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水管网课程设计”任务书

#“给水管网课程设计”任务书
#“给水管网课程设计”任务书

《给水管网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原始资料

1.城市总平面图一张,比例1:20000,等高线每隔一公尺一根。

2.给水水源位置见城市总平面图。

3.城市居住区面积约164公顷、人口密度400人/公顷,给水人口普及率为90%。

4.居住区建筑六层以下的混合建筑,不考虑耐火级别。

5.城市卫生设备情况,室内有给排水设备、但无淋浴设备。

6.由城市管网供水的工厂为造纸厂,生产能力为2吨/日(第吨纸耗水量为250m3),该厂按三班制工作,每班人数为300人,每班淋浴人数25%;该厂建筑物耐火等级为三级,厂房火灾危险性为丙级,建筑物体为2500 m3。

7.由城市管网供水的铁路车站用水量为480米3/日。

8.浇洒道路及绿地用水量考虑100米3/日。

9.工厂要求城市管网供水,对水压无特殊要求,个别生产车间压力不足,自行加压解决。

10.未预见水及管漏系数取k=1.2。

11.城市位于中国华南地区第一分区,土壤为砂质粘土,无地下水,冰冻深下加考虑。

二、设计任务及要求

1.设计计算

(1)计算各种用水量,编制城市逐时合并用水量图表。

(2)进行管网定线布置,确定水厂及水塔(或高位蓄水池)位置。

(3)拟定水泵工作制度,确定计算管网的几种情况,进行管网计算。

(4)决定水塔高度和二泵站扬程。

(5)计算管网各节点的自由水头。

2.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一份。

说明书内容包括:设计的原始资料和设计任务、各项设计和计算以及设计过程中的体会等。说明书要求,计算正确,说理清楚,简明扼要,文字通顺,篇幅15页左右。

3.绘制下列设计图各一张

城市给水管网平面布置图/干管剖面图/管网等水压线图

以上三张图纸,给绘制完备后附在说明书后,装订成册上交定成绩。

《给水管网课程设计》指导书

在城市和工业企业给水工程中,给水管网在整个工程总投资中占有很大比重,一般约为50—80%,因此给水管网设计的正确和否,不仅关系到供水安全,也直接影响到给水工程的造价。

进行给水管网设计的目的是使同学们正确掌握给水管网设计的步骤和方法,学会使用所学的理论、公式、标准、规范等来解决工程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培养同学独立工作能力。

任务书中所给资料有不够详尽的地方,应根据已有的数据或其他经验数据作合理假定来解决,同学们在进行给水管网设计过程中,可参考下列指导进行工作。

(二)用水量计算

1.城市居民生活用水量

(1)确定城市计划人口数及给水人口数

根据城市居住区的面积及人口密度可确定计划人口数,再由计划人口数乘以给水普及率使得给水人口数。

(2)确定用水量标准

根据城市所在分区(包括了气候条件及生活习惯等因素),室内给水设备情况,查《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J13-86或新教材(即80年出版的给水工程统编教材一以下统称“教材”)附表1,即可得出相应的最高用水量标准(升/人·日)。

按照城市给水人口数,用水量标准,时变化系数便可算出平均日流量,最大日流量以及最大日最大时流量和秒流量。

2.工程用水量

(1)生产用水量

生产用水量标准,一般根据生产性质由有关参考资料查得,或由建设单位直接提供,在已知生产用水量标准,时变化系数和生产量之后,便可算出一天的生产用水量和最大一小时的生产用水量。

(2)车间生活用水量及淋浴用水量

工业企业中工人的生活用水量及淋浴用水的用水量标准,可根据车间的性质,按照《室内给水排水和热水供应设计规范》TJ15-74或本指导书附表1来选用。

根据用水量标准,时变化系数,工人人数,即可算出最大日最大时流量及其秒流量。

3.消防用水量

城市及工业企业消防用水量标准及同时发生火灾的次数,按照“工业企业和

居住建筑暂行防火标准:来选用,也可参考“教材”附录3、附录5选用,由此可以算出消防用水量。

(注:消防用水量主要用于清水池和水塔容量计算及管网平差的校核计算,在城市总用水量计算中可不统计在内。)

4.其他用水量

本设计主要是指铁路用水及浇洒道路用水,其用水量已经给定(见原始资料),不必另行计算。但须注意车站用水假定24小时均匀供水,浇洒道路用水可集中在早、晚进行一次。

在各项用水量计算之后,还必须编制城市用户逐时用水量合并计算表,其格式见表1。

由表1看出,在编制逐时合并用水量表之前必须首先确定城市和工厂各项用水量的逐时变化规律(参看“教材”表2-2及本指导书附表2选用用水量逐时变化百分率)。

由表1中最末两项中的最大数字,即为合并用水时最大一小时的用水量,由此可算出最大一小时的秒流量。

(二)二泵站供水方案设计及清水池、水塔容量计算

1.二泵站供水方案设计

管网内设有水塔或调节水池时,由于水池,水塔能起调节作用,

这时,二泵站供水量可以不等于用水量,即水泵可以采用分级供水的办法,但必须在机组少,操作简单的原则下;使水塔的调节容量最小。一般二泵站的工作多分为2-3级供水,供水百分数最好成倍增加(但要注意:一台泵单独工作时比几

台同型号的泵并联工作时效率高一些),以便选用同型号的水泵组合工作。

二泵站供水线可在城市最高日用量变化曲线可在城市最高日用量变化曲线上进行设计,设计时可参见“教材”第11页图2-1所示的泵站设计供水线看出,二泵站工作氛围两级:从20时到次日5时,一台水泵运转,流量为最高日用量的

2.78%;其余时间增开一台同型号的水泵。供水量为最高日用量的5%,虽然泵站每水时供水量不等于用水量,但一天的供水量等于最高日用水量。 2.清水池、水塔容量计算

清水池和水塔是给水系统的调节构筑物,整个给水系统的调节水量实际由水塔和清水池来分担。 (1)清水池容量计算

清水池中除了储存用水量之外,还应存放消防用水和水厂内冲洗滤池,排泥等用水,因此清水池有效容积等于:

????????????????????????????=?+?%10015100

00

.5910078.2

城市居民生活用水量

W池=W1+W2+W3 (2)

式中:

W1——调节容积(米3);

W2——消防用水(米3),居住区和工厂可按二小时火灾延续时间的消防用水总量计算;

W3——水厂生产用水量(米3),一般按最高日用水量的5——10%考虑。

(2)水塔容积计算

水塔中除了储存调节水量外,还需要储存部分消防用水,因此,水塔总容积

等于:

W塔=W1+W2 (3)

式中:

W1——调节容积(米3);

W2——消防贮水量(米3),按10分钟室内消防用水量计算。

关于清水池和水塔调节容量计算,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根

据供水量变化曲线推算。这种方法需要知道二十四小时的用水量变化规律,并需拟定泵站的供水线,其计算方法建“教材”图2-1及表3-2;另一种方法是凭经验估算。即当缺乏用水量逐时变化规律的资料时,则按最高日用水量的百分数估算,清水池调节容积可按最高日用水量的10-20%估计,(供水量大的城市用水量变化小,可取低限),水塔调节容积可按最高日用水量的2—3%估计。

(三)管网定线

所谓管网定线就是在现有的给水区域地形图上确定干管的走向、图形以及水塔(或高水位水池)的位置。为此在定线前需熟悉地形图,明确水源、水厂、水塔设计位置以及各大用户的位置,由于管网定线不仅关系着供水安全,也影响着管网造价,因此定线时需发慎重考虑。水塔应尽量置于城市较高地区,以减少水塔高度。此外应尽可能靠近大用水户,以便在管网中有重要作用,它的目标又很明显,故选择水塔位置时,需考虑防空、整个城市规划及美观等问题。

管网定线的基本原则是:

1.干管应通过两侧负荷较大的用水区,并以最短距离向用

户送水。

2.靠近道路、公路,以便于施工及维修。

3.利于发展,并考虑分期修建的可能性。

4.干管尽量沿高地布置,使管道内压力较小,而配水管压

力则高些

5.注意和其他管线交叉时平面和立面和立面相隔间距的

规定和要求。

至于管网定线的具体要求及其它注意事项可参考“教材”有关部分内容。

对于生活,消防联合系统,给水管网一般布置成环状,在本设计中一般可布置成3个环。

当管线确定之后(管网图形即形成),便可画一草图,并在草图上进行节点编号,假定水流方向,以及按比例量出个管段长度。

(三)管网水力计算

1.确定管网计算情况

对于前置水胎管网,其计算情况为:

(1)最高用水时;

(2)最高用水加消防。

对于对置水塔管网,其计算情况是:

(1)最高用时;

(2)最大传输时;

∑∑-L

q

Q (3) 最高用水加消防。

当水塔放在中间位置是时,应根据水量和水压并系按前置或对置水塔计算。

2. 根据每种计算情况确定水塔、水泵的供水量及每一管段的计算

流量。

每一管段的计算流量的确定,可按下列方法进行:

(1) 求比流量q 比

将管网个管段按节点进行编号,根据计算管段的总长度和流量计算比流量q 比即:

q 比= (升/秒/公尺)……………………(4) 式中:

Q ——城市最高日最高时总用水量(升/秒); ——城市最高用水时各大用户集中用水量之各(升/秒);

——管网的总计算长度(米)(不包括沿无建筑区域、公园、桥梁通过的干管以及房屋支管的总长度)。

(2) 求沿线流量q 沿

根据比流量q 比和各管段的计算长度,可算出各管段的沿线流量q 沿

q

∑L

q 沿=q 比·L (升/秒) …………………………(5) 式中:

L ——各管段计算长度(米); 管段沿线流量列表计算,见表2。

各管段沿线流量计算表 表2

= =

(3)求节点流量Q 节

节点流量等于连接在节点上所有管段没线流量之和的一半,即

计算方法可列表进行,见表3。

3管网水力计算

若系枝状管网,水力计算比较简单,即根据各节点流量,便可按的条求出各管段流量,然后按平均经济流速确定管径,计算各管段水头损失。

∑L ∑沿Q ∑=沿节Q Q 2

若系环状管网,则水力计算可按下列步骤进行: (1) 流量分配

根据最大用水时水泵及水塔供水量以及管网各节点的出流量

(包括大用户的集中流量),可按节点流量平衡条件即 进行初步的流量分配(先假定水流方向)求出各管网流量。 (2) 选管径

在各管段计算流量确定之后,可利用水力计算表(给排水设计手册第 册)、按平均经济流速选管径,平均经济流量一般在大管径(d>400毫米)时采用1-1.5米/秒;在小管径时为0.6-1米/秒)。

当流量很小时,按平均经济选出的管径大小,此时应按通过消防消防流量的要求选取最水管径。 通过消防流量的最小管径规定如下: 小城市 d=100mm 中等城市 d=100-150mm 大城市 d=150-200mm

本设计最小管径可取d=100mm(或d=150mm);此外在选管径时,还应考虑通过最大转输流量的可能,并适应留有发展余地。因此在供水分界线附近及某远地区的管径可适应放大。 输水干管的连络管径和输水管相同,也可小于输水干管管径的

∑=0Q

20-30%,如d 输=250mm ,其联络管<200mm

(3) 计算阻抗值S

由各管段的管径和长度,计算出相应的阻抗值S=K α1,比值α值和修正系数K 可由《管渠水力计算表》查出(见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二册)。

(4) 计算水头损失h

按照初步分配的各管段流量和计算得出的阻抗值,由公式h=Sq 2,计算出各管段的水头损失值;也可根据各管段计算流量和管径,由水力计算表查I 值,按公式h=i1计算水头损失。 当每一环的水头损失代数和,即各环闭合差不超过0.3-0.5米,而从管网起点至管网络点的闭合差,即大环闭差不超过1.0-1.5米时,则管网可不再进行平差;如果闭合差大于上述数字,则必须进行管网平差。

(5) 管网平差

管网平差就是将管网中的流量进行调整,使超负荷管段的流量减少,而欠负荷管段的流量增加(但必须满足 的条件),直至各环的闭合差达到允许的范围以内这止。 环网平差计算可列表计算(参照“教材”57页表6-6),也可在环网示意草图上直接进行平差计算(参照“教材”63页图6-11)。

∑=0Q

本设计最好两种方式都用上,若时间来不及,则要求“最高用水时”用表格计算,“校核计算”用简化法平差。 平差计算所得的各管段水头损失值,是决定水塔高度和水泵扬程的依据。

在管网水力计算中需注意下列事项:

(1) 如果所设计的管网为对置水塔,则应首先确定在最大用水水泵供水区和水塔供水区的分界线,该分界线可用下列

公式计算: L p = Lt= (7)

式中:L P 和L t -各为水泵和水塔供水的管网管段长度(米); Q p 和Q t -各为水泵和水塔供水的水量(升/秒); Q 比-比流量(升/秒/米)。

(2) 从水厂至管网的输水管若有两条,则应将环状连接部份作为一个环,在平差中一起进行计算。

(3) 根据上述第(2)点的要求,通过计算已决定水塔和管网的连接管的直径及水头损失,并使它们所组成的环的闭合差在允许的范围之内。

五、确定水塔高度、二泵站扬程及管网各节点的水压 1.确定水塔高度及二泵站扬程 (1)网前水塔的管网

①水塔高度:Ht=Hc+

式中:H c ——供水区最不利点(控制点)所需的自由水头(米);

——从水塔所在地的地面标高(米);

Z t ——水塔所地地的地面标高(米); Z C ——控制点的地面标高(米)。 (2) 最大用水时二泵站扬程:

q

Q

p

q Q t

)(Zc Zt h --∑∑h

二泵站应保证供水至水塔,故扬程为:

H p =(Zt-Z b )+Ht+H o +H 吸+h 站 …………………………(9) 式中:Z b ——水泵轴线标高(米); H 0——水塔中不柜的最大水深(米); H 输——输水管水头损失(米); H 吸——水泵吸水几何高度(米); H 站——泵站内吸,压水管水关损失(米)。 其余符号意义同前

最大用水加消防用水时水泵扬程

H p =lo+ (10)

式中:lo ——低压制消防管网在失火地点应保证的自由水头(米);

——消防时由管网起点到失火地点的总水头损失(米);

Zn ——失火地点的地面标高(米)。 (2) 水塔设在管网末端时(对置水塔)

对置水塔的管网,在最大用水时存在着供水分界线。 最不利点一般在供水分界上。

①水塔Ht ,高度其计算公式和公式(8)相同。 ②最大用水时水泵扬程

H P =(Zc-Zb)+Hc+ ……………………(11) 式中符号意义同前 ③最大转输时水泵扬程

H``p =(Zc-Zb)+Hc+ (12)

——最大转输时管网的水头损失(米); h`输——最大转输时输水管网损失(米)。 其余符号意义同前

站吸输```)(h H h Z Zn hn b +++-+∑∑hn

站吸输h H h h ++∑站

吸输h H h h ++∑``∑h

最高用水加消防时水泵扬程可以按公式(10)计算。

1.计算干管各节点上的实际自由水头

在求出水塔高度和水泵扬程之后,便可计算干管上各节点的实际自由水头,以便校核各节点实际自由水压是否满足要求。计算时可参照表4进行,最后绘制该干管的水力坡度线图。

六、对图纸和说明书的要求

在城市总平面图上用粗线绘制给水干管的布置以及水厂、水塔、工厂等大用户的位置,在图上还应标注各节点编号,各管段的管长、管径,并附有图例及说明。

水力坡度线图沿主要水流方向从水泵到管网最不利点选定一条干管,绘出在各水头线,在图上需注明节点处水坡度线图(即节点水头)地面标高以及管段长度,管径等。

在节点细部图上应详尽地绘出每个节点的闸门,管配件及尺寸等,此图可不按比例绘出。

以上三线图纸,要求每人必须完成,此外还有一张等水压线图,作为选作内容。

总平面图用铅笔在大小相同的另一张白色绘图纸上绘制。

其它几张图可按3号图的尺寸用铅笔绘制。

说明书的格式可参考本指导书的次序或《城市给水管网计算》一书的次序编写其基本的内容包括三部分:

1.设计任务及原始资料;

2.设计计算;

3.设计体会及必要的说明。

此外在说明书中应说明采取的管材,管道埋深,管道接口方法等。

要求说明书写得简明扼要,文字清楚通顺,以10-15页为宜。

七、参考书

1.给水工程(上册)第二版) 1987年全国统编教材2.城市给水管网计算阿勃拉莫天编,屠人俊译3.室外给水设计规范(TJ13-74)

4.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二册《管渠水力计算表》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75)

5.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一册《常用资料》中国建筑工来出版社(1986.7)

6.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三册《城市给水》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5)

注:(1)本表所列用水量已包括居住区内小型公共建筑用水

附录

居住区生活用水量标准化

附录1

量,但未包括浇洒道路、大面积绿化及全市性的公共建筑用水量。

(2)选用用水量标准时,应根据所在分区内的当地气候条件、给水设备类型、生活习惯和其他足以影响

用水量的因素确定。

(3)第一分区包括:黑龙江、吉林、内蒙古的全部,辽宁的大部分,河北、山西、陕西的偏北的一小部

分,宁夏偏东的一部分。

第二分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东、山西、陕西的大部分,甘肃、宁夏、辽宁的南部,河南北部,青海偏东和江苏偏北的一小部分。

第三部分包括:上海、浙江的全部,江西、安徽、江苏的大部分,福建北部、湖南、湖北的东部、河南南部。

第四部分包括:广东、台湾的全部,广西的大部分,福建、云南的南部。

第五部分包括:贵州的全部,四川、云南的大部分,湖南、湖北的西部,陕西和甘肃在秦岭以南的地区,广西偏北的一小部分。

(4)其它地区的生活用水量标准,根据当地气候和人民生活习惯等具体情况,可参照相似地区的标准确定。

城市(或居住区室外消防用水量)附录2

注:(1)城市室外消防用水量包括居住区、工厂、仓库(包括堆场)和民用建筑的室外消防用水量。当工厂、仓库、民用建筑的室外消防用水量超过上表规定时,仍应确保其室外消防用水量。

(3)人数超过50万的城市,在同一时间内的火灾次数和一次灭火用水量,应根据具体和实际资料确定。

工厂、仓库和民用建筑同时发生火灾次数附录3

江西省南昌市给水管网设计项目计划书

江西省南昌市给水管网设计计划书 1.前言 课程设计是实现高等工科院校培养目标所不可缺少的教学环节,是教学计划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给水管网课程设计训练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理论知识,在老师指导下,培养学生独立完成一个小型城镇给水管网设计能力;让学生熟练掌握给水工程设计的相关内容、方法步骤、以及设计说明书的编写。 给水管网设计是依据某区域总体规划、水源、供水地形以及给水工程总体规划进行,按照基本程序及有关规定。包括相互联系的泵站、输水管渠管网和调节构筑物的一系列工程设施,必须保证以足够的水量、合格的水质、充裕的水压供应生活用水、生产用水和其他用水,同时满足近期和远期的发展。其主要内容包括:设计基本资料、设计用水量、管网布置、附属构筑物计算以及管网的水力计算。 2.给水管网设计任务书 2.1设计项目 某市给水管网设计 2.2设计时间 2016年1月4日至2016年1月10日 2.3 设计任务 根据所给资料,应完成下列任务: 1、进行输配水系统布置,包括确定输水管、干管网、调节水池(如果设置的话)的位置 和管网主要附件布置; 2、求出最高日用水量,确定管网,输水管和二级泵站设计用水量;

3、计算确定输水管和管网各管管径; 4、确定调节水池的容积和池底标高,如果是水塔,确定水塔的设计高度; 5、确定二级泵站内水泵的型号与台数(包括备用泵),并说明泵站在各种用水情况下的 调度情况; 6、计算每种工况下管网各节点的水压和自由水压,绘制在最高日用水时管网的等水压 线; 7、画出管网4~6个复杂的节点详图。 2.4 设计资料 1、某市新区规划平面图一张 2、新区规划计划 新区位于江西省南昌市,近期规划人口数为16万,城区大部分房屋建筑控制在六层,并且大部分房屋内有给排水卫生设备和淋浴设备。全市内只有两家工业企业,其用水及其他情况详见表1。 一厂工业用水量2万m3/d 二厂工业用水量1万m3/d 绿化A=15000m2 道路A=90000m2 表1 工业企业近期规划资料

(完整版)室外管网设计说明

1. 设计说明: 1.1 设计依据: 1.1.1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 50013-2006; 1.1.2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4-2006(2014年版); 1.1.3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2009年版); 1.1.4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1.1.5《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 1.1.6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 50084-2001(2005年版)。 1.1.7 甲方提供的院区周围市政道路的给水排水管网现状图、设计委托书; 1.1.8 建筑专业提供的作业图及相关专业提供的设计资料。 1.2 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卓达绿色建筑(新材料)海城产业园,工程位于辽宁省海城太湖路两侧西。建设单位 为卓达辽宁 1.3 设计范围: 1.3.1 卓达绿色建筑(新材料)海城产业园范围内生活给水管网、工艺给水管网(其中工艺给 水管网管径和用水量由甲方提供,本次设计只负责工艺用水管线位置的布置)消防管网、雨水管网、污水管网的设计,不包含生产和工艺排水管网、防洪设计。 1.4 管道系统: 本工程设有给水管网、雨水管网、污水管网。 1.4.1 给水系统: 1.4.1.1 生活和消防用水水源来自市政管网,由北侧太湖路接入一条dn180给水管接入厂区内作为生活和消防用水;管道覆土 1.35m。根据甲方提供的资料,市政管网水量、水质满足 使用要求,太湖路市政绝对水压0.20MPa,只能满足厂房和动力中心补水要求,不能满足厂 前区使用要求,厂前区供水需要在动力中心加压后供给厂前区单体,供水压力为0.35MPa;生产用水水源为市政管网直接供水;绿化用水水源为厂区内的自挖井(水量和水质由甲方负 责满足现行绿化用水水质要求);总入口处的计量装置由市政部门负责。 1.4.3 污水设计: 厂区内污水收集后,经化粪池处理之后分别接入西侧经七路和北侧东湖路的市政污水管网中。 1.4.4 雨水设计: 雨水暴雨强度公式采用辽宁鞍山暴雨强度公式i= ,设计重现期为2年;区域内雨水收集后,排入北侧太湖路雨水管网中。 2 施工说明: 2.1 市政接管经标高确认: 2.1.1 建筑室外雨水管道,在施工前应对本工程允许接入西侧河道水面标高进行实测确认与 设计标高无误 差后,再进行施工。 2.1.2 如河道水面、市政污水管道管底实测标高与设计标高有误差时,应通知设计院,设计 院按实测标高对设计标高进行调整修改,以修改后的管道标高进行施工。 2.2 管材及接口: 2.2.1 埋地给水管采用PE100管(公称压力 1.25MPa),采用热熔连接,过路部分增加钢套管, 延出道路两侧各0.5m。 2.2.2 埋地消防给水管采用PE100管(公称压力 1.60MPa),热熔连接;连接室外消火栓支管,

给水管网课程设计说明书

市政与环境工程系 MUNICIPAL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DEPARTMENT 课程设计 说明书 姓名:陈启帆 学号:23 专业:环境工程 吉林建筑大学城建学院 2016年07月 - 1 -

市政与环境工程系 MUNICIPAL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DEPARTMENT 课程设计说明书 (吉林省长春地区宽城区给水管网设计) 学生姓名:陈启帆 导师: 学科、专业:环境工程 所在系别:市政与环境工程系 日期:2016年07月 学校名称:吉林建筑大学城建学院 - 2 -

市政与环境工程系 MUNICIPAL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DEPARTMENT 目录 1. 课程设计题目 (4) 2. 课程设计目的及要求 (4) 3. 设计任务 (5) 4. 原始资料 (5) 5. 基本要求 (8) 6. 设计成果 (8) 7. 设计步骤 (8) 8. 设计用水量计算 (9) 9. 确定给水管网定线方案 (11) 10. 设计流量分配与管径设计 (11) 11. 设计结束语与心得体会 (14) 12. 参考资料 (16) - 3 -

市政与环境工程系 MUNICIPAL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DEPARTMENT 1. 课程设计题目 吉林省长春地区宽城区给水管网设计 2. 课程设计目的及要求 通过城镇给水管网设计管网的设计步骤和方法,为以后毕业设计及从事给水管网的工程设计打下初步基础。 (1)了解管网定线原则; (2)掌握经济管径选择要求; (3)掌握给水系统压力关系确定方法; (4)掌握管网水力计算。 - 4 -

管网设计任务书(道路、雨污水)

道路、雨污水部分施工图 设计任务书 总则

一.目的 为保证施工图设计的顺利进行,保证设计成果达到方便管理及维修要求,减少施工过程中的返工与改动,特制定本任务书。 二、使用范围 【】的设计单位,在施工图设计中应遵照本任务书,预防住宅设计中常见 问题,满足长春地区通常做法的要求,提高住宅设计质量。 三、图纸要求 1、工程名称: 2、建设单位: 3、图纸规格:各专业图纸规格需尽量做到统一。 4、图面要求:各专业图纸中各种做法、标注清晰明确,不同种类的标注字体 及大小需相对一致,其中包括图纸目录、图签部分、图纸的主要内容部分。 5、正式出图,需要提供:①蓝图15套,其中5套为装订成册。 6、本工程的设计出图日期为2011年12月10 日。 7、自接本设计委托之日起,两日内将本工程的设计计划日程表及设计人员配 置表、联系方式传至我设计部。 四、内容说明 1、本任务书主要表述了我司对于【】各部分施工图设计的具体要求,只说明 习惯使用的一些特定做法,一般常用做法不再详细说明。 2、本任务书与国家或长春市现行规范有冲突时以现行规范为准,并先行与我 部沟通、决定后方可执行。 五、其它 1、图纸绘制深度按国家及长春市有关规定及我公司要求执行; 2、施工图设计需要定期举行例会,每周一次,讨论相应阶段图纸问题。设计 院应在会议前作好准备,提供最新作业图纸及相关设计问题,以备开会研 讨、定案。 本设计任务书的解释权属 雨污水外网部分 1. 室外的阀门井、污水井、雨水井尽量避免设计在住户花园内、小区道路上、 住宅单元的入口处等主要公共地段,可考虑设计在绿化带上,更不可设在道路

和绿化带的交界处。在满足规范的前提下尽可能的少设各类水井。井盖全部选用聚脂复合井盖,在车行道上的选用重型井盖,在其他地方的选用轻型井盖。 2. 小区埋地雨污水管选用:雨水建议采用钢筋砼管;污水建议采用UPVC双壁波纹管,且雨污水管最小管径不小于d300。 3. 连接方式:污水UPVC双壁波纹管采用承插接口,管上皮填砂;钢筋混凝土管采用水泥砂浆抹带接口,外抹1:2水泥砂浆;钢筋混凝土管抹带接口前应将管口的外壁凿毛,扫净,当管径小于或等于500mm时,抹带可一次完成,当管径大于500mm时,应分两次完成,抹带不得有裂纹,钢丝网应在管道就位前放入下方,抹压砂浆时应将钢丝网抹压牢固,钢丝网不得外露,抹带厚度不得小于管壁厚度,宽度宜为80—200mm。 4. 室内多条排水管接出室外与排水井接通时,应尽量注意并排敷设,尽量避免交叉,并注意标高,保证坡度。 5. 在总图设计时应考虑水景用水的容量,并考虑水景溢流和放空排水点。 6室外给排水水管与电力电缆、弱电电缆以及燃气管等保持规范要求的安全距离。给水、消防、燃气、热力、雨水、污水、强电、弱电、有线电视、路灯等外网需综合考虑布置、交叉等,以免施工浪费、破坏成品等; 8. 注意绿化低洼处、室外设置的给水阀门井和电井应考虑排水措施,画大样图或者进行说明。 9. 小区室外的垃圾收集站需要设置给水龙头和污水排水痹子或地漏。需考虑供暖、排水(环保)等措施; 道路部分 1. 单车道路宽度不应小于4m,双车道路不应小于7m;采用沥青路面。 2. 人行道路宽度不应小于1.50m ,采用红色混凝土透水砖。 3. 区内道路边缘至建筑物、构筑物的最小距离,应符合有关规定,以满足建筑底层开门开窗、行人出入不影响道路通行以及安排地下工程管线、地面绿化、减少对底层住户视线干扰等要求。 4.进入组团的道路,既应方便居民出行和利于消防车、救护车的通行,又应维护院落的完整性和利于治安防卫。 5.道路要满足30吨消防车荷载压力,路基设计要与地址情况相结合,车行路采用沥青路面。 设计管理 1. 小区的道路设计,在完成道路定位及标高图后,须报我公司审核,审查是

给水管网设计课程设计要点

给水管网课程设计 青阳镇给水管网课程设计 学生姓名陈兰 学院名称环境工程学院 专业名称给水排水工程 指导教师程斌 2012年10月31日

给水工程的任务是向城镇居民、工矿企业、机关、学校、公共服务部门及各类保障城市发展和安全的用水个人和单位供应充足的水量和安全的水质,包括居民家庭生活和卫生用水、工矿企业生产和生活用水、冷却用水、机关和学校生活用水、城市道路喷洒用水、绿化浇灌用水、消防以及水体环境景观用水等等。 此次设计为苏北地区青阳镇给水管网系统设计,主要设计以下内容。 (1)用水量计算 (2)供水方案选择 (3)管网定线 (4)清水池、水塔相关计算 (5)流量、管径的计算 (6)泵站扬程与水塔高度的设计 (7)管网设计校核 给水工程必须满足各类用户或单位部门对水量、水质和水压对的需求。要求能用确定管网的布置形式,管线的选择,管径的选择,流量的分配及校核,确保管线的合理布置及使用。

1设计资料及任务 (1) 1.1设计原始资料 (1) 1.1.1地形地貌 (1) 1.1.2气象资料 (1) 1.1.3工程水文地质情况 (1) 1.1.4图纸资料 (1) 1.1.5用水资料 (1) 1.2设计任务 (2) 2设计说明书 (2) 2.1设计方案的流程及考虑细则 (2) 2.1.1管网及输水管的定线 (2) 2.1.2输水管径的确定 (2) 2.1.3管网管径平差计算 (2) 2.1.4节点水压计算 (3) 2.1.5管网消防校核计算 (3) 3设计计算书 (3) 3.1设计用水量计算 (3) 3.1.1最高日设计用水量 (3) 3.2供水方案选择 (4) 3.2.1选定水源及位置和净水厂位置 (4) 3.2.2选定供水系统方案 (4) 3.3.管网定线 (4) 3.4设计用水量变化规律的确定 (4) 3.5泵站供水流量设计 (5) 3.5.1供水设计原则 (5) 3.5.2具体要求 (5) 3.5.3二级供水 (5) 3.5.4根据用水量变化曲线确定清水池和水塔的容积 (6) 4 管网布置及水力计算 (7) 4.1管段布线,并确定节点和管道编号 (7) 4.1.1 节点设计流量分配计算 (7) 4.1.2节点设计相关计算 (8) 4.1.3节点设计流量计算 (9) 4.1.4给水管网设计数据计算 (9) 4.1.5平差计算 (10) 4.1.6设计工况水力分析计算结果 (11) 4.1.7 二级泵站流量、扬程及水塔高度设计 (11) 4.2 消防工况校核 (12) 4.2.1设计工况水力分析计算结果 (12) 4.2.2设计工况水力分析计算结果 (13) 5 结语 (14) 参考文献 (15) 附图 (16)

给水管网课程设计书

给 一.设计题目 甘肃省礼县城区室外给水管网设计。 二.设计目的与任务 给水管道设计的目的是巩固所学课程内容并加以系统化,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工程实际中,联系实际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给水管网水力计算的任务是:在各种最不利的工作条件下,满足最不利点(一般指离二级泵站最远、最高的供水点)的供水水压和水量的要求;管网供水要可靠和不间断;管网本身及与此相连的二级泵站和调节构筑物建造费之和应为最低。因此,管网水力计算的任务是在各种最不利条件下,求出管网各供水点的水压,由最不利点水压加上该点至二级泵站的水头损失定出二级泵站的最高扬程和相应的流量,这些数据是设计二级泵站的依据。 管网的管径和水泵扬程,按设计年限内最高日最高时的用水量和水压要求决定。但是用水量是发展的也是经常变化的,为了核算所定的管径和水泵能否满足不同工作情况下的要求,就需进行其它三种用水量条件下的校核计算,以确定经济合理地供水。通过核算,有时需将管网中个别管段的直径适当放大,也有可能需要另选合适的水泵。 给水管道设计的任务是根据给出的各项原始资料计算用水量、确定给水系统类型并进行管网及输水管定线、由管网水力计算确定管径及水塔调节容积,选择合适的水泵。 三.设计内容 1、计算最高日用水量。 2、计算最高日最高时流量。 3、选择给水系统类型进行管网及输水管定线。 4、进行管网水力计算。 5、确定水塔调节容积。

6、确定二级泵站扬程和流量。 四.设计指导思想和原则 ⑴本着百年大计,质量第一,对礼县城供水统一规划,以安全供水,经济合理,技术先进,管理方便为原则。 ⑵根据国家建设方针,结合礼县县城发展情况,按照礼县县城发展规划预测用水量,合理确定供水规模。 ⑶在符合礼县总体规划的前提下,考虑到贫困地区财政负担的可能,给水工程的建设从实际出发,分期逐步实施的方式,逐步满足县城及周边地区生活用水的需要。 ⑷县城给水为地下水,水质较好,经消毒处理后即可达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 ⑸水厂布置充分利用原有地形,合理布局,远近结合,适当超前,并宜分期建设。 ⑹充分利用水源地水厂高差、靠重力向礼县县城供水,节约运行成本。 ⑺认真贯彻国家关于城镇供水有关的方针和政策,符合国家有关的法规,规范和标准。 五.设计原始资料 1.县城平面图 该县城为我国黄河以东甘肃地区二区中小城市,城内有工厂数家及部分公共建筑。居民区居住人口在规划期内近期按150~300人/公顷设计,远期按250~400人/公顷考虑。 最高建筑为六层楼,室内有给排水设备,无淋浴设备,给水普及率为近期80~90%,远期90~95%。居住区时变化系数为1.4~1.8。 2.规划期内大用户对水量、水质和水压要求资料见用户对水量、

给排水设计手册(完整版)

给排水设计手册 目录 壹、设计原则 2 贰、设计内容.2 叁、初步设计.3 A 设计说明.3 (一)设计依据 3 (二)设计范围 3 (三)室外给水设计 3 (四)室外排水设计 3 (五)建筑给水排水设计 4 Ⅰ、说明.4 Ⅱ、给水系统.4 Ⅲ、消防系统13 Ⅳ、热水系统29 Ⅴ、排水系统37 Ⅵ、管材、接口及敷设方式53 (六)节水、节能措施.53 B 设计图纸53

(一)给水排水总平面图.53 (二)建筑给排水平面图54 C 主要设备表57 肆、施工图设计.58 (一)设计内容.58 (二)图纸目录.58 (三)设计总说明.58 (四)给水排水总平面图.58 (五)水泵房平、剖面图.59 (六)水塔(箱)、水池配管及详图.59 (七)建筑给水排水图纸.59 (八)系统图.60 (九)局部设施.61 (十)主要设备材料表61 (十一)施工图图纸设计61 (十二)给排水专业与其它专业协调内容61 五、设计图纸校对63 六、给排水工程师任职能力74 七、工作职责说明75 六、设计流程76

给排水施工图目录及内容 项 施工图名称内容 图纸次比例 1 接入公共下水道、管渠的位置及高程的详细尺寸。 1 基地排水管 2 排水横主管 3 排水立主管 4 横支管 5 器具排水管 6 通气主立管 7 通气支管 8 管道间2 管路转向的检查井清扫口位置,每个节点的高程及管段的坡度。 1 穿越地下室的外墙位置及防水措施的做法 2 管道位置,相关尺寸、坡度 3 管道转向或与其它横干管连接位置 4 清扫口位置详细尺寸 5 与排水立管底端接点位置、高程等。 1 管道转向位置及高程 2 通气立管廷伸位置、高程及与邻墙尺寸 3 各排水横支管接入位置、高程与邻墙尺寸 4 伸顶接通气立管位置 5 伸顶管的通气帽位置及高程 6 辅助通气管出入位置及与邻墙尺寸 1 管道位置相邻尺寸、坡度及高程 2 接卫生器具排水管的位置相邻尺寸 3 伸廷通气管的位置 4 管道转向或与其它横支管连接的位置 5 清扫口的位置 6 埋在找平层中的位置及相邻尺寸 1 通气管的位置上下接法 2 与背部通气管的接法,位置 3 管路转向与相邻墙的尺寸 4 与存水弯的接法位置与相邻墙的尺寸 1 管道转向位置 2 环状通气管、汇合通气管、通气支管接入处位置 3 通气辅助管接入位置 1 坡度 2 3 立管与支管的接入点 4 管路转向位置 1 所有管道的位置与固定方式(包括消防、空调、电气)。 2 与结构的相邻尺寸 3 维修口的详细尺寸 4 屋顶泛水 5 屋顶盖、百叶窗、通风等施工措施

城市给水管网设计说明

目录 (1) 第一章设计说明 (2) 1.1前言 (2) 1.2设计概况 (2) 第二章给水管网设计计算 (4) 2.1用水量计算 (4) 2.2清水池容积计算 (6) 2.3沿线流量和节点流量计算 (8) 第三章管网平差 (10) 3.1管网平差计算 (10) 3.2水泵扬程及泵机组选定 (10) 3.3等水压线图 (11) 3.4管网造价概算 (11) 附表一 (12) 附表二 (12) 附表三 (13) 附表四 (13) 附表五 (14) 附表六 (14) 附图一 (15)

一、设计说明 1.前言 设计项目性质:本给水管网设计为M市给水管网初步设计,设计水平年为2012年。主要服务对象为该县城镇人口生活用水和工业生产用水及职工生活用水,兼负消防功能,不考虑农业用水。该县城最高日用水量为29000m3,最高日最高时用水量为1982m3,流量550.46L/s,最大用水加消防流量为620.46L/s。 2.设计概况 (1)城市概况:该二区城市人口数为8.6万人,人口密度:239人/公顷,供水普及率100%。城区内建筑物按六层考虑。土壤冰冻深度在地面下1.2m。城市用水由水厂提供。综合生用水定额为160L/cap·d,主导风向是西北风。 表1.工业企业生产、生活用水资料: 企业名生产用水职工生活用水 日用水量 m3/d 逐时变 化 班制 冷车间 人数 热车间 人数 每班淋浴 人数 污染 程度 企业甲3200 均匀三班(8点起始) 1000 800 1600 一般 企业乙3200 均匀二班(8点起始) 800 700 1500 一般 表2.城市用水量变化曲线及时变化系数 时间占最高日用水量(%)时间占最高日用水量(%)时间占最高日用水量(%) 0~1 1.04 8~9 6.21 16~17 4.52 1~2 0.95 9~10 6.12 17~18 4.93 2~3 1.2 10~11 5.58 18~19 5.14 3~4 1.65 11~12 5.48 19~20 5.66 4~5 3.41 12~13 4.97 20~21 5.8 5~6 6.84 13~14 4.81 21~22 4.91 6~7 6.84 14~15 4.11 22~23 3.05 7~8 6.84 15~16 4.18 23~24 1.65 (3)给水系统选择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课程设计

| 第一部分任务书 一、设计题目 某县城区给水排水管网工程设计 二、设计任务及内容 (一)给水管网工程设计 1. 确定设计规模 2. 进行输配水管网定线 》 3. 确定水塔或水池调节容积 4. 进行管网水力计算 5. 确定二级泵站扬程和设计流量 (二)排水管道工程设计 1. 选择该县城排水体制; 2. 城市污水和雨水管道系统的定线; 3. 城市污水管段和管段的流量计算; 4. 城市污水管段和管段的设计. $ 三、应完成的设计成果 1. 设计说明计算书一份(50页左右。包括设计说明、水量、水力计算表格及草图)。 2. 铅笔绘图纸3张 ①绘制给水排水管网总平面布置图一张 ②给水管网某一管段的纵断面图一张 比例横 1:1000 纵 1:100 ③排水管道某一干管纵剖面图一张 比例横 1:1000 纵 1:100 ~ 四、设计原始资料 1. 县城平面图(A图) 该县城为我国西北地区一小县城,城内有工厂数家及部分公共建筑。 居民区居住人口在规划期内近期按万人/平方公里设计,远期按万人/平方公里考虑。 最高建筑为六层楼,室内有完善的给排水设备,给水普及率为近期 85 %,远期 90 %。 综合生活用水量时变化系数为K h为。 2. 规划期内大用户对水量、水质和水压要求资料见用户对水量、水压要求一览表(表1)。 3. 浇洒道路面积30万m2。

> 4. 绿地面积50万m 2 。 5. 其它按规范要求确定。 6. 该区地表水污染严重,水质不好,故近期不考虑采用地表水作为水源。 7. 气象资料 (1)主导风向:夏季东南风,冬季东北风 (2)年最高温度39℃,年最低温度-8℃ (3)最大冰冻深度1.0m (4)最大积雪深度0.4m $ (5)土壤性质:(最低处) 0.4m-0.8m 垦殖土 0.8 m -3.8m 粘沙土 3.8 m -8 m 中沙及砂石 (6)地下水位深度:10.0m (最浅) (7)地震等级:中国地震划分为七级地震区 (8)该县城暴雨强度公式 7 ..0) 22.8() lg 292.11(932++=t P q — (9)地面径流系数φ= (10)地基承载力2.0Kg/cm 2 (11)可保证二级负荷供电 8. 地面水系: (1)最高水位 (2)最低水位 (3)常水位 9. 材料来源及供应:本地区自产砖、混凝土及混凝土管。 $ 附表1 用户对水量、水压要求一览表

给水管网课程设计任务书、指导书

长春建筑学院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A课程设计 任务书 姓名:玄敏 专业: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班级学号:水1402 15 指导教师: 日期:2016.11.4-20.16.11.25 城建学院

一、设计题目 吉林省珲春市春华镇给水管网工程初步设计。 二、设计目的 本课程设计是学生在学习《给水排水管网系统》的基础上,综合应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完成给水管网设计任务。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应用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给水管网设计问题的能力,并进一步进行绘图练习及计算机绘图,加强利用参考书的能力。通过给水管网工程设计,使学生了解给水管网的设计步骤和方法,掌握方案的设计、参数的选择、说明书的编写,为今后的毕业设计和实际工程设计打下良好基础。 三、原始资料 1. 吉林省珲春市春华镇规划图1张(1:10000,等高线间距1m)。 2.总平面图上等高线间距:1m; 3.城市人口分区、房屋层数见下表; 4.使用城市给水管网的工厂,其位置见图纸: (1)冶炼厂,生产用水为950m3/d,重复利用率0%。工人总数:2700人,分三班工作,一班早8:00—晚16:00点,二班16:00—24:00点,三班24:00—8:00点。其中热车间工作的工人占全部工人的30%。 淋浴情况: 每班下班后一小时淋浴时间。 (2)纺织厂,生产用水为850m3/d,重复利用率0%。工人总数1200人,分三班工作,一班早8:00—晚16:00点,二班16:00—24:00点,三班24:00—8:00点。其中热车间工作的工人占全部工人的20%。

淋浴情况: 每班下班后一小时淋浴时间。 5.浇洒绿地和道路用水:每次每区70m3。 6.火车站用水:300 m3/d 。 7. 用水量逐时变化: 逐时用水量(%) 四、设计任务 新建给水管网初步设计。 五、设计成果及要求 1.计算要求 (1)认真阅读课程设计任务书,弄懂设计意图及设计要求; (2)结合地形条件划分给水区域,布置给水管网,确定水流方向与管网节点; (3)计算最高日最高时的用水量; (4)进行管网水力计算; (5)水力工况分析; (6)泵站与清水池的计算。

污水管网的设计说明及设计计算

污水管网的设计说明及设计计算 1.设计城市概况 假设城市设计为某中小城市的排水管网设计,有明显的排水界限,分为区与区,坡度变化较大。河流为其城市的地面标高的最低点,由河流开始向南、向北地面标高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且城市人口主要集中区,城区基本出去扩建状态中,发展空间巨大,需要结合城市的近远期规划进行管网布置。城市的布局还算合理,区域划分明显,交通发达,对于布管具有相当的简便性。 2.污水管道布管 (2).管道系统的布置形式 对比各种排水管道系统的布置形势,本设计的污水管铺设采用截留式,在地势向水体适当倾斜的地区,各排水区域的干管可以最短距离沿与水体垂直相较的方向布置,沿河堤低边在再敷设主干管,将各个干管的污水截留送至污水厂,截流式的管道布置系统简单经济,有利于污水和雨水的迅速排放,同时对减轻水体污染,改善和保护环境有重大作用,适用于分流制的排水系统,将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及初降废水经处理后排入水体。截流式管道系统布置示意图如下. (2).污水管道布管原则 a.按照城市总体规划,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布置排水管道,并对多种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较; b.首先确定排水区界、排水流域和排水体制,然后布置排水管道,应按主干管、干管、支管 c.的顺序进行布置; 1—城镇边界 2—排水流域分界线 3—干管 4—主干管 5—污水厂 6—泵站 7—出水口

d.充分利用地形,尽量采用重力流排除污水,并力求使管线最短和埋深最小; e.协调好与其他地下管线和道路工程的关系,考虑好与企业部管网的衔接; f.规划时要考虑使管渠的施工、运行和维护方便; g.规划布置时应该近远期结合,考虑分期建设的可能性,并留有充分的发展余地。 (3).污水管道布管容 ①.确定排水区界、划分排水流域 本设计中有很明显的排水区界,一条河流自东向西流动,将整个城镇划分为区与区;同时降排水区域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有四条干管收集污水,同一进入位于河堤的主干管,送至污水处理厂。 ②.污水厂和出水口位置的选择 本设计中河流流向为自东向西,同时该城镇的夏季主导风向为南风,所以污水处理厂应该设置在城市的西北处河流下游,由于该城镇是中小型城市,所以一个污水处理厂足以实现污水的净化。 ③.污水管道的布置与定线 污水管道的平面布置,一般按照主干管、干管、支管的顺序进行。在总体规划中,只决定污水主干管、干管的走向和平面布置。 定线时,应该充分利用地形,使污水走向按照地面标高由高到低来进行,主干管敷设在地面标高较低的河堤处,管道敷设不宜设在交通繁忙的快车道和狭窄的道路下,一般设在两侧的人行道、绿化带或慢车带下。 支管的平面布置形式采用穿坊式,组成的一个污水排放系统可将该系统穿过其他街区并与所穿过的街区的污水管道相连接。管道的材料采用混凝土管。 ④.确定污水管道系统的控制点和泵站的设置地点 管道系统的控制点为两个工厂和每条管道的起点,这些点决定着管道的最小埋深,由于整个管道的敷设过程中,埋深一直满足最实用条件,且对于将来的发展留有空间,所以不需要提升泵站,全部依靠重力流排水。 ⑤.确定污水管道在街道下的具体位置 充分协调好与其他管段的关系,污水和雨水管道应该敷设在给水管道的下面,处理管道的原则为:未建让已建的,临时性管让永久性管,小管让大管,有压管让无压管,可弯管让不可弯管。 根据以上分析,对整个区域进行布管,干管尽量与等高线垂直,主干管沿河堤进行布置,基本上与等高线平行,整个城镇的管道系统呈现截流式布置,布管方式见附图。(污水管道系统的总体平面布置图)。 3. 管段设计计算:

给排水管网课程设计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课程设计 计算说明书 题目:衡阳市给水排水管网工程 学院: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 专业: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姓名:孔庆培 学号:026413158 指导老师:谭水成 完成时间:2015年12月30日

前言 衡阳市给水排水管道工程设计,其市总人口54.32万左右,有一工厂A和火车站。总设计时间为2周,设计内容主要是给水管道的定线、水力计算及部分区域的污水、雨水设计,并作出平面图和纵剖面图。 设计过程中,先大致了解衡阳市地形分布后,决定通过分区供水满足整个城市的用水需求。定线,给水水力计算,确定管径,校核等等,把定下的管径标图并整理报告。考虑城市初步规划,以及资金投资问题,采用完全分流制排水系统。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通过污水排水系统送至污水处理厂,经处理后再排入水体。雨水是通过雨水排水系统直接排入水体。 课程设计让我们结合所学知识,运用CAD制图,画出衡阳市给水排水管道总平面分布图,部分污水干管剖面图,学会灵活运用知识。

Preface The design of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pipeline engineering of Hengyang city , the total population of the city is 543,200 around,there are a facto ry “A” and a train station in the city. The total time of the design for 2 weeks, the content of the design is mainly about the water supply pipeline alignment, hydraulic calculation and the sewage of part of area, rainwater design, and make the plane figure and profile. In the design process, first understand topographic distribution of Hengyang city roughly, decide to meet the whole city water demand by the district water supply. Fixed line, calculation, to determine the water hydraulic diameter, checking and so on, to set the diameter of plotting and finishing the report. Considering the preliminary planning of the city, and the problem of capital investment, using completely separate drainage system. Domestic sewage and industrial wastewater is sent to the sewage treatment plant through the sewage system, and then discharged into the water body after the theatment. The rain water is directly discharged into the water body through rainwater drainage system. Curriculum design allows us to combine the knowledge which we have learned, the use of CAD drawing, drawing a distribution map of general layout of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pipeline in Hengyang City, part of the sewage trunk pipe profile, learn to use knowledge flexibly.

建筑给排水毕业设计任务书

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2011届给水排水工程技术专业 毕业设计任务书与指导书 课题名称:广州某小学教学楼 给排水工程设计 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孙超 二O一三年十二月

第一部分 毕业设计任务书 一、毕业设计(论文)的内容与要求 1、毕业设计的内容 受广州某学校的委托,设计其教学楼,要求设计完善的建筑给水、排水和消防给水系统。并满足下列要求: 1)给水系统供水安全可靠,保证水质、水压、水量、水温; 2)排水畅通、气压稳定、室内环境卫生条件好; 3)技术先进、运行管理方便、投资少。 2、毕业设计的要求与数据 (1)工程概况 某小学教学楼建筑总面积为3010.8m2, 地上5层,各层高详见建筑图。各层功能详见平面所示,首层为架空层和水泵设备房、电房,2~5层为教室,每层设用男女卫生间,内设台式洗脸盆、大便器,小便槽等。教职工人数按学生人数的10%计。每层走廊预留恒温饮水机进水管(DN20,设置倒流防止器)。 (2)原始资料 A、建筑设计资料 1)各层建筑平面图 2)屋面、楼梯顶建筑平面图 B、给排水设计资料 3)据市政建设和环保部门批准文件决定,给水进水管从建筑北面的规划路给 水管DN150引入,市政给水管网常年提供可靠水压为0.25MPa,水质符合 饮用水标准。城市管网不允许直接抽水。 4)污水、雨水排出管可从建筑西南面的规划路排出,与城市排水管网相连。 该市设有城市污水处理厂,室内生活污水需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城市污水 管道。接入市政雨污水管前必须设置水质检测井。

(3)工程地质和地震资料 不考虑地震影响。 二、毕业设计(论文)应完成的工作 1、设计、计算、说明书一份,(约为2万字),装订成册。包括6部分: 1)设计总说明; 2)目录 3)前言:设计资料、工程性质、设计任务和设计范围、设计内容等; 正文: 1、分析设计资料,确定建筑内部的给排水、消防系统方式。 2、用水房间卫生器具及管道的布置及敷设。 3、室内外管道材料、设备的选用及敷设安装方法的确定。 4、建筑内部给排水系统、消防系统的计算。 5、水泵房布置及计算。 4)结论 5)参考文献 6)致谢 2、设计图纸包括: 1)图纸目录; 2)总说明、图例、设备统计表; 3)各层给排水平面图(首层给、排水平面图分开) 4)各层水消防平面图 5)消防水箱大样图; 6)泵房平面布置图; 7)泵房剖面及管道轴测图; 8)给水管道系统图;

给水管网课程设计报告书

交通大学河海学院 给水排水工程专业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课程设计(Ⅰ) 说明书 专业:给水排水工程 班级: 11 级一班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一.计划任务及原始资料 Ⅰ、计划任务 对某城市给水管道工程进行综合设计,包括城市用水量的确定,管网定线,确定水厂及水塔的位置,泵站的供水方案设计,清水池及水塔容积计算,管网的水力计算。 设计成果有:绘制给水管道总平面布置图、节点详图,并编制设计说明书和计算书。 Ⅱ、原始资料 一)城市总平面图一,比例1∶4000。 (二)城市基础资料 1. 城市位于中国西南地区,给水水源位置见城市总平面图。 2. 城区地质情况良好,土壤为砂质粘土,冰冻深度不加考虑,地下水位距地表8m;该市的地貌属丘陵地区,海拔标高一般为310~390m。 3. 城市居住区面积119公顷,老城区占人口A万,新城区占人口B万。给水人口普及率为95%,污水收集率90%。 一班数据:A=1.1;B=2.4 4. 居住区建筑为六层及六层以下的混合建筑;城市卫生设备情况,室有给排水设备和淋浴设备。 5. 本市附近某江穿城而过,在支流与干流交汇处,河流历史最高洪水位318.8m,二十年一遇洪水位317.0m,95%保证率的枯水位31 6.5m,常水位314.0m,河床标高312.0m,平均水面坡降3‰。 6. 由城市管网供水的工厂为造纸厂,生产能力为2吨/日(每吨纸耗水量为500m3),该厂按三班制工作,每班人数为300人,每班淋浴人数25%;该厂建筑物耐火等级为三级,厂房火灾危险性为丙级,建筑物体积约为2500m3;对水压无特殊要求,个别生产车间压力不足,自行加压解决。 7. 城市管网供水的车站用水量480米3/日;浇洒道路及绿地用水量100米3/日。 8. 未预见水及管漏系数取K=1.2。 9. 主要大型公共建筑主要有车站、公园、医院、中学等,具体集中流量见表1。 表1 公共建筑设计流量 二.课程设计的主要容 对某一给水管道工程进行综合设计,主要设计容包括: 1.用水量计算; 2.二泵站供水方案设计及清水池,水塔容量计算; 3.管网定线; 4.管网水力计算; 5.确定水塔高度,二泵站扬程及管网各节点的水压;

给水管网设计说明书

给水管网课程设计 给水管网课程设计任务书 ——M市给水管网初步设计 姓名:冀思扬 学号:2009001890 专业班级:给排水0902 指导老师:李红艳 设计日期:2012-6

给水管网设计说明书 一、设计题目:M市给水管网初步设计 二、原始资料: 1、条件图:1:5000城市平面图 2、城区总人口10.1万人,分区:二。 3、城市居住房屋中的室内卫生设备情况:有给水、排水和淋浴设备 4、城市中房屋的平均层数为5层 5、工业用水情况:城市中有两个工业企业,其位置见城市平面图 (1)企业甲,生产用水量3100m3/d; (2)企业乙,生产用水量3600m3/d 6、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 城市土壤种类:轻质压粘土;地下水位深度6.0米;冰冻线深度1.2米。 7、水源取自城市河流的上游。 8、附录:城市用水量变化曲线 三、工程概述: M 市总人口数为10.1万人,根据该区1:5000城区平面图,得出该市街区面积为298.57ha,道路面积70.13ha,绿化面积为街区面积的15%,则为298.57*15%=44.79ha。城市居住房屋中室内卫生设备有给水、排水和淋浴设备。城市中房屋的平均层数为5层。城区中有两个工业企业,其位子见城市平面图,企业甲生产用水量4000m3/d;企业乙生产用水量3800 m3/d。城市土壤种类:轻质压粘土;地下水位深度6.0m;冰冻线深度1.2m。城市中有一条自西向东的河流,水源取自河流的上游。 四、设计步骤 1、用水量计算

(1)确定用水量标准,计算城市最高日用水量 城市总用水量计算时,应包括设计年限内该给水系统所供应的全部用水:居民区综合生活用水,工业企业生产用水和职工生活用水,消防用水,浇洒道路和绿地用水以及未预见水量和管网漏失水量。 取综合生活用水定额220L/cap.d,工业企业职工生活用水冷车间为 25L/cap.班,热车间为35 L/cap.班,淋浴用水为40L/cap.班,热车间为 60 L/cap.班。浇洒道路用水量为1.5L/m2,每天浇洒道路一次,绿地用水 采用1.5L/(d.m2)。未预见水量和管网漏失水量取最高日用水量的20%。 A、居民区综合生活用水为: Q 1 =q*N=220*10.1*10000/1000=22220m3/d B、工业企业生产用水和职工生活用水: 企业甲职工生活用水:q 1 =[2700*25+2100*35+2100*60+(3*1500-2100)*40]/1000 =363m3/d 企业乙职工生活用 水:q 2 =[2400*25+2200*35+2200*60+(2300*2-2200)*40]/1000 =365m3/d Q 2 = 3100+3600+363+365=7428 m3/d C 浇洒道路和绿地用水: Q 3 =70.13*1.5*10000/1000+44.79*1.5*10000/1000=1723.8 m3/d D未预见水量和管网漏失水量: Q 4 =20%*(22220+7428+1723.8)=6274.36 m3/d 由上可以得到城市最高日用水量为: Q d =Q 1 +Q 2 +Q 3 +Q 4 =22220+7428+1723.8+6274.36=37646.16 m3/d 计算城市最高日最高时用水量 Q h =1000*K h *Q d /(24*3600)= 1000*1.23*37646.16 /(24*3600)=535.93L/s (3) 计算消防时用水量 城市室外消防用水Q量可按同时同时发生火灾的次数和一次灭火的用水量确定,查表得到同一时间内火灾次数为2次,一次灭火用水量35L/s,着火时间按两小时计算。 Q=35*2=70 L/s 2、给水系统方案选择 方案一 下游排污口多,为避免水源受到污染,将水厂设在河流上游,为了保证供水可靠性,城市管网采用环状网供水。

给水设计说明书

第一章设计资料 一、城市平面图一张,比例1:5000; 二、城市总人口:10.4万人;用水人口:100%; 三、城市平均房屋层数:5层; 四、工业企业情况,具体位置见平面图: 1、甲工厂: 生产用水量:1000吨/天 工作时间:第一班(0-8);第二班(8-16);第三班(16-24)热车间人数:5400人/天;一般车间人数:3600人/天 热车间淋浴人数:4860人/天;一般车间淋浴人数:360人/天 2、乙工厂: 生产用水量:500吨/天 工作时间:第一班(8-16);第二班(16-24) 热车间人数:5000人/天;一般车间人数:3000人/天 热车间淋浴人数:4500人/天;一般车间淋浴人数:300人/天五、该城市居住区每小时综合生活用水量变化曲线如下表:

六、该城市位于二区 七、投资偿还期:t=5年,折减系数:m=5.33,折旧系数:4%,重现期:P=3.6% 第二章设计要求 一、根据所给资料,确定取水建筑和净水建筑的地点。 二、分析全程用水量和一天内流量的变化情况。 三、计算界限流量和经济因素。 四、确定城市主要供水方向,并进行管网定线。 五、初步分配流量确定管径。 六、进行管网平差。 七、按平差结果确定水泵扬程。 八、消防校核和事故时,水泵流量扬程是否满足要求。 九、绘制管网平面图。 十、整理报告,装订成册,报告力求文字通畅,字迹清晰。 第三章用水量计算 一、居住区最高日生活用水量Q1 按居住条件,由课本附表1查得最高日生活用水量标准为150-240L/人·d,这里取200 L/人·d, 则Q1=200×0.001×104000×100%=20800L/人·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