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光量子起源

第一节 光量子起源
第一节 光量子起源

第一章 激光基本原理

本章简略介绍激光的最基本原理,包括光量子的起源、激光振荡基本物理过程和激光基本特性。

第一节 光量子起源

光量子也称为光子(photon ),和牛顿力学质点概念类似,光子具有能量和

动量方面的特性,其含义是频率为ν、传播矢量为k 单色光波,其能量和动量是

某一个值的整数倍,能量最小值正比于光频率,动量最小值正比于波矢:

k

p h ==νε (1.1-1) 其中π2/,/10626.634h s J h =?=- ,称为普朗克(Planck )常数。但光量子和牛顿力学的粒子有本质区别。牛顿力学的粒子被理解为一个体积为零的质点;光量子有区别于牛顿力学的、多方面的量子力学特性,例如能量不连续、测不准特性、非局域特性等特点。

在量子力学建立之前,已经建立了麦克斯韦方程组的电磁场理论。光波已经普遍被认为是频率很高的电磁波,其性质和微波以及其它电磁波是一样的,都满足麦克斯韦方程组。按照麦克斯韦方程组,电磁波的能量密度只与电场和磁场振幅有关:

20202

121H E W με+= (1.1-2) 光子能量和麦克斯韦方程组所导出能量密度差别很大,什么原因使人们愿意接受光量子概念呢?

本节将介绍导致光量子概念的最早三个实验:黑体辐射、光电效应和康普顿散射。

1.1.1 黑体辐射

所谓黑体(Blank body )是一种假想的物体,这种物体能够完全吸收所有波长电磁辐射。现实中并不存在这样的物体,相对于黑体,其它物体称为灰体(grey body )。但可以构造一种结构,在一定程度上模拟黑体。这种结构如图(1-1)所示,是壁上开一个小孔的空心腔体。当波长远小于小孔口径的电磁波入射到空腔中时,在腔壁上多次反射后几乎全部被腔体吸收,再次从小孔反射出腔体的几率非常小。所以这样一个空腔黑体近似为黑体。设想这样一个装置置于环境中,由于周围都有环境光, 因此不断会有光从小孔入射进入腔体,这样腔体吸收环境光能量会越来越多,腔体的温度就会越来越高。这种情况有点像夏天停在室外的汽车,太阳光不断从车窗透过玻璃进入车内,使车内温度高得烫人。但是,根

据热力学原理,腔体内温度最终应该和环境温度一致。因此为了保持能量平衡,一定会有相应的电磁波从小孔辐射出腔体。这个空腔黑体,可以用电磁场理论和热力学能量均分定理得出腔体内电磁波能量密度的频率或波长分布。但是所得到的结果和实验测量结果不符合,能量分布曲线不一致。

为了解释黑体辐射能量分布曲线,德国科学家普朗克(Planck )提出了他的假设,完满第解释了实验曲线。普朗克的假设中,明确包含了光能量不连续的量子概念。所以黑体辐射是光量子最早实验证据。

在普朗克假设之前,先后有瑞丽-琼斯理论和维恩理论,它们分别在频率低端和高端与实验吻合。

(1)瑞丽—

琼斯理论

1900年,根据电磁场理论和热力学能量均分定理,瑞丽导出了黑体辐射能量分布公式,后由琼斯修正得到的公式称为瑞利-琼斯公式。

根据电磁场理论,在空腔中,单位体积内频率在νννd +→范围内的光波的模式数目为32/8c d νπν,其中C 为真空中光速。所谓光波模式,就是麦克斯韦方程组在空腔内所有本征解,所有这些解的任意线性叠加都满足麦克斯韦方程组。从统计物理观点看,每一个模式可以看成一个自由度,根据能量均分定理,在温度为T 时,每一个自由度的平均能量为T k B ,其中B k 为玻尔兹曼常数。这样,空腔黑体内频率在νννd +→范围内的能量密度就为

νπνρTd k c

v d B v 32

8= (1.1-3) 换成波长表达式:()/,λνλρνρλc d d v ==

图1-1 空腔黑体 从小孔入射的电磁辐射经过多次腔壁吸收后几乎全部吸收

λλπ

λρλd T k d B 4

8= (1.1.4) 上式即为瑞丽-琼斯分布,在低频(长波),瑞丽-琼斯分布和实验测得的分布一致。但瑞丽-琼斯分布表示频率越高(波长越短),黑体辐射能量越大,明显与实验不符合。这个现象后来被称为黑体辐射紫外灾难。

(2)维恩理论

1896年,维恩(W. Wien )从经典的热力学和麦克斯韦分布出发,推导出维恩公式: )exp(3vT v dv v βαρ-= (1.1.5)

式中,α和β为常数。该公式在高频范围内和实验结果符合较好,但在低频范围有较大的偏差。

(3)普朗克假说

1900年12月,为了解释实验曲线,普朗克假设:空腔中某模式(特定频率ν)的电磁波,其能量为某一最小值的整数倍

,,,3,2,1,.0εεεεεn

该最小值正比与光频率ν

νεh = (1.1-6)

常数h 后来被称为普朗克常数。根据玻耳茲曼分布,在热平衡状态下,该模式的电磁波具有εn 能量几率:

???

? ??-=T k n C P B n εexp (1.1-7) 因此平均能量为

∑∞

==0n n P εε (1.1-8)

频率在νννd +→范围内的模式数目(连续谱近似)为νπνννd c d p )/8(32=,因此νννd +→范围内的能量为

ενπννρνd c d )/8(32= (1.1-9)

常数C 由几率归一化条件∑∞

==01n n P 求出。最后得到单位频率间距内的能量频率分

1

)/exp(1833-=T k h c h v B νπρν (1.1-10) 当常数Js h 3410602.6-?=时,上式给出的频率分布函数和实验曲线符合。普朗克把能量不能再分的最小能量称为量子(quantum )。

x 101401

2

3

456

7-17

频率(Hz )能量密度(J .s /m .3)

在上面推导中,使用了求和公式:

∑∑∞

=∞=---=---=--=-020))exp(1()exp()exp(11)exp()exp(n n x x x dx d nx dx d nx n

换成波长表达式

1)/exp(85

-=T k hc d hc d B λλλπλρλ (1.1-11) 在短波紫外,T k h B >>ν,在红外长波,T k h B <<ν,可以从朗克公式分别得到维恩近似和瑞丽-琼斯近似。当常数s J h /10626.634-?=,理论曲线和实验曲线完全符合。由普朗克公式,可以得到著名的维恩位移定律和史蒂芬-玻尔兹曼定律。

普朗克黑体辐射理论具有多方面的意义。既是是光量子的最早起源,也一致与宇宙模型密切相关[];其结论用于测量高温物体温度,估计恒星温度;此外黑体辐射仪是红外辐射计量的基准。

1.1.2 光电效应

尽管普朗克理论能够很好解释空腔黑体辐射,但当时几乎没有多少物理学家愿意接受这样一个和电磁场理论相去甚远的假说。连普朗克本人也仅相信此假说图1-2 黑体辐射能量分布

只适应于空腔壁上原子振子。然而四年之后的1905年,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

指出,普朗克的量子理论能够用来解释光电效应。

所谓光电效应,就是光照射到金属时,表面发射电子现象。赫兹(Hertz)

在1887年发现,用紫外光照射金属时,金属表面有电子逸出,后来勒纳的实验

表明,改变入射到金属上光的强度,而不改变光频率,发射电子的动能不变。

图1-3为光电效应的实验装置简图,当光通过石英窗口照射到金属阴极时,

有电子从阴极表面逸出,称为光电子。光电子在电场加速下向阳极运动,形成光

电流。

图1-3 光电效应实验装置

实验发现,当入射光频率一定且光强一定时,光电流和两极间电压的关系如图1-4所示。光强一定时,光电流不再增加,而是达到一饱和值。饱和现象说明这时单位时间内从阴极逸出的光电子已全部被阳极接收了。实验还表明,饱和电流和光强I 成正比,这说明单位时间从阴极逸出的光电子数和光强成正比。另外,当加速电压减小到零并逐渐变负时,光电流并不为零,仅当反向电压等于一个值时光电流才等于零,这个电压值Vc 称为截止电压。截止电压的存在说明此时从阴极逸出的最快的光电子由于受到电场的阻碍也不能到达阳极了。因此电子最大初动能为:

c m eV mv =22

1 (1.1-12) 实验还表明,截止电压Vc 与入射光频率υ有关(如图1.-5所示),不同的曲线对应于不同的阴极金属,其关系可用下式表示:

0V Kv V c -= (1.1-13)

其中K 是与金属种类无关的一个普适常数。电子最大动能:

图1-5 截至电压和光频率的关系

图1-4 光电效应的I-V 曲线

2012m mv eK eU ν=- (1.1-14)

图1-5中直线与横轴的交点用0ν表示。当入射光频率大于0ν时,0≥c V ,电子能逸出金属表面,形成光电流。对于不同的金属,有不同的0ν。要使某种金属产生光电效应,必须使入射光频率大于其相应的频率0ν才行。0ν叫做光电效应的红限频率,相应的波长叫红限波长。

因为红光的频率较低,波长较长,蓝绿光频率较高,波长较短,所以把频率较低、波长较长情况有时冠以“红”(red )字,把频率较高、波长较短冠以“蓝”(blue )字。例如“红移”(red shift )和“蓝移”(blue shift),分别表示波长向长波方向和短波长方向移动。宇宙膨胀会产生光谱红移,多普勒效应会产生红移或蓝移。原子和光相互作用时,光源的频率高于原子频率称为蓝失谐(blue detune ),低于原子频率称为红失谐(red detune )。

几种金属的红限频率如表1.1所示:

光电效应所观察到的现象与电磁场理论不符合。按照电磁场理论,入射光强越强,金属表面电子吸收光能量越强,越能挣脱金属束缚跑出表面,其初始动能越大,越能克服反向电压到达阳极。也就是说,截至电压应该决定于入射光强,与光频率无关。

从光量子角度看,光电效应是很自然的。爱因斯坦假设,金属表面电子吸收一个光量子的能量υh ,一部份用于克服金属表面约束,一部份用于克服反向电场。当动能大于或至少等于这两部份能量之和时

φνe eV h c +≥ (1.1-15)

电子就能达到阳极,从而观测到光电流。由这个公式,可以解释光电效应的所有实验结果。

1.1.3 康普顿散射

光量子另一个实验证据是比光电效应稍晚的康普顿(https://www.360docs.net/doc/667004176.html,pton)散射。1923年,德国物理学家观察X射线经过物质散射后的光的角度分布。实验结果发现光子除了能量外,光子还有动量。X光物质散射的过程就是一个光子与物质中的电子碰撞的能量和动量守恒的过程。

图1-6 康普顿散射实验

康普顿效应的实验装置如图1-6所示,经过光阑D1、D2射出的一束单色X 射线为某种物质所散射。散射光的波长用布拉格晶体的反射来测量,散射光的强度用检测器(如电离室)来测量。实验结果归结如下:

(1)设入射光的波长为0λ,沿不同方向的散射光中,除原波长外都出现了波长0λλ>的谱线;

(2)波长差0λλλ-=?随散射角θ的增加而增加,原波长谱线的强度随θ的增加而减小,波长为λ的谱线强度随θ的增加而增加;

(3)不同元素散射物质,在同一角度θ下λ?与散射物质无关,原波长0λ谱线的强度随散射物质原子序数的增加而增加,波长λ谱线的强度随散射物质原子序数的增加而减小。

以上现象称作康普顿效应,康普顿因发现此效应过的1925年诺贝尔物理奖。这种X 射线的散射效应与光学中的瑞利散射很不同。按照经典理论,锐利散射是一种共振吸收和再发射的过程,散射波的频率总与入射波相同。但是康普顿散射中出现了不同的频率。康普顿散射无法用经典理论来解释,但很容易用光量子理论加以解释。

将散射原子中的电子看成是自由和静止的。康普顿散射可看作是X 射线中的光子和自由电子间的弹性碰撞过程,在此过程中能量和动量守恒的方程为:

v

m p p mc h c m h +=+=+02

200νν (1.1-16) 式中,0ν和ν别是碰撞前后光子频率,0p 和p 分别是碰撞前后光子动量。如果

光波矢为k ,则光子的动量为:k p =。式中0m 为电子静止质量,

()2/1220/1/c v m m -=为相对论质量。动量守恒关系如图1-8所示

由动量和能量守恒公式,可以导出:

)2/(sin 22θλλc =? (1.1-17)

其0241.0/0==c m h c λ?,它是一个有长度量纲的常量,称为康普顿波长。(9)式表明,△λ与物质和原波长0λ都无关,它随θ的增大而增大。光量子理论不仅定性地结社了康普顿散射的所有实验结果,计算表明,在定量上也是完全符合的。

上面假定了电子是自由的,实际上很多电子是原子核约束的,特别是重原子中内层电子被束缚的较紧。光子同这种电子碰撞时,实际上是在和质量很大的原子交换动量和能量,从而光子的散射之改变方向,几乎不改变能量。这就是散射光里总存在原波长0λ这条谱线的缘故。

波长0λ和λ的两条谱线强度随原子序数消长的情况也不难解释:谱线0λ是原子实里内层电子的贡献,原子序数越大,内层电子越多,对光子散射的贡献就越大,0λ谱线就越强。

黑体辐射和光电效应揭示了光子能量与频率的关系,康普顿效应则进一步揭示了光子动量与波长的关系。康普顿散射似乎证明了更早期光微粒学说。但是,后来量子力学和量子光学的发展,表明光的量子特性和光微粒学说有本质不同。光的某些量子特性在经典理论中没有对应的内容。例如测不准原理、非局域性、纠缠特性等等。光的量子特性的最早实验,催生了量子力学的建立和发展,量子力学的发展,又催生了激光器,激光器和激光技术的发展,深化了对量子特性的认识。

本节所介绍的20世纪初物理学这三个内容,是物理学发展的重大事件,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产生了深远影响。人类上个实际利用量子力学才是一个开始,预计本世纪将在量子通信、量子计算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图1-8 康普顿散射中的动量守恒

部编版初中语文第一节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第一节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课题地球上生命的起源课型新授 主备初审终审人备间上间 学习目标 1、描述生命起源的过程。 2、关注生命起源的不同观点 3、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求异思维,尊重客观事实、不迷信权威、敢于怀疑的思维品质。 学习过程 一、预习先行自主学习 1、有关生命起源的学说你了解多少? 2、米勒设计的实验装置各有什么作用? 3、你自己先描述一下生命起源的过程。 二、互动探究合作求解 4、阅读教材P4749资料分析1、2、3、完成下列问题。 (1)各小组讨论完成下列问题 ①地球上原始大气的成分与现在大气成分有何区别? ②你认为原始地球上有生命吗?为什么? ③根据米勒等科学家的实验结果,可以对生命的起源作出怎么样的推测? ④陨石中含有构成生物体所需要的有机物,由此可以作出什么推测? 5、阅读教材P49独立完成下列问题 原始大气高温、紫外线简单( ) 地球降温与水蒸气 ( ) 凝结成雨水流入江河 原始单细胞生物 ( )亿年后,有机物形成 ( ) (生命起源过程示意图) 三、系统总结 四、生活链接 6、在现在的环境条件下,地球上会不会再形成原始生命?为什么? 五、强化训练当堂达标 7、科学家推测,原始生命的形成的时间,大约在地球形成后的多少年() A、10亿年 B、15亿年 C、20亿年 D、30亿年 8、原始大气层里不含()A、氧气B、氢气C、甲烷D、硫化氢 9、在实验室模拟原始地球的条件和大气成分来合成氨基酸的第一位人物是()

A、斯巴兰让尼 B、巴斯德 C、米勒 D、孟德尔 10、原始的生命起源于() A、原始的大气层 B、原始的河流 C、原始的海洋 D、原始的高山 11、关于科学推测,正确的叙述是() A、科学推测需要确凿的证据 B、科学推测需要严密的逻辑 C、科学推测需要丰富的联想和想象 D、以上三项都需要 12、根据地质学的研究表明,地球大约是在年前形成的。那时,地球的温度,地面上常常发生,天空中常有。 13、原始地球上尽管不能形成生命,但能形成构成生物体的。 14、科学家推测,原始大气在高温、紫外线以及雷电等自然条件的长期作用下形成了许多简单的。后来地球的温度逐渐,形成了降雨,这些又随着雨水进入湖泊和河流,最终汇集到原始的中。 15、下图是米勒关于原始地球的模拟实验装置,根据下图所示,填写出该装置的一些名称,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1)米勒在图中所示的A装置中泵入了甲烷、氨、氢、水蒸 气等气体。该装置模拟了的条件和的成分。 (2)这个实验通过进行火花放电模拟为其提供能量。 (3)图中B里为。 (4)C中为含有的溶液。 (5)米勒的实现说明 二、互动探究合作求解 4、(1)①、现在的大气成分中有氧气,而原始大气的成分中没有氧气。 ②、原始地球上不存在生命。因为原始地球上没有生命存在的环境条件。 ③、根据米勒以及其他学者的实验结果可以推测,原始地球上尽管不能形成生命,但能产生构成生物体的有机物。因此,生命的起源从无机物生成有机物,这一阶段是完全能够实现的。 ④、陨石中含有构成生物体所需要的有机物的事实,可以推测构成生物体的有机物能够从地球以外形成并被带到地球。 5、有机物有机物原始海洋 35 四、生活链接 6、在现在的环境条件下,地球上不会再形成原始的生命、因为不存在原始生命形成时所需要的环境条件,如原始大气、高温、持续不断的雷电等。另外,现在的海洋的成分也发生了变化、 五、强化训练当堂达标 7、A 8、A 9、C 10、C 11、 D 12、46亿很高火山喷发电闪雷鸣13、有机物14、有机物有机物海洋 15、(1)原始地球原始大气(2)闪电(3)沸水(4)、有机物 (5)原始地球上尽管不能形成生命,但能形成构成生物体的有机物

地球上生命的起源教学设计.doc

地球上生命的起源教学设计 知识目标1.分析资料,认知原始大气的组成成分;2.讨论原始大气与现在大气的成分有什么区别;能力目标1.分析资料,了解生命起源的几种推测,概述生命起源(化学进化学说)的大致过程;2. 分析有关科学证据,作出科学的推测判断;3.运用证据和逻辑作出科学评价与推测判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关注生命起源的科学报道,并与同学们进行交流;2.通过小组讨论和探究推测,体验探究推测活动的科学性和严密性,体验探索生命奥妙的艰辛。学习方法1.推测判断;2.小组讨论辩论;3.分类归纳学习工具1.图片资料;2.学生讲述有关生命起源的故事;3.internet上的资源学习过程课前准备(事先1周安排)课前召开各班生物课代表和生物兴趣小组长会议,安排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搜集有关生命起源的传说、故事、新闻、媒体报道等。课时1:分析推测有关生命起源的几种“学说”[引入新课]推测判断一:“神创论”不攻自破。学生代表讲述“女娲造人”的故事,全班学生做出推测判断学生活动教师活动学生的推测判断安排语言表达较好的学生讲述“女娲造人“的故事。同学们,你们相信这种说法吗?不相信。因为没有确凿的科学证据,只是神话传说。“神创论“不攻自破。学习结论:女娲造人,上帝创造万物的“神创论”,没有科学的证据,只是一种传说,不攻自破。[课堂讨论]推测判断二:化学进化论学说米勒实验。学生活动教师活动学生的推测判断阅读资料1:分析原始大气中有哪些主要成分?请同

学们完成两个任务:1.写出原始大气中各个气体成分的化学式?2. 推测在原始大气中为什么没有氧气? 1.h2o、h2、nh3、ch4、co2、h2s;2.学生小组讨论推测得出;(1)氧元素,化学性质很活泼,少量水分解产生的氧分子,很快与其他物质形成氧化物;(比较科学)([)没有绿色植物,不能释放氧气;(一种猜测)阅读资料2:分析米勒的科学实验出示导学提示,帮助学生完成下列任务:1.米勒实验中运用了哪些气体?2.米勒实验中火花放电模拟了什么?3.米勒 实验中合成了什么物质?4.米勒实验证明了什么? 1.h2o、h2、nh3、ch42.模拟了原始地球的火花放电;3.合成了多种氨基酸;4.米勒实验说明,原始地球上尽管不能形成生命,可以能够形成构成生物体的有机物;学习结论:米勒实验证明了化学进化论中,从无机小分子物质→有机小分子物质,是有可能实现的。然而,目前由有机小分子物质到多分子体系再到原始生命的进化过程,人们还没有找到科学的证据。许多科学家认为从科学实验来找到能够作为“化学进化学说”的证据,难度很大;在这种现状下,促使科学家另辟新径,寻找新的途径来探索生命的起源。推测判断三:宇宙起源学说学生活动教师活动学生的推测判断阅读资料3:分析陨石成分,陨石中含有构成生物体所需要的有机物。同学们,通过分析陨石的成分,大家可以作出什么推测? 1.地球上的生物可能来自星外天体;2.星外天体有形成新生命的可能;阅读sts──探索地球外的生命学生分组阅读,分组讨论分析。导学提示:

第一章 第一节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1巧马中心学校 第一章人的由来 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一、教学目标 1、人类起源于哪一类动物? 2、从猿到人的的进化过程大致是怎样的? 二、自学指导 阅读课本P2-3。 1、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A.你认为人是怎么出现的? B.现代类人猿和人类有什么异同点? C.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什么? 完成课本p3页的观察与思考 阅读课本P4-5。 2、从猿到人的进化 A.1千万至2千万年前的地球环境和现在的地球环境有什么不同? B.少女露西(Lucy)的骨骼化石有什么特点? C.从古猿到人类的进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并没有谁能目睹到,那科学家们是以什么为证据推断出来的呢? 三、教学过程 课题导入 师:观察P3四种类人猿的图片,让学生说出名字。然后问人类为什么与现代类人猿在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等方面有这么样的相似? 生思考:略 师问:人与类人猿在进化上是怎样的关系呢?人类是不是同猿进化而来的呢?是怎样进化的呢? 师:投影这节课的主要板书,并介绍这节课要学习的主要内容(即学习目标)。 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新课教学 知识点一:共同的祖先 1.生物起源的两种观点:神创论和进化论。 2.人类和类人猿的比较: 根本区别: A.运动方式不同。类人猿主要是臂行;人类则是直立行走 B.制造工具的能力不同。类人猿可以使用自然工具,但是不会制造工具;人类可以制造并使 用各种简单和复杂的工具。 C.脑发育的程度不同。类人猿脑的容量约为400ml,没有语言文字能力;人脑的容量约为 1200ml,具有很强的思维能力和语言文字能力。 3.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能否制造和使用工具。 4.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知识点二:从猿到人的进化 5.进化的原因:地壳的运动剧烈,地球气候剧烈变化,森林面积减少,变成草原,森林古猿被迫到地面上生活。 6.进化的证据:化石

001第一章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含答案)

第一章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 一、选择题 科幻电影《流浪地球》讲述了地球因太阳“氦闪”而被迫逃离太阳系寻找新家园的故事。“流浪地球”计划分为三步:第一步,终止地球自转;第二步,将地球推入土星轨道,借助土星引力,弹射出太阳系;第三步,地球经历 2500 年的星际流浪,抵达新家园距离太阳最近的恒星——比邻星。下图为地球流浪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示意图中地球在 A、B、C 三个位置对应的天体类 型分是 A.行星—卫星—行星 B.行星—卫星—卫星 C.行星—行星—行星 D.行星—卫星—恒星 2.地球进入比邻星宜居轨道后,下列推测最不可信的 是 A.比邻星位于河外星系,能自身发光发热 B.比邻星较为稳定,能提供稳定的光照条件 C.地球与比邻星距离适中,能保持适宜的温度 D.比邻星周围的宇宙环境较为安全稳定 美国宇航局科学家对第一次银河系行星数量普查做出的估计,银河系内的行星数量是一个天文数字,至少达到500亿颗,其中大约有5亿颗坐落于所谓的“金发姑娘区”,也就是适居区。 据此完成3~4题。 3.对“金发姑娘区”描述不正确的是 A.这一地区的温度既不太高,也不太低,适宜生命存在 B.这一地区只有液态水的存在 C.这一地区宇宙环境比较安全 D.这一地区星球的表面可能存在大气层 4.地球具有生命存在条件和其成因的组合正确的是 A.适于生命呼吸的大气——适中的日地距离 B.稳定的光照——地球适中的质量和体积 C.适宜的温度——适中的日地距离 D.液态水——地球的大气成分 下图中的“蓝月亮”为科学家用计算机模拟出的银河系中一个可能孕育生命的外星天体,据推测它本身不发光,但该天体上光照良好。据此完成5~6题。 5.“蓝月亮”应属于 A.行星 B.恒星 C.卫星 D.彗星 6.“蓝月亮”上的光照可能来自 A.太阳 B.恒星 C.行星 D.地球 2016年11月14日晚,月亮与地球达到全年最近距离, 这是1948年以来月亮最接近地球的一次,出现了世纪最大“超级月亮”。图为摄于云南省曲靖市的月亮

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七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 第一章人的由来 本章分析 华工附中钟治春 本章内容涉及到人类起源和进化、人的生殖和发育、健康地度过青春期、计划生育等问题。在教材的安排上贯彻了以人与生物圈为主线构件框架体系的思路,内容广泛,有一定的时空跨度,力求引导学生在生物圈这个大的背景下思考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问题,并认识到人类与环境的关系是相互影响,发展变化的。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通过观察图片,让学生认识人类与现代类人猿的区别和联系,通过资料分析,认同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讲述人类起源和发展的过程,教学中应突出环境的作用,但又不是环境决定论;人类的起源突出直立行走、语言和工具的使用及脑的发达;还应强调人类有自然界中地位的变化,能力方面,本节重在培养资料分析能力、推测能力、想像能力,本节技能训练“区分事实和观点”对于培养科学探究能力有较高价值。第二节人的生殖,介绍的是人的个体形成方面的内容,这些内容与人类的生存和延续密切相关,因此,本节安排在作为物种的人的由来之后是顺理成章的。学生一方面对人的生殖有一定的神秘感,渴望了解这方面的知识,另一方面往往又怀有羞怯的心情。教师应当理解学生这样的心理活动,有针对性地设计本节教学的引入方式。本节的引言就像两个相互信任的朋友在交谈一件他们感兴趣的事,把人的生殖与学生学习过的被子植物生殖相联系,让学生觉得人的生殖其实没有什么特别的,而是生物界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教师还可以想出更加适合学生的方式,巧妙地打破学生碍于面子不敢大胆学习的心理,这样就能够使学生顺利地进入本节的学习。第三节青春期。是在介绍了人体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在人的个体发育时期青春期是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通过了解进入青春期的学生的身体生理和心理情况以及他们所产生的疑问,让学生真切感受到"这一节的教学内容,真正是我们自己的事情.我们只有了解这些事情,才有利于自身的健康发展,从而共同健康地度过青春期。第四节计划生育,首先安排资料分析,让学生分析我国人口的增长趋势。再安排探究:晚育的意义,控制我国人口过快增长和提高人口素质,与保护人类在内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园——生物圈以及各种资源密不可分。本节体现本册教材里人与生物圈密切相关这一主题,并引导学生认识到开展计划生育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通过本章的教学活动,应使学生在以下几方面得到发展:1、了解人类起源和发展与人类个体发生和发展的大致过程;2、通过观察、思考、探究、实验和资料分析等活动,加深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进一步提高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并实施探究计划、记录和分析探究结果等技能和发展科学探究能力。3、理解科学研究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在研究的过程中,不断会有新的发现和新的观点出现;启迪学生进一步养成勤

《第一节 生命的起源》教案

《第一节生命的起源》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描绘生命起源的主要过程。 2、举例说出生命起源的实验证据。 (二)能力目标 1、通过解释米勒实验的设计原理及结果,培养学生进行分析和推理的能力。 2、通过指导学生归纳生命起源的进化顺序,培养学生分析综合的思维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了解生命起源化学进化的过程,渗透生命物质变化发展的量变和质变的辩证统一观点。 2、通过了解我国探索生命起源所取得的成就,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难点: 1、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过程。 2、解释米勒实验和描述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过程。 教学重难点: 1、描述生命起源的过程。 2、理解说明生命起源的实验证据。 教学过程: 导入: 现在的地球上生物多种多样,可是在地球诞生之处,生物的情况并不是这样的。那么地球上的生物是怎样产生的呢?今天我们就来看看生命的起源是怎样的。 新授: 一、“神创论”没有事实依据 提问:神创论大家不陌生吧,那么你们能列举几个神创论的例子么? 答:女娲造人、上帝造人等。 讲解:很好,神创论认为,生命是神创造的,生命始终保持被创造时的形态和结构,而且一成不变。然而神创论没有任何事实依据,与科学相悖。

二、巴斯德实验推翻了“自然发生说” 自然发生学说:今天地球上的生物可以由非生命物质自然而然产生出来。 资料分析:巴斯德的“鹅颈瓶实验” 阅读课本实验装置,讨论下列问题: 1、为什么在鹅颈瓶口处有弯曲细长的玻璃管时,鹅颈瓶内的肉汤没有变质? 2、为什么打断鹅颈瓶的瓶颈后,瓶内的肉汤变质了? 3、为什么说这个实验彻底推翻了“自然发生说”? 三、科学家普遍认同“化学进化学说” 1、阅读:学生阅读课本的材料,找出生命起源的过程。 2、第一步:从原始大气到有机小分子 第二步:从有机小分子合成蛋白质、核酸等有机大分子 第三步:有机大分子在原始海洋中 形成原始生命,并进一步形成原始单细胞生物 3、讨论:米勒模拟原始地球条件的实验 (1)读图:米勒实验 火花放电的作用是:模拟原始的闪电 向装置内输入的气体主要是:水蒸气,甲烷,氮,二氧化碳,氢气等。 米勒提出的问题是:原始地球,有没有可能产生生命。 米勒作出的假设是:原始地球,有可能产生生命。 米勒在实验中搜集到的证据是:产生出原先不存在的各种氨基酸等有机小分子。米勒得出的结论是:在原始地球条件下,有可能由无机物生成多种简单的有机物。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和讨论,了解米勒实验是验证生命起源的第一步。 (2)了解:米勒实验被认为是开创了生命起源研究的新途径。 让学生理解原始海洋是原始生命的诞生地。 从原始海洋和现在海洋的不同点,来说明现代海洋是不可能再诞生原始生命的。四、总结 原始地球 火山爆发第一步有机小分子第二步有机大分子 原始大气第三步

八年级生物下册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第一节地球上生命的起源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第一节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能够描述“化学起源说”中关于生命起源的过程。 2.关注生命起源的不同观点,以及新的研究进展。 3.解释米勒实验的设计原理及结果,锻炼运用证据和逻辑进行分析推测的能力。 能力目标 通过对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过程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地球上的原始生命是由非生命物质逐步演化而来的,理解生命与非生命物质的统一性,掌握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过程。 情感态度目标 通过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过程的学习,帮助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结合对原始地球及现在地球状况的分析,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描述“化学起源说”中关于生命起源的过程,关注生命起源的各种观点。 教学难点 描述“化学起源说”中关于生命起源的过程。 三.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有关宇宙起源、星系形成和生命起源假说的视频资料、人类进化的视频资料;搜集各种神话传说资料;提前两周同兴趣小组成员,按照技能训练的方法完成肉汤的对比实验。 学生准备:通过互联网、图书馆、报刊等渠道搜集有关生命起源的各种资料,尤其是最新的报道资料,课堂上进行交流。 四.教学过程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引导学生:古代中国人相信“腐草化萤”“腐肉生蛆”“朽木化蝉”“白石化羊”等说法。讨论:这种观点是否正确?如果不正确,如何推翻这一观点? 教师展示:意大利医生雷迪第一次用实验证明了腐肉不能生蛆,蛆是苍蝇在肉上产的卵孵化形成的。雷迪的实验严谨而且有说服力,说明较大的动物不能自然发生。引导学生明确的认识到:科学的推测需要确凿的证据,仅凭空想往往是站不住脚的;科学推测不仅需要有严密的逻辑,还需要丰富的联想和想象。 让学生阅读教材P54的“技能训练”中的最后一段文字材料,并且能够对生命的起源作出推测。 【宇生说】 过渡语: 目前研究较多的两种学说是“宇生说”和“化学起源说”。 教师展示材料:60年代初,美国学者乔治克劳斯等在达斯马尼亚陨石中发现了和真菌相似的纤维包体,此陨石却与太阳同龄。这一发现似乎是宇宙生命论的有力证据;1969年9月28日,科学家发现,坠落在澳大利亚默奇森镇的一颗炭质陨石中就含有18种氨基酸,其中6种是构成生命蛋白质分子所必需

第一节 电的起源

第一节电的起源 一、电:物理学名词【electricity】 电在新拉丁语中写为“electricus”也就是“类似琥珀”的意思包括了许多种由于电荷的存在或移动而产生的现象。其中有许多很容易观察到的现象,如闪电静电等。还有一些比较生疏的概念像磁场.电磁感应等。 电是能的一种形式.包括负电和正电两类,它们分别由电子和质子组成,也可能由电子和正电子组合,通常以静电单位(如静电库仑)或电磁单位(如库仑)度量,从摩擦生电物体的吸引和排斥上可以观察到它的存在。在一定自然现象中(如闪电和北极光)也能观察到它,通常以电流的形式得到利用。 电是一种非自然现象,电是像电子和质子这样的亚原子粒子之间产生排斥和吸引力的一种属性,它是自然界四种基本相互作用之一,电或电荷有两种:我们把一种叫做交流电,一种叫直流电,通过实验我们发现带电物体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荷,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荷。这个在我们初中物理中已经学过,电在国际单位中的单位是库仑,1库仑=1安培/秒也就是说若导线中有1安培的稳恒电流,则在1秒内通过导线的横截面积的电量为1库仑,那么下面我们谈谈什么是电子,电子是如何运动的。

- + 在众多解释宇宙早期演化的理论中,大爆炸论是被广泛接受的科学理论,在大爆炸最初几秒钟时间,温度远远高于100亿K。那时光子的平均能量超过1.022MEV很多,有足够的能量来创生电子和正电子对。 电子是构成原子的基本粒子之一,质量极小,带负电,在原子中围绕原子核旋转。 通过上图:我们可以看出电子在围绕着原子核做旋转运动,但是它被空穴包围着。也就是说如果没有外力的作用下电子会呆在空穴里面不动,那么这时候这个原子核也就不呈现电性,我们称之为中性。如果物质经过摩擦后,要么会失去电子,留下更多的正电荷,要么增加电子,获得更多的负电荷,这个过程就称为摩擦生电。 也就是说电子在受外力的作用下会克服原子核的吸引力,脱离开原子核产生自由移动,这种外力有光.热.摩擦.变形.电压.磁力等。那么电子在脱离空穴以后就会呈现出电性,

《第一节 地球上生命的起源》教案4

《第一节地球上生命的起源》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地球上的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物质。 ②关注生命起源的不同观点及新的研究进展。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生命起源问题的探讨与资料分析,培养学生收集资料的能力、逻辑推理的能力、合作交流的能力以及运用证据和逻辑进行分析和推测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增强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积极探索科学的精神和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 ②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不迷信、敢于怀疑的思维品质。 二、教法 我根据自己对新课程改革的理论认识,结合本校学生实际,主要突出了几个方面:一是创设问题情景,充分调动学生求知欲,并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探究心理。二是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就是把教和学的各种方法综合起来统一组织运用于教学过程,以求获得最佳效果。在整个教学设计尽量做到注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触发学生的思维,使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学生的学习过程,以思维教学代替单纯的记忆教学。三是注重渗透数学思考方法。让学生在探索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创造性素质。因此,对本节课设计如下教学程序: 情景导入→提出问题→自主探究→引导分析→得出结论→应用于实践→概括总结三、学法 学会学习,是一个现代人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是在新的平台上“以发展为本”的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任务。本节课力图创设一个轻松、民主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阅读教材提供的相关资料进行猜想、讨论、交流,将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有机结合,并提供相关问题情境,运用所掌握的技能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首先联想生物的进化过程和不同时期地球上的生物,再提出问题:最早的生物从哪儿来

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

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同步练习题) 一、选择题 1.目前,人们认识到的宇宙是()A.由恒星和星云组成B.可借助天文望远镜观测到的物质 C.由不同形态的物质组成D.由天体系统构成的 2..天体具有的共同特性是()A.发光B.运动C.在同一公转轨道面上D.公转方向一致 3.我们在晴朗的夜空看到的点点繁星,绝大多数是()A.恒星B.星云C.行星D.卫星 4.光年表示() ①天体间的距离单位②光在天体间的运行时间 ③天体间的时间单位④光在一年中通过的距离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5.下列天体系统中,不包含地球的是()A.总星系B.太阳系C.银河系D.河外星系 6.在太阳系家族中()A.中心天体是地球B.体积最大的是土星 C.离地球最近的是金星D.离太阳最远的是海王星 7.离地球最近的天体是()A.太阳B.月球C.水星D.金星 8.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是()A.太阳B.月球C.火星D.水星 9.太阳系中行星具有的共同特征是 A.自转方向相同B.公转方向相同C.轨道半径相同D.公转周期相同10.除地球之外,类地行星还包括()A.水星、火星、土星B.月球、火星、金星 C.水星、金星、火星D.木星、土星、天王星 11太阳系小行星带位于() A.水星和金星之间B.金星和地球之间 C.地球和火星之间D.火星和木星之间 12.地球所处的“安全的宇宙环境”指的是()①太阳系中行星公转轨道近乎于一个平面②自转方向一致 ③宇宙中天体在同一轨道上运动④公转方向一致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①④ 13.地球的特殊性是指 A.地球有一个稳定安全的宇宙环境B.日地距离适中 C.地球有自西向东的公转运动D.地球上存在生命 14.地球上有生命存在的必需条件是()A.距离、体积、运动B.距离、温度、大气 C.温度、大气、水D.体积、大气、水 15.在下列天体中,能够发出可见光的天体是()A.行星B.恒星C.卫星D.流行体 二、综合题 16.读图1-1-2“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人教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下册 第一节 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初中八年级生物下册教案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人教版

地球上生命的起源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地球上生命的起源”是初中生物八年级(下)第三章“生物的进化”中的第一节的内容。谈到生物的进化,自然要先探讨有关地球上的生命起源,可以说本课是本章的重点,这样安排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但本节的内容与传统的教科书相比有很大的不同,具有一定开放性和伸缩性,加大了教学的难度。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紧扣课程标准,抓住重点,突破难点,采用多种教学方法,通过一定的资料向学生提出了生命起源的几种不同观点,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便能帮助学生顺利理解教学内容,从而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二、学情分析: 生命起源的知识一直是学生感兴趣、想探索的一个问题。学生在小学就接触过关于生命起源的相关知识,但对最原始的生命是怎样出现的却不甚清楚。所以,让学生课前分组进行了材料的收集,并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让学生在此基础上能进一步科学的认识生命的起源。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不迷信权威、敢于质疑的思维品质,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掌握关于生命起源的有关假说。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生命起源的不同观点 (2)描述地球生命化学起源的过程 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运用证据进行推测的科学方法。 (2)通过不同观点的介绍,培养学生的开放性和发散性思维的方法。 (3)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团体协作能力。 (4)培养学生收集资料,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价值目标: (1)通过对地球生命起源的探讨,培养求知和敢于怀疑的品质。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关注关于生命起源的不同观点 难点:“化学起源说”中关于生命起源的过程。 五、教学准备: 教师:①将学生分成7个大组预习教材内容,分配各组的收集相关资料。②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以组为单位,通过图书馆、互联网、报刊媒体等渠道搜集有关生命起源的各种信息观点,了解生命起源的各种观点,特别是最新的报道。③分组并选出小组长,准备好讨论材料。 六、课时按排 1课时

第一章第一节生命的起源

落实“五步导学”,打造“生命课堂” 第一章第一节生命的起源导学提纲 一、激趣导入,认定目标 1、导入新课:地球有大约46亿年的历史,那么地球上的生命是如何产生的呢?我们这节课来学习一下生命的起源。 2、展示目标: 1、描述生命起源的过程,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发展的关注和兴趣。 2、观察米勒的模拟实验,预测产生的有机小分子类别。 3、交流生命起源研究史上几种重要学说或假说的主要观点和证据。 4、认同生命的物质性,生物起源于非生物。 重点是:描述生命起源的过程; 难点是:探讨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过程的可能性。 二、学案引导,自主学习 (一)生命起源的几种假说 关于生命起源的几种假说,让学生分析、讨论,并阐述自己支持哪一假说,支 总结:大多数学者认为,地球上的原始生命是由非生命物质经过极其漫长的化学进化过程,逐渐演变而来的。 (二)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看书3—4页)结合课本示意图讨论分析回答: 三、合作探究,求同存异 (三)、生命起源的实验探索: 学习提示:阅读课本5页实验过程,分析实验现象 与结论。小组合作完成 生命起源的实验探索 在米勒的实验中,A代表____,B代表_____.;正负电极 放电产生火花代表当时的______。由B到C,实际上是模拟 ____过程。C中含有的有机物实际上是一些 ___________________。根据米勒及其他学者的实验结果, 可推测: 。 1965年我国科学工作者成功合成了具有生命活性的结晶 牛胰岛素验证了生命起源中由________形成_________的 可能性。 四、点拨精讲,释疑解惑 复习巩固: 第一节生命的起源 一、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 1、生命起源的基本条件: (1)原始大气:水蒸气、氢气、氨、甲烷、硫化氢、二氧化碳等 (2)能源:火山喷发释放的巨大热能、紫外线、闪电等 (3)原始海洋:生命起源的场所 2、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过程(四个阶段) A B C

第一节生命的起源学案

第一节生命的起源(学案) 授课人:刘慧授课班级:1、2、3、4 编号:1 学习目标 1、描述生命起源的过程,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发展的关注和兴趣。 2、观察米勒的模拟实验,预测产生的有机小分子类别。 3、交流生命起源研究史上几种重要学术或假说的主要观点和证据。 4、认同生命的物质性,生物起源于非生物。 学习重点 描述生命起源的过程,米勒的模拟实验。 学习难点 探讨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过程的可能性;形成生物进化的基本观点。 学法指导 1、看图和讨论法:通过课本上示意图,让学生能够生动、形象的理解课本 的知识,激发学习兴趣。 2、分析和思考法:通过分析课本中的有关知识思考有关的思考题,并提出 自己的看法及不明白的地方。 学习过程 自学提纲 一、基础知识 1、原始大气的主要成分括、、、、、 ,与现在的大气层相比没有。 2、根据原始生命化学进化过程示意图分析,从原始大气的无机物到原始生命,生命的化学进化过程经历了哪几个过程? 3、原始大气中无机物合成有机物的能量来自于。

4、在米勒模拟实验中,向密闭的实验装置中通入的气体代表。实验的火花放电模拟了原始地球的现象。 5、1965年,我国科学工作者利用,成功的合成了具有生命活性的。1981年,又利用简单的有机物,人工合成了组成生命的另一种重要物质。 二、分析讨论 1、为什么说原始海洋是原始生命的摇篮? 2、米勒的实验支持了生命起源过程的哪个阶段? 延伸·拓展 1.原始地球条件下,最初合成比较简单的有机小分子物质和形成有机大分子物质的场所依次是 A.原始海洋.陆地 B.原始大气.原始海洋 C.原始海洋.原始海洋 D.原始大气.原始大气 2.米勒模拟原始地球条件进行的模拟实验说明原始地球() A. 能形成构成生物体的有机物 B. 不能形成构成生物体的有机物 C. 能形成无机物 D. 能形成生命 3.下列关于地球上生命的起源和生物的进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现在地球上生物的种类与原始地球上的一样 B.地球上的生物经历了从无到有的过程 C.原始生命是在很短时间内完成的 D.环境的变化与生物进化无关 4.生物化学分析得知,人体体液中的钠离子.钾离子.钙离子.镁离子.氯离子等无机盐离子的比例跟海水中相应无机盐离子的比例接近。这个事实证明()

【公开课教案】 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第三章生物的进化 第一节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教学目标 1.能够描述“化学起源说”中关于生命起源的过程; 2.关注生命起源的不同观点,以及新的研究进展; 3.解释米勒实验的设计原理及结果,锻炼运用证据和逻辑进行分析和推测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描述“化学起源说”中关于生命起源的过程、关注生命起源的各种观点。 2.难点:描述“化学起源说”中关于生命起源的过程。 课前准备 1.有关宇宙起源、星系形成和生命起源假说的视频资料 2.学生课前通过阅读科普书籍了解生命起源的各种观点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通过图片展示广袤的宇宙、绚丽的银河、灿烂的太阳系行星、蔚蓝的地球……)广袤宇宙有无数的星体,然而只有我们蔚蓝的地球母亲孕育了千姿百态的生命。这些生命是怎样来到这地球上的呢? 关于这个问题,我们的祖先曾经有这样的传说。——“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

抟黄土作人。剧务,力不暇供,乃引绳于泥中,举以为人。故富贵者,黄土人;贫贱者,引绳人也。”(引自《太平御览》卷七八) 哪位同学为大家解释一下? 学生:说开天辟地以来,地球上本没有人,女娲用黄土捏泥人。 教师:很好,那么什么叫“剧务”,又什么是“引绳于泥中,举以为人”呢? 学生:大概是太劳累了,就用绳子浸在泥里,再举起来,甩出的泥点变成人。 教师:看来我们的同学们知识很渊博呀,那么,今天的科学家们对生命起源又有什么见解呢? (按照事先抽签的顺序进行小组发言。下面是发言的提纲,真正发言中不仅有形象生动的事例,还配合了教师提供的录像。) 小组1:我们小组负责介绍“宇宙起源”这部分内容。根据“宇宙大爆炸”的理论(这是目前一般接受的学说),150亿年前宇宙发生了大爆炸,爆炸喷射出了由氢和氦组成的星云,星云旋转运动着,并且缓慢地收缩,逐渐形成了一个密度较大的实体。由于收缩时磨擦产生的热量,温度继续上升,直到在高温下发生热核反应,释放出巨大的能量,这时就形成了一颗恒星。在恒星周围还有大量的气体和尘埃,它们彼此吸引、碰撞而聚合成为小的团块。这就是行星的形成。 小组2:我们小组来介绍原始地球的情况:根据第一小组介绍的宇宙爆炸的理论,地球逐渐收缩过程中温度很高,所以当地球表层温度逐渐下降时就表现为频繁的火山活动。火山喷发出的气体,形成了大气层。这个大气层不同于现在地球的大气层,它是没有氧气、氮气的,但有很多的水蒸汽。随着地球表面温度降低,大气层中的水蒸汽冷却形成雨水降落到地面上,雨水在地壳下陷及低落处聚集而成原始的海洋。原始海洋盐分很低,但溶解了大量的甲烷等火山喷发出的物质。 小组3:我们组负责汇报“米勒实验”:1953年,斯坦利·米勒在玻璃仪器里模拟原始地球条件进行了一项试验:(用动画展示实验仪器)。一个星期后他检测出很多简单的有机物,包括氰化氢、尿素,最重要的是:米勒还在他的产品中发现了甘氨酸和丙氨酸,这是所有氨基酸中最简单的,也是在各种蛋白质中最常见的。 小组4:我们汇报“其它生物学家的研究”:米勒试验结果公布后,许多生物学家便也开始进行同样的实验,他们都证实了米勒的实验。到1968年,蛋白质结构中的每一种重要的氨基酸,都用这样的实验制成了。美籍西班牙生物化学家胡安·奥罗于1961年和1962年实验生成了嘌呤、核糖和脱氧核糖,这是DNA和RNA的组成成分。1967年波南帕鲁玛又合成了一种属于“卟啉”类的分子,而绿色植物中极重要的叶绿素分子也属于卟啉类。至此,人们已经不怀疑生命所必需的所有化学物质,都可以在早期地球的海洋中被制造出来。 小组5:我们汇报的题目是“从有机物到原始生命”:当科学家通过实验认定原始地球可以形成简单有机物,就推断经过漫长的时间,这些简单有机物就可能形成脂肪、蛋白质、核酸等复杂的有机物。他们浸泡在原始海洋中,可能形成小泡。假如小泡中恰好包住了蛋白质、核酸及其它物质的适当混合物,就可能形成类似原核细胞的结构。但是这些过程完全都是推测,有些科学家做了相关的实验,如奥巴林的“微球体”实验和福克斯的“类蛋白质”实验,但在实验设计中都还有疑点。所以,关于有机物如何形成生命的,现在还没有人能说明白。 小组6:我们汇报的内容是“宇宙中的生命”:首先,类似太阳的恒星在银河系内1000亿颗,其中单星大约是400亿颗。假定所有单星都带有行星,还要行星到恒星的距离恰到好处、有水存在、与地球有类似的化学组成。计算表明,在上述400亿颗单星中,充其量也只有100万颗的周围有能使生命进化到高级阶段的行星。不过每颗行星上的生命应当处于不同的进化阶段。经过科学家计算,能够进化到高科技水平,并能发射无线电波的行星,大概只

(完整版)地球上生命的起源自测题及答案

地球上生命的起源自测题及答案 基础巩固 1科学地进行推测时不能() A.有确凿的证据B.凭空想像 C.有严密的逻辑推理D.有丰富的想像和联想 2关于生命起源,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物质 B.生命起源于原始陆地 C.现代地球上不可能再形成原始生命 D.原始大气中没有氧气 3原始生命起源的大致过程是() A.原始大气的主要成分→有机物→原始生命 B.火山熔岩的主要成分→有机物→原始生命 C.紫外线的主要成分→有机物→原始生命 D.原始地球表面土壤的主要成分→有机物→原始生命 4米勒等科学家通过实验模拟原始地球的条件和大气成分,合成了能组成蛋白质的一种有机物,这种有机物是() A.脂肪B.氨基酸C.葡萄糖D.基因 5根据米勒及其他学者的实验结果,可以对生命的起源作出的推测是() A.原始的生命可能来自其他星球 B.原始地球上存在着原始生命 C.原始地球上能产生构成生物体的有机物 D.以上三个选项都是 6有人根据从宇宙探测获得的资料推测,火星上有可能存在着较低等的生命类型,推测的依据是() A.火星上存在游离氧气 B.火星上有丰富的氨基酸 C.火星上存在DNA

D.火星上存在着水 7下图为意大利著名的实验生理学家斯巴兰让尼实验的过程图解,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这组对照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肉汤需要加热沸腾,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组烧瓶中为什么有微生物生成?________,通过甲、乙两组实验结果的对比,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此实验与我们学过的巴斯德________实验相似。 能力提升 8根据科学家的推测,46亿年前的地球所没有的现象是() A.雨雪现象B.熔岩横流 C.火山喷发D.电闪雷鸣 9原始大气,经宇宙射线、紫外线等作用,形成的物质是() A.简单的无机物质B.简单的有机物质 C.复杂的无机物质D.复杂的有机物质 10科学家认为生命起源的第一步是产生() A.有机大分子B.原始生命 C.原始单细胞生物D.有机小分子

第二章第一节宇宙和地球

第五周宇宙与地球课件教案 一、宇宙的起源 二、银河系 三、水星 水星是一颗类地行星,由于其非常靠近太阳,所以只会出现在凌晨成为晨星,或是黄昏出现作为昏星。除非有日食,否则在阳光的照耀下通常是看不见水星的。 水星位于地球与太阳之间的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处,平均大约为5000万千米,但这个距离会不断变化,最大可以达到2300千米这比地球的轨道变化值大5倍,水星的轨道更偏向于扁形,同时也反应了他的缓慢的旋转速度,水星的一天相当于地球的180天,因此太阳会长时间照射水星表面的某个区域,白天可能会很温暖,但是当夜幕降临没有大气层的保护,热量会不断的散发,温度骤降到零下180度,此时的氧气也会变成液体,同时也因为没有大气层保护减缓物质流的冲击,因此表面会留下许多因为流星撞击而产生的坑 四、金星 金星,是唯一一个没有磁场的行星,夜空中亮度仅次于月球,排第二,金星要在日出稍前或者日落稍后才能达到亮度最大。它有时清晨出现在东方天空,被称为“启明”。金星和水星是太阳系中仅有的两个没有天然卫星的行星。一直被认为是地球的姐妹星体,毕竟拥有着与地球相似的大小,重心引力也相似,与地球不同的是,金星距离太阳要近得多,大约是太阳与地球距离的三分之二,而且岩层比较厚,不像地球一样的拥有各种板块,但是他的周围有厚厚的云层,他会人有一种感觉,那就是待在金星上就像是待在地球的热带雨林,这里可能真的存在故事中所说的丰富的生命形态,但是探测器水手2号1962年到达金星开始传回数据,像我们揭示了这个地狱星球的真面目,金星表面的平均温度为460摄氏度,有时候能达到600度,重要的是他比水星的温度还要高,金属铅在他的表面会立即变为液体。 这颗行星拥有大气层,这儿也是他被认为是理想家园的理由,但是金星表面的气压却非常的高,大约是地球的9倍,因此风速比较慢,在金星的表面也没有检测到水的存在,也就是说进行的表面即不受风的影响也没有雨的冲刷,因此火山形貌可以保持较长的时间。人们

生物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一节 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第三章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 第一节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一、教材分析 有关地球上生命的起源问题,一直是科学家们关注和争论的焦点之一,也是学生愿意学习、了解和乐于参与的话题,而且很多学生通过书刊、电视等媒体,对生命的起源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本节课根据教师所掌握的材料以及学生获取信息的程度和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展示多媒体课件,以及精心设计疑问,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归纳总结的能力。本节课鼓励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像,从中体验探索生命起源的乐趣。科学总是从好奇心开始的,作出各种假设,经过重重关卡,最后寻找到真理。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描述生命起源的过程; 2、举例说出生命起源的实验证据。 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生命起源的猜想和讨论,促进学生发散性思维; 2、通过讨论,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以及合作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会运用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和认识生命的起源,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2、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发展的关注和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1、描述生命起源的主要过程; 2、举例说出生命起源的实验证据。 教学难点:描述生命起源的主要过程。 四、教法与学法 教法:运用多媒体进行直观教学和启发式教学,进行分组互动讨论教学。 学法:自主学习与小组合作、观察多媒体视频和分析资料相结合。 五、课前准备: 教师:有关宇宙起源、星系形成和生命起源假说的视频资料。 学生:学生课前通过阅读科普书籍,了解生命起源的各种观点。 六、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创设情境): 展示有关生命起源的多媒体视频资料,进而导入本课--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新课教学: 一生命起源的过程 地球生命的诞生一直是科学家们争论的焦点之一,虽然众说纷纭,但是大部分学者还是同意“化学进化学说”。 教师活动:课件展示40亿年前的地球状况,并让学生阅读课本,完成思考题。 学生活动:通过视频和课本了解原始地球的状况。 思考题(课件): 1.地球产生的年代?

地球上生命的起源优秀教学设计

第一节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教学目标: 知识:1、能够描述“化学起源说”中关于生命起源的过程; 2、解释米勒实验的设计原理及结论; 能力:解释米勒实验的设计原理及结论,锻炼运用证据和逻辑进行分析和推测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关注生命起源的不同观点,以及新的研究进展。 教学重点分析: 描述“化学起源说”中关于生命起源的过程、关注生命起源的各种观点。 对于生命的起源,一直是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是科学家关注和争论的焦点之一,也是学生乐于参与辩论的话题,所以此重点可以在学生讨论和归纳观点的同时得到落实。 教学难点分析: 对于米勒实验的装置和原理是学生理解和记忆的难点,要对装置中各部分模拟原始地球的相似性讲清,学生才能够理解此实验的意义所在。 教学策略: 本课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在七下人类起源中学生已经了解到人类的祖先是森林古猿,而对于生命的起源还存在很多疑问,在这节课中得到进一步讨论。在教师开始讲解前先给学生时间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自己知道的生命起源学说,然后派代表发言,然后教师再总结和补充。总结中,通过对例证的讲解,学生会逐渐认可“化学起源说”,并关注米勒实验的设计原理和结果。而对形成小分子有机物后的过程,有的过程已被实验证实,而在形成原始生命的这一步还没有实验证实,要鼓励学生有探索的精神并时刻关注关于生命起源新的研究进展。本课需要1课时。 课前准备:制作课件,搜集关于生命起源的学说资料。 教学设计:

板书: 第七单元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 第三章生物的进化 第一节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一、生命起源学说 化学起源学说 二、原始生命的形成过程 有机小分子→有机大分子→有机高分子体系→原始生命 三、生命起源大约发生在距今 45-35 亿年间。 课后反思: 本课对于学生的发散思维、求异思维,尊重客观事实、不迷信权威、敢于怀疑的思维品质的培养,搭建了一个较好的平台。在生命起源假说的讨论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大胆发言,这样才能让学生们更关注生命科学。对于米勒实验的装置的合理性要讲清,学生才能理解并认可其实验结果。在有机小分子形成后原始海洋中形成原始生命的过程要给出学生不同科学家提出的假说,让学生们认识到当出现新的证据时,一切科学知识都可能发生变化。更要通过习题和资料分析加强学生对假说、证据、推测、想象的理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