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网技术课程设计报告江苏大学

组网技术课程设计报告江苏大学
组网技术课程设计报告江苏大学

一、组网设计需求

自行设计拓扑,并完成配置,至少应包含以下需求:

1. 构建RIP AS,配置RIPv2,实现AS内各网络的连通。

2. 构建多区域OSPF AS,实现AS内各区域的连通。该OSPF AS中应包含:STUB/TOTALLY STUB AREA和NSSA/TOTALLY NSSA AREA;地址汇总;VIRTUAL LINK(可选)。

3. 通过RIP和OSPF之间的双向重分发实现两个AS之间的连通。

4. 在两个AS中选择任意一台路由器,在其下构建LAN以完成交换相关的配置,要求:

(1) 连接至少3台交换机,构成环形物理拓扑,例如(仅为示例):

(2) 在交换机上配置并查看STP协议,将连接至网关路由器的交换机设置为root,在SWITCH0和SWITCH1上配置必要的STP增强性能;也可以直接开启RSTP协议。

(3) 在交换机上创建至少两个VLAN,定义必要的VTP角色自动传播VTP SERVER上的VLAN 配置。SWITCH0和SWITCH1上分别连接成员主机,实现VLAN内的通信,并利用三层路由实现不同VLAN之间的通信(单臂路由或其他)。

(4) 额外创建一个管理VLAN,使用一台主机对网关路由器进行管理(可以telnet到即可)。禁用VLAN 1!

二、总体设计拓扑

实验设备:2811路由器10台,2960交换机6台,3560三层交换机1台,2960交换机6台,PC机8台,交叉线直通线若干。

简单说明:右上方黄色区域为RIPv2 AS区域,OSPF AS区域是a0,a1,a2,a3,其中a0是主干区域,a1为普通区域,a2是totally nssa区域、a3是totally stub 区域, a3到a0用虚链路进行通信。在a3区域中设置了一台三层交换机通过VTP 协议并设置了两个vlan,vlan10和vlan20。选取三层交换机为根桥,在三层交换机下面的两个交换机上开启RSTP协议。

三、IP地址表

1. RIPv2 AS 地址表

2. OSPF AS地址表

四、配置步骤及主要配置命令

1. 构建RIP AS,配置RIPv2,实现AS内各网络的连通

【注】r1 和r3分别接有一台交换机和主机

以路由器rip r2为例,配置命令如下:

①接口配置:

Router#conf t

Router(config)#int fa0/0

Router(config-if)#ip address 172.16.0.10 255.255.255.252

Router(config-if)#no shutdown

Router(config)#int fa0/1

Router(config-if)#ip address 172.16.2.1 255.255.255.252

Router(config-if)#no shutdown

Router(config)#int fa1/0

Router(config-if)#ip address 172.16.0.10 255.255.255.252

Router(config-if)#no shutdown

② Ripv2 配置:

Router(config)#router rip

Router(config-router)#version 2

Router(config-router)#no auto-summary

Router(config-router)#network 172.16.1.0

Router(config-router)#network 172.16.2.0

Router(config-router)#exit

Rip r1 、Rip r3配置与其类似。但是由于Rip r1是Rip AS 和ospf AS的边界路由器,因此rip r1只需在fa0/0口配置Ripv2协议。

2. 构建多区域OSPF AS,实现AS内各区域的连通。该OSPF AS中应包含:STUB/TOTALLY STUB AREA和NSSA/TOTALLY NSSA AREA;地址汇总;VIRTUAL LINK

【注】r7 和r6上分别接有一台交换机和主机。

以ospf r1为例:配置代码如下:

① ospf Area1基本配置:

R1(config)#router ospf1

R1(config-router)# network 192.168.0.0 0.0.0.3 area 0

R1(config-router)# network 192.168.1.0 0.0.0.3 area 0

R1(config-router)# network 192.168.2.0 0.0.0.3 area 0

② ospf area2 area3做与area1类似的配置

③在area2上配置totally nssa:

R4(config)#router ospf 1

R4(config-router)#area 2 nssa no-summary

R5(config)#router ospf 1

R5(config-router)#area 2 nssa

R6(config)#router ospf 1

R6(config-router)#area 2 nssa

④在area 3 配置totally stub:

R3(config)#router ospf 1

R3(config-router)#area 3 stub no-summary

R7(config)#router ospf 1

R7(config-router)#area 3 stub

⑤VIRTUAL LINK的配置:

Area3到area0用VIRTUAL LINK(虚链路)

配置命令:

R3(config-router) area 1 virtual-link 192.168.3.254

R2(config-router) area 1 virtual-link 192.168.2.254

⑥地址汇总:

以ospf r4 为例做地址汇总

R4(config)#router ospf 1

R4(config-router)area 2 range 192.168.0.0 255.255.0.0

3. 通过RIP和OSPF之间的双向重分发实现两个AS之间的连通在边界路由器r1进行双向重分发,配置如下:

Router(config)#route ospf 1

Router(config-router)#redistribute rip subnets

Router(config-router)#network 192.168.0.0 0.0.0.3 area0

Router(config-router)#redistribute connected

Router(config-router)#default-information originate

Router(config-router)#route rip

Router(config-router)#version 2

Router(config-router)#no auto-summary

Router(config-router)#network 172.16.1.0

Router(config-router)#redistribute ospf 1 metric 10

Router(config-router)#redistribute connected

Router(config-router)#default-information originate

4.在两个AS中选择任意一台路由器,在其下构建LAN以完成交换相关的配置,要求:

(1) 连接至少3台交换机,构成环形物理拓扑,如图所示:

(2) 在交换机上配置并查看STP协议,将连接至网关路由器的交换机设置为root,在SWITCH0和SWITCH1上开启RSTP协议。

①在交换机上配置vlan1,vlan10,vlan20(vlan10,vlan20将在下一步中开启)STP协议:

Server(config)#spanning-tree vl

Server(config)#spanning-tree vlan 1,10,20

Server(config)#spanning-tree vlan 1,10,20 priority 4096 //修改优先级,设置

三层交换机为root 【注】由于packet tracer不支持修改成本和设置端口优先级,故略去这两步。

Server为三层交换机hostname.

②在switch1和switch2 上开启RSTP协议:

client1(config)#spanning-tree mode rapid-pvst

client2(config)#spanning-tree mode rapid-pvst

【注】client1和client2 分别为switch1和switch2的hostname.

(3) 在交换机上创建至少两个VLAN,定义必要的VTP角色自动传播VTP SERVER 上的VLAN配置。SWITCH0和SWITCH1上分别连接成员主机,实现VLAN内的通信,并利用三层路由实现不同VLAN之间的通信:

①配置VTP协议:

Server配置:

Switch1(config)#interface range fa0/1-fa0/2

Switch1(config-if-range)#switchport mode trunk

Switch1(config-if-range)#exit

Switch1(config)#vtp domain guanli

Switch1(config)#vtp mode server

Switch1(config)#vtp version 2

Switch1(config)#vlan 10

Switch1(config)#exit

Switch1(config)#vlan 20

Switch1(config)#exit

Switch1(config)#end

Client配置:

客户机switch1

Switch1(config)#int fa0/2

Switch1(config-if)#switchport mode trunk

Switch1(config-if)#exit

Switch1(config)#vtp domain guanli

Switch1(config)#vtp mode lient

Switch1(config)#int fa0/3

//创建vlan10和vlan20

Switch1(config-if)#sw access vlan 10

Switch1(config-if)#exit

Switch1(config)#int fa0/4

Switch1(config-if)#sw access vlan 20

Switch1(config-if)#end

Switch11#

客户机switch2

Switch2(config)int fa0/2

Switch2(config-if)#switchport mode trunk

Switch2(config-if)#exit

Switch2(config)#vtp domain guanli

Switch2(config)#vtp mode client

Switch2(config)#int fa0/3

Switch2(config-if)#sw access vlan 10

Switch2(config-if)#exit

Switch2(config)#int fa0/4

Switch2(config-if)#sw ac vlan 20

Switch2(config-if)#end

【注】以三层交换机为Server, switch1 和switch2 为Client

之后将三层交换机的hostname改为了Server,switch1和switch2分别改为了

client1 和client2

②配置三层交换机实现不同vlan 间通信:

Server(config)#interface vlan 10

Server(config-if)#ip add 192.168.10.254 255.255.255.0

Server(config-if)#no shutdown

Server(config-if)#exit

Server(config)#interface vlan 20

Server(config-if)#ip add 192.168.20.254 255.255.255.0

Server(config-if)#no shutdown

Server(config-if)#exit

//启动三层交换机的路由功能

Server(config)# ip routing

(4) 额外创建一个管理VLAN,使用一台主机对网关路由器进行管理(可以telnet 到即可)。禁用VLAN 1!

①创建管理vlan

创建vlan999

Server(config)#interface vlan 999 //管理vlan

Server(config-if)#ip add 172.16.1.254 255.255.255.0

client1(config)# interface vlan 999

client1(config-if)#ip add 172.16.1.3 255.255.255.0

client2(config)# interface vlan 999

client2(config-if)#ip add 172.16.1.4 255.255.255.0

②网关路由配置(ospf r6):

Router(config)#line vty 0 4

Router(config-line)#password 123456

Router(config-line)#login

Router(config-line)#exit

Router(config)#enable password 123456

五、配置结果分析

1.rip AS 内的ping测试:

PC1 ping PC2

PC2 ping PC1

2.OSPF AS 内的ping测试:PC3 ping PC4

PC4 ping PC3

PC3 ping PC5

PC3 ping PC6

PC5 ping PC3

PC5 ping PC4

3.rip AS 和OSPF之间进行通信的ping测试:PC1 ping PC3

PC2 ping PC4

PC1 ping PC4

PC2 ping PC3

4.Vlan 间通信的ping测试:PC5 ping PC7(相同vlan ping测试)

PC5 ping PC6 (不同vlan间的ping测试)

5.Telnet测试

PC4 telnet ospf r6

6.查看STP协议

Server(root)部分:

Client1(RSTP)部分:

六、设计总结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通过这次课程设计,使我们对网络工程与组网技术这门课程的掌握得到了进一步提高,从理论了解层面上升到了实践层面。很多在课堂上学得很懵懂的知识,通过实践过程中的回顾书本、查阅资料和相互讨论,得到了实质上的掌握。以前在实验课程中掌握得不够透彻知识,比如RIP协议、OSPF协议、VTP协议、STP协议、VLAN等配置方法在本次做课程设计的过程中得到了进一步巩固。在做课程设计的过程中,不仅提高了对网络工程与组网技术这门课程知识要点的掌握,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以前在实验中没有使用过三层交换机配置环形物理拓扑,也没有使用过VTP协议和STP协议,然后通过回顾书本、上网查找资料、相互讨论和实验测试,逐步解决了问题,收获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快乐。同时通过最后的汇报与答辩,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也认识到我们此次课设中的不足之处,比如课程设计过程中只顾满足老师布置的任务要求,却忽略了网络拓扑结构的合理性。虽然只有短短的两周,却让我们对网络工程与组网技术这门课程的整体知识体系的掌握得到了加深,为以后学习其他的计算机专业课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并培养了严谨、认真的实验习惯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分工及贡献比例过

分工主要如下:

王其兵同学主要负责拓扑的设计和三层交换机区域与网关路由器的设计。胡浩、邓秋声、袁锦秋同学负责ospf部分设计与连线和IP地址的划分ospf区域设计与连线测试,陈钰婷同学负责RIP的设计,王其兵、邓秋声、袁锦秋、胡浩同学负责后期实验报告的撰写和后期测试。

工作比例如下:

王其兵60%

邓秋声11%

胡浩 11%

袁锦秋11%

陈钰婷7%%

机械设计原理试卷2008_江苏大学

江 苏 大 学 试 题 (2007 -2008 学年第 2 学期) 课程名称 机械原理及设计 I 开课学院 机械工程学院 使用班级 J 车辆06 考试日期 2008.7.4 题 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总分 核查人签名 得 分 阅卷教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平面运动副中,通过 接触形成的运动副称为平面低副,通过 接触形成的运动副称为平面高副。 每个平面副最多提供 个约束。 2、作平面运动的三个构件,共有 个瞬心,所有瞬心位于 上,称为三心定理。 3、在铰链四杆机构ABCD 中,已知AB=40mm ,BC=50mm ,CD=AD=60mm ,且AD 为机架,该机构是 。 4、常用的间歇运动机构有 、 、 等。 5、凸轮设计从动件运动规律中,等速运动规律具有 冲击,余弦加速度运动规律具有 冲击。 6、一对平行轴外啮合斜齿圆柱齿轮的正确啮合条件是: 、 ,且两轮的螺旋角 。 7、周转轮系中,自由度为1的轮系称为 ,自由度为2的称为 。 8、机械的周期性速度波动一般用 调节,非周期性波动用 调节。 9、对于刚性转子而言,一般径宽比 的转子平衡称为动平衡,径宽比 的转子平衡称为静平衡。 二、(10分)计算图示机构的自由度,若存在复合铰链、虚约束、局部自由度,则指出在图中的相应位置,若有平面高副,请在原图上画出高副低代后的机构简图。 命题教师: 学生所在学院 专业、班级 学号 姓名 A 卷

江 苏 大 学 试 题 第2页 三、(10分)图示曲柄滑块机构,已知原动件1以角速度ω1匀速转动,转动方向如图。 (1)请在原图上标出该机构所有瞬心的位置。 (2)计算构件3在该位置时的速度v 3(写出表达式),判断其方向。 四、(10分)已知摇杆摆角0 90ψ=,摇杆长mm l CD 420=,摇杆在两极限位置时与机架所夹夹角分别为0 30及0 60,机构行程速比系数 1.4K =,设计此四杆机构。(图为示意图,准确尺寸图请自己画!)

无线网络综合课程设计报告-图书馆

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无线网络课程设计 2014 ~2015 学年第1学期 课程无线网络 课程设计名称无线局域网络综合课程设计--图书馆 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 小组成员 2015 年1 月

图书馆无线局域网络综合课程设计 1、课程设计目的 通过“无线局域网络综合课程设计”的环节,以系统集成项目的调研、规划与实施为主线,根据所掌握的无线局域网络知识,完成无线局域网络基础架构、无线局域网络系统的安装与配置、无线局域网络安全及网络管理等无线局域网络技术的综合设计与应用。 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在计算机无线局域网络课程中学到的专业知识,深入掌握计算机局域网络工程的设计与施工、无线局域网络系统的安装与配置技术,掌握有线无线一体化局域网络设计与实施的方式方法,了解无线局域网络系统建设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提高学生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综合运用和实际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分工协作的团队精神。 2、课程设计名称及内容 名称:某省立图书馆无线网络集成项目规划与实施 学院背景描述及需求内容:图书馆随着业务规模的不断扩大,对图书馆提高运营效率的要求也不断提升,随着WIFI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其能更加稳定高效的承载图书馆应用。很多图书馆在有线网络的基础上扩展无线网络来进行日常业务的开展,甚至很大一部分图书馆在新建覆盖场所时,考虑建设的成本和传统网络的繁琐,也希望可以通过WIFI接入技术实现他们的目的。该省立图书馆建筑面积4万平方米,5层,要求实现无线网络无缝覆盖,所有上网用户的带宽不得低于8Mbps,图书馆用户通过无线网络可以访问图书馆提供的电子资源(WEB形式),这些电子资源只能由通过认证的用户访问。 3、实验过程 3.1需求分析 3.1.1建设背景 在信息迅猛发展的今天,国内所有省立图书馆均实现了有线企业的建设。但随着设施的完善,越来越多的便携式计算机终端进入了图书馆,越来越多的读者和员工也开始拥有了带有无线网卡的计算机终端。读者对无线网的依赖性相当之高,“随时随地获取信息”已成为读者的新需求。但是,传统的有线网存在着诸多“网络盲点”,比如在仓库、食堂等许多不宜网络布线的场馆设施如何联网?这就需要我们在现有网络的基础上充分扩展和利用无线网络来解决。

组网实验报告

组网技术实验报告 专业:网络工程 学号: 04 学生姓名:王胜 教师:王虎寅

实验一 IP路由 一、实验目的 1、熟悉与掌握仿真软件GNS3的安装、环境设置的方法。 2、了解GNS3下的cisco路由器的模拟及分布式环境下模拟的机制并掌握其使用方法。 3、掌握几种典型的在GNS3环境下模拟主机的方法。 4、提高综合运用静态路由、缺省路由、RIP或OSPF路由技术完成较大网络的路由设计的能力。 二、实验环境 1、操作系统:windows 7 2、实验软件:GNS3 三、实验任务 在仿真软件上实现如下拓扑网络的路由设计,并完成连通测试。 四、实验步骤 1、GNS3拓扑图,如下:

地址规划IP、2. 分析给定拓扑图,规划各网段、各节点(路由接口或主机) ip地址,记录到实验报告

设备接口I地子网掩默认网FC — —F0/ F0/—F0/— Rclock S0/—rate 12800—S1/clock S1/Rrate—12800F0/—R—F0/ F0/—

—RS1/ —F0/ R4R3R1)(1上使用缺省路由,R2,,,路由协议。R5上使用OSPF;具体命令为:上添加一条到网络的静态路由,然后进行路由2()R2redistribute。redistribute static与初始配置 3、中心主机安装 GNS3、安装GNS3、环境设置 工作目录 IOS目录、工程目录、 dynmips)在磁盘中建立相关文件夹( 12 ()拷贝路由器目录”中IOS Ios镜像文件到“中文设置相关目录(需要当:“首选项”菜单项进入) ( 3->、工程、工作目录设置终端命令参数IOS: secureCRT 设置语言)环境设置(从“编辑” 要求终端工具使用:场测试) Cisco IOS( 4”菜单项进入) HypervisorsIOS(从“”)设置“IOS和IOS”窗口选择,在“。文件对应的“平台”和“型号”后,单击“保存”文件,以及和 IOS”值计算依次将实验中所用各种型号的路由器“拖入”一个到工作区,IDLE PC)路由器”5( ”值计算、选取。Idle PC 完成“ 模拟)VPCS(使用、主机模拟: 4. 。模拟C1VPCS2VPCS1模拟C2;上配置:C1 C2上配置: 用 ping命令进行连通测试如:在两主机间进行、或任何两节点间进行测试连通5、

江苏大学单片机课程设计

单片机课程实验报告 班级J计算机1302 学号4131110037 姓名杨岚 指导老师余景华 2016.07.09

一、多功能数字钟的设计要求: 1.能在LED显示器上实现正常的时分秒计时 2.能通过键盘输入当前时间,并从该时间开始计时 3.有校时、校分功能 4.有报时功能,通过指示灯表示 5.有闹时功能,闹时时间可以设定,通过指示灯表示 二、课程设计电路图: 图1 设计电路图 ?HD7279A的片选引脚CS连在P5.7; ·通过C8051F020的P1.6、P1.7连接7279A的CLK和DATA实现串行数据编程; ?KEY连在比较器1的同相输入端CP1P

三、设计思路: 根据课程设计要求,我们要设计一个多功能数字电子时钟,随着人类科技文明的发展,高精度、多功能、小体积、低功耗,是现代时钟发展的趋势。在这种趋势下,时钟的数字化、多功能化已经成为现代时钟生产研究的主导设计方向。本实验正是基于这种设计方向,以单片机(C8051F020)为控制核心,设计制作一个多功能的数字时钟。在这些当中,必须要求要有时钟功能、校时校分功能、整点报时和闹钟功能等。 1.1首先要实现数码管的正常时分秒计时必须初始化系统时钟,初始化I/O端口以及定时器和使能比较器等,为系统的运行做必要的准备。 1.2其次通过键盘输入当前时间并从当前时间开始计时,这个过程中搞清楚,通过键盘输入的数据送到了哪里,是通过什么样的方式送进去的,同时对时间的计时有一个严密的算法来控制。 1.3在时间通过键盘输入并正常显示后,可以通过按键来进行校时、校分的功能。并显示出校正后的时间 1.4通过按键实现闹钟功能,在设置闹钟的同时,原时间能确保正确行走。 7279指令说明:88H,闪烁控制指令,d1-d8对应8个数码管,0表示闪烁,1表示不闪烁。 开始 输入按键(ABCD) 输入按键(F) 当达到整点时, A (校时的高位) F(输入闹钟)数码管闪烁3秒 B(校时的低位)当当前时间与闹钟时间相等时, C(校分的高位)数码管闪烁2秒。 D(校分的低位) 图2 功能模块图 ?输入按键A使得时钟的时高位加1,若时高位值超过2则返回0值。 ?输入按键B使得时钟的时低位加1,若时低位值超过9则返回0值同时时高位加1,最后判断时高位>1且时低位>3则时高位=0,时低位0。 ?输入按键C使得时钟的分高位加1,若分高位值超过5,则时低位加1,分高位至0。 ?输入按键D使得时钟的分低位加1,若分低位值超过9,则分高位加1,分低位至0。 ?输入按键E使得时钟的秒高位加1,若秒高位值超过5,则分低位加1,秒高位至0。 ?按键F进入闹钟模块。

组网工程实验报告

实验一各类接口配置 姓名:班级:学号: 地址表 学习目标 在路由器和交换机上配置接口 简介: 本练习将在标准实验拓扑中的路由器和交换机上配置 IP 信息和说明。 任务 1:在路由器和交换机上配置接口 步骤 1. 在路由器上配置接口 单击路由器 R1-ISP。使用CLI 选项卡和密码cisco 登录到路由器。使用enable命令进入特权模式,使用密码class 进入特权执行模式,使用

configure terminal 进入全局配置模式,进入全局配置模式。 输入命令interface fa0/0 进入 FastEthernet 接口的接口配置模式。注意提示的变化。输入命令ip address 192.168.254.253 255.255.255.0 以设置IP 地址和子网掩码。输入命令description Link to Eagle Server 以描述接口。输入命令no shutdown 以启用接口。输入命令exit 返回全局配置模式。 输入命令interface s0/0/0进入串行接口的接口配置模式。输入命令ip address 10.10.10.6 255.255.255.252以设置 IP 地址和子网掩码。此接口连接串行交叉电缆的 DCE 端。输入命令clock rate 64000设置接口提供定时信号。输入命令description Link to R2-Central以描述接口。输入命令no shutdown以启用接口。输入命令exit返回全局配置模式。 按Ctrl+z离开配置模式。输入命令copy running-config startup-config将更改保存至 NVRAM。在提示出现时按Enter确认目的文件名。 输入命令show running-config和show interfaces以确认配置。

网络与通信课程设计报告

沈阳理工大学网络与通信课程设计

第1章相关知识 1.1 局域网概述 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LAN)是指传输距离有限,传输速率较高,以共享网络资源为主要目的的网络系统,它仅包括OSI参考模型的底部3层协议。将一个网络限制在物理上较小的区域之内,可以减少从网络上一台计算机发送数据到最远处计算机的时延。 局域网是共享介质的广播式分组交换网。在局域网中,所有的计算机都连接到共享的传输介质上,任何计算机发出的数据包都会被其他计算机接收到。由于局域网是共享介质的通信系统,所以共享介质的信道分配技术是局域网的核心技术。拓扑结构和传输介质决定了各种局域网的数据类型、数据传输速率、通信效率等特点,也决定了局域网的应用。 1.2 VLAN概述 传统的局域网中,通常一个工作组(Workgroup)是在同一个网段上,每个网段可以是一个逻辑工作组或子网。多个逻辑工作组之间通过实现互连的网桥或路由器来交换数据。因此,逻辑工作组的组成要受节点所在网段的物理位置限制。虚拟局域网功能:VLAN(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虚拟局域网)是指在交换式局域网的基础上,采用网络管理软件构建的可跨越不同网段、不同网络的端到端的逻辑网络。一个VLAN组成一个逻辑子网,即一个逻辑广播域,它可以覆盖多个网络设备,允许处于不同地理位置的网络用户加入到一个逻辑子网中。同时,在同一台交换机上也可以划分多个VLAN。IEEE于1999年颁布用以标准化VLAN实现方案的IEEE 802.1q协议标准草案。利用以太网交换机可以很方便地实现虚拟局域网VLAN。这里要指出,虚拟局域网其实只是局域网给用户提供的一种服务,而并不是一种新型局域网。由于虚拟局域网是用户和网络资源的逻辑组合,因此可按照需要将有关设备和资源非常方便地重新组合,使用户从不同的服务器或数据库中存取所需的资源。 1.3关于boson实验平台的介绍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报告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报告 姓名:李逍逍 班级:08计11 学号:08261012

一.课程设计的题目、目的及要求 (2) 二.课程设计的内容(分析和设计) (3) 三.绘制拓扑结构图 (3) 四.详细设计步骤 (5) 五.路由器或交换机配置的代码 (6) 六.显示最终的结果 (8) 七.课程设计总结 (9)

一.课程设计的题目、目的及要求 课程设计题目:组建小区局域网 课程设计目的: 更深了解路由器,交换机,PC机之间的配置与应用,熟练掌握一些简单的的网络应用和连接,熟练掌握路由器和交换机的基本配置;掌握DHCP、ACL、VLAN、和NET协议和相应的技术;提高对实际网络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该设计需要划分为四个子网层面的小区性的网络通讯。采用软件cisco,可以更好的实现各种不同网络设备互相配合与联系,以达到最佳的局域网通讯效果。 课程设计要求: 要求能根据实际问题绘制拓扑结构图,拓扑结构图可以是树形、星形、网状形、环状形及混合形结构的之一,清晰的描述接口,进行路由器或交换机的代码配置实现,并且每个方案的需有以下几部分的内容: 1、需求特点描述; 2、设计原则; 3、解决方案设计,其中必须包含: (1)设备选型; (2)综合布线设计; (3)拓扑图; (4)IP地址规划; (5)子网划分; (6)路由协议的选择; (7)路由器配置。 组建小区局域网的总体要求: 运用自己对局域网组网技术的理解,设计小区组网方案,使得一个具有200个住户节点的智能化小区能够进行网络通讯,且将整个小区可划分为四个区域:1.网络中心区:以物业管理中心及监控中心为主的核心交换设备和服务器群;2.远程网络接入区:包括外部网络接入口的路由器设备和网络安全设备;3.园区网络区:包括从网络中心到社区服务设施的骨干交换设备; 4.家庭网络区:包括从网络中心到楼宇中的骨干交换设备,并为各住户单元提供网络接入端口,是整个小区网络系统的最基本单元。

课程设计报告MATLAB江苏大学

江苏大学 《电气工程工具软件培训》课程设计报告 设计题目:MATLAB工具软件 专业班级:电气1201 学生姓名:蔡婷 学生学号:3120501004 指导老师:黄永红 完成日期:2013.7.3 江苏大学·电气信息工程学院 (a组指导老师:黄永红; b组指导老师: 刘辉;c组指导老师:王博)

一MATLAB课程设计的目的和要求 1.MA TLAB软件功能简介 MA TLAB的名称源自Matrix Laboratory,1984年由美国Mathworks公司推向市场。它是一种科学计算软件,专门以矩阵的形式处理数据。MA TLAB将高性能的数值计算和可视化集成在一起,并提供了大量的内置函数,从而被广泛的应用于科学计算、控制系统和信息处理等领域的分析、仿真和设计工作。MA TLAB软件包括五大通用功能,数值计算功能(Nemeric)、符号运算功能(Symbolic)、数据可视化功能(Graphic)、数字图形文字统一处理功能(Notebook)和建模仿真可视化功能(Simulink)。其中,符号运算功能的实现是通过请求MAPLE内核计算并将结果返回到MA TLAB命令窗口。该软件有三大特点,一是功能强大;二是界面友善、语言自然;三是开放性强。目前,Mathworks公司已推出30多个应用工具箱。MA TLAB 在线性代数、矩阵分析、数值及优化、数值统计和随机信号分析、电路与系统、系统动力学、次那好和图像处理、控制理论分析和系统设计、过程控制、建模和仿真、通信系统以及财政金融等众多领域的理论研究和工程设计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2.MA TLAB课程设计的目的 本次课程设计主要是为了使学生了解MA TLAB软件的基本知识,熟悉MA TLAB的上机环境,掌握MA TLAB数值运算、程序设计、二维/三维绘图、符号运算、Simulink仿真等相关知识,并初步

网络工程课程设计报告格式模板

网络工程课程设计 报告格式

网络工程课程设计报告 题目: 郑州航院校园网络规划方案及设计学号: 姓名: 尚卫民 指导老师: 张森 年 12 月 8 日 校园网络工程设计方案

目录 前 言 (3) 第一章需求分析 (4) 第二章网络规划 (7) 一拓扑设计与设计原则 (7) 二网络结构分析 (9) 三网络架构设计与拓扑结构 (10) 第三章主要技术设计的具体配置过程 (13) 一访问层交换服务的实现——配置访问层交换机 (13)

二分布层交换服务的实现-配置分布层交换机 (14) 三核心层交换服务的实现——配置核心层交换机 (17) 四配置接入路由器InternetRouter (19) 五远程访问模块设计 (21) 第四章服务器模块设计 (23) 一结构化布线设计 (24) 二设计原则 (24) 三设计目标 (25) 第五章总结 (25)

前言 当今的世界正从工业化社会向信息化社会转变。一方面, 社会经济已由基于资源的经济逐渐转向基于知识的经济, 人们对信息的需求越来越迫切, 信息在经济的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信息的交流成为发展经济最重要的因素。另一方面, 随着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等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 信息的传递越来越快捷, 信息的处理能力越来越强, 信息的表现形式也越来越丰富, 对社会经济和人们的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这一切促使通信网络由传统的电话网络向高速多媒体信息网发展。 快速、高效的传播和利用信息资源是21世纪的基本特征。掌握丰富的计算机及网络信息知识不但仅是素质教育的要求而且也是学生掌握现代化学习与工作手段的要求。因此, 学校校园网的有无及水平的高低, 也将成为评价学校及学生选择学校的新的标准之一。 Internet及WWW应用的迅猛发展, 极大的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信息经过网络, 以不可逆转之势, 迅速打破了地域和时间的界限, 为更多的人共享。而快速、高效的传播和利用信息资源正是二十一世纪的基本特征。学校作为信息化进程中极其重要的基础环节, 如何经过网络充分发挥其教育功能, 已成为当今的热门话题。 随着学校教育手段的现代化, 很多学校已经逐渐开始将学校的

小型局域网建设 课程设计报告书

TCP/IP课程设计 局域网组网课程设计 ——局域网的规划设计 局域网的规划设计 摘要: 随着网络的逐步普及,校园网络的建设是学校向信息化发展的必然选择,校

园网网络系统是一个非常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它不仅为现代化教学、综合信息管理和办公自动化等一系列应用提供基本操作平台,而且能提供多种应用服务,使信息能及时、准确地传送给各个系统。而校园网工程建设中主要应用了网络技术中的重要分支局域网技术来建设与管理的,因此本课程设计课题将主要以校园局域网络建设过程可能用到的各种技术及实施方案为设计方向,为校园网的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关键字:局域网、Internet、网络协议、服务器、防火墙 课程设计目的: 巩固和加深对计算机局域网的理解,提高综合运用本课程所学知识的能力。 培养独立思考,深入研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实际分析设计、调试,掌握计算机局域网的基本规程,以及协议的利用方法。 通过课程设计,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和团队协作精神。 局域网简介: 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简称LAN,是指在某一区域由多台计算机互联成的计算机组。“某一区域”指的是同一办公室、同筑物、同一公司和同一学校等,一般是方圆几千米以。局域网可以实现文件管理、应用软件共享、打印机共享、扫描仪共享、工作组的日程安排、电子和传真通信服务等功能。局域网是封闭型的,可以由办公室的两台计算机组成,也可以由一个公司的上千台计算机组成。 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局域网标准委员会员会曾提出局域网的一些具体特征: A、局域网在通信距离有一定的限制,一般在1~2Km的地域围。比如在一个办公楼、一个学校等。 B、较高传输率的物理通信信道也是局域网的一个主要特征,在广域网中用

江苏大学 dsp课程设计

JIANGSU UNIVERSITY 本科生课程设计DSP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基于ICETEK5509实验箱和基2FFT 算法的频谱分析 学院名称:计算机科学与通信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通信工程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姓名: 指导教师职称: 年月

一、设计目的与意义 1、本课程设计与理论课、实验课一起构成《DSP芯片原理与应用》完整课程 体系; 2、针对理论课、实验课中无时间和不方便提及内容和需强调重点进行补充与 完善; 3、以原理算法的实现与验证体会DSP技术的系统性,并加深基本原理的体会。 二、设计要求 1、系统设计要求: ⑴.设计一个以ICETEK5509为硬件主体,FFT为核心算法的频谱分析系统 方案; ⑵.用C语言编写系统软件的核心部分,熟悉CCS调试环境的使用方法, 在CCS IDE中仿真实现方案功能; ⑶.在实验箱上由硬件实现频谱分析。 2、具体要求: ⑴.FFT算法C语言实现与验证 1) 参考教材14.3节FFT核心算法在CCS软件仿真环境中建立FFT工 程:添加main()函数,更改教材中个别语法错误,添加相应的库文 件,建立正确的FFT工程; 2) 设计检测信号,验证FFT算法的正确性及FFT的部分性质; 3) 运用FFT完成IFFT的计算。 ⑵.单路、多路数模转换(A/D) 1) 回顾CCS的基本操作流程,尤其是开发环境的使用; 2) 参考实验指导和示例工程掌握5509芯片A/D的C语言基本控制流 程; 3) 仔细阅读工程的源程序,做好注释,为后期开发做好系统采集前端 设计的准备。 ⑶.系统集成,实现硬件频谱分析 1) 整合前两个工程,实现连续信号的频谱分析工程的构建;

组网课程设计报告模板

太原工业学院 网络工程与组网技术 课程设计 题目:中小型学校局域网组建 院系:计算机工程系 专业班级:网络工程 学号:112055102 学生姓名:苏君 指导教师:张升 2012年6月28日

一.实验目的 通过本课程设计,使学生有效的应用所学的《网络工程与组网技术》课程中的理论知识,培养实际动手能力,掌握各种网络组建技术,学会网络的配置方法。本课程设计结束后,学生应熟悉各种常见的网络设备与组网工具,学会网络设备与组网工具的使用与连接,掌握网络设备的配置方法。 二.实验任务 1. 网络实验室网络环境组建及数据线的连接 2. 中小型学校局域网组建 3. 在实验室网络综合教学平台中完成Windows环境下DNS服务器、Web服务器、FTP服务器、邮件服务器、代理服务器的配置。 三.实验内容 课程设计各部分的要求如下: (1)网络实验室网络环境组建及数据线的连接 认识各个网络设备,正确连接实验室各个主机与网络设备。 (2)中小型学校局域网组建 设计课题: 某学校三栋楼间要建局域网,教学楼、办公楼、宿舍楼,每栋楼直线 相距约为500米。 办公楼:三层,100个终端,分散分布。 教学楼:六层,每层一个管理室,每层15个终端。该楼要留有一定 的扩展余地。 宿舍楼:六层,每层30个宿舍,每个宿舍最多接入8个终端。 要求: 1.以办公楼为中心,建立一个覆盖整个学校的网络,为学校提供 Internet接入等服务,并要留有一定的扩展余地。 2.根据需要划分子网或做VLAN,分为内网和外网访问。 3.学校要建立两个服务器:一个www服务器,一个ftp服务器。

4.给出网络拓扑图(每个信息点个数/网络设备型号) 5.给出IP规划方案 6.给出可网管设备的参考配置 7.写出该方案的设计文档 (3)在实验室网络综合教学平台中完成Windows环境下DNS服务器、Web 服务器、FTP服务器、邮件服务器、代理服务器的配置。 1.掌握Windows环境下各服务器的安装配置方法。 2.撰写其中一个实验的实验报告 四.实验设备 【设备】 三层交换机1台 二层交换机1台 【原理】 VLAN(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虚拟局域网)是指在一个物理网段内,进行逻辑的划分,划分成若干个虚拟局域网。VLAN最大的特性是不受物理位置的限制,可以进行灵活的划分。VLAN具备了一个物理网段所具备的特性。相同VLAN内的主机可以互相直接访问,不同VLAN间的主机之间互相访问必须经由路由设备进行转发。广播数据包只可以在本VLAN内进行传播,不能传输到其他VLAN中。 Port Vlan是实现VLAN的方式之一,Port Vlan是利用交换机的端口进行VLAN的划分,一个端口只能属于一个VLAN。 Tag Vlan是基于交换机端口的另外一种类型,主要用于实现跨交换机的相同VLAN内主机之间可以直接访问,同时对于不同VLAN的主机进行隔离。Tag Vlan遵循了IEEE802.1q协议的标准。在利用配置了Tag vlan的接口进行数据传输时,需要在数据帧内添加4个字节的802.1q标签信息,用于标识该数据帧属于哪个VLAN,以便于对端交换机接收到数据帧后进行准确的过滤。 第一步:配置两台交换机的主机名 Switch#configure terminal Enter configuration commands, one per line. End with CNTL/Z.

组网技术课程设计报告江苏大学

一、组网设计需求 自行设计拓扑,并完成配置,至少应包含以下需求: 1. 构建RIP AS,配置RIPv2,实现AS各网络的连通。 2. 构建多区域OSPF AS,实现AS各区域的连通。该OSPF AS中应包含:STUB/TOTALLY STUB AREA和NSSA/TOTALLY NSSA AREA;地址汇总;VIRTUAL LINK(可选)。 3. 通过RIP和OSPF之间的双向重分发实现两个AS之间的连通。 4. 在两个AS中选择任意一台路由器,在其下构建LAN以完成交换相关的配置,要求: (1) 连接至少3台交换机,构成环形物理拓扑,例如(仅为示例): (2) 在交换机上配置并查看STP协议,将连接至网关路由器的交换机设置为root,在SWITCH0和SWITCH1上配置必要的STP增强性能;也可以直接开启RSTP协议。 (3) 在交换机上创建至少两个VLAN,定义必要的VTP角色自动传播VTP SERVER上的VLAN 配置。SWITCH0和SWITCH1上分别连接成员主机,实现VLAN的通信,并利用三层路由实现不同VLAN之间的通信(单臂路由或其他)。 (4) 额外创建一个管理VLAN,使用一台主机对网关路由器进行管理(可以telnet到即可)。禁用VLAN 1! 二、总体设计拓扑

实验设备:2811路由器10台,2960交换机6台,3560三层交换机1台,2960交换机6台,PC机8台,交叉线直通线若干。 简单说明:右上方黄色区域为RIPv2 AS区域,OSPF AS区域是a0,a1,a2,a3,其中a0是主干区域,a1为普通区域,a2是totally nssa区域、a3是totally stub 区域, a3到a0用虚链路进行通信。在a3区域中设置了一台三层交换机通过VTP 协议并设置了两个vlan,vlan10和vlan20。选取三层交换机为根桥,在三层交换机下面的两个交换机上开启RSTP协议。 三、IP地址表 1. RIPv2 AS地址表 2. OSPF AS地址表

综合组网实验报告

《计算机网络》 综合组网实验 学院名称: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专业名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年级班级:2011级一班 姓名:王彦秋 学号: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报告 通过对网络设备的连通和对拓扑的分析,加深对常见典型局域网拓扑的理解;通过路由建立起网络之间的连接,熟悉交换机、路由器的基本操作命令,了解网络路由的设计与配置。 二、实验仪器或设备 三层交换机各一台,路由器两台,学生实验主机三台 三、总体设计(设计原理、设计方案及流程等) 假设校园网通过1台三层交换机连到校园网出口路由器,路由器再和校园外的另一台路由器相接,现做适当配置,实现校园网内部主机与校园网外部主机的相互通信。 实验拓扑图如下所示: 四、实验步骤(包括主要步骤、代码分析等) 步骤1按照组网实验图示连接好设备 步骤2各组规划好IP地址,并进行子网划分 步骤3路由配置 步骤4网络测试 具体步骤如下: 第1步:对Router0、Router1和Switch0以及PC机进行接口配置 S1/0:

S1/0: Router0: Router>en Router#configter Router(config)#hostnameRouter0 Router0(config)#intf0/0 Router0(config-if)#ipadd Router0(config-if)#nosh Route0r(config-if)#exit Router0(config)#ints1/0 Router0(config-if)#ipadd Router0(config-if)#clockrate64000 Router0(config-if)#nosh Router0(config-if)#exit Router1: Router>en Router#configter Router(config)#hostnameRouter1 Router1(config)#intf0/0 Router1(config-if)#ipadd Router1(config-if)#nosh Router1(config-if)#exit Router1(config-if)#ints1/0 Router1(config-if)#ipadd Router1(config-if)#nosh Router1(config-if)#exit 第2步:在交换机上划三个VLAN,VLAN50、VLAN40和VLAN10,并添加端口;以及在交换机上配置VLAN的IP地址 Switch0: Switch>en Switch#configter Switch(config)#vlan50 Switch(config-vlan)#exit Switch(config)#vlan40 Switch(config-vlan)#exit Switch(config)#vlan10 Switch(config-vlan)#exit Switch(config)#intf0/1 Switch(config-if)#swmodacc Switch(config-if)#swaccvlan50 Switch(config-if)#exit Switch(config)#intf0/2 Switch(config-if)#swmodacc Switch(config-if)#swaccvlan40

2010江苏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机械设计(附答案)

江苏大学2010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机械设计 一.填空题 1.在基本额定动载荷C下,滚动轴承工作转而不发生点蚀失效,其可靠度为90%。2.在圆柱齿轮传动中,齿轮直径不变而减小模数m,使轮齿的弯曲强度、接触强度及传动的工作平稳性。 3.有一普通圆柱蜗杆传动,已知蜗杆头数Z1=1,蜗杆轮齿螺旋线方向为右旋,其分度圆柱上导程角γ=5042'38'',蜗轮齿数Z2=45,模数m=8mm,压力角αt=200,传动中心距a=220mm,则传动比i=,蜗杆直径系数q为,蜗杆分度圆柱直径d1=mm,蜗轮螺旋角β=。 4.普通v带传动中,已知预紧力F0=2500N,传递圆周力F e=800N,若不计带的离心力,则工作时的紧边拉力F1为,松边拉力F2为。 5.链轮的转速,节距,齿数越少,则链传动的动载荷就越大。 6.当轴上零件需在轴上作距离较短的相对滑动,且传递转矩不大时,应用键联接,当轴上零件需在轴上作距离较长的相对滑动,应用键联接。 7.某受预紧力F0 和轴向工作拉力F的紧螺栓联接,如果螺栓和被联接件刚度相等,预紧力F0=8000N,在保证接合面不产生缝隙的条件下,允许的最大工作拉力F=N。二.选择题 1.在绘制零件极限应力的简化线图时,所必需的已知数据有。 A.σ-1σ0KσψσB.σ-1σS Kσψσ C.σ-1 σS KσD.σ-1σSσ0ψσ 2.采用普通螺栓连接的凸缘联轴器,在传递转矩时,。 A. 螺栓的横截面受剪切 B. 螺栓与螺栓孔配合面受挤压 C. 螺栓同时受剪切与挤压 D. 螺栓受拉伸与扭转作用 3.由试验知,有效应力集中、绝对尺寸和表面状态只影响零件的。 A.应力幅σa B.平均应力σm; C.应力幅和平均应力D.最小应力σmin 4.蜗轮轮齿常用材料是。 A. 40Cr B.GCrl5

局域网的设计报告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题目:局域网的组建 二、课程设计目的 1.掌握网线的制作。 2.学会TCP/IP协议的配置。 3.掌握网络设备的安装调试。 4.掌握解决网络故障的方法。 5.掌握服务器的安装与测试。 三、课程设计要求 1.建立由一个TCP/IP网段构成的计算机局域网,通过交换机相互连接(划分VLAN)。 2.建立局域网内部的DNS服务。 3.建立局域网内部的邮件服务。 4.建立局域网内部的WWW服务器 四、课程设计内容 五、课程设计工作计划 12月24日指导教师讲课,学生准备文献资料。 12月25日~1月3日学生按照课程设计的内容与要求进行操作并写出课程设计报告。1月4日指导教师验收。 六、字体要求 标题四号字,宋体,正文小四号 最后附一张成绩单,格式在后面 指导教师签字: 教研室主任签章:

计算机局域网组建课程设计论文 摘要: 随着网络的逐步普及,校园网络的建设是学校向信息化发展的必然选择,校园网网络系统是一个非常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它不仅为现代化教学、综合信息管理和办公自动化等一系列应用提供基本操作平台,而且能提供多种应用服务,使信息能及时、准确地传送给各个系统。而校园网工程建设中主要应用了网络技术中的重要分支局域网技术来建设与管理的,因此本毕业设计课题将主要以校园局域网络建设过程可能用到的各种技术及实施方案为设计方向,为校园网的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关键字: 局域网、Internet、计算机网络、网络协议、服务器、防火墙 摘要: 关键字: 目录 前言 1. 计算机网络 1.1 校园网的建设思路 1.2 校园网的建设原则 1.3 局域网简介 1.3.1 网络的体系结构 1.4 网络协议 2. 常用网络设备 2.1 网卡 2.2 交换机 2.3 路由器 2.4 传输介质 3. 服务器 3.1 设备选型 3.2 DNS服务器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报告—组建大型网吧局域网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报告 —组建大型网吧局域网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November 28, 2020

课程设计报告课程设计题目: 组建大型网吧局域网 专业:软件工程 班级: 1121818 姓名:高金玺 指导教师: 游胜玉 2013年 6月 14日

目录 课程设计的目的及要求 (1) 课程设计的内容 (1) 绘制拓扑结构图 (2) 详细步骤 (3) 路由器或交换机配置的代码 (4) 显示最终的结果 (7) 课程设计总结 (9)

大型网吧组网设计方案 课程设计的目的及要求 设计目的: 通过一周的课程设计,培养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网络组网的过程及方案设计,为今后从事实际工作打下基础;熟练掌握子网划分及vlan配置,熟练掌握路由器和交换机的配置。 设计要求: 要求能根据实际问题绘制拓扑结构图,拓扑结构图可以是树形、星形、网状形、环状形及混合形结构的之一,清晰的描述接口,进行路由器或交换机的代码配置实现,并且每个方案的需有以下几部分的内容: 需求特点描述; 设计原则; 解决方案设计,其中必须包含: (1)设备选型; (2)拓扑图; (3)VLAN划分; (4)IP地址规划; (5)综合布线设计。 课程设计的内容 实验内容: 设计一个具有500个用户节点的大型网吧的网络,其拓扑结构为树形,pc通过交换机连接起来,网络之间通过路由器或交换机连接起来,配置路由,实现局域网之间能够互相连通,在网络内部联网的分布使用的是私有IP地址,通过路由器进行NAT转换,连接到互联网,并且设计其安全性。 需求分析: 数字信息时代飞速发展,人们对电脑的需求越来越多,对各种软件、游戏、媒体等对网络的要求也非常的高,所以为了满足消费者,网吧必须是建立一个以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与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的娱乐、管理平台,将现行以游戏网为主的活动发展到多功能娱乐这个平台上来,即以大幅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报告—组建大型网吧局域网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报告—组建大型网吧局域 网 标准化工作室编码[XX968T-XX89628-XJ668-XT689N]

课程设计报告课程设计题目: 组建大型网吧局域网 专业:软件工程 班级: 1121818 姓名:高金玺 指导教师: 游胜玉 2013年 6月 14日

目录 课程设计的目的及要求 (1) 课程设计的内容 (1) 绘制拓扑结构图 (2) 详细步骤 (3) 路由器或交换机配置的代码 (4) 显示最终的结果 (7) 课程设计总结 (9)

大型网吧组网设计方案 课程设计的目的及要求 设计目的: 通过一周的课程设计,培养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网络组网的过程及方案设计,为今后从事实际工作打下基础;熟练掌握子网划分及vlan配置,熟练掌握路由器和交换机的配置。 设计要求: 要求能根据实际问题绘制拓扑结构图,拓扑结构图可以是树形、星形、网状形、环状形及混合形结构的之一,清晰的描述接口,进行路由器或交换机的代码配置实现,并且每个方案的需有以下几部分的内容: 需求特点描述; 设计原则; 解决方案设计,其中必须包含: (1)设备选型; (2)拓扑图; (3)VLAN划分; (4)IP地址规划; (5)综合布线设计。 课程设计的内容 实验内容: 设计一个具有500个用户节点的大型网吧的网络,其拓扑结构为树形,pc通过交换机连接起来,网络之间通过路由器或交换机连接起来,配置路由,实现局域网之间能够互相连通,在网络内部联网的分布使用的是私有IP地址,通过路由器进行NAT转换,连接到互联网,并且设计其安全性。 需求分析: 数字信息时代飞速发展,人们对电脑的需求越来越多,对各种软件、游戏、媒体等对网络的要求也非常的高,所以为了满足消费者,网吧必须是建立一个以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与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的娱乐、管理平台,将现行以游戏网为主的活动发展到多功能娱乐这个平台上来,即以大幅

江苏大学机械设计考研复习题

机械设计复习题一 一、填空及选择填空:把答案写在题中的空格里( 每空2分, 共26分) 1、工程上常用的螺纹联接的防松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2、滚动轴承的基本额定寿命L h10是指_______________。 3、阿基米德蜗杆传动的正确啮合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4、带传动中,带每转一周受____________应力、_________应力和________应力作用,最大应力发生在 ________________。 5、在闭式软齿面齿轮传动中(无冲击载荷),按________设计,按________校核 A.齿根弯曲疲劳强度 B.齿根弯曲静强度 C.齿面接触疲劳强度 D.齿面接触静强度 二、说明下列滚动轴承代号的意义 (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总计16分) 1、6209 2、7311AC/P4/DF 3、30420/P2/DB 4、N220/P5 三、计算题(共30分) 1、.图示托架受铅垂力F (N ),托架与托体之间的摩擦系数为μs,,可靠系数K f =1,螺栓与被联 接件的相对刚度为0.2,螺栓材料的许用应力为[σ],按步骤列出螺栓根径d 1的计算式。(14分) 2、一轴上有一对30204圆锥滚子轴承,轴承受载荷N F R 5400=,N F A 2700=n=1250r/min ,运转时有轻微冲击 1.1=p f ,试计算这对轴承当量动载荷p 和寿命L 10h 。轴承参数:d=20mm ; N C r 305000=; N C r 28200=;35.0=e ;Fa/Fr ≤e ,x=1,y=0;Fa/Fr>e ,x=0.4,y=1.7,[注: )2/(Y F F r s =] (本题16分) F F 1 2 四、分析题(18分) 图示蜗杆-斜齿轮传动,已知蜗杆为左旋,转向如图示,蜗杆m =8mm ,d 1=64mm(q =8),z 1=2,z 2=42,蜗杆输入转矩T 1=38000N .mm ,蜗杆传动效率h =0.75。

基于cisco的校园局域网 课程设计报告.docx

(一)目的: 本课程设计是网络工程专业的一门核心骨干课,是本专业学生必须学习和掌握的基本专业课程。通过一周的课程设计,加深对网络组网技术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实践能力,为今后的实际工作打下基础,被实践课的主要目的: (1)熟练掌握子网划分方法; (2)了解并熟练运用各路由协议,静态路由及动态路由协议; (3)了解Vlan划分的目的及方法; (4)掌握交换机与路由器的基本配置 (二)要求: 校园网的建设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建设校园网不仅能够更加合理有效地利用学校现有的各种资源,而且为学校未来的不断发展奠定了基础,使之能够适合信息时代的要求。校园网络的建设及其与Internet的互联,已经成为教育领域信息化建设的当务之急。假设学校有100台计算机,请规划各个部门,便于管理。 二、课程设计的内容 (一)建设校园网的必要性 校园网特点就是把分布在校园不同地点的多台电脑连接,按照网络协议相互通信,以共享软件、硬件和数据资源为目标的网络系统。提供丰富的教育教学信息和资源是校园网的生命力。校园网络具有距离短、延时少、相对成本低和传输速率高等优点;它的低层协议较简单,控制选择等问题大大简化,因而又具有组网简单、易于实现的特点。校园网的功能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信息传递。 这是校园网络最基本的功能之一,用来实现电脑与电脑之间传递各种信息,使分散在校园内不同地点的电脑用户可以进行集中的控制管理。在校务部门建立网络服务器,可以为整个校园网络提供各类教学资源,并对这些资源进行综合管理。 (2)资源共享。 ①信息资源共享。通过接入ddn或isdn,很容易将校园网连接到internet,这样,网络内的各电脑终端不但可以互通信息资源,而且可以享受网络服务器上的相关数据及internet网上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巨大信息资源,校园网在教学活动中的作用也将成倍地增强。 ②硬件资源共享。网络中各台电脑可以彼此互为后备机,一旦某台电脑出现故障,它的任务就由网络中其他电脑代而为之,当网络中的某台电脑负担过重时,网络又可将新的任务转交给网络中较空闲的电脑完成。 (3)方便教学。 网络可以进行图、文、声并茂的多媒体教学,可以取代语言实验室进行更生动的语言教学,也可以利用大量现成的教学软件,提供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这些都是以往任何教学手段所不能达到的。校园网络不但可以在校内进行网络教学,还很容易同外界大型网络连结,形成更大范围的网络交互学习环境。 (二)校园网系统设计原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