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现代建筑大师赖特

美国现代建筑大师赖特
美国现代建筑大师赖特

美国现代建筑大师——弗兰克·劳埃德·赖特

摘要:本文介绍了弗兰克·劳埃德·赖特的主要设计风格﹑设计理念,并通过他的著名建筑分析鉴赏,加以陈述其在建筑上的独特见解,使人们更加了解这位以草原住宅为傲的美国现代建筑大师。他的建筑思想对后人影响深远。

关键词:自然均衡材料的本性连续贯通的空间

正文:

弗兰克·劳埃德·赖特是美国的一位最重要的建筑师,在世界上享有盛誉。他设计的许多建筑受到普遍的赞扬,是现代建筑中有价值的瑰宝。赖特对现代建筑有很大的影响,但是他的建筑思想和欧洲新建运动的代表人物有明显的差别,他走的是一条独特的道路。赖特于1867年出生在美国,赖特对于建筑工业化不兴趣,他对现代大城市持批判态度,很少设计像大城市里的摩天楼之类的建筑,他一生中设计的最多的建筑类型是别墅和小住宅。在建筑艺术范围内,赖特有其独特的方面,他比别人更早地解决了盒式建筑单调的缺点。

1.设计理念

(1)崇尚自然的建筑观

(2)继承并改良美国的建筑文化

(3)提倡活的有机的建筑

(4)技术为艺术服务

(5)表现材料的本性

(6)连续运动空间

(7)有特性和诗意的形式

2.设计风格

建筑灵活多样,既能使内外空间交融流通,同时又具备安静隐蔽的特色;在建筑构造方面,他既灵活运用新材料和新结构,又始终重视和发挥传统建筑材料的优点,并善于把两者结合起来,同自然环境的紧密结合是他的建筑作品的最大特色。赖特的建筑使人觉着亲切而有深度,不像勒.柯布西耶那样严肃而夸张。

3.主要作品

(1)流水别墅

建成时间:1936年

建筑地点:

美国,宾夕法尼亚洲

建筑外观:

流水别墅我们可以读出那些水平伸

展的地坪、腰桥、便道、车道、阳

台及棚架,沿着各自的伸展轴向,

越过山谷而向周围凸伸,这些水平

的推力,以一种诡异的空间秩序紧

紧地集结在一起,巨大的露台扭转

回旋,恰似瀑布水流曲折迂回地自每一平展的岩石突然下落一般,无从预料的整个建筑看起来像是从地里生长出来的,但是它更像是盘旋在大地之上。这个建筑已超越了它本身,而深深地印在人们意识之中,以其具象创造出了一个不可磨灭的新体验,它具有活生生的、初始的原型的、超越时间的质地,为了越过建筑史的诸多流派,它似乎全身飞跃而起,坐落在宾夕法尼亚的岩崖之中,指挥着整个山谷,超凡脱俗,建筑内的壁炉是以暴露的自然山岩砌成的,瀑布所形成的雄伟的外部空间使流水山庄更为完美,在这儿自然和人悠然共存,呈现了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

建筑造型及内部空间:

达到了伟大艺术品的沉

稳、坚定的效果。这种从容

镇静的气氛、力与反力相互

集结之气势,弥漫在整个建

筑内外及其布局与陈设之

间。

不同凡响的室内使人犹如进

入一个梦境,通往巨大的起居室空间之过程,正如经常出现在赖特作品的特色一样,必然先通过一段狭小而昏暗的有顶盖的门廊,然后进入反方向上的主楼梯透过那些粗犷而透孔的石壁。

材料的使用:

流水别墅也是非常具有象征性的,所有的支

柱,都是粗犷的岩石。石的水平性与支柱的直性,

产生一种明显的对抗,所有混凝土的水平构件,

贯穿空间,飞腾跃起,赋予了建筑最高的动感与

张力。赖特对于国际形式主义、空谈机能主义的

态度,浓缩地表当前由起居室通到下方溪流的楼

梯。这个著名的楼梯,关联着建筑与大地,是内、

外部空间不可缺少的媒介,且总会使人们禁不住

地一再流连其间。

流水别墅可以说是一种以正反相对的力量在微妙的均衡中组构而成的建筑。也可以说是水平或倾斜穿插推移的空间手法,交错融合的稀世之作。

流水别墅的空间陈设的选择、家具样式设计与布置都独具匠心。

(2)罗宾别墅

建筑时间:

1909-1910年

建筑地点:

美国伊利诺伊州的芝加哥库克县

建筑外观:

建筑在立面上以水平线条、流线型呈

现,而水平伸展的形体实际上就是对广阔

中西部草原的一种模拟;同时由于赖特也受到了机器大时代的一些影响,建筑的外形类似于飞机和豪华游轮;建筑的入口设在了背街处(北立面) ,从而使沿街立面(南立面)保持连续不断的水平线条,且窗户大小、形式统一,给人很强的整体感;北面窗户大小不一、疏密不等,高低错落,又体现了一定的节奏和韵律,让人在统一之中可以寻求到变化。

内部空间:

一层主要安排的是相对较为公共的

空间:车库、台球室等娱乐场所。锅炉房

和洗衣房等远离居住和招待的地方,一方

面避免了对公共娱乐空间的影响,两者互

不干扰,另一方面,这也打破成规,隔除

了大而阴暗潮湿的地下室。二层平面有相

对较为私密的空间:起居室、客房、仆人

房等。起居室和餐厅形成了一个流动的空

间,同时通过南面镶嵌的玻璃门使建筑的

内外空间得到了融合,特制的彩绘玻璃不

仅满足了采光的需要,扩大了建筑内部的空间尺度感,有趣的图案和色彩使房间内充满了一种神秘感,这就满足了业主的从建筑内部可以看到建筑外部的街景,而不允许外部看到内部的特殊要求。在罗宾别墅中,赖特把传统的布局颠倒过来,把起居室和餐厅安排在二楼,而一楼安排的是儿童游戏室和台球厅等公共空间,这样的安排独具匠心,使主人的生活不会受到干扰。室内各处都可以畅通无阻地到达阳台和门廊,空间开阔,同时使室内外连成一体,与外围的环境达到了很好的融合。

材料的使用:

赖特力求尽可能简单

地使用材料。赖特强调材

料本色,只用了砖、木、

水泥、玻璃等材料,反应

自然的特色和人的需要。

建筑的外围运用了石头墙

基和顶盖,长长的罗马砖,

宽大的挑檐等,这些细节

都强化了建筑的水平线

条,达到了模拟广阔的草原的效果。建筑本身的色彩协调,给人一种亲切感。同时,建筑与周围的环境如天空、植物等完美组合,俨然一幅美丽画卷。

室内家具设计:

暗红色桃木家具,天然质朴,木质地板铺以小地毯,朴素而又不失家的温馨。暗红色木制楼梯,与室内的装饰色调统一,亲切温和。

(3)古根海姆博物馆

建成时间:

1943--1956年

建筑地点:

美国纽约

建筑外观:

坐落在纽约市一条街道的拐角处,与其

他任何建筑物都迥然不同。其外观像一

只茶杯,或者像一条巨大的白色弹簧,

可能是因为螺旋线结构也有人说像海螺。

空间构造:

建筑物的外部向上、向外螺旋上

升,内部的曲线和斜坡则通到6层。

螺旋的中部形成一个敞开的空间,从

玻璃圆层顶采光。美术馆分成两个体

积,大的一个是陈列厅,6层;小的

是行政办公部分,4层。陈列大厅是

一个倒立的螺旋形空间,高约30米,

大厅顶部是一个花瓣形的玻璃顶,四

周是盘旋而上的层层挑台,地面以3%

的坡度缓慢上升。参观时观众先乘电

梯到最上层,然后顺坡而下,参观路

线共长430米。美术馆的陈列品就沿着坡道的墙壁悬挂着,观众边走边欣赏,不知不觉之中就走完了6层高的坡道,看完了展品,这显然比那种常规的一间套一间的展览室要有趣和轻松得多。4.个人影响及贡献

(1)赖特对于传统的重新解释,对于环境因素的重视,对于现代工业化材料的强调,特别是钢筋混凝土的采用,和一系列新的技术(比如空调的采用)。为以后的设计家们提供了一个探索的、非学院派和非传统的典范,他的设计方法也成为日后新探索的重要借鉴。

(2)赖特所创作的美国风住宅造价经济、简洁实用、施工迅速简便还有一种现代的自然美。以上因素看似简单,但赖特正是紧紧的抓住了这些特点,并在此基础之上发展出了无穷的变化,使他的建筑不但保持着美国文化的传统,又富有时代感。而且,它还可以根据户主、环境、气候、材料而灵活应变,适应美国中小城镇小康之家的经济能力和生活方式,因此受到了广泛的欢迎。

(3)赖特的作品反映了对社会和人们需要的一种本能的关注,和对自然以及自然材料的追求。在他之前,没有哪个建筑设计师像他这样在设计中如此关注人的尺寸﹑建筑的环境和建筑本身的功能需要。直到现在,他的建筑对现代的建筑设计影响巨大。

参考文献:

《西方20世纪美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莱特论美国建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全球著名十大建筑设计师及作品介绍

全球著名十大建筑设计师及作品介绍一:创新建筑师代表: Santiago Calatrava (卡拉特拉瓦) Santiago Calatrava 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创新建筑师之一,也是备受争议的建筑师。Santiago Calatrava以桥梁结构设计与艺术建筑闻名于世,他设计了威尼斯、都柏林、曼彻斯特以及巴塞罗那的桥梁,也设计了里昂、里斯本、苏黎世的火车站。最近的作品就是著名的2004年雅典奥运会主场馆。 由于Calatrava 拥有建筑师和工程师的双重身份,

他对结构和建筑美学之间的互动有着准绳的掌握。他认为美态能够由力学的工程设计表达出来,而大自然之中,林木虫鸟的形态美观,同时亦有着惊人的力学效率。所以,他常常以大自然作为他设计时启发灵感的泉源。他设计的桥梁以纯粹结构形成的优雅动态而举世闻名,展现出技术理性所能呈现的逻辑的美,而又仿佛超越了地心引力和结构法则的束缚。 有的时候,他的设计难免会让人想起外星来客,极其突兀的技术美似乎全然出乎地球人的常规预料。这当然是得益于他在结构工程专业上的特长。早自20世纪初以来,桥梁的设计一直被托付给了路桥结构工程师,建筑师退避三舍好像已成习惯。由于有了卡拉特拉瓦,全世界的建筑师们才忽然发现了新的课题,在90年代前后爆发了对桥梁进行建筑设计的热潮,从一个新的角度重新开始塑造城市中的这类元素,进而影响到城市的面貌。2001年,卡拉特拉瓦在美国的第一个作品建成,是威斯康星州密尔沃基的美术博物馆扩建工程。此地原有一个旧馆,是在1957年由当地的建筑师事务所设计的,这一次卡拉特拉瓦加建的Quadracci展厅,名号不大,其实却造成了绝对喧宾夺主的局面。

赖特的设计理念

赖特的设计理念 建筑是一个美妙的东西,建筑反映的不只是建筑本身的造型和内部的空间关系。 从建筑里你能解读到建筑大师的人生观和建筑说蕴涵的文化。从一个建筑看世界,你能从中领略到永恒。 赖特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赖特从小就生长在威斯康星峡谷的大自然环境之中,在农场赖特过起了日出而居,日落而歇的生活。想大自然索取的艰苦劳动中他了解了土地,感悟到蕴藏在四季之中的神秘的力量和潜在的生命流,体会到了自然固有的旋律和节奏。 赖特还认为住宅不仅要合理安排卧室,起居室,餐橱,浴厕和书房使之便利日常生活,而且更重要的是增强家庭的内聚力,他的这一认识使他在新的住宅设计中把火炉置于住宅的核心位置,使它成为必不可少但又十分自然的场所。赖特的观念和方法影响了他的建筑。 赖特的一生经历了一个摸索建立空间意义和它的表达,从由实体转向空间,从静态空间到流动和连续空间,在发展到四度的序列展开的动态空间,最后达到戏剧性的空间。布鲁诺。塞维说如此评价赖特的贡献:“有机建筑空间充满着动态,方位诱导,透视和生动明朗的创造,他的动态是创造性的,因为其目的不在于追求耀眼的视觉效果,而是寻求表现生活在其中人的活动本身。 赖特提出了: 1.崇尚自然的建筑观。 赖特的草原式的住宅反映了人类活动,目的,技术和自然的综合它们使住房与宅地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花园几乎伸人到了起居室的心脏,内外混为一体。就日同人的生命。这样,居室就在自然的怀抱之中。他认为:我们的建筑如果有生命力,它就应该反映今天这里的更为生动的人类状况。建筑就是人类受关注之处,人本性更高的表达形式,因此,建筑基本上是人类文献中最伟大的记录,也是时代,地域和人的最忠实的记录。 2.属于美国的建筑文化。 我们不应该无视后代的要求,但更应该寻求现时的欢乐和丰富的生活,革命不能无视过去的创造,但我们应该努力消化吸收使之进入我们的思想。赖特首先立足于吸收民间传统有价值的东西去创立美国自己的文化,一个例证是住宅的门廊,它最早源于瑞士和帝国的敞廊,后来出现在美国南部种植园主的住宅中,到十九世纪初,美国的住宅普遍采用了门廊作为一个娱乐休息的面积,赖特接受了这一传统构件,但在他的草原式住宅中他不是用门廊围绕住宅内部而是把它用来保持和延长住宅的平面构图,如温斯路住宅。还有一个就是十字行平面的运用,这原来是美国传统住宅的固有形式,这种平面有利于三面采光,赖特继承了这种形式,但他使空间向外伸展,上下穿差,从而产生新的空间效果。 3.活的有机的建筑 建筑师应与自然一样地去创造,一切概念意味着与基地的自然环境相协调,使用木材,石料等天然材料,考虑人的需要和感情。赖特认为“只有当一切都是局部对整

(房地产管理)引用建筑师弗兰克劳埃德赖特(流水别墅)

引用建筑师弗兰克.劳埃德.赖特(流水别墅) 梁上君子的建筑师弗兰克.劳埃德.赖特(流水别墅) 在美国匹兹堡市郊区,建于1936~1939年。赖特在一块背崖临溪、最宽处不足12米的地方苦心经营了这座依山就势、凌空飞跃、参差俯仰其间的建筑(见彩图)。赖特说流水别墅是由环境激起的灵感所成,借助于钢材的力量,得其所而 遂其形。它为有机建筑理论作了确切的注释。 流水别墅本身约380平方米,室外平台、阳台也近300平方米,内外交融,沉浸在绿树玄岩、清泉湍流中。凹凸起伏的墙垛用当地的片石砌筑,与山岩纹理相通,颇饶天趣。杏黄色的横向混凝土阳台栏板,上下左右前后错叠,宽窄厚薄长短不一,形象鲜明突出。赖特采用了与惯见的同形重复迥然不同的手法,给人以不稳定之感,使得深远的出挑更形奇险。阳台结构是一系列穿插覆盖的托盘,盘边栏板实为阳台底板的一部,向上弯折以加强刚度。上下盘间支以粗壮石垛,盘下有大梁,形成整体。看上去好象被悬崖峭壁牢牢钳住,其实梁下仍有混凝土墩支承。起居室悬挑部分约占进深三分之一,当时有人对此颇为担忧。业主曾加以测量,发现确有变移,即头年有些下沉,次年即回升,时间一久就习惯于这种现象了。流水别墅地面都是用乱石板铺置于红杉木地板之上,有空气层同钢筋混凝土楼板分开,以利保温和隔声。起居室层高不到2.5米,入口门厅最低处仅1.95米,天花中心的方形吸顶槽灯尺度却十分夸张。壁炉前保留一露头巨石,处身其间,感受到洞天山堂的气氛。推开室内船舱似的玻璃活动罩,经悬挂楼梯拾级而下,循声问源,可临瀑布。这种意境早已超越了业主最初的想象。流 水别墅的平面和立面见下图。 19世纪维也纳学派艺术史家A.里格尔说过:就建筑空间的形成和体量的组合这两方面而言,艺术家们往往牺牲后者以发展前者,或者相反。当代意大利建筑理论家B.泽维认为:赖特的流水别墅杰作独能两全其美。

五位建筑大师分析

五位建筑大师分析 现代建筑五位建筑大师: 格罗皮乌斯、勒??柯布西耶、密斯??凡??德??罗、赖特、阿尔瓦??阿尔托 格罗皮乌斯: 建筑思想: 格罗皮乌斯积极提倡建筑设计与工艺的统一,艺术与技术的结合,讲究功能、技术和经济效益。他的建筑设计讲究充分的采光和通风,主张按空间的用途、性质、相互关系来合理组织和布局,按人的生理要求、人体尺度来确定空间的最小极限等。 格罗皮乌斯力主用机械化大量生产建筑构件和预制装配的建筑方法, 他创立包豪斯学校等在现代建筑教育上的贡献是被一致肯定的。格罗皮乌斯参加发起组织现代建筑协会,传播现代主义建筑理论,对现代建筑理论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在1914年发表的《包豪斯纲领》和格罗皮乌斯宣言中有两个指导思想:第一,综合全部造型活动,使之凝集于建筑之下,创造绘画、雕塑、建筑为一体的统一艺术。 第二,造型活动的基础是手工艺,美术家都必须重新回到手工艺(或手工劳动)中来。从而创立了一个全新的教育体制。 代表作品分析: 包豪斯校舍 概要:包豪斯校舍由教学楼、实习工厂和学生宿舍三部分组成。空间布局的特点是根据使用功能组合为既分又合的群体,既独立分区,又方便联系。教学楼与实习工厂均为四层,占地最多。宿舍在另一端,高六层,连接二者的是两层的饭厅兼礼堂。居于群体中枢并连接各部的是行政、教师办公室和图书馆。建筑占地面积为2630平方米。

形式特点:这样不同高 低的形体组合在一起,既创造了在行进中观赏建筑群体给人带来的时空感受,又表达了建筑物相互之间的有机关系,更体现了“包豪斯”的设计特点:重视空间设计,强调功能与结构效能,把建筑美学同建筑的目的性、材料性能、经济性与建造的精美直接联系起来。 在这里格罗皮乌斯首次提出了建筑要从内向外设计的思想,即先确定各部分的功能,再确定相互之间的关系和联系,最后

四位建筑大师

四位建筑大师分别是: 1.密斯·凡·德罗,德国现代大师,现代建筑的发起人,提倡“少就是多”的建筑理念 2.赖特,美国被评为第一别墅的流水别墅就是他的代表作。此外还有草原住宅、日本帝国大厦(已被拆除)等优秀作品 3.勒·柯布西耶,法国著名现代大师,提出新建筑的5个特点。著有名著1923 《走向新建筑》,宣扬建筑是居住机器 4.格罗皮乌斯,德国建筑学校包豪斯(Bauhaus)的创始人 瓦尔特·格罗皮乌斯 现代建筑师和建筑教育家,现代主义建筑学派的倡导人之一,包豪斯的创办人。 同A.迈耶合作设计了他的两座成名作:法古斯工厂和1914年在科隆展览会展出的示范工厂和办公楼 1915年开始在魏玛实用美术学校任教。1919年任校长,将实用美术学校和魏玛美术学院合并成为专门培养建筑和工业日用品设计人才的学校,即公立包豪斯学校。 格罗皮乌斯在他设计的包豪斯校舍的实验工厂中更充分地运用玻璃幕墙。这座四层厂房,二、三、四层有三面是全玻璃幕墙,成为后来多层和高层建筑采用全玻璃幕墙的先声。 他对建筑功能的重视还表现为按空间的用途、性质、相互关系来合理组织和布局,按人的生理要求、人体尺度来确定空间的最小极限等。这些观点充分体现在下述建筑中:包豪斯校舍,他在英国和E.M.弗莱合作设计的剑桥伊姆品登学院(1936),他和协和建筑师事务所同人设计的哈佛大学研究生中心(1949~1950)以及西柏林汉莎区的高层公寓(1957)。 格罗皮乌斯力主用机械化大量生产建筑构件和预制装配的建筑方法。40年代初,他和K.瓦许曼合作研制了供装配用的大型预制构件和预制墙板。 勒·柯布西耶 现代建筑大师,本世纪最重要的建筑师之一,现代建筑运动的积进分子和主将。1928年他与W·格罗皮乌斯、密斯·范·德·罗组织了国际现代建筑协会。 勒·柯布西耶现代主义建筑的主要倡导者,提出了住宅是“居住的机器”。1926年提出了新建筑的5个特点:

建筑设计引用建筑师弗兰克劳埃德赖特流水别墅

建筑设计引用建筑师弗兰克劳埃德赖特流水别墅

引用建筑师弗兰克.劳埃德.赖特(流水别墅) 梁上君子的建筑师弗兰克.劳埃德.赖特(流水别墅) 在美国匹兹堡市郊区,建于1936~1939年。赖特在一块背崖临溪、最宽处不足12米的地方苦心经营了这座依山就势、凌空飞跃、参差俯仰其间的建筑(见彩图)。赖特说流水别墅是由环境激起的灵感所成,借助于钢材的力量,得其所而 遂其形。它为有机建筑理论作了确切的注释。 流水别墅本身约380平方米,室外平台、阳台也近300平方米,内外交融,沉浸在绿树玄岩、清泉湍流中。凹凸起伏的墙垛用当地的片石砌筑,与山岩纹理相通,颇饶天趣。杏黄色的横向混凝土阳台栏板,上下左右前后错叠,宽窄厚薄长短不一,形象鲜明突出。赖特采用了与惯见的同形重复迥然不同的手法,给人以不稳定之感,使得深远的出挑更形奇险。阳台结构是一系列穿插覆盖的托盘,盘边栏板实为阳台底板的一部,向上弯折以加强刚度。上下盘间支以粗壮石垛,盘下有大梁,形成整体。看上去好象被悬崖峭壁牢牢钳住,其实梁下仍有混凝土墩支承。起居室悬挑部分约占进深三分之一,当时有人对此颇为担忧。业主曾加以测量,发现确有变移,即头年有些下沉,次年即回升,时间一久就习惯于这种现象了。流水别墅地面都是用乱石板铺置于红杉木地板之上,有空气层同钢筋混凝土楼板分开,以利保温和隔声。起居室层高不到2.5米,入口门厅最低处仅1.95米,天花中心的方形吸顶槽灯尺度却十分夸张。壁炉前保留一露头巨石,处身其间,感受到洞天山堂的气氛。推开室内船舱似的玻璃活动罩,经悬挂楼梯拾级而下,循声问源,可临瀑布。这种意境早已超越了业主最初的想象。流水别 墅的平面和立面见下图。 19世纪维也纳学派艺术史家A.里格尔说过:就建筑空间的形成和体量的组合这两方面而言,艺术家们往往牺牲后者以发展前者,或者相反。当代意大利建筑理论家B.泽维认为:赖特的流水别墅杰作独能两全其美。 有机建筑是现代建筑运动中的一个派别,代表人物是美国建筑师赖特.这个流派认为每一种生物所具有的特殊外貌,是它能够生存于世的内在因素决定的.同样地每个建筑的形式、它的构成,以及与之有关的各种问题的解决,都要依据各自 的内在因素来思考,力求合情合理。 这种思想的核心是“道法自然”,就是要求依照大自然所启示的道理行事,而不是模仿自然。自然界是有机的,因而 取名为“有机建筑”。

墨西哥著名景观建筑师 路易斯.巴拉甘

墨西哥著名景观建筑师 ——路易斯.巴拉甘 摘要:路易斯.巴拉甘的作品将现代主义与墨西哥传统相结合,开拓出现代主义新途径。在拉丁美洲现代院落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路易斯.巴拉甘的生平和设计手法进行简单的介绍,供更多的人了解这位墨西哥建筑师。 关键字:路易斯.巴拉甘墨西哥色彩光影水

生平简介: 路易斯·巴拉甘(Luis Barragán 1902年—1988年)20世纪最重要的墨西哥建筑师之一。1980年第二届普利兹克奖得主。他的全部建筑与景观作品都完成于墨西哥。 在拉丁美洲现代园林的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巴拉甘的作品,将现代主义与墨西哥传统相结合,开拓了现代主义的新途径。他的作品规模都不大,以住宅为多,常常是建筑、园林连同家具一起设计,形成具有鲜明个人风格的统一和谐的整体。巴拉甘的园林以明亮色彩的墙体与水、植物和天空形成强烈反差,创造宁静而富有诗意的心灵的庇护所。巴拉甘的作品独立于国际建筑和园林的主流风格之外,具有鲜明的墨西哥地方特色。 巴拉甘1902年生于墨西哥哈利斯科省(Jalisco)的省府瓜达拉哈拉(Guadalajara)的乡村,他的父亲拥有一个大农场青年时代的巴拉甘在瓜达拉哈拉工程学院学习水利工程专业,并于1925毕业,获得工程学位。然后,为了获得建筑学位,在两位建筑师手下学习建筑,但不久就中断了。因为他的父亲决定送他去欧洲旅行,作为对他完成学业的奖励,同时也为了开阔他的眼界。在巴黎的时候,巴拉甘正好有机会参观了1925年的国际工艺美术展(Art Deco),这对他的一生产生了重大的的影响。虽然他不喜欢大多数的展品,甚至有些反感,但是有一个园林作品吸引了他,经过打听,得知这是法国作家费迪南德·巴克(Ferdinand Bac,1859—1952)的作品。让巴拉甘感到欣慰的是,在展览上还看到了巴克的两本书《迷人的花园》(Jardins Enchantés)和《莱科洛姆比厄雷》(Les Colombières),书中美丽的文字和漂亮的插图描绘了具有伊斯兰风格的住宅、花园和村庄。他毫不犹豫地买了好几套,后来回国后送给几位挚友。巴克是位不同寻常的人物,他的祖父是拿破仑的弟弟威斯特伐利亚国王,他是著名的诗人、作家和画家,热爱地中海文化,对建筑和园林都有深入的研究,喜爱单纯的形式和绚烂的色彩。他曾为一个朋友设计了一个住宅和花园——莱科洛姆比厄雷,后来将它收录书中,配以充满哲理和幻想的文字。巴克的书对巴拉甘来说就象一本启示录,引导他重新认识几乎已被遗忘的地中海传统的丰富性,以及它与他家乡的那些朴素但不乏精彩的传统村庄、街道、庭院之间深刻的联系。结合参观格兰那达的感受,他对与墨西哥文化息息相关的地中海文化有了感性而深刻的认识。两年的欧洲之行,巴拉甘的兴趣已经转移到了建筑和园林上,他产生了创作的灵感和冲动。回到墨西哥,由于他的同为工程师的哥哥有一个事务所,巴拉甘很快有机会设计并建造了一些住宅和花园。这段时间的作品,既有显而易见的地方传统特点,又有浓郁的伊斯兰风格。他的父亲1930年去世以后,他开始管理家庭农场和别的产业。1931年他转道纽约第二次出国旅行,到达了法国、摩洛哥、意大利、瑞士和北美等地。在纽约期间,拜访了旅美的墨西哥画家奥罗兹科(C. Orozco),对他的作品产生了兴趣。立体主义画家奥罗兹科的绘画受墨西哥印地安传统的影响很深。在法国停留的时候,巴拉甘听了柯布西耶的讲课,还专程去参观了巴克的作品莱科洛姆比厄雷,亲眼目睹了他看过无数遍的巴克的书上所描绘的景象,并最终见到了巴克本人。与巴克的交谈使他越发敬佩这位法

全球著名十大建筑设计师及作品介绍

全球着名十大建筑设计师及作品介绍 一:创新建筑师代表:?SantiagoCalatrava(卡拉特拉瓦) ?SantiagoCalatrava是世界上最着名的创新建筑师之一,也是备受争议的建筑师。SantiagoCalatrava以桥梁结构设计与艺术建筑闻名于世,他设计了威尼斯、都柏林、曼彻斯特以及巴塞罗那的桥梁,也设计了里昂、里斯本、苏黎世的火车站。最近的作品就是著名的2004年雅典奥运会主场馆。 由于Calatrava拥有建筑师和工程师的双重身份,他对结构和建筑美学之间的互动有着准绳的掌握。他认为美态能够由力学的工程设计表达出来,而大自然之中,林木虫鸟的形态美观,同时亦有着惊人的力学效率。所以,他常常以大自然作为他设计时启发灵感的泉源。他设计的桥梁以纯粹结构形成的优雅动态而举世闻名,展现出技术理性所能呈现的逻辑的美,而又仿佛超越了地心引力和结构法则的束缚。 有的时候,他的设计难免会让人想起外星来客,极其突兀的技术美似乎全然出乎地球人的常规预料。这当然是得益于他在结构工程专业上的特长。早自20世纪初以来,桥梁的设计一直被托付给了路桥结构工程师,建筑师退避三舍好像已成习惯。由于有了卡拉特拉瓦,全世界的建筑师们才忽然发现了新的课题,在90年代前后爆发了对桥梁进行建筑设计的热潮,从一个新的角度重新开始塑造城市中的这类元素,进而影响到城市的面貌。2001年,卡拉特拉瓦在美国的第一个作品建成,是威斯康星州密尔沃基的美术博物馆扩建工程。此地原有一个旧馆,是在1957年

由当地的建筑师事务所设计的,这一次卡拉特拉瓦加建的Quadracci展厅,名号不大,其实却造成了绝对喧宾夺主的局面。 作品-巴伦西亚科学城 里斯本车站 密尔沃基美术馆 雅典奥运会主场馆 二“非人类的建筑语言”:开创神话园林与宇宙观念建筑的鬼才戴帆 作前卫的艺术家和建筑设计师,戴帆(DAIFAN)以突如其来巨变般全新图景的建筑设计冲击着当代社会的定性观念和价值,其作品内容思想繁复,精确的表现、精心设计的逻辑结构、丰富的创造力及想像力将空间和感觉在建筑语法、建筑形式的各种可能性上作了多样化的呈现,。 戴帆的建筑设计倾向于冒险性,他所追求是一切多元的创造力与解放,以及与对此力量的无限肯定性。这种时间、空间的跳跃颠覆了主流建筑。他的设计和艺术从来不是被标准的知识形式把握的东西,它在概念和表现上的高度实验性和颠覆性造成观众读解的吃力。而是抓住概念的创造性在思想的制高点上飞掠、穿行,看到全新的图景,朝着不断前进的曲线飞向未来,未来是力量实践的场域。 戴帆的“宇宙宣言”(UniverseManifesto)首先作为一种复杂的谜一样的建筑设计与理论、一种能量巨大的建筑语言非常震撼,这种震撼既是建筑语言上的,也是观念方面的。就观念而言,戴帆重新更新了人类的建筑思想以及建筑与人、与世界、与社会、与政治的关系,他的“宇宙宣言”动摇了既定的有关建筑的成见,或者说,他从另外的不同于所有的人角度,

建筑大师赖特(Frank Lloyd Wright)作品欣赏

流水别墅(Falling Water) 流水别墅:赖特最著名的设计作品——考夫曼别墅(流水别墅)建成于1936年,流水别墅被誉为“绝顶的人造物与幽雅的天然景色的完美平衡”,是“二十世纪的艺术杰作”。悬挑的楼板在后边的石墙和自然山石中锚固。内部空间相互流通,一乘小梯与溪水联系。大胆的设计手法使之成为无与伦比的世界著名现代建筑。 在茂密的丛林掩映下,在清清的溪流和嶙岣石块间,这座房子从中心向各个方向伸展着、交错着,白色的巨大阳台凌空于水面之上,流水叮咚地从房子底下蜿蜒淌过,从平台下奔泻而出…… 忘情地将手伸进溪水中,或者只是静静地坐着,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在这样的别墅中度假,该是怎样的画境,怎样的诗意,怎样的享受…… 建筑在山林之中的度假别墅,也许大家已经看过很多,但是建在溪水瀑布之上的别墅,你可曾听说过?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一个叫做“熊跑”的幽静峡谷中,就有这样一幢奇妙的房子。在茂密的丛林掩映下,在清清的溪流和嶙峋石块间,这座房子从中心向各个方向伸展着、交错着,白色的巨大阳台凌空于水面之上,流水叮咚地从房子底下蜿蜒淌过,从平台下奔泻而出。如果你有兴趣,还可以从大阳台上顺梯子往下爬,你在屋子里便已听到的潺潺流水声,此刻便在你足下。你可以趴在岩石上,忘情地将手伸进溪水中,或者只是静静地坐着,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在这样的别墅中度假,该是怎样的画境,怎样的诗意,怎样的享受?这幢房子建成后就名声远扬,经常有人来此参观,人们称之为“流水别墅”或者“落水山庄”。 建筑的外形显得自然、随意、舒展,主要房间与室外的阳台、平台以及道路,相互交织在一起,错落有致,亦取得与周围自然景色相溶合的效果。建筑材料主要用白色的混凝土和栗色毛石。水平向的白色混凝土平台与自然的岩石相呼应,而栗色的毛石就是从周围山林搜集而来的,有着“与生俱来”、自然质朴和野趣的意味。不同凡响的室内使人犹如进入一个梦境,通往巨大的起居室空间之过程,正如经常出现在赖特作品的特色一样,必然先通一段狭小而昏暗的有顶盖的门廊,然后进入反方向上的主楼梯透过那些粗犷而透孔的石壁,右手边是直交通的空间,而左手便可进入起居的二层踏步。莱特对自然光线的巧妙掌握,使内部空间仿佛充满了盎然生机,光线流动于起居的东、南、西三侧,最明亮的部分光线从天窗泻下,一直通往建筑物下方溪流崖隘的楼梯,东、西、北侧几呈围合状的室,则相形之下较暗,岩石铺成的地板上,隐约出现它们的倒影,流瀑在起居室空间之中,而从北侧及山崖上反射在楼梯上的光线显得朦胧柔美。在心理上,这个起居室空间的气氛,随着光线的明度变化,而显现多样的风采。 “流水别墅”这个建筑具有活生生的、超越时间的质地,为了越过建筑史的诸多流派,它似乎全身飞跃而起,座落于宾夕法尼亚的岩崖之中,指挥着整个山谷,超凡脱俗。建筑内的壁炉是以暴露的自然山岩砌成的,瀑布所形成的雄伟的外部空间使落水山庄更为完美,在这儿,自然和人悠然共存,呈现了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瀑布上的大平台连带1/3的起居室都飞挑于瀑布之上,对于当时的工程技术而言,无疑是一大创举。

解读两位建筑大师——杨廷宝和路易·康

【摘要】本文从执业环境、设计经历、建筑设计思想三个 方面入手,对两位同时代的建筑设计大师杨廷宝与路 易?康进行了比较。对执业环境和设计经历的分析为剖 析折衷主义、现代主义建筑设计思想提供了客观依据, 再以建筑实例分析两人在建筑思想上的共性与差异,并 最终对建筑师的执业环境进行了思考。 【关键词】执业环境 折衷 现代 Abstract: By three aspects such as practical environment, practice experience and architecture design theory, the article analyses two contemporary masters ─T. P. Yang and Louis I Kahn. On basis of practical environment and practice experience, the theory of Eclectics and Modernism are clarified. Then the similarity and difference are showed. Finally the author supplies some suggestion to the practical environment. Key Words: practical environment; Eclectics; Modernism 众所周知,杨廷宝和路易?康是宾夕法尼亚大学建 筑系的同窗,在宾大的档案馆里至今还保存着一张剪报, 记载两人同获设计提名的光荣历史(图1),可见路易? 康在学生时代也决非庸碌之辈。然而两人毕业后的建筑 道路却大相径庭,仅仅从表述思想的比较显然是不够的, 所以,笔者从执业环境、建筑设计经历和建筑思想这三 方面进行比较。 一、执业环境 杨廷宝1927年回国后正赶上官僚资本和帝国主义 资本在旧中国市场的集中时期,而他所在的基泰工程司 又有获得大量官方项目的社会关系。因此从市场环境上 看,十分有利于建筑师的实践。而路易?康毕业时先去 欧洲旅行和考察了几年,回美国后,却正赶上1929年 经济大萧条,此后几年他一直在P?克瑞事务所工作,到 1932年,美国的经济状况每况愈下,生产总值为1929 年的54%,汽车产量为1929年最高值的1/5。1929年 9月至1933年3月之间,就业率下降63%,1932年底, 85%的纽约建筑师失业[1]。而基泰工程司的张则在回 忆录中提及他经过一番努力奋斗后,在基泰工程司工作 十分顺利,乃至“生活上由俭入奢”,是可见建筑执业环 境差异之大。 再从建筑设计市场需求上看,西学东渐之风在杨廷 宝回国时仍处于盛期,因此他立刻学以致用,而他在修 缮古建筑中学习到的古建知识显然有利于民国政府的 “固有式”建筑这样的命题作文。尽管杨廷宝很欣赏现代 建筑大师格罗皮乌斯的作品,但在南京难于实现。不过, 他的设计能力足以胜任市场需求,因此在建筑活动中成 为主要的一员。而在美国,由于经济不景气,自然不可 能再耗资建造华丽的折衷主义建筑,经济问题使折衷主 义建筑师处处掣肘,这时, “一种新的出现在欧洲的建筑 加剧了人们对建筑未来的怀疑。”1933年美国总统富兰 克林?罗斯福上台,实行“新政”,开始由国家出资为穷 人兴建住宅,解决一般老百姓的基本居住问题,缓解达 到一触即发程度的白热化的阶级对抗状态,在此情况下, 建筑师必须也只能参与政府项目,为各种造价低廉、建 造快捷的建筑提供设计方案。而美国20世纪30年代制 造业上的技术成就,比如流线型方式、金属材料的处理 和运用,都开始运用在建筑上。1931年,路易?康就组 织了一批失业建筑师成立“建筑研究小组”——一同研 究因为工业化带来的规划、住宅的新问题,至1935年 他才独立开业,而杨廷宝此时已经设计了数十幢当时较 大型的公共建筑。1940年代左右,大量欧洲现代主义建 筑师移民美国,不但在高校任教,而且参与建筑实践,从 而逐渐形成了完整的国际主义风格的建筑面貌。从市场 需求上看,美国现代建筑主要是商品化的建筑开发,除 了早期住宅建筑由国家投资外,绝大部分建筑由私人投 资和承包,因此与政治意识形态几乎没什么关系,大大 利于科技的发展和表现,而且显然与折衷主义传统分道解读两位建筑大师 ——杨廷宝和路易?康 刘 怡 黎志涛 作者:刘怡,东南大学建筑系 博士生;黎志涛,东南大学建 筑系教授,博导 图1

论建筑大师莱特的风格

我喜欢的风格与流派 ——论建筑大师赖特的风格在历史的演变中,产生了许许多多不同的艺术风格和流派,他们的延续使得现在的建筑有着不同的艺术特色。在这些风格中,我比较喜欢被誉为美国著名现在建筑大师的赖特。他的许许多多作品都深深的感染着我,听过老师的讲述让我更深刻的了解位伟大建筑大师的艺术创造精神。 说道赖特,他十分的追求草原是主宅,这都表现主工艺运动的极致,也代表着现在住宅设计的起始。他很少设计大城市里的摩天楼。赖特对于建筑工业化不感兴趣,追求着一种自然式的和谐——有机建筑,多建别墅和小住宅。 这些住宅大都属于中等阶级。坐落在郊外,用地宽阔,环境优美。材料是传统的砖、木和石头,有出檐很大的坡屋顶。很多都是注重材料的运用。在这类建筑中赖特逐渐形成了一些特色的建筑处理手法,影响后期的建筑风格。 赖特这个时期设计的住宅即将有美国民间建筑的传统,又突破了封闭性。它适合于美国中西部草原地带的气候和地广人稀的特点,赖特这一时期设计的住宅建筑被称为“草原住宅”。 草原式住宅的代表作——流水别墅,可以堪称经典。通过空间处理而形成相互流通的各种从属空间,并且有小梯与下面的水池联系.正面在窗台与天棚之间,是一金属窗框的大玻璃,虚实对比十分强烈。而材料方面大多采用当地的。天花设计和照明也充分的结合在一起,让建筑有了生命力。整个构思是大胆的,成为无与比的世界最著名的现代建筑。 从流水别墅的外观。我们可以读出那些水平伸展的地坪,要桥,便道,

车道,阳台及棚架,沿着各自的伸展轴向,越过谷而向周围凸伸,这些水平的推力,以一种诡异的空间秩序紧紧地集结在一起,巨大的露台扭转回旋,恰似瀑布水流曲折迂回地自每一平展的岩石突然下落一般,无从预料整个建筑看起来象是从地里生长出来的,但是它更象是盘旋在大地之上。这是一幢包含最高层次的建筑,也就是说,建筑已超越了它本身,而深深地印在人们意识之中以其具象创造出了一个不可磨灭的新体验。 建筑反映的不只是建筑本身的造型和内部的空间关系。建筑师应与自然一样地去创造,一切概念意味着与基地的自然环境相协调,使用木材,石料等天然材料,考虑人的需要和感情。这就是赖特提倡的“有机建筑”。以一种建筑与景观的完美结合,形成了一幅完美的画作。流水别墅这个建筑具有活生生的,初始的原型的,超越时间的质地,为了越过建筑史的诸多流派,它似乎全身飞跃而起,座落花流水于宾夕法尼亚的岩崖之中,建筑内的壁炉是以暴露的自然山岩砌成的,瀑布所形成的雄伟的外部空间使落水山庄更为完美,在这儿自然和人悠然共存呈现了天人和一的最高境界。 流水别墅可以说是一种以正反相对的力量在做妙的均衡中组构而成的建筑。也可以说是水平或倾斜穿杆或近几年推移的空间手法,交错融合的稀世之作。 赖特的另一个创新就是古根海姆博物馆的建造。他没有跟随以往的博物馆形式,而是打破惯例采用了一种新的体验——螺旋构造。建筑物的外部向上、向外螺旋上升,内部的曲线和斜坡则通到6层。螺旋的中部形成一个敞开的空间,从玻璃圆层顶采光。完成了博物馆的自然采光。 古根海姆博物馆的外部非常朴实无华,只是将博物馆的名字装饰了一下。平滑的白色混凝土覆盖在墙上,使它们仿佛更像一座巨大的雕塑而不是

【精品】(最新)有机建筑是现代建筑运动中的2017年个派别,代表人物是美国建筑师赖特

有机建筑是现代建筑运动中的一个派别,代表 人物是美国建筑师赖特。这个流派认为每一种生物所具有的特殊外貌,是它能够生存于世的内在因素决定的。同样地每个建筑的形式、它的构成,以及与之有关的各种问题的解决,都要依据各自的内在因素来思考,力求合情合理。 这种思想的核心是“道法自然”,就是要求依照大自然所启示的道理行事,而不是模仿自然。自然界是有机的,因而取名为“有机建筑”。 赖特主张设计每一个建筑,都应该根据各自特有的客观条件,形成一个理念,把这个理念由内到外,贯穿于建筑的每一个局部,使每一个局部都互相关联,成为整体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他认为建筑之所以为建筑,其实质在于它的内部空间。他倡导着眼于内部空间效果来进行设计,“有生于无”,屋顶、墙和门窗等实体都处于从属的地位,应服从所设想的空间效果。这就打破了过去着眼于屋顶、墙和门窗等实体进行设计的观念,为建筑学开辟了新的境界。 有机建筑对待建筑的其他问题也有自己的见解。这个流派主张建筑应与大自然和谐,就像从大自然里生长出来似的;并力图把室内空间向外伸展,把大自然景色引进室内。相反,城市里的建筑,则采取对外屏蔽的手法,以阻隔喧嚣杂乱的外部环境,力图在内部创造生动愉快的环境。 这个流派对待材料,主张既要从工程角度,又要从艺术角度理解各种材料不同的天性,发挥每种材料的长处,避开它的短处。这个流派认为装饰不应该作为外加于建筑的东西而应该是建筑上生长出来的,要像花从树上生长出来一样自然。它主张力求简洁,但不像某些流派那样,认为装饰是罪恶。 这个流派对待传统建筑形式的态度是,认为应当了解在过去时代条件下所以能形成传统的原因,从中明白在当前条件下应该如何去做,才是对待传统的正确态度,而不是照搬现成的形式。 这个流派认为机器是人的工具,建筑形式应表现所用工具的特点,有机建筑接受了浪漫主义建筑的某些积极面,而抛弃了它的某些消极面。 赖特的流水别墅、西塔里埃辛冬季营地,以及德国建筑师沙龙的柏林爱乐音乐厅都是有机建筑的实例。 折衷主义建筑是十九世纪上半叶至二十世纪初,在欧美一些国家流行的一种建筑风格。折衷主义建筑师任意模仿历史上各种建筑风格,或自由组合各种建筑形式,他们不讲求固定的法式,只讲求比例均衡,注重纯形式美。 随着社会的发展,需要有丰富多样的建筑来满足各种不同的要求。在十九世纪,交通的便利,考古学的进展,出版事业的发达,加上摄影技术的发明,都有助于人们认识和掌握以往各个时代和各个地区的建筑遗产。于是出现了希腊、罗马、拜占廷、中世纪、文艺复兴和东方情调的建筑在许多城市中纷然杂陈的局面。 折衷主义建筑在十九世纪中叶以法国最为典型,巴黎高等艺术学院是当时传播折衷主义艺术和建筑的中心。而在十九世纪末和二十世纪初期,则以美国最为突出。总的来说,折衷主义建筑思潮依然是保守的,没有按照当时不断出现的新建筑材料和新建筑技术去创造与之相适应的新建筑形式。 折衷主义建筑的代表作有:巴黎歌剧院,这是法兰西第二帝国的重要纪念物,剧院立面仿意大利晚期巴洛克建筑风格,并掺进了繁琐的雕饰,它对欧洲各国建筑有很大影响; 罗马的伊曼纽尔二世纪念建筑,是为纪念意大利重新统一而建造的,它采用了罗马的科林斯柱廊和希腊古典晚期的祭坛形制;

06西方近现代建筑

第三章西方近现代建筑 一般认为,1851年伦敦“水晶宫”的建成,标志着近现代建筑的开端。 一、工业革命的建筑 (一)时代背景:1640年开始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标志着世界历史进入了近代阶段。而到了十八世纪末首先在英国爆发了工业革命,继英国之后,美、法、德等国也先后开始了工业革命。到十九世纪,这些国家的工业化从轻工业扩展到重工业,并于十九世纪末达到高潮。西方国家由此步入工业化社会。 这个时期,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城市与建筑都发生了种种矛盾与变化:建筑创作中的复古主义思潮与工业革命带来的新的建筑材料和结构对建筑设计思想的冲击之间的矛盾;建筑师所受的传统学院派教育与全新的建筑类型和建筑需求之间的矛盾……以及城市人口的恶性膨胀和大工业城市的飞速发展等。这是一个孕育建筑新风格的时期,也是一个新旧因素并存的时期。 (二)新材料和新技术: 1、以金属作为建筑材料 2、框架结构 (三)代表作品: 1、“水晶宫”是一座展览馆,专为1851年伦敦第一届世界工业产品大博览会而设计建造。 位于伦敦海德公园内,是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代表性建筑。建筑面积约74000平方米,宽124.4米,长564米。整座建筑的各个面只显出铁架和玻璃,内部没有任何装饰,由英国园艺师J·帕克斯顿按照当时建造的植物园温室和铁路站棚的方式设计,整个建筑通体透明,宽敞明亮,故被誉为“水晶宫”。 “水晶宫”的建成,曾轰动一时,被人们认为是建筑工程上的奇迹。 2、埃菲尔铁塔位于法国巴黎市中心塞纳河左岸的战神广场上,是1884年法国政府为庆祝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一百周年,举办世界博览会而建立起来的永久性纪念物。法国著名工程师埃菲尓设计的铁塔方案在700多个竞赛方案中脱颖而出,被评委会选中。该塔落成后便以设计者的名字命名为埃菲尓铁塔。铁塔占地12.5公顷,高328米,重约7000吨,由18038个优质钢铁部件和250万个铆钉铆接而成。埃菲尔铁塔于1887年11月26日动工,1889年3月31日竣工,历时21个月。1889年以前,人类所造的建筑物的高度从来没有达到200米,埃菲尔铁塔把人工建造物的高度一举推进到300米,是近代建筑工程史上的一项重大成就。它表明了19世纪后期结构科学和施工技术的长足进步。铁塔的出现预示着采用金属结构将会大大增加建筑的高度。 二、19世纪末至20世纪的建筑 (一)芝加哥学派使用铁的全框架结构,使楼房层数超过10层甚至更高。由于争速度、重时效、尽量扩大利润是当时压倒一切的宗旨,传统的学院派建筑观念被暂时搁置和淡化了。这使得楼房的立面大为净化和简化。为了增加室内的光线和通风,出现了宽度大于高度的横向窗子,被称为“芝加哥窗”。高层、铁框架、横向大窗、简单的立面成为“芝加哥学派”的建筑特点。 路易·沙利文,美国现代建筑的奠基人、芝加哥学派的中坚人物。沙利文在高层建筑造型上采用了三段法,即分成基座、标准层和出檐阁楼的手法,流传很广,而且很久。他重视功能,提出“形式服务功能”的口号。他提出,高层的办公和商业建筑的基本形式应当是:要有地下层,这是结构的需要,同时是可以放置锅炉房、动力、采暖、照明设施等的空间;底层主要作为商店、银行和其它大众性的服务设施,空间宜宽敞,光线要充足,交通需方便;二层楼要有宽敞的楼梯与底层联系,以增加对顾客的吸引力;更上面则是办公,功能虽有不同,但形式要统一,除了美的要求外,也有利于经济和技术合理性;顶层要有设备用房,如水箱、电梯机房及其它设备用房。他认为装饰是建筑所必需而不可分割的内容,但他不取材于历史形式,而是以几何形式和自然形式为主。 作品:美国布法罗信托大厦 (二)安东尼奥·高迪,1852年出生于西班牙特兰古纳。他的作品以自己与众不同的艺术偏爱取代建筑功能的主题,技术仅用来为其偏爱服务。

美国著名建筑设计大师 赖特

美国著名建筑设计大师赖特 别墅设计 2005-3-21 物,是利用最好的技术完成的艺术品。” ——弗兰克·劳埃德·赖特 建筑大师赖特的奇思妙想造就出了无数令人惊叹的建筑佳作,其设 计理念是对20世纪建筑和艺术的革新。作为举世公认的建筑大师,尽管 赖特已辞世将近半个世纪,但他在建筑设计领域的影响力迄今犹存,许 多作品都是现代建筑师们争相模仿的不朽之作,不少革新派的建筑作品 也都打上了深深的赖特烙印。 【设计师简历】 赖特(Frank Lloyd Wright)1867年6月8日,在威斯康星州的 建筑大师弗兰克·劳埃德·赖特 Richland Center出生;1959年4月9日,在亚利桑那州的Phoenix死去,享年91岁。他的父亲William Cary Wright是一个音乐家、传教士;他的母亲Anna Lloyd Jones来自一个位于威斯康星州的Spring Green附近的威尔士家庭,是一个老师;赖特有两个妹妹,Jane(生于1869年)和Maginel (生于1877年)。 早年,他们一家人过一种游牧式的生活,在1878年来到Madison之前,他们曾经在Rhode Island、Iowa、和Massachusetts住过。从11岁开始,赖特在Madison待了九年,他总是和他的叔叔James Lloyd Jones一起在Taliesin hill附近的农场里度过夏天。其时,他的父亲在Unitarian教堂里当牧师。这段早年在威斯康星州农村的生活经历对赖特的影响非常深刻1885年他的父母离婚了,那之后赖特再也没有见过他的父亲。为了支持这个家庭,赖特开始为Allan Conover工作,此人是威斯康星州立大学工程学院的院长。在威斯康星州立大学,赖特花了两个学期的时间学习土木工程,同时他还为建筑师Joseph Lyman Silsbee画图、监督Unity小教堂的施工。 在芝加哥的日子:1887年赖特离开Madison,到芝加哥和Silsbee一起工作和几个月。在1888年,为自己在 Adler和Sullivan的事务所赢得一分画图的工作,并在Louis Sullivan手下工作了六年。Sullivan是少数对赖特 有影响的人之一。Sullivan提出过一个著名的理论:“形式跟随功能”(或者说是“功能决定形式”),这个理论是来源于他完全基于自然的装修设计观念。后来,赖特对这个理论进行了修正,成为:“功能和形式是一体的”。

【大师理论】感悟路易斯·康 ——论路易士·康的建筑设计思想

【大师理论】感悟路易斯·康——论路易士·康的建筑设计思想 路易斯-康(Louis I.Kahn),1901年生于大西洋上的爱沙尼亚岛,1905年随全家迁往美国的宾夕法尼亚州,1924年毕业于宾夕法尼亚大学,1947年个人事务所开业,20世纪50年代起执教宾州大学和耶鲁大学的建筑学硕士研究班,1974年卒于从达卡返回美国的途中。 纵观整个现代建筑发展演变的历程,路易斯·康可以说是一位居于关键地位的人物,他以极为出色的建筑理论与实践对后现代主义的出现提供了重要的启迪思想,并且对现代建筑的推进与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兴起,都起到了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康的作品有着和现在许多建筑师所不同的存在意义,与赖特,密斯以及柯布的作品也不同,他们是那样的独树一帜,细致精巧,充满神秘。赖特的建筑注重韵律的表现,密斯的作品是尽量减少空间和材料,柯布是无所不作,从年轻时的亲切文雅到晚年时的厚重、淳朴和猛烈,最大限度的表现了20世纪人类对于建筑的尝试,而康的作品就像是20世纪建筑设计作品整流下来的精华,充满了纯朴之感。 路易斯康的建筑艺术风格上,构图的“基本元”是以简单却最具有表达力的几何体--正方、矩形、圆形、规则三角形等为主,具有现代和古典共有的特征,就其建筑而言应该归属于现代主义!他的建筑虽然一般不用传统的装饰符号,空间组合则重现了某种历史上已经有的等级空间序列手法,在主从关系、大小、形体、明暗等方面都展现了许多古典传统的特征。所以他的作品体量浑厚,沉重,凭借着现代的材料,和天然材料的质感和人工肌理的展现,使他的建筑有一种从总体到统一的雄深感。康的设计简洁,具有浓厚的柏拉图意味,他所设计的建筑有相当明显的特征,譬如:强大有力的结构、厚实的窗体等,这使他成为二战后涌现出来的、颇有争议的建筑师。由于深受国际风格的影响,他的建筑将Beaux 复合结构和个人的审美观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他自成一体的风格。他在设计中成功的运用了光线的变化,是建筑设计中光影运用的开拓者,在有的设计中他将空间区分为“服务的”和“被服务的”,把不同用途的空间性质进行解析、组合、体现秩序,突破了学院派建筑设计从轴线、空间序列和透视效果入手的陈规。 康的这些作品又好像都远离文雅的状态,像是超越了一样,是另类的东西。他们的猛烈是潜在的,似乎是因为这种不文雅所以他们一定要表达某种态度。他们是静谧的,我们可以感到这种静谧是有力的。就像一些声音,鼓得隆隆声、管风琴的鸣响声,在我们的听阈范围之外产生共鸣。 当我们试图思考究竟为何康的建筑拥有这种程度的古怪高傲的严肃性和完整细致的实在性时,就不得不对康的一些关于建筑的思想进行梳理与解读。纵观20世纪的建筑发展史,关于建筑的讨论无一不在于形式与功能的关系上,从这一点开始,我们追寻路易斯康的轨迹,解读路易斯康。 “当个人感情超越了宗教(不是宗教而是宗教的本质)和哲学思想,将意识向现实敞开。去体会什么是特定的建筑空间想要成为的样子。意识是思想和感情在灵魂深处的融合,是…它想成为什么?的理论的源泉。”

赖特的设计理念

赖特的设计理念 建筑就是一个美妙的东西,建筑反映的不只就是建筑本身的造型与内部的空间关系。 从建筑里您能解读到建筑大师的人生观与建筑说蕴涵的文化。从一个建筑瞧世界,您能从中领略到永恒。 赖特就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赖特从小就生长在威斯康星峡谷的大自然环境之中,在农场赖特过起了日出而居,日落而歇的生活。想大自然索取的艰苦劳动中她了解了土地,感悟到蕴藏在四季之中的神秘的力量与潜在的生命流,体会到了自然固有的旋律与节奏。 赖特还认为住宅不仅要合理安排卧室,起居室,餐橱,浴厕与书房使之便利日常生活,而且更重要的就是增强家庭的内聚力,她的这一认识使她在新的住宅设计中把火炉置于住宅的核心位置,使它成为必不可少但又十分自然的场所。赖特的观念与方法影响了她的建筑。 赖特的一生经历了一个摸索建立空间意义与它的表达,从由实体转向空间,从静态空间到流动与连续空间,在发展到四度的序列展开的动态空间,最后达到戏剧性的空间。布鲁诺。塞维说如此评价赖特的贡献:“有机建筑空间充满着动态,方位诱导,透视与生动明朗的创造,她的动态就是创造性的,因为其目的不在于追求耀眼的视觉效果,而 就是寻求表现生活在其中人的活动本身。 赖特提出了: 1、崇尚自然的建筑观。 赖特的草原式的住宅反映了人类活动,目的,技术与自然的综合它们使住房与宅地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花园几乎伸人到了起居室的心脏,内外混为一体。就日同人的生命。这样,居室就在自然的怀抱之中。她认为:我们的建筑如果有生命力,它就应该反映今天这里的更为生动的人类状况。建筑就就是人类受关注之处,人本性更高的表达形式,因此,建筑基本上就是人类文献中最伟大的记录,也就是时代,地域与人的最忠实的记录。 2、属于美国的建筑文化。 我们不应该无视后代的要求,但更应该寻求现时的欢乐与丰富的生活,革命不能无视过去的创造,但我们应该努力消化吸收使之进入我们的思想。赖特首先立足于吸收民间传统有价值的东西去创立美国自己的文化,一个例证就是住宅的门廊,它最早源于瑞士与帝国的敞廊,后来出现在美国南部种植园主的住宅中,到十九世纪初,美国的住 宅普遍采用了门廊作为一个娱乐休息的面积,赖特接受了这一传统构件,但在她的草原式住宅中她不就是用门廊围绕住宅内部而就是把它用来保持与延长住宅的平面构图,如温斯路住宅。还有一个就就是十字行平面的运用,这原来就是美国传统住宅的固有形式,这种平面有利于三面采光,赖特继承了这种形式,但她使空间向外伸展,上下穿差,从而产生新的空间效果。 3、活的有机的建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