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病危害基础知识(精品).doc

职业病危害基础知识(精品).doc
职业病危害基础知识(精品).doc

职业病危害因素基础知识

%1.职业性有害因素及其来源

(一)生产过程中的有害因素

1.化学因素

(1)生产性粉尘:矽尘、煤尘等;

(2)有毒物质:铅.苯、汞等。

2.物理因素

(1 )噪声;

(2 )振动(手传振动、全身振动);

(3)非电离辐射:工频电磁场、射频辐射(高频、超高频、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激光等;

(4)电离辐射:X射线、Y射线等;

(5)异常气象条件:高温、高湿、低温;

(6)异常气压:高气压、低气压。

3.生物因素如附着于皮毛上的炭疽杆菌、医务工作者可能接触

到的生物传染性病源物等。

(-)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

1.劳动组织和制度不合理,劳动作息制度不合理等;

2.精神(心理)性职业紧张;

3.劳动强度过大或生产定额不当等;

4.个别器官或系统过度紧张,如视力紧张等;

5.长时间处于不良体位或使用不合理的工具等。

(三)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

1.自然环境中的因素,如炎热季节的太阳辐射;

2.厂房建筑或布局不合理,如有毒工段与无毒工段安排在一个车间;

3.由不合理生产过程所致的环境污染。

在实际生产场所中,往往同时存在多种有害因素对劳动者的健康产生联合作用。

二、化学有害因素的检测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工作包括现场调查、制定检测方案、实验室准备、现场采样和实验室理化分析。

今天主要讨论现场采样。粉尘和有毒物质的现场采样均依据《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GBZ 1 59-2004 ),有毒物质采样中的空气收集器的准备和理化分析依据《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GBZ/T 160 )。1.基本概念

1?1空气收集器:指用于采集空气中气态、蒸气态、和气溶胶态有害物质的器具。如大注射器、采气袋、各类气体吸收管及吸收液、固体吸附剂管、无泵型采样器、滤料及采样夹和采样头。

1.2个体采样:指将空气收集器佩带在采样对象的前胸上部,其进气口尽量接近呼吸带所进行的采样。

1?3定点采样:指将空气收集器放置在选定的采样点、劳动者的呼吸带进行采样。

1?4长时间采样:指采样时间一般在lh以上的采样。

1?5短时间采样:指采样时间一般不超过15min的采样。

1.6标准采样体积:指在气温为20°C,大气压为101.3kPa( 760mmHg)下,采集空气样品的体积,以L表示。

当采样点的35°C < t<5°C. 103.4kPa

293 P

Vo=V t X ----------------- X --------------------- ---------------- 公式(1 )

273 + t 101. 3kPa

公式中:V o------ 标准采样体积,L;

v t-一在温度为tc,大气压为P时的采样体积,L;

t ----- 采样的气温,°C ;

P 采样点的大气压,kPa。

2.检测频次

2?1评价检测频次

依据《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规范》(卫法监发[2002]63号)的规定,

用于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和现状评价的有害物质浓度检测,要求连续采样3个工作日,每天上、下午各1次。

2.2日常检测频次

用于工作场所有害物质浓度的日常定期检测,要求采样1个工作班,

上、下午各1次。

3.采样类型

3.1个体采样

3.3.1个体采样的使用

(1 ) 一般用于评价职业接触限值为时间加权平均浓度时,所进行的长时间采样;

(2)较多用于劳动者在多个工作地点工作,评价职业接触限值为时间加权平均浓度时的长时间采样。

3.3. 2个体采样的对象

在确定个体采样对象之前,先了解同岗位接触同种有害物质的人数。共有多少岗位接触有害物质,需要进行个体采样的劳动者总人数,以便选定个体采样人数和准备个体采样的仪器。

3.3.3个体采样对象的数量

按照每个岗位劳动者的总人数选定个体采样的人数,见表1。

表1 岗位人数与个体采样人数的确定

3.2定点采样

3.2.1定点采样的使用

(1 ) 一般用于评价职业接触限值为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或最高容许浓度时,

所选定的一个工作班中有害物质浓度最高的工作地点进行采样。

(2)有时为评价职业接触限值为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时,采用定点采样的结果计算时间加权平均浓度。

3.2.1定点采样点的确定

(1 )劳动者接触有害物质的时间最长、有害物质浓度最高的工作地点;

(2 )应在劳动者工作地点的下风向;

(3)应尽可能靠近劳动者。

3.2. 2定点采样点的数量

(1 )存在有害物质的工作地点,每种有害物质至少设1个采样点;

(2)产生同种有害物质、有同类生产设备1~ 3台的设1个采样点;4-10台的设2个采样点;10台以上的设3个采样点。(适用于1个岗位工人巡检多个同类设备时的设点)

(3)产生同种有害物质、有不同类型的生产设备,采样点应设在有害物质浓度较大的设备旁;(前提是2台设备相邻,若距离较远时应分别设点)

(4 )劳动者在多个工作地点工作时,每个工作地点设1个采样点;

(5)控制室和休息室,设1个采样点。(前提是控制室和休息室距离工作地点较近,若较远时可不设点)

4.采样方法

在确定有害物质的采样方法前,应先了解该种物质的职业接触限值有哪些(PC-STEL、PC-TWA、MAC );本次采样结果采用哪个职业接触限值评价,再确定采样方法。

强调一点:当矽尘、煤尘、滑石粉尘等粉尘,同时具有呼吸性粉尘的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和总粉尘的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采样时,只要具有呼尘的采样仪器,应首选采集呼尘进行评价;当不具有呼尘的采样仪器,也可以采总尘评价,不要求呼尘和总尘都采样,因为呼尘的颗粒更小, 更容易进入肺泡。

4?1职业接触限值为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的有害物质的采样方法

4.1. 1用个体采样进行长时间采样

(1 )确定岗位的个体采样人数;

(2 )将个体采样仪器的空气收集器佩戴在选定的劳动者的前胸上部,

进气口尽量接近呼吸带;

(3)在选定的劳动者开始工作时,启动个体采样仪器,连续一次性采样一个工作班,劳动者结束工作时,关闭个体采样仪器停止采样。

4.1. 2用定点采样进行长时间采样

(1 )在有害物质浓度最高的工作地点采样;

(2)将定点采样仪器的空气收集器的进气口尽量接近呼吸带;

(3)在选定的劳动者开始工作时,启动定点采样仪器,进行长时间

采样;或将一个工作班分段连续采样。

4.1?3用定点采样进行短时间采样

(1 )在有害物质浓度最高的工作地点进行定点短时间采样,每次采样时间一般为15分钟;

(2)将定点采样仪器的空气收集器的进气口尽量接近呼吸带;

(3)在有害物质浓度不同状态的时段,分别进行定点短时间采样,并记录劳动者在各时段的停留时间,计算岗位劳动者接触有害物质的8 小时时间加权平均浓度。

4.2职业接触限值为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的有害物质的采样方法

4.2. 1劳动者接触时间超过15min时

(1)在有害物质浓度最高的工作地点进行短时间采样,每次采样时间一般为15分钟;

(2)在有害物质浓度最高的时段进行采样;

(3)将定点采样仪器的空气收集器的进气口尽量接近呼吸带。

4.2. 2劳动者接触时间不足15min时

(1 )在有害物质浓度最高的工作地点进行采样,劳动者每次接触多长时间就采样多长时间;将结果换算成15min时间加权平均浓度,用于职业接触限值为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的评价;

(2)在有害物质浓度最高的时段进行采样;

(3)将定点采样仪器的空气收集器的进气口尽量接近呼吸带。

4. 3职业接触限值为最高容许浓度的有害物质的采样方法

4. 3. 1劳动者接触时间超过15min时

(1 )在有害物质浓度最高的工作地点进行采样,每次采样时间一般为15分钟;

(2)在有害物质浓度最高的时段进行采样;

(3)将定点采样仪器的空气收集器的进气口尽量接近呼吸带。

4. 3. 2劳动者接触时间不足15min时

(1)在有害物质浓度最高的工作地点进行采样,按劳动者实际接触时间进行采样,检测结果用于职业接触限值为最高容许浓度的评价;

(2)在有害物质浓度最高的时段进行采样;

(3)将定点采样仪器的空气收集器的进气口尽量接近呼吸带。

三、生产性噪声检测与评价

1?生产性噪声的概念

1.1以噪声的来源分类,生产性噪声可以分为:

(1)机械性噪声:是指由于机械的撞击、摩擦、转动所产生的噪声, 如车床、电锯、切割机、球磨机、各种泵类等;

(2 )流体动力性噪声:是指由气体体积或压力的突然变化或流体流动所产生的声音,如空压机、风机、汽体放空、汽笛、阀门等;

(3)电磁性噪声:如发电机、变压器。

1?2以噪声的时间分布来分类,生产性噪声可以分为:

(1)连续声:又称稳态噪声,是指在较长一段时间内,声级波动小于3dB(A)o如纺织机,如车床、磨床、空压机、各种风机和泵类在连续运转时产生的噪声多为稳态噪声;

(2)间断声:又称非稳态噪声,声级波动>3dB(A)o

%1起伏噪声:多见于设备的运行状态改变时,如车床和钻床改变转速、汽体放空和拉汽笛,作业场所的噪声会有明显变化;

%1间断噪声:打磨机、切割机、凿岩机。另外一种情况,如工人定时(间断性)巡检多种设备接触噪声的状态可视为间断接触噪声;

%1脉冲噪声:一般指声音的持续时间<0.5S,间隔时间〉1S的噪声,

且声压有效值变化>40dB(A)[为炮击脉冲]。如汽锤、锻床、冲床(间隔时间较短可视作间断噪声)、钾钉机、枪炮射击声等。

1?3以噪声的频率来分类,生产性噪声可以分为:

(1)低频噪声:主频率在300Hz以下的噪声;

(2)中频噪声:主频率在300 - 800也之间的噪声;

(3)高频噪声:主频率在800出以上的噪声。

人耳能听到的声频范围一般在20 - 20000H z之间,低于20氏的声音称为次声,高于20000的声音为超声,工业设备产生的噪声多在50 - 1 0000Hz 范围内,所以,在噪声频率特性测量时,最低中心频率是31.5 H Z9以倍频程增长,依次测量63、125、250、500、1000、2000、4000、8000 H z 的声压级,也有测量16000H z的声压级。需要说明的是,噪声频率特性测量的结果没有评价标准,只能作为噪声防护时的参考资料。

2.生产性噪声的检测

2.1检测对象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的噪声检测对象是在生产过程中受噪声影响的劳动者。

2?2检测地点

GBZ/T 189. 8《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第8部分:噪声》中规定:

(1 )稳态噪声

在岗位劳动者的操作位连续测量3次,取几何平均值,见公式(2);

(2 )非稳态噪声(起伏噪声、间断噪声)

%1测量8小时等效声级:使用个体噪声仪连续测量岗位劳动者一个工

作日内的噪声8小时等效声级;

%1计算8小时等效声级:

▲当劳动者工作地点相对固定、噪声强度变化超过3dB (A)时:可在劳动者工作地点测量设备不同状态下的噪声A声级,同时记录各种状态持续的时间,计算岗位劳动者一个工作日内的噪声8小时等效声级;

▲当劳动者工作地点流动:可在劳动者巡检路线上,有噪声强度较大、且停留时间较长的地点(包括操作室或休息室),测量噪声A声级,同时记录劳动者在该地点停留的时间,计算岗位劳动者一个工作日内的噪声8 小时等效声级。

(3 )脉冲噪声

在劳动者接触脉冲噪声的工作地点,旬括岗位劳动者操作产生脉冲噪声设备的操作位和受脉冲噪声影响的工作位。

2?3检测频次

(1 )评价检测

▲劳动者每周工作5天:只需检测1个工作日。

▲劳动者每周工作少于5天或超过5天:工作几天测量几天。

(2)日常检测

▲劳动者每周工作5天:只需检测1个工作日。

▲劳动者每周工作少于5天或超过5天:工作几天测量几天。

2.4检测高度

无论劳动者是坐姿还是站姿,测量仪器的高度均位于或接近劳动者耳

部高度。

2.5测量仪器的设置

(1 )稳态噪声:慢档(S)、A计权。

(2 )非稳态噪声

▲测量噪声8小时等效声级:L“、A计权、快档(F)

▲测噪声A声级计算8小时等效声级:SPL、慢档(S)、A计权

(3 )脉冲噪声

声级计有脉冲档(I):脉冲档(I)、峰值(Peak)、A计权,并记录

一个工作班的脉冲次数。

2?6检测结果的计算

2.6.1劳动者每周工作5天的检测结果计算

(1)稳态噪声测量结果计算

以每个测点3次A声级测量值的平均值直接用于评价,计算方法见公式(2)。

L AW T均=101g [ lyio ] --------------- 公式(2 )

n

公式中:Lg?T均- 平均A声级,dB (A )

Lp -一各测点A声级,dB(A)

n ---测量次数

(2)个体噪声仪测量噪声8小时等效声级的测量结果计算

%1劳动者每天工作时间是8小时

▲劳动者每天工作时间是8小时,测量总时间也是8小时的,测量结果可作为劳动者一个工作日的噪声8小时等效声级,直接用于评价。

▲劳动者每天工作时间是8小时,测量总时间少于8小时的,测量结果必须换算为8小时等效声级,再作为劳动者一个工作日的噪声8小时等效声级用于评价。计算方法见公式(3)。

L ACQ. 8h= L AW T+101g ( T/To ) ------------ 公式(3 ) 公式中:L Acq.8h -------- 个工作日内接触噪声8小时等效声级,dB(A)

T --------- 个工作日内总接噪时间(或个体噪声测量时间),

dB(A )

To -------- 个工作日工作时间,以8h/d ( 480min/d )计算

----- 个工作日总接噪时间(或个体噪声测量时间)

内的等效声级,dB(A)

%1劳动者每天工作时间少于8小时或超过8小时

劳动者每天工作时间少于8小时或超过8小时,测量时间与工作时间相同的,所测量的劳动者一个工作日的噪声等效声级必须换算为8小时等效声级,再作为劳动者一个工作日的噪声8小时等效声级用于评价,计算方法见公式(3 )。

(3)测量噪声A声级计算8小时等效声级的测量结果计算

①劳动者每天工作时间是8小时

▲劳动者每天工作时间是8小时,各测点接触时间之和也是8小时的, 按照公式(4)计算8小时等效声级,计算结果可作为劳动者一个工作日的噪声8小时等效声级,直接用于评价。

▲劳动者每天工作时间是8小时,各测点接触时间之和少于8小时的, 按照公式(4)计算等效声级,计算结果必须采用公式(3)换算为8小时等效声级,再作为劳动者一个工作日的噪声8小时等效声级用于评价。

L Aeq. T=101g [+工7710°⑷] ------- 公式(4) 公式中:L Aeq. T --- 总接噪时间内的等效声级,dB (A )

Lp -一各测点A声级,dB (A)

Ti ------ 工人在各测点停留时间,h/d ( min/d )

T 工作日各测点接触时间之和,h/d ( min/d )

%1劳动者每天工作时间少于8小时或超过8小时

劳动者每天工作时间少于8小时或超过8小时,测量的噪声A声级按照公式(4)计算等效声级,计算结果必须采用公式(3)换算为8小时等效声级,再作为劳动者一个工作日的噪声8小时等效声级用于评价。

2. 6. 2劳动者每周工作少于5天或超过5天的检测结果计算

劳动者每周工作少于5天或超过5天,每周工作几天测几天,同样可得到几天的8小时等效声级,将这些8小时等效声级按照公式(5)换算为每周40h ( 5天)等效声级,再用于评价。

L EX. W = 101g [丄工10。叫小] ------ 公式(5) 公式中:L EX. w 一-每周40h等效声级,dB(A)

Lgsh ---每个工作日的噪声8小时等效声级,dB(A)

2?7噪声检测结果评价

2.7.1噪声评价指标

(1)劳动者每周工作5天:评价指标是8h等效声级。

(2)劳动者每周工作少于5天或超过5天:评价指标是40h等效声

级。

(3)劳动者接触脉冲噪声:不同脉冲次数下的噪声峰值。

2. 7. 2噪声职业接触限值

(1 )每周工作5天

稳态噪声:职业接触限值是85dB(A)。

非稳态噪声:职业接触限值是汕等效声级为85dB(A)o

(2)每周工作少于5天或超过5天

稳态噪声:职业接触限值是40h等效声级为85dB(A)o

非稳态噪声:职业接触限值是40h等效声级为85dB(A)。

%1脉冲噪声

表2 工作场所脉冲噪声职业接触限值

工作日接触脉冲次数(1】,次)声压级峰值[dB ( A)]

n< 100140

100< n< 1000130

1000 < n< 1 0000120

2.8关于SNR的应用

2. 8. 1 SNR 定义

SNR:为护耳器单值噪声降低数

2.8. 2 SNR的用途

《工业企业职工听力保护规范》[卫法监发( 1999 )第620号]中规定,暴露在L EX. 8h》85dB(A)工作场所的职工应当佩戴护耳器,戴护耳器工人实际接触的噪声应低于85dB (A)的要求。

劳动者在工作场所接触的8h噪声等效声级或4Oh噪声等效声级超过职业接触限值时,如果劳动者工作时是佩戴护耳器的,可将护耳器的SNR 值乘以0. 6为噪声衰减值,将8h噪声等效声级或40h噪声等效声级减去噪声衰减值即为劳动者实际接触的噪声等效声级,低于85dB(A)的也视为符合要求。3噪声控制的技术措施

3.1吸声措施

/吸声材料:石棉、泡沫塑料、玻璃纤维。吸收高频包括使用/ 噪声效果好。

'吸声结构:多孔型,吸收中高频噪声效果好。

穿孔型,吸收低中频噪声效果好。

3?2消声措施

是指使用消音器,主要用于控制流体动力性噪声(多为高频噪声),如在空压机、鼓风机、引风机的进气或排气口安装消音器,噪声可降低20 - 40分贝。

/抗性消音器:是改变空气内流通道的面积,吸收低、消音器可分为/ 中频噪声效果好。

、阻性消音器:是在空气内流通道的内壁涂上吸声材料, 或安

置吸声结构,吸收中高频噪声效果好。

实际应用的消音器多为阻抗复合式消音器,即在抗性消音器的内壁

上再使用吸声材料。

3.3隔声措施

隔声是采用密度较高的材料,如砖墙、金属板挡住声波的传播。对

高频噪声隔声效果好。

/单层墙或板隔声

方法包括/

7多层墙或板隔声,并在层间填入吸声材料。

严格地讲,护耳器就是一种隔声措施,如耳塞对中高频噪声隔声效果好,隔声量为30 - 50分贝;耳罩是采用密度高且光滑的外壳,内衬吸声材料,对中高频噪声隔声效果较好,隔声量为30分贝;在高强度噪声环境中,听力保护不仅要阻断声音通过气流经外耳道传入内耳,而且还应减少声音通过颅骨振动传导引起内耳的损伤,所以,头盔具有阻断声音气导和骨导的双重作用,对头部还有防振和保护作用。

3?4隔振措施

在机器下面安装减振器,降低因设备振动产生的噪声。包括橡胶减

振垫、金属弹簧、隔振沟等。

上述控制噪声的技术措施在实际应用中较多是同时使用多种方法综合控制,如空压机,一般采用设备隔声罩.并在隔声罩内涂上吸声材料、建立隔声操作室、机器底部使用减振器、工人巡检时配戴护耳器等措施, 效果较好。

四、手传振动的检测 1 ?手传振动工具的分类

(1)活塞式锤打工具:一般以压缩空气为动力。如凿岩机、风铲机、捣固机等。

(2 )手持转动工具:以压缩空气、电力为动力。如风钻、电钻、链锯、

钻孔机、移动式砂轮机、钾钉机、电动扳手、气动扳手、各种打磨机等。

(3)固定转轮工具:如座式砂轮机、抛光机、电锯、切割机等。

2?手传振动的测量2?1测量仪器(系统)

(1)活塞式锤打工具和手持转动工具的测量仪器:

卡箍(固定在工具手柄上)一砧块(有三个方向的螺孔)-机械滤波器(5H Z- 1500H z)->传感器(又称加速度计,分高、中、低灵敏度) 积分振动计(频率计权)

(2)固定转轮工具的测量仪器:

磁铁(固定在工件上)-砧块(有三个方向的螺孔)T机械滤波器(5也~ 1500HJ -传感器(又称加速度计,分高、中、低灵敏度)-积分振动计(频率计权)

(3)传感器的灵敏度类型

▲高灵敏度传感器:用于测量低强度振动的工具,如电动或气动扳手、小电钻、钾钉机、座式砂轮机。

▲中灵敏度传感器:用于测量低强度振动和中强度振动的工具,如风钻、链锯、钻孔机、移动式砂轮机、各种打磨机、抛光机、电锯、切割机。

▲低灵敏度传感器:用于测量高强度振动的工具,如凿岩机、风铲机、捣固机等。

2?2测量方法

▲劳动者一个工作日内只使用一种振动工具,测该种工具手柄的手传振动。

▲劳动者一个工作日内使用二种或二种以上的振动工具,测所有种类工具手柄的手传振动。

以操作者手持工具的握姿分别确定X、Y、Z轴方向,首先在工具手柄上固定卡箍和砧块,在已确定的X、Y、Z轴方向所对应的砧块螺孔上固定机械滤波器,再在机械滤波器上适度松紧固定传感器,再连接积分振动计,分别读取加速度有效值(m/sj或加速度级(dB)。

X—垂直穿透掌面方向

Y—水平穿过掌面方向

Z—与掌骨纵向一致的方

Y

2?3测量结果计算2. 3. 1测量取值

L h =201g ( A )

%

公式(6 )

a= IO*'

2° 在X 、Y 、Z 轴三个方向的测量值中,取最大值作为被测工具或工件的 评价依据。

2.3.2测量结果的单位换算

测量结果的单位是加速度级(dB ),要换算成振动加速度有效值 (m/s 2),见公式(6)。

公式中:a ------- 加速度有效值(m/s?)

L h ---- 测量的加速度级(dB )

a 0 -一加速度基准值(取10 m/s?计算)

2?3?3传感器灵敏度的换算

测量使用的传感器灵敏度不是10的,需要作传感器灵敏度的换算, 见公式(6)。

2?3?4计算总接振量

岗位工人一个工作日内只使用一种振动工具的,无须计算总接振量; 当使用多种振动工具的,应计算岗位工人一个工作日内的总接振量,见公 式(7)。 &hw ( T ) = J +刃%3:公式(7)

公式中: a hw (T ) ------------------- 个工作日内的总接振量,m/s 2

T -------- 个工作日总接振时间,min/d ( h/d )

(&1) ------------ 某一种工具的加速度有效值,(m/s 2

) -- 某一种工具的接振时间,min/d (h/d ) 2.3.5接振时间的换算

岗位工人一个工作日内总接振时间是4小时的,无须作接振时间的换 算;总接振时间少于4小时或超过4小时的,应将一个工作日内的总接振 量换算成4小时等能量频率计权振动加速度值,见公式(8)。

&hw ( 4) =£?%匚 ------------- 公式(8)

公式中:a hw (4)--- 4小时等能量频率计权振动加速度值,m/s? a hw (T ) ------------------ 个工作日内的总接振量,m/s 2

T -------- 个工作日总接振时间,min/d (h/d )

hw

( 4 ) 2?4测量结果评价

(1 )评价指标:4小时等能量频率计权振动加速度值[a hw(4)]o (2) 手传振动职业接触限值:5 m/s 2

注意:GB/T 14790. 1-2009《机械振动人体暴露于手传振动的测量与 评价 第1部分:一般要求》中要求三个轴向振动加速度值计算振动总量 (矢量和),不是取最大值;评价指标是8小时等能量频率计权加速度值, 由于目前的手传振动职业接触限值的评价指标是4小时等能量频率计权 加速度值,因此该标准无法应用。

3 ?手传振动的防护措施

(1 )减少接触振动的时间

当手传振动测量结果超过职业接触限值时,最有效地防护措施是减 少工人使用振动工具的时间。评价中可提供在检测的振动强度下,每天最 长使用时间是多少,方可确保劳动者接触手传振动强度低于职业接触限 值,见公式(7)。

(2)做好个人防护

目前个人防护用品可使用防振手套,具有阻挡振动传播和冬季手部

保暖作用。

六、全身振动的检测(GB/T 13441. 1-2007 )

1 ?测量部位

(1) 坐姿:主要测量座椅底板支撑面的加速度值;

(2) 站姿:主要测量足底支撑面的加速度值;

(3) 躺姿:主要测量躯体支撑面的加速度值。

2. 测量方向

用座式三轴向传感器或单轴向传感器,分别测量X 、Y 、Z 轴向的振动 加速度值。

X 轴一背至胸、Y 轴一右侧至左侧、Z 轴一脚(臀部)至头

3?1测量传感器

专用的全身振动测量仪具有座式三轴向传感器,也可以用单轴向传感器固定在磁铁上,分别测量座椅底板的三个轴向的振动加速度。

3?2测量仪器

丹麦2512型人体振动响应仪。可使用座式三轴向传感器和单轴向传感器测量。

4?测量结果计算

(1 )当X、Y、Z轴三个方向的测量值相差较大时,取最大值。

(2)当X、Y、Z轴三个方向的测量值比较接近时,可计算X、Y、Z 轴振动总量(矢量和)作为评价依据,计算见公式(9)。

&尸jMdJ + ld&r + Sj --------------------------------------公式(9)

公式中:a v---三个轴向的振动总量,m/s2

a W x ---- X轴向的振动加速度值,m/s2

awv ---- Y轴向的振动加速度值,m/s2

awz ---- Z轴向的振动加速度值,m/s2

5?测量结果评价

表3 全身振动强度卫生限值(GBZ 1-2010)

七.高温作业的检测与评价

1?基本概念

1.1高温作业

(1 )《高温作业环境气象条件测定方法》(GB/T 934-2008 )和《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2部分:物理因素》(GBZ 2. 2-2007 )规

定:高温作业是指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工作地点平均WBGT指数>25°C的

作业。

(2)《职业卫生名词术语》(GBZ/T 224-201 0 )规定:有高气温、或有强烈的热辐射、或伴有高气湿相结合的异常气象条件、WBGT指数超过规定限值的作业。

1?2本地区夏季室外通风设计温度

指近十年本地区气象台正式记录每年最热月中每日13-14点的气温平均值。

1?3接触时间率

劳动者在一个工作日实际接触高温作业的累计时间与8h的比率。2?高温作业检测2?1检测项目

(1 )使用WBGT指数仪直接测量WBGT指数;

(2)分别测量干球温度、湿球温度和黑球温度,计算WBGT指数。2?2检测时间

高温作业检测应在夏季最热月测量,可在6月15日~9月15日,最好在7月15 0-8月15日。

WBGT= WBGT }xT^WBGT 2xT 2 + + WBGT it xT n ——公式(10)

2?3检测地点

2. 3. 1劳动者一个工作日接触1个热源

应在劳动者接触热源的操作地点或停留地点测量。

2. 3. 2劳动者一个工作日接触多个热源

应在劳动者接触热源的所有操作地点或停留地点测量。

2?4检测频次及方法

2.4.1劳动者一个工作日接触1个热源

%1 热源温度稳定:只需测1天,分别在工作开始和结束前0?5h 、工 作中各测1次,取算术平均值。

%1 热源温度不稳定:只需测1天,分别在该热源的不同温度状态下测 1次WBGT 指数。将测量的WBGT 指数,乘以劳动者在不同温度状态下的停 留时间,计算该热源的时间加权平均WBGT 指数,见公式(10),即劳动者 在一个工作日的时间加权平均WBGT 指数。

公式中:WBGT ----- 时间加权平均WBGT 指数

WBGT 】——第一种温度状态下的WBGT, °C

WBGT 2——第二种温度状态下的WBGT, °C

WBGT N ——第n 种温度状态下的WBGT, °C

Ti ----- 第一种温度状态下的停留时间,min/d (h/d )

T 2 ----- 第二种温度状态下的停留时间,min/d (h/d )

T N --- 第n 种温度状态下的停留时间,min/d (h/d )

2.4.2劳动者一个工作日接触多个热源

①劳动者一个工作日内接触多个热源,且每个热源温度变化不大的, 只需在每个热源旁,分别在工作开始和结束前0?5h 、工作中各测1次, 取算术平均值。以各测点测量的WBGT 指数均值,乘以劳动者在各测点的 停留时间,计算岗位劳动者一个工作日的时间加权平均WBGT 指数,见公 式(10)。

②劳动者一个工作日内接触多个热源,且其中包括热源温度稳定和不 稳定的。首先应在温度稳定的热源,分别在工作开始和结束前0?5h 、工 作中各测1次WBGT 指数,取算术平均值;温度不稳定的热源要分别测量 不同温度状态下的WBGT 指数,以测量的多个WBGT 指数,乘以劳动者在不 同温度状态下的停留时间,计算出劳动者在该热源的时间加权平均WBGT 指数;最后再以温度稳定热源的WBGT 指数均值和温度不稳定热源的时间 加权平均WBGT 指数,分别乘以劳动者在各热源停留的时间,计算岗位劳

动者一个工作日的时间加权平

职业病防治法基础知识

《职业病防治法》基础知识 (一)简答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是何时施行的? 答:2002年5月1日。 2. 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控制效果评价由具备资质认证的什么机构进行? 答: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 3. 职业病防治工作的方针是什么? 答: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4. 职业病防治工作的原则是什么? 答:分类管理,综合管理。 5.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强度超过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由卫生行政部门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多少金额的罚款? 答:五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 6. 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创造怎样的工作环境,并采取措施保障劳动者获得职业卫生保护? 答: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 7. 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何时组织职业健康检查? 答: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 8. 向用人单位提供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设备、材料,未按照

规定提供中文说明书的,由卫生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并处多少金额的罚款? 答:五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 9. 职业病诊断标准和职业病诊断、鉴定办法由什么部门制定?答: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 10. 用人单位和医疗卫生机构发现职业病人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时,应当及时向哪个部门报告? 答: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 11. 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医学观察期间的费用,由哪个部门承担? 答:用人单位。 12. 建设项目未按照规定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擅自开工的,由卫生行政部门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多少金额的罚款? 答:十万元以上五十万以下。 13. 卫生行政部门应当自收到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审核申请和有关资料之日起多长时间内作出审核决定,并书面通知建设单位? 答:三十日。 14. 用人单位对不适宜继续从事原工作的职业病病人,应当作何种处理? 答:调离原岗位,并妥善安置。

常见职业病危害因素调查及工程分析.

职业病危险因素的识别及现场调查 王耀祖 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识别是职业卫生工作基本任务之一。把建设项目或工作场所重职业病危害因素甄别来的过程叫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其目的在于辨识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来源。存在形式、存在浓度(强度)危害程度等,为职业病危害监测与评价,劳动者健康监护以及研究应采取的职业卫生防护控制措施等提供重要依据。 因此,识别是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中的“灵魂”,是实施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工作的前提。 下面就通过机械制造、焊接工艺、表面处理三大行业的现场调查,以提高对这三大行业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识别能力。 机械制造 机械制造是各种工业的基础,机械制造水平是国家工业化水平和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机械制造工业涉及范围广泛,飞机、轮船、机车、汽车、各种类型机床、纺织机械、发动机以及五金机械等等的制造统称为机械制造。 机械制造的基本生产过程概括为铸造、锻造、热处理、机械加工和装配等生产工序,见图1: 图1机械制造工艺流程 从机械制造工艺流程图可看出表面处理和焊接工艺也属于其中,由于这两个行业的特殊性,下面将另行阐述,在此不再复述。 一.铸造 (一)铸造基本工艺。见图2. 图2 铸造工艺流程 铸造用砂(型砂)品种很多,常用的是石英砂、黄砂,其次为长石以及少量的云母、铁的氧化物、硫化物和碱金属氧化物等。

(二)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 (三)几种特种铸造工艺 1.压力铸造,是将液态金属在一定压力下快速注入铸型,并在压力下冷却凝固获得铸件的方法基本工艺流程如图3 图3压力铸造工艺流程 2.离心铸造,是将液态金属浇入旋转的铸型中,在离心作用下成型,凝固的铸造方法。基本工艺流程见图4

职业病防治知识培训ppt

职业病防治知识培训ppt 丰原马鞍山生化职业病危害防治知识培训二O一O年五月二十日职业病防治知识培训第一部分职业病定义与范畴总论一、职业病是指劳动者在工作或者其他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线和有毒、有害物质等职业危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二、职业危害因素一生产工艺过程中的有害因素生产工艺过程中的有害因素1(化学因素 1 生产性粉尘。如矽尘、煤尘、水泥尘、石棉尘、有机粉尘等。 2 生产性毒物。如铅、苯、汞、一氧化碳、有机磷农药等。 2(物理因素 1 异常气象条件。如高温、高湿、低温等。 2 异常气压。如高气压、低气压。 3 噪声、振动。职业病防治知识培训4非电离辐射。如紫外线、红外线、射频辐射、微波、激光5电离辐射。如α、β、γ、X射线等3(生物因素如炭疽杆菌、布氏杆菌、森林脑炎病毒等传染性病源体总论二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1(劳动组织和劳动休息制度不合理。2(劳动过度精神心理紧张。3(劳动强度过大,劳动安排不当,不能合理安排与劳动者的生理状况相适应的作业。职业病防治知识培训 4(劳动时个别器官或系统过度紧张。如视力紧张等。 5(长时间用不良体位和姿势劳动或使用不合理的工具劳动。三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 1(自然环境因素的作用。如炎热季节的太阳辐射。 2(厂房建筑或布局不合理。如有毒与无毒的工段安排在同一车间。 3(来自其他生产过程散发的有害因素的生产环境污染。三、法定职业病 1、《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于2002年5月1日正式实施。 2、所谓法定职业病,是指由国家确认并经法定程序公布的。职业病防治知识培训我国卫生部于2006年颁布的《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办法》及《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中,规定了10大类115种法定职业病,其中尘肺13种,职业性放射性疾病11种,职业中毒56种,职业性物理因素疾病5种,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3种,职业性皮肤病8种,职业性眼病3种,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3种,职业性肿瘤8种,其他职

职业卫生基本知识

编号:SM-ZD-43099 职业卫生基本知识 Organize enterprise safety management planning, guidance, inspection and decision-making, ensure the safety status, and unify the overall plan objectives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职业卫生基本知识 简介:该安全管理资料适用于安全管理工作中组织实施企业安全管理规划、指导、检查和决策等事项,保证生产中的人、物、环境因素处于最佳安全状态,从而使整体计划目标统一,行动协调,过程有条不紊。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一、什么叫职业病? 职业病是指在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它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二、职业病有哪些危害?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将主要的职业病危害分10类:粉尘类,放射性物质类(电离辐射),化学物质类,物理因素,生物因素,导致职业性皮肤病的危害因素,导致职业性眼病的危害因素,导致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的危害因素,职业性肿瘤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其它职业病。 三、如何做好职业病的预防工作? 1、用人单位应对劳动者进行职业卫生教育和培训工作。 对劳动者进行必要的职业病预防知识培训是减少和杜绝职业病的有效之举。《职业病防治法》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对劳动者进行上岗前的职业卫生培训和在岗期间的定期职

职业病相关知识

职业病相关知识 一、如何避免职业病? 职业病是严重危害劳动者健康的疾病,它又是可以预防的疾病。控制职业病的发生要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职业病防治法为普通劳动者提供了法律保护。 1.职业病防治要从致病源头抓起。用人单位必须采取措施,使工作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控制在国家卫生标准允许的范围内。企业的职业卫生管理应符合有关规定和要求,建立健全的安全规章制度,定期对工人进行教育和培训,并提供上岗前和定期的健康监护。 2.卫生与劳动监察行政部门应当认真履行监督管理职责,保护劳动者的健康权益。 3.劳动者应加强自我保护意识,了解工作中可能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和防护知识,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劳动者的工作单位和居住地不在同一地点时,在何处申请诊断职业病? 考虑到劳动者流动性较大,为了保护劳动者的权益,方便劳动者进行职业病诊断,职业病防治法规定可以在劳动者用人单位所在地或者本人居住地向承担职业病诊断的医疗机构申请诊断。考虑到职业病的诊断需要依据患者职业史、患者所在作业现场的职业卫生学监测调查资料、患者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在鉴别诊断的基础上综合判定,建议首先选择用人单位所在地承担职业病诊断的医疗机构申请诊断。

二、一般医疗机构能否诊断职业病? 由于职业病诊断的特殊性、复杂性,其结论往往关系到劳动者的切身利益,需要严格规范化管理,一般医疗机构不能进行职业病诊断,不能任意出具涉及职业病的诊断证明书。职业病诊断应由省级以上卫生厅(局)批准的医疗卫生机构承担。诊断时需有3名以上取得职业病诊断资格的执业医师集体诊断。 三、粉尘职业病防护措施 由于长期接触粉尘,对人体本身的危害,根据其物理和化学兴致的不同,还有进入人体量的多少,可引起的病变多种多样.如呼吸性系统疾病、局部作用、中毒作用等。职业性呼吸系统疾病有如下4种表现: 1.粉尘沉着症有些金属(铁、钡、锡等)粉尘吸入后,可在肺组织中呈异物反应,并继续轻微纤维化,但对人体危害较小,脱离粉尘作业后,病变可逐渐消退。 2.尘肺尘肺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吸入生产性粉尘所引起的以肺组织纤维化为主的疾病。由于吸入粉尘的质和量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程度的危害。尘肺病的种类很多,其中12种被列为职业病,它们是:矽肺、煤工尘肺、石墨尘肺、碳黑尘肺、石棉肺、滑石肺、水泥肺、云母肺、陶工尘肺、铝尘肺、电焊混合尘肺、铸工尘肺。 3.呼吸系统肿瘤粉尘的局部作用是指粉尘作用于呼吸道黏膜导致萎缩性病变;此外,还可形成咽炎、喉炎、气管炎等;作用于皮肤可形成粉刺、毛囊炎、脓皮病等;金属和磨料粉尘可引起角膜损伤,

常见行业的职业病危害

常见行业的职业病危害与防护 常见行业指机械制造业、焊接作业、电镀业、塑料业、制鞋业、印染业、造纸业、家具业、水泥业、电池业等,这些行业或多或少 都存在着职业病危害因素,本文对这些行业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 了分析,并提出了预防措施。 1.机械制造业 机械制造工业生产过程一般包含铸造、锻造、热处理、机械 金加工、装配等工艺,此外还有冷作、焊接、切割、电镀和油漆等 作业。 (一)生产过程中的有害因素 (1)粉尘。铸造车间将熔化的金属浇注于预先制备的砂型中,冷却后即成铸件,此过程称为铸造。铸造车间所用原料,如砂、陶土、粘土、煤粉等均含有一定数量的游离二氧化硅,在制砂、造型、打箱、清砂过程中均有不同程度的粉尘产生。机械加工车间使用砂 轮旋磨刀具等也可散逸粉尘。砂轮主要由刚玉和金刚砂制成,其含 有游离二氧化硅较低。电焊过程也有一定量的粉尘产生,其粉尘成 分主要是氧化铁,其它成分视所用焊条的品种而异,如使用锰焊条时,空气中可含有氧化锰等。工人长期接触上述某一种粉尘均可能 发生尘肺病,如铸工尘肺、磨工尘肺、电焊工尘肺等。 (2)高温与热辐射。锻工车间的基本生产过程是先将钢坯件或钢锭送入加热炉中,加热至800-1200℃,取出后,大件用蒸气锤、空气锤或液压机等锻打成型,小件可用手锤锤打成型。锻工车 间的加热炉、干燥炉,熔化的金属及热的铸件,热处理车间的加热 炉和盐浴槽等,均为热源,在夏季均为高温作业,锻造过程也产生 大量的热辐射。铸造生产中的熔炼炉也是高温作业。 (3)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硫。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硫二种气体主要产生于铸造车间。铸造生产过程中在化铁、浇注、烤型和干燥等 过程中均可产生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硫;锻造炉也可产生大量的一氧 化碳和二氧化硫。 (4)氧化锌和氧化铅。在铸铜时,因铜合金中含有铅和锌,在化铜过程中产生氧化锌和氧化铅的烟尘。 (5)甲醛和氨。在用脲醛树脂做型芯粘结剂时,能产生甲醛和氨。 (6)苯、甲苯、二甲苯。油漆,其涂饰方法有刷漆、浸漆和喷漆等。喷漆是将涂料与稀释剂混合后放入喷枪罐内,以2-4个大气压的压缩空气将其喷到零件表面,以防止金属表面生锈。油漆,

几种常见职业病防治知识

安全管理编号:LX-FS-A55388 几种常见职业病防治知识 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plan the important work to be done in the future, and require the personnel to jointly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 or activity reaches the specified standard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几种常见职业病防治知识 使用说明:本安全管理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安全相关工作进行具有统筹性,导向性的规划,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一、尘肺热点问答 云南返乡农民工尘肺病事件,为我们再次敲响了尘肺危害劳动者健康的警钟。尘肺病是我国最主要的职业病,不仅患病人数多,而且危害大,是造成劳动者劳动能力降低、致残和影响寿命的疾病,也是国家规定的赔偿性职业病。希望通过这期内容,使大家进一步了解尘肺病的相关知识,以便预防和控制尘肺病的发生。 1、什么是尘肺病? 尘肺病是由于在生产活动中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引起的以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肺

常见职业病危害及预防(20页)

目录 ※粉尘的危害及预防 ※化学毒物的危害及预防 ※放射性物质的危害及预防 ※高温作业的危害及预防 ※噪声的危害及预防 ※生物因素的危害及预防 ※正确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一、什么是生产性粉尘 有些企业在进行原料破碎、过筛、搅拌装置等过程中,常常会散发出大量微小颗粒,在空气中悬浮很久而不落下来,这就是生产性粉尘。 二、粉尘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长期大量吸入粉尘,使肺组织发生弥漫性、进行性纤维组织增生,引起尘肺病,导致呼吸功能严重受损而使劳动能力下降或丧失。 有些粉尘具有致癌性,如石棉是世界公认的致癌物质,石棉尘可引起间皮细胞瘤,可使肺癌的发病率明显增高。 铅、砷、锰等有毒粉尘,能在支气管和肺泡壁上被溶解吸收,引起铅、砷、锰等中毒。 另外,粉尘还会堵塞皮脂腺使皮肤干燥,可引起痤疮、毛囊炎、脓皮病等;粉尘对角膜的刺激及损伤可导致角膜的感觉丧失、角膜浑浊等改变;粉尘刺激呼吸道黏膜,可引起鼻炎、咽炎、喉炎。 三、什么是尘肺病 尘肺病是由于在生产活动中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引起的以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 尘肺病隐匿性比较强,早期没有明显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会出现气喘、气短、胸闷、胸痛、咳嗽、咳痰、不能平卧等症状,最典型的症状是呼吸困难。 四、尘肺病的预防 尘肺病预防的关键在于最大限度防止有害粉尘的吸入。 1.技术措施 改革工艺过程、革新生产设备是消除粉尘危害的主要途径之一,如遥控操纵、计算机控制、隔室监控等避免接触粉尘。

湿式作业:如果用湿式碾磨石英或耐火材料、矿山湿式凿岩、井下运输喷雾洒水、煤层高压注水等,可在很大程度上防止粉尘飞扬,降低环境粉尘浓度。 密闭、抽风、除尘:对不能采取湿式作业的场所,应采用密闭抽风除尘办法。如采用密闭尘源与局部抽风相结合,防止粉尘外溢。 2.卫生保健措施 接尘工人健康监护:包括上岗前体检、岗中的定期健康检查和离岗时体检,对于接尘工龄较长的工人还要按规定做离岗后的随访检查。 个人防护和个人卫生:佩戴防尘护具,如防尘安全帽、防尘口罩、送风头盔、送风口罩等,讲究个人卫生,勤换工作服,勤洗澡。

职业卫生基础知识

职业卫生基础知识 一、什么叫职业病? 职业病是指在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它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二、职业病有哪些危害?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将主要的职业病危害分10类:粉尘类,放射性物质类(电离辐射),化学物质类,物理因素,生物因素,导致职业性皮肤病的危害因素,导致职业性眼病的危害因素,导致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的危害因素,职业性肿瘤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其它职业病。 三、如何做好职业病的预防工作? 1、用人单位应对劳动者进行职业卫生教育和培训工作。 对劳动者进行必要的职业病预防知识培训是减少和杜绝职业病的有效之举。《职业病防治法》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对劳动者进行上岗前的职业卫生培训和在岗期间的定期职业卫生培训,普及职业卫生知识,指导劳动者正确使用职业病防护设备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 2、用人单位应对劳动者提供职业健康检查、职业病治疗、康复等职业病防治服务。 《职业病防治法》规定,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按照规定出资组织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如实告知劳动者 3.其它应做好的职业病防治工作,用人单位应了解工作场所产生或者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危害后果和应当采取的职业病防护措施,应当在醒目位置设置公告栏,公布有关职业病防治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检测结果。在严重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应当设置预防措施的警示牌。载明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种类、后果、预防以及应急救治措施。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时,应当将职业危害如实告诉劳动者,并在劳动合同中注明,不得隐瞒或者欺骗。同时单位应提供符合防治

职业病危害防治知识培训

职业病危害防治知识培训 二O一O年五月二十日职业病危害防治知识培训丰原马鞍山生化职业病防治知识培训第一部分职业病定义与范畴总论一、职业病是指劳动者在工作或者其他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线和有毒、有害物质等职业危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二、职业危害因素(一)生产工艺过程中的有害因素.化学因素()生产性粉尘。 如矽尘、煤尘、水泥尘、石棉尘、有机粉尘等。 ()生产性毒物。 如铅、苯、汞、一氧化碳、有机磷农药等。 .物理因素()异常气象条件。 如高温、高湿、低温等。 ()异常气压。 如高气压、低气压。 ()噪声、振动。 职业病防治知识培训()非电离辐射。 如紫外线、红外线、射频辐射、微波、激光()电离辐射。 如α、β、γ、X射线等.生物因素如炭疽杆菌、布氏杆菌、森林脑炎病毒等传染性病源体总论(二)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劳动组织和劳动休息制度不合理。 .劳动过度精神(心理)紧张。 .劳动强度过大劳动安排不当不能合理安排与劳动者的生理状况

相适应的作业。 职业病防治知识培训.劳动时个别器官或系统过度紧张。 如视力紧张等。 .长时间用不良体位和姿势劳动或使用不合理的工具劳动。 (三)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自然环境因素的作用。 如炎热季节的太阳辐射。 .厂房建筑或布局不合理。 如有毒与无毒的工段安排在同一车间。 ).来自其他生产过程散发的有害因素的生产环境污染。 三、法定职业病、《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于年月日正式实施。 、所谓法定职业病是指由国家确认并经法定程序公布的。 职业病防治知识培训我国卫生部于年颁布的《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办法》及《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中规定了大类种法定职业病其中尘肺种职业性放射性疾病种职业中毒种职业性物理因素疾病种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种职业性皮肤病种职业性眼病种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种职业性肿瘤种其他职业病种。 、用人单位对从事接触职业危害的作业的劳动者应当给予适当岗位津贴。 、职业病病人依法享受国家规定的职业病待遇。 引发职业病的条件:有害物质的性质、作用人体的量(剂量浓度接触时间)、设备防护条件、个人健康状况。

常见职业病危害及预防复习过程

常见职业病危害及预防(二) ------化学毒物的危害及预防 一、有机溶剂类毒物的危害及预防 有机溶剂多属于有毒有害物质,同类者毒性相似,如氯代烃类多具有肝脏毒性,醛类具有刺激性等。应用广泛的有机溶剂有笨、甲苯、二甲苯、二氯乙烷、正己烷等。 (一)苯 染料、合成橡胶、农药生产中,以及油漆制造、建筑喷漆、制鞋厂、家具厂、箱包加工厂,是苯中毒高发领域。 苯会通过呼吸道和皮肤进入人体,患有血液系统疾患、肝肾疾病以及哮喘患者均不宜从事苯作业。 急性苯中毒症状:轻度时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兴奋、欢快、步态不稳,重度时烦躁不安、幻觉、震颤、抽搐、昏迷、心律不齐,严重者可发生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甚至死亡。 (二)甲苯、二甲苯 甲苯、二甲苯的生产多从煤焦油或石油裂解产生,在工业上主要用于油漆、涂料、胶水的有机溶剂,也可制造糖精、染料、药物和炸药等。 生产中甲苯主要通过呼吸系统、皮肤吸入人体,对皮肤、黏膜、染料和炸药等。 甲苯、二甲苯毒性小于苯,但刺激症状比较严重,吸入后可出现咽喉刺痛感、发痒和灼烧感;刺激眼黏膜,可引起流泪、发红、充血;溅在皮肤上局部可出现发红、刺痛及疱疹等。重度甲苯重度后,或呈躁动不安、哭笑无常的兴奋状,或呈嗜睡、木僵等压抑状,严重的会出现虚脱、昏迷。长期

接触可发生神经衰弱综合症、肝肿大、女工月经异常、皮肤干燥、皲裂、皮炎等慢性中毒症状。 (3)二氯乙烷 二氯乙烷在工业上被用作化学合成、工业溶剂和黏合剂,金属件的清洗剂,纺织、石油、电子工业的脱脂剂。 二氯乙烷对眼睛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吸入后可引起肺水肿,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刺激胃肠道,引起肝、肾和肾上腺损害;接触可出现头晕、头痛、烦躁、乏力等症状,伴有流泪、流涕、咽痛、咳嗽等黏膜刺激症状。 轻度中毒除上述症状加重外,患者还有步态蹒跚、嗜睡、意识模糊、朦胧或晕厥现象,恶心、呕吐等肠胃道症状或有轻度肝、肾损害。 重度中毒会出现意识模糊,如出现谵妄状态、昏迷等,可伴有肝、肾损害。长期低浓度接触可引起神经衰弱综合症和消化道症状。可致皮肤脱屑或皮炎。 (四)正己烷 正己烷主要作为有机溶剂,常用于印刷、电子等行业的清洁工作,如清洗印刷机械、液晶显示器、手表表面的油污等。 正己烷可经呼吸道、皮肤和黏膜进入机体,引起中毒,主要是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抑制作用,可引起短期麻醉,但无后遗症。长期接触能引起多发性周围神经炎,从接触到发病一般是几个月到几年。 高浓度急性中毒主要表现为呼吸道刺激症状和头晕、麻醉等。 慢性中毒早期表现为手足发麻、疼痛、触觉减退,进一

职业病基础知识

职业病基础知识 ?1. 职业危害与职业病 ?1.1 职业危害的分类 ?按来源来说职业危害因素的分类 ?生产工艺过程——随着生产技术、机器设备、使用材料和工艺流程变化不同而变化。 ?劳动过程——与生产工艺的劳动组织情况、生产设备布局、生产制度与作业人员体位和方式以及智能化的程度有关。 ?作业环境——作业场所的环境,如室外不良气象条件、室内厂房狭小、车间位置不合理、照明不良与通风不畅等因素。 ?按性质来说职业危害因素的分类: ?环境因素 ?物理因素——生产环境的主要构成因素。(高温、噪声、振动、高低气压、非电离辐射等) ?化学因素——生产过程中使用和接触到的原料、中间产品、成品这些物质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和废渣等都会对人体产生危害。(粉尘、烟尘、雾气、蒸气等) ?生物因素——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原料、辅料及在作业环境中都可存在的某些致病微生物和寄生虫,如炭疽杆菌、霉菌、布氏杆菌、森林脑炎病毒和真菌等。 ?其他因素 ?1.2 职业病 ?(1)概念:指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如接触铍引起的铍肺;氟导致的氟骨症;氯乙烯引起的肢端溶骨症;焦油沥青引起的皮肤黑变病等)?(2)法定职业病的4个基本条件: ?在职业活动中产生 ?接触职业危害因素 ?列入国家职业病范围 ?与劳动用工行为相联系 ?(3)职业性病损:由于预防工作的疏忽及技术局限性,使健康受到损害。包括工伤、职业病(包括职业中毒)及和有关工作有关的疾病。

?所以,职业病是职业病损的一种形式。 ?(4)职业病的分类(02.4.18《职业病目录》 10类115种) ?(5)生产性粉尘及尘肺病 ?生产性粉尘:指在生产过程中形成,并能长时间悬浮在空气种的固体微粒。(包括矽尘、煤尘、石棉尘) ?粉尘引起的职业危害(包括全身中毒性、局部刺激性、变态反应性、致癌性、尘肺。) ——尘肺最为严重,是我国工业生产种最严重的职业危害之一。02年列出的法定尘肺有13种,即矽肺、煤工尘肺、石墨尘肺、炭黑尘肺、石棉肺、滑石尘肺、水泥尘肺、陶工尘肺、铝尘肺、电焊工尘肺、铸工尘肺、其他尘肺。 ?(6)生产性毒物引起中毒 ?概念:生产过程种生产或使用的有毒物质。(如氯、溴、氨、一氧化碳、甲烷、电焊烟尘、水银蒸气、苯蒸气、悬浮于空气种的粉尘、烟、雾等。)?常见的职业中毒类型: ?金属及类金属中毒(如铅中毒、铍中毒、锰中毒等。) ?有机溶剂中毒(如苯中毒、正己烷中毒等。) ?刺激性气体中毒(如氯气、氮氧化物、氨气等。) ?窒息性气体中毒(如一氧化碳中毒) ?苯的氨基和硝基化合物中毒 (如三硝基甲苯、二硝基酚、三硝苯胺均可引起白内障;苯的氨基化合物有致癌作用。) ?高分子化合物中毒 (如氯乙烯、丙烯晴、已氰、二甲基甲酰胺等。) ?农药中毒(有机磷、有机氯、有机氮等。) ?(7)职业中毒的分类 ?急性中毒、慢性中毒、亚急性中毒 ?(8)物理性职业危害因素 ?噪声及噪声聋(噪声分空气动力噪声、机械性噪声、电磁性噪声)

职业病防治培训内容

职业病防治知识 一.职业病概念 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各国法律都有对于职业病预防方面的规定,一般来说,凡是符合法律规定的疾病才能称为职业病。在生产劳动中,接触生产中使用或产生的有毒化学物质,粉尘气雾,异常的气象条件,高低气压,噪声,振动,微波,X射线,γ射线,细菌接触粉尘,霉菌;长期强迫体位操作,局部组织器官持续受压等,均可引起职业病,一般将这类职业病称为广义的职业病。化验监测中心的特点是接毒接尘,其职业病预防与防治有其自身特点。 在化验室的生产过程当中,职业病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①生产性毒物中毒,如刺激性气体对人体鼻、眼、嘴、呼吸道的伤害,金属中毒,有机试剂或无机试剂中毒等一系列在化验分析中,由于接触生产性毒物发生的中毒,即称为职业中毒。;②加工过程中,尤其是破碎、筛分、细磨及球磨磨样等操作环节中所引起的粉尘、噪音对人体呼吸道、肺部及听觉上的伤害。 二.几类职业病的预防与处理 1.急性职业中毒的现场处理 吸入中毒的患者,应首先从中毒现场抢运到新鲜空气处,保持安静、保暖、解开衣扣和裤带,保持呼吸道畅通。经皮肤吸收中毒的患者,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服,用大量清水或解毒液彻底冲洗皮肤,要特别注意冲洗头发及皮肤皱褶处。经口中毒的患者及时催吐、洗胃、导泻,但强酸、强碱等腐蚀性毒物口服后不宜催吐、洗胃,可服牛奶、蛋清以保护胃粘膜。经抢救时要仔细检查,抓住重点。如果呼吸困难,应立即用氧气吸入。心跳呼吸停止者进行胸外心脏挤压术和对口人工呼吸。现场若备有特效解毒药品,要及时使用。经初步抢救后迅速转运到附近医院进一步抢救治疗。 2.中毒后的自救互救 当你发现突然有大量毒气散发时,要迅速戴上适合的防毒面具。如果身旁无个人防护用品,可拿湿毛巾、手帕或衣物包住口、鼻,并立即离开毒源向上风向跑。皮肤和眼睛受到毒物沾染时,迅速用清水彻底冲洗。接触大量毒物后,如感到不适,要及时找医生检查。 3.刺激性气体中毒处理 对眼和呼吸道、皮肤有刺激作用的有害气体或蒸气称为刺激性气体。其品种很多,有二氧化硫、硫酸及三氧化硫、硝酸及氮氧化物、盐酸、氟化氢、氯、光气、三氯化磷、三氯氧磷、氨、溴甲烷、氯化苦、硫酸二甲酯、二异氰酸甲苯酯、氯甲基甲醚、甲醛、丙烯醛、臭氧、氧化镉、羰基镍、硒化氢等。其中常见的有氯、氨、氮氧化物、光气、氟化氢、二氧化硫、三氧化硫、氯化氢等。预防刺激性气体中毒的关键:大多数刺激性气体中毒是由于意外事故或违反操作规程引起的。另一方面。设备跑、冒、滴、漏也是造成急性中毒事故的重要原因。因此,预防的重点是加强安全管理,防止跑、冒、滴、漏,杜绝意外事故。

职业病防治基础知识

职业病防治基础知识 截止2010年底,全国累计报告职业病749970例,其中尘肺病676541例,死亡149110例。仅2010年度新报告尘肺病23812例子,死亡679例。 一、职业病(occupational)的定义 职业病的构成要件: 1、患病主体是企业、事业单位或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 2、必须是在从事职业活动的过程中产生的; 3、必须是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职业病危害因素引起的; 4、必须是国家公布的职业病分类和目录所列的职业病。 职业病的分类 尘肺(13种) 职业性放射性疾病(11种) 职业中毒(56种) 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5种) 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3种) 职业性皮肤病(8种) 职业性眼病(3种) 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3种) 职业性肿瘤(8种) 其他职业病(5种) 职业病的特点

职业病的预防 职业病的预防遵循三级预防原则,即: ①一级预防,从根本上着手,使劳动者尽可能不接触职业性有害因素,或控制作业场所有害因素水平在卫生标准允许限度内。 ②二级预防,对作业工人实施健康监护、早期发现职业损害,及时处理、有效治疗、防止病情进一步发展。 ③三级预防,对已患职业病的患者积极治疗,促进健康。三级预防的关系是:突出一级预防,加强二级预防,做好三级预防。 二、职业病危害因素 (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定义 职业病危害因素(occupational hazards)是指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各种危害因素。 (二)、职业病危害因素 1、生产工艺过程:往往随着生产技术、机器设备、使用材料和工艺流程的变化而变化。 2、劳动过程:涉及针对生产工艺流程的劳动组织、生产设备的布局、作业者的操作体位和劳动方式,以及脑力和体力劳动比例等。 3、生产环境:既指作业场所环境,包括按工艺过程建立的室内作业环境和周围大气环境,以及户外作业的大自然环境。 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 1、化学因素 ?有毒物质:铅、汞、苯、一氧化碳等 ?生产性粉尘:如矽尘、石棉尘、煤尘等 2.物理因素 ?异常气象条件:如高温、高湿、低温 ?异常气压:如高气压、低气压 ?噪声、振动; ?非电离辐射:如可见光、紫外、红外、激光等

职业病防治相关知识

职业病防治相关知识内容 1、什么是职业病? 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2、我国法定的职业病种类有哪些? 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3、《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目的和意义? 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4、职业病防治工作的方针政策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5、什么是三同时制度? 建设项目的职业病防护设施所需费用应当纳入建设项目工程预算,并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6、劳动者应当在哪种医疗卫生机构进行职业病诊断? 用人单位所在地、本人户籍所在地或者经常居住地依法承担职业病诊断的医疗卫生机构。 7、发生或者可能发生急性职业病危害事故时,用人单位应当立即采取应急救援和 控制措施,并及时报告什么部门? 所在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 8、对遭受或者可能遭受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进行哪些措施? 及时组织救助、进行健康检查和医学观察。 9、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的内容? 劳动者的职业史、职业病危害接触史、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和职业病诊疗等有关个人健康资料。 10、职业健康监护中健康检查的种类有哪些? 职业健康监护健康检查分为五类: 上岗前检查; 在岗期间定期检查;

离岗时检查; 应急健康检查; 离岗后随访医学检查。 11、劳动者的职业健康检查结果,用人单位应当如何告知劳动者本人? 书面告知劳动者本人的职业健康检查结果。 12、职业健康检查费用由谁来承担? 用人单位。 13、用人单位对劳动者的职业卫生培训有哪两种形式? 上岗前的职业卫生培训和在岗期间的定期职业卫生培训。 14、用人单位对劳动者的职业卫生培训应当包括哪些内容? 普及职业卫生知识,督促劳动者遵守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规章和操作规程,指导劳动者正确使用职业病防护设备和个人似乎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 15、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含聘用合同)时,应当将与职业病危害相关的哪些内容如实告知劳动者,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不得隐瞒或者欺骗? 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等。 16、警示标示应当包含哪些内容? 设备性能、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安全操作和维护注意事项、职业病防护以及应急救治措施等内容。 17、对可能发生急性职业损伤的有毒、有害的工作场所,用人单位应当采取哪些措施? 设置报警装置,配置现场急救用品、冲洗设备、应急车里通道和必要的泄险区。 18、用人单位应当采取哪些职业病防治管理措施? 设置或者指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者组织,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职业卫生管理人员,负责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 制定职业病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 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和劳动者健康监护档案; 建立、健全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及评价制度; 建立、健全职业病危害是故应急救援预案。

特种作业和常见职业危害的预防

特种作业和常见职业危害的预防 1特种作业人员的规定 特种作业是指容易发生人员伤亡事故,对操作者本人、他人及周围设施的安全有重大危害的作业。国家有关文件规定: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接受与本工种相适应的、专门的安全技术培训,经安全技术理论考核和实际操作技能考核合格,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证后,才能持证上岗作业。 国家规定的特种作业有17类:(1)电工作业;(2)金属焊接、切割作业;(3)超重机械(含电梯)作业;(4)企业内机动车辆驾驶;(5)登高架设作业;(6)锅炉(含水质化验)作业;(7)压力容器作业;(8)制冷作业;(9)爆破作业;(10)矿山通风作业;(11)矿山排水作业;(12)矿山安全检查作业;(13)矿山提升运输作业;(14)采掘作业;(15)矿山救护作业;(16)危险物品作业;(17)经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批准的其他作业。 劳动者必须接受安全技术培训,并通过安全技术理论考试和实际操作技能考核之后,才能获得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然后才能从事特种工作。 2职业病的种类 职业病是指劳动者在工作中,因为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引起的疾病。引发职业病的有害因素包括:各种有害的化学、物理、生物因素以及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其他有害因素。

职业病包括10大类共115种,即职业中毒(铅、汞中毒等56种;尘肺矽肺、煤尘肺等13种);职业性放射性疾病(放射性皮肤病、肿瘤等11种);物理因素职业病(放射性疾病、高原病、航空病等5种);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炭疽等3种);职业性皮肤病(接触性皮炎等8种);职业性眼病(职业性白内障等3种);职业性耳、鼻、喉病3种(噪声聋和铬鼻病);职业性肿瘤(石棉所致肺癌、联苯胺所致膀胱癌、苯所致白血病等8种);其他职业病(职业性哮喘等5种)。 易患职业病的就业者有煤矿工人、建筑工人、纺织工人、炼钢工人等。矿山、纺织厂、化工厂、农药厂、制革厂等通常是很容易诱发职业病的地方。各种尘肺病则是最主要的职业病,70%以上的职业病与此有关。 3预防职业病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预防法》中规定:容易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在成立的时候应当具备符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设立条件。除此之外,工作场所还应当符合以下职业卫生要求:(1)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强度或者浓度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2)有与职业病危害防护相适应的设施; (3)生产布局合理,符合有害与无害作业分开的原则; (4)有配套的更衣间、洗浴间、孕妇休息间等卫生设施; (5)设备、工具、用具等设施符合保护劳动者生理、心理健康的要求;

公司职业病危害防治宣传教育培训制度示范文本

公司职业病危害防治宣传教育培训制度示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公司职业病危害防治宣传教育培训制度 示范文本 使用指引:此管理制度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1.目的 为了提高公司员工的安全防范意识和防范技能,预 防、控制和消除职业危害,保护劳动者的健康,根据《中 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 管理暂行规定》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直接接触存在职业危害因素岗位工种的 本公司员工,以及在本公司从事相关职业病防治、安全生 产的管理人员。 3.职责和权限 公司总经理负责审批职业健康宣传教育培训计划和所

需经费并监督实施,由公司安环部负责培训工作的具体实施。 4.教育培训内容 公司各岗位相关职业健康知识、岗位危害特点、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职业健康、岗位安全操作规程、防护措施的保养及维护注意事项、防护用品使用要求、职业危害防治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等。具体包括: ①国家安全生产职业危害防治方针、政策和有关安全生产职业危害防治的法律、法规、规章及标准。 ②安全生产管理基本知识,安全生产技术、安全生产专业知识。 ③重大危险源管理、重大事故防范、应急管理和救援组织以及事故调查处理的有关规定。 ④职业危害及其预防措施。

职业危害防治基础知识(正式版)

文件编号:TP-AR-L9921 In Terms Of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It Is Necessary To Form A Certain Guiding And Planning Executable Plan, So As To Help Decision-Makers To Carry Out Better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s. (示范文本) 编订: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 职业危害防治基础知识 (正式版)

职业危害防治基础知识(正式版) 使用注意:该安全管理资料可用在组织/机构/单位管理上,形成一定的具有指导性,规划性的可执行计划,从而实现多角度地帮助决策人员进行更好的生产与管理。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 1、引起职业病常见的有毒物质和粉尘有哪些? 氨、苯、苯胺、丙烯腈、氯、二氧化氮、汞、氟 化氢、焦炉逸散物、硫化氢、氯乙烯、锰化合物、硝 基苯、一氧化碳、铅及其化合物、水泥粉尘、电焊粉 尘、铸工粉尘等。 2、有毒物品是否能对劳动者造成危害? 主要取决于作业条件:接触的机会。作用的强度 和人的因素。 3、有毒物品对劳动者造成什么危害?

引起劳动者职业中毒。后果能使劳动者致死、致伤、致畸、致突变、致癌和致子代效应。 4、有毒物品主要通过什么途径进入人体的? 三个途径:呼吸道、皮肤和消化道。 5、职业危害防治的法律法规有哪些?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江苏省安全生产条例》等。 6、劳动者如何保护自己的职业健康权益? 通过学习《职业病防治法》,明确自己所履行的义务:了解相关的职业病防护知识;自觉遵守企业制定的各项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自觉并正确

职业病危害防治知识培训试题库完整

职业健康培训题库 一、判断题 1、《煤矿安全规程》规定,井下空气中一氧化碳浓度不得超过24ppm。 (√) 2、《煤矿作业场所职业危害防治规定(试行)》不适合煤矿地面作业场所。 (×) 3、《职业病防治法》规定,劳动者被诊断患有职业病,但用人单位没有依法参加工伤社会保险的,其医疗和生活保障由最后的用人单位承担。 (√) 4、采掘工作面的空气温度超30℃,机电设备硐室的空气温度超过34℃时,必须停止作业。 (√) 5、采煤防尘的主要技术措施包括煤层注水、采空区灌水防尘、机采工作面防尘等。 (√) 6、尘肺病的发生与工人接触矿尘的时间长短没有关系。 (×) 7、尘肺是长期吸入生产性无机粉尘所致的以肺组织纤维化为主的一类全身疾病的统称。 (√) 8、存在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每年至少进行一次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 (√) 9、对从事接触职业危害作业劳动者,煤矿企业应当按照《煤矿作业场所职业危害防治规定试行》的规定组织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和医学随访,并将检查结果如实告知从业人员。 (√) 10、对患有职业禁忌、未成年人、女职工,不得安排其从事禁忌范围的工作。 (√) 11、对已确诊的职业病人,应及时进行伤残等级鉴定,并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工伤赔偿。 (√) 12、对遭受或者可能遭受急性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及时组织救治并承担相关费用。 (√) 13、发现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不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必须停产整顿,经治理后获得允许,方可重新作业。 (×) 14、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可导致肺组织纤维化,最终导致尘肺病。 (√) 15、根据振动作用于人体的部位和传导方式,可将生产中振动分为局部振动和全身振动。 (√) 16、呼吸性粉尘是指能被吸入人体呼吸系统的悬浮粉尘。 (×) 17、建设项目的职业病防护设施所需费用应当纳入建设项目工程预算。 (√) 18、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前,建设单位应当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 19、建设项目竣工验收时,其职业病防护设施经卫生行政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投人正式生产和使用。 (√) 20、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应当由依法取得相应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承担。 (√) 21、进行爆破时,使用水炮泥可以有效的达到防尘的目的。 (√) 22、井下防尘的主要措施是以湿式作业,并加强通风。 (√) 23、井下煤仓放煤口、溜煤眼放煤口、输送机转载点和卸载点,以及地面筛分厂、破碎车间、带式输送机走廊、转载点等地点,都必须安设喷雾装置或除尘器,作业时进行喷雾降尘或用除尘器除尘。 (√) 24、掘进机的内喷雾装置使用水压不得低于4MPa,外喷雾装置使用水压不低于1.5MPa。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