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蛋白质教学设计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蛋白质教学设计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蛋白质教学设计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新教材把实验安排在学习蛋白质、糖类和脂质等知识内容之前,一方面为接下来的学习各类有机物奠定感性认识基础,另一方面,由于实验内容的设置上注重学生对材料的选择,对检测结果的预期和实验方案的设计,因此有利于培养了学生的实验探究的能力,为以后各章节的探究性实验的顺利开展搭建了一个较高的起点。

2、教学目标

(1)知识:

①尝试用化学试剂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②推断组织液中有机物的种类和大致含量

(2)能力:

①学习实验探究的方法

②初步掌握评价和报告实验结果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严谨认真合作学习敢于质疑善于反思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原理和方法。

难点:实验所用材料多,试剂种类和使用方法多,课堂容量大。

突破:面对全体学生,做好充分的准备:材料仪器准备,学生的情感和知识准备。课堂上发挥小组长的协助管理作用,合理有序地组织教学。

二、学情分析

1、学生的思维水平、学习能力已经发展到较高阶段,乐于并有能力接受自主探究的学习模式。

2、感兴趣,有实验操作的基础。

3、材料试剂多,任务繁重,合作学习显得尤为重要。

三、教法学法

1、学法:任务驱动,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分享交流。

2、教法:组织者,引导者,注意生成性问题的再探究。

四、教学过程

1、实验动员,知识准备

教师:介绍有关实验原理和检测方法(见板书)

学生:讨论交流,合作学习(讨论题见板书)

2、创设情景,任务驱动

提供ABCD四种未知组织液,(梨汁、马铃薯匀浆、豆浆、花生种子匀浆)

假设每个同学是一个营养师或检验员……如何准确检测出未知组织液各含哪种物质?

你要选择哪些实验器材和试剂?

3、作出预测设计实验

(1)先预测,再检测。

(2)设计记录表格,记录预测和实测结果。

4、分组探究,自主学习

小组长:组织分工,材料仪器的分配和管理。

组员:选择其中一种组织液分别用四种试剂进行检测。根据特定的颜色反应尝试分析其中有机物的种类,比较各种有机物的含量。

注意生成性问题的再探究(再探究课题见板书)

教师:不直接解疑,鼓励设计实验进行再探究

5、成果交流,评价反思

实验反思:预测与实测相符?

小组间的异同?

存在问题?

教师公布答案,并作出恰当的评价:

(1)实验纪录表格的设计、实验结果和推论

(2)自主学习和合作能力

(3)创新思维和能力

6、拓展延伸,学以致用

讨论:

今天检测的生物材料中有机物的种类,含量一样吗?对你选择食物有什么启发?

依据课程的基本理念,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学以致用。

五、教学反思

1、以“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完整性”为课堂教学的四个基本维度,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指导,侧重科学方法教育。

2、注重培养自疑自析的能力,“教为了不教”。

3、发挥小组长的协助作用。

4、试剂用量的差异,影响对实验结果的推断。

5、探究、创新能力的培养与课时的安排矛盾。

花生

马铃薯

大豆

苹果

来自那种

生物材料

+ + + + + + - -D - -

+ + + ++ +C + +

+ + + + - -B - -

- - + -+ +A 脂肪淀粉蛋白质还原糖

板书设计: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一、实验原理( )+( ) ( )

二、材料用具(略)

三、方法步骤:

1、检测还原糖

2、检测脂肪

待测组织样液2ml

斐林试剂1ml (甲液、乙液等量混合)

50-65水浴加热2min

观察

花生子叶薄片l

染色(苏丹Ⅲ试剂2-3滴3min)

洗浮色(蒸馏水1滴)

观察

3、检测蛋白质

待测组织样液2ml

双缩脲试剂先加A 液1ml

后加B液4滴

观察

4、检测淀粉

待测组织样液2ml

碘液2滴

观察

四、设计记录表格(建议以生物材料、化学试剂、实验结果、实验结论四项内容列表比较)

五、交流讨论

1、用绿色叶片可做还原糖检测实验吗?

2、豆浆(或牛奶)里含有糖类、脂肪吗?可用做糖类、脂肪检测实验吗?

六、进一步再探究

1、加热后的豆浆(或牛奶)能与双缩脲试剂起颜色反应吗?

2、斐林试剂可用做蛋白质检测实验吗?

3、加入双缩脲试剂A液与B液顺序改变,情况怎么样?

4、还原糖检测的斐林试剂甲液、乙液与材料分隔开加入,情况怎么样?

(提示:甲液——苹果汁——乙液;乙液——苹果汁——甲液)

七、评价建议

从正确选择材料、试剂、规范操作、现象明显、真实地记录结果五项内容进行评价,各项20分。

高考生物必考教材实验(二)——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高考必考教材实验(二)——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国考5年1考) (全国卷:2017全国卷Ⅰ;地方卷:2018北京、海南卷;2017江苏卷;2016江苏、海 南卷;2015江苏、广东卷) 【师说考问】 考问1 (科学探究)本实验的实验方案如何? 1.实验原理(连线 ) 2.实验步骤 (1)还原糖的检测 选材:含糖量较高、白色或近于白色的植物组织 ↓ 制备组织样液????? 制浆↓过滤(用一层纱布)↓取液 ↓ 颜色反应 ↓ 结论:组织样液中有还原糖 (2)脂肪的检测 方法一:花生种子匀浆+3滴苏丹Ⅲ染液→橘黄色 方法二: 取材花生种子(浸泡)将子叶切成薄片 ↓ 制片????? ①取最理想的薄片②滴2~3滴苏丹Ⅲ染液染色3 min ③去浮色(1~2滴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溶液)④制成临时装片(1滴蒸馏水,加盖玻片) ↓

观察:先在低倍镜下寻找到已着色的圆形小颗粒,再用高倍镜观察,花生子叶切片中有橘黄色颗粒 ↓ 结论:花生种子的子叶中有脂肪存在 (3)蛋白质的检测 选材与制备? ???? 鲜肝提取液或蛋清稀释液黄豆浆滤液 ↓ 颜色反应 ↓ 结论:组织样液中存在蛋白质 特别提醒 (1)鉴定非还原糖(如蔗糖)时:如果与斐林试剂混合,水浴加热后的现象不是无色,而是 浅蓝色[Cu(OH)2的颜色]。 (2)脂肪鉴定现象观察时 ①若要观察被染色的脂肪颗粒,则使用显微镜。 ②若要通过溶液颜色变化,则不必使用显微镜。 (3)蛋白质鉴定时 ①若用大豆作材料,必须提前浸泡。 ②若用蛋清液作材料,必须稀释,防止其黏在试管上不易刷洗。 考问2 鉴定还原糖时使用的斐林试剂为何要现配现用? 提示:因为斐林试剂很不稳定,容易产生蓝色的Cu(OH)2沉淀,所以应将甲液和乙液分别保存,使用时现配现用。 考问3 鉴定蛋白质时,加入试剂B 后,如果没有产生紫色反应,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可能加入的双缩脲试剂B 过量,CuSO 4在碱性溶液中生成大量的蓝色Cu(OH)2絮状沉淀,会遮蔽实验中所产生的紫色,影响观察结果。 【实验归纳】 1.区分斐林试剂与双缩脲试剂的“一同三不同” 2.三类有机物检测在操作步骤上的“三个唯一” (1)唯一需要加热——还原糖检测,且必须水浴加热,不能用酒精灯直接加热。若不加热,则无砖红色沉淀出现。 (2)唯一需要显微镜——脂肪检测。 (3)唯一使用酒精——脂肪的鉴定,实验用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洗去浮色。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蛋白质教学设计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的教学设计 阳春市第一中学何方炎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新教材把实验安排在学习蛋白质、糖类和脂质等知识内容之前,一方面为接下来的学习各类有机物奠定感性认识基础,另一方面,由于实验内容的设置上注重学生对材料的选择,对检测结果的预期和实验方案的设计,因此有利于培养了学生的实验探究的能力,为以后各章节的探究性实验的顺利开展搭建了一个较高的起点。 2、教学目标 (1)知识: ①尝试用化学试剂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 ②推断组织液中有机物的种类和大致含量 (2)能力: ①学习实验探究的方法 ②初步掌握评价和报告实验结果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严谨认真合作学习敢于质疑善于反思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的原理和方法。 难点:实验所用材料多,试剂种类和使用方法多,课堂容量大。 突破:面对全体学生,做好充分的准备:材料仪器准备,学生的情感和知识准备。课堂上发挥小组长的协助管理作用,合理有序地组织教学。 二、学情分析 1、学生的思维水平、学习能力已经发展到较高阶段,乐于并有能力接受自主探究的学习模式。 2、感兴趣,有实验操作的基础。 3、材料试剂多,任务繁重,合作学习显得尤为重要。 三、教法学法 1、学法:任务驱动,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分享交流。 2、教法:组织者,引导者,注意生成性问题的再探究。 四、教学过程 1、实验动员,知识准备 教师:介绍有关实验原理和检测方法(见板书) 学生:讨论交流,合作学习(讨论题见板书) 2、创设情景,任务驱动 提供一种水果组织(苹果),学生自带一样自己感兴趣的组织进行检测。

假设每个同学是一个营养师或检验员……如何准确检测出组织液各含哪种物质? 你要选择哪些实验器材和试剂? 3、作出预测设计实验 (1)先预测,再检测。 (2)设计记录表格,记录预测和实测结果。 4、分组探究,自主学习 小组长:组织分工,材料仪器的分配和管理。 组员:对提供的一种组织液和自带的组织用相应试剂进行检测。根据特定的颜色反应尝试分析其中有机物的种类,比较各种有机物的含量。 注意生成性问题的再探究(再探究课题见板书) 教师:不直接解疑,鼓励设计实验进行再探究 5、成果交流,评价反思 实验反思:预测与实测相符? 小组间的异同? 存在问题? 教师公布答案,并作出恰当的评价: (1)实验纪录表格的设计、实验结果和推论 (2)自主学习和合作能力 (3)创新思维和能力 6、拓展延伸,学以致用 讨论: 今天检测的生物材料中有机物的种类,含量一样吗?对你选择食物有什么启发? 依据课程的基本理念,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学以致用。 五、教学反思 1、以“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完整性”为课堂教学的四个基本维度,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指导,侧重科学方法教育。 2、注重培养自疑自析的能力,“教为了不教”。 3、发挥小组长的协助作用。 4、试剂用量的差异,影响对实验结果的推断。 5、探究、创新能力的培养与课时的安排矛盾。 板书设计: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 一、实验原理()+()()

检测生物组织中糖类

《检测生物组织中糖类、脂肪和蛋白质》说课稿 开鲁县蒙古族中学赵跃 各位评委:大家好! 今天,我要说课的课题是《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首先,是教材分析,本实验是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模块第2章第一节的内容,是学习高中生物的第一个探究性实验。首先,我来说一下新旧教材的特点:本实验在旧人教版中是属于验证性实验,实验材料、实验程序和实验结果都已告知,只要求学生按照既定的程序来操作验证,不能充分体现学生的探究精神;而新人教版是属于探究性实验,要求学生材料自选,实验方案未具体设定,因此给学生留有很大的探究空间,充分体现学生是课堂的主体。 同时通过本实验可以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科学实验探究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以后各章节的探究性实验打下了一定的基础;所以学好这节课是非常有必要。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对教材的分析,我将本实验内容制定如下的三维教学目标: ⑴知识目标:掌握实验原理和试剂的使用;学会探究不同细胞中有机物的种类及含量 ⑵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具有实验探究能力及表达交流能力 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相互合作,严谨仔细,尊重事实,善于反思,敢于质疑的科学精神。 再根据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认知结构,制定如下的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⑴有机物的检测原理、材料的选择和试剂的使用。 ⑵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实验探究能力。 教学难点:实验个数多、课堂容量大,课时紧 下面分析一下学生的情况: 生活背景:我们的周围,糖尿病和肥胖患者逐渐增加,报纸、网络等媒体对患者饮食众说纷纭。学生内心本身就有很强的探究欲望。 素质背景:高一的学生很活跃,好奇心也很强,对实验非常感兴趣。而且我校部分学生在初中时就学会试剂的配制、实验的操作也能够很好的完成。但是,由于条件有限,部分农村学生在初中阶段从有接触过手实验操作,因此,学生动手能力差异较大。 为了能较好的突破教学重难点,我采用支架式教学方法: 支架式教学(scaffolding instruction):是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一种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来源于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斯基的“最邻近发展区”理论。它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掌握而构建的教学方法。 接下来再具体谈谈我的设计思路: 这个实验我是分为课前、课堂和课后三个环节进行开展教学。 首先,说一下我的课前准备。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我在课前针对不同的学生设计了不同的问题: 1、要求学生完成两张知识卡片:比较四种有机物的检测原理和斐林试剂与双缩脲的异同点; 2、网上搜集资料:有关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物化性质及鉴定方法。 3、是要求学生进行思考,怎样去设计一个实验记录表格,把实验结果记录下来。对于前两个问题要求全部学生都要完成,但对于第三问题只是要求有能力的同学继续去完成。通过这个环节,从而能调动学生的内需力,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精神,学生会自主的去研究实验原理、方法和步骤。 下面。重点说一下我的教学过程。首先我向同学展示几张明星照片和一些统计数据,说明肥胖患者剧增,并带来一些健康隐患。现在同学面前已摆放了一些家中常吃的食物,假设你是一个检测员,从事组织样液的检测工作,如何才能准确检测出你手中材料有什么成分?并能指导我们健康饮食。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探究欲望,促使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接下来是通过问题引导的方法,来指导学生进行设计实验。 首先是实验原理的确定。抛出问题思考1:我们知道,物质都有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本实验能否通过物理性质如:气味、颜色、粘性和甜味来检测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学生结合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思考后,会有一定的答案:不可以。比如糖类:没有气味和颜色的物质不一定是糖类,比如水;不甜和不黏手的物质也不一定就不是

(完整版)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练习题

1.鉴定可溶性还原糖、蛋白质、脂肪所用实验材料较合理的一组是() A.韭菜叶、豆浆、大豆B.梨、鸡蛋清、花生子叶 C.西瓜、花生子叶、大豆D.番茄、豆浆、花生子叶 2.下列有关颜色反应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成熟番茄和成熟西瓜均含有较多的果糖和蔗糖等还原糖,但不适合用于还原糖的鉴定实验B.利用花生的组织样液或组织切片进行脂肪鉴定实验时,需用显微镜才能观察到相应的颜色C.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作用,颜色变化为浅蓝色→紫色,该过程不需要水浴加热处理 D.还原糖鉴定实验中,应向组织样液中先加入斐林试剂甲液,后加入乙液 3.表格是某同学探究不同材料中还原糖含量高低的实验。下列是对结果的分析,错误的是 试管1 试管2 试管3 试管4 苹果提取液 2 mL 雪梨提取液 2 mL 白菜提取液 2 mL 蒸馏水 2 mL 斐林试剂 1 mL 1 mL 1 mL 1 mL 水浴加热砖红色很深砖红色深砖红色较浅无砖红色 C.试管4中溶液为无色D.试管1~3中,溶液颜色渐变成砖红色 4.现提供可配制斐林试剂的溶液:甲液(0.1 g/mL NaOH溶液)、乙液(0.05 g/mL CuSO4溶液)、以及蒸馏水,如果充分利用上述试剂及必需的实验用具,可灵活性地鉴别出下列哪些物质() ①葡萄糖②乳糖③胃蛋白酶④RNA A.只有①B.①和②C.①和③D.②、③和④ 5.下列有关生物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用双缩脲试剂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蛋白质,不能用煮过的豆浆做实验材料,因为蛋白质已经变性 B.甘蔗含有较多的糖,可用于进行可溶性还原糖的鉴定 C.许多土壤动物身体微小且有较强的活动能力,可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进行采集、调查 D.调查古树木、蝗虫的幼虫、某种蛇的种群密度,通常采用样方法6.判定从植物体榨出的白色液体是否含有脂肪、酵母菌酒精发酵是否彻底、提取的DNA是否 被DNA酶污染、酪蛋白是否充分水解成氨基酸,依次选择的试剂是 ①苏丹III染液② 2 () Ca OH③斐林试剂④双缩脲试剂⑤二苯胺 A.①③⑤④ B.①②⑤⑤ C.①②④⑤ D.①③④⑤ 7.下列实验中所用试剂错误 ..的是()A.在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使用醋酸洋红溶液使染色体着色 B.在提取叶绿体色素实验中,使用丙酮提取色素 C.在DNA的粗提取与鉴定实验中,使用氯化钠溶液析出DNA D.在蛋白质的鉴定实验中,使用苏丹Ⅲ染液鉴定蛋白质 8.将小麦种子分别置于20℃和30℃培养箱中培养4天,依次取等量的萌发种子分别制成提取液Ⅰ和提取液Ⅱ。取3支试管甲、乙、丙,分别加入等量的淀 粉液,然后按下图加入等量的提取液和蒸馏水,45℃水浴保温5分钟,立即 在3支试管中加入等量裴林试剂并煮沸2分钟,摇匀观察试管中的颜色。结 果是() A.甲呈蓝色,乙呈砖红色,丙呈无色 B.甲呈无色,乙呈砖红色,丙呈蓝色 C.甲、乙皆呈蓝色,丙呈砖红色 D.甲呈浅砖红色,乙呈砖红色,丙呈蓝色 9.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三种有机物的鉴定实验中,以下操作错误的 是() A.可溶性还原糖的鉴定,可用酒精灯直接加热产生砖红色沉淀 B.只有脂肪的鉴定需要使用显微镜 C.用双缩脲试剂检测蛋白质不需要加热 D.使用斐林试剂和双缩脲试剂最好是现配现用 10.检验苹果中是否有还原性糖,可以选用的试剂是()A.碘液B.苏丹Ⅲ染液C.双缩脲试剂D.斐林试剂 11.下列关于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A.将在蔗糖溶液中已发生质壁分离的洋葱表皮细胞转到更高浓度的蔗糖溶液中,则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B.将斐林试剂加入到蔗糖溶液中,加热后出现砖红色沉淀 C.将肝脏研磨液煮沸冷却后,加入到过氧化氢溶液中立即出现大量气泡 D.将双缩脲试剂加入到蛋清稀释液中,溶液变成紫色

生物组织中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检测

洪湖市高一生物检测题 《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的鉴定》 命题人:洪湖二中王荣审题人:吴东方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 鉴定还原糖、脂肪、蛋白质所用的试剂和所出现的颜色分别是()A.斐林试剂(砖红色)、双缩脲试剂(紫色)、苏丹Ⅲ染液(橘黄色)B.双缩脲试剂(紫色)、斐林试剂(砖红色)、苏丹Ⅲ染液(橘黄色)C.苏丹Ⅲ染液(橘黄色)、双缩脲试剂(紫色)、斐林试剂(砖红色)D.斐林试剂(砖红色)、苏丹Ⅲ染液(橘黄色)、双缩脲试剂(紫色)2.鉴定蛋白质时,事先留出一些黄豆组织样液,主要目的是( ) A. 重复两次,结果准确 B.与加入双缩脲试剂后的颜色作对照 C. 再用于还原糖的鉴定 D.失败后还可重做 3.医院确认糖尿病的常用方法及结果是( ) A. 加入新制的Cu(OH)2,出现红色 B.加入碘—碘化钾溶液,出现蓝色 C. 加入苏丹Ⅲ溶液,出现橘黄色 D.加入碘—碘化钾溶液,出现淡黄色 4.用苏丹Ⅲ染液检验脂肪,脂肪颗粒被染成红色,但要立即观察,否则脂肪颗粒将溶解.能溶解脂肪颗粒的是( ) A. 染液中的苏丹Ⅲ B. 染液中的酒精 C. 染液中的水分 D. 染色反应中的热量 5. 与硫酸铜溶液在碱性环境中反应能显出紫色的物质是( ) A. 淀粉 B. 脂肪 C. 蛋白质 D.核酸 6.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双缩脲试剂A是为反应提供碱性环境 B.在花生子叶薄片上滴加50%酒精是为了溶解组织中的油脂 C.所有的蛋白质均可与双缩脲试剂发生颜色反应 D.苏丹Ⅳ可用来鉴定生物组织中的脂肪 7.下列糖类中属于可溶性还原糖的是:①葡萄糖②淀粉③纤维素④蔗糖⑤果糖⑥麦芽糖()

高中化学第二十四讲糖类油脂蛋白质学业水平测试新人教必修

第二十四讲 糖类、油脂、蛋白质 测试内容 测试要求 考情追踪 1. 知道糖类、油脂、蛋白质的组成和主要性质 A 2016、2017(选) 2. 认识糖类、油脂、蛋白质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B Ⅰ 2016、2017(选) 一、 基本营养物质的化学成分 营养物质主要包括: 、 、 、 、 、 。 葡萄糖分子式: 。 葡萄糖、果糖互为 ;蔗糖、麦芽糖互为 。 淀粉、纤维素不互为同分异构体,它们都是混合物,原因是 。 二、 糖类、油脂、蛋白质的性质 1. 葡萄糖的特征反应 (1) 葡萄糖与新制Cu(OH)2悬浊液在加热条件下反应有 沉淀。 (2) 葡萄糖与银氨溶液在加热条件下反应有 产生。 注意:新制Cu(OH)2和银氨溶液都必须是 性的。 应用:鉴别葡萄糖。 2. 淀粉的特征反应 在常温下,淀粉遇 变蓝色。 应用:可用碘单质来检验淀粉的存在,也可用淀粉检验单质碘的存在。 3. 糖类、油脂、蛋白质的水解反应 (1) 糖类的水解 蔗糖的水解反应: 。 淀粉(或纤维素)的水解反应: 。 (2) 油脂的水解反应 油脂+水 + 油脂+氢氧化钠――→△ +甘油 说明: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叫做皂化反应。工业上常用此反应制取肥皂。 (3) 蛋白质的水解: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是 。 氨基酸分子中含有碱性基氨基( )和酸性基羧基( ),氨基酸呈 。 天然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都是 。

一、糖类的注意点 糖类中的单糖、二糖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但淀粉、纤维素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单糖如葡萄糖不能水解成更简单的糖,二糖、多糖一定条件下均能发生水解反应。 二、油脂的注意点 油脂的相对分子质量较大,但不能称为高分子化合物,油脂属于酯类化合物,可以发生酯的相关反应如水解。 三、蛋白质的性质 (1) 蛋白质在水中的溶解性不同,有的难溶于水,如丝、毛等,有的能溶于水,如鸡蛋白等。 (2) 盐析。向蛋白质溶液中加入某些浓的无机盐(如Na2SO4、(NH4)2SO4等)溶液后,可以使蛋白质凝聚而从溶液中析出,这种作用叫作盐析,是可逆过程,属于物理变化,利用该性质,可提纯和分离蛋白质。 (3) 变性。蛋白质在强酸、强碱、重金属盐、酒精、甲醛、紫外线、X射线等作用下,均能发生变性。变性是不可逆过程,属于化学变化。 (4) 颜色反应。某些蛋白质遇浓硝酸变黄色,利用这一性质可以鉴别某些蛋白质。 (5) 灼烧蛋白质时,会产生烧焦羽毛气味,利用这一性质可以鉴别蛋白质。 (6) 酶是一类特殊的蛋白质,具有高效催化作用。 【例1】(2017届启东中学模拟)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用银氨溶液检验某病人是否患糖尿病 B. 在植物油中滴入溴水,溴水褪色 C. 酶不属于蛋白质 D. 在鸡蛋白溶液中滴入浓硝酸,微热会产生黄色物质 笔记: 【例2】(2017届盐城中学模拟)向糖尿病患者的尿液(含葡萄糖)中加入一种试剂并加热,产生砖红色沉淀。该试剂可能是( ) A. 银氨溶液 B. 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 C. 淀粉溶液 D. 乙醇溶液 笔记: 1. (2017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蛋白质是人类必需的营养物质。下列食物中富含蛋白质的是( ) A. 面包 B. 米饭 C. 牛肉 D. 蔬菜 2. (2016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在化学魔术中,一张白纸在用碘溶液喷洒后会呈现出蓝色字迹,其奥秘在于这张白纸曾用一种“隐形墨水”书写过。该“隐形墨水”为( ) A. 食盐水 B. 白醋 C. 淀粉溶液 D. 蔗糖溶液

高考化学第一轮总复习试卷--糖类-油脂-蛋白质

高考化学第一轮总复习试卷(十六) 糖类油脂蛋白质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把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铜溶液加入到某病人的尿液微热,如果观察到红色沉淀说明尿液中有() A.食醋B.白酒C.食盐D.葡萄糖 2.以葡萄糖为原料经一步反应不能得到的是() A.乙醇B.葡萄糖酸钙C.已六醇D.五乙酸葡萄糖酯3.下列“油”中属于酯类的是() ①豆油②酱油③牛油④甘油⑤重油⑥硝化甘油 A.①③⑥B.②④⑤C.①③④D.③⑤⑥ 4.从食品店购买的蔗糖配成溶液,做银镜反应试验,往往能得到银镜,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蔗糖本身有还原性 B.蔗糖被还原 C.实验过程中蔗糖发生水解 D.在生产和贮存过程中蔗糖有部分水解 5.某期刊封面上有如图16-1所示的一个分子的球棍模型图。图中“棍”代表单键或双键或三键。不同颜色的球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该模型图可代表一种() A.卤代羧酸B.酯 C.氨基酸D.醇钠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题为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的给2分,选两个都正确的给4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为0分) 6.为了鉴别某白色纺织品的万分是蚕丝还是“人造丝”,可选用的方法是() A.利用焰色反应B.滴加浓硫酸 C.滴加酒精D.灼烧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是氨基酸 B. 4 CuSO溶液会使蛋白质发生变性 C.凡含有“———”的化合物均为蛋白质 D.浓 3 HNO会使某些蛋白质变黄 8.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天然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都是α-氨基酸 B.通过盐析作用析出的蛋白质再难溶于水 C.蛋白质溶液能发生丁达尔现象 D.蛋白质溶液中的蛋白质能透过半透膜 9.下列变化过程不可逆的是() A.酯在酸性条件下的水解B.蛋白质的变性 C.醋酸的电离D.硫化铝投入水中 10.四种化合物:① 3 NaHCO、② 3 ) (OH Al、③S NH 2 4 ) (、④ | 2 2 NH COOH CH--, 其中跟盐酸和溶液都反应的是() A.只有②④B.只有①②C.只有①②③D.①②③④11.将淀粉浆和淀粉酶的混合物放在玻璃纸袋中,扎好袋口,浸入流动的温水 中。相当一段时间后,取袋内液体分别与碘水、新制 4 CuSO(加热)和浓 3 HNO(微热)作用,其现象分别是() A.显蓝色,无现象,显黄色B.显蓝色,红色沉淀,无现象 C.无现象,变黑色,显黄色D.无现象,红色沉淀,无现象 12.克隆生命体的关键技术之一是找到一些特殊的酶,它们能激活普通体细胞使之像生殖细胞一样发育成个体,下列有关酶的说法错误的是()A.酶是具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质

糖类,蛋白质练习及答案

糖类、油脂、蛋白质练习 一、选择题: 1、葡萄糖作为单糖的基本依据是(B ) A、它具有较小的相对分子质量 B、它不能水解成更简单的糖 C、它所含有的碳原子数很少 D、它是一种结构简单的多羟基醛 2、跟葡萄糖具有不同最简式的是(D ) A、甲醛 B、乙酸 C、甲酸甲酯 D、丙烯酸 3、下列对葡萄糖叙述中正确的是(BD ) A、能被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氧化 B、能发生水解反应放出热量 C、能发 生酯化反应D、是白色晶体,难溶于水 4、根据你学过的糖类的结构特点,下列物质属于糖类的是(C) A、HC=O B、COOH C、CHO D、CH2OH ∣∣∣∣ CH2 CH2 CHOH CHOH ∣∣∣∣ CHO COOH CHOH CH2OH ∣ CH2OH 5、在下列反应中,葡萄糖被还原的是(B ) A、发生银镜反应 B、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己六醇 C、在体内转变成CO2和H2O D、与乙酸反应生成五乙酸葡萄糖酯 6、可以把乙醛、乙醇、乙酸、丙三醇和葡萄糖五种溶液区别开来的一种试 剂是( B ) A、银氨溶液 B、新制Cu(OH)2悬浊液 C、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D、溴水 7、医院里检验糖尿病患者的方法是在病人的尿液中加入某种试剂后加热, 观察其现象,则加入的试剂是( B ) A、银氨溶液 B、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 C、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D、溴水 8、有四种物质:①CH2=CHCH2OH ②CH3CH2COOH ③CH2=CHCOOH ④葡萄糖,其中 既能发生酯化反应,又能发生加成反应,还能和新制Cu(OH)2反应的是( B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9、下列各组混合物,不论三者以什么比例混合,只要总质量一定,完全燃 烧时生成CO2的质量也一定的是(CD ) A、乙炔、苯、丙炔 B、乙醇、甲酸、乙酸 C、甲醛、乙酸、葡萄糖 D、丙烯、乙烯、2-戊烯 10、下列实验事实能用同一原理解释的是( C ) A、SO2、Cl2均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B、NH4Cl晶体、固态碘受热时均能变成气体 C、福尔马林、葡萄糖与新制氢氧化铜共热均有红色沉淀生成 D、苯酚、乙烯均能使溴水褪色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试题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试题

————————————————————————————————作者:————————————————————————————————日期: 2

1.鉴定可溶性还原糖、蛋白质、脂肪所用实验材料较合理的一组是() A.韭菜叶、豆浆、大豆B.梨、鸡蛋清、花生子叶 C.西瓜、花生子叶、大豆D.番茄、豆浆、花生子叶 2.下列有关颜色反应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成熟番茄和成熟西瓜均含有较多的果糖和蔗糖等还原糖,但不适合用于还原糖的鉴定实验B.利用花生的组织样液或组织切片进行脂肪鉴定实验时,需用显微镜才能观察到相应的颜色C.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作用,颜色变化为浅蓝色→紫色,该过程不需要水浴加热处理 D.还原糖鉴定实验中,应向组织样液中先加入斐林试剂甲液,后加入乙液 3.表格是某同学探究不同材料中还原糖含量高低的实验。下列是对结果的分析,错误的是 试管1 试管2 试管3 试管4 苹果提取液 2 mL 雪梨提取液 2 mL 白菜提取液 2 mL 蒸馏水 2 mL 斐林试剂 1 mL 1 mL 1 mL 1 mL 水浴加热砖红色很深砖红色深砖红色较浅无砖红色 A.苹果组织细胞中含还原糖较高B.白菜叶肉细胞中也含有还原糖 C.试管4中溶液为无色D.试管1~3中,溶液颜色渐变成砖红色 4.现提供可配制斐林试剂的溶液:甲液(0.1 g/mL NaOH溶液)、乙液(0.05 g/mL CuSO4溶液)、以及蒸馏水,如果充分利用上述试剂及必需的实验用具,可灵活性地鉴别出下列哪些物质() ①葡萄糖②乳糖③胃蛋白酶④RNA A.只有①B.①和②C.①和③D.②、③和④ 5.下列有关生物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用双缩脲试剂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蛋白质,不能用煮过的豆浆做实验材料,因为蛋白质已经变性 B.甘蔗含有较多的糖,可用于进行可溶性还原糖的鉴定 C.许多土壤动物身体微小且有较强的活动能力,可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进行采集、调查 D.调查古树木、蝗虫的幼虫、某种蛇的种群密度,通常采用样方法 6.判定从植物体榨出的白色液体是否含有脂肪、酵母菌酒精发酵是否彻底、提取的DNA是否 被DNA酶污染、酪蛋白是否充分水解成氨基酸,依次选择的试剂是 ①苏丹III染液② 2 () Ca OH③斐林试剂④双缩脲试剂⑤二苯胺A.①③⑤④ B.①②⑤⑤ C.①②④⑤ D.①③④⑤ 7.下列实验中所用试剂错误 ..的是()A.在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使用醋酸洋红溶液使染色体着色 B.在提取叶绿体色素实验中,使用丙酮提取色素 C.在DNA的粗提取与鉴定实验中,使用氯化钠溶液析出DNA D.在蛋白质的鉴定实验中,使用苏丹Ⅲ染液鉴定蛋白质 8.将小麦种子分别置于20℃和30℃培养箱中培养4天,依次取等量的萌发种子分别制成提取液Ⅰ和提取液Ⅱ。取3支试管甲、乙、丙,分别加入等量的淀 粉液,然后按下图加入等量的提取液和蒸馏水,45℃水浴保温5分钟,立即 在3支试管中加入等量裴林试剂并煮沸2分钟,摇匀观察试管中的颜色。结 果是() A.甲呈蓝色,乙呈砖红色,丙呈无色 B.甲呈无色,乙呈砖红色,丙呈蓝色 C.甲、乙皆呈蓝色,丙呈砖红色 D.甲呈浅砖红色,乙呈砖红色,丙呈蓝色 9.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三种有机物的鉴定实验中,以下操作错误的 是() A.可溶性还原糖的鉴定,可用酒精灯直接加热产生砖红色沉淀 B.只有脂肪的鉴定需要使用显微镜 C.用双缩脲试剂检测蛋白质不需要加热 D.使用斐林试剂和双缩脲试剂最好是现配现用 10.检验苹果中是否有还原性糖,可以选用的试剂是()A.碘液B.苏丹Ⅲ染液C.双缩脲试剂D.斐林试剂11.下列关于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A.将在蔗糖溶液中已发生质壁分离的洋葱表皮细胞转到更高浓度的蔗糖溶 液中,则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B.将斐林试剂加入到蔗糖溶液中,加热后出现砖红色沉淀 C.将肝脏研磨液煮沸冷却后,加入到过氧化氢溶液中立即出现大量气泡 D.将双缩脲试剂加入到蛋清稀释液中,溶液变成紫色 81

油脂、糖类和蛋白质(习题及答案)讲解学习

油脂、糖类和蛋白质(习题及答案)

精品文档 油脂、糖类和蛋白质(习题) 1.下列关于油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油脂是高分子化合物 B.各种油脂水解后的产物中都有甘油C .沾有油脂的试管应该用NaOH 溶液洗涤D .植物油脂通常呈液态,能使溴水退色 2.油脂的下列性质和用途中,与其含有的碳碳双键有关的是() A.油脂是产生能量最高的营养物质 B.植物油通过氢化(加氢)可以变为脂肪C .脂肪是有机体组织里储存能量的重要物质 D.利用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可生产甘油和肥皂 3.关于糖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糖类是有甜味的物质 B.由C、H、O 三种元素组成的有机物属于糖类 C.糖类又叫碳水化合物,其分子式都可以用C n(H2O)m 表示 D.糖类一般是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以及水解能生成它们的物质4.关于淀粉和纤维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二者都能水解,但水解的最终产物不相同 B.二者均可用(C6H10O5)n 表示,且互为同分异构体 C.二者均属于糖类,都是高分子化合物 D.二者都能发生银镜反应 5.把NaOH 溶液和CuSO4 溶液加入某病人的尿液中,微热时 如果观察到红色沉淀,说明该病人尿液中含有() A.食醋B.葡萄糖C.食盐D.白酒 6.下列营养物质在人体内发生的变化及其对人的生命活动所 起的作用叙述不正确的是() A.油甘油和高级脂肪CO2 和H2O(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 B.淀葡萄CO2 和H2O(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 C.纤维葡萄CO2 和H2O(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 D.蛋白氨基人体所需的蛋白质(人体生长发育)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蛋白质 民勤三中闫小青 一、实验原理 某些化学试剂能够使生物组织中的有关有机化合物产生特定的颜色反应:糖类中的还原糖(如葡萄糖、果糖)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可以生成砖红色沉淀;脂肪可以被苏丹Ⅲ染液染成橘黄色(或被苏丹Ⅳ染液染成红色); 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可以产生紫色反应;淀粉遇碘变蓝色。因此,可以根据与某些化学试剂所产生的颜色反应,检测生物组织中糖类、脂肪或蛋白质的存在。 二、实验材料、用具及试剂 1.材料: 梨匀浆,鸡蛋清(稀释10倍后使用),质量分数为1%的淀粉溶液、花生种子匀浆。 2.用具: 滴管、试管、试管架、试管夹、烧杯、小量筒、三脚架、石棉网、火柴。 3.试剂:(1)斐林试剂甲液:质量浓度为0.1 g/mL的NaOH溶液,乙液:质量浓度为0.05 g/mL的CuSO 4 溶液。 (2)双缩脲试剂A液:质量浓度为0.1 g/mL的NaOH溶液(10 g NaOH加水至100 mL), B液:质量浓度为0.01 g/mL的CuSO 4溶液(1 g CuSO 4 加水至100 mL)。 (3)碘液 (4)苏丹III或苏丹IV染液,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溶液 三、操作过程及实验结果 (1)还原糖的检测和观察 ①向试管内注入2 mL待测组织样液。 ②向试管内注入1 mL斐林试剂(甲乙液等量混合均匀后再注入)。 ③将试管放入盛有50~65℃温水的大烧杯中加热约2 min。 ④观察实验现象:如果待测组织样液中还原糖含量较高,可见溶液的变化为:浅蓝色→绿色→棕黄色→砖红色沉淀。 (2)蛋白质的检测和观察 ①向试管内注入待测组织样液2 mL。 ②向试管内注入双缩脲试剂A液1 mL,摇匀;再注入双缩脲试剂B液4滴,摇匀。 ③观察实验现象。如果待测组织样液中蛋白质含量较高,可以观察到待测组织样液变成紫

《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教学设计

《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路 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实验是教材中第一个验证性实验,本节实验课以“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完整性”为课堂教学的四个基本维度,面向全体学生,以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侧重科学方法教育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为重点,在实验操作中充分发挥小组长的协助作用,分工合作以提高课堂效率。其次,需要给学生充分的思考讨论时间,对实验结果进行认真分析,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实验教学分析 1、内容分析 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实验是一个面向全体学生的探究实验,新课标教材把此实验安排在学习蛋白质、糖类和脂肪等知识内容之前,目的在于一方面为接下来学习各类有机物奠定感性认识基础,另一方面,由于实验内容的设置上注重学生对材料的选择,对检测结果的预期和实验方案的设计,因此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为以后各章节的探究性实验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 2、学情分析 高中生的思维水平、学习能力已经发展到较高阶段,乐于并有能力进行自主探究性的学习,实验的内容与日常饮食有关,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学生极易产生学习兴趣,设置不同层次的探究,以适应不同智力水平、性格、兴趣、思维方式学生的需要。但材料试剂多,规范操作细节多,合作学习显得尤为重要。 3、教学条件分析 本实验所用到的材料和各种实验器材都是学校实验室中经常用到的,各种化学试剂、器材的使用都在以前的教学中涉及到,学生应该对此并不陌生。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原理和方法。 难点:实验所用材料多,试剂种类和使用方法多,课堂容量大。特别对于区分斐林试剂和双缩脲试剂的成分、配制和使用方法的不同。 突破策略:面对全体学生,做好充分的准备,包括材料仪器准备和学生的情感、知识准备;课堂上发挥小组长的协助管理作用,合理有序地组织教学。 四、实验目标 1、知识目标:说明特定的化学试剂能够使生物组织中相应的有机化合物产生特定的颜色反应;简述实验探究的一般方法,主要是根据所选实验材料设计实验并做出预期实验结果。 2、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参与合作学习,形成严谨认真、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按照实验操作规则操作实验,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3、能力目标:尝试用化学试剂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脂肪、蛋白质和淀粉。 五、实验准备 1、可溶性还原糖的鉴定 常见的还原糖有葡萄糖、果糖和麦芽糖,本实验最理想的实验材料是还原糖含量较高的植物组织,而且要求组织的颜色较浅或近于白色,如苹果和犁的果实。 2、脂肪的鉴定 所用材料要求一脂肪含量高,二有一定大小做徒手切片,花生种子符合本实验的要求。实验前要将花生种子浸泡3~4h,有利于切成薄片,但浸泡时间也不宜过长,否则组织太软,切

检测油脂糖类和蛋白质

活动:检测生物组织中的油脂(10—11页) 学案主人 班级 小组 组内编号 【自主学习】 一、活动原理 苏丹Ⅲ﹢油脂(细胞内)→油脂成 色 苏丹Ⅳ﹢油脂(细胞内)→油脂成红色 二、方法步骤 1-2mm 厚的薄片 将切好的薄片置于培养皿水中,挑选 切片,用毛笔将薄片放到 中央 2-3min ,使切片染色 滴 的乙醇,洗去多余的燃料 用吸水纸洗去 溶液,再在切片上滴加1-2滴水 盖上盖玻片,制成 倍物镜下找到已染色的材料,移动装片,将切片最薄部分移到视野的 转动镜头 ,使 倍物镜对准通光孔,调整 准焦螺旋,观察被染成 色的脂肪颗粒 三.讨论 1.描述观察到的现象? 答:细胞内有 色的颗粒。 2.你是否观察到位于两个细胞之间的脂肪滴?如何解释这种现象? 答:可以看到两个细胞之间的橘黄色脂肪滴,因为部分细胞被 ,脂肪流出细胞。 3.当把显微镜的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后,视野为什么会变暗? 答:高倍物镜镜头直径较 ,进光量 ,所以视野变暗。 活动: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和蛋白质(14—15页) 一.活动原理 1.蛋白质+ 试剂(蓝色,Cu2+)→紫色溶液 2.淀粉+ 溶液(淡棕色)→ 色 3.还原糖+ 试剂(蓝色,Cu (OH )2注意:还原糖有:葡萄糖、果糖、麦芽糖3种 二.方法步骤 1.观察教师用指示剂分别检测标准蛋白质、淀粉、葡萄糖溶液的显色结果。 为什么? 2.下列各种食物是否含有蛋白质、淀粉、葡萄糖。请将你对实验结果的预测填入下表:

思考:稀释蛋清液淀粉为什么为0? 根据上表,检测蛋白质、淀粉、葡萄糖分别选什么材料? 3.检测。 (1)检测淀粉:取2ml马铃薯匀浆,加入5滴,观察颜色变化并记录于表中(2)检测蛋白质:取2ml 加入2ml双缩脲试剂A(即NaOH夜),振荡试管,再加入5滴(即CuSO4液),观察颜色变化并记录于表中(3)检测还原糖:取2ml 加入2ml ,振荡试管,将试管置 【当堂检测】 1.青苹果遇碘液显蓝色,熟苹果汁能与本尼迪特试剂反应,产生红黄色沉淀,这说明:A.青苹果中含淀粉不含糖类B.熟苹果中只含糖类不含淀粉 C.苹果转熟时,淀粉水解为还原糖 D.苹果转熟时,单聚糖合成淀粉 2(1)苏丹红作为生物组织染色剂,用它对大豆子叶染色、镜检,可被染色的成分或结构是 A.多糖 B.蛋白质 C.油滴 D.核酸 (2)利用苏丹Ⅲ、苏丹Ⅳ对(1)中的答案选项进行染色时的颜色反应分别是__ 、 _ 3、在实验鉴定蛋白质时,需事先留出一些样液的目的是() A、与反应混合液的颜色作对比 B、失败后重做一遍 C、鉴定还原糖 D、留作下一次试验用 4.鉴定蛋白质样品时加双缩脲试剂的正确做法是() A.先加A液,混合后再加B液摇匀观察 B.先加B液,混合后再加A液摇匀观察 C.A、B液混合后加入,摇匀后观察 D.A、B液同时加入样液,摇匀后观察 【网络构建】

蛋白质、糖类、脂质与人体健康

题目:蛋白质、糖类、脂质与人体健康学科:高中生物 作者:张小娟 单位:康乐县第一中学

目录 一、摘要 二、蛋白质、糖类、脂质与人体健康 1、蛋白质与健康 2、糖类与健康 3、脂质与健康 三、总结 四、参考文献

【摘要】蛋白质、糖类和脂质以其越来越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科研价值而逐渐受到人们越来越多关注。据估计生物技术可以利用三大物质给人类创造数千亿美元的收入,但比这更重要的是三大物质挽救了数亿人的生命。人类的生活条件也因生物技术的使用而大有改善。我国作为一个拥有十三亿人口大国,生物技术对保证国民的身体健康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那么三大物质与人体健康又有哪些联系呢 关键词:生物技术、蛋白质、糖类、脂质、人体健康 蛋白质、糖类、脂质与人体健康 1、生物技术中蛋白质与人体健康 (1)蛋白质的定义及概述 蛋白质是一种复杂的有机化合物,旧称“朊”。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形成肽链。蛋白质是由一条或多条多肽链组成的生物大分子,每一条多肽链二十~数百个氨基酸残基不等;各种氨基酸残基按一定的顺序排列,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是由对应基因所编码。除了遗传密码所编码的20种“标准”氨基酸,

在蛋白质中,某些氨基酸残基还可以被翻译后修饰而发生化学结构的变化,从而对蛋白质进行激活或调控。多个蛋白质可以通过结合在一起形成稳定的蛋白质复合物,折叠或螺旋构成一定的空间结构,从而发挥某一特定功能。产生蛋白质的细胞器是核糖体。 蛋白质(protein)是生命的物质基础,机体中的每一个细胞和所有重要组成部分都有蛋白质参与。蛋白质占人体质量的%,即一个60kg重的成年人其体内约有蛋白质9.8kg。人体内蛋白质的种类很多,性质、功能各异,但都是由20多种氨基酸按不同比例组合而成的,并在体内不断进行代谢与更新。被食入的蛋白质在体内经过消化分解成氨基酸,吸收后在体内主要用于重新按一定比例组合成人体蛋白质,同时新的蛋白质又在不断代谢与分解,时刻处于动态平衡中。因此,食物蛋白质的质和量、各种氨基酸的比例,关系到人体蛋白质合成的量,尤其是青少年的生长发育、孕产妇的优生优育、老年人的健康长寿,都与膳食中蛋白质的量有着密切的关系。 (2)蛋白质的生理功能 1、构成蛋白质的身体。蛋白质是一切生命的物质基础,是肌体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体组织更新和修补的主要原料。人体的每个组织:毛发、皮肤、骨骼、内脏、大脑、血液、神经等都是由蛋白质组成,所以说饮食造就人本身。可见蛋白质对人的生长发育非常重要。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蛋白质教案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教案) 曹颖 13级生物科学专业 一、教材分析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位于人教版必修一第二章的第一节。实验安排在学习蛋白质、糖类和脂肪等理论学习之前,一方面加深同学对细胞中的有机物的认识, 另一方面为接下来学习有机物奠定感性认识基础。由于实验设计上注重学生对实验材料的选择,有检测结果和预测结果的设计,有利于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为之后的探究实验的开展打下基础。本次实验操作步骤较为复杂,尤其是制作徒手切片,对学生提出较高的实验要求。 二、学情分析 本课的授课对象是高一学生,初中生物教学中实验开设较少,学生对实验室规则,各种基本仪器的使用等都不规范,实验能力较弱,但是充满极强的好奇心,要注意实验室秩序。实验内容与生活饮食相关,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学生容易产生兴趣。在此之前已经学习了高倍显微镜的使用,为显微镜下观察脂肪奠定基础。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说出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检测原理和方法。 (2)阐明斐林试剂与双缩脲试剂的异同。 2.能力目标 (1)尝试使用化学试剂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2)通过组织实验合作小组,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本次实验,形成严谨认真、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 (2)严格遵守实验操作规范,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四、教学重点 1.使用化学试剂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2.初步体会探究实验的过程,培养实验探究能力. 五、教学难点 (1)通过本次实验,掌握各种试剂及其使用方法,能够做出较薄的徒手切片。 (2)形成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六、实验准备 1.老师准备 实验材料:梨匀浆,马铃薯匀浆,花生种子,鸡蛋清 用具:双面刀片,试管(最好用刻度试管),试管架,试管夹,大小烧杯,小量筒,滴管,恒温水浴锅,载玻片,盖玻片,镊子,吸水纸,显微镜 试剂:斐林试剂(甲液:质量浓度为0.1g/mL的NaOH溶液,乙液:质量浓度为0.05g/mL的CuSO4溶液),苏丹Ⅲ染液,双缩脲试剂(A液:质量浓度为0.1g/mL 的NaOH溶液,B液:质量浓度为0.01g/mL的CuSO4溶液),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溶液,碘液,蒸馏水 七、教学过程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蛋白质教学设计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新教材把实验安排在学习蛋白质、糖类和脂质等知识内容之前,一方面为接下来的学习各类有机物奠定感性认识基础,另一方面,由于实验内容的设置上注重学生对材料的选择,对检测结果的预期和实验方案的设计,因此有利于培养了学生的实验探究的能力,为以后各章节的探究性实验的顺利开展搭建了一个较高的起点。 2、教学目标 (1)知识: ①尝试用化学试剂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②推断组织液中有机物的种类和大致含量 (2)能力: ①学习实验探究的方法 ②初步掌握评价和报告实验结果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严谨认真合作学习敢于质疑善于反思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原理和方法。 难点:实验所用材料多,试剂种类和使用方法多,课堂容量大。 突破:面对全体学生,做好充分的准备:材料仪器准备,学生的情感和知识准备。课堂上发挥小组长的协助管理作用,合理有序地组织教学。 二、学情分析 1、学生的思维水平、学习能力已经发展到较高阶段,乐于并有能力接受自主探究的学习模式。 2、感兴趣,有实验操作的基础。 3、材料试剂多,任务繁重,合作学习显得尤为重要。 三、教法学法 1、学法:任务驱动,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分享交流。 2、教法:组织者,引导者,注意生成性问题的再探究。 四、教学过程 1、实验动员,知识准备 教师:介绍有关实验原理和检测方法(见板书) 学生:讨论交流,合作学习(讨论题见板书) 2、创设情景,任务驱动 提供ABCD四种未知组织液,(梨汁、马铃薯匀浆、豆浆、花生种子匀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