87-90),向家河(14-17,82-88),西流溪(21-23,77-80),枇杷溪(22-23,79-83),白氏溪(22-23,75-77)

水库:王家坝水库(05-07,90-93):1508万立方米楠木溪水库(21-23,89-90)红旗水库

交通网:该地图上主要以陆地交通为主,表示了铁路、公路和其他道路三类。有以下公路:4级公路(14-15,75-76),沿白氏溪公路2级,沿丹水公路3公路,沿西流溪3级公路,曹家略-新桥坝公路3级(11-12,15-16),水系旁基本上都有公路的分布。

居民地及地势分布:在公路水系附近,居民地分布多,高程在300-400区域的居民地分布多,在高家堰、四方山、龙沿山、野应山、千佛山、轿顶山、青龙山、仙进山、鸡公岩等山地地区居民地分布少或没有分布。

根据高程信息,地形图所表现的地区地势西高东低,南高北低,且该地区多山,北部有大片平原。最高地势在(00-01,81-82)女儿寨、淹水埫附近地势较高。

三、【地理内容及表示方法】

水系:

水系物体如井、泉、贮水池形态都很小,在地图上只能用记号性符号表示其分布位置。

河流、运河及沟渠在地图上都使用线状符号配合注记来表示的。地图上表示了河流的大小、形状和水流状况。主流丹水的流向为西北向东南。当河流较宽时,用蓝色水涯线符号正确的描绘河流的两条岸线,有些河流只能用单线表示。运河及沟渠用平行双线线的实线表示。

湖泊、水库、池塘用蓝色水涯线配合蓝色水部来表示。

地貌:

本地形图采用等高线发表示地貌。根据高程信息,地形图所表现的地区地势西高东低,南高北低,且该地区多山,北部有大片平原。最高地势在(00-01,81-82)为986m,女儿寨、淹水埫附近地势较高。该地区多山,有一下地貌符号表示:

土质植被:

土质是泛指地表覆盖层的表面性质,植被则是指地标植物覆盖的简称。地图上常用地类界、

底色、说明符号和说明注记相配合来表示。

独立地物及居民地:独立地物指实地形体较小,无法按比例表示的一些地物。

地图上表示出了居民地的形状、建筑物的质量特征、行政等级和人口数。以平面图形和圈形符号表示。

交通线:

该图中分布了大量公路和乡村路。公路分为汽车专用公路和一般公路两大类,汽车专用公路包括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和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

境界:该图以行政区划为单位划分了不同区域,区域周围以境界作为界限,主要为政区界。包括了县、自治区、县级市界,地区、地级市界。境界线是用不同结构、不同粗细与不同颜色的点线符号来表示的。

四、【量算及判读】

树(14-15,89-90)的高程:360m

树(15-16,82-83)的高程:260m

龙王洞(18-19,88-89)的高程:420m

鸡公岩(16-17、88-89)与龙王洞间的实地距离:1850m

高家堰镇(05,87)的经纬度范围:经度:111°2′30~111°3′8

纬度:30°36′14~30°36′46

五、【读图的收获和体会】

通过这次地图学读图实习,在以下三个方面我有所收获。

首先,我巩固了专业知识。我们之前从书本上了解了专题地图与地形图各自的类型、内容及其表示方法、用途等,以及它们之间的差异。但是通过读图,我们有了非常直观的认识。面对色彩丰富、版面活跃、形式多样的专题地图,我通过自己的思考,弄清楚了每个图的表示内容以及表示方法,让我深刻理解了不同表示方法的含义与差异,为我今后对于表示方法的灵活运用打下了基础。另外,我对于专题地图的用色很感兴趣,只有多接触这些专题地图,注意不同地图用色习惯以及设色方法,培养审美素质,才能在今后的地图设计中取得良好的色彩效果。面对地形复杂、图例繁多、内容丰富的地形图,我对各种地图符号有了更形象的认识,并了解的其设计原则。通过读图,用所学的知识了解各区域的地势、居民地分布、水系、交通网等等。另外,通过对比,专题地图与普通地图间的差异更清晰的展现了在我的面前,这是光看书所收获不到的。

然后,我的实际运用能力得到了提升。专题地图分主图和附图,我需要要将两者结合起来理解整幅图的含义。虽然附图是次要的,但它从侧面传达了主图表现不了的信息,也有利于主图的分析与理解。但我读附图花了很长时间,因为自己对很多统计图的形式还不太熟悉。在实践中,对于专题地图的表示方法,我们要根据地图所要表示的内容来选取,甚至需要几种方式相结合。在读地形图时,对于等高线的起伏的判读、高程的判读、两地间距离的量测等需要我们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判断、计算,并要保持认真仔细的态度,否则很容易出错。

最后,我学会了交流与合作。由于地形图包含的信息量大,老师安排我们分小组进行读图。在刚开始读图时,我和另一个同学按步骤一起进行,但后来发现时间不够了,于是我们分工合作,她负责分析六大要素中的水系、地貌、土质植被的地理内容和表示方法,我负责独立地物及居民地、交通线和境界。判读高程的时候我们一人负责一个,其他内容我们便一起进行。最后,我们再整合我们各自收集到的信息,交流自己在读图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遇到意见有冲突的地方,我们会相互讨论,得到结论。在以后的实习中,肯定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自己的想法会有局限性,有时候需要与别人的交流合作才能使问题得到解决,是任务完成得更好。

这次读图,为我们今后的读图工作积累了经验,并为运用与设计地图打下了基础,我需要将读图所收获到的东西灵活运用到今后的相关工作中,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能力并培养更多的技巧。

地形图测绘注意要点和基本知识120409

地形图测绘注意要点和基本知识 按一定法则,有选择地在平面上表示地球表面各种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图,通称地图。按内容,地图可分为普通地图及专题地图。普通地图是综合反映地面上物体和现象一般特征的地图,内容包括各种自地理要素(例如水系、地貌、植被等)和社会经济要素(例如居民点、行政区划及交通线路等),但不突出表示其中的某一种要素。专题地图是着重表示自然现象或社会现象中的某一种或几种要素的地图,如地籍图、地质图和旅游图等。本章主要介绍地形图,它是普通地图的一种。地形图是按一定的比例尺,用规定的符号表示地物、地貌平面位置和高程的正射投影图。 第一节地形图的比例尺 地形图上任意一线段的长度与地面上相应线段的实际水平长度之比,称为地形图的比例尺。 一、比例尺的种类 1.数字比例尺 数字比例尺一般用分子为1的分数形式表示。设图上某一直线的长度为d,地面上相应线段的水平长度为D,则图的比例尺为 式中M为比例尺分母。当图上1cm代表地面上水平长度10m(即1000cm)时尺就是。由此可见,分母1000就是将实地水平长度缩绘在图上的倍数。 比例尺的大小是以比例尺的比值来衡量的,分数值越大(分母M越小),比例尺越大。为了满足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需要,测绘和编制了各种不同比例尺的地形图。通常称1:1000000、1:500000、1:200000为小比例尺地形图;1:100000、1:50000和1:25000为中比例尺地形图;1:10000、1:5000、1:2000、1:1000和1:500为大比例尺地形图。建筑类各专业通常使用大比例尺地形图。按照地形图图式规定,比例尺书写在图幅下方正中处, 2.图示比例尺 为了用图方便,以及减弱由于图纸伸缩而引起的误差,在绘制地形图时,常在图上绘制图示比例尺。1:1000的图示比例尺,绘制时先在图上绘两条平行线,再把它分成若干相等的线段,称为比例尺的基本单位,—般为2cm;将左端的一段基本单位又

地形图识图方法

地形图的一般常识和使用方法 地形图是国民经济建设中不可缺少的图面资料。在农林业生产中,土地规划、资源开发、森林资源调查、林区规划设计、农田基本建设、运输道路的勘察设计、水利工程规划等等工作都是在地形图上进行的。因此,正确使用地形图是我们每个林业工作者必备的知识。 一、地形图的概念和分类 (一)概念 将地球表面的地形地物,经过测量,按一定的比例尺缩小后,用不同的符号、线条综合后表现在图纸上,形成与地面相似的图形,称为地形图。 地形:是地物地貌的总称。 地物:指地面上诸如房屋、道路、田园、城镇、河流等物体。 地貌:指地面上高低起伏如山岭、平原、断崖、绝壁等形体,是地球表面多种多样的高地和凹地的总称。 (二)分类 地形图按比例尺大小、内容、用途等的不同可进行如下分类: 1.按比例尺大小分: 大比例尺地形图,比例尺为1/2000、1/5000、1/10000等; 中比例尺地形图,比例尺为1/50000、1/25000等; ”壤尺地形图,比例尺小于1/100000。 2.按地形图的内容分类: (1)普通地形图:具有区域的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等方面要素的地形图。 (2)专门地形图:除具有普通地形图的各要素外还包括某些特有的专门资料要素。 3.按地形图的用途可分为:参考图、教学图、军用图、飞行图、航海图等。 目前,我省林业生产中所用地形图是除去军事要素的中比例尺普通地形图。 二、地形图的内容

地形图包括的内容很多,但总的来说可分为四个方面: (一)地形图的符号 地球表面的地物地貌在地形图上的反映,绝大部分是按比例的,但为了突出某些要素,往往也出现超比例现象。构成地形图的符号很多,国家测绘总局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测绘局都有共同的统一规定,按其符号形式可归纳为四类: 1.轮廓地物符号:较大的房屋、湖泊、果园、森林等,其轮廓按比例缩绘;2.线状符号:如公路、铁路、河流、沟渠等,其长度按比例尺,宽度无法按比例尺表示; 3.独立物体的超比例符号:如水井、独立树、独立屋、塔及有方位意义的地物;4.数字和文字注记:即图上用文字和数字说明各种内容所表达的意义、名称和数量。图例 (二)比例尺 1.概念:所谓比例尺就是图上线段长度与实地相对的水平线段长度之比。 图上线段长度 1 比例尺= —————————————— = —— 实地对应的水平线段长度 N 式中:1/N 表示实地水平线段长度的缩”妒,如1/10000表示缩小10000倍)。2.几种形式的比例尺 (1)数字比例尺:用分子为1的分数式表示,如1/50000写成1:50000; (2)图解比例尺:就是用简易的图式来表示图面与实地长度的关系,常用的是直线比例尺,如比例尺为1/50000 (3)文字说明式:直接用文字说明图上某一单位的长度等于实地相应的水平长度。如图上1cm等于实地相应水平长度五百米,这时图上的比例尺是五万分之一。3.关于比例尺的精度 比例尺越大,精度越高,反之则越低,因为大比例尺地形图能够在某一图幅内较全面而完善地反映实地的各种地物、地貌,所以精度高,清晰易看。”壤尺地形图,对一些较小的地物、地貌无法表示出来,其精度较大比例尺低。 我省目前所使用的地形图为1/5万比例尺地形图或以此放大成的1/2.5万比例尺地形

地形图的识别

地形图的识别 2. 等高线的特点 根据等高线表示地貌的原理,从图18可以看出这样几个特点: 等高线都是闭合曲线,同一条等高线上任何一点的高程都是相等的; 等高线多,山就高,等高线少,山就低; 等高线密,坡度陡,等高线稀,坡度缓; 等高线的弯曲形状和相应实地地貌形态保持水平相似的关系。 对于同一地形而言,等高线的多少,取决于等高距的大小。等高距大,等高线就稀少,地貌显示就简略;等高距小,等高线就密集,地貌显示就详细。为了制图方便,利于用图,应选择适当的等高距。我军基本比例尺地形图的等高距规定为: 比例尺1:1万1:2.5万1:5万1:10万1:20万 等高距 2.5米5米10米20米40米 3. 等高线的种类 在地形图上,我们所看到的等高线,为何有细的,有粗的,还有断续的?这是为了更好地表示地形和用图的方便而规定的。 凡是按规定的等高距测绘的等高线,都叫基本等高线,又称

首曲线,是用细实线表示的; 为了便于计算高程,把首曲线每逢五条或十条加粗描绘一条,叫做加粗等高线,例如,一座一千米的高山,在1:5万图上,就要画一百条首曲线,计算高程时,如果一条一条地数,就很不方便,有了加粗等高线,就能一五一十地数,计算就方便了,所以,又叫计曲线。 因为地貌起伏变化多端,用首曲线往往不能详细表示地貌的细部特征,就在首曲线的中间加绘长虚线,表示其细部,这叫半距(基本等高距的二分之一)等高线,也叫间曲线。 有些地方的细貌,用间曲线仍然显示不出来时,就在四分之一等高距的位置上用短虚线表示其细貌,补助间曲线的不足,所以叫做补助等高线,又叫助曲线。 间曲线与助曲线,线段不长,只在倾斜变换和地形复杂的地方用,如丘陵地区的地图上使用较多。 用等高线表示地貌,是一种比较科学的方法,具有图形简单、便于计算、清晰醒目等优点。但也有不足之处,例如,因为等高线是按一定的等高距测绘的,有些细貌可能被舍去;不能完全逼真地反映地貌的细部和景观;立体感不够明显,给判读带来一定的困难。用图时,既要掌握它的特点,也要知道它的不足之处,才能更好地发挥地形图的作用。 4. 怎样识别地貌 我们懂得了等高线表示地的原理和特点,就有了判读地貌的

地形图识别基础知识

地形图识别基础知识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地形图识别基础知识一、地形图的含义 地形图是表示地形、地物的平面图件,是用测量仪器把实地测量出来,并用特定的方法按一定比例缩绘而成的。它是地面上地形和地物位置实际情况的反映。 二、地形图的图外注记 1、图名:图名通常是用图内最重要的地名来表示。从图名上大致可判断地形图所在的范围。 2、图号:根据地形图分幅和编号方法编定。 ①1:100万,纬差4°,经差6°; ②1:10万,纬差20′,经差30′; 一幅1:100万地形图可分成12×122=144幅1:10万地形图。 ③1:1万,纬差2′30″,经差3′45″;一幅1:10万地形图可分8×8=64幅1:1万地形图。如:G-49-126-(45) 3、接图表:标示本图幅与相邻图幅的关系。 4、图廓:地形图边界,内有经纬度和纵横坐标(公里网)。 5、比例尺:地形图上任意一线段的长度与地面上相应线段的水平距离之比。1 ??数字比例尺:如:1:10000,10000 ?图示比例尺:标上一个基本单位长度所表示的实地距离。 6、地形图的方向:一般地形图方向为上北下南,右东左西。 三.地物符号 地形图中各种地物是以不同符号表示出来的,有以下三种:

(1)比例符号是将实物按照图的比例尺直接缩绘在图上的相似图形,所以也称为轮廓符号。 (2)非比例符号当地物实际面积非常小,以致不能用测图比例尺把它缩绘在图纸上,常用一些特定符号标注出来它的位置。 (3)线性符号(半比例符号)长度按比例,而宽窄不能按比例的符号,某种地物成带状或狭长形,如铁路、公路等其长度可按测图比例尺缩绘,宽窄却不按比例尺。 (4)地物注记用文字、数字或特有符号对地物加以说明。如地物名称、江河流向、森林类别等。 四、地貌表示: 地球表面高低起伏的自然形态称地貌。用等高线表示。 1、等高线的定义:高程相等的相邻点连接而成的闭合曲线。 2、等高距:相邻两等高线的高程之差。同一幅图上,等高距相同。 常用的有:0.5m、1m、2m、5m 3、等高线平距:图上相邻两等高线之间的距离。 平距越大的地方坡度越缓,反之,等高线越密的地方坡度越陡。 4、等高线的种类 首曲线:按等高距绘制的等高线; 计曲线:高程能被5整除等高线,加粗描绘; 间曲线:1/2等高距描绘,长虚线表示; 助曲线:1/4等高距描绘,短虚线表示。 5、典型地貌等高线

地形图识读基本知识

任务一地形图识读基本知识 一、填空题 1、测量工作的基准线是___________。 2、野外测量工作的基准面是_______________。 3、测量工作的基本原则是________________ ____和步步有检核。 4、绝对高程是地面点到的铅垂距离。 5、地面点的位置通常用平面坐标和表示。 6、在球面上用地理坐标表示点的平面坐标时,地面点的位置通常用表示。 7、测量的基本工作为__________________、测距和测高差。 8、为了便于计算和分析,对大地水准面采用一个规则的数学曲面进行表示,这个数学曲面称为。 9、将地面点由球面坐标系统转变到平面坐标系统的变换称为。 10、测量上采用的平面直角坐标系纵轴为轴,横轴为轴。 二、选择题 1、以下不属于基本测量工作范畴的一项是()。 A 高差测量 B 距离测量 C 导线测量 D 角度测量 2、点的地理坐标中,平面位置是用()表达的。 A 直角坐标 B 经纬度 C 距离和方位角 D 高程 3、绝对高程是地面点到()的铅垂距离。 A 坐标原点 B 大地水准面 C 任意水准面 D 赤道面 4、下面关于高斯投影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中央子午线投影为直线,且投影的长度无变形; B.离中央子午线越远,投影变形越小; C.经纬线投影后长度无变形; D.高斯投影为等面积投影; 5、根据工程设计图纸上待建的建筑物相关参数将其在实地标定出来的工作是() A 导线测量; B 测设; C 图根控制测量; D 采区测量; 6.、测量工作的基准线是()。 A 法线 B 铅垂线 C 经线 D 任意直线 7、任意两点之间的高差与起算水准面的关系是()。 A 不随起算面而变化 B 随起算面变化 C 总等于绝对高程 D 无法确定 8、某地位于东经130度40分30秒,则其所在的高斯投影6度投影带的中央子午线的经度为()度 A.130 B.129 C.132 D.128 9、我国1985年高程基准以某海的平均海水面为高程的起算面,这个海是()。 A:东海;B:北海;C:南海;D:黄海。 10、测量上用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以下正确的是:()

地形图识别基础知识

地形图识别基础知识一、地形图的含义地形图是表示地形、地物的平面 图件,是用测量仪器把实地测量出来,并用特定的方法按一定比例缩绘而成的。它是地面上地形和地物位置实际情况的反映。二、地形图的图外注记 1、图名:图名通常是用图内最重要的地名来表示。从图名上大致可判断地形图所在的范围。 2、图号:根据地形图分幅和编号方法编定。 ①1:100万,纬差4°,经差6°; ②1:10万,纬差20′,经差30′; 一幅1:100万地形图可分成12×12=144幅1:10万地形图。 ③1:1万,纬差2′30″,经差3′45″;一幅1:10万地形图可分8×8=64幅1:1万地形图。如:G-49-126-(45) 3、接图表:标示本图幅与相邻图幅的关系。 4、图廓:地形图边界,内有经纬度和纵横坐标(公里网)。 5、比例尺: 1 数字比例尺:如:1:10000,10000 图示比例尺:标上一个基本单位长度所表示的实地距离。 6、地形图的方向:一般地形图方向为上北下南,右东左西。 三.地物符号 地形图中各种地物是以不同符号表示出来的,有以下三种:(1)比例符号是将实物按照图的比例尺直接缩绘在图上的相似图形,所以也称为轮廓符号。 (2)非比例符号当地物实际面积非常小,以致不能用测图比例尺把它缩绘在图纸上,常用一些特定符号标注出来它的位置。 (3)线性符号(半比例符号)长度按比例,而宽窄不能按比例的符号,某种地物成带状或狭长形,如铁路、公路等其长度可按测图比例尺缩绘,宽窄却不按比例尺。. (4)地物注记用文字、数字或特有符号对地物加以说明。如地物名称、江河流

向、森林类别等。.

四、地貌表示: 地球表面高低起伏的自然形态称地貌。用等高线表示。. 1、等高线的定义:高程相等的相邻点连接而成的闭合曲线。 2、等高距:相邻两等高线的高程之差。同一幅图上,等高距相同。常用的有:0.5m 、1m 、2m 、5m 3、等高线平距:图上相邻两等高线之间的距离。 平距越大的地方坡度越缓,反之,等高线越密的地方坡度越陡。4、等高线的种类 首曲线:按等高距绘制的等高线; 计曲线:高程能被5整除等高线,加粗描绘; 间曲线:1/2等高距描绘,长虚线表示; 助曲线:1/4等高距描绘,短虚线表示。

地形图基础知识

地形图是国民经济建设中不可缺少的图面资料。在农林业生产中,土地规划、资源开发、森林资源调查、林区规划设计、农田基本建设、运输道路的勘察设计、水利工程规划等等工作都是在地形图上进行的。因此,正确使用地形图是我们每个林业工作者必备的知识。 一、地形图的概念和分类 (一)概念 将地球表面的地形地物,经过测量,按一定的比例尺缩小后,用不同的符号、线条综合后表现在图纸上,形成与地面相似的图形,称为地形图。 地形:是地物地貌的总称。 地物:指地面上诸如房屋、道路、田园、城镇、河流等物体。 地貌:指地面上高低起伏如山岭、平原、断崖、绝壁等形体,是地球表面多种多样的高地和凹地的总称。 (二)分类 地形图按比例尺大小、内容、用途等的不同可进行如下分类: 1.按比例尺大小分: 大比例尺地形图,比例尺为1/2000、1/5000、1/10000等; 中比例尺地形图,比例尺为1/50000、1/25000等; ”壤尺地形图,比例尺小于1/100000。 2.按地形图的内容分类: (1)普通地形图:具有区域的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等方面要素的地形图。 (2)专门地形图:除具有普通地形图的各要素外还包括某些特有的专门资料要素。3.按地形图的用途可分为:参考图、教学图、军用图、飞行图、航海图等。 目前,我省林业生产中所用地形图是除去军事要素的中比例尺普通地形图。 二、地形图的内容 地形图包括的内容很多,但总的来说可分为四个方面: (一)地形图的符号 地球表面的地物地貌在地形图上的反映,绝大部分是按比例的,但为了突出某些要素,往往也出现超比例现象。构成地形图的符号很多,国家测绘总局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测绘局都有共同的统一规定,按其符号形式可归纳为四类: 1.轮廓地物符号:较大的房屋、湖泊、果园、森林等,其轮廓按比例缩绘;2.线状符号:如公路、铁路、河流、沟渠等,其长度按比例尺,宽度无法按比例尺表示; 3.独立物体的超比例符号:如水井、独立树、独立屋、塔及有方位意义的地物;4.数字和文字注记:即图上用文字和数字说明各种内容所表达的意义、名称和数量。图例 (二)比例尺 1.概念:所谓比例尺就是图上线段长度与实地相对的水平线段长度之比。 图上线段长度 1 比例尺= ——————————————= —— 实地对应的水平线段长度N 式中:1/N 表示实地水平线段长度的缩”妒,如1/10000表示缩小10000倍)。 2.几种形式的比例尺 (1)数字比例尺:用分子为1的分数式表示,如1/50000写成1:50000; (2)图解比例尺:就是用简易的图式来表示图面与实地长度的关系,常用的是直线比例尺,

地形图识读训练指导汇总

第1部分地形图识读知识 §1.1 地形图概述 一、地形图 地面上自然形成或人工修建的有明显轮廓的物体称为地物,如道路、桥梁、房屋、耕地、河流、湖泊等。地面上高低起伏变化的地势,称为地貌。如平原、丘陵、山头、洼地等。地物和地貌合称为地形。 地形图是按一定的投影方法和比例关系,将地面上所有的地物、地貌,经综合取舍、用规定的符号,按相似的原理,缩绘在图纸上的技术资料。它既表示了地物的平面位置,也表示了地貌的形态。如果图上只反映地物的平面位置,不反映地貌的形态,则称为平面图。 地图也可分为普通地图及专题地图。普通地图是综合反映地面上物体和现象一般特征的地图,内容包括各种自然地理要素(如水系、地貌、植被等)和社会经济要素(如居民点、行政区划及交通线路等),但不突出表示其中的某一种要素。专题地图是着重表示自然现象或社会现象中的某一种或几种要素的地图,专题地图通常分为:自然地图、人口图、经济图、政治图、文化图、历史图等。 地图按其用途分为:参考图、教学图、地形图、航空图、海图、海岸图、天文图、交通图、旅游图等。 地图按其制图区域范围分为:世界图、半球图、大洲图、大洋图、大海图、国家(地区)图、省区图、市县图等。 地形图上详细地反映了地面的真实面貌,人们可以在地形图上获得所需要的地面信息,例如:某一区域高低起伏、坡度变化、地物的相对位置、道路交通等状况,可以量算距离、方位、高程,了解地物属性。 二、地形图的用途 地形图是国土整治、资源勘察、城乡规划、土地利用、环境保护、工程设计、矿藏采掘、河道整理等工作的重要资料,可以从地形图上获取地物、地貌、居民点、水系、交通、通讯、管线、农林等多方面的信息,作为设计的依据。 在地形图上可以:确定点位、点与点之间的距离和直线方位角;确定点的高程和两点间的高差,绘制集水线和分水线;计算出土地等的面积和体积计算土石方量、蓄水量等;确定工程设计对象的施工数据;编绘出一系列专题地图,如城市规划图、地籍图等;因此,地形图也是基础地理信息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图1-1、隧道洞门地形图,如图1-2、线路平面图,如图1-3。

地形图识别基础知识

地形图识别基础知识 一、地形图的含义 地形图是表示地形、地物的平面图件,是用测量仪器把实地测量出来,并用特定的方法按一定比例缩绘而成的。它是地面上地形和地物位置实际情况的反映。 二、地形图的图外注记 1、图名:图名通常是用图内最重要的地名来表示。从图名上大致可判断地形图所在的范围。 2、图号:根据地形图分幅和编号方法编定。 ①1:100万,纬差4°,经差6°; ②1:10万,纬差20′,经差30′; 一幅1:100万地形图可分成12×122=144幅1:10万地形图。 ③1:1万,纬差2′30″,经差3′45″;一幅1:10万地形图可分8×8=64幅1:1万地形图。如:G-49-126-(45) 3、接图表:标示本图幅与相邻图幅的关系。 4、图廓:地形图边界,内有经纬度和纵横坐标(公里网)。 5、比例尺:地形图上任意一线段的长度与地面上相应线段的水平距离之比。 1 ?数字比例尺:如:1:10000, 10000 ?图示比例尺:标上一个基本单位长度所表示的实地距离。 6、地形图的方向:一般地形图方向为上北下南,右东左西。 三.地物符号 地形图中各种地物是以不同符号表示出来的,有以下三种: (1)比例符号是将实物按照图的比例尺直接缩绘在图上的相似图形,所以也称为轮廓符号。 (2)非比例符号当地物实际面积非常小,以致不能用测图比例尺把它缩绘在图纸上,常用一些特定符号标注出来它的位置。 (3)线性符号(半比例符号)长度按比例,而宽窄不能按比例的符号,某种地物成带状或狭长形,如铁路、公路等其长度可按测图比例尺缩绘,宽窄却不按比例尺。 (4)地物注记用文字、数字或特有符号对地物加以说明。如地物名称、江河流向、森林类别等。

地形图基础知识及GPS使用方法 文档

地形图基础知识及GPS使用方法 一、地形图的基本组成 一幅正规地形图由图名、图号、比例尺、内外图括、接图表、坡度尺、三北方向线、图面内容(地形与地物)和图例等部分组成。 1、图名:一般以图幅范围内最大获最重要的地名作为图名,写在图纸的正上方。 2、图号:即地形图的编号。由地形图所处的经纬度范围所决定。一般放在图名下方。 3、比例尺:分为数字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数字比例尺表示成1:M,M为分母,M越大则比例尺越小,如1:50000就是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长度500米;线段比例尺是用线段长度直接说明实地距离,通常是把一根线段分成五等分,每等分1厘米,左手第一厘米处为0刻度,向左划分到毫米,端点处写上图上1厘米代表的实际距离,向右每两个厘米写一个数字(公里数)。 一般1:5000~1:50000为中比例尺,大于1:5000就叫大比例尺如1:2000或1:500等,小于1:50000的叫小比例尺如1:100000、1:200000等。 4、内外图括:地形图的内图括用细实线,南(下)北(上)两条线为本图幅的南北纬度界线,左(西)右(东)两条线为本图幅的经度范围。如罕达汽幅1:50000地形图西界细线和东界细线分别代表这幅图的经度为126°00′和126°15′,南界和北界

细线分别代表这幅图的纬度范围为“自北纬50°00′到北纬50°10′。 外图括用粗实线表示,与内图括平行,用图有二。一是为了图面美观,二是在内外图括之间留出空间方便表示坐标值和经纬度。 5、接图表:为方便查找相邻地形图,在图纸的左上角或右下角绘制一个方框,分成九等分,每个小矩形代表一幅图,将本图放在中心位置用阴影线表示,上下左右四幅图分别表示本图北、南、西和东面相邻的四幅图,他们与本图为线接合,四个角上的图与本图幅为点接合。 6、坡度尺:一般放在图幅的左下角,其中的曲线代表等高线,由左向右越来越密集,相应的坡度也越来越大。它用来量测地形图上两点之间的坡度,有相邻两根等高线坡度尺和相邻6根等高线坡度尺之分。 坡度尺用法:用卡规卡住要量坡度的两点,在坡度尺上去比对,读出相应的坡度即可。 7、三北方向线:绘制在坡度尺旁边,用来形象的表示三个北方向之间的偏差。其中带五角星的线为地理子午线(经线),星的位置就是地理北也叫真北,带箭头的线为磁子午线,箭头即磁北方向,另一个带叉的线就是坐标纵线,即坐标北方向。 磁偏角:磁北与正北的夹角叫磁偏角,如罕达汽幅1:50000图上磁偏角为11°08′,以正北为准,磁北偏于正北西侧

教你如何识别地形图!!!

一.地形图在我们工作中作用上有何重要作用 我们单位工作总是离不开地图的。有的同志把地图比作是“协同作战的共同语言”,“无声向导”,“调查员的眼睛”等等。这些比喻生动、恰当地表明了地图在野外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地图是反映实地地形的可靠资料,要充分利用这个“可靠资料”,发挥它的作用,就必须具备一定的识图知识。 (一)地形图比例尺 1. 什么是比例尺 就是图上某一线段的长度与实地相应水平距离之比(即图上长与实地长之比),就叫做地图比例尺。比如,图上甲、乙两点间长一厘米,该两点间在实地的水平距离为五万厘米,地图比例尺就是五万分之一;实地为十万厘米,就是十万分之一。 地形图上比例尺的表示形式,常见的有三种:数字表示、直线比例尺、经纬线比例尺。 用数字表示时,也有两种。一是分式,用分子“1”表示图上长,分母表示实地相应水平距离,如1/5000、1/100000;另一种是比式,如1:5万、1:10万。也有用文字表示的,如五万分之一,十万分之一。 直线比例尺:为便于直接在地图上量测距离,免除计算的麻烦,地图上都绘有图解式的比例尺。因为这种比例尺是用直线表示,所以称为直线比例尺。直线比例尺的制作方法,是在一直线上,以1厘米或2厘米为基本单位,作为尺头;截取若干与尺头相等的线段做为尺身;再将尺头等分十小格,然后以尺头与尺身的接合点为零,分别注记相应实地的水平距离,即成直线比例尺。 1:2.5万 1:5万 1:10万 比例尺小于百万分之一的地图,在图例中都绘有经纬线比例尺。同时还注有数字比例尺。数字比例尺也叫主比例尺,它是表示没有变形地方的比例尺,也就是标准纬线上的比例尺。 2. 大小不同的比例尺有什么作用 地图比例尺的大小,是按比值的大小来衡量的,而比值的大小则是依比例尺分母(后项)确定的。分母越大,则比值越小,比例尺就越小;分母越小,则比值越大,比例尺也就越大。就象两个人分一个苹果就比四个人分一个苹果分的多的道理一样。 地图比例尺大小不同有什么作用? (1)地图比例尺的大小决定着实地范围在地图上缩小的程度。例如一平方公里面积的居民地,在1:5万地形图上为四平方厘米,可以表示出居民地的轮廓和细貌;在1:10万图上为一平方厘米,有些细貌就表示不出来了;在1:20万图上,只有0.25平方厘米,仅能表示出一个小点。这就说明,当地图幅面大小一样时,对不同比例尺来说,表示的实地范围是不同的。比例尺大,所包括的实地范围就小,反之,比例尺小,所包括的实地范围就大。 (2)地图比例尺的大小,决定着图上量测的精度和表示地形的详略程度。由于正常人的眼睛只能分辨出图上大于0.1毫米的距离,图上0.1毫米的长度,在不同比例尺地图上的实地距离是不一样的,如1:5万图为五米,1:10万图为十米,1:20万图为二十米,1:50万图为五十米。由此可见,比例尺越大,图上量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