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6和7的解决问题

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6和7的解决问题
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6和7的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

黄丽华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第一册第46页。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巩固6、7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知道图上大括号和问号的意思,能从图上看出图画告诉了我们什么、要求什么,并掌握此类应用题的解答方法,能正确列式计算。学会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4、让学生在探索、合作中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与方法;学会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

3.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养成正确的数学思维习惯。

教学重点:

1.知道图上“大括号”和“?”表示的意思。

2.能正确分析情境图的题意,并列出正确的算式。

教学难点:

1、正确分析情境图的题意,并列出正确的算式解决问题。

2、初步掌握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激趣引入

1、出示螃蟹图。河里本来有3只螃蟹,游来了2只。让学生根据图意提出一共有几只螃蟹的问题,并列加法算式进行计算。

师:看图说说图的意思。

生:左边有两只螃蟹,右边有三只螃蟹……师:怎样解答?

生:2+3=5

师:看图说一说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生:把岸上的2只螃蟹和河里的3只螃蟹合并在一起.

2、出示集合圈里的苹果图,让学生说说图意,两个盘子里合起来一共有多少个苹果?用加法算式计算。

师:谁能看图提出一个数学问题?

生:左边有3个苹果,右边有4个苹果,一共有几个苹果?

师:能解答吗?算式是?

生:3+4=5

师:看图说一说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生:把左边的3个苹果和右边的4个苹果合并在一起,一共有7个苹果。

二、联系实际、探索新知

谈话:同学们,你喜欢秋天吗?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是美丽的季节。在这个美丽的季节里,小白兔们都到山上去采蘑菇。看,左边的4只兔子已经满载而归,右边兔妈妈和兔爸爸看到丰硕的果实,向它们竖起大拇指。。。。。。

1.看一看,认识大括号和问号。

①出示情境图

师:同学们请认真观察这副图,说说图里有什么?(兔子)(板贴)

提问:左边有几只,右边有几只。(左边有4只,右边有2只)(板贴)师:同学们观察真仔细,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两个数学好朋友,我们先来认识第一个好朋友。

②认识大括号

师:(出示大括号)同学们再看这幅图,老师给这幅图增加了一个数学符号,你知道这个符号叫什么名字吗?

生:大括号(你的知识面可真广)

师带领学生齐读几遍“大括号”。

师:有谁知道它表示什么意思?(同桌讨论一下)

生:表示把左、右两部分合起来。[真棒!大括号表示把两部分合起来(附手势)]

师:大括号在这里表示把什么和什么合起来呢,(把左边的兔子和右边的兔子合起来)

师说明把左边的兔子看成一部分,把右边的兔子看成一部分。

师操作把两部分合起来的手势并带领学生一起做合起来的手势。

③认识问号

师:(出示问号)同学们再看,老师又添了一个符号,它的名字是?

生:问号。[问号是用来……]

生:提出问题。

师:好的,大括号表示把两部分合起来,问号表示提出问题,那么这幅图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呢?谁知道?……一共有几只?(板贴)

师:大括号表示把左边的4只兔子和右边的2只兔子合起来(边说边做手势),下面的“?”表示让我们求一共有多少只?你们自己说一说,边做动作边说,开始!

师:谁来说大括号和问号表示什么意思?

师:在这里大括号和问号表示求一共有多少只?

2.说一说,明确整幅图的意思,引导学生完整地表达数学问题。

师:谁能完整地说说图上告诉了我们什么,要求什么问题?

生:左边有4只兔子,右边有2只兔子,一共有多少只兔子?[你用三句话就把这幅图说清楚了,真了不起!我们把掌声献给他!谁还能像他这样完整地说一说?]

指名2名同学说。

3.画一画,加深对图画问题的理解。

让学生自主探索,用圆圈代替小兔子,画一画这幅图表示的意思。注意要加上认识的两位新朋友大括号和问号。

集体交流展示

4. 怎样解答?

教师讲解:(稍慢)“左边有4只兔子”和“右边有2只兔子”是这道题已经知道的两个数学信息,“求合起来一共有多少只兔子”就是问题。

我们知道了这幅图提的问题,现在我们要来解决这个问题啦(板贴:解决问题),这就是我们这节课所学习的——解决问题。那么,该怎样解答呢?(板贴:怎样解答?)(4+2=6)

师:求一共有几只,你是怎样想的?请同学们与同桌讨论讨论,开始!

师:谁来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生:我是这样想的:求一共有几只?就要把左边的4只兔子和右边的2只兔子合起来。

师:可以用什么方法计算?

生:加法

师:算式是?

生:4+2=6

师:4加2等于6,你是怎么算出得数的?(提醒写数量单位)师:这里4表示什么?2表示什么?6表示?数量单位是?师:你为什么要用加法计算?

师小结:求一共有几只,要把两部分合起来,用加法计算。

5、解答正确吗?(板贴)

师:问题我们解决了,是不是可以休息啦?那我们还要做什么呢?

生:检查检查。

师:对了,小朋友真是细心的好孩子。

师:做完练习后,我们要检查检查,这样我们才能知道问题解答正确没有,那谁来告诉我应该怎么样检查?先检查什么?再检查什么?(生。。。。)师:首先,我们看算式里的数字有没有写错,左边4只兔子,右边2只兔子,算式没错。这幅图提出的问题是……(一共有几只?)求一共有几只,表示把两部分合起来,用加法计算,所以符号正确!再看计算结果有没有错,(没错)所以,我们的解答正确!最后,可别把我们的数量单位忘记啦,在解决问题的时候,一定要记得写上数量单位,这道题的数量单位是?(只)表示?(表示有6只兔子)。这个问题怎么答?让我们一起来口头回答:一共有6只。

6、同桌讨论解决问题需要用几个步骤?(反馈)

7.小结解决图画问题的一般步骤。师:我们在解决图画问题时,要先看图里有什么,再想想用什么方法解决,想的时候还可以用简单的符号或者图形代替原图画一画图意,明确该怎样解答后再写算式,解答完后,要检查是否解答正确。

8、书本上填空

师:刚才我们共同解决了有关小兔子的问题,请同学们把书本46页打开,也像老师这样把书本上的空填写完整。

三、练习巩固,解决问题。

1.出示企鹅图,让学生按照三步骤解答。

问:下面我们来看看企鹅,图里有什么?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6和7的组成教案

6和7的组成 【教学内容】:教材第41页 【教学目标】: 1、经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掌握6、7的组成,加深对10以内数的认识。 2、发展初步的动手实践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交流的意识。【教学重点】:了解6和7的组成。 【教学难点】:怎样有序地把6的5种组成方法摆出来。 【教具准备】:CAI课件、小圆片 【设计思路】: 6和7的组成是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一年级上册的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6和7后进行的,本节课是后面学习6和7的加减法的基础,在设计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数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而小学生也已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教学时从学生身边的事物出发,说一说自己身边的数,生活中用到的数,如何用数表示周围的事物等使学生感受数的意义,不仅让他们切实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而且也培养了学生的数感。 2、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学习方式,在教学中为学生提供充分参与数学活动的时间,通过充分的动手操作,让学生在亲身经历中掌握6和7的组成。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而且也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了自主探究的能力。 3、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设计听一听、猜一猜、玩

一玩等有趣的游戏活动,在活动中不仅发挥了学生的多种感官,又巩固了所学知识让学生学得轻松和愉快。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前面我们认识了两位新朋友6和7,请大家找一找我们周围哪些事物的个数可以用6或7来表示? (一周有7天,6只小鸟,6个桃子…… ) 2、我们生活中确实有很多的物体的个数可以用6或7来表示,数学王国的小猴子今天想和我们一起来研究6和7的组成(师板书课题)你们高兴吗? 【设计意图:用学生喜爱的小猴子串成一个故事情境,从而提出数学问题,让学生自主探索出6的组成。】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研究6的组成 :瞧,他来了投影出示(P 41例题1) (1) 了5个,还剩1个(投影演示),他把6分成几和几? 板书: 师指图学生说,领读6可以分成5和1,5和1组成6 (2)、小猴子又把第二行涂了几个,还剩几个(投影演示),它又把6分成了几和几?(板书) (3)、涂这些圆是有一定规律的,你们能猜出小猴子第三行想涂几个剩几6 5 1

6和7的认识与教学反思

《6和7的认识》教学设计与反思 株洲县白关镇沙堤小学曾春云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上册第42-43页。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和演示,使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数数量是6、7的物体,体会6、7的含义。 (2)了解6、7在自然数中的排列顺序,会比较相邻两数的大小;会读、会写这两个数。 2、能力目标: 通过学生观察、操作、表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问题意识和数学交流意识。 3、情感目标: (1)在教学过程中,渗透讲卫生、爱劳动、爱集体、与他人分工等方面的思想和情感教育。 (2)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6、7的基数和序数意义;规范书写。 教学难点:6、7的基数和序数意义。 教具准备:计数器、自制插图(第42页)。 学具准备:学具袋。 教学过程: 一、儿歌导入:

1、出示并齐读儿歌: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老虎没见着,看见小松鼠。松鼠尾巴长,一二三四五,五四三二一。 2、师:如果又来了两只小松鼠,你会数吗? 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认识6和7。 二、探究新知: (一)认识数字6、7 1、创设情境,学生数数和认数(出示插图) 师:图上的小朋友正在干什么?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看到这一情景,你有什么感受? 学生回答。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我们从小要做一个讲卫生、爱集体、爱劳动的小朋友。谁能说说图上有多少张桌子、椅子?有多少个人? 生:图上有6张桌子,7把椅子,7个人。 师:在小组内说说,你是怎样数教室的桌子数、椅子数和人数的? 学生4人为一小组交流。 师:谁能上台来说说你的数法? 学生汇报。 2、学生动手操作 师:请同学们从学具袋中拿出6个圆片、7根小棒摆图形,喜欢什么图形就摆什么图形? 学生展示自己所摆的图形。 师:同学们真聪明!摆出了各种各样的图形。其实,生活中处处

6和7的组成 教学案例与反思

6和7的组成 福清市高山中心小学翁婷 设计思路: 6和7的组成是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一年级上册的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6和7后进行的,本节课是后面学习6和7的加减法的基础,在设计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数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而小学生也已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教学时从学生身边的事物出发,说一说自己身边的数,生活中用到的数,如何用数表示周围的事物等使学生感受数的意义,不仅让他们切实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而且也培养了学生的数感。 2、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学习方式,在教学中为学生提供充分参与数学活动的时间,通过充分的动手操作,让学生在亲身经历中掌握6和7的组成。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而且也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了自主探究的能力。 3、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在巩固反馈阶段设计听一听、猜一猜、涂一涂等有趣的游戏活动,在活动中不仅发挥了学生的多种感官,又巩固了所学知识让学生学得轻松和愉快。 教学目标: 1.认识6和7的组成。 2.通过学生动手操作,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3.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1. 重点:掌握6和7的组成。 2. 难点:亲历6和7的有序组成过程。 教具准备: 教师准备:7只羊的卡片、小黑板(数学书第48页第1、2、3题)、魔术帽 学生准备:6个圆片或小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旧知。 1、出示:沸羊羊、慢羊羊、美羊羊、喜羊羊、灰太狼、暖羊羊、机械羊。

问:小朋友们,你认识它们吗?一共有几只小动物?(齐数) 你最喜欢谁呀? 2、师:想知道老师喜欢哪只羊吗?老师喜欢的羊是从右数起第6只,从左边数起第2只。是谁呀?(没错,就是知识渊博的慢羊羊。) 问:谁愿意像老师这样,把自己喜欢的羊的位置告诉大家,然后请大家来猜一猜你喜欢的是哪只羊? (请猜出来的小朋友带领大家数一数。) 3、问:那灰太狼排在了第几呀? (恩。灰太狼在这里。从左边数,它是第5个,从右边数,它是第3个。师带领学生一起数。)问:那谁能像老师这样,提一个数学问题问大家呢?(请两名学生提问) 你请一个小朋友来回答你的问题吧! 数数看。(生齐数) 【新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具体有趣的事物,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丰富的活动,感受数的意义体会数用来表示和交流的作用。通过让学生说出自己喜欢的羊的位置,请大家来猜,在这个数一数、猜一猜的过程中就复习有关基数和序数的知识。】 二、动手操作,尝试学习 1、(拿走灰太狼)师:小朋友们,如果我们要把这6只羊分成两组,可以怎么分呢?请拿出6个圆片或6根小棒来代替这6只羊分一分。开始吧。 (学生自由分圆片或小棒) 问:谁愿意到黑板上来分一分呢?(生板演并汇报,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来板书)。 追问:还可以怎么分呀? 【让学生把6只羊分分组这个比较有趣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孩子们通过自己动手摆,明白了数的组成,在摆的过程中,加深了对数的组成,并且能理解数的组成的意义】

6和7的加减法的教学反思

《6、7的加减法》教学反思 《6、7的加减法》一课是在学生学习了1-5的加减法和6和7的组成的基础上,也就是学生掌握了根据一幅图写出一个加法算式或一个减法算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那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认为有以下3个方面:①通过学习,学生能够根据一幅图写出两道有关系的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②掌握6、7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③初步感知加法交换律和加减法之间的关系。为了学生后续的学习,我把课的设计重点放在:根据一幅图写出两道算式上以及加法交换律的渗透和加减法的关系上。为了达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对课进行认真的设计。回顾课堂,几个小点还是有点值得回味的。 一、创设情境,引导操作,感受“一图两式”。 为了学生能充分感受“一图两式”,我安排了一次四人小组活动,组长按老师的要求摆好小棒。(把小棒按照5根和1根分成两堆)在学生根据小棒图提出数学问题后,教师要求全组小朋友按从左往右的观察顺序,列出一个解决问题的算式。反馈中板演:1+5=6 5+1=6 然后组织学生交流:为什么一个小棒图会有两个不同的算式?在问题的探讨中,学生感受到,观察的角度不同,得到的结果也是不同的,从而感知一幅图可以列出两道不同的算式。 二、再次操作,形成概念,渗透加法定律。 教师在黑板上摆圆片,学生根据图快速的写出两个加法算式。让学生在这一环节中进一步巩固和理解“一图两式”的意思。再一个目的就是学生根据教师摆出的直观图,自己独立列式,使学生能够由具体的实物抽象到看直观图列式,让学生经历了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培养了学生学了数学用数学的意识。在学生能正确列出算式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观察讨论。这两个算式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当学生得出两道题的加数交换了位置,得数不变的情况后,形成算式:1+5 = 5+1你认为在这两个算式的中间填上什么符号?齐读算式。那这样的算式你还能找几个吗?教师说一个算式,学生对一个算式。从而达到清晰建构: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他们的和不变。 本节课还有一些要改进的地方:

《6、7加法解决问题》教学反思.

《6、7加法解决问题》教学反思 2016-11-07 《6和7的加法解决问题》教学反思 解决问题一直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尤其是一年级的学生刚接触解决问题,对题目的题型、格式要求,理解有相当大的难度。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我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帮助学生分析、理解、掌握解决问题的格式与计算方法的选择上。理解大括号和问号的意义是本节课的关键。下面我针对我本节课教学反思如下: 这一节课,我首先创设情境引入课题,接着出示小白兔采蘑菇的画面:让学生观察后说一说图里有什么?也就是让学生找出数学信息。然后以认识新朋友的形式引出“大括号”,明确“大括号”表示的意思。接着在大括号的下面写上“?只”,让学生考虑问号表示的又是什么意思?大括号加上问号表示提出什么样的问题?通过步步追问让学生逐层理解,明确图意:“左边有4只,右边有2只,一共有几只?”然后让学生完整的说一说图意,再加上手势边比划边说一说图意,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大括号就是表示把两部分合起来,而大括号下面的.问号及几只就是问“合起来有多少只?”。就要把两边的只数合起来,所以用加法计算。本环节教学,我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通过用眼看一看,用口说一说,用手比划比划等多种不同的形式来帮助学生理解大括号和问号的意思,符合儿童的认知特点,更易于学生接受 在教授知识的同时,注重能力的培养和数学方法的学习。本课教学中,我重视了学生能力的培养,注重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动手写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整个教学围绕让学生掌握数学方法,明确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开展,紧紧抓住教材的编写意图,以图里有什么?怎样解答?解答的正确吗?这样的思路,有条理有步骤的来解决问题。特别针对解答后的检查让学生从一开始接触解决问题就养成检查的好习惯。为将来学习解决问题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最后通过三道不同的练习题巩固本节课内容。 本节中的不足:1、教师的引导还不能做到准确高效,提问没能达到精准,致使学生不能清楚明白提问的意思,教师语言不够精炼,不能用简洁的语句清楚的表达出要求和问题。2、有些环节没能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3、时间安排不合理,出现前紧后松的现象。

小学数学_美丽的秋天——6、7解决问题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美丽的秋天——解决问题 教学目的: 1.在寻找秋天的情境中学会用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简单的问题,体验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 2.理解图画式应用题中大括号、问号等数学符号的含义,能正确理解图意,并能列出正确的算式。 3.训练学生根据挂图正确表述语言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能正确的理解图意,并能正确的列出算式。 教学准备:ppt,卡纸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欣赏《秋天秋天多么美》。师:小朋友,这段音乐美不美?他向我们描述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今天老师带大家去寻找美丽的秋天(板书课题:美丽的秋天)老师还要请喜欢数学的你们帮我解决实际问题,大家有信心吗?(板书:解决问题) 二、发现问题、自主探究 活动一 1.瞧,果园里,柿树在霜天里把一身绿叶悄悄染红了,青绿的果实也渐渐变成了金红色,远远望去像一个个小灯笼。我们捡几片树叶回去做树叶画吧!谁想来捡树叶?(找两个小朋友到黑板粘树叶)谁来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预设:左边有3片树叶,右边有4片树叶。 2.说得真好,快看,还有一个新的数学朋友也跑来了呢。认识它吗?(画出大括号)知道它是什么意思? 你们说的都有道理,现在让我们来听听它的自我介绍吧!(老师带上大括号的头饰)大家好,我叫大括号,表示把两部分合起来是多少。今天,我还带来了一个新朋友问号呢,它表示要求的问题,(找一个孩子带上?头饰)来给大家打

声招呼吧!让学生说一说它是谁,表示什么。猜猜看,我们俩站在一起是什么意思? 对,它们在一起给我们带来了一个数学问题,谁能把我们从图中看到的和这个问题连起来完整地说一说? 预设:左边有3片树叶,右边有4片树叶。一共有几片树叶? 3.谁能用学过的本领解决这个问题? 预设:3﹢4=7(片),一共有7片树叶,为什么用加法计算?这里的3、4、7分别表示什么? 4.小朋友们你们可真厉害,不仅认识两个新朋友大括号和问号,还帮老师解决了一个实际问题。为了奖励大家,老师要带小朋友去摘柿子。(出示柿树的卡纸,画出大括号写上6个)你看到了什么? 预设:一共有6个柿子。 5.老师要请坐得最端正的小朋友上来帮忙摘柿子(小朋友摘柿子)现在你看到了什么? 预设:**摘了2个柿子。 我们的新朋友“?”跑到了上面,你看懂了吗?谁来说一说。 谁能完整的说一说,柿树告诉了我们什么,要求什么问题? 预设:一共6个柿子,摘了2个,还剩几个? 你能用学过的本领解决这个问题吗? 预设:6-2=4(个) 在这里为什么减2不减4?6,2,4分别表示什么? 6. 同学们不仅会用数学解决问题还理解了数学的意义。大括号和问号给我们带来了这么多问题。可是大家发现它们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吗?(第一道题“?”在“大括号”的下面,是求一共有多少,用加法计算。第二道题“?”在“大括号”的上面,是求还剩多少,用减法计算)为自己优秀的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6和7的组成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6和7的组成》教案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4页的例题、第48页第1题。 【教学目标】: 1、经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掌握6、7的组成,加深对10以内数的认识。 2、发展初步的动手实践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重点】:了解6和7的组成。 【教学难点】:怎样有序地把6的5种组成方法摆出来。 【教具准备】:小棒小圆片(1——7)的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同学领着小朋友做我来问你来答游戏,小朋友我问你5可以分成几和几,老师告诉你5可以分成4和1…… 2、我们玩4、5的对口令,我出1,我出3,1和3组成4…… 【设计意图:用对口令的形式进行复习,让原本枯燥的数的组成练习变得趣味横生,让旧知识成了新内容学习的扎实基础。】 3、师:前面我们认识了两位新朋友6和7,请大家找一找我们周围哪些物体的个数可以用6或7来表示。

生:自由发言:一周有7天,6只小鸟,6个桃子…… 4、师:我们生活中确实有很多的物体的个数可以用6或7来表示,数学王国的小猴子今天想和我们一起来研究6和7的组成(师板书课题)你们高兴吗? 【设计意图:用学生喜爱的小猴子串成一个故事情境,从而提出数学问题,让学生自主探索出6的组成。】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学习6的组成 (1)、研究6的组成 师:瞧,他来了投影出示(P44例题) 小猴子看到这些“○”他觉得不好看就把第一行上的6个“○”涂上了5个,还剩1个(投影演示),他想问大家一个问题,6可以分成几和几。 生:师指图学生说,领读6可以分成5和1。 师:小猴子又把第二行涂了几个,还剩几个(投影演示),把6可以分成了几和几,涂这些圆是有一定规律的,你们能猜出小猴子第三行想涂几个剩几个吗?同桌商量一下 生:小猴子第三行涂3个剩3个(投影演示)。 师:你太聪明了,大家夸夸他。 师:都是谁猜到了,请举手,真的很棒,你们想不想自己动手涂一涂呀! 生:想。

《6和7的加减法练习》教学反思

《6和7的加减法练习》教学反思Reflection on the teaching of addition and sub traction exercises of 6 and 7

《6和7的加减法练习》教学反思 前言:小泰温馨提醒,数学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空间以及信息等概念的一门学科,从某种角度看属于形式科学的一种,在人类历史发展和社会生活中,数学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学习和研究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基本工具。本教案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和针对教学对象是小学生群体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本周二,田校长说区教研员程红老师要来随堂听新老师的课,结果包括田校长、郑校长和文新的很多老师也都来到了我的课堂,让我既感到了有点受宠若惊,学校对我们新老师的发展是如此的重视;又觉得一下子紧张很多,第一次有这么多的老师来听我的课。课后,每个听课老师都给了我很多的意见,让我及时认识到了自己的很多不足之处。 这堂课的教学目标是: 1、进一步掌握6、7的组成,7以内的顺序,理解基数与序数的意义;理解加减法的含义,能正确理解图意,写出相关的算式,并能熟练地口算6、7的加减法;2在数一数、算一算、说一说等活动中理解算理,学会应用;3在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快乐;意识到爱护动物和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场景一:(教学数的顺序)多媒体出示一把尺子。 t:这是什么?(尺子)这把尺子上的有些数字都模糊了,请你来帮它添上数字?

按顺序来读。 (多媒体出示有规律的数组)让学生说说少了什么数字。 (四秒钟后消失) (1)1,2,3,5,6,7; (2)8,7,5,4,3,2,1.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被吸引住了,特别是让学生说说少了什么数字,都睁大眼睛找,且找到之 后有一种特别的兴奋感。这类题目,能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进来,体验成功之后的喜悦感。尺子的灵活应用,可以使学生掌握数的 顺序,也为以后要学得数轴作铺垫。特别是“0”起点的理解,有 的学生产生了矛盾,认为应该是从“1”开始,这里可以让学生有 一个直观的认识。在添数的时候,我的处理过于简单:指着刻度 线让学生说。以“0的后面是1”这样的形式让学生来说可以更好 的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场景二:(教学基数与序数)出示兔子图。 t:图上有什么?(很多兔子)一群兔子在做排队游戏,上 面有几只?下面有几只?左边有几只?右边有几只?(学生说, 老师和学生一起数) t:这时候又来了一只小白兔,它也加入了游戏的行列。仔 细观察,从上到下数,小白兔排在第几?从下往上数,小白兔排 在第几?(学生交流) t:你能像老师那样来提问题吗?还可以怎么问? s:从右往左数,小白兔排在第几?(学生回答,一起数)

6和7的组成教学设计

6和7的组成教学设计 李振东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6、7的组成 2.通过学生动手操作,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掌握6和7的组成 教具学具 1、卡片若干 2、学具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动物园要召开运动会,好多动物都来报名参赛了,数一数有多少个小动物?学生数一数有几个?6个再添上1个是几个啦?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6和7的组成。 二、问题引领 有6个小动物参加运动会需要分成两组,但是它们不会分组,想请同学们帮帮忙把它们分成两组该怎样来分? 1、教师找同学到黑板上来把6个小动物分成两组,下面的同学把分的结果写到本上。 2引导整理得出6组成, (重点强调:6可以分成1和5,可以分成2和4,可以分成3和3)并引导发现规律、帮助记忆。 3、拍手游戏 师生合拍6下,并相应说出6的组成,如:生1:我拍1,生二:我拍5,生1、2:1和5组成6,6可以分成1和5。 三、汇报交流 1、把7个小动物分成两组该怎样分? 让学生拿出7个小棒,把它们分成两堆,有几种分法?

2、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3、对口令:师生对:XXX,问问你,7能分成3和几?…… 四、当堂作业 1、游戏---找朋友 ⑴能组成6的两个数用线连起来。 2 1 3 5 3 4 ⑵能组成7的两个数用线连起来。 4 1 2 6 5 3 2、找朋友 五、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你都学到了什么?

6和7的组成教学反思 李振东 兴趣是培养学生最好的老师,是学好数学的最好方法,学生只有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才会专心听讲,积极思考,从而学到新的知识。在教学“6、7的组成”一课中,我采用了两种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在教学“6.7的组成”时我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 1、在教学中创设学生熟悉的情境,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学习数学 有趣的生活情景,有助于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体验用数学的乐趣。在教学中,我设计了一些生活情境,让学生在玩中轻松学习数学。例如:教“6的组成”时,我请同学上台,然后出示好看的小动物卡片图让学生将其分成两堆,孩子们踊跃参与,因为生活中分东西的场景很多,他们并不陌生。待分完后,又引导学生说一说6由几和几组成,并写出6的组成。接着两个同学一组进行拍手游戏巩固6的组成知识。这样不仅让学生很快掌握6的组成,还可以进行思想教育。在教学“7的组成”时,我又以动手实践的形式进行,每一个学生都爱动手,根据学生的这种心理,在教学中我采取“摆一摆”的形式,让学生在实践中边摆边写出7的组成。并通过对口令的活动加深了学生对7的组成的认识,为学习得数是7的加法做好铺垫。像这样同一内容的知识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抓住学生好奇的天性引起学习的积极性以及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不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2、在比赛中增长学生的学习信心,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学生的好胜心、自尊心强,爱表现自己,所以作为教师要经常给学生创造机会让他们充分表现,让他们在心理上得到满足,不断鼓励他们树立信心,增强勇气。如:在复习6、7的组成时,进行"夺红旗"比赛,先把学生分成两组,比赛写6、7的组成,比一比谁做得又对又快,从而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3、由于本人在教学方面还有很大的不足,驾驭课堂能力还不强,所以在以后的课堂中还要在备课上下功夫,不断努力来弥补自己的不足。

一年级数学《6、7的加减法》教案

第五单元:6、7的加减法 教学内容: 教科书p45—46及做一做,P48练习七第4、5、7题。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经历根据一幅图写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并算出得数的探索过程,感受交换两个相加的数的位置得数一样的客观事实。 2、正确计算得数是6、7的加法和6减几、7减几的减法。教学具准备: 学生准备7根小棒图、7朵小花;教师准备教学 一、复习: 1、数的组成:填一填 2、口算(1—5加减法),计算后指定一至二题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2+1= 1+2= 3+1= 1+3= 4+1= 1+4= 2+3= 3+2= 4-2= 4+0= 5-1= 2+1= 2-1= 4-1= 3-2= 5-0= 前面我们已经认识了6和7及6、7的组成,而且小朋友们都会计算得数是5以内的加减了,那6、7的加减法那么会算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6、7的加减法(教师板题)二、出示学习目标: 能正确计算得数是6、7的加法和6减几、7减几的减法。 三、新授: 1、6和7的加法:根据一幅图写出两个加法算式或两个减法算式。 (1)出示玻璃上的圆片图。同桌互相说说这幅图表示什么意思?怎样列式? (2)学生汇报、交流自己所写的加法算式,教师配合学生说的过程在黑板上板书:5+1=1+5= (3)先让学生计算5+1和1+5的得数然后说一说自己计算的方法。

(4)引导学生比较5+1=6和 1+5=6。 教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这两个算式什么相同,什么不相同? 学生:不相同。算式不相同?教师:大家都是根据同一组小棒,写出的算式,为什么两个算式不同? 学生1:因为都是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观察的。5+1 学生2:我先看到的是右边的1根小棒,后看到的是右边的5根小棒,所以写出来的算式是“l+5”。 教师:由于每个小朋友观察的角度不相同,所以写出的算式就不相同。 学生:在这两个算式中,相加的两个数相同,相加的得数相同;两个数在算式中的位置不相同。 2、6和7的减法: (1)出示圆片图,同桌说说这幅图表示什么意思?并写出算式,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2)指名说图意,并列式计算。(板书:6-1=5 6-5=1)(3)你是怎样想才会那么快就算出得数的?组成、想加算减等 (4)那请大家看一看,这一幅图写出了几个算式?你还能根据这样的图写出四个算式? (5)小练习:摆一摆,填一填。小棒图 ①学生摆小棒算5+2和2+5,并在算式后面的方框里填得数。 ②学生摆小棒算7-2和7-5,并在方框里填得数。 ③引导学生比较5+2=7和2+5=7、7-2=5和7—5=2的联系,重点引导学生说出根据一幅图可以写两道加法算式或两道减法算式和两道加法算式的联系。 ④引导学生根据摆和算的过程比较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教师:根据5+2=7和7-2=5,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分组讨论后交流:7-2=5和5+2=7两个算式有

6和7的认识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6和7的认识》 朱莎《6和7的认识》这节课的教学内容相对较多,包括使学生能正确地数出数量是6和7的物体的个数,会读写6和7;使学生知道7以内数的数序,会比较7以内数的大小,了解相邻数的概念等,其中前者是重点,7以内的数序及比较7以内数的大小为难点。 新课标中说到数学教学应该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针对一年级学生爱听童话故事的特点,所以课堂开始我以一首童谣吸引学生注意力,整节课更以小松鼠来学校和大家交朋友为故事情节贯穿始终,把学生带入情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来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 在引导学生理解6和7的基数含义这部分内容时,出示了教材中小朋友打扫卫生的主题图,由学生看图数数引出6和7,同时让学生数生活中或者家里的一些可以用6和7表示的事物,最后让学生自己拿出小棒,摆出自己喜欢的图案。接着通过课件演示的形式让学生学写6和7。 关于6和7的顺序,我设计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珠算图,让学生跟着珠算演示图数数,第二部分展示了一把弄断的尺子,让学生按顺序填出空缺的数字,同时在这里引入相邻数概念。 接着是重点比较5、6、7的大小,我用了一组水果图,首先是看图写数,接着比较两种水果数量的多少。 由于一年级学生好动,在课堂上无法坚持太久,所以我在讲解6、7的序数意义的时候先安排了一个“按要求做动作”的游戏,本来是点几名同学到台上表演,但试教后发现比较耽误时间,所以组里老师提议以组为单位来开展游戏,这样学生的参与度更高,也节约了时间。在这一环节中,学生热情很高,气氛活跃。做完游戏后,我出示了教材中的金鱼图,从游戏入手到做题,相对来说学生更容易理解。 整节课下来,相对来说气氛比较活跃,大部分学生能够在老师的引导下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基本算达成了教学目标,但在实际教学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 1、在要学生数一数家中的有关数量是6和7的事物时,学生仍不能准

6和7的解决问题(加法)教学反思

《6和7的加法解决问题》教学反思 巴马二小黄凤娇 解决问题一直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尤其是一年级的学生刚接触解决问题,对题目的题型、格式要求,理解有相当大的难度。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我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帮助学生分析、理解、掌握解决问题的格式与计算方法的选择上。理解大括号和问号的意义是本节课的关键。 下面我针对我本节课教学反思如下: 这一节课,我首先创设情境引入课题,接着出示小白兔采蘑菇的画面:让学生观察后说一说图里有什么?也就是让学生找出数学信息。然后以认识新朋友的形式引出“大括号”,明确“大括号”表示的意思。接着在大括号的下面写上“?只”,让学生考虑问号表示的又是什么意思?大括号加上问号表示提出什么样的问题?通过步步追问让学生逐层理解,明确图意:“左边有4只,右边有2只,一共有几只?”然后让学生完整的说一说图意,再加上手势边比划边说一说图意,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大括号就是表示把两部分合起来,而大括号下面的问号及几只就是问“合起来有多少只?”。就要把两边的只数合起来,所以用加法计算。本环节教学,我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通过用眼看一看,用口说一说,用手比划比划等多种不同的形式来帮助学生理解大括号和问号的意思,符合儿童的认知特点,更易于学生接受。 在教授知识的同时,注重能力的培养和数学方法的学习。本课教学中,我重视了学生能力的培养,注重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动手写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整个教学围绕让学生掌握数学方法,明确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开展,紧紧抓住教材的编写意图,以图里有什么?怎样解答?解答的正确吗?这样的思路,有条理有步骤的来解决问题。特别针对解答后的检查让学生从一开始接触解决问题就养成检查的好习惯。为将来学习解决问题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最后通过三道不同的练习题巩固本节课内容。 本节中的不足:1、教师的引导还不能做到准确高效,提问没能达到精准,致使学生不能清楚明白提问的意思,教师语言不够精炼,不能用简洁的语句清楚的表达出要求和问题。2、有些环节没能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3、时间安排不合理,出现前紧后松的现象。

一年级数学上册和解决问题教学反思

一年级数学上册《6和7解决问题》教学反思 解决问题一直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尤其是一年级的学生刚接触解决问题,对题目的题型、格式要求,理解有相当大的难度。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我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帮助学生分析、理解、掌握解决问题的格式与计算方法的选择上。 首先,教学用加法解决问题。我先出示小白兔采蘑菇的画面,让学生观察后说一说看到了什么,也就是解决问题的两个条件,再以认识新朋友的形式出示大括号,接着在大括号的下面写上?只,让学生议论大括号表示什么,问号及“只”表示的又是什么意思,小结的时候我边讲解边用类似于大括号的手势把两边的人物合在一起,从而让学生明确大括号就是表示把两边的物体数量合起来,而大括号下面的问号及几只就是问“合起来有多少只?”。问题“不知道两边一共有多少只?”就要把两边的只数合起来,所以用加法计算。 接着,教学减法计算。出示青蛙跳水图,在前面教学解决加法问题的基础上,学生初步理解了大括号的作用,教学的重点放在认识大括号下面的数量及部分数位置的问号上。我先让学生找一找大括号,说一说大括号表示什么,让学生明确大括号一样是表示两边物体的数量,大括号下面有数字,就是表示已经知道总的有多少个,再让学生观察分析画面中和上一题加法不同的地方,知道加法中原来两边都已经知道数量是多少,现在其中的一部分有问号,也就是说其中的一部分物体不知道数量是多少,让学生讨论明确已经知道总数及其中的一部分数,求另一部分数要用总数扣掉已经知道的那一部分数,所以用减法计算。 最后,在练习的时候,我出示企鹅图,让学生用足够的时间观察比较两幅画面,找到大括号和问号,想一想它们分别和哪一道题的形式一样,大括号表示什么,问号在哪里,要问的问题又是什么,应该怎么样选择正确的计算方法。实践证明,通过这种形式的练习,学生很快地掌握了解决加减法问题的格式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最新范本,供参考!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6和7的组成》教学设计

《6和7的组成》 一.教科书第41页6、7的分与合内容教学目的:体会分与合的思想,比较熟练地掌握数6、7的组成,加深对10以内数的认识。2、使1、使学生学生在活动中培养合作学习的意识和动手实践的能力,并在相互交流中探索简单规律,逐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3、通过游戏情境的学生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和想象、创新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在掌握10以内数的组成过程中,形成“分”与“合”的思想教学难点:形成“分”与“合”的思想,为以后的加与减的学习打基础。 三.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引导法、激趣法 四.教具、学具准备:课件、教科书等 一,复习引入 1.同学们我们之前都学过了哪些分合式呢?学生回答:2,3,4,5的分合式。 那么我们一起来说说它们的分成和组成吧! 2.哇!我们认识了这么多的分合式,那我们一起来用分合式来玩一个碰球游戏吧!先用5来玩碰球游戏吧!要使我们的球碰到一起和起来是5的哟。<游戏:师我说嘿!嘿!我的1球碰几球,学生说:嘿!嘿!你的1球碰4球。以此类推,一直碰到2的分合式>。同学们这个游戏好玩吗?那么我们接下来学校新的数字的分合式之后再来玩碰球游戏吧。 二,探究新知 1, 6的组成 打开课件,同学们看第一条的圆片里共有几个圆片,(学生回答:6<5 1)那么它分为几个蓝色的?几个白色的?<学生回答5个蓝色的,1个白色的> 师:那么我们就说6可以分成5和1(板书:6<5 1) 那么我们来说说第二组的圆片可以怎么分?(学生回答:可以分成4个蓝色和2个白色

的)教师操作课件,师那么6可以分成4和2—(板书6<4 2)第三第四组教法同上(板书:6<3 3,6<2 4,6<1,5) 师带读6的分成与合成,学生在自己读一遍。 ②师:看到这些分法,你们发现了什么?我们可以将这些分法总结成这样三种(板书:6<5 1,6<1 5。6<4 2,6<2 4。6<3 3。) 2,7的组成 ①同学们再看看我这里有7个正方体,把他们分成两堆,有几种分法呢?(学生按规律,依次回答,教师板书:7<6 1,7<5 2, 7<4 3,7<3 4,7<2 5,7<1 6,) 师带读7的分成与合成,学生在自己读一遍. ②总结7的分法。(7<6 1 ,7<1 6。7<5 2,7<2 5。7<4 3,7<3 4。) 师:看到这些分法,你又发现了什么? 三,巩固练习 1.P41做一做,请同学们先把做一做里的题做好,老师再请几个同学上来讲台做题,做完教师评讲。提高训练:1填一填,2,填一填。P43,请同学们先把练习九第四题做一做,做完老师打开课件评讲。 四,游戏巩固 1,好,今天我们又多学习了6和7的分合式,那么我们一起来玩6和7的碰球游戏吧!(师:嘿,嘿,我的一球碰几球,生回答:你的一球碰6球~~~) 五,课堂总结, 师:请问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学生回答:6和7的分合式。师:你们都学会了吗?

小学一年级数学 6和7的组成及其加减法教案

6和7的组成及其加减法教案 一年级数学教案 教学内容:第45-46页做一做练习七,第4-8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够根据一副图写出两到有联系的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并计算出得数。 2、掌握6和7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3、使学生能够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6、7的组成及加减法 一、6和7的组成: (1)拿出6个门个类似学具,让同桌两个人合作,一个人分一分,另一个人写一写,写出6的组成,然后集体汇报。 (2)教师提供1至7的物体图片,让学生将合起来是6的图片用线连一连,如1和5合起来是6。然后再小结6的组成。 (3)教师提供点子图,有的有1点,有的有3点,让学生继续画点子,要合起来是6。然后再小结6的组成。 注意:在小结6和7的组成,要简洁有序。 练习巩固: (1)师生对口令。 (2)同桌互相拍手,记组成。 (3)在方块里填数

(4)填表: 小明参加套圈比赛,每人6个圈,套上的如下表,请学生说说没套上的。 套上的圆圈数 3 5 1 2 4 没套上的圆圈数 ●二、6和7的加减法 (1)复习 6和7的组成 (2)请学生拿出总数是6(7类似)的红花、黄花 以小组为单位,看图相互说说得数是6的加法。集体汇报 (3)根据6的组成直接说得数是6的算式。 (4)从数字卡片中找数字,编编得数是6的加法算式。 注意:学生的汇报,教师要引导他们有序地说,同样教师的板书也要简洁有序在加法的基础上,再来写减法算式 ●三、练习巩固提高: 1、(1)看图,说说图意,再写算式。 (2)口算,其中抽取几题让学生说说算理。 (3)游戏:找朋友等 (4)听算式,举得数卡片。 ( 5)同桌相互出题,考考对方

6和7的加减法教学反思

6和7的加减法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在学习了1-5的加减法和6和7的组成的基础上,学习6和7的加减法。教学时让学生充分动手操作,在摆一摆,写一写,说一说的环节中展开学习活动。课堂教学中渗透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以及自主学习意识的培养。 一、在教学6.7加减法时,我首先复习6、7组成,目的是为后续学习6.7的加减法做铺垫,利用拍手的方式把学生很快引入课堂学习中来。结合情境,引导学生理解图意,充分感受“一图两式”。感知根据一幅图可以列出两道不同的算式。接下来让学生运用知识的迁移结合情境图独立地解决得数是7的加法问题,进一步巩固和理解“一图两式”的意思。并让同学进行讲解怎样看图列式的,又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看图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这一环节的教学,使学生进一步从感知中树立“一图两式”的概念。这样处理,既给学生提供了观察的时间又有充足的思考余地,而且还有意识地渗透有序、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数学思想。 二、在教学设计中,我把6 和7的加减法分开处理,先教学加法进行巩固。再教学减法进行巩固,这样,学生能够在很扎实的理解加法的“一图两式”的前提下,进一步学习减法。在最后的练习中,出现了看一幅图列一道加法算式和一道减法算式的练习 (3+3=6,6-3=3),使学生能够整体、全面地理解巩固新知识。 三、本节课还有一些要改进的地方:

1、对于4+2和2+4的同一幅图,设计意图是根据一样的图,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得出不同的算式。但是在教学中有些学生还是不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原因是教师在引导学生看图的过程中,叙述问题语言表达的不够精炼、准确,有的学生没听清,所以教师又重新开始复述。让学生从理解到体验明白一图两式的由来。 2、学生是第一次接触到一图两式,本节课学生对加法的理解比较透彻。但对减法的理解,还有个别学生分不清总体和部分的关系,原因是在教学时间分配上,理解减法的时间较少,对减法部分还应该让学生充分的说说一图两式的列式根据,对加法意义的理解时间应该相应减少。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6和7的组成》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6和7的组成》 教案 更多相关教案请点击【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6和7的组成》教案(一)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6和7的组成教案和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6和7的组成 教学目标: 1、掌握6、7的组成。 2、培养学生观察、动手操作、口头表达及迁移类推能力。 教学重难点:有规律的掌握6、7的组成。 教学具准备:教学挂图、数字卡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按顺序数17,倒数17 2、填数: 0 1 ( ) 3 () 5 ( ) () 3、猜数游戏:5后面是谁?6后面是谁? 4、比一比,填一填: 3( )2 5( )7 7( )6 1( )0 6( )4 5( )5

4( )7 1( )6 6( )3 二、探究新知 1、学习6的组成:和5,重点讲5和1,4和2,3和3分别组成6。12和4组成6可引导学生直接由前面相应的组成去推出 (1)给P44圆片图涂颜色。 (2)汇报不同的涂色方法,指名说表示什么?即把6分成几和几?大家都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 (3)说说6的组成,齐读一遍。 (4)说说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6的组成。 (5)动手用你喜欢的方法(摆小棒、数字卡片、小花等) 来表示6的组成。 2、学习7的组成: (1)你试试用学习6的组成的方法来学习7的组成。(学生自己摆学具) (2)指名说说你是把7分成几和几?几和几组成7?(教师板书7的组成) (3)用自己的好方法记住7的组成。 三、演练提高 1、找好朋友:游戏可多样 师:我们来找6的组成。

师:1的朋友在哪里呀,在哪里? 生(伸出5个手指)对:1的朋友在这里呀,在这里。 1和5组成6。 (7也用同样方法来巩固练习) 2、做一做:P48 练习七第1题 四、总结拓展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知识?你记住了什么? 课后小记:学生对这些数字非常熟悉,因此学起来 很轻松。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6和7的组成》教案(二)【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4页的例题、第48页第1题。 【教学目标】: 1、经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掌握6、7的组成,加深对10以内数的认识。 2、发展初步的动手实践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重点】:了解6和7的组成。 【教学难点】:怎样有序地把6的5种组成方法摆出来。 【教具准备】:小棒小圆片 (17)的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用6和7的加减法解决问题教学反思

《用6和7的加减法解决问题》教学反思《用6和7的加减法解决问题》这节课,在教学中我注重体现新课标对解决问题教学中“注重情境创设,紧密联系儿童生活实际”的教学理念,有以下三个突出特点: 1.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求知欲。针对一年级学生喜欢小动物的心理,整节课以小动物为主线,以儿童喜闻乐见的“小动物们”为主线,创造性的拆分情境图,努力做到情境图动态化弥补传统教学手段的不足,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使学生思维活跃,兴趣盎然,积极参与,引领学生体验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2.调动多种感官,帮助理解,然后,教学用加法解决图画问题。我先出示小白兔采蘑菇的画面:让学生观察后说一说图里有什么?也就是解决问题的两个条件。再以认识新朋友的形式引出“大括号”,明确“大括号”表示的意思。接着在大括号的下面写上“?只”,让学生考虑问号表示的又是什么意思?大括号加上问号表示提出什么样的问题?通过步步追问让学生逐层理解,明确图意:“左边有4只,右边有2只,一共有几只?”然后让学生完整的说一说图意,再加同学们的表演说一说图意,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大括号就是表示把两部分合起来,而大括号下面的问

号及几只就是问“合起来有多少只?”。就要把两边的只数合起来,所以用加法计算。并且在学生学习了新知之后,再让学生背诵儿歌,自然过渡到知识的运用,既无声组织了课堂纪律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整节课的教学,我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通过用眼看一看,用口说一说,同学演一演,多种不同的形式来帮助学生理解大括号和问号的意思,符合儿童的认知特点,更易于学生接受。 3.在教授知识的同时,注重能力的培养和数学方法的学习。本课教学中,我重视了学生能力的培养,注重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整个教学围绕让学生掌握数学方法,明确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开展,紧紧抓住教材的编写意图,以图里有什么?怎样解答?解答的正确吗?这样的思路,有条理有步骤的来解决问题。 尽管自己认真钻研教材,研究学生,精心设计,但在实际课堂中还存在明显的不足,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注意与改正。最明显的就是在评价方面评价语言单调,缺乏数学思想、方法等实质性评价。在孩子回答正确时,我只会说“你真棒”“你说的真好”。而不会就学生所叙述的内容说出好在哪,也没有及时把握住学生回答的契机及时调整课堂预设。比如,在教学加法时,我问:“谁能把这幅图的意思和所求的问题连起来说一说?”时,有一个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