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廊坊市街头绿地园林植物调查与分析

河北廊坊市街头绿地园林植物调查与分析
河北廊坊市街头绿地园林植物调查与分析

广州绿地系统调查分析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课程论文浅议广州市生态绿地系统规划 学院:园艺园林学院 专业: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 年级:2011级 学号:20112090706009 姓名:邓沛飞 日期:2011年12月26日

浅议广州市生态绿地系统规划 摘要:通过对广州市城市绿地规划系统现状的了解,运用案观生态学原理,分析了城市生态绿地系统需要研究的主要问题和植物配置,就如何建立具有自然生态效应的城市绿地系统提出建议。 关键词:生态绿地系统;生态效应;规划;植物配置;建议; 城市生态绿地系统是人居环境具有自动调节生态平衡功能、与人类生存发展关系最为密切的绿色空间,是一个复杂的自然一社会一经济复合生态系统,在改善环境质量、维护城市生态平衡、调节小气候和美化景观等方生态效应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植物配置是营造城市生态绿地景观的手段之一。一个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后的生态效应是否显著很大程度决定于植物的配置。因此,合理规划绿地,以生态统筹“绿色空间优先”,合理配置植物,使其形成稳定的有机生态绿地系统已成为城市绿地系统规划面临的最大挑战。 1广州城市的背景 广州市是广东省省会,全省政治、经济、科技、教育和文化的中心,地理坐标为东经的112度57分至114度3分,市域总面积为7434.4平方公里。。优越的地理位置,又使岭南文化得以与中原文化、海外文化不断交融发展.形成今天广州城市文化兼容性、多样性和开放性的特点。广州人文资源丰富.岭南文化源远流长,独具特色的岭南园林、岭南建筑与现代化建筑交相辉映。近年来,其绿地系统规划贯彻了“生态优先”的规划理念,打破了传统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模式,更趋人性化、大众化、生态与环境美兼得的局面,以“依法治绿、生态优先、系统整合、因地制宜、城乡结合、整体协调”为原则,“云山珠水环翡翠,古都花城铺新绿”为基本思路,旨在构建“翠拥花城”的生态化城市。即以广州市域“山、城、田、海”并存的自然基础,构建“山水城市“的框架,最大限度地降低开发与资源保护的冲突,减低对自然生态体系的冲击,构建生态廊道,保护“云山珠水”,营造“青山、名城、良田、碧海”的生态城市,形成典型的“青山半入城,六脉皆通海”的山水城市风貌,“云山‘珠水”是广州的美誉。 2广州市城市绿地建设现状 近年来,广州市完成为期3年的“青山绿地、蓝天碧水”一期工程,建成庄头

街头绿地景观设计教案

河北美术学院 城市设计学院 街头绿地景观设计教案 @ 任课教师: 班级: 时间: ! 教案首页

第一章

一、新课导入 、 当今城市化的飞速发展,使得城市呈现出新的面貌和特征。城市道路公共绿地作为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一部分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工作之余必不可少的休闲活动空间。街头绿地设计是城市公共开放空间设计的核心内容。良好的设计容易形成简洁、自然、开放的景观。本文分析了城市街头绿地中景观现状及存在问题,总结景观设计中应遵循的原则,论述街头绿地设计的重要性。 二、授课内容 1、城市街头绿地概念及问题 城市街头绿地概念 街头绿地指道路红线以外,沿城市道路布置,面积不大的开放性公共绿地。转盘、花园、广场以及街头小游园都属于街头绿地的范畴,其主要功能是装饰街景、美化城市、提高城市环境质量,并为游人及附近居民提供游憩、娱乐场所其大小不一,变化多样,因地制宜是它们的主要特色。便利性、开放性、分布广泛性是其基本特征。 城市街头绿地存在问题 城市街头绿地设计主要能满足居民日常的生活、休憩、学习、交流的场所,但是在有些街头绿地中休憩设施不够完善。不能满足大部分使用者的需求,休闲健身器材数量不足等。据调查,一般来说对居民最具有吸引力的元素充足的休闲座椅58%,丰富的植物种类42%,交流空间40%,充足的休闲健身器材31%,休闲活动30%,其它7%。由此看来,景观的功能性设计在城市街头绿地的设计中显得尤为重要。适当的休憩设施设计是街头绿地设计中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城市街头绿地植物群落色彩树种较少,仅局限用少量的彩叶树种以及极少数的常绿树种,有的地方甚至全部栽植常绿树种,且地被植物和灌木栽植杂乱无章。这样会造成植物景观季相变化不明显,景观

城市绿化现状与分析

第三章城市绿化现状与分析 第一节城市绿地建设现状 一、园林管理机构建设现状 (一)机构、职能配置及人员编制 (二)设备情况 二、城市绿地建设现状 至2016年4月,昆明市昙华片区建成区面积达7.6km2,常住人口为7.6万人。 根据实地调查与记录分析,建成区内共有各类绿地208.77hm2。公园绿地共23.76hm2;生产绿地共0hm2,占建成区面积的0%;防护绿地共28.19hm2;附属绿地共102.56hm2;绿地率22.72%,绿化覆盖率27.40%。绿地率、绿化覆盖率没有达到国家园林城市标准。 (一)公园绿地 目前昙华片区建成区共有公园13个,包含综合公园、社区公园、街旁绿地,共有公园绿地面积23.76hm2,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为3.13m2/人,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为55.26%,没有达到国家园林城市标准。 表3-1 现状公园绿地统计表 注:根据《国家园林城市遥感调查与测试要求》公园绿地率达65%以下的公园,统计公园绿地面积时,按实际绿地面积计。 (二)生产绿地 规划区共有生产绿地0hm2;占建成区面积0%。 (三)防护绿地 建成区内现状防护绿地共计28.19hm2。主要包括二环东路防护绿地、虹桥路防护绿地、东三环防护绿地。 表3-2 现状防护绿地统计表 (四)附属绿地 建成区共有各类附属绿地102.56hm2。其中单位附属绿地30.53hm2,

居住区附属绿地57.73hm2,道路附属绿地14.3hm2。 (五)其他绿地 昙华片区共有其他绿地36.03hm2,主要包括肖家山深林公园等。 表3-3 现状指标表 第三节现状绿地分析与建议 一、现状绿地实地调查分析 公园绿地和其他绿地的面积由大块的昙华寺以及森林公园组成,多数的绿地景观为附属绿地以及防护绿地类型,居住区附属绿地覆盖率较高,道路附属绿地覆盖率高,但部分片区遭踩踏严重,景观效果差。在靠近二环东路的道路附属绿地,绿化密度过低,且灌木已经枯死,并没有达到良好的绿化作用。靠近肖家山附近的荒地绿化景观,没有利用好土地资源,没有做好相应的绿地系统规划,在长地埂村内部绿化率几乎为零,生态环境极差,省一监家属区作为老小区绿化率低,管理不到位,景观效果差。 在西南林业大学周边没有生产绿地和公园绿地,多数的绿地景观为附属绿地,居住区附属绿地覆盖率非常高,道路附属绿地覆盖率较高,但部分片区土地仍然荒漠,景观效果差。尤其以锦大车市北部,大面积的土地没有种植任何植物与树木。并且西南林业大学东南部为挖掘机厂,也表现出大面积植物缺乏的现象,但在西南林业大学和此厂的交界处校内种植了一排高大绿色乔木,以防止风沙天对校内环境的影响。 二、现状绿地问题与建议 主要存在的问题有:1.路边树木管理较差,部分地方种植较为稀疏且杂乱,有枯树,杂草等存在,2.小区外的防护带较窄,没有起到很好的隔离效果,树种选择也比较单一,道路绿地严重不足,没有达到规定的绿地率,绿化景观单一,以单一的树池式绿化为主,绿化树种较少,难以形成丰富的道路绿化景观,缺少乔、灌、草的合理搭配,难以形成群落结构3.部分树种选用不合理,道路反复重建,树木重栽现象严重。新建道路树木年龄较小,难以形成绿树成荫的景观效果。部分道路由于没有选用合理的乔木作为行道树,树木长势效果欠佳,遮阴效果效果相对较差,难以发挥好的生态作用 4.部分小区绿化设计存在盲目性,缺乏地方特色,树木生长不良,景观效果和生态功能差。5.人均面积低,小区内内居住人口较多,但绿地面积较少,草坪面积多,造成居住区的绿化树种缺乏,结构简单,景观单调,病虫害多,群落稳定性差,养护管理不到位。6.绿化分配不均匀,部分地区种植大面积绿化,

城市街头绿地景观设计浅析

城市街头绿地景观设计浅析 摘要:当今城市化的飞速发展,使得城市呈现出新的面貌和特征。街头游园绿 地的功能是装饰街景、美化城市,提高城市环境质量,并为游人及附近居民提供 休闲场所。它是城市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零碎空间,最小的仅几个平方米,随着城 市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街头小游园、小景点、小绿地及小水面,越来越多的出 现在各国城市建设中。 关键词:街头绿地;开放空间;景观设计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变化,社会风俗、社会需求的变化等 也随之改变,影响到了街头游园绿地景观形式和风格。人们对街头游园绿地的使 用提出了更高的设计要求,以绿化为主的街头游园绿地的景观设计已经远不能满 足人们的情感需求。在城市街头游园绿地的建设研究过程中,倡导以人为本的景 观设计方法,要求它能摆脱景观设计的平面化、缺乏人性化等这些缺点,它提倡 切实从人的感受和需求出发,营造宜人舒适的城市公共空间。结合各个城市的不 同人文及历史特色,实现城区绿化基础设施建设中以人为本,探求人与环境和环 境与社会增长的最佳结合的方式,创造出具有明显特色的景观空间。 1城市街头绿地概念及问题 1.1对于街头游园空间的主要意义 在现阶段的城市规划建设当中,由于土地的价值在不断的攀升,所以用地矛 盾就显得更为突出了,在城市的规划当中一般绿化用地会被各种各样的理由占为 其他功能使用,这也就影响到了绿化问题。在城市当中如果把绿地街头游园的建 设提到日程上来,并且充分的规划到建设当中,增加绿化用地的使用量,从而可 以更好的提高空间设计概率。 1.2城市街头绿地存在问题 1.2.1忽视休憩功能,配套设施不完善 城市街头绿地设计主要能满足居民日常的生活、休憩、学习、交流的场所, 但是在有些街头绿地中休憩设施不够完善。不能满足大部分使用者的需求,休闲 健身器材数量不足等。据调查,一般来说对居民最具有吸引力的元素充足的休闲 座椅58%,丰富的植物种类42%,交流空间40%,充足的休闲健身器材31%,休 闲活动30%,其它7%。由此看来,景观的功能性设计在城市街头绿地的设计中 显得尤为重要。适当的休憩设施设计是街头绿地设计中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1.2.2植物配置单调,绿化量力度不够 城市街头绿地植物群落色彩树种较少,仅局限用少量的彩叶树种以及极少数 的常绿树种,有的地方甚至全部栽植常绿树种,且地被植物和灌木栽植杂乱无章。这样会造成植物景观季相变化不明显,景观单调。在设计中一般要强调四季皆景 的景观效果,创造出高低错落、乔灌搭配合理、层次性强的景观效果,营造春季 的繁花似锦、秋季如画的姹紫嫣红的植物景观,通过规模化运用给人带来视觉上 的冲击力。 1.2.3不够重视地方文化,区域文化特色缺失 每个区域都有其一定的历史文化。一定的区域文化已成为城市独特的标志, 设计师应该从城市的各种历史文化中挖掘和寻找能表达城市特色的要素并将其恰 当的融人到街头绿地的规划设计中。现代城市开放绿地在进行景观设计时总希望 营造出多样的景观效果,比如说欧式的风水球景观、罗马柱、大喷泉等等,只强 调景观的气派和高雅,却不去考虑景观的适宜性,完全忽略了观者的感受,不能

郑州市公园绿地调查报告

郑州市公园 绿地问题调查报告 系别: 专业年级: 小组成员: 完成时间: 2011 年 5 月 10日

目录 中文摘要 (3) Abstract (4) 一、引言 (5) (一)选题背景: (5) (二)相关概念界定: (6) (三)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6) (四)课题研究内容: (7) (五)研究目的: (7) (六)研究方法: (8) (七)研究意义: (8) 二、调查结果分析 (9) (一)样本基本情况 (9) (二)满意情况 (10) (三)发展障碍 (12) 三、结论与建议 (14) (一) 主要结论:..................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合理化建议 (15) 参考文献 (18) 附录 (19)

中文摘要 摘要:城市公园绿地作为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驾起了一座人与自然联系的桥梁,是城市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随着经济、社会和科技进步推动了公园绿地景观建设快速发展,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如何改善城市人居环境,营造具有亲和力和特色的环境景观,已成为一项关系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迫切任务。只有重视在公园绿地布局分析、景观结构与空间布局关系、公园绿地设计与规划方面的研究、绿地管理与旅游发展、应对灾难性气候等方面的思考,才能更好的促进公园绿地的可持续性发展。郑州作为花园城市,并有“绿城”的美誉,因此,此次以郑州市各个公园为对象来分析城市公园绿地的相关问题。 关键词:城市公园绿地郑州公园问题调查与分析

Abstract Urban park green space of urban green system as the important constituent, driving up a bridge between the man and nature, is an important symbol of urban civilization development. Along with the economic, social and technological progress promoted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park green space landscape construction, and the acceleration of urbanization, urban environment problem increasingly, how to improve the urban living environment, build affinity with the landscape features, has become a relationship to the urgent task for urba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nly then takes the in park green space layout analysis, landscape structure and spatial layout relations, park green space design and planning research, the green management Key word:Urban park green space shade park problem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城市绿地现状调查报告

城市绿地现状调查报告 前言: 重庆文理学院星湖校校背靠重庆市永川区境内,地处东经105°38"—106°05",北纬28.56---29.34。位于黄瓜山(海拔约540m)东侧,面临卫星胡,处在离永川区中心15km的卫星胡度假区内。整个校园坐落于三山相应的峡谷和湖滨地带,现有用地54.29平方米,海拔304m—403m。该调查场地是校区内安全管理处及学生宿舍前小游园,是休闲娱乐的好场所。绿地现状调查报告,分小组测量结果显示如下: (一)自然条件 1.从气候要素分析,重庆属于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夏热冬暖,湿润多阴,气温高,雨季长,霜雪少,阴天多,湿度大。春夏之交总是晚上下雨。夏季炎热多伏旱,最高温度达40,一般在35左右,下雨也会比较闷,温度基本保持不变,所以夏季应注意灌溉,冬季温暖,,全年云雾多,日照少,秋季阴雨绵绵。该调查区域气候变化多样,在四面围合的中心,风劲较强,形成独特的小气候环境。 2.地形地貌方面,此基地地形为梯田式,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较为平整的地块,主要表现为园路和草坪,第二部分为排水渠,主要表现为高起的小桥,第三部分是草坪绿化带,主要表现为桥左右地坪较缓的绿化带。 3.土壤是山地黄壤,由于平时对土壤的养护管理不够,加之土壤相对比较贫瘠,植物在相对较差的环境中,加之人为的践踏破坏,生

长状况不是很好。 4.面积大约平方米,适合小游园的规范面积,能基本满足人们的需求。 5.从使用性质来看,它减缓气候压力,丰富环境,为同学们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场所。 (二)基地建设规划的利与弊,及建议 1.优势 该调查区域位于校园内一块比较大的绿地,利于植物造景和多种景观的形成。游园中1.5m的小路布置在起伏的绿篱中,增加空间的层次感和趣味性。适合人们休闲娱乐。 2.劣势 地理位置较为偏僻,周围有化粪池,影响人们的游园心情; 植物杂乱,没有形成较好的景观效果;有裸露的井盖及管理设施,影响景观环境;植被后期为辅较差,草坪质量较差,没有形成较好的植被景观;功能分区不够合理,公共设施较少且规划较为随意,不利于人们的正常休息。 3.建议 第一,加强对裸露井盖等的遮掩。第二,移植多种类的高大乔木,加强植物景观的层次性,通过数量的增加形成相对较封闭的环境,增加游园的神秘感和趣味性。整合一些植物的组织形式,加大组织的利用率。第三,宜修建一些小凉亭,适量增加休闲座椅和强身设施。第四,于加强对植物的后期维护,根据地形地貌及气候,选择适宜的植

城市街头绿地景观设计

城市街头绿地景观设计 【摘要】:本文以信阳市申河公园景观设计为例,从设计学的角度对城市街头绿地的景观设计原则、设计定位和植物设计进行了分析和探讨,从以人为本的角度,研究城市公共绿地在设计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以期对城市街头绿地景观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启示。 【关键词】:街头绿地;景观设计 【引言】: 城市街头绿地是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的组成部分,街头绿地的科学规划与设计能缓解城市发展过程中带来的一系列人居环境问题以及生态问题。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对于合理规划设计的城市绿地的需求也在逐渐显露。 1、项目概况 1.1区位与现状 该项目位于河南省信阳市羊山新区,处于城市主次干道交汇处,周围有一处市政用地,其余均为居住用地,场地面积约1200?O。现状场地中间贯穿一条宽约20m的城市河道将其分为南北两块,北侧区域较为平整,南侧区域有两处高约六米的土堆,甲方要求保留改造,这对场地的设计营造提

出了一定挑战。 1.2现存问题 现将区域内现存问题归为以下几点:1.地势南高北低,南侧有较高土堆;2.城市河道将场地一分为二,空间较为破碎;3.场地内现存三处高压线杆。以上三点问题在设计之初应充分考虑,并对其提出科学的解决方案。 2、设计定位 2.1完善绿地系统,提升城市形象 街头绿地是城市绿地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城市居民提供休憩娱乐的功能同时也具有一定生态价值。信阳市申河公园位于城市内河旁,运用现代科学的设计手法,继承传统园林的“虽由人作,宛若天成”的自然特色,将其打造成具有当地特色、生态价值和实用美化功能的小型公共空间环境,是展现城市文化底蕴、提高城市形象的所在。 2.2提供休闲场所,创建文明城市 街头绿地为市民社会生活提供了一个良好场所,根据使用人群调查为不同居民提供相应的活动场地。在空间设计上以核心景观区、老年人健身活动场地及儿童游戏场地为纽带,配置健身器材、游憩设施、水池花坛、假山雕塑等设施,将其打造成空间合理和实用美观的空间场所,体现人文关怀促进邻里交流,有助于创建和?C文明的现代城市氛围。 3、设计原则

城市绿地调查分析

儋州市绿地现状分析 摘要:街道绿地是城市环境的骨架,它是城市活力所在城市的建设会对道路绿地带来一定影响道路绿地具有遮荫、减噪、滞尘、造氧和美化道路等功能道路绿地的类型及其应用的植物种类、数量及配置都对现代都市的美化和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儋州市街道绿地存在景观差、功能弱、生态脆弱等诸多问题,要改善儋州市绿地系统现状,需要有针对性的对街道绿地进行多方面的整顿治理。 关键词:街道绿地中心地段现有问题改进措施 正文: (一)绿地现状分析 那大是儋州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海南西部的交通枢纽、风景旅游区的服务基地、以发展金融、商贸和高新技术工业为主的、具有优良人居环境的综合性中心城市。在1988年版规划的基础上,那大市区布局结构逐步调整为:“一条轴线,两个工业区,三条环路,四个广场,五个居住区、六个公园和一个城市中心区”。由此,那大市的绿地系统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即:街道绿地、公园绿地、生产绿地、居住区绿地、防护绿地及其他附属绿地组成。 当前儋州市区绿地沿一条主轴线——中兴大街向南北展开。该大街东起美扶,西至工业大道,全长约7.3公里,红线宽度60米,横断面为四块板形式;除途经现有的体育中心、市政府广场外,还串联了城市所有的居住区和中心区,

为市区主要的生活性干道和景观主轴线。市区主要公共绿地有:“四个广场”——在市中心区内,位于解放路和东风路交叉口处设置商业广场;在中兴大街西段,利用规划的公共绿地布置市民广场;在中兴大街中段,利用政府大楼门前的广场绿地布置行政广场;在交通大道北端,布置火车站广场——均分布于各主要道路沿线。因此,街道绿地是城市环境的骨架,它是城市活力所在城市的建设(老城区改造、道路拓宽和改造等)会对道路绿地带来一定影响道路绿地具有遮荫、减噪、滞尘、造氧和美化道路等功能道路绿地的类型及其应用的植物种类、数量及配置都对现代都市的美化和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因此,街道绿地是儋州市绿地系统中最重要的角色。 儋州市街道网络以中兴大街为中轴,市区沿内环路(由文化路、南京路、儋耳路、龙华路、大通路组成)展开。围合面积约4.0平方公里,该范围是城市核心部位,对中心区的交通组织有疏解分流、不受过境车辆穿越的作用。 通过对该范围的调查研究,共发现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道路绿地未能很好的适应道路的性质及功能。不同公路的等级、宽度、路

浅谈城市街头绿地景观设计(1)

文章编号:1009-6825(2008 29-0347-02 浅谈城市街头绿地景观设计 李晓琼 摘要:在引入城市街头绿地概念的基础上, 分析了其设计结构与形态理论, 阐述了城市街头绿地景观设计的原则, 得出城市街头绿地景观设计不仅是物质空间的形态, 还应包括心理环境、文化环境、生态环境的结论。关键词:城市街头绿地, 景观 设计, 设计原则, 心理特征中图分类号:T U 985 目前, 由于我国城市化进程快速发展, 城市建筑日趋密集, 城市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城市街头绿地为了缓解城市远离自然给人们带来的压力, 体现人类与自然和谐, 体现现代人的价值观、审美观和趣味性, 保护和改善已有的城市生态环境格局应运而生。因此, 城市街头绿地不仅是人类与自然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流的重要场所, 也是城市形象的重要表现之处。 文献标识码:A 效果, 从而达到美化市容市貌的目的, 同时给人们带来心理和视觉上的美感。 人们同样还具有不喜欢雷同及追求就近布置的心理。但是, 随着城市中主要构筑物建筑地方风格的削弱, 各城市面貌越来越趋于同一, 显得千篇一律, 缺乏自身的特色, 所以生活在城市里的人们越发挑剔与追求这些街头绿地的特色。 另外, 我们还可以发现结合街头绿地使用功能, 以不同地域乡土植物为骨干树种, 根据不同的环境因子组成多种结构的植物群落, 结合城市总体布局结构形成不同结构形式的城市街头绿地, 从而可以形成不同地域的城市特色。至于就近布置的心理, 主要是人们为了追求使用的便利。街头绿地可以做到点多面广, 均匀布局, 有合理的服务半径, 开敞式、全天候接待, 真正满足人们对公共绿地的就近、随意及经常性的要求。

城市园林绿地养护管理调查分析

城市园林绿地养护管理调查分析 城市园林绿地养护管理工作是一项科学而系统的工作,涉及植被养护、景观构建、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苗木补植与迁移恢复等诸多环节,工作人员应结合本地区工作实际情况展开调查,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全面提升城市园林绿地养护管理工作水平。本文结合珠海市某城管局园林管理所工作内容为例,进行了相应的调查分析,旨在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标签:城市;园林绿地;养护管理;调查 1、城市园林绿地养护管理工作调查 1.1草地养护工作 草坪面积占该城管局园林管理所辖属绿地总面积的50%以上,草坪的管养质量直接关系到整体绿化效果。春夏季雨水充足、杂草生长迅速,管理人员采取“适时剪草、天天除杂”的措施,加强管养,始终保持草地青绿平整。全年修剪草坪2-4次,草坪修剪总面积达240万㎡。 1.2乔灌木修剪工作 根据不同的苗木生长、开花状况,安排不同季节、不同次数的修剪工作。管理所一般年初开春时对软枝黄蝉、洋金凤等开花植物进行重修剪;每月对黄金叶、福建茶等生长较快的绿篱、色块进行整型轻修剪,确保各路段苗木造型美观整洁;加大棕榈科植物特别是大王椰子干枯枝的修剪清理力度,每一至两周清理一次;乔木修剪以干枯枝、遮挡交通标志枝条和阻碍车辆、行人通过枝条为主。一年里乔木修剪量达2万株次,灌木球修剪量达20万丛次,绿篱、色块修剪量达80万㎡。 1.3施肥和淋水工作 每年春季,该管理所对美人蕉进行翻种,重点施放有机肥,同时对一些生势较弱的苗木及部分棕榈科植物施有机肥和复合肥。根据平时苗木生长的实际情况,对长势较弱的苗木、时花合理安排追肥工作。全年共施复合肥、尿素18.95吨,有机肥、磷肥5.4吨。淋水方面,重点加强新种苗木和时花的淋水保湿工作,以及做好秋冬季的抗旱保湿工作,一年绿化淋水量达20万吨。 1.4病虫害防治工作 该管理所根据不同季节的病虫害流行特性,采取“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措施,一有发现,马上打药,确保病虫害完全清除。尤其是针对秋枫、椰子等易发生虫害的树木,及时做好预防措施,提前喷药和悬挂药包,确保不出现大范围病虫为

城市中心区规划设计案例分析

城市中心区规划设计案例分析——重庆西部物流城规划及中心区城市设计

概要 重庆市是长江上游最大水陆空立体交通枢纽,初步形成的公路、水运、铁路、航空综合运输体系,为重庆市现代物流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随着市委市政府对重庆物流发展的高度重视,重庆发展大物流产业的计划正抓紧实施,物流已经成为重庆发展规划中的重中之重。而其中,水路与铁路运输是重庆大物流发展中的重点,大力发展水铁联运是提升重庆物流能力的重要手段。 一、设计背景 重庆铁路集装箱中心站是我国十八个铁路集装箱节点站之一,同时更是铁道部所定中国五大铁路物流中心之一,它的开工建设,使西部现代物流产业园有条件成为重庆一个新的物流高地;市政府在重庆市主城区集装箱物流枢纽“一基地四港区”总体布局中,将西部现代物流产业园确立为“一基地”,在重庆物流体系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在沙区城市格局“东中西西”四大板块中,西部新城是发展的重中之重,同时也是重庆市主城区向西拓展的主要城市空间。它实际上承载了沙区“一区三高地”定位中的全部三个高地,即中国西部教育高地、高新技术高地、现代物流高地。 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是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迫切需要,对于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改善投资环境,扩大对内对外开放,把重庆建设成为长江上游经济中心,具有全局性的意义。 二、设计目的 对作为西部物流高地的现代物流产业城,在产业布局、空间形态、交通组织和风貌特色等方面进行深层次研究,提出物流城整体概念性规划构思,并对物流城产业链进行策划及规模预测,对用地进行合理布局。同时将物流功能及物流延伸出的商贸、居住功能三者有机融合,并妥善解决交通问题,使之符合现代物流高地的功能定位。 三、设计理念 物流顺畅统领商脉绿色环保生态宜居 四、设计构思 以缙云山、中梁山为绿化山体背景,物流城处于两山环抱之间,通过梁滩河水系以及一纵线、二横线、渝遂高速动脉,伸展、延伸,进而与重庆、西部、整个中国乃至世界相联系,使之成为全国中心现代物流基地。 通过打造特色的物流功能区,进而带动商贸功能、城市配套等功能,形成一个集物流、商贸、居住、服务、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现代生态综合物流城。 五、中心城区分析 5.1区位分析 重庆,位于长江、嘉陵江交汇处,是中国西南地区的工商业重镇,也是中国西部唯一的中央直辖市。也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 “一个富有三千年巴渝文化底蕴的历史名城丰姿绰约!一个中国最年轻的直辖市正在催生无尽的现代神话!一个世界最大的内陆山水城正在不断创造人间奇迹!一个长江上游经济中心的新重庆正在开发中走向世界!”

城市道路绿地调查报告

城市道路绿地调查报告 常州工学院 专业:环境艺术 班级:10艺设一班 姓名:程浩 学号:10170405 调查时间:2014年10月25号 调查地点:常州市新北区泰山路 一、调查目的 道路绿地是城市的骨架,它是城市的活力所在。道路绿化的好坏不仅对城市面貌起着决定性作用,同时反映出城市绿化的整体水平。通过对新北区主要道路

绿地的调查,分析和评价新北区道路的绿地结构、植物应用和生长情况,并探讨了道路绿地指标、绿地结构、绿地功能三者的相互关系,温江道路绿地的植物选择和植物配置提出建议。 二、调查内容 城市道路的类型按照道路断面布置形式分为五大类:一板二带式、二板三带式、三板四带式、四板五带式以及其他形式。每一种形式各有各的优点,但也有各自的缺点。 我们这次城市绿地道路调查选择的是新北区泰山路。虽然泰山路不是新北区的主要干道,但它也有着它自己的优势。三板四带式的道路,即利用两条分车绿带吧车行道分成三块,中间为机动车道,两侧为非机动车道,连同车道两侧的行 道树有四条绿带。它具有组织交通方 便、安全卫生防护及庇荫效果。泰山 路的机动车辆行驶的道路还是挺宽 的,有六个车道。由于泰山路所处的 环境,所以它的车行量还是很大的, 它采用这种三板四带式的道路类型也 是合乎常理的。 泰山路的行道树的种植方式采用的是树 池式的种植,采用的树种是香樟树。香樟树是 一种四季常绿的树种,这样泰山路可以常年保 持绿色的景观。但是这也有不足的地方。香樟 树是一种可以长很大的树种,它的树冠开张也 比较大。而泰山路的旁边有着大量的电线。为 了不让树枝碰到电线,引发安全隐患,就需要 经常性的对其进行修剪,待到树长到很大时就要更换树木,这就增加了工作量。所以这里不应采用香樟树,可以采用天竺桂或桂花等等。

街头绿地设计说明书

街头绿地设计说明书 一、项目背景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秒,四川汶川8级强震猝然袭来,大地颤抖,山河移位,满目疮痍,生离死别……西南处,国有殇。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大的一次地震。此次地震重创约50万平方公里的中国大地!5·12汶川特大地震,给四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和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了巨大损失。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和亲切关怀下,面对艰巨繁重的灾后恢复重建任务,兄弟省区市及社会各界倾力支援、倾情相助,四川省各级党委、政府精心组织、精心实施,全省人民特别是灾区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这片曾经山崩地裂、满目疮痍的土地已旧貌换新颜:受灾群众住进了新房,公共服务设施全面上档升级,重建城镇初展新姿,基础设施根本性改善,产业发展优化升级,防灾减灾能力显著提高。灾区从废墟上站立,展示出在灾难后重生、在重建中跨越的生动图景。此次设计规划地区位于灾后重建地的一部分,在地震的大背景下,着力打造一个集休闲、娱乐、观赏、静心、交流的功能场所。 二、项目概况 本项目绿地位于四川省某县城街旁绿地,东面为县城小学,西面为县图书馆,有城市主干道分隔开来,北面为商业中心,也是有城市主干道分隔。两条城市主干道在该地两侧,交通极为便利。此区域附近又紧邻县城小学,人流量、车流量大,噪声污染、大气污染以及固体废弃物污染严重,总体环境较差。此绿地区域原为汶川大地震震后地,现为城市主干道的一块平地,地势平坦、开阔,将有利于灾后重建工作。 三、现状及周边环境分析 四川省地跨青藏高原、横断山脉、云贵高原、秦巴山地、四川盆地等几大地貌单元,地势西高东低,由西北向东南倾斜。最高点是西部的大雪山主峰贡嘎山,海拔高达7556米。地形复杂多样。四川省又位于板块交界处,是地震多发带。此地段位于城市主干道变得街头绿地,周围交通便利,人流嘈杂,环境质量较差。在设计上应该特别注意环境的恢复及改善。纵观古今中外的街头绿地设计,都以“接近自然,回归自然”作为设计法则,贯穿于整个设计之中。只有在有限的生活空间利用自然、师法自然,寻求人与小品、山水、植物之间的和谐共处,才能使环境有融于自然之感,达到人和自然的和谐。 四、设计原则: 1、生态性原则:坚持生态原则是设计的首要原则。随着社会的进步,对于绿地的生态的理解,也在一步步加深。生态是物种与物种之间的协调关系,是景观的灵魂。设计中采用以乡土树种为主的多物种生态原则,达到最佳的滞尘、降温、增加湿度、净化空气、吸收噪音、美化环境的作用。 2、功能性原则:坚持功能性是设计的必要原则。设计中尽量做到景观与功能相结合、相统一,既要考虑景观小品的实际功用,又要满足人们的审美要求;针对

关于城市街头绿地设计人文化分析及策略

关于城市街头绿地设计人文化分析及策略摘要:街头绿地是众多城市居民室外活动的场所,如何照受益群体的生理、心理和社会特征,使街头绿地设计更加人文化,营造适宜、安全、舒适和健康的园林环境,已成为园林设计师面临的重要挑战。本文介绍了街头绿地的活动类型,分析了当前大多城市街头绿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设计策略,为今后的街头绿地设计提供依据。 关键词:城市;街头绿地;活动类型;问题;设计策略 the greenbelt design about the city streets and humanization of analysis and strategy abstract:many city residents street greenbelt is the place of outdoor activities, according to how to benefit group the physical, psychological and social characteristics, so that the greenbelt design, the humanism of the street more build appropriate, safety, comfort and health gardens environment, has become the important challenges facing the landscape archite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activities of the street greenbelt types, analyzing the current most cities street greenbelt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design strategies for future street greenbelt design provides the basis. key words:city; street greenbelt; the activity type;

城市街头绿地景观设计——针对具体场地的设计思路

城市街头绿地景观设计——针对具体场地的设计思路

指导教师评语 指导教师对成绩评定(百分制填写) 毕业设计作品阐述毕业论文 分值: 指导教师签字:年月日注:指导教师评定成绩分别占毕业设计(论文)总成绩的40%。

内容摘要:设计地块在河北省沧州市南大港产业园区兴港路和南环路交界处,属于公共休憩空间。西南方向是黄骅市区,东北方向有南大港生态湿地。地块周边有学校,汽车站,加油站。整个设计范围被道路河流十字划分为形状大小各异的四个部分。在这个由农场形成经济体系的辖区当中,景观设计该以何种目的介入到这个大环境中,不带来负面影响,不成形感官刺激!如何将地块融入到整个环境中,同时又能影响到当地居民,带来新的生活感受?四个不等的地块怎样形成统一,个性符合当地特色的景观生态系统?在对整个场地的前期分析和思考当中,我的想法是如何在这个较为特殊的区域里形成一个可供人休憩的城市街头绿地空间,同时这块场地可以承载一定的人文精神也可以为当地的居民带来新的生活感受。建成以后将是一个可参与的,生态的,人文的,景观空间。手法:运用现代简约的设计手法,营造舒适的景观尺度。采取国际风格的景观构筑,体现人文精神带来新的空间感受。运用本土材料和新型材料的结合,来协调场地肌理。 关键词:可参与性生态关怀人文情怀 Abstract:The design of block in Cangzhou city of Hebei Province in southern Dagang Industrial Park Xinggang road andSouth Ring Road at the junction, is a public open space. Southwest is the urban area of Huanghua, northeast ofthe Nandagang wetland is. The land around the school, bus station, gas station. The whole design of road crossriver area is divided into four parts of various shapes and sizes. In the formation of the economic system by thefarm area, landscape design in which the objective in this environment, do not have a negative impact, not formingsensory stimulation! How to put into the environment, but also can affect the local residents, bring new life experience? Four different plots of land to form a unified, landscape

街头绿地相关知识

一、城市绿地分类 公园(综合性公园、纪念性公园、儿童公园、动物园、植物园、居住区公园)公共绿地(向公众开放,有一定游憩设施的绿地,包括其范围内的水域) 街头绿地(沿道路、河湖、海岸和城墙等,具有一定游憩设施或装饰性作用的绿地)绿地 园林生产绿地(提供苗木、草皮和花卉的圃地) 生产防护绿地(园林生产绿地和防护绿地) 防护绿地(用于隔离、卫生和安全的防护林带及绿地) 二、街头休息绿地的概念 在城市干道旁供居民短时间休息用的小块绿地。面积一般在一公顷以下,有些较小的面积也只有几百平方米甚至只有几十平方米。由于街头绿地不拘形式,只要街道旁有一定面积的空地均可开辟。在旧城改造时,在密集的建筑中开辟大面积的绿地是很空难,那么开辟街头绿地是一个很好的解决绿地的办法。 街头绿地叫法不太一样,有的叫绿地或者花园,有的叫小游园或者小广场,有的叫路侧绿地,根据目前这些绿地的内容和特点,我认为把这种用地称为街头休息绿地较为合适。 三、组成街头休息绿地的主要内容 1、绿地种植:这是构成街头绿地的主要内容。由于绿地面积不大,所采用的种植方式有树丛、树群,行道树、孤立树、花坛草地等形式。一般不采用单纯片林或林带式的种植。 2、园路:又称游步道,可分主路和支路。 3、场地:分为出入口集散广场、活动场地、儿童游戏场地、运动场地等。 4、设施:小建筑(亭、廊、花架、宣传廊)、水池、喷水池、杆栏、坐凳、果皮箱、园灯、假山石等。 四、街头休息绿地的设计 (一)绿地平面设计形式: 街头休息绿地的平面形式很多,一般有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多边形等不同形状。平面布局形式一般分为四种类型:规则对称式、规则不对称式、自然式;规则与自然相结合式。 1、规则对称式布局 特点:绿地有明显的中轴线,绿化种植与道路广场组成对称的有规律的几何图案。这种形式过去设计很多。 优点是:整齐庄重,与街道、建筑物等易取得协调,设计也比较方便。 缺点是:由于受对称形式的约束,往往在功能上不合理,不能充分发挥街头休息绿地的作用,从形式上看也比较呆板而不够活泼。 例如大连市的很多小游园都是这种形式;北京市二里沟和美术馆的街头休息绿地也是这种形式。 2、规则不对称式布局 特点:这种布局形式既规则整齐,又可根据功能要求组织不同的空间,创造出较为丰富的环境。布局是不对称的,但是给人的感觉是均衡的,这种设计手法,虽然优点很多,但是不易掌握和运用。 北京宣武门绿地设计采用的是规则不对称的形式。在东入口处设树丛花坛,为东入口的对景;中心处有一个不规则的休息广场,广场上有树池、园灯、水磨石桌凳;西北角有一个以孤立树为中心的小场地,树下设环形坐椅,场地周围用绿篱与绿地隔开;南门入口广场成行成排地种植十几株洋槐。这个设计方案没有过多追求平面上的对称和图案,主要是考虑如何创造出不同的空间,充分发挥街头休息绿地的功能作用。 图5-107是街头休息绿地的一个休闲广场,广场形式规则不对称,广场上有一柱亭、坐凳、花台、矮墙、这种广场的设计活泼、自然、有变化。 3、自然式布局 特点:绿地没有明显的轴线,道路曲折自然,植物种植主要是自然式配置。 优点:有利于结合地形、水面创造较自然环境。一般当用地不规则、不整齐时采取自然式布局法。另外以活动场地为主的街头休息绿地,为了安排各种场地,也经常采用自然式布局。 例如:郑州市双桥小游园,采用了我国传统手法,结合地形设计了迂回曲折的园路,在草地上点缀

城市绿地遥感调查作业方案

城市绿地遥感调查 作 业 方 案 江苏省测绘工程院 二00八年六月

目录 目录 (3) 一、资料收集 (4) 1.1、影像准备 (4) 1.2、其他资料收集 (4) 1.2、红线范围确定 (4) 1.3、设计书撰写 (4) 二、数据获取 (4) 2.1、绿地范围勾绘 (5) 2.2、绿化范围勾绘 (5) 2.3、绿地分类范围线确定 (5) 2.4、外业调绘 (5) 三、计算处理 (5) 四、成果处理 (5) 4.1、报告撰写 (5) 4.2、影像图打印 (6) 4.3、系统建立 (6) 4.4、光盘刻制 (6) 五、作业流程 (7)

一、资料收集 项目确定以前,预先准备已有遥感影像作为讨论基础,项目确定以后全面开展资料收集工作,方便后续工作进行。 1.1、影像准备 收集已有DOM,作为遥感影像纠正依据;根据需要定购遥感数据并进行适当处理:包括纠正、镶嵌、调色、确定比例尺、成图尺寸。 1.2、其他资料收集 其他资料包括各类相关图件及电子文档:如地形图、规划图、旅游图、全省图集、台帐等。 1.2、红线范围确定 确定建成区范围,明确工作范围。 1.3、设计书撰写 撰写设计书,提交客户确认。预计投入人力、估算工作量及所需时间、确定作业流程。 二、数据获取 数据获取是城市绿地遥感调查的基础工作,是形成遥感调查结果的依据,也是系统建立的数据基础,作业必须认真仔细。作业时,根据需要适当扩大作业范围,方便后期数据调整。 勾绘过程注意图层、颜色、字体、字体大小的相关规定。

2.1、绿地范围勾绘 获取城市绿地数据,计算绿地率。注意投影差的改正以及被遮挡绿地的估算。 2.2、绿化范围勾绘 获取城市绿化数据,计算绿化覆盖率。 2.3、绿地分类范围线确定 确认六类绿地范围线,注意公园绿地、道路附属绿地范围线。 2.4、外业调绘 外业实地调查,确定绿地变化部分以及内业不清楚地部分。 三、计算处理 计算六类绿地面积构成及单位、小区、公园、道路、生产绿地、防护绿地明细的绿地率、绿化覆盖率。 四、成果处理 正式成果提交以前,对获得数据进行检查。包括自检、客户验收。 4.1、报告撰写 撰写内容包括:项目概述、已有资料及分析利用、作业依据、主要技术要求、作业流程、分类过程介绍、调查分析、质量控制和检查以及附件附表制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