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高一下学期期末化学试卷D卷

重庆市高一下学期期末化学试卷D卷
重庆市高一下学期期末化学试卷D卷

重庆市高一下学期期末化学试卷D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41分)

1. (2分) (2018高一下·桂林开学考)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 浓硫酸和浓盐酸长期暴露在空气中浓度降低,其原理相同

B . SO2、漂白粉、活性炭、过氧化钠都能使红墨水褪色,其原理相同

C . H与D,16O与18O互为同位素;D216O、H218O、D218O互为同素异形体;

D . Be2+离子中的质子和电子微粒的个数比为2:1

2. (2分) (2018高一下·盐城期末) 下列物质转化可通过一步加成反应实现的是()

A . CH2=CH2 CH3CH2OH

B . C2H5OH CH3CHO

C .

D . 硬脂酸甘油酯甘油

3. (2分) (2016高二下·济宁期中) 下列关于煤和石油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①石油是混合物,其分馏产品煤油为纯净物

②煤油可由石油分馏获得,可用作燃料和保存少量金属钠

③煤经过气化和液化等物理变化可转化为清洁燃料

④石油催化裂化的主要目的是提高汽油等轻质油的产量与质量

⑤煤的干馏属于化学变化

⑥煤是工业上获得芳香烃的一种重要来源

⑦通过煤的干馏,可以得到焦炭、煤焦油、粗氨水、焦炉气等产品.

A . ①③

B . ②④⑥

C . ①②⑤

D . ③④⑦

4. (2分) (2018高三上·昌平期末) 在1L 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X(g)和Y(g),发生反应X(g)+Y(g) M(g)+N(s),所得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

编号温度/℃

起始时物质的量/mol平衡时物质的量/mol

n(X)n(Y)n(M)n(N)

①8000.100.400.0800.080

②8000.200.80a a

③9000.100.150.060.06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实验①中,5min达平衡,用X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v(X)=0.016mol/(L·min)

B . 实验②中,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12.5

C . 实验②中,达到平衡时,a大于0.16

D . 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5. (2分) (2018高一上·江苏月考) 下列关于氧化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酸性氧化物均可跟碱反应

B . 酸性氧化物在常温常压下均为气态

C . 金属氧化物都是碱性氧化物

D . 不能跟酸反应的氧化物一定能跟碱反应

6. (2分) (2017高一上·扬州期末) 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 干冰升华

B . 氯气液化

C . 海水晒盐

D . 钢铁生锈

7. (2分) (2015高二下·广平期中) 下列有关化学键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离子化合物中不可能含有共价键

B . 非金属单质分子中一定存在共价键

C . 离子化合物中不一定含有离子键

D . 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8. (2分) (2015高三上·余杭期中)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乙烯和聚乙烯都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B . 淀粉和纤维素都可以作为工业上生产葡萄糖的原料

C . 油脂的水解反应,都是皂化反应

D . 蔗糖是高分子化合物,其水解产物能发生银镜反应

9. (2分) (2018高二上·衡阳期中) 类比法是化学学习中的常用方法。下列类比关系正确的是()

A . 苯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则甲苯也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B . 乙烯分子中所有原子处于同一平面上,则丙烯分子中所有原子也处于同一平面上

C . 乙醇与浓硫酸在加热时能脱水生成乙烯,则丙醇与浓硫酸在加热时能脱水生成丙烯

D . 分子式为C7H7Br的芳香族化合物的同分异构体有4种,则分子式为C7H8O的芳香族化合物的同分异构体也是4钟

10. (2分) (2016高二下·沈阳期中) 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中为杂质),采用的试剂和除杂方法错误的是()

A C2H4(SO2)NaOH溶液洗气

B C6H6(苯酚)浓Br2水过滤

C C6H5NO2(HNO3)NaOH溶液分液

D C2H2(H2S)CuSO4溶液洗气

A . A

B . B

C . C

D . D

11. (2分) (2019高二下·温州期中)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皂化反应后的溶液中加饱和食盐水,析出的固体沉于底部

B . 蛋白质遇福尔马林发生变性,可以用于食品的消毒杀菌

C . 苯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所以苯不能发生氧化反应

D . 化合物CH2Cl2的的结构只有一种,且可继续发生取代反应

12. (2分) (2016高二下·张掖期中) 天然维生素P(结构如图)存在于槐树花蕾中,它是一种营养增补剂.关于维生素 P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若R为甲基则该物质的分子式可以表示为C16H10O7

B . 分子中有三个苯环

C . 1mol该化合物与NaOH溶液作用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以及与H2加成所需的H2的物质的量分别是4 mol、

8 mol

D . 1mol该化合物最多消耗溴水中Br2的物质的量为5mol

13. (2分)下列做法中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的是()

A . 在不通风、无防护的条件下用苯做实验

B . 用福尔马林(35%-40%甲醛水溶液)浸泡海产品,防腐保鲜

C . 用食醋除去水壶内壁的水垢

D . 将含有甲醇(CH3OH)的工业酒精兑制成饮用白酒出售,以提高利润

14. (2分) (2016高二下·合肥期末) 贝若霉是由阿司匹林,扑热息痛经化学法并合制备的解热镇痛抗炎药,其合成反应式(反应条件略去)如下: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 FeCl3溶液可区别阿司匹林和扑热息痛

B . 1mol阿司匹林最多可消耗2mol NaOH

C . 常温下贝若脂在水中的溶解度小于扑热息痛

D . C6H7NO是扑热息痛发生类似酯水解反应的产物

15. (2分) (2016高一下·庄浪期中) 对于可逆反应M+3N?2Q 达到平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M,N,Q三种物质的浓度一定相等

B . M,N全部变成了Q

C . 反应混合物各组分的浓度不再变化

D . 反应已经停止

16. (2分) (2016高二下·疏勒期末) 下列关于油脂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 油脂属于酯类

B . 油脂没有固定的熔沸点

C . 油脂是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

D . 油脂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17. (2分) (2016高二下·东台月考) 关于下列各装置图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 若采用装置①精炼铜,则d极为粗铜,c极为纯铜,电解质溶液为CuSO4溶液

B . 装置②是原电池,能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锌电极发生氧化反应

C . 装置③中X若为四氯化碳,可用于吸收氨气或氯化氢,并防止倒吸

D . 装置④可用于干燥、收集氨气,并吸收多余的氨气

18. (2分)在化学学习与研究中类推的思维方法有时会产生错误的结论,因此类推的结论最终要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确定其正确与否.下列几种类推结论中错误的是()

①SO2能与碱反应,则非金属氧化物都能与碱反应

②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氧化物是MgO,则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氧化物也是Na2O

③CO2和SiO2化学式相似,则CO2与SiO2的物理性质也相似

④Ca(HCO3)2的溶解度比CaCO3大,则NaHCO3的溶解度比Na2CO3大.

A . ①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③④

D . ②③

19. (2分) (2019高一下·余姚月考) 下列各组性质比较中,正确的是()

①沸点:HF>HCl>HBr>HI ②离子还原性:S2->Cl->Br->I-

③酸性:HClO4>HBrO4>HIO4 ④金属性:K>Na>Mg>Al

⑤气态氢化物稳定性:HF>HCl>H2S

⑥半径:O2->F->Na+>Mg2+

A . ①②③

B . ③④⑤⑥

C . ②③④

D . ①③④⑤⑥

20. (3分)(2016·黄浦模拟) FeCl3(aq)与KSCN(aq)混合时平衡:Fe3+(aq)+SCN﹣(aq)?Fe(SCN)2+(aq);已知平衡时,物质的量浓度c[Fe(SCN)2+]与温度T三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FeCl3(aq)与KSCN(aq)反应是放热反应

B . 温度为T1、T2时,反应的平衡常数分别为K1、K2 ,则K1<K2

C . 反应处于D点时,一定有V正>V逆

D . A点与B点相比,A点的c(Fe3+)大

二、非选择题 (共8题;共57分)

21. (5分) (2016高一下·曲阳月考) 有短周期元素A,B,C,D,E,

已知:①常温下,A元素的单质在空气或浓硫酸中,表面都能生成致密的氧化膜;

②B元素的原子序数比A元素大,其原子的次外层的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的2倍;

③E与A同周期,C,D,E三种元素形成的单质或化合物可发生如图所示的反应.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元素最高价氧化物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

(2) D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________;

(3) B元素与E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用化学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

(4)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E元素的单质在工业上的一种重要用途:________.

22. (5分)(2014·海南) 硝基苯甲酸乙酯在OH﹣存在下发生水解反应:

O2NC6H4COOC2H5+OH﹣?O2NC6H4COO﹣+C2H5OH

两种反应物的初始浓度均为0.050mol?L﹣1 ,15℃时测得O2NC6H4COOC2H5的转化率α随时间变化的数据如表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t/s0120180240330530600700800

α/%033.041.848.858.069.070.471.071.0

(1)列示计算该反应在120~180s与180~240s区间的平均反应速率________、________;比较两者大小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2)列式计算15℃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________.

(3)为提高O2NC6H4COOC2H5的平衡转化率,除可适当控制反应温度外,还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要求写出两条).

23. (6分) (2017高二上·芗城期末) 从A.甲烷B.乙醇C.乙酸D.油脂E.葡萄糖F.蛋白质六种有机物中,选择合适的物质,将其标号填在空格上.

(1)能与Na2CO3溶液反应产生气体的是________;

(2)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

(3)糖尿病通常是指病人的尿液中________含量超标;

(4)常用作燃料和医疗上消毒剂的是________;

(5)工业上制造肥皂的主要原料是________;

(6) ________水解的最终产物是氨基酸.

24. (7分)我国高炉生产各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但在资源和能源利用率、高炉大型化、提高产业集中度以及环保等方面还跟国际存在很大差距,有待进一步提高,努力向钢铁强国迈进.请回答下列问题:(1)

高炉炼铁的原料有铁矿、焦炭和石灰石,其中起熔剂作用的是________,目的是除去铁矿石中的脉石,在铁水的上部形成炉渣而与铁水分离.

(2)

焦炭在高炉炼铁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下列不属于焦炭作用的是________.

A . 作为燃料,为炼铁中的化学反应提供能量

B . 作为还原剂与二氧化碳反应产生还原氧化铁的一氧化碳

C . 对高炉中的物料起到支撑和疏散的作用

D . 作为溶剂,除去铁矿石中的杂质

(3)

高炉炼铁的污染非常严重,目前我国部分大城市中的钢铁厂借着搬迁的机会也在进行着工艺改进.高炉炼铁导致的环境污染有________.

A . 臭氧空洞

B . 酸雨

C . 一氧化碳毒害

D . 沙尘暴

(4)

写出高炉炼铁中与碳元素有关的氧化还原反应化学方程式:________.

25. (12分)学习了元素周期律的相关知识后,同学们设计了多个实验在实验室探究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1)

Ⅰ.甲组同学根据元素非金属性与对应最高价含氧酸之间的关系,选取C、Si、S三种非金属元素的常见化合物,设计了如图1装置来一次性完成同主族和同周期元素非金属性强弱比较的实验研究.

①甲组同学设计实验的依据是________;

②写出选用物质的名称: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

③烧杯C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

④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元素非金属性强弱顺序为________.(填元素符号)

(2)

Ⅱ.乙组同学认为利用图1装置可直接比较Cl2和S单质的氧化性强弱,他们选择的药品是浓盐酸,KMnO4固体,Na2S溶液.

①预计C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

②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

③有同学提出该装置存在明显缺陷需加以改进,你认为缺陷是________.

(3)

Ⅲ.①丙组同学为了证明铁的金属性比铜强,设计了如下几种方案,其中合理的是________(填序号).A.铁片置于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出铜

B.铁、铜与氯气反应分别生成FeCl3、CuCl2

C.铜片置于FeCl3溶液中,铜片逐渐溶解

D.铁片、铜片分别置于盛有稀硫酸的烧杯中,铁片上有气泡产生,而铜片无气泡

E.常温下,分别将铁片和铜片置于浓硝酸中,铁片不溶解,而铜片溶解

②请你另设计一个能证明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的实验.要求:

a.此方案的原理不同于上述任一合理方案;

b.绘出实验装置图并注明所需的药品;

c.写出实验过程中的主要实验现象.

①实验装置(画在图2方框中)________

②实验现象________ .

26. (5分) (2016高一下·临渭期末) 某原电池的装置如图所示,看到a极上有红色金属析出,回答下列问题:

①若a、b是两种活动性不同的金属,则活动性a________b(填>、<或=);

②电路中的电子从________经导线流向________(填a或b);

③溶液中的SO42﹣向________极移动(填a或b);

④若两电极分别是Al和C,则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

27. (8分)亚氯酸钠(NaClO2)是一种重要的含氯消毒剂,主要用于水的消毒以及砂糖、油脂的漂白与杀菌.以下是过氧化氢法生产亚氯酸钠的工艺流程图:

已知:①NaClO2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适当条件下可结晶析出产品NaClO2?3H2O;②纯ClO2易分解爆炸,一般用稀有气体或空气稀释到10%以下.

(1)发生器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发生器中鼓入空气的作用可能是________.

a.将SO2氧化成SO3,增强酸性

b.将NaClO3还原为ClO2

c.稀释ClO2以防止爆炸

(2)吸收塔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吸收塔内的温度不能超过20℃,其目的是________.(3)吸收塔中为防止NaClO2被还原成NaCl,所用还原剂的还原性应适中.以下还可以选择的还原剂是________(选填序号).

a.Na2O2 b.Na2S c.FeCl2

(4)从滤液中得到NaClO2?3H2O粗晶体的实验操作依次是________.

(5)某学习小组用碘量法测定粗产品中亚氯酸钠的含量,实验如下:

a.准确称取所得亚氯酸钠样品m g于小烧杯中,加入适量蒸馏水和过量的碘化钾晶体,再滴入适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将所得混合液配成250ml待测溶液.

(已知:ClO2﹣+4I﹣+4H+=2H2O+2I2+Cl﹣)

b.移取25.00ml待测溶液于锥形瓶中,加几滴淀粉溶液,用c mol?L﹣1 Na2S2O3标准液滴定至终点,重复2次,测得平均值为V ml.(已知:I2+2S2O32﹣=2I﹣+S4O62﹣)

①达到滴定终点时的现象为________.

②该样品中NaClO2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用含m、c、V的代数式表示,结果化成最简.)

28. (9分) (2019高一下·珠海期中) 汽车尾气中含有CO、NO等有害气体。

(1)通过NO传感器可监测汽车尾气中NO的含量,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提示:O2-可在此固体电解质中自由移动)

①NiO电极上发生的是________反应(填“氧化”或“还原”)。

②外电路中,电子是从________电极流出(填“NiO”或“Pt”).

③Pt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

(2)一种新型催化剂用于NO和CO的反应:2NO+2CO 2CO2+N2。已知增大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可提高该反应速率,为了验证温度、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规律,某同学设计了三组实验,部分条件已经填在下表中。

NO初始浓度

实验编号t(℃)

CO初始浓度(mol/L)催化剂的比表面积(m2/g)

(mol/L)

Ⅰ280 1.2×10﹣3 5.80×10﹣382

Ⅱ280 1.2×10﹣3b124

Ⅲ350a 5.80×10﹣382

①请将表中数据补充完整:a ________。

②能验证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规律的是实验________(填实验序号)。

③实验Ⅰ和实验Ⅱ中,NO的物质的量浓度c(NO)随时间t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其中表示实验Ⅱ的是曲线________(填“甲”或“乙”)。

(3)在容积固定的绝热容器中发生反应2NO+2CO 2CO2+N2,不能说明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不定项选择);

A . 容器内混合气体温度不再变化

B . 容器内的气体压强保持不变

C . 2υ逆(NO)=υ正(N2)

D . 容器内混合气体密度保持不变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共20题;共41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13-1、

14-1、

15-1、

16-1、

17-1、

18-1、

19-1、

20-1、

二、非选择题 (共8题;共57分) 21-1、

21-2、

21-3、

21-4、

22-1、

22-2、

22-3、

23-1、

23-2、

23-3、

23-4、

23-5、23-6、24-1、24-2、24-3、24-4、

25-1、25-2、

25-3、26-1、27-1、

27-2、27-3、27-4、27-5、28-1、28-2、28-3、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