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的贮藏马铃薯贮藏方法

马铃薯的贮藏马铃薯贮藏方法
马铃薯的贮藏马铃薯贮藏方法

马铃薯的贮藏马铃薯贮藏方法

1.贮藏特性马铃薯收获后一般有2~4个月的休眠期,休眠期的长短因品种不同而不同。晚熟品种休眠期短,早熟品种休眠期长。成熟度不同对休眠期的长短也有影响,尚未成熟的马铃薯块茎的休眠期比成熟的长。贮藏温度也影响休眠期的长短,在较适低温下贮藏的薯块休眠期长,特别是贮藏初期的低温对延长休眠期十分有利。

马铃薯富含淀粉和糖,在贮藏中淀粉与糖能相互转化。当温度降至0℃时,淀粉水解酶活性增高,薯块内单糖积累,薯块变甜,食用品质不佳,加工品会褐变。如果贮藏温度升高,单糖又会合成淀粉。当温度高于30℃和低于0℃时,薯心容易变黑。

2.品种与收获

选择休眠期长的马铃薯品种能延长贮藏期,早熟品种,寒冷地区栽培的品种或秋作的马铃薯休眠期长,利于贮藏。马铃薯的生长后期不能过多灌水,增施磷钾肥能提高马铃薯的耐贮性和抗病性。我国北方春种的马铃薯,多在7月份雨季来临前收获;夏秋播种的多在9月中旬收获。当马铃薯地上部分茎叶变黄、倒伏和枯萎时,马铃薯可以采收。收获应在晴天进行,将薯块就地晾晒半天左右,散发部分水分,使薯皮干燥,以便降低贮藏中的发病率。

3.贮藏条件

菜用马铃薯的适宜贮藏温度为3℃~5℃,但用作煎薯片或油炸薯条的马铃薯,应贮藏于10℃~13℃的条件下。马铃薯适宜的相对湿度为85%~90%,湿度过高易会增加腐烂,湿度过低失水增加,薯块皱缩。马铃薯贮存中需要注意的另一个问题是需避光贮存,因为光照会促使其发芽,增加薯块内茄碱苷含量。正常薯块的茄碱苷含量不超过0.02%,但薯块照光或发芽后,茄碱苷含量急剧增高,对人畜都有毒害作用。

4.贮藏方法及管理

4.1沟藏 7月中旬收获马铃薯,收获后预贮在荫棚或空屋内,直到10月份下沟贮藏。沟深1~1.2m,宽1~1.5m,沟长不限。薯块厚度为40~50cm,寒冷地区厚度可达70~80cm,上面覆土保温,要随气温下降分次覆盖。沟内薯堆不能过厚,否则沟底及沟中部温度易偏高,薯块受热会引起腐烂。

4.2窖藏用井窖或窑窖贮藏马铃薯,每窖可贮3000~3500kg,由于只利用窖口通风调节温度,所以冬季保温效果较好。但入窖初期窖温不易降温,因此马铃薯不能装得太满,并注意窖口的开闭。只要管理得当,薯块贮藏效果很好。使用棚窖贮藏时,窖顶覆盖层要增厚,

窖身也要增加,以免冻害。窖内薯堆高度不超过1.5m,否则入窖初期易受热引起薯块萌芽及腐烂。窖藏马铃薯易在薯堆表面“出汗”(凝结水),在严寒季节可在薯堆表层铺放草帘,以转移出汗层,防止发芽与腐烂。马铃薯入窖后一般不用翻动,但在气温较高地区,因窖温也相对较高,可酌情翻动1~2次,去除病烂薯块,以防腐烂蔓延。

4.3通风库贮藏一般薯堆高度不超过2m,堆内设置通风筒。装筐码垛存放,更加便于管理及提高库容量。不管使用哪一种贮藏方式,薯堆的周围都要留有一定空隙以利通风散热。

4.4冷藏出休眠期后的马铃薯转入冷库中贮藏可以很好地控制发芽和失水,在冷库中可以进行堆藏,也可以装箱堆码。将温度控制在3℃~5℃,相对湿度85%~90%。马铃薯在贮藏后期易发芽,而且薯块变得皱缩,为控制其发芽,除用低温外,还可用药物控制。

4.5药物处理氯苯胶灵是一种采后使用的抑芽剂,粉剂的使用剂量为1.4~2.8g/kg,使用时将粉剂撒入马铃薯堆中,上面扣上塑料薄膜或帆布等覆盖物,24~48小时后打开,经处理后的马铃薯在常温下也不会发芽。但需要注意的是该抑芽剂必须在马铃薯愈伤后使用,否则会干扰马铃薯的愈伤,造成马铃薯贮藏期腐烂。出休眠期前的马铃薯使用该抑芽效果更好,出休眠期后再使用,抑芽效果明显减弱。此外用α~萘乙酸甲酯或α~萘乙酸乙酯处理马铃薯抑芽效果也

很好,每10t薯块用药量为0.4~05kg,使用时与15~30kg细土制成粉剂均匀地撒在薯堆中。应在休眠中期进行,不能过晚,否则会降低药效。青鲜素对马铃薯也有抑芽作用,但需在薯块采收前3~4周进行田间喷洒,用药浓度为0.3%~0.5%,遇雨时应重喷。

4.6辐射处理用射线辐照马铃薯,有明显的抑芽作用,剂量相同,剂量率愈高时效果愈明显。经照射的马铃薯在常温下能够很好地贮藏几个月,但经照射后的薯块维管束周围可能有褐变发生。

内容仅供参考

蔬菜的贮藏保鲜技术

蔬菜的贮藏保鲜技术 摘要:蔬菜是日常所必须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的重要来源,是促进食欲,具有独特的形、色、香、味的保健食品.蔬菜组织柔嫩,含水量高,易腐烂变质,不耐储存,采后极易失鲜,从而导致品质降低,甚至失去营养价值和商品价值,但通过贮藏保鲜及加工手段就能消除季节性和区域性差别,满足各地消费者对蔬菜的消费要求。果品蔬菜需求量是世界上仅次于粮食的农产品.蔬菜贮藏保鲜是农业生产的延续,保持蔬菜质量和鲜度是人们追求的重要目标之一,是在蔬菜贮藏、运输、流通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关键词:蔬菜贮藏,蔬菜保鲜 1 蔬菜贮藏的主要保鲜技术 1.1气调保鲜技术 气调贮藏(Controlled Atmosphere)简称CA,气调贮藏设备主要由气调机、制冷系统、加湿器和气密保温材料组成.其原理是把蔬菜放在特殊的密封库房内,同时改变贮藏环境的气体成分,在蔬菜贮藏中降低温度、减少氧气含量、提高二氧化碳浓度,降低蔬菜的呼吸强度和自我消耗,从而达到长期贮藏保鲜的目的.目前,常用的气调保鲜方法主要有4种:塑料薄膜帐气调、自然降氧法、混合降氧法和人工改变空气组成法。 据报道,美国和以色列的柑橘总产量50%以上是气调保鲜;新西兰的苹果和猕猴桃气调贮藏量为总产量的30%以上;法国、意大利以及荷兰等国家气调贮藏苹果均达到总贮藏的50%~70%,证实了气调贮藏保鲜水果的光明前景.在国外,低氧CA技术或超低氧贮藏是蔬菜采后CA应用技术的新突破。在国内,北京市鹰达利经贸发展公司、清华大学分别成功研发出"PVAS真空气调保鲜装置”和“自动控制自发式气调库”等保鲜装置,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和较好的推广价值。 1.2防腐剂保鲜技术 防腐剂按其来源不同可分为2类,即化学合成防腐剂和天然防腐剂。化学合成防腐剂由人工合成,种类多,包括有机和无机的防腐剂50多种,其中世界各国常用的主要化学合成防腐剂有苯甲酸钠、山梨酸钾、二氧化硫、亚硫酸盐、丙酸盐及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等.我国批准可使用的化学合成防腐剂只有苯甲酸、苯甲酸钠、山梨酸钾和二氧化硫等少数几种。使用化学合成防腐剂虽有较好的保鲜效果,但对人体健康却有一定的影响,甚至出现致癌、致畸等毒性.天然防腐剂是生物体分泌或体内存在的防腐物质.经人工提取后即可用作食品防腐,具有安全、无毒、高效和增进食品风味、品质等特点.目前,在国内外常用的天然蔬菜保鲜剂主要有茶多酚、蜂胶提取物、橘皮提取物、魔芋甘露聚糖、鱼精蛋白、植酸、连翘提取物、大蒜提取物、壳聚糖等.如用壳聚糖处理番茄,常温下可贮藏30 d左右,几丁质用于苹果保鲜可达数月;用它处理草莓,结合低温贮藏,也具有较好的保鲜作用;用粮姜蒸液处理甜橙,贮藏130 d后,总腐果率为零,干

从世界马铃薯的发展看中国马铃薯

从世界马铃薯的发展看中国马铃薯 马铃薯是世界上仅次于玉米、水稻、小麦的第四大粮食作物,原产于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脉。因其抗逆性强、增产潜力大而在157个国家种植,又因其营养丰富被很多国家作为主粮食用。联合国把2008年定为“国际马铃薯年”,并将其称为“地球未来的粮食”。2015年1月,我国启动马铃薯主食产品及产业开发战略,将马铃薯作为我国三大主粮的补充进行相关产品开发。这使得主食品种更加多样、营养更加多元化,对消费者和生产者来说均有积极意义。推动马铃薯由副食消费向主食消费转变、由原料产品向产业化系列制成品转变、由温饱消费向营养健康消费转变则是该战略的宗旨和实质。本文将从世界马铃薯发展与变化情况谈起,为我国的马铃薯主食开发建言献策。 世界马铃薯的生产和消费 (一)世界马铃薯种植面积和产量的变化 2013年FAO 统计显示,马铃薯在全世界157个国家种植。总播种面积1946万公顷,总产量3.68亿吨,平均单产18.9吨/公顷,与1961年相比,世界马铃薯种植面积下降了12%,总产量增加了36%,平均单产增加了54.8%。总体来看,马铃薯在全球各大洲的分布差异较大,其中亚洲和欧洲的马

铃薯种植面积和产量占到世界的80%~90%,而美洲、非洲和大洋洲仅占10%~20%。虽然亚洲和欧洲是马铃薯种植和生产的主要地区,但马铃薯在这两大洲的发展却呈相反的变化趋势,亚洲马铃薯生产在近年增长迅猛,成为推动世界马铃薯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从1961年至2013年,亚洲马铃薯种植面积占世界的比重由10.6% 上升至51.7%,总产量由占世界的8.6% 上升至49.0%;而欧洲马铃薯生产却呈现下降的趋势,马铃薯种植面积占世界的比重由80.2%下降至29.4%,总产占世界的比重由82.0%下降至30.7%。此外,非洲的面积和产量也呈现上升的趋势,50多年来,面积增加了7.8倍,产量增加了14.4倍。且马铃薯的生产水平和农业生产地位在不同地区差异较大,欧洲的平均单产已达40吨/公顷,而非洲的单产仅为15吨/公顷。 (二)世界马铃薯消费趋势变化 世界上已经有2/3的人口把马铃薯作为主粮消费,从世界范围来看,马铃薯的消费方式以食用为主,占总生产量的39.6%~67.0%,平均占51.1%;其次,是饲用,占总生产量的9.1%~31.9%,平均占21.5%;种用量排在第三,占总生产量的8.8%~17.8%,平均占12.9%;用于工业加工的量较低,平均占总生产量的3.8%。 近50年来,马铃薯的食用量逐年上升,由1961年的1亿吨增加到2011年的2.4亿吨,其中亚洲食用量增长近1.1

北方一作区应推广马铃薯大垄栽培模式

北方一作区应推广马铃薯大垄栽培模式 陈伊里 (东北农业大学 哈尔滨 150030) 中国是世界上马铃薯生产第一大国,栽培面积占世界的四分之一,但鲜薯产量只占世界的五分之一,单产水平不足世界马铃薯的平均产量,仅为发达国家产量的三分之一。相比较而言,我国的水稻、玉米和小麦的单产水平却远远高于世界的平均产量。因此,尽快提高我国马铃薯的鲜薯产量,尤其是马铃薯主产区的单产水平和品质是保证我国马铃薯产业健康发展、确保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也是落实农业部2006年9号文件的具体步骤之一。 一、现状分析 根据2005年我国农业统计资料,全国马铃薯种植面积为500万hm2左右,总产量7090万吨,单产969 公斤/亩,北方一作区种植面积前10位的省区有:内蒙古、甘肃、山西、黑龙江、陕西、河北、宁夏、吉林、辽宁和青海,马铃薯种植面积为245万公顷,约占全国栽培面积的49%;总产量为34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49%;平均单产水平为945.6 公斤/亩,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详见表1)。因此,北方一作马铃薯产区单产水平的提高是制约我国马铃薯产业发展的核心。 表1 北方一作区马铃薯种植面积、总产量及单产与全国的比较表(2005) 省区 种植面积(万hm2) 总产量(万t) 单产(kg/667m2) 内蒙古 55.3 750 906.0 甘肃 53.1 950 1191.3 山西 31.2 230 493.7 黑龙江 29.3 425 966.3 陕西 23.9 150 414.0 河北 14.1 160 756.7 宁夏 11.7 140 781.3 吉林 10.1 365 2405.0 辽宁 8.8 145 1110.0 青海 7.5 160 1434.3 合计/平均 245.0 3475 945.6 全国 500.0 7090 969.0 占全国(%) 49.0 49 97.6 北方一作马铃薯主产区的特点是典型的旱作农业区,经济欠发达,人少地多,全生育期短,一年一熟,传统农业耕作方式;高海拔或高纬度,日照长、昼夜温差大,年降雨量少,春季干旱、集中降雨期与马铃薯结薯期同步,马铃薯是当地的优势作物,也是当地农民依赖生存和致富的作物;马铃薯加工企业密集,但精细加工欠缺;种薯与商品薯不分,专用品种不专用,脱毒薯利用率不高,种植粗放,单产量低,总产不稳,农田基本建设不全,农药、化肥资金投入不够等等因素制约着马铃薯产业的发展。

马铃薯贮藏和加工过程中色泽变化的研究

马铃薯贮藏和加工过程中 色泽变化的研究 姓名: 专业: 班级: 学号: 老师: XXX XXX XXX XXX XXX 马铃薯贮藏和加工过程中色泽变化的研究 摘要: 油炸马铃薯片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食品,它含有脂肪、蛋白质、糖类、维生素和矿物质等。但是由于马铃薯在贮藏,前处理和加工过程中由于酶促褐变、非酶褐变、美拉德反应、油脂酸败等原因对其成品的色泽影响较大,影响美观、食欲,同时也破坏了部分营养物质。因此,分析其原因,机理,及时采取相应措施至关重要。 关键词: 马铃薯色泽机理 1.马铃薯简介

1.1马铃薯的名称由来 马铃薯(Solanumtuberosum),属茄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块茎可供食用是全球第三大重要的粮食作物,仅次于小麦和玉米。马铃薯又称地蛋、土豆、洋山芋等,茄科植物的块茎。与小麦、玉米、稻谷、高粱并成为世界五大物。“马铃薯”因酷似马铃铛而得名,此称呼最早见于康熙年间的《松溪县志食货》。中国东北、河北称土豆,华北称山药蛋,西北和两湖地区称洋芋,江浙一带称洋番芋或洋山芋,广东称之为薯仔,粤东一带称荷兰薯,闽东地区则称之为番仔薯,在鄂西北一带被称为“土豆”。 1.2马铃薯的营养价值 一般新鲜马铃薯中所含成分: 淀粉9~20%,蛋白质 1."5~ 2."3%,脂肪 0."1~ 1.1%,粗纤维 0."6~ 0."8%。100g马铃薯中所含的营养成分: 能量318千焦,钙5~8mg,磷15~40mg,铁 0."4mg~ 0."8mg,钾200~340mg,碘 0."8~ 1."2,胡萝卜素12~30mg,硫胺素 0."03~

0."08mg,核黄素 0."01~ 0."04mg,尼克酸 0."4~ 1."1mg[1]。 马铃薯块茎含有大量的淀粉。淀粉是食用马铃薯的主要能量来源。-一般早熟种马铃薯含有11%~14%的淀粉,中晚熟种含有14%~20%的淀粉,高淀粉品种的块茎可达25%以上。块茎还含有葡萄糖、果糖和蔗糖等。马铃薯蛋白质营养价值高。马铃薯块茎含有2%左右的蛋白质,薯干中蛋白质含量为8%~9%。据研究,马铃薯的蛋白质营养价值很高,其品质相当于鸡蛋的蛋白质,容易消化、吸收,优于其他作物的蛋白质。而且马铃薯的蛋白质含有18种氨基酸,包括人体不能合成的各种必需氨基酸。高度评价马铃薯的营养价值,是与其块茎含有高品位的蛋白质和必需氨基酸的赖氨酸、色氨酸、组氨酸、精氨酸、苯丙氨酸、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和蛋氨酸的存在是分不开的。 马铃薯块茎含有多种维生素和无机盐。食用马铃薯有益于健康与维生素的作用是分不开的。特别是维生素C可防止坏血病,刺激造血机能等,在日常吃的大米、白面中是没有的,而马铃薯可提供大量的维生素c。块茎中还含有维生素A(胡萝卜素)、维生素B1,(硫胺素)、维生素B2(核黄素)、维生素pp(烟酸)、维生素E(生育酚)、维生素B3(泛酸)、维生素B6(吡哆醇)、维生素M(叶酸)和生物素H等,对人体健康都是有益的。此外,块茎中的无机盐如钙、磷、铁、钾、钠、锌,锰等,也是对人的健康和幼儿发育成长不可缺少的元素[2]。 2.马铃薯在贮藏过程中品质的变化及对加工时色泽的影响 2.1贮藏过程中马铃薯品质的变化 实验表明马铃薯块茎干物质含量在收获时最高,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不同品种马铃薯块茎干物质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贮藏中期下降最多,贮藏末期各品种干物质含量有所回升,较收获时损失不大。贮藏过程中各马铃薯品种干物质含量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马铃薯块茎淀粉含量在收获时最高,

马铃薯机械化垄作栽培技术

摘要介绍了马铃薯机械化垄作栽培技术,主要包括机械整地、种薯品种选择及处理、适期播种、机械施肥、适时中耕、病虫害防治、及时收获等内容,以期为种植户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马铃薯;机械化;垄作;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32.04+.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9-0086-02 马铃薯机械化垄作栽培技术是一项集开沟、施肥、播种、镇压和覆土等作业一体的综合机械化种植方式。具有节水、节种、节肥、省工和播深均匀等优点。该技术主要包括马铃薯机械化生产的农艺要求、机械深松耕技术、耙耱整地技术、深施化肥技术、播种技术、中耕技术、喷洒农药防治病虫害技术、机械收获技术等,且适用于马铃薯良种繁育及专用型马铃薯、商品型马铃薯的全程机械化生产。由于安定区近年来马铃薯种植面积扩大,机械化耕作面积也随之增加,通过对近年来生产中机械化耕作技术的研究和总结,将机械整地、机械施肥、农艺要求及田间管理等方面机械化垄作栽培技术进行了整理完善,使马铃薯机械化垄作生产更加科学高效。 1 机械整地 选择有利于机械化作业、地势平坦、具有一定规模面积的梯田地、旱川地、水川地等,并且坡度小于8°的地块。根据当地的种植作物结构,以豆类、小麦、胡麻、玉米等轮作为宜。轮作周期3~5年,轮作方式以豆类―麦类―马铃薯等为宜。 1.1 深松耕要求 前茬收后及时翻耕晒垡,秋后浅耕。深耕20 cm,深松35 cm以上,平均3年深松1次。翻垡良好,覆盖严密,土壤疏松细碎,地表平整。地头、地边处理整齐,不得有重耕和漏耕,且耕深、耕宽均匀一致,冬季可适度镇压。用拖拉机配套的旱田铧式犁、isq-340型全方位深松机、isq240型全方位深松机,铲式深松机等作业机具、农作物收获后及时进行深松耕,以便立土晒垡,积温熟化,打破犁底层,接纳雨水,秋后浅耕耙耱保墒,冬季可适度镇压,以保护土壤水分,播前用圆盘耙进行耙耱整地,或用旋耕机等机具,浅耕耙耱,深度一般以10~15 cm为宜,使土块细碎,耕层绵软,地表平整,上松下暄[1]。 拖拉机配套铧式犁作业,耕深一致,沟底平整,耕深变异系数不得超过15%,耕宽一致,合垄严密。50 m直线度误差不大于10 cm,重耕率不大于2%,漏耕率不大于1%。碎土良好,翻垡彻底。小于5 cm的土块在80%以上,立垡小于5%,回垄率小于5%。植被覆盖率大于90%。耕后地表平整,无明显的沟垄。深松作业,松土深度允许偏差为±10%。碎土要求小于 3 cm 的土块在40%以上,大于15 cm的土块在10%以下。土壤膨松度应大于10%。暗沟断面尺寸:高为5~6 cm,宽15~16 cm。地表平整度高差不超过10 cm。 1.2 播前整地要求 马铃薯在播种前用拖拉机配套的耙并配铁耱或旋耕机进行整地。达到土壤松软、细碎,碎土均匀一致,一般不应有直径大于 3 cm的土块,地表平整,上松下暄,深浅一致,耙深16~20 cm,不漏耙、不重耙、无沟无垄。漏耙面积不得大于1%,耙后地表平整度极限偏差不大于3 cm,耙深变异系数不得大于15%,碎土率不小于80%,直径大于5 cm的土块不超过5块/m2。应在适耙期间进行耙地作业,土壤绝对含水率一般以12%~15%为宜。用于化肥深施的耙地,应覆盖严密。 1.3 地下病虫害防治及消毒处理 在地下虫害严重的地块,可结合耙耱整地,用50%辛硫磷,加适量水,拌入适量细干土(沙)制成毒土(沙),或用3%辛硫磷颗粒剂60~75 kg/hm2,均匀撒在地表,通过耕耱整地,翻入土中,实施对病虫害的预防及消毒处理。 2 种薯品种选择及处理 选择3代以内的脱毒种薯,并根据市场要求,选择适应当地生态条件且经审定准予生产

马铃薯贮藏技术

马铃薯贮藏技术 一 贮藏特性 马铃薯收获后有明显的休眠期。一般有2-4个月,因品种不同而异。在休眠期内,块茎的呼吸变弱,养分消耗降到最低程度,环境对块茎的生理影响不大,即使在有利于萌芽的条件下,一般也不发芽。休眠期过后,如果温度适宜,块茎即迅速发芽,如能保持一定的低温,并加强通风,可使块茎处于被迫休眠状态,延后萌芽。马铃薯富含淀粉和糖,而且在贮藏中能相互转化。当温度降至0℃时,由于淀粉分解酶活性增高,薯块内单糖积累,如温度升高,单糖又合成淀粉。但温度高于30℃和低于0℃都不利于贮藏,因为容易发生薯心变黑等生理病害。日光、散射光或人工光线照射,都能使马铃薯块茎变绿或变紫。其原因是在长期光照的影响下,块茎的表皮或薯肉会产生叶绿素和龙葵素。龙葵素是一种有毒物质,当其含量超过0.02%时,对人畜有毒害作用。因此,贮藏马铃薯时应采取避光措施。 二 贮藏的适宜环境条件 马铃薯适宜贮藏温度为3℃-5℃,过高易诱发萌芽,过低又会促使淀粉向糖的转化。加工制造薯片或油炸薯条的马铃薯,宜贮藏在10℃-13℃的条件下。贮藏场所的相对湿度应为80%-85%,过高易增加腐烂,过低失水增大,损耗增多。适当的通风和气体循环可调节库内的温湿度,也可减轻病害。 三 贮藏技术 马铃薯收获后,应在阴凉通风的室内、窖内或阴棚下堆放预贮,时间一般为10-14天,一般薯堆不高于0.5米,注意通风、避光。 1.沟藏收获后的马铃薯先在阴棚或空屋里预贮,直到10月份下沟贮藏。沟深l-1.2米,宽l-1.5米,长不限,薯块堆至距地面0.2米处,上面覆土保温,覆土总厚度0.8米左右,要随气温下降分次覆盖。沟内堆薯不能过高,否则沟底及中部温度易偏高,薯受热会引起腐烂。

马铃薯贮藏窖建设及运用

马铃薯贮藏窖建设及运用 一、贮藏窖的建设 选择地势较高、平坦、向阳、干燥、交通方便的地方建窖。 1.规划设计。根据地形地势和贮存能力规划设计建窖数量及位置。窖 东西长80~100米,南北宽6米,窖中间留1米走道,两边堆放3排以30千克为标准的网袋包装的马铃薯。窖藏马铃薯冬季保温是关键,须按地下式设计。砖墙体为二四墙,每5米处砌“三七”墙垛为屋架顶柱;每5米中问留一通风道,从窖底通窖顶,窖底离墙体1米距离建30~20厘米的一条槽与通风道连通,形成通风排气系统;顶部为人字形屋架,屋面板盖顶,上加苇板、炉渣保温层2喱米厚,沙浆抹面,两毡三油封顶。窖顶离地面1.2米,窖内深度2米;地面外墙体2个通风道中间安一个30x40~米的双层调节气窗。 2.施工建设。规格标准:(1)下地基501重米深,上加底圈梁,以防地基下沉。(2)用沙浆砌二四墙砖,靠窖室面勾缝,靠土墙面填实。(3)顶部为彩钢人字顶,门一般留在北面,为便于出人窖,每个窖建里外2道门,规格为2~2眯,间距1.5米。(4)窖外的道路与窖平行,低于路面50~80N米,窖外四周搞好排水处理,防止水流人窖内;窖内铺千净细沙5—8厘米厚,中间走道铺l米宽水泥路;马铃薯收获前建好窖,打扫干净、试通气达标后备用。 二、马铃薯的贮藏 定做或购买每袋装30千克鲜薯的网袋为包装用袋。用生石灰四周撤施消毒,或以120立方米用500克高锰酸钾兑700克甲醛溶液熏蒸消毒。窖外准备一块场地,搭凉棚为马铃薯人窖前堆放晾晒。9月下旬至10月初,马铃薯完全成熟后采挖,种薯适当晚收,严格精选,分类包装,从大田地运回到窖外场地堆放3~5天后分品种人窖,按井字架堆码,作种用只码8层,食用可码10层,码5米宽左右留40—50厘米的通道在窗户下面,便于开闭窗户和换气。从一头入窖,中间留1米通道,便于手推车进出。门口两边留一定空间,便于以后翻拣。 窖的贮存量为容积x2/3x600千克。分批人窖,整齐码放,种薯和食用薯分开。严格把好质量关,病薯、坏薯一律不人窖。人窖完成后要将温度计挂在窖内,每窖挂8~lO个,定时观察记录,保持贮藏所要求的温度,通常用开启门窗的方法来调节温度。人窖时温度8~10℃,湿度在80%左右,冬季窖温2—4℃,湿度85%左右。为节约成本,翻窖和选种一般在1月底至2月初同时进行。

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国内外)

国内外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一、国内外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马铃薯是继玉米、水稻、小麦之后的世界第四大粮食作物,马铃薯适应性强、栽培模式多、经济效益好,在许多国家和地区被广泛种植,是世界上最大的非谷物类食品。马铃薯产业发展对于保障食物安全、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区域经济等意义重大。 1.1国外马铃薯种薯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马铃薯品质的好坏和产量高低关键在种 薯。因此,马铃薯种薯产业在马铃薯产业链中占有重要地位。 1.1.1国外马铃薯种薯产业发展现状中国、印度、俄罗斯、乌克兰、美国、德国、孟加拉国、波兰、法国和白俄罗斯是世界上十大马铃薯生产国。其中,荷兰是全球第 一马铃薯种薯出口大国,出口量超过了其他国家出口量的总和,种薯出口到60多个国家,其种薯生 产面积占总种植面积的21%,种薯单产达到30?35t/hm2,所种植种薯的75%用于出口,是农作物中产量、种植面积及经济效益最大的一种作物。 1 、马铃薯种薯生产体系 英国、荷兰主要以田间无性系筛选的方法获得脱毒快繁的基础材料和扩繁生产 种薯,而法国、德国、美国、加拿大和日本等种薯生产国家都采用茎尖脱毒、分生 组织培养的方法来获得脱毒快繁的基础材料和扩繁生产种薯。 2、马铃薯种薯生产技术 成熟和先进的种薯生产技术为生产优质、高产的种薯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和有效的质量保证。在荷兰,利用无性系选择、无性系快速繁殖、种薯催芽播种、种薯生产合理密植、测土精准施肥、GPS精细播种、GPS引导机械中耕 和除草、全自动灌溉系统及卫星图像分析应用、晚疫病防治专家预警系统、适时灭 秧等多种生产技术提高了马铃薯种薯的产量及品质,使其成为全球第一马铃薯种薯 出口大国。美国的爱达荷州被誉为“马铃薯之州”,驰名世界,该州马铃薯年种 植面积约15万hm2,平均产量达30t/hm2以上,面积和产量都占全美国的四分之一左右。爱达荷州马铃薯普遍丰产的原因也与其成熟、先进的生产技术密不可分。 3、马铃薯种薯检测和检验监督制度 完善的种薯检测和检验监督制度为种薯生产和质量定级提供了可靠的保障机制。 荷兰发达的种薯产业与其健全的马铃薯种薯检测、认证体系关系密切。在荷兰,承担种薯检测和认证工作的是荷兰农业种子和马铃薯种薯服务公司(NAK )。该组织是荷兰农业部指定的荷兰农业种子和马铃薯种薯检测及定级的唯一权威组织。任何在荷兰生产经营马铃薯种薯和申请种薯合格证的个人和组织,必须得到NAK的批准。生产者和经销商必须服从NAK委员会为其制定的检测标准和规则,该检测标准应能符合任何国家的最严格的质量要求。在荷兰,每批出售的种薯的所有相关信息均被列在

马铃薯高垄种植栽培技术

马铃薯高垄种植栽培技术 临洮县是一个以粮食生产为主的农业大县,全县耕地面积7.18万hm2,粮食作物播种面积6.55万hm2,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县和全省重要的优质马铃薯产区,马铃薯是我县最具潜力和发展优势的第一大支柱产业。2011年全县马铃薯播种面积达3.99万hm2,占总粮播面积的61.10 %,平均产1 689.10 kg/667 m2。近年来,我县马铃薯种植面积稳步增加,销售渠道日渐拓宽,加工水平不断提高,经济效益显著增加,马铃薯新品种、新技术的试验研究取得成效并广泛应用,栽培水平不断提高,而马铃薯高垄种植栽培技术是经临洮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多年试验、示范推广的高产栽培技术,该技术适宜灌溉区示范推广,临洮县目前水浇地种植马铃薯近3 335 hm2,而该项技术应用面积达2 001 hm2,使水川区马铃薯生产呈现出稳产、高产、持续增产的发展态势。 1 栽培技术模式 该技术将原来的半膜平铺种植改为起高垄半膜覆盖种植,即按带幅80 cm划行,高起垄,垄高30 cm,垄呈“八”字型,垄基60 cm,垄面宽40 cm,垄沟20 cm,垄幅80 cm,然后用宽80 cm,厚0.008 cm的地膜在垄上覆盖,每隔2~3 m横压土腰带防止大风揭膜。垄上种两行马铃薯,行距40 cm,株距32 cm,垄间形成自然通风透光的通道,有效解决了田间郁闭的问题,并且增加了种植密度,667 m2保苗由原来的4 000株增加到了5 300株左右。 2 技术主要优点 2.1 节水效果显著该技术将土地平面修成垄沟交替形状,用地膜覆盖垄面,在垄上种植马铃薯,马铃薯生长期按照需水规律,将水浇灌在垄沟内。在马铃薯发棵期、开花期、膨大期灌水4~5次,每次灌水50 m3/667 m2,较原来的大水漫灌节水40 %左右。 2.2 有效的解决了马铃薯通风透光不良问题马铃薯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对光照强度及光周期有强烈的反应,光照强度不仅影响马铃薯植株的生产量,而且影响同化产物的分配和个体发育。茎在弱光下趋于伸长、发育纤细;在强光下茎发育矮壮。茎叶在强光下发育较好,生物量也明显增大,块茎产量增加。该技术形成大小行,即大行40 cm,小行25 cm,改变了马铃薯的田间分布方式,给马铃薯创造了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在解决封盖全田通风透光不好和易发生病虫害的同时,栽培密度也增加了,从而为高产打下良好的基础。 2.3 增产增收效益明显根据连年示范测产平均产达2 800 kg/667m2,较全县水川区地膜马铃薯平均产 2 333.90 kg/667 m2,增产466.10 kg/667 m2,增产率20 %;从效益看,由于产量和肥料利用率的提高,加之商品性好、上市早,每667 m2纯收益较全县水川区地膜马铃薯平均收入增加652.50元。因此,在产量提高的同时,经济效益

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手册

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手册 黑龙江省重大科技成果推广项目省农垦总局重大科技示范推广项目

一、概述 马铃薯在我国的不同地方,人们对它有不同的叫法。它的俗名有土豆、地豆、山药、洋山药、山药蛋、地蛋、土卵、洋芋、洋山芋、土芋、番芋、番人芋、香芋、洋番薯、荷兰薯、爪哇薯和番仔薯等,还有叫它鬼慈姑或番鬼慈姑的。但是,称它土豆、洋芋和山药蛋的最普遍。从它的不同地方名字就可以看出,它在我国的种植,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到处都有。 马铃薯在植物分类中为茄科茄属,是一种一年生草本块茎植物。因为生产上用它的块茎(通常称薯块)进行无性繁殖,因此又可视为多年生植物。马铃薯的老家,在南美洲安第斯山山区。它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可以说是原产地的一种古老的农作物。距今虽然仅有400余年,但由于马铃薯适应性强,喜冷凉的气候条件,抗灾,早熟,高产,易于种植,更重要的是它既能做粮又能做菜,营养价值高,因而成了我国人民喜食的农作物。因此,马铃薯在我国虽然是个年轻的农作物,但它发展很快,已经扎根于全国东西南北各地。 就全世界讲,马铃薯在粮食作物生产中居第四位,总产量和种植面积仅少于小麦、水稻、玉米。 二、植物学特性 1.根 马铃薯可以用块茎种植和种子种植,用块茎种植和种子种植时,根的形态不相同。用块茎种植,当马铃薯块茎 1

萌芽后而芽长了3~4厘米时,从芽的基部发生出根来,称初生根,初生根具有很强的吸收能力,马铃薯初期的生长有80%的营养由它供应。初生根先向前生长,当长至30厘米时,再向下生长。以后随着芽的伸长,围绕着匍匐茎发生了3~5条根,长20厘米左右,称匍匐根。大部分品种的根系分布在土壤表层下40厘米,一般不超过70厘米,在砂质土壤中根深可达1m以上。匍匐根主要是水平生长。2.茎 马铃薯的茎分地上和地下两部分。地上茎一般呈绿色或紫色,主茎以花芽封顶而结束,花下有两个侧枝,形成双叉式分枝。马铃薯每个叶腋中都能发生侧芽,形成枝条。 地下茎包括主茎的地下部分、匍匐茎和块茎。主茎地下部分可明显见到8个节,少数品种具6个节,节上着生退化鳞片叶,叶腋生出匍匐茎,顶端有12~16个节间短缩膨大形成块茎。与匍匐茎相连的一端叫薯尾或脐部,另一端叫薯顶。块茎是变态的茎,具有茎的各种特性,表面分布很多芽眼,每个芽眼有一个主芽和两个副芽。副芽一般处于休眠状态,只有主芽受伤害后才萌发。薯顶着生的芽眼多而密,发芽势强,这种现象叫顶端优势。生产上可以利用整薯播种,以及在切块时可以采用从薯顶到薯尾的纵切法,以取得顶端优势而达到高产的目的。 3.叶 马铃薯的叶子在幼苗期基本上都是单叶、心脏形或倒心脏形,全缘,称为初生叶,到后期均为奇数羽状复叶。顶端叶片单生,顶生小叶之下有4~5对侧生小叶。复叶的大小,侧小叶的形状、色泽、毛茸的多少,以及小叶的排2

定西市马铃薯发展现状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马铃薯产业发展综述 南铁柱 (甘肃农业大学 2008级农林经济管理) 一、中国马铃薯发展的现状 马铃薯是中国仅次于水稻、玉米、小麦、大豆的第5大粮食作物, 是重要的粮食、蔬菜、饲料和工业原料兼用作物[ 1]。马铃薯生育期短、适应性强、产量高、用途广、产业链长 、加工增值潜力大, 被誉为21世纪十大热门营养健康食品之一和最有发展前景的经济作物之一[2]。认清中国马铃薯产业形势, 优化脱毒种薯、加工专用薯和鲜食用商品薯产业布局, 采取有效措施振兴马铃薯产业, 对于保障国家粮食与食物战略安全, 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 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马铃薯18世纪中后期从欧洲传入中国。为中国的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和农业增效做出了重要贡献[3]1966年中国马铃薯种植面积首次突破200万hm2, 1988年突破267万hm2, 1998年突破400 万hm2, 2006 年超过520万hm2, 全国形成北方一季作区、西南一二季混作区、中原二季作区和南方冬作区4大生产区域[4]。2007年全国马铃薯种植面积超过567万hm, 2008年农业部将马铃薯纳入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9年中央财政启动马铃薯良种补贴, 中国马铃薯生产迈入快速稳定发展新时期。但是,中国马铃薯产业发展仍然存在一些发展制约因素亟待认真研究解决。 1、品种结构性矛盾突出, 脱毒种薯供应不足中国马铃薯育种经历了国外引种鉴定到品种间和种间杂交、生物技术育种过程, 但长期以来强调高产抗病育种, 忽略品质育种, 各种专用型品种尤其加工品种奇缺, 不能满足产业发展的需要[5]。生产推广应用的品种以菜用品种为主, 用于加工薯片、薯条和全粉品种较少, 专用薯供应比例低。中国马铃薯种薯生产基本处于一种自发无序状态, 种薯培育、生产、销售和技术管理缺乏组织性和规范性, 健全有序的质量管理检测制度和统一的种薯质量分级标准尚未建立[6] 2生产方式粗放, 单产水平较低,中国现有的马铃薯生产基本采用手工操作方式, 机械化水平较低, 只有1%左右, 与国际先进水平70%的差距甚大, 尤其种植和收获环节劳动强度

马铃薯种植计划书

《作物生产实践》课程 马铃薯种植计划书 学院: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 专业:植物科学与技术 年级:2015级 学号:222015326052011 姓名:龚诗杰 指导教师:赵勇 2017年1月1日

目录 一、种植目的(实践目的) (1) 二、马铃薯栽培技术与理论 (1) (一)品种选择 (1) (二)种薯切块 (2) (三)确定播种期 (3) (四)选茬整地与筑垄 (3) (五)播种方法 (3) (六)合理密植 (4) (七)田间管理 (4) (八)肥水管理 (5) (九)病虫害防治 (5) (十)适时收获 (6) (十一)收获方法 (6) 三、参考文献 (7)

一、种植目的(实践目的) 一是要了解国内外市场对马铃薯产量和品质的要求,树立以市场为导向的生产观念。 二是要确立正确的学习方法。马铃薯的生长发育规律、外界环境条件的变化规律、以及作物生长发育和环境条件关系的规律都是客观存在的。因此,学习作物栽培学要理解这些规律的基本原理,并善于分析和归纳。在推广异地的品种和栽培技术措施时,必须经过试验和示范,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灵活应用。 三是树立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作物栽培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它直接用于指导实践,为生产服务。因此,学习作物栽培学,一方面要掌握理论知识;另一方面要紧密结合生产实践,从而不断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马铃薯栽培技术与理论 (一)品种选择 选用优良品种是获得马铃薯高产稳产的重要物质基础,根据本区马铃薯生育的自然环境条件和栽作型与栽培制度的不同,对品种的要求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类: 1、高寒山区无霜期短,地少人多,为一年一熟的一作区,要求中晚熟,生产潜力大,休眠期长,耐贮藏的品种。 2、适于二季作的地区,要求品种具有休眠期短或易于打破休眠的、早熟或早中熟、块茎膨大快,抗霜冻等特点。 3、在中海拔以下的山区,马铃薯与其它作物连作套种,如春马铃薯与水稻、夏玉米或甘薯等连作,对马铃薯的品种要求是早熟或早中熟,有利于下茬作物的整地播种。 无论是哪类品种,都应具有高产、食用品质好、商品率高、耐贮性强,高抗隐疫病,青桔病等病害及抗耐主要病毒等特性,癌肿病区还应具抗癌性强的品种。 30年来米拉(Mira)品种一直是西南山区的主裁品种,栽培面积已达千万亩左右,因其具有高抗晚疫病、癌肿病、耐病毒、耐贮藏,食味好等特点,深受欢迎,但因晚熟、植株高大,故不适于间套作,亦不适于二季栽培。此外,本区栽培面积较大的一些品种还有不加(Epoka)、阿奎拉(AqLlila)、新芋4号等,新育成的品种如川芋56、鄂783-l、鄂芋1-号、安薯56等目前正在加速繁殖推广。 但从总的情况来看,当前本区尚缺乏高抗晚疫病、青枯病、高产的中晚熟品种和质优、早熟、株丛紧凑、植株矮小适于间套作的品种。 费乌瑞它(Favorita) 特征特性:该品种株型直立,分枝少,株高约60cm左右,茎秆粗壮,茎紫色,生长粗壮,叶片肥大,叶绿色,叶缘波状,叶下垂。花冠蓝紫色,花粉多,天然结实率高,块茎结薯集中,并且大而整齐,薯块膨大迅速,长椭圆形,芽眼浅,淡黄皮淡黄肉,表皮光滑,休眠期短,较耐贮藏。早熟,生育期60d左右,食味好,适宜鲜食,植株易感晚疫病,块茎中感病,抗马铃薯Y病毒,对A病毒免疫;感环腐病,轻感青枯病。退化快。 品质分析:该品种干物质含量17.70%,淀粉含量14%左右,还原糖0.03%,粗蛋白1.55%,维生素C含量13.6mg/100g鲜薯,口感好,蒸食品质佳。 产量表现:2002-2013年的种植结果表明,该品种平均产量35000kg/hm2,比早大白增产25%左右,商品率85%,在辽宁、河北、山东、甘肃、安徽等地一般产量37500kg/hm2,高产可达52500kg/hm2以上。

马铃薯贮藏窖建设及运用修订稿

马铃薯贮藏窖建设及运 用 WEIHUA system office room 【WEIHUA 16H-WEIHUA WEIHUA8Q8-

马铃薯贮藏窖建设及运用 一、贮藏窖的建设 选择地势较高、平坦、向阳、干燥、交通方便的地方建窖。 1.规划设计。根据地形地势和贮存能力规划设计建窖数量及位置。窖 东西长80~100米,南北宽6米,窖中间留1米走道,两边堆放3排以30千克为标准的网袋包装的马铃薯。窖藏马铃薯冬季保温是关键,须按地下式设计。砖墙体为二四墙,每5米处砌“三七”墙垛为屋架顶柱;每5米中问留一通风道,从窖底通窖顶,窖底离墙体1米距离建30~20厘米的一条槽与通风道连通,形成通风排气系统;顶部为人字形屋架,屋面板盖顶,上加苇板、炉渣保温层2喱米厚,沙浆抹面,两毡三油封顶。窖顶离地面1.2米,窖内深度2米;地面外墙体2个通风道中间安一个30x40~米的双层调节气窗。 2.施工建设。规格标准:(1)下地基501重米深,上加底圈梁,以防地基下沉。(2)用沙浆砌二四墙砖,靠窖室面勾缝,靠土墙面填实。(3)顶部为彩钢人字顶,门一般留在北面,为便于出人窖,每个窖建里外2道门,规格为2~2眯,间距1.5米。(4)窖外的道路与窖平行,低于路面50~80N米,窖外四周搞好排水处理,防止水流人窖内;窖内铺千净细沙5—8厘米厚,中间走道铺l 米宽水泥路;马铃薯收获前建好窖,打扫干净、试通气达标后备用。 二、马铃薯的贮藏 定做或购买每袋装30千克鲜薯的网袋为包装用袋。用生石灰四周撤施消毒,或以120立方米用500克高锰酸钾兑700克甲醛溶液熏蒸消毒。窖外准备一块场地,搭凉棚为马铃薯人窖前堆放晾晒。9月下旬至10月初,马铃薯完全成熟后采挖,种薯适当晚收,严格精选,分类包装,从大田地运回到窖外场地

土豆高产种植管理方法

土豆高产种植管理方法 1、种植管理:精细选种和种薯处理。新街乡多在冬季种植,种 植时间注意选择开花时避过严霜期,开沟调播。种植宜适当密植, 塘据约8寸,每亩7000余塘为宜。播后盖土2―3寸,使土适当高 出墒面。出苗后结合第一次中耕进行补苗、间苗,每塘留苗3棵。 培土总深度不超过10厘米。 2、肥水管理:马铃薯施肥要重施底肥,增施磷钾肥。底肥一般 用腐熟的农家肥约4吨,磷肥30―50公斤,草木灰100―150公斤。追肥可在齐苗前施提苗肥,用清粪水加1―2公斤氮肥施用;在现蕾 前施结薯肥,以钾肥为主,加一公斤左右氮肥施用。马铃薯不耐干旱,苗期需水量小,现蕾开花期需水量最多。灌水在全生育期可进 行5次以上沟灌,做到速灌速排,水不漫墒,沟无积水,经常保持 田土湿润。 1.及时深翻晒土,杀虫灭菌。豌豆、小麦等夏粮作物收割后,及时深翻晒土,利用3伏天日照强度大的特点,晒死土壤中的蛴螬等 地下害虫,杀死土壤中的耐低温病菌,为翌年马铃薯生长提供一个 较安全的土壤环境。 2.增施有机肥,提高肥料利用率。碳铵等化肥的大量施用是造成马铃薯腐烂,影响马铃薯品质和商品率的主要因素,同时易造成土 壤板结。多施有机肥不但可改良土壤,而且能提高马铃薯品质。一 般亩施草木灰6000公斤,腐熟人畜尿粪5000公斤。有机肥贮藏时 采取草木灰和人畜尿粪分别贮藏的方式,以免因混合而造成养分流失。配合有机肥,亩施磷肥10公斤,尿素5公斤。施肥结合播种进行,一般种薯行施有机肥,空行施化肥。 3.选用脱毒种薯。优良的品种不仅是保证马铃薯稳产高产的先决条件,而且是保证马铃薯品质、提高抗病虫性的主要因素。具有生 命力强,抗旱性强,易发芽,幼苗健壮等特点。

马铃薯种植

(六)、马铃薯 1.营养特性 马铃薯又称土豆,是粮食作物之一,可作蔬菜食用和加工各种食品。春薯和夏薯吸收的NPK比例很相近,总趋势是钾最多,氮次之,磷最少。农户种植马铃薯,习惯施用较多农家肥,但要优质高产,还要合理增施化肥。在南方土壤缺钾多,应增施钾肥;在北方土壤缺磷多,应增施磷肥,但马铃薯对钾素需求大,也应该重视。试验表明,马铃薯在生产中氮、磷、钾化肥的适宜比例:北方地区N:P2O5:K2O平均为1:0.5:0.5;南方地区平均为1:0.3:0.9。高浓度复合肥用量为60-90千克/亩.薯类对氯较敏感,施用过多的含氯化肥,会影响作物品质。 2.施肥建议 基肥:施总养分≥40%(16-8-16)40-55千克/亩或总养分≥45%(15-10-20)40-55千克/亩。施肥时应有较多的农家肥配合作基肥.在种植时沟施或穴施,深15厘米左右。 追肥:分两次,保苗肥,在齐苗后进行,苗期吸收氮>钾>磷,可选用肥料品种及用量:总养分≥40%(16-8-16)20-30千克/亩;促薯肥,在植株发棵期和结薯期进行,马铃薯需氮的比例减少,而磷、钾的比例逐步提高,接近于氮,肥料可选用总养分≥45%(15-15-15)5-10千克/亩。追肥施肥方法,第一次宜兑水施于株旁,第二次用条施或穴施,在行间挖深7-10厘米,施肥后即培土,以防肥料流失。 马铃薯俗称土豆,为茄科茄属的草本植物,是一种营养全面的粮菜兼用作物。马铃薯生育期短,但需肥量大,每生产1000kg块茎,大约需要从土壤中吸收氮(N)5-6kg,磷(P2O5)1-3kg,钾(K2O)12-13kg,在肥料三要素中,需钾最高,氮次之,磷最少,氮磷钾三要素之比为2.2:1:4.6。为保障马铃薯的优质高产,按照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要求,针对马铃薯生长特性及其需肥规律,提出如下施肥技术: 1、施肥原则:以有机肥为主,施好马铃薯专用肥,以基肥为主,早施提苗肥。 2、施足基肥。基肥应以有机肥为主,施好施足马铃薯专用肥,即在每亩施用优质腐熟有机肥2500-3000kg的基础上,亩施马铃薯专用肥45-50kg。 3、酌情施用种肥。基肥不足或耕地前来不及施肥时,常于播种时,按每亩施马铃薯专用肥15-20kg,做为种肥。种肥施用主要以沟施或穴施的方式进行,注意肥料不要与种薯直接接触,以免酌伤种薯。 4、看苗巧施追肥。追肥要早要巧,一般分2次进行,第一次在齐苗时,结合中耕培土,用腐熟人粪尿500-700kg加水浇施;第二次在现蕾期,此时马铃薯块茎开始膨大,需肥量增多,是需肥最多的时期,可亩施马铃薯专用肥5-15kg。一般在封垄后可不再追肥。 丰田金钾在马铃薯上的用法 马铃薯是典型的喜钾作物,收获100公斤经济产量(块茎)需吸收氮0.5公斤、磷0.2公斤、钾1.06公斤,可见钾是氮的2倍,是磷的5倍。丰田金钾经河北唐山、天津、内蒙古乌盟等地区农民几年在马铃薯上应用,增产效果明显。其用法有两种: 1、拌种:每亩按150公斤用种量,可用丰田金钾(邮编:454650,地址:河南省济源市铁西路39号济源市丰田肥业有限公司)2瓶(500毫升)。种薯切块

马铃薯生产现状与发展趋势

马铃薯生产现状与发展趋势 一、世界马铃薯生产现状 马铃薯是世界上仅次于小麦、水稻、玉米之后的第四大粮食作物,原产于南美洲哥伦比亚、秘鲁、玻利维亚安第斯山区及乌拉圭以及墨西哥等地,16世纪从南美的哥伦比亚向世界各地传播,17世纪初由荷兰人带到我国台湾。马铃薯是重要的粮菜饲果和工业原料作物,由于它耐旱、耐瘠薄、高产稳产、适应性广、营养成分全和产业链长而受到全世界的重视。 在马铃薯种植面积和产量方面,目前全世界主要种植马铃薯的国家有148个,总面积2.8亿亩,总产量达3亿吨。世界马铃薯面积分布的最大特点是以欧、亚两洲种植为主,中国、俄罗斯、乌克兰、印度四大生产国占世界种植面积的一半。近几十年来,世界马铃薯的面积一直保持在3亿亩上下,面积主要分布在欧洲和亚洲,分别占世界马铃薯面积的40%和38%,二者合计占世界马铃薯面积的78%,而马铃薯的发祥地南美洲马铃薯种植面积只占世界马铃薯面积的5%。近年世界马铃薯面积波动不大,但各大洲种植面积却有较大变化,除整个美洲大陆保持相对稳定外,欧洲发达国家因栽培技术水平提高、机械化程度高、单产增加而种植面积在持续减少,而亚洲、非洲的种植面积在不断增加。与20世纪90年代相比,欧洲马铃薯面积由1.56亿亩下降到了目前的1.23亿亩,下降了21%。其中,主要种植国俄罗斯、波兰、白俄罗斯、德国均有下降,减幅分别为6%、58%、49%和45%。亚洲种植面积由20世纪90年代初的6255万亩增加到1.17万亩,增加了87%。其中,中国的种植面积增幅达60%,印度和孟加拉增幅分别达到43%和52%,朝鲜面积增加了2倍。非洲的面积由20世纪90年代初的1083万亩增加到目前的1683万亩,增加了55%。其中,尼日利亚由12万亩增加到目前的263万亩,卢旺达、肯尼亚、马拉维的面积增长幅度也分别达到190%、140%和80%。世界马铃薯平均单产为1167公斤/亩,单产最高的国家主要分布在西欧、北美和大洋洲,单产水平最高的国家是新西兰,达到2950公斤/亩,

马铃薯贮藏技术的研究现状

专题论述2012.4 1马铃薯贮藏的意义 马铃薯用途较广,主要用于粮食、蔬菜、饲料和轻工业原料等行业。目前,我国马铃薯的种植面积约为5.3×106hm2,鲜薯产量约为8.0×107t左右,处于世界第一位[1]。在我国,马铃薯的比较效益要高于其他农作物,而且马铃薯产业对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马铃薯块茎在结束生长后,会进入休眠与萌发时期,此时期经历3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贮藏早期,薯块表皮尚未完全木栓化,薯块内呼吸作用旺盛,水分蒸发活跃,使薯块重量显著减少,如果此时温度较高,薯块表皮容易积聚水汽而引起薯块的腐烂;在经过了20~35d的成熟作用后进入第二个阶段即贮藏中期,薯块体内积累了大量营养物质,新陈代谢明显降低、生长停止,进入相对静止的状态,这种现象称为休眠。如果在适宜的低温条件下,薯块的休眠期可以保持较长的时间,一般可达2~4个月;休眠期结束后,一旦条件适宜,马铃薯芽眼就会萌发,进入第三阶段贮藏晚期,此时马铃薯的呼吸作用又开始逐渐旺盛,产生的热量使贮藏温度升高,促使薯块迅速发芽,淀粉逐渐转化为糖,此时,薯块重量减轻程度与萌发程度成正比。如果对马铃薯块茎的萌发得不到合理的控制,其商品品质、加工品质、种用品质都会降低,而且在贮藏过程中薯块表皮极易受到损伤,从而遭受病菌的侵染而腐烂[2]。在贮藏期间如能选择较好的贮藏条件和贮藏方式,通过温度、湿度、通风等环节的有效控制使块茎处于长期的休眠状态而延迟萌发,这对延长马铃薯的保鲜贮藏期十分重要。 马铃薯安全贮藏是马铃薯产业发展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环节。目前无论是商品薯,还是种薯,通常都要有一个贮藏过程。通过贮藏,可以调节鲜薯的供应期,延长加工原料薯的加工利用时间,实现增值。通过贮藏,还可以调整马铃薯种薯的生理特性,提高马铃薯种薯的播种质量。据报道[3],我国70%~75%以上的马铃薯用于鲜食和饲用,或加工成粉条及淀粉,每年由于贮藏不当造成的损失大约占25%~30%,贮藏损失巨大。因此,改善贮藏条件和方式、提高贮藏质量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2马铃薯贮藏方式和贮藏条件研究现状目前我国马铃薯贮藏技术和贮藏方式普遍落后,在恒温冷藏库的应用方面也较少。虽然经过长时间的摸索,总结出了堆藏、架藏、埋藏、窖藏以及贮藏库等贮藏方式,但是每年因贮藏问题使得马铃薯损失数量巨大[4]。 2.1贮藏方式的研究现状 近几年,在马铃薯的贮藏方面,研究较多的是低温窖藏,其中袋贮、散贮、箱贮为主要的贮藏方式。同时现代化设施储藏方式也取得了较快的发展。现代 马铃薯贮藏技术的研究现状 段伟伟胡丽君 (内蒙古乌兰察布职业学院乌兰察布012000) 摘要:马铃薯安全贮藏是马铃薯产业发展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环节。通过对马铃薯当前贮藏现状的调查分析,认为我国马铃薯贮藏技术普遍落后,马铃薯贮藏不当造成的损失巨大,因此,改善贮藏条件和贮藏方式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文章同时为马铃薯贮藏技术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马铃薯贮藏;安全贮藏;贮藏条件;贮藏方式 作者简介:段伟伟(1981-),男,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农产品加工与贮藏工程。E-mail:salt2008@https://www.360docs.net/doc/6713845221.html, 21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