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必修二新兴工业区练习题(带答案)

地理必修二新兴工业区练习题(带答案)
地理必修二新兴工业区练习题(带答案)

新兴工业区课堂练习题

1.不属于意大利新兴工业特点的是( )

A.以轻工业为主

B.以大型工业为主

C.生产过程分散

D.资本集中程度低

2.在新技术革命的推动下产生的工业部门是( )

A.半导体工业

B.飞机制造工业

C.轻纺工业

D.食品工业

3.20世纪70年代末,许多企业离开“硅谷”,把新工厂建在东南亚等地,原因是( )

A.“硅谷”技术力量日益下降

B.“硅谷”环境污染日益严重

C.“硅谷”土地被占用殆尽

D.“硅谷”交通落后

4.在美国“硅谷”崛起的早期起关键作用的是( )

A.哈佛大学

B.加州大学

C.斯坦福大学

D.哥伦比亚大学

5.美国“硅谷”所属的工业区位类型是( )

A.市场指向型工业

B.廉价劳动力指向型工业

C.技术指向型工业

D.原料指向型工业

6.意大利新兴工业区的特点是( )

A.以大中企业为主

B.资本集中程度低

C.多分布在大中城市

D.属于高技术工业区

7.“硅谷”迅速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

①环境优美②便捷的交通③丰富的原料

④廉价的劳动力⑤有高等院校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④⑤

D.①②⑤

8.与传统工业区相比,意大利新兴工业区的特点是( )

①以雇员在2500人以上的大中型企业为主

②以轻工业为主

③生产过程大多是相对集中,或集体承包

④资本的集中程度低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主要包括医药制造业、航空航天器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医疗及仪器仪表制造业。

材料二下图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空间分布。

(1)我国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较高的地区最主要分布在________地区(填东部或中部或西部)。

(2)近些年来,高新技术产业已成为江苏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江苏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有利条件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江苏省多个城市建立了高新技术产业园。高新技术产业向产业园集聚有利于企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B

2.A

3.C

4.C

5.C

6.B

7.D

8.D

9.(1)东部

(2)科技力量雄厚、人才众多、政策支持、基础设施较好、交通便利、环境良好。

(3)信息交流和技术协作、共用基础设施、降低生产成本、取得规模效益。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练习题

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练习题 一、单选题 城市中的各项活动需要利用一定的土地,同类活动在空间上高度聚集,形成了功能区。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属于城市土地利用类型的是() ①商业用地②交通用地③政府机关用地④绿洲农业⑤住宅用地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⑤ D.①②④⑤ 2.关于城市功能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城市各类功能区之间界线分明 B.商业区是城市中最为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 C.工业区多位于交通干线两侧或街角路口处 D.住宅区低级住宅区与中高级住宅区存在分化 下图为某城市地价空间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丙地土地租金较高,其原因最有可能是 A.位于市中心 B.处在交通干线的交汇处 C.靠近风景区,环境优美

4.据图判断,中心商务区形成的主要区位优势是 A.历史悠久,知名度高B.土地租金高 C.交通通达度高D.处在人口密集区 下图为我国华北某城市城区地租分布等值线图(数值:a>b>c),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5.该市重工业不断向东北部迁移,主要原因可能是( ) ①城区地价上涨 ②为了缓解城区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 ③北部人口众多,有大量剩余劳动力 ④北部地区矿产资源丰富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6.近年来,甲地出现了高级住宅区,主要原因是甲地( ) A.位于城区外缘,环境质量好 B.远离中心城区,地价便宜 C.地势开阔,便于建立住宅区 D.位于河流附近,取水方便 下图为我国某特大城市某商品批发市场从城区迁往郊区前后的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7.20世纪80年代,影响该批发市场选址的主导因素是 A.交通 B.市场 C.劳动力 D.政策 8.2010年后,该批发市场迁出主城区是因为主城区 A.土地利用方式调整 B.环境污染日益严重 C.电子商务的发展 D.工业结构的调整 下图中甲地所在的国家,农业以畜牧业为主,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于货物过境和港口服务业。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9.在甲地形成城市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A.地形B.气候C.公路交通枢纽D.港口 10.该城市发展成为该国首都的优势条件是 A.位置适中B.资源丰富C.气候宜人D.经济中心 “睡城”主要指的是大城市周边的大型社区或居民点,这些人口相对集中的区域虽大量入住,但也就是局限于晚上回家睡觉,白天开车或乘车往市中心上班。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地理试卷及答案必修一

浙江省桐乡市高级中学2009学年第一学期 高一年级期中考试卷地理试卷 命题人:祝维英 一、选择题(1-30每题1分,31-40每题2分,共50分) 分许,国家航天局正式公布409时日2007年11月26“嫦娥一号”卫星传回的第一幅月面图像,这标志着中国首次这幅图像覆盖月球的区域”。月球探测工程“取得圆满成功。图像中圆形凸起 稍亮的地方为千MM280 千,长460 宽环形山,色彩阴暗的地方为月海(即平原)。在未来一年 时间里,“嫦娥一号”卫星将不断地传回各种探测数据。结合1~3题。学过知识,回答在月面图像上,我们可以看见许多大小不一的月海和环形山,对此分析不正确1....的是.月球遭遇小天体撞击后形成的A .月球上缺少象地球大气一样的天然屏障B .在地球上永远只能看见月球的正面图形C1 图.月球上存在大小不一的海洋和环形山地D 350度。最主要原因是2.据报道:月球上一天中不同时段的温差可超过B.月球上大气的削弱作用弱A.月球上大气的保温作用强.月球上的一天时间比地球长C.月球表面重力小,没有大气D我国开

发月球的理由有3.①月球矿产资源丰富②月球新能源开发利用前景广阔③月球表面超高真空、无磁场、微重力,是科研的理想场所④是离地球最近的天体,是人类征服太阳系,开展深空探测的前哨阵地和转运站。DC BA.①②.①②④.①③④.①②③④1 / 10 )4.太阳系八大行星中,地球的特殊性是指( B.地球的体积和质量与其他行星区别较大A. 有一个较稳定安全的宇宙环境 D.是一颗适于生物生存和繁衍的行星C.日地距离与其他行星对比较适中)5.下列现象有地球自转引起的有(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 B.A.昼夜现象昼夜长短 C.太阳东升西落 D. 在南回归线上看不到的自然现象是()6. 、日影朝北、阳光直射 B、阳光斜射 C、日影朝南 DA时用天文望远镜观测到某恒星,若望远镜固定不动,20某天文台于12月22日7. 天后再次观测到该恒星时应该是()则5 时19分40秒秒 B.20时 C.19时40分20秒 D.19时A.2019分4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8.读图2 A.这里有三级天体系统b 是月球是地球,cB.a是太阳,b c a 这里有二级天体系统C.2 图这是太阳系的天体系统D. 9.如下所示四幅图中,所注日期和图形相符合的是: S N N S 2212月日226月日3月2122月12D C A B 3 图题。气球作为一种简易、实用的探空工具,已被广泛使用,回答10—11)10.同样体 积、重量的气球在不同地区进行释放,升空最快的是(.极地地区D C.高纬度地区 A .赤道附近地区B.中纬度地区11.如果氢气球充气时接近饱和状态,升空后不久便会爆裂,主要原因是() A.由于升空后气温降低,气球收缩而破裂 B.由于升空后气温升高,气球膨胀而破裂 C.由于升空后空气密度减小,气压降低,氢气球膨胀而破裂 D.由于升空后空气密度增大,气压升高,氢气球因外界压力太大而破裂 12.下列地理现象和形成原因,按其内在联系正确的连线是:() A.日出前的黎明和日落后的黄昏天空仍然明亮──大气的折射和反射作用 B.早春和晚秋多云的夜晚不会有霜冻──大气逆辐射作用 C.夏季天空多云时,白天不会太热──大气的散射作用 D.城市上空的雾比郊区多──空气中的水汽多

地理必修一必修二模拟试题(含答题卡,答案)

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 高一地理试卷 学校 姓名准考证号 本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 本卷共25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下列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读图Ⅰ-1回答1~2题: 1、属于巨行星的是 2、A、② B、④ C、⑤ D、⑥ 2、类地行星中离太阳最近的行星是 A.金星 B.土星 C.水星 D.天王星 3、岩石圈是指 A.整个地壳 B.地壳和软流层 C.地壳和上地幔部分 D.地壳和上地幔顶部 4、下图中,昼夜温差最小的是 5、下图所示的地质构造或地貌景观中,主要由内力作用形成的是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6、海洋水体运动的主要动力是 A.盛行风 B.地球自转偏向力 C.海水密度的差异 D.陆地的形状 7、造成“狮身人面像”缺损严重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河流侵蚀作用 B.风化和风蚀作用 C.喀斯特作用 D.海蚀作用 8、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的特点是 ①东南多,西北少②西北多,东南少③夏秋多,冬春少④冬春多,夏秋少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9、陆地环境整体性表现在 A.各地理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渗透 B.某一地理要素的变化不一定导致其他要素的变化 C.气候会影响植被,但不会影响土壤 D.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与植被破坏无关 图Ⅰ-1

10、大气运动中最简单的、最基本的形式是 A .三圈环流 B .大气环流 C .热力环流 D .季风环流 11、 关于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情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B.夏季南移,冬季北移 C .随着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而移动 D .随地球自转运动而移动 12、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是 A .空气的上升或下沉 B .地转偏向力 C .气压差异 D .地区间的冷热不均 读图Ⅰ-2 1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图,回答13~14题。 13、A 、B 两点的气压状况正确的是 A .A 是高气压,B 是低气压 B .A 是低气压,B 是高气压 C .A 、B 都是高气压 D .A 、B 都是低气压 14、图中亚洲东部C 点的风向是 A .东南风 B .西北风 C .东北风 D .西南风 图Ⅰ-3为四个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图,读图完成15~16题。 15、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6、下列四国,与①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相似的是 A .德国 B .埃及 C .印度 D .美国 读图Ⅰ-4“常州市工业分布状况图”,回答以下17~19题。 17、常州市工业分布的特点是 A .分布在市区的边缘,形成包围城市的环状区域 B .都分布在盛行风的上风向,河流的下游 C .位于交通便利的市中心及其附近 D .散布于居民区和商业区之中 18、形成常州市工业分布特点的原因是 ①历史过程中自然形成的 ②城市中心区土地日益紧张, 工业污染日渐突出 ③为了降低企业成本,保护城市环境 ④城市功能分区的必然结果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19、常州市工业的分布除具有上述分布特点外,还有一个 明显的特点是尽量把工业布局在铁路线、公路线和河道运 输线附近,其原因是 A .便于工人上下班 B .便于购货人员就近定货 C .工业企业货物运量大,缩短运输线路可降低成本 D .就近交通线路装运可节省工人的体力消耗 图Ⅰ-5“某城市地租分布等值线图”,读图完成20~21题。 20、图中,等值线a 、b 、c 的付租能力关系是 A. a>b>c B. ac D. a>b=c 21、近年来甲地出现了高级住宅群,主要原因是该地 A. 位于城市边缘,环境质量好 B. 远离中心城区,地价便宜 C. 地势开阔,便于建立住宅区 D. 位于河流附近,取水方便 图Ⅰ-2 1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图 图Ⅰ-3 图Ⅰ-4 常州市工业分布状况图

高一地理必修二第一章综合练习题

新课标高一地理同步测试—人口的变化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单项选择题 1.1999年10月12日被联合国定为()A.50亿人口日B.60亿人口日C.70亿人口日D.80亿人口日 2.下列不属于人口增长模式指标的是()A.人口出生率B.人口死亡率C.人口自然增长率D.人口生育率 3.下列关于世界人口自然增长的说法正确的是()A.变化的总趋势是不断增长的B.不同历史时期,人口数量增长特点相同C.19世纪以来是世界人口增长的快速时期D.世界人口增长在地区上是平衡的 人口、资源、环境工作是强国富民安天下的大事。请读图1回答4~5题。 4.(图1)据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全国共有12.95亿人,图中“*”表示人口年龄构成状况,其中0~14岁人口的比重约是() A.93% B.23% C.13% D.60% 5.与10年前相比,我国人口中0~14岁人口比重下降了4.8%,65岁以上人口比重上升了1.39%,而总人口增加了近1.3亿。因此,新世纪人口工作的主要任务是() A.控制人口盲目流动B.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 C.遏制人口老龄化加速势头D.适度提高少年儿童人口比重 根据图2回答下列6~7题 6.(图2)图中所示a国家可能是() A.印度B.新加坡C.美国D.德国 7.图中表示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的可能是() A.①B.②C.③D.④ 8.下列关于人口增长模式及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口增长模式中,“原始型”人口增长速度最快 B.总的来说,世界人口增长模式属于从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过渡阶段 C.美国人口世代更替缓慢,人口年龄结构呈老年型,自然增长率为负值

D.我国人口增长模式已经进入现代型 9.若某城市人口出生率1.02%,死亡率0.62%,自然增长率是0.4%,其人口增长模式是() A.原始型B.传统型C.现代型D.以上都不是 10.第五次人口普查表明,广东省人口数量增长高于全国其他省区,其主要原因是()A.人口出生率高B.人口死亡率低C.人口自然增长快D.人口迁移造成的11.下列属于人口迁移现象的是()A.山东的大学生毕业后由长沙到北京工作B.中国的学者到美国进行学习访问C.华裔科学家回国探亲D.国庆节到外地休假 自然环境因素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条件,是影响人口迁移及空间分布的重要因素,经济因素对人口迁移是主要的、经常起作用的因素。据此回答12—13题。 12.影响美国第四次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A.西部耕地充足,土地生产力潜力大B.西部矿产资源丰富,有利于制造业的发展C.西部、南部离海洋近,水资源丰富D.西部、南部光照充足,空气洁净、环境优美13.20世纪80年代深圳、珠海等经济特区的设立,导致大量的人口迁入,其主要原因是()A.深圳、珠海经济条件的改善B.深圳、珠海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C.深圳、珠海交通和通讯的发展D.深圳、珠海自然条件的改善 读“四个国家人口老龄化趋势示意图3”,回答14~15题 14.图中与①②③④曲线排序相应的一组国家是()A.瑞典、墨西哥、日本、中国 B.瑞典、日本、中国、墨西哥 C.中国、墨西哥、日本、瑞典 D.日本、瑞典、墨西哥、中国 15.有关四个国家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叙述,正确的是() A.瑞典是北欧资本主义国家,二战后人口年龄结构呈 老年型 B.墨西哥属于北美洲,二战后人口年龄结构老龄化加 剧 C.中国20世纪70年代控制人口增长数量,目前我国 没有出现人口老龄化现象 D.日本是工业发达国家,从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人口年龄结构呈老年型 16.影响当今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A.自然因素B.土壤的肥力状况C.经济因素D.宗教因素 17.关于环境人口容量的正确叙述是()A.在不同的发展时期,人们估计的环境人口容量应该是基本相同的 B.环境人口容量就是环境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是永远不变的 C.随着科技的发展,资源利用率提高,地球环境人口容量是无限的 D.确定什么样的消费水平,对环境人口容量产生较大的影响 18.关于人口合理容量的说法,正确的是()A.合理容量就是人口容量 B.合理容量是指一个地区的环境所能承载的最大人口数 C.人口合理容量是是一个理想的,难于确定精确数值的“虚数” D.人口的合理容量就是目前世界上的人口规模 19.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是()A.科技发展水平B.地区的对外开放程度 C.人口的生活消费水平D.资源 20.原始社会的环境人口容量()A.比现在小得多B.比现在大得多C.与现在相当D.无法比较 21.目前上海面临的最主要的人口问题是()A.卫星城镇人口比重大B.人口老龄化,青壮年赡养照顾众多老人负担过重 C.人口基数大,自然增长率高D.人口年龄构成轻,生育高峰压力大

高一地理必修一试题(带答案)

2019-2019学年上学期 高一地理半期考试卷 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命题:地理集备组 答第Ⅰ卷前,考生先将姓名、座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选项标号(ABCD)涂黑 试卷的第Ⅱ卷在答题卷上作答。考试结束,将答卷、答题卡一并收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60小题。每小题1分,共60分) 读右图,回答1~2题。 1. 图中的M天体可能是() A.水星或地球 B.水星或金星 C.金星或木星 D.火星或地球 2. 与地球相比,M天体没有生命存 在的原因 可能是() ①没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和液态水②没有坚硬的岩石 ③距日较近,表面温度太高④没有卫星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某一恒星昨晚21时位于观测者头顶,今晚同一地点再次位于观测者头顶的时间为 A.21时B.21时56分4秒 C.20时D.20时56分4秒 4.太阳大气层从外到里依次是() 第1页/共11页

A.光球、色球、日冕B.日冕、色球、光球 C.色球、光球、日冕D.光球、日冕、色球 读太阳直射点一年中移动的纬度变化示意图,回答5~6题。5. 2013年5月7日,太阳直射点位于 () A.AB之间B.BC之间 C.CD之间D.DA之间 6.太阳直射点位于D点时,下列地理现象描述 正确的是() A.地球公转速度继续加快B.松溪昼长达到最长 C.松溪正午太阳高度角达到最大D.南极附近的极夜范围达到最大 读右图,回答7-8题。 7、目前认为岩浆的主要发源地之一是() A 地幔 B 上地 幔 C 软流层 D 地核 8.岩石圈位于 A.①顶部 B.②的全部 C.①的全部和②顶部 D.③外部 9.下图中几种情况,昼夜温差最小的是 读右图,回答第10题。 第2页/共11页

高一地理必修二综合月考测试题(附答案)

高一地理月考卷 一、单项选择题(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 1.高级住宅区一般位于城市边缘,最主要的原因是( ) A.那里地价比较便宜 B.那里环境条件比较好 C.城市中心不可以建住宅区 D.那里更靠近工厂等工业区 2.城市等级与服务范围大小的关系是( ) A.城市等级越高,数目越少,服务范围越小 B.城市等级越高,数目越多,服务范围越大 C.城市等级越低,数目越多,服务范围越小 D.城市等级越低,数目越少,服务范围越大 3.我国南方大城市大都在河流汇合处,北方城市大都在大道会合处,说明对城市区位影响显著的是 A.水源 B.气候 C.经济 D.交通 4.城市最基本的功能用地是 ( ) A.商业区用地 B.工业区用地 C.住宅区用地 D.绿化用地 5.现代城市地域功能分区的特点是 ( ) A.高级住宅区多建在地价高的市中心地区 B.工业区不断向市区外缘移动,并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 C.中心商务区是城市经济活动最繁忙的地方,昼夜人流车流不息,热闹非凡 D.住宅区、工业区、商业区之间界限分明,体现了同类活动在空间上的高度集聚 6.衡量城市化水平最重要的指标是( B ) A.城市人口数量 B.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之比 C.城市面积的大小 D.城市职能的重要性 7.发达国家出现逆城市化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农村和小城镇就业机会多 B.在大城市工作经济收入水平低 C.农村和小城镇环境质量高,基础设施完善 D.小城镇人口密集,文化交流条件好 8.美国中央大平原和阿根廷潘帕斯草原虽属于不同的农业地域类型,但它们共同的发展条件是(): ①气候温和②地广人稀③高度发达的工业④便利的交通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9.关于水稻种植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是一种技术密集型的农业B.全分布在东亚季风区 C.比其他农业生产类型生产过程复杂 D.单产一般比小麦低 10.决定下列农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分别是: ①华南的双季稻种植②宁夏平原的水稻种植③新疆哈密盆地的瓜果生产④上海郊区的乳畜业 A.①热量②水源③光照④市场 B.①水源②地形③热量④市场 C.①地形②国家政策③土壤④科技D.①土壤②热量③地形④国家政策11.下列关于阿根廷潘帕斯草原大牧场的叙述,正确的是 A.牧羊业占主要地位 B.气候干旱,植被稀疏 C.大牧场土地租金昂贵 D.具有距海港近的区位优势 12. 20世纪初,阿根廷的新鲜牛肉可以供应到西欧人的餐桌上,其主要原因是: A.大型集装箱的使用 B.海上冷冻船的发明 C.水下隧道的开通 D.大型航空运输机的使用 13.下列国家或地区,农业类型为大牧场放牧业的是: A.五大湖流域B.古巴C.葡萄牙D.潘帕斯草原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二第一章第二章质量检测试题

高一地理质量检测2020.3.17 一、选择题(共34个,每小题2分) 沙特阿拉伯位于亚洲西南部的阿拉伯半岛,是名副其实的“石油王国”,石油储量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使其成为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之一,但人口密度仅为15人/平方公里(2016 年)。下图为“沙特阿拉伯简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控制沙特阿拉伯城镇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海陆位置B.石油C.地形D.绿洲 2.限制沙特阿拉伯环境承载力的资源“短板”是() A.光热资源B.水资源C.矿产资源D.土地资源 工作在北京,居住在天津。近年来,由于城际就业、居住等条件的差异,越来越多的上班族和生意人在京津城际高铁上演绎着“双城记”,他们以每日、每周、每月的周期奔波在这条线路上,书写着属于自己的人生故事。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3.“工作在北京”的主要原因是() A.北京就业机会多,人均收入高B.在北京工作体面,声誉好 C.北京劳动密集型工业发达D.北京社会福利制度更完善

4.越来越多的人能够演绎“双城记”得益于() A.政策支持B.交通改善C.人口老化D.逆城市化 美国佛罗里达州号称“阳光之州”,旅游和农业是其重要的经济支柱。下图为该州土地利用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5.每年冬季,美国退休老年人纷纷从北方迁移到此越冬,其主要原因是A.地形平坦B.气候温暖C.森林茂密D.就业率高 6.上图农业区中,该州下列经济作物产量占美国比重最大的是 A.甘蔗B.棉花C.大豆D.甜菜 7.该州城市多沿海分布,与该分布特点形成无关的是 A.内陆多沼泽分B.临海交通便利C.临海开发较早D.临海地形平坦 读“某国某地区人口密度与海拔的相关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8.该图所示最有可能反映的地区是() A.四川盆地与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B.恒河平原与喜马拉雅山的过渡地带 C.亚马孙平原与巴西高原的过渡地带D.刚果盆地与东非高原的过渡地带 9.该地区海拔500米以下地区人口密度低的原因是()

115级高一地理必修一试题(带答案)126

高一地理试题(附参考答案) 1.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4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100分钟。 2.答第Ⅰ卷前,考生先将姓名、考试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选项标号(ABCD)涂黑,如需改动,先用橡皮擦干净,再选涂其它选项。 3.试卷的第Ⅱ卷在答题卷上作答。考试结束,将答卷、答题卡一并收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60小题。每小题1分,共60分) 读右图,回答1~2题。 1. 图中的M天体可能是() A.水星或地球 B.水星或金星 C.金星或木星 D.火星或地球 2. 与地球相比,M天体没有生命存在的原因可能是() ①没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和液态水②没有坚硬的岩石 ③距日较近,表面温度太高④没有卫星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读太阳黑子与温带乔木年轮相关性曲线图,回答3~4题。 3. 图中年轮宽度与太阳黑子相对数之间 的关系是() A.正相关 B.负相关 C.成反比 D.没有相关性 4.此图所反映的是() A.太阳活动发射的电磁波能扰动地球的电离层 B.太阳活动能影响地球气候 C.太阳活动时,抛出的带电粒子流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 D.太阳风使两极地区出现极光,从而影响中、高纬度地区树木的生长 读太阳直射点一年中移动的纬度变化示意图,回答5~6题。 5. 2013年11月7日,太阳直射点位于() A.AB之间B.BC之 间 C.CD之间 D.DA之间

6.太阳直射点位于D 点时,下列地理现象描述 正确的是( ) A .地球公转速度继续加快 B .聊城昼长达到最长 C .聊城正午太阳高度角达到最大 D .南极附近的极夜范围达到最大 北京时间2013年6月11日17时38分,神舟十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 射,并于6月13日13时18分实现了与“天宫一号”的顺利对接。读地球公转示意图, 回答7~8题。 7.神舟十号发射升空时,远在英国伦敦留学的小明收看 的时间是( ) A .10日5时22分 B .10日9时52分 C .11日9时38分 D .12日1时38分 8.神舟十号发射升空时,地球大体位于公转轨道上的( ) A .a-b 之间 B .b-c 之间 C .c-d 之间 D .d-a 之间 9.下列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 ) 读右图,回答第10题。 10.右图所示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中角α是黄赤交角 B. 目前的黄赤交角度数是23°26′ C. 地轴与黄道平面的交角就是黄赤交角 D. 黄赤交角度数即是南北极圈的度数 11.假设某河流自西向东流,流水对北岸的冲刷比南岸严重,而且在该区域一年中有两 次被太阳直射,则该河流所处的纬度可能是( ) A .20°S B.20°N C .30°S D .30°N 12.若黄赤交角变为0°,则不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A. 太阳终年直射赤道 B. 全球全年无四季变化 C. 全球无冷暖差异 D. 全球全年都是昼夜平分 13 .下图是春分日正午,垂直立在北半球不同纬度四个地点的四根竹竿影子的长短情况, A B D 0W C 0W

地理必修二综合测试题(含答案)电子教案

必修二综合测试题 一、单选题(30分,每题1.5分) 下图为某地区城镇分布图,据此完成下列各小题。 1.甲、乙、丙、丁四城市中服务范围最大的是: A.甲B.乙C.丙D.丁 2.据图可以总结出,在一定的范围内: A.城市等级越高,数量越多 B.城市等级越高,服务范围越大 C.城市等级越低,分布密度越小 D.城市等级越低,服务种类越齐全 3.下列部门中,丙和丁最可能不共同具备的是: A.CBD B.三甲医院C.五星级饭店D.家用电器销售 柠檬性喜温暖、耐阴、怕热、不耐寒,因此适宜在冬暖夏凉的亚热带地区栽培。2002年以来,重庆市万州区对柠檬产业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规划,形成柠檬产业化发展的新格局,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经济效益显著。然而,与其他地区柠檬产业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万州区太龙镇自2017年以来,柠檬严重滞销。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4.2017年以来,万州区太龙镇柠檬严重滞销的原因最可能是 A.市场需求减少B.物流业发达 C.劳动力成本高D.交通不便 5.可促进重庆万州柠檬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是 A.扩大柠檬种植面积B.产品进行深加工,延长产业链 C.调整农业生产结构D.引进其他农产品,实现多种经营 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雄安新区。这是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国家计划将北京的大学和科研机构等非首都功能逐步移迁到雄安新区。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6.成立雄安新区的主要目的在于( ) A.疏解北京的非首都功能 B.带动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 C.缓解华北地区的雾霾天气 D.促进城市化水平的提高 7.中央政府决定在河北雄县、容城、安新三县及 周边地区设立雄安新区的原因是( ) ①发展空间充裕②现有开发程度较低③生态环境优良④水资源极其丰富 A.①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 8.随着雄安新区的建设发展,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北京交通压力得以缓解B.北京政治中心地位下降 C.雄安新区迁入人口增多D.白洋淀湿地将得到进一步开发和保护 近年来在政府的引领下,浙江省多地农村涌现农特基地,形成上游农产品生产—中游农产品加工—下游农产品销售和旅游等全产业链集聚,并引入“互联网+”形成新的运营模式。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9.关于浙江省出现的农特基地运营模式,说法正确的是 A.依赖信息联系B.增加销售环节 C.增加产品库存D.增加销售成本 10.全产业链集聚有利于农村 ①提高人口迁出率②加快城镇化进程③加快 交通运输建设④提高老龄化人口比重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 读“稻田养蟹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二节人口的迁移练习题

第二节人口的迁移练习题 一、单选题 读下面两则人口资料,回答下列下列各题。 1.影响李华迁移的主要因素是( ) A.交通运输B.政治文化C.自然环境D.社会经济2.影响克瑞斯迁移的主要因素是( ) A.劳务输出B.气候优越C.资源开发D.水源丰沛读“某发达国家四城市人口的年龄、性别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各小题。 3.人口的年龄、性别结构受人口迁移影响最不明显的城市是 A.a B.b C.c D.d 4.据人口年龄、性别结构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a 城市的养老服务应该在城市服务功能中占主要地位 B.b 城市的文化教育在城市服务功能中占主要地位 C.c 城市劳动力不足,容易出现“用工荒” D.d 城市要注意发展一些需女工较多的轻工业,以平衡男女比例

读某区域图,图中箭头为目前正在进行的人口移动方向。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5.图中人口移动的主要原因是 ( ) A.民工流动 B.道路建设 C.水利工程建设 D.输气管道建设 6.对图中人口移动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从人口年龄结构上看以青壮年居多 B.从人口受教育程度上看以高学历人口居多 C.从人口移动距离上看以长距离迁移居多 D.从人口移动形式上看以线形分散为主 下图为甲、乙两国的人口迁移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7.下列人口事件中,与图中b箭头所示人口迁移相符的是() A.北宋末年,由于战争引起的中原人口大规模南迁 B.19世纪,俄国向西伯利亚流放犯人

C.明清时期,广东、福建等省的人口移居东南亚 D.湖南某旅行团到广东旅游 8.若甲国为中国,a箭头表示中国目前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其含义正确的是()A.从东、西部流向中部B.从沿海流向内地 C.从城市流向农村D.从经济欠发达地区流向经济发达地区“闯关东”是17世纪至20世纪中国内地向关东(东北)地区移民运动的一种俗称,当时大量的山东、河北等省的破产农民,前往东北地区谋生。近年来大批东北籍退休老人前往海南三亚养老,形成数量庞大的三亚居住半年型人群,又称“候鸟”人群。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9.山东、河北等省破产农民“闯关东”的基本动因是 A.发展旅游B.戍守边疆C.寻找水源D.获得土地10.近年来,海南三亚吸引大批东北籍退休老人前往养老的主要原因是 A.风景优美,交通便利B.冬季温暖,适宜居住 C.经济发达,就业率高D.房价低廉,便于落户 人口负担系数是指非劳动人口与劳动人口的比重。人口红利期指的是人口负担系数小于或等于50%的一段时期。下图是某省人口年龄结构图(含预测),下表是2013年该省流动人口年龄构成(%)表。 根据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1.据图判断,该省人口红利期结束于 A.2010—2020年B.2020—2030年

最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1.1《宇宙中的地球》测试题(含答案)

最新地理精品教学资料 2019.4 1.1《宇宙中的地球》测试题 一、选择题 1.图1“天体系统层次示意图”中,各序号所代表的含义正确的是() 图1 A.①地月系 B.②银河系 C.③太阳系 D.④河外星系 解析:考核正确认识天体系统的级别,答案选C 2.目前人类可以观察到的最高级别天体系统是() A.总星系B.银河系C.太阳系D.地月系 解析:考核天体系统级别的高低,答案选A 3.下列天体系统中,最低的一级是:() A.总星系 B.太阳系 C.河外星系D.银河系 解析: 考核天体系统级别的高低,答案选B 我国首个火星探测器“萤火一号”将于今年11月上旬搭乘俄罗斯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回答第4、5题。 4.入轨后的“萤火一号”火星探测器将() A.到达河外星系B.始终在地月系 C.到达银河系D.始终在太阳系 5.火星与地球() A.表面温度相同 B.公转方向相反 C.同属类地行星 D.都有液态水存在 解析:利用火星探测器“萤火一号”的案例,对太阳系的范围进行考察,并考核太阳系的八大行星按结构特征如何进行分类。答案第四题选D; 答案第五题选C 地球是我们的家园,月球围绕地球旋转,地球在离太阳很近的第三条轨道上运行。据此完成5~6题。(2010春季) 5.资料中涉及到的天体系统层次有() A.一个B.两个 C.三 个D.四个 6.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特殊的行星,主要体现在其() A.是八大行星中体积最大的行星 B.是八大行星中质量最小的行星 C.既有自转运动,又有公转运动 D.是太阳系中唯一存在生命的行星

解析:考核天体系统的层次及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特殊的行星,其特殊性表现的方面.答案第5题选B; 答案第6题选D 7.地球作为太阳系一颗特殊的行星,主要表现在() A.是八大行星中质量最大的行星 B.具有适宜生命生存的温度、大气和水等条件 C.既有自转运动,又有公转运动 D.是太阳系中体积最小的行星 解析:考核地球上有生命存在的条件,答案选B 我国将发射火星探测器──“萤火一号”,寻找火星生命的迹象是其任务之一。据下表回答第8题。 )A.有相近距日距离和自转周期 B.有适合生物呼吸的相同大气成分 C.有相近体积和质量 D.有岩石、土壤和大量的液态水 解析:考核学生阅读资料提取有用信息的能力.根据资料,火星与地球的结构特征中相近的是距太阳的远近、表面平均温度和自转周期,答案选A 综合题: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二第三章第四章测试试题及答案

高一地理质量检测2020.04.13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共34个,每小题2分) “阿尔及利亚Ghout绿洲农业系统”被入选首批“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沙丘下的“地下河”和遮荫环境是绿洲农业发展的必要条件。当地农民在沙丘中挖出深达10-12米的大坑种植枣椰树,枣椰树可生长至30米高,当地农民在枣椰树下种植果树、蔬菜、药材及矮树和灌木等,逐渐形成了一片多层结构的农业生态系统。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Ghout绿洲农业系统最可能位于阿尔及利亚的 A. 南部 B. 西部 C. 北部 D. 东部 2、当地农民在沙丘中深挖大坑的主要原因是 A. 削减太阳的照射 B. 获得肥沃的土壤 C. 地下水埋藏较深 D. 增强地面辐射 3、当地农民在枣椰树下种植作物的好处是枣椰树下的 A.蒸发小 B. 温差大 C. 温度高 D. 土质好 时装是具有鲜明时尚感的服装,其特点是变化迅速、极富流行性和周期性.洛杉矶时尚街区是世界著名的时尚专区,街区内集聚了众多的时装企业,集时装设计、销售等于一体.这些时装企业一般不直接加工时装,而是将加工环节转给分包企业,生产灵活、产品款多量少,价格相宜.据此完成下题.

4.时装企业在洛杉矶时尚街区集聚的主导因素是() A. 交通 B. 原材料 C. 市场 D. 劳动力 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问题。 5.一般情况下,河流R() A. 只有春汛 B. 只有夏汛 C. 只有秋汛 D. 春季和夏季各有一个汛期 6.城市P是在大型能源基地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该能源基地是() A. 水电站 B. 油田 C. 天然气田 D. 煤矿 7.与太湖平原、珠江三角洲等地区相比,图示平原地区作为商品粮生产基地的主要优势是() A. 单位面积产量高 B. 人均耕地面积大 C. 交通发达 D. 水热条件好 8.城市Q某家具厂生产的实木家具销往全国许多地方。影响该厂布局的主导因素是() A.原料产地 B. 消费市场 C. 廉价劳动力 D. 高素质的技术开发人员 京津冀(固安)国际贸易城位于河北省廊坊市固安县,2小时内可到达京津冀80%的区域,于2017年8月完工。京津冀(固安)国际贸易城在京津冀一体化国家战略下,势将成为区域产业升级的新标杆,北京专业批发市场转移的首选承接地。据此回答下题。 9.与北京相比,京津冀(固安)国际贸易城选址河北固安的优势条件是( ) A. 交通通达度高 B. 市场辐射面广 C. 品牌效应强 D. 土地成本低 10.北京专业批发市场转移至京津冀(固安)国际商贸城会( )

地理必修二综合训练题

地理必修二综合训练题 一.选择题 右图为2016年1月浙江某地雪后,一停车坪上的景观图。该停车坪用的是植草砖。读图完成1---2题。 1.导致地面积雪差异的可能原因是 A.枯草吸收的太阳辐射较少 B.枯草吸收的大气辐射较多 C.砖块吸收的大气辐射较少 D.砖块释放的地面辐射较多 2.与使用普通水泥砖相比,使用植草 砖的停车坪 A.增加了雨水下渗 B.增加了地表径流 C.减少了生物种类 D.减少了地下径流 中国最大内陆淡水湖—新疆博斯腾湖,位于天山中段南缘及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每年某个季节湖泊的水面昼化夜冻,在风和湖水的作用下出现了“推冰”自然奇观(图1),其中以湖区西岸大河口景区和南岸白鹭洲景区最为壮观。读博斯腾湖区域图(图2),回答3~5题。 3.一年中,博斯腾湖最有可能发生推冰奇观的季节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4.博斯腾湖沿岸的大河口景区和白鹭洲景区推冰奇观最为壮观,影响其的风力主要是A.西南风 B.东南风 C.西北风 D.东北风 5.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的博斯腾湖能成为淡水湖的主要原因是 A.属于外流区域 B.纬度高,蒸发量小 C.多地形雨,降水量大 D.冰雪融水补给量大 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1850年起人口增长 迅速,对土地的利用影响明显。图5示意1850 —2000年荚国耕地面积、草地面积和人均耕地 面积的变化状况。读图完成6--7题。 6、图中a、b、c三条曲线依次表示

A.耕地面积、草地面积、人均耕地面积 B.耕地面积、人均耕地面积、草地面积C.人均耕地面积、耕地面积、草地面积 D.人均耕地面积、草地面积、耕地面积 7、下列四个时段中,人口数量增加最少的是 A.1860----1890年 B.1890-1920年 C.1930—1960年 D.1970—2000年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2017年中央政府决定设立雄安新区,集中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雄安新区将建成集国际一流、绿色、现代、智慧城市。读下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8.与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相比,雄安新区 ①基础设施完善②人口密度较大 ③土地价格较低④发展潜力较大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9.雄安新区最有可能承接 A. 北京市政府行政部门 B. 服务北京市民的大型商场 C. 大型企业及配套部门 D. 服务全国的综合性交通枢纽 10.雄安新区的发展将会使北京 A. 生态环境压力减轻 B. 城市用地规模减少 C. 第二产业比重增大 D. 城市化的水平下降 下图示意长江下游某城市地铁运营线路及2017年新规划的地铁换乘中心和停车场(位于市郊)分布。读图完成11—13题。 11.该市中心商务区最可能位于 A.甲处 B.乙处 C.丙处 D.丁处 12.该市新规划一部分地铁换乘中心及停车场的主 要目的是 A.增加新建换乘中心人流量,促进城市化发展 B.加强地上地下交通衔接,缓解市区交通拥堵 C.节约城市建设用地,引导城市功能区分化 D.提高市郊交通通达度,引导市郊房价下降 13.美国某电子产业准备在该市建设分公司,其中意的地点最可能是 A.a地 B.b地 C.c地 D.d地 农业生产往往需要改造自然条件,为农作物生长提供最优环境。“畎(沟)亩(垄)法”是在我国北方地区最早出现的耕作方法,这种耕作法对土地的利用包括“上田弃亩(图a),下田弃畎(图b)”两种方式。据此完成14~16题。 14.“上田弃亩”最主要的目的是

最新高一必修一地理试题(含答案)

期末检测高一地理试题 说明:本试题包括第Ⅰ卷<选择题,1—4页)和第Ⅱ卷<非选择题,5—7页)两部分。 总分100分,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2B 铅笔和0.5毫M 黑色签字笔<中性 笔)将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试卷类型填涂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hNa35LzQVQ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答 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hNa35LzQVQ 3.第Ⅱ卷必须用0.5毫M 黑色签字笔<中性笔)作答,答案必 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题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hNa35LzQVQ 第Ⅰ卷 <选择题 50分) 本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读图1,回答1—2题。 1.图中所示的天体系统有 A .1个 B . 2个 C .3个 2.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基本条件不包括 A .距日远近适当 B C .有液态水 D .有卫星绕转 读图 2<以极点为中心的地球俯视图),回答3—4题。 3.①、②两地 A .自转的角速度相同 B C .地方时相同 D 4.春分日这一天的正午太阳高度 A .①地大于②地 B C .①地等于②地 D .两地大小无法确定 图1 图2

图3是“地球赤道与公转轨道的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 5.当太阳直射点位于图中P点时,北半球的节气应是 A.春分 B.夏至 C.秋分 D.冬至 6.若黄赤交角变为23.6°时,地球上五带的范围变化为 A.热带范围变小 B.温带范围变大 C.寒带范围变大 D.与现在相同 地球大气中进行着各种不同的物理过程,产生着高天流云、风霜雨雪等异彩纷呈的自然现象。运用所学知识回答7—8题。hNa35LzQVQ 7.深秋季节,霜冻多发生在 A.阴天的夜晚B.多云的白天 C.晴朗的白天D.晴朗的夜晚 8.云雨现象主要分布在对流层,原因不包括 A.上冷下热B.水汽杂质含量多 C.对流旺盛D.二氧化碳含量多 读图4,回答9—11题。 9.与M地相比,N地 A.气温高、气压低 B.气温低、气压高 C.气温高、气压高 D .气温低、气压低10.若图示地区位于北半球,则M、N两地间的风向是A.东南风 B C.西南风 D.东北风11.M、N两地的天气状况是 图4 等压面 图3

2017-2018必修二期末地理试题及答案

西飞一中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高一地理试题 本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综合题)两部分,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40个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下图为M、N两国一定时期内出生率和死亡率曲线图,据图回答第1~2题。 1.M、N两国属于 A.M发达国家、N发达国家 B.M发达国家、N发展中国家 C.M发展中国家、N发达国家 D.M发展中国家、N发展中国家 2.关于两国的说法正确的是 A.M、N两国人口增长模式同步变化 B.M国比N国人口增长模式改变的年代早 C.M国人口模式转变后,国内人口迁移以农村迁往城市为主 D.N国人口模式的转变过程中,城市普遍出现了逆城市化 3.制约环境承载力的首要因素是 A.资源状况B.军事实力C.国土面积D.生活消费水平 4.人口的合理容量与 A.自然资源状况无关B.自然资源状况呈负相关 C.科技水平呈正相关D.文化生活消费水平呈正相关近年来,九省通衢的武汉作为中部崛起的特大省会城市发生着巨大的变化。钢铁、汽车、电脑城、光谷、城市圈等名称关联着武汉。结合所学知识完成5~7题。 5.武汉成为城市最基本的因素是 A.市场 B.交通C.能源 D.资源 6.东风汽车公司总部从十堰搬迁到武汉的原因是 A.充分利用长江水运B.寻求更好的区位条件 C.寻求更丰富的钢铁资源D.中部崛起的需要 7.武汉电脑城打出的广告词是“北有中关村,南有广埠屯”,说明武汉和北京相同的是 A.人口迅速增长,城市地域迅速扩展 B.城市环境优美,工业资源丰富 C.高等院校密集,科技力量雄厚D.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读下图,完成8~9题。 8.N地为该城市规划预留地,最适宜建 A.客货物流区 B.高新技术区 C.旅游度假区D.金融商业区 9.某跨国零售企业欲在该市投资建设一零 售型大型超市,最合理的选择是 A.①处B.②处 C.③处D.④处 读某城市内某一区域日均地铁分时段客运量统计图,完成10~11题。

高一地理必修二第一章第一节知识点

高一地理必修二重点知识总结 第一章人口的变化 1.1人口的数量变化 共同决定的。[记忆] 2、几个重要的人口日:“世界70亿人口日” (2010/10/31);中国13亿人口(2005/1/6)。[记忆] 3、人口增长的历史阶段(理解记忆) 4、20世纪以来特别过去100多年人口增长迅速的原因:(理解记忆) 过去100多年,伴随着生产工具和社会生产力等方面的进步,人类对自然环境 开发利用和改造的范围不断扩大,对各种灾害和疾病的防御能力也不断提高,使人 类对自然环境的利用和适应性不断增强,死亡率进一步降低。 5、某个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的数量受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基数大小共同影响。(理 解记忆) 6、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人口变化比较:(理解记忆) 措施:发达国家鼓励生育,引进外来移民发展中国家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 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7、人口增长模式由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三个指标构成。(记忆) 公式: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8、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特点(记忆) 9、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记忆] 人口增长模式是由原始型向传统型,继而向现代型转变。 转变的因素:生产力水平、国家政策、社会福利、自然环境、文化观念 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是从死亡率下降开始的 10、大部分发达国家(欧洲、北美为代表)为现代型,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为传统 型,中国为现代型,世界为由传统型转向现代型的过渡阶段。[记忆] 口诀:欧(北)美摩登全“现代”,亚非拉发展忙“过渡”,发展中国家占多数,世界只好先“过渡” 一、选择题 元月6日,是我国大陆“13亿人口日”,巨大的人口数量,再一次向我们敲响 了警钟。同时有关专家还指出,我国近期人口特征表现为三大高峰相汇,即增长高峰、老龄化高峰和就业高峰同时出现。据此回答1~4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