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不同水肥管理模式对比试验_倪丹

草莓不同水肥管理模式对比试验_倪丹
草莓不同水肥管理模式对比试验_倪丹

绿化养护服务方案11686

绿化养护服务方案人力配置方案 组织架构图 人员工作表

小计23 工具配置方案 名称图片品牌规格单位数量单价手锯九阡司KQ-300BG 把23 65 大平剪九阡司CK-6210 把23 65 枝剪九阡司TX-120 把23 60 高枝剪史拉力伸缩把10 220 药桶农帮15L 只10 90 钢铲-- 军印把23 30 大角铲-- 定制把23 85 镰刀-- -- 把23 15 挑草刀-- 定制把23 5

小弯锄-- 定制把23 8 花锄-- 定制把23 15 草耙-- 带柄伸缩把23 45 4齿铁搭-- 定制把23 50 增强管双源50米/卷卷10 190 水带星火20米/卷卷30 150 接扣50 -- 付40 15 水枪高邮-- 只 4 70 安全带兴安-- 套10 35 钢丝钳-- -- 把 5 10 活扳手-- -- 把 5 18

高压气筒-- -- 只 3 18 洋镐-- 定制把15 28 汽油桶-- 20升只 5 50 黄油枪-- -- 把 3 45 6.23耗材配置方案 名称图片品牌规格单位数量单价 复红日阿康艳 阳天 -- 公斤15000 3.50 复中化复-- 公斤33000 3.66 复鲁西复-- 公斤20350 3.58 农药国光农药-- 公斤900 25

设备配置方案 名称图片品牌规格单位数量单价洒水车解放牌8吨台 2 300000 货车五十铃1吨台 1 50000 割草机本田5.5马力 19“ 台 4 3100 打边机STIHL/ FS120 1.8马力台 2 3200 绿篱机STIHL/HS81T 双刃,剪嫩 枝 台 2 3350 绿篱机STIHL/HS86R 单刃,剪粗、 硬枝 台 1 3450 打药机WL-45 5.5马力 19“ 套 1 2980 草坪梳草机HRS486 5.5马力台 1 4500 型打孔机HRD456 5.5马力台 1 7200 水泵WB30XH 5.5马力 80mm 台10 3000

“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

“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 时间:2011-04-04 09:50 点击:5249次 2010年9月,我科第二批进入了医院优质护理示范病房以来,病房进行了护理管理模式创新,试行了“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深入探讨各项优质护理细节,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开展“医护一体化”的管理模式。这一管理模式的开展,除了使患者及家属满意度提高,还加强了医护合作,提高了工作效率,可以说是我们科室在这次优质护理服务工程中的一个闪光点。 首先是交班制度的改变,现在我科实行的是“医护一体化”交班,即胸外科所有医护人员同时参与科室的晨交班。护士首先通过管理查房将护士交班形式和内容进行规范,层次清楚,重点突出,每一个医疗组和护理组都能通过交班明确自己的重点病人。每日夜班护士交班后,再由值班医生及住院总医师进行补充,这一双层面的交班,使医生与护士交班时间整合,达到了节约时间提高工作效率的作用,还使全体医护人员对患者的整体状况有了更全面的了解,也为患者得到全方位、个性化的医疗护理服务提供了保障。 其次,我科新增一个惯例,即每月最后一周的周四将进行“医护一体化”的专科知识讲座及死亡案例讨论。届时医护人员都会晨间七点到达病房,进行专科的知识讲座,讲座后还有各位医疗组长整理出的死亡病例资料供大家分析讨论。而胸外科很多当日休息的护士也积极参与其中,不仅拓宽了专科知识面,还加深了解了疑难、危重病人的护理及抢救配合,从以往案例中总结经验,使胸外科不管在医疗还是在护理方面都能更加进步更加优秀。 最后,自今年开年以来,我科全面启动了“医护一体化”伤口换药模式。针对外科手术伤口及各类压疮,我们以各护理小组为单位,以“湿性愈合理念”为指导,每日对出院患者伤口换药工作,周一、周四对术后伤口换药,随时对特殊伤口经行换药,而对待一些疑难伤口案例则由医生护士共同商讨并合作完成。2010年换药达2000多人次,换药治疗费用达近10万元。也为科室伤口护士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医护合作措施的实施以来,胸外科不仅建立了更规范交班形式,更专业的伤口换药模式。为了更好的响应卫生部的号召,将“医护一体化”更好的与优质护理工程相结合,我们还建立了多个沟通平台:如85422494医护短信平台、胸外19QQ群、HXXW19护士公开邮箱以及护士园地等,每一位医护人员都能在24小时进入沟通平台更好的交流工作信息,得到患者的好评,住院病人满意度也有了明显提高,其中有连续3个月满意度达到了100% 。

校园植物种类调查实验报告

校园植物种类调查实验报告 一、目的要求 1.通过本实验使学生熟悉观察、研究区域植物及其分类的基本方法。 2.认识校园内外的常见植物。 二、材料用品 照相机、铅笔、笔记本、检索表等。 三、调查方法 实地调查、实物标本、查阅资料、访谈、小组讨论。 1、实地调查:小组成员分工参观并初步认识校园内植物,拍照,做好记录,将不认识的植物重点记录、做记号。 2、采集标本:采集植物的叶片、枝条或花朵等特征部分,压制做成植物标本。 3、采访讨教:带着植物照片及植物标本向教师或学校花工师傅请教,弄清植物的名称、特性。 4、查阅资料:到图书馆或利用网络查阅相关植物的资料,获取各种植物的详细信息。 5、整理资料:集中、收集所有成员的资料,对资料进行全面整理、筛选、分类。 6、实验报告:将资料、图片打印,汇集成实验报告。 7、制作PPT:用演示文稿形式,记录和呈现我们的探究过程,分享我们的研究心得。 三、调查内容 (一) 校园和公园植物形态特征的观察

植物种类的识别、鉴定必须在严谨、细致的观察研究后进行。在对植物进行观察研究时,首先要观察清楚每一种植物的生长环境,然后再观察植物具体的形态结构特征。植物形态特征的观察应起始于根(或茎基部),结束于花、果实或种子。先用眼睛进行整体观察,细微、重要部分再借助放大镜观察。特别是对花的观察、研究要极为细致、全面,从花柄开始,通过花萼、花冠、雄蕊,最后到雌蕊。必要时要对花进行解剖,分别作横切和纵切,观察花各部分的排列情况、子房的位置、组成雌蕊的心皮数目、子房室数及胎座类型等。只有这样,才能全面、系统地掌握植物的详细特征,才能正确、快速地识别和区分植物。 (二)植物种类的识别和鉴定 在对植物观察清楚的基础上,识别、鉴定植物就会变得很容易。对校园内外特征明显、自己又很熟悉的植物,确认无疑后可直接写下名称;生疏种类须借助于植物检索表等工具书进行检索、识别。 在把区域内的所有植物鉴定、统计后,写出名录并把各植物归属到科。 (三)植物的归纳分类 在对校园内外的植物进行识别、统计后,为了全面了解、掌握园内的植物资源情况,还须对它们进行归纳分类。分类的方式可根据自己的研究兴趣和植物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对植物进行归纳分类时要学会充分利用有关的参考文献。下面是几种常见的植物归纳分类方式。 1.按植物形态特征分类木本植物、乔木、灌木、木质藤本、草本植、一年生草本、二年生草本、多年生草本 2.按植物系统分类: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双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

组织结构扁平化

组织结构的优化—扁平化 随着如今企业内外部环境的迅速变化,以前的自上而下的金字塔式管理模式由于信息传达速度慢,上令下达手续繁琐、冗长,在现在管理中已经出现问题。于此同时,另一种新的组织结构形成渐渐被很多企业认可——扁平化组织结构。扁平化组织结构即组织扁平化,就是通过破除公司自上而下的垂直高耸的结构,减少管理层次,增加管理幅度,裁减冗员来建立一种紧凑的横向组织,达到使组织变得灵活,敏捷,富有柔性、创造性的目的。它强调系统、管理层次的简化、管理幅度的增加与分权。 一、扁平化结构的特征 随着认识的不断深入,组织结构扁平化也越来越深入人心,他真正意义上实现了组织结构扁平化,管理弹性化、信息集成化,使企业能更加灵活的来应对客户的需求和问题,它的主要特征为: 1、结构上非严格的等级排列它在结构上是由若干部门组成的联盟,非严格的等级排列。 各部门相互依赖,在关键技术和问题解决上互相帮助,其地位与核心机构平等。核心机构选择、调整企业的战略方向,设计各部分共享的组织基础,创造促成向心力的企业文化,保证各部门的相互合作,而各项工作则由各部门共同来完成。 2、结构中的角色不固定 企业各部门在扁平化组织结构下的角色不是固定的,而是动态变化的。企业项目的进展情况不同,各部门在期进展的过程中根据其进展的情况进行角色的调整,以适应项目的进展。 3、权力地位不取决与职位 企业部门在扁平化组织结构中的权力地位不是取决于某职位(因为职位大多是平行的,而非纵向排列的),而是在于他们拥有的不同知识和信息。简言之,扁平化组织结构应具有集权和分权的统一、稳定与变化的统一、一元性与多元性的统一。扁平化组织机构的一个显著特征是企业资源和权力侧重于基层。决策权的下放.按流程组织自我管理团队.拥有各种资源并赋予决策权,员工主动参与决策管理,充分发挥主动性和积极性,管理的任务被委托到更低的层次。使授权赋能更加深入。 二、扁平化结构的实施 组织结构扁平化改造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如管理者所处的层次,工作的性质,组织所处的环境等因素,但总体来说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改造: 1、调整企业中高层领导的角色和管理方式。扁平化组织机构要求企业有科学的管理基础,日常事务必须要按正常规章制度执行,以使管理者有时间从事非程序化决策。在扁平化组织结构下,要组织跨部门团队以援助者和训练者的角色,提高应变力和平衡力,同事要激发员工的自主创造力,也应赋予员工更多权力。 2、全面提高管理人员素质,打造一支专业化管理人员队伍。扁平化主治结构实施后,由于管理机构的精简,管理幅度的扩大,就要求中层管理者对市场信息的变化做出灵活的反应,对基层工作野营十分熟悉,同时也要有丰富的管理经

草莓水溶肥施肥关键技术

草莓水溶肥施肥关键技术 水溶性肥料作为一种新型肥料,与传统肥料相比,不但配方多样,施用方法也非常灵活。水溶性肥料可以土壤浇灌,让植物根部全面接触到肥料;可以叶面喷施,通过叶面气孔进入植物内部,提高肥料吸收利用率;也可以滴灌和无土栽培,节约灌溉水并提高劳动效率。水溶肥的优点: 其一,采用水、肥同施,以水带肥,实现了水肥一体化,施肥效率高,并可以减少施肥总量,发挥肥水协同效应,使肥和水的利用效率都明显提高。其二,肥效快,可解决高产作物快速生长期的营养需求。 水溶肥的缺点: 其一,水溶肥料价格普遍较高,不利于普及。其二,速效性强,难以在土壤中长期保存。用肥量要严格控制,如果单次使用稍多,就会造成肥料流失,既降低施肥的经济效益,达不到高产优质高效的目的,还会造成水环境的污染,不利于可持续发展。 施用要合理 少量多次施用这是水溶性肥料最重要的施肥原则,符合植物根系不间断吸收养分的特点,减少一次性大量施肥造成的淋溶损失。少量多次施用是水溶性肥料利用率高的最重要原因。注意养分平衡水溶性肥料通常浇施、淋施或通过灌溉设备施用。特别是在滴灌施肥条件下,根系生长量大且密集,对土壤的养分供应更多依赖于通过滴灌提供的

养分,沙性土壤更是如此,对养分的合理比例和浓度有更高要求。如果肥料配方不平衡,会影响作物生长,产生缺素症。安全施用生产中最保险的办法就是用少量肥做试验,发现对叶片有伤害时降低浓度应用。一些大的种植户则可购买手持电导率仪来监测肥料浓度,特别对水源盐分浓度高的地区更加适用。 稀释倍数计算 水溶肥料分粉剂和液体两种,无论哪种在使用前都需要加适量的清水来稀释肥液浓度,不要用一些脏水或者有大量漂浮物和杂质的水,因为如果采用滴灌和喷施很容易堵塞滴头和喷头,从而影响作业效率。最好是自来水能快速促进肥料溶解。如规格为5公斤的大量元素水溶肥背后说明稀释倍数为600倍,即为(5×2)斤x600倍=6000斤,即兑水量为6000斤,加水后搅拌均匀即可。 细节靠掌握 如随水冲施,建议先用少量水稀释水溶肥,再将稀释后的溶液随水冲施。如果直接随水冲施会影响效果。滴灌,是高效利用水溶肥的一大亮点,滴灌不仅极大节省了水资源,同时肥料利用率达90%以上,而且还节省人工成本。叶面喷施,叶面追肥对于大肥不是太合适,不过如果作物确实需要部分大量元素可以喷施,这跟尿素叶面喷施有很多相似之处。施肥时间施肥应选在早上十点钟之前,下午四点钟以后,避免在阳光强射下施肥,最好避免雨天施肥,尤其是叶面肥,不要在雨天施,以减少肥料的流失。

新型护理管理模式

1新型护理管理模式 在社区医院中实施新型护理管理模式,针对社区医院所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提高社区医院护理管理水平。 1.1完善护理管理制度管理人员应该提出完善的护理管理制度,明确社区医院中护理工作人员的职责,交接班制度以及护理文书书写规范等。更好的完善社区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对护理工作人员进行护理工作的评定,建立监督管理制度,保证社区医院护理质量。根据社区医院的实际情况,制定符合医院实际的制度。建立的制度需要根据护理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工作量等,完善制度的草案,使制度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1.2加强对护理工作人员的培训,建立服务意识提高基层医院护理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鼓励和加强护理工作人员进行再学习和进修。定期对社区医院的护理工作人员进行专业知识的考核,使得护理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能够得到提高。同时加强对护理工作人员的道德教育,使得其工作的责任心提高,建立良好的服务意识,从而提高社区医院护理质量。通过对护理工作人员的再培训,使得护理工作人员能够有较强的责任心,规范护理操作,使患者以及社区居民能够得到良好的社区医疗服务。 1.3加强沟通护理管理者要加强与社区护理工作人员的沟通,提高管理效率。在沟通过程中,了解护理工作人员实际工作难点,制定相关合理的管理制度。除帮助护理工作人员缓解工作压力外,还可使相关的规范制度具有良好的实行性和可操作性。另外,加强护理管理者与护理基层工作人员的沟通,能够使得护理工作人员感到管理层对护理工作的了解和人文关怀,这对于减少护理工作人员的流动性具有一定的帮助。 2结果 社区医院在开展新型护理管理模式前后,将社区患者及居民对于社区医疗工作的满意度、护理纠纷的发生率、医院感染发生率以及通过问卷形式调查护理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掌握程度进行比较,结果见表1。由表1可见,采用新型管理模式后,社区居民对于社区医院的治疗护理满意度显著提高,两者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护理纠纷和医院感染病例,在新型护理管理实施后明显减少,两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另外护理工作人员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也明显提高,两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3讨论 基层护理的范畴主要包括:完善生活护理服务,提高就医环境,良好的完成常规的基础护理治疗等。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使得患者及其家属对临床治疗以及护理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人们的健康意识增强,对护理要求的增加,使得社区医院的社会地位和职责也越来越重要。社区卫生服务主要是以社区为基础,以社区人员的卫生健康需要为主要导向,建立综合、经济和可连续的基层卫生服务。其主要是面向群众除了是病人外,还包括健康人。其中,重点人群包括慢性病患者、妇女、儿童以及老人等。综上所述,新型护理模式管理能有效提高社区医院的护理质量,提高居民对于社区医院的满意度,提高社区医院的使用价值,提高社区居民的健康水平。

完整版企业扁平化管理模式

扁平化管理模式 扁平化管理是相对于等级式管理构架的一种管理模式。它较好的解决了等级式管理的层次重叠、冗员多、组织机构运转效率低下等弊端,加快了信息流的速率,提高决策效率。 扁平化管理模式概念 扁平化管理模式的特点,是精炼了管理层次。但是由决策者直接面对职能部门和基层生产单位的一对多的组织构架,这只是物理意义上的扁平化管理。由于实施面对面的管理,大量的数据和管理信息的交流只能在决策者和所面对的管理部门之间进行,而部门与部门之间的信息资源的交流及相互调用亦只能通过决策者来进行。此时的决策者在扁平化管理平台上的主要功能只起到一个数据库(存储和交换信息资源)的作用,无法集中有限的精力去研究企业的市场对策和企业发展的战略问题。面对企业内部各种管理信息流(资金流、物资流、计划流……)的迅速汇集,决策者如何把握时效,有序整合相关的数据,合理配置企业资源,提高决策效率,这是实施扁平化难点所在。 扁平化管理是指通过减少管理层次、压缩职能部门和机构、裁减人员,使企业的决策层和操作层之间的中间管理层级尽可能减少,以便使企业快速地将决策权延至企业生产、营销的最前线,从而为提高企业效率而建立起来的富有弹性的新型管理模式。 它摒弃了传统的金字塔状的企业管理模式的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和 矛盾。

扁平化管理是企业为解决层级结构的组织形式在现代环境下面临的难题而实施的一种管理模式。当企业规模扩大时,原来的有效办法是增加管理层次,而现在的有效办法是增加管理幅度。当管理层次减少而管理幅度增加时,金字塔状的组织形式就被“压缩”成扁平状的组织形式。 扁平化管理模式特点 1、扁平化管理模式优点: 它较好的解决了等级式管理的“层次重叠、冗员多、组织机构运转效率低下”等的弊端,加快了信息流的速率,提高决策效率。 扁平化管理模式的特点,是精炼了管理层次。 2、扁平化管理模式缺点 但是由决策者直接面对职能部门和基层生产单位的“一对多”的组织构架,这只是物理意义上的扁平化管理。由于实施“面对面”的管理,大量的数据和管理信息的交流只能在决策者和所面对的管理部门之间进行,而部门与部门之间的信息资源的交流及相互调用亦只能通过决策者来进行。此时的决策者在扁平化管理平台上的主要“功能”只起到一个“数据库”(存储和交换信息资源)的作用,无法集中有限的精力去研究企业的市场对策和企业发展的战略问题。面对企业内部各种管理信息流(资金流、物资流、计划流……)的迅速汇集,决策者如何把握时效,有序整合相关的数据,合理配置企业资源,提高决策效率,这是实施扁平化难点所在。 扁平化管理模式内涵

蔬菜水肥一体化技术明白纸

什么是水肥一体化技术 水肥一体化技术又称灌溉施肥技术是将灌溉与施肥结合的农业新技术。水肥一体化是借助压力灌溉系统(滴灌、微喷等),将可溶性固体肥料或液体肥料配兑而成的肥液与灌溉水一起,均匀、准确地输送到作物根部土壤。采用灌溉施肥技术,可按照作物生长需求,进行全生育期养分需求设计,把作物所需要的水分和养分适时、定量、定时的根据植物不同的生长期按比例 直接提供给作物 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好处 应用水肥一体化技术可以做到节水40%、节肥30%、省工10%、增产20%、改善作物品种; 设施栽培时可以大大的改善作物生长环境降低空气湿度、增加地温、增加光照时间、增加作物的抗逆性减少病虫害的发生等; 通过水肥一体化技术可以更有效的调控土壤根系的五大障碍:水渍化、盐渍化、PH、根区土壤透气性、土传病害; 水肥一体化技术有效的防止了化肥、农药的深层渗漏从而减少化肥对地下水和土壤的环境的污染; 水肥一体化技术让我们可以更有效的开发利用边缘土地。如山地、丘陵地、沙石地以及轻度盐碱地等。 温室草莓水肥一体化 一、草莓种植特征 日光温室草莓一般在8月中下旬定植,第二年1月中旬至5月底采收。一般行距20~25厘米,株距17~20厘米,每畦栽两行。定植前需整地、施底肥、做畦、铺设滴灌、安装施肥器等。做畦:畦宽40~50厘米,畦沟宽30~40厘米,畦高20~25厘米。施底肥:腐熟鸡粪3~5方/亩,腐熟饼肥150~200公斤/亩,复合肥20~30公斤/亩,钙镁磷20~30公斤/亩。 二、微灌施肥设施 微灌系统一般为滴灌,每畦铺设一条滴灌管,滴头间距最好选择20cm的这样能够充分的满足草莓对水分和养分的需求,安装使用参照有关规范。施肥装置一般为压差式施肥罐或文丘里施肥器,如果棚内的灌水过流量大于3.5方/小时,就尽量选用文丘里施肥器;也可以使用注肥泵(或者电动喷雾器)。用离心泵灌溉的可以采用泵前吸肥法。 三、常用肥料选择

探索医共体背景下紧密型护理管理模式及其应用效果

探索医共体背景下紧密型护理管理模式及其应用效果 发表时间:2020-04-07T16:35:06.700Z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4期作者:曹荣李天朗姚芹郭凤露卢懿徐瑶[导读] 探索医共体背景下紧密型护理管理模式及其应用效果。 【摘要】目的探索医共体背景下紧密型护理管理模式及其应用效果。方法成立紧密型护理管理体系、构建护理管理框架、完善分院护理组织管理体系、进行业务及技术指导;实地调研基础上编写护理质量检查标准,组织培训并将各种检查标准落实到位;健全急救应急设施及提高急救能力。结果实施紧密型护理管理后6个月护理安全管理、安全用药、急救药品器材管理、护理文书书写质量、手卫生质量管理、优质服务综合质量、病区环境管理、消毒隔离等项目均显著优于未实施护理管理阶段的护理管理质量评分(P<0.05)。结论实施紧密型护理管理可有效落实护理管理职能,促进分院护理管理质量及护士工作能力不断提升,部分护理质量做到同质化管理、同步发展。 【关键词】医共体紧密型护理管理模式护理管理质量同质化管理对口帮扶急救能力Exploring the intensive nursing management model and its application effect in the context of medical community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intensive nursing management model and its application effect in the context of medical community. Methods Establish a compact nursing management system, construct a nursing management framework, improve the nursing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system of the branch, conduct business and technical guidance; prepare nursing quality inspection standards based on field investigations, organize training and implement various inspection standards; First aid emergency facilities and improve first aid capabilities. Results Six months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intensive nursing management, the quality of nursing care in the hospital, the clinical ability of the nurses, and the first-aid ability of the medical staff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at after 6 months (P <0.05). Conclusi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intensive nursing management can effectively implement the nursing management function, promote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nursing management quality and nurses' working ability in branch hospitals, and homogeneous management and synchronous development of some nursing quality. [Keywords] medical community, intensive nursing management mode, nursing management quality, homogeneous management, counterpart assistance, first aid 医共体是国家当前卫生改革高度关注的重点和热点,以县级公立医院的技术力量带动乡镇、村卫生室医疗卫生机构能力提升和共同发展,力争达到“三个不变,六个一体化”的原则,从根本上实现“强基层”,从而推进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这一问题[1]。我院2018年有幸成为全国首批县域医共体示范医院(下属医共体分院13家)。护理管理是医共体中“医疗卫生管理一体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研究是对我院医共体区域内护理管理人员能力进行调查与分析,探索在医共体背景下紧密型护理管理模式及其应用效果。据大量相关资料表示,紧密型医共体护理管理模式可有效提高护理工作整体质量及效率,发挥医疗工作协同作用,完善医疗护理服务质量,逐步实现护理管理同步发展及同质化管理[2-3]。现做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医共体护理人员共113名,均为女性,年龄21-53岁,平均年龄(34.95±10.02)岁;其中24名为本科学历、65名为大专学历、24名为中专学历;3名副主任护师、27名主管护师、18名护师、65名护士; 8名护士长,年龄22-50岁,平均(38.03±6.57)岁,2名本科学历、5名大专学历、1名中专学历;1名副主任护师、2名主管护师、3名护师、2名护士。 1.2管理方法 在实施帮扶前各医共体护理管理机制不健全;管理理念滞后;管理培训机制不健全;医疗设施设备不健全或落后;急诊急救能力较低;多项消毒隔离措施不符合要求等。自2018年3月起护理部在医共体背景下紧密型护理管理模式帮扶13所分院,具体为:(1)建立紧密型护理管理组织构架;以护理部主任-护理专家-驻点护士长一对一帮护成员单位护士长,组成紧密型三级护理管理组织体系。其中包含护理部邀请的1名全国著名护理专家、2名护理部正副主任、11名总院护理专家(1名主任护师、5名副主任护师)、13名总院资深护士长。(2)落实紧密型护理管理模式。由护理部负责进行三级管理:总院护理专家每季度定期巡查指导,13名护士长“一对一”驻点帮扶,每月质量督导;分院护士长每周自查。护理部定期召开护理质量讲评会,对存在问题进行PDCA循环管理,直至问题得到改进。(3)护理部组织护理专家团队前期调研10项内容:护理管理能力、护理质量与安全、护士职业规划、药品管理、危化品管理、消毒隔离技术、继续教育、优质服务、优生优育、职业暴露、艾滋病防控等。 (4)历经3个月的调研,通过护理专家汇总、分析、讨论后,充分考虑基层医疗卫生工作特点以及需求,决定做以下工作: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制定质量检查标准、护理技术操作规范及流程;统一基本急救设备,药品、物品、培训急救技能;指导“五室一库”,医院环境管理;指导护理安全及护理质量管理;开展科普宣传,义诊等活动。 1.3观察指标 护理管理质量。采用我院自制的医院管理质量评价量表对13所分院进行评价,该量表涉及护士长管理、急救箱、护理安全管理、安全用药、急救药品器材管理、护理文书书写质量、手卫生质量管理、优质服务综合质量、病区环境管理、消毒隔离10项内容,分别于管理前、管理后6个月进行评价。 1.4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项目均采用SPSS20.0软件分析,用均值加减标准差(x±s),采用t检验,用频数(n,%)表示,采用x2检验,检验标准:p<0.05。 2结果 管理后6个月医共体成员护理管理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表1 医共体护理管理前后的护理质量对比(x±s,分)

大田种植草莓技术要点

大田种植草莓技术要点 大田普通育苗是利用母株匍匐茎上发生的子株苗原地进行培育,子株不脱离母株,直到草莓定植时将苗移出育苗田。 大田普通育苗的特点:设施投入相对较少,技术要求不高,利于规模化、机械化生产。但在高温、高湿的南方地区容易发生草害、病虫害。 育苗田的准备:育苗田块选好后,越冬前进行深翻、冻垡,一方面可消灭一部分病原菌及害虫,另一方面有利于疏松土壤。开春后草莓定植前,要施入充足的基肥,每亩施入过磷酸钙30千克,腐熟有机肥3000—5000千克或腐熟菜籽饼100千克,同时施入50%辛硫磷0.5千克,以去除地下虫害。结合施基肥,再一次深翻土地,平整地面。耕匀耙细后,做成宽1.2—1.5米、高10-20厘米、沟宽20-30厘米的畦。同时一定要开好田块四周沟系,涝能排、旱能灌,有条件的地区可采用自动喷灌、滴灌装置喷滴保湿,做到畦面土壤潮湿又不积水,为母株生长及匍匐茎抽生提供适宜生长条件。 母株的选择与定植: (1)母株的选择。母株的选择直接影响着匍匐茎子株苗发生的数量与质量。选择具有该品种典型性状的健壮植株,即新茎粗度1厘米以上、根系发达、叶色正常、小叶对称、无病虫害的匍匐茎子苗作为母株。有条件的话,最好选择脱毒原种苗、一代苗或二代苗为繁殖生产苗的母株。 (2)脱毒苗培育:培育并应用草莓脱毒组培苗是遏制病毒感染所引起的草莓优良特性退化的最有效途径,不但可以提高草莓植株抗病性,有效减少农药的使用,生产出优质的绿色果品,使草莓丰产、稳产,而且可以有效保护生态环境,加快草莓优良品种示范和推广的进度。 (3)定植时期:母株的定植时期可以秋栽,也可以春栽。 (4)定植密度与方法:育苗圃的定植密度取决于品种抽生匍匐茎的能力、土壤的肥力和管理水平。就品种而言,佐贺清香、丰香、甜查理等品种匍匐茎的抽生能力较强,在定植时密度可小一些,而红颊、章姬等品种匍匐茎的抽生能力较弱,在定植时密度可大一些。 母株定植后管理:母株栽种后,需要及时灌足水,次日再浇水一次,以后小水勤灌一直保持土壤湿润到草莓植株活棵。母株成活后,施一次尿素,隔15-20天再施一次尿素,施用量不宜过高,以免引起烧苗,每亩施肥10千克,可直接施在母株周围,无需全园撒施,施肥掌握在临下雨之前为好,也可浇施,浓度为0.2%~0.3%为宜。 子苗管理:母株抽生匍匐茎后,自匍匐茎第二节开始有不定根发生,并扎入到土中形成子苗。为了培育健壮的子苗,繁苗期间要做好以下几点。 (1)匍匐茎整理:母株开始抽生匍匐茎后,要定期检查,及时将匍匐茎苗理顺,将相互靠得太近的匍匐茎适当拉开,使子苗尽可能分布均匀,保证其有足够的生存空间。对于后期所抽生的匍匐茎,因苗龄短,难以形成壮苗,应及时剪除,以减少田间郁闭,保证早期子苗的

扁平化管理模式的运用

扁平化管理模式的运用 什么是扁平化管理 扁平化管理是指通过减少管理层次、压缩职能部门和机构、裁减人员,使企业的决策层和操作层之间的中间管理层级尽可能减少,以便使企业快速地将决策权延至企业生产、营销的最前线,从而为提高企业效率而建立起来的富有弹性的新型管理模式。它摒弃了传统的金字塔状的企业管理模式的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和矛盾。 扁平化管理是企业为解决层级结构的组织形式在现代环境下面临的难题而实施的一种管理模式。当企业规模扩大时,原来的有效办法是增加管理层次,而现在的有效办法是增加管理幅度。当管理层次减少而管理幅度增加时,金字塔状的组织形式就被“压缩”成扁平状的组织形式。 扁平化管理的内涵 “扁平化管理”是相对于传统的等级结构管理模式而言的。传统组织的特点表现为层级结构,即在一个企业中,其高层、中层、基层管理者组成一个金字塔状的结构。董事长和总裁位于金字塔顶,他们的指令通过一级一级的管理层,最终传达到执行者;基层的信息通过一层一层的筛选,最后到达最高决策者。而扁平组织则是指当企业规模扩大时,改变原来的增加管理层次的做法,转而增加管

理幅度。当管理层次减少而管理幅度增加时,金字塔状的组织形式就被“压缩”成扁平状的组织形式。 扁平化管理是针对传统组织结构“金字塔”式管理而言。金字塔式组织结构是与集权管理体制相适应的。在现代企业组织结构中,金字塔式和扁平化共存。 之所以“扁平化”成为现代组织变革的关键词,是因为传统的组织形式难以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造成决策链过长、反应缓慢,为了不被淘汰,就必须选择那些与市场关联度高的部门,分权、授权管理,使企业集团在规模扩大的同时,组织机构趋向“扁平化”。特别是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使严格意义上的多层级、层层汇报的垂直管理不再有效,从另一方面加速了企业组织机构“扁平化”的趋势。 想要对扁平化管理的概念有真正的了解,就必须明确几个其他相关的基础概念: A.管理幅度(spanofcontrol):是指管理者所管辖的下属人员或部门的数目。人的管理幅度是有限的,有效的管理幅度要取决于各种影响因素。当管理幅度以算术级数增加时,管理者和下属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却是以几何级数增加。管理者和下属人员会使管理工作复杂化,而个人的工作能力则是有限的,因而有必要确定合理有效的管理幅度,这是企业组织结构设计的一项重要内容。 B.管理层次(layerofmanagement):是组织内纵向管理系统所划分的等级。企业内部的组织层次,实际上又是垂直的组织分工,部门化并不是企业内部惟一的组织分工。部门分工与层次分工分别属于企业组织分工的两个不同侧面。组织层次的分工,着重表现出在一定限度内自上而下地行使权力、利用资源以及明确管理职能的过程。组织中各个层次都承担着一定的管理职能。 C.科层结构(hierarchymodel):也称“宝塔形”结构,是指一种典型的管理层次较多,管理幅度较小的组织结构。 D.扁平化结构(flatmodel):与科层结构相对应,是指管理层次较少,管理幅度较大的组织结构。 在这几个相关概念中,A与B呈负相关关系,也就是说,管理幅度越小、越窄,管理层次就越多;管理幅度越大、越宽,管理层次也就越少。C与D是相对立的两个概念,代表了A与B在量化上的此增彼减。 实行扁平化管理,是指通过缩短经营管理通道和路径,扩大经营管理的宽度和幅度,进而提高经营管理效率和市场竞争力,具体来说,一般是指企业在组织结构上二级分行所在地,二级分行与网点之间不再设办事处这一中间管理层次的管理模式。这一模式在市区的选择,可以减少管理层次和中间环节,缩短管理半径,加大企业二级分行的直营和集约化经营的力度。

探索临床护理管理新模式

探索临床护理管理新模式 (作者: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 邮编:____________ ) 自2010年1月卫生部颁布的“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以来,我院领导高度重视,认为这是“抓服务、树新风”的重要契札成立了以院长为首的专项领导小组,制定了相应的实施方案。动员临床科室积极申报,最终确定心血管一科、心血管二科、普内科、普外科、神经外科五个科室为首批“示范病房”。为加强临床护理工作,落实基础护理,进行积极探索,经过半年的践行现已取得显著成效。现谈个人体会如下: 一转变服务理念,制定服务标准 医院以提高患者满意度为出发点,深化”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使护士对患者的被动服务转变为主动服务,再由主动服务上升至感动服务。如责任护士主动进病房,做到病区无铃声,解决病人输液期间喝水、上厕所等各种不便。神经外科护士每天定时为脑出血患者做肢体功能锻炼,及时评估肌张力,鼓励失语症患者学说话。为保证服务质量,护理部制定了《基础护理操作流程》、《基础护理和分级护理检查标准》,上墙公示《基础护理服务项目》等内容。 二合理配置人力,实行弹性排班

为确保优质护理服务实施,示范病房的护士数量已不能满足工作需要。护理部建立应急人力资源库,今年我院招聘大专毕业护士30余名,充实临床一线队伍,使床护比由原来的1:0.4增加到1:0.5。在排班方面,各科根据专科的特点、人员梯队进行积极探索和改进,修订了各班次的岗位职责和工作流程,如在病人数量突增、工作量大时,调配一名辅助护士上跳班,即早8:00 —12:00、晚18:00 — 22:00,主要负责病人的晨晚间护理,确保基础护理工作的落实。 三能级划分管理,量化绩效分配 依据护士的工作年限、职称、岗位职责、患者病情及护理难度对 护士实行分级管理、分层次使用,合适的人做合适的事,人尽其才, 物尽其用。年资高的护理人员起到督导、把关的作用,调动年轻护士积极性,整体提高护理团队的素质。 绩效分配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10%并向工作量大、危重患者多、技术性强的护理岗位倾斜。各科室根据本科特点制定考核标准,对高年资护士、特殊班次和国家法定假日上班人员给予绩效补贴等优惠政策。 四提供温馨提示,打造服务亮点 各科室根据病情特点张贴105个健康宣教挂板和60个温馨提示 卡,如普内科制定了下床三部曲、微波炉使用注意事项、别忘了吃药、明晨空腹抽血请禁食水等温馨提示。心血管一科制定了礼貌待患流程、温馨提示牌、健康宣教栏;提供贴心报架、发放随访卡及爱心联系卡。心血管二科护士亲自用老虎钳为双通道输液病人制作便携式挂钩;为活

草莓酒实验报告

草莓酒实验报告 一 、实验目的 1、了解果酒酿制原理,学习果酒酿制工艺。 2、熟悉草莓酒的感官指标和礼花卫生指标。 二、原理 (一)酵母菌在适宜条件下,进行一系列生命活动将糖转化成酒精: ↑+→252612622CO OH H C O H C 酒精计法原理:用酒精计法测得酒精体积百分数示值,即酒精度。 (二)果酒感官分析原理:感官分析系指评价员通过用口、眼、鼻等感觉器官检查产品的感官特性,即对葡萄酒、果酒产品的色泽、香气、滋味感官特性进行检查与分析评定。 三、实验主要仪器与药品 仪器:250mL 的锥形瓶、保鲜膜、纱布、电炉(或电磁炉)、玻璃棒、试剂瓶、电子天平(0.001克)、乳胶软管、榨汁机、大研钵、玻璃丝、糖度计1支、量筒、500ml 烧杯、称量纸、标签纸、药匙、记号笔。 药品:亚硫酸(偏重亚硫酸钾)、果胶酶、果酒酵母、明胶等。 四、实验工艺流程与操作说明 工艺流程:新鲜草莓 → 分选 → 去萼,去萼梗 → 清洗 → 灭菌 → 破碎榨汁 →加SO 2 (偏重亚硫酸钾) → 加果胶酶、过滤果汁 → 调糖→ 主发酵 → 倒瓶 → 陈酿 16℃,约40天 → 调配 → 下胶 → 过滤 → 装瓶 → 贮酒 → 成品 (70℃,10min 杀菌)。 五、操作说明 (一)、原料处理 选择充分成熟,色泽鲜艳,无病和无霉烂的草莓做原料,将草莓摘去叶蒂。因为如果霉烂里面的有害物质会影响产品的品质。 (二)、清洗 先用臭氧水淋洗消毒,再用自来水清洗干净,晾干,备用。如果农药残留量较多药用洗洁精清洗,并冲洗干净。 (三)、破碎、榨汁、果胶酶的添加及防氧化 将清洗好的草莓沥净水分,榨汁机压榨取汁,将榨出的果汁置于玻璃容器中,装量为体积的

绿化养护管理工作总结

绿化养护管理工作总结 篇一:绿化养护个人总结 个人总结 2012年即将过去,这一年里,在项目部经理的指导下,我本着“脚踏实地、求真务实”的原则,在本年度的绿化养护管理工作中,不断加大学习力度,提高自己的专业技术、管理水平。一年以来,在日常工作中,我进一步了解了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对自己的本职工作认真负责,对领导交代的工作及时完成。从工作到生活上基本做到以项目部为家,把京承三期的绿化养护工作当做自己的事情去做。 绿化工作看似简单,实则不易,一年四季,种花栽树、剪枝除草、浇水施肥等工作都比较繁琐,而且时间性很强,需脚踏实地,锐意进取,才能使各项工作均取得进步。 在今年京承三期的绿化养护工作中,我增长了许多知识,尤其是在岩体绿化方面。起初,因为自己是从工程部调配到养护部的,自己感觉在绿化工程上学习的知识完全可以胜任养护工作,但是到今年年初我就深深的感觉到我的想法是错误的,虽然绿化养护和绿化工程的主要工作对象是一样的,但是从工作形式和实际内容以及相关知识的应用上来说,绿化养护更偏重于细节,就像集团公司提出的:“精细养护,无痕服务”一样,养护工作是要关注你所管养范围内所有苗木一年中每一阶段的生长情况,他们能在什么样的条件下长成什么样,这样的苗木能产生什么

样的景观效果等等。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个负责绿化养护工作的人,熟悉每种苗木的生理特性,以及正确的苗木养护技术技能。对于大学里主修农学的我来说,在这方面有些吃力,尤其是在病虫害防治方面,所在今年我报考了植物保护专业的在职研究生,尽快把学校老师讲授的理论知识,应用到京承三期的实际养护工作中。 岩体绿化 在2011年底、今年年初,我经历了京承三期的水毁工程,虽然没有参与最初的岩体绿化建设,但是在水毁修复工程中,我同样学到了许多关于这方面的知识。今年年初,经过领导对京承三期的意见指导,三期在春季补植过后又开展了景观提升工作,其中对于岩体补喷、坡面点种、栽植小苗等工作我全程参与,目前已经熟悉整体工作流程,并对关键过程能够进行把握。 对于岩体绿化的养护,在工作期间我专门学习了日本岩体绿化专家山寺喜成主编的《恢复自然环境绿化工程概论——坡面绿化基础与模式》,从中,我正式接触到了岩体绿化的理论知识,深入理解了岩体绿化的理念。日常养护 养护管理工作的要把握住苗木自身的特点,寻找最有效地途径,方法和结果不能只 取其一,俗话说“三分种,七分养”应加以侧重,以结果为主,在养护管理上下功夫。通过平时对于相关知识的学习,我感受到绿化养护工作

农业物联网水肥一体化解决方案

农业物联网水肥一体化解决方案 一、托普云农水肥一体化简介概述: 托普云农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系统可以帮助生产者很方便的实现自动的水肥一体化管理。系统由上位机软件系统、区域控制柜、分路控制器、变送器、数据采集终端组成。通过与供水系统有机结合,实现智能化控制。可实现智能化监测、控制灌溉中的供水时间、施肥浓度以及供水量。变送器(土壤水分变送器、流量变送器等)将实时监测的灌溉状况,当灌区土壤湿度达到预先设定的下限值时,电磁阀可以自动开启,当监测的土壤含水量及液位达到预设的灌水定额后,可以自动关闭电磁阀系统。可根据时间段调度整个灌区电磁阀的轮流工作,并手动控制灌溉和采集墒情。整个系统可协调工作实施轮灌,充分提高灌溉用水效率,实现节水、节电,减少劳动强度,降低人力投入成本。 用户通过操作触摸屏进行管控,控制器会按照用户设定的配方、灌溉过程参数自动控制灌溉量、吸肥量、肥液浓度、酸碱度等水肥过程中的重要参数,实现对灌溉、施肥的定时、定量控制,节水节肥、省力省时、提高产量,专用于连栋温室、日光温室、温室大棚和大田种植灌溉作业。 水肥一体化构架图: 二、系统功能: 1.用水量控制管理 实现两级用水计量,通过出口流量监测作为本区域内用水总量计量,通过每个支管压力传感采集数据实时计算各支管的轮灌水量,与阀门自动控制功能结合,实现每一个阀门控制单元的用水量统计。同时水泵引入流量控制,当超过用水总量将通过远程控制,限制区域用水。

2.运行状态实时监控 通过水位和视频监控能够实时监测滴灌系统水源状况,及时发布缺水预警;通过水泵电流和电压监测、出水口压力和流量监测、管网分干管流量和压力监测,能够及时发现滴灌系统爆管、漏水、低压运行等不合理灌溉事件,及时通知系统维护人员,保障滴灌系统高效运行。 3.阀门自动控制功能 通过对农田土壤墒情信息、小气候信息和作物长势信息的实时监测,采用无线或有线技术,实现阀门的遥控启闭和定时轮灌启闭。根据采集到的信息,结合当地作物的需水和灌溉轮灌情况制定自动开启水泵、阀门,实现无人职守自动灌溉,分片控制,预防人为误操作。 4.运维管理功能 包括系统维护、状态监测和系统运行的现场管理;实现区域用水量计量管理、旱情和灌溉预报专家决策、信息发布等功能的远程决策管理;以及对用水、耗电、灌水量、维护、材料消耗等进行统计和成本核算,对灌溉设施设备生成定期维护计划,记录维护情况,实现灌溉工程的精细化维护运行管理。 节水灌溉自动化控制系统能够充分发挥现有的节水设备作用,优化调度,提高效益,通过自动控制技术的应用,更加节水节能,降低灌溉成本,提高灌溉质量,将使灌溉更加科学、方便,提高管理水平。 5.移动终端APP 方便管理人员通过手机等移动终端设备随时随地查看系统信息,远程操作相关设备。 三、托普云农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系统亮点: (1)节水节肥——高效水肥灌溉和精准调控; (2)省时省力——可迅速大面积灌溉和施肥; (3)智能控制——根据土壤水分等相关参数自动反馈控制灌溉; (4)提高产量——投运该系统可增产30~5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