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历发展简史

中国农历发展简史
中国农历发展简史

中国农历发展简史

农历,指的是我国的传统历法,又称旧历、夏历。与古巴比伦历、古印度历、犹太历等历法一样,中国农历属于阴阳合历,即同时兼顾朔望月周期和回归年周期,使每个月符合月亮盈亏变化,每一年符合春夏秋冬的变化。除此以外,二十四节气和干支纪法也是中国农历的重要元素和特征。我国自先秦至清末,正式的历法(包括没有施行的)据统计共有102种之多。辛亥革命后1912年元旦开始施行公历,即格利高里历(但纪年用的民国纪年,1949年9月27日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决议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纪年采用公元),但农历仍然在民间被普遍使用。古历频繁更改,主要原因还是由于历法超前或落后于实际天象,修订的目的就是为了使年的平均长度尽量接近回归年,使月的平均长度尽量接近朔望月,并寻找合适的置闰周期。从早初人们的观象授时,到反复制定和修改而成精确适用的历法,经历了几千年观测和推究。这里我们就中国农历的发展轨迹做一个简要的介绍。

大体上,我们可以将中国农历的发展进程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上古时期,指从远古传说时代至夏商周时期,没有证据表明该时段已经制定过成文的历法,但天象观测和历法研究已经开始,并取得显著了成绩,为成熟的历法制定准备了条件;2)古历时期,指春秋至秦汉之交,从古代文献推断,当时已经产生了六部正式历法,即黄帝历、颛顼历、夏历、殷历、周历和鲁历,合称“古六历”;3)中法时期,指从汉武帝太初改历至明末,之间多部历法,几经改革,但基本原则和模式未变,均为中国人独立创建,此称中法时期;4)中西合法时期,指明末清初,由于传教士的进入,开始采用西方的数据和方法,以中国体例制定历法,故称中西合法时期。(此后即进入公历时期)。本文将先对以上各个阶段中重要而有代表性的成就和特点进行介绍,中间会穿插阐述一些必要的天文和历法的基本概念。有关二十八星宿、干支纪法、星期制的起源及其与历法发展的关系等内容很有意思又颇有争议,我们将另设专题介绍。

(一)上古时期

历法,简单来说就是合理安排年月日时,以指导生产生活。历字的最古写法为“秝”,意为(根据天象)调治禾稼,使之疏密有章。对于远古先民,合理安排农时是最为重要的工作,这就要求对自然界的变化有足够的掌握。太阳东升西落,月亮盈缺往复,河湖冰封解冻,雁去归来,寒来暑往等等,这些周期性的自然物候变化使得人们逐渐形成了日、月、年等这样的概念。例如,“年”字在甲骨文中从“人”从“禾”,即人作负禾状,寓禾稼成熟丰收,引申为一个植物生长周期,指从这次收获完毕至下一次收获的时间;而某些原始游牧部落把草原一枯一荣的一个周期叫“一草”,一个人多少岁了,就叫多少“草”了。也就是说,最初人们往往是以常见的物候现象来把握时间、安排生产生活的。无疑,物候并不是非常稳定的现象,气候骤冷骤热、风云突变,都会对物候造成一定的影响,使之推迟或者提早,不能准确定时和预知。后来人们发现,天空的星象也呈现周期性特点,且其时间周期比物候要精确得多,于是星象就成了人们安排农时的可靠的参考标准,这就为制定历法准备了条件。

中国人有目的的观察天象最迟在4500~5000年前就有了。到了唐尧时代,已经开始用星象来纪时,《尚书·尧典》有:“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也就是说,当时已经有了专职观察星象治历授时的官员,由原来根据物候定农时,进入以星象定农时的阶段,这给历法制定工作打下了基础。

《尚书·尧典》中还有几句非常重要的话,可以反映当时的历法情况:

日中,星鸟,以殷仲春。

日永,星火,以正仲夏。

宵中,星虚,以殷仲秋。

日短,星昴,以正仲冬。

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闰月定四时,成岁。

从这段材料可以判断:

1.唐尧时代人们已经有二分二至的概念,知道日夜中分的那天(春分)在仲春(二月),

白日最长的那天(夏至)在仲夏(五月),夜日各半的那天(秋风)在仲秋(八月),白日最短的那天(冬至)在仲冬(十一月)。

2.那时人们已经具备了春夏秋冬四季的概念。在历法制定上,他们完全抛开物候而不论,

以星象为纪时,把四季昏中星(鸟、火、虚、昴)和二分二至的联系起来,作为划分四季的标准。

3.由四仲四季可知,当时一年共十二个月。十二个月与一年的日差由闰月来补足,说明这

种月是阴历朔望月。

4.当时使用的年是阳历回归年,并测出年的近似值为366日(今测精确值为36

5.2422日)。

不少人对《尚书·尧典》的成书年代表示质疑,认为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伪作,其材料并非出自尧时代的人所为。不过,现在我们已经可以推断,由于岁差的原因,《尚书·尧典》所记录的星象,应与春秋战国时代相差2000来年,大致与尧所处的时代相当。又由于春秋战国时期尚不知道有岁差现象,所以《尚书·尧典》所记录的星象应当是根据实际观测所得,绝非推断而来。因此有理由认为,《尚书·尧典》内容确为唐尧时代人所记录,当时已经有了比较先进的历法知识。“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闰月定四时成岁”可说是后世历法之本(即阴阳合历)。

《夏小正》与此类似,其中记载了大量物候星象,虽公认成书于战国,但从其中描述的各月星象可推知其记录的应为夏代的四时现象,或最初为夏人所观测记载,反映的是夏朝人的历法认识。《夏小正》按十二个月的顺序,分别记述了每个月的星象、气象、物候以及应该从事的农作和政事。其中出现了参、南门、尾、织女等多个星名,有二十八宿的,也有二十八宿以外的星座;还特别注意到了北斗星斗柄指向与时间月份的关系,(“正月,初昏,斗柄悬在下”、“六月,初昏,斗柄正在上”、“七月,斗柄悬在下则旦”。)这为后来春秋时期以北斗星斗柄制定月建之法奠定了基础。此外,《夏小正》首次提出了“冬至”概念:“十一月,日冬至,阳气至,始动。”而将冬至日固定在十一月,则意味着闰月不能随意设在年终;如果当年冬至日之前已经超出十一个月,则闰月只能在十一月之前。《夏小正》还于正月提到“启蛰”,即惊蛰,可视为最早出现的二十四节气名称。

殷是一个直承原始社会而来的民族,夏和殷应当是两个并列存在的朝代,两者没有先后继承关系,历法上也是独立发展的。从殷墟出土的甲骨刻辞可知,殷代中后期已经由狩猎逐渐转向农业社会,人们不仅要了解月面盈亏,还要探求气候变化与星象的关系。刻辞中虽没有明确记载历法,但可以看出当时已经具备阴阳合历的特征,如已经出现大月三十天,小月二十九天;平年十二月,闰年十三月,也有十四月的(“再润”);置闰方法有岁中置闰和岁末置闰两种。此外,甲骨文中还有春夏秋冬和日月食的记载。特别的是,甲骨上出现了干支表,相当于是殷代的日历,可以说是最早的历书。这种干支纪法由此进入古代历法,并成为中国传统历法的重要特征。(关于干支的起源众说纷纭,有人认为就是发源于殷商早期或者

更早的中土,郭沫若等则通过对甲骨文的研究提出干支源于古巴比伦地区,还有学者提出干支与阴阳五行的产生密不可分等等。)

到了周代,人们对星象有了更加广泛和深入的观察。从诗经记载的大量诗句可知,周人认识了许多新星,出现了牵牛、箕、斗等一些前所未有的星名,还了解金星的运行规律。尤其重要的是他们对月相的变化有细致的观察,如掌握了“朏”的概念。朏即新月初出,专指每月初三的月相。这个概念的重要历法意义在于,它是先于“朔”出现的,朔不能直接由肉眼所见,只能通过朏日推算。周人也知晓了日月交会的道理,并以发生日食的日子为朔日,定为每月月首。(《诗经·小雅·十月之交》有:“十月之交,朔日辛卯。”据现代天文学计算,此次日食为公元前776年9月6日,相当于周幽王六年十月初一。)另外,在西周钟鼎铭器和上古文献中,人们发现许多有关月相的概念如“初吉”、“既生霸、“既望”、“既死霸”、“旁死霸”、“哉生霸”、“旁生霸”等。(王国维认为前四个概念就是指月相的四个阶段,据此提出“月相四分说”,并将之与西方的七日一星期联系起来。张闻玉先生不以为然,详见《古代天文历法讲座》第七讲第七论。)从周人对月相的细致观察可以推测,当时人们对朔望月的长度有所了解,《尚书·召诰》中也出现大月三十日、小月二十九日的记载,可见周代人们对朔望有了一定的掌握。此外,有周公测景(影)的传说,即周初的时候周公就已经开始用圭表测量日影以定回归年的长度,尽管对于当时是否已经正确知道回归年的长度尚可质疑,但以圭表方法测量土地和日影确实很早就已开始。

概而言之,上古时期人们已经具备了丰富的历法知识,但至此尚未制定真正意义上的历法,从上古至周初数百年仍然是观象授时的时代。

(二)古历时期

春秋时期我国历法取得关键性进展,逐渐由准备进入确立时代;战国时则正式确立制定,所谓古六历就是这一时期的历法。

春秋时期虽没有正式历法,但通过史料我们能够知道这一时期的历日制度。《春秋》记载了自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至鲁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共242年的列国史事,其中记有700多个月名,394个干支日名,37个日食记录。(《左传》记事更加详细,有关历日的史料更多,但因其是战国时期作品,许多内容是根据传闻所记,可信度不如《春秋》。)通过对这些史料的研究可以得知,自春秋中叶起,人们已经可以掌握每隔15~17个月设置连大月,表明已经比较准确的了解了朔望月长度;而且从日食与朔日记录来看,当时已经能够准确的定得日月合朔的时刻。另外有学者统计了自公元前722年到公元前476年间的闰月情况发现,从公元前589年往后,人们已经掌握了19年置7闰的规则。

此外,春秋时将冬至称为日南至,《左传》记载了两次日南至(一次在僖公五年,即公元前655年,一次在昭公二十年,即公元前522年),两次记录相隔133年,中间出现49次闰月,由此也可得出19年7闰的结论;而两次南至日之间可算得共计48578日,除以133

年,得36533

133≈3651

4

。(也有人怀疑《左传》的两次日南至记录经过刘歆的篡改以附会他的

三统历数据。不过认为当时人们已经通过长期圭表测影已经获得回归年长度为3651

4

日是没有问题的。)人们发现,19个回归年和235个朔望月(235=19×12+7)的日数是很接近的,尽管当时的实测数据不一定相等,但若把这两者日数取作相等,则可以大大方便历法工作中的计算,当时的历法工作者正是这么做的,这样就诞生了四分历,这个时间大

约在公元前五世纪前后。四分历的基本数据是:一个回归年=3651

4

日(365.2500日)、19年

置7闰,又由235朔望月=19回归年=19×365 1

4日=6939 3

4

日得一个朔望月=29 499

940

(29.53085日)。(现今测得的回归年和朔望月长度分别为365.2422日和29.53059日。)(由于太阳与月亮运行周期都不是日的整数倍,要调配年、月、日以相谐和,就必须有更大的数据,后来就形成了大于年的计算单位:

1章=19年=235月

1蔀=4章=76年=940月=27759日

1纪=20蔀=1520年

1元=3纪=4560年

这些大的计算单位对于历法推步有重要作用。)

战国时代四分历已经成熟,出现了《汉书·艺文志》所载的古六历:黄帝历、颛顼历、夏历、殷历、周历、鲁历等六部正式历法。虽然古六历原本早已散失,但其历法散见于多种古史材料,可以断定确曾正式施用。其所用历名,并非说明是不同时期不同朝代所制定,而应是战国时期不同国家托古而作。

古六历都具备四分历的基本特征,但当时对于日月合朔和冬夏二至日期时刻的测定尚不十分精确,各国只能采用不同的历元(即历日的推算起点)。例如,周历以相当于于夏历的十一月为一年的起始(岁首),称“周正”;殷历以相当于夏历的十二月为岁首,称“殷正”;夏历以相当于现在的农历正月为岁首,称“夏正”,合称“三正”。由于三正的岁首不同,四季也就随之变化,比如夏历的三月还是春天,对应的殷历已是四月夏天,周历已经是五月仲夏了。(《左传》亦载有:“火出,于夏为三月,于商为四月,于周为五月。”)过去很多人认为“三正”是夏商周三代交替使用的历法,“改正朔、易服色”一度成为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政治传统。但现在看来,“三正”并非是三代交替更换正朔(正、朔分别为一年和一月的开始),而是春秋战国时期不同地域施行的历日制度。如,周历为周王室及与其同姓的诸侯国所用,东方及南方殷民族所建诸侯国则行殷历,晋国等古代夏民族后裔居住的地区则使用夏历。而且,当时出现的文献典籍也各用不同的历法,如《春秋》和《孟子》多用周历,《楚辞》和《吕氏春秋》用的就是夏历等等。知晓这一点,对于阅读和理解当时的文献有极大帮助。

除了岁首不同,古六历各自历元所在年份的也各不相同,《后汉书·律历志》记载:“黄帝造历,元起辛卯。颛顼用乙卯。夏用丙寅。殷用甲寅。周用丁巳。鲁用庚子。”结合该书所引后汉天文学家刘洪的话,祖冲之推测“古术之作,皆在汉初周末,理不得远。”近代学者朱文鑫运用岁差理论进一步推算出殷历和颛顼历的测制年代大约在公元前370年前后,肯定了祖冲之的说法。

秦统一中国后,接受当时的五行学说,自认为秦以水德代替周的火德,在全国采用了颛顼历(古代认为五行生克与帝王嬗代有对应关系,颛顼即以水德王。)公元前206年,汉高祖接受秦降而建汉,但对秦朝的制度很少改革,颛顼历也被沿用。

颛顼历以夏历十月为每年的第一个月,但仍称十月而不称正月。秦及汉初规定只在十月的朔日举行一年开始的朝贺大典(相当于过年),月名和四季名称一律不变,与夏历同;而第四个月因避秦始皇名讳而改“正月”为“端月”(汉代又改回来了);最后一个月叫九月,又由于颛顼历将闰月置于年终,即在九月之后,所以当时的闰月又有“后九月”的说法。总体而言,这种历法只是将冬十月至秋九月作为一个政治年代,对农业生产影响不大,可以认

为与夏历无二,也是以正月朔旦立春作为历元(夏正)。这一点在此后2000多年中,除短暂的中断之外,一直被广泛施用至今,所以今天的农历又被称作“夏历”。

这里还需补充说明一下二十四节气的发展。

通过置闰来调和回归年和朔望月的阴阳历系统已经可以使得一些主要生产活动的月份大致固定下来,然而这仍然还是比较粗放的,例如某地区种麦子一般可知在十月进行,但究竟是在十月初还是十月末,仅凭简单的阴阳历并不能准确地定下来,需要发展出一种能准确指导农时的历法。农业活动的“时”,不仅仅指时间,而要求能反映四季冷暖及阴晴雨雪的气象变化。古代节气简称气,“气”实际就有天气、气候的意思。地球气候变化,主要是由地球绕太阳公转而决定。现代天文学把周天划为360度,全年分为二十四小段,每段的交接点就是二十四节气(也有人认为应理解为交接点之间的时间段)。

关于二十四节气的历史发源,一般认为,《尚书·尧典》中的仲春、仲夏、仲秋、仲冬就是指的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四气,可看成是二十四节气形成的初始阶段。春秋时期正式形成了“二分二至”的说法(《左传》昭公二十一年),并用圭表测影来定二分二至的时间。《左传》僖公五年提到“分、至、启、闭”,历来注疏都认为其指的就是春分、秋分、冬至、夏至、立春、立夏、立秋、立冬这八个节气。此外《夏小正》里有“启蛰”,《管子·幼宫图》里出现“清明”、“大暑”、“小暑”、“白露”、“始寒”、“大寒”;《楚辞》里有“霜降”、“白露”;《吕氏春秋》也出现多个与节气名称相同或类似的词。完整的二十四节气名称,首见于汉初的《淮南子·天文训》,其与现今的二十四节气的名称和顺序完全一致。《汉书·律历志》中的《次度》也记录了二十四节气,但部分节气顺序稍有不同。根据《次度》所记录的天象推算,它应当是战国时代(公元前450年左右)的观测实录。《次度》把二十八宿、二十四节气及十二月在一个周天中准确地对应起来,其对于研究四分历的确立和二十四节气的产生及其与二十八宿的关系有重要意义。

(三)中法时期

太初历

自秦至汉初,颛顼历行用一百多年,到汉武帝时已经出现明显误差,又逢元封七年(公元前104年)十一月甲子日的夜半,正好是合朔和交冬至,这在古代被认为是历元的理想时刻。在司马迁、公孙卿等官员的建议下,汉武帝决定改历。(据有学者称实际上有两次改历,前次未能成功)最后选定了邓平、落下闳提出的八十一分律历,把元封七年改为太初元年,改正朔为夏正,此即太初改历,太初历是我国最早根据一定规则而颁行的历法。

除了改变历元之外,太初历于四分历最大的一个变化是将一个朔望月长度(朔策)改为

29 43

81日(29.53086日),所以叫做八十一分法。43

81

与499

940

极为接近,之所以要改,除了

邓平认为29 499

940

太繁之外,还由于81这个数字被附会以神秘含义(叫黄钟自乘。黄钟长9寸,9×9=81)。

由朔策29 43

81日可推得其岁实为235×29×81+235×43

19×81

=365385

1539

日(365.2502日)。

29 43

81>29 499

940

,365385

1539

>365 1

4

,八十一分法的精度反而不及四分历。但由于经过改变

历元,太初历比颛顼历要更加符合当时的实际星象。此外,太初历还有许多比颛顼历先进的地方,如它规定以无中气(二十四节气中的偶数位)之月为闰月,这比年终置闰更加合理;它记有日、月食周期,为预测打下基础;太初历制定过程中专门制造了一些仪器,其测定的

五星运行周期也比过去有显著进步。

司马迁虽然一直提倡改变正朔,但他只承认元封七年十一月甲子、朔旦、冬至为一个正确的起点,而主张保留四分历的计算方法。在他的《史记》中没有关于八十一分法的记载,而是附有一篇应是殷历历法的《历术甲子篇》。

三统历

西汉末年,刘歆把太初历改称三统历,他对邓平的八十一分法做了系统的叙述,又补充了很多天文知识和上古以来天文文献的考证,写成了《三统历谱》,它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一部完整的天文著作,其内容有造历的理论,有节气、朔望、月食及五星等的常数和运算推步方法,还有基本恒星的距度(指二十二十八宿中相邻两宿距星间的赤经差),可以说含有现代天文年历的基本内容,因而《三统历谱》被认为是世界最早的天文年历的雏形。

三统历同太初历,其基本出发点还是以朔策为29 43

81

日,由此推出一年的日数为

365 385

1539=562120

1539

日。又:

1章=19年=235月,经过这个周期,朔旦冬至又回到同一天。

1统=81章=1539年=562120日=19035月。经过这个周期,朔旦冬至又回到同一天的午夜。

1元=3统=4617年,经过这个周期,又回到甲子,午夜朔旦交冬至的时候。

也就是说,经过3统才又回到甲子,“三统”名称由此而来。

常常为人诟病的是,刘歆为了支持王莽的托古改制,坚持三统历而放弃他自己研究出来的比四分历还要精确的数据(采用自创的岁星超辰算法得出),并特意利用《易经·系辞传》来解释天文数据,过于穿凿附会。刘歆亦因王莽集团内部矛盾而被杀(有说自杀)。三统历在王莽之后仍然沿用,直到东汉章帝元和元年(公元84年)。

后汉四分历

太初历施行一百多年后,人们发现日月合朔常在历书所言的朔日之前,月食的日期也比预推的早了近一日(太初历的岁实和朔策误差较大,朔望每300年差一日,所以使用日久,就会比实际天象落后,所谓“后天”现象。)由于明显误差(以及当时思想界风靡一时的谶纬说的人们的有力支持),东汉章帝元和二年废止了太初历,重订四分历颁布施行。后汉四分历以汉文帝后元三年庚辰(公元前161年)设为历元,校正了太初历施行多年后出现的“后天现象”。

后汉四分历的基本常数即岁实和朔策与先秦四分历相同:

1回归年=365 1

4日=365.2500日,1朔望月=29 499

940

日=29.53085日。

不同的是,后汉四分历把先秦四分历以来一直沿用的冬至点在牵牛初度这个位置,改正到斗211

4

度。冬至点发生移动,刘歆就已经发现了这一点,他对冬至点的观测结果是“进退牛前四度五分”,这个位置就相当于斗宿21度,但他不敢肯定;后汉改历时,才由贾逵明确指出(东晋时虞喜正式提出“岁差”)。

在改历的讨论过程中,贾逵和李梵他们根据历代记录还发现了月亮行进速度有快慢变化的现象,并且定出“月移故所疾处三度,九岁九道一复。”这就是现在所说的月亮轨道近地点的进动(一个自转的物体受外力的作用导致其自转轴围绕某一中心旋转,这种现象称为进动。地球因受到月球和太阳的引力作用,也发生了进动,造成“岁差”,即观测到的每年冬

至点的移动)。但这个发现没有被引入后汉四分历。

乾象历

后汉刘洪在汉灵帝光和年间(178-183年)创制的乾象历就第一次引进了月行疾迟。以往根据月亮平均运动所算出的朔、望时刻,叫平朔和平望,刘洪用月亮的实际运动来修正朔、望时刻,其结果叫定朔、定望。由此可以更准确地推算日食和月食。

刘洪认为四分历的缺点主要是回归年和朔望月都偏长了,其乾象历减短为:

1回归年=365 145

589日=365.2462日,1朔望月=29 773

1457

日=29.53054日。

虽然回归年还是偏长,朔望月又略嫌偏短,但已经比四分历更加精确了。

乾象历还发明了多种推步算法,算得的近点月(近点月是指月球绕地球公转连续两次经过近地点(或远地点)的时间间隔,由于进动原因,近点月一般较恒星月稍长)及五星会合周期(指行星连续两次与太阳相合的时间)的数据与今值非常接近,被称为划时代的历法。但乾象历在东汉并未能颁布施行。

景初历

三国鼎立时期,蜀出于政治考虑而承东汉沿用四分历;吴用乾象历;魏初也用四分历,景初元年(237年)开始改用尚书郎杨伟以乾象历为基础创制的景初历。景初历基本常数为:

1回归年=365455

1843日=365.2469日;仍用19年7闰,得1朔望月=29 2419

4559

日=29.53060日。

景初历在回归年的准确性上比乾象历差,五星方面和乾象历相当,其主要优点是在日、月食的算法上有明显进步。景初历前后实际施用了二百五十年之久(尽管名字有变,晋称泰始历、南朝有称永初历)。

元嘉历

南朝宋文帝颇好历数,于元嘉二十二年(445年)颁行何天承撰的元嘉历。何天承利用了与其舅父及其本人观测获得的近80年的观测记录,有很好的观测基础。

元嘉历把景初历冬至日在斗21度改为斗17度;又据冬至前后以土圭进行的日影观测,判定景初历所定冬至已后天三日,元嘉历予以改正。

何承天改漏刻法,使春分和秋分一样长(景初历沿用四分历,春分近夏至而日长,秋分近冬至而日短)。以往历法多以十一月朔旦夜半冬至为历元,元嘉历却以正月为岁首,以正月中气雨水为历元。

何天承还认为日食应该在朔日,月食在望日,因而主张废平朔而用定朔,不过此点由于改革过于激进(用定朔安排历日,可能出现连着三个大月和连着两个小月的情况,有悖传统。刘洪的乾象历只在计算日、月食时才引进定朔和定望,历日安排仍用平朔、平望),因阻力很大而未能施行。

元嘉历在推算五星时方法用以往历法均不相同,认为五星各有其出发点,以它为元,叫做后元,这是元嘉历的特征。其所测五星会合周期确比前历精确。

此外,何承天为了求得更为精确的朔望月数值,还发明了所谓调日法的数学方法(一种系统地寻找精确分数以表示天文数据或数学常数的内插法),为后世历家所广泛采用。

元嘉历的岁实和朔策分别为:36575

304日(365.2467日)、29 399

752

日(29.53059日)。

南朝祖冲之也私创了一部历法——大明历,其最大的创新是把东晋虞喜发现的岁差现象引入历法计算,测定冬至日在斗15度,并统计过往记录,定出岁差为45年11月差1度。这个数字虽然偏小,但把岁差引入大明历,明确冬至日太阳的位置逐年变动,这对提高历法计算的准确性有重要意义。

此外,大明历还提出修改闰法,改用391年144闰,这比19年7闰(略偏大,常出现日食在晦日的情况)要更加精密;大明历定出的交点月日数(交点月是指月球在天球上连续两次经过同一黄白交点的时间间隔)同现代所测数据仅相差十万分之一;所定五星会合周期,

也比以往历法更加精确。大明历的岁实和朔策分别为:3659589

39491日(365.2428日)、29 2090

3939

日(29.53059日)。

但是大明历关于岁差和闰周的改革受到权臣的反对,自宋孝武帝大明六年(462年)献出此法,直至梁天监九年(510年)才被采用施行。

皇极历

隋唐五代历法在历代成果积累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进展,其中最主要有两点,即对于日行盈缩的认识和二次内插法的发明。

关于日月行进的不均匀性,汉末贾逵等人发现了月行疾迟,但日行盈缩之后很久才为张子信所发现。张子信是直到北魏末年到北齐时,据说他为了躲避战乱移居海岛,以自制的浑仪观测天象三十余年。他发现一年当中,太阳行动快慢不齐,指出“日行在春分后则迟,秋分后则速。”所谓日行盈缩(即太阳周年视运动不等速,原因是地球轨道是椭圆形,太阳位于其中一个焦点,地球在近地点运动速度快,在远地点运动速度慢。)这一现象的发现其重要意义在于,以往计算二十四节气就是把一个回归年平均分为二十四等分,如四分历一个

回归年是365 1

4日,则每个节气的长度是

3651

4

24

=157

32

日。从立春开始,每过157

32

日就交一

个新的节气,这样定的节气叫“平气”。由于有日行盈缩现象,各个平气之间的时间虽然相等,但太阳所走的度数是不相等的。

隋朝刘焯于开皇二十年(公元600年)编撰成的皇极历就提出以太阳黄道位置来分节气,即把黄道一周天从冬至开始平均分为二十四等分,太阳每走到一个分点就是一个节气,这样定的节气叫“定气”。显然,每个定气之间的时间是不相等的。(但刘焯对日行盈缩的认识并不准确,见后。)刘焯的定气在民用历本上一直没有采用,到清朝时宪历才改用定气来注历,直到今天,我们的日历上注的也是定气。定气算法对于日、月食的推算有很有意义,必须考虑太阳运动的不均匀性以计算太阳的真实位置,刘焯还为此发明了等间距二次内插法,其交食和五星运动数据的精确性又比以前更进一步。

刘焯的皇极历还集合了何承天和祖冲之的精粹,依何承天的主张用定朔,考虑了祖冲之的岁差法,但它用76.5年差1度的岁差,与今测值更接近。皇极历采用676年249闰的闰

周,其岁实和朔策分别为:36511406.5

46644日(365.2445日)、29 659

1242

日(29.53060日)。

皇极历可以说集南北朝历法的精华,又极富革新,为唐代历法奠定了基础,但它本身在隋代并未施行。

唐麟德二年(665年)颁行李淳风作的麟德历,它就是以皇极历为基础的。麟德历也采用定朔排历,以定朔排历谱自何承天最初提出时重重受阻,到这个时候其主张基本已占了上风。麟德历对许多天文数据采用同一个分母,比过去的要简便。麟德历还废除了闰周,直接以无中气之月置闰,从此摆脱了闰周的累赘。不过麟德历的误差相对比较大,几十年后就体现得比较明显。

大衍历

唐代有一部重要历法——大衍历,由唐玄宗授命高僧一行所作,开元十七年(公元727年,此时一行已去世)颁布。大衍历对日行盈缩有了正确的理解。之前刘焯不太了解太阳速度和季节的关系,皇极历所载从冬至到夏至以及从夏至到冬至的日行盈缩是极不规则的变化。一行正确认识到,冬至日附近日行速度最快,夏至日附近日行速度最慢,以该两点为中心,日行速度前后是对称的。

一行在等间距二次内插法的基础上又发明了不等间距二次内插法,在推算方面有了显著进步。大衍历还研究了历代历法的编算结构,归纳成七篇,历法整齐,为后世所效法。但大衍历也因用《易·系辞传》上关于象数的内容来附会天文数据,常对不了解的现象常用迷信来代替科学。

九执历

唐代还曾流传过三家天竺历法,其中仅九执历比较为人所知。九执历为当时住在中国的印度历法家(瞿昙氏一派)所编纂,是以正统的印度天文学为背景的。九执是梵语navagrāha的意译,nava是“九”,grāha即“执”、“曜”,表示行星的意思。印度天文学认为黄白道(古人把月球在天空中行进一周的轨道叫白道)的升交点和降交点各有隐星,再加上五星和日月,即为九星,这是印度天文学的特色。九执历以二月春分朔为历元(印度历法常见),

日29.54424日,周天为360度。与大衍历相比较,二者基本没有什么相似之朔策为29203

373

处,如在昼夜时刻的计算和日月食的推算上都完全不同,大衍历以及其后的唐代、宋代历法也看不出受到九执历及其余天竺历法的影响(九执历本来也未曾颁用)。可以说,印度天文学并未对中国学术产生明显影响。

十二气历

宋代300多年间总共颁行了十八部历法,频繁改历说明当时天文观测进步明显,同时制历水平发展相对缓慢。比较有意思的是,大科学家沈括提出了一个革命性的历法建议——十二气历。在传统阴阳历中,节气和月份的关系并不固定,虽有闰月调节,但终究无法消除这个问题。因此沈括提出完全按节气来定历,即以十二节气定月,立春为孟春(一月)初一,惊蛰为仲春(二月)初一,等等。大月三十一日,小月三十日,一般大小月相间,一年最多有一次两个小月相连。月亮盈缺和季节无关,但可以在历书上注明“朔”、“望”以备参考。这样得出的历日制度可以和实际天象配合得更好,又更加便于农业生产。

沈括的十二气历,可以说就是纯粹的阳历。尽管由于它从根本上否定了传统中国阴阳历而备受攻击,但沈括自己信心百倍地称这个历法将来一定会被施用。现在我们所用的公历,就是节气位置相对固定的阳历,其实质与沈括的十二气历是相同的。

北宋正式颁行的历法中,以姚舜辅撰造的纪元历较好,他创立了观测金星定太阳位置的

方法,提高了测算太阳运动的精确性,许多经验计算公式也较以前的历法简便、精密。

南宋颁行的历法中,以杨忠辅所作的统天历较有新意,此历颁行与庆元五年(公元1199年)。统天历的回归年长度为365.2425日,与格利高里历完全一致。不仅如此,杨忠辅还提出回归年长度不是固定不变的,其数值古大今小,由此他提出以斗分差(回归年随时间而变化的改正值)来校正。

授时历

到元代以来,我国制定的历法共有差不多八九十种,其中最有名的是太初历、大衍历和授时历。而太初历假托于黄钟,大衍历附会于易象,只有授时历,根据日晷,全凭实测,打破古来制历的习惯,开后世新法之源。授时历颁行于至元十八年(公元1281年),由王恂和郭守敬共同修撰,最后由郭守敬定稿。授时历开创了许多新的算法,又集古代历法之大成,是我国自己编纂历法的终结。

授时历吸取了历代历法的先进经验,采用了较精确的数据。如朔望月、近点月、交点月取自金《重修大明历》;回归年的数据取自南宋《统天历》,并接受《统天历》关于回归年的长度古大今小的观点;废除了历来复杂的分数算法,分别以一日为百刻,一刻为百分,一分为百秒,秒以下亦百进位,主要天文数据以万为分母,减少了运算程序。授时历废除了上元积年,以至元十八年冬至为历元,确定当年的气应、闰应、转应和交应等。这种算法与近代相似。授时历还创立了三次差的内插法,由此可以推导出高次差数的内插公式,具有重要意义;在黄赤道度数换算方面,创立了两个经验公式,其实际结果与球面三角公式近似。有国外学者认为授时历的数学成就很可能是从阿拉伯传过来的,但近代钱宝琮在《授时历略论》一文中予以反驳,证明其数学成就并没有阿拉伯痕迹,属独立发展而来,历法也未曾暗用回回历法。

(三)中西合法时期

整个明代实际只用大统历,参用回回历。大统历的全部天文数据和推步方法,都与授时历一样。尽管后来误差渐渐增大,但直到明亡时一直未曾颁行新法。

明末清初杰出天文学家王锡阐不与清政府合作,家居自学,汇集中西之长,著《晓庵新历》六卷(故其所作历法称晓庵历)。该书提出了很多先进的天文算法,如把圆周分为384等分,比用360度更加有利于刻度的精确性。还把中西方法结合,求朔望和节气的时刻以及五星的位置,比仅用西法更为准确。在讨论昼夜长短、内行星的盈亏现象、以及行星和月球的视直径时所用的方法虽没用公式表示,但很多与现在球门天文学的完全一样。他还独立提出了金星凌日(金星轨道在地球轨道内侧,某些特殊时刻,地球、金星、太阳会在一条直线上,这时从地球上可以看到金星就像一个小黑点一样在太阳表面缓慢移动,称为“金星凌日”)的计算方法。

晓庵历无疑是非常先进的历法,但王锡阐只是一介平民,而当时的钦天监又为西人把持,晓庵历未能颁用。

在唐代的时候有印度天文学传到中国,元明二代又有阿拉伯天文学传来;但唐的九执历、元代的万年历、明的回回历,在中国始终都没有被采用。到了清代初期的时宪历,才真正采用了西方的方法和数据,尽管在体例上仍用中历的体例。

清初由汤若望主撰历法,改明代崇祯新法历为时宪历,颁行于顺治二年(公元1645年),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编订《历象考成》,就以这年甲子为元,所以又称甲子元历;它所用的岁实,就是根据《历象考成》所翻译的第谷的数据。乾隆七年(1730年)重修时宪历,撰《历象考成后编》,以雍正元年癸卯(1723年)为历元,叫做癸卯元历,它采用的是牛顿所改用的岁实。该历施用直至清亡(1911年)。

现今所用的农历(旧历),可以说就是时宪历。

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史

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史 赛迪研究院互联网研究所陆峰博士本世纪以来,我国移动互联网伴随着移动网络通信基础设施的升级换代快速发展,尤其是2009年国家开始大规模部署3G网络,2014年又开始大规模部署4G网络,两次移动通信基础设施的升级换代,有力地促进了中国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服务模式和商业模式大规模创新。 一、萌芽期(2000年-2007年) 技术发展:WAP应用是移动互联网应用的主要模式。 该时期由于受限于移动2G网速和手机智能化程度,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处在一个简单WAP应用期。WAP应用把Internet网上HTML的信息转换成用WML描述的信息,显示在移动电话的显示屏上。由于WAP只要求移动电话和WAP 代理服务器的支持,而不要求现有的移动通信网络协议做任何的改动,因而被广泛地应用于GSM、CDMA、TDMA等多种网络中。在移动互联网萌芽期,利用手机自带的支持WAP协议的浏览器访问企业WAP门户网站是当时移动互联网发展的主要形式。 市场竞争:移动梦网催生了一大批SP服务商。 2000年12月中国移动正式推出了移动互联网业务品牌“移动梦网Monternet”,移动梦网就像一个大超市,囊括

了短信、彩信、手机上网(WAP),百宝箱(手机游戏)等各种多元化信息服务。在移动梦网技术支撑下,当时涌现了雷霆万钧、空中网等一大批基于梦网的SP服务提供商,用户通过短信、彩信、手机上网等模式享受移动互联网服务。但由于移动梦网服务提供商存在业务不规范、乱收费等现象,2006年4月,国家开展了移动梦网专项治理行动,明确要求扣费必须用户确认、用户登录WAP需要资费提示等相关规范,大批SP服务商因为违规运营退出了市场。 二、成长培育期(2008年-2011年) 技术发展:3G移动网络建设掀开了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新篇章 随着3G移动网络的部署和智能手机的出现,移动网速大幅提升初步破解了手机上网带宽瓶颈,简单应用软件安装功能的移动智能终端让移动上网功能得到大大增强,中国移动互联网掀开了新的发展篇章。经过3G网络一年多的试点商用,2009年1月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宣布,批准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三大电信运营商分别增加TD-SCDMA、CDMA2000、WCMDA技术制式的第三代移动通信(3G)业务经营许可,中国3G网络大规模建设正式铺开,中国移动互联网全面进入了3G时代。 市场竞争:各大互联网公司都在探索抢占移动互联网入口

中国大学起源探析

第22卷第2期2009年6月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Journa l ofHU BEI Co rrespondence U n i versity V o.l 22N o .2 Jun .2009 中国大学起源探析 袁长青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东广州510420) 收稿日期:2009-04-27 作者简介:袁长青(1969-),男,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英语教育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高等教育。 =摘 要>本文认为,中国大学的起源可以溯源到五帝虞舜时期。五帝时代,随着华夏文明的发展,特别是文字的出现,宗教、军事等政治文明的高度发展,为高等教育的产生提供了必要性和可能性。 =关键词>中国大学;起源;五帝时代 中图分类号:G 40-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09)02-0007-02do:i 10.3969/.j i ssn .1671-5918.2009.02.03本刊网址:http ://www .hbxb .net 张祥平先生在5人生六境#心智6中说,心有二义,即心脏与神志;智分六等,即初智、天智、理智、言智、仁智、大智。人类文明的进化史,也就是人类心智的进化史。从远古时代的钻燧 取火、结绳记事,到上古时代的刻符造字、化民成俗,再到信史时代的授业解惑,设科取士,人类的心智一直在发展。文字与教育就是心智发展到一定时期的产物,而大学则是人类用于传播心智的高级场所。 一般认为中国大学发端于殷商时期。但也有史料佐证中国大学起源于五帝时代的虞舜时期。据53礼记#文王世子4注6,中国的五帝时代(公元前二十七世纪至纪元前二十三世纪)就有大学,那时的大学叫做/成均0。所谓五帝时代,是指黄帝(姬轩辕)、玄帝(姬瑞顼)、喾帝(姬夋)、尧帝(伊放勋)、舜帝(姚重华)统治前后约五百年的历史时期。黄帝、尧帝、舜帝因常被史学家和儒者所称道而为人所周知,玄帝与喾帝却鲜为人知。远古的/帝0,并非现代意义上人格化的/上帝0,甲骨文中的/帝0是指能够与/天0沟通的烟火,也就是说,尊称某人为/帝0,意味着他具有与/天0沟通能力。 中国大学起源于虞舜时期,虽然没有进一步的考古学证据,但从以下几方面来看,也是有可能的。 一、作为教育不可勿缺的媒介)))文字(或准文字)的出现,为教育提供可操作的媒介 在传说中,黄帝的大臣仓颉看到鸟兽走过后留下的爪印和蹄印产生灵感,从而造就成中国特有的方块字。史载,仓颉造字之日,天上突然落下雨点般的粮食,入夜之后,还听到鬼神的痛哭!传说固不足信,但也许蕴含着两层意思:天降粮食意味着开启了民智,物质进步,而鬼神痛哭,则意味着文字将扰乱心智,人类烦恼从此始! 仓颉造字毕竟是传说,据考古学的发现,早在仰韶时代(距今约6500至4600年)前期的半坡、姜寨、北首岭遗址中已经出现作为文字前驱的刻划符号,到了仰韶时代的后期和龙山时代(距今约4500至今4000年),刻划符号被广泛运用,而且不同地区的刻划符号出现形体趋同的现象,另外,在大汶口文化、屈家岭文化、石家河文化和良渚文化的晚期均发现图画文字,它与刻划文字一起,共同构成甲骨文的来源。也就是说,距今约 4500)4000多年即父系氏族的晚期,文字在古中国已出现!复杂的文字不可能是仓颉一个人在一天一夜完成的,但中国人喜欢把历史与文明的进步归功于某些/超人0或/伟人0,譬如,史 载黄帝就发明了房屋、衣裳、车船、兵器、陶器、阵法、音乐等多种东西,缧祖发明了养蚕抽丝,隶首发明了算术,容成发明了历法等,所以不能简单地把这些成就的取得归功于个人的超能力,而应当把它们理解为一个时代成就的反映!文字的出现,大大地方便了人们之间的交流,也为教育提供了可操作的媒介。 二、五帝时代的社会发展尤其是政治文明的发展,为大学的创立提供了社会基础与政治保证 黄帝时代的古中国,已开始驯养使用牛马,发明了车船,学会了打井和养蚕抽丝,战争中开始使用铜制武器。除发明了文字外,还制定了历法和甲子,美术、音乐、舞蹈创作也繁荣起来。黄帝还设官治民,草创了古中国的政治制度。颛顼则将散于民间的祭祀权收归中央所有,专门设立了管理祭祀的官员和从事教职的巫师;尧帝曾派人测定过日月位置,制定太阴历法,计算出一年三百六十天的差数,创立了闰月制度。舜帝在五帝中政绩卓勋,其一,任命禹为治水大臣,治理肆虐已久的洪水。禹采用堵、疏、蓄并用的方法,并取得了其他部落的支持,身先士卒,不辞劳苦,终于取得了成功。其二,改组政府,设九官分管工程、农业、内政、司法、建筑、林业、祭祀、典乐、纳言;其三,鉴于幅员辽阔,把全国划分为十二个州,以便管理;其四,为各部落解决纠纷,征收税赋,统一法律。 社会的发展和政治制度初具规模,部落首领为了传授生产经验和思想文化,正如5礼记#学记6中所说,/君子若要化育人民,培养良好的风俗,一定要从教育入手吧0。(/君子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0),5尚书#兑命6也说:/永远要念念不忘教育0。(/念终始典于学0)。舜帝于是设立学校,为子民接受教育提供了场所。中国最早的大学也许就是在这一时期产生。5礼记#王制6中记载:/有虞氏养国老于上庠,养庶老于下庠0。有虞氏,即舜帝,在舜帝摄政、执政期间(公元前2285年至2208年),作为部落联盟首领的舜帝,就开始设立不同层次的学校,将贵族子弟集中在/上庠0、平民的子弟集中在/下 7

中国互联网发展史

中国互联网发展史 中国互联网的产生虽然比较晚,但是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依托于中国民经济和政府体制改革的成果,已经显露出巨大的发展潜力。中国已经成为国际互联网的一部分,并且将会成为最大的互联网用户群体。 纵观我国互联网发展的历程,我们可以将其划分为以下4个阶段: 一、从1987年9月20日钱天白教授发出第一封E-mail开始,到1994年4月20日NCFG正式连入Internet这段时间里,中国的互联网在艰苦地孕育着。它的每一步前进都留下了深深的脚印。 二、从1994-1997年11月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发布第一次《中国Internet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互联网已经开始从少数科学家手中的科研工具,走向广大群众。人们通过各种媒体开始了解到互联网的神奇之处:通过谦价的方式方便地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 三、 1998-1999年中国网民开始成几何级数增长,上网从前卫变成了一种真正的需求。一场互联网的革命就这么在两年的时间里传遍了整个中华大地。对于IT业来说,这是个追梦的年代这个时候到处都充斥着美梦成真的故事。 四、对于进入2000年的中国IT业来说,梦想已不再那么浪漫了,尽管跨入新千年的天仍然是互联网的天,但这片天空中已飘起了阵阵冷雨,让为网而狂的人们分明感到了几许凉意…… "第一"的年代 正如从0开始后必然是1一样,中国网络时代自1994年从零开始以后,就不停地产生着"第一",因为这是一个创新的年代。让我们通过这些第一记住这个时代。 1、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的IHEPNET与互联网络的连通,迈出了中国和世界各地数百万台电脑的共享信息和软硬件的第一步。边疆也因此而成为我国第一家进入Internet的单位。 2、中国的第一批互联网使用者是全国一千多名科学家。 3、高能所提供了中国第一套万维网服务器。

中国网络发展史

中国网络发展史 中国互联网的产生虽然比较晚,但是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依托于中国民经济和政府体制改革的成果,已经显露出巨大的发展潜力。中国已经成为国际互联网的一部分,并且将会成为最大的互联网用户群体。 纵观我国互联网发展的历程,我们可以将其划分为以下4个阶段: 一、从1987年9月20日钱天白教授发出第一封E-mail开始,到1994年4月20日NCFG 正式连入Internet这段时间里,中国的互联网在艰苦地孕育着。它的每一步前进都留下了深深的脚印。 二、从1994-1997年11月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发布第一次《中国Internet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互联网已经开始从少数科学家手中的科研工具,走向广大群众。人们通过各种媒体开始了解到互联网的神奇之处:通过谦价的方式方便地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 三、 1998-1999年中国网民开始成几何级数增长,上网从前卫变成了一种真正的需求。一场互联网的革命就这么在两年的时间里传遍了整个中华大地。对于IT业来说,这是个追梦的年代这个时候到处都充斥着美梦成真的故事。 四、对于进入2000年的中国IT业来说,梦想已不再那么浪漫了,尽管跨入新千年的天仍然是互联网的天,但这片天空中已飘起了阵阵冷雨,让为网而狂的人们分明感到了几许凉意…… "第一"的年代 正如从0开始后必然是1一样,中国网络时代自1994年从零开始以后,就不停地产生着"第一",因为这是一个创新的年代。让我们通过这些第一记住这个时代。 1、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的IHEPNET与互联网络的连通,迈出了中国和世界各地数百万台电脑的共享信息和软硬件的第一步。边疆也因此而成为我国第一家进入Internet的单位。 2、中国的第一批互联网使用者是全国一千多名科学家。 3、高能所提供了中国第一套万维网服务器。 4、 1994年5月15日,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设立了国内第一个WEB服务器,推出中国第一套网页,内容除介绍我国高科技发展外,还有一个栏目叫"Tour in China"。此后,该栏目开始提供包括新闻,经济,文化,商贸等更为广泛的图文并茂的信息并改名为《中国之窗》。 5、 1994年,由NCFC生理委员会主办,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协办的APNG(亚太地区网络工作组)年会在清华大学召开。这是国际Internet界在中国召开的第一次亚太地区年会。 6、 NCFC是我国最早的Internet网。

中国高校教育学学科设置及专业发展的历史回顾

---------------------------------------------------------------最新资料推荐------------------------------------------------------ 中国高校教育学学科设置及专业发展的历史回顾 中国高校教育学学科设置及专业发展的历史回顾中国高校教育学学科设置及专业发展的历史回顾教育学专业是高师院校的特色专业,曾为中国师范院校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但如今专业发展囧态连连,前景甚是堪忧。 追溯我国教育学学科设置及专业发展的历史轨迹,列举教育学专业长期存在的问题,结合专业发展现状,解决当今教育学所面临的种种问题。 是一件十分紧迫的现实课题。 一、教育学学科及专业的引入初创在中国,教育学的起源可追溯到《大学》和《学记》等古籍,百家争鸣的儒、法之争却将其淹没。 历史上也出现了像孔子、韩愈、朱熹、王守仁、康有为、蔡元培等著名教育思想家,但其思想并未系统化、理论化。 因此,中国在近代以前并未出现具有学科意义的教育学,教育学是从国外引入的。 [1] 1.学科引入 1894 年,中日甲午战败,激起了改良主义的维新运动。 作为运动倡导者之一的梁启超,在《论师范》一文中主张自办师范学堂。 1902 年,清政府在举办高师教育之初,借鉴日本设置教育学课程, 1 / 11

包括教育宗旨、教育之原理、学校管理法以及实习,还规定了每星期的课时。 1903 年,延续洋务运动中体西用的宗旨,将师范分初级和优级两级,每级都设有教育学,规定包括教育史、教育原理、德育、智育、教育法令、学校管理法以及实事授业。 [2]教育学凭借甲午战争的契机,正式被中国引入了。 这一时期,教育学教材几乎都是翻译日本的著作。 如熊谷五次郎著、范迪吉译的《教育学》;牧濑五一郎著、王国维译的《教育学教科书》等等[3]。 教育学科师资也是日本留学回来的教师。 在大量翻译的过程中,我国教育研究者对外著教育学逐渐融会贯通,继而出现了中国教育学著作。 如王国维的《教育学》;刘以钟的《新制教育学》;彭清鹏的《实际教育学》等等。 [3]然而,1914 年以后,由于北洋政府的约束和对教科书编撰制度的改革,使得有关教育学的翻译和编著都处于停滞状态。 2.仿美学德 20 世纪 20 年代,在欧美各国教育新思潮的影响下,我国师范学校由仿日转向美国模式。 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联盟学早在 20 世纪初期就开始传人我国了,尤在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期间,杜威来华讲学,进行教育演说,发表教育著作,使其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传播达到顶峰,其著作被广为翻译。

中国互联网发展现状分析

中国互联网发展现状分析 据CNNIC的最新估算,截至2002年10月31日,我国上网用户人数达到5800万,上网计算机数升至2300万,短短的四个月间分别增加了1220万和687万;与此同时,国内三大门户网站在第三季度财务报告中也分别交出了令人满意的业绩答卷。这预示着我国互联网在经历一个时期的发展低潮之后,正在开始回暖。自1994年我国正式接入互联网以来,短短的几年时间,互联网在我国得到了飞速的发展。这不仅表现在我国互联网的基础设施方面,也表现在互联网的用户人数、互联网在各行各业的广泛应用等各个方面。虽然自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灭后,网络业的发展遭遇了一段时期的低潮,但从近期的种种迹象来看,中国互联网业正在走向复苏,开始迎来它发展的第二个春天。 三大门户网站业绩优良 近日,国内三大门户网站新浪、搜狐和网易分别公布了第三季度财务报告。10月22日搜狐公布的季报显示,它提前实现了按照美国通用会计准则的全面盈利,盈利额度达到11.2万美元。11月5日,新浪发布的财务报告称,上季度新浪的净营业收入达到1030万美元,较去年同期增加71%,达历史最高值;按试算额计算,新浪在历史上首次实现盈利24.1万美元,而去年同期的数字为亏损290万美元。11月6日,网易公布的季报显示,今年第三季度网易收入总额达到7440万元人民币(900万美元),较上一季度增长93.3%,营业利润达310万美元,毛利率达67.6%,创历史最高。业内人士认为,与以往网站大面积亏损相比,如此良好的业绩说明互联网正在回暖。 由于业绩的大幅上升,作为中国概念股在纳斯达克的标志性代表,新浪、搜狐、

网易的股票一片飘红,大幅上涨。与一年前一些公司在纳斯达克面临摘牌的尴尬处境相比,今日的风光实在不可同日而语。国内门户网站的股票在纳斯达克受到追捧,说明了国内互联业的发展得到了投资者的认可,它们已经从过去纳股中的边缘状态、边缘待遇变成比较中心的状态了。 互联网得到广泛应用 今年以来,在国家的大力倡导下,电子政务、电子商务、企业信息化等信息化应用进展迅猛,互联网开始在各个行业、各个部门进行广泛的、实质性的渗透。政府信息化、行业信息化、企业信息化和家庭信息化的推进,使原来“不食人间烟火”的互联网与传统行业、实体经济进一步结合,也使互联网找到了广阔的应用空间,焕发了应有的生机与活力。对此,中科院互联网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吕本富认为,目前中国互联网产业开始了全面复苏。 他认为,之所以说现在的复苏不是一些企业的复苏,而是全面的复苏,是因为过去中国的企业在IT方面的投入本来就不多,有一个对历史欠账回补的过程。在企业层面,网络经济高潮到来时,启发了企业对信息化的应用,让他们认识到了网络经济的重要。互联网泡沫破灭以后,整个IT产业,包括互联网业,都回到了基本面,回归到了一个在正常经济活动下的一个正常产业。 据估计,全球500强等世界大公司在IT方面的投入提前支出了1000亿美元,现在还处于消化投资阶段。相比较之下,中国的互联网业由于本身发展水平所限,非理性成分和泡沫成分都不是那么大,或者根本就没有产生太大的泡沫。而在这个时候,政府加快推进了电子政务,企业开始重视内部信息化建设,这两股力量反而成为比较强劲的推动互联网复苏的力量。目前,中国市场已经成为全球最亮丽的IT市场之一。

中国大学是哪一年开始扩招的

中国大学是哪一年开始扩招的 中国大学是哪一年开始扩招的? 回顾1999年,高考扩招的第一个年头,普通高等院校招生增幅达到42%,这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政府主动安排增加招生人数最多的一次。同一时期,全国各大新闻媒体上“今年全国高等教育招生大幅增加”的通栏标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高校扩招成为1999年最受老百姓欢迎的教育政策之一。 时至今日,再回头看扩招,几乎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扩招的速度确实快了。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说:“从1999年至2005年每年递增25%左右,远远超出国民经济发展速度,这不能说是一个理想的科学发展。2007年,普通高校大概1900多所,一半以上是扩招后新增加的学校,其中一大部分是中专升上来的,理念、制度、师资、设施等各方面准备都不足。” 十年间,高考扩招从大受欢迎到引来争议,许多人不禁要问:我们的高考扩招是对了,还是错了?更有许多专家学者开始回顾这段历史,总结其中的成败。 扩招是为了拉大内需吗? 说起大学扩招,就不得不提一个人,他就是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秘书长汤敏。汤敏一度被冠名“扩招之父”,在中国高校大举扩招之前,他曾经以个人的身份向中央寄了一封信,陈述扩招的五大理由。 无疑,他的谏言提得正是时候。从那时起,中国高校开始了一轮步伐最大、持续时间最长轰轰烈烈的十年扩招。 时至今天,汤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仍然能够一口气说出五个理由:其一,当时中国大学生数量远低于同等发达国家的水平,18~22岁适龄青年入学率仅为4%;其二,1998年国企改革,大量下岗工人进入就业市场,如果大量年轻人参与竞争,就业将面临恶性局面;其三,国家提出保持经济增长8%目标,扩招前经济增长率为7.8%,急需扩大内需,教育被认为是老百姓需求最大的;其四,当时高校有能力消化扩招,平均一个教师仅带7个学生;其五,也是最重要的,高等教育的普及事关中华民族的整体振兴。 以扩招拉动内需,可行吗?也许,很多人不知道有这样一个插曲。现任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在1999年时任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司长。回忆当年,他说教育部要北大教科所花了一个星期时间对此问题进行了专题研究,提交了一个报告,研究结果表明教育拉动内需的排位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中排在第一百零几位上,微乎其微。 既然扩招不是为了拉动内需,那扩招究竟让中国收获了什么? 2009年8月,教育部部长周济在接受中央主要媒体采访时回顾了建国六十年来我国教

清华大学发展史

清华大学发展史 清华大学(Tsinghua University)是中国著名高等学府,坐落于北京西北郊风景秀丽的清华园,是中国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科学技术研究的重要基地。 清华大学的前身是清华学堂,成立于1911年,当初是清政府建立的留美预备学校。1912 年更名为清华学校,为尝试人才的本地培养,1925 年设立大学部,同年开办国学研究院,1928年更名为“国立清华大学”。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南迁长沙,与北京大学、南开大学联合办学,组建国立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迁至昆明,改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46年,清华大学迁回清华园原址复校。 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后,清华大学成为一所多科性工业大学,重点为国家培养工程技术人才,被誉为“红色工程师的摇篮”。1978年以来,清华大学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新时期,逐步恢复了理科、经济、管理和文科类学科,并成立了研究生院和继续教育学院。1999 年,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并入,成立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在国家和教育部的大力支持下,经过“211工程”建设和“985工程”的实施,清华大学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师资队伍、科学研究、国际合作、社会服务以及整体办学条件等方面均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目前,清华大学设有16个学院,56个系,已成为一所具有理学、工学、文学、艺术学、历史学、哲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教育学和医学等学科的综合性、研究型、开放式大学。 清芬挺秀,华夏增辉。今天的清华大学面临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清华人将秉持“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发扬“爱国奉献,追求卓越”的优良传统、“行胜于言”的校风以及“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学风,为使清华大学跻身世界一流大学行列,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1911年清华学堂成立 1912年更名为清华学校 1925年设立大学部

中国互联网发展史和几大网站的发展史

中国互联网发展史和几大网站的发展史 今天又把咱们国家的互联网历史翻出来研究了,每一次看都有不少发现,干脆复制这里来,下次不需要搜了 一、中国互联网产生 1987年9月20日,钱天白教授发出我国第一封电子邮件“越过长城,通向世界”,揭开了中国人使用Internet的序幕。 1990年10月,钱天白教授代表中国正式在国际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前身DDN-NIC(相当于现在的INTERNIC)注册登记了我国的顶级域名CN,并且从此开通了使用中国顶级域名CN的国际电子邮件服务。由于当时中国尚未正式连入Internet,所以委托德国卡尔斯鲁厄大学运行CN域名服务器。 二、互联网泡沫 泡沫的幽灵很早就在地球上游荡。用他的魔力导演着“一夜成乞丐,一夜成富翁的”的人间悲喜剧。 1993年,在斯坦福大学读博士学位的杨致远创建雅虎搜索网站,1998年总收入达到2.03亿美元,利润总额2500万美元。进入1999年后,Yahoo的股票市值已经接近380亿美元,超过波音公司。1994年,31岁的贝索斯决定在互联网上销售产品,亚马逊网站诞生。到1999年,亚马逊网上书店成为全球第三大图书销售商,拥有450万长期顾客。截止到1999年10月,收入达到3.56亿美元,自1997年公开上市到1998年底,其股票价格飙升了2300%。而网景,一个从成立到上市不到两年,没有挣过一分钱的公司,居然站到巨人微软的对面!一些人在比较雅虎和波音之后,甚至下了这样的定义:网络经济3年等于工业经济70年! 网络就这样让人美梦成真。互联网制造的“暴富速成”神话,吸引了千千万万的后来者追随。而网民队伍的日渐扩大,决定了其后续发展空间永远无限。 这种泡沫示范作用迅速蔓延到中国,尽管中国的网民当时也不过600万左右。1998年,被称为中国网络三雄(搜狐、新浪、网易)之一的搜狐盈利40万美元的消息,居然被各家媒体抢发。据调查,迄今还没有几家网络公司站出来,声称自己投资网络有了盈利。 随着2000年以科技股为代表的纳斯达克股市的崩盘和“网络泡沫”的破灭,全球互联网产业进入了“严冬”,“多米诺骨牌”效应带动IT产业整体下滑,市场一片低迷。根据Webmergers统计,自2000年泡沫破灭以来,全球至少有4854家互联网公司被并购或者关门。2001年3日19日的一篇报道称:裁员像一场瘟疫,正在美国高科技企业中蔓延。裁员的问题已经从高科技“食物链”的底层辐射到顶层,这正是前几年股市过热和高科技公司盲目追求发展速度的结果。直到2002年10月互联网业追踪公司公布的调查报告显示:第三季度申请破产保护或倒闭的网络公司,已较上年同期和前季大幅减少,互联网泡沫的破灭才接近尾声。

大学发展史

曾经在高中时代,大学在人们的印象中就如象牙塔一般,它纯洁典雅,高贵神圣,是喧嚣尘世间的一块净土。不知道刚进入大学的你是否也曾这般认为。 “象牙”象征着洁白、高贵、神圣、坚韧的品质。“塔”则具有宗教性和神秘性的文化内涵。作为大学的一种象征,它提醒人们,大学是以探求高深知识或学术为根基的地方,是人类追求文明进步的精神殿堂。从这个意义上来看,把大学看做象牙塔就有永恒的意义。然而,大学存在于社会之中,做为社会的一个子系统,社会在发展,大学的精神、理念同样也在发生着变化。如果说几个世纪前的牛津、剑桥们主要致力于对高深学问的探讨和对真理的追求,而远离社会的政治、经济生活、不理俗物,因而被称为“象牙塔”,那么今天的大学已经超越了“象牙塔”,它已从社会的“边缘”走向了社会的中心,成为推动社会全面进步的轴心机构。 最早现代意义上的上的大学是被欧洲各地大学视为建校样板的三所“母大学”—意大利的萨莱诺大学、博洛尼亚大学和法国的巴黎大学。这些大学可以说都是在适应社会对高级专门的需要中产生的——萨莱诺大学的产生是因为十字军东征时在萨莱诺聚集大量的医生,博洛尼亚大学的产生是由于博洛尼亚作为一个繁荣的商业中心出于对法律人才的渴望,只有巴黎大学可算是当时的一所综合性大学。大学的产生为黑暗的中世纪带来了光明。当时的大学崇尚世界精神,欧洲的学者们追求真理、周游列国,大学荟萃这各地的大师,大学还造就了许多划时代的英雄人物,是他们掀起了宣告中世纪结束的文艺复兴运动。所以甚至可以说,大学为中世纪这个黑暗时代留下了唯一一道为后人称道的光芒。 任何新生事物的发展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大学也如此。中世纪的大学很快就被统治君主或教皇所控制而逐渐走向衰落。哲学屈躬成了神学的奴婢,而大学也成了教会的灰姑娘。但大学并没有因此而夭折,可能从大学诞生的那天就注定它的光芒无法掩盖。大学之所以发展成现在的大学,必须感谢四位大学发展史上的巨人,他们所提出的大学理念代表着大学发展的轨迹,了解了他们,也就了解大学发展的脉络。这四位巨人分别是英国的纽曼,德国的洪堡,美国的弗莱克斯纳和科尔。下面介绍四位巨人的观点。 纽曼是牛津大学的毕业生所以纽曼的大学理念反映了英国大学传统的精髓,以及他所处时代牛津大学的教学情况,他的大学理念主要有三点:

中国大学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历史演进与发展趋势

现代教育管理·2011年第4期 院校改革与发展 中国大学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历史演进与发展趋势 张兄武1,陆 丽2,唐忠明2 (1.苏州科技学院,江苏苏州215011;2.苏州大学,江苏苏州215006) ①基金项目:江苏省2009年高等教育教改立项研究重点课题“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类本科专业改造与创新研究”(22);江苏省2009年高等教育教改立项研究重点课题“教育学本科专业课程内容和体系的改革研究”(21)。 作者简介:张兄武(1975-),男,安徽安庆人,苏州科技学院助理研究员,苏州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生,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管理研究;陆丽(1978-),女,江苏南通人,苏州大学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管理研究;唐忠明(1963-),男,江苏盐城人,苏 州大学教务处处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高等代数、高等教育管理研究。 摘要:中国大学本科人才培养目标,主要经历了通才、专门人才、高素质人才的演变。新世纪,科学技 术的快速发展和知识经济的要求,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中国大学本科教育应确立创新人才的培养观,培养适应社会经济文化发展需要的多样化、有特色的创新人才。 关键词:本科教育;培养目标;通才;专门人才;创新人才中图分类号:G 64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5485(2011)04-0066-04 ① 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的标准,是人才观在高校的集中反映和培养人的价值主张及具体要求,也是人才培养活动得以发生的基本依据和人才培养制度安排的基本原则。培养目标解决的是培养什么样人的问题,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是确保人才培养应有质量的基本前提。 一、通才的培养目标 1949年以前,中国大学本科教育培养目标以 “通才”为主,强调通才教育。即使是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提出大学的“专门人才”培养目标,实际上也是指培养“通才”,这里的“专门人才”概念主要是一个学科性的概念,即有“专功一门”的性质,这种人才具有知识结构广博、知识基础扎实等特点。而1952年后的“专门人才”概念则是一个职业性概念,即强调与行业、岗位工作的“对口”。“专业”虽然同样建立在学科基础上,但很专窄,它强调与行业、职业甚至岗位相对应,专业学习的主要目的是学科实用的某一方面的具体知识和技能,以便应付将来在工作岗位上可能碰到的具体问题。 (一)近代中国大学人才培养目标 中国古代高等程度的教育可上溯久远,近代高等教育肇始于1861年清朝政府批准设立的京师同文馆。1898年,清朝政府创立京师大学堂(1912年改 名为北京大学)是中国近代最早的国立大学,是戊戌变法的“新政”措施之一,当时规定学堂的办学方针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中西并用,观其会通”。 1902年,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次出现了具有学校 系统的“新教育”制度,即《钦定学堂章程》(又称“任寅学制”),其中包括《京师大学堂章程》。1902年8月 15日,《京师大学堂章程》第一章“全学纲领”中规 定:京师大学堂之设,所以激发忠爱,开通智慧,振兴实业;谨遵此次谕旨,端正趋向,造就通才,为全学之纲领。1904年1月13日,清朝政府颁布了《奏定大学章程》,第一节中规定:大学堂以谨遵谕旨,端正趋向,造就通才为宗旨。大学堂以各项学术艺能之人才足供任用为成效。 (二)民国时期大学人才培养目标 1.北洋政府时期大学人才培养目标 1912年10月22日,北洋政府教育部颁布了《专 门学校令》,规定专门学校以教授高等学术、养成专门人才为宗旨。根据《专门学校令》设立政法、医学、药学、农业、工业和商业专门学校等,并陆续公布了相应的专门学校规程。1912年10月24日,教育部颁布《大学令》规定:大学以教授高深学术,养成硕学闳材、应国家需要为宗旨,大学分为文科、理科、法科、商科、医科、农科、工科。在《大学令》的基础上, 1913年1月12日,教育部又颁布了《大学规程》,对各 66··

(发展战略)中国互联网发展状态分析最全版

(发展战略)中国互联网发 展状态分析

中国互联网发展现状分析 据CNNIC的最新估算,截至2002年10月31日,我国上网用户人数达到5800万,上网计算机数升至2300万,短短的四个月间分别增加了1220万和687万;和此同时,国内三大门户网站在第三季度财务报告中也分别交出了令人满意的业绩答卷。这预示着我国互联网在经历壹个时期的发展低潮之后,正在开始回暖。自1994年我国正式接入互联网以来,短短的几年时间,互联网在我国得到了飞速的发展。这不仅表当下我国互联网的基础设施方面,也表当下互联网的用户人数、互联网在各行各业的广泛应用等各个方面。虽然自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灭后,网络业的发展遭遇了壹段时期的低潮,但从近期的种种迹象来见,中国互联网业正在走向复苏,开始迎来它发展的第二个春天。 三大门户网站业绩优良 近日,国内三大门户网站新浪、搜狐和网易分别公布了第三季度财务报告。10月22日搜狐公布的季报显示,它提前实现了按照美国通用会计准则的全面盈利,盈利额度达到11.2万美元。11月5日,新浪发布的财务报告称,上季度新浪的净营业收入达到1030万美元,较去年同期增加71%,达历史最高值;按试算额计算,新浪在历史上首次实现盈利24.1万美元,而去年同期的数字为亏损290万美元。11月6日,网易公布的季报显示,今年第三季度网易收入总额达到7440万元人民币(900万美元),较上壹季度增长93.3%,营业利润达310万美元,毛利率达67.6%,创历史最高。业内人士认为,和以往网站大面积亏损相比,如此良好的业绩说明互联网正在回暖。 由于业绩的大幅上升,作为中国概念股在纳斯达克的标志性代表,新浪、搜狐、网易的股票壹片飘红,大幅上涨。和壹年前壹些X公司在纳斯达克面临摘牌的尴

中西方大学发展历程

中西方大学发展历程 七星过客 中西方大学发展大致都经历了古典大学时期、近代大学时期和现代大学时期,笔者分别就这三个时期的中西方高等教育作一概述性的论述。 古典大学时期: 西方的古典大学时期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公元前387年古希腊柏拉图学园的成立到欧洲中世纪大学时期,第二个阶段是从12世纪欧洲中世纪大学的兴起(以1088年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的诞生为标志)到十九世纪(以1809年德国洪堡大学的诞生为标志)。首先来看第一个阶段,在这个阶段具有影响力便是“柏拉图学园”的诞生和发展。“柏拉图学园”就是柏拉图创立的学园,又叫“阿加德米”(Academy)学园。今天的大学“学院”就是从“阿加德米”这个词来的。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受审并被判死刑,柏拉图逃往梅加腊避难。后来他到各地游历,包括西西里岛、南意大利、埃及等地。公元前387年,柏拉图回到雅典。在朋友的帮助下,柏拉图在雅典西北郊外约两公里的地方购置了一片土地,办起了一所学校。学校坐落在美丽的克菲索河边,两岸林木茂密,婀娜多姿,学校的建筑和雕塑就掩映在一丛丛绿色林阴深处。为纪念当地一名叫阿卡德穆(Academus)的战斗英雄,学校命名为阿卡德穆学园,只是后人为了称呼的方便,习惯上仍称之为柏拉图学园。柏拉图学园在欧洲文化史上有着特别的地位,它是欧洲第一所综合性学校,教授哲学和自然科学,众多的有志青年都渴望来这里深造;同时,它也是一所研究机构,许多学者慕名来到这里,更多的学生学成之后再也没有离开这里,学园渐渐变成了一座颇具盛名的研究院;此外,它还有一点最特别的功能——提供政治咨询,许多周边的城邦在建国、立法、组建政府时遇到麻烦,都会来这里求助,这一点又像今天的政策研究室和策略研究公司。由于学园的独特功能使其具有了一种特别的生命力,学园一直持续了900年,直到公元529年才因战乱而关闭。学园里不仅提供哲学、政治、法律等方面的教育,对自然科学尤为重视。在学园的大门上就赫然写着“不懂几何学者不得入内”。在

中国大学史

中国大学史 西南联大 西南联合大学中国抗日战争期间设于昆明的一所综合性大学。它是由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和私立南开大学联合而成。 1937年抗日战争发生,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先迁至湖南长沙,组成长沙临时大学,同年10月25日开学。1938年4月又西迁昆明,改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5月4日开始上课,设立文、理、法商、工、师范5个院26个系,两个专修科一个选修班。北大、清华、南开原均为著名的高等学府,它们有各自独特的经历,有各自的教学作风,组成联大以后,荟集了一批著名专家、学者、教授,师资充实,人才济济。他们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坚持严谨的治学态度,树立优良学风,是当时中国规模最大的著名高等学府。 西南合联大在办学的8年中毕业学生约2000人,均学有成就,有的成为举世闻名的专家学者,其中包括两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李政道,三位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黄昆、刘东生、叶笃正,6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郭永怀、陈芳允、屠守锷、朱光亚、邓稼先、王希季,近百位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在科学、教育、新闻、出版、工程技术、文学艺术等各个领域都有不少西南联大校友成为业务和政治骨干。在台湾和海外,有重大成就的联大校友,也不乏其人。抗战胜利后,1946年西南联大解散,3校分别迁回北京、天津复校。 我们比较熟悉的是邓稼先老先生。在各种书籍和各种影视当中我们可以知道邓稼先老先生是中国杰出的科学家、中国“两弹”元勋,毕业于西南联大。他在美国普达大学获得物理博士学位,1950年回到祖国后他参加组织和领导我国核武器的研究、设计工作,是我国核武器理论研究工作的奠基者之一,为原子武器的研发做出了重要贡献。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追授他“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我们可以从老师播放的视屏中知道,1958年秋,二机部副部长刘杰找到邓稼先,说“国家要放一个‘大炮仗’”,征询他是否愿意参加这项必须严格保密的工作。邓稼先义无反顾地同意,回家对妻子只说自己“要调动工作”,不能再照顾家和孩子,通信也困难。声明大义的妻子明白,丈夫肯定是从事对国家有重大意义的工作,表示坚决支持。从此,邓稼先的名字便在刊物和对外联络中消失,他的身影只出现在严格警卫的深院和大漠戈壁。他远离了家人,和孤单作伴,与科学为伍,家里的重担就全部落在了他的妻子许鹿希的身上。 还有一位我们比较熟悉的西南联大的校友是邓稼先老先生的好朋友——杨振宁。他是著名美籍华裔科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1957年由于与李政道提出的“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观念被实验证明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此外他还曾在统计物理、凝聚态物理、量子场论、数学物理等领域做出多项贡献。他现居于北京清华大学,同时身兼广东东莞理工学院名誉校长。 在视屏当中我们还看到了很多其他的著名的西南联大的校友,比如,李政道,何兆武,梅祖彦等。 西南联大不仅大师云集,在教学和科研上成绩卓著,蔚为学术重镇、人才摇篮,而且是当时“倒孔(祥熙)”运动和“一二·一”运动的发起者和策源地,

电子商务在中国发展历程

中国网络营销事业的发展历程简述 所谓网络营销事业,指的是帮助传统企业了解和利用互联网,开拓企业信息化和电子商务新篇章的一系列互联网应用服务产业的集合,主要包括网络基础应用、网站建设、网络推广及电子商务应用等方面。 内的网络营销事业主要可分为三个阶段: 01年前,以新网、万网、中国频道为主的基础应用服务商领衔主演国内的网络营销,同时大大小小的网络营销渠道初长成; 02年-04年,以3721为代表领航中国的网络营销事业,门户网站(网络广告)、搜索引擎服务商、电子商务服务商等群雄并进,快速开进网络营销领域。同时各地的网络营销渠道也在快速发展和巩固,配合厂商的全国布局,形成了成熟的全国网络营销服务网络; 05年至今,百度、Google、雅虎系形成三足鼎立之势,网络营销服务大部分集中在基础应用和搜索引擎推广领域。虽然WEB2.0在如火如荼的发展,但网络营销事业尚未有新的突破。随着传统企业对网络营销的需求不断扩大,网络营销事业的发展与变革也在暗流涌动,充满变数的酝酿着。 当前网络营销事业遇到的问题 1、缺乏创新:当前的网络营销事业仍然集中在基础应用+搜索引擎推广领域,成为网络营销服务最主要的内容。邮件营销、联属营销(CPA)等发展缓慢,新的网络营销领域开拓困难,网络营销产品与领域均缺乏创新; 2、过度竞争:网络营销厂商、渠道商均过度集中在一两个领域,竞争过于激烈,间接影响了用户体验与服务品质; 3、产品/服务生命周期短:创新产品虽然少,但“新形式”的网络营销产品层出不穷,各种“新”产品及其服务生命周期短,形成不了长期的用户体验和服务效果积累,降低了企业网络营销开展效果预期; 4、行业封闭,缺乏理论指导:现有网络营销行业理论体系过于封闭,理论指导落后于网络营销事业的发展。基于表现形式的网络营销定义和内容概括限制了对网络营销的发散性思维,不能站在前沿对网络营销实践进行指引; 5、用户信心不足:目前的网络营销事业仍然以线下渠道销售模式为主导,客户市场的培养仍然是被动式的接受,用户信心明显不足。用户开展网络营销的迫切需求与用户信心不足形成了鲜明的反差。 网络营销事业迫切需要学习长征精神长征精神指引了中国革命的胜利。中国的网络营销事业也是一场革命,是营销理念和营销模式的一场革命。中国的网络营销事业还很年轻,发展很快,但也不断遇到了一些问题。我们需要学习长征精神,用长征精神指引我们的事业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网络营销,是年轻的事业,是伟大的事业。每一个网络营销从业者,都应当为自己参与到这一伟大事业的创造征途中而感到自豪。学习长征精神,让我们更加坚定、乐观、求实、创新、团结,开辟网络营销事业和个人奋斗价值的蓝海 网络营销的发展史与前景 作者:卫宁 日期:2011-6-7 8:21:23 网络营销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发展于20世纪末至今。网络营销产生和发展的背景主要有三个方面,即网络信息技术发展、消费者价值观改变、激烈的商业竞争。网络营销是以互联网络为媒体,以新的方式、方法和理念,通过一系列魅力网络营销策划,制定和实施营销活动,更有效的促成个人和组织交易活动实现的新型营销模式。

中国大学的未来发展走向

中国大学的未来发展走向 徐通模 2001-08-23 今天,大学已从社会的边缘走向社会的中心,高等教育的战略地位,人才培养,尤其是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之一;人才,尤其是高素质人才作为战略资源,对它的明争暗夺,将日益白热化。为此,21世纪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战略已成为中国社会各界,尤其是教育界、国家领导人深切思考的问题之一。 一、21世纪中国大学的定位和走向 1.大学从社会的边缘走向社会的中心,中国高等教育的战略地位日益凸现在人类即将步入21世纪时,科技和教育在社会经济中的战略地位已随着20世纪末兴起的信息技术、基因技术、网络技术等日益显现。知识创新、科技创新已成为时代的主旋律。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已成为全球的共识。作为孕育科技,集知识创新、知识生产、知识传播和知识应用为一体的高等教育,已从社会的边缘走向社会的中心。高等教育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受到政府和全社会的关注。高等教育的发展必将成为国家和民族决胜于未来的最主要因素之一。大学将成为知识库、成果库、人才库、思想库,它将比以往任何时代更显示出其在社会经济等各方面的重要性。中国大学未来发展的数量、质量、水平与实力,将是中国21世纪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甚至是决定因素。"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具有伟大的现实意义以及深远的历史意义。 2.办学模式的多样性和办学层次的多元化 (1)办学模式多样性和办学层次多元化20世纪末中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基本完成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推广和普及,将使中国的高等教育呈现百花齐放、特色纷呈的多样性和多层次性格局,国立大学、公立大学和民办大学三足鼎立,相互促进,相互竞争,相互提高;社区教育、网络教育、远程教育等各领风骚;同时,国外教育服务机构也将介入中国高等教育。这一切,将满足社会经济对各类人才的需要和中国老百姓的不同需求。教育将成为中国21世纪最具活力和拥有巨大市场的"产业"。 (2)高等教育将从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人口占全世界的五分之一,人力资源可谓丰富。从某种意义上说,21世纪人才的竞争就是综合国力竞争。如何开发利用丰富的人力资源中所蕴含的无限智力资源,把人力资源优势转化为人才资源优势,提高整个国民素质,推进科技进步,实现我国社会经济的跨越式发展,是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义不容辞的历史使命。 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既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更是提高国民素质的需要。 3.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重大变革 (1)大学教育与终身教育的相衔接21世纪是学习的社会,终身学习、终身接受教育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