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学研究之现状与发展趋势(作者:叶朗)

中国美学研究之现状与发展趋势(作者:叶朗)
中国美学研究之现状与发展趋势(作者:叶朗)

中国美学研究之现状及发展趋势(作者:叶朗)

我今天非常高兴,有机会在这里向各位报告关于中国美学发展之情况,还有我对中国美学发展的一些看法。当然,我谈的主要是大陆的情况。美学在中国大陆是比较热门的学问,研究的人很多,青年人特别是大学生喜好美学的人也特别多。今天,我就把大陆五十年来美学发展的概况做一个简要介绍,同时也分析一下存在的问题,并对中国美学的进一步发展提一点看法。历史的回顾我想先回顾一下历史。历史大致可分为三段来讲。第一段是近代。所谓近代,是指鸦片战争到一九一九年五四运动这段时间。我们从近代开始引进西方美学,主要代表人物是梁启超、王国维、蔡元培,其中,以王国维的学术成就最大。他引进了西方的美学,并企图以西方美学来研究整理中国传统的文学艺术,写了《人间词话》、《宋元戏曲考》等有名的学术著作,其中《人间词话》的影响非常大。第二段是现代。所谓现代是指一九一九年五四运动到一九四九年这段时间。现代研究美学的人也不很多,主要代表人物有两位:朱光潜与宗白华,都是北京大学的教授。朱光潜主要是将西方的美学介绍到中国,最有名的著作是《文艺心理学》。据说在四十年代中国大学生有两本最喜欢读的书,其中一本就是《文艺心理学》。此外还有《给青年的十二封信》和《谈美》等书。我在台湾的书店看到,朱光潜的《谈美》竟有十六、七种版本,是不同的出版社出的。台湾一位出版家说:“作为普及性的、通俗性的学术著作,《谈美》仍然是一本经典,至今没有一本新的《谈美》来代替它。”朱光潜有一个很大的贡献就是翻译了大批的西方美学经典著作。翻译学术著作,除了中、外文程度要好,理论上的修养也要高,学问要比较宽。朱光潜的外文很好,过去是在北京大学西方语言系担任教授。他中文修养也很好,他是安徽桐城人。桐城派古文是很有名的。桐城派的传统可能对他有影响。宗白华名气没有朱光潜那么大,有一个原因是五十年代以后他写的文章不是很多,大部分都是在五十年代

以前写的。另外,他文章的写法是中国传统写法:点到即止,谈自己的体验,而不是用一种逻辑展开的方式来写,所以想要掌握他的思想也不是很容易。他的书,最早出的是《美学散步》,后来又出了一本《艺境》,还出版过一本《美学与意境》。这几本书内容都差不多,都是他的论文集。最近安徽

教育出版社出了《宗白华全集》,共四大本,除了公开发表

的论文以外,还收集了他的许多手稿。在这以前安徽教育出版社还出过《朱光潜全集》。除了朱光潜和宗白华两位外,我觉得还有一位值得一提的,也是中国现代对美育贡献很大的一位人物:丰子恺。丰子恺大家都知道是一位漫画家,但他不但是一位漫画家,还是音乐家、散文家。丰子恺的散文写得非常好,非常有感情。丰子恺后来信佛了,他的老师就是李叔同(弘一法师)。丰子恺有一本画集叫做《护生画集》,现在看了非常感动。他对世界上万有生命的一种爱,非常符合我们现代的观念,十分有价值,应该印出来广为散发。丰子恺始终保持著一种童心,一种赤子之心,非常可贵,影响也很大。丰子恺的漫画、散文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青年。我们现在非常需要一批大学者来面向青少年做这种普及性的

美育的工作和人文教育的工作。过去我们老一辈的学者叶圣陶、丰子恺、朱自清、朱光潜等人写了很多给青少年、中学生读的书教育了几代的青少年。现在我们应该提倡大学教授、著名学者、大学者面向青少年、面向中学生来做这样的工作。现代社会特别需要这样的工作,因为现在整个社会的人文教养非常薄弱,小孩子从小不知道如何做人,将来长大了到社会上很危险,除了追求快快发财,不知人生还有甚么价值。老一辈的一批学者所表现出来的对文化的一种关切,也就是对文化的一种献身的精神是非常值得我们来继承的。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朱光潜受到了批判,被关进了“牛棚”。当时,

北京大学有四大“反动权威”:冯友兰、朱光潜、翦伯赞(历

史学家)以及冯定(哲学家)。四人帮被粉碎后,朱光潜已

经七十九、八十高龄了。他用不到三年的时间翻译、整理了一大批西方美学的经典著作,包括黑格尔《美学》第二卷和

第三卷、哥德的《谈话录》、莱辛的《拉奥孔》,加在一起将近二百万字,表现出一种惊人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后来朱光潜过世后我写了一篇文章来悼念他。文章引用了我小时候所看过的丰子恺的一幅画。画面上一棵大树被拦腰砍掉了,树的边上长了许多枝条,一个小女孩和她的小弟弟站在边上看。画上题了四句诗:“大树被砍伐,生机并不息,春来怒抽条,气象何蓬勃!”我用这样一首诗和这幅画来形容像朱光潜这样一些老先生,文化大革命中受到打击,在情况好转后仍然勃发出如此旺盛的生命力和创造力,这就是一种文化献身精神。第三段是当代。这一段主要是讲大陆的情况。在当代,大陆有两次美学热潮,第一次是在五十年代。五十年代美学热潮是从批判朱光潜过去的美学思想开始的。当时认为朱光潜的美学思想是主观唯心论的美学思想,在政治上是有害的,是毒害青年的。因为“五四”之后中国是处于革命的大时代,青

年们应走向革命的民族解放的最前线;而朱光潜在美学里讲,艺术作品是一个避风息凉的地方。这等于是把青年从革命的前线拉回去,因此被指为毒害青年。当时虽然大家都在批判朱光潜,但在批判过程中发现彼此对美的本质这个问题的看法并不一致,于是展开了讨论。讨论过程中分成了几大派,讨论的焦点就是美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换一种说法就是美是在物还是在心。比如说这棵树我觉得很美,那么这棵树的美是在树本身还是在我。认为美是客观的一派代表人物是蔡仪,另一派认为美是主观的,代表人物是吕荧。朱光潜则提出美是主客观的统一,他认为客观的物是美的条件,但光有条件还不够,还需要加上主观的情趣成为物的形象才成为美。后来又出个第四派,就是李泽厚。李泽厚当时提出,美是客观性和社会性的统一。他批评朱光潜只看到了美的社会性而没有看到美的客观性,蔡仪看到了美的客观性而没有看到美的社会性,而他自己则把社会性与客观性统一起来了。如一棵树是美的,美是在这棵树本身,但不是在它的自然性。这棵树有一种社会属性,美是它的社会属性。蔡仪反批评李泽厚,说没有人的时候月亮就有了,它有甚么社会性?李泽厚

回答说没有人的时候月亮是有的,但有了人以后月亮就纳入人的社会生活,它就有了社会性。这场讨论特别引起了一批文科大学生的兴趣,这对美学在中国大陆的传播普及起了很大的作用,后来到了六十年代文化大革命时讨论就中断了。第二次美学热潮是在八十年代改革开放以后。这一次的美学热潮和第一次美学热潮的差别在于,第一次美学热是自上而下,而这一次是由下而上,是一种群众性的由下而上,特别是很多青年人开始对美学感兴趣。为甚么呢?是因为文化大革命的反拨。文化大革命是毁灭文化、毁灭美。如文革中的烧书,破坏文物等等。北京郊区碧云寺有两座“哼哈二将”的

塑像,塑得非常好。文革中有一天我去一看,没有了,被砸掉了。贴了两张毛主席语录:“凡是牛鬼蛇神一定要把它打倒,决不能让它自由泛滥。”把艺术品当牛鬼蛇神给砸掉了,书也烧掉了。杭州那儿烧书,把高尔基的《母亲》也给烧掉了。其实,高尔基应该是无产阶级作家,怎么也给烧掉了呢?经过文化大革命,大家便开始反思:我们有几千年的文明历史,怎么会走到这条道路上去了?怎么会产生这场文化大革命?当时的青年确实有一种对民族的前途和命运的关怀和忧虑,所以,当时出现了一种“文化热”,美学热只是整个文化热中

的一部分。当时,西方的学术文化如潮水般地涌进大陆,如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一出版就印两万册。这本书是

很难懂的,其实也没多少人能读得懂,可是当时就是一种热、一种气氛让这本书一下子就能印刷两万册。这次美学热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不象第一次美学热讨论的问题那么集中,只讨论一个美的本质问题;而这次因为开放了,眼界打开了,讨论的问题就比较分散了。第二次美学热后来也慢慢冷了,而文化热也慢慢转变为“经商热”。大陆有句话叫“下海”,下海就是去经商,很多人感觉读书没有意思,都下海去经商了。目前美学的发展状况现在我从几个方面把大陆现在的美学

发展状况大概地描述一下。目前在大陆的哲学系,美学是必修课;中文系则是有的属必修,有的属选修。师范院校的哲

学系、中文系也都有美学课,也是有的必修有的选修。另外还有两年制师范学校也都有美学课。所以,大学里普遍都有美学课,甚至包括工科大学、农业大学,没开美学课的学校都觉得这是一种缺陷。台湾的大学哲学系美学不是必修课,我觉得这点可以再研究。我们说“真善美”,如康德的三个批

判里有一个批判是美学,黑格尔也有一本美学,大的哲学体系里面总有一部分是美学,缺了美学是不行的,整个哲学体系是不完整的。我们北京大学美学设有硕士点和博士点(即台湾的硕士班和博士班)。美学博士点全国只有两个:北大

和社会科学院。北大的美学硕士生一年大概招四到八名,但是报名一般有四、五十人,最多的一年有一百多人报名,这说明美学还是很受大家欢迎的。从出版物来讲,美学出版

物还是比较多,销售的状况也比较好。从研究方面来说,目前还是朝著以下几个方面:一个就是继续翻译、研究、介绍西方的美学,特别是西方现代、当代的美学,像现象学、存在主义、解释学、分析哲学等。另一方面就是整理研究中国传统美学及东方美学。东方美学研究不太多,例如日本、印度的美学只有少数人在研究;但中国传统美学的研究有很大的发展。八十年代以来国内出现了一些中国美学通史的著作,另外有一些专题的研究如周易的美学、禅宗的美学等。还有就是各文学部门的美学,如诗歌、戏剧、书法以及园林等。这些方面在中国古代有很多值得研究的东西。中国的诗歌美学非常丰富,小说美学也很丰富。我曾写过一本《中国小说美学》,台湾翻印过。小说美学为甚么值得研究呢?因为过

去学术界有一种看法,认为中国的诗歌理论很发达,但没有小说理论。因此,有人就根据这一点论证说中国美学的特点为重“表现”;西方美学的特点为重“再现”。对这种说法我是不同意的,因为“表现”、“再现”本来就是西方的概念,硬要拿到中国来区分,这是很不科学的。中国的美学很难讲是重表现还是重再现,表现和再现有时候是统一在一起的。说中国没有小说理论是不对的,因为中国有小说理论。那么为甚么会有人说中国没有小说理论?我觉得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

中国的小说理论的形式是很特殊的形式,中国小说批评和小说理论的最大量的表现形式就是“小说评点”。我那本书就是

研究明清以来的小说评点。小说评点过去被一些文学史的专家认为是没有价值的,胡适、鲁迅、郑振铎等人都认为小说评点没有价值。胡适认为小说评点是八股调,应该扔到汪洋大海里头去;鲁迅也把金圣叹骂得狗血淋头。到后来大家也都认为小说评点没有甚么价值,就不研究了。其实金圣叹的美学眼光非常高,是个天才。但我们五十年代批判金圣叹,到了文化大革命时也批判,给他戴了顶帽子叫“反动文人”,

说他反对《水浒传》里面的农民起义。其实他很明显是同情《水浒传》里那些被压迫的老百姓的。如《水浒传》开头写官兵去捉拿阮小七、阮小二,结果他们采取游击战的方式把官兵打得落花流水。其中有一段是描写阮小二拿锄头一锄头一个,把官兵打倒。金圣叹就写了一句批语:“昔日乡下农民锄头千推不足以供公人一饭也,不意今日一锄头以足。”这说明,他是站在老百姓这方面想的。再比方高俅有一个叔伯兄弟叫高廉在当州官;高廉又有个小舅子叫殷天锡,为非作歹。金圣叹写了一个批语,说道一个高俅旁边有一百个高廉;每个高廉旁边又有一百个殷天锡;每个殷天锡旁边又有二、三百狐狗奔走之徒,干起坏事来无所不为,“胡可胡也”!这么

多干坏事的人形成一个统治集团,老百姓被这么多人所鱼肉,“而欲民之不叛,国之不亡,胡可得也”!金圣叹又说,《水浒传》写一百零八人,为甚么不从这一百零八人写起,而要从高俅写起?他说如果从一百零八人写起,那就是“乱自下作”;而从高俅写起,那就表示“乱自上作”。这是很有民主性的观念。金圣叹的美学眼光极高,很多都值得我们研究。再举一个例子。他认为武松打虎这一段写的好,好在那里呢?“人是神人,虎是怒虎”,施耐庵写出了“神人”和“怒虎”。但金圣叹

认为描写最好的还是下面这几段。第一段是“三碗不过岗”,

武松喝了酒上岗,半路上有个山神庙,到了庙前,看到了一个官府贴的榜文,说附近出了大虫,过路行人要结队过岗。他原先以为是店小二骗他的,想留他住店;没想到真的有老虎。他第一个念头是甚么呢?转身下岗去!他不像我们一般小说中描写的英雄人物那样--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后来他一想,回去也不行,店小二会讥笑他,于是他就继续走了。上岗以后酒性上来了就在青石板上睡觉。这时突然狂风大作,跳出来一只老虎。这时候描写这武松也不是一付胸有成竹的样子,微微冷笑一声:我正在等你呢;而是啊呀一声滚下青石,一身冷汗冒出来。等到他后来把老虎打死以后,坐在石头上歇了半天,看到太阳掉下来很可怕,想要下山,就去提那只老虎,但全身都酥软了根本提不动,因为他吃奶的力气都用光了。这也不像我们小说里写的英雄人物那样,越打越有劲。后来他下山去,走到半路上又钻出两只老虎,这是打猎的人扮的,但他在朦胧间没看清楚以为又有两只老虎。他说:啊呀!今番罢了!这回我完了。金圣叹觉得,这些地方写得好,说这些地方写的是“极骇人之事”,而用的却

是“极近人之笔”。事情很惊险,可是描写得很家常,很可信。

这是很重要的一个观点。写惊险小说,编“骇人之事”并不困

难,困难的是缺乏“近人之笔”。再比如金圣叹评《西厢记》谈文学语言的形式美,我觉得这个东西到今天都很值得我们研究。诗歌我们比较注意,但小说戏剧我们通常就不太注意了。比如《西厢记》里红娘给张生送信,路上有这么一段唱词:一个糊涂了胸中锦绣一个淹渍了脸上胭脂一个憔悴潘郎鬓有丝一个杜韦娘不似旧时,带围宽过了瘦腰肢一个睡昏昏不待观经史一个意悬悬懒去捻针支一个丝桐上调

弄出离恨谱一个花笺上删抹成断肠诗笔下幽情,弦上的心事,一样是相思,这叫做才子佳人信有之。金圣叹写了一个批语:“连下无数‘一个’,如风吹落花,东西夹堕,最是好看。”那么为甚么那么好看,给我们一种风吹落花之美呢?“寻其所以好看之故,全为极整齐却极差脱,忽短忽长,忽续忽

断,板板对写,中间又并不板板对写。”这个我觉得真的非常有意思。现在我们都是在讲一些大道理,其实应该多研究这些东西。所以我写那本小说美学时就觉得这份宝贵的的财产过去被忽略了,由于一种传统的偏见,认为小说评点没有价值,这是不对的。这些年我们也注重中国传统美学的资料整理工作。前几年我组织了一个项目,邀请了国内三十几所大学一百一十位学者,把从先秦到“五四”的所有中国美学方面的资料都集中起来,加以校勘、注释,书名叫作《中国历代美学文库》。过去,我们编的《中国美学史资料选编》之类的书都是一段一段的,《文论选》也是一篇一篇供学生看的。这部《文库》的资料比较全,是供研究者用的。我们尽量收全书、收全篇,因为,不全研究起来很麻烦,少了一段或许你认为这段不重要,而这段可能很重要。一共分十卷,二十四册。例如唐代是一卷,再分上、中、下三册。每一册大概有四十万字,二十四本加起来是一千万字。其中既包括哲学美学方面的资料,也有各个艺术部门的美学资料:诗歌、小说、戏剧、书法、绘画、园林、工艺,还有佛学文献里头的一些美学资料,都把它集在一起。这书现在已经做完了,出版可能慢一点,大概后年可以出书,我们要求出版社把这二十四本一次推出。上面提到了继续翻译、研究、介绍西方的美学以及整理研究中国传统美学两方面。还有一个方面就是对美学基本理论的研究,这个我下面会讲到。第四个方面就是一些美学的分支学科和一些部门美学的研究。所谓分支学科,比如象审美心理学、审美社会学、审美教育学等。部门美学是指各个文学艺术部门的美学,如戏剧美学、电影美学等,这些研究在这几年也有进展。第二次美学热潮以后,大陆的美学发展情况大概就是如此。有人会问,为甚么大陆会出现美学热?形成美学热的因素可能很复杂,五十年代的大讨论我觉得是一个因素,当时引起了一大批大学生对美学的兴趣,这些大学生后来投入了美学研究。还有一个因素就是有很多研究文学艺术的人,当他们的研究深入下去,企图寻找哲学上的解释时,自然就会走到美学方面。还有就是文

化大革命的刺激和反思,这也是个因素。过去像真善美之类的问题好像是一种很抽象、很虚无飘渺的问题,但是经过文化大革命以后,大家发现这些问题并不是像大家所想的那样虚无飘渺,而是很现实、很紧迫的问题;是跟我们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息息相关的问题。另外,这是不是跟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有关,这我也没研究很清楚。有人说中华民族是一个审美性比较强的民族,是一个诗歌的国度;中国的哲学是一种审美的哲学,诗性的哲学,这也是一种值得参考的说法。美学研究如何发展中国的美学研究如何进一步发展?这是一个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问题。特别是二十一世纪就要到了。我提出以下五点看法。第一点,要重新审视五十年代的那场美学大讨论。五十年代那场美学大讨论有它的积极作用,最大的积极作用是在社会上普及了美学,引起了社会大众特别是一些知识分子、大学生对美学的兴趣,这对美学的发展很有利。但是我认为那场讨论也有它消极的方面,而随著历史的发展,消极的方面越来越暴露出来,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这里至少有两个问题。一个问题就是在那次讨论中,大家普遍把美学问题归结为认识论的问题。审美活动其实不是一种认识活动。例如,这里有一株梅花,我欣赏这株梅花是一种体验,用中国人的话讲是一种“感兴”。“感兴”这个词我觉

得非常好,就是西方讲的“体验”。用“感兴”这个词比用“美感”

来得好,“美感”容易被人误解,因为美感的情感色彩是多种多样的。比如,我们看一朵花得到的美感,和看一出悲剧得到的美感是不一样的。我们念李煜的词,得到一种惆怅感,它也是美感,和看一朵花的美感也不一样。用“美感”这个词就容易被人理解为一种单纯的和谐感,愉悦感,而那种惆怅感、悲剧感就不被包括在里头。其实这些应该包括在里头,而用“感兴”这个词就可以。所以,“感兴”这个概念非常好,应该把它引到美学里头来。我们欣赏一株梅花,是一种体验、一种感兴,感受它的美;而不是去认识这株梅花,掌握它的规律,不是像植物学家所做的那样。五十年代的美学讨论就

是把审美活动归结为认识活动,而把哲学上心和物的关简单地搬到美学里面,讨论美在物还是在心。当时,批判朱光潜就说他是唯心论,批评他不承认美的客观性,不承认美在物。蔡仪倒没有人批评他是唯心论,因为他主张美就是在物,但是有人批评他是机械唯物论。实际上这种讨论在理论上的意义并不大。再一个问题是在那场讨论中形成了一种理论

模式,就是把审美活动归结为物质生产实践活动,这就是在大陆学界影响很大的“自然人化”的观点。物质生产活动当然

跟审美活动不能说没有关,因为整个社会都是以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社会不搞物质生产就不能存在也不能发展。但不能因此就把一切文化活动、精神活动归结为物质生产活动;不能把审美活动等同于物质生产活动,这是两回事。审美活动是一种精神活动,审美活动当然要以物质生产活动作为基础,社会上一切活动都要以物质生产活动作为基础,但是却不能把它还原为物质生产活动。相反,审美活动是对物质生产活动的一种超越,是对个体生命感性存在的一种超越,一种精神的追求。第二点,就是要从朱光潜接著讲。冯友兰

先生有一种提法:“照著讲”和“接著讲”。冯先生曾说,搞哲学史的人就是“照著讲”。比方说朱熹是怎么讲的,作为一个哲

学史家就要照著他讲,把他介绍给诸位;当然照著讲其中也有个人的解释。但做一个哲学家不能只是照著讲,还要接著讲。朱熹讲到那儿还要接下去讲,要有所发展,有所创新。时代不同了,不能老是重复朱熹那一套,不能限于照著讲。冯先生说,搞哲学、人文学科和搞自然科学不一样,自然科学不一定接著讲。比方讲物理学和数学可以讲最新的,不一定再讲过去的;但哲学一定要接著讲,不能抛开过去。我认为我们中国当代的美学,应该从朱光潜接著讲。我这里所讲的朱光潜是把他作为现代美学的代表人物来看待,所以也不只是指朱光潜一个人,宗白华、丰子恺等许多人都应该包括进去。朱光潜最有资格做中国现代美学的代表人物,他的成就是多方面的。朱光潜的美学,从西方美学来讲,是处在西

方美学的主航道之上,他是继承西方美学这条路子;同时朱光潜对于中国传统哲学、艺术也有很深的研究。朱光潜有个孙子最近打电话给我,说他在家里发现朱光潜曾在1949年

做过老子的研究,他把老子道德经的七种注本集在一起加以比照,做了校勘;并且从训诂、义理方面做了很多笔记。这说明朱光潜对中国传统的哲学下过很大的工夫。朱光潜写

过一本《诗论》,就是试图用西方的诗学理论来研究中国古

代诗歌。他自己说,这是他最有创造性的一部著作。前面说过,五十年代整个美学讨论的框架有问题,局限在认识论的框架里。但即便是在这个框架里,朱光潜也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命题,值得我们研究。比如他早年吸取了中国古典美学关于“意象”的思想,指出“美感的世界纯粹是意象世界”,强调美在意象,所以美离不开审美主体的创造。在五十年代美学讨论中他仍然坚持这个思想。他区分了“物甲”和“物乙”的概念,梅花是“物甲”,“物甲”不是美,只是美的条件;而梅花反映到我的意识里,和我的情趣相结合成了物的形象,这叫“物乙”,“物乙”才是美,所以美是主客观的统一。这“物乙”就是“意象”。这些都值得我们研究。所以我们的当代美学应该从朱光潜接著讲。接著讲不是照著讲。第三点,要研究中国美学,在

某种意义上是要“回到中国美学”。中国美学有一个特点,从

思维模式上来讲是天人合一的,而不是主客二分的。最近我们北大有一位张世英教授写了很多文章讲这个问题。张先生是搞西方哲学的,过去搞康德、黑格尔哲学,最近十来年是把西方哲学和中国哲学作一比较研究。他认为西方古代也有天人合一的观念,但是近代以来西方哲学主要就是主客二分的思维模式,到了当代,海德格尔又回到了天人合一的思维模式。这种天人合一的模式对美学来讲,是特别适合的,因为审美的活动不是一种科学认识,不是主客二分的问题;它是一种体验,体验就是一种天人合一。唐代的柳宗元曾经提出一个很重要的命题:“美不自美,因人而彰”。这八个字我觉得胜过一大本书。这意思是说美的东西并不是它自己就是

美的,它需要有人才能照亮,才能显现出来。他说兰亭那儿的清泉翠竹,如果不是王羲之这些人去欣赏的话,就会“芜没于空山”。所以说美的东西不能脱离人的审美活动,这是中国美学的一个观点。王阳明有句有名的话:山中的花,当你没有看到它的时候,此花与你的心同归于寂;当你去看这株花的时候,这株花的颜色就一时明亮起来。美是要人的意识去发现它、照亮它。所以现象学对美学有启发,和中国古代美学也有些可以相通的地方。萨特有一段话说:这棵星星、这棵树、这条河流,是因为我在欣赏它才构成风景。如果没有我,那么这些事物将停滞于默默无闻之中,直到有第二个意识去照亮它。所以美绝对不能离开主体的审美活动,它是人和世界的一种沟通、一种体验。美是一种发现,发现就是一种创造。所以朱光潜认为任何审美活动都是一种创造活动是很有道理的。辅仁大学有一位教授曾请我到他家里去看他收藏的石头,他跟我说,台湾有很多“雅石协会”。他家里石头不多,但我看了他的画册,里面真有非常好的,真的是妙不可言。石头的欣赏就很能够说明审美的问题,我就跟他讲了两个故事。有一年我们到武当山去玩,我突然发现山中有一个巨大的人脸,其实是一座山的岩石经过风雨剥蚀了以后变成的人脸,好像是睡觉刚醒过来似的,一种愤懑不平的样子。山上有小树,树就是他的头。前头有两个小山岗,好像他两条腿放在那个地方,就像狮身人面像似的。我把我的发现告诉同行的一些画家,他们来一看也觉得很有意思,越看越有味道。假如我没有发现它,它就“芜没于空山之中”,不过就是一块石头上面有一些窟窿。第二个故事是我和一群画家去神农架,那是一个原始林区。水沟里有石头,我们晚饭后就去找石头。有一次,有个小青年找来一块石头,上面的花纹就好像森林里有一些鹿在那里跑,大家看了羡慕得不得了。于是大家找石头的积极性很高,每天都去找。有一天有个人找来一块石头,黑色晶亮的,很饱满,上头还有一条一条白色的纹路。另一个人也找到一块类似的,比这块稍微高

一点,紫红色的,也是晶亮饱满,上头也是有很多白色的纹路。突然,有个书法家指著这两块石头说:“焦赞与孟良”。他这句话一出来,我们脑子里的意象马上就有一个飞跃,大家觉得非常像,越看越像,很有味道。后来大家就分析这两块石头怎么是焦赞和孟良呢?当然一个黑色一个红色,和他们脸的颜色有点像,另外白色的纹路使人联想到脸谱。最主要是它们内在的气质很像,非常的饱满,有一种雄莽的气象,而且有一点喜剧的色彩,这很奇怪的。焦赞和孟良是有喜剧色彩的。如果说这两块石头是关公和张飞,也是一个红脸一个黑脸,但就不像了。关公是很严肃的,没有那种雄莽,也没有喜剧色彩。如果把这两块石头加个底座,写上“焦赞和孟良”,摆在雕塑展览会,可以设想观众一定很多,大家一定是越看越有味道,舍不得离开。假如另外搞一个雕塑,把焦赞和孟良雕的毛毕具,鼻子眼睛都雕出来,就不会有这么大的味道。大家一看,喔…焦赞与孟良,和舞台上一样,走了。它没有味道。所以雕塑的味道很值得研究。这两块石头没有鼻子眼睛,但它里头的义蕴很丰富,比你把鼻子眼睛雕出来还要丰富,这是雕塑的一种辩证法。这说明,审美是一种发现,发现是一种创造。第四点,就是要把中国传统的哲学、美学、艺术贯通起来研究。这可以分成三个方面。一个就是系统地研究中国传统哲学对美学和艺术的影响。有人说中国的哲学最有审美的味道,但过去我们都是零零碎碎地研究,现在应该有系统地研究。比方说程朱理学,过去我们搞文学批评史的人觉得程朱理学是反文学的,不怎么重视它。但程朱理学是中国传统哲学发展到一个最精致的阶段,它对美学和艺术的影响是不应该忽略的。比如说关于人生境界的理论在程朱理学中得到很大的发展,而在我看来人生境界的理论在很大意义上就是美学的问题。再比如说佛学,国内有很多人研究禅宗对美学的影响,但佛学本身的很多概念和命题对美学的意义我们研究得很少,如色相。第二个方面就是对中国美学本身的概念、范畴、命题的系统进行深入的研究。中

国美学有一套自己的概念,这些概念到底是怎么来的?它最早的涵义是甚么?后来怎么变化的?互相之间的关是甚么?这些研究得很少。一个概念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涵义。现在,往往有人写书把这些东西都弄在一起,其实它们是不一样的。如“情”这个概念,魏晋南北朝时代讲的“情”和唐代、

明代讲的“情”涵义就不一样。再如“气韵生动”,几百年来都讲

“气韵生动”,“气韵生动”到底是甚么涵义,谁也说不清楚,这需要有系统的研究。现在我们有电脑了,假如把我前面提到的那一部《中国历代美学文库》输入电脑,再编个程序,就可以把每个概念的历史发展都找出来。比如从古到今有一百人讲“气韵生动”,我就可以研究这个人和那个人是怎么讲的,怎么变的。第三个方面是要用中国的哲学、美学来解释中国的传统艺术。中国的艺术,像音乐、舞蹈、戏曲、绘画、书法、雕塑等,我们都没有很好的研究,没有理论的说明。我们说中国的京剧好,京剧好在哪里?也没有理论的阐释。应该用中国的哲学和中国的美学来解释中国的艺术;反过来用中国的艺术来印证中国的哲学精神和美学精神。这个工作非常值得去做。这里有十分广阔的天地。第五点,我们要注

意研究和融合台湾学者的研究结果,当然这是站在大陆学者的立场说的。过去两岸隔绝,这几年来交流多了,我们对台湾学术界的情况也有所了解。台湾有些有名的学者,例如钱穆、方东美、唐君毅、牟宗三等人,他们的著作中也包含有美学方面的内容,很值得我们研究。最后我有个简短的结语。我们中国学者研究美学必须要找到我们中国自己的立足点。最近十多年来,特别是八十年代以来,西方的文化、书籍如潮水般地涌进来。这在一部分青年学者中造成一种心理,就是把及时追踪西方学者最新的思潮,作为自己最高的目标和最大的光荣。西方学术界的各种思潮或流派我们当然要研究,但是不能把这个作为我们最高的目标。我们中国学者应该找到自己的立足点。我在这里想引证宗白华先生在“五四”

时期的一段话,他说,“将来世界新文化,一定是融合两种文

化的优点而加之以新创造的”。东西方文化将来必将融合,这融合的过程可能会很长。现在有人鼓吹东西方文化的对抗,东西方文化当然有差和矛盾,但是发展的趋势我想是融合的,至少我们应往这个方向去努力。他接著说,“这融合东西方文化的事业以中国人最相宜。因为中国人吸收西方新文化以融合东方,比欧洲人采撷东方旧文化以融合西方,较为容易,以中国文字语言艰难的缘故”。他又说“中国人天资本极聪颖,中国学者心胸思想本极宏大,若再养成积极创造的精神,不流入消极悲观,一定有伟大的将来,于世界文化上一定有绝大的贡献”。假如我们由这个方向去努力,那么中国学者在人类文明的建设上,绝对可以有自己独特的,而别人所不能替代的地位。

精品文档考试教学资料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精品文档考试教学资料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精品文档考试教学资料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中国美术史读后感

中国美术史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美术史是对美术现象和对具体美术作品及与之相关的历史事实的学术性研究,是各个时代的审美意识和文化特征,所以应把握美术史发展的基本规律。时代在变,同样美术史发展进程中审美观念也在变化着。秦汉是中国美术史第一高峰,秦汉时期是在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一统大发展时期,政治经济文化全面发展空前繁荣。 秦汉有大规模的秦俑和汉俑,秦汉代的建筑材料瓦当也很出名,画像石砖也是这一时期独一无二的。篆刻也也是这时出现的。还有墓室壁画帛画。封建社会,经过战国的孕育催发期,至秦始皇统一六国而正式确立。可惜好景不长,从公元前221年秦始皂正式建秦至公元前206年秦子婴投降刘邦,秦政权只维持厂十几年。但开创封建制度,以及为封建文化奠基之功,永昭史册。汉承秦制,两汉四百多年的统一局面,为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新兴地上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显示山朝气蓬勃的、旺盛的生命力。封建经济、文化以奴隶制无法比拟的速度飞速发展。美术咀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建筑、雕刻、工艺、绘画、书法等等,全面繁荣。秦汉建筑实物虽多已不存,但通过文献记载及少量遗迹,可约略知其汉模。西汉开国宰相萧何提出的“非壮丽无以重威”的思想,成为汉代以后2 000多年来中国皇家建筑的最高美学准则。秦汉雕刻尤其是秦始皇陵兵马俑、汉霍去病基石刻群,成为秦汉大剧纪念性雕刻的杰出代表,它们为后世中国的雕刻艺术树立了写意与写实两种风格的典范,秦汉工艺美术咀鲜明地反映出华贵、粗犷、质朴的时代精种风貌,其中尤以漆器、纠绣工艺最为突出秦汉绘画也迈上了历史的新台阶,流传下来的大量画像砖、画像石,多方面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其真实性、广泛性是丰前的,汉墓帛画更显示出汉代工匠高超的绘画技巧。秦篆、汉隶继商周金文之后,成为中国书法史上又一个里程碑。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中国美术更是精彩纷呈,太多的迷,太多的事,都值得我们去推敲,去拜读。

构造地质学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docx

构造地质学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构造地质学是地质学分支学科之一,以岩石圈的各种地质体作为研究对象,探究其组合形式及形成、发育、变形、破坏规律。一般根据其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的差异,分为狭义构造地质学和广义构造地质学。狭义构造地质学侧重于对中、小型地质体的研究,主要研究这些构造的几何形态、产状、规模、形成演化等。广义构造地质学的研究范围更加广阔,从地壳演变至岩石圈结构,从重要造山带至板块边界,从显微构造到晶格错位,几乎涵盖了10_8?108cm的所有地质体。近代以来,构造地质学研究获得了空前发展。20世纪60年代以来,板块构造理论体系得以建立和完善;20世纪70年代以来,大陆构造研究得到了重视;20世纪80年代以来,重点研究岩石圈的演化和三维岩石圈的建立;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陆动力学研究兴起。这些研究使得构造地质学在研究深度和研究广度上取得了重要进展。 1.构造解析构造学本质上是对地质体变形和演化的认识,构造地质学强调野外实地观测,其主要研究方法是构造解析法。构造解析是对地质体空间关系和形成规律的分析解释,内容包括对地质体的几何学、运动学和动力学的分析气几何学解析是指对地质体的产状、规模、组合形式进行研究,进而概化为构造模式。运动学解析主要研究地质体在构造作用中发生的变形和位移。动力学解析是在几何学解析和运动学解析的基础上,反推构造应力的性质、大小、方向,分析和解释该研究区域的构造演化史。 2.研究现状步人20世纪后,构造地质学开始从形态描述逐渐进人对地质体的成因和力学分析研究中,由定性观察转入定量研究,由几何学研究转人运动学、动力学的领域。相关学科的新方法、新思路的引人,使得构造地质学获得了极大地进步,促进了构造地质学和其他学科的交流融合。尤其20世纪60年代后,以板块构造为主的各种新理论的提出,促使构造地质学的发展进入全新阶段。 2.1板块构造理论体系相关研究1968年前后,地质学家归纳了大陆漂移和海底扩张的研究成果,并在此基础上从全球统一的角度提出了板块构造理论,该理论将固体地球表层在垂向上划分为刚性岩石圈和塑性软

中国美学史-读书笔记

中国美学史 两汉美学 先秦时期产生了不少美学派别,其中最重要的是儒家和道家。它们互相对立又互相补充,奠定了整个中国古代美学的根基 儒家美学的创始者和重要代表是孔子。他的美学思想建立在他的“仁”学的基础上。他把外在形式的美称为“文”,把内在道德的善称为“质”,认为文、质应该统一起来,外在形式的美可以给人感官愉悦,但只有与善统一起来才具有真正的价值。真正的美就是人与人之间有亲疏差等的互助互爱,即实现“仁”这个最高原则。 孟子宣扬了儒家所提倡的人格精神的美,提出了“理义之悦我心,并且在有关个人道德修养的所谓“养吾浩然之气”的说法中,涉及了艺术创造中个体的情感和意志作用等问题。 荀子则提出了“无伪则性不能自美”的说法,涉及到主体能动活动同美的关系,特别是它要求对立面统一的素朴辩证法观念和对刚健之美的提倡,对中国古代的艺术创作理论和中华民族的审美观念发生了重要影响。 墨家和法家都从狭隘的功利主义出发,对审美与艺术采取蔑视以至否定的态度墨家主张“非乐”,即否定艺术,认为审美与艺术活动只能“亏夺民之衣食之财”,无补于“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它反映了古代小生产者的观念和狭隘眼界,但又有揭露批判剥削者的一面。 道家哲学和美学的创始人是老子,但道家美学的真正代表者是庄子及其学派。道家美学的全部思想建立在关于“道”的理论基础之上。儒家美学充分地肯定美与善、善与真的统一,认为这种统一是绝对合理和不容置疑的。而道家美学则相反,它处处致力于揭露美与善、美与真的尖锐矛盾以及美丑对立的相对性、虚幻性和不确实性。 屈原之美学 在战国后期,随着南方楚国文艺的发展,出现了以屈原(约前340~前277)为代表的楚骚美学思想。它汲取了儒家积极入世的人格精神和主张“文”与“质”、美与善相统一的思想,但又不受儒家严格的礼法束缚,在美的追求上,非常重视情感的热烈表现和想象的自由抒发。 两汉美学在一些重要问题上丰富了先秦美学。魏晋南北朝时期对美的追求,对个人的才能风貌的讲求以及对人生意义、价值的思索,都不可分地联系在一起,使人的个性、爱好、趣味等等在封建制度所能容许的范围之内,第一次得到了真正的注意和重视。上层社会士大夫对审美与艺术问题的重视,人物品藻和玄学思辨的发展,有力地促进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各门文艺理论的品评。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世界银行2000年研究报告《中国:服务业发展和中国经济竞争力》的研究结果表明,在中国有4个服务性行业对于提高生产力和推动中国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它们是物流服务、商业服务、电子商务和电信。其中,物流服务占1997年服务业产出的42.4%,是比重最大的一类。进入21世纪,中国要实现对WTO缔约国全面开放服务业的承诺,物流服务作为在服务业中所占比例较大的服务门类,肯定会首先遭遇国际物流业的竞争。 物流的配送方式从手工下单、手工核查的方式慢慢转变成现今的物流平台电子信息化管理方式,从而节省了大量的人力,使得配送流程管理自动化、一体化。 当今出现一种智能运输系统,即是物流系统的一种,也是我国未来大力研究的方向。它是指采用信息处理、通信、控制、电子等先进技术,使人、车、路更加协调地结合在一起,减少交通事故、阻塞和污染,从而提高交通运输效率及生产率的综合系统。我国是从70年代开始注意电子信息技术在公路交通领域的研究及应用工作的,相应建立了电子信息技术、科技情报信息、交通工程、自动控制等方面的研究机构。迄今为止以取得了以道路桥梁自动化检测、道路桥梁数据库、高速公路通信监控系统、高速公路收费系统、交通与气象数据采

集自动化系统等为代表的一批成果。尽管如此,由于研究的分散以及研究水平所限,形成多数研究项目是针对交通运输的某一局部问题而进得的,缺乏一个综全性的、具有战略意义的研究项目恰恰是覆盖这些领域的一项综合性技术,也就是说可以通过智能运输系统将原来这些互不相干的项目有机的联系在一起,使公路交通系统的规划、建设、管理、运营等各方面工作在更高的层次上协调发展,使公路交通发挥出更大的效益。 1.国内物流产业发展迅速。国内物流产业正处在前所未有的高速增长阶段。2008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达89.9万亿元,比2000年增长4.2倍,年均增长23%;物流业实现增加值2万亿元,比2000年增长1.9倍,年均增长14%。2008年,物流业增加值占全部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6. 5%,占GDP的比重为6. 6%。预计“十一五”期间,我国物流产业年均增速保持在15%以上,远远高于美国的10%和加拿大、西欧的9%。 2.物流专业化水平与服务效率不断提高。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 的比例体现了一个国家物流产业专业化水平和服务效率。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例在近年来呈现不断下降趋势,“十五”期间,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的比例,由2000年的19.4%下降到2006年的18. 3%;2007年这一比例则下降到18. 0%,标志着我国物流产业的专业化水平和服务效率不断提高。但同发达国家相比较,我国物流

中国美学史读书笔记

《中国美学史》读书笔记 对于中国美学史的对象和范围的这种看法,我以为太狭窄了。 这涉及对美学对象的看法。美学不限于研究“美”。美学研究的对象是人类审美活动的本质、特点和规律。随着社会的发展,美学的范围日益扩大,美学的分支学科越来越多。现代美学的体系,不仅包括哲学美学(基础科学),而且包括审美心理学、审美社会学、审美发生学、审美文艺学以及审美应用科学。美学的这些分支学科,有的在古代就已得到相当的发展,有的在古代仅仅有某种萌芽。我们研究美学史,应该站在现代的高度,把自己的视野放宽一些。 中国古典美学体系是以审美意象为中心的。它也包含有哲学美学、审美心理学、审美社会学、审美文艺学、审美教育学等多方面的内容,而以审美文艺学(文艺美学)的内容占的比重最大。在中国古典美学体系中,“美”并不是中心的范畴,也不是最高层次的范畴。“美”这个范畴在中国古典美学中的地位远不如在西方美学中那样重要。如果仅仅抓住“美”字来研究中国美学史,或者以“美”这个范畴为中心来研究中国美学史,那么一部中国美学史就将变得十分单调、贫乏,索然无味。 关于中国美学史的对象和范围的另一种看法,认为中国

美学史是研究中国人的审美意识的发生、发展和变化的历史。因此,中国美学史不仅要研究历史上那些美学理论著作,而且要研究历史上各个时代的文学艺术作品所表现出来的审美意识(审美理想,审美趣味等等)。 后记在结束本书的时候,我想对本书的体例以及有关的几个问题作一些说明。 中国美学史上下两千多年,涉及的范围相当广泛,内容极为丰富。但是一本书的篇幅终究是有限的。这就产生一个矛盾。解决这个矛盾有两种方法。一种方法是对每个时代的每一个美学思想家(或每一本有关美学的著作),不分大小主次地排列起来,一一加以简略的介绍。这种方法容易把历史变成流水账。我觉得不很可取。另一种方法是突出重点,。抓住每个时代最有代表性的美学思想家和美学著作,尽量把它们讲充分一点。对于那些次要的、二三流的思想家,或者略去,或者附在重点人物的前后作简略的介绍,或者作为背景材料来处理。这就是唐代史学家刘知几说的“略小而存大,举重以明轻”的方法。我决定采用这种方法。我觉得这种处理方法,比那种不分轻重主次,把大大小小的人物、著作并列起来介绍的方法,更能显示中国美学遗产的精华和价值,也更便于我们把握中国古典美学的体系和中国美学史的发展规律。因为如本书《绪论》所说的,每个时代的美学思潮,总是集中地反映在那个时代最有代表性的美学思想家的著

机器学习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机器学习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计算机科学与软件学院 引言: 机器能否象人类一样能具有学习能力呢?1959年美国的塞缪尔(Samuel)设计了一个下棋程序,这个程序具有学习能力,它可以在不断的对奕中改善自己的棋艺。4年后,这个程序战胜了设计者本人。又过了3年,这个程序战胜了美国一个保持8年之久的常胜不败的冠军。这个程序向人们展示了机器学习的能力,提出了许多令人深思的社会问题与哲学问题。 机器学习的研究是根据生理学、认知科学等对人类学习机理的了解,建立人类学习过程的计算模型或认识模型,发展各种学习理论和学习方法,研究通用的学习算法并进行理论上的分析,建立面向任务的具有特定应用的学习系统。这些研究目标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机器学习是关于理解与研究学习的内在机制、建立能够通过学习自动提高自身水平的计算机程序的理论方法的学科。近年来机器学习理论在诸多应用领域得到成功的应用与发展,已成为计算机科学的基础及热点之一。 机器学习是继专家系统之后人工智能应用的又一重要研究领域,也是人工智能和神经计算的核心研究课题之一。现有的计算机系统和人工智能系统没有什么学习能力,至多也只有非常有限的学习能力,因而不能满足科技和生产提出的新要求。对机器学习的讨论和机器学习研究的进展,必将促使人工智能和整个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一.机器学习的发展史 机器学习是人工智能研究较为年轻的分支,它的发展过程大体上可分为4个时期。 第一阶段是在50年代中叶到60年代中叶,属于热烈时期。…> 第二阶段是在60年代中叶至70年代中叶,被称为机器学习的冷静时期。 第三阶段是从70年代中叶至80年代中叶,称为复兴时期。 机器学习的最新阶段始于1986年。 机器学习进入新阶段的重要表现在下列诸方面: (1) 机器学习已成为新的边缘学科并在高校形成一门课程。它综合应用心理学、生物学和神经生理学以及数学、自动化和计算机科学形成机器学习理论基础。 (2) 结合各种学习方法,取长补短的多种形式的集成学习系统研究正在兴起。特别是连接学习符号学习的耦合可以更好地解决连续性信号处理中知识与技能的获取与求精问题而受到重视。 (3) 机器学习与人工智能各种基础问题的统一性观点正在形成。例如学习与问题求解结合进行、知识表达便于学习的观点产生了通用智能系统SOAR的组块学习。类比学习与问题求解结合的基于案例方法已成为经验学习的重要方向。 (4) 各种学习方法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一部分已形成商品。归纳学习的知识获取工具已在诊断分类型专家系统中广泛使用。连接学习在声图文识别中占优势。分析学习已用于设计综合型专家系统。遗传算法与强化学习在工程控制中有较好的应用前景。与符号系统耦合的神经网络连接学习将在企业的智能管理与智能机器人运动规划中发挥作用。 (5) 与机器学习有关的学术活动空前活跃。国际上除每年一次的机器学习研讨会外,还有计算机学习理论会议以及遗传算法会议。 二.机器学习分类 1、基于学习策略的分类 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过程中系统所采用的推理策略。一个学习系统总是由学习和环境两部分组成。由环境(如书本或教师)提供信息,学习部分则实现信息转换,用能够理解的形

中国美学史优秀读后感想心得感悟

中国美学史优秀读后感想心得感悟中国美学史优秀读后感想心得感悟 在没有看这本书之前,我原以为美学只是简单的、单一的。但是在我看过目录之后,我知道了美学是复杂的,它不仅严格按照朝代 顺序,把人物、论著一一罗列,而且着重突出古典美学的发展轨迹,不同时代的审美趣味以及理论特色。这是一门复杂且严谨的学科, 它要求人们必须严肃且不失美感地来读它、懂它。就像第一节的题 目一样,它带着一种原始的美感。作者在第一节刚开始就指出,礼,在远古,是原始仪式。刚读到这句话的时候,我顿了一下,有些不解,因为在我的印象中,礼对于我而言,仅仅是一种礼貌的表现方式,而在这里却说远在远古时期,礼就作为一种仪式而存在。“仪式”这个词,使我对“礼”这个字开始有了好奇。 之后作者又谈到:“礼”字的另一部分结构---玉。正像饮食在 礼中的重要地位一样,玉在礼中也同样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王 国维《释礼》说:“象二玉在器之形。古者行礼以玉。”而玉在中 国地位更是可以与彩陶相媲美,而玉比起饮食的器皿来说,我觉得 玉有一个更加突出的优点,就是可以随身携带,它即在礼器之中, 又在仪式之人的身上。而另一方面,众所周知,玉是一种有灵气的 东西,与性灵有关,因而它又代表了更多涵义。也许这就是古人选 字的妙处所在,两种奇妙的事物相叠,形成一种更奇妙的感觉。 从古至今,玉一直是中国文化中一道亮丽的风景,儒家以玉比德,诗人以玉喻心,俗人知玉为宝。而我们平时所说的“冰清玉洁”,“一片冰心在玉壶”也是它具有影响力的最直接体现。而更为重要 的是,玉意味着中国人的道德理想和人格理想的纯洁性追求,中国 的艺术,不论是文学,绘画,还是书法园林都有一种:“玉”的韵 味在其中。

《中国美学史》5000字读后感

中国美学史读后感 第一节.礼:原始整合性与美 在没有看这本书之前,我原以为美学只是简单的、单一的。但是在我看过目录之后,我知道了美学是复杂的,它不仅严格按照朝代顺序,把人物、论著一一罗列,而且着重突出古典美学的发展轨迹,不同时代的审美趣味以及理论特色。这是一门复杂且严谨的学科,它要求人们必须严肃且不失美感地来读它、懂它。就像第一节的题目一样,它带着一种原始的美感。 作者在第一节刚开始就指出,礼,在远古,是原始仪式。刚读到这句话的时候,我顿了一下,有些不解,因为在我的印象中,礼对于我而言,仅仅是一种礼貌的表现方式,而在这里却说远在远古时期,礼就作为一种仪式而存在。“仪式”这个词,使我对“礼”这个字开始有了好奇。 王国维在《释礼》中这样写,古文字中的“礼”字,下面是个“豆”,也就是盛饮食的器皿。因而作者认为,用饮食器皿作为礼的象形,包含了其下四种意义:首先,中国之礼,一开始就与饮食有关。这一点让我尤其想不通,“礼”是如何与“饮食”联系在一起的?难道古人认为最初的礼在饮食方面最先体现出来。还是在饮食上的“礼”表现得更为直接,更为重要?其次,饮食在中国文化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这样一来,似乎对刚才的论点作了一些解释。《礼记〃礼运》说:“夫礼之初,始诸饮食”,这里就不难看出它首先肯定了中国之礼起源于饮食,而饮食中所涉及到的食物和类型,如农作物、动物、饮料等,都是需要器皿来盛的。第三,讲了礼进行中的两大因素:饮食与舞乐。看来古人的礼,还是丰富多彩的,舞乐与饮食一样,占据了他们生活中相当重要的位臵。第四,讲了礼的功能:“致其敬于鬼神”。饮食是礼的起源,把最日常的东西作为神圣的东西,现实了中国文化从一开始就具有实用性。饮食成了与神交往的最重要因素,成了神圣的礼的重要内容。 中国的艺术源远流长,灿烂辉煌,而从礼的开始上看,中国艺术一开始的辉煌似乎就要与盛饮食的器皿有关,而彩陶作为一种日常的生活用品,同时也是最神圣的礼器而成为远古“礼”的象征。之所以称彩陶是神圣的,一方面它的图案是多姿多彩的,是一种审美的欣赏,而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它本身所可有的一些深邃的思想观念,仅从这两方面,又有谁能与彩陶相提并论呢?从小我们就听过这样一句话:“民以食为天”,人们的生存本性就是与吃有关。而在《老子》中更是用烹调来比喻治国---“治大国若烹小鲜”,也说明了国家的安定与帝王的饮食有关。而从饮食与神的关系上我们发现饮食在中国文化中占有世界其他人设文化都无法相比的重要地位,而这样的一种力量也不断的向着各个领域扩张着。 之后作者又谈到:“礼”字的另一部分结构---玉。正像饮食在礼中的重要地位一样,玉在礼中也同样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王国维《释礼》说:“象二玉在器之形。古者行礼以玉。”而玉在中国地位更是可以与彩陶相媲美,而玉比起饮食的器皿来说,我觉得玉有一个更加突出的优点,就是可以随身携带,它即在礼器之中,又在仪式之人的身上。而另一方面,众所周知,玉是一种有灵气的东西,与性灵有关,因而它又代表了更多涵义。也许这就是古人选字的妙处所在,两种奇妙的事物相叠,形成一种更奇妙的感觉。 从古至今,玉一直是中国文化中一道亮丽的风景,儒家以玉比德,诗人以玉喻心,俗人知玉为宝。而我们平时所说的“冰清玉洁”,“一片冰心在玉壶”也是它具有影响力的最直接体现。而更为重要的是,玉意味着中国人的道德理想和人格理想的纯洁性追求,中国的艺术,不论是文学,绘画,还是书法园林都有一种:“玉”的韵味在其中。 礼是一种礼仪,这种仪式构成了文化的核心,而且是一种最重要的实践活动。礼作为一个完整的整体,它包括四大因素:礼器、行礼之人、行礼地点及行礼过程。作为炎黄子孙,我们只有理解了礼的整体,才能理解礼的本质,理解礼的中国特色,从而更好地理解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

机器人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机器人发展历史、现状、应用、及发展 趋势 院系:信息工程学院 专业:电子信息工程 姓名:王炳乾

机器人发展历史、现状、应用、及发展趋势 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不断向智能化方向发展,机器人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展和深化,机器人已成为一种高新技术产业,为工业自动化发挥了巨大作用,将对未来生产和社会发展起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文章介绍了机器人的国内国外的发展历史、状况、应用、并对机器人的发展趋势作了预测。 关键词:机器人;发展;现状;应用;发展趋势。 1.机器人的发展史 1662年,日本的竹田近江利用钟表技术发明了自动机器玩偶并公开表演。 1738年,法国技师杰克·戴·瓦克逊发明了机器鸭,它会嘎嘎叫、进食和游泳。 1773年,瑞士钟表匠杰克·道罗斯发明了能书写、演奏的玩偶,其体内全是齿轮和发条。它们手执画笔、颜料、墨水瓶,在欧洲很受青睐。 保存至今的、最早的机器人是瑞士的努萨蒂尔历史博物馆里少女形象的玩偶,有200年历史。她可以用风琴演奏。 1893年,在机械实物制造方面,发明家摩尔制造了“蒸汽人”,它靠蒸汽驱动行走。 20世纪以后,机器人的研究与开发情况更好,实用机器人问世。 1927年,美国西屋公司工程师温兹利制造了第一个机器人“电报箱”。它是电动机器人,装有无线电发报机。 1959年第一台可以编程、画坐标的工业机器人在美国诞生。 现代机器人 有关现代机器人的研究始于20世纪中期,计算机以及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原子能的开发利用是前提条件。1946年,第一台数字电子计算机问世。随后,计算机大批量生产的需要推动了自动化技术的发展。1952年,数控机床诞生,随后相关研究不断深入;同时,各国原子能实验室需要代替人类处理放射性物质的机械。

读《中国美术史》有感

读《中国美术史》有感 中华上下五千年,泱泱大国,历史源远流长,文明璀璨光辉,留下了无数让现代人叹为观止、美不胜收的的艺术珍宝与古董文物。 《中国美术史》这本书,十分系统地讲解了中国从古到今、各个年代,各种类别的美术作品,一一详细道来。这是一本光是看设计典雅、美观精致的封面和背后的简介就足够让人爱上的书籍。翻开内页,排版美观的文字、配上全彩色印刷的古代艺术品的图案,两者在一起只能用完美来形容。本书400多页,三十九万字,售价88元,暂且不说文字内容,光凭这图文并茂的印刷就绝对物有值! 当然,绝对的,比起排版设计,本书的实质性内容更是引人入胜。《中国美术史》的作者李霖灿毕生都在研究艺术史,他曾经担任台北故宫博物院副院长,在这座中国数一数二的顶级博物馆里面对琳琅满目的瑰宝古董文化,潜心研究了几十年的古代美术作品,积累了丰厚的学识与人文素养;又在台湾大学等名校中教授中国美术史等艺术鉴赏类课程。而这本《中国美术史》,可以说就是李老师任教二十载的课程讲义的总结与精华。 《中国美术史》全书涉猎极其广泛,从汉代的画像石,到敦煌的雕塑王国,从上古的铜器到文雅美玉,从泼墨山水画到丹青妙笔的书法,讲解的面面俱到。全书文笔优美流畅,考据森严,处处引经据典,使得本书具备了极强的专业性。可以直接当做美术史的教材来使用。但与此同时,李老的文章内容并不枯燥,而是深浅出地具体介绍了这些美好的艺术作品,让普通读者也能看个通透大量运用成语与引用古

诗词等手法,并且并不只是包括美术品本身,还扩展地介绍了作品相关年代的社会背景、涉及人物、创作故事等内容,大大扩充了读者的阅读面,并且还将这些作品与其他美术作品,甚至西方的画作来作以比较,将中西方美术文化碰撞出新的艺术火花,这是非常难得可贵的。我们都知道,这些艺术作品都是珍贵的古董文物。所以,只要你认真阅读学习了本书之后,增长的并不只有美术方面的知识,也能大大的提高汉语言文学与历史学的水平!最好是亲身去过收藏这些书里介绍的艺术品的博物馆,观看了实物之后再看书里的解说,会更能深入理解其中的深刻义。

国内外公路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第1章绪论 1.1我国公路现状 交通运输业是国民经济中从事运送货物和旅客的社会生产部门,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动脉,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行业、先行产业。交通运输主要包括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管道五种运输方式,其中,铁路、水运、航空、管道起着“线”的作用,公路则起着“面”的作用,各种运输方式之间通过公路路网联结起来,形成四通八达、遍布城乡的运输网络。改革开放以来,灵活、快捷的公路运输发展迅速,目前,在综合运输体系中,公路运输客运量、货运量所占比重分别达90%以上和近80%。高速公路是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在交通运输业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设计和建设上,高速公路采取限制出入、分向分车道行驶、汽车专用、全封闭、全立交等较高的技术标准和完善的交通基础设施,为汽车快速、安全、经济、舒适运行创造了条件。与普通公路相比,高速公路具有行车速度快、通行能力大、运输成本低、行车安全、舒适等突出优势,其行车速度比普通公路高出50%以上,通行能力提高了2~6倍,并可降低30%以上的燃油消耗、减少1/3的汽车尾气排放、降低1/3的交通事故率。 新中国成立以来,经过60多年的建设,公路建设有了长足发展。2011年初正值“十一五”规划结束,“十二五”规划伊始。“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公路交通发展速度最快、发展质量最好、服务水平提升最为显著的时期。经过4年多的发展,公路交通运输紧张状况已实现总体缓解,基础设施规模迅速扩大,运输服务水平稳步提升,安全保障能力明显增强,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保障社会和谐稳定、进一步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作出了重要贡献。 “十一五”前4年,全国累计完成公路建设投资2.93万亿元,年均增长近16%,约为“十一五”预计总投资的1.2倍,也超过了“九五”和“十五”的投资总和。公路建设投资的快速增长,极大地拉动和促进了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从公路建设投资占同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总投资的比重来看,“十一五”期间基本保持在4.5%左右。 在投资带动下,公路网规模不断扩大,截至2009年底,全国公路网总里程达到386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6.51万公里,二级及以上公路42.52万公里,分别较"十五"末增加36.4万公里、2.5万公里和9.4万公里;全国公路网密度由“十五”末的每百平方公里34.8公里提升至40.2公里。预计到2010年底,全国公路网总里程将达到395万公里,高速公路超过7万公里,分别较“十五”末增加45.3万公里与3万公里。农村公路投资规模年均增长30%,总里程将达到345万公里,实现全国96%的乡镇通沥青(水泥)路。 “十一五”期间公路的快速发展,为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作出了突出贡献。特别是2008年以来,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以高速公路为重点,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十一五”末高速公路里程将达到"十五"末的1.78倍。“十一五”期间全社会高速公路建设累计投资达2万亿元,直接拉动GDP增长约3万亿元,拉动相关行业产出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北京市绿化隔离带可持续经营技术及效益评价 二、项目所属领域国内外研究开发现状和发展趋势 1、由城市绿地到城市林业的发展 城市绿地是城市中一种特殊的生态系统,它是城市系统中能够执行“吐故纳新”负反馈调节机制的子系统。这个系统一方面能为城市居民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为城市生物提供适宜的生境;另一方面能增强城市景观的自然性、促进城市居民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它是城市现代化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绿地(green space)一词,各国的法律规范和学术研究对它的定义和范围有着不同的解释,西方城市规划概念中一般不提城市绿地,而是开敞空间(Open Space),我国建国以来一直延用原苏联的绿地概念,包括城市区域内的各类公园、居住区绿地、单位绿地、道路绿化、墓地、农地、林地、生产防护绿地、风景名胜区、植物覆盖较好的城市待用地等。 尽管各国关于开敞空间(或绿地)的定义不尽相同,但它们都强调了开敞空间(或绿地)在城市中的自然属性,即都是为了保持、恢复或建立自然景观的地域。绿地作为城市的一种景观,是城市中保持自然景观,或使自然景观得到恢复的地域,是城市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综合体现,是城市中最能体现生态性的生态空间,是构成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结构上为人工设计的植物景观、自然植物景观或半自然植物景观。绿地在城市中的功能和作用主要包括:组织城市空间的功能、生态功能(改善生态环境的功能、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游憩休闲功能、文化(历史)功能、教育功能、社会功能、城市防护和减灾功能。 城市绿地发展和研究进程包括:城市绿地思想启蒙阶段、城市绿地规划思想形成阶段、城市绿地理论和方法的发展阶段、城市绿地生态规划和建设阶段。 吴人韦[1]、汪永华[2]、胡衡生[3]等从城市公共绿地的起源开始介绍了国外城市绿地的发展历程,认为国外的城市绿地建设经历了从公园运动(1843~1887)、公园体系(1880~1890)、重塑城市(1898~1946)、战后大发展(1945~1970)、生物圈意识(1970年以后)等一系列由简单到复杂的城市绿地发展过程,其中“重塑城市”阶段提出了“田园城市”和城市绿带概念,绿带网络提供城区间的隔离、交通通道,并为城市提供新鲜空气。“有机疏散”理论中的城市与自然的有机结合原则,对以后的城市绿化建设具有深远的影响。1938年,英国议会通过了绿带法案(Green Belt Act)。1944年的大伦敦规划,环绕伦敦形成一道宽达5英里的绿带。1955年,又将该绿带宽度增加到6~10英里。英国“绿带政策”的主要目的是控制大城市无限蔓延、鼓励新城发展、阻止城市连体、改善大城市环境质量。早在1935年,莫斯科进行了第一个市政建设总体规划,规划在城市用地外围建立10公里宽的“森林公园带”;1960年调整城市边界时,“森林公园带”进一步扩大为10~15公里宽,北部最宽处达28公里;1971年,莫斯科采用环状、楔状相结合的绿地布局模式,将城市分隔为多中心结构。目前,德国城市森林建设已取得了让世人瞩目的成绩,其树种主要为乡土树种,基本上是高大的落叶乔木(栎类、栗类、悬铃木、杨树、核桃、欧洲山毛榉等)[4]。在绿化城

中国管理研究的现状及发展前景

徐淑英《光明日报》( 2011年07月29日11 版) 过去20多年来,中国管理学研究关注西方情境的研究课题,验证西方发展出来的理论,并借用西方的研究方法论。而旨在解决中国企业面临的问题和针对中国管理现象提出有意义的理论解释,这方面的研究却迟滞不前。围绕到底是追求“中国管理理论”(即在中国管理情境中检验西方理论)还是“管理的中国理论”(即针对中国现象和问题提出自己的理论)的争论,很多学者作出了积极探索。中国的管理学研究者应遵循科学探究的自主性原则,保持对常规科学局限性的警觉,从事既能贡献普遍管理知识,又能解决中国管理问题的研究。 国际管理学研究中的一个现象 全球化商业活动的增加,不仅使得全球化的跨国公司对管理知识的需求大大增加,而且那些处于新兴经济体(比如俄罗斯、印度和中国)中的公司,由于在国际市场上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也非常渴望得到管理实践所需的知识。除了新兴经济体外,许多发达地区的管理研究也十分活跃。有学者观察到了国际学者的一种明显偏好:从主流管理学文献(基本上是基于北美,特别是美国的文献)中套用已有的理论、构念和方法来研究本土的现象。这导致了JamesMarch(詹姆斯·马奇)所认为的组织研究的“趋同化”。这个趋势是值得注意的,因为它有可能放慢有效的全球管理知识的发展速度,也会阻碍科学的进步。这样的趋势在中国也是存在的。

科学研究总是有目的的:执著于寻找真相(reality)和追求真理(truth)。科学的研究方法确保了科学家的发现是接近于真理的,这也是所有科学研究应该达到的严谨性(rigor)标准。然而对于管理学这门应用科学来说,真理本身是不够的。管理研究的第二个目标是获取有益于提高实践水平的知识,这就是管理学者应该达到的切题性(re levance)标准。但现在大部分的中国学者都是严谨有余,切题不足。 目前,套用西方发展起来的理论在中国进行演绎性研究主导了中国管理学研究领域。用这种方法进行的研究倾向于把成果发表在国际性杂志上,尤其是国际顶尖杂志。这类研究成果验证了已有理论或者对其情境性边界进行了延伸研究,说明了如何使用现有研究成果来解释一些新情境下出现的独特现象和问题。但这样的研究倾向对现有的理论发展只能提供有限的贡献,因为它的目的并非寻找对地方性问题的新的解释。这种方法也限制了对中国特有的重要现象以及对中国有重要影响的事件的理解。 笔者并不认为学者的目标就是发展新的理论,而是提请注意这一事实:绝大部分中国的研究都不约而同地采用西方已有理论来解释中国现象。这一趋势形成的原因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解释。 首先是因为缺乏先进的科学研究方法的训练和对科学目的的正确理解。一些研究者错误地认为,科学的目的是发表文章,而非寻找对重要现象的恰当理解和解释。中国学者可以很快学会如何正确使用研

关于美学三书读后感

关于美学三书读后感 美学三书读后感(一) 初读《美学三书》是在我大学毕业后的第一年。大学毕业后我去到湖北的一个小城参加工作,在那里我得到了一间杂房和一张书桌。在简陋的环境里,我开始了我的悦读之旅。 一桌一椅一盏桔黄的灯,人就在灯下神游于上下五千年中。听起来《美学三书》好象是一本书,但实际上它是三本书组成的一个系列,包括《美的历程》、《华夏美学》和《美学四讲》。读完《美的历程》,再读《华夏美学》,越读越着迷,读来觉得满齿生香。 《美的历程》以时间为线索,从中国原始社会时期的图腾与宗教舞蹈开始,讲到夏商周时代的青铜饕餮与线条艺术,讲到先秦理性精神,讲到楚汉浪漫主义,讲到魏晋风度与佛陀世容,经历盛唐之音与宋元山水意境后,来到明清各种文艺思潮。 打开《美学三书》,触摸的是中国士大夫的精神世界,接受到的是典型的东方的美学启蒙。你听,“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的叹息把儒家的仁义道德深沉真挚地感情化了,其精神世界的美,美在一往情深;你看,“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这样的画面表明,儒者即使奔波劳碌救世济民之际,仍然可以保持着一种超脱的审美情趣;你再细细

体味,“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不是又是另外一种超脱的适宜的喜悦,它既非宗教的狂欢,又非世俗的快乐,当真是“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华夏美学》的最后一章曾提到过近代中国美育替代宗教的趋势。再读《美学三书》,我在想,如果你对前进的方向觉得困惑,那么重新温习中华五千年来的美学精粹吧,兴许能从其中找到方向,找到安宁与平静。如若不信,不妨开卷试读。 美学三书读后感(二) 前段时间送了我一本书名字叫《美学三书》李泽厚,虽然忙着复习还是抽空看完了,之前觉得美学实在没什么研究的必要,总是没有法学这么实用!看之前有个问题:美学是用来禁锢审美观的吗?看完之后觉得并不是这样的,还是很不错的一本书,《美学三书》是李泽厚先生比较全面系统的阐述自己美学思想的专着,本书分为《美学历程》、《华夏美学》和《美学四讲》三部分,查了一下相关资料,这本书被认为是五十年代美学论战中三派(李泽厚、朱光潜、蔡仪)之一,其特色是现代哲学观念和传统文化精神的融合,我还是对哲学部分比较感兴趣。 说来还是有点惭愧,一本书读了查不多一个月了,和说要写读后感,读了好久终于读完了,读它并没有特殊的目的,只是觉得不能让拯哥得钱白花啊,呵呵,另外一点也是希望浮躁的心能在认识美的过程中稍稍平缓。想写点什么感想,

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医用信息系统同其他行业的信息系统相比具有其明显的特殊性,医用信息系统有大量的CT、MRI等的图象,B超、内窥镜等的视频数据,还有大量的CT、MRI、B超、PET、电子内窥镜等的医用检查设备。医用信息系统中大量的如HIS,RIS,PACS,MODALITY,CPR等部门级的系统之间有大量需要交流和共用的信息,如何将这些数据有效的交流,如何减少重复手工劳动,减少数据冗余.以提供给医生、护士从而提高诊断和治疗水平,或者提供给医院管理者以提高医院的管理水平.换而言之,就是将医院各部门之间的数据互相平滑高效的交流以及医用信息的整合集成成为世界各国致力于医用信息系统的专家学者和相关研究机构的研究话题。 Radiological Society of North America(RSNA)和Healthcare Information and Management Systems Society(HIMSS)提出了IHE框架试图解决这些信息的交流和集成问题。

IHE规范遵循DICOM标准和HL7标准.DICOM标准的全称是“医学数字成像与通信”(digital imaging and communication in medicine)标准,不仅支持医学放射图象,而且面向所有的医学图象,只要简单的增加相应的服务对象类(SOP)即可,可扩展到心电图,内窥镜图象,牙医图象,病理学图象等。HL7主要为面向健康的计算机系统提供临床、金融、管理信息的电子交换标准.IHE规范还提供了HL7到DICOM的互操作. 国内随着医疗行业改革,医疗服务行业开始面向市场,通过信息化的战略来提高医患的满意度以提到很多医院的议事日程.因此构建一个集成化的标准化的系统来及时的获取各种临床信息变的非常迫 切.目前国内有许多厂商拥有遵循DICOM标准的PACS系统,然而将

国外教学设计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国外教学设计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教学设计过程所产生的问题的讨论、教学设计研究的发展趋势等方面对国外教学设计研究的现状与发展趋势进行了系统阐述。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心理学、教育学理论研究的深入,教学设计近年来成为国内外教育界关注的课题之一。考察国外教学设计的研究成果,对我们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提高教学效率将有莫大的启发。 一、国外教学设计研究的现状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一直是教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许多教育工作者或从改变教学媒体、方法,或从精选教学内容,或从改进评价方式和课堂管理等进行深入的研究,但同时他们又感到单一方面的改革其效果不能令人满意。因此,他们开始重新思考教学设计的问题,并借鉴认知理论、技术学等新成果;从更为系统的角度探索问题,以找到在整体上提高教学效益的突破口。 1.学设计的概念 什么是教学设计?为了更清楚的理解这个概念,让我们先了解什么是教学和设计。美国的教育学家史密斯(P.L. Smith )和拉根(T. J.Ragan)认为,教学就是信息的传递及促进学生达到预定、专门学习目标的活动。它是教育的一个分支,包含了学习、训练和讲授等活动。所谓设计,是指在进行某件事之前所作的有系统的计划过程或为了解决某个问题而实施的计划,它可以从精确性、细致性、系统性等方面去判断其效果的好坏。设计者必须以高度的精确和谨慎态度,具有系统计划一个方案的才能进行设计,否则,会导致时间的误用、资源的浪费甚至无效、沉闷和缺乏动机的学习。因此,设计应考虑许多可能影响实施计划或受计划实施所影响的因素。如,设计者要考虑可能影响教学成功的因素,通过上课,把预先设计好的视觉、听觉及其他传递形式的信息传递出去。所以,教学设计的特点除上面谈到的精确、细致和系统之外,还应有形象性、创造性、工艺性、扩展性和自然性等特点。由此可见,教学设计就是把教学原理转换成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计划的系统过程,是指为了达到预期教学目标而运用系统观点和方法,遵循教学过程基本规律,对教学活动进行系统计划的过程,是教什么(课程和内容等)与怎么教(组织、方法、策略、手段及其他传媒工具的使用等)的过程。具体来说,一方面它象工程那样需要以过去成功的原理为基础来计划他们的工作,不仅在功能方面,而且以生动的、吸引人的方式来设计事情或活动,建立用以指导他们决策、解决问题的程序。另一方面,这个系统过程是以一种书面的形式把将要完成的事情或活动的结果写下来,而不是变成实际的产品或结果。因此,当教学媒体不仅仅是教师时,系统的计划就显得尤其重要。好的教师有能力根据学生的需要马上调节教学。但当教学媒体不能迅速加以调节时(如印刷体的材料、录像材料、以电脑为基础的教学),以教学原理为基础的设计就显得相当重要。所以,教学设计过程主要依据三个方面进行设计:第一,教学的目标是什么?第二,教学策略和教学媒体有哪些?第三,我们如何检验所达到的结果?如何评价和修改教学材料? 韦斯特(Charles K. West )等人则从认知科学的角度来探讨教学设计。他们认为教学就是以系统的方式传授知识,是关于技术程序纲要或指南的实施。它也是指教师的行动、实践或职业活动。设计是计划或布局安排的意思,是指用某种媒介形成某件事情的结构方式。所以教学设计的研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1)在当今复杂的社会里,人们需要学会如何学习。这种需要大大地扩大了教学的目标,它应该包括学习者将能够了解并适当地运用认知策略;(2 )教学设计应该使用认知策略作为教学的手段;(3 )教师将充当教学传递活动中运用认知策略和奖励认知策略运用的模范;(4)把认知策略的知识、适当的应用以及对认知策略

中国美学史读后感

中国美学史读后感在没有看这本书之前,我原以为美学只是简单的、单一的。但是在我看过目录之后,我知道了美学是复杂的,它不仅严格按照朝代顺序,把人物、论着一一罗列,而且着重突出古典美学的发展轨迹,不同时代的审美趣味以及理论特色。这是一门复杂且严谨的学科,它要求人们必须严肃且不失美感地来读它、懂它。就像第一节的题目一样,它带着一种原始的美感。 作者在第一节刚开始就指出,礼,在远古,是原始仪式。刚读到这句话的时候,我顿了一下,有些不解,因为在我的印象中,礼对于我而言,仅仅是一种礼貌的表现方式,而在这里却说远在远古时期,礼就作为一种仪式而存在。“仪式”这个词,使我对“礼”这个字开始有了好奇。 王国维在《释礼》中这样写,古文字中的“礼”字,下面是个“豆”,也就是盛饮食的器皿。因而作者认为,用饮食器皿作为礼的象形,包含了其下四种意义:首先,中国之礼,一开始就与饮食有关。这一点让我尤其想不通,“礼”是如何与“饮食”联系在一起的?难道古人认为最初的礼在饮食方面最先体现出来。还是在饮食上的“礼”表现得更为直接,更为重要?其次,饮食在中国文化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这样一来,似乎对刚才的论点作了一些解释。《礼记?礼运》说:“夫礼之初,始诸饮食”,这里就不难看出它首先肯定了中国之礼起源于饮食,而饮食中所涉及到的食物和类型,如农作物、动物、饮料等,都是需要器皿来盛的。第三,讲了礼进行中的两大因素:饮食与舞乐。看来古人的礼,还是丰富多彩的,舞乐与饮食一样,占据了他们生活中相当重要的位置。第四,讲了礼的功能:“致其敬于鬼神”。饮食是礼的起源,把最日常的东西作为神圣的东西,现实了中国文化从一开始就具有实用性。饮食成了与神交往的最重要因素,成了神圣的礼的重要内容。 中国的艺术源远流长,灿烂辉煌,而从礼的开始上看,中国艺术一开始的辉煌似乎就要与盛饮食的器皿有关,而彩陶作为一种日常的生活用品,同时也是最神圣的礼器而成为远古“礼”的象征。之所以称彩陶是神圣的,一方面它的图案是多姿多彩的,是一种审美的欣赏,而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它本身所可有的一些深邃的思想观念,仅从这两方面,又有谁能与彩陶相提并论呢?从小我们就听过这样一句话:“民以食为天”,人们的生存本性就是与吃有关。而在《老子》中更是用烹调来比喻治国---“治大国若烹小鲜”,也说明了国家的安定与帝王的饮食有关。而从饮食与神的关系上我们发现饮食在中国文化中占有世界其他人设文化都无法相比的重要地位,而这样的一种力量也不断的向着各个领域扩张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