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学整理的复习资料

现代文学整理的复习资料
现代文学整理的复习资料

第一个十年

1、《新青年》

《新青年》:(1)【中国现代文学史、文化思想上最重要的刊物】。

(2)1915年创刊于,陈独秀主编。

(3)"五四"前后,进行了新文化运动和文学改革运动都是以《新青年》为主要阵地。

(4)创刊号发表的《敬告青年》提出了【民主、科学的/反封建思想的/革命主张】

(5)1917年初发表了胡适的、陈独秀的

文学革命。

(6)1918年5月,现代文学史上第

表于其上。该刊还广泛译介外国文学。

(7)1920年9月,它成为【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机关刊物】

(8)1926年终刊。

胡适、陈独秀:(1【北大文科学长】

(2)陈独秀创办的《新青年》杂志依托北京大学,获得了读者群和作者群。

(3)1919年胡适和陈独秀发生【问题与主义】之争。

(4)1920年杂志迁回,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机关刊物】.

(5)1921年停刊.

(6)文学革命的发生:胡适和陈独秀分别以【温和】与【激进】

的姿态发出【文学革命宣言】。}

文学研究会: (1)【成立时间:1921年1月】【】

(2)文学革命后【第一个纯文学团体】

(3)主要成员有周作人、沈雁冰、郑振铎、王统照、许地山、叶绍钧等12人,后来发展到170多人。

(4)新文学。

(5)【文学宗旨】为【研究、介绍世界文学】【整理中国旧文学】【创造新文学】明显表现出对"为人生而艺术" 的现实主义倾向。

(6)社会黑暗的揭露】和

【灰色人生的诅咒】,表现新旧冲突。

(7)写法上一般倾向于和欧洲的

重视强调实地观察和如实描写。

2、鲁迅

(一)作品集:小说

(二)独特的题材、眼光和小说模式【表现的深切】

1、开创了两大题材:知识分子和农民题材

2、鲁迅小说中的叙述模式:(1)、看/被看模式:被“看”的人又分为【独异个人】

【将他人的痛苦无聊化:祥林嫂述说,别人特意来听,评论一番。对独异个人(先驱者)的看:杀害革命者的一幕】

(2)离去—归来—再离去模式:着重于对【孤独者】的描写,【多以“归乡”或“遇见

故人”为叙事框架,抒情和回忆的气氛浓厚】。

尖锐的、挑战的狂人】逐渐转化为【痛苦的愤世者、中年的往事追忆者、失望的厌世者】,从“呐喊”走向“彷徨”

(三)鲁迅短篇小说的艺术

1、【格式的特别】:“

里的十多篇小说几乎一篇有一篇的【新形式】,而这些【新形式】又莫不给青年作者以极大的影响,必然有多数人跟上去试验。”

—茅盾《狂人日记》的文言小序。

2、小说技巧的实验性:

如:

阿Q的魅力

1、二三十年代:的国民性批判话题:“中国人品性的结晶”。

2、五十到七十年代:阿Q成为农民造反者的代表。

3、80年代: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的一面镜子。

4、90年代之后的多重阐释:人类精神状态和生存困境的象征。

《故事新编》:是【神话、传说、史实的演义】=【将古代神话、传说、史实加以点染、虚构,以传达某种历史和现实精神】。

(1)、对传统神话中的英雄和古代圣贤进行了重新审视,消解了其光环,将其还原为凡人。(2)、艺术上的大胆创新,以杂文笔法融入小说,【充满了大胆的想象力和颠覆力】。

《朝花夕拾》与《野草》比较

1、

。它的基本主题是【人类文学史上一个永恒的主题:对爱、死和童年体验的追忆及思考】【开辟闲话风的散文】。

心灵独白,也是他的思想深处哲学思考的结晶】。

2、

在“过去—现在—未来”中个体的生存困境。未来“黄金世界”“于天上看见深渊”。他人(敌人、爱我者和群众)与个体的关系:

敌人:【无物之阵】的无处不在

爱我者:警惕着“爱”和“温情”带来的牵绊。

群众:“【戏剧的看客】”

25篇现实题材的小说,主要有【知识分子】和【农民】两大题材。其中,【知识分子】题材占14篇,【真实地描写了中国知识分

子在清末、辛亥革命、"五四"以后三个重要时期的精神和生存状况】是鲁迅小说的一个重要内容。

鲁迅后期杂文创作

鲁迅的杂文思想艺术特质

1,【鲁迅的多疑】:鲁迅的杂文善于透过事物的表层看到内里,从反面进行推理,其杂文中体现出来的思维特征是反常规的。

2,【批判和否定精神】:他把杂文分成“社会批评”和“文明批评”两种,以独立自由的知识分子身份作出判断和思考。

3,【杂文中的“个”与“类”】,鲁迅的杂文往往针对具体的人和事,但并不停留于此,而是进行整体概括,使得“个”上升为“类”。

4,【语言艺术上的无拘无束和创造力】。

3、问题小说、乡土小说

问题小说与乡土小说:【特色?概念?】

(一)、【问题小说】:

所谓“问题小说”是指五四以后的几年间(1919-1925)年形成的一种小说类型或题材热,是【指那些反映政治、道德、教育、婚姻、恋爱等人生问题的小说。】

1、1919年,冰心的问题小说的风气,形成一股题材热。

2、【产生背景】:A、【思想启蒙运动带来的理性思潮】;B、【外国文学思潮的影响】。

冰心:1900-1999 本名谢婉莹

1【作品清新细腻,风格婉约】。

2、30年代小说风格有变化,代表作有短篇小说

1

2

叶圣陶:1894—1988,原名叶绍钧。

1、问题小说

2、他【擅长刻画知识分子和小市民的灰色生活】

(二)、乡土小说

所谓乡土小说,主要就是【指靠回忆重组来描写故乡农村或乡镇的生活,带有浓重的乡土气息和地方色彩的小说】。鲁迅是开风气者。代表作家有王鲁彦、彭家煌、许钦文、台静农、蹇先艾和许杰等。

周作人的理论建设:

【乡土小说作家的创作环境】:

1、侨寓生活

2、“文化两难”:漂泊于都市和乡村之间

王鲁彦:1902-1944,

【擅长写家乡宁波镇海一代的

彭家煌:1898-1933,

将湖南方言融入小说创作,善于【营造具有喜剧讽刺意味的场景】。代表作

台静农:1903-1990,

安徽

【将乡间的死生,泥土的气息,移在纸上”】。(鲁迅)

4、新诗、新月派

(一)郭沫若

(二)新月派

【概念】

.该诗派大体上以1927年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前期新月派】1、

2、主要成员有闻一多、徐志摩、朱湘、饶孟侃、孙大雨、刘

梦苇等

3、提倡【新格律诗】,主张"理性节制情感",【反对滥情主义和

诗的散文化倾向,从理论到实践上对新诗的格律化进行了认

真的探索。】

4、艺术主张:A、理性节制情感的美学原则B、以和谐和均齐作为

新诗的基本审美特征。C新诗格律化:闻一多的【三美说】(音乐

美、绘画美和建筑美)。

【徐志摩的诗歌】(1)、风格:“爱”、“自由”与“美”是徐志摩诗歌的主题。他的诗歌【追求“人

与“自然”的和谐,其潇洒空灵的个性和不受羁绊的才华和谐统一,

形成了他特有的飞动飘逸的艺术风格。】

(2)、意象:【以真实的情感和独特的个性,并外射于客观物象】,【追求

主、客体内在神韵及外在形态之间的契合】【其创造的意象新颖

别致,具有丰富的想象力】。

(3)、外在形式美:【追求把活泼的情绪纳入一个严谨的框架】,【以有变化的复沓来获得音乐的效果。】【大体相同中微小的变异,造出既繁

富又单纯的综合美感】。

【后期新月派】:1、以1928年创刊的新诗栏、1930年的

阵地。

2、除了早期的徐志摩、林徽因等人外,主要由当时的南京中央大学

学生为骨干,多为徐志摩的学生,代表有陈梦家、方玮德等人。

3、艺术特色:A、注意到早期新月派的格律说的不足,将情绪的自然流

动视为诗歌的灵魂。在诗歌形式上也逐渐向自由诗发展。

B、在诗歌理念上,主张诗歌的超功利、自我表现和贵族化立场,“纯诗”。

C、强调【抒情诗】的创作,关注人的精神世界,【描写都市的病态和现

代人的精神异化】。

3、冯至的【抒情诗】与【叙事诗】:

,被鲁迅誉为“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4、李金发【象征派】代表诗人。

5、散文

周作人

(一)“美文”观和“言志派”散文

周作人【散文观】的发展:

(1)二十年代,最早提出“美文”的观念,【即提倡写记述的、艺术的叙事抒情散文】。【后提倡写以自我为中心、言志的小品文】。【成为“言志派”

散文的代表】。

(2)三十到四十年代,发展出“文抄公”散文。【所谓文抄,即在散文中大量抄

引古书。】

【语言趋向俗白、纯净、简洁,变得更加明朗。】

文化审美观,追求“趣味”。

“涩”味和“苦”味。

3、知识和趣味,理性和人情的统一,追求一种中庸闲适之美。

6、戏剧

丁西林的【主要成就是喜剧的创作:以机智、幽默为特征,能够在平凡生活中发掘喜剧因素。】

抗日期间发表

第二个十年

1、茅盾:

矛盾1、1896-1981 原名沈德鸿,字雁冰。

2、1927年发表“茅盾”为笔名。

文学创作:1、【社会剖析小说】:【历史性内容,结构宏伟,叙述客观,创造时代典型形

象,借用一定的社会科学思想对社会进行分析。】【这种注重理性分析,注重典型环境和典型人物塑造的创作方法后来成为左翼文学的主流。】

2、【主要作品】:

茅盾小说的艺术成就:

(1)、茅盾的小说成就:【在题材的选择和主题的开掘上追求时代性和重

大性】

(2)、人物形象系列的创造:【“民族资本家和时代新女性”两个系列最有特色】

(3)、在人物塑造上,注重人物性格的多面性和复杂性,追求“立体化”的效

(4)、精致的结构艺术:【喜欢采用宏大严谨的布局,“三部曲”的形式】

2、老舍

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满族正红旗人。

在英国开始文学创作,

早期的三个长篇基本上显示了老舍创作的【基本风格】:

【对市民命运的密切关注,幽默讥讽的笔法特色初步

显示出来】

(二)1931-1932,回国创作初期。

(三)1933-1934,重新开始描写北京的【市民社会】

【其幽默的语言风格和

市民社会主题确立】【标志创作的成熟】

这个阶段对市民形象的塑造【达到了典型化的程度,幽默风格达到

了圆润的境地】【是老舍高峰和成熟期的创作】(四)1936年之后,成熟期。

代表作有长篇等,短篇

中篇

突出特点,老舍对市民形象的描写,

【已经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独特的体系】

【构成了老舍的市民世界,幽默讽刺进一步深入转化为批判和揭露】

创造的市民社会

1、老派中的老马,中的张大哥、

中的祁老太爷】

传统文化的【象征者】和【承载者】,老舍对他们的批判中含着温情。

2、新派市民:中的张天真、中的祁瑞丰】

老舍采用【漫画式】的手法刻画此类人物。

3、理想中的市民形象:中的赵四】

此类人物多符合传统市民社会【伦理道德】。

语言艺术:【京味和幽默】

1、所谓【京味】:【创作中的一种风格,包括作家对北京特有的文化氛围和

独特的人文景观的展示】

【以及在这种展示中流露出来的文化趣味。在语言表达上,

也表现为一种语言趣味和文字趣味】

2、老舍的文学创作中的北京文化和【北京人】形象

【构成他独特的文学世界】

3、老舍语言上的特色:【对京白的纯熟运用,集平白流畅和精致雕琢于一身】

3、巴金

巴金原名李尧棠(1904~2005),字芾甘

前期小说创作

1、正面【描写青年、无政府主义【革命者】的反抗和斗争】

2、【描写封建旧家庭的罪恶和崩溃,特别关注大家庭中青年一代的选择和命运】

后期创作:

1、继续【描写旧家族的没落】

和中篇

也【标志着巴金的写作风格发生转变】

2、的作品,写小人小事】

【转为悲哀忧郁,深刻冷静】

风格和水平,被称为【平民的史诗】

【描写战争年代普通知识分子的苦难】

【对于人物内心的刻画真实细腻,意境凄凉】

4、沈从文

沈从文:1902 ——1988,原名沈岳焕。湖南湘西凤凰县人。

在小说、散文和文论方面都取得较大成就。

早期创作沿着【乡村回忆】和【都市写实】两条线索展开。

【乡村回忆】

【都市写实】包括等。

创作的成熟:【乡村叙述总体】及其对照的世界。

以【乡下人】自居的沈从文借助这样的文化身份展开对都市文明的批

判和对乡村世界的观照。

关注湘西社会下层人民的【生命形式】,

展示他们仍处于蒙昧状态的精神世界。

生命神性的发现:

“湘西”和湘西世界的【纯朴人民】是【一种健康完善的人性的象征】

“我只想造希腊小庙”,“这神庙供奉的是‘人性’”。

将乡情风俗、人事命运和对纯朴人性的描绘融合为一体,充

满诗情画意

神态、气质。写景有浓郁地方色彩,风格清澈

汪曾祺:体现沈从文对【民族品德】如何重建的思考,

“希望在一种新的条件下,使民族的热情、品德、朴素的人情美得到新的发展。”“他把希望寄托在几个明慧温柔,天真纯粹的小儿女身上。寄托在翠翠身上……”

孩子的爱情。这种爱是那样的纯粹,那样不俗,那样像空气里小花、青草

的香气,像风送来的小溪流水的声音,若有若无,不可捉摸,然而又是那样的

实实在在,那样的真。这样的爱情叫人想起古人说得很好,但不大为

人所理解的一句话:思无邪。

朱光潜:“它表现受过长期压迫而又富于幻想和敏感的少数民族在心坎里那一股沉郁隐痛,翠翠似显出从文自己的这方面的性格……他不仅唱出了少数民族的心声,也唱出了旧一代知识分子的心声,这就是他的深刻处。”

【沈从文的寂寞】

文学地位:

作为【苗族作家】的沈从文:“苗人所受的苦实在太深了。……所以我在作品

里替他们说话”。

在此类作品中,他不单展示出神秘美丽的民族风情,更【包含着对本民族历

史和命运的深层思考】被称为【文体作家】的沈从文,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了一种特殊的【小说体式】

被称为【文化小说】【诗小说】或【抒情小说】

具有显著的文化历史指向,浓厚的文化意蕴及独特人情风俗的【乡土内容】

不重情节和人物,强调【叙述主体的感觉和情绪】【讲究意境的特

别营造】

4、京派、海派、新感觉派

京派:是,

、沈从文、李健吾、朱光潜等。

,是因为【其作者在当时的京津两地进行文学活动。其作品较多在

艺术风格在本质上较为一致之处】主要刊物有

"京派"的基本特征是【关注人生,但和政治斗争保持距离,强调艺术的独特品格。】【他们的思想是讲求"纯正的文学趣味"所体现出的文学本体观,以"和谐"、"节制"、"恰当"为【基本原则】的审美意识】

沈从文是京派作家的第一人。京派作家以表现"乡村中国"为主要内容,作品富有文化意蕴。京派作家多数是【现实主义派】,对现实主义有所发展变化,发展了抒情小说和讽刺小说。使小说诗化、散文化,现实主义而又带有浪漫主义气息。

【京派作家群】:以学院文人为主体,多为自由知识分子。

1、萧乾:代表作有短篇集

【善于描写北京城墙根社会风貌人情,与京派其他作家比较,作品现实意味

更浓。】

2、芦焚:1946年之后使用笔名师陀。

作品有短篇小说集

【擅长描写荒凉衰败的北方农村,其浓郁的抒情和较强的讽刺结合,造出一

种独特的荒诞感】

3、林徽因:小说方面的代表作有

主张扩大短篇小说的【表现功能】,体现京派文学的开放性和对平凡人生的重视。

海派:

【海派作家群】:严格说来,海派不是一个文学群体,只是一种文学风气和文学态度。

现在被用来【指称具备某类文学风格的上海作家】

他们关注都市生活,在文学形式上追求新奇。

早期海派

小说以张资平、叶灵凤为代表,作品带有【世俗化】和【商业化】的特征。

注重可读性,迎合大众口味。都市生活和都市男女成为他们作品中的主角。

作家,三十年代风靡一时,也是中国最完整的一支【现代派】小说。

【兴起】于1928年,以为阵地,

其风格与【日本新感觉派】有明显关联。

1、刘呐鸥:小说集,多用意识流手法,文字跳跃流动,【借助这种现代

文学形式传递都市人的情绪和生存体验,但往往停留在表面】

2、穆时英:被称为【新感觉派圣手】,早期作品结集为

1932年开始新感觉派小说的写作。

等,都市在他的笔下第一次成为独立的审美对象。

6、新诗

【汉园三诗人】:

1936年出版三位年轻诗人的合集【包括何其芳的

李广田的

【是更加注重将东西方诗学融合的新一代诗人】

卞之琳:1、最显著的特征是【诗情智性化,他具有自觉的哲学意识,善于从日常生活现象

中进行哲学的穿透和开掘。】

2,【诗的非个人化】:就是将西方小说化、典型化、戏拟化的“戏剧性处境”与中国旧小说的“意境”融会,达到“个人”的隐匿。

7、曹禺

曹禺(万家宝,字小石。

1926年发表小说时第一次使用的笔名

曹禺戏剧创作的特色

1、丰富精致的【戏剧结构艺术】,曹禺的每部戏都

尝试着不同的【戏剧结构方式】。从“三一律”的【佳构剧】到“散点式”,及

时空交错的【立体结构】,显示出鲜明特色。

2、人物塑造;善于把握人物心理活动,性格鲜明突出。【通过人物对白、人物小传等

方式达到对人物形象的塑造】

3、丰富的戏剧意象和具有丰富内涵的戏剧语言。

第三个十年

1、解放区

赵树理:1906-1970,原名赵树礼,笔名野小、吴戴等。山西人。

开创【山药蛋派】文学。这个作家群,多以农村生活为题材,语言也也多用地方土语方言,注重地方民俗的描写,富有现实主义精神。代表作家还有西戎、马烽等。

孙犁:1913-2002,原名孙树勋。河北安平人。

代表作有短篇,长篇

开创【荷花淀派】,其特色是【描写农村的新生活、新人物,从风格上看追求含蓄美

和诗意美,如诗如画的风景描写和人物的心灵美融为一体,在对现实的描写中带有明显的浪漫主义气质】。

2、沦陷区

原名仰先,字哲良。后改名锺书,字默存,号槐聚,曾

用笔名中书君。江苏无锡人

(1)、反映【社会的层面】:

(2)、【文化批判的层面】:

文化进行双重批判;

(3)、【哲理“进城”、“出城”为两个基本线索,寄寓【作者对人生

的哲理思考,展示人类的生存困境】张爱玲:1920-1995年,原名张瑛,生于上海。

1939年开始文学创作,代表作品有小说集、散文集

张爱玲的文学世界

(1)、以“苍凉”和“虚无”为底色的世俗生活:【张爱玲在小说中表现出对物质世界和世俗生活的迷恋,这类细节描写因为她对历史和文明的“苍

凉”、“虚无”感而不会流于琐碎】

(2)、张爱玲对都市的发掘:【表现都市的“家常感”,中国式现代都市的特色和种种都市人生。】

(3)、以【婚姻、家庭和恋爱】作为主要题材

(4)、对现代女性命运的独特把握:【关注现代都市女性的生存处境和精神重负。】

体现出现代女性自我的缺失感。】

张爱玲的文学风格

(1)、雅俗共赏的【文学风格】:【张爱玲明显受到通俗文学和新文学双方面的影响,并将“新”与“旧”以一种她特有的方式糅合在一起。】(2)、张爱玲式的语言风格和意象:【其文字色彩感极强,善用不落俗套的比喻和

通感。意象涵义丰富深远】中的“月亮”。苏青:1917—1982,代表作

小说以“言情”为构架,写现代女性的人生和情感。

3、国统区

艾青:1910——1996,原名蒋海澄。

习题

一、填空

1.鲁迅一生写得最多的是杂文,前期有《坟》、______、《华盖集》、______四本杂文集。

2.1918年周作人发表《______》和《平民文学》,反对非人的文学,强调平民文学要写世间普通男女的悲欢成败。

3.______年1月成立于北京的文学研究会,是文学革命后出现的第一个新文学社团。

4.中国新文学的第一部独幕话剧是胡适创作的《______》。

5.在初期象征诗派诗人中,______是全面探索象征主义诗歌理论,并全力创作、实验象征主义诗歌的探路者。

6.1925年“五卅”运动之后,是为创造社后期,主干人物思想发生变化,宣传和倡导______文学。

7.殷夫写了纪实诗《______》,这“算作是一个‘阶级’的告别辞”。

8.郭沫若历史剧创作的黄金时期是在抗日战争时期,在短短的几年内,他连续创作了《棠棣之花》、《屈原》、《______》、《高渐离》、《孔雀胆》、《南冠草》六部大型历史剧,引起了极

大的轰动。

9.抗日战争时期巴金创作了系列中篇《______》三部曲。

答案

1.《热风》《华盖集续编》

2.《人的文学》

3. 1921年

4.《终身大事》

5.李金发

6.革命

7.《别了,哥哥》

8.虎符

9.《火》(也称《抗战三部曲》)

二、名词解释

新月社:

答案:1923年成立于北京。主要成员有胡适、徐志摩、闻一多等,都是欧美留学生。1925年徐志摩主编《晨报副刊》,为新月阵地。1926年徐、闻在副刊上辟《诗镌》专栏(周刊),要求创造诗的新格式、新音节以表现完美的精神。闻氏发表《诗的格律》,提倡音乐美、绘画美和建筑美。

三、简答

1、《女神》的艺术特点?

答案:(1)《女神》使用象征、比喻的方法,借助某一形象寄托,抒发自己的感情。

(2)郭沫若创造了自由体诗的形式。

(3)郭沫若诗歌的基本风格是豪放的,往往如火山喷发、气势磅礴,气吞山河。

2、《女神》的思想内容集中在三个方面?

答案:(一)个性解放的强烈要求。个性主义是郭沫若前期的主导思想。在创作中他张扬自我,尊重个性,要求个性彻底解放,并通过对“自我”的发现和自

我价值的肯定表现出来。

(二)反抗、叛逆和创造精神的歌唱。整个中国是一个黑暗的大牢笼。黑暗的

现实,激发诗人的反抗、叛逆的精神。在反抗中“不断的毁坏,不断的创造”,

是对20世纪科学文明的讴歌,对大自然神奇力量的歌唱。

(三)爱国情思的抒发。诗人在忧国之时更多地是对祖国新生抱着热望。《凤凰

涅》便是象征中国的再生。《棠棣之花》中希望自由之花,开遍中华。

3、《边城》所体现的沈从文小说的风格特色:

答案:1)、<边>是一曲充满爱和美的人生颂歌,青年男女的情爱,祖孙父子的亲爱,人们之间的友爱,湘西风俗风景的可爱,以及这些爱中蕴蓄的美,融

合在整个故事和人物之中,给读者以强烈的艺术美感。

2)、小说不以曲折的情节取胜,而是看重作品的写意性与抒情性,独创出一

种诗化的境地。《边城》全书21节,每一节都是诗,也都像梦,然而又是

现实,是梦与现实的协调一致。

3)、结构疏放,色味清淡,意境超逸。这类小说发韧于‘五四’时期的现代

抒情小说,并将其大大地推进了一步,影响了后来的许多作者。

四、论述

1、为什么说鲁迅的一出现就是一个高峰(为什么鲁迅的作品一出现就这么成熟、深刻)?

答案:这要从几个方面来论述,鲁迅的生活经历,思想基础,审美追求,决定的,也是由时代历史和文学自身的发展所决定的。生活方面:在人生经历中对国民的劣根性有深刻的认识,所以鲁迅的作品一出现就是成熟的,在新文学以前,他就虑过‘立人’的思想,在确立要用文学作为自己终生奋斗的职业,以此作为起点,用文学来拯救民主命运,用文学来改

变民族的劣根性,所以鲁迅创作的生活与思想基础是非常深厚的。审美方面:鲁迅有对传统文化的深切体会,打下了良好的中国古典文学的基础。在南京求学和在日本留学期间,鲁迅大量的阅读了西方古典美学著作,接触了最新思潮的报刊,这些为他后来从事文艺学术事业提供了丰富的营养,构成了鲁迅一出现就是一个高峰,也是为什么鲁迅在文学史上的成就和地位。

2、试析《呐喊》、《彷徨》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答案:《呐喊》、《彷徨》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之作,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着极重要的地位。

A它开创了中国现代文学革命现实主义的光辉传统。这表现在,第一,它以“直面惨淡的人生,正视淋漓的鲜血”的现实主义精神,如实描写,毫无讳饰,深入地状写了社会的一切丑恶、罪恶和病根;作品对封建性旧社会的暴露批判,异常深刻,达到过去的文学所没有到达的思想境界。第二,作品中渗透着作者对人民群众,尤其是广大农民的生活命运深切关怀的革命人道主义精神。第三,《呐喊》、《彷徨》从思想革命的角度,侧重描写和揭示封建思想对人民群众的精神奴役和毒害,暴露和解剖民族病态心理。

B丰富了中国文学的表现手法,开拓了多种创作方法的源头。作者在民族生活的土壤上,在丰厚的中外文学修养的基础上,广泛吸取,博采众长,融会贯通,不墨守成规,不模拟仿造,而是根据艺术创造的需要,大胆创新,从而使作品呈现出崭新的面貌。

C 革新了中国短篇小说的结构形式,使结构形式服从于性格刻画和主题表现。为中国现代小说提供了学习榜样和丰富经验。

3、盾《子夜》对现代长篇小说艺术框架的构建有什么独特的贡献?

《子夜》对现代长篇小说艺术框架的构建的独特的贡献是大规模,全景性地反映描写时代社会生活,《子夜》让我们看到整个时代长篇小说的成熟和成功。a.《子夜》显示了一种开朗视野,宏大严谨的结构,线索繁多,人物关系复杂,反映各种矛盾,始终围绕一个交点,一条主线,一个中心人物,以吴逊甫为代表的民族资本家的命运。b.塑造吴逊甫这样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形象,善于把人物放在广阔时代背景中描写,善于提示人物性格和命运在时代社会发展中变化,以故事情节刻画人物,又以人物带动情节的发展写人,写物融为一体,合二为一。c.多种艺术手法的运用。最主要的手法是典型人物和环境的塑造,即人物和生活背景的关系,运用细节描写手法(用细节描写很深的具有时间跨度的东西),吴太太与雷参谋(少年维特之烦恼)中的一朵枯萎的玫瑰花。场景(环境),交易场所,农村、纱厂等,刻意的场景描写来提示人物本质,赵伯韬用场面显示基本质,心理描写手法,杜竹斋以复杂深刻的内心矛盾,其他从农村来的资本家的内心矛盾语言艺术的个性化的人物语言,作家个性化的叙述语言。叙述语言是客观,准确,冷静,没有抒情和议论,主要是作家的描写(生活材料,堆积多,艺术消化不够),人物语言是鲜活的,个性化的,语言符合其身份和地位,赵伯韬凌驾一切,吴逊甫,多面(恳切,刚腹自用),人物语言,越鲜活,个性化,茅盾的叙述语言越客观,越准冷静。

中国现代文学史笔记

近代文学的特征和四大谴责小说 中国近代四大谴责小说:《官场现形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孽海花》《老残游记(2)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 反对旧思想、旧道德、提倡新思想、新道德;反对文言、提倡白话;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 两大口号:民主与科学 (3)五四新文化运动在其酝酿过程中,派生了五四文学革命,它标志着中国现代文学的诞生,并成为中国现代文学的伟大开端。 (4)五四文学革命发起与开展情况: 主要发起者:陈独秀、胡适、李大钊、钱玄同、刘半农、周作人等 《新青年》: 《新青年》:五四文学革命的主要阵地,1915年在上海创刊,由陈独秀主编,提出了“民主”与“科学”的口号。《新青年》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大力介绍自由平等学说、个性解放思想和社会进化论。从而掀起了五四新文化思想启蒙运动。 1、主要社团: (1)文学研究会——1921.1在北京成立,由周作人、朱希祖、郑振铎、耿济之、瞿世英、郭绍虞、孙伏园、沈雁冰、叶绍钧、许地山、王统照等十二人发起。 文研会主张:“文学应当反映社会的现象,表现并且讨论人生一般的问题”。会员的创作多以人生和社会问题为题材,尤其注重对社会黑暗的揭示和灰色人生的诅咒,表现新旧矛盾与冲突。创作方法上强调写实主义,故习称“为人生”派。较多受俄国和欧洲现实主义文学思潮的影响; 文研会会刊:《小说月报》、《文学旬刊》等 (2)创造社——1921.7成立于日本东京,最初成员有郭沫若、张资平、郁达夫、成仿吾、田寿昌、穆木天等。 文学主张:“为艺术而艺术”。认为作者必须忠实于自己“内心的要求”。讲求文学的“全”与“美”,推崇文学创作的“直觉”与“灵感”,追求文学的美感,同时也强调文学的时代使命,因而文学主张本身存在矛盾。创作方法上倾向浪漫主义。侧重自我表现,有浓重的抒情色彩。文学史习称“为艺术”派。 创作社会刊:《创造》季刊、《创造周报》、《创造日》、《创造月刊》、《洪水》等。 创造社以1925年“五卅”惨案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后期因增加了李初梨、冯乃超、李一氓、阳翰笙等人,他们提出了“表同情于无产阶级”的革命文学,使创造社出现“左”倾倾向。1929年终被当局查封。 (3)新月社——1929年成立于北京。主要成员: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陈源、胡适、余上沅等。多为英美留学生。最初开展戏剧活动,1925年以徐志摩为核心逐渐形成新月诗派。1926年6月之后,由于徐、闻等人陆续离京南下,新月社无形中解散。1927年,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等人在上海创办新月书店,出版《新月》月刊,《诗刊》季刊,成员增加了陈梦家、方玮德、林徽因、方令孺等,形成后期新月派。新月社至1932年停止活动。 新月派是一个自由主义作家团体,受西方唯美主义文艺思潮影响较深,但对中国传统文化却比较重视。创作上倡导新格律诗,对中国新诗发展有较大贡献。 (4)语丝社——由《语丝》杂志主要撰稿人形成的同人团体。《语丝》杂志1924年11月创刊,主要发表针砭时弊的杂感小品。因倡导幽默泼辣的“语丝文体”而获“语丝派”的称号。 语丝社的文学主张是提倡自由思想、独立判断和美的生活。因而积极开展社会批评和文化批评。主要成员有:钱玄同、林语堂、刘半农、孙伏园等。鲁迅是语丝派的主将。 《呐喊》与《彷徨》的主要内容 (1)揭露现实社会的黑暗以及封建礼教害人的罪恶; (2)展示社会底层劳动者悲惨的生存境遇并刻画出人物卑微的灵魂; (3)对知识分子境遇命运的关注和探索;

中国现代文学的简答题..

1、中国现代文学的含义? 答:(1)1917年1月《新青年》杂志刊出的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为标志,发生的文学革命,在中国文学史上树起一个鲜明的界碑,标志着古典文学的结束,现代文学的起始。 (2)所谓“现代文学”,不仅是时间概念上所划定的1917——1949年这一通常所说的“现代”阶段的文学,更是“现代”性质意义上所指的区别于传统文学的新的文学。即是用现代文学语言与文学形式,表达现代中国人的思想、感情、心理的文学。从性质来看,“现代”是相对于“传统”中国文学而言的。“现代”作为时间的标志,表明了中国现代文学与中国传统文学的联系性,说明了中国现代文学是中国文学发展到20世纪出现的一种形态的文学;“现代”作为性质的标志,则表明了中国现代文学是与中国传统文学有着本质区别的一种新型的文学。 2、中国现代文学的分段 P25 答:从1917年开始,到1949年为止,大体上每十年为一个发展阶段 (1)1917-1927年期间的文学,叫五四文学,也叫20年代文学。其主要特点是文学革命和文化启蒙。从整体上看,五四文学具有一种活跃、开放的青春气息。 (2)1928——1937年左翼革命文学、人文主义文学并存的30年代文学;30年代文学是20年代文学的发展和变化。其整体特点是走向成熟。具体标志有两点:第一点,文学多元化。第二点,出现了一批优秀作家和作品。 (3)1937——1949年以全民族的抗战文学为开端以及继承、发展的多地域、多元化、大众化的40年代文学。 3、第一个十年中重大事件发生的背景 答:①1915年五四新文化运动,②1917年五四文学革命运动(二者者互为因果),③1919年的五四运动(爱国的政治运动)。由于前两项而形成了文化统一战线: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早期共产主义知识分子。他们有一个共同的敌人——封建文化。后来随着五四文化运动的深入,这个统一战线逐渐分化。④出现了新文学的代表作——鲁迅的《狂人日记》和郭沫若的诗歌《女神》。⑤出现了许多文学社团,主要的有文学研究会、创作社。 ⑥在1926年北伐大革命前后出现了革命文学。 4、现代文学的主要特征 答:(1)白话代替文言。古典文学中占主流的文学是诗歌、散文,是用文言进行写作,小说、戏剧不被视为正宗文学;而现代文学则提倡白话,提倡小说、戏剧的创作。 (2)人性意识的觉醒。古典文学是非人的文学,现代文学是人的文学。周作人提出“人的文学”。 (3)世界性。指现代文学由于时代的原因而纳入世界文学的范畴中。它不是孤立的,是在吸收其他国家文学的基础上而形成的。 5、五四新文化运动 P25-26 答:(1)开始的标志:1915年9月《青年杂志》在上海创刊(第二卷起易名为《新青年》。 (2)口号:民主与科学 (3)思想启蒙工作:一是重新评判孔子,抨击文化专制主义,倡导思想自由。二是广泛引进和吸收运用西方文化。 (4)本质:企求中国现代化的思想启蒙运动。 6、五四文学革命的历程及发展 答:(1)1915——1918年是五四文学革命的“首倡期”。发端是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1917年1月胡适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这篇文章为文学革命发难之作。同年2月,陈独秀发表了《文学革命论》,提出了著名的“三大主义”,对整个封建旧文学宣战。随后钱玄同、刘半农等人也相继响应,文学革命形成了一定的声势。

中国现代文学史大二下期重点考点

伤痕文学(70年代末期) 名词解释: 新时期重要文艺现象。1977年底,刘心武发表短篇小说《班主任》,深刻揭示了极左路线给青少年一代造成的严重内伤,提出“救救被‘四人帮’坑害了的孩子”这一社会问题。此后不久,卢新华又发表短篇小说《伤痕》,揭示极左路线对人的命运迫害和心灵摧残。继之,我国文坛上便相继出现了描写十年动乱给党和国家造成的灾难、着重表现极左路线给人民生活命运特别是思想心灵造成创伤的文学,被称之为“伤痕文学。” 开山之作:刘心武的《班主任》,人物形象有谢惠敏和宋宝琦 代表作:卢新华的《伤痕》、周克芹的《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第一届茅盾文学获奖作品) 反思文学 名词解释: “反思文学”是继“伤痕文学”之后在新时期出现的第二个文学思潮;代表性作家作品有,茹志娟的《剪辑错了的故事》、张一弓的《犯人李铜钟的故事》、高晓声的《李顺大造屋》、谌容的《人到中年》、张弦的《被爱情遗忘的角落》、张洁的《爱,是不能忘记的》、张贤亮的《灵与肉》等。作品着重对“文革”、十七年甚至更早的历史事实进行思考,从而在

意识形态、国民性等方面挖掘现实问题的根源,展开对“人”的价值的思索。 茹志鹃的《剪辑错了的故事》是反思文学的起步标志,茹志鹃的小说创作风格也由清新俊逸转变为严峻 代表作有:张贤亮的《灵与肉》、《绿化树》、《男人的一半是女人》,鲁彦周的《天云山传奇》,王蒙的《布礼》、《蝴蝶》,路遥的《人生》,高晓声的《李顺大造屋》,张一弓的《犯人李铜钟的故事》,古华的《芙蓉镇》,谌容的《人到中年》(讲述了中年知识分子的待遇问题,代表人物是陆文婷,还描写了一个具有鲜明特色的“马列主义老太太”——秦波的形象)改革文学 名词解释: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许多作家开始把目光由历史拉到现实,关注现实中的改革发展,形成了风行一时的“改革文学”;蒋子龙的《乔厂长上任记》被公认为“改革文学”的开篇之作;着重表现对农村和城市改革出现的新气象的肯定,对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障碍和热点难点问题的思考,体现了作家对社会、时代的广泛思索。其他如高晓声的“陈奂生系列”、何士光的《乡场上》、贾平凹的《鸡窝洼的人家》、柯云路的《新星》等。 开山之作:蒋子龙的《乔厂长上任记》(主人公乔光朴,乔光朴和作者其他作品中的车篷宽、高盛五、牛宏、宫开宇等

中国现代文学史重点知识点总结.

大学现代文学史分析题 1、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重要阶段?各个阶段的主要内容和特点是什么?各个阶段之间有什么内在的联系? 一般把1919前后到1949年之间的大约30年的文学发展称为中国现代文学史。 1)1917-1927年,五四文学运动时期。文学革命开端时间,开创性的作品:胡适《文学改良刍议》、陈独秀《文学革命论》、鲁迅《狂人日记》、郭沫若《女神》、胡适的白话新诗,戏剧、小品散文的出现,最早的文学社团:文学研究会(为人生、现实主义)、创造社(为艺术、浪漫主义),特点:奠基性,开创性。 2)1928-1937年,开始的标志是革命文学运动的开始。创造社、太阳社于1928年正式发起革命文学运动,革命文学标志现代文学从艺术形式到思想内容的深刻变化。重要内容:(1)左翼革命文学的发展,集中出现了一批革命文学的作家作品,左联五烈士、东北作家群、蒋光慈、叶紫、鲁迅后期、茅盾前期的创作,都看作左翼时间的创作。(2)左翼之外,风格独立、卓有特色的艺术大家有:巴金、老舍、沈从文、曹禺等。特点:从思想到艺术都进入成熟阶段,整个文学创作呈现繁荣、复杂、多元的格局。 3)1938-1949年,开端标志:抗战爆发进一步深化的阶段。特点:(1)抗战爆发,形成全国规模的抗战文艺运动,使现代文学又出现一次深刻的变化,抗日救亡成为压倒一切的主题,现代文学密切配合社会发展。(2)由于政治变化,出现国统区、解放区。解放区与国统区已经是不同的社会制度,解放区已经是不同于国统区的“新天地”,局面更复杂,流派更多。关键字:抗战文艺运动、国统区、解放区。(内在联系我没有写,再听录音) 4、以郁达夫、萧红、沈从文、孙犁等人为例,论述分析现代作家在追求小说的散文化和诗化方面有哪些共同的特色和个性的差异? 几个人的小说的共同点:不注重情节的连贯,不注重故事的完整,情节淡化。不同点:‘郁’以情绪的流动结构作品,感情的放纵,听任感情的宣泄,抒情方式不讲究节制,不注意分寸,是非常外在的,不含蓄的。如《沉论》;从郁到孙,抒情表现在小说这种文体上,有一重要特点,即小说的散文化,故事性不强,不以情节取胜,而重在抒情。‘萧’主要是着力描写散点的透视的,是零星的感受,有奔放的一面,也有内在的一面,处于前二者之间,如《小城三月》;‘沈’精心构造了一个田园牧歌、诗一样的王国,在结构上大幅度跳跃,善于采用虽断若续的表现方法;到孙梨的笔下,小说的散体化与诗化已经进步了许多,达到了一种融合,一种更高的意境,进一步开拓了小说文体的空间,使其更宽阔,更自由,融叙述、抒情、议论为一体,结构灵活,讲究节制的美,讲究分寸,如《荷花淀》。 5、简单叙述丁玲和张爱玲的小说各自在哪些方面达到了对时代社会的深刻揭示? 二人都以思想深度见长。但深度的视角不同。‘丁’对社会问题分析(包含阶级)表现思想的深度大胆。‘张’对人性的分析显示出其深度,来源于对生活痛惜的体验。她们都擅长于对人物内心深处的描写,擅于把人性放在心里深处来表现。丁玲表现的是农村中的阶段关系,写的是农民与土地的关系,农民夺取土地和长久拥有土地之间的问题,农民自我阶级间的斗争,丁玲就是在后一个问题上看得最深刻最准确,显示了独立而深刻的思考,达到了一个很

中国现代文学史整理(1)

中国现代文学史整理 30年代文学(革命文学) 一一、、3300年年代代文文学学思思潮潮((人人文文主主义义文文学学思思潮潮和和左左翼翼革革命命文文学学思思潮潮)) 1. 人文主义文学思潮 (1) 梁实秋的文艺思想,代表了新月派的现代雅士文学思想。他受美国白璧德主义的影 响,提出以“健康的常态的普遍的”人性为核心的理性评价的文学标准,籍古典主义的“节制”概念为其雅士美学追求。他在艺术上批评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在思想上否定个性主义,几乎是整体地否定了五四新文学运动。梁实秋的文艺思想包括: 一、人性论。(他强调把人性作为文学的唯一标准。梁实秋认为,人性是超阶级的,他的人性概念本质上是一个伦理概念。他所谓的人性是二元的,一是以想象情感为代表的;一是以理性为代表的。他主张文艺上的“合于理性的束缚”。梁实秋的人性论,是以理制欲的人性论。)二、天才论,声称“文学不是大多数人的”。 (2) 朱光潜30年代的著作《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谈美》(1932)《文艺心理学》(1936) 《变态心理学》 朱光潜的美学、文艺学思想以人文主义为核心,结合现代心理学,将现代人文主义心理学与美学思想运用于文学研究。他提倡“自由生发,自由讨论”,奉行严谨而超脱的风格,强调文学表现人生和怡情悦性的功能,维护文学的独立自足性。 2. 左翼革命文学思潮 (1)1928年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普罗文学”)兴起。。。 (2)左联:1930年3月2日,鲁迅、冯雪峰、柔石等人在上海霞飞路出席了中国左翼 作家联盟的成立大会,会上通过了蒋光慈、冯乃超等制定的左联理论纲领和行动纲领。1930年11月被吸入国际革命作家联盟,1936年初经共产国际指示解散。 (3)左联进行的文学活动: 一、 创办刊物 二、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译介和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提倡 三、 加强了与国际无产阶级文学运动的联系 四、 推动文艺大众化运动 五、 文学思想集中体现为对无产阶级现实主义、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提 倡 六、 培植了大量的文艺青年 3. 30年代重大文学论争 (1)1928年革命文学派对鲁迅、茅盾等五四作家的批判。以冯乃超为首的革命文学派对以鲁迅为首的五四作家进行批判,双方论争的焦点是五四文学是否已经死去。前者鼓吹“一切艺术都是宣传”的观念,鲁迅发表《革命时代的文学》加以反击,认为“一切文艺固是宣传,而一切宣传却并非全是文艺”。 (2)关于“文学基于普遍人性”的论争。这次论争是左联成立前后对新月派及其宣传的人性论的批评。就梁实秋提出的“文学是没有阶级的”以及天才论,左翼文学家认为这是否定无产阶级文学存在的合理;鲁迅对梁实秋的观点全面批评,认为文学只有通过人,才能表现“性”。 (3)关于“文艺自由”的论争。论争发生在胡秋原、苏汶(杜衡)和左翼作家之间,双方论争的焦点是文艺与政治的关系。自称“自由人”的胡秋原坚持文艺自由论,反对艺术宣传政治;左翼作家冯雪峰(洛扬)却批评胡是“向普罗文学运动进攻”。

2013中国当代文学专题作业4 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作业4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在现代文学史上,赵树理曾获得广泛赞誉,他的几乎所有作品都备受推崇,只有一篇小说除外。这篇小说是( A )。 A.《邪不压正》 B.《小二黑结婚》C.《田寡妇看瓜》D.《李有才板话》 2.李云龙的形象出自长篇小说( B )。 A.《英雄无语》 B.《亮剑》C.《历史的天空》D.《激情燃烧的岁月》 3. 描写了文革刚刚过去,黑子、蜜蜂、小号三个各具经历的年轻人、老车长与车匪在一节夜间行驶的列车守车上发生的一段遭遇的实验话剧是(C)等。 A.《正红旗下》B.《车站》C.《绝对信号》D.《野人》 4. 1978年12月由芒克、北岛等在北京创办的“民间刊物”是(A)。 A.《今天》B.《星星》C.《诗刊》D.《萌芽》 5.延续了孙犁优美清新的荷花淀派风情的作家是沉浸于“运河文学”的创作的(D)。 A.浩然 B.汪曾祺 C.李凖 D.刘绍棠 6.女性文学中也有诗歌作品,比较优秀的有( A )等。 A.舒婷的《致橡树》B.铁凝的《哦,香雪》C.张洁的《祖母绿》D.残雪的《山上的小屋》 7.残雪先锋创作的起点是( B )。 A.《突围表演》B.《山上的小屋》C.《思想汇报》D.《黄泥街》 8.刘震云“生活流”小说的代表作是( D )。 A.《太阳出世》 B.《烦恼人生》C.《不谈爱情》D.《一地鸡毛》 9.奠定金庸武侠小说大宗师地位的小说是( D )。 A.《倚天屠龙记》B.《天龙八部》C.《书剑恩仇录》D.《射雕英雄传》 10.潦倒的钱夫人去台北参加窦夫人的盛宴华筵。宴终席散,昔日的风云人物只能站在窦夫人的院子中可怜兮兮地等着窦夫人的小轿车折返回来送自己。这个内容出自小说( A ) A.《游园惊梦》B.《永远的尹雪艳》C.《思旧赋》D.《金大班的最后一夜》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孙犁以描绘青年妇女的优美形象而著称,其中,主要有( ABD )等。 A.小满儿 B.双眉C.范灵芝 D.妞儿 2.《三家巷》围绕着周炳的成长,作家再现的重大历史事件主要有(ABD )等。A.沙基惨案B.省港大罢工C.南昌起义D.广州起义 3.《茶馆》所描写的“三个时代”是(ABD)。 A.从戊戌政变失败后清政府的腐朽黑暗B.袁世凯死后的军阀混战

《中国现代文学史》必读作品

《中国现代文学史》必读作品 注:作品后带有*号的为精读篇目,要求写读书笔记。 一、小说 1、鲁迅: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 2、茅盾:《子夜》*、《腐蚀》、《春蚕》、《林家铺子》、 3、巴金:《激流三部曲》、《第四病室》、《寒夜》*(《家》*) 4、老舍:《骆驼祥子》*、《四世同堂》 5、叶圣陶:《倪焕之》、《潘先生在难中》* 6、郁达夫:《沉沦》、《薄奠》、《春风沉醉的晚上》、《迟桂花》(《沉沦》*) 7、沈从文:《边城》* 8、钱钟书:《围城》* 9、张天翼:《华威先生》*、《包氏父子》 10、赵树理:《小二黑结婚》* 11、沙汀:《淘金记》、《在其香居茶馆里》* 12、艾芜:《山峡中》* 13、萧红:《生死场》 14、庐隐:《海滨故人》 15、许地山:《缀网劳蛛》 16、丁玲:《莎菲女士的日记》、《我在霞村的时候》、《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17、柔石:《二月》、《为奴隶的母亲》 18、李劼人:《死水微澜》、《暴风雨前》、《大波》 二、诗歌 1、胡适:诗集《尝试集》 2、郭沫若:诗集《女神》(《凤凰涅磐》、《天狗》) 3、冰心:诗集《繁星》、《春水》 4、冯至:诗集《昨日之歌》、《十四行集》 5、徐自摩:诗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再别康桥》*、《沙 扬娜拉》)

6、闻一多:诗集《红烛》、《死水》(《忆菊》、《发现》、《死水》*) 7、李金发:诗集《微雨》(《弃妇》*) 8、戴望舒:诗集《戴望舒诗集》(《雨巷》*) 9、艾青:诗集《大堰河》、《北方》、《旷野》、《归来的歌》,长诗《向太阳》、 《火把》(《大堰河──我的保姆》*、《乞丐》、《手推车》、《北方》) 10、臧克家:诗集《烙印》、《罪恶的黑手》、《泥土的歌》(《老马》*) 11、何其芳等:《汉园集》 12、田间:《给战斗者》 13、穆旦等九叶诗人:《九叶集》 三、散文 1、鲁迅:《鲁迅散文全集》、《鲁迅杂文全集》(《野草》) 2、朱自清:《背影》*、《荷塘月色》*、《绿》、《儿女》、《给亡妇》 3、冰心:《寄小读者》、《往事》、《笑》 4、周作人:《自己的园地》、《雨天的书》(《故乡的野菜》、《喝茶》、《苦雨》*、《乌蓬船》*、《北京的茶食》) 5、梁实秋:《雅舍小品》(《雅舍?代序》*、《男人》*、《女人》、《中年》) 6、林语堂:《生活的艺术》(《祝土匪》、《讨狗檄文》、《中国人之聪明》、《我的 戒烟》、《秋天的况味》*) 7、郁达夫:《归航》、《还乡记》、《还乡后记》、《钓台的春昼》、《故都的秋》 四、戏剧 1、郭沫若:《屈原》* 2、曹禺:《雷雨》*、《北京人》 3、夏衍:《上海屋檐下》*、《法西斯细菌》 4、田汉:《名优之死》 5、贺敬之等执笔:《白毛女》

《中国现代文学史》汇总

《中国现代文学史》概要 (这里是详细讲稿,突出重点,内容精当,有完整练习和全部答案,后有模拟题) 第一章1917~1949年的文学运动和文学思潮 学习本章的目的与要求 本章综述了1917年文学革命开始至1949年9月30日止的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状况,对三个时期现代文学的流变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描述。通过本章的学习,应对现代文学发展概况有基本的了解。对每个阶段重要的文学现象、文学论争、文学流派及思潮状况要重点掌握。第一节文学革命的兴起(1917~1920) 文学革命开始于1917年。它是晚清文学改良运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晚清文学革命的主要内容:梁启超、黄遵宪等人发起的诗界革命;梁启超倡导的小说界革命、文界革命,裘廷梁等的白话文运动。 文学革命的发生历背景及其过程。1915年9月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创刊,标志着新文化运动开始。《新青年》反对旧思想旧道德、提倡新思想新道德,思想启蒙运动如火如茶展开。1917年1月,胡适《文学改良刍议》发表,2月陈独秀《文学革命论》发表,文学革命由此兴起。钱玄同、刘半农纷起响应,周作人《人的文学》、《平民文学》确立文学革命的方向,鲁迅《狂人日记》发表,震惊文坛。 胡适在《文学改良刍议》中提出了“八事”主张,以进化论的眼光断定白话文学为中国文学之正宗,并旗帜鲜明地反对拟古主义和摹仿主义创作风气。胡适在《建设的文学革命论》中提出“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为建设新文学的宗旨。胡适的《尝试集》是第一部白话新诗集。他的《终身大事》是最早的白话戏剧。 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提出文学革命的“三大主义”,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提出文学改革主张。他的态度比胡适更为坚决。在《本志罪案之答辩书》中,他表明了鲜明的政治及文学立场。 周作人1918年发表了《人的文学》,反对封建的非人的文学。他的《平民文学》则强调了新文学应以表现普通人的真挚的思想情感为主,标志着人生派文学的发端。 1917~1920年文学革命时期的文学思潮,以现实主义为主潮,浪漫主义也有所发展,代表人物是郭沫若,现代主义掺杂其中。 “五四”时期的封建复古主义思潮的代表人物是林纾(琴南)。1919年,他发表《致蔡鹤卿书》,攻击新文化运动,又发表小说《荆生》,《妖梦》影射和攻击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蔡元培在《答林君琴南函》中提出了著名的“思想自由原则”和“兼容并包主义”。 文学革命是一场彻底反封建旧文学,提倡新文学的革命,它实现了文学内容和形式的双重革新,使中国文学从禁锢束缚状态走向开放。开创了中国文学一个崭新的时代。 第二节新文学社团的涌现和多元的文学新思潮 1921年以后,文学革命篷勃发展,社团和报刊大量涌现。 1912年文学研究会成立,是文学革命后出现的第一个新文学社团,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社团,其主要文学主张是积极提倡“为人生”的文学和现实主义文学的创作,对新文学产生了巨大影响。 1921年创造社成立,是文学革命中出现的最大的浪漫主义社团。在文艺思想上倾向于浪漫主义,提倡文学无目的论,反对文学的功利主义。1925年后,创造社转向提倡革命文学。1923年成立的新月社也是一个浪漫主义的社团。1926年,徐志摩、闻一多在《晨报副刊·诗镌》上提倡新格律诗,提出“三美”主张,后被称为新月诗派,他们使中国新诗走上了较为严谨的发展道路。1928年以后的新月派提出“健康”与“尊严”的原则,与左翼文学发生论争。 语丝社成立于1924年,主要成员有鲁迅、周作人、林语堂等,致力于现代白话散文的创作。

中国现代文学专题形成性考核册答案2010秋

电大《中国现代文学专题》平时作业一及答案 1.发表于1917年1月《新青年》的《文学改良刍议》,其作者是(C)。 A.鲁迅B.陈独秀C.胡适D.李大钊 2.体力劳动和人生磨难没有摧垮她,关于地狱之有无,是否会在死后被两个男人用大锯锯开,以及作为再嫁的寡妇是否有资格参加祭祖祝福,才是她的精神支柱。这个人物是(D)。 A.阿Q B.孔乙己C.闰土D.祥林嫂 3.1919年初,北京大学傅斯年?罗家伦等学生创立了(B)。 A.青年杂志社B.新潮社C.文学研究会D.创造社 4.诗界第一位发难者就是被称为“中国新诗的第一人”的(B)。 A.郭沫若B.胡适C.刘半农D.鲁迅 5.在众多小诗的作者中,最重要的诗人是深受泰戈尔《飞鸟集》影响的(D)。 A.汪静之B.胡适C.朱自清D.冰心 6.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本散文诗集,并开“独语体”散文之先河的是(C)。 A.《呐喊》B.《朝花夕拾》C.《野草》D.《坟》 7.与冰心同为“小诗运动”重要诗人的是(B)。 A.汪静之B.宗白华C.徐志摩D.郭沫若 8.1929年11月,率先提出无产阶级戏剧口号的是沈端先、郑伯奇等人发起成立的(A)。 A.上海戏剧协社B.民众戏剧社C.上海艺术剧社D.南国社 9.1923年,丁西林因独幕剧《一只马蜂》而一举成名,而他早期话剧的代表作则是创作于1925年的(C)。 A.《酒后》B.《亲爱的丈夫》C.《压迫》D.《北京的空气》 10.标志着夏衍的话剧创作成熟的代表作是(D)。 A.《赛金花》B.《法西斯细菌》C.《秋瑾传》D.《上海屋檐下》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1.晚清四大谴责小说是《孽海花》和(ABC)。 A.《官场现形记》B.《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C.《老残游记》D.《新中国未来记》 12.《新潮》的小说作者主要有汪敬熙、罗家伦、欧阳予倩和(BCD)等。 A.郁达夫B.俞平伯C.杨振声D.叶绍钧 13.以鲁迅为领路人的乡土文学作家群,主要有王鲁彦、许钦文(ABC)等。 A.彭家煌B.许杰C.蹇先艾D.茅盾

中国现代文学史笔记

第一章绪论: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历史发展进程及本质特征 中国现代文学是指1919年“五四”运动前后为开端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一时期的文学。 它包括在此期间发生的文学运动、文学争论、文艺思潮和在此期间出现的文学社团、文学流派以及所有不同类型作家的创作。 这30年的文学史,在中国几千年的文学史长河中是极为短暂的一瞬,但它的意义却不是能用时间来衡量的。它是整个中国文学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一个巨大转折点,显示出新文化与传统文化的深深“断裂”体现出中外文化的猛烈“碰撞”。 中国现代文学所具有这种纵横交叉、承前启后的历史特质,是中国以往任何一段文学史难以相比的。 中国现代文学的主要内容体现于它大致经历的三个发展时期,即“三个十年”。 第一个十年(1917—1927),通常又叫“五四”时期的文学,因为“五四”文学革命是这一阶段的重要内容。 它是现代文学开拓与奠基的阶段。鲁迅、郭沫若等一批现代文学的奠基人及其现代文学奠基作家,文学研究会和创造社等最初一批重要的社团流派,都出现在这一阶段。 这个时期最重要的事情是中国新文学的序幕正式拉开,即五四文学革命的兴起。 1917年初,胡适、陈独秀分别在《新青年》上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和《文学革命论》,标志着文学革命运动的正式兴起。 钱玄同、刘半农、周作人、鲁迅、李大钊等人积极响应文学革命的主张,推进文学革命的发展。 “十月革命”的炮声、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五四”运动的爆发,把文学革命运动迅猛推向了高潮。 与此同时,以鲁迅、郭沫若为代表创作的新文学作品,显示了文学革命的实绩,表明了新文学的实质性进展。 小说方面,有鲁迅划时代的《狂人日记》。 诗歌方面,出现了胡适、郭沫若的诗集《女神》,开创了自由体白话新诗的一代诗风。 话剧方面则有胡适、洪深、田汉、欧阳予倩等人创作的白话剧本,在中国首先尝试了话剧这一新文学样式。 1921年以后,随着新文学理论和创作的深入发展,出现了大量的文学刊物,涌现出众多的新文学社团。 其中重要的有:文学研究会、创造社等,标志着从作家个体转向群体创作,并有自身鲜明的文学理论,进一步奠定了文学主张这方面深刻的影响。 第二个十年(1928—1937),通常又叫左翼时期的文学,因为左翼文学在这一时期迅速发展、高潮,并成为文学发展的主潮。 它是现代文学的发展、成熟的阶段。 这个时期文学的特点是: 一方面左翼文学强劲的发展,将文学和社会时代的联系方面推进到了极点。革命文学的运动的出现更注重文学内容的深入和挺近。 用一句话概括: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 但是第二阶段之所以成熟,并不仅仅是革命文学的发展,而是进一步出现了多种风格、作家流派的作家作品。特别重要的有巴金、老舍、沈从文、曹禺等。 同时也促进了文学现代主义上的探索,特别是现代主义诗歌、小说。 此外还出现了京派和海派这样的文学派别。 第三个十年(1938—1949),这一阶段的重要特点是民族斗争与阶级斗争对文学发展的作用和影响,显示了文学和时代更加密切的联系。 通常叫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时期的文学。 由于抗战的发生,出现了全国范围的文艺抗战运动。从39年到42年属于抗战前期的文艺发展,出现了大批的积极宣传民族意志、鼓动抗日救国的文学作品。这个阶段显示了一种不同的文化——中国现代文学显示了与时代相辅相成同时发展的特点,表明文学始终是为社会服务的。 这个时期比较突出的成就是以郭沫若为代表的历史剧的成熟。其中,以郭沫若的《屈原》、《虎符》等历史剧最为成功,影响最大。 42年以后根据特定的社会政治形势的变化分为两个地区的文学:解放区和国统区两大区域。 在解放区,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提出了一条较为完整的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方针,涌现出了赵树理、孙犁、丁玲、周立波以及《白毛女》、《王贵与李香香》等一大批具有比较典型的民族风格、民族气派的作家和作品。 在国统区,主要围绕反压迫、争民主的民主革命运用,出现了大量讽刺性、揭露性的作品,如茅盾的《腐蚀》,巴金的《寒夜》,钱钟书的《围城》等等。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体裁,全面而深刻地暴露和批判了国统区的黑暗现实。 纵观中国现代文学30年,无论是它自身的演变,还是它和时代社会的关系,都可以看出,它是随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历史的发展而发展的,是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相辅相成的。 同时,它又具有相对独立的鲜明特性。在30年的文学发展中,出现了多样的创作方法。 二、中国现代文学的本质特征 1、现代文学与传统文学的冲突与传承 一方面反叛传统旧文学,在艺术形式上是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但另一方面对传统的反叛往往是创造与更新的重要手段,而对传统精神的批判继承则是继往开来的重要规律。 因此,中国现代文学的出现体现了现代新文学、新文化与传统旧文学、旧文化的根本冲突和根本转折,也体现了两者之间的相互联系,新文学、新文化与旧文学、旧文化是在联系中更新发展的。 2、五四时期外国文学在中国的译介、传播和影响,对中国现代新文学的诞生和发展,毫无疑问地起到了重要作用。中国现代文学是在充分吸收外来各国文学与文化的情况下发展起来的。 3、伴随始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时代历史所赋予中国现代文学的特殊使命,使之出现了一大批世纪性的大家与名作,并在整体上形成了自己的特有风格。 中国现代文学在整体上形成了自己的根本特质:这就是责任感、使命感以及对艺术境界不懈追寻。 第二章五四文学革命发生的意义及新文学初期创作 一、五四文学革命的发生 五四文学革命开始于1917年。它是晚清文学改良运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是适应以思想革命为主要内容的新文化运动而发生的。 以《新青年》编者陈独秀为代表的一批深受西方近代思潮影响、有志于社会改革的知识分子,起而奔走呼号,发起和倡导了新文化运动,文学革命作为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随之兴起。 1917年1月,《新青年》发表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提出了文学改良的“八事”,为倡导文学革命的第一篇理论文章。 2月,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正式举起文学革命的大旗。 钱玄同提出小说、戏剧为文学正宗的主张,改变旧文学轻视小说戏剧的传统观念;周作人发表《人的文学》、《平民文学》、《新文学的要求》等一系列文章,反映了他的“人的文学”等主张;介绍、翻译外国文学也是文学革命的重要内容,是当时作家文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1918年5月《新青年》出版“易卜生专号”,刊登了《娜拉》、《国民公敌》等剧本,产生很大影响。

中国现代文学史模拟考试和答案

中国现代文学史模拟考试和答案 1 / 13

————————————————————————————————作者:————————————————————————————————日期: 2 / 13

1、1918年5月,鲁迅发表的第一篇白话短篇小说是()。 [A]《怀旧》[B]《狂人日记》 [C]《阿Q正传》[D]《孔乙己》 2、郭沫若在文学上取得巨大成就的两个领域是历史剧和()。 [A] 诗歌[B]小说[C]散文[D]甲骨文 3、《潘先生在难中》的作者是()。 [A]叶圣陶[B]冰心 [C]王鲁彦[D]彭家煌 4、郁达夫的小说通过对精神困境的自述,塑造了现代文学史上一系列()的形象。 [A]“多余人”[B]“彷徨者”[C]“精神者”[D]“零余者” 5、下列丁玲的小说中,不具备左翼文学特征的是()。 [A]《一九三零年春上海》[B]《莎菲女士的日记》 [C] 《水》[D]《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6、1922年,“湖畔”四诗人汪静之、冯雪峰、潘漠华、应修人出版的诗歌合集是()。 [A] 《蕙的风》[B] 《春的歌集》[C]《湖畔》[D]《女神》 7、以《晨报》记者身份赴苏考察,从而创作了《饿乡纪程》、《赤都心史》两部散文集的是()。 [A]萧乾[B]冯雪峰 [C] 陈独秀[D]瞿秋白 8、1930年3月2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简称“左联”)成立于()。 [A]上海[B]北京 [C]广州[D]香港 9、改革老牌的《小说月报》,使其由“鸳鸯蝴蝶派”的大本营转化为新文学的重要阵地的是()。 [A]陈独秀[B]鲁迅 [C]赵家璧[D] 茅盾 10、下列不属于老舍创作的长篇小说的是()。 [A] 《老张的哲学》[B] 《四世同堂》 [C] 《二马》[D]《断魂枪》 11、执着的“想造希腊小庙”,“这神庙供奉的是‘人性’”的作家是()。 [A]老舍[B] 沈从文 [C]巴金[D]茅盾 12、下列不属于“新感觉派”作家的是()。 [A] 曾虚白[B]穆时英 [C]施蛰存[D]刘呐鸥 13、樊家树、沈凤喜是张恨水的作品()中的主要人物。 [A]《金粉世家》[B]《啼笑因缘》 1 / 13

2013中国当代文学专题作业1形成性考核册答案_图文

作业1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 在描写轻松欢快的农村新生活的情调的小说中,赵树理的作品是(C A.《村歌》 B.《禾场上》 C.《登记》 D.《耕耘机》 2.《创业史》中“中间人物”的代表是( B 。 A.“糊涂涂” B.梁三老汉 C.“亭面糊” D.陈先晋 3.“十七年时期”描写农村合作化运动的主要作品有周立波的( D等。 A.《三里湾》 B.《铁木前传》 C.《艳阳天》 D.《山乡巨变》 4.《三里湾》中走社会主义集体化道路的代表是( C 。 A.刘雨生

B.梁生宝 C.王金生 D.李月辉 5.“奇袭奶头山”、“智取威虎山”等情节出自作品(A。 A.《林海雪原》 B.《红旗谱》 C.《皖南事变》 D.《三家巷》 6.以农民朱老忠、严志和两家三代人与地主冯兰池、冯贵堂父子斗争故事为线索的小说是(D。 A.《林海雪原》 B.《三家巷》 C.《皖南事变》 D.《红旗谱》 7.90年代以后,重写革命历史的作品主要有邓一光的( A 等。 A.《我是太阳》 B.《激情燃烧的岁月》 C.《历史的天空》 D.《亮剑》

8老舍以其对旧时代底层市民的人文关怀、创新的戏剧结构和精湛的舞台语言取得巨大成功的作品是(C等。 A.《考验》 B.《关汉卿》 C.《茶馆》 D.《龙须沟》 9.第一批八个“革命样板戏”中的交响音乐是( C 。 A.《白毛女》 B.《红色娘子军》 C.《沙家浜》 D.《智取威虎山》 10. 《暗恋桃花源》的作者是(B。 A.孟京辉 B.赖声川 C.高行健 D.何冀平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以当时农村合作化运动为题材的长篇小说,除赵树理的《三里湾》、孙犁的《铁木前传》外,还有周立波、柳青、浩然的(ABD 等。

自考《中国现代文学史》复习资料大全

第一章1917-1949年的文学运动和文学思潮 1 双簧戏:1、1918年钱玄同和刘半农的双簧戏,正式拉开了这场“文学革命”、“封建复古主义”思潮斗争的序幕。2、钱玄同把社会上的各种反对意见归纳起来,化名“王敬轩”写给《新青年》编者一封信,再由刘半农写答信王敬轩的信予以批驳,两信同时发表名为《文学革命之反响》,借以扩大文学革命的影响。 2 文学研究会:被称为“为人生”的现实主义文学流派1921年成立于北京,是文学革命后出现的第一个新文学社团。代表作家:周作人、茅盾、叶圣陶、许地山、朱自青、冰心等。重要刊物:《小说月报》、《文学旬刊》理论主张:积极提倡“为人生”的文学主张和现实主义文学思想。主要贡献:它承接了“五四”文学革命的现实主义传统,使之发展成为在中国现代文学史占主流地位的文学思潮。 3 创造社:1921年在日本东京成立,发起人有郭沫若、郁达夫、成仿吾等。主要刊物:《创造季刊》《创造周刊》《创造日》。理论主张:尊自我,重主观,强调艺术是自我表现、内心自然流露;强调文学的本质是感情;强调灵感在创作中的作用。主要表现为浪漫主义特征。 4 新月社:1923年成立,主要成员有胡适、徐志摩、闻一多等,都是欧美留学生。重要刊物:《晨报副刊》《诗镌》《新月》(后期)闻一多发表《诗的格律》的理论文章,提出诗歌的“三美”主张,即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以闻一多、徐志摩为首的新格律诗的创作,称为“新月诗派”。 5 语丝社:成立于1924年,以创办《语丝》周刊而得名。主要成员有鲁迅、周作人、钱玄同、林语堂等。文艺思想接近于文学研究会。《语丝》多发表杂文、小品、随笔,形成生动、泼辣、幽默的语丝文体,对中国现代散文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鲁迅说《语丝》的基本特色是“任意而谈,无所顾忌”。 6 简述文学革命的成就和意义:文学革命批评了“文以载道”、“代圣贤立言”的旧文学观念,宣传了现实主义文学思想。新文学浸透了民主主义、人道主义、个性主义等近代思想。新文学引进了话剧等新的文学体裁,进行了新诗的创建和小说形式的个性,以白话代替文言。文学革命使中国文学从束缚状态走向自由开放,开始向现代化迈进。 7 现实主义文学思潮的特征:鲁迅的小说集《呐喊》、《彷徨》奠定了新文学的现实主义基础。现代最早、成员最广的新文学社团文学研究会,其文学思想基本倾向是现实主义。理论上对文坛发生了重要影响;创作方面,创作了许多现实主义小说,有反映社会问题的“问题小说”和反映现实人生的“乡土文学”。除文学研究会外,当时影响较大的语丝社,基本倾向也是现实主义。欧美现实主义作家及其代表作品,在这时期得到大量翻译。 8 浪漫主义文学思潮的特征:异军突起的创作社,拥有一批创作力旺盛的作家,主干人物有郭沫若、郁达夫等。在创作方面有郭沫若的浪漫主义诗歌集《女神》、郁达夫的《沉沦》。当时最重要的新诗流派之一的新月诗派,就诗歌的主要倾向而言,是浪漫主义的。徐志摩《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欧美重要的浪漫主义作家及其代表作品,这时期也被大量翻译。 9 现代主义文学思潮的特征:中国作家的大多数,选择和接受的主要是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但又常吸收现代主义的某些因素于其创作中。象征诗人首推李金发,象征诗的特点:朦胧、含蓄、暗示。无产阶级文学:倡导无产阶级革命文

(完整word版)中国现代文学史汇总

中国现代文学史 填空题:1.1917年1月和2月,《新青年》杂志分别发表了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和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标志着文学革命的开始。 2.凌吉士是由作家丁玲创立的小说《莎菲女士的日记》的人物形象。华威先生是张天翼《华威先生》的人物形象。(2人均为左联作家)戴望舒《雨巷》(成名作),《望舒草》(作品集)。 3.文学革命后出现的第一个新闻学社团是1921年成立于北京的文学研究会,发起人有周作人、朱希祖、蒋百里、郑振铎等12人。 4.创造社于1921年7月在日本东京成立,最初的成员郭沫若、张资本、郁达夫和成仿吾等人。 5.左联于1930年在上海成立,事先,冯乃超、沈端先(夏衍)、冯雪峰与鲁迅商谈,共同开过以“清算过去和确立目前文学运动底任务”统一了思想,后来,鲁迅在成立大会上作了《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的演讲。 6.鲁迅思想:个性主义“图强”精神--“掊物质而张灵明,任个人而排众数”(受尼采思想影响);后期,受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影响。 7.“乡土文学派”是在鲁迅的影响下成立的一个小说流派。 8..1921年出版的短篇小说集《沉沦》(郁达夫)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出版的第一步短篇小说集。 9.现代白话小说的开山之作是一九一八年五月鲁迅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的《狂人日记》,此后,《呐喊》和《彷徨》两个小说集的出版现实了现代短篇小说创作的最高成就。 10.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垦新诗处女地的是胡适,1920年他出版了新诗集《尝试集》但真意义上的第一本新诗集要算是郭沫若于1921年出版的《女神》。 11.(茅盾)沈雁冰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是《蚀》,原稿笔名为矛盾,后由叶圣陶改为茅盾,该著作包括三个系列中篇,分别是幻灭、动摇、追求。 12.茅盾的小说处女作是《蚀》,其是有三个系列中篇幻灭、动摇、追求所构成的,他最著名的两个短篇散文是《风景谈》《白杨礼赞》。{链接:爱情三部曲是《雾》,《雨》,《电》巴金;激流三部曲是《家》,《春》,《秋》巴金} 13.80年代寻根小说代表人物有韩少功《爸爸爸》,贾平凹,王安忆《小鲍庄》,阿城《棋王》等人。 14.七月诗派:以胡风主编的《七月》和《希望》等刊物为主要阵地的一个现实主义抒情诗派,主张发扬“主观战斗精神”。 15.叶圣陶《潘先生在难中》,描绘了的潘先生是一个带有浓厚小市民气味的卑锁形象,他苟且侥幸,表里不一。 16. 30年代戏剧曹禺《雷雨》,《日出》均为现实主义。40年代钱钟书《围城》现代杰出的讽刺小说≈《儒林外史》;张爱玲主要作品有最具代表性的小说作品《金锁记》(可以称之为“女性情欲的研究”)和小说《传奇》与散文《流言》,有着现代都市小说特征。 17.红色经典:写解放战争的《红日》,《红岩》;写农民(中国农民历史命运和生活道路的长篇小说)的《红旗谱》,《创业史》(梁三老汉,梁生宝)柳青;写(民主革命时期)青年知识分子的《青春之歌》。简称“三红”一创一歌。 17.建国后,对《武训传》,《红楼梦》,胡风有批判。 18.莫言的抗日故事《红高粱》主人公人物形象自尊自信坚韧不拔与表现中华民族血性性格。 名词解释:

中国现代文学试题

系别: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1-----------------------装--订--线-------------------------━━━━━━━━━━━━━━━━━━━━━━━━━━━━━━━━━━━━━━━━━━━━━━━━━━━━━━━━━━━ 中国现代文学(第一学期)试题(五) 一、填空(20分) 1.1917年《新青年》发表了胡适的________和陈独秀的________掀起了文学革命运动2.《彷徨》收集作品从________到1925年12月,共收小说________篇 3.冰心的小说________中的人物是颖石 4.《惨雾》的作者是________ 5.许地山早期出版的小说集是________充满着宗教色彩 6.《海滨故人》是________的代表作 7.郁达夫的小说集《沉沦》包括《沉沦》________和________三个短篇 8.闻一多出版的诗集________和________分别出版于1923年和1928年 9.我国最早的话剧团体是1907年由留日学生组成的________社 10.周作人在继承明代公安派及其以后的名士派性灵小品的基础上又借鉴了外国散文,“漂亮”和“缜密”的写法,形成了作品的________风格,________的特色11.《子夜》中的地主阶级形象有吴老太爷,________和________等人 12.“如残叶溅血在我们脚下,生命便是死神唇边上的笑”是李金发的________ 一诗中的名句 13.《风波》是鲁迅小说集________中的一篇,《孤独者》中主人公________ 二、单选(10分) 1.《太上政府》的作者________ A.陈独秀B.李大钊C.周作人D.鲁迅2.《冲击期化石》的作者________ A.郑伯奇B.成仿吾C.张资平D.张恨水3.“自由人”是指________ A.胡秋原B.苏汶C.陈西滢D.梁实秋4.下列成员中,属于湖畔诗社的成员有________ A.冯至B.潘漠华C.徐志摩D.刘大白5.黄大傻是哪部剧作的主人公________ A.《咖啡店的一夜》B.《泼妇》C.《获虎之夜》D.《压迫》6.“颖铭,颖石”是哪部小说的主人公________ A.《超人》B.《去国》C.《斯人独憔悴》D.《悟》 7.王统照的作品有________ A.《湖畔儿语》B.《海滨故人》C.《斯人独憔悴》D.《缀网劳蛛》 系别: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