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细胞核

第八章细胞核
第八章细胞核

第八章细胞核

一、选择题

1.关于核被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________

2.A.由两层单位膜组成

3.B.有核孔

4.C.有核孔复合体

5.D.外膜附着核蛋白体

6.E.是封闭的膜结构

7.核膜的特殊作用是________

8.A.控制核一质之间的物质交流

9.B.与粗面内质网相通

10.C.把遗传物质DNA集中于细胞内特定区域

11.D.附着核糖体

12.E.控制RNA分子在核一质之间进出

13.下列细胞器未发现于原核细胞的是________

14.A.质膜

15.B.核糖体

16.C.核膜

17.D.细胞壁

18.E.液泡

19.在DNA分子中没有的碱基是_________

20.A.胸腺嘧啶

21.B.胞嘧啶

22.C.鸟嘌呤

23.D.尿嘧啶

24.E.腺嘌呤

25.真核细胞的遗传物质DNA分布在___________

26.A.细胞核

27.B.细胞质

28.C.细胞核和内质网

29.D.细胞核和高尔基体

30.E.细胞核和线粒体

31.rRNA的主要合成部位是_________

32.A.高尔基体

33.B.细胞质

34.C.粗面内质网

35.D.核仁组织区

36.E.滑面内质网

37.关于细胞核下列叙述错误的是_________

38.A.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主要区别是有无细胞核

39.B.核的主要功能是贮存遗传信息

40.C.核的形态有时和细胞的形态相适应

41.D.每个真核细胞只能有一个核

42.E.核仁存在于核内

43.电镜下见到的间期细胞核内侧高电子密度的物质是_________

44.A.RNA

45.B.组蛋白

46.C.异染色质

47.D.常染色质

48.E.核仁

49.核质比反映了细胞核和细胞体积之间的关系,当核质比变大时,说明_______

50.A.细胞质随细胞核的增加而增加

51.B.细胞核不变而细胞质增加

52.C.细胞质不变而核增大

53.D.细胞核与细胞质均不变

54.E.细胞质不变而核减小。

55.rRNA是由_________

56.A.线粒体DNA转录而来

57.B.核仁组织者中的DNA转录而来

58.C.核小体DNA转录而来

59.D.DNA复制出来

60.E.以上都不是

61.DNA半保留复制发生于_________

62.A.前期

63.B.中期

64.C.后期

65.D.末期

66.E.间期

67.一般来说染色体最典型、结构最清楚的是_________

68.A.前期

69.B.早中期

70.C.中期

71.D.后期

72.E.末期

73.组成染色体的主要物质是__________

74.A.糖类和蛋白质

75.B.脂类和DNA

76.C.DNA和RNA

77.D.蛋白质和DNA

78.E.蛋白质和RNA

79.组成核小体的主要物质是_________

80.A.DNA和组蛋白

81.B.RNA和组蛋白

82.C.DNA和非组蛋白

83.D.RNA和非组蛋白

84.E.DNA和RNA

85.蛋白质合成旺盛的细胞是________

86.A.细胞明显增大

87.B.细胞明显减小

88.C.核仁明显增大

89.D.核仁明显减小

90.E.核仁不变

91.染色质与染色体的关系正确的是__________

92.A.是同一物质在细胞周期中同一时期的不同表现

93.B.不是同一物质,故形态不同

94.C.是同一物质在细胞增殖周期中不同时期的形态表现

95.D.是同一物质,且形态相同

96.E.以上都不是

97.一般遗传信息的流动方向是_________

98.A.mRNA→DNA→蛋白质

99.B.DNA→tRNA→蛋白质

100.C.DNA→mRNA→蛋白质

101.D.蛋白质→mRNA→DNA

102.E.DNA→tRNA→蛋白质

103.关于核膜叙述错误的是_________

104.A.核膜与内质网相连

105.B.核膜把核物质集中于细胞特定区域

106.C.核膜是真核细胞内膜系统的一部分

107.D.有无核膜是真核与原核细胞最主要的区别108.E.核膜是一层包围核物质的单位膜

109.染色质的基本结构单位是__________

110.A.染色单体

111.B.子染色体

112.C.核小体

113.D.螺线管

114.E.超螺线管

115.不是构成核小体核心成分的组蛋白是___________ 116.A.H1

117.B.H2A

118.C.H2B

119.D.H3

120.E.H4

121.下列不属于核孔复合体的结构是___________ 122.A.孔环颗粒

123.B.周边颗粒

124.C.中央颗粒

125.D.糖原颗粒

126.E.细纤丝

127.不能自由通过核膜的物质是_________

128.A.钾离子

129.B.双糖

130.C.氨基酸

131.D.核蛋白

132.E.核苷酸

133.一般认为核膜来源于__________

134.A.质膜

135.B.线粒体膜

136.C.溶酶体膜

137.D.高尔基体膜

138.E.内质网膜

139.核孔的特征是__________

140.A.数目多达每平方微米几百个

141.B.直接连于粗面内质网

142.C.其周围核膜的内外层相连

143.D.占核膜总面积的90%

144.E.数目越多,细胞代谢越旺盛

145.组成核小体的核心颗粒组蛋白八聚体的组合是_________ 146.A.4H1+2H3十2H4

147.B.2H1+2H2A+2H3+2H4

C.2H1+4H3+2H4

148.D.2H1+2H2B+2H3+2H4

149.E.2H2A+2H2B+2H3+2H4

150.遗传信息流向从RNA到DNA的过程称为_________

151.A.复制

152.B.转录

153.C.逆转录

154.D.翻译

155.E.以上都不是

156.下列对非组蛋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

157.A.不具种属和组织特异性

158.B.染色体中几乎不含非组蛋白

159.C.除组蛋白外,染色质中的蛋白质统称非组蛋白

160.D.可磷酸化

161.E.对基因表达有正调控作用

162.在进行人类核型分析时X染色体应归到________

163.A.E组

164.B.D组

165.C.C组

166.D.B组

167.E.A组

168.下列结合在核心颗粒之间的DNA分子上组蛋白是_______ 169.A.H1

170.B.H2A

171.C.H2B

172.D.H3

173.E.H4

174.在间期遗传物质的复制是________

175.A.常染色质先复制

176.B.异染色质先复制

177.C.常染色质与异染色质同时复制

178.D.常染色质大量复制,异染色质少复制

179.E.异染色质大量复制,常染色质少复

180.关于核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_______

181.A.核孔数目一般细胞每平方微米核膜上有35~65个182.B.细胞生长代谢旺盛、分化程度低其核孔较多

183.C.同种细胞在不同的生理状态下其数目和大小有变化184.D.转录活性强,常染色质比例高,细胞的核孔较少185.E.不同种类细胞的核孔数目和大小差别很大

186.在染色质的成分中DNA与组蛋白的比例是__________ 187.A.1:0.05

188.B.1:0.5

C.1:1

189.D.1:1.5

190.E.1:2

191.在核仁外合成的rRNA是________

192.A.5SrRNA

193.B.5.8SrRNA

194.C.18SrRNA

195.D.28SrRNA

196.E.45SrRNA

197.下列不属于核仁结构的是_______

198.A.原纤维成分

199.B.颗粒成分

200.C.核仁相随染色质

201.D.核纤层

202.E.核仁基质

203.下列关于着丝粒的叙述错误的是________

204.A.着丝粒区染色质纤丝少

205.B.着色浅或不着色

206.C.着丝粒是两条染色单体相连处的特殊部位207.D.与着丝点是同一结构

208.E.每条染色体有一个着丝粒

209.核糖体大亚基的装配场所是_________

210.A.内质网

211.B.高尔基体

212.C.核仁

213.D.核膜

214.E.核基质

215.染色质二级结构螺线管每圈含核小体数是_______ 216.A.2个

217.B.3个

218.C.4个

219.D.5个

220.E.6个

221.染色体支架蛋白是________

222.A.微管蛋白

223.B.肌动蛋白

224.C.组蛋白

225.D.非组蛋白

226.E.核纤层蛋白

227.染色质的四级结构是________

228.A.常染色体

229.B.性染色体

230.C.常染色质

231.D.异染色质

232.E.染色单体

233.含单一或中度重复序列DNA并具转录活性的是_______ 234.A.常染色体

235.B.性染色体

236.C.常染色质

237.D.异染色质

238.E.染色单体

239.X染色体为________

240.A.常染色体

241.B.性染色体

242.C.常染色质

243.D.异染色质

244.E.染色单体

245.间期或分裂前期核内染色很深的块状结构是________ 246.A.常染色体

247.B.性染色体

248.C.常染色质

249.D.异染色质

250.E.染色单体

251.在主缢痕处两条染色单体相连处的中心部位是___________ 252.A.染色质

253.B.染色体

254.C.着丝粒

255.D.着丝点

256.E.随体

257.初级缢痕处两条染色单体的外测表层部位的特殊结构为__________ 258.A.染色质

259.B.染色体

260.C.着丝粒

261.D.着丝点

262.E.随体

263.连接在人类染色体短臂上的球形小体称___________

264.A.染色质

265.B.染色体

266.C.着丝粒

267.D.着丝点

268.E.随体

269.关于染色体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

270.A.在有丝分裂过程中呈现的结构

271.B.主要的化学成分是核蛋白

272.C.由核小体进行一系列组装过程而形成

273.D.正常生物体内不同器官的细胞染色体数目不同

274.E.与染色质是同一物质,但形态不同

二.填空题

1、核被膜由层单位膜构成,其中与内质网相连续的为,内侧有核纤层的是。

2、生化分析表明染色质由、、、和组成。

3、染色质的一级结构为、二级结构为、三级结构为、四级结构为。

4、间期核内染色质可根据其形态的不同分为、和。

5、核仁组织区(NOR)是存在于细胞内特定染色体处,主要含有基因的一个染色体区段。

6、核小体在结构上主要由_______和______ 组成,一个核小体含有约______个碱基对DNA和______个分子的组蛋白。

7、核仁在电镜下由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组成

8、核孔复合体的结构模型是____,由____、____、____和中央拴四种组分构成。

9、染色质的化学成分主要由______和______组成;其基本结构单位是______;根据其螺旋化程度及染色程度又分为______和_____两种类型。

10、组成核小体的组蛋白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

11、核仁染色质包括______和______两部分。

12、人的中期染色体包含_______,______和______结构,在有些染色体上还可以见到______和______等结构。

13、保证染色体进行稳定复制和遗传的三种功能序列分别是_____、______和

______。

14、核孔复合体主要由环、环、_____和____等4种结构组成。

三、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改正)

1、失去细胞核的细胞不能继续增殖。

2、真核细胞DNA的转录在核中,RNA的翻译在核外

3、分化程度愈高的细胞异染色质的比例愈小。

4、在人类有5对染色体与核仁的形成有关。

5、真核细胞DNA分子的复制具有多个复制起始点。

6、RNA的合成方向是5'→3'。

7、精子不具有核仁。

8染色体有利于遗传物质的表达,而染色质有利于遗传物质的平均分配。

9、核仁是细胞核的一种结构,任何时候都可以看到。

10、核纤层通过磷酸化作用促进核膜解体,通过去磷酸化帮助核膜重建。

11、组蛋白和非组蛋白一样都是碱性蛋白质。

12、端粒是在人类染色体中是不可缺少的稳定染色体结构的组成成分。

13、每条染色体上都有核仁组织区。

四.名词解释

1、常染色质

2、异染色质

3、核孔复合体

4、核仁组织区(NOR)

5、核小体

6、核型

7、核仁周期

8、核骨架

9、亲核蛋白

五.问答题

1、细胞核的出现在生物进化史上有何意义?

2、简述核膜的结构和功能。

3、比较常染色质和异染色质的异同。

4、简述染色体组装的四级结构模型要点。

5、概述细胞核的基本结构及其主要功能。

6、试述核孔复合体的结构及其功能。

7、比较组蛋白与非组蛋白的特点及其作用。

8、试述核小体的结构要点及其试验证据。

9、核仁在电子显微镜下由哪些部分组成?核仁为什么会出现周期性消长,有什

么意义?

10、简述亲核蛋白入核转运的步骤

11、简述染色质的化学组成和结构。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E 2.C 3.C 4.D 5.E 6.D 7.D 8.C 9.C 10.B 11.E 12.C 13.D 14.A 15.C 16.C 17.C 18.E 19.C 20.A 21.D 22.D 23.E 24.E 25.E 26.C 27.B 28.C 29.A 30.A 31.D 32.C 33.A 34.D 35.D 36.C 37.E 38.D 39.E 40.C 41.B 42.D 43.C 44.D 45.E 46.D

二、填空题

1、两、外膜、内膜

2、 DNA、组蛋白、非组蛋白、RNA

3、核小体、螺线管、超螺线管、染色单体

4、常染色质、异染色质

5、次缢痕、核糖体RNA(rRNA)

6、核心颗粒、连接部、200、 9

7、纤维中心、致密纤维成分、颗粒成分、核仁基质等

8、捕鱼笼式结构、胞质环、核质环、辐

9、DNA、组蛋白,核小体,常染色质、异染色质

10、H1、H2A、H2B、H3、H4

11、核仁周围染色质(PEC)、核仁内染色质(INC)

12、着丝粒、端粒、长短臂、随体、次缢痕

13、着丝粒序列、复制起始点序列、端粒序列

14、胞质环、核质环、辐、中央栓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四、名词解释

1、是指间期核内染色质纤维折叠压缩程度低,处于伸展状态,用碱性燃料染色时着色浅的那些染色质。构成常染色质的DNA主要是单一序列DNA和中度重复序列DNA(如组蛋白基因和tRNA基因)。

2、细胞间期及早前期时仍处于凝集状态的染色质。具有强嗜碱性,染色深,染色质丝包装折叠紧密,与常染色质相比,异染色质是转录不活跃部分,多在晚S 期复制。异染色质分为结构异染色质和兼性异染色质两种类型。

3、核被膜上排列有核孔(nuclear pore),核孔由内外两层核膜局部融合形成。电镜观察表明核孔具复杂结构,在核孔周围有一层贯穿核内、外膜的环状结构的环(annulus),环状结构本身由上、下两圈,各8个对称分布的圆形小体组成,其直径约为150埃。在电镜下观察为丝状结构,小体间有纤维丝连系。核孔中央有一独立的圆形小体,与其它圆形小体间也连有纤丝。核孔、环状结构及圆形小体统称为核孔复合体(pore complex)。

4、细胞核特定染色体的次缢痕处,含有rRNA基因的一段染色体区域,与核仁的形成有关,故称为核仁组织区。具有核仁组织区的染色体数目依不同细胞种类而异,人有5对染色体即13、14、1

5、21、22号染色体上有核仁组织区。

5、核小体是染色体的基本结构单位,由DNA和组蛋白(histone)构成,是染色质(染色体)的基本结构单位。由4种组蛋白H2A、H2B、H3和H4,每一种组蛋白各二个分子,形成一个组蛋白八聚体,约200 bp的DNA分子盘绕在组蛋白八聚体构成的核心结构外面,形成了一个核小体。

6、一个体细胞中的全套染色体在有丝分裂中期的表型,包括数目、大小和形态特征。

7、核仁是一高度动态的结构,在细胞周期出现一系列结构与功能的周期性变化,称为核仁周期(nucleolar cycle)。

8、是指除核被膜、染色质、核纤层及核仁以外由纤维蛋白形成的核内网架体系。

9、一类在胞质内合成,以主动运输方式通过NPC,输入细胞核发挥功能作用的蛋白质,含有核输入信号序列(nuclear localization signal,NLS)。

五、问答题

1、细胞核的出现在生物进化史上有何意义?

答案要点:

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核的出现使核膜将遗传物质包裹在核内,使之与细胞内的其他活动分开,保证了细胞的遗传稳定性。更重要的是使真核细胞中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过程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上进行,为基因表达的调控提供了方便,赋予真核细胞更复杂的功能。

2、简述核膜的结构和功能。

答案要点:

结构:由基本平行的内层膜、外层膜两构成。两层膜的间隙宽10~15nm,称为核周隙(perinuclearcisterna),也称核周腔。核被膜上有核孔(nuclearpore)穿通,占膜面积的8%以上。外核膜表面有核糖体附着,并与粗面内质网相续;核周隙亦与内质网腔相通,因此,核被膜也参与蛋白质合成。内核膜也参与蛋白质合成。内核膜的核质面有厚20~80nm的核纤层(fibrouslamina)是一层由细丝交织形成的致密网状结构。成分为中间纤维蛋白,称为核纤层蛋白(lamin)。核纤层与细胞质骨架、核骨架连成一个整体,一般认为核纤层为核被膜和染色质提供了结构支架。核纤层不仅对核膜有支持、稳定作用,也是染色质纤维西端的附着部位。功能:1、区域化作用2、合成生物大分子3、控制细胞核与细胞质进行物质流和信息流

3、比较常染色质和异染色质的异同。

答案要点:

(1)两者结构上连续,化学性质上没有差异,只是核酸螺旋化程度(密度)不同。

(2)异染色质在间期的复制晚于常染色质。

(3)异染色质间期仍然高度螺旋化状态,紧密卷缩(异固缩), 而常染色质区处于松散状态,染色质密度较低。

(4)异染色质在遗传功能上是惰性的,一般不编码蛋白质,多为高度重复序列,主要起维持染色体结构完整性的作用,常染色质间期活跃表达,带有重要的遗传信息,多为单一序列和部分重复序列

4、简述染色体组装的四级结构模型要点。

答案要点:

(1)一级结构:核小体(nucleosome);(2)二级结构:螺线管(solenoid)6个核小体缠绕一圈形成的中空性管. 外30nm; 内10nm,组蛋白H1位于螺旋管内侧。螺线管即为30nm的染色质纤维。(3)三级结构:超螺线管,直径

200-400nm(4)四级结构:染色单体,超螺线管再一次折叠螺旋化,即成四级结构。

5、概述细胞核的基本结构及其主要功能。

答案要点:

细胞核是真核细胞内最大、最重要的细胞器,主要由核被膜、染色质、核仁及由非组蛋白质组成的网络状的核基质组成,是遗传信息的贮存场所,是细胞内基因复制和RNA转录的中心,是细胞生命活动的调控中心。

6、试述核孔复合体的结构及其功能。

答案要点:

结构模型:捕鱼笼式。胞质环 2.核质环3.辐4.中央栓

功能:选择性亲水通道,允许水溶性物质出入核。双向性和双功能。离子、小分子和直径<10nm物质可自由转运,大分子通过主动运输过程完成转运。

7、比较组蛋白与非组蛋白的特点及其作用。

答案要点:

组蛋白:特性:带正电荷,富含Arg,Lys,属碱性蛋白;种类:核心组蛋白:H2A、H2B、 H3、H4;连接组蛋白:H1 ;结构:高度保守,H1具有种属和组织特异性;功能:参与染色体的构建;维持染色体结构;参与基因的复制和转录。非组蛋白(nonhistone)特性:序列特异性DNA结合蛋白;带负电荷,含有较多天冬氨酸、谷氨酸,属酸性蛋白质;能识别特异的DNA序列;功能:帮助DNA折叠;协助DNA复制;调节基因表达。

8、试述核小体的结构要点及其试验证据。

答案要点:

核心部:组蛋白: H2A、H2B、H3、H4各两分子形成八聚体,构成核心颗粒。DNA 分子:缠绕在核心颗粒表面,共1.75圈,约146bp,两端被H1锁合。

连接部:组蛋白:H1锁住核心DNA的进出口。DNA分子:相邻核心颗粒之间为一段60bp的连接线DNA。

9、核仁在电子显微镜下由哪些部分组成?核仁为什么会出现周期性消长,有什么意义?

答案要点:

结构:纤维中心:电镜下为浅染的低电子密度区;致密纤维成分;颗粒成分;其他:核仁基质核仁相随染色质。

核仁周期:分裂期染色质浓缩、rRNA合成停止,rDNA袢环逐渐缩回到染色体,核仁缩小继而消失。细胞分裂期后末期,核仁组织区染色体解旋,rDNA伸展成袢样,在酶的作用下合成rRNA,经积累和包装rDNA袢环周围又组建成新的核仁。意义:适应细胞在不同时期功能的需要,分裂期蛋白质合成停止因此不需要核仁,间期蛋白合成旺盛,需要大量核糖体,因此间期核仁明显。

10、简述亲核蛋白入核转运的步骤

答案要点:

亲核蛋白通过核孔复合体(NPC)的转运是分步进行的,根据整个过程对能量的需求可组略的分为两步:结合(binding);转移(translocation)。

①亲核蛋白通过NLS识别并与NLS受体:importinα/importinβ二聚体结合,形成转运复合物;

②在importinβ的介导下,转运复合物与NPC胞质纤维结合;

③ NPC构象改变,转运复合物进入核内;

④转运复合物与Ran-GTP结合,复合物解离,亲核蛋白释放;

⑤importinβ与结合的Ran返回胞质,在胞质Ran-GTP水解,Ran与importinβ解离。

11、简述染色质的化学组成和结构。

答案要点:

染色质间是间期细胞遗传物质存在的形式。是由DNA、组蛋白、非组蛋白及少量RNA组成的线性复合结构。染色质的基本结构单位是核小体,是由组蛋白和200个碱基对的DNA双螺旋组成的球形小体,其核心由四种组蛋白(H2A、H2B、H3、H4)各两分子共8分子组成的八聚体,核心的外面缠绕了1.75圈的DNA双螺旋,其进出端结合有H1组蛋白分子

病理学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细胞、组织的适应和损伤 一、选择题 [A型题] 1.关于萎缩,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1.D 2.D 3.D 4.D 5.E A 凡是比正常小的器官、组织和细胞均称为萎缩 B 缺血或血供中断均可引起 C 实质和间质同时减少 D 间质不减少,常继发增生 E 细胞内自噬小体减少 2.慢性消耗性疾病时,最早发生萎缩的组织是 A 骨骼肌 B 心肌 C 脑组织 D 脂肪组织 E 结缔组织 3.关于肥大,哪一项是错误的? A 细胞组织和器官的体积增大 B 肥大的组织细胞具有代偿功能 C 组织的肥大常与增生并存 D 实质细胞肥大,间质萎缩 E 乳腺发育既属生理性肥大也是内分泌性肥大 4.老年性前列腺肥大属于 A 功能性肥大 B 代偿性肥大 C 代谢性肥大 D 内分泌性肥大 E 生理性肥大 5.关于增生,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A 实质细胞的数目增多,伴体积增大 B 与炎症,激素和生长因子作用有关 C 过度增生的细胞有可能演变为肿瘤性增生 D 增生可导致组织,器官体积增大 E 增生的细胞不受机体调控,病因去除后,仍继续增生 6.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化生?6.C 7.D 8.E 9.E 10.B A 慢性萎缩性胃炎时,胃粘膜内出现肠上皮 B 慢性支气管炎时,气管粘膜出现鳞状上皮 C 食管粘膜内出现灶状胃粘膜组织 D 慢性宫颈炎时出现糜烂腺 E 骨化性肌炎时出现骨组织 7.关于细胞水肿,下列叙述中哪一项不正确? A 细胞膜受损,钠一钾泵功能障碍 B 胞质疏松透明 C 细胞肿大变圆 D 细胞核增大,染色质边集 E 严重水肿,溶酶体膜破裂 8.关于脂肪变性的改变,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A 慢性肝淤血时,脂肪变主要位于肝小叶中央 B 磷中毒时脂肪变主要位于肝小叶周边 C 脂肪肝的脂肪变在小叶内弥漫分布 D 严重贫血所致心肌脂肪变呈虎皮斑纹 E 白喉外毒素所致心肌脂肪变呈红、黄相间 9.关于玻璃样变性,下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 可发生于结缔组织 B 可发生于血管壁 C 可发生于浆细胞 D 可发生于肝细胞 E 可发生于远曲肾小管上皮 10.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玻璃样变性? A 高血压病的细动脉硬化 B 眼结膜间质中的蛋白质粘多糖沉积 C 胶原纤维间多量糖蛋白沉积 D 慢性肝炎的肝细胞胞质内充满不透明嗜酸性细颗粒物质 E 透明变性的结缔组织间嗜酸性细颗粒状物质 11.关于心肌脂肪变性,哪一项是错误的?11.A 12.A 13.D 14.E 15.C A 心肌脂肪浸润又称心肌脂肪变性 B 严重贫血致心肌脂肪变性称虎斑心

人教版 必修一 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作业

2020-2021学年人教版必修一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作 业 (时间:30分钟) 知识点1细胞核功能的实验探究 1.科学家对甲、乙两种单细胞伞藻的幼体嫁接如图,将甲的伞柄嫁接到乙的假根上,长出了新的伞帽。对这一实验有关叙述最合理的是() A.该实验证明了细胞核是代谢的控制中心 B.第一次新长出的伞帽与乙的伞帽不完全相同,说明细胞核是遗传的调控中心 C.欲证明细胞核是遗传的调控中心的功能,需同时进行实验,将甲的假根与乙的

伞柄嫁接 D.该实验主要证明了细胞核和细胞质有相互依存的关系 解析该实验缺乏对照实验,故结论不可靠,欲证明细胞核功能,需按照C项所述设计对照实验。 答案 C 2.科学家用显微技术去掉变形虫的细胞核后,发现其新陈代谢减弱、运动停止,当重新移入细胞核后,发现变形虫又能够恢复生命活动。下列选项所述实验结论中,最科学的是() A.人工去核的细胞,一般不能存活长久 B.细胞核是遗传物质贮存和复制的场所 C.细胞核是细胞遗传特性的控制中心 D.细胞核在细胞生命活动中起决定性作用 解析题干信息描述了细胞核与变形虫新陈代谢的关系,即细胞核对细胞的生命活动起决定性的作用。 答案 D 3.如图是黑白美西螈核移植实验的实验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该实验的结论是美西螈皮肤颜色遗传受细胞核控制 B.重组细胞中所有的遗传物质都来自黑色美西螈 C.如果取出的细胞核不与去核的卵细胞重组,则细胞核和去核卵细胞都会很快死

亡 D.该实验不能证明细胞核是细胞代谢的控制中心 解析该实验是通过观察美西螈的肤色来探究细胞核的功能的,子代美西螈的肤色与提供细胞核的美西螈相同,所以该实验可说明美西螈的肤色受细胞核的控制,A、D正确;重组细胞中的遗传物质主要分布于细胞核中,且全部来自黑色美西螈,但细胞质中也有遗传物质,其几乎全部来自白色美西螈,B错误;如果细胞没有细胞核,或者细胞核单独存在,则细胞的结构不完整,单独存在的细胞核或去核卵细胞都会很快死亡,C正确。 答案 B 4.细胞核具有什么功能?科学家通过如图所示的实验进行探究:①用头发将蝾螈的受精卵横缢为有核和无核的两半,中间只有很少的细胞质相连,结果无核的一半(a)停止分裂,有核的一半(b)能继续分裂;②b部分分裂到16~32个细胞时,将一个细胞核挤入不能分裂的a部分,结果a部分也开始分裂,最后a、b两部分都能发育成胚胎。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实验结果可以说明细胞核与细胞的分裂、分化有关 B.实验①中,a部分细胞属于对照组 C.实验②中,a部分的操作与实验①中的a部分形成对照 D.实验还能说明细胞只有保持结构的完整性才能完成正常的生命活动

细胞形态观察

实验二细胞形态观察 一、实验目的: 1. 认识人体及植物细胞的基本形态; 2. 认识红细胞和白细胞的构造特点; 3. 掌握临时装片和血涂片的制备方法; 4. 掌握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方法以及光镜下所见细胞的绘图记录方法。 二、实验原理: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构成高等生物体的细胞种类繁多、形态各异。由于大多数细胞体积微小,必须借助光学显微镜才能被观察到,并且大多数细胞是透明的,须经染色处理,才能看清细胞结构。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一般可见的基本细胞结构为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3个部分。 三、实验器具、材料与试剂: 1.器具:光学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镊子、牙签、吸水纸、染缸、一次性医学取血针、 2.材料:洋葱、西红柿、 3.试剂: (1)1%碘液:1g碘片、2g碘化钾溶于100mL 80%的乙醇或蒸馏水中即可。 (2)75%酒精 (3)Giemsa-Wright联合染液 四、实验内容与方法: 1.植物细胞形态观察: (1)洋葱鳞茎表皮细胞(平面)的标本制备与观察: 制片:取干净载玻片,中央滴一滴2%碘液;取洋葱肉质磷叶,用镊子 在其内表面轻轻撕取一小块方形膜质表皮(边长3-4mm),置于载玻片 的碘液滴中,铺平,用镊子夹取干净的盖玻片,将其一侧先接触标本旁

的碘液,再缓缓的盖上盖玻片,尽量避免产生气泡,用滤纸吸去盖玻片周围的液体。 观察:先用低倍镜观察,再用高倍镜;绘制并描述观察到的细胞形态。(2)番茄果肉细胞(立体)的标本制备与观察: 制片:掰开番茄的果实,用牙签挑一些熟透的果肉放在载玻片上,加1滴稀释的紫药水(2-3滴水加1滴紫药水),盖上盖玻片,在玻片上轻轻地压一下。 观察:置显微镜下观察,可见立体细胞,轻轻推动一下盖玻片,就能看到分离的果肉细胞在滚动,这样细胞的几个面就看的很清楚。注:水太多,推片时就看不到细胞滚动,可以用吸水纸在盖玻片的边上吸去。2.人体细胞形态观察: (1)人口腔黏膜上皮细胞标本的制备与观察: 制片:吸取1滴碘液在载玻片中央,用牙签伸入自己的口腔内壁轻轻刮取黏膜上皮细胞,然后将其放入载玻片上的染液中,来回搅动使细胞散开; 染色1min左右,小心加盖盖玻片,尽量避免产生气泡,用滤纸吸去盖玻片周围的液体。 观察:先用低倍镜寻找口腔上皮细胞,该细胞体积小、着色淡,寻找时应稍降低视野中的亮度。选择轮廓清晰地细胞移至视野中央,用高倍镜观察。 描述观察到细胞。 (2)血涂片的制备与血细胞观察: 采血与涂片:75%酒精棉,对左手无名指进行表面消毒,待酒精挥发后,用一次性采血针刺破指尖,用右手压挤这个伤口两旁,挤出血来,用载玻片与血滴接触取血。另取一片载玻片与前玻片上的血滴接触,使两玻片成40°~45°角,血滴就沿玻片边缘散开在两玻片的接触面上。迅速向前推动载玻片,使血在载玻片上形成血膜。血要涂得快、涂得薄,否则,血细胞重叠,不易观察。 染色:待血干燥后,在血涂片上滴上适量的Giemsa-Wright染液,要求盖上血膜。1-2min以后用等量的蒸馏水滴在染液上,轻摇玻片,使之充分混合。再静止3-5min后,用清水漂洗直到血涂片呈淡红色为止,干燥后

细胞生物学第八章细胞核习题及答案 done

第八章细胞核 1.概述核孔复合体的结构、标志蛋白及生理功能。 答:核孔复合体由环、辐、栓三种结构构成。环包括核孔外缘的胞质环(8条短纤维伸向细胞质中)和核孔内缘的核质环(8条长纤维伸入核内,末端形成小环构成篮状 结构);辐则由柱状亚单位(支撑“环”)、腔内亚单位(固定作用)和环状亚单位(核 质交换通道)构成;栓是环带亚单位中的颗粒或棒状结构,在核质交换中起一定作 用。 核孔复合体的标志性蛋白是gp210,它能够促进核孔的形成以及锚定核孔复合体。 还有P62存在于中央栓上在核质交换中起一定作用。 2.举例说明核孔复合体运输物质的特点及过程。 答:总体上来看有双功能性(主动、被动);双向性(亲核蛋白入核,DNA、RNP等出核)。 而其主动运输的特点有: (1)信号识别:亲核蛋白上有NLS(核定位信号)序列才可入核。 (2)载体介导:载体如importinα和importinβ,亲核蛋白通过NLS识别importin α/importinβ异二聚体并与之结合形成转运复合物。 (3)GTP供能:复合物入核以后,GTP水解供能使蛋白从复合物上解离下来。 (4)双向选择:蛋白入核需要NLS,出核需要NFS(核输出信号),mRNA出核要5’端的GpppG帽子。 (5)饱和动力学特征。 3.简述核糖体的主要合成场所、大小亚单位的装运场所以及转运途径。 答:编码rRNA的基因存在于核仁组织区,核糖体的生物发生即在此处。rRNA基因转录形成45SrRNA前体后即与蛋白质结合形成80S的RNP复合体,随后切断部分转录间 隔后产生18S、和28SrRNA ,5SrRNA自核外基因转录而来。先由18SrRNA形成小亚 基,再由另外三种形成大亚基,即完成核仁中的合成过程。 大小亚基出核后,在mRNA上完成组装(先是小亚基与mRNA结合,再结合上大亚基)出核(从核孔)的转运途径见核孔的物质运输特点。

病理学考试题库-带答案

第一部分 第一章细胞的损伤、适应与修复 一、单选题(共132道) 1.外科病理学应用最广泛的病理学研究方法是 A.尸体剖验B.细胞培养和组织培养C.动物实验D.电镜E.活检 2.易发生干性坏疽的器官是:A.肺B.阑尾C.膀胱D.四肢E.子宫 3.脱落细胞学可用来检查 A.痰液B.尿液C.胸腔积液D.乳房穿刺物E.以上均可 4.细胞水肿和脂变常发生在 A.肺、脾、肾B.心、脾、肺C.心、肝、肠D.肝、肾、脾E.心、肝、肾 5.病理学被视为桥梁学科的原因是 A.与基础医学关系密切B.与临床医学关系密切 C.能为临床医学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D.能指导临床的治疗E.与A、B、C有关6.下列哪种组织再生能力最强: A.腺体B.骨骼肌C.神经细胞D.软骨E.平滑肌 7.下列哪种不是病理学的研究范畴 A.病因学B.发病机制C.疾病的治疗D.病理变化E.患病机体的功能、代谢变化8.关于动物实验,下列描述中哪项是错误的 A.在适宜的动物身上可以复制某种疾病的模型B.动物实验的结果可以直接应用于人体C.可以了解疾病的病理发展过程 D.可在一定程度上了解药物或其他因素对某种疾病的疗效和影响 E.可利用动物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 9.“静脉石”的形成是静脉内的血栓发生了 A.机化B.钙化C.包裹D.脱落E.吸收 10.下列哪种色素与细胞萎缩有关 A.胆色素B.疟色素C.脂褐素D.黑色素E.含铁血黄素 11.不属于细胞、组织的适应性变化的病变是 A.萎缩B.发育不全C.肥大D.增生E.化生 12.缺碘所致的甲状腺肿大属于: A.过再生性增生B.再生性增生C.甲状腺肥大D.内分泌障碍性增生 E.甲状腺增生合并肥大 13.组织发生坏死时,间质发生变化的情况应该是 A.和实质细胞同时发生B.较实质细胞出现更早C.一般不发生改变 D.在实质细胞病变之后发生E.只发生轻度变化 14.“肥大”是指: A.实质细胞数目增多B.实质细胞体积增大C.组织、器官体积的增大 D.是细胞、组织、器官体积的增大E.间质增生 15.在坏死组织发生分离排出的过程中,下列哪项描述的内容不够合适 A.有溶解现象出现B.有炎性过程参与C.可产生空洞D.不会形成包裹 E.一定会形成溃疡 16.结核球的形成是干酪样坏死物被

第一部分植物细胞与组织作业及答案

第一部分:植物细胞与组织 一、名词解释 1、细胞:生物有机体(除病毒外)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植物细胞是由原生质体和细胞壁两大部分构成的。 2、原生质和原生质体:原生质是构成细胞的生活物质,是细胞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原生质体是细胞壁以内由原生质分化而来的有生命的结构部分。原生质体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三部分,它是细胞内代谢活动主要场所。 3、细胞器:悬浮于细胞质内具有特定的形态和功能的亚微结构。如各种质体、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核糖体等。 4、胞间连丝:它是细胞的原生质细丝,穿过胞间层和初生纹孔场与相邻细胞的原生质细丝相连,这种原生质细丝称为胞间连丝,它是细胞的原生质体物质之间和信息直接联系的桥梁。 5、细胞周期:指持续分裂的细胞,从某一次有丝分裂结束开始,到下一次有丝分裂完成为止所经历的全过程。可分为分裂间期和分裂期。 6、细胞分化:在多细胞的有机体内,细胞经过分裂、生长,然后发生形态结构和功能的特化。细胞分化有利于提高各种生理功能和效率,因此,细胞分化是进化的表现。 7、细胞脱分化:植物体内生活已成熟的细胞,分化的程度浅,还具有潜在的分裂能力,在一定发育时期或条件下,又可恢复到具有分裂能力的分生组织细胞状态,这种现象称为脱分化。 8、极性现象:植物细胞分化中的一种基本表现,指器官、组织、细胞在轴向的一端和另一端之间存在结构和生理功能上的差异现象。 9、细胞的全能性:植物体的每一个生活的细胞,在适当的条件下,具有由单个细胞经分裂、生长和分化形成为一完整植株的全部遗传潜力,称为细胞的全能性。 10、组织:一些形态结构相似,共同担负着相同生理功能的细胞群组成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11、复合组织:由多种类型细胞群所构成的组织。 12、分生组织:具有持续或周期性分裂能力,其细胞壁薄,排列紧密,核大、细胞质浓,含有许多细胞器等特点,按来源性质可分为原分生组织、初生分生组织和次生分生组织。13、成熟组织:由分生组织细胞分裂、生长、分化而成,在形成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具有一定稳定性的细胞群。它可分为五种类型,即保护组织、营养组织(或称基本组织、薄壁组织)、机械组织、输导组织、分泌结构等。 二、填空题 1、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和(原生质体)两大部分构成。后者有可分为(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2、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质体特别是叶绿体)、和(中央大液泡)。 3、细胞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是(原生质),它是一种(亲水胶体)。 4、植物细胞中的细胞器,能执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是(叶绿体);能执行呼吸作用提供能量的细胞器是(线粒体);能合成蛋白质的细胞器是(核糖体)。 5、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前者又分为(G1期)、(S期)和(G2期)三个时期,后者又分为(前)、(中)和(后)、(末)四个时期。DNA复制发生在(S期)时期。 6、大部分花瓣的红色、紫色和蓝色是由于细胞内有(花色素苷)的缘故,成熟番茄的红色是细胞内有(有色体)的缘故,两者的主要区别是(前者是水溶性的有机物,存在液泡中,后者是质体,存在细胞质中)。 7、后含物是细胞(新陈代谢)的产物,其种类很多,主要有(淀粉)、(蛋白质)、(脂类)、

细胞核作业及答案

1 [提示] 选择题 1.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最主要区别是 A.真核细胞具有完整的细胞核 B.原核细胞无核糖体 C.质膜结构不同 D.细胞形状不同 E.蛋白质合成速度不同 2.细胞内的生命控制中心是 A.内质网 B.高尔基复合体 C.溶酶体 D.细胞核 E.线粒体 3.核被膜上由内外核膜局部融合形成的结构称A.核间隙 B.核纤层 C.核孔 D.核基质 E.骨架网络 4.下列何种结构可介导细胞核内外的物质转运A.核仁 B.外核膜 C.核孔 D.核基质 E.核间隙 5.核蛋白中的核定位信号通常富含 A.赖氨酸、精氨酸 B.赖氨酸、甘氨酸 C.组氨酸、赖氨酸 D.精氨酸、组氨酸 E.精氨酸、甘氨酸 6.RNA经核孔复合体输出至细胞质是一种A.被动转运 B.主动转运 C.易化扩散 D.简单扩散 E.共同运输 7.组成内核膜下纤维状蛋白网的成分属于A.胶原蛋白 B.弹性蛋白 C.角蛋白 D.肌动蛋白 E.核纤层蛋白 8.为染色质提供核周锚定部位的结构是

A.核孔复合体 B.核仁 C.外核膜 D.核纤层 E.内核膜 9.关于组蛋白的错误叙述是 A.是构成染色质的主要蛋白成分 B.属于碱性蛋白 C.均具有种属和组织特异性 D.是一类进化上保守的蛋白质 E.是真核细胞特有的蛋白质 10.参与30 nm染色质纤维形成的组蛋白是 A.H2A B.H2B C.H3 D.H4 E.H1 11.不是非组蛋白(染色体蛋白)的功能之一是 A.启动DNA的复制 B.协助形成30nm染色质纤维 C.作为基因表达的调控因子 D.构成核小体 E.使染色质浓缩形成染色体 12.依照螺旋结构模型,由DNA到染色单体的折叠使DNA长度压缩了A.1000倍 B.100倍 C.10000倍 D. 40倍 E.5 倍 13.间期核内转录活跃的DNA称为 A.常染色质 B.异染色质 C.核仁相随染色质 D.核仁内染色质 E.兼性异染色质 14.位于主缢痕两条姐妹染色单体相连处中心部位的结构是 A.动粒 B.着丝粒 C.端粒 D.中心粒 E.随体 15.染色体中具有防止染色体末端粘着作用的特化部位称为 A.主缢痕 B.次缢痕

病理学复习题及答案()

中南大学网络教育课程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病理学(专科) 一、名词解释: 1.肉芽组织 2.机化 3.干酪样坏死 4.肉芽肿 5.原位癌 6.交界性肿瘤 7.肠上皮化生 8.冠心病 9.结核结节 10.梗死 11.肾病综合症 12.凝固性坏死 13.假膜性炎 14.血栓形成 15.风湿小体 16.伤寒小结 17.癌肉瘤 18.凋亡 19.萎缩 20.槟榔肝 21.脓毒败血症 22.非典型增生

23.慢性肺原性心脏病 24.早期胃癌 25.原发性肝癌 26.新月体 27.葡萄胎 28.甲状腺髓样癌 29.伤寒肉芽肿 30.嗜酸性脓肿 31.化生 二、是非题: 1.萎缩的器官其体积均缩小。 2.白色血栓是因白细胞较多而得名。 3.血管反应是炎症过程的中心环节。 4.肠腺癌转移到肺称肺转移性肠腺癌。 5.病毒性脑炎为变质性炎。 6.大叶性肺炎是以中性白细胞渗出为主的急性化脓性炎症。 7.硅肺的基本病变是硅结节形成和肺组织的弥漫性纤维化 8.玻变也可以见于细胞外。 9.二尖瓣狭窄可引起左室扩张、肥大。 10.呈浸润性生长的肿瘤多为恶性肿瘤。 11.坏死细胞核的改变为核固缩、核碎裂、核溶解。 12.血栓形成对机体有害无利。 13.炎症局部的基本病变是变质、渗出、增生。 14.肿瘤的异型性小,其恶性程度高。

15.小叶性肺炎是以细支气管为中心的化脓性炎。 16.良性肿瘤可有转移。 17.风湿病是链球菌直接引起的化脓性炎。 18.鼻咽癌中低分化鳞癌最常见。 19.由动脉发生的肿瘤称动脉瘤。 20.高血压病主要累及全身细、小动脉。 21.纤维素样变性实质上就是纤维素样坏死。 22.骨和软骨的再生能力很强.故损伤后一般均能完全再生。 23.肺褐色硬化是由于慢性右心衰所致。 24.阿米巴肝脓肿是一种以变质为主的非化脓性炎症。 25.癌症是癌与肉瘤的统称。 26.低密度脂蛋白(LDL)与动脉粥样硬化症的发生密切相关。 27.高血压脑溢血常发生于内囊部。 28.中央型肺癌组织学类型镜下通常是鳞状细胞癌。 29.慢性支管炎长期反复发作可致肺气肿、肺心病。 30.有门静脉高压症的肝硬化,称为门脉性肝硬化。 31.慢性浅表性胃炎不累及固有腺体。 32.轻微病变性肾小球肾炎不是免疫复合物引起。 33.绒毛膜上皮癌内无绒毛。 34.纤维囊性乳腺增生病是乳腺癌癌前病变。 35.后天性梅毒第一期的病变称硬性下疳。 36.伤寒杆菌引起的炎症属急性增生性炎症.主要是淋巴细胞的增生。 37.血吸虫病的主要病变是由虫卵引起。 38.毒性甲状腺肿常常由于缺碘所引起。

(完整版)原核微生物习题及答案

第二章《原核微生物》习题 一、名词解释 1.细菌: 2.聚-β-羟丁酸(poly-β-hydroxybutyric acid,PHB ) 3.异染粒(metachromatic granules) 4.羧酶体(carboxysome) 5.芽孢(spore) 6.渗透调节皮层膨胀学说 7.伴孢晶体(parasporal crystal)8.荚膜(capsule) 9.原核生物: 10.古生菌(archaea) 11.L型细菌 12.鞭毛(flagella) 13.富营养化(eutrophication): 14.假肽聚糖 15.蓝细菌: 16.支原体。 17.立克次氏体 18.衣原体 二、填空题 1.证明细菌存在细胞壁的主要方法有,,和。 2.细菌细胞壁的主要功能为,,和等。 3.革兰氏阳性细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为和,而革兰氏阳性细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则是,,和。 4.肽聚糖单体是由和以糖苷键结合的,以及和3种成分组成的,其中的糖苷键可被水解。 5.G+细菌细胞壁上磷壁酸的主要生理功能为,,和等几种。 6.G-细菌细胞外膜的构成成分为,,和。 7.脂多糖(LPS)是由3种成分组成的,即,和。 8.在LPS的分子中,存在有3种独特糖,它们是,和。 9.用人为方法除尽细胞壁的细菌称为,未除尽细胞壁的细菌称为,因在实验室中发生缺壁突变的细菌称为,而在自然界长期进化中形成的稳定性缺壁细菌则称为。 10.细胞质膜的主要功能有,,,和。

三、选择题 1.G-细菌细胞壁的最内层成分是()。 (1)磷脂;(2)肽聚糖;(3)脂蛋白;(4)LPS 2.G+细菌细胞壁中不含有的成分是()。 (1)类脂;(2)磷壁酸;(3)肽聚糖;(4)蛋白蛋 3.肽聚糖种类的多样性主要反映在()结构的多样性上。 (1)肽桥;(2)黏肽;(3)双糖单位;(4)四肽尾 4.磷壁酸是()细菌细胞壁上的主要成分。 (1)分枝杆菌;(2)古生菌;(3)G+;(4)G- 5.在G-细菌肽聚糖的四肽尾上,有一个与G+细菌不同的称作()的氨基酸。 (1)赖氨酸(2)苏氨酸(3)二氨基庚二酸(4)丝氨酸 6.脂多糖(LPS)是G-细菌的内毒素,其毒性来自分子中的()。 (1)阿比可糖;(2)核心多糖;(3)O特异侧链;(4)类脂A 7.用人为的方法处理G-细菌的细胞壁后,可获得仍残留有部分细胞壁的称作()的缺壁细菌。 (1)原生质体;(2)支原体;(3)球状体;(4)L型细菌 8.异染粒是属于细菌的()类贮藏物。 (1)磷源类;(2)碳源类;(3)能源类;(4)氮源类 9.最常见的产芽孢的厌氧菌是()。 (1)芽孢杆菌属;(2)梭菌属;(3)孢螺菌属;(4)芽孢八叠球菌属 10.在芽孢的各层结构中,含DPA-Ca量最高的层次是()。 (1)孢外壁;(2)芽孢衣;(3)皮层;(4)芽孢核心 11.革兰氏染色的关键操作步骤是( ) (1)初染(2)媒染(3)脱色(4)复染 12.下列微生物中,哪一种能产生伴孢晶体( ) (1)Bacillus subitis;(2)Bacillus magaterium;(3)Clostridium botulinum;(4)Bacillus thuringiensis 13.具有周生鞭毛的细菌如E.coli,在下列哪种情况下呈直线运动一段时间( ) (1)朝着营养物质浓度高的地方,顺时针转动。 (2)朝着营养物质浓度高的地方,逆时针转动。 (3)朝着有毒物质方向,顺时针转动。 (4)朝着有毒物质方向,逆时针转动。 四、是非题 1.古生菌也是一类原核生物。 2.G+细菌的细胞壁,不仅厚度比G-细菌的大,而且层次多、成分复杂。 3.在G+和G-细菌细胞壁的肽聚糖结构中,甘氨酸五肽是其肽桥的常见种类。 4.磷壁酸只在G+细菌的细胞壁上存在,而LPS则仅在G-细胞壁上存在。 5.古生菌细胞壁假肽聚糖上的糖链与真细菌肽聚的糖链一样,都可以被溶菌酶水解。 6.着生于G-细菌细胞膜上的孔蛋白,是一种可控制营养物被细胞选择吸收的蛋白质。 7.假肽聚糖只是一部分古生菌所具有的细胞壁成分。

病理学复习题及答案[1]

一、填空题: 1.坏死细胞的细胞核改变有、和。 2.根据所学的病理知识,一侧颈部肿块可能有、、 、、等疾病。 3. 常见的病理性萎缩有:、、、 、。 4.坏死的结局有、、、。 5.血栓形成的条件有、、。 6.渗出性炎症分为、、、四类。 7.下例疾病根据炎症的组织学类型分类:阿米巴肝脓肿(),细菌性痢疾(),风湿性关节炎(),肾盂肾炎(),小叶性肺炎(),阑尾炎(),鼠疫(),病毒性肝炎(),气管白喉()。 8.肿瘤的生长方式有、、三种。 9.肿瘤的转移途径有、、。 10.缓进型高血压可分为、、三个时期。 11.根据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和发展.将其分为、、 、四个时期。 12.大叶性肺炎可分为、、、 四期。 13.肝硬化的类型有、、、、。其中以 最常见。 14.纤维素性炎症发生在粘膜时称______________ 炎症。 15.化脓性炎症的病理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四、最佳选择题: ( )1.下列哪项属肿瘤? A.动脉瘤 B. 结核瘤 C. 绿色瘤 D. 粥瘤 E. 室壁瘤 ( )2.槟榔肝是指: A.肝脂变 B.肝细胞水肿 C.门脉性肝硬化 D.慢性肝淤血 E.坏死后性肝硬化 ( )3.股静脉血栓脱落常栓塞: A.右心室 B. 下腔静脉 C. 右心房 D. 肺动脉 E. 门静脉 ( )4.动脉粥样硬化主要发生于 A.细、小动脉 B. 大、中动脉 C.细、小静脉 D. 大、中静脉 E.豆纹动脉 ( )5.肺源性心脏病最常见的原因是 A. 慢性支气管炎 B.支气管扩张 C.肺结核 D.硅肺 E. 支气管哮喘

第三章第三节细胞核课后题答案整理

第三章第三节细胞核--- 系统的控制中心 一、问题探讨(课本P52) 1.细胞核在细胞生命活动中起着控制作用。如:DNA 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DNA 可控 制蛋白质合成,而蛋白质是生命的表现者。因此,把细胞核比喻成各种会战的指挥部。2.不能。去掉细胞核的细胞,当其将细胞质中的物质消耗完后,就会死亡。 3.不能。没有细胞核,就没有遗传信息的转录而形成信使RNA ,没有mRNA ,就不会 有蛋白质的合成。 4.不能。细胞生长需要蛋白质和多种物质作为基础,而细胞分裂必然有DNA 的复制和 有关蛋白质的合成。没有细胞核,这些生命活动就不能进行。因此,没有细胞核,细胞不能生长和分裂。 二、资料分析(课本P52) 1.美西螈皮肤的颜色是由细胞核控制的,DNA 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是遗传物质,DNA 是基因的载体,有许多基因,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从而控制生物性状。 2.没有细胞核,细胞就不能分裂分化。3.细胞核是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 4.生物体形态结构的建成主要与细胞核有关。5.细胞核具有控制细胞代谢和遗传的功能。三、旁栏思考题(课本P54)在正常情况下,同一个生物体内所有细胞的蓝图都是一样的。生物体内细胞形态、结构和功能的多种多样,是细胞分化的结果。 四、技能训练(课本P56) 1.技能训练中所列的数据,是一位生物科学家一次对比实验的结果。实验中,细胞无核部分随着培养天数的增加而死亡的个数增加,结果到第四天就没有存活的了。这是因为,没有细胞核,细胞无法进行生命活动;而有核部分,虽然实验时间比无核部分实验的时间长,但存活下来的是大多数。这说明细胞核是细胞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部分。 2.有细胞核部分出现死亡现象的原因可能是:(1)实验过程中对细胞进行处理时,已对细胞造成了伤害,导致部分细胞死亡;(2)细胞的正常凋亡。 五、练习(课本P56) (一)基础题 1. (V)V(此题主要考查细胞核核孔的功能。核孔是实现核质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的通道 ) (2)X (此题主要考查物理模型的概念。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显微照片不是物理模型)2.C(此题考查细胞核各部分结构的功能。与行使遗传有关的核结构是染色质。因染色质的成分中含量相对稳定的成分是DNA ,而DNA 是遗传物质) 3.C(该题主要考查细胞核的功能。细胞核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其功能与细胞核在细胞中的位置无关) (二)拓展题: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遗传信息通过传递、表达而控制蛋白质合成,从而表现生物的性状。同时遗传信息(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因此,丙生出的小牛与从体细胞中取出细胞核的母牛甲最相似。而与丙牛无关。

病理学作业参考答案

《病理学》作业参考答案 第一章组织的适应和损伤及损伤的修复 一、名词解释: 1.萎缩:发育正常的器官和组织,其实质细胞体积变小或数量减少致器官或组织缩小。 2.化生:一种已分化的组织转化成另一种相似性质的已分化组织的过程称为化生,如鳞状上皮化生。 3.变性:细胞物质代谢障碍引起细胞内外出现异常物质或正常物质显著增多。 4.营养不良性钙化:变性、坏死组织有钙盐沉积。 5.凝固性坏死:坏死组织结构可见,肉眼呈灰黄,干燥,质地坚硬,多见于肾、脾梗死。 6.干酪样坏死:坏死组织结构完全消失,肉眼呈淡黄色,松软似奶酪。多见于结核。 8.机化:由肉芽组织取代坏死组织及其他无生命物质(如血栓、血凝块、异物等)的过程,称机化。 9.凋亡:基因调控的单个细胞或成团细胞的生理性死亡,细胞膜不破裂,核固缩,胞浆浓缩,细胞不自溶, 形成凋亡小体。 10.肉芽组织:由新生的毛细血管及成纤维细胞构成,形似鲜嫩的肉芽。 二、问答题: 1.简述坏死病变特点、分类及各类病变特点、结局。 病变特点: ①肉眼;②光镜;③核固缩;④核碎裂;⑤核溶解。 分类:①凝固性坏死特点;②液化性坏死特点;③坏疽特点;④纤维素样坏死特点。 结局:①溶解、吸收;②分离、排出;③机化;④包裹和钙化。 2.细胞坏死与凋亡在形态学上怎样鉴别? 凋亡坏死 ①细胞固缩肿胀 ②核、染色质边集絮状或边集 ③细胞膜及细胞器完整溶解破坏 ④凋亡小体有无 ⑤周围反应(炎症反应)无有 3.简述肉芽组织的病变特点、功能和结局。 病变特点:1)肉眼:鲜红、颗粒状`、柔软、形似鲜嫩的肉芽。 2)镜下:大量由内皮细胞增生形成的实性细胞索及扩张的毛细血管,平行排列与创面垂直生长, 毛细血管间有较多成纤维细胞。 功能:①抗感染保护创面;②填补创口及其他组织缺损; ③机化或包裹坏死、血栓、炎性渗出物及其他异物。 第二章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一、名词解释: 1.心衰细胞:左心衰竭时,含有含铁血黄素的巨噬细胞称为心衰细胞。 2.肺褐色硬化:左心衰竭时,可致慢性肺淤血,红细胞可渗出至肺泡腔内并被巨噬细胞所吞噬,巨噬细 胞分解血红蛋白为含铁血黄素成为心衰细胞,肉眼见为散在的褐色颗粒,长期慢性肺淤血可致纤维化,肺质地变硬,该种病变称为肺褐色硬化。 3.槟榔肝:左心衰引起的慢性肝淤血,肝小叶中央区严重淤血呈暗红色,小叶周边肝细胞发生脂肪变性而 呈黄色,致使肝的切面上呈现红黄相间的条纹,似药用的槟榔核。

高中生物 细胞膜与细胞核习题及答案解析

课时作业(五) 1.B[解析]由于生物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真核细胞内相关膜结构之间可以相互转化,A正确;只有在电镜下才可看到生物膜“暗—亮—暗”的三层结构,B错误;生物膜的静态结构模型无法解释细胞的生长、变形虫的变形运动等现象,C正确;生物膜上的载体蛋白具有运输功能,其与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密切相关,D正确。 2.A[解析]乙肝抗体是蛋白质,乙肝病毒是非细胞结构的生物,所以乙肝抗体与乙肝病毒间的特异性识别不属于细胞间的信息交流。效应T细胞可以识别靶细胞(通过识别宿主细胞呈递到膜表面的抗原),并与之结合使靶细胞裂解,该过程涉及细胞间信息交流。多细胞生物体中,细胞是相对独立的单位,但又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一个个体,所以在组成一个个体时,相邻高等植物细胞之间一定会有信息交流,如根尖尖端细胞产生生长素,促进尖端下部细胞伸长生长。甲状腺细胞释放甲状腺激素,作用于几乎全身所有细胞,包括肌细胞,所以此两种细胞之间有细胞间信息交流。 3.B[解析]生物膜的基本骨架是磷脂双分子层,根据相似相容原理,脂溶性物质优先通过生物膜。 4.B[解析]细胞膜的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分析题图可知,Ⅰ为细胞膜的外侧,Ⅱ为细胞膜的内侧,肌细胞从组织液中吸收氧气,氧气应从细胞膜外侧进入细胞膜内侧;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与②③都有关。 5.A[解析]核孔具有选择性,是RNA、酶等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A正确;在光学显微镜下看不到核仁,B错误;染色体作为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分布在细胞核,细胞质内无染色体,C错误;无丝分裂过程中,没有核膜、核仁的消失,D错误。 6.B[解析]细胞膜上的受体蛋白具有识别功能,细胞膜上有些蛋白质是具有催化作用的酶,能够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A正确;细胞膜上的膜蛋白有些能接收信号分子传递的信息,如受体蛋白可以,而载体蛋白、酶等不可以,B错误;蛋白质是以mRNA为模板合成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C正确;被动运输包括协助扩散和自由扩散,而协助扩散过程需要细胞膜上载体蛋白的协助,D正确。 7.B[解析]作为边界的细胞膜不仅使生命进化到细胞的形式,也保证了细胞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在进化中具有重要作用;图中③只表示了通过载体蛋白的跨膜运输,没有表示胞吞和胞吐作用;激素调控是细胞间信息交流的重要方式,与功能④有关;植物细胞可通过胞间连丝进行相邻细胞间的通讯。

细胞生物学习题(有答案)

1、第一个观察到活细胞有机体的是()。 A、Robert Hooke B、Leeuwen Hoek C、Grew D、Virchow 2、细胞学说是由()提出来的。 A、Robert Hooke和Leeuwen Hoek B、Crick和Watson C、Schleiden和Schwann D、Sichold和Virchow 1、大肠杆菌的核糖体的沉降系数为() A、80S B、70S C、 60S D、50S 2、下列没有细胞壁的细胞是() A、支原体 B、细菌 C、蓝藻 D、植物细胞 3、植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是() A、线粒体 B、叶绿体 C、高尔基体 D、核糖体 4、蓝藻的遗传物质相当于细菌的核区称为() A、中心体 B、中心质 C、中体 D、中心球 5、在病毒与细胞起源的关系上,下面的()观战越来越有说服力。 A、生物大分子→病毒→细胞 B、生物大分子→细胞和病毒 C、生物大分子→细胞→病毒 D、都不对 6、动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是() A、细胞核 B、线粒体 C、中心粒 D、质体 7、目前认为支原体是最小的细胞,其直径约为() A、0.01μm B、0.1~0.3μm C、1~3μm D、10μm 8、在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中共同存在的细胞器是() A、中心粒 B、叶绿体 C、溶酶体 D、核糖体 9、SARS病毒是()。 A、DNA病毒 B、RNA病毒 C、类病毒 D、朊病毒 10、原核细胞的呼吸酶定位在()。 A、细胞质中 B、质膜上 C、线粒体内膜上 D、类核区内 11、在英国引起疯牛病的病原体是()。 A、朊病毒(prion) B、病毒(Virus) C、立克次体 D、支原体 12、逆转录病毒是一种()。 A、双链DNA病毒 B、单链DNA病毒 C、双链RNA病毒 D、单链RNA病毒 1、由小鼠骨髓瘤细胞与某一B细胞融合后形成的细胞克隆所产生的抗体称()。 A、单克隆抗体 B、多克隆抗体 C、单链抗体 D、嵌合抗体 2、要观察肝组织中的细胞类型及排列,应先制备该组织的() A、滴片 B、切片 C、涂片 D、印片 3、提高普通光学显微镜的分辨能力,常用的方法有() A、利用高折射率的介质(如香柏油) B、调节聚光镜,加红色滤光片 C、用荧光抗体示踪 D、将标本染色 4、适于观察培养瓶中活细胞的显微镜是() A、荧光显微镜 B、相差显微镜 C、倒置显微镜 D、扫描电镜 5、观察血细胞的种类和形态一般制备成血液() A、滴片 B、切片 C、涂片 D、印片 6、冰冻蚀刻技术主要用于() A、电子显微镜 B、光学显微镜 C、微分干涉显微镜 D、扫描隧道显微镜 7、分离细胞内不同细胞器的主要技术是()

《病理学》试题及答案(本)

《病理学》2012年秋季期末考试试卷(本科)班级学号姓名分数 1.血管壁玻璃样变性常见于() A.大静脉 B.大动脉 C.小静脉 D.毛细血管 E.细动脉 2.坏疽与其他类型坏死最重要的区别是() A.组织轮廓是否保存 B.坏死范围大小 C.坏死边界是否清楚 D.发生部位不同 E.有无腐败菌感染 3.骨化性肌炎时的骨组织形成属于() A.化生 B.钙化 C.改建 D.再生 E.增生 4.下列没有实质细胞脂肪变性的是() A.糖衣脾 B.脂肪肝 C.虎斑心 D.槟榔肝 E.酒精肝 5.再生能力强,经常更新的细胞是() A.造血细胞 B.肝细胞 C.成纤维细胞 D.平滑肌细胞 E.心肌细胞 6.肉芽组织和肉芽肿光镜下的区别在于() A.局部是否有淋巴细胞浸润 B.病灶内是否有巨噬细胞浸润 C.局部是否有巨噬细胞构成的结节状病灶 D.是否含有毛细血管 E.病灶内是否有纤维细胞 7.菌痢病变主要累及() A.回肠下段 B.乙状结肠和直肠 C.空肠和回肠 D.十二直肠 E.横结肠 8.引起肺褐色硬化的疾病是() A.肺动脉栓塞 B.二尖瓣狭窄 C.大叶性肺炎 D.肺动脉狭窄 E. 三尖瓣狭窄 9.混合血栓通常见于() A.静脉血栓尾部 B.毛细血管内 C.心瓣膜闭锁缘 D.动脉血栓头部 E.静脉血栓体部 10.肾梗死区的坏死多为() A.液化性坏死 B.凝固性坏死 C.纤维素样坏死 D.坏疽 E.干酪样坏死 11.绒毛心是() A.假膜性炎 B.化脓性炎 C.变质性炎 D.纤维素性炎 E.出血性炎 12.具有吞噬作用的炎症细胞主要是() A.中性粒细胞 B.巨噬细胞、淋巴细胞 C.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 D.巨噬细胞、嗜酸性细胞 E.巨噬细胞、嗜碱性细胞 13.白细胞游出血管后,主动向某些化学刺激物所在部位作单一定向的移动,称为() A.吞噬作用 B.趋化作用 C.吸附作用 D.阿米巴样运动作用 E.细胞渗出 14.蜂窝织炎是指() A.深部组织的弥漫性化脓性炎症 B.蜂窝组织的化脓性炎症 C.蜂窝组织的弥漫性化脓性炎症 D.疏松组织的弥漫性化脓性炎症 E.疏松组织的局灶性化脓性炎症 15.下列疾病没有炎性肉芽肿形成的是() A.风湿病 B.伤寒 C.细菌性痢疾 D.结核病 E.梅毒 16.确定良恶性肿瘤的主要依据是() A.肿瘤的大小 B.肿瘤的数目 C.肿瘤的异型性 D.肿瘤的形状 E.肿瘤的生长部位

2020届高中生物一轮复习苏教版细胞膜与细胞核(含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作业含答案

2020届一轮复习苏教版细胞膜与细胞核(含生物膜 的流动镶嵌模型) 作业 一、选择题 1.疟疾是由疟原虫引起的一种血液传染病,疟原虫寄生在人的红细胞中。为了确诊是否是由疟原虫引起的疟疾病,就要让红细胞破裂。下列方法最适于让红细胞破裂的是() A.用超声波冲击红细胞 B.将红细胞置于蒸馏水中 C.将红细胞置于1%的NaCl溶液中 D.用激光照射红细胞 解析:选B用超声波冲击红细胞容易破坏红细胞的化学成分;将红细胞置于蒸馏水中,细胞吸水涨破,且不损伤细胞成分;将红细胞置于1%的NaCl溶液中,细胞失水皱缩;用激光照射红细胞会导致细胞成分损伤。 2.(2019·南通学测模拟)下列有关细胞膜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疏水基团排列在磷脂双分子层的外侧 B.细胞膜的内外表面都分布有糖蛋白 C.有些有害物质可穿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 D.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必须依赖于细胞膜的接触 解析:选C疏水基团排列在磷脂双分子层的内侧。细胞膜的外表面分布有糖蛋白。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这种选择透过性是相对的,如有毒有害物质也可以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有的细胞间信息交流不需要细胞膜的接触,如高等植物细胞间可以形成传递信息的通道——胞间连丝。 3.(2019·宿迁学测模拟)大肠杆菌和酵母菌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大肠杆菌没有() A.细胞壁B.细胞膜 C.核糖体D.核膜 解析:选D大肠杆菌属于原核生物,酵母菌属于真核生物,原核细胞无核膜包被的细胞核。 4.如图为细胞核的亚显微结构示意图,其中①~④表示不同 结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①与核糖体的形成和某些RNA的合成有关

B.②由RNA和蛋白质构成 C.③可实现核质之间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 D.④为核膜,是双层膜 解析:选B图中①②③④分别是核仁、染色质、核孔和核膜;②由DNA和蛋白质构成。 5.下图为生物膜的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磷脂双分子层构成该结构的基本骨架 B.构成该结构的蛋白质和磷脂分子大多数可以运动 C.如果蛋白A具有信息交流功能,则其常与多糖相结合 D.如果蛋白B具有运输功能,则其发挥作用时需要消耗ATP 解析:选D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都需要载体蛋白参与,但协助扩散不消耗ATP。 6.下列关于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功能特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受精作用和细胞的胞吞、胞吐作用都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 B.细胞膜流动性的基础是磷脂分子和大多数蛋白质分子是可以运动的 C.K+、Na+通过主动运输进出细胞,体现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D.选择透过性的基础是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和磷脂分子具有特异性 解析:选D物质通过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方式进出细胞时,都体现了细胞膜的功能特性——选择透过性;细胞膜上的磷脂分子没有特异性。 7.(2019·南通考前卷)如图表示细胞核的结构及部分细胞器,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A.②具有选择透过性,而①具有全透性 B.③中含有由RNA和蛋白质构成的染色质 C.④是产生核糖体、mRNA和蛋白质的场所 D.抗体的形成离不开⑤和⑥ 解析:选D图中①是核孔,②是核膜,两者具有选择透过性。③中含有的染色质由DNA和蛋白质组成。④是核仁,与某种RNA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⑤是内质网,⑥是

病理学练习题及答案

绪论 一、名词解释题题 1.基本病理过程 2. 尸体解剖 3.活体组织检查 4. 细胞 学检查 二、填空题 1.病理学主要从角度、病理生理学主要从和角 度研究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 2.任何疾病者有、和的改 变,三者互相联系、互相影响。 3.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是连接和之间的桥梁学科。 4.病理学主要研究方法包括、、等, 其中临床上最常用的是。 三、选择题 (一)A型题 1.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的任务是研究疾病的 A. 临床表现 B. 诊断与鉴别诊断 C. 防治措施 D. 流行病学特点 E.发生与发 展规律 2. 下列哪项不属于基本病理过程? A. 炎症 B. 肿瘤 C. 休克 D. 肺 炎 E. 缺氧 3. 男,60岁,纤维胃镜检查发现胃窦部有一直径3cm大小边缘高起的溃疡,你 认为确诊的方法是 A. 细胞学检查 B. 活体组织检查 C. X线钡餐检查 D. 大便化验 E. 胃 液分析 4. 送检的病理标本宜用多少浓度的甲醛液固定? A. 10% B. 20% C. 50% D. 75% E. 95% 5. 多种疾病过程中共同的、成套形态结构和功能代谢的变化称为 A. 病理状态 B. 病理过程 C. 病理反应 D. 病理变 化 E. 病理联系 6. 临床病理工作中最常用的检查方法是 A. 细胞学检查 B. 活体组织检查 C. 电镜检查 D. 免疫 组织化学检查 E. 血液学检查 7. 目前,病理生理学最主要的研究方法是 A. 动物实验 B. 临床实验 C. 细胞学检查 D. 流行病学调 查 E. 活体组织检查 8. 对病理学的发展做出划时代贡献的学说是 A. 液体病理学说 B. 器官病理学 C. 细胞病理学 D. 免疫病 理学 E. 遗传病理学 9. 病理生理学研究重点是疾病过程中的 A. 形态结构改变 B. 功能代谢改变 C. 症状体征改变 D. 生命体征改 变E. 神经、内分泌改变 (二)X型题 1. 下列哪些属于活体组织检查范围? A. 痰液涂片 B. 内窥镜钳取病变组织 C. 子宫颈刮取物涂 片 D. 穿刺取出病变组织 E. 手术切除病变组织 2. 下列哪些属于细胞学检查范围? A. 胸、腹水 B. 痰液 C. 切取或钳取的组织 D. 宫颈刮取物 E. 搔刮的组织 3. 病理生理学主要研究方法包括 A. 动物实验 B. 离体器官实 验 C. 人体模拟实验 D. 分子生物学实验 E. 临床观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