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讲 动量 功能关系的综合应用

第33讲 动量 功能关系的综合应用
第33讲 动量 功能关系的综合应用

第33讲 动量 功能关系的综合应用

1.如图所示,矩形滑块由不同材料的上下两层粘结在一起组成,将其放在光滑的水面上,质量为m 的子弹以速度v 水平射击滑块,若射击上层,则子弹刚好不穿出;若射击下层,则整个子弹刚好嵌入,则上述两种情况相比较( )

A.两次子弹对滑块做的功一样多

B.两次滑块受到的冲量一样大

C.子弹射入下层过程中克服阻力做功较少

D.子弹射入上层过程中系统产生的热量较多 解析:由动量守恒定律有:mv =(m +M )v ′

可得两次射入滑块后,系统达到的共同速度相等,即

v ′=m m +M

v

故两次子弹对滑块做的功相等W =1

2

Mv ′2

两次滑块受到的冲量相等,I =Δp =Mv ′ 两次子弹克服阻力做的功相等,即

W f =12mv 2-12

mv ′2

由能的转化与守恒定律知,两次系统产生的热量相等,即

Q =12mv 2-1

2(m +M )′2.

答案:AB

2.如图所示,A 、B 两物体用一根不可伸长的轻细线相连,中间有一根被压缩的轻弹簧,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它们的质量关系为m A =2m B .当烧断细线后,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弹开过程中A 的速率小于B 的速率

B.弹开过程中A 的动量小于B 的动量

C.A 、B 同时达到速度的最大值

D.当弹簧恢复原长时两物体同时脱离弹簧 解析:在弹开过程中,由动量守恒定律有: p A =p B ,即m A v A =m B v B 可知选项A 正确、B 错误.

当弹簧恢复原长时A 、B 同时达到最大速度,并将一起脱离弹簧,选项C 、D 正确. 答案:ACD

3.如图甲所示,质量为2m 的长木板静止地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另一质量为m 的小铅块(可视为质点)以水平速度v 0滑上木板的左端,恰能滑至木板的右端且与木板保持相对静止,铅块在运动过程中所受到的摩擦力始终不变.若将木板分成长度与质量均相等(即m 1=m 2=m )的两段1、2后,将它们紧挨着放在同一水平面上,让小铅块以相同的初速度v 0由木板1的左端开始运动,如图乙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铅块滑到木板2的右端前就与之保持相对静止

B.小铅块滑到木板2的右端后与之保持相对静止

C.甲、乙两图所示的过程中产生的热量相等

D.图甲所示的过程产生的热量大于图乙所示的过程产生的热量 解析:长木板分两段前,铅块和木板的最终速度为:

v t =mv 03m =13

v 0

且有Q =fL =12mv 20-12×3m (v 03)2=1

3mv 20

长木板分两段后,可定量计算出木板1、2和铅块的最终速度,从而可比较摩擦生热和相对滑动的距离;也可用图象法定性分析(如图丙所示)比较得到小铅块到达右端之前已与木

板2保持相对静止,故图甲所示的过程产生的热量大于图乙所示的过程产生的热量.

答案:AD 丙 4.在原子反应堆中,用石墨(碳)做减速剂使快中子变成慢中子.已知碳核的质量是中子质量的12倍,假设中子与碳核的碰撞是弹性的(即碰撞中不损失动能),而且碰撞前碳核是静止的.设碰撞前中子的动能为E 0,则经过一次碰撞后,中子的动能损失多少?

解析:设中子、碳粒的质量分别为m 、12m ,碰撞后它们的动能分别为E 1、E 2,对于碰撞的过程,由动量守恒定律有:

2mE 0=-2mE 1+2×12mE 2 由机械能守恒定律有:E 0=E 1+E 2

解得:E 1=121

169

E 0

故这一过程中,中子动能的损失ΔE =48

169

E 0.

答案:48

169

E 0

5.如图所示,长为L 的细绳竖直悬挂着一质量为2m 的小球A ,恰好紧挨着放置在水平面上质量为m 的物块B .现保持细绳绷直,把小球向左上方拉至细绳与竖直方向成60°的位置,

然后释放小球.小球到达最低点时恰好与物块发生碰撞,而后小球向右摆动的最大高度为L

8

物块则向右滑行了L 的距离而静止,求物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解析:设小球与物块碰撞前瞬间的速度为v 0,对于其下摆的过程,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 12

·2m ·v 20=2mg (L -L cos 60°)

解得:v 0=gL

设碰撞后瞬间小球、物块的速度大小分别为v 1、v 2 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对于小球有: 12·2m ·v 21=2mg ·L 8

由动量守恒定律有:2m ·v 0=2m ·v 1+mv 2 解得:v 2=gL

对于物块向右滑行的过程,由动能定理有:

μmgL =1

2mv 22

解得:μ=0.5. 答案:0.5 6.

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长木板静止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在木板的右端有一质量为m 的小铜块(可视为质点),现给铜块一个水平向左的初速度v 0,铜块向左滑行并与固定在木板左端的长为L 的轻弹簧相碰,碰后返回且恰好停在长木板右端.问:

(1)铜块与长木板之间是否有摩擦力? (2)整个过程中损失的机械能为多少?

(3)轻弹簧与铜块相碰的过程中具有的最大弹性势能为多少? 解析:(1)因m 能相对于木板停在右端,故一定存在摩擦力.

(2)取铜块、长木板和弹簧整体作为系统,系统满足动量守恒条件,以向左的方向为正,则有:

mv 0=(M +m )v

得:v =m

M +m v 0

对全过程由能量守恒定律得:

E 损=12mv 20-12(M +m )v 2

=12mv 20-m 2v 202(M +m )

=mMv 2

02(M +m )

. (3)系统损失的机械能等于摩擦生热产生的能量,正比于相对滑过的路程,故弹簧压至

最短时,E 损′=1

2

E 损

又由动量守恒定律可知,它们相对静止时速度为v ,由能量守恒定律有: 12mv 20=12(M +m )v 2+1

2

E 损+E 弹 解得:E 弹=14mv 20-14·m 2v 2

0M +m =mMv 20

4(M +m )

.

答案:(1)存在 (2)mMv 202(M +m ) (3)mMv 20

4(M +m )

金典练习十七 动量 功能关系的综合应用

选择题部分共10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

1.如图所示,两带电的金属球在绝缘的光滑水平面上沿同一

直线相向运动,A 带电荷量为-q ,B 带电荷量为+2q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相碰前两球运动中动量不守恒

B.相碰前两球的总动量随距离的减小而增大

C.两球相碰分离后的总动量不等于相碰前的总动量,因为碰前作用力为引力,碰后为斥力

D.两球相碰分离后的总动量等于碰前的总动量,因为两球组成的系统合外力为零 解析:碰撞前后整个过程动量守恒,选项A 、B 、C 错误,D 正确. 答案:D

2.如图所示,一小车放在光滑水平面上,A 端固定一个轻弹簧,B 端粘有油泥,小车的总质量为M ,一质量为m 的木块C 放在小车上,用细绳固定使弹簧处于压缩状态.开始时小车和C 都静止;现突然烧断细绳,C 被释放,使C 离开弹簧向B 端冲去并跟B 端油泥粘在一起,忽略一切摩擦,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弹簧伸长过程中C 向右运动,同时小车也向右运动

B.C 与B 碰前,C 与小车的速率之比为m ∶M

C.C 与油泥粘在一起后,小车立即停止运动

D.C 与油泥粘在一起后,小车继续向右运动

解析:小车和木块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C 向右运动时小车向左运动,且有: mv =Mv ′

即v ∶v ′=M ∶m ,选项A 、B 错误;

由动量守恒定律知,系统的总动量始终为零,故C 与油泥粘一起后与小车的共同速度立即变为零,选项C 正确.

答案:C

3.如图甲所示,长木板A 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质量m =2 kg 的物体B 以v 0=2 m/s 的水平速度滑上A 的表面,由于A 、B 间存在摩擦,之后A 、B 速度随时间变化情况如图乙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木板获得的动能为1 J

B.系统损失的机械能为2 J

C.木板A 的最小长度为1 m

D.A 、B 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

解析:由图线知A 、B 的共同速度为v =1 m/s ,由动量守恒定律有: m B v 0=(m A +m B )v

可得:m A =2 kg ,E k =1

2

m A v 2=1 J

ΔE =12m B v 20-12

(m A +m B )v 2

=2 J A 的最小长度为AB 相对滑动的位移,由图象可得: Δs =1 m

又因为μmg ·Δs =ΔE ,可得:μ=0.1. 答案:ABC

4.2002年,美国《科学》杂志评出的“2001年世界十大科技突破”中,有一项是加拿大萨德伯里中微子观测站的成果.该站揭示了中微子失踪的原因.即观测到的中微子数目比理论值少是因为部分中微子在运动过程中转化为一个μ子和一个τ子.在上述研究中有以下说

法,其中正确的是( )

A.该研究过程中牛顿第二定律依然适用

B.该研究过程中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依然适用

C.若发现μ子和中微子的运动方向一致,则τ子的运动方向与中微子的运动方向也可能一致

D.若发现μ子和中微子的运动方向相反,则τ子的运动方向与中微子的运动方向也可能相反

解析:牛顿第二定律不适用于微观高速的物理过程,而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依然适用,故选项A 错误、B 正确.

由动量守恒定律可得:m c v 0=m μv 1+m τv 2

若v 1与v 0同向,则v 2可能与v 0同向,也可能反向;若v 1与v 0反向,则v 2一定与v 0同向,选项C 正确、D 错误.

答案:BC

5.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的小车的表面由光滑的弧形段AB 和粗糙的水平段BC 组成.当小车固定时,从A 点由静止滑下的物体到C 点恰好停止.如果小车不固定,物体仍从A 点静止滑下,则( )

A.还是滑到C 点停止

B.滑到BC 间某处停止

C.会冲出C 点落到车外

D.上述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解析:由动量守恒定律知,小车不固定时,物体与小车达到的共同速度也为零,又由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有:

mg ·Δh =μmg ·ΔL

即物体仍将滑至C 点停住. 答案:A

6.如图所示,船的质量为M ,船上站一质量为m 的运动员,运动员要从

这静止的船上水平跃出,到达与船水平距离为s 、比甲板低h 的岸上,至少要做功W ,不计水的阻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如s 、h 一定,M 越大,W 越大

B.如s 、m 和h 一定,M 越大,W 越小

C.如s 、M 和h 一定,W 与m 成正比

D.如s 、m 和M 一定,h 越大,W 越小

解析:设运动员要跳上岸所需的最小初速度为v 1,此时船的反冲速度为v 2,由动量守恒定律有:

Mv 2=mv 1=p 0

其中v 1=s g

2h

可得:v 2=ms M g

2h

由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知,运动员做的功为:

W =12Mv 22+12mv 21=m 2s 2g 4h (1M +1m ).

答案:BD

7.如图所示,一木板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其右端有一根轻质弹簧沿水平方向与木板相连,木板的质量M =3 kg.一质量m =1 kg 的铁块以水平速度v 0=4 m/s 从木板的左端沿板面向右滑行,压缩弹簧后又被弹回,最后恰好停在木板的左端.在上述过程中,弹簧具有的最大弹性势能为( )

A.3 J

B.6 J

C.20 J

D.4 J 解析:由动量守恒定律有:mv 0=(m +M )v t

由题意知,系统由于摩擦生热而损失的动能为:

ΔE k =12mv 20-12

(m +M )v 2

t =6 J 故知弹簧压缩最大时摩擦生热损失的动能为: 1

2ΔE k

=3 J 此时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为:

E p =12mv 20-12ΔE k -12(m +M )v 2

t =3 J. 答案:A

8. 如图所示,两物体A 、B 用轻质弹簧相连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现同时对A 、B 两物体施加等大、反向的水平恒力F 1、F 2,使A 、B 同时由静止开始运动.在运动过程中,对A 、B 两物体及弹簧组成的系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整个过程中弹簧不超过其弹性限度)( )

A.动量始终守恒

B.机械能始终守恒

C.当弹簧伸长到最长时,系统的机械能最大

D.当弹力的大小与F 1、F 2的大小相等时,A 、B 两物体的速度为零

解析:A 、B 及弹簧组成的系统所受的合外力为零,则动量始终守恒,选项A 正确;F 1、F 2对A 、B 同时做正功或负功,系统的机械能不守恒,选项B 错误;因为F 1、F 2对系统做功之和等于系统机械能的变化,故在弹簧伸长的过程中机械能一直增大,选项C 正确;当弹力的大小与F

1、F 2的大小相等时,A 、B 的速度最大,选项D 错误.

答案:AC

9.如图所示,质量相同的两小球A 、B 均用细线吊在天花板上(A 、B 两球均不触地).现将小球A 拉离平衡位置,使其从高h 处由静止开始向下摆动,当它摆至最低点时,恰好与小球B 正碰,则碰后B 球能升起的高度可能为( )

A.h 2

B.h

C.h 4

D.h 8

解析:当两球发生弹性碰撞时,B 球能向左摆至的最大高度h max =h

当两球发生完全非弹性碰撞时,B 球能向左摆至的高度有最小极值h min ,有: m 2gh =2mv v 2=2gh min

可得:h min =h

4

故B 球能向左摆的高度h ′的范围为:h

4

≤h ′≤h .

答案:ABC

10.将质量M =3m 的木块固定在水平面上,一颗质量为m 的子弹以速度v 0沿水平方向

射入木块,子弹穿出木块时的速度为v 0

3

;现将同样的木块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相同的子弹

仍以速度v 0沿水平方向射入木块,则子弹( )

A.不能射穿木块,子弹和木块以相同的速度做匀速运动

B.能射穿木块

C.刚好能射穿木块,子弹射穿木块时速度为零

D.刚好能射穿木块,子弹射穿木块时速度大于v 0

3

解析:当木块固定时,由动能定理及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知:

W f =Q =12mv 20-12m (v 03)2=49mv 2

0 假设木块置于光滑水平面时,子弹射穿至木块右端时恰好与木块达到的共同速度,由动量守恒定律得:

mv 0=(m +M )v 1

解得:v 1=v 0

4

则射穿后子弹与木块的总动能以及射穿过程摩擦生热和为:

E ′=12·(4m )·(v 04)2+49mv 20=4172mv 20>12mv 20

这违背了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故子弹不可能射穿木块. 答案:A

非选择题部分共3小题,共40分.

11.(13分)40 kg 的女孩骑质量为20 kg 的自行车带40 kg 的男孩(如图所示),行驶速度为3 m/s.自行车行驶时,男孩要从车上下来.

(1)他知道如果直接跳下来,他容易摔跤,为什么?

(2)若他下来时用力往前推自行车,这样他下车时水平速度是零.计算男孩下车的瞬间女孩和自行车的速度.

(3)计算自行车和两个孩子组成的整个系统的动能在男孩下车前后的值.如果不同,请解释.

解析:(1)男孩直接跳下后具有3 m/s 的水平速度,脚着地后身体由于惯性容易前倾而摔跤.

(2)设女孩质量为m 1,男孩质量为m 2,自行车质量为m 车,由动量守恒定律得: (m 车+m 1+m 2)v 0=(m 车+m 1)v 1

解得男孩下车瞬间女孩和自行车的速度v 1=5 m/s.

(3)E k =1

2

(m 车+m 1+m 2)v 20=450 J E k ′=1

2

(m 车+m 1)v 21=750 J 故知系统动能增加,说明男孩下车时的推力对车及自己总共做的功为: W =E k ′-E k =300 J. 答案:略

12.(13分)如图所示,一辆质量为m =2 kg 的平板车左边放有质量M =3 kg 的滑块,滑块与平板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4,开始时平板车和滑块以v 0=2 m/s 的共同速度在光滑水平面上向右运动,并与竖直墙发生碰撞.设碰撞时间极短,且碰后平板车的速度大小保持不变,但方向与原来相反,平板车足够长,以至滑块不会滑到平板车的右端,

取g =10 m/s 2

.则

(1)平板车第一次与墙发生碰撞后向左运动的最大距离为多少? (2)平板车第二次与墙碰撞前瞬间的速度v 为多大?

(3)为使滑块始终不会滑到平板车的右端,平板车至少多长?

解析:(1)第一次碰撞后,由于时间极短,滑块M 的速度不变,大小为v 0=2 m/s ,方向向右;平板车的速度大小为v 0,方向向左.然后两者在摩擦力作用下都做减速运动,平板车向左减速到零时,平板车向左运动的距离为最大.设平板车向左运动的最大距离为s ,对平板车由动能定理得:

-μMgs =0-mv 20

2

代入数据得:s =0.33 m.

(2)假如平板车在第二次碰撞前还未和滑块相对静止,由运动学知识知,平板车此时的速度大小应为2 m/s ,而滑块的速度不小于2 m/s ,方向均向右,这样就违背了动量守恒,所以平板车在第二次碰墙前肯定已和滑块具有相同的速度v ,由动量守恒得:

Mv 0-mv 0=(M +m )v

解得:v =0.4 m/s ,此速度为平板车在第二次与墙碰前瞬间的速度. (3)平板车与墙发生多次碰撞,最后停止在墙边,设滑块相对平板车的总位移为L ,则有:

(M +m )v 2

2

=μMgL

代入数据解得:L =5

6

m =0.83 m

L 即为平板车的最短长度.

答案:(1)0.33 m (2)0.4 m/s (3)0.83 m

13.(14分)如图所示,两端开口、内壁光滑、长为H 的直玻璃管MN 竖直固定在水平面上,a 、b 两个小球直径相等(均略小于玻璃管的内径,且远小于玻璃管的长度),质量分别为m 1和m 2,且有m 1=3m 2.开始时,a 球在下,b 球在上,两球紧挨着在管中从M 处由静止同时释放,a 球着地后立即反弹,其速度大小不变,方向竖直向上,紧接着与b 球相碰使b 球竖直上升.设两球碰撞时间极短,碰撞过程中总动能不变.若在b 球开始上升的瞬间,一质量为m 3的橡皮泥c 在M 处自由落下,且b 与c 在管中某处相遇后粘在一起运动.

(1)求a 、b 两球碰撞后瞬间的速度.

(2)要使b 、c 黏合后能够竖直飞出玻璃管口,则m 2与m 3之比必须满足什么条件? 解析:(1)设管长为H ,取向上为正方向,则a 、b 两球到达玻璃管底端时速度都为: v 0=-2gH

a 球着地反弹后瞬间的速度为: v a =2gH

a 、

b 两球相碰前后,由动量守恒定律有: m 1v a +m 2v 0=m 1v a ′+m 2v b 又由总动能守恒,有: 12m 1v 2a +12m 2v 20=12m 1v a ′2+12m 2v 2b

代入m 1=3m 2,可解得:v a ′=0,v b =8gH .

(2)设c 球在M 处下落经过时间t 后与b 球相碰,则有:

v b t -12gt 2+1

2

gt 2=H

解得:t =H

8g

故b 、c 两球碰前瞬间的速度分别为:

v b ′=8gH -gH 8,v c =-gH

8

对于b 、c 两球相碰的过程,由动量守恒定律有: m 2v b ′+m 3v c =(m 2+m 3)v bc

要使b 、c 两球黏合后能飞出管口,则碰后瞬间的速度必须向上,且v bc ≥gH

8

取v bc =gH

8代入上式可得:

m 2(8gH -gH 8)-m 3gH 8=(m 2+m 3)gH

8

解得:m 2∶m 3=1∶3

因此,要使b 、c 黏合后能够竖直飞出玻璃管口,必须满足条件:m 2m 3>1

3

.

答案:(1)8gH (2)m 2m 3>1

3

高中物理功能关系知识点和习题总结

高中物理功能关系 专题定位本专题主要用功能的观点解决物体的运动和带电体、带电粒子、导体棒在电场或磁场中的运动问题.考查的重点有以下几方面:①重力、摩擦力、静电力和洛伦兹力的做功特点和求解;②与功、功率相关的分析与计算;③几个重要的功能关系的应用;④动能定理的综合应用;⑤综合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分析问题.本专题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命题情景新,联系实际密切,综合性强,侧重在计算题中命题,是高考的压轴题. 应考策略深刻理解功能关系,抓住两种命题情景搞突破:一是综合应用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结合动力学方法解决多运动过程问题;二是运用动能定理和能量守恒定律解决电场、磁场带电粒子运动或电磁感应问题. 1.常见的几种力做功的特点 (1)重力、弹簧弹力、静电力做功与路径无关.

(2)摩擦力做功的特点 ①单个摩擦力(包括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可以做正功,也可以做负功,还可以不做功. ②相互作用的一对静摩擦力做功的代数和总等于零,在静摩擦力做功的过程中,只有 机械能的转移,没有机械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相互作用的一对滑动摩擦力做功的代数和不为零,且总为负值.在一对滑动摩擦力做功的过程中,不仅有相互摩擦物体间机械能的转移,还有部分机械能转化为能.转化为能的量等于系统机械能的减少量,等于滑动摩擦力与相对位移的乘积. ③摩擦生热是指滑动摩擦生热,静摩擦不会生热. 2.几个重要的功能关系 (1)重力的功等于重力势能的变化,即W G=-ΔE p. (2)弹力的功等于弹性势能的变化,即W弹=-ΔE p. (3)合力的功等于动能的变化,即W=ΔE k. (4)重力(或弹簧弹力)之外的其他力的功等于机械能的变化,即W其他=ΔE. (5)一对滑动摩擦力做的功等于系统中能的变化,即Q=F f·l相对. 1.动能定理的应用 (1)动能定理的适用情况:解决单个物体(或可看成单个物体的物体系统)受力与位移、 速率关系的问题.动能定理既适用于直线运动,也适用于曲线运动;既适用于恒力做功,也适用于变力做功,力可以是各种性质的力,既可以同时作用,也可以分段作用. (2)应用动能定理解题的基本思路 ①选取研究对象,明确它的运动过程. ②分析研究对象的受力情况和各力做功情况,然后求各个外力做功的代数和. ③明确物体在运动过程始、末状态的动能E k1和E k2.

第2讲动量守恒定律及应用讲义

第2讲动量守恒定律及应用 M曲却自检晦勢硼映.黴卿识.对点练o 嗨津——见学生用书P094 知识梳理畫浸義材弄实基稍 微知识1动量守恒定律 1.内容:如果系统不受外力,或者所受外力的合力为零,这个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 2.常用的四种表达形式 (1)p= p;即系统相互作用前的总动量p和相互作用后的总动量P’大小相等,方向 相同。 ⑵p= p‘—p= 0,即系统总动量的增量为零。 ⑶ 山=-Ap2,即相互作用的系统内的两部分物体,其中一部分动量的增加量等于另一部分动量的减少量。 (4)m i v i + m2v2= m皿;+ m?v ;,即相互作用前后系统内各物体的动量都在同一直线 上时,作用前总动量与作用后总动量相等。 3.常见的几种守恒形式及成立条件 (1)理想守恒:系统不受外力或所受外力的合力为零。 (2)近似守恒:系统所受外力虽不为零,但内力远大于外力。 (3)分动量守恒:系统所受外力虽不为零,但在某方向上合力为零,系统在该方向上动量守恒。 微知识2碰撞 1.碰撞现象: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在相遇的极短时间内产生非常大的相互作用的过程。 2.碰撞特征 (1)作用时间短。 (2)作用力变化快。 (3)内力远大于外力。 (4)满足动量守恒。

3.碰撞的分类及特点 (1)弹性碰撞: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 (2)非弹性碰撞:动量守恒,机械能不守恒。 (3)完全非弹性碰撞:动量守恒,机械能损失最多。 微知识3爆炸现象 爆炸过程中内力远大于外力,爆炸的各部分组成的系统总动量守恒微知识4反冲运动 1.物体的不同部分在内力作用下向相反方向运动的现象。 2.反冲运动中,相互作用力一般较大,通常可以用动量守恒定律来处理。 基础诊断思维辨析对点微练 一、思维辨析(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X”。) 1 .动量守恒定律中的速度是相对于同一参考系的速度。(“) 2.质量相等的两个物体发生碰撞时,一定交换速度。(X ) 3.系统的总动量不变是指系统总动量的大小保持不变。(X ) 4.系统的动量守恒时,机械能也一定守恒。(X ) 二、对点微练 1.(动量守恒条件)(多选)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有A、B两个木块,A、B之间用一轻弹簧连接,A 靠在墙壁上,用力F向左推B使两木块之间的弹簧压缩并处于静止状态。若突然撤去力 0 A B F,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 A.木块A离开墙壁前,A、B和弹簧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机械能也守恒 B.木块A离开墙壁前,A、B和弹簧组成的系统动量不守恒,但机械能守恒 C .木块A离开墙壁后,A、B和弹簧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机械能也守恒

§2 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2 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教学目标: 1.掌握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及使用条件,知道应用动量守恒定律解决问题时应注意的问题. 2.掌握应用动量守恒定律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 3.会应用动量定恒定律分析、解决碰撞、爆炸等物体相互作用的问题. 教学重点: 动量守恒定律的正确应用;熟练掌握应用动量守恒定律解决有关力学问题的正确步骤. 教学难点: 应用动量守恒定律时守恒条件的判断,包括动量守恒定律的“五性”:①条件性;②整体性;③矢量性;④相对性;⑤同时性. 教学方法: 1.学生通过阅读、对比、讨论,总结出动量守恒定律的解题步骤. 2.学生通过实例分析,结合碰撞、爆炸等问题的特点,明确动量守恒定律的矢量性、同时性和相对性. 3.讲练结合,计算机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一、动量守恒定律 1.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 一个系统不受外力或者受外力之和为零,这个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 即:221 12211v m v m v m v m '+'=+ 2.动量守恒定律成立的条件 ⑴系统不受外力或者所受外力之和为零; ⑵系统受外力,但外力远小于内力,可以忽略不计; ⑶系统在某一个方向上所受的合外力为零,则该方向上动量守恒。 ⑷全过程的某一阶段系统受的合外力为零,则该阶段系统动量守恒。 3.动量守恒定律的表达形式 (1)221 12211v m v m v m v m '+'=+,即p 1+p 2=p 1/+p 2/, (2)Δp 1+Δp 2=0,Δp 1= -Δp 2 和 1221v v m m ??-= 4.动量守恒定律的重要意义 从现代物理学的理论高度来认识,动量守恒定律是物理学中最基本的普适原理之一。(另一个最基本的普适原理就是能量守恒定律。)从科学实践的角度来看,迄今为止,人们尚未发现动量守恒定律有任何例外。相反,每当在实验中观察到似乎是违反动量守恒定律的现象时,物理学家们就会提出新的假设来补救,最后总是以有新的发现而胜利告终。例如静止的原子核发生β衰变放出电子时,按动量守恒,反冲核应该沿电子的反方向运动。但云室照片显示,两者径迹不在一条直线上。为解释这一反常现象,1930年泡利提出了中微子假说。由于中微子既不带电又几乎无质量,在实验中极难测量,直到1956年人们才首次证明了中

功能关系的理解和应用

第 1 页 共 1 页 功能关系的理解和应用 在应用功能关系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 (1)若只涉及动能的变化用动能定理. (2)只涉及重力势能的变化,用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变化的关系分析. (3)只涉及机械能变化,用除重力和弹簧的弹力之外的力做功与机械能变化的关系分析. (4)只涉及电势能的变化,用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变化的关系分析. 例1 (多选)如图1所示,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另一端与一质量为m 、套在粗糙竖直固定杆A 处的圆环相连,弹簧水平且处于原长.圆环从A 处由静止开始下滑,经过B 处的速度最大,到达C 处的速度为零,AC =h .圆环在C 处获得一竖直向上的速度v ,恰好能回到A .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重力加速度为g .则圆环( ) 图1 A .下滑过程中,加速度一直减小 B .下滑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14 m v 2 C .在C 处,弹簧的弹性势能为14 m v 2-mgh D .上滑经过B 的速度大于下滑经过B 的速度 经过B 处的速度最大,到达C 处的速度为零. 答案 BD 解析 由题意知,圆环从A 到C 先加速后减速,到达B 处的加速度减小为零,故加速度先 减小后增大,故A 错误;根据能量守恒,从A 到C 有mgh =W f +E p ,从C 到A 有12 m v 2+E p =mgh +W f ,联立解得:W f =14m v 2,E p =mgh -14 m v 2,所以B 正确,C 错误;根据能量守恒,从A 到B 的过程有12m v B 2+ΔE p ′+W f ′=mgh ′,B 到A 的过程有12 m v B ′2+ΔE p ′=mgh ′+W f ′,比较两式得v B ′>v B ,所以D 正确.

高中物理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教学目标: 1.掌握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及使用条件,知道应用动量守恒定律解决问题时应注意的问题. 2.掌握应用动量守恒定律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 3.会应用动量定恒定律分析、解决碰撞、爆炸等物体相互作用的问题. 教学重点: 动量守恒定律的正确应用;熟练掌握应用动量守恒定律解决有关力学问题的正确步骤. 教学难点: 应用动量守恒定律时守恒条件的判断,包括动量守恒定律的“五性”:①条件性;②整体性;③矢量性;④相对性;⑤同时性. 教学方法: 1.学生通过阅读、对比、讨论,总结出动量守恒定律的解题步骤. 2.学生通过实例分析,结合碰撞、爆炸等问题的特点,明确动量守恒定律的矢量性、同时性和相对性. 3.讲练结合,计算机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一、动量守恒定律 1.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 一个系统不受外力或者受外力之和为零,这个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 即:221 12211v m v m v m v m '+'=+ 2.动量守恒定律成立的条件 (1)系统不受外力或者所受外力之和为零; (2)系统受外力,但外力远小于内力,可以忽略不计; (3)系统在某一个方向上所受的合外力为零,则该方向上动量守恒。 (4)全过程的某一阶段系统受的合外力为零,则该阶段系统动量守恒。 3.动量守恒定律的表达形式

(1)221 12211v m v m v m v m '+'=+,即p 1+p 2=p 1/+p 2/, (2)Δp 1+Δp 2=0,Δp 1= -Δp 2 和1 221v v m m ??-= 4.动量守恒定律的重要意义 从现代物理学的理论高度来认识,动量守恒定律是物理学中最基本的普适原理之一。(另一个最基本的普适原理就是能量守恒定律。)从科学实践的角度来看,迄今为止,人们尚未发现动量守恒定律有任何例外。相反,每当在实验中观察到似乎是违反动量守恒定律的现象时,物理学家们就会提出新的假设来补救,最后总是以有新的发现而胜利告终。例如静止的原子核发生β衰变放出电子时,按动量守恒,反冲核应该沿电子的反方向运动。但云室照片显示,两者径迹不在一条直线上。为解释这一反常现象,1930年泡利提出了中微子假说。由于中微子既不带电又几乎无质量,在实验中极难测量,直到1956年人们才首次证明了中微子的存在。(2000年高考综合题23 ②就是根据这一历史事实设计的)。又如人们发现,两个运动着的带电粒子在电磁相互作用下动量似乎也是不守恒的。这时物理学家把动量的概念推广到了电磁场,把电磁场的动量也考虑进去,总动量就又守恒了。 5.应用动量守恒定律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和一般方法 (1)分析题意,明确研究对象.在分析相互作用的物体总动量是否守恒时,通常把这些被研究的物体总称为系统.对于比较复杂的物理过程,要采用程序法对全过程进行分段分析,要明确在哪些阶段中,哪些物体发生相互作用,从而确定所研究的系统是由哪些物体组成的。 (2)要对各阶段所选系统内的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弄清哪些是系统内部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内力,哪些是系统外物体对系统内物体作用的外力.在受力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条件,判断能否应用动量守恒。 (3)明确所研究的相互作用过程,确定过程的始、末状态,即系统内各个物体的初 动量和末动量的量值或表达式。 注意:在研究地面上物体间相互作用的过程时,各物体运动的速度均应取地球为参考系。 (4)确定好正方向建立动量守恒方程求解。 二、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1.碰撞 两个物体在极短时间内发生相互作用,这种情况称为碰撞。由于作用时间极短,一般都满足内力远大于外力,所以可以认 为系统的动量守恒。碰撞又分弹性碰撞、非弹性 碰撞、完全非弹性碰撞三种。 仔细分析一下碰撞的全过程:设光滑水平面上,质量为m 1的物体A 以速度v 1向质量为m 2的静止物体B 运动,B 的左端连有轻弹簧。在Ⅰ位置A 、B 刚好接触,弹簧开始被压缩,A 开始减速,B 开始加速;到Ⅱ位置A 、B 速度刚

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习题(附答案)

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习题(附答案) 1. 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有大小相同的A 、B 两球在同一直线上运动.两球质量关系为m B =2m A ,规定向右为正方向,A 、B 两球的动量均为6kg·m/s,运动中两球发生碰撞,碰撞后A 球的动量增量为-4kg·m/s,则(A) A.左方是A 球,碰撞后A 、B 两球速度大小之比为2:5 B.左方是A 球,碰撞后A 、B 两球速度大小之比为1:10 C.右方是A 球,碰撞后A 、B 两球速度大小之比为2:5 D.右方是A 球,碰撞后A 、B 两球速度大小之比为1:10 2. 有一则“守株待兔”的古代寓言,设兔子的头部受到大小等于自身重量的打击时,即可致死.假若兔子与树桩作用时间大约为s 2.0,则若要被撞死,兔子奔跑的速度至少为()/102s m g = ( C ) A.s m /1 B.s m /5.1 C.s m /2 D.s m /5.2 3. 向空中抛出一手榴弹,不计空气阻力,当手榴弹的速度恰好是水平方向时,炸裂成a 、b 两块,若质量较大的a 块速度方向仍沿原来的方向,则( CD ) A.质量较小的b 块的速度方向一定与原速度方向相反 B.从炸裂到落地这段时间内,a 飞行的水平距离一定比b 的大 C.a 、b 两块一定同时落到水平地面a D.在炸裂过程中,a 、b 两块受到的爆炸力的冲量大小一定相等 4. 两木块A 、B 质量之比为2∶1,在水平地面上滑行时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则A 、B 在开始滑行到停止运动的过程中,滑行的时间之比和距离之比( AD ) A.初动能相同时分别为1∶2和1∶2 B.初动能相同时分别为1∶2和1∶4 C.初动量相同时分别为1∶2和1∶2 D.初动量相同时分别为1∶2和1∶4 5. 在我们日常的体育课当中,体育老师讲解篮球的接触技巧时,经常这样模拟:当接迎面飞来的篮球,手接触到球以后,两臂随球后引至胸前把球接住.这样做的目的是( D ) A.减小篮球的冲量 B.减小篮球的动量变化 C.增大篮球的动量变化 D.减小篮球的动量变化率 6.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A 、B 两个小球向右沿同一直线运动,取向右为正方向,两球的动量分别为m/s kg 5A ?=P ,m/s kg 7B ?=P ,如图所示.若两球发生正碰,则碰后两球的动量增量A P ?、B P ?可能是( B ) A.m/s kg 3A ?=?P ,m/s kg 3B ?=?P B.m/s kg 3A ?-=?P ,m/s kg 3B ?=?P C.m/s kg 3A ?=?P ,m/s kg 3B ?-=?P D.m/s kg 10A ?-=?P ,m/s kg 10B ?=?P 7. 材料不同的两个长方体,上下粘结在一起组成一个滑块,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质量为m 的子弹以速度0v 水平射入滑块,若射击上层,子弹的深度为d 1;若射击下层,子弹的深度为d 2,如图所示.已知d 1>d 2.这两种情况相比较( B ) A.子弹射入上层过程中,子弹对滑块做功较多 B.子弹射人上层过程中,滑块通过的距离较大 C.子弹射入下层过程中,滑块受到的冲量较大 D.子弹射入下层过程中,滑块的加速度较小 8. 如图所示,质量相同的两个小物体A 、B 处于同一高度。现使A 沿固定的光滑斜面无初速地自由下滑,而使B 无初速地自由下落,最后A 、B 都运动到同一水平地面上。不计空气阻力。则在上述过程中,A 、B 两物体( BD ) A.所受重力的冲量相同 B.所受重力做的功相同 C.所受合力的冲量相同 D.所受合力做的功相同

高中物理-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实验)教案

高中物理-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实验)教案 【学习目标】 1.知道动量与冲量的概念,理解动量定理与动量守恒定律. 2.会用动量定理与动量守恒定律解决实际应用问题. 3.明确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的基本思路. 【要点导学】 1.冲量与动量的概念理解. 2.运用动量定理研究对象与过程的选择. 3.动量守恒定律的适用条件、表达式及解题步骤. 4.弹性碰撞和非弹性碰撞 (1)弹性碰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非弹性碰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光滑水平面上,质量为m 1的小球以速度v 1与质量为m 2的静止小球发生弹性正碰,根据动量 守恒和机械能守恒,碰后两个小球的速度分别为: v 1’=_____________v 2’=_____________。 【典型例题】 类型一 冲量与动量定理 【例1】质量为m 的小球,从沙坑上方自由下落,经过时间1t 到达沙坑表面,又经过时间2t 停在沙坑里。 求: (1)沙对小球的平均阻力F ; (2)小球在沙坑里下落过程所受的总冲量I 的大小. 类型二 动量守恒定律及守恒条件判断 【例2】 把一支枪水平固定在小车上,小车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枪发射出一颗子弹时,关于枪、 弹、 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枪和弹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 B .枪和车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 C .三者组成的系统,因为枪弹和枪筒之间的摩擦力很小,使系统的动量变化很小,可以忽略不计,故系 统动量近似守恒 D .三者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因为系统只受重力和地面支持力这两个外力作用,这两个外力的合 力为零 【变式训练1】如图A 、B 两物体的质量之比m A ∶m B =3∶2,原来静止在平板小车C 上,A 、B 间有 一根被压缩了的弹簧,A 、B 与平板车上表面间的滚动摩擦系数相同,地面光滑,当弹簧突然释放后, 则( ) A .A 、B 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 B .A 、B 、 C 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 C .小车向左运动 D .小车向右运动 类型三 动量守恒与能量守恒的综合应用 【例3】在静止的湖面上有一质量为M=100kg 的小船,船上站一个质量为m=50kg 的人。船长6米, A B C

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典型例题精析

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典型例题精析 [例题1]平静的湖面上浮着一只长l=6m,质量为550 kg的船,船头上站着一质量为m=50 kg的人,开始时,人和船均处于静止.若船行进时阻力很小,问当人从船头走到船尾时,船将行进多远? [思路点拨]以人和船组成的系统为研究对象.因船行进时阻力很小,船及人所受重力与水对船的浮力平衡,可以认为人在船上行走时系统动量守恒,开始时人和船都停止,系统总动量为零,当人在船上走动时,无论人的速度如何,系统的总动量都保持为零不变. [解题过程]取人运动方向为正方向,设人对岸的速度为v,船对岸的速度为V,其方向与v相反,由动量守恒定律有 0=mv+(-MV). 解得两速度大小之比为

此结果对于人在船上行走过程的任一瞬时都成立. 取人在船上行走时任一极短时间Δt i,在此时间内人和船都可视为匀速运动,此时间内人和船相对地面移动的距离分别为ΔS mi=v iΔt i和ΔSM i=V iΔt i,由此有 这样人从船头走到船尾时,人和船相对地面移动的总距离分别为 S m=∑ΔS mi,S M=∑ΔS Mi. 由图中几何关系可知S m+S M=L.这样,人从船头走到船尾时,船行进的距离为 代入数据有 S M=0.5 m.

[小结]本题表明,在动量守恒条件得到满足的过程中,系统任一瞬时的总动量保持不变. [例题2]如图7-9示,物块A、B质量分别为m A、m B,用细绳连接,在水平恒力F的作用下A、B一起沿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v,如运动过程中,烧断细绳,仍保持力F大小方向不变,则当物块B停下来时,物块A的速度为多大? [思路点拨]以A和B组成的系统作为研究对象.绳子烧断前,A、B 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故系统所受外力和为零,水平方向系统所受外力计有拉力F,物块A受到地面的摩擦力f A,物体B受到地面的摩擦力f B,且F=f A +f B.绳烧断后,直到B停止运动前F与f A、f B均保持不变,故在此过程中系统所受外力和仍为零,系统总动量保持不变.所以此题可用动量守恒定律求解. [解题过程]取初速v的方向为正方向,设绳断后A、B的速度大小分别为v′A、v′B,由动量守恒定律有 (m A+m B)v=m A v′A+m B v′B.

13.1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第十三章动量近代物理初步[选修3-5] 一、三年高考考点统计与分析 (1)从近三年高考试题考点分布可以看出,高考对本章内容的考查重点有动量、动量守恒定律、弹性碰撞与非弹性碰撞、原子的核式结构、玻尔理论、氢原子的能级和光谱、天然放射性现象及核能的计算等, (2)出题的形式多为选择题、填空题,对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的考查,以计算题形式出现的情况较多, 二、2014年高考考情预测 (1)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原子核式结构、玻尔理论、原子核的衰变、核反应方程的书写及质能方程的应用是本章高考考查的热点, (2)原子结构与原子核部分高考命题难度不大,大多直接考查理解和记忆,考查细节等,体现时代气息,用新名词包装试题;动量作为选考的地区,以实验和计算题出现的可能性较大,动量作为必考的地区,在高考中会出现一些综合计算题,但难度不会太大, [备课札记] 第十三章动量近代物理初步[选修3-5] [学习目标定位] 考纲下载考情上线

1.动量、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Ⅱ) 2.弹性碰撞和非弹性碰撞(Ⅰ) 3.光电效应(Ⅰ) 4.爱因斯坦的光电效应方程(Ⅰ) 5.氢原子光谱(Ⅰ) 6.氢原子的能级结构、能级公式(Ⅰ) 7.原子核的组成、放射性、原子核的衰 变、半衰期(Ⅰ) 8.放射性同位素(Ⅰ) 9.核力、核反应方程(Ⅰ) 10.结合能、质量亏损(Ⅰ) 11.裂变反应和聚变反应、裂变反应堆 (Ⅰ) 12.射线的危害和防护(Ⅰ) 13.实验十六: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高考 地位 高考对本章知识点考查频率较高的是动量 守恒定律、光电效应、原子的能级结构及 跃迁、核反应方程及核能计算,题型较全面, 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均有,其中动量守 恒定理的应用出计算题的可能性较大, 考点 布设 1.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与能量守恒定律结 合,解决碰撞、打击、反冲、滑块摩擦等问 题, 2.探究和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3.光电效应、原子能级及能级跃迁、衰变 及核反应方程, 4.裂变反应、聚变反应的应用,射线的危 害和应用知识与现代科技相联系的信息题 是近几年高考的热点, 第1单元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动量动量变化量动量守恒定律[想一想] 如图13-1-1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质量为m的小球以初速度v0水平向右碰撞物体M,结果小球以大小为v1的速度被水平反弹,物体M的速度为v2,取向右为正方向,则物体M动量的变化量为多少?小球m的动量变化量为多少?m和M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吗?若守恒,请写出其表达式, 图13-1-1 [提示]物体M动量的变化量为M v2,m动量的变化量为-(m v1+m v0),因m和M组成的系统合外力为零,故此系统动量守恒,表达式为:m v0=M v2-m v1, [记一记]

高考物理总复习:功能关系的理解和应用

高考物理总复习:功能关系的理解和应用 1.如图1所示,一质量为m 的小球固定于轻质弹簧的一端,弹簧的另一端固定于O 点.将小球拉至A 点,弹簧恰好无形变,由静止释放小球,当小球运动到O 点正下方与A 点的竖直高度差为h 的B 点时,速度大小为v .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1 A .小球运动到 B 点时的动能等于mgh B .小球由A 点到B 点重力势能减少12 m v 2 C .小球由A 点到B 点克服弹力做功为mgh D .小球到达B 点时弹簧的弹性势能为mgh -12 m v 2 答案 D 解析 小球由A 点到B 点的过程中,小球和弹簧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弹簧由原长到发生伸长的形变,小球动能增加量小于重力势能减少量,A 项错误;小球重力势能减少量等于小球动能增加量与弹簧弹性势能增加量之和,B 项错误;弹簧弹性势能增加量等于小球重力势能减少量与动能增加量之差,D 项正确;弹簧弹性势能增加量等于小球克服弹力所做的功,C 项错误. 2.(多选)如图2所示,质量为m 的物体(可视为质点)以某一速度由底端冲上倾角为30°的固 定斜面,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 ,其加速度大小为34 g .在这个过程中,物体( ) 图2 A .重力势能增加了mgh B .动能减少了mgh C .动能减少了3mgh 2

D .机械能损失了3mgh 2 答案 AC 解析 物体重力势能的增加量等于克服重力做的功,选项A 正确;合力做的功等于物体动 能的变化,则可知动能减少量为ΔE k =ma h sin 30°=32 mgh ,选项B 错误,选项C 正确;机械能的损失量等于克服摩擦力做的功,因为mg sin 30°+F f =ma ,a =34g ,所以F f =14 mg ,故克服摩擦力做的功W f =F f h sin 30°=14mg h sin 30°=12 mgh ,选项D 错误. 3.小车静止在光滑的水平导轨上,一个小球用细绳悬挂在车上由图3中位置无初速度释放,在小球下摆到最低点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3 A .绳对球的拉力不做功 B .球克服绳拉力做的功等于球减少的机械能 C .绳对车做的功等于球减少的重力势能 D .球减少的重力势能等于球增加的动能 答案 B 解析 小球下摆的过程中,小车的机械能增加,小球的机械能减少,球克服绳拉力做的功等于减少的机械能,选项A 错误,选项B 正确;绳对车做的功等于球减少的机械能,选项C 错误;球减少的重力势能等于球增加的动能和小车增加的机械能之和,选项D 错误. 4. (2015·福建理综·21)如图4,质量为M 的小车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小车AB 段是半径为R 的四分之一圆弧光滑轨道,BC 段是长为L 的水平粗糙轨道,两段轨道相切于B 点.一质量为m 的滑块在小车上从A 点由静止开始沿轨道滑下,重力加速度为g . 图4 (1)若固定小车,求滑块运动过程中对小车的最大压力; (2)若不固定小车,滑块仍从A 点由静止下滑,然后滑入BC 轨道,最后从C 点滑出小车.已

功能关系及应用

功能关系及应用 [高考要求] 重要考点 要求 命题热点 功和功率 Ⅱ 1.重力、摩擦力、电场力和洛伦兹力的做功特点和求解 2.与功、功率相关的分析和计算。 3.动能定理的综合应用。 4.应用动能定理、功能关系解决动力学问题。 其中动能定理和功能关系的应用是考查的重点,考查的特点是密切联系生活、生产实际,联系现代科学技术的问题和能源环保问题 动能和动能定理 Ⅱ 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 Ⅱ 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 Ⅱ 功能关系 Ⅱ 电功率、焦耳定律 Ⅰ 本专题涉及的考点有:功和功率、动能和动能定理、重力做功和重力势能、弹力功与弹性势能、合力功与机械能,摩擦阻力做功、内能与机械能。都是历年高考的必考内容,考查的知识点覆盖面全,频率高,题型全。动能定理、功能关系是历年高考力学部分的重点和难点,用能量观点解题是解决动力学问题的三大途径之一。《考纲》对本部分考点要求都为Ⅱ类, 功能关系一直都是高考的“重中之重”,是高考的热点和难点,涉及这部分内容的考题不但题型全、分值重,而且还常有高考压轴题。考题的内容经常与牛顿运动定律、曲线运动、电磁学等方面知识综合,物理过程复杂,综合分析的能力要求较高,这部分知识能密切联系生活实际、联系现代科学技术,因此,每年高考的压轴题,高难度的综合题经常涉及本专题知识。它的特点:一般过程复杂、难度大、能力要求高。还常考查考生将物理问题经过分析、推理转化为数学问题,然后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一、重要地位: 3、对守恒思想理解不够深刻 在高中物理学习过程中,既要学习到普遍适用的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又要学习到条件限制下的守恒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学生掌握守恒定律的困难在于:对于能量守恒定律,分析不清楚哪些能量发生了相互转化,即哪几种能量之和守恒;而对于机械能守恒定律,又不能正确的分析何时守恒,何时不守恒。 4、对功和能混淆不清 在整个高中物理学习过程中,很多同学一直错误的认为功与能是一回事,甚至可以互相代换,其实功是功,能是能,功和能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对二者的关系应把握为:功是能量

(完整word版)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一

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条件和适用范围。 (2)会运用动量守恒定律的条件判断系统动量是否守恒。 (3)会熟练运用动量守恒定律分析有关现象,解决有关问题,加深对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分组学习,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会交流,学会探究。 (2)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分析,推理和归纳等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结合物理学前沿进行教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体验科学态度、感悟科学精神。 (2)通过应用动量守恒定律,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的态度。二.重点、难点: 重点:会运用动量守恒定律的条件判断系统动量是否守恒,会运用动量守恒定律分析有关现象,解决有关问题。 难点:会运用动量守恒定律分析有关现象,解决有关问题。 三.教学方法:讲练法、归纳法、探究法和合作学习法 四.教学用具:教学课件、小黑板和学案。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总结、引入新课

在复习动量定理的基础上,指出动量定理的研究对象可以是一个单体,也可以是物体系统。对于一个物体系统,如果不受外力或外力之和为零,由动量定理可知,该系统的动量变化量总为零或不变,即动量守恒,从而引入本节复习课题。 ﹙二﹚、新课教学 问题1.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是什么?学生分组回忆,回答。 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一个系统不受外力或所受外力之和为零,这个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 说明:动量守恒不只是系统在初、末两时刻的总动量相等,而是在整个相互作用过程中任意两时刻的总动量相等。 问题2.动量守恒定律的表达式有哪些?学生合作分组讨论,总结归纳。 常用的四种表达式: ⑴.m1v 1 + m2v2 = m1v1′+m2v2′ ⑵.P = P′ ⑶.△p = 0 ⑷.△p 1 = -△p 2 问题3.如何判断系统动量是否守恒,即动量守恒定律的适用条件是什么? 学生合作分组讨论,总结归纳。 动量守恒定律的适用条件: ⑴、系统不受外力或所受外力之和为零。 ⑵、系统所受外力之和虽不为零,但比系统内力小得多。 ⑶、系统所受外力之和虽不为零,但系统某一方向上不受外力或所受外力之和为零 问题4.如何从矢量、速度的瞬时性和相对性、研究对象和适用范围等方面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六章 微专题37 力学中几个功能关系的理解和应用

力学中几个功能关系的理解和应用 1.考点及要求:(1)动能定理(Ⅱ);(2)机械能守恒定律(Ⅱ);(3)功能关系(Ⅱ).2.方法与技巧:选用功能关系解决问题时的注意事项:(1)若考虑合力做功或只涉及动能的变化,可用动能定理;(2)重力做功仅量度重力势能的变化,用能量守恒知识解题时两者不可重复表达;(3)静摩擦力做功不能产生热量. 1.(单物体运动中的功能关系)一个排球在A点被竖直抛出时动能为20 J,上升到最大高度后,又回到A点,动能变为12 J,设排球在运动中受到的阻力大小恒定,则( ) A.上升到最高点过程重力势能增加了20 J B.上升到最高点过程机械能减少了8 J C.从最高点回到A点过程克服阻力做功4 J D.从最高点回到A点过程重力势能减少了12 J 2.(含弹簧的多物体运动中的功能关系)如图1所示,轻质弹簧的一端固定在粗糙斜面的挡板O点,另一端固定一个小物块.小物块从P1位置(此位置弹簧伸长量为零)由静止开始运动,运动到最低点P2位置,然后在弹力作用下上升运动到最高点P3位置(图中未标出).在这两个过程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图1 A.下滑和上滑过程弹簧和小物块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 B.下滑过程小物块速度最大值位置比上滑过程速度最大值位置高 C.下滑过程弹簧和小物块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减小量比上滑过程小 D.下滑过程克服弹簧弹力和摩擦力做功总值比上滑过程弹簧弹力做功和克服摩擦力做功总值小 3. (多选)如图2所示,轻弹簧的上端悬挂在天花板上,下端挂一质量为m的小球,小球处于静止状态.现在小球上加一竖直向上的恒力F使小球向上运动,小球运动的最高点与最低点之间的距离为H,则此过程中(g为重力加速度,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 ) 图2 A.小球的重力势能增加mgH B.小球的动能增加(F-mg)H C.小球的机械能增加FH D.小球的机械能不守恒

专题19 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解析版)

2021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热点题型归纳与变式演练 专题19 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专题导航】 目录 热点题型一动量守恒的理解和判断 (1) 动量守恒的条件判断 (2) 某一方向上的动量守恒问题 (3) 爆炸反冲现象中的动量守恒 (5) 热点题型二对碰撞现象中规律的分析 (6) 碰撞的可能性分析 (7) 弹性碰撞规律求解 (8) 非弹性碰撞的分析 (12) 热点题型三“人船模型”类问题的处理方法 (14) 【题型归纳】 热点题型一动量守恒的理解和判断 1.动量守恒定律适用条件 (1)前提条件:存在相互作用的物体系. (2)理想条件:系统不受外力. (3)实际条件:系统所受合外力为0. (4)近似条件:系统内各物体间相互作用的内力远大于系统所受的外力. (5)方向条件:系统在某一方向上满足上面的条件,则此方向上动量守恒.

2.动量守恒定律的表达式 (1)m1v1+m2v2=m1v1′+m2v2′,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组成的系统,作用前的动量和等于作用后的动量和. (2)Δp1=-Δp2,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动量的增量等大反向. (3)Δp=0,系统总动量的增量为零. 3.动量守恒定律的“五性” 动量守恒的条件判断 【例1】.如图所示,A、B两物体的质量之比为m A ∶m B=1∶2,它们原来静止在平板车C上,A、B两物体间有一根被压缩了的水平轻质弹簧,A、B两物体与平板车上表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水平地面光滑.当弹簧突然释放后,A、B两物体被弹开(A、B两物体始终不滑出平板车),则有() A.A、B系统动量守恒B.A、B、C及弹簧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 C.小车C先向左运动后向右运动D.小车C一直向右运动直到静止

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含答案)

专题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考情分析】 1.理解动量守恒定律的确切含义,知道其适用范围。 2.掌握动量守恒定律解题的一般步骤。 3.会应用动量守恒定律解决一维运动有关问题。 【重点知识梳理】 知识点一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1.动量守恒定律 (1)内容:如果一个系统不受外力,或者所受外力的矢量和为0,这个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 (2)动量守恒定律的表达式:m1v1+m2v2=m1v1′+m2v2′或Δp1=-Δp2. 2.系统动量守恒的条件 (1)理想守恒:系统不受外力或所受外力的合力为零,则系统动量守恒. (2)近似守恒:系统受到的合力不为零,但当内力远大于外力时,系统的动量可近似看成守恒. (3)分方向守恒:系统在某个方向上所受合力为零时,系统在该方向上动量守恒. 3.动量守恒的数学表达式 (1)p=p′(系统相互作用前总动量p等于相互作用后总动量p′)。 (2)Δp=0(系统总动量变化为零)。 (3)Δp1=-Δp2(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组成的系统,两物体动量增量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拓展提升】动量守恒定律的“五性” 1

2 量,p ′1、p ′2…必须是系统中各物体在相互作用后同一时刻的动量,不同时刻的动量不能相加 系统性 研究的对象是相互作用的两个或多个物体组成的系统,而不是其中的一个物体,更不能题 中有几个物体就选几个物体 普适性 动量守恒定律不仅适用于低速宏观物体组成的系统,还适用于接近光速运动的微观粒子组 成的系统 知识点二 碰撞 1.概念:碰撞是指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持续时间很短,而物体间相互作用力很大的现象. 2.特点:在碰撞现象中,一般都满足内力远大于外力,可认为相互碰撞的系统动量守恒. 3.分类 种类 动量是否守恒 机械能是否守恒 弹性碰撞 守恒 守恒 非弹性碰撞 守恒 有损失 完全非弹性碰撞 守恒 损失最大 【拓展提升】 1.弹性碰撞后速度的求解 根据动量守恒和机械能守恒 ????? m 1v 1 +m 2v 2=m 1v 1′+m 2v 2′ ①12m 1v 21+12m 2v 22=12m 1v 1′2+12m 2v 2 ′2 ① 解得v 1′= m 1-m 2v 1+2m 2v 2 m 1+m 2 v 2′= m 2-m 1v 2+2m 1v 1 m 1+m 2

高考二轮复习功能关系的理解与应用(答案附后面)

第5讲功能关系的理解与应用 1.如图1,某同学用绳子拉动木箱,使它从静止开始沿粗糙水平路面运动至具有某一速度.木箱获得的动能一定() A.小于拉力所做的功 B.等于拉力所做的功 C.等于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 D.大于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 2.(多选)地下矿井中的矿石装在矿车中,用电机通过竖井运送到地面.某竖井中矿车提升的速度大小v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2所示,其中图线①②分别描述两次不同的提升过程,它们变速阶段加速度的大小都相同;两次提升的高度相同,提升的质量相等.不考虑摩擦阻

力和空气阻力.对于第①次和第②次提升过程,( ) A .矿车上升所用的时间之比为4∶5 B .电机的最大牵引力之比为2∶1 C .电机输出的最大功率之比为2∶1 D .电机所做的功之比为4∶5 3.如图3,abc 是竖直面内的光滑固定轨道,ab 水平,长度为2R ;bc 是半径为R 的四分之一圆弧,与ab 相切于b 点.一质量为m 的小球,始终受到与重力大小相等的水平外力的作用,自a 点处从静止开始向右运动.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小球从a 点开始运动到其轨迹最高点,机械能的增量为( ) A .2mgR B .4mgR C .5mgR D .6mgR 4.如图4所示,一质量为m 、长度为l 的均匀柔软细绳PQ 竖直悬挂.用外力将绳的下端Q 缓慢地竖直向上拉起至M 点,M 点与绳的上端P 相距1 3l .重力加速度大小 为g . 在此过程中,外力做的功为( ) A.1 9mgl B.16mgl C.1 3 mgl D.12 mgl 5.(多选)如图5所示,小球套在光滑的竖直杆上,轻弹簧一端固定于O 点,另一端与小球相连.现将小球从M 点由静止释放,它在下降的过程中经过了N 点.已知在M 、N 两点处,弹簧对小球的弹力大小相等,且∠ONM <∠OMN <π 2.在小球从M 点运动到N 点的 过程中( ) A .弹力对小球先做正功后做负功 B .有两个时刻小球的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 C .弹簧长度最短时,弹力对小球做功的功率为零 D .小球到达N 点时的动能等于其在M 、N 两点的重力势能差 6.如图6,一轻弹簧原长为2R ,其一端固定在倾角为37°的固定直轨道AC 的底端A 处,另一端位于直轨道上B 处,弹簧处于自然状态,直轨道与一半径为56R 的光滑圆弧轨道相切于C 点,AC =7R ,A 、B 、C 、D 均在同一竖直平面内.质量为m 的小物块P 自C 点由静止开始下滑,最低到达E 点(未画出),随后P 沿轨道被弹回,最高到达F 点,AF =4R .已知P 与直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μ=1 4 ,重力加速度大小

高三物理“功能关系及其应用”专题

功能关系及其应用 功和能是物理学中两个很重要的物理量,从功和能的角度来分析和解决物理问题往往显得非常简捷.学习物理必须加深对功能关系的理解,要善于从功和能这条主线来分析和理解物理现象. 1.功和能的关系 (1)能量的转化必须通过做功才能实现. 做功的过程是能量转化的过程,某种力做功往往与某一具体的能量变化相联系,例如:重力做功→重力势能和动能相互转化;弹簧弹力做功→弹性势能和动能相互转化;滑动摩擦力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电场力做功→电势能与其它形式能相互转化;安培力做功→电能与机械能相互转化等. (2)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 即某种力做了多少功,一定伴随多少相应能量发生了转化.例如做功与机械能转化中有以下三条最基本的关系: ①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变化的关系:重力做功等于重力势能变化的负值,即p G E W ?-=. ②动能定理:合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即K E W ?=合. ③除重力(或弹簧弹力)以外的力所做的功等于物体机械能的变化,即E W ?=/ . 2.功能关系的应用 例1.某人把原来静止于地面上的质量为2kg 的物体向上提起1m ,并使物体获得1m/s 的速度,取g =10m/s 2,则这个过程中 A .人对物体做功21J B .合外力对物体做功1J C .物体的重力势能增加20J D .物体的机械能增加21J 分析:把物体向上提起的过程中有两个力对物体做功,人对物体做正功,重力对物体做负功.物体的动能增加了1J ,重力势能增加了20J ,即机械能增加了21J.由功能关系知:人对物体做的功等于物体机械能的变化,所以人对物体做功21J.由动能定理知:合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所以合外力对物体做功1J ,故选项A 、B 、C 、D 均正确. 例2.一木块静止放在光滑水平面上,一颗子弹沿水平方向射入木块,若子弹进入木块的深度为s 1,与此同时木块沿水平面移动了s 2,设子弹在木块中受到的阻力大小不变,则在子弹进入木块的过程中 A .子弹损失的动能与木块获得的动能之比为(s 1+s 2):s 2 B .子弹损失的动能与系统获得的内能之比为(s 1+s 2):s 1 C .木块获得的动能与系统获得的内能之比为s 2:s 1 D .木块获得的动能与系统获得的内能之比为s 1:s 2 分析:设子弹的质量为m ,射入木块时的速度为v 0,木块的质量为M .在子弹进入木块的过程中受到的摩擦力为F ,子弹和木块相对静止时的共同速度为v . 子弹进入木块的过程中,对子弹由动能定理得: 202212 121)(mv mv s s F -=+- ① 即子弹损失的动能等于它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 由动能定理可知,木块获得的动能等于子弹作用在木块上的摩擦力对木块所做的功,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