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青少年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青少年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青少年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对新乡地区500名青少年的调查分析

张长伟赵晓歌

(河南师范大学青少年问题研究中心河南新乡 453007)

【摘要】本研究从社会学的角度,基于对500名新乡地区青少年的问卷调查,对青少年的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做了比较系统和深入的探讨,旨在为我国关于青少年主观幸福感的本土研究提供不同的视角。研究结果表明,新乡地区青少年的主观幸福感、积极情感、生活满意度及各具体生活领域满意度在中等水平以上,消极情感体验在中等水平以下。论文就青少年对家庭满意度较高作了进一步的分析和思考,以此辨别现今流行的“代沟”论的真伪;此外,对同辈群体幸福度评判对自身主观幸福感的正向影响与传统的社会比较理论有所冲突,笔者试着从人格等方面给予解释。

【关键词】青少年主观幸福感

一问题的提出

千百年来,幸福始终是人们极为关注的重要话题。什么是幸福?如何获得幸福?哲学、伦理学、社会学、心理学等诸多学科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探讨。尤其在今天,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精神生活,重视自身的生活质量,主观幸福感作为生活质量的重要参数,对其研究的意义也就越来越凸显出来。

关于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多见于国外心理学领域,国内的探讨则集中于老年人、成年人和大学生的生活满意度方面,而对青少年主观幸福感的研究还很少。很多人认为今天的青少年是每个家庭所寄予厚望的一代,在物质上几乎有求必应,因此,他们一定是幸福、快乐的。但是,根据社会学和心理学的研究发现,青少年在其生理与心智双重发育的这段时期,他们获得“成人感”,精力旺盛,开始有自己的独立想法,但同时他们又承载了老师,家长和社会的太多期望,学习、生活压力增大,是不可忽视的“危机年龄”。既而有学者提出,现在的青少年幸福感并不如预想的那么高,甚至还存在一定比例的心理健康问题。那么,青少年的主观幸福感如何?对各具体生活领域的满意度又怎样?是否存在一定的性别、年级等差异?具体还会受到哪些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这些就成为本研究意欲探讨的问题。

因此,以新乡地区为例对我国青少年主观幸福感基本状况的了解和把握,一方面可以丰富青少年主观幸福感的研究,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同时,探索青少年幸福感的现状与特点,对于关注他们内心实际需求,促进其身心健康快乐地成长具有现实意义。

二理论框架

本研究主要涉及两个核心概念:青少年、主观幸福感,分别界定及操作化如下:

青少年:本研究界定为:10-17岁现居住地为新乡地区的青少年。

主观幸福感:主观幸福感包括生活满意度和情感体验两个基本成分。前者是个体对生活质量的总体认知评价,即在总体上对个人生活作出满意判断的程度;后者是指个体生活中的情感体验,包括积极情感(愉快,轻松等)和消极情感(抑郁、焦虑、紧张等)两个方面。简言之,主观幸福感由对生活的满意、积极情感的体验和消极情感的缺乏所构成,也就是说对整体生活的满意度愈高,体验到的积极情感愈多消极情感愈少,则个体的幸福感体验愈强。因此,本研究将其具体操作化为积极情感、消极情感、生活满意度三个维度,其中,生活满意度包括总体满意度和具体生活领域满意度,具体生活领域包含家庭、学习、同伴交往、课余生活、自我、社会治安及本地生态环境七个方面。

详细的操作化见下图。

总体生活满意度家庭满意度

生活满意度学习满意度

具体生活领域满意度同伴交往满意度

课余生活满意度

主观幸福感积极情感自我满意度

社会治安满意度

本地生态环境满意度

消极情感

此外,本研究还要着重探讨哪些因素影响到个体的主观幸福感。受条件所限,我们不能对各种因素逐一进行探讨和考察,仅选取了除人口统计学变量以外的相对重要的四个主客观因素,即家庭环境、生活事件、参照对象和个性来探讨它们是如何影响青少年的主观幸福感,其中,家庭环境包括家庭经济基础和父、母教养方式;生活事件通过近期人际关系、学习状况、学校情况等方面来考察;参照对象指个体对同辈群体幸福感的评价;个性因素包括自尊和应对方式。

家庭经济基础

家庭环境

父母教养方式

和同学闹矛盾

生活事件受老师批评

受父母责怪

作业太多

影响因素参照对象 ----对同辈群体生活幸福感的评价

自尊

个性

应对方式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目前我国学界对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大部分涉及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和教育学,而较少有社会学领域的研究。因此本研究的研究取向为微观社会学。本研究重点考察青少年主观幸福感的基本状况及其影响因素。首先,通过单变量描述统计,分析青少年的积极情感、消极情感、生活满意度和主观幸福感四个方面的基本状况,其中还包括青少年对“幸福”的理解以及他们对各重要生活领域的满意度;最后,运用多元统计回归分析方法探讨人口统计学变量、客观因素、主观因素对青少年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最后,阐明本研究的基本结论。

根据前人的经验研究结果和主观幸福感的相关理论,本研究的具体假设如下:

(1)从整体水平来看,新乡地区青少年的主观幸福感、积极情感、生活满意度及各具体生活领域满意度水平在中等水平以上,消极情感体验在中等水平以下。

(2)性别不同的青少年,其主观幸福感存在差异:女生比男生体验到更多的幸福感。

(3)年级不同的青少年,其主观幸福感存在差异:随着年级的递增,幸福感体验递减。

(4)不同家庭经济基础的青少年主观幸福感也不同:家庭经济基础越好,主观幸福感越强。

(5)不同父、母教养方式的青少年主观幸福感也不同:受民主型教养方式的子女比受强制性和忽略型教养方式的子女体验到更多的幸福。

(6)对参照对象幸福感的评价不同,青少年自身的主观幸福感也会不同:越是认为参照对象幸福的人越容易体验到不幸福,越是认为参照对象不幸福的人越容易体验到幸福感。

(7)负性生活事件影响程度对青少年的幸福感体验有负面影响。

(8)自尊对青少年的主观幸福感有影响:自尊程度越高,幸福感体验越强。

(9)应对方式对青少年的主观幸福感有影响:持积极应对方式的个体比持消极应对方式的个体更容易体验到幸福感。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为定量研究,资料收集以问卷调查法为主。运用SPSS软件,通过频率分布、均值比较及检验、逐步回归分析方法等对青少年主观幸福感基本状况及影响因素作探讨。

四青少年主观幸福感的总体状况

(一)青少年对“幸福”的理解

在探讨青少年主观幸福感基本状况及各重要生活领域的幸福感之前,我们先来看一看青少年对“幸福”的理解,他们眼中的幸福感是由哪些部分组成,其重要程度如何?

表1-1 青少年对“幸福”的理解

排序幸福内容频数

1 家庭和谐422

2 身体健康379

3 友谊长伴357

4 成绩优秀294

5 自由自在289

6 师生关系融洽253

7 课余生活丰富214

8 社会稳定179

9 学校好129

10 有很多钱116

11 爱情美满106

12 其他20

由表1-1我们可以看出,青少年对“幸福”的理解,依重要程度前五位分别为“家庭和谐”、“身体健康”、“友谊长存”、“成绩优秀”和“自由自在”。可以看出,青少年对幸福的理解基本上是积极向上的。这在问卷最后一道开放题“你希望的生活是什么样的?”回答中也能充分体现:“希望自己和家人生活幸福、健康、快乐。”“我希望过一个自由自在,但又能被老师、同学和家长认可的人。”“学习好,有幸福家庭,无忧无虑,快乐自由。”

青少年的这一理解与其他群体对幸福生活的看法基本一致。Maria的研究表明,家庭温暖、身体健康、事业成功、拥有爱情、自我接纳等是青年人、中年人和老年人对幸福的基本看法。何瑛在2000年对大学生的调查中也表明,大学生认为幸福就是拥有亲情、爱情、友情。可见,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基本理解存在跨年龄和跨文化的一致性,幸福内涵具有普遍意义。只是,由于青少年和其他年龄段的群体相比,他们的主要生活任务和关注领域有所不同,因此在对幸福的理解上也体现了一定的差异性。今天的青少年大都是独生子女,他们更渴望同伴之间的沟通、情感上的交流、行为上的互动,因此他们对友谊更加关注。有学生这样说:“我们这个年龄很特殊,很多话不想对家长讲,却可以和好朋友说。”这大概就是众多青少年看重友谊的原因之一。另外,学习是青少年的主要任务,繁重的学业负担、激烈的升学竞争给青少年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因此成绩优秀也被列为他们对幸福生活的理解。比较之下,经济上的关注(有很多钱)和爱情美满则被青少年较少提及。

(二)青少年主观幸福感的基本状况

根据研究中的操作化,我们将青少年的主观幸福感分为积极情感、消极情感及生活满意度三个维度。各维度的均分情况见下表:

表1-2 青少年总体幸福感水平得分

积极情感(n=516)消极情感(n=514)生活满意度

(n=502)

主观幸福感

(n=495)

样本均值 3.47 3.64 3.22 3.44 总体均值 3 3 3 3 标准差0.78 0.74 0.58 0.56

T值13.703 19.620 8.569 17.673

相加除以2得到积极情感得分(1-5分),分数越高,积极情感越多。

2) 消极情感有五个问题,赋分与积极情感呈反向原则,相加除以5得消极情感得分(1-5分),即分数越高,消极情感越少。

3)生活满意度分为总体生活满意度、学习满意度、同伴交往满意度、家庭满意度、自我满意度、社会治安满意度、本地生态环境满意度和课余生活满意度八个指标,对选项“很不满意”、“不大满意”、“一般”、“比较满意”、“非常满意”分别赋1、2、3、4、5分,将各个指标得分相加除以8即得到生活满意度得分(1-5分)。

4)主观幸福感则是将积极情感、消极情感和生活满意度三个维度得分相加除以3而得(1-5分)。

5)主观幸福感的建构原则采用等权重法,即将积极情感、消极情感、生活满意度三个维度的得分控制在1-5分区间,视之同等重要。

6)*p<.05上差异显著;**p<.01上差异显著;***p<0.001上差异显著。(下同)

由表2-2可以看出,青少年体验到的“积极情感”分界于“有时”(3分)与“经常”(4分)之间,这就说明从总体上来说青少年体验到的积极情感较多;同样的道理,青少年对“生活满意度”和“主观幸福感”的总均分也都在“中等”(3分)以上,说明从总体上看青少年对自己的生活较为满意,他们感到比较幸福;但值得注意的是,青少年体验到的“消极情感”在“极少”(3分)与“有时”(4分)之间,这说明青少年亦体验到一些消极情感,只是这种情感体验的频率并不十分高。通过单一样本T检验(通过检验的以阴影标示,下同),我们在样本中关于积极情感、消极情感、生活满意度和主观幸福感的发现均可推广到整个新乡地区青少年群体。

表1-3 青少年总体幸福感的频率分布 %(n)

1.00-1.99分

2.00-2.99分

3.00-3.99分

4.00-4.99分

5.00分

积极情感 1.5(8)15.9(82)44.9(565)33.0(170) 4.7(24)消极情感 2.2(11) 13.6(71) 43.2(222) 39.5(203) 1.3(6)

生活满意度 1.8(9) 34.1(171) 55.1(277) 8.9(45) 0.0(0)

主观幸福感0.5(3) 20.5(101) 64.6(318) 14.5(71) 0.0(0) 从青少年总体幸福感的频率分布表我们可以进一步看到(表1-3),青少年积极情感、生活满意度及主观幸福感得分在中等以上(3-5分)的分别占82.6%、64.0%、79.1%,但同时,也有15.8%的人体验到较高的消极情感(1-3分)。由此,研究假设一得到印证,即从整体水平来看,新乡地区青少年的积极情感、生活满意度和主观幸福感在中等水平以上,消极情感体验在中等水平以下。

青少年之所以表现出一定的消极情感,笔者认为,既与自身的生理、心理变化有关,也与他们日益增长的能力有关,同时还受到他们面临的种种压力和挑战的影响。首先,青少年正处在身体和生理发育十分迅速的时期,这使他们产生了成人感,但同时他们也对此感到不习惯,甚至有些慌乱和不知所措,并开始注意

别人对自己的印象,担心自己是否为同龄人所接受,伴随着这些心理变化,他们会产生紧张、忧虑、苦恼等情绪;其次,随着青少年思维能力的快速提高,他们对事物的分析能力不断增强,原来的天真乐观没有了,更多地看到周围的种种不如人意的现象(下文中对本地生态环境不满意就是其表现之一),在憧憬未来的同时,也开始对自己的未来产生种种担忧。因此容易产生一些消极情绪。此外,在这个阶段,青少年既要面对日益繁重的学习任务,还要调整与父母的关系,并建立与同龄人的友谊。生活中的各种事件和变化,如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升学等构成了对他们的挑战和压力,成为他们情绪波动的重要原因。最后,除了以上几点原因外,我们不能排斥另一种可能性,从文化角度来看,“郁闷”、“汗”等语言广泛流传于青少年群体内,而刚刚发现“自我”的青少年是否能正确评价自己的生活与情感体验,是否过度的强调自己的消极情感体验,这也是一个需深入探究的问题。

(三)各重要生活领域的主观幸福感

我们将青少年的重要生活领域分为以下7大方面:家庭、学习、同伴交往、课余生活、自我、社会治安及本地生态环境。青少年对各领域的满意度得分及频率分布见表1-4、1-5。

表1-4 青少年各生活领域满意度得分

样本均值总体均值标准差T值显著度

学习满意度(n=517) 2.83 3 0.98 -6.367 0.000*** 同伴交往满意度(n=517) 3.65 3 0.97 15.220 0.000*** 课余生活满意度(519) 2.86 3 1.10 -2.839 0.005** 自我满意度(n=511) 3.52 3 0.72 15.973 0.000*** 社会治安满意度(n=518) 2.98 3 1.12 -0.434 0.664

表1-5 青少年多维生活满意度频率分布 %(n)

1-1.99分2-2.99分3-3.99分4-4.99分5分家庭满意0.9(5)8.7(45)37.8(194)45.3(234)7.3(38)

学习满意9.8(51)25.8(133)39.5(204)21.8(113) 3.1(16)同伴交往满意 3.3(17) 5.8(30)33.1(171)38.4(198)19.4(100)课余生活满意11.0(57)28.1(146)31.5(163)22.3(116)7.1(37)自我满意 1.6(8)14.1(72)55.1(282)22.5(115) 6.7(34)社会治安满意11.7(92)19.7(129)37.0(164)22.4(101) 6.3(32)生态环境满意17.8(169)24.9(231)31.6(295)19.5(174) 5.7(53)由表可知,青少年各具体生活领域的满意度在“中等程度”(3分)以上的有“家庭”、“同伴交往”和“自我”;而没有达到中等程度的有“课余生活”、“社会治安”“学习”和“本地生态环境”。按七个生活领域满意度得分由高到低排列,依次为家庭满意度、同伴交往满意度、自我满意度、社会治安满意度、课余生活

满意度、学习满意度和生态环境满意度。通过单一样本T检验我们发现,除了“社会治安满意度”外,其他生活领域的满意度均通过检验,即样本可推断到总体。

再具体分析各生活领域满意度频率分布表我们发现,青少年对同伴交往和家庭满意度较高(4分以上)的比率最大,分别为57.8%和52.6%,而对课余生活和本地生态环境满意度较低(3以下)的比率最大,分别为42.7%和39.1%。

从这一数据我们可以知道,青少年对目前的生活普遍感到较幸福。分析其原因可能在于:目前人们经济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不仅能为青少年的健康发展提供充裕的物质支持,而且也能在精神上为青少年提供支持。例如我国正在不断建立健全各种保护儿童、青少年的法律法规,来充分保证青少年的各种权益。另外,由于独生子女政策的推行,现在大多数的家庭的父母都对其子女倾注了较多的关爱,从而从大的社会环境和小的家庭环境两方面因素综合来看,青少年感受到了生活的舒适和家庭的温暖,因此他们对家庭和生活条件方面的满意程度比较高。值得注意的是,在我们对青少年与其父母是否有代沟的问题考察中,88.3%的学生认为与父亲无代沟或有一点代沟,88.4%的人觉得与母亲完全无代沟或有一点小代沟,而这点发现与其他学者的相关研究似有冲突。很多研究强调,处在“风雷激荡”时期的青少年与父母的冲突是“前所未有的显著”,并将“代沟”视为亲子关系中的一个重大问题。对此结果上的差异我们将在讨论部分进行详细分析。除了家庭以外,与同伴的交往也构成了青少年渴求分享感情的一种途径。有研究发现,青少年朋友之间分享的不只是秘密或计划,他们也分享感情、互相帮助以解决个人问题和人际冲突。因此,青少年对同伴交往的满意度也相对较高。而由于初中阶段学习任务繁重,学生大部分的时间都花在了学习上,压力较大,这就导致了青少年对课余生活和学习满意程度远低于其他领域。他们对本地生态环境的满意度最低这一发现是对其他学者发现“中学生环境价值萌生”的又一次论证。

五青少年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探析

多元回归分析可以在控制其他变量的情况下,探讨某一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并通过对自变量和因变量取值的标准化处理,比较各个自变量影响力的大小,且可以很好地反映它们对因变量的共同效果。需要指出的是,严格意义的多元统计线性回归的条件之一是要求所有的变量都是定距变量。遵循社会学统计方法原则,我们选取五类自变量:青少年的人口学特征、家庭环境、参照对象、生活事件及个性特征,分别对积极情感、消极情感、生活满意度和主观幸福感做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通过描述这四个多元回归结果,进一步探讨青少年主观幸福感

受哪些因素影响的问题。具体操作见表2-1、2-2。

(一)自变量、因变量的选取

根据主观幸福感的相关理论和研究假设,本研究选取以下几类自变量:

1)个人基本特征,包括性别、年级、政治面貌、是否独生子女、是否走读、来源学校、与父母居住情况。

2)家庭环境,分家庭经济基础的主观判断和父、母教养方式。

3)参照对象,指对同龄群体生活幸福程度的主观判断。

4)生活事件,具体分为“和同学闹矛盾”、“受老师批评”、“受父母责怪”、“作业太多”四项负性事件。

5)个性特征,分别考察自尊和应对方式。

表2-1 自变量描述统计表

特征描述平均值标准差

个人特征

性别1=男0.53 0.50 年级定距变量 2.00 0.82 政治面貌1=共青团员0.23 0.42 是否独生子女1=独生子女0.72 0.45 是否走读1=走读0.82 0.39 来源学校1=重点0.38 0.48 与父母居住情况1=与父母同住0.89 0.32

家庭环境家庭经济状况

1=非常困难2=比较困难3=一般

4=比较富裕5=非常富裕

2.96 0.59 父亲教养方式1=民主型0.57 0.50 母亲教养方式1=民主型0.63 0.48

参照对象同辈群体

1=很不幸福2=不太幸福3=一般4=比较幸福5=非

常幸福幸福

3.69 0.77

生活事件和同学闹矛盾

1=无影响2=情度影响3=中度影响

4=重度影响5=极重度影响

2.43 0.99 受老师批评同上 2.94 1.14 受父母责怪同上

3.00 1.09 作业太多同上 2.42 1.20

个性自尊定距变量 2.88 0.45 特征应对方式1=积极应对0.77 0.42 因变量分别为积极情感、消极情感、生活满意度和主观幸福感。具体赋值和计算方法见前文操作化部分。

表2-2 因变量的基本情况

均值标准差积极情感 3.470.78

消极情感 3.640.74

生活满意度 3.220.58

主观幸福感 3.44 0.56

(二)对积极情感的影响

对青少年体验到的积极情感进行多元分析(见表2-3)。多重共线性诊断表明,模型不存在多重共线性现象,同时对统计中出现的奇异值进行了相应剔除。从回归模型可以看出,对青少年积极情感体验产生影响的因素按其影响力大小依次为:生活事件“作业太多”,对同辈群体幸福感的主观判断,自尊,性别,母亲教养方式,生活事件“受老师批评”;影响方向上,对同辈群体幸福感的主观评价和母亲教养方式对积极情感有正向影响,即越是觉得同辈群体生活幸福,母亲教养方式越民主的初中学生,积极情感相应越高。而生活事件“作业太多”、“受父母责怪”、自尊和性别对其积极情感的体验有负向影响,即越是觉得“作业太多”、“受父母责怪”对自己有影响,自尊程度越高的男生其积极情感得分越低;从解释力上看,该回归模型修正决定系数为0.120,这说明用这些变量来预测新乡地区青少年的主观幸福感能消减12.0%的误差,综合解释力较低。

表2-3 积极情感的多元回归分析结果

选出的自变量偏回归系数B 标准误(B)标准化回归系数Beta 显著性水平Sig “作业太多”-0.105 0.029 -0.162 0.000*** 参照对象0.158 0.046 0.156 0.001** 自尊-0.256 0.080 -0.146 0.001** 母亲教养方式0.208 0.071 0.133 0.004** 性别-0.218 0.070 -0.144 0.002**

“受老师批评”-6.39E-02 0.031 -0.094 0.003**

R=0.364 R2=0.132 Adjusted R2=0.120F=11.009 P=0.000***

(三)对消极情感的影响

对青少年消极情感进行多元分析(见表2-4)。多从回归模型可以看出,对青少年消极情感体验产生影响的因素按其影响力大小依次为:年级,生活事件“作业太多”,学校类型,父亲教养方式,是否团员和自尊;影响方向上,年级、来源学校类型、自尊和生活事件“作业太多”对消极情感有正向影响,即年级越高,自尊程度越高,生活事件“作业太多”对自身影响越大的团员消极情感越强;而父亲教养方式和团员对青少年消极情感的体验有负向影响,即父亲教养方式越民主的团员其消极情感越少;从解释力上看,该回归模型修正决定系数为0.158,这说明用这些变量来预测新乡地区青少年的主观幸福感感受能消减15.8%的误差,综合解释力比较弱。

表2-4 消极情感的多元回归分析结果

选出的自变量偏回归系数B 标准误(B)标准化回归系数Beta 显著性水平Sig “作业太多”-0.124 0.029 -0.195 0.000*** 年级-0.258 0.046 -0.282 0.000*** 父亲教养方式0.225 0.067 0.150 0.001** 学校类型-0.288 0.071 -0.190 0.000***

国内外关于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研究述评

国内外关于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研究述评 任志洪1,叶一舵2 (福建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福建福州 350007) 摘 要: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的研究一般涉及个体的主、客观因素,在遗传、文化、家庭环境、经济、社会支持、生活事件、人格、自我效能感、应对方式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上得出了一些重要结论。但这些研究普遍存在着测量工具不一致、因果关系模糊及测量中存在着的社会赞许性、认知偏差、反应定势等,难以形成较有说服力的结论。因此,将来的相关研究中,在研究对象上应更多关注特殊群体;在研究技术上应充分整合认知神经科学和生物学的研究技术;在研究方法上则应尽可能多地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多层线性模型、元分析和数据追踪技术。 关键词:主观幸福感;客观因素;主观因素;跨文化 中图分类号:B8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285(2006)04-0152-07  收稿日期:2005-11-28  作者简介:任志洪(1982—  ),男,福建惠安人,福建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2004级硕士研究生;叶一舵(1963—  ),男,福建永泰人,福建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 Well -being ,简称 SWB )是衡量人们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的综合性心理指标,包括生活满意程度、积极情绪体验与消极情绪体验等因素,具有主观性、整体性和稳定性特点[1]。早期的研究大部分集中在对消极心态和病理心态的研究,随着积极心理学的兴起,对幸福感等积极心理状态的研究逐渐开始盛行。研究幸福感主要有两大流派即基于快乐论哲学观点研究快乐的SWB 与基于现实论哲学观点研究人类潜能的心理幸福感(PWB ),前者认为趋乐避苦是人的本性,幸福就是追求感官的快乐,避免感官的痛苦;后者强调人的精神快乐和理性能力,认为人的幸福必须在理性的指导下才能实现。西方对SWB 的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经历了研究的描述阶段和理论建构阶段,目前已经进入了理论深化阶段。而国内关于SWB 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研究尚处于起始和探索阶段,对实证方面的研究还需进一步探讨。国内外关于SWB 的影响因素研究大部分只针对个别的因素,而没有进行系统的考量,本文综合了国内外大部分的研究资料,重点考察个体的主观和客观因素的各方面对SWB 的影响作用,以供相关研究者参考。 一、影响主观幸福感的客观因素 (一)遗传因素 目前国内关于遗传因素对SWB 的研究几乎没有,而国外这方面的研究也主要是通过对双生子的研究来证实遗传因素影响的存在。如美国心理学家里肯博士认为,80%的人在出世时就有了基本定型的“幸福水平”。Braungan 等[2]运用收养和双生子研究发现,1岁左右婴儿积极情感具有遗传特性。明尼苏达大学Tellegen 等[3]著名的双生子研究发现:在不同家庭环境中抚养长大的同卵双生子,其SWB 水平的接近程度,比在同一个家庭中抚养长大的异卵双生子要高得多。也有学者认为遗传因素虽然影响着SWB 的各个方面,但气质的差异导致个人体验SWB 的水平不同。另一方面,个人所体验到的SWB 是随着时间和情境而变化的。从上面国外学者的研究,我们确实可以看到幸福感与遗传有一定关系,但在个人发展过程中,遗传与环境因素是相互作用的,同时对SWB 水平产生影响,而外界环境中的各因素又通过个性影响SWB 。 (二)文化因素 对文化与SWB 关系的考察是诸多跨文化研究者感兴趣的问题。目前,对文化最重要也是最 2006年第4期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No 14,2006 (总第139期)Journal of Fujian Normal University (Philosophy and S ocial Sciences Edition )G eneral ,No 1139

当代大学生幸福感影响因素及提高对策

当代大学生幸福感影响因素及提高对策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形势下,大学生作为社会中的重要群体,是建设未来的宝贵人才资源。关注并提高大学生的幸福感关乎着国家命运,提高大学生对幸福的认知能力,有利于大学生充分发挥才能、全面发展,进而提高他们追求幸福的品质和能力,最终实现社会进步。文章主要探讨了大学生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及提高对策。 标签:大学生;幸福感;影响因素 通信作者:张国顺(1981—),江苏淮安人,南京医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讲师,博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文化。 一、幸福感的概述和大学生幸福的现状 1.幸福感的概述 幸福感的特点主要包含以下三方面:①主观性,以评价者内定的标准而非他人标准来评估。②稳定性,主要测量长期而非短期情感反应和生活满意度,这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值。③整体性,是综合评价,包括对情感反应的评估和认知判断[1]。 2.大学生幸福的现状 调查表明,大学生中觉得非常幸福、比较幸福和满足的分别占12%、36%、32%,说明大多数学生对自己目前的生活状况是满足的。同时,大学生中对自己的生活感到不大幸福、非常不幸福的分别占12%、8%,这说明也仍有一部分学生对自己目前的生活不满足。因此,我们需要研究大学生幸福感的影响因素,从而使学校和家庭能更好地培养学生,学生能有效地改变自己[2]。 二、大学生幸福感的影响因素 1.遗传因素 明尼苏达大学Tellegen 等著名的双生子研究发现:在不同家庭环境中抚养长大的同卵双生子,其SWB 水平的接近程度,比在同一个家庭中抚养长大的异卵双生子要高得多。他们还发现,40% 积极情感的变化、55% 消极情感的变化和48% 生活满意度的变化是由基因引起的。可见不同的基因在先天上对幸福感的影响之大[3]。 2.环境因素

大学生幸福指数调查报告

构幸福大学筑美满未来 ----关于“湖师大学生幸福指数”的调查研究 □徐清(地理科学系1104班) 【摘要】幸福指数是人们幸福感的度量值,它是反映民众主观生活质量的核心指标,它表现为在生活满意程度基础上产生的一种积极心理体验。目前西方很多国家纷纷研究并计划设立衡量人们幸福感的指标,使它与GDP一样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发展水平的标准。主观幸福感,是个人依据自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的总体评价,是反映某一社会中个人生活质量的重要心理学参数。可以说,幸福指数作为最重要的非经济因素,它是社会运行状况和民众生活状态的“晴雨表”,也是社会发展和民心向背的“风向标”。大学作为大社会中的一个小社会,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同时也处于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特别是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当代大学生面临着学习、工作、家庭、婚恋、人际关系等多方面的压力,对幸福的追求历程正在发生微妙的变化。因而,对大学生幸福话题的观照应成为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理性的幸福观、提高大学生追求幸福的品质和能力、帮助大学生实现对幸福生活的建构,是大学生幸福教育的基本内函。为了了解我校大学生幸福感状态,构建和谐校园,本班对我校大学生进行调查,重点分析我校大学生在友好关系、自我价值、健康关注等方面的情况。基于调查,提出提升我校大学生幸福感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湖师大学生幸福指数现状 一、调查背景 幸福指数是人们幸福感的度量值,它是反映民众主观生活质量的核心指标,它表现为在生活满意程度基础上产生的一种积极心理体验。目前西方很多国家纷纷研究并计划设立衡量人们幸福感的指标,使它与GDP一样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发展水平的标准。主观幸福感,是个人依据自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的总体评价,是反映某一社会中个人生活质量的重要心理学参数。可以说,幸福指数作为最重要的非经济因素,它是社会运行状况和民众生活状态的“晴雨表”,也是社会发展和民心向背的“风向标”。大学作为大社会中的一个小社会,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同时也处于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特别是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当代大学生面临着学习、工作、家庭、婚恋、人际关系等多方面的压力,对幸福的追求历程正在发生微妙的变化。为了解当代大学生的幸福状况,提

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及其影响力

---------------------------------------------------------------最新资料推荐------------------------------------------------------ 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及其影响力 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及其影响力首先定义幸福感(Happiness) , 本文中所讨论的幸福感是研究主体对自身所处环境的满意程度,是主观心理对于客观外在条件的反应。 1.公式首先提出本文将论证的幸福感公式即: H=F(W,D,P,K,G) 其简单近似形式为 H=WD/PK 即简单幸福感指数=(财富总量能力) /(人口认知水平)其中 H: Happiness 幸福感指数; W: Wealth 财富总量; P: Population 人口; D: Distance 能力; K: Knowledge 认知水平。 并且设定 H 大于忍耐临界值 S 时,主体行为趋向于保持并发展现有状况,反之则趋向于改变现有状况,剧烈程度均与H和S的差成正比。 2.变量解释2 .1 W: Wealth 财富总量; P: Population 人口这里所说的财富总量并不仅仅指物质财富,而是包括了精神财富在内的财富总和,公式中的 W 指研究的系统中一切物质与精神的价值总和,,其中物质财富占主要地位。 P 即所研究系统内占有财富的个体数。 将 W/P 为对象进行考虑时,可以把它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即人均财富占有量,幸福感与人均财富占有量为正相关。 例一: 《马关条约》中的相关条约对中国与日本的影响《马关条约》 1 / 14

中有如下内容: 1.赔偿日本军费银二亿两。 2.开放重庆、沙市、苏州和杭州为商埠。 3.日本可以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对于清政府,其当时的年财政收入,不足九千万两。 为了偿付相当于年收入 3 倍的赔款,一是加紧搜刮人民外,二则大借附有苛刻条件的洋债,在人口不变的情况下,社会财富大幅度降低,这使当时中国社会的幸福感剧降,直接导致社会动荡以及人民对帝国主义的敌视从而爆发反帝反封建斗争。 (HSH<<S,幸福感降低至远低于忍耐临界值,趋向于激烈的改变)对于日本,这笔相当于日本全年收入的三倍多的巨额赔款,使得社会财富总量剧增,日本最大的受益者即资产阶级幸福感迅速增加,进一步促使其发展并加紧对中国的侵略。 (HSHS 幸福感上升,趋向于进一步巩固发展现有状态)例二:波士顿倾茶事件 1773 年,英国政府为倾销东印度公司的积存茶叶,通过《救济东印度公司条例》。 该条例给予东印度公司到北美殖民地销售积压茶叶的专利权,免缴高额的进口关税,只征收轻微的茶税。 同年 12 月 16 日,发生波士顿倾茶事件。 联系幸福感公式我们发现,由于北美殖民地向英国财富的转移量越来越大,殖民地地区人民幸福感降低,而《茶叶法》的通过最终令幸福感指数降低于忍耐临界值之下(HSHS)群众行为趋向

影响个人幸福感的主要因素(1)

影响个人幸福感的主要因素 摘要:每个人对幸福的定义和理解不同,但所感受到的幸福感是一样的,而影响个人主观幸 福感的因素也很多。本文通过对个人幸福感的理解,列举了影响个人幸福感的主要因素,并 进行适当分析。 关键词:幸福感,家庭,社会,个人。 什么是幸福?每个人都有对它的理解,作为人生的目的和权利,具有恒久而常新的意义,人们的一切行为,无不是在追求幸福的一切行为,又无不受人们心目中所想象的幸福模式的影响。人们也乐此不彼的为了幸福而奋斗,亚里士多德说过:“幸福是人类存在的唯一目标和目的。” 什么是幸福感?幸福感是人们对自身存在状况的一个积极的情绪体验,虽然这种积极 的情绪体验从人类诞生就随之出现,人类也无数次的体验过;但我们却一直没有给它一个明 确的定义,直到最近几十年幸福感一词才被提出并广泛传播。一般而言,所谓幸福感,就是 人们根据内化了的社会标准对自己生活质量的整体性、肯定性的评估,是人们对生活的满意 度及其各个方面的全面评价,并由此而产生的积极性情感占优势心理状态。 那么影响个人幸福感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首先是经济因素。幸福的产生首先要具备基本的物质条件,吃饱穿暖是我们基本生活 需求,没有温饱,何谈幸福。只有当老百姓的基本需求被满足后,在饭后茶余之际,幸福才会被提起,幸福感才会成为人们谈论的新话题。最近科学家研究发现:一个国家的国内总产 值与幸福感的水平之间具有高相关,即幸福感的水平会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增加。科学家们猜 想一方面由于经济高速发展,社会进步,个人生活质量提高,的直接影响,另一方面,物质经济的提高可能会带动其他领域的满足感的提升,从而促使幸福感的提升。但我认为幸福感 和经济不应是这样单纯的直线正相关关系,举个例子,目前中国很多人经济上很富裕,但幸福感反而下降了。个人的财富增长到一定水平后,幸福感并不会随着财富的积累而增长,究其原因,是因为当我们的财富积累到一定程度,经济问题已经不是问题了,对幸福感的影响 几乎为零,与此同时,金钱的积累使我们更加怀念其他的非物质,比如亲情,爱情等。也就是说,这时经济因素对幸福感影响已经转化为非经济因素对幸福感的影响了。 其次还有健康因素,古希腊认为:“健康与才智,为人生两大幸福。”因为只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才能衍生出健康、健全的思想,才能让自己去做喜欢的事,才能提升幸福感,疾病通常与不愉快或痛苦相联系,所以,疾病可以直接增加消极情绪。 其次还有各种社会关系以及人际关系,譬如家庭关系、同事关系等。这些社会关系其 实反映的是个人的社会地位,当各种社会关系很和谐时,我们会感到自己是家庭或者同事中 不可或缺的部分,能够明确的感受到自己的存在感和价值感,这样我们对于生活,对于自己 的满意度就会大幅度提升,幸福感自然而然就上去了,良好的社会支持网络会增加个人幸福感。 最后个人的目标、理想等因素对幸福感也是存在很大影响的,目标和价值取向决定人 的幸福感,幸福感产生于需要的满足及目标的实现,当人们趋近并达到目标则产生快乐,反之,目标偏离或失败则导致痛苦。幸福感反映出目标理想的实现程度,涉及个人价值的实现, 生活中目标和理想给予人们奋斗的动力,使人感到充实快乐;同时,努力实现目标的过程能 帮助人们应对各种日常生活问题,使人在社会生活和困境中保持良好状态。。成功的体验会 使人们更加相信自己的能力,从而提高幸福感。而要实现人生的目标,达到至善,就必须克 服一切艰难险阻,在各种困难的环境下充分发挥自己最大的功能,再苦再难再险,也应该是 幸福的。 那么如何提高自己的幸福感呢?其实很简单,学会知足,幸福是一种个人的感觉,只要 你感觉生活得有滋有味、有种快乐的心情,无疑便处在幸福之中。同样的环境、同样的条件, 有人感受到幸福,有人却体会不到幸福,也许是“心”有问题。学会知足,学会摆正自己的位置,幸福自然会

关于当代大学生幸福感调查报告范文

关于当代大学生幸福感调查报告范文 幸福是什么? 幸福是一种感觉,是人一种满足感。幸福是永恒的主题,人类从未停止过对幸福的追求。而在追求精神文明的时代,在新世纪的今天,我们依旧追求幸福!下面有XX整理的关于当代大学生幸福感调查报告范文,欢迎阅读! 摘要:根据我校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现状和特点,分析影响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因素,大部分学生主要受人际关系,学习成绩,个人价值等观念的影响,认为应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在学习生活中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当前追求幸福的主导因素。我们经过分析,将提出一些建议有利于大家对幸福的把握。 天空的幸福是穿一身蓝; 森林的幸福是披一身绿; 阳光的幸福是镶一身金黄; 而我们所拥有的幸福却是五彩缤纷的。 小时候,能每天都吃好吃的糖果,每天都穿漂亮的衣服就是幸福。成年后,也许能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能拥有一个美满的家庭就是幸福。年老后,能够一家人热热闹闹地在一起吃顿团圆饭就幸福。这种幸福虽然平淡、简单,但是却很充实。 而现在呢?一个个独生子女,一个个望子成龙,望女成

凤。如今的大学生面对了来自父母,社会,个人,等多方面的压力。我们正处在学习专业知识与人格塑造的关键阶段,是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现状将会影响到未来社会的各个方面。而近年来关于大学生的问题层出不穷,我们对大学生幸福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了。 为了了解我校大学生幸福感状态,构建和谐校园,本组对我校大学生进行调查,重点分析我校大学生在社人际关系、自我价值、健康关注等方面的情况。基于调查,提出提升我校大学生幸福感的一些建议。 一、调查研究内容、对象及方式 调查内容:个人基本资料包含年级、性别、专业等,其它情况如生活状况、人际关系、性格等自我评定。你对幸福生活的理解,当前幸福感状况,影响幸福的主要原因等。 调查对象:瘦西湖校区全体学生 调查方式:问卷调查,问卷采用选择题形式,附加主观题一题,本次调查共发出问卷100份,实际回收的有效问卷为97份,有效回收率为97%。 二、结果与分析 (一)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状况 对于即将迈人社会、走向生活的大学生来说,追求幸福是大家的主要目的,大家在大学里的奋斗拼搏就是为了以后的幸福生活,就目前来说,大学生是否幸福决定着他们能否

2020居民幸福感调查报告范文5篇

2020居民幸福感调查报告范文5篇 2020居民幸福感调查报告范文(一) 一.调查背景: 国民幸福指数(GNH)最早20xx70年代是由不丹国王提出的,他认为“政策应该关注幸福,并应以实现幸福为目标”,人生“基本的问题是如何在物质生活(包括科学技术的种种好处)和精神生活之间保持平衡”。在这种执政理念的指导下,不丹创造性地提出了由政府善治、经济增长、文化发展和环境保护四级组成的“国民幸福总值”(GNH)指标。如果说“生产总值”体现的是物质为本、生产为本的话,“幸福总值”体现的就是以人为本。完全受经济增长左右的政策往往使人陷入物欲的陷阱,难以自拔。 20xx年,“十二五”规划开局幸福成为地方热词。很多地方逐步呈现了“GDP 减速,幸福提速”的趋势。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幸福指数”被置于一个十分重要的位置,它也将会更多的关注和重视。 二.调查准备: 为反映居民主观幸福程度,在调查问卷设计中,分别设计了基本情况和问卷部分的调查项目,包括身心健康、社会幸福(社会保障、社会环境)、经济收入、自我价值实现、家庭幸福和人际关系等多维度构建指标体系,并在抽样调查的基础上编制幸福指数。为了使本次调查具有广泛的代表性,这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和网上问卷调查,抽样对象为年龄在0-70周岁之间的常住居民,涵盖社会各年龄、各阶层、各行业。并且在中山市实地进行了社会实践,通过与社区群众的沟通,来了解当前社会中民众对于生活的满意度和自身的幸福感。在网上查阅了一些有关调查问卷及报告的信息,通过收集各方面信息并参考范例初步设计出了调查表,通过自己反复查看并参考别人意见,反复修改最终做出用于调查的问卷.最后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了调查人群及较为可行的实施方案,对具体的调查实施作出计划。自此,调查的筹备工作基本完成。

大学生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_李焰

第26卷增1期清华大学教育研究Vol126,Sup. 2005年11月TSINGHU A JOURNAL OF EDUCAT ION N ov.2005 大学生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① 李焰1赵君2 (1.清华大学心理咨询中心,北京100084;2.沈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沈阳110034) 摘要:本研究采用开放式问卷调查法和量表法,对593名大学生的幸福感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 (1)影响大学生幸福感有七个因素,即自我意识、学校学习、人际交往、恋爱、工作与社会适应、家庭环境、休闲活 动。其中,自我意识是影响大学生幸福感的最主要因素。(2)大多数学生心理健康,常能体验到幸福。(3)大学 生幸福感在性别、月均消费上差异显著,而在专业、年级上差异不显著。根据调查结果,我们为学校心理健康教 育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幸福感;大学生;影响因素;自我意识 中图分类号:B84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4519(2005)S1-0168-07 一、引言 幸福感是对一个人心理健康的正面评价,对心理健康研究来说有更重要的意义。幸福感专指评价者根据自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的整体性评估②。大学生作为青年的特殊群体,其思想观念代表着青年的主流和方向,也关系着社会的文明和国家的未来。他们智力水平较高、思维能力较强,情感丰富,内心体验细腻微妙,人生观、世界观趋于成熟。但由于学习压力、人际关系、人生目标等因素的影响,他们经常出现较大情绪波动。对大学生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将为大学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 二、研究方法 1.被试 对某大学658名学生进行调查,收回有效问卷593份。其中男生120人,女生473人。其年级、专业分配情况见表1。 表1被试的年级、专业分配情况 分类标准年级专业 一年二年三年心理教育中文信息人数1959929912796179191 2.调查工具 调查工具有两个,一个是大学生幸福感影响因素问卷(见本文第三部分)。该问卷采用5分量表。 收稿日期:2005-10-15 作者简介:李焰,辽宁兴城人,清华大学心理咨询中心主任,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咨询; 赵君,沈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 ①Gainesville.M ater ialism and w ell-being:A conflicting v alues per spective[J].Jour 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2002,(12):23-25. ②李焰,赵君.幸福感概述[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2004,(2):22-26.

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

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 姓名:马丹学号:200561214 【摘要】幸福感是人们对自身存在状况的一个积极的情绪体验,作为人生的目的和权利,具有恒久而常新的意义。人们的一切行为,无不是在追求幸福的一切行为,又无不受人们心目中所想象的幸福模式的影响。因此,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不同,人们对幸福的理解和态度也就不一样。主观幸福感(SWB),专指评价者根据自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的总体评估。而影响个人主观幸福感的因素也很多。 【关键词】主观幸福感人格影响因素 幸福是一个古老的话题,自古以来,人们都在孜孜不倦的追求。亚里士多德说过:"幸福是人类存在的唯一目标和目的。"伊壁鸠鲁说:“幸福生活是我们天生的善,我们的一切取舍都从快乐出发,我们的最终目标乃是得到快乐。”1930年Dodge提出幸福理论,1967年Wanner Wilson回顾了关于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简称SWB)的研究,并对描述性研究做了总结,提出“具有幸福感的人应该是年轻、健康、受过良好教育、乐观、有智慧的。” 从幸福感的发展背景来看,一是源于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二是积极心理学、健康心理学的崛起对人类自身生存与发展的日益关注。自幸福感的提出,研究者将这一课题的研究从哲学层面上升到科学层面,实证性研究不断增多,幸福感的解释理论也就直接影响了人们的研究方向。 一、主观幸福感概述 主观幸福感是衡量个人和社会生活质量的一种重要的综合性心理指标。几千年来,哲学家们都在争论美好生活的质量这一问题,从这些争论中得出了一个结论是美好的生活是快乐的(尽管哲学家们对快乐的定义有所不同)。因为不管在其它方面是如何的优越,不满意的和压抑的社会不可能是一个理想的社会。Diener和Suh在这些哲学观点的基础上提出主观幸福感是评估社会生活质量的三种指标之一(另外两种是经济的和社会的指标)[1]。积极的SWB是美好生活和美好社会的必要条件。有几个社会心理概念直接或间接地涉及到了生活质量地有关方面,这些概念包括自尊、抑郁、控制源及疏离感。但按照重要性来说,只有生活满意感和快乐感对个人具有最基本地影响作用。在不同地领域里,人们所使用地术语不同:幸福、高兴、快乐、充实、自我实现感、成就感等等。这些术语有一定重叠,但并不完全相同。对幸福感的研究也已涉及人们对幸福感的看法、人们对幸福的追求方式、影响人们获得幸福感的因素等领域。 主观幸福感是对生活的整体评价,它依赖于文化及其个体生活结构,但由于人类的共性,它也应存在共同的结构。从本世纪60年代,Bradburn提出的正性情感与负性情感并不是同一纬度的两个方面,而是彼此独立的纬度,并且二者都与主观幸福感相关,

大学生幸福感调查报告范文

大学生幸福感调查报告范文 大学生幸福感调查报告范文 在不断进步的时代,报告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内容的完整。在写之前,可以先参考范文,下面是精心整理的大学生幸福感调查报告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学生幸福感调查报告范文1 根据我校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现状和特点,分析影响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因素,大部分学生主要受人际关系,学习成绩,个人价值等观念的影响,认为应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在学习生活中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当前追求幸福的主导因素。我们经过分析,将提出一些建议有利于大家对幸福的把握。 天空的幸福是穿一身蓝;森林的幸福是披一身绿;阳光的幸福是镶一身金黄;而我们所拥有的幸福却是五彩缤纷的 小时候,能每天都吃好吃的糖果,每天都穿漂亮的衣服就是幸福。成年后,也许能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能拥有一个美满的家庭就是幸福。年老后,能够一家人热热闹闹地在一起吃顿团圆饭就幸福。这种幸福虽然平淡、简单,但是却很充实。 而现在呢?一个个独生子女,一个个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如今的大学生面对了来自父母,社会,个人,等多方面的压力。我们正处在学习专业知识与人格塑造的关键阶段,是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现状将会影响到未来社会的各个方面。而近年来关

于大学生的问题层出不穷,我们对大学生幸福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了。 为了了解我校大学生幸福感状态,构建和谐校园,本组对我校大学生进行调查,重点分析我校大学生在社人际关系、自我价值、健康关注等方面的情况。基于调查,提出提升我校大学生幸福感的一些建议。 一、调查研究内容、对象及方式 调查内容:个人基本资料包含年级、性别、专业等,其它情况如生活状况、人际关系、性格等自我评定。你对幸福生活的理解,当前幸福感状况,影响幸福的主要原因等。 调查对象:xxxx校区全体学生 调查方式:问卷调查,问卷采用选择题形式,附加主观题一题,本次调查共发出问卷100份,实际回收的有效问卷为97份,有效回收率为97%。 二、结果与分析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状况 对于即将迈人社会、走向生活的大学生来说,追求幸福是大家的主要目的,大家在大学里的奋斗拼搏就是为了以后的幸福生活,就目前来说,大学生是否幸福决定着他们能否更好的学习生活,能否很好的为将来奠定基础,据此,我们调查了大学生的总体感觉。1.就总体感觉来说,8.25%的人选择了对生活质量非常满意,非常幸福,47.42%的人选择了比较幸福,39.18%的人选择了一般幸福,5.16%的人选择

关于“影响幸福感的因素问题”调研报告

关于“影响幸福感的因素问题”调研报告 实践报告正文 一、实践目的及范围: 本次实践的目的在于发现影响我们幸福感的因素,并对其造成我们幸福感变化的原因进行一定程度的研究和分析,得出相关结论,并且提出能提高人们幸福感的可行合理的建议,改善我们的精神生活状态。其意义是提高我们作为当代大学生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提高与他人和谐相处的能力,培养社会责任感。实践对象为网民,但是数量上以本科生为主。 二、实践内容: 1.时间安排情况: (1)2011年4月28日至2011年4月29日,小组成员进行讨论,商议并且确定本次社会实践活动的主题。 (2)2011年4月30日,制作网络调查问卷,由一小组成员在“问卷星”网站上发送,另外的成员负责扩散传播该网络问卷,扩大样本数量。 (3)2011年5月1日至2011年5月4日,对于网络问卷的调查数据进行统计、汇总和分析并且得出结果。参照相关历史数据以及书籍,写成调研报告。 (4)2011年5月5日至2011年5月6日,检查报告各项细节内容,并对于其中不妥之处予以修改、补充,打印出调研报告。 2.具体实践流程和实践工作内容: 经过小组成员的讨论,我们将此次调研的方向设定为我们精神生活方面内容,再根据当下时政、民生等方面的新闻热点内容,我们认为将幸福感的因素定为主题十分符合此次调研的目的和要求。故而将此次调研定名为“影响幸福感的因素问题”。在讨论中,小组成员对于最有可能影响幸福感和幸福指数的因素进行罗列,并且在不同的方面进行了归纳总结,将这些因素最终确定为:年龄、学历、居住地、民族等方面,以确保最后统计结果的真实有效,以及分析数据的便利和准确。在讨论完成之后,我们将问题和选项制作成为网络调查问卷,并且通过网络等不同方式扩大调查样本,但是仍然以周围的本科生为对象为主。最终我们获得了148份有效问卷,得到了大多数人认为关于影响幸福感因素的想法和观点。在撰写实践报告时,我们充分详尽地考虑了调查问卷的内容,并且对于其中不合理的地方予以更改和修正。同时查询其他历史数据以及文献资料,使得报告完整准确。并且在调研报告最后附上该次实践活动网络调查问卷和调查结果。 3.重点研究问题: 人的幸福感指数是否和他所受的教育程度有关,是否和他的年龄有关。人的幸福指数是与他的物质生活充实程度关系更密切,还是与他的精神生活充实程度关系更紧密。 三、实践数据的处理和分析

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

影响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因素有哪些? 2011-7-25 16:43 提问者:ttkkddtt|浏览次数:647次 推荐答案 2011-7-25 17:32 2011-7-25 17:32 热心网友 1、遗传因素 气质和人格对SWB都有很强的相关性。气质常定义为:人早期生活中出现的行为或情绪感应的生物倾向性,是生理尤其是神经结构和机能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属性。气质在很大程度上具有基因成分,如:出生婴儿表现出典型情绪反应并在程度上长期保持,与之相对,人格常定义为成人独特的性格发应倾向,既有生物也有习得的成分[4]。 气质差异使不同人倾向于体验不同水平的SWB,最有力的证据是遗传率的行为-基因研究。明尼苏达大学Tellegen等人(1988)著名的双生子研究发现:在不同的家庭环境中抚养长大的同卵双生子,其SWB水平的接近程度,比在同一个家庭中抚养长大的异卵双生子要高得多;还发现:40%积极情感变化、55%消极情感变化及48%生活满意感变化是由基因引起得;而共同的家庭生活环境只能解释22%积极情感变化、2%消极情感变化及13%生活满意感变化[5]。Braungan等人运用收养和双生子研究方法,发现1岁左右婴儿积极情感具有遗传特性[4]。 客观情景对SWB的影响有限,而基因对SWB的影响显著,使得一些研究者相信幸福是一种特质:人具有快乐的素质。此观点遭到Veenhoven(1994)的批评,他认为,尽管证据表明SWB 水平的确随某种情景变化而波动,但幸福本身并非某种特质,SWB随时而改变,幸运和噩运都对SWB有影响,影响SWB平衡水平的是相对稳定的人格特质,因而SWB既有类似特质的又有类似情景的特性[6]。 基因对SWB的影响不是间接的,即:基因因素影响人的行为,增加经历某种生活事件的可能性,在某种情景下,使某类独特行为更可能发生,从而影响SWB。 2、人格因素 人格因素如果说不是SWB最好的预测指标,至少也是最可靠、最有力的预测指标之一[7]。近年来各国许多理论和实验的工作都集中于研究SWB与外倾和神经质之间的相关关系。Lucas和Fujita (2000)研究发现外倾与愉快的相关为0.38。而且,当运用复合的、种类不同的测量方法来研究外倾和愉快之间的关系时,相关经常达到0.80。Fujita (1991)在用结构方程建模评估神经质和消极情感之间相关的强度时,也得到了类似的高相关[8]。由于这些研究结果的一致性,许多研究者认为外倾和神经质提供了人格和SWB之间的主要的联系。 然而,正如De Nve和Cooper(1998)所指出的,单独地集中于外倾和神经质可能会过于简单地陈述人格和SWB之间复杂的联系模式。一些宽泛的维度和范围相对较窄的特质均显示了与SWB有一致的相关。例如, De Nve和Cooper指出大五的宜人性和尽责性与SWB的相关大约为0.20,一些范围相对较窄的特质,如抑制性防御、信任、控制源、控制欲和能吃苦等都显示出与SWB有中等的相关。很显然,这些特质和其它特质(自尊和倾向性的乐观)与SWB有关系(Lucasetal.,1996)。但不清楚的是,如果控制了与特质(如外倾和神经质)共有的变异,从这些范围相对较窄的特质能否较准确地预测SWB[9]。 人格的另外的非特质的特征也有可能与SWB有关系。Emmons(1986)指出个体目标的各种特征(如重要目标的存在、向此目标的接近和不同目标之间的冲突),对情感的和认知的幸福感都有重要的含义。其他研究者,如Cantor,Higgins,Sheldon等认为个体向目标接近的方式影响

大学生幸福感影响因素及解决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培养 论文摘要:根据我国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现状和特点,分析影响大学生主观幸福 感的因素,主要有学生的人格特征、自尊、归因倾向、自我价值感等主观因素和学生 的社会关系、经济状况及生活事件等客观因素;同时,在此基础上,提出培养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几点对策。 当前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并不是一个十分新鲜的课题。但是其研究的深 度和广度上,并没有达到需要的层次和水平。目前的研究和成果多是从心理学学科的角度界定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利用心理技术手段测量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很少涉 及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本文旨在借助于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相关的理论和技 术研究已有的成果,来探讨影响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和培养手段,寻求培养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措施,教育、引导、帮助大学生树立符合社会发展的幸福观, 并通过提高主观幸福感来提高自身的生活质量,进而成为有利于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 动力。 一、主观幸福感概述 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well-bEing,简称SWB)专指评价者根据自定的标准对其 生活质量的整体性评估,是衡量个体生活质量的重要综合性心理指标。关于SWB的结构,一般认为主要有三个维度: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生活满意度是个 体对生活总体质量的认知评价;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是指个体生活中的情感体验。目前,有一种新的观点,把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两个维度合并成一个维度—情感平衡度,指与消极情感体验相比较占相对优势的积极情感体验。 Diener认为,主观幸福感具有三个明显的特点:(1)主观性:指对它的评定主要依赖于行动者本人设定的标准,而不是他人或外界的准则;(2)整体性:指主观幸福感是一种综合评价,它既包括认知评价也包括情感体验,是一种综合性的心理指标;(3)相对稳定性:尽管人的心境会受新事件的影响,但瞬间快乐的心境不一定能够导致长期的幸福感。研究者认为,主观幸福感并不随时间的流失或环境的一般性改变而 发生重大变化。从长期看,主观幸福感有一个相对稳定的量值。 二、影响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因素

关于幸福感的问卷调查报告

关于民众幸福感的问卷调查报告 一、调查目的: 追求幸福是人类永恒不变的主题之一,随着人们对自身生活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幸福日益成为人们关心的话题。 二、调查对象: 生活在广州的民众。学生、教师、工人、个体户、餐饮服务业人员、行政人员、自由职业者等;被调查者的年龄为16-65岁。 三、调查方式: 问卷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200份问卷,收回问卷196份,有效问卷196份,有效回收率为98.00%。本次调查范围广,样本容量大且具有代表性,对我们了解人们对幸福感的看法具有参考价值。 四、调查结果与分析: 1、对于自己是否觉得幸福,56%的人觉得自己很幸福,33%人觉得一般。由 此可见,人们对目前的生活状况基本满意。 2、关于最有可能增加幸福感的因素,43%的人认为最能增加幸福感的因素 是和睦的家庭环境,而31%的人认为是健康的身体,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人选了舒适的居住环境和丰厚的收入。由此看出,大多数人认为幸福的根本是健康和稳定,奢华的生活不一定是幸福的。 3、生活节奏对幸福感有影响,我们发现,有将近七成的人认为一般、比较 慢和很慢的生活节奏能使他们感到幸福。因此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生活节奏的地方生活将会提高自身的幸福感。 4、一座城市出行是否方便会影响到人们的幸福感。根据调查结果,12%的 人认为在广州出行非常方便,30%的人认为比较方便,41%的人认为还算方

便,17%的人认为不大方便。由此可见,对大多数人来说在广州出行还是比较方便的。 5、与家人的关系对个人幸福感而言至关重要。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人和 家人的关系是比较好的。 6、人际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一个人的幸福感。在这次调查中,有超过一 半的被调查者和身边的人的关系是比较融洽的。有24%的被调查者和身边的人关系非常融洽,只有少数被调查者与身边的人关系不太好。由此可见,大多数人的人际关系都是不错的,只有少数人的人际关系不乐观。 7、一座城市的社会治安状况会影响到人们的幸福感。根据调查结果,大多 数人认为广州的社会治安状况一般,还有16%的人认为比较乱,8%的人认识很乱。这说明广州的社会治安状况不佳,社会治安有待加强。 8、舒适的生活环境能够增加一个人的幸福感。本次调查中,有7%的人认 为广州的生活环境非常好,20%人认为比较好,有超过一半的人认为广州的生活环境一般,有16%的人认为比较差,6%人认为很差。这说明广州的生活环境一般。 9、压力是影响一个人幸福感的因素。有较多的人认为压力来自于工作、学 习方面和物质、经济方面,这说明大家在工作、学习方面和物质、经济方面的压力比较大。 10、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会影响到一个人的幸福感。调查结果显示,有7%的 人对目前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非常满意,22%的人认为比较满意,有超过一半的人认为一般,有不到20%的人认为比较不满意和非常不满意。由此可见,人们对目前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不太满意。 五、调查报告总结: 通过本次调查,我们了解到大多数生活在广州的人们都是比较幸福的,大部份人们的幸福感来源于家庭的和睦与身体的健康。从调查结果可知道,社会

影响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因素有哪些

影响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因素有哪些? 1、遗传因素 气质和人格对SWB都有很强的相关性。气质常定义为:人早期生活中出现的行为或情绪感应的生物倾向性,是生理尤其是神经结构和机能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属性。气质在很大程度上具有基因成分,如:出生婴儿表现出典型情绪反应并在程度上长期保持,与之相对,人格常定义为成人独特的性格发应倾向,既有生物也有习得的成分[4]。 气质差异使不同人倾向于体验不同水平的SWB,最有力的证据是遗传率的行为-基因研究。明尼苏达大学Tellegen等人(1988)著名的双生子研究发现:在不同的家庭环境中抚养长大的同卵双生子,其SWB水平的接近程度,比在同一个家庭中抚养长大的异卵双生子要高得多;还发现:40%积极情感变化、55%消极情感变化及48%生活满意感变化是由基因引起得;而共同的家庭生活环境只能解释22%积极情感变化、2%消极情感变化及13%生活满意感变化[5]。Braungan等人运用收养和双生子研究方法,发现1岁左右婴儿积极情感具有遗传特性[4]。 客观情景对SWB的影响有限,而基因对SWB的影响显著,使得一些研究者相信幸福是一种特质:人具有快乐的素质。此观点遭到Veenhoven(1994)的批评,他认为,尽管证据表明SWB水平的确随某种情景变化而波动,但幸福本身并非某种特质,SWB随时而改变,幸运和噩运都对SWB有影响,影响SWB 平衡水平的是相对稳定的人格特质,因而SWB既有类似特质的又有类似情景的特性[6]。 基因对SWB的影响不是间接的,即:基因因素影响人的行为,增加经历某种生活事件的可能性,在某种情景下,使某类独特行为更可能发生,从而影响SWB。 2、人格因素 人格因素如果说不是SWB最好的预测指标,至少也是最可靠、最有力的预测指标之一[7]。近年来各国许多理论和实验的工作都集中于研究SWB与外倾和神经质之间的相关关系。Lucas和Fujita (2000)研究发现外倾与愉快的相关为0.38。而且,当运用复合的、种类不同的测量方法来研究外倾和愉快之间的关系时,相关经常达到0.80。Fujita (1991)在用结构方程建模评估神经质和消极情感之间相关的强度时,也得到了类似的高相关[8]。由于这些研究结果的一致性,许多研究者认为外倾和神经质提供了人格和SWB之间的主要的联系。 然而,正如De Nve和Cooper(1998)所指出的,单独地集中于外倾和神经质可能会过于简单地陈述人格和SWB之间复杂的联系模式。一些宽泛的维度和范围相对较窄的特质均显示了与SWB有一致的相关。例如, De Nve和Cooper指出大五

关于大学生幸福感的调查报告范文

关于大学生幸福感现状的调查报告 (对幸福的界定,幸福的标准与条件,主观幸福感程度,提高幸福感的途径与方法等) 天空的幸福是穿一身淡蓝;森林的幸福是披一身浅绿;阳光的幸福是镶一身金黄;而我们所拥有的幸福却是五彩缤纷的 小时候,在我们看来,每天都能吃好吃的糖果,每天都穿漂亮的衣服就是幸福。成年后,也许能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能拥有一个美满的家庭就是幸福。年老后,能够一家人热热闹闹地在一起吃顿团圆饭就幸福。这种幸福虽然平淡、简单,但是却很充实。 而现在呢?一个个独生子女,一个个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如今的大学生面对了来自父母,社会,个人,等多方面的压力。我们正处在学习专业知识与人格塑造的关键阶段,是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现状将会影响到未来社会的各个方面。而近年来关于大学生的问题层出不穷,我们对大学生幸福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了。 近日我小组进行了大学生幸福感的调查活动。在我看来,幸福是每个人都向往的,追求幸福是人类活动永恒不变的主题之一, 随着人们对自身生活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幸福日益成为人们关心的话题。因而,大学生幸福感存在与否成为了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理性的幸福观、提高大学生追求幸福的品质和能力、帮助大学生实现对幸福生活的建构,是大学生教育的基本内涵,也是我们本次问卷调查的题中之义。对于即将迈人社会、走向生活的大学生来说,追求幸福是大家的主要目的,大家在大学里的奋斗拼搏就是为了以后的幸福生活,就目前来说,大学生是否幸福决定着他们能否更好的学习生活,能否很好的为将来奠定基础,据此,我们做了此次问卷调查。 调查目的:了解我们大学生对幸福感的界定,在我们心中幸福的标准与条件,我们的主观幸福感程度。基于调查,争取提出提升我校大学生幸福感的一些建议。 调查对象:在校大学生 调查内容:大学生的幸福观;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现在大学生活状况。 我们小组由两个人员组成。首先,我们对身边的朋友、家人进行了对幸福感

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发展述评.

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发展述评 李西彩 (渭南师范学院信息系陕西渭南 714000 摘要:文章总结了个体幸福感的影响因素,认为幸福感经历了外部影响到内部决定的发展轨迹,其中内部因素如人格、归因方式、自我效能等对幸福感有直接的影响作用。这就为教育工作者提升学生的幸福感提供了一个新视角。 关键词:主观幸福感外部因素内部因素 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 SWB 是指个体根据自身标准对其生活质量的整体性评估。主要由对生活的满意度、积极情感的体验和消极情感的缺失所构成。【 1】人们对自己整体生活满意度越高,积极情感的体验越强、消极情感的体验越少,则会感到生活越幸福,反之亦然。它是人们评价自己整体生活质量的综合性心理指标。对于幸福感的影响因素的探索经历了由外部影响到内部决定的发展轨迹。 1. 影响主观幸福感的外部因素 1.1 遗传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早期关于幸福感的研究认为遗传的影响更多一些。 Tellegen 1988的研究发现在不同的家庭环境中抚养长大的同卵双生子的 SWB 水平的接近程度比在同一个家庭中抚养长大的异卵双生子要高得多。还发现 40%积极情感变化、 55%消极情感变化及 48%生活满意感变化是由基因引起的,而共同的家庭生活环境只能解释 22%积极情感变化、 2%消极情感变化及 13%生活满意感变化。【 2】客观情景对SWB 的影响有限而基因对 SWB 的影响显著使得一些研究者相信人具有快乐的素质。此观点遭到 Veenhoven 1994 的批评,他认为幸福感本身并非某种特质。 SWB 随时间而改变,幸运和噩运都对 SWB 有影响。【 3】现在一般认为基因对 SW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