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教案

新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教案
新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教案

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第一课时分数的意义

教学内容: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52页例1,练一练1、2,练习八1~4题。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分数的产生,认识单位“1”,理解分数的意义,能说明一个分数所表示的实际意义。

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操作、猜测、归纳、评价,使学生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培养学生探索意识和创新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主动参与,积极合作,充分体验,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理解和掌握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

认识分数单位以及对单位“1”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寻找切入点

1、同学们,在三年级我们就学习过分数,你们还记得吗?

2、教师出示,这是什么数?你已经知道分数的哪些知识?

3、同学们了解的还真不少,我们对分数有了初步的认识,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分数的相关知识——分数的意义。(揭题)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感知单位“1”

那我们一起来看老师给的材料上的例题,用分数来表示每个图中涂色的部分,写好后再想想每个分数各表示什么?

(课件出示图片,巡视学生答题情况)

谁愿意和大家说说是怎样填写的?

学生边说,教师边板书分数

你们同意他的说法吗?看来同学们对以前所学的知识掌握的都很好。哪谁来说说表示什么呢?(板书:平均分)

表示什么呢?又表示什么呢?又表示什么呢?

你们看,这里的是把(6个圆)看作(一个整体),把它平均分成(3份),涂色部分是其中的( 1份 ),也就是()。

那么这些分数是把什么平均分后得到的呢?

第四幅图和前三幅图有什么不同的呢?和同桌说一说。

谁愿意和大家说一说?

你们看,一块饼是一个物体、长方形是一个图形、一米的线段是一个计量单位、由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这些都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我们给它起个名字,叫作:单位“1”。(板书单位1)你们看这里的“1”,老师给它加了双引号,它可以表示(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或由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它和我们以前所学的1有什么不同呢?小组里交流一下。

谁能和大家说一说?(以前所学的1只能表示1个,现在学的1可以表示许多许多)

看来单位1很神奇,它可以表示一块饼、一个长方形、一个一米长的线段,还可以表示6个圆组成的一个整体,

8、那你认为它还可以表示什么?

同学们说的这么多,我们都可以用什么来表示?

2、探究分数意义

看来单位1的本领可真大,那你能说说黑板上这些分数是把单位1平均分成几份,表示这样的几份呢?(板书:4份、8份、5份、3份)(1份、5份、3份、1份)

像这样的分数你能再说出一个吗?并能说出它是把单位1平均分成几份,表示其中的几份吗?(板书其中两个分数)

像4份、8份、5份、3份,我们能说的完吗?(用省略号表示)

我们可以用哪个词来概括一下呢?(板书:若干份)表示其中的多少份?我们可以用哪个词来表示?(板书:表示其中一份或几份的数,就叫作分数)

谁来说说什么是分数?那分数的分母和分子各表示什么?

3、认识分数单位

同学们,我们这学期学过小数,小数有计数单位,那分数有计数单位吗?请同学们看老师发的那张打印的材料。

谁来给大家说说什么叫分数单位?(板书:分数单位)

那你们看,黑板上的这些分数的分数单位是什么呢?

请同学们观察一下这些分数和他们的分数单位,你有什么发现,在小组里说一说。

说说这些分数中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三、深化认识,巩固练习

过关练习

第一关

1、下面的分数表示图中的涂色部分是否正确。

( ) ( ) ( ) ( )

2、练习八第4题。

第二关

看打印纸上的练一练第1题,独立完成。

第三关

1、把单位“1”平均分成a份,表示这样的b份的分数是(),分数单位是()。

2、分数单位是的分数你能说出几个?

3、观察上面图形,阴影部分占长方形的(),占正方形的()占整个图形的()。

为什么同样是1份,却有三个不同的分数呢?

第四关

完成练一练第2题。

这里的是把单位“1”平均分成几份?当平均分成6份后又可以用什么分数表示呢?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师生共同回忆总结。

六、游戏:分糖果。

盒子里有一些糖果,让其中一个学生拿出它的三分之一,并说说自己是怎样分的。再让一位同学拿出剩下的三分之一,并说出自己是怎样分的。

最后问学生:两位学生都拿了三分之一,为什么这两位学生所得糖果的颗数不一样?

板书设计

分数的意义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作分数。分数单位

一个物体 4份 1份

一个计量单位 8份 5份

5份 3份

3份 1份

………………

……

第二课时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教学目标: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会用分数表示两个整数相除的商,会用分数表示有关单位换算的结果。

2、使学生在探索分数与除法关系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数感,培养

观察、比较、分析、推理等思维能力,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分数和除法的关系

教学难点:理解用分数表示整数除法的商

教学流程:

一、导入

1、出示情境图:把4块饼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

2、提问:你能提出哪些问题?这些问题为什么用除法算?

3、说出下面分数的含义

1/4,3/5,5/8

二、引入新课:

提问:通过上面的练习,你发现除法和分数都和什么有关系?

三、教学新课:

1、教学例2

出示情境图:把1块饼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

提问:你能提出哪些问题?结合学生的回答,指出:每人分得的不满1块,结果可以用分数表示。

说明:把1块饼平均分成4份,每人分得这块饼的1/4,就是1/4块。

学生填写书本。

2、教学例3

(1)学生说说题意。

把刚才呈现的题目改为:把3块饼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

(2)提问: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怎样列式?

引导:把3块饼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平均每人能分到1块吗?你是怎样想的?

结合学生的回答,提出要求:那么,可以用怎样的分数表示3÷4的商呢?请大家拿出3张同样的圆形纸片,把它们看作3块饼,按照题目分一分,看结果是多少?

学生操作,了解学生是怎样分和怎样想的。

组织交流,你是怎么分的?

小结:把3块饼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人分得4/3块。完成板书。

把题目改为:把3块饼平均分给5个小朋友,每人能分得多少块?学生口述算式

提问:3除以5,商是多少?怎样用分数表示?独立计算,小组交流。

3、独立计算:

(1)出示:如果把这3块饼平均分给5个小朋友,每个分得多少块?

(2)学生独立填写练一练第1题

交流:你是怎样填写算式的?

为什么用1÷5计算?你是怎么想的?

4、归纳关系:

(1)学生集体读一读上面三道除法算式和得数

(2)引导:如果用a表示被除数,b表示除数,那么除数与分数之间的关系又可以怎样表示呢?b可以是0吗?

谈话:请大家观察上面两个等式,你发现分数与除法有什么关系?

板书课题被除数÷除数=被除数/除数

提问:如果用a表示被除数,用b表示除数,这个关系式可以怎样写?

板书a÷b=a/b

讨论:b可以是0吗?

四、教学试一试。

出示试一试,学生尝试填空。

小组交流:你是怎样想的?

口答:把7分米改写成用米做单位的数,可以列怎样的除法算式?7÷10的商用分数怎样表示?

23分改写成用时作单位的数,可以列怎样的除法算式?23÷60的商用分数怎样表示?

指出:两个数相除,得不到整数商时,可以用分数表示。

(3)学生完成练一练第2题

学生填写得数,校对。

追问:分数和除法是不是一回事?区别在哪儿?

5、揭示课题:

6、完成试一试

想一想是怎样换算的,结果怎样用分数表示,独立完成。

7、填写练一练第3题

完成后交流。

五、练习巩固

1、练习八第6题学生看图填写后,可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2、第7-9题

六、全课总结:

今天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分数与除法有什么关系?

第三课时: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教学目标:1、探索并理解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实际问题,能正确解答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简单实际问题。

2、体会分数的实际应用价值,拓展对分数的认识,发展几何直观及分析、推理能力。

教学难点:解答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简单实际问题的方法。

教学重点:理解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简单实际问题的方法。

教学流程:

一、复习引入。

1、同桌相互举出一些分数,说明意义,并说说是真分数还是假分数?

2、根据要求表示分数。

二、新授。

1、教学例4。

明确问题,黄彩带的长是红彩带的几分之几?

学生独立思考:把哪条彩带和哪条彩带比?

把谁看作单位“1”?

黄彩带的长相当于红彩带的几份?

汇报交流。明确:把红彩带的长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红彩带的1/4。黄彩带的长与其中的1份一样长。也就是说红彩带的1/4与黄彩带一样长。(贴出答案)

同桌相互交流。

追问:怎样看出黄彩带是红彩带的1/4?为什么也可以用除法计算?

2。教学试一试。

贴出红彩带:

蓝彩带:

蓝彩带的长是红彩带的(—)。

学生小组讨论:把谁看作单位“1”?蓝彩带的长相当于红彩带的几份?

汇报交流,明确答案。

追问:算式里的3表示什么?4表示什么?这里用哪两个数量作除数?

改题:红彩带的长是蓝彩带的(—)

明确:把蓝彩带的长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3份。红彩带的长与其中的4份一样长,也就是4个1/3,即4/3。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一练1

让学生看一看图中有些什么,互相说一说。

学生根据问题独立填空。

交流结果并呈现,说说是怎样想的?

2、完成练一练2

让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

交流:求公鸡只数是母鸡的几分之几,把哪个看作单位“1”?除法算式怎么列?

3、完成练习八10

学生天空,交流并呈现结果。

提问:这两个问题比较时,各是把哪个数量作为单位“1”?

可以怎样列式求这两个问题的结果?各用哪个量作除数?

四、全课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

完成练习八第9、11题。

第四课时分数的意义练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分数的意义和分数单位,加深对除法与分数关系的

认识,并能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简单实际问题。2、使学生能进一步学会联系图形或具体情境解释分数,能体会相关数学知

识之间的联系,培养操作、观察、比较等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辨析实际问题里的率和具体数量对应的不同分数。

教学流程:

一、回顾导入:

1、回顾内容:

大家回忆一下,学习了分数的哪些内容?

提问:什么是分数?举一个分数,说说它的含义。

分数和除法有什么关系?怎样用字母表示?

2、揭示课题

二、实践巩固:

1、做练习八第12题

引导:请大家先观察直线上的“1”怎样平均分?再用直线上的点表示上面的分数。

学生在直线上描点。

交流并呈现直线上的表示的分数,订正。

提问:在直线上要怎样表示分数?

2、做练习八第13题

提问:题里知道了什么?求什么问题?

学生独立填空。

交流:第一个问题结果的分数怎样填?是怎样想的?第二个问题呢?为什么要填1/2?

3、做练习八第14题

学生填空,交流呈现结果。

提问:这两题是怎么想的?

4、说说下面分数的含义。

(1)足球队里五年级的学生人数占2/7.(2)一块地的3/5种番茄。

(3)一杯果汁,喝了4/9.

(4)红花朵数是黄花的3/4.

三、拓展意义认识

1、做练习八第15题

学生填空,交流结果。

提问:填空的依据是什么?

2、做练习八第16题

学生换算、填空、交流。

说说是怎样换算的?

3、做练习八第17题

让学生说说条件和问题各是什么?

思考答案,交流结果,并说说是怎样想的?

四、练习小结:

通过练习,你对分数有了哪些深刻的理解?还有什么收获?

第五课时真分数和假分数

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真分数和假分数的概念,能判别一个分数是真分数还是假分数。

2.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和分析、推理等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真分数和假分数

教学流程:

一、复习准备

提问:什么叫做分数?什么是分数单位?你能说出一些分数表示什么意义吗?

二、教学新课

1.认识真分数和假分数。

(1)教学例5

学生涂色表示相应的分数。

问:把每个圆都看作单位"1",都平均分成几份?每份是几分之几?图色部分各表示几分之几?里有几个1/4?生答师板书。

要表示5个1/4,该怎样涂颜色?明确:用一个圆最多只能表示4个1/4,表示5个1/4要用两个圆。5个1/4就是5/4。

问:通过刚才的涂色,你有什么发现?

(2)教学例6

学生涂色。引导学生看图,讨论:要表示每个分数,各要涂几个1/5?分别用了几个圆?你有什么发现?

(3)比较例5、例6中的这些分数,你能给它们分一分类吗?说说你是怎样分的?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