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八脉歌诀

二十八脉歌诀
二十八脉歌诀

二十八脉歌诀

浮脉类:浮洪濡芤革散

浮脉为阳表病居,按之不足举有余,浮而有力多风热,浮而无力是血虚。

拍拍而浮是洪脉,来时虽盛去时衰,波涛汹涌脉体阔,相火炎炎热病裁。

浮而柔细方为濡,精血不荣湿气阻。

浮大中空乃是芤,失血亡阴葱管候。

弦硬搏指革浮取,外坚中空按鼓皮,男子亡血失精候,妇人半产漏下疾。

浮散无根飞杨絮,按之全无至难齐,元气离散是大虚。

沉脉类:沉伏牢弱

举之不应按有余,沉脉虚实皆为里。

推筋着骨始得伏,厥证痛极属邪闭。

牢脉沉实大弦长,阴寒内实少思量。

沉细极软为弱脉,濡之沉者不虚才怪。

弱迟脉类:迟结涩徐

不足四至已一息,迟则为寒辨实虚。

脉来缓慢乱止为结,阴盛气结寒痰瘀血。

往来艰涩难流利,轻刀刮竹病蚕饥,有力血瘀兼气滞,无力便是精血虚。

一息四至应指徐,平缓从容病无力,或风或湿或脾虚。

缓数脉类:数动疾促

数脉一息五六至,数则为热分虚实。

动脉专司痛与惊,厥厥动摇如豆形,滑数有力指下明。

一息七八便为疾,阳极阴竭脱元气。

脉来急促止无常,阳盛热实细端详,有力痰食与肿痛,无力虚脱又何妨虚脉类:虚细微代短

举之不足按之空虚,气血脏腑虚而又虚。

中取应指细如线,气血劳损虚可见,热入心营兼数象,不忘湿邪遏脉关。

脉微欲绝细软极,若有若无好依稀,轻取似无是阳微,重按似无竭阴气。

止有定数代脉中,良久复来再前行,脏气衰微难接续,损伤惊恐痛与风。

首尾俱短难满部,气虚气滞短脉主

短实脉类:实紧长滑弦

三部有力皆充实,有形实邪体内滞。

紧脉紧张又拘急,如牵绳索行有力,为寒为痛为食积。

长脉首尾越本部,如循长杆布指疏,肝阳内热有余证,或是气血皆充足。

应指圆滑往来利,如珠走盘滑替替,痰饮食滞与实热,妇人当是经孕期。

端直以长按琴弦,肝胆痛证疟与痰,土虚木旺乘脾胃,春应东方正盎然

中医常见的28种脉象详解!

中医常见的28种脉象详解! 1.浮脉轻取即得,重按稍减而不空,举之有余,按之不足。 特征:脉管的搏动在皮下较浅表的部位,即位于皮下浅层,轻取即得,按之稍减而不空。 意义:一般见于表证,亦见于虚阳浮越证。 2.沉脉轻取不应,重按始得,举之不足,按之有余 特征:脉管搏动部位在皮肉之下靠近筋骨之处,因此用轻指力按触不能察觉,用中等指力按触搏动也不明显,只有用重指力按到筋骨间才能感觉到脉搏的明显跳动。 意义:多见于里证,有力为里实证;无力为里虚证。亦可见于正常人。 3.迟脉脉来迟慢,一息不足四至(相当于每分钟脉搏60次以下)。 特征:脉管搏动的频率小于正常脉率。 意义:多见于寒证,迟而有力为实寒;迟而无力为虚寒。亦见于邪热结聚之实热证。 4.数脉买来急促,一息五至以上而不满七至(每分钟90-120次之间)。 特征:脉率较正常为快,比疾脉慢。 意义:多见于热证,亦见于里虚证。

5.虚脉三部脉举之无力,按之空豁,应指松软。异食无力脉象的总称。 特征:脉搏搏动力量软弱,寸、关、尺三部,浮、中、沉三候均无力。 意义:见于虚证,多为气血两虚。 6.实脉三部脉充实有力,其势来去皆盛。亦为有力脉象的总称。 特征:脉搏搏动力量强,寸、关、尺三部,浮、中、沉三候均有力量,脉管宽大。 意义:见于实证、亦见于常人。 7.洪脉脉体宽大,充实有力,来盛去衰,状若波涛汹涌。 特征:脉体宽大,搏动部位浅表,指下有力。 意义:多见于阳明气分热盛。 8.细脉:脉细如线,但应指明显。 特征:脉道狭小,指下寻之往来如线,但按之不绝,应指起落明显。 9.滑脉往来流利,应指圆滑,如盘走珠。 特征:脉搏形态应指圆滑,如同圆珠流畅地由尺部向寸部滚动,浮、中、沉取可感觉到。 意义:多见于痰湿、食积和实热等病证。亦是青壮年的常脉,妇女的孕脉。 10.涩脉形细而行迟,往来艰涩不畅,脉势不均。

-二十八脉脉象与主病歌诀

李中梓《诊家正眼》二十八脉脉象与主病歌诀 浮脉 【体象歌】浮在皮毛,如水漂木;举之有余,按之不足。 【主病歌】浮脉为阳,其病在表。寸浮伤风,头疼鼻塞;左关浮者,风在中焦;右关浮者,风痰在膈;尺脉得之,下焦风客,小便不利,大便秘涩。 【兼脉歌】无力表虚,有力表实。浮紧风寒,浮迟中风;浮数风热,浮缓风湿。浮芤失血,浮短气病;浮洪虚热,浮虚暑惫;浮涩血伤,浮濡气败。 沉脉 【体象歌】沉行筋骨,如水投石;按之有余,举之不足。 【主病歌】沉脉为阴,其病在里。寸沉短气,胸痛引胁;或为痰饮。或水与血。关主中寒,因而痛结;或为满闷,吞酸筋急。尺主背痛,亦主腰膝;阴下湿痒。淋浊痢泄。 【兼脉歌】无力里虚,有力里实。沉迟痼冷,沉数内热;沉滑痰饮,沉涩血结;沉弱虚衰,沉牢坚积;沉紧冷疼,沉缓寒湿。 迟脉 【体象歌】迟脉属阴,象为不及;往来迟慢,三至一息。 【主病歌】迟脉主脏,其病为寒。寸迟上寒,心痛停凝;关迟中寒,癥结挛筋;尺迟火衰,溲便不禁,或病腰足,疝痛牵阴。 【兼脉歌】有力积冷,无力虚寒。浮迟表冷,沉迟里寒;迟涩血少,迟缓湿寒;迟滑胀满,迟微难安。 数脉 【体象歌】数脉属阳,象为太过;一息六至,往来越度。 【主病歌】数脉主腑,其病为热。寸数喘咳,口疮肺;关数胃热,邪火上攻;尺数相火,遗浊淋癃。 【兼脉歌】有力实火,无力虚火。浮数表热,沉数里热。阳数君火,阴数相火。右数火亢,左数阴戕。 滑脉 【体象歌】滑脉替替,往来流利;盘珠之形,荷露之义。 【主病歌】滑脉为阳,多主痰涎。寸滑咳嗽。胸满吐逆;关滑胃热,壅气伤食;尺滑病淋,或为痢积,男子溺血.妇人经郁。 【兼脉歌】浮滑风痰,沉滑痰食。滑数痰火,滑短气塞。滑而浮大,尿则阴痛。滑而浮散,中风瘫痪。滑而冲和,娠孕可决。 涩脉 【体象歌】涩脉蹇滞,如刀刮竹;迟细而短,三象惧足。 【主病歌】涩为血少,亦主精伤。寸涩心痛,或为怔忡。关涩阴虚,因而中热;右关土虚,左关胁胀。尺涩遗淋,血利可决;孕为胎病,无孕血竭。 【兼脉歌】涩而坚大,为有实热;涩而虚软,虚火炎灼。 虚脉 【体象歌】虚合四形,浮大迟软;及乎寻按,几不可见。 【主病歌】虚主血虚。又主伤暑。左寸心亏,惊悸怔忡;右寸肺亏,自汗气怯。左关肝伤,血不营筋;右关脾寒,食不消化。左尺水衰,腰膝痿痹;右尺火衰,寒证蜂起。 实脉 【体象歌】实脉有力,长大而坚;应指愊愊,三候皆然。 【主病歌】血实脉实,火热壅结。左寸心劳,舌强气涌;右寸肺病,呕逆咽疼。左关见实,肝火胁痛;右关见实,中满气疼。左尺见之,便闭腹疼;右尺见之,相火亢逆。

《中医诊断学》课后习题

绪论 一、简答题 1、xx中医诊断学? 2、试述中医诊断学的临床意义。 3、中医诊断学的基本原则有些? 4、四诊和诊病、辨证的关系怎样理解? 5、如何理解中医诊断学的整体察病: 6、如何理解中医诊断疾病时要强调四诊并重? 7、怎样理解病证合参的诊断原则? 8、明、清时期对于伤寒、温病的辨证有哪些成就? 第一章问诊 一、名词解释: 壮热,潮热,阳明潮热,湿温潮热,阴虚潮热,自汗,战汗,除中,里急后重,完谷不化,五更泻,滑泻失禁,肛门气坠,溏结不调,癃闭,余沥不尽。 二、简答题 1、写出正确的和错误的主诉各一个,错误主诉应指出错误所在? 2、背诵“十问歌”的内容。 3、xx恶寒、畏寒?各有何意义? 4、阐述恶寒发热的机理。 5、怎样根据恶寒发热辨别外邪的性质?

6、但寒不热有几种类型?各有何意义? 7、简述壮热的表现及机制? 9、简述xx潮热的特点及意义。 10、气虚发热有何特点?其机制如何? 11、你如何理解“阳加于阴谓之汗”的意义? 12、怎样根据表证出汗情况辨别外邪的性质? 13、何谓绝汗?怎样区别亡阴之汗与亡阳之汗? 14、简述半身汗出的点及其临床意义。 15、简述十二类疼痛性质的名称、特点和意义。 16、怎样鉴别疼痛的虚实性质? 17、何谓头晕?怎样辨析头晕的临床意义? 18、xx心悸?怎样鉴别惊悸和怔忡? 19、xx耳鸣、耳聋、重听? 20、怎样鉴别耳鸣的虚实性质? 21、何谓目眩?怎样辨析目眩的临床意义? 22、xx失眠?简述失眠的临床分类。 23、xx嗜睡?怎样辨析嗜睡的意义? 24、口渴欲饮包括哪些类型?各有何意义? 25、食欲减退有何意义? 26、何谓厌食?怎样辨别厌食的临床意义? 27、简述消谷善饥、饥不欲食的含义和临床意义。

26种脉象

二十六种常用脉象的辨别方法 在诊疗实践中,用二十六种常用脉象及其相兼脉,可以概括临床错综复杂、千变万化的脉象,基本上可以满足“辨证论治”的需要。因此,对二十六种常用脉象的辨别和分析,是对复杂脉象进行辨别和分析的基础。 对脉象的辨别,必须掌握正常脉象,并熟识二十六种常用脉象的脉形规范。这是最重要的依据。其次,要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和娴熟的技术。此外,有很多方法可灵活掌握。比如,将脉象“分类”的方法、“互相对比”的方法、“知常达变”的方法、“察独”的方法等。 对脉象进行分析,涉及范围太广,内涵极其丰富。但总的说,是根据脉象变化分析疾病的成因、性质、病位、发展趋势和病理机制等,为“辨证论治”提供重要依据。 对脉象的辨别和分析,是脉诊用于临床的关键环节,是脉诊参与“辨证论治”过程的纽带和桥梁。历代医家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经验。但是,由于二十六种常用脉象的脉形规范和实际意义被埋没或被误解了一部分,直接影响了脉象的辨别和分析。比如,革脉和代脉,其实际意义,主要是对脉象的变化或转变进行辨别和分析。然而,因其实际意义被埋没,几乎未能发挥作用。再如动脉,其实质是非窦性心律的脉形。然而,因其实际意义被埋没,并未发挥诊断非窦性心律的作用。这些事实说明,对脉象进行辨别和分析的方法与内容,都需要进一步充实和完善。 据考证,古代医家精心筛选确定的二十六种常用脉象,是一个严谨而科学的组合,不仅反映了寸口脉变化的相关方面,而且反映了对复杂脉象进行辨别和分析的多种方法。并且,这些方法很实用,既简便又准确。因此,应该将这些方法再充实到现在的诊脉方法。 1,辨别和分析反映脉位的脉象 反映脉位的脉象分四类:一是浮脉,二是不浮不沉之脉,三是沉脉,四是伏脉。其辨别方法是,首先确定将寸口部位“按之至骨”所用的指力。然后,再用相应指力辨别寸口脉在哪一部。根据寸口脉在“五部”的顺序,可准确辨别脉位的变化。 为便于叙说,暂将“按之至骨”的指力称“总指力”。根据“总指力”,可具体掌握对“五部”分别进行诊察的相应指力。比如:辨别浮脉,所用指力不超过“总指力”的“五分之二”。辨别沉脉,用指力大于“总指力”的“五分之三”。辨别不浮不沉之脉,所用指力相当于“总指力”的“五分之二”与“五分之三”之间。若用“总指力”不能触及脉体,需大于“总指力”才能触及的脉体,是伏脉。用以上方法,可以准确辨别脉位的变化。其他脉象若以脉位变化为构成条件,都是相兼脉。比如,“濡脉”是“细而软”兼“浮”,“弱脉”是“细而软”兼“沉”。再如,“脉浮数”是“浮脉”与“数脉”相兼,“脉沉数”是“沉脉”与“数脉”相兼。显然,这都是非常准确的辨别方法。 对脉位变化的分析,一般认为,浮脉主表,沉脉主里,这是一般规律。临诊时,表证脉不浮或里证脉不沉,其诊断作用更重要。必须将脉位变化的一般规律和特殊意义综合起来进行分析,才能充分体现脉位变化的诊断作用。比如,《伤寒论》第九十二条说:“病发热头痛,脉反沉,若不差,身体疼痛者,当救其里,四逆汤方。”第三百零一条说:“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附子细辛汤主之。”这两条所论都是“表证”,但其脉不“浮”而反“沉”。

28种脉象(各种脉与主病)

1、各种脉与主病: (1)浮脉 浮脉脉图 [脉象] 轻取即得,重按稍减而不空,举之泛泛而有余。 [主病] 表证。亦主虚证。 [说明] 浮脉主表,反映病邪在经络肌表的部位。邪袭肌腠,卫阳抵抗外邪,则脉气鼓动于外,应指而浮。但久病体虚,也有见浮脉的,多浮大无力,不可误作外感论治。 (2)沉脉 沉脉脉图 [脉象] 轻取不应,重按始得。 [主病]里证,有力为里实,无力为里虚。 [说明] 邪郁于里,气血内困,则脉沉而有力;若脏腑虚弱,正气不足,阳虚气陷,不能升举,脉气鼓动无力,故脉沉而无力。 (3)迟脉

迟脉脉图 [脉象] 脉来迟慢,一息不足四至(相当于每分钟脉搏60次以下)。 [主病] 寒证。有力为寒积,无力为虚寒。 [说明] 寒凝气滞,阳失健运,故脉象见迟,迟而有力为冷积实证;迟而无力,多属虚寒。但邪热结聚,阻滞血脉流行,也见迟脉,但迟而有力,按之必实,如伤寒阳明病脉迟可下之类,故脉迟不可概认为寒证,当脉症合参。 久经锻炼的运动员,脉迟而有力,则不属病脉。 (4)数脉 数脉脉图 [脉象] 一息脉来五至以上。(相当于每分钟脉搏在90次以上)。 [主病] 热证。有力为实热,无力为虚热。 [说明] 邪热亢盛,气血运行加速,故见数脉,必数而有力;久病阴虚,虚热内生,脉也见数,必数而无力;若阳虚外浮而见数脉,必数大而无力,按之豁然而空,上述三者鉴别,还当脉症合参。 (5)洪脉(附大脉) [脉象] 洪脉极大,状若波涛汹涌,来盛去衰。 [主病] 气分热盛。 [说明] 内热充斥,脉道扩张,气盛血涌,故脉见洪象,若久病气虚,或虚劳,失血,久泄等病证见洪脉,则多属邪盛正衰的危候。

2020年28脉象与主病歌诀(课件)

2020年28脉象与主病歌诀(课件) 二十八脉象与主病歌诀 浮脉 浮统五脉(濡、革、洪、微、散) 【体象歌】浮在皮毛,如水漂木;举之有余,按之不足. 【主病歌】浮脉为阳,其病在表.寸浮伤风,头痛鼻塞;左关浮者,风在中焦;右关浮者,风痰在膈;迟脉得之,下焦风客,小便不利,大便秘涩. 【兼脉歌】无力表虚,有力表实。浮紧风寒,浮迟中风;浮数风热;浮缓风湿。浮芤失血,浮短气病;浮洪虚热,浮虚暑惫;浮涩血伤,浮濡气败。 沉脉:沉含四脉(伏、细、牢、弱)【体象歌】沉行筋骨,如水投石;按之有余,举之不足。 【主病歌】沉脉为阴,其病在里。寸沉短气,胸痛引肋;或为痰饮,或水与血。关主中寒,因而痛结;或为满闷,吞酸筋急.迟主背痛,亦主腰膝;阴下湿痒,淋浊痢泄。【兼脉歌】无力里虚,有力里实.沉迟痼冷,沉数内热;沉滑痰饮,沉涩血结;沉弱虚衰,沉牢坚积;沉紧冷痛,沉缓寒湿.......感谢聆听 迟脉?【体象歌】迟脉属阴,象为不及;往来迟慢,三至一息. 【主病歌】迟脉主脏,其病为寒.寸迟上寒,心痛停凝;关迟中寒,症结挛筋;尺迟火衰,溲便不禁,或病腰足,疝痛牵阴。?【兼脉歌】有力积冷,无力虚寒。浮迟表冷,沉迟里寒;迟涩血少,迟缓湿寒;迟滑胀满,迟微难安。数脉 【体象歌】数脉属阳,象为太过;一息六至,往来越度。

【主病歌】数脉主腑,其病为热。寸数喘咳,口疮肺痈;关数胃热,邪火上攻;尺数相火,遗浊淋癃. 【兼脉歌】有力实火,无力虚火。浮数表热,沉数里热。阳数君火,阴数相火.右数火亢,左数阴戕。 滑脉?【体象歌】滑脉替替,往来流利;盘珠之形,荷露之义. 【主病歌】滑脉为阳,多主痰涎。寸滑咳嗽,胸满吐逆;关滑胃热,壅气伤食;迟滑病淋,或为痢积,男子溺血,妇人经郁。 【兼脉歌】浮滑风痰。沉滑痰食.滑数痰火,滑短气塞。滑而浮大,尿则阴痛。滑而浮散,中风瘫痪。滑而冲和,娠孕可决。? 涩脉 【体象歌】涩脉蹇滞,如刀刮竹;迟细而短,三象俱足。 【主病歌】涩为血少,亦主精伤.寸涩心痛,或为怔忡。关涩阴虚,因而中热;右关土虚,左关肋胀.尺涩遗淋,血利可决;孕为胎病,无孕血竭。 【兼脉歌】涩而坚大,为有实热;涩而虚软,虚火炎灼。 虚脉 【体象歌】虚合四形,浮大迟软;及乎寻按,几不可见。 【主病歌】虚主血虚,又主伤暑.左寸心亏,惊悸怔忡;右寸肺亏,自汗气怯。左关肝伤,血不营筋;右关脾寒,食不消化.左尺水衰,腰膝痿痹;右尺火衰,寒症蜂起. 实脉 【体象歌】实脉有力,长大而坚;应指愊愊,三侯皆然。 【主病歌】血实脉实,火热壅结。左寸心劳,舌强气涌;右寸肺病,呕逆咽痛。

28部诊脉顺口溜

28部诊脉顺口溜 人体脉气在病理因素影响下,反映出不同的脉象,称为病理脉象,简称“病脉”。 脉象名称很难记得完整准确,临床上更不容易掌握脉象,没有记忆规律,给初学者带来学习难度,有许多中医大夫,不一定能够完整记下28部名称。 强记四句顺口溜,让你记住28部脉象名称,以便进一步掌握脉理和诊脉要领,对中医临床医疗过程中准确使用“脉诊”,有重要作用。 浮沉迟数缓滑涩,虚实微洪紧弦革, 牢伏散动长短芤,促细濡弱疾代结。 四句顺口溜,二十八个“字”,一个“字”代表一部脉象名称,即指28部常见病理脉象。 分别依次是:浮脉、沉脉、迟脉、数脉、缓脉、滑脉、涩脉、虚脉、实脉、微脉、洪脉、紧脉、弦脉、革脉、牢脉、伏脉、散脉、动脉、长脉、短脉、芤脉、促脉、细脉、濡脉、弱脉、疾脉、代脉、结脉。 其脉象和主病是: 一、浮脉:脉象轻取即得,重按稍弱,如水上漂木。主表证。有力为表实,无力为表虚。 沉脉:脉象轻取不应,重按始得,如石沉水底。主里证。有力为里实,无力为里虚。

迟脉:脉象一息三至,脉来去极慢。主寒证。有力为寒实疼痛,无力为阳损虚寒。 数脉:脉象是一息六至,脉流薄疾。主热证。有力为实热,无力为虚热。 二、缓脉:舒缓均匀,一息四至,如初春杨柳舞风之象。主湿病。 滑脉:脉象往来流利,应指圆滑,如珠走盘。主病痰、湿、实热、胎妊。 涩脉:往来坚涩,状如轻刀刮竹,极不流利。主病:血少、伤精、反胃、亡阳、血痹。 虚脉:脉象轻按大而迟缓,稍加重按松软无力,甚至更有一种极度空虚之感。主虚证。如暑伤元气,心虚血少等。 三、实脉:脉象轻取重按,脉大且长,坚劲有力。主实证。热藴三焦。微脉:脉象极细而软,按之欲绝,若有若无。主气血俱虚。 洪脉:脉象指下极大,来盛去衰,势如波涛汹涌。主阳热亢盛。 紧脉:脉象绷急,往来有力,弹击于指,状如牵绳转索。主病寒、痛、宿食。 四、弦脉:脉象端直以长,如张弓弦,从中直过,挺然指下。主病:肝病。胸胁胀痛,疟疾。 革脉:脉象浮而搏指,中空外坚,如按鼓皮。主病:亡血、失精、半产、崩漏。 牢脉:脉象似沉似伏,实大弦长。主病:沉寒痼冷,疝,癥,瘕。

中医病例鉴别诊断

一、咳嗽的鉴别诊断: 1、咳嗽与喘证:喘证可以兼有咳嗽,但主要以呼吸困难,甚至张口抬肩,鼻翼煽动,不能平卧为特征。 2、咳嗽与肺胀:肺胀常伴有咳嗽症状,但肺胀有久患咳、哮、喘等病证的病史,除咳嗽症状外,还有胸部膨满,喘逆上气,烦躁心慌,甚至颜面紫暗,肢体浮肿等症,病情缠绵,经久难愈。 3、咳嗽与肺痈:肺痈以咳嗽、胸痛、发热、咳吐大量腥臭脓血痰为特征,病机为热壅血瘀,蕴毒化脓而成。 4、咳嗽与肺痨:咳嗽是肺痨的主要症状之一,其特点是干咳,或痰中带血,或咳血痰,但尚有低热、盗汗、身体消瘦等主要症状,具有传染性,X线胸部检查有助鉴别诊断。 二、胁痛鉴别诊断: 1、胁痛与悬饮:悬饮可表现为胁肋疼痛、但表现为饮留胁下、胸肋胀痛、持续不已伴咳嗽、咳痰、呼吸疼痛时加重、常喜向病侧睡卧,侧肋间饱满,叩呈浊音,或见发热,一般不难鉴别。 2、胁痛与胸痛:胸痛以胸部胀痛为主,可涉及胁肋部,常伴有胸闷不舒,心悸短气,咳嗽喘息,痰多等心肺病证候;胁痛部位在一侧或两侧胁肋部胀痛或窜痛为主,常伴口苦、目眩等肝胆病症状。 3、胁痛与胃脘痛:胃脘痛部位在上腹中部胃脘处,兼有恶心嗳气,吞酸嘈杂等胃失和降的症状;而胁痛部位在上腹两侧胁肋部,常伴恶心,口苦等肝胆病症状。 三、黄疸的鉴别诊断: 1、黄疸与萎黄:黄疸的发病与感受外邪,饮食劳倦或病后有关,其病机为湿滞脾胃、肝胆疏泄,胆汁外溢;其主症为目黄、身黄、小便黄。萎黄之病因与饥饱劳倦、病后失血有关,其病机为脾胃虚弱、气血不足、肌肤失养。其特征是双目不黄,常伴有眩晕、气短、心悸等症。 2、阳黄与阴黄的鉴别诊断:临证应根据黄疸的色泽,并结合症状、病史予以鉴别。阳黄以皮肤黄色鲜明、发病急、病程短、伴身热口干苦、舌苔黄腻、脉弦数。急黄为阳黄之重症,病情急骤,疸色如金,兼见神昏、发斑、出血等危象。阴黄面色晦暗、病程长、病势缓、伴纳少、乏力、舌淡、脉迟或细缓。 四、积聚的鉴别诊断: 1、积聚与痞满:痞满是指腹部痞塞不通,满闷不舒,系自觉症,而无块状扪及。积聚是指腹内有结块,或痛或胀,不仅是自觉症状,而且有结块扪及。

15种常见脉象的疾病对应

2014江西医疗卫生招聘中医备考:15种常见脉 象的疾病对应 人体大致有28种脉象,每一种脉象都是对人体机能的反映,都有所对应的病症范围。中公卫生人才网带着大家学习几种常见脉象对应哪些疾病。 1.实脉:寸关尺三部脉皆有力.主病:实证:邪气亢盛而正气充足,正邪相搏,气血充盈脉道,搏动有力。 2.沉脉:轻按不得,重按乃得。特点为脉搏部位较深。主病:里证。有力为里实,无力为里虚。邪郁于里,气血阻滞阳气不畅,脉沉有力为里实;脏腑虚弱,阳虚气陷,脉气鼓动无力,则脉沉无力。 3.弦脉:脉挺直而长,如按弓弦,有劲有弹力,脉管的硬度大。主气郁,肝胆病证及痛证。常见于外感少阳证,肝病,胆病,高血压病,动脉硬化及各种疼痛病证。 4.洪脉:脉形洪大,脉来如波涛汹涌,来盛去衰,脉形宽,波动大。主热证,阳热亢盛。常见于高热病人。 5.数脉:脉搏急促,(每分钟脉搏在90次以上)。特点是较正常脉搏至数快。主病:热证。有力为实热,无力为虚热。外感热病初起,脏腑热盛,邪热鼓动,血行加速,脉快有力为实热。阴虚火旺,津血不足,虚热内生,脉快而无力为虚热。

6.促脉:脉来急数,时而一止,止无定数,即脉搏快有不规则的间歇。为阳盛热实,或气血痰食停滞,见于气血痰食瘀滞,肿痛,诸实热证。脉细促而无力,多为虚脱之象。 7.滑脉:脉来流利圆滑,如盘滚珠,多属邪盛,痰食内滞。气血充盛的正常人有时可见此脉,妇女妊娠时多见此脉,病脉则多见于痰饮、食滞、瘀血、实热,如各种炎症,消化不良,实证闭经、恶性肿瘤等。 8.浮脉:轻按可得,重按则减。特点为脉搏部位表浅。主病:表证由于外感病邪停留于表时,卫气抗邪,脉气鼓动于外,故脉位浅显。浮而有力为表实;浮而无力为表虚。内伤久病因阴血衰少,阳气不足,虚阳外浮,脉浮大无力为危证。 9.缓脉:一息四至,不快不慢,不强不弱,脉来和缓,脉的硬度、张力适中,是有胃气的正常脉象,见于健康人。病脉则见于气机为湿所困之湿证,或病后复元。 10.迟脉:脉搏缓慢,(每分钟脉搏在60次以下)。主病:寒证。有力为实寒,无力为虚寒。寒则凝滞,气血运行缓慢,脉迟而有力为实寒证。阳气虚损,无力运行气血,脉迟而无力,为虚寒证。运动员和重体力劳动者,脉象常迟,属生理状态。 11.细脉:脉按之细小如线,起落明显。主病:虚证,多见于阴虚、血虚证。又主湿病。阴血亏虚不能充盈脉道,或湿邪阻压脉道,脉细小。

二十八脉的示意图、脉象、示意图解、主病

二十八脉的示意图、脉象、示意图解、主病 脉象由脉位、脉力、脉率、脉形等的混合演变构成28脉。脉象示意图即以图象表达脉象的位置、力量、形状和频率等。以便初学脉学者易于识别掌握。脉象示意图,将正常人的脉搏力量假设作6个脉力单位,在示意图上以五个黑格表示。 脉象由脉位、脉力、脉率、脉形等的混合演变构成28脉。脉象示意图即以图象表达脉象的位置、力量、形状和频率等。以便初学脉学者易于识别掌握。脉象示意图,将正常人的脉搏力量假设作6个脉力单位,在示意图上以五个黑格表示浮、中、沉,每部脉象分别用三图表示之。代表诊脉时浮中沉三候。正常人脉的宽度,假设作两个单位计算,在示意图中于脉搏升波的基底部用两个黑格表示,如脉细则填画一个或一个半横格,大脉、洪脉较正常为宽则填画两个半或三个格,以示比正常脉象宽的倍数。正常脉的波峰,假设为7个波,为正常人脉搏跳动的次数。 1.浮脉 (一)脉象:轻按即得,浮泛于皮肤之表。举之则泛泛流利,按之则稍减而不空。 (二)浮脉体状诗:浮脉惟从肉上行,如循榆荚似毛轻;三秋得令知无恙,久病逢之却可惊。 (三)图解:以浮取上边之黑线为皮层,其波峰透出黑线,表示脉搏浮泛于皮肤之上,其脉力浮取脉力较猛,正常脉力一般为五个脉力单位,在最上大黑线中为五个小黑格。浮脉的脉力,浮取超过正常,故浮取黑线中为6格;中取较弱,故在中取部位为5格;重取有的为4个脉力单位,在沉取部位画4格。脉形一般不宽,故在起波基底横线上,绘两个格。说明浮脉脉力,浮取较猛,中取稍软,而重取显弱。而浮脉在持脉时毫不加压,即明显的泛泛于皮肤之上。若轻按不显,中取方见,重取明显,即非浮脉。 (四)主病:浮脉主表,为六淫之邪侵入肌表,当外邪侵袭肌表,人体之气血为捍卫机体,而趋向于表,故脉应之而浮。浮脉虽属外邪袭表之征,但有虚实之分,浮而有力为表实,浮而无力为表虚。不论表实表虚,只要脉现浮象,必有发热恶寒头痛身痛之表证。表实者可发汗以宣邪,麻黄汤主之。表虚者,可解肌散风,桂枝汤主之。如脉浮兼迟,为胸阳不足,风寒外袭,宜温散寒邪,宜麻黄附子细辛汤。如浮而兼濡,多为伤暑。浮而兼数,多为风热。久病见浮,为阴气过伤,无以维阳,致虚阳上泛,而脉现浮象。另有久病体虚,脉多沉细,如突变浮脉,多因正气虚损,外邪内犯所致,故久病见浮,病多反复。 (五)浮脉主病诗 浮脉为阳表病居,迟风数热紧寒拘, 浮而有力多风热,无力而浮是血虚。 寸浮头痛眩生风,或有风痰聚在胸, 关上土衰兼木旺,尺中溲便亦流通。 (六)浮脉辨证分析表 浮脉主表 (1)外邪侵袭一实证 ①浮而有力——表实 ②浮而无力——表虚 ③浮而兼迟——表寒 ④浮而兼洪——表热 ⑤浮而兼缓——中风风湿 ⑥浮而兼濡——伤暑 ⑦浮而兼实——阳胜 ⑧浮而兼滑——风痰 (2)里证内伤--虚证

中医祖传绝技之五病理脉象

中医祖传绝技之五病理脉象 1、浮脉:轻取即得,重按稍弱,如水上浮木。有力为表实,无力为表虚,浮而兼紧,为外感伤寒,浮而兼缓为太阳中风;浮而兼数为风热表症;浮而兼缓无力,因久病内伤,气血亏虚,虚阳外越。浮 涩为气虚,浮芤为失血。 2、沉脉:轻取不应,重按始得,如石沉水底,主病为里症。有力为里实,无力为里虚。沉为阳气被邪所困,以致营气不能鼓搏脉气外现而致。邪郁在里,气血困滞,则脉沉而有力;阳气虚陷,不能外 举,则脉沉而无力。 3、迟脉:一息三至,脉来去极慢,主寒症。有力为寒实疼痛,无力为阳虚寒。寒邪凝滞,阳失健运,故脉迟。迟而有力为冷积郁结成实,气滞不通,故寒实疼痛之征;迟而无力为阳气不足,失于健运,故成阳损虚寒之证。此外邪聚热结,阻滞血脉流行,亦见迟脉,但必迟而有力,按之必实,如伤寒阳明病脉迟可下之类,则又不可概以迟 为寒。 4、数脉:一息六至,脉流薄疾,主热症。有力为实热,无力为虚热。数为阳气亢盛,阴液亏损病变。阳热旺盛,则血流薄疾,故令脉数,这种数脉,但必数而有力。脉数为表热,沉数为里热。阴液亏损,阳气偏亢,其脉也数,但必数而有力。脉数是有热的症候。但儿童稚阳,脉来较成人快,一息六至是为正常,不作热看待。 5、虚脉:轻按大而迟缓,稍加生按松软无力,甚至有一种极度空虚之感,主虚症。如署伤元气,心虚血少等。气血不足则虚。凡虚脉见身热,而在夏季的为暑伤元气。气行则血行,脉虚的出现乃由元气不足。例卫气不固的自汗,心虚血少的怔忡,心神虚怯的惊悸,都是因元气不足而成。虚脉是气不足以运其血,则脉来无力;血不足以养其气,则脉体空虚;虚脉又包括气血俱虚。 6、实脉:轻取重按,脉大且长,坚劲有力。主实症,热蕴三焦。正邪相搏,脉道坚满,故脉来劲实有力。其所以成实,主要是三焦的邪热蕴结过甚而成。热壅于里,以苦寒泻下以清热;热结于表,用辛凉发汗以解表解热;祛邪正安,才能恢复正常。 7、涩脉:往来艰涩,参伍不调,如轻刀刮竹。主血少、伤精、反胃、亡阳、血痹。血少、伤精,不能濡养经脉,所以脉气来往艰涩。故见于反胃、亡阳、大汗出之后。也有寒湿凝滞血分的血痹,血行阻 滞难通,故脉现涩象。 8、滑脉:往来流利,应指圆滑,如珠走盘。主痰、食、实热、胎妊。滑阳气有余的象征。气盛血涌,脉象充实,往来流利,故脉来应指圆滑。痰饮内盛,饮食停滞,邪实成热,多见滑脉。但有无气衰

中医28种脉象

就是平常健康人的脉象。 一般而言,脉来不大不小,不浮不沈,来去从容,一息四五至(正常人的一呼一吸叫做一息),就属于平脉。而常人的脉又会随着时令、年龄、性别、体力、生活情况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例如「春弦」、「夏洪」、「秋毛」、「冬石」。 由于这些都是因为季节而有的脉象变化,因此并不属于病况,所以称为「平脉」。年老人脉较快且硬,成年人脉较慢而柔,小儿脉更快;男子脉较慢,女子脉较快,这是因男女老幼不同而有的脉象差异;至于经常劳动体力的人,脉多大而有力,经常用脑的人,脉细且无力。 在运动后、饮酒、洗浴、激动之后,脉会较快。相反地,安静或睡眠时,脉会较慢,这是因生活起居不同而有所变化的平脉。大体而言,这些脉象的变动,只是会稍微地变化,与正常的脉象并不会有太大出入。 在切脉时,必须把握「不大不小、不浮不沈、来去从容、一息四五至」(小儿一息可有六至)的原则。如果超过了这些范围,又出现了其它的病象时,就属于病脉。 ◎病脉 与「平脉」相出入时,就称为「病脉」。古人将它分为二十八脉:浮、沈、伏、迟、数、疾、代、促、结、洪、细、长、短、弦、虚、实、弱、微、散、缓、濡、紧革、牢、滑、动、涩」各自描写出不同的脉象与主病。在临症上,言二十八种脉象,很少只见一种脉象,通常都是兼见几种的脉象。为了便于记忆,清代名医陈园将这二十八脉分为八大类,并且以浮、沈、迟、数、细、大、短、长八脉为纲,分别叙述各种脉象与主病。 浮脉:(附洪脉、虚脉、散脉、芤脉、革脉、濡脉) 浮脉的脉象,是指用轻的指力,就可以得到脉象,虽然彰明易见,但是重按反而不见。它的主病,是表症、阳症与腑病。在浮脉相类的脉象中,又包括洪、虚、散、芤、革、濡等六种脉象。凡是浮而有力的叫洪脉,主要是邪盛火亢;浮而无力的是虚脉,主要是气血虚弱;浮且中空如管的是芤脉,主病为失血;脉象浮而散乱的是散脉,主病是肾气衰败;浮而外强中空较芤为剧的是革脉,主病是阴阳不交而极为细软的是濡脉,主要为阳虚有湿。以上各病症与脉象,是以浮脉为纲。 沈脉:(附伏脉、牢脉、弱脉) 沈脉的脉象,是用重的指力才能取得的脉象。用轻的指力,是无法取得的。主病为里症、阴症与脏病。在沈脉相类脉象中,又包括伏脉、牢脉与弱脉。凡是沈而着骨,隐伏不现的叫做伏脉,主病是病邪深沈在里之症;脉来大而弦实,沈取才能得到的叫牢脉,主病是坚积寒实之症;脉来细小而沈,重按才能得到的叫弱脉,主病是阳气衰微之症。以上的各种脉象与病症,都是以沈脉为纲。 迟脉:(附缓脉、涩脉、结脉、代脉) 迟脉的脉象是脉来次数减少,一息只有三至,甚至两至,主病的内容是内脏阴寒之症。在迟脉相类脉象中,包括缓脉、涩脉、结脉、代脉。凡是脉来宽缓和匀,一息四至的,就叫做缓脉,

正常的脉象

正常的脉象,亦名常脉,又称平脉或缓脉。常脉脉象从容和缓,不浮不沉,不迟不数,不细不洪,节律均匀,一息(一呼一吸)脉搏四或五至,每分钟约60~90至,且应指有力。中医认为常脉一般都有胃气(从容和缓、节律一致)、有神(脉至数来去清楚,无三五不调,亦不过快或过慢)、有根(尺脉候肾,如两尺脉沉取有力而柔和,即是脉象有根)。 中医在切诊时,还十分注意排除影响脉象的因素,以避免误断。如从年龄看,脉象小儿多快于成人,年龄越小,脉搏越快;青壮年体多强健,脉多有力;老年人体衰弱,脉来缓迟;成年女性较成年男性脉象濡弱而略快;瘦人脉多稍浮;腾人脉象多沉伏。另外,当长途旅行、重体力劳动、剧烈运动,或饮酒、饱食、情绪激动时,脉多快而有力;饥饿时,脉较弱;气候对脉象也有影响,如春天的脉象微弦(春弦),夏季的脉象微洪(夏洪),秋季的脉象微浮(秋毛)、冬季的脉象微沉(冬石)。至于“反关脉”(脉不见于寸口,而见于腕关节的背侧)、“斜飞脉”(脉从尺部斜向虎口),都因桡动脉位置异常所致,一般不是病脉。 常见病脉 病证和脉象是密切相关的。中医对病脉的分类不够一致,有的分浮、沉、迟、数、虚、实六类;有的则述21脉、24脉、27脉

或28脉不等。常见的病脉有: 浮脉:浮在皮肤,轻按即得,重按反弱,主表证,有力为表实,无力为表虚。浮紧为风寒,浮数为风热,浮缓多表虚。浮脉多见于各种急性感染性疾病的初期,发热而见脉浮时,一般可能是由于心搏排血量增加,周围血管扩张,血管弹性阻力降低,桡动脉充盈度增大所致。 沉脉:沉居筋骨,按之有余,举之不足,主里证。沉数为里热,沉迟为里寒,沉细为里虚,沉实为里实。沉脉的形成与心搏排血量降低,周围血管收缩,血管弹性阻力增加有关。 迟脉:脉来缓慢,一息不满四至(一分钟不到60次)。主寒证或阳虚。其形成可因迷走神经兴奋性增高,或房室传导阻滞等引起。 数脉:脉来快速,一息五至以上。主热证。有力为实,无力为虚。主见于热证,包括某些热性病的全过程。如邪在卫分,则脉浮数;邪入气分,则脉洪数或滑数;邪入营分,多脉细数;邪传血分,则脉细数或虚数。数脉可见于窦性心动过速,因感染因素引起的数脉多数而有力。若有心肌兴奋性增加,或因心肌力量减弱,心搏代偿性增加,以维持每分钟的输出量而见数脉的,则必是数而无力。

中医28种脉象的分类与主病

《》 一、浮脉类因其脉位浅,浮取即得。浮脉类有: 浮、xx、濡、散、芤、革xx。 1- 1、浮脉 【脉象】: 轻取即得,重按反减而不空,如按水上漂木。 【主病】主表证、也主虚证。 【脉理】浮脉主表,当外邪袭肌腠,卫阳奋起抗邪,脉气鼓动于外,应指而浮。 ①邪盛而正不虚时,脉浮而有力; ②素虚者外感,邪盛而正虚时,脉多浮而无力; ③久病体虚,阳气虚衰,虚阳外越,见脉浮而无根。 ④生理性浮脉见于形体消瘦者。夏秋之时,也见浮脉。 1- 2、xx 【脉象】脉体宽大,状若波涛汹涌,来盛去衰。 【主病】主里热证(气分热盛,邪盛正衰)。 【脉理】洪脉的形成,阳气有余、内热充斥,气盛血涌,脉道扩张,故见脉洪。

①若久病气虚或虚劳,失血,久泄等病证而出现洪脉,是阴竭阳越,阴竭而脉体失充,孤阳独亢而外越或虚阳亡脱,故浮取洪盛,沉取无力无神。属邪盛正衰的危候。 1- 3、濡脉 【脉象】浮而细软。轻取即得,重按不显。 【主病】主诸虚证,又主湿证。 【脉理】濡脉—①气虚不能内敛,故脉浮软无力; ②精血亏虚,则脉道不充则脉细小; ③若湿邪阻滞压抑脉道,脉也软而浮细。 1- 4、散脉 【脉象】浮散无根,稍按即无,至数不齐。如扬花散漫飞。 【主病】主元气离散,脏腑之气将绝。【脉理】气虚血耗,阴不敛阳,元气耗散,脉气不能内敛,故举之浮散而不聚,重按则无,漫无根蒂。 1- 5、芤脉 【脉象】浮大中空,如按葱管。 【主病】主失血,伤阴。 【脉理】芤脉—①多因突然失血过多,血量骤然减少,营血不足,无以充脉;②或津液大伤,血不得充,血失阴伤则阳气无所附而散于外。见失血伤阴之证。 1-

6、革脉 【脉象】浮而搏指,中空外坚,如按鼓皮。 【主病】多主精血亏虚,临床常见于亡血、失精、半产、漏下。 【脉理】因正气不固,精血不藏,气无所恋而浮越于外,致使脉来浮大搏指,外强中干,如按绷紧的鼓皮。革脉为弦芤相合之脉。 二、沉脉类位于皮下筋骨,轻取不应,重按始得。沉脉有沉、伏、弱、牢四脉。 2- 1、沉脉 【脉象】举之不足,按之有余。如石沉水底。 【主病】主里证。有力为里实,无力为里虚。 【脉理】①病邪郁于里,气血内困,脉沉而有力;②若脏腑虚弱,阳气衰微,阳虚气陷,不能升举,脉气鼓动无力,则脉沉而无力。 2- 2、xx 【脉象】脉位深沉,重手推筋按骨始得,甚则伏而不见。 【主病】主里证。常见于邪闭,厥证,痛极。 【脉理】因邪气内伏,脉气不能宣通,脉道潜伏。伏而无力是气血虚损,阳气欲绝,不能鼓脉于体表。 2- 3、弱脉 【脉象】极软而沉细。

28脉象与主病歌诀

二十八脉象与主病歌诀 浮脉 浮统五脉(濡、革、洪、微、散) 【体象歌】浮在皮毛,如水漂木;举之有余,按之不足。 【主病歌】浮脉为阳,其病在表。寸浮伤风,头痛鼻塞;左关浮者,风在中焦;右关浮者,风痰在膈;迟脉得之,下焦风客,小便不利,大便秘涩。 【兼脉歌】无力表虚,有力表实。浮紧风寒,浮迟中风;浮数风热;浮缓风湿。浮芤失血,浮短气病;浮洪虚热,浮虚暑惫;浮涩血伤,浮濡气败。 沉脉:沉含四脉(伏、细、牢、弱) 【体象歌】沉行筋骨,如水投石;按之有余,举之不足。 【主病歌】沉脉为阴,其病在里。寸沉短气,胸痛引肋;或为痰饮,或水与血。关主中寒,因而痛结;或为满闷,吞酸筋急。迟主背痛,亦主腰膝;阴下湿痒,淋浊痢泄。 【兼脉歌】无力里虚,有力里实。沉迟痼冷,沉数内热;沉滑痰饮,沉涩血结;沉弱虚衰,沉牢坚积;沉紧冷痛,沉缓寒湿。 迟脉 【体象歌】迟脉属阴,象为不及;往来迟慢,三至一息。 【主病歌】迟脉主脏,其病为寒。寸迟上寒,心痛停凝;关迟中寒,症结挛筋;尺迟火衰,溲便不禁,或病腰足,疝痛牵阴。 【兼脉歌】有力积冷,无力虚寒。浮迟表冷,沉迟里寒;迟涩血少,迟缓湿寒;迟滑胀满,迟微难安。 数脉 【体象歌】数脉属阳,象为太过;一息六至,往来越度。 【主病歌】数脉主腑,其病为热。寸数喘咳,口疮肺痈;关数胃热,邪火上攻;尺数相火,遗浊淋癃。【兼脉歌】有力实火,无力虚火。浮数表热,沉数里热。阳数君火,阴数相火。右数火亢,左数阴戕。 滑脉 【体象歌】滑脉替替,往来流利;盘珠之形,荷露之义。 【主病歌】滑脉为阳,多主痰涎。寸滑咳嗽,胸满吐逆;关滑胃热,壅气伤食;迟滑病淋,或为痢积,男子溺血,妇人经郁。 【兼脉歌】浮滑风痰。沉滑痰食。滑数痰火,滑短气塞。滑而浮大,尿则阴痛。滑而浮散,中风瘫痪。滑而冲和,娠孕可决。 涩脉 【体象歌】涩脉蹇滞,如刀刮竹;迟细而短,三象俱足。 【主病歌】涩为血少,亦主精伤。寸涩心痛,或为怔忡。关涩阴虚,因而中热;右关土虚,左关肋胀。尺涩遗淋,血利可决;孕为胎病,无孕血竭。 【兼脉歌】涩而坚大,为有实热;涩而虚软,虚火炎灼。 虚脉 【体象歌】虚合四形,浮大迟软;及乎寻按,几不可见。 【主病歌】虚主血虚,又主伤暑。左寸心亏,惊悸怔忡;右寸肺亏,自汗气怯。左关肝伤,血不营筋;右关脾寒,食不消化。左尺水衰,腰膝痿痹;右尺火衰,寒症蜂起。 实脉 【体象歌】实脉有力,长大而坚;应指愊愊,三侯皆然。

中医的二十八脉及主病之六纲脉

中医的二十八脉及主病之六纲脉 1、浮脉 脉象特征:轻按即得,重按反减;举之有余,按之不足。 临床意义:浮脉主表证,亦见于虚阳外越证。 如邪盛而正气不虚时,脉浮而有力;如虚人外感或邪盛正虚时,脉多浮而无力。外感风寒,则寒主收引,血脉拘急,故脉多浮紧;外感风热,热则血流薄疾,故脉多浮数。 浮脉亦见于里证。久病体虚脉见浮而无力,阳气虚衰,虚阳外越,可见脉浮无根,是病情危重的征象。故《濒湖脉学》说:“久病逢之却可惊。”这种浮脉实际上是举之相对有余,按之非常不足,故称虚浮脉。 除病理性浮脉外,桡动脉部位浅表,或因夏秋时令阳气升浮,而出现浮脉,则不属病脉。 浮脉类其他脉对比:洪脉、濡脉、散脉、芤脉、革脉。 2、沉脉 脉象特征:轻取不应,重按始得;举之不足,按之有余。其脉搏显现的部位较深,可以理解为"深脉"。 临床意义:沉脉为里证的主脉。邪郁于里,气血内困则脉沉有力,属于实证;若脏腑虚弱,正气不足,阳虚气陷不能升举,则脉沉无力。 脉沉而无临床症状者,不一定是病,可见于正常人。如肥胖者肌肉丰厚,脉管深沉,故脉多沉;冬季气血收藏,脉象亦偏沉。 此外,有的人两手六部脉象都沉细,但无病候,称为六阴脉,亦属于正常生理现象。 沉脉类其他脉对比:伏脉、牢脉、弱脉。 3、迟脉 脉象特征:脉来缓慢,一息脉动三~四至(一分钟不满60次)。 临床意义:迟脉为寒证的主脉,亦可见于邪热结聚的里实证。 迟而有力为实寒,迟而无力为虚寒。但邪热结聚,经隧阻滞,也可以出现迟脉,其指感迟而有力,伴腹满便秘、发热等胃肠实热证,如《伤寒论》阳明腑实证即属此类,所以,脉迟不可一概认为是寒证。 此外,运动员或经过体力锻炼之人,在静息状态下脉来迟而缓和。正常人入睡后,脉率亦可见迟,都属生理性迟脉。 迟脉类其他脉对比:缓脉、涩脉、结脉。 4、数脉 脉象特征:脉来急促,一息五~六至(每分钟90次以上)。 临床意义:数脉是热证的主脉。亦可见于虚证。 张景岳说:“暴数者多外邪,久数者必虚损。”数而有力为实热;数而无力为虚热。邪热亢盛,气血运行加速则脉数有力;久病阴虚,虚热内生则脉数无力或细数;浮大虚数,数而无力,按之空豁为虚阳外浮。 此外,正常人在运动或情绪激动时,脉率加速。小儿脉率与年龄成反比,即年龄越小,脉率越快。儿童脉搏一息约六至左右(每分钟110次左右);婴儿脉搏一息约七至左右(每分钟120次左右),均为正常生理脉象。 数脉类其他脉对比:疾脉、动脉、促脉。 5、虚脉

十二种脉象

十二种脉象 本贴收到5朵鲜花 浮脉:浮脉的部位表浅、浮在皮肤上,手指轻按即可摸到搏动,重按稍减,但不空泛 无力。总之,浮脉是脉搏动的部位浅显,有的甚至看得到搏动,摸到浮脉表示病人有 外感,其病轻浅,外邪刚进入人体,人体的正气尚强,与外邪相争斗,将脉气鼓动于外,所以脉象显浮而有力。如果表证脉现浮而无力,说明患者平时体虚,卫气弱,这 样的表证就叫表虚证。若久病见脉浮而无力,摇摇晃晃的,是阳气浮越,病情危重的 表现。 沉脉:沉脉与浮脉相反,脉象显现部位较深,轻按不明显或无搏动的感觉,重按才有 明显搏动的感觉。沉脉主里证,沉而有力主里实,说明内脏的邪气盛,正气也不很弱。沉而无力,表示里虚证,里虚是指正气虚。脾气虚、肾气虚,都可见沉而无力的脉。 四肢水肿的脉也可以沉,所以脉沉还有水饮为患。 迟脉:迟脉是指每一息脉跳动不足四次,即每分钟脉跳在六十次以下。这种跳得很慢 的脉,表示寒邪为患。寒则血凝,使血气运行缓慢,所以脉搏跳动也慢。迟而有力是 实寒证,即实实在在的寒邪致病。迟而无力是虚寒证,主要是阳气虚弱,无力推动血 液运行。这种寒是因为阳寒引起的,如冬天的寒冷,是因为阳光弱一样,并非实在的 寒邪或寒水,所以脉现迟而无力。 数脉:数与迟相反,指一息脉跳五次以上,即每分钟脉搏在九十次以上。脉搏动快, 是有热的反映。数而有力为实热。邪热鼓动,血流加快,热邪与正气搏斗,所以脉快 而有力。数而无力为虚热。这种热不是来自外界六淫之热邪,而是内脏阴阳失调产生 的虚热。阴虚内热,脉现细数无力。阴虚,脉管中津液阴血都不充盈,所以脉细小, 虚热虽可使血流加快,但鼓动无力,所以脉即细小又快而无力,是阴虚内热或阴虚火 旺的典型脉象。虚阳外浮,也可现脉数大而无力。虚阳外浮常是由阴盛格阳,阳气不 能入于阴,而向外浮越,这无根之火,如那无油的灯火样,快熄灭之前,火焰要向上 窜几下,显得特别明亮,可是很快就灭了。虚阳外越也是如此,那快消失的虚阳向外 浮越,使脉形浮大而数,但散乱无根,即无力,又不均匀。这是人将死亡的先兆,应 及时抢救。

15种常见脉象的疾病对应

2014江西医疗卫生招聘中医备考:15种常见脉象的疾病对应 人体大致有28种脉象,每一种脉象都是对人体机能的反映,都有所对应的病症范围。中公卫生人才网带着大家学习几种常见脉象对应哪些疾病。 1.实脉:寸关尺三部脉皆有力.主病:实证:邪气亢盛而正气充足,正邪相搏,气血充盈脉道,搏动有力。 2.沉脉:轻按不得,重按乃得。特点为脉搏部位较深。主病:里证。有力为里实,无力为里虚。邪郁于里,气血阻滞阳气不畅,脉沉有力为里实;脏腑虚弱,阳虚气陷,脉气鼓动无力,则脉沉无力。 3.弦脉:脉挺直而长,如按弓弦,有劲有弹力,脉管的硬度大。主气郁,肝胆病证及痛证。常见于外感少阳证,肝病,胆病,高血压病,动脉硬化及各种疼痛病证。 4.洪脉:脉形洪大,脉来如波涛汹涌,来盛去衰,脉形宽,波动大。主热证,阳热亢盛。常见于高热病人。 5.数脉:脉搏急促,(每分钟脉搏在90次以上)。特点是较正常脉搏至数快。主病:热证。有力为实热,无力为虚热。外感热病初起,脏腑热盛,邪热鼓动,血行加速,脉快有力为实热。阴虚火旺,津血不足,虚热内生,脉快而无力为虚热。 6.促脉:脉来急数,时而一止,止无定数,即脉搏快有不规则的间歇。为阳盛热实,或气血痰食停滞,见于气血痰食瘀滞,肿痛,诸实热证。脉细促而无力,多为虚脱之象。 7.滑脉:脉来流利圆滑,如盘滚珠,多属邪盛,痰食内滞。气血充盛的正常人有时可见此脉,妇女妊娠时多见此脉,病脉则多见于痰饮、食滞、瘀血、实热,如各种炎症,消化不良,实证闭经、恶性肿瘤等。 8.浮脉:轻按可得,重按则减。特点为脉搏部位表浅。主病:表证由于外感病邪停留于表时,卫气抗邪,脉气鼓动于外,故脉位浅显。浮而有力为表实;浮而无力为表虚。内伤久病因阴血衰少,阳气不足,虚阳外浮,脉浮大无力为危证。 9.缓脉:一息四至,不快不慢,不强不弱,脉来和缓,脉的硬度、张力适中,是有胃气的正常脉象,见于健康人。病脉则见于气机为湿所困之湿证,或病后复元。 10.迟脉:脉搏缓慢,(每分钟脉搏在60次以下)。主病:寒证。有力为实寒,无力为虚寒。寒则凝滞,气血运行缓慢,脉迟而有力为实寒证。阳气虚损,无力运行气血,脉迟而无力,为虚寒证。运动员和重体力劳动者,脉象常迟,属生理状态。 11.细脉:脉按之细小如线,起落明显。主病:虚证,多见于阴虚、血虚证。又主湿病。阴血亏虚不能充盈脉道,或湿邪阻压脉道,脉细小。 12.虚脉:寸关尺三部脉皆无力。重按空虚。应指松软,是一切无力脉的总称。主病:虚证:多为气血两虚,气血不足,难以鼓动脉搏,故按之空虚。 13.结脉:脉来缓慢,有不规律的间歇。主病:阴盛气结,寒痰,淤血。分析:阴寒内结,脉道气机受阻,故脉来缓慢而时一止。寒痰淤血,气结不疏,脉气阻滞,故气虚血弱致脉来迟而中止者,则结而无力。 14.涩脉:脉来涩滞不畅,如刀刮竹,多属精亏、血少、气滞、血瘀,常见于贫血、失血、产后及血瘀等疾患。 15.代脉:脉来歇止,止有定数,不能自还,良久复动,即有规律的间歇,脉搏动到一定至数歇止一次,歇止时间较长,为脏气衰微之征象,可见于心律失常的二联律,三联律等。

分享奇妙的中医脉象学

分享奇妙的中医脉象学 健康人脉象应为一次呼吸跳4次,寸关尺三部有脉,脉不浮不沉,和缓有力,尺脉沉取应有力。常见病脉有浮脉、沉脉、迟脉、数脉、虚脉、实脉、滑脉、洪脉、细脉、弦脉等。 脉的形成原理,一言以敝之,乃气与血耳。脉乃血脉,赖血以充盈,靠气以鼓荡。正如《医学入门》所云:“脉乃气血之体,气血乃脉之用也。”所有脉象的诸多变化,也都是气血变化的反映。气为阳。血为阴。气血的变化。也就是阴阳的变化。诚如《素问·脉要精微论》所云:“微妙在脉,不可不察。察之有起。从阴阳始。”气血,是打开脉学迷宫的钥匙。倘能悟彻此理,则千变万化的各种脉象,可一理相贯,触类旁通,而不必囿于众多脉象之分,划地为牢,死于句下。恰如《脉学指南》云:“上古诊脉,如浮沉迟数等,名目不多,而病情无遗。后世胪列愈伙·指下愈乱,似精反粗,欲明反晦。蓄求迹而不明理之过也。”《诊家枢要》亦云:“得其理,则象可得面推矣。是脉也,求之阴阳对持统系之间,则启源而达流,因此面识彼。无遗策矣。” (一)气的变化对脉象的影响 1.气盛:气有余,则鼓荡血脉之力亢盛,气血必动数面外涌。气血外涌,则脉见浮,洪、实、大,长、缓纵而大等象。气血动数。则脉见数,痰、躁、促等象。 2.气郁:气为邪阻,气机不畅,或情志拂逆,气机郁滞,则气不能畅达以鼓荡血脉,脉见沉、伏、牢,涩、迟、细、短、结乃至厥。气机不畅,阳气不得敷布,经脉失却阳气之温养,致收引拘急,脉觅弦、紧,细、涩辱象。此等脉象,貌似不足,实则乃邪气亢盛所致。其与虚脉的鉴别,在于按之中有一种奔冲激荡,不肯宁静之象,与虚脉之按之无力者异。这就是以沉取有力无力分虚实。 至于病机相同,为何脉象有沉、伏、涩、短、迟等不同时区分?这是由于气机滞塞的程度、部位不同,引起气机滞塞的原因不同,因而同一病机,产生不同的脉象。脉虽各异,而显却相通。 3.气虚:气虚无力鼓荡血脉,则出现脉来无力的缓、迟,微、弱,濡,代、小、短、涩等脉象。气虚不能固于其位,气浮于外而脉浮,可见浮、虚、散、芤,微,濡、革等脉。气虚,则虚以自救,奋力鼓搏,脉可数,然按之无力。愈虚愈数,愈数愈虚。若气虚极,脉失柔和之象,亦可见强劲坚搏之脉。此乃真气外泄,大虚之脉,不可误认作实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