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融合终端产品手册-智芯公司

智能融合终端产品手册-智芯公司
智能融合终端产品手册-智芯公司

智能融合终端

使用说明书

北京智芯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2019年制

目录

1 产品概述.......................................................................................................................- 1 -

1.1 产品简介................................................................................................................- 1 -

1.2 智能融合终端架构及应用场景............................................................................- 2 -

1.3 执行标准................................................................................................................- 2 -

2 主要技术指标...............................................................................................................-

3 -

2.1 工作电源................................................................................................................- 3 -

2.2 后备电源................................................................................................................- 3 -

2.3 环境指标................................................................................................................- 3 -

2.4 接口........................................................................................................................- 4 -

2.5 通信协议................................................................................................................- 5 -

2.6 系统及软件要求...............................................................................................- 5 -

3 业务功能要求...............................................................................................................- 6 -

3.1 数据采集功能...................................................................................................- 6 -

3.2 基本业务功能...................................................................................................- 8 -

3.3 高级应用功能................................................................................................ - 11 -

4 安装............................................................................................................................ - 12 -

4.1 外形图纸............................................................................................................. - 12 -

4.2指示灯与端子定义.............................................................................................. - 13 -

4.3 安装与准备......................................................................................................... - 16 -

5 运输与储存................................................................................................................ - 17 -

6 售后服务.................................................................................................................... - 1

7 - 附录A 常见问题及故障分析 .......................................................................................... - 1

8 -

1产品概述

1.1 1.1 产品简介

智能融合终端是智慧物联体系“云管边端”架构的边缘设备,具备信息采集、物联代理及边缘计算功能,支撑营销、配电及新兴业务。采用硬件平台化、功能软件化、结构模块化、软硬件解耦、通信协议自适配设计,满足高性能并发、大容量存储、多采集对象需求,集配电台区供用电信息采集、各采集终端或电能表数据收集、设备状态监测及通讯组网、就地化分析决策、协同计算等功能于一体的智能化融合终端设备。

智能融合终端产品主控模块基于“国网芯”SCM701主控芯片设计,采用Cortex-A7架构单芯4核处理器、主频1.2GHz,外围集成2GB DDR3和8GB FLASH存储器,为硬件平台化奠定坚强基础,同时采用实时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Linux3.10),搭建了一个可靠性高、速度快、存储容量大、开放性强的智能配用电台区终端平台。

智能融合终端支持配电和用采系统通信协议,远程通信支持以太网、4G公网及微功率无线的通信方式将数据分别上送配电主站和用采主站,下行通过电力线载波、RS-485与电能表及一次设备进行通信,支持远程升级。外围功能模块采用专用通信、采集、计量、控制等芯片,配合低功耗MCU实现无线通信、电力线载波通信、状态量采集和控制等功能。计量采用工业级交流采集测量芯片ATT7022E,保证了宽温度范围内的精度要求。

终端定位于低压配用电物联网核心,采用平台化硬件设计和边缘计算架构,支持就地化数据存储与决策分析。终端采用模块化、可扩展、低功耗、免维护的设计标准,适应复杂运行环境,具有高可靠性和稳定性。终端采用统一标准的系统开发环境,实现软、硬件解耦。终端功能以应用软件方式实现,满足配网业务的灵活、快速发展需求。

1.2 1.2 智能融合终端架构及应用场景

图1:智能融合终端架构及应用场景

1.3 1.3 执行标准

?配电台区信息采集终端融合技术方案

?GB/T2423.1-2008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A:低温

?GB/T2423.2-2008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B:高温

?GB/T 2423.3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C: 恒温湿热方法?GB/T 2423.9-2001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Cb:设备用

恒定湿热

?GB-T 2423.10-2008试验Fc和导则:振动(正弦)

?GB/T 4208 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GB/T 5095电子设备用机电元件基本试验规程及测量方法

?GB/T 11022 高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标准的共用技术要求

?GB/T 13729 远动终端设备

?GB/T 14285 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

?GB/T 14285 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

?GB/T 14598 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

?GB/T 15153远动设备及系统

?GB/T 17626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

?DL/T 500 电压监测仪使用技术条件

?DL/T 645多功能电能表通信协议

?DL/T 721配电网自动化系统远方终端

?Q/GDW 1639-2014 配电自动化终端设备检测规程

?Q/GDW 1376.1-2013 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通信协议第1部分:主站与采集

终端通信协议

?Q/GDW 1376.2-2013 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通信协议第2部分:集中器本地

通信模块接口协议

?国家电网公司配电自动化DLT 634.5101-2002规约实施细则

?国家电网公司配电自动化DLT 634.5104-2009规约实施细则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第14号令《电力监控系统安全防护规定》

?国家能源局国能安全[2015]36号《电力监控系统安全防护总体方案》

2主要技术指标

2.1工作电源

智能融合终端:使用交流三相四线制供电,在系统故障(三相四线供电时任断二相电)时,交流电源可供终端正常工作。

1)额定电压:AC220V/380V,50Hz;

2)允许偏差:-20%~+20%;

3)终端上电、断电、电源电压缓慢上升或缓慢下降,均不误动或误发信号,当电源恢

复正常后自动恢复正常运行;

4)电源恢复后保存数据不丢失,内部时钟正常运行。

2.2后备电源

1)终端采用超级电容作为后备电源,并集成于终端内部。当终端主电源故障时,超级

电容能自动无缝投入,并维持终端及终端通信模块正常工作至少3分钟,具备与主站通讯3次完成上报数据的能力;

2)失去工作电源,终端应保证保存各项设置值和记录数据不少于1年;

3)超级电容免维护时间不少于8年。

2.3功耗

1)终端整机工作功耗:≤25 VA;

2)交流工频电量每一电流回路功耗:≤0.75VA。

2.4环境指标

参比温度为23?C;参比湿度为40%~60%;

环境温度、湿度见表1,本终端满足C3级要求。

表1:工作场所环境温度和湿度分级

终端具备1路本地连接HPLC模块、微功率无线通信模块或载波无线双模模块,通信接口应同时支持UART和ETH,支持速率115200bps以上;

终端具备4路开关量输入接口,可采集变压器档位、断路器位置状态、柜门开合状态、水位、烟感等信号;

终端具备1路蓝牙,用于本地运维设备,支持蓝牙4.2及以上;

终端具备1路北斗接口,用于本地地理位置信息采集和对时。

2.6通信协议

2.6.1终端远程通信

终端远程通信应支持DL/T634.5 101、DL/T634.5 104、DL/T 698.45协议。

2.6.2终端本地通信

终端本地通信支持DL/T698.44、Modbus、DL/T 698.45、DL/T 645、Q/GDW 1376.2协议。

2.7系统及软件要求

2.7.1设备管理

1)终端支持进程管理、内存管理、文件系统、网络管理、虚拟化;

2)终端支持本地/远程查询终端设备硬件信息,至少包括设备名称,硬件版本信息,设

备通信接口信息,MAC地址,内存信息,存储信息;

3)终端支持本地/远程查询终端设备软件信息,至少包括操作系统(内核)、容器、APP

信息,设备状态,设备启动时间,设备当前时间;

4)终端支持设置和查询终端告警门限,至少包括CPU占用率、内存占用率、存储占用率

等;

5)终端支持系统异常信息上报,异常信息至少包括终端CPU占用率越限、内存占用率越

限、内部存储空间不足、终端复位等;

6)终端支持终端网络配置的修改和查询;

7)终端支持监测通信网络状态,状态异常时主动尝试恢复。

2.7.2日志管理

1)终端日志至少包括系统日志(用于监测设备的运行状态)、操作日志(用于记录用户

所执行的所有操作记录)和安全日志(记录用户登陆、注销等活动),日志记录不可

2)终端支持查询日志的详细内容,查看备份的日志时不能影响当前的日志记录;

3)终端具备日志导出功能;

4)终端具备通过主站远程召测日志功能;

5)终端日志存储时间至少为6个月。

2.7.3容器管理

1)终端支持4个及以上容器数量,单个容器应支持部署多个应用软件;

2)终端支持配置和修改容器资源,包括CPU核数量、内存、存储、接口,配置和修改容

器资源应不影响已部署应用软件的运行;

3)终端支持查询容器信息,包括容器列表、容器版本信息、容器运行状态;

4)终端支持容器本地及远程启动、停止、安装、卸载;

5)终端支持容器监控功能,包括容器重启、存储资源越限、CPU占用率、内存占用率等

情况,容器重启、存储资源越限应上报告警,CPU占用率、内存占用率越限应上报告警并重启容器;

6)终端支持容器本地及远程升级,升级过程中支持断点续传;

7)终端支持容器间通信和数据交互。

2.7.4应用软件及管理

1)应用软件设计应与硬件解耦,支持独立开发;

2)终端支持应用软件本地及远程启动、停止、安装、卸载等功能,操作过程中不能影响

已部署应用软件的运行;

3)终端支持查询应用软件信息,包括应用软件列表,应用软件版本信息、应用软件运行

状态、CPU占用率、内存占用情况;

4)终端支持监测应用软件异常的功能,包括应用软件重启、CPU占用率超限、内存占用

率超限;

5)终端支持应用软件本地及远程升级,升级过程中支持断点续传;

6)应用软件应由专业机构测试验证并统一发布。

3业务功能要求

3.6数据采集功能

3.1.1交流模拟量采集

终端标配电压、电流等模拟量采集功能,测量电压、电流、功率、功率因数等。交流模拟量采集要求应符合《国家电网运检三[2017] 6号国网运检部关于做好“十三五”配电自动化建设应用工作的通知》和《Q/GDW 1374.1—2019中4.9.2.4》的要求。

3.1.2开关量采集

终端能采集4组开关量变位信号,可用于采集变压器低压总断路器位置状态、脱扣状态、柜门开合状态等信号,发生变位时应记入内存,并在最近一次主站查询时向其发送该变位信号或终端主动上报。

3.1.3配变监测

终端能实时(间隔不大于1s)采集配变低压侧总的三相电压、电流,实现基本配变监测功能:

1)三相电压、电流有效值及2-19次谐波分量;

2)电压偏差、频率偏差;

3)三相电压/电流不平衡率;

4)电压合格率统计;

5)分相及三相有功、无功功率、四象限累积电量;

6)台区变负载率。

3.1.4电表数据采集

采集数据类型:采集各电能表的实时电能示值、日零点冻结电能示值、抄表日零点冻结电能示值,电能数据保存时应带有时标。

1)终端具有监测电压偏差及统计电压合格率和电压超限率的功能;

2)对被监测电压采用有效值采样,采样周期至少每秒1次,并作为预处理值储存。1min

作为一个统计单元,取1min内电压预处理值的平均值,作为被监测系统即时的实际运行电压;

3)具有按月和按日统计的功能,包括电压合格率及合格累计时间、电压超上限率及相

应累计时间、电压超下限率及相应累计时间,至少能储存前一月和当月,前一日和当日的数据。

数据采集方式:

1)实时采集。终端直接采集指定电能表的相应数据项,或采集采集器存储的各类电能

数据、参数和事件数据;

2)定时自动采集。终端根据主站设置的抄表方案自动采集采集器或电能表的数据;

3)自动补抄。终端对在规定时间内未抄读到数据的电能表应有自动补抄功能。补抄失

败时,生成事件记录,并向主站报告。若电能表不支持日冻结和曲线数据,终端应

通过设定的用户类型,定时读取电能表实时数据,作为冻结电量。对于智能电能表,终端每天零点5分起读取电能表的日冻结和曲线数据并存储,终端应补抄最近3天的日冻结数据。终端抄读电能表次月1日零点的日冻结数据,转存为上月的月冻结数据。终端应补抄当天曲线数据。

4)电能表事件采集与上报:通过周期采集和电能表主动上报方式实现电能表事件采集。

3.1.5重点用户采集

终端能按要求选定某些用户为重点用户,按照采集间隔1h生成曲线数据。

3.1.6电能表运行状态监测

终端能够监测电能表运行状态,可监测的主要电能表运行状况有:电能表参数变更、电能表时间超差、电表故障信息、电能表示度下降、电能量超差、电能表飞走、电能表停走、相序异常、电能表开盖记录、电能表运行状态字变位等。

3.1.7电能质量监测

终端可通过RS485等通信接口与智能电容器、智能换相开关等电能质量治理设备进行通信,实现智能电容器和换相开关等治理设备容量、投切状态、共补/分补电压等信息监控。

3.1.8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监测

终端可通过RS485等通信接口与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进行通信,实现对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的分/合状态、剩余电流值、电压/电流和事件报警等信息的监测;可通过载波等通信方式实现用户侧运行状态等信息的远程采集和管理。

3.1.9变压器状态监测

终端可对油浸式变压器的油温、油浸式变压器的瓦斯保护状态、有载调压/调容变压器的档位状态、干式变压器的绕组温度、干式变压器的风机状态等变压器状态信息进行监测。

3.1.10环境状态监测

终端可通过配置温度、湿度传感器实现对户外配电箱、配电站和箱式变电站的温度、湿度信息的监测,可配合风机等设备自动调节。

3.7基本业务功能

3.2.1数据记录及远传

1)配电台区(含低压系统设备)失电、故障等事件发生时,终端应实时自动记录、上

传和追忆;

2)终端应实时记录采集的模拟量数据,并每15min主动上送配电自动化主站(以下简

称主站)。主动上送的模拟量数据可设置。当地记录数据至少包括变压器低压侧三相电压、三相电流;三相有功功率,三相正、反向无功功率,有功电量,正、反向无功电量;电压偏差、频率偏差;三相电压/电流不平衡率;电压合格率统计;台区变负载率。

3)终端应循环存储不少于1024条事件顺序记录,采用文件传输方式上送最新的1024

条记录模拟量数据曲线,记录至少保存30天。

3.2.2数据统计

终端统计按日统计并记录,统计时间1年,统计数据支持配电自动化远方调用,终端应统计数据包括:

1)常规统计数据:总、尖、峰、平、谷的有功电量和正、反向无功电量;平均负荷率;

日重过载次数及时段;日运行时间;

2)极值统计:三相电压最大、最小值,三相电流最大、最小值及出现时间;功率因数

最大、最小值及出现时间;三相电压、电流畸变率最大值,电压、电流不平衡度最大值及出现时间;

3)电压监测统计:电压监测统计以1min作为一个统计单元,取1min内电压预处理值

的平均值,参照DL/T 500标准相关功能要求,并具有下列功能:记录保存按月、按日累计各相别电压合格率;记录保存按月、按日累计各相别电压偏差超上限和超下限累计时间;计量15分钟平均电压。

3.2.3数据管理和存储

1)终端能按要求对采集数据进行分类存储,如日冻结数据、抄表日冻结数据、曲线数

据、历史月数据等。曲线冻结数据密度由主站设置,最小冻结时间间隔为1h;

2)应能分类存储的数据有:每个电能表的62个日零点(次日零点)冻结电能数据、12

个月末零点(每月1日零点)冻结电能数据、实时及每日曲线数据完整。

3.2.4终端事件记录

1)终端能根据设置的事件属性,将事件按重要事件和一般事件分类记录。事件包括终

端参数变更、抄表失败、终端停/上电、电能表时钟超差、电能表停电等;

2)当采用双工传输信道时,终端应主动向主站发送告警信息;当采用不具有主动上报

的远程信道时,终端在应答主站抄读电能量数据时将请求访问位(ACD)置1,请求

主站访问。终端应能保存最近500条事件记录。

3.2.5参数设置和查询

1)时钟召测和时钟对时

终端可接收主站或本地手持设备的时钟召测和对时命令。终端应能通过本地信道对系统内采集器进行广播对时,或对电能表进行广播校时。终端可主动向主站发起对时请求。终端可通过北斗、GPS或移动网络进行时钟同步完成对时。终端对时方案见Q/GDW 1373—2019。

2)终端参数设置和查询

可主站远程及手持设备本地设置和查询下列参数:

a)终端档案,如采集点编号等。

b)终端通信参数,如主站通信地址(包括主通道和备用通道)、通信协议、IP地址、

振铃次数、通信路由、录入经度和纬度等。

3)抄表参数

可远程或本地设置和查询抄表方案,如终端采集周期、抄表时间、采集数据项等。3.2.6本地功能

1)本地状态指示

应有电源、工作状态、通信状态等指示。

2)本地维护接口

提供本地维护接口,支持手持设备设置参数和现场抄读数据,并有权限和密码管理等安全措施,防止非授权人员操作。

3.2.7终端维护

1)自检和异常记录

终端可自动进行自检,发现设备(包括通信)异常应有事件记录和告警功能。

2)初始化

终端接收到主站下发的初始化命令后,分别对硬件、参数区、数据区进行初始化,参数区置为缺省值,数据区清零。

3)远程软件升级

终端支持主站对终端进行远程在线软件下载升级,并支持断点续传方式,但不支持短信

通信升级。升级须得到许可,并经ESAM认证后方可进行。

4)模块信息

终端能读取并存储无线公网通信模块型号、版本、ICCID、信号强度等信息。

终端能读取并存储本地通信模块供应商、型号、软件版本等信息。

5)终端登录

终端上电后,经过0s~30s的随机延时后登录。每次登录失败后,经过心跳周期0.5倍~1.5倍的随机延时(以s或ms计)后重新登录。

3.8高级应用功能

终端高级应用应支持独立开发,以APP形式实现配电、营销业务扩展。

3.3.1代理

终端具备代理功能,可将主站需要传输的数据通过相应通信端口进行转发,实现中继功能。

3.3.2低压网路拓扑管理

终端能通过载波通信模块实现台区户变识别,终端应周期采集本地通信模块路由信息,上报主站或供主站查询,实现采集系统各级网络管理功能。宜实现低压线路分支箱监测设备的接入,能生成低压网络拓扑并进行运行管理。

3.3.3台区及相位识别

终端可通过搜表实现档案自动维护,同时通过载波通信模块实现对智能电能表所在相位以及是否跨台区进行自动研判,并通过终端将相位信息以及垮台区信息上传至主站。相位及跨台区识别准确率不低于99%。

3.3.4台区线损分析

终端具备计算台区日线损率的功能。终端应每日计算低压用户每日用电量,结合台区总表日用电量进行线损率计算,公式:线损率=(台区总表日用电量-∑(户表日用电量))/台区总表日用电量×100%,并记录日线损率曲线。

4安装

4.1 4.1 外形图纸

4.1.1 终端侧视图

图2. 终端侧视图

4.1.2 终端侧面及背面板

4.2.3 本地通信模块状态指示说明

4.2.5 弱电端子连接器

图8:终端弱电连接器示意图

表6:终端弱电连接器端子定义表

4.3.2安装条件

现场安装需要的工具有:万用表、老虎钳、斜口钳、十字大号螺丝刀、一字大号螺丝刀、十字小号螺丝刀、一字小号螺丝刀、绝缘胶带、接线板、带夹电源线、手枪电钻。

4.3.3安装步骤

安装步骤一:

打开终端端盖和面板处翻盖,打开4G模块翻盖,安装SIM卡,安装4G模块天线,拧紧面板翻盖。

安装步骤二:

安装挂钩,将终端安装固定好,再拧上固定螺丝,安装强电连接端子和端盖。

安装步骤三:

连接强电连接线:根据强电连接器端子线束中线号13、14、15三个接线为UA、UB、UC三相,线号16为UN(零线),线号1、3、5、7分别接A、B、C、N项电流输入,线号2、4、6、8分别接A、B、C、N项电流输出。

安装步骤四:

连接弱电连接线:根据现场需求,按照弱电连接器端子定义表连接232、485、PT100及四路遥信对应的连接线。

备注:当终端与现场设备接线完毕后,在调试之前,需检查整个回路是否接线正确。检查无误后方可给终端上电。

5运输与储存

包装符合GB/T1 5464-95《仪器仪表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运输及拆封过程中应避免雨、雪的直接淋袭,防止剧烈撞击和震动;

库存和保管应在原包装条件下存放在支架上,叠放高度不应超过5层;

仓储条件:环境温度不超过-40~+70℃,相对湿度不超过75%,保存的地方应清洁,且在空气中不含有足以引起腐蚀的有害物质。

6售后服务

本产品在用户完全遵守说明规定要求、使用方法正确并在铅封完好的条件下,保修期为一年,终身维护。

附录A 常见问题及故障分析

1.加电后所有指示灯都不亮?

故障原因:

a)电源连接错误;

b)供电不正常。

解决办法:

a)检测电源线连接是否良好;

b)用万用表测量接入电压是否正常。

2. 4 G模块无法连通主站?

故障原因:

没有无线公网;

a)SIM没有安装;

b)IP、端口设置错误

c)天线接触不良。

解决办法:

a)用手机或其它通信设备检查4G信号强度;

b)检查SIM卡是否已安装并且接触良好;

c)检查IP、端口设置是否正确,若错误,更改正确。

d)检查天线是否安装良好并且阻抗匹配。

3.232、485、PT100 功能异常?

故障原因:线路接线不正确。

解决办法:检查线路,更正错误接线。

智能家居功能模块说明

霍尼韦尔智能家居模块介绍 。。。。。。。。系统不断升级中项目名称:**别墅智能家居项目 设计单位:湖南达信科贸有限公司 设计时间:二○一三年十一月三十日

第一章它的梦想 “它”叫“智能家居” “智能家居”(Smart Home)又称智能住宅。通俗的说,它是将家中的各种设备(如安防设备、音视频设备、照明设备、地暖、空调、窗帘、数字影院设备等)通过家庭网络连接到一起,使用同一个平台统一运作的家居控制系统,一个未来型的家庭平台。 它的梦想: 一个安全舒适、轻松方便、随心所欲、节约能源的家!

第二章梦想的实践者 霍尼韦尔(Honeywell)公司是一家年销售额达300亿美元,在多元化科技和制造业领域占据世界领导地位的 跨国公司。在全球,其业务涉及航空产品及服务; 住宅及楼宇控制和工业控制技术;自动化产品; 特种化学、纤维、塑料以及电子和先进材料等领 域。霍尼韦尔公司在全球95个国家拥有10.8 万员工,总部设在美国新泽西州莫里斯镇。在纽 约、伦敦和芝加哥太平洋证券市场的交易代码为 HON。为道琼斯工业指数的30家构成公司之一,也是“标准普尔500指数”的组成部分。 霍尼韦尔具有百年的历史,今天的霍尼韦尔一如既往地把创造一个安全、舒适、节能、高效、创新的人类生存空间作为Honeywell品牌的第一承诺。霍尼韦尔公司以诚信的态度、优质的产品、精湛的服务和客户至上的原则,一步一个脚印地在中国市场辛勤耕耘、拓展。作为一家多元化的跨国公司,霍尼韦尔正在源源不断地将其各个部门的顶尖技术和产品带到中国。 财富100强之一的多元化、高科技的 先进制造企业 2010 全球销售收入: 333.7亿美元 霍尼韦尔四大业务集团均落户中国 在中国的多个城市设有30多家分公 司和合资企业 在中国的员工人数现已超过9,000名。 ?欲了解更多公司信息,请访问霍尼韦尔网站

智能终端管理系统安装手册

智能终端管理系统安装手册

第一章 安装说明 1.1 简介 本文档详细介绍了曦帆桌面管理系统的安装过程。通过文字注解和步骤截图,让用户快速掌握安装过程。 1.2 部署结构(推荐) 二级分行(地市1)数据服务器 …… 二级分行(地市N ) 数据服务器 网点网点中继服务器……网点网点 中继服务器 …… 一级 分 行(省 ) ……数据库服务器管理服务器1 数据服务器 管理服务器M 管理服务器2 备注: ● 省一级分行 a) 管理服务器:如果按照推荐的管理服务器配置,则部署的管理服务器数量=XPe 终 端总数/3000,一台管理服务器可以管理若干个二级分行(地市) b) 数据库服务器:1个 c) 数据服务器:1个,用于存储省一级分行的软件安装包、文件和镜像等数据。 ● 二级分行:每个二级分行建议部署一个数据服务器,减轻省行数据服务器负载。

能。 a)远程唤醒(远程开机)。 b)镜像抓取与还原。 c)如果网点是ADSL拨号连接外网,则不能管理网点中的终端。 d)下载数据分流 1.3 系统环境 类型数量(台)服务器软硬件配置备注 管理服务器XPe终端总数 / 3000 【软件环境】 (1)操作系统:Suse 10.0 企业 版 【硬件配置】 (1)CPU:英特尔? 至强?5500 系 列以上,四核双路,2颗CPU,主 频 2.50 GHz以上,总线主频率 1.0GHz以上 (2)缓存:16MB (2)内存:类型为DDRIII,内存 大小>= 16G (3)硬盘:SAS类型,硬盘空间 大小>=73G (1)如果分行提供服 务器低于此硬件配 置,会影响管理的终 端数量和响应性能, 可能需要通过增加管 理服务器数量,才能 满足管理要求。 数据库服务器1 【软件环境】 (1)操作系统:Suse 10.0 企业 版 (2)数据库:支持Sybase 15.01 企业版 【硬件配置】 (1)CPU:英特尔? 至强?5500 系 列以上,四核双路,2颗CPU,主 频 2.50 GHz以上,总线主频率 1.0GHz以上 (1)如果分行提供服 务器低于此硬件配 置,会影响系统的响 应性能。 (2)可以支持与现有 在Sybase数据库部 署在一起,建议单独 进行部署。

智能控制器使用手册

一概述 智能控制器是框架式空气断路器的核心部件,适用于50~60Hz电网,主要用作配电、馈电或发电保护,使线路和电源设备免受过载、短路、接地/漏电、电流不平衡、过压、欠压、电压不平衡、过频、欠频、逆功率等故障的危害;通过负载监控,需量保护,区域连锁等功能实现电网的合理运行。同时也用作电网节点的电流、电压、功率、频率、电能、需量、谐波等电网参量的测量;故障、报警、操作、电流历史最大值、开关触头磨损情况等运行维护参数的记录;当电力网络进行通讯组网时,智能控制器可用为电力自动化网络的远程终端实现遥测,遥信,遥控,遥调等,智能控制器支持多种协议以适用不同的组网要求。 二基本功能 对于M型无任何可选功能(加*的项目)时其功能配置为基本功能,如表1所示: 表1 基本功能配置 2.1.3 通讯功能 通讯功能为可选项,对于M型没有通讯功能,对于H型通讯协议可根据需要选择为Modbus,Profibus-DP,Device net.

2.1.4增选功能选择 增选功能为可选项,M型,H型都可以选择增选功能配置,不同增选功能代号与增选功能容如表2所示。 2.1.5 区域连锁及信号单元的选择 “区域连锁及信号单元”为可选项,M型、H型都可以选择信号单元的功能配置,当信号单元选择为S2,S3时,控制器具备区域连锁功能。 2.2 技术性能 2.2.1 适用环境 工作温度:-10℃~+70℃(24h?平均值不超过+35℃) 储存温度:-25℃~+85℃ 安装地点最湿月的月平均最大相对湿度不超过90%,同时该月的月平均最低温度不超过+25℃,允许由于温度变化产生在产品表面的凝露。 污染等级:3级。 (在和断路器装配在一起的情况下) 安装类别:Ⅲ。 (在和断路器装配在一起的情况下) 2.2.2工作电源 由辅助电源和电源互感器同时供电,保证负载很小和短路情况下控制都可以可靠工作。控制器的供电方式有下面3种方式:

Paramics快速入门手册

Paramics快速入门手册 本手册旨在提高广大用户的基础应用能力,为广大用户入门提供参考,手册涵盖了软件的安装与运行、仿真路网状态的查看、数据报告的查看和三维仿真方面的基础操作等内容。 用户可以以本手册作为学习Paramics软件的辅助手册,结合软件其他的技术操作手册(软件自带的manual)进行Paramics软件的基础学习。 用户在使用本手册的过程中如有疑问,请跟我们技术支持部门联系,发邮件至Paramics-China@https://www.360docs.net/doc/6712490879.html,, 或登陆我们的网站https://www.360docs.net/doc/6712490879.html,,九州联宇将给您提供完善的技术支持服务。

第一章 安装、运行软件 (3) 1.1安装软件 (3) 1.2运行软件 (3) 第二章 使用Paramics软件 (4) 2.1、二维模式下 (4) 2.2、三维模式下 (4) 2.3、观察点控制 (4) 2.4、地图窗口 (6) 2.5、仿真控制操作 (6) 第三章 仿真分析 (7) 3.1、OD显示 (7) 3.2、热点显示 (8) 3.3、车辆动态信息显示 (9) 3.4、车辆追踪 (11) 3.5、公共交通信息显示 (12) 第四章数据报告 (13) 第五章演示 (14) 5.1、设置图层 (14) 5.2、图层叠加 (14) 5.3、PMX模型 (15) 5.4、环境影响因素 (16) 5.5、飞越播放 (17) 第六章制作仿真视频 (18) 结语 (19)

第一章 安装、运行软件 1.1安装软件 用户在安装Paramics V6安装之前,必须确认安装了.NET Framework 3.0以上的版本。确认安装之后按照以下步骤操作: 1、插入安装光盘,以下两部分是必不可少的,点击Paramics V6 setup,运行软件 2、按照屏幕出现的安装指南进行操作 3、安装结束后要重启计算机 1.2运行软件 用户在启动Paramics之前,确保USB软件狗的红灯闪亮 用户可以通过一下操作打开Paramics路网 点击开始菜单,打开Paramics建模器(Modeller); 在软件中点击File ――Open,打开存放路网文件的文件夹; 选中Demo1,点击OK即可载入演示网络。

银联商务智能终端测试

银联商务智能 V1.6 技术管理部智能项目组

2017年7月3日版本控制信息

测试环境1 内网测试环境: 1.1内网IP IP地址:172.13.0.17 1.2外网VPN地址: 域名:https://www.360docs.net/doc/6712490879.html, 1.3公用测试账户: 账户:smart_terminal_group 密码:stg879842jx.

SDK调用部分内容 2 SDK层接口声明 2.1说明 SDK层将统一采用Jar包形式输出,Apk应用引用此Jar包进行调用。 SDK层将满足Native、JavaScript2种方式的调用,以兼容于上层应用不同的开发模式。 2.2SDK异常说明 2.2.1 SdkException类描述 当SDK中定义的接口实现容错处理发现当前调用接口异常或者入参错误,则应该抛出该异常,让上层应用可以捕捉到 2.2.2 CallServiceException类描述 当SDK定义的接口实现对远程设备服务进行调用操作,产生远程调用失败的情况下,则应该抛出该异常,让上层应用可以捕捉到 2.3基础系统操作模块 2.3.1 包路径 Com.ums.upos.sdk.system 2.3.2 BaseSystemManager类描述(单例类) 2.3.2.1 接口清单 2.3.2.2

2.3.2.3 2.3.2.4 2.3.2.5 2.3.2.6 设置系统时钟(setSystemClock)

2.4打印机操作声明 2.4.1 包路径 Com.ums.upos.sdk.printer 2.4.2 PrinterManager类描述2.4.2.1 2.4.2.2

赤道仪入门手册

赤道仪使用入门手册 一、操作赤道仪 赤道仪的操纵主要是高度和方位角调节,这两处调节用于观测较大方向改变,在仪器下面有一个大滚花旋钮用于方位角调节,松开旋钮可旋转赤道仪上部方向轴,用T字旋钮调节高度,这些用于校准极轴。 高度调节 方位调节 另外,赤道仪还有赤经RA(HA时角)和赤纬DEC方向控制,用于观测,松开锁钮可形成大的方向转变,在锁钮锁住后可用控制杆进行微调。在高度调节轴上附加刻度盘,用于根据当地纬度校准极轴。 赤纬刻度赤纬锁钮 赤经刻度 赤经微调赤纬微调

二、极轴校准 为了望远镜在天空中准确跟踪目标,首先需要校准赤道仪。方法是移动赤道仪指向北(南)天极,北半球的人们很容易在北天极附近找到很亮的北极星,如果目视,粗调极轴就足够了。在开始观测之前,首先确保你的赤道仪水平,寻星镜与望远镜对齐。 1. 设置纬度 转动望远镜桶并保持平衡,查询本地纬度和时区,用地图或GPS 查询本地地理位置,在赤道仪底座旁边,能发现一个0-90高度刻度盘。 EQ1 EQ3/EQ4 轻轻逆时针转动锁杆,来松开转轴。底部有一个螺丝推动转轴下面一个“舌头”,改变角度,旋转直到指针对准当地纬度,然后锁住转轴。 2. 寻找北极星

北极星,从北天极(NCP)观测小于一等星,由于北极星并不是正好位于北天极,因此当地球自转,北极星轨迹是一个很小的圆。北极星偏移北天极,靠近仙后座,与北斗星柄根部连线上。 3. 定位望远镜对准北极星 打开赤纬(DEC)锁钮,旋转望远镜桶直到指针对准刻度盘90读数,拧紧赤纬锁钮。移动三脚架以便望远镜向北(EQ3/EQ4赤道仪有“N”标识对准北面),赤经(RA)轴粗对北极星,这步可使用指南针。打开底座下面方位调节钮,通过寻星镜使北极星位于十字中心,虽然真正北天极距离北极星可能有二倍月亮视直径(北极星每天环绕北极一圈),除非你长期摄影曝光,否则不会发现这个问题。

智能家居软件用户手册

目录 一、设计思路 (1) 二、系统架构 (1) (1)C lient Layer (1) (2)S erver Layer: (2) (3)S ensor Layer: (2) (4)E xternal Equipment(外接设备): (3) 三、通信协议说明 (3) 四、文件传输与管理 (4) 五、使用说明 (5) 1.程序启动 (5) (1)运行server端程序 (5) (2)运行client端程序 (6) 2.系统操作 (7) (1)系统登录 (7) (2)系统注销 (9) (3)系统退出 (9) 3.数据监控 (9) (1)启动监控 (15) (2)监控操作 (16) (3)报警操作 (18) (4)通道数据 (19) (5)报警数据 (20)

(6)云端数据 (22) (7)窗口管理 (22) 六、结语 (27)

基于嵌入式的智能家居系统 软件手册 一、设计思路 随着智能家居产业的兴起,小型化服务器、多功能数据监测与控制系统,已经成为智能家居系统发展的一种趋势,建立集服务、控制、监控、报警于一身的低成本智能家居系统,将在未来的市场中占有巨大的优势。 基于此,系统设计阶段,即第三轮代码编写阶段,软件架构便明确的设计为,基于嵌入式系统的、利用TCP通信作为接口的Server/Client模式。Server程序作为嵌入式系统内长期运行的服务程序,无需面板显示功能,因此Server程序设计为无面板的黑盒;Client程序作为用户程序,通过LAN或Internet链接到Server,对服务器进行访问、设置等等,展现智能家居系统的全部功能。 对于Server而言,其本身除提供Client端的数据访问外,还应具有传感器数据采集等等功能,通过“链接”在Server端的传感器,实时的监控家居环境。对于家庭环境,基于无线网络的监控系统,将大大的提高系统的安装灵活性。因此Server与Sensor之间的通信,将主要通过无线网络来完成。在Server于Sensor的通信中,由于Server无需实时的采集全部Sensor的数据,只需定时获取相关信息,因此在这一个层面的通信中,Sensor将作为“服务器Server”,而Server将作为“客户端Client”,Server主动的链接Sensor获取数据,而在获取数据后断开与Sensor的链接,这样便可实现Server对多个Sensor的定时监控。 除了传统的传感器数据采集,近些年视频监控与图像识别,在各个领域内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如若智能家居系统与视频监控相结合,既能满足对家庭环境的远程视频查看,又能利用图像识别功能,在儿童监护、老人防摔、家庭防盗、人脸识别等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因此将视频监控系统集成与系统内,也是系统设计较早便考虑的方面。 二、系统架构 根据设计思路,系统架构由“三个层次”以及“外接设备”构成,我们将这三个层次分别命名为:Client Layer、Server Layer、Sensor Layer。 (1)Client Layer 由客户端程序构成,运行于一台独立的PC,其与Server Layer通过LAN或Internet进行通信,实现命令的发送和数据的读取;

iMC7.1智能管理平台操作手册

一、 二、 三、熟悉iMC的管理界面 1.iMC首页介绍 iMC 的首页界面不同于其他功能页面,用户可以在首页上定制展示元素,设定页面布局,自定义多个首页页面。用户可根据需要灵活设置,将自己关注的元素集中展示。如图1-1 图1-1iMC首页 以自上而下从左到右的顺序,iMC 首页界面分为如下5 个部分。 管理链接 显示了当前登录的操作员信息以及相关的功能链接。将鼠标移动到操作员名称上可以看到当前操作员的登录时间和登录IP地址。 导航条 以不同的角度提供了各类管理功能的配置入口,方便管理员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切换。 搜索栏 实现了对用户、设备、接口的搜索,同时支持多条件查询的高级搜索功能

缺省主页 操作员登录iMC后的缺省首页(Welcome)。iMC允许操作员定制多个首页,并将其中一个指定为缺省首页。同时,iMC还提供了多种展示元素,操作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在首页上定制不同的展示元素。 告警统计控件 用于对iMC中的告警信息进行统计,并且可以根据告警的等级进行语音提示。 2.iMC功能页界面 iMC功能页界面如图1-2所示,除首页外,其他功能页的界面相同,这里仅以资源功能页为例,管理链接、功能页签和搜索栏与首页界面相同,这里不再介绍。 图1-2 功能页界面 功能页界面不同于首页的地方,以从左到右的顺序,分为如下两个部分。 表1-1功能页界面 从图1-2中我们可以看到如下信息: ?自定义视图、设备视图的图标颜色与视图中严重级别最高的设备图标颜色一致;

?设备视图快照下按照类别列出了网络中各类设备的数量以及设备当前的最高告警级别; ?存在故障的设备列表列出了处于不同告警级别的设备,并根据严重程度进行排列,仅在存在故障设备时才显示; ?性能监控区域列出了多种用户关心的性能指标。界面中的视图、设备类型图标均为链接,点击后在操作区中将显示其中包含的设备信息列表。 3.页签下拉菜单 iMC的功能页签提供了方便的下拉菜单,如图1-3所示。 图1-3 页签下拉菜单 页签下拉菜单使管理员可以迅速定位到自己需要的功能,这里以业务页签为例。将鼠标指针移动至业务功能页签,页签下拉菜单会自动弹出,选择自己需要的菜单功能,单击菜单链接,即可导航至对应的功能页面。 4.导航树浮出菜单 iMC导航树提供了浮出菜单,如图1-4 所示。 图1-4 导航树浮出菜单

小鱼易连NE60终端使用手册(1)

小鱼易连视频会议终端NE60 使用手册 小鱼易连NE60终端(以下简称“小鱼”),是一款基于互联网的智能视频会议终端,可实现用户高质量的视频沟通与协作。它具有创新的一体化设计,相比于传统的视频通讯设备,具有小巧便携、高度集成的特点,适用于个人桌面、办公室、中小型会议室等不同场景。本文档将详细介绍小鱼易连NE60视频会议终端的规格参数、主要功能以及相关操作,为使用该产品的用户提供帮助和指南。 一、外观 小鱼采用创新的一体化便携设计,组成部件包括: ●机身底座:内置电池、转动机构、电源开关、扬声器;底座后部支持以 下接口: ?音频输入接口(3.5mm,可外接麦克风输入) ?音频输出接口(3.5mm,可外接音箱、扬声器输出) ?USB接口(USB2.0) ?有线网络接口(可外接网线) ?电源接口(可外接电源适配器) ?防盗孔(可外接小鱼防盗锁) ●触摸屏:9.6寸,支持触屏操作;+40度仰角、-10度俯角可调 ●麦克风阵列:全向高保真音频采集,8米有效拾音距离

●摄像头: ?1080p高清摄像,95度超宽视角;+25度仰角、-13度俯角可调 ?支持手动开关,用户可通过旋转开关来开启/关闭摄像头; ?支持外接防眩光滤镜配件

二、快速安装 用户可按如下步骤完成小鱼的初次安装与开关机: 1.接通电源,长按电源开关按钮。 2.选择语言,目前支持简体中文、繁体中文、英语三个语言版本。 3.连接网络 a)推荐使用网线连接有线网络 b)若没有有线网络,也可连接Wi-Fi无线网络。使用Wi-Fi无线网络,可 能会由于干扰或信号不好,造成通话质量下降。建议优先连接5.8GHz Wi-Fi无线网络。 4.成功接入网络后,小鱼将自动连接服务器,并完成激活。系统自动分配小鱼 号,显示在小鱼屏幕主界面的上方(小鱼号可用于呼叫、预约会议等功能)。 5.关机/重启操作:开机状态下,长按电源按钮,弹出关机/重启对话框,选择 【关机】或【重启】,即可进行关机/重启操作。 6.开机过程中,电源开关处的状态指示灯将显示小鱼的运行状态,具体如下:

智能家居家电控制系统系统设计说明

xx家电控制系统设计说明 一、定义 智能家居又称智能住宅,在国外常用Smart Home表示。与智能家居含义近似的有家庭自动化(HomeAutomation)、电子家庭(ElecctronicHome、E-home)、数字家园(DigitalFamily)、家庭网络(Home Net/Networks for ome)、网络家居(Network Home)、智能家庭/建筑 (IntelligentHome/Building),在我国香港和台湾等地区,还有数码家庭、数码家居等称法。 智能家居是以住宅为平台,利用综合布线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安全防范技术、自动控制技术、音视频技术将家居生活有关的设施集成,构建高效的住宅设施与家庭日程事务的管理系统,提升家居安全性、便利性、舒适性、艺术性,并实现环保节能的居住环境。 智能家居是一个居住环境,是以住宅为平台安装有智能家居系统的居住环境,实施智能家居系统的过程就称为智能家居集成。 智能家居集成是利用综合布线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安全防范技术、自动控制技术、音视频技术将家居生活有关的设施集成。由于智能家居采用的技术标准与协议的不同,大多数智能家居系统都采用综合布线方式,但少数系统可能并不采用综合布线技术,如电力载波,不论哪一种情况,都一定有对应的网络通信技术来完成所需的信号传输任务,因此网络通信技术是智能家居集成中关键的技术之一。安全防范技术是智能家居系统中必不可少的技术,在小区及户内可视对讲、家庭监控、家庭防盗报警、与家庭有关的小区一卡通等领域都有广泛应用。自动控制技术是智能家居系统中必不可少的技术,广泛应用在智能家居控制中心、家居设备自动控制模块中,对于家庭能源的科学管理、家庭设备的日程管理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音视频技术是实现家庭环境舒适性、艺术性的重要技术,体现在音视频集中分配、背景音乐、家庭影院等方面。 二、表述 智能家居其实有两种表述的语意,定义中描述的,以及我们通常所指的都是智能家居这一住宅环境,既包括单个住宅中的智能家居,也包括在房地产小

ANSYS新手入门手册(完整版)超值上

ANSYS 基本分析过程指南目录 第 1 章开始使用 ANSYS 1.1 完成典型的 ANSYS 分析 1.2 建立模型 第2章加载 2.1 载荷概述 2.2 什么是载荷 2.3 载荷步、子步和平衡迭代 2.4 跟踪中时间的作用 2.5 阶跃载荷与坡道载荷 2.6 如何加载 2.7 如何指定载荷步选项 2.8 创建多载荷步文件 2.9 定义接头固定处预拉伸 第 3 章求解 3.1 什么是求解 3.2 选择求解器 3.3 使用波前求解器 3.4 使用稀疏阵直接解法求解器 3.5 使用雅可比共轭梯度法求解器(JCG) 3.6 使用不完全乔列斯基共轭梯度法求解器(ICCG)3.7 使用预条件共轭梯度法求解器(PCG) 3.8 使用代数多栅求解器(AMG) 3.9 使用分布式求解器(DDS) 3.10 自动迭代(快速)求解器选项 3.11 在某些类型结构分析使用特殊求解控制 3.12 使用 PGR 文件存储后处理数据 3.13 获得解答 3.14 求解多载荷步 3.15 中断正在运行的作业 3.16 重新启动一个分析 3.17 实施部分求解步 3.18 估计运行时间和文件大小 1 1 1 23 23 23 24 25 26 27 68 77 78 85 84 84 85 86 86 86 86 87 88 88 89 92 96 97 100 100 111 113

3.19 奇异解 第 4 章后处理概述 4.1 什么是后处理 4.2 结果文件 4.3 后处理可用的数据类型 第5章 5.1 概述 5.2 将数据结果读入数据库 5.3 在 POST1 中观察结果 5.4 在 POST1 中使用 PGR 文件 5.5 POST1 的其他后处理内容 第 6 章时间历程后处理器(POST26) 6.1 时间历程变量观察器 6.2 进入时间历程处理器 6.3 6.4 6.5 6.6 6.7定义变量 处理变量并进行计算 数据的输入 数据的输出 变量的评价 通用后处理器(POST1) 114 116 116 117 117 118 118 118 127 152 160 174 174 176 177 179 181 183 184 187 190 190 190 194 195 6.8 POST26 后处理器的其它功能 第 7 章选择和组件 7.1 什么是选择 7.2 选择实体 7.3 为有意义的后处理选择 7.4 将几何项目组集成部件与组件 第 8 章图形使用入门 8.1 概述 8.2 交互式图形与“外部”图形 8.3 标识图形设备名(UNIX 系统) 8.4 指定图形显示设备的类型(WINDOWS 系统)198 198 198 198 201

智能终端说明书精选文档

智能终端说明书精选文 档 TTMS system office room 【TTMS16H-TTMS2A-TTMS8Q8-

台区智能配变终端TTU 说明书 XXXXXXXX公司 目录

1.概述 应用范围 台区智能配变终端安装于柱上变压器台区,具备对配电变压器低压设备实现电能分配、电能计量、无功补偿以及供用电信息的自动测量、采集、保护、监控及安全防护等功能。配变终端通过信息汇聚并上传至配电自动化主站,,具有“标准化、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的智能化特征,实现智能台区的精益化管理。 产品特点 台区智能配变终端产品功能全面,以智能台区配变终端为核心,实现台区的配变监测、智能无功投切监测、低压进出线监测、三相不平衡治理和智能巡检功能,并具备安全加密功能。对配电台区各设备进行集中管控,并通过多种通讯方式将相关信息上送至主站系统。台区智能配变终端其特点如下: 配变监测:对台区电压、电流、温度等实时数据采集和上传。

自动抄表:台区总表采集,获得台区精细化运行数据;可扩展宽带载波抄读用户电表数据。 台区设备监控:对台区馈线开关、漏电开关等设备自动监控。 智能无功补偿监控:对智能无功补偿设备信息实时采集。 微功率无线维护:由于箱体安装位置环境复杂,目前终端提供方便的现场无线调试,升级。 三相不平衡治理:通过对台区三相不平衡情况的监测,通过换相装置进行平衡调节。 故障定位与指示:通过监测自身状态和外接开关故障等信息就地指示及自动上报。 安全防护:具备基于内嵌安全芯片实现的信息安全防护功能。 2.终端结构 终端外观 终端尺寸大小:259 mm(宽)*276 mm(高)*184 mm(深)(含重载连接器)。

ps工具使用入门教程

PS工具使用入门教程 想要用好Photoshop,首先要了解Photoshop中最常用到的工具箱。Photoshop的工具箱就像是一个百宝箱,它里面提供了几乎所有能够辅助我们进行各种操作的有用的工具。 图1-1- 2 1、轻松学会基本工具的使用 工具箱中的工具大致可以分为:选择工具、绘图工具、路径工具、文字工具、切片工具以及其它类的工具,此外还有一些提供独立控制功能的按钮和选项。由于不同的工具使用起来的基本方法和原理都差不多,这里举一个简单的例子让大家对工具箱的使用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在这个例子中我们将使用“选择工具”和“绘图工具”来制作一个立体球,一起来看看怎么做的吧! 步骤1 新建一个图像文件 首先我们创建一个新的图像文件。执行【文件】|【新建】命令打开【新建图像】文件对话框,在“名称”中填入图像的“名称”为“立体球”;将“宽度”和“高度”都设置为400;分别在右边的下拉框中选择单位为“像素”;在“模式”中选择图像的色彩“模式”为我们通常使用的“RGB 颜色”模式(如图1-1-4所示)。其它为默认设置,单击【好】按钮,这样一个新的图像文件就建好了。

图1-1- 4 图1-1- 5 步骤2 建立一个圆形选区 接着来制作一个圆形选区。选区的制作是Photoshop中常用到的操作,通过设定选区我们可以指定对图像处理的范围。如本例将要制作一个实心的圆形,那么先用选区来指定这个圆形的范围,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怎样使用【椭圆选框工具】来制作一个正圆选区。首先要选中【椭圆选框工具】,在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以通过用鼠标点击工具箱中相应的工具图标来选中我们需要的工具,可是在Photoshop中有些工具在默认状态下是隐藏起来的,比如椭圆选框工具。我们可以在相应的工具图标上按住鼠标左键并停留一会直到弹出一个选择列表(如图1-1-6所示),这时将鼠标移动到列表中相应的工具图标上点击,我们就可以选择那些被隐藏起来的工具了,效果如图1-1-7所示。 图1-1- 6 图1-1- 7

智能家居产品需求文档(杭州水滴工作室)

智能家居 产品需求规格说明书

修改记录

目录 1 文档介绍 (3) 1.1 目的 (3) 1.2 范围 (3) 1.3 读者对象 (3) 1.4 参考文档 (3) 1.5 术语与缩写解释 (4) 2 产品介绍 (4) 3 产品面向的用户群体 (4) 4 产品设计原则 (5) 5 产品中的角色 (5) 6 产品的功能性需求 (5) 6.1 基本功能 (5) 6.2 增值功能 (6) 7 产品的非功能性需求 (6) 7.1 用户界面需求 (6) 7.2 软硬件环境需求 (8) 8 产品详细技术需求 (9) 8.1系统概述 (10) 8.2嵌入式web服务器的实现 (11) 8.3 CGI技术的实现 (11) 8.4驱动程序的设计 (12) 8.5视频监控 (12) 9 进度安排 (12)

1 文档介绍 1.1 目的 编写本文档的目的是明确UNIT公司对智能家居的功能要求,在UNIT客户和水滴的研发部门达成对智能家居功能要求的共同理解,作为项目开发的目标,为软件概要设计提供指导,并作为软件测试的依据。 1.2 范围 本系统包括两部分: 第一部分:摄像头和开发板部分。包括嵌入式BOA服务器,LED控制,温度和视频信号的采集、压缩、打包发送、传送功能。 第二部分:客户端部分。负责远程通过IE远程控制家居,包括灯具亮灭调节,温度调节,视频的显示。 1.3 读者对象 本文档的读者是UNIT公司及水滴工作室项目开发、测试人员。 1.4 参考文档 (1)基于S3C2440的Web远程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 http://10.100.70.12/kns50/Navigator.aspx?ID=CJFD (2)基于ARM_Linux与DS18B20的温度监测系统 http://10.100.70.12/kns50/Navigator.aspx?ID=CJFD (3)面向远程监控系统的嵌入式web服务器研究与实现 http://10.100.70.12/kns50/Navigator.aspx?ID=CJFD https://www.360docs.net/doc/6712490879.html,/p-15072160.html (4) 嵌入式Linux应用开发完全手册--韦东山 (5)软件开发需求文档 https://www.360docs.net/doc/6712490879.html,/down/2128138/zskobe (6)产品需求规格说明书

最新iMC7.1智能管理平台操作手册资料

一、熟悉iMC的管理界面 1.iMC首页介绍 iMC 的首页界面不同于其他功能页面,用户可以在首页上定制展示元素,设定页面布局,自定义多个首页页面。用户可根据需要灵活设置,将自己关注的元素集中展示。如图1-1 图1-1iMC首页 以自上而下从左到右的顺序,iMC 首页界面分为如下5 个部分。 管理链接 显示了当前登录的操作员信息以及相关的功能链接。将鼠标移动到操作员名称上可以看到当前操作员的登录时间和登录IP地址。 导航条 以不同的角度提供了各类管理功能的配置入口,方便管理员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切换。 搜索栏 实现了对用户、设备、接口的搜索,同时支持多条件查询的高级搜索功能 缺省主页 操作员登录iMC后的缺省首页(Welcome)。iMC允许操作员定制多个首页,并将其中一个指定为缺省首页。同时,iMC还提供了多种展示元素,操作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在首页上定制不同的展示元素。 告警统计控件 用于对iMC中的告警信息进行统计,并且可以根据告警的等级进行语音提示。

2.iMC功能页界面 iMC功能页界面如图1-2所示,除首页外,其他功能页的界面相同,这里仅以资源功能页为例,管理链接、功能页签和搜索栏与首页界面相同,这里不再介绍。图1-2 功能页界面 功能页界面不同于首页的地方,以从左到右的顺序,分为如下两个部分。 ?自定义视图、设备视图的图标颜色与视图中严重级别最高的设备图标颜色一致;?设备视图快照下按照类别列出了网络中各类设备的数量以及设备当前的最高 告警级别; ?存在故障的设备列表列出了处于不同告警级别的设备,并根据严重程度进行排列,仅在存在故障设备时才显示; ?性能监控区域列出了多种用户关心的性能指标。界面中的视图、设备类型图标均为链接,点击后在操作区中将显示其中包含的设备信息列表。 3.页签下拉菜单 iMC的功能页签提供了方便的下拉菜单,如图1-3所示。 图1-3 页签下拉菜单

智能终端开发基础

智能终端开发 -Eclipse的工作目录 ?打开Eclipse的时候首先弹出的对话框 ? ?通过Workspace里面的路径,可以找到Eclipse项目存放之处-Eclipse的导入项目 ?File –> Import –> ?

? -Eclipse的输出项目 ?第一种 ◆File -> Export ->

◆ ?第二种 ◆从Package Explorer 选中项目名-> 单击鼠标右键选择 Copy -> 鼠标右键粘贴到其他存放之处

◆ -Eclipse快捷键 ?Alt + “/”自动匹配符合的关键字 -Android中.XML文件首布局属性必须有 -标签定义规范 ?打完标签的开头,立即补上结尾 ?布局模式必须以<布局关键字>为开头,为结尾 ◆例 ◆例 ◆例 ?独立控件的可以有两种方式结尾

◆1. ◆2. -黄色的波浪线 ?可以运行,但android或者其他程序语言不推荐这么写代码 ?在.java源程序中变量或者方法未使用 -红色的波浪线 ?代码错误提示,需要更改正确 -main.xml与String.xml ?String.xml 键值对 ◆一:国际化,只需要提供一个string.xml文件,把里面的 汉字信息都修改为对应的语言(如,English),再运行程 序时,android操作系统会根据用户手机的语言环境和国 家来自动选择相应的string.xml文件,这时手机界面就会 显示出英文。这样做国际化非常的方便。 ◆二:为了减少应用的体积,降低数据的冗余。假设在应用 中要使用"我们一直在努力"这段文字10000次,如果在每 次使用时直接写上这几个字,这样下来程序中将有70000 个字,这70000个字占136KB的空间。而由于手机的资源 有限,其CPU的处理能力及内存是非常有限的, 136KB 对 手机内存来说是个不小的空间,我们在做手机应用是一定 要记住“能省内存就省内存”。而如果将这几个字定义在 string.xml中,在每次使用到的地方通过Resources类来

智能家居设计方案说明

楼宇智能家居设计方案说明 智能家居又称智能住宅,它是融合了自动化控制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和网络通讯技术于一体的网络化智能化的家居控制系统。衡量一个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的成功与否,并非仅仅取决于智能化系统的多少、系统的先进性或集成度,而是取决于系统的设计和配置是否经济合理并且系统能否成功运行,系统的使用、管理和维护是否方便,系统或产品的技术是否成熟适用,换句话说,就是如何以最少的投入、最简便的实现途径来换取最大的功效,实现便捷高质量的生活。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智能家居系统设计遵循以下原则: 一、方法、步骤实用性便利性; 智能家居最基本的目标是为人们提供一个舒适、安全、方便和高效的生活环境。对智能家居产品来说,最重要的是以实用为核心,摒弃掉那些华而不实,只能充作摆设的功能,产品以实用性、易用性和人性化为主。 在设计智能家居系统时,根据用户对智能家居功能的需求,整合以下最实用最基本的家居控制功能:包括智能家电控制、智能灯光控制、电动窗帘控制、防盗报警、门禁对讲、煤气泄露等,同时还可以拓展诸如三表抄送、视频点播等服务增值功能。对很多个性化智能家居的控制方式也是丰富多样,比如:本地控制、遥控控制、集中控制、手机远程控制、感应控制、网络控制、定时控制等等,其本意是让人们摆脱繁琐的事务,提高效率,不至于使操作过程和程序设置过于繁琐,让用户产生排斥心理。所以在智能家居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用户体验,注重操作的便利化和直观性,采用图形图像化的控制界面,让操作所见即所得。考虑到整个建筑的各个智能化子系统二十四小时运转,以及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和

容错能力予以高度重视。对各个子系统,以电源、系统备份等方面采取相应的容错措施,保证系统正常安全使用、质量、性能良好,具备应付各种复杂环境变化的能力。 智能家居设计系统方案依照国家和地区的有关标准进行,确保系统的扩充性和扩展性,在系统传输上采用标准的TCP/IP协议网络技术,保证不同产商之间系统可以兼容与互联。系统的前端设备是多功能的、开放的、可以扩展的设备。如系统主机、终端与模块采用标准化接口设计,为家居智能系统外部厂商提供集成的平台,而且其功能可以扩展,当需要增加功能时,不必再开挖管网,简单可靠、方便节约。设计选用的系统和产品能够使本系统与未来不断发展的第三方受控设备进行互通互连。布线安装是否简单直接关系到成本,可扩展性,可维护性的问题,一定要选择布线简单的系统,施工时可与小区宽带一起布线,简单、容易,设备方面容易学习掌握、操作和维护简便。 二、系统在工程安装调试中的方便设计也非常重要; 家庭智能化有一个显着的特点,就是安装、调试与维护的工作量非常大,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瓶颈。针对这个问题,系统在设计,就考虑到安装与维护的方便性,比如系统可以通过Internet远程调试与维护。通过网络,不仅使住户能够实现家庭智能化系统的控制功能,还允许工程人员在远程检查系统的工作状况,对系统出现的故障进行诊断。这样,系统设置与版本更新可以在异地进行,从而大大方便了系统的应用与维护,提高了响应速度,降低了维护成本。 智能系统设计范围: 设计包含的系统为:智能防盗报警门锁、安防、数字彩色可视对讲门口机室内分机、灯光、空调、电动窗帘、背景音乐、环境监测(光照亮度感应、然气感应、烟雾感应)、视频监视、集中控制和远程WEB控制等。并且,以上所有系统都不是独立的,而是和其他系统相互联系,融合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并相互响应,做到真正意义上的智能。 智能系统设计的原则: 用户需要操作方便,功能实用,外观美观大方的智能家居系统。系统要有吸引来宾的外观和功能,能体现用户高人一等的生活品位。同时要化繁为简、高度人性、注重健康、娱乐生活、保护私密。 系统功能描述: 以下,我们跟据房型结构,设计的智能家居系统: 区域: 主楼一层:大门、门厅、大厅、餐厅、厨房、设备间、保姆间、杂物间、保姆卫生间、大厅卫生间、储衣间、储鞋间、客卧室、衣帽间、客卧卫生间、起居室、会客间、楼梯;车库 主楼二层:楼梯、展厅、屋顶平台(阳台)、卧室、衣帽间、卧室卫生间、书房、主卧衣帽间、主卧卫生间、主卧淋浴房;

软件快速入门手册

可读写一体机快速入门手册 读卡设备在安装好后需要经过卡片发行授权,读卡机密码及权限设置操作流程才能够正常使用。一张卡如果在一个读卡器上顺利使用,卡片和读卡器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1.卡片的加密密码与读卡器的密码一致; 2.卡片的权限必须在读卡器权限许可的范围内; 3.卡片必须在有效期以内; 4.卡片内码不在黑名单之列; 一、连接发卡器 首先,将发卡器连接到电脑的USB接口,为了保证通信性能,厂家建议连接至计算机机箱后的USB接口,如图1所示。 图1 图2 电脑会提示发现新硬件,如图2所示. 图3 图4 按照图3选择从列表或指定位置安装,按照图示指定驱动位置,驱动默认在安装光盘的CP210X文件夹下。 点击下一步,如图5,单击完成后再次弹出找到新硬件,选择否,暂时不,找到驱动位置安装驱动,成功后,可以在

图5 图6 设备管理器中看到CP2102 USB to UART Bridge Controller (COM5),表示发卡器的通信端口为COM5,如图7。 图7 图8 图9 接下来我们打开管理软件,双击图8所示图标,出现图9所示对话框,输入密码。默认密码是888888,点击确定,出现图10界面。 图10 第一次使用,先配置通信端口。点击菜单栏“系统”,“设置发卡器通讯参数”,如图11所示界面。 图11 图12

出现如图13所示界面。 图13 设置串口为刚才设备管理器中看到的COM5,点击“通讯测试”,若通信正常会出现图12所示界面。单击保存。 此时可以看到主界面“远距离发卡器通信设置”变绿,表示计算机与发卡器通信正常。此时即可对卡片进行发行授权等操作。 三、发行卡片 在卡片栏点击“远距离卡片发行”,弹出图15所示界面。 图15 1、发行单张卡片 点击“增加”,在“卡片发行记录编辑”处填写卡片信息,其中“卡片类型”、“有效日期”、“车辆类别”、“付款金额”和“可出入以下车场”为必选项。填写完毕后单击“存储”,弹出图16界面,点击确定,弹出图17界面。 图16 图17 2、批量发行卡片 点击“批量发行”,弹出图18所示界面,填写卡片发行参数,其中“卡片类型”、“有效日期”、“车辆类别”、“付款金额”和“可出入以下车场”为必选项。点击“开始发行”,弹出图19所示界面,将卡片对准发卡器的红外激活窗口,当提示“卡片内码XXXXXXX已发行”表示卡片已经发行好。

智能家居系统-智能产品手册

百问百答 为更好的了解我们公司智能家居产品,以及智能家居整个行业的相关知识,推广智能家居生活理念,我们公司整理了智能家居产品的常见问题提供给大家,以作了解。 一、智能家居行业知识: 1、问:智能家居的概念是什么? 答:根据最新的定义,智能家居是以住宅为平台,利用综合布线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安全防范技术、自动控制技术、音视频技术将家居生活有关的设施集成,构建高效的住宅设施与家庭日程事务的管理系统,提升家居安全性、便利性、舒适性、艺术性,并实现环保节能的居住环境。 2、问:智能家居的起源? 答:20世纪80年代初,随着大量采用电子技术的家用电器面市,住宅电子化(HE,Home Electronics)出现。80年代中期,将家用电器、通信设备与安保防灾设备各自独立的功能综合为一体后,形成了住宅自动化概念(HA,Home Automation)。80年代末,由于通信与信息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对住宅中各种通信、家电、安保设备通过总线技术进行监视、控制与管理的商用系统,这在美国称为Smart Home,也就是现在智能家居的原型。 3、问:智能家居采用的主要技术? 答:综合布线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安全防范技术、自动控制技术、音视频技术。 4、问:智能家居系统包含的主要子系统? 答:家居布线系统、家庭网络系统、智能家居(中央)控制管理系统、家居照明控制系统、家庭安防系统、背景音乐系统、家庭影院与多媒体系统、家庭环境控制系统等八大系统。其中,智能家居(中央)控制管理系统、家居照明控制系统、家庭安防系统是必备系统,家居布线系统、家庭网络系统、背景音乐系统、家庭

影院与多媒体系统、家庭环境控制系统为可选系统。 5、问:什么样的产品才可称为智能家居系统产品? 答:在智能家居系统产品的认定上,我们认为,厂商生产的智能家居(智能家居系统产品)必须是属于必备系统,能实现智能家居的主要功能,才可称为智能家居。因此,智能家居(中央)控制管理系统、家居照明控制系统、家庭安防系统都可直接称为智能家居(智能家居系统产品)。而可选系统都不能直接称为智能家居,只能用智能家居加上具体系统的组合表述方法,如背景音乐系统,称为智能家居背景音乐。某些厂商或安装商将可选系统产品直接称作智能家居,是对用户的一种误导行为。 6、问:智能住宅应是节能/环保住宅吗? 答:当然,根据定义,智能住宅需要实现环保节能的居住环境,因此智能住宅也必须是节能/环保住宅。住宅实施智能化的过程也是住宅走向节能的过程。 7、问:智能家居的便利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通过集中、统一管理住宅设备与电器,达到简化管理流程、节省时间的效果。 另外,基于遥控和网络远程控制方式的管理,进一步消除了空间障碍,从而使得生活更便利高效。这也是智能家居作为一种家庭高档耐用品的体现。 8、问:智能家居的舒适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主要体现在对家庭环境的科学控制管理以获得更舒适的居住环境,通过日程管理来安排家庭各项事物以节省更多精力和时间,达到身心愉悦。这也是智能家居作为一种家庭高档耐用品的体现。 9、问:智能家居的艺术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智能家居必须体现艺术性,智能家居是一类高品质生活,也同时是一种艺术化生活,居住在智能家居环境中的人们才能更加优雅自如,更加从容,更加自信。 这也是智能家居作为一种家庭高档耐用品的体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