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仪小姐注意事项

礼仪小姐注意事项
礼仪小姐注意事项

礼仪小姐注意事项

1、迎宾

迎宾是礼仪小姐工作的第一环节,礼仪小姐应站在门口的两侧陆身着旗袍,披戴绶带,化淡妆,头发盘起,穿高跟鞋,双目平视,嘴唇微闭,面带微笑,微收下颌。给人以婷婷玉立的感觉。来宾到来时笑容可掬地给人标准的450鞠躬礼并亲切问候:“您好!欢迎光临。”

2、引导

来宾到来,应问:“先生(小姐)您好!请问你是否参加宴会的吗?”,确认身份后,热情地以手势引导“先生,请这边走。”

3、签到

礼仪小姐应将每个来宾引领到签字台。请来宾签字要讲究礼貌。对来宾的合作表示感谢。

4、带来宾入座

入座时动作要领实操时再详细讲解

5、带来宾上台讲话以及领奖

动作要领实操时讲授

6、送来宾

送来宾时应与迎宾的动作一致,对来宾的到来应感谢:“谢谢您的到来,慢走。”

注意事项

1、走路时最忌内八字、外八字,膝盖弯曲,左顾右盼,身体松垮,无精打采

2、礼仪小姐在来宾到达之后才姗姗来迟,这是对客人的不尊重;在宴会的过程中,礼仪小姐却不知去向,或者手忙脚乱,丢三落四,势必破坏了庆典的隆重气氛;如果在接待过程中,礼仪小姐因精力不集中,洋相百出,就会让来宾感到嘉应学院学生的整体素质的低下,记住,你们的一举手,一投足,一颦一笑并不是代表你自己而是代表着整个嘉应学院的形象,必须要严格要求自己

3、礼仪小姐穿旗袍时绝对不能跑或走成大步,托盘时手指绝对不能露出红布上希望礼仪小姐们能依照上述要求来要求自己,塑造良好的形象为嘉应学院增添光彩。

1) 正确的站姿:

1、头正、颈挺直、双肩展开向下沉,人体有向上的感觉。

2、收腹、立腰、提臀

3、两腿并拢、膝盖挺直、小腿往后发力,人体的重心在前脚掌

4、穿旗袍时,可站丁字型或“V”字型,颔略收,双手交叉置于肚脐位置上

5、站立时应保持面带微笑

2) 正确的坐姿

坐姿的原则是“坐如钟”给人以端正、大方、自然、稳重之感

1、入坐时要轻、稳,走到座位前轻稳地坐下

2、女士的双膝应并拢,任何时候都不能分开

3、坐在椅子上,一般坐满椅子的2/3,一般情况下,不要靠背,休息时可轻轻靠背

3) 正确的走姿:

1、以站姿为基础,面带微笑,眼睛平视

2、双肩平稳,双臂前后自然地,有节奏地摆动,摆幅以300~350为宜,双肩、双臂不应过于僵硬

3、重心稍前倾,行走时,两脚两侧行走的线迹为一条直线

4、步幅要适当。女士穿旗袍和高跟鞋时,步幅应小些

5、走路时应有一定的节奏感,走出步韵来

外交礼仪——国际礼仪

越是民族的就越是国际的,是个有趣命题,在外交礼仪和国际礼仪中得到有力证明。

国与国交往,为了郑重起见,必须讲究礼仪。接待外国客人,不能完全使用本国、本民族的礼仪,必须使用外交礼仪,也就是本国与其他国家接轨的国际礼仪。没有通用的国际礼仪,世界各国无法交往。但是,只靠国际礼仪,而没有本国的外交礼仪,也是不行的。现在各国的外交礼仪,在内容、程序上大体一致,即对来访的外国客人都能行得通,也就是说与所谓国际礼仪接轨。而每个国家的外交礼仪,彼此之间又不完全一样,都会加入本国的民族礼仪传统因素,使其具有本国的特点。

西方欧美国家在近代史上扮演主角,当今国际礼仪受到欧美国家较大影响。当今国际礼仪的很多形式、程序,直接来自欧美国家,如

欢迎国家元首鸣放礼炮21响,来自英国、美国;西服上的领带据说来自法国;亲吻礼大约来自意大利,等等。

国际礼仪中不仅吸纳了西方欧美国家礼仪,同时也有其他国家、民族的贡献。如贵宾到南亚诸国访问,主人会向客人献花环,并将其套到客人的脖子上,花香扑鼻、热烈隆重;访问俄罗斯和其他属于斯拉夫民族的国家,主人会让盛装美丽的少女向客人献上新烤制的面包,外加一小碟咸盐,请客人撕一小块面包蘸点盐吃下;访问阿拉伯国家,主人会向客人献上马奶、椰枣。

由各国优秀的民族礼仪形式汇合而成的国际礼仪,也会影响各国的民族礼仪,也会被各国学习、仿效。因此可以说,越是民族的,便越是国际的;反之亦然。优秀的礼仪文化,都会不胫而走,造福于人类。

接轨、选择、贡献

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外交礼仪就与国际上通行的礼仪接了轨,因此不可避免地吸收了不少西方欧美国家的礼仪形式。但是这种吸收,具有明显的选择性,决不是照搬照套,决不是一股脑儿拿来为我所用。我们把国际礼仪中的一些成规、惯例,经过选择、消化,逐渐变成适合我国国情的本国礼仪的组成部分。另一方面,还有一些国际礼仪,即使在国外很时髦、很流行,却并未被我们接受。

如在西方和很多国家流行了多年的亲吻礼、吻手礼、曲膝礼等,在我国的对外交往实践中,很少能看到。又如,欧美人士举行宴会,其座位排列,习惯于女主人陪同男客人,男主人陪同女客人,其他出

席宴会的主方人员,也大体是女陪男、男陪女,而在我国却不是这样。为了谈话方便,宴请活动以及其他一些有夫妇一起参加的活动,我们基本上采取男陪男、女陪女方式。

中国外交礼宾,不仅善于学习别国的长处,而且又注意保持本国特色,发扬光大本民族优秀礼仪传统,并不断充实到自己的外交礼仪实践中。2016年北京奥运会,一系列奥运会之“最”在我国产生了。大型焰火“大脚印”造型、汉字书写以及方块字团体操等都给人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大大丰富了中国对外礼仪活动的内涵,也是中国对国际礼仪的一次重要贡献。

中国的礼仪文化早已在世界上引起广泛关注,遍布世界各个角落的中餐馆,不断地把中餐礼仪文化传给各国人民。中餐中独有的“杂碎”,历史悠久,味道很好,已被收入《牛津大辞典》。另外,像中餐词语“点心”、“炒锅”、“炒面”、“豆腐”等也已深入到西方人日常生活词语中。

近年来,世界各国纷纷建立孔子学院,就是对中华礼仪文化的认可。瑞士日内瓦湖畔小镇格里昂,有一座收费昂贵的贵族礼仪学校,为世界各国贵族年轻女子传授礼仪知识,其中在其餐桌礼仪中,专门讲喝中国盖碗茶的礼仪。

中国的服饰礼仪也在影响着世界,外国女士穿中国旗袍已是司空见惯,外国裁缝参照旗袍剪裁女士服装,也不是什么新鲜事了。

随着中国国力不断增长,中华民族礼仪文化也必将推动世界文明不断向前迈进。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