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寒假数学试题——第2讲:基本巧算方法(沪教版)有答案

四年级寒假数学试题——第2讲:基本巧算方法(沪教版)有答案
四年级寒假数学试题——第2讲:基本巧算方法(沪教版)有答案

学员姓名:学科教师:

年级:辅导科目:

授课日期××年××月××日时间 A / B / C / D / E / F段主题【精品】小学四年级数学-基本巧算方法

教学内容

1.会正确计算四则运算,并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2.有选择算法的意识和能力,能运用运算性质使一些计算简便.

(此环节设计时间在10-15分钟)

互动讨论:用简单方法(递等式)计算3500÷125.

教法指导,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相互交流方法。(用尽可能多的方法)

这是一道一步计算的除法算式,我们如果要用递等式来计算的话,就一定要先观察式中的数字,然后进行合理的巧算.

方法一:我们可以运用商不变性质让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8倍来计算.

方法二:同样我们可以运用商不变性质让被除数和除数同时除以一个数,变小之后再计算.

方法三:我们运用连除的运算性质把125进行分拆后再计算.

解答方法一:3500÷125 方法二:3500÷125

=(3500×8)÷(125×8) =(3500÷5)÷(125÷5)

=28000÷l000 =700÷25

=28.=l00÷25×7

=28.

方法三:3500÷125

=3500÷(5×5×5)

=3500÷5÷5÷5

=700÷5÷5

=140÷5

=28.

练习:用多种方法巧算32000÷125.

(此环节设计时间在50-60分钟)

例题1:巧算 765-254+135-246.

教法指导:这是一道加减混合的递等式计算.我们先观察式中的数字,可发现765与135、254与246都能凑成整百数,再观察符号是否一致,然后交换位置变式为765+135-254-246,最后根据减法运算性质凑整巧算.

参考公式,加法交换律:a +b =b +a ;加法结合律:a +b +c =(a +b )+c =a +(b +c );添括号和去括号法则,去括号时:如果括号前面是“+”号,那么去掉括号后,括号内的数的运算符号不变;如果括号前面是“-”号,那么去掉括号后,括号内的数的运算符号“+”变为“-”,“-”变为“+”.

解答 765-254+135-246

=765+135-254-246

=(765+135)-(254+246)

=900-500 =400。

解答此类题时,先观察数据特点,然后带符号搬家,最后根据运算性质凑整巧算.

试一试:用简便方法计算下列各题.

(1)4509-(428+509)-572 (2)537-(543-163)-57

参考答案:(1)3000; (2)100

例题2:巧算 997×7+21.

教法指导:观察题中每个数据的特点,不难发现21是7的3倍,所以我们可把21改写成3×7,这样原式变

成997×7+3×7,然后根据乘法分配律简便计算.参考公式乘法分配律:

)a b c a c b c +?=?+?((逆用) 解答 997×7+21

=997×7+3×7

=(997+3)×7

=1000×7

=7000.

试一试:(1) 32×29-18×32-32; (2)153×54+71×46+82×46;

强调

例题5:计算218×730+7820×73.

教法说明:本题可以运用“积不变的规律”,即“一个因数扩大几倍,另一个因数缩小相同的倍数,积不变”的规律求解.

方法一:218×730+7820×73 方法一:218×730+7820×73

=218×730+782×730 =2180×730+7820×73

=730×(218+782)=73×(2180+7820)

=730×1000 =73×10000

=730000 =730000

试一试:计算(1)777×6+111×58 (2)150×78+220×15

参考答案:(1)11100;(2)15000

此环节设计时间在30分钟左右(20分钟练习+10分钟互动讲解)。

用简便方法计算下列各题:

(1)(856-296+144)-604 (2)516-56-44-16

(3)87×118-87×19+87 (4)27×43+85×73+27×42

(5)25×16×125 (6)(72×5)×125

(7)9800÷(49×25) (8)17000÷25÷40

(9)981+5×9810+49×981 (10)99999×7+11111×37

参考答案:(1)100;(2)400;(3)8700;(4)8500;(5)50000;

(6)45000;(7)8 ;(8)17;(9)98100;(10)1111100。

(此环节设计时间在5-10分钟内)

结合思维导图,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重点知识,以学生自我总结为主,学科教师引导为辅,为本次课做一个总结回顾。

用简便方法计算下列各题:

(1)218+137+82+453 (2)378-475+122+675 (3)586×124+29×586-586×53 (4)75×56-75×15-75(5)(125×99+125)×16 (6)72×303+909×76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