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作文指导:小学生常用的四种表达方式

最新作文指导:小学生常用的四种表达方式
最新作文指导:小学生常用的四种表达方式

作文指导:小学生作文常用的四种表达方式

第一、关于叙述:

一、什么是叙述

叙述即记叙和述说。它是一种记人叙事并陈述其来龙去脉的表达方法,一般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六要素。

二、叙述的方法

(一)顺叙:就是按照事件发生、发展的时间先后顺序来进行叙述的方法。

(二)倒叙:就是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一突出的片段提到前面来写,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进行叙述的方法。

(三)插叙:就是在叙述主要事件的过程中,根据表达的需要,暂时中断主线而插入的另一些与中心事件有关的内容的叙述。

(四)平叙:就是平行叙述,即叙述同一时间内不同地点所发生的两件或两件以上的事。通常是先叙一件,再叙一件,常称为“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因此又叫做分叙。

值得注意的是,一篇文章不可能同时用到上面的所有表达方式,而要根据文章内容和表达的需要选择最有利的一两种方式即可。这几种表达方式在前面第二单元我们已经讲过,这里不再重述。

第二、关于描写:

一、什么是描写:

就是指作家采用形象、生动、丰富变异的语言对人物、事件、环境及其特征、性状、情态等所作的绘声绘色的描绘和刻画。

二、怎样描写:

描写时一般

(一)多使用具有形象色彩的语言,如《少年闰土》第一自然段中“月光下闰土刺猹”一段的描写,形象生动色彩敛艳,给人极深刻的印象。

(二)充分利用汉语的形象词语,如第五单元课文《雨》第五、六自然段关于“山雨”来时的声音和色彩的描绘以及第六单元课文《黄河魂》中关于“瀑布”的描绘,极为生动形象而逼真。

(三)讲究动词和修饰语及迭音词的审美选择

例如:武松景阳冈打虎那段文字,动词运用非常成功,读罢觉得武松“打”得非常传神,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三、描写的要求:

(一)有明确的目的

或服从于表现主题,或推动情节的发展,或适用刻画人物的需要而进行描写。

(二)捕捉特征描写中要紧紧抓住对象特征,符合其身份,使人读罢觉得恰如其分。

(三)富有情感描写时决不等于客观照相,而应融入作者的思想感情。情景交融是最高境界。从下面描写的方法举例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三点要求。

四、描写的方法

从描写的对象来分,有人物描写、环境描写和场面描写。而人物描写,又分为外貌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

如《倔强的小红军》中“那是深秋的一天,太阳偏西了。由于长时间在荒无人烟的草地上行军”这两句就是环境描写,交待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常常忍饥挨饿,陈赓同志感到十分疲惫。这一阵他掉队了,牵着那匹同样疲惫的瘦马,一步一步朝前走着。忽然,看见前边有个小红军,跟他一样,也掉队了。”这是人物动作、心理描写,写出了主要人物面临的困难和问题,突出了长征的艰辛。“那个小家伙不过十一二岁,黄黄的小脸,一双大眼睛,两片薄嘴唇,鼻子有点儿翘,两只脚穿着破草鞋,冻得又青又红。”这是典型的人物外貌描写,突出小红军在长征途中的艰辛和坚强意志,为后来他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的伟大精神的描写埋下伏笔。接下来小红军和陈赓之间你来我往的对话形象生动,充分表达了长征途中干部同志之间互相关爱、互相鼓励、互相帮助,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把死的威胁留给自己的伟大的长征精神。

第三、关于抒情:

一、抒情的含义

抒情是作者在文章中抒发主观感受、表露感情的一种表达方法。写作时一定要带着感情去写,字里行间要充满对人物的感情和对事件的态度,不要平铺直叙让人觉得像喝“白开水”一样。以情动人的效果,能使文章更生动,具有更强的感染力。

二、抒情的要求

(一)要有深切真挚的感情;(二)感情要丰富细腻;(三)情的表达要自然和谐

三、抒情的方法

抒情的方法有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两种,前者直抒胸怀,后者往往依托于叙述、描写和议论,在叙事、写景、状物或论理中抒发情感。

(一)直抒胸臆。也就是直接表达作者对人物、事件、景物等的心理感受或看法。如《黄河魂》中最后一自然段,作者直抒胸臆,表达了自己对黄河景观和黄河精神由衷的赞美之情。

(二)即事抒情。也就是在事件的记叙中表达作者的观点或看法,如《长城》中作者“游览长城,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很自然地想起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来。”“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在对事件的记述过程中巧妙的“接”入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寓情于景这种写法移情入景,借景抒情,看似写景,实则抒情。如《山雨》中作者通过对多姿多彩的山林雨景图的描绘,字里行间充满了对景物的喜爱和由衷地赞美之情。

(四)即物抒情这种写法是通过对具体物象的描写,寄托、传达写作者的某种情感,常用比喻、象征、拟人等手法,借助咏物,曲折委婉地将情感透露出来,使文章蕴含深厚,情深意远。如《丑菊》中关于丑菊的议论中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丑菊的热爱之情。

(五)寓情于理这种写法是将感情融注于议论之中,这是一种富有情感色彩的议论,或者说是一种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的抒情。既能以理服人,又能以情感人。

第四、关于议论:

议论就是有条理有次序的说理。它是人们用来直接阐述观点、表明态度的一种表达方法。小学生作文通常没有这项要求,只是在一些记人、叙事、写景、抒情中根据需要插入自己的观点或看法,不需要进行详尽的论证或阐释,而且只能作为“次要”部分。

比如《落花生》一文中“议花生”部分就属于议论,通过全家人对花生“好处”的讨论,

小学生作文辅导教案(全)

小学生作文辅导教案目录 第一讲写人作文 第二讲记叙文 第三讲状物作文(动物、植物、物体)第四讲写景作文 第五讲书信、导游词 第六讲想象作文 第七讲读后感 1

第一讲写人的文章 (一)写开头 请同学们先选好要写的人,想一想:你为什么要写这个人?根据下面的词句导引把想到的写出来。 1.在我熟悉的人中,是一位,我非常他。 2. 虽然不是,不是,不 是,他(她)只是,但是,他是我最敬佩的人。 3.说起来,可真是与众不同,他,他 他,同学们都很喜欢他。 4.我有一个小伙伴,他的名字叫,他 他,我们是形影不离的好朋友。 5.瞧,他来了, 。他就是我敬佩的老师。 6.每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时候,我就想起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他就是我最_________________ 人。 优秀习作 1.你认识我吗?我叫汤诗琦,是浙江省省衢州市新世纪学校第一小学三年级五班的一名学生,今年已度过了九个“六一”儿童节。 2.你瞧,镜子里出现了一个可爱的小女孩,一头乌黑发亮的头发,圆圆的脸上镶着两道又黑又浓的眉毛,大大的眼睛里有两颗黑得像葡萄的眼珠子,小鼻子下有一张能说会道的小嘴巴,那不是别人,就是我! 3.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人值得我们去敬佩,有无私的教师,抚养我们成长的爸爸妈妈,辛勤的清洁工……。然而使我最敬佩的是那无私的清洁工。 4.我最敬佩的人是我的妈妈。她有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虽然小了点,但透着一股威严。那乌黑的头发,浅浅的眉毛,挺挺的鼻子,不大的嘴巴,衬在她那张瓜子脸上,显得很好看。 5.在我家的旁边!住着邻居王大妈!王大妈是个大大咧咧的人!不过她乐于助人!还是我们弄堂有名的开心果呢!

写作指导小学生写作方法指导(完整版)

【写作指导】小学生写作方法指导(完整版) 一、怎样写人 写人,是小学作文训练的基本功之一。在记叙文中,人和事是不可分的,关键是看题目如何要求。要求写事的题目,文中的人要为事服务;要求写人的题目,文中的事必须为人服务。写人为主的记叙文,就是要通过一件或几件事,来表现人物一种或多种品质。写人的继续文,叙事不要求完整;记事的记叙文,虚实要求完整,而且要贯穿文章始终。 (一)通过一件事来写人 通过一件事来写人,通常是表现人物的一种品质或性格的一个方面。为了刻画人物,对所写人物必须进行必要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方面的描写。但是,从以事写人这个角度来说,最好是选择一件最能反映此人某一特点的事,并把这件事写好。在写事情的时候,要选择典型的事例。所谓典型,就是能集中反映中心思想的事,能够表现人物的好思想、好品质、美好情感的事。对小学生来说,选择典型事例,要着眼于小事,选择那些最能反映深刻意义的小事。这样的事表面上看,都是普普通通的凡人小事,但是其中却蕴涵着深刻的意义,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小中见大”。 (二)通过几件事写人 可以分成两种情况:以是用几件事表现某个人的一种品质;二是用几件事表现某个人的多种品质。要注意:用几件事写人,这些事可以是完整的,作者必须把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一一交代清楚,也可以

是不完整的,只着重于某几点进行叙述。更多的是在一篇文章中,有的事详写;有的事略写;有的事要求写得比较完整,有的事要求写得比较简单。通过几件事写人,同样要对人物进行必要的外貌、行动、语言、心理的描写。 (三)学会刻画人物 写人的文章要会在叙事的过程中,对最能表现人物思想感情、性格特点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方面进行描写,也就是学会刻画人物。 1.也叫肖像描写,是通过对人物的容貌、神情、衣着、姿态、语调、外貌特征的描写。来揭示人物性格的一种方法。人物的的外貌和人物心世界密切的联系,具体说:通过外貌描写,使人物的形象更丰满,能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通过外貌描写,揭示人物的身份;通过外貌描写,展示人物在特定场合的心世界;通过外貌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精神面貌和思想品质。 总之,外貌描写要和表现人物特点、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紧密配合。外貌描写要传神,切忌脸谱化,反对那种部分主次,从头写到脚、千人一貌的写法。 2.语言描写有对话和独白两种。 对话是两个人或几个人的谈话;独白是人物的自言自语。语言是人物心世界的直接表露,对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起重要作用。有个性特点的语言可以起到“闻其言,见其人”的作用。语言描写要注意以下两点:一是文章中人物的语言要精心筛选,把那些足以能表现人物的个性特点、最能表现中心思想的语言,写进文章中;二是好的语言描写,一定是符合当时的情景,符合人物的性格、身份、性别、年龄和文化修养等方面的特点。对话描写有四种形式:说的话写在后面,说话人后面用引号;说的话在前,说话人写在后,用引号、句号;前后各引一句或几句,中间交代谁说的,用逗号;只写人物语言,不写说话人。这四种形式要根据实际需要灵活

小学生作文指导大全

小学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小学生掌握知识的标志,但这又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这几年来,我一直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工作,在教学过程中,发现不少学生的作文内容言之无物,或形式呆板拘谨;语言既不规范,文章又缺少灵气。在实际教学中,学生普遍存在着怕写、厌写、不会写、没东西可写的情况。习作,在学生眼里成了一件“苦差事”,甚至有部分学生产生了谈“文”色变的恐惧心理。作文教学投入颇多,但收效甚微,造成了学生怕些,教师怕教的局面。针对以上问题,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呢?下面就谈谈我的几点看法。 Primary school composition teaching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primary school Chinese teaching of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to master knowledge, but it is difficulties of primary school Chinese teaching. Over the past few years, I have been engaged in primary school Chinese teaching work,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found that there was no substance in quite a few students composition content, form, or inflexible formal; Neither language specification, articles and a lack of sensitivity. In actual teaching, the students there are afraid of writing and writing, can't write, nothing can be written. Project, in the eyes of students has become a \"chore\", even some students have about the fear of \"text\" color change. Composition teaching into quite a lot, but to little effect, caused the students afraid of some teachers teaching situation. How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improve the students' writing ability? Just talk about my opinions below. 1作文与生活相结合 1 the composition combined with life “真正的学校应当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这就告诉我们在指导学生进行写作时,“思维”十分重要,大量地背范文、套模式,期望通过模仿提高写作水平,是不能真正提高作文水平的,这是因为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略了思维训练,没有开拓思路。只有在“思维”中获取灵感,才能做到思如泉涌、下笔有神、笔奕生辉。根据目前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地带领学生走入生活,不仅是让学生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广泛接触社会,更重要的是引导他们学会观察社会、观察生活、认识事物的方法。事实证明,往往是参加了社会生活实践活动后,写出的作文要好多了,具有文采,也显生动、有形。也就是说,教师要让学生在生活中找到思维的起点。 \"Schools should be a real positive thinking kingdom\", it tells us in guiding students to write, \"thinking\" is very important, a lot of happy back, set model, expected by imitating their writing level, can't really improve the level of composition, this is because ignore the students' subject status, ignores the training of thinking, not ideas. Get inspired only in the \"thinking\", can do, such as stop, god pen, pen yi is unripe brightness. According to the current actual situation of students, properly lead the students into life, is not only let the students take part in some social practice activities, contact the society, more important is to guide them learn to observe social, observing life, a method of recognizing things. Facts have proven that tend to be participated in the social life practice, write a composition is much better, has a gift, also reveals the vivid and visible. That is to say, teachers should let the students find thinking starting point in your life. 2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

小学生作文指导-最新范文

小学生作文指导 摘要:作文是一种高难度的脑力劳动,而写作过程又是一种极其抽象的难以解说的思维过程,何况是小学生。那么,如何才能快速提高小学生的作文水平?关键词:指导作文欲望写作提高在作文教学中,由于学生的生活经历不同、活动的环境不同、感受不同、思维的差异、表达事情的方式也不尽相同。因此教师指导学生真实地写自己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想,变作文内容的千篇一律为五彩缤纷,充分地体现出学生在作文方面的个性来。叶圣陶先生在《对于小学作文教授之意见》中指出:“小学生练习作文之要求,惟在理真情切而意达”。“心有所思,情有所感,而后有撰作”。我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对此深有感受,我认为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让学生写出好作文,除了教给学生各种文体的写作方法外,更主要的是必须在教学中让学生积极参与活动。写真人真事,这样写出的文章才有真情实感。一、从指导学生写日记入手提倡学生写日记,开始多数学生积极性不高,即使少数写,也多流于形式。针对这一实际,我采取试讲、读、写的方法,激发他们写日记的兴趣。讲,是有准备地向学生讲述一些名人英雄人物,通过写日记而成长起来的过程。如:鲁迅、雷锋、王杰等。让学生认识到经常写日记对于提高写作能力和思想品德修养都有好处。同时有计划地向他们介绍写日记的方法。读,就是提供一些合适儿童知识水平的优秀日记,让他们认真阅读。从中吸取好的营养,逐步提高写日记的能力。写,则是人人动笔,把自己做过的,看到、听到、想到的人或事,景或物写出来。开始要求短小,真实,具体,然后逐步提高。为了解决少数学

生基础差,写作难的实际问题,允许摘抄与写作相结合。但摘抄必须注明,且不得超过总篇数的三分之一,这样一来,每个学生都能动笔,而且可以天天坚持。二、激发兴趣,让学生写出真情实感教师在教学中因势利导,启发点拨。激发学生表达的愿望,产生勤于思考,乐于动笔的热情,这是作文教学努力的方向。如教材要求训练:“注意观察周围事物”,我就布置学生各人选择一种自己所喜爱、熟悉的动植物,进行连续观察活动,要求经常写观察日记,最后写成一篇连续观察作文,还注意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要求,在“观察一物”后,鼓动大家开动脑筋,从内容想开去,自己拟写题目,使学生在两个多月的观察,练笔的过程中,始终充满高涨欢快的情绪。学生兴趣爱好广泛,写作的题材也很丰富,如写植物的有《大蒜》、《迎春花》、《玉米》等题目;写动物的有《可爱的大白鹅》、《金鱼》、《母猪和它的孩子们》等。开展这类活动,由于学生观察的对象是自己所喜爱的东西感情要深了,要把观察到的这些东西用文字记下来的欲望也更强烈了。所以,学生在作文时普遍从过去的“要我写”变为现在的“我要写”。这样的作文内容就很具体、生动、富有情感。三、充分发挥教师“指”和“导”的作用学生作文质量的高低与教师的指导是密切相关的。教师指导不是简单的包办代替,而是要真正起到“指点”和“疏导“的作用。教师相对于学生来说,写作水平要比学生高得多,那么,教师怎样把自己的高水平通过学生的作文体现出来呢?这关键取决于教师的“指”和“导”。任何教师指导学生写作文都是按搀、扶、放这三个步骤来实现的。当学生手拿作文题目不知所措时,教师就应该“搀”着学生,

小学生想象作文写作技巧

小学生想象作文写作技巧 一、存在的问题 小学作文意在让学生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有意义的内容用文字表达出来。一篇作文从本质上说,就是一种综合思维的语言表达能力的体现。迄今为止,许多学生把作文练习视为畏途,教师把作文教学当作一大难题。究其原因,主要存在两个盲点:第一、认识的误区。他们觉得培养学生作文能力的做法是:按照“记叙——说明——议论”的序列,采取与讲读课文同步训练作文。但是这样的话,盲目性较大,没有明显的训练重点。第二、训练的盲目。教师单纯地在写作技巧、方法上进行概念传授。他们没有顾及学生思维的发展是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而一味地追求“蛮练”,奉“功到自然成”为玉律,所以收效甚微。 根据对学生作文和教师作文教学现状的调查分析,我们对此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 1、对教师的状况 (1)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过于强调作文技巧、方法的传授,不重视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学生作文枯燥、乏味,缺乏应有的童趣。 (2)教师自身的创造性不够强。只照本宣科,不注重自身想象力的发挥。 (3)教师作文教学单一的模式框死了学生,严重阻碍了学生想象力的发展。 2、对学生的状况 (1)学生不会仔细观察、善于想象、过分依赖教师。 (2)学生没有生活积淀,缺乏生动的想象力。 在上述情况中,我们不难感觉到现今作文教学的弊端:教师一味地强调了写作的结果,而忽略了写作的过程。只有善于培养学生写作综合能力,包括观察力、思维分析能力、想象力等,才能真正提高作文水平。 我们没有去过桂林,那么我们读完《桂林山水》的课文后,脑海里会出现一幅幅桂林山水的图画。漓江的水是那样的静,那样的清,那样的绿;桂林的山是那样的奇,那样的秀,那样的险,仿佛身临其境,这就是想象的作用。大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进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步的源泉。”由此可见,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是何等的重要。 小学生作文,虽不是什么艺术创作,但同样需要比较丰富的想象。例如:要形象地描绘客观事物,就需要生动的比喻、拟人和夸张的手法;要完整地刻画某个人的形象,就需要对他的内心活动作某些合理的推测;要比较深刻地揭示某一事物的象征意义,就更需要展开丰富的想象。 基于对想象作文教学的浓厚兴趣,故以“小学想象作文教学”的研究为切入口,有意识地在小学阶段培养好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敢想象、会想象、善想象”。在全新的作文教学中体现“求新、求趣、求美”。 二、如何充分发挥想象力 (一)在丰富学生的表象中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小学生作文是一种创造性的认识活动和书面表达练习活动。在我们指导孩子写想象作文时,我们通常强调内容的独创性,鼓励学生凭借生活经验的积淀,大胆展开想象,尤其是创造性想象,来表达自己的体验和意愿,写出充分显露个人创造力的习作。可这一切并不是孩子们与生俱来的,在发挥他们的想象力,指导他们写出好的想象作文之前,必须丰富他们的表象,增加表象的贮备。为接下来的一系列写作打下基础。 1、在实践活动中发挥想象力。 (1)创造性观看电影、电视节目。

小学生各类作文写作方法指导汇总

小学生各类作文写作方法指导汇总写人、记事、写景、游记、状物、感悟日记、日记、书信等 一、怎样写人 写人,是小学作文训练的基本功之一。在记叙文中,人和事是不可分的,关键是看题目如何要求。要求写事的题目,文中的人要为事服务;要求写人的题目,文中的事必须为人服务。写人为主的记叙文,就是要通过一件或几件事,来表现人物一种或多种品质。写人的继续文,叙事不要求完整;记事的记叙文,虚实要求完整,而且要贯穿文章始终。 (一)通过一件事来写人 通过一件事来写人,通常是表现人物的一种品质或性格的一个方面。为了刻画人物,对所写人物必须进行必要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方面的描写。但是,从以事写人这个角度来说,最好是选择一件最能反映此人某一特点的事,并把这件事写好。在写事情的时候,要选择典型的事例。所谓典型,就是能集中反映中心思想的事,能够表现人物的好思想、好品质、美好情感的事。对小学生来说,选择典型事例,要着眼于小事,选择那些最能反映深刻意义的小事。这样的事表面上看,都是普普通通的凡人小事,但是其中却蕴涵着深刻的意义,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小中见大”。 (二)通过几件事写人 可以分成两种情况:以是用几件事表现某个人的一种品质;二是用几件事表现某个人的多种品质。要注意:用几件事写人,这些事可以是完整的,作者必须把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一一交代清楚,也可以是不完整的,只着重于某几点进行叙述。更多的是在一篇文章中,有的事详写;有的事略写;有的事要求写得比较完整,有的事要求写得比较简单。通过几件事写人,同样要对人物进行必要的外貌、行动、语言、心理的描写。 (三)学会刻画人物 写人的文章要会在叙事的过程中,对最能表现人物思想感情、性格特点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方面进行描写,也就是学会刻画人物。 . 也叫肖像描写,是通过对人物的容貌、神情、衣着、姿态、语调、外貌特征的描写。来揭示人物性格的一种方法。人物的的外貌和人物内心世界密切的联系,具体说:通过外貌描写,使人物的形象更丰满,能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通过外貌描写,揭示人物的身份;通过外貌描写,展示人物在特定场合的内心世界;通过外貌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精神面貌和

小学想像作文指导教学案例

无中生有的智慧 ——想象作文《亚马逊河探险记》教学设计与点评 执教:张祖庆点评:王崧舟 【教学理念】 作文,为了生命的发展。 「短短的九个字来表达自己的作文教育理念,无疑是一种绚烂之极归于平淡的真境界。周国平先生在谈到写作时这样说道:“对于我来说,人类历史上任何一部不朽之作都只是在某些时辰进入我的生命,唯有我自己的易朽的作品才与我终生相伴。我不企求身后的不朽。在我有生之年,我的文字陪伴着我,唤回我的记忆,沟通我的岁月,这就够了,这就是我唯一可以把握的永恒。”是的,写作就是将易逝的生命兑换成耐久的文字。写作既是一种生存方式,更是一种生命体认。无疑,作文的终极关怀在于促进学生生命的充分发展。老子曰:大道至简。诚哉斯言!」 【学习目标】 1、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探究大自然的情感,培养保护地球资源的意识,训练学生在逆境中合作生存的能力。 2、要求学生能根据所创设的情景,围绕话题展开丰富而合理的想象,并能比较流畅具体记叙想象片段。 3、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知识、建构知识的学习习惯。 「从某种意义上讲,作文目标是语文课程目标的一个全息元。语文知识与能力,语文过程与方法,语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都是作文学习目标的本有之义。生命化作文教育而非作文教学,正是基于对作文本质上是一种生命体认的课程论表达。一旦建构起这样的理念,对于本堂课的三大目标,我们当有高屋建瓴的解读和演绎。」 【教学准备】 1、布置学生课前查找亚马逊河的相关资料和野外探险的常识。 2、剪辑〈冲出亚马逊〉电影片段,制作亚马逊河风光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诱发探险欲望 1、任务驱动:同学们,每个人内心深处,都有一个探险的梦。这节课,老师就和大家一起圆这个梦——到亚马逊河原始森林进行一次模拟探险。 2、交流课前收集的关于亚马逊河的信息。 3、课件播放亚马逊河的风光片和《冲出亚马逊》电影片段剪辑。教师结合课件画面叙述:这,是风光旖旎的亚马逊河。这,是资源丰富的亚马逊河。这,是神秘莫测的亚马逊河。这,是危机四伏的亚马逊河。 「想象是长着翅膀在天空自由飞翔的欲望,想象是欲望的一种意象化表

小学生写作指导:如何写好写景作文

小学生写作指导:如何写好写景作文 写作指导:如何写好写景作文 1、重点突出,详略得当 好的写景作文,往往不取决于你在文章中罗列了多少个景物,也不在于你选择的景物是否每个都能引起读者的兴趣。写景物,必须抓住重点具体描写。 写景作文最容易范的二个错误,一是将它写成“流水帐”,写了很多景点,但每个景点都是一笔带过,没有很好的选出其中一处,进行具体描写;二是文章详略安排不合理,开头部分介绍过细过长,而文章中间部分去没有很好地展开。 2、突出景物的特点 什么是景物的特点?景物的特点指的是该景物与其它景物的不同之处。找出景物的特点之后,再进行具体的描绘,不可一笔带过。用什么方法把景物写具体呢?充分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把景物写得更具体,更生动形象、真实感人。 3、融入自己的真实情感 单一的景物描写,再美的景物也无法感染读者,给读者留下美好的心理享受。因此,在写景的同时,要融入自己的真实情感,借助于对景物的描写,来表达自身的情感。 4、动静结合 这里的“动”,一是指景物本身的动态,二是指人物的活动(游玩、戏嬉、奔跑)和动物的活动(觅食、跳跃)等等,写景作文必须将景物的描写与人和动物的活动结合起来,才会给人一种美感和亲切感。

作文素材:描写秋天的好词好句 Part 1 好词: 秋令仲秋金秋晚秋暮秋寒秋秋色 秋凉秋实丰硕金波凄凉萧瑟瑟索 秋高气爽秋雨绵绵秋风萧瑟秋风萧萧 秋水长天望穿秋水秋江如练漫江碧透 重阳登高天高云淡秋兰臧蕤一叶知秋 秋叶萧萧枫叶似火落叶缤纷落叶沙沙 花残叶落万花凋谢枯枝败叶层林尽染 漫山红遍遍地黄花五谷丰登北雁南飞 寒蝉凄切 Part 2 好句: 1、啊,秋雨把梧桐树的衣裳打黄啦,给秋天添上了一身神秘的彩装。 2、不知道从多久起,仿佛一场紧张的拼搏终于渐渐地透出了分晓,田野从它宽阔的胸膛里透过来一缕悠悠的气息,斜坡上和坝子上有如水一般的清明在散开,四下里的树木和庄稼也开始在微风里摇曳,树叶变得从容而宽余。露水回来了,在清晨和傍晚润湿了田埂,悄悄地挂上田间。露岚也来到了坝子上,静静地浮着,不再回到山谷里去。阳光虽然依旧明亮,却不再痛炙人的脊梁,变得宽怀、清澄,仿佛它终于乏力了,不能蒸融田野了,也就和田野和解了似的;……秋天来了!

三年级想象作文指导

三年级想象作文指导 未来的玻璃 (设计者:彭朗) 教学目 标: 1、鼓励学生大胆地想象,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引导学生如何想象,并把想象的内容具体、清楚的表达出来,培养创造思维的能力及口语表达能力。 3、唤起学生对未来事物的憧憬和向往,激发学生探索与创新的精神。 教学重点: 课堂上创设情境,促使学生参与课堂活动,使学生的联想、想象活动积极展开。 教学难点: 通过对玻璃的认识,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并清楚地表出 来。 课前准备: 师:收集玻璃的知识图片制作成多媒体课件。 生:搜集相关玻璃的知识。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 猜一猜它是谁? 看看像没有,摸摸倒还有,像冰不能化,像水不能流。---玻璃 二、知识链接 1、我们来认识玻璃:(玻璃工厂的玻璃图片展示) 师结合ppt对相关的玻璃知识进行介绍,让学生对玻璃有个初步感知。 2、师小结玻璃的特点:美观、安全,节能,环保 三、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1、玻璃设计大赛 师:随着我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现在市场的玻璃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昨天彭老师接到玻璃工厂叔叔的电话,他们听说我们班的孩子设计感、创造力非常棒,因此就想问问我们班同学是否愿意参加他们举办的第一届玻璃设计大赛,给他们设计一些未来的玻璃。 投影:每人设计1-2种未来玻璃 玻璃大赛设计要求:(分段设计) (1)未来玻璃是什么样子? (2)未来的玻璃你给它取什么名字? (3)你设计的未来玻璃有什么功能? 师:同学们,不,玻璃设计师们,你们设计的未来玻璃是什么样的?快把它介绍给大家吧! 师引导学生进行现场演示和解说,师相机点评、指导。

2、全班交流评价 四、明确习作要求,鼓励自由表达 1、师:刚刚同学们已经把你们设计的玻璃蓝图大致向我们讲述了一遍,同学们,你作为未来玻璃的小设计师,所设计的玻璃都从外形、功能,环保,安全角度出发,设计新颖,构思巧妙,老师真为你们高兴,但是高兴之余彭老师还是感觉为难,要谁去参加呢?都那么出色?(沉思片刻) 师:有了,我想了个好办法,我们把这些设计方案都写下来,谁写的好我们就要谁去好吗? 2、师:写的时候要注意写什么啊?启发学生抓住未来玻璃的特点。 (板书:特点) 3、启发引导学生从未来玻璃的外形美观、用途广泛、安全舒适、有利环保等多种角度展开想象描写。(板书:外观、用途) 4、引出想象作文习作要求: 投影怎样写好想象作文? (1)根据自己的愿望,选择自己理想中的事物来写; (2)想象要大胆合理,情节生动有趣。 5、生习作,师巡回指导。 五、佳作欣赏,自读自悟 1、出示范文 当疲劳了一天的您甜美的进入梦乡时,却又被噪音惊醒,您是不是会很烦躁,而现在,您不用再为此而烦躁了,因为一种全新的“催眠玻璃”已经问世了,这种玻璃可自动播放出几千首催眠曲伴你入睡,神奇的电磁波会让你睡得更香,这种玻璃还具有超强的消除噪音功能,可让你听不到室外的喧闹而享受室内的宁静。因此,你不会再因为噪音而睡不着觉了。 当你坐在沙发上舒舒服服的看着精彩的电视节目时,一股黑色的臭烟飘了进来让你恶心难闻的时候,您是不是会想到每时每刻如果都能隔离臭气,呼吸新鲜空气,那该多好啊!在遥远的未来,这种玻璃也已经出现了,他的名字叫做“净化空气玻璃”只要装上了这种玻璃,就能让室内的空气永远保持清新,把臭气和有害气体隔离外, 所以你再也不会为此担忧了。 科技随着时代而变化,有可能是在明天,也可能是遥远的未来,这两种玻璃一定会出现的。 2、学生欣赏自悟。 3、引导学生说出开头和结尾如何做到有特色,主体部分如何写具体,明确习作的架构。做到不拘一格,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 六、指导修改,完善习作

小学生作文指导ppt

小学生作文指导ppt 同学们,你们觉得作文难吗?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一起来探讨关于怎样作文的问题。 一、作文,就是用笔说话 “作文、作文,难死小人!”“作文难,作文难,提起作文心就烦。”……这些,成了某些学生的口头禅。其实啊,作文是件非常容易的事。为什么这样说呢? 作文与说话本是一回事。人,每天都要说话。人们平常说话时,何曾有为难、发愁或劳累的感觉呀?作文呢,其实就是说话,只是不用口而用笔罢了。对此,我国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早就说过:“作文就是用笔说话。”换句话讲,把嘴说的话用笔记录下来,就是作文。也可以说,凡是会说话、会写字的人,就会写作文。因为:平日说什么,就可以写什么;想说什么,就可以写什么;想怎么说,就可以怎么写。 1.说什么就写什么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像百花筒,像七彩阳光。校内、校外,同学们聚集在一起,有说不完的话。说话,都说一些什么内容呢?无非是向别人讲述自己每天或每时每刻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把自己用口说的这些内容,改用文字原原本本地写下来,就是作文,就是文章。换句话说,同学们作的哪一篇文章,能离得开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做呢?例如: 自画像 我姓王,名鑫。“王”就不用说了,是爸爸传下来的姓。“鑫”呢,从字体上看是三个“金”字落在一起,也许是爸爸妈妈希望我长大了当“大款”。

我现在已经度过了12个春秋了。我长得不算好看,大脸盘,一双不大的眼睛,高鼻梁。我的优点很多,但最大的优点就是争强好胜。记得那是在上学期,我参加了中心校举办的作文选拔赛。那时,我满有把握,心里想:肯定能被选上。可是,事实却与我想的相反,我落选了。当消息传来的时候,犹如晴天霹雳,在我的头上炸响。我放学回家,实在是控制不住了,就趴在桌子上哭了起来。妈妈见我哭得如此伤心,问明了原因,说:“这说明你作文水平不高。没关系,失败乃成功之母嘛!这次失败了,我们还有下一次的机会。以后的机会还多着呢!”我听了哭着说:“失去了这次机会,恐怕小学就再也没有机会了。”说着,我又哭了起来…… 我的缺点也不少。上课的时候,我经常搞小动作、说话。就因为这个,老师时不时地盯着我所在的这一片。有时候,我上课说话,老师还把我叫起来。因为有这个毛病,我感到很烦恼。我有意克制自己上课不说话,可就是管不住自己,嘴巴老想说。 同学们,你们对我有些了解了吧!对我有什么看法,请快告诉我。 【简评】这篇短文就是小作者在课堂上,向全班同学、向新任课教师介绍自己时说的话。课下,她把自己说的内容用文字详细记录下来了。瞧,这不是一篇十分优秀的文章吗?同学们不妨也试一试,先向伙伴介绍一下自己,然后拿起笔来把自己的“像”画下来。 【思考练习】 (1)为什么说会说话、会写字的人,就会写文章? (2)先向伙伴介绍一下自己,然后拿起笔来把自己说的话记录下来

小学生各类作文写作方法指导总汇

小学生作文写作方法指导 一、怎样写人 写人,是小学作文训练的基本功之一。在记叙文中,人和事是不可分的,关键是看题目如何要求。要求写事的题目,文中的人要为事服务;要求写人的题目,文中的事必须为人服务。写人为主的记叙文,就是要通过一件或几件事,来表现人物一种或多种品质。写人的继续文,叙事不要求完整;记事的记叙文,虚实要求完整,而且要贯穿文章始终。 (一)通过一件事来写人 通过一件事来写人,通常是表现人物的一种品质或性格的一个方面。为了刻画人物,对所写人物必须进行必要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方面的描写。但是,从以事写人这个角度来说,最好是选择一件最能反映此人某一特点的事,并把这件事写好。在写事情的时候,要选择典型的事例。所谓典型,就是能集中反映中心思想的事,能够表现人物的好思想、好品质、美好情感的事。对小学生来说,选择典型事例,要着眼于小事,选择那些最能反映深刻意义的小事。这样的事表面上看,都是普普通通的凡人小事,但是其中却蕴涵着深刻的意义,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小中见大”。 (二)通过几件事写人 可以分成两种情况:以是用几件事表现某个人的一种品质;二是用几件事表现某个人的多种品质。要注意:用几件事写人,这些事可以是完整的,作者必须把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一一交代清楚,也可以是不完整的,只着重于某几点进行叙述。更多的是在一篇文章中,有的事详写;有的事略写;有的事要求写得比较完整,有的事要求写得比较简单。通过几件事写人,同样要对人物进行必要的外貌、行动、语言、心理的描写。 (三)学会刻画人物 写人的文章要会在叙事的过程中,对最能表现人物思想感情、性格特点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方面进行描写,也就是学会刻画人物。 1. 也叫肖像描写,是通过对人物的容貌、神情、衣着、姿态、语调、外貌特征的描写。来揭示人物性格的一种方法。人物的的外貌和人物内心世界密切的联系,具体说:通过外貌描写,使人物的形象更丰满,能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通过外貌描写,揭示人物的身份;通过外貌描写,展示人物在特定场合的内心世界;通过外貌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精神面貌和思想品质。

想象作文教案

想象作文教案 一、感悟想象 1.设置悬念,激发情趣 词语碰碰对: 教师:同学们,咱们先来做个互动游戏,叫“词语碰碰对”。我出一个词,你们给它对上一个表示用途的词。比如,我说床,你们对睡觉。咱们开始吧。 教师:我说“牙刷”(学生对“刷牙”);我说“钢笔”(学生对“写字”);我说“手电筒”(学生对“照明”);我说“洗衣机”(学生对“洗衣服”) 教师:如果有人想用洗衣机洗土豆、洗萝卜可以吗? (学生发表意见) 教师:人们常常把这种看似不合情理的想法批评为什么? (板书:胡思乱想) 教师:真有人用洗衣机洗土豆,这里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呢! 四川的一位农民买回洗衣机后,他发现洗衣机的工作原理与搅拌清洗土豆的方法相似,就想当然地用洗衣机洗萝卜、洗土豆、洗甘薯。这就超出了洗衣机原有设计的使用范围,所以他的洗衣机经常出现故障,需要修理。海尔公司得知这一信息后,并没有一笑了之,立即组织技术攻关,生产出了多用途洗衣机,投放农村市场,农民竞相购买。这给消费者带来方便,也给自己带来无限商机。 听完这个故事,你们认为这还是胡思乱想吗?这叫怎么想? (换板书:奇思妙想) 2.调动积累,丰富表象 回忆想象佳作: 教师:有一首你们很熟悉的古诗,就是奇思妙想的佳作。 (出示:《望庐山瀑布》。诵读) 教师:诗中哪里最能表达作者大胆奇特的想象?诵读最后两句。我建议你们用诵读古诗的语气来读。(教师示范) (出示:《夹竹桃》片段) 教师:请同学们快速地浏览一下。 (点红“参差”) 教师:这个词你们见过吗?怎么读?(请同学们都读两遍) 谁愿意给大家读读这段话?(指一名同学朗读)请其他同学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参与,可以跟着他默读,可以小声跟他读,也可以闭上眼睛听他读。 (配乐朗读) 教师:喜欢这段话吗?最喜欢哪里?(点红学生喜欢的语句再读) 二、体验想象 1.出示“夏天”的画面 学生表达自己的想象。教师据情点拨、评价。如,有植物,有动物,有运输工具,有静态的,有动态的,想象很丰富。 2.头脑风暴 (1)出示:“圆”的画面。 教师:这是一个圆,你们联想到什么? (2)出示:“书”的图片。 教师:你们联想到什么? (3)小组竞赛。

关于小学生作文指导的论文11篇

关于小学生作文指导的论文11篇 怎样指导小学生写作入门 小学生入门写作主要有两大困难:一是“写什么”?(选取写作材料),二是“怎么写”?(写作方法与技巧)。作为入门应先解决第一个问题,然后才能讲究写作技巧,因为前者是基础,好比河水之源,如果没有源头,哪来涓涓细流乃至滔滔长河?三年级是小学生作文的“入门”阶段。由于刚刚开始学习写作文,往往出现这种情况:学生的组词、造句还讲得过去,但作文中的取材仅限于转抄和编造。这样发展下去是不妥的。其一,学不会观察生活、表现生活;其二,一旦养成习惯,会使思维懒惰,思路狭窄,材源枯竭,影响其思维品质、智力、心理等方面的健康发展。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写作入门解决材源问题呢?我们提出如下几点看法: 一、要引导学生写生活中的真人、真事、真情和真景。生活中的作文材料很多,但生活中的人、事、情和景,初写作文的学生往往缺少“抓”和“写”的意识,需要老师或家长的点拨、揭示加指导。如我校去年元旦前夕要召开文艺晚会,布置同学们自带小红花,可老师没教过花的做法,有一位家长教会了他的女儿做红花,当这位小学生带着红花上学时,同学们求她帮助,她帮同学们做红花。事后,有的同学表示送她小“礼物”。虽然她喜欢小“礼物”,但是没要。老师知道这件事后,就指导她把这件事写成作文《我帮同学做红花》。由于写的是自己亲身经历的事,她写成的作文,内容充实,还挺有思想的。 二、给孩子创造积累写作材料的条件。平时,学生只能天天重复着“家中——路上——学校——路上——家中”的过程,生活的范围有限,所以学校和家长应利用周末和节假日,领孩子去公园、野外等见世面,领略和感受积极的、丰富多采的社会和自然生活。但要有益于教育孩子,其中一项便是为写作文积累材料。例如,在今年暑假中,某家长带他的女儿去野外捉蝈蝈,临行前布置了写作要求,让她注意观察和记忆。回来后,她写了作文《捉蝈蝈》,较生动地写下了捉蝈蝈的过程和动作,很有情趣。 三、给学生讲些直接感受不到的作文材料。受生活的地点、环境等条件所限,有许多素材是学生直接看不到、得不到的,却是可写的。这类材料需老师及家长的讲述,指导课外阅读等进行积累。有一位学生家长在去某沿海城市出差回来时,给他的孩子带回来许多“礼物”,如:各种贝壳、小(海)石头、小纪念品等。女儿最喜欢那串珍珠项链,她认为很贵。其实仅几元钱,使她很惊奇。这位家长抓住时机,向她讲了珍珠的人工养殖以及我国海上育珠事业的过去和现在,鼓励她以此为材写成作文《爸爸送我的礼物》,既训练了写作,又进行了爱祖国、爱科学的教育。 四、要让学生学会剪辑原有的写作材料。固然生活中的真人、真事、真情和真景是小学生入门写作的主要材料,但不要因此束缚他们的自我发挥和想象,而是要让学生们学会将已有的材料进行合理的剪辑、必要的取舍。有一位学生游过秀水公园后,在写《我爱秀水公园的美丽风光》草稿中提到“在草丛中捡到一只死去的蜻蜓”,这是真实的,但对文中的“美丽风光”起了削弱作用。老师对此进行了指导,经过修改,学生的作文是:“我走上拱桥向东望去,湖面上是一片荷花和荷叶,交映相辉。叶面上的水珠儿在阳光照射下,如珍珠般闪闪发光。忽然一只红蜻蜓飞来,落在一支卷着的荷叶上,我想起了古诗‘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这一小小的剪辑,使作文增加了艺术性。总之,老师及家长应相互配合,共同创造条件,指导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观察生活,获取并积累写作素材,让学生在入门写作时,感到“材”有源头滚滚来。

三年级想象作文教学设计教学提纲

三年级想象作文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的 1.启发学生自由地想象,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2.指导学生有序地、重点突出地、主次分明地说和写。 3.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 https://www.360docs.net/doc/667838830.html,]热爱学校、热爱生活、热爱科学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 启迪学生展开大胆、丰富、新奇的想象,并指导学生有序地、主次分明地说和写。 三、预习学案 1.课前学生绘制自己心目中“想象作文”构想图。 2.制作多媒体课件。 四、导学案 (一)想象导入,明确要求。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想象是一切创造之源。” 同学们,今天就让我们学习爱因斯坦,天马行空想象一回。 1、出示要求,请同学们自由读习作要求。 2、读一读,把你认为重点的词句画下来。

记得在上学期我们已经写过一回想象作文了,谁还记得想象要怎么样? 指名说、师相机板书:大胆新颖奇特美好 (二)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1.出示幻灯,看画展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许多小朋友奇妙的想法,现在老师和同学们一起走进这奇妙的世界,请边看边想:你有哪些奇妙的想法(引导学生说自己想法或畅想未来.) (1)小组互相交流。 (2)指名说说。 (三)请欣赏习作范文: 1、看画 (1)看了这幅画,你有什么想法?(小组讨论) (2)指名说 2、出示范文(例文根据这幅画而写) 过渡:老师也进行了大胆的想法。 (1)抓住了什么去想?

(2)有哪些想象? (3)想象合理吗?为什么? (四)展开想象,说一说 师:你准备写什么?请四人小组互相交流,可以出示自己的图画,也可以自由想象。 1.谁先来说一说,展示一下?(3个学生) 2.全班交流评价:你们认为他说得怎么样?3.同学们想象得真美好!赶快顺着你的思路写下来吧。形 式不限。题目自拟。老师期待着更多的富有想象力的佳作问世。 五、课堂练习

小学生写景作文指导

观美景写感受 写景作文 世界上有许多美好的景物,日出日落、春去春来、云飘雪降、山海湖泊、名胜古迹、城镇村落、街道庭院……哪一样不值得我们用诗一般的语言去讴歌呢? 一是胸中无好词佳句,二是作文言之无序 学习目标 1、学习按一定的顺序观察景物的方法。 2、能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会用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等写法把景物描写具体。3.把当时的感受写出来,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自学指导 1.认真研读习作要求。 读一读,想一想: (1)你准备写什么景物?确定什么题目? (2)再想想你要按什么顺序写?抓住景物的 什么特点来写?看到这个景物你有什么 发现和感受?。 (3)列提纲。动笔之前,你要想清楚:先写 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 2、完成习作。写完后要仔细阅读和修改。 景物描写应注意以下三个问题: ⒈写景要按方位顺序 由近及远,由远及近,由上而下,由下而上,由里到外,由外到里,或由中间到四周等等有次序地描写,要主次分明,详略得当。 ⒉可以按景物的类别来写 如山、水、花、鸟;瀑、石、峰、洞;亭、台、楼阁等。要写出景物的光、色、味;既要写它的静态,也要写它的动态,还可以写出它的环境气氛。 3、写景要有选择 写景时应要有所取有所弃,抓住最能代表彼时彼地特征的景物加以描写,其它的景色则略写或不写。

写景要抓住景物的种种特征: 形状、色彩、质地、声音、气味 每一种景物都有自己的主要特征,不必对某一景物的各种特征作面面俱到的描写。描写景物,有时候需要写得细致一点,一句接一句地描写出某一景物的细部,有时候,只需要三言两语把景物的大致轮廓告诉读者。 4、写景要有情致 人们观赏景物总是要带有某种感情的。因此,描写时也应该将这种感情一起表达出来,做到寓情于景,情景相映。要有意识地把自己的感情、感受写进去,这样使人读了会产生一种身临其境之感。叶圣陶老爷爷写的《记金华的双龙洞》不是具有这样的特点吗? 5.适当地、正确地引用前人描写景物的诗词歌赋,也可以为作文增色 景和情,一个是实的,一个是虚的,它们各不相同,可是在作文里,景和情又常常是分不开的。道理很简单。因为景是人写出来的,人是凭着见闻、感觉、想象来写的,见闻、感觉、想象里面就有情感的因素 清晨,我走在上学的路上。晨光下,满地的落叶泛出金光。路边的菊花迎着微风亭亭玉立,有黄的,白的,紫的,五彩缤纷。远处的柏树林仍然是一片深绿色的,充满生机。我好像觉得秋天的空气更加新鲜,真是秋高气爽,我的读书的好时光来了! 这一段作文里,“我”一路见到美丽的秋景,得到美的享受,感奋之下,生出要在大好时光里多读书的激情,这便是触景生情的写法。 把景物写得有人的喜怒哀乐,这就叫移情入景了。 当我走出鸡舍的时候,夜色已经很浓了。满天的星星显得格外明亮,它们不住地眨着眼睛,好像在对我微笑,又像在跟我说什么,我心情愉快地朝家里走去。满天的星星通了人情。星星的动态里有了人的感情。星星眨眼睛,星星在微笑,星星好像要对“我”说一些赞许的话,这是因为“我”自己动手把鸡舍打扫得干干净净以后,有一种特别愉快的心情,带着这种心情去看星星。 6.要仔细观察 抓住在不同季节里景物的不同特点进行描写,不要硬编乱造,凭自己的想象来写。

如何指导小学生写作

如何指导小学生写作 第一小学许晓梅 当前,作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着一种现象,小学生不喜欢作文,一提起作文就愁眉苦脸,提不起兴趣,总觉得无话可说。迫于师命,写不出又不能不写,无奈就拿起《作文选》这块敲门砖,搞移花接木,改头换面,以一当十。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墨守成规,没有真才实学,没有开拓精神,难以适应祖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如何激发学生作文兴趣,培养具有创造精神的一代新人,近年来我们做了一些尝试,也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以下是我们在实践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积累材料,快乐入门。 我们在作文教学中,努力引导学生做好写作前的材料积累,即阅读积累和观察积累,它不但是写作入门的重要前提,还能有效地提高其作文水平。 阅读积累。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所以感到作文难,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缺“米”是主要的。针对这一实际,我在语文教学中,总是要求自己把课文讲得生动些,开放些,尽量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并要求学生多读课外书,多积累资料,帮助学生找“米”下锅。我充分利用每周安排的课外阅读课,指导他们阅读课外读物,学生从《儿童文学》、《小学生作文选》、《优秀作文》、《小学生学习报》、《小学生周报》等书刊中,摘录下好的词、句,记录了写作思路、技巧等。俗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多读、多看方能博采众长,才能开拓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语言,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在阅读积累中,我让学生把认为比较好的词语、段落收集记录下来后,还定期召开阅读演讲会,让他们说说自己近日来积累了哪些材料。例如,一个学生作文题目是《课堂之外》,他写道:“我的课外生活是读书,读书使我认识了黄世仁的凶残,王熙凤的刁钻泼辣,读书开阔了我的视野,丰富了我的精神生活和学习生活。”可见,教师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向学生推荐一些优秀的课外读物,的确利于学生积累材料。 观察积累。自然界和社会现象是千变万化的,学生的生活也是丰富多彩的。我便引导学生走向大自然,走向社会,向大自然、向社会实践活动要素材。如到野外游玩;欣赏公园美景;参加义务劳动;参观商店、工厂;在日常生活中,随时观察一个人的表情,两个人的对话等。抓住这些有利时机,及时启发引导学生观察,从而增强了学生发现、捕捉生活的能力,把学生锻炼成为一个小观察家,并且及时记下来,写作的材料就能源源不断。 二、培养兴趣,轻松写作。兴趣是最好的心理医生,是鼓舞和推动学习的中坚力量。因此,从激发兴趣入手,是调动学生积极写作文的关键。那么怎样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呢? 首先讲明道理,引起兴趣。教师要让学生懂得,作文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生活离不开作文。如学校要评选“文明少年”,我就在班内开展了评选活动,选出文明少年,然后让同学们讨论他为什么是“文明少年”?最后我提出一个作文题目:记一名“文明少年”。这样学生就有话可说了,也觉得写文章是实际生活的需要,就有了作文的兴趣和自觉性。 观察生活,激发兴趣。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丰富作文内容,让学生多接触千姿百态的自然,多接触丰富多彩的杜会。并让他们做个有心人,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用脑筋去想。让学生把自己新鲜的风闻、特殊的感受说给大家听,老师再因势利导,提供表达的机会,那么学生的兴趣就会越来越浓。我班有一位同学,她从小在爷爷怀抱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