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化学第四版答案印永嘉

物理化学第四版答案印永嘉
物理化学第四版答案印永嘉

物理化学第四版答案印永嘉【篇一:2、《物理化学》教学大纲(化学专业)】

xt>一、课程基本信息

(一)课程中文名称:物理化学(二)课程英文名称:physical chemistry (三)课程代码:15030100 15030101 (四)课程属性

及模块:专业必修课(五)授课学院:理学院(六)开课学院:理

学院(七)教材及参考书目

教材:

《物理化学》(第五版)上册,傅献彩,沈文霞等编,高等教育出

版社,2005年《物理化学》(第五版)下册,傅献彩,沈文霞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参考书:

《物理化学核心教程》(第二版),沈文霞编,科学出版社,2009

年《物理化学》,万洪文,詹正坤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物理化学简明教程》(第四版),印永嘉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物理化学学习指导》,孙德坤沈文霞等编,高等教育出

版社,2009年《物理化学核心教程学习指导》,沈文霞等编,科学

出版社,2009年《化学热力学基础》,李大珍编,北京师范大学出

版社,1982年《物理化学》,朱文涛编,清华大学出版社,1995

《物理化学教程》(修订版),姚允斌,朱志昂编,湖南科技出版社,1995年(八)课程定位及课程简介

《物理化学》是化学及相关学科的理论基础。是化学、化工、冶金、材料等专业本科生必修的专业主干基础课之一。它是从化学现象与

物理现象的联系入手,借助数学、物理学等基础科学的理论及其提

供的实验手段,来探求化学变化中最具普遍性的基本规律的一门学科。它是先行课程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普适规律的理论

归纳和定量探讨,是后续专业知识深造和科研工作的理论基础,也

是连接化学与其它学科的桥梁。(九)课程设计基本理念

依据“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教学理念,本课程的教学目的主要是:(1)使学生在已学过的一些先行课程(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

化学、高等数学、普通物理学)的基础上,

对化学运动作理论和定量探讨。(2)使学生能系统地掌握物理化学

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加深对自然现象本质的认识;(3)使学生

学会物理化学的科学思维方法,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研究问题的能

力,培养他们获取知识并用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十)课程学分:6(物理化学i、物理化学ii各3学分)

授课时数:108(3学时/周,一学年两学期完成)学时数的具体分配:

(十一)课程教学建议

1.初步掌握热力学的研究方法特点,理解热力学的基本原理,并能运

用热力学基本原理和方法处理溶液、相平衡、化学平衡等方面的一

些基本问题。

2.了解统计热力学的初步知识。

3.理解电现象与化学现象及热力学的关系,基本掌握可逆电池热力学的基本原理和不可逆电极过程的一些情况。

4.了解动力学方法的特点,掌握化学动力学的基本内容以及浓度、温度等因素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了解反应速率理论,理解催化

作用的共同特征,初步掌握链反应、光化学反应。

5.理解表面现象和胶体分散体系的基本特性,并能运用热力学及有关理论来讨论某些性质。

(十二)课程评价建议

本课程采用平时成绩与期末考试成绩相结合的成绩评定方式。平时

成绩的评定包括学习态度、作业、课堂讨论及小组合作、期中考试

等部分,平时成绩占课程考核成绩的40%,期末考试成绩占课程考

核成绩的60%。(十三)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

本课程主要以课堂讲授(多媒体)、习题课、学生自学、教师辅导

答疑、小组讨论等教学方式进行。

二、教学内容及安排

第一章绪论 1学时基本要求:

了解物理化学的内容、任务,研究方法和特点,了解物理化学的发

展简史,了解物理化学的学习方法。重点:

物理化学的研究内容及方法;学习物理化学的目的和方法难点:

物理化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内容:

1.1 物理化学的建立与发展 1.2 物理化学的目的和内容 1.3物理化学

的研究方法 1.4 物理化学课程的学习方法第二章热力学第一定律

13学时基本要求:

初步了解热力学方法的特点,正确理解几个热力学基本概念,掌握

状态函数的意义及其全微分性质。掌握热力学第一定律并能运用于

物理化学过程。熟练理想气体在等温、等容、等压和绝热过程中的△u、△h、q、w计算。

重点:

内能、焓、可逆过程、最大体积功等一些重要概念的理解和应用;内能、热、功的区别与联系。难点:

理想气体在等温、等容、等压和绝热过程中△u、△h、q、w的熟练计算。主要内容:

2.1 热力学概论

热力学的基本内容,热力学的方法和局限性

2.3 热力学的一些基本概念

系统与环境,系统的性质,热力学平衡态,状态函数,状态方程,过程与途径,热与功

2.4 热力学第一定律 2.5 准静态过程与可逆过程

功与过程,准静态过程,可逆过程。

2.6 焓 2.7 热容

2.8 热力学第一定律对理想气体的应用

理想气体的内能和焓,理想气体的cp与cv的关系,理想气体的绝热过程。

2.9 carnot循环

carnot循环,热机效率,冷冻系数。

2.10 实际气体的内能和焓

2.11 热化学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反应进度,热化学方程,标准摩尔焓变。

2.12 hess定律 2.13 几种热效应

化合物的生成焓,燃烧热,由键焓估算生成焓,离子生成焓等。

2.14 反应焓变与温度的关系——kirchhoff定律 2.15 绝热反应——非等温反应第三章热力学第二定律 10学时

基本要求:

3.1 自发过程的共同特征——不可逆性 3.2 热力学第二定律 3.3 卡诺定理 3.4 熵的概念

3.5 clausius不等式与熵增加原理 3.7 熵变的计算

等温过程熵的变化值,非等温过程熵的变化值。

3.9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本质和熵的统计意义 3.10 helmholtz自由能和gibbs自由能 3.11 变化的方向与平衡条件 3.12 ?g的计算

物理过程的?g,化学过程的?g

3.13 几个热力学函数之间的关系

基本公式,特性函数,maxwell关系及其应用, gibb自由能与温度、压力的关系。

3.14 热力学第三定律与规定熵

第四章多组分系统热力学及其在溶液中的应用 6学时基本要求:

熟悉多组分系统组成的表示法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理解偏摩尔量

和化学势的定义;理解理想溶液、稀溶液与实际溶液三者的区别和

联系,加深对拉乌尔定律、亨利定律的理解并

【篇二:化学专业本科基本课程】

学化学》

《有机化学》(上、下)

《仪器分析》

《物理化学》(上、下)

化学专业本科基本课程

一、专业必修:

无机化学及无机化学实验,有机化学及有机化学实验,物理化学及

物理化学实验,分析化学及分析化学实验,仪器分析化学及其实验,结构化学,化工基础及化工基础实验

二、专业限选:

高分子物理与化学,生物化学,胶体化学,固体化学,计算化学,

应用电化学,生化分析,纳米材料等

三、公共必修:

微积分(不同学校要求不同,还有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大学数学

微积分),计算机文化基础,计算机技术基础(c语言),大学英语

【篇三:物理化学】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基础课、专业基础课考试大纲

科目代码、名称: 801物理化学

专业类别:

适用专业: □√学术型□专业学位化学、化工、药学、生环类等各专

物理化学天津大学第四版答案

物理化学天津大学第四版答案 【篇一:5.天津大学《物理化学》第四版_习题及解答】ass=txt>目录 第一章气体的pvt性 质 ....................................................................................................... (2) 第二章热力学第一定 律 ....................................................................................................... . (6) 第三章热力学第二定 律 ....................................................................................................... .. (24) 第四章多组分系统热力 学 ....................................................................................................... . (51) 第五章化学平 衡 ....................................................................................................... .. (66) 第六章相平 衡 ....................................................................................................... (76) 第七章电化 学 ....................................................................................................... (85) 第八章量子力学基 础 ....................................................................................................... . (107) 第九章统计热力学初 步 ....................................................................................................... ...... 111 第十一章化学动力 学 ....................................................................................................... . (117) 第一章气体的pvt性质 1.1 物质的体膨胀系数 与等温压缩率的定义如下

简明物理化学第四版答案

简明物理化学第四版答案 【篇一:网《物理化学简明教程》第四版相关练习题及 答案】 txt>一、判断题: 1.只有在比表面很大时才能明显地看到表面现象,所以系统表面增大是表面张力产生的原因。 2.对大多数系统来讲,当温度升高时,表面张力下降。 3.比表面吉布斯函数是指恒温、恒压下,当组成不变时可逆地增大单位表面积时,系统所增加的吉布斯函数,表面张力则是指表面单位长度上存在的使表面张紧的力。所以比表面吉布斯函数与表面张力是两个根本不同的概念。 4.恒温、恒压下,凡能使系统表面吉布斯函数降低的过程都是自发过程。 5.过饱和蒸气之所以可能存在,是因新生成的微小液滴具有很大的比表面吉布斯函数。 6.液体在毛细管内上升或下降决定于该液体的表面张力的大小。 7.单分子层吸附只能是化学吸附,多分子层吸附只能是物理吸附。 8.产生物理吸附的力是范德华力,作用较弱,因而吸附速度慢,不易达到平衡。 10.由于溶质在溶液的表面产生吸附,所以溶质在溶液表面的浓度大于它在溶液内部的浓度。 11.表面活性物质是指那些加人到溶液中,可以降低溶液表面张力的物质。 二、单选题: 1.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比表面自由能的物理意义是,在定温定压下,可逆地增加单位表面积引起系统吉布斯自由能的增量; (b) 表面张力的物理意义是,在相表面的切面上,垂直作用于表面上任意单位长度功线的表面紧缩力; (c) 比表面自由能与表面张力量纲相同,单位不同; 2.在液面上,某一小面积s周围表面对s有表面张力,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表面张力与液面垂直; (b) 表面张力与s的周边垂直; (c) 表面张力沿周边与表面相切;

物理化学(天津大学第四版)上册答案完整版

一章气体的pVT关系 1.1 物质的体膨胀系数与等温压缩率的定义如下 试推出理想气体的,与压力、温度的关系。 解:根据理想气体方程 1.2 气柜内贮有121.6 kPa,27℃的氯乙烯(C2H3Cl)气体300 m3,若以每小时90 kg的流量输往使用车间,试问贮存的气体能用多少小时? 解:假设气柜内所贮存的气体可全部送往使用车间。 1.3 0℃,101.325kPa的条件常称为气体的标准状况,试求甲烷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 解:将甲烷(M w=16g/mol)看成理想气体: PV=nRT , PV =mRT/ M w 甲烷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m/V= PM w/RT =101.32516/8.314273.15(kg/m3) =0.714 kg/m3 1.4 一抽成真空的球形容器,质量为25.0000g充以4℃水之后,总质量为125.0000g。若改充以25℃,13.33 kPa的某碳氢化合物气体,则总质量为 25.0163g。试估算该气体的摩尔质量。水的密度1g·cm3计算。 解:球形容器的体积为V=(125-25)g/1 g.cm-3=100 cm3 将某碳氢化合物看成理想气体:PV=nRT , PV =mRT/ M w M w= mRT/ PV=(25.0163-25.0000)8.314300.15/(1333010010-6) M w =30.51(g/mol)

1.5 两个容积均为V 的玻璃球泡之间用细管连结,泡内密封着标准状态下的空气。若将其中的一个球加热到 100℃,另一个球则维持 0℃,忽略连接细管中气体体积,试求该容器内空气的压力。 解:由题给条件知,(1)系统物质总量恒定;(2)两球中压力维持相同。 标准状态: 因此, 1.6 0℃时氯甲烷(CH 3Cl )气体的密度ρ随压力的变化如下。试作p p -ρ 图,用外推法求氯甲烷的相对 分子质量。

天津大学《物理化学》第四版_习题及解答

天津大学《物理化学》第四版习题 及解答 目录 第一章气体的pVT性质 (2) 第二章热力学第一定律 (6) 第三章热力学第二定律 (24) 第四章多组分系统热力学 (51) 第五章化学平衡 (66) 第六章相平衡 (76) 第七章电化学 (85) 第八章量子力学基础 (107) 第九章统计热力学初步 (111) 第十一章化学动力学 (117)

第一章气体的pVT性质 1.1 物质的体膨胀系数与等温压缩率的定义如下 试推出理想气体的,与压力、温度的关系。 解:根据理想气体方程 1.5 两个容积均为V的玻璃球泡之间用细管连结,泡内密封着标准状态下的空气。若将其中的一个球加热到100 °C,另一个球则维持0 °C,忽略连接细管中气体体积,试求该容器内空气的压力。 解:由题给条件知,(1)系统物质总量恒定;(2)两球中压力维持相同。 标准状态: 因此, 1.9 如图所示,一带隔板的容器内,两侧分别有同温同压的氢气与氮气,二者均可视为理想气体。

(1)保持容器内温度恒定时抽去隔板,且隔板本身的体积可忽略不计,试求两种气体混合后的压力。 (2)隔板抽取前后,H2及N2的摩尔体积是否相同? (3)隔板抽取后,混合气体中H2及N2的分压立之比以及它们的分体积各为若干?解:(1)等温混合后 即在上述条件下混合,系统的压力认为。 (2)混合气体中某组分的摩尔体积怎样定义? (3)根据分体积的定义 对于分压 1.11 室温下一高压釜内有常压的空气,为进行实验时确保安全,采用同样温度的纯氮进行置换,步骤如下:向釜内通氮气直到4倍于空气的压力,尔后将釜内混合气体排出直至恢复常压。重复三次。求釜内最后排气至恢复常压时其中气体含氧的摩尔分数。 解:分析:每次通氮气后至排气恢复至常压p,混合气体的摩尔分数不变。 设第一次充氮气前,系统中氧的摩尔分数为,充氮气后,系统中氧的摩尔分数 为,则,。重复上面的过程,第n 次充氮气后,系统的摩尔分数为 , 因此 。 1.13 今有0 °C,40.530 kPa的N2气体,分别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及van der Waals方程计 算其摩尔体积。实验值为。

物理化学印永嘉版答案

物理化学印永嘉版答案

物理化学印永嘉版答案 【篇一:2、《物理化学》教学大纲(化学专业)】 xt>一、课程基本信息 (一)课程中文名称:物理化学(二)课程英文名称:physical chemistry (三)课程代码:15030100 15030101 (四)课程属性及模块:专业必修课(五)授课学院:理学院(六)开课学院:理学院(七)教材及参考书目 教材: 《物理化学》(第五版)上册,傅献彩,沈文霞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物理化学》(第五版)下册,傅献彩,沈文霞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参考书: 《物理化学核心教程》(第二版),沈文霞编,科学出版社,2009年《物理化学》,万洪文,詹正坤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 《物理化学简明教程》(第四版),印永嘉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物理化学学习指导》,孙德坤沈文霞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物理化学核心教程学习指导》,沈文霞等编,科学出版社,2009年《化学热力学基础》,李大珍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2年《物理化学》,朱文涛编,清华大学出版社,1995年 《物理化学教程》(修订版),姚允斌,朱志昂编,湖南科技出版社,1995年(八)课程定位及课程简介 《物理化学》是化学及相关学科的理论基础。是化学、化工、冶金、材料等专业本科生必修的专业主干基础课之一。它是从化学现象与物理现象的联系入手,借助数学、物理学等基础科学的理论及其提供的实验手段,来探求化学变化中最具普遍性的基本规律的一门学科。它是先行课程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普适规律的理论归纳和定

量探讨,是后续专业知识深造和科研工作的理论基础,也是连接化学与其它学科的桥梁。(九)课程设计基本理念 依据“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教学理念,本课程的教学目的主要是:(1)使学生在已学过的一些先行课程(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高等数学、普通物理学)的基础上, 对化学运动作理论和定量探讨。(2)使学生能系统地掌握物理化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加深对自然现象本质的认识;(3)使学生学会物理化学的科学思维方法,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研究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获取知识并用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十)课程学分:6(物理化学i、物理化学ii各3学分) 授课时数:108(3学时/周,一学年两学期完成)学时数的具体分配: (十一)课程教学建议 1.初步掌握热力学的研究方法特点,理解热力学的基本原理,并能运用热力学基本原理和方法处理溶液、相平衡、化学平衡等方面的一些基本问题。 2.了解统计热力学的初步知识。 3.理解电现象与化学现象及热力学的关系,基本掌握可逆电池热力学的基本原理和不可逆电极过程的一些情况。 4.了解动力学方法的特点,掌握化学动力学的基本内容以及浓度、温度等因素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了解反应速率理论,理解催化作用的共同特征,初步掌握链反应、光化学反应。 5.理解表面现象和胶体分散体系的基本特性,并能运用热力学及有关理论来讨论某些性质。 (十二)课程评价建议

物理化学第四版答案印永嘉

物理化学第四版答案印永嘉【篇一:2、《物理化学》教学大纲(化学专业)】 xt>一、课程基本信息 (一)课程中文名称:物理化学(二)课程英文名称:physical chemistry (三)课程代码:15030100 15030101 (四)课程属性 及模块:专业必修课(五)授课学院:理学院(六)开课学院:理 学院(七)教材及参考书目 教材: 《物理化学》(第五版)上册,傅献彩,沈文霞等编,高等教育出 版社,2005年《物理化学》(第五版)下册,傅献彩,沈文霞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参考书: 《物理化学核心教程》(第二版),沈文霞编,科学出版社,2009 年《物理化学》,万洪文,詹正坤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物理化学简明教程》(第四版),印永嘉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物理化学学习指导》,孙德坤沈文霞等编,高等教育出 版社,2009年《物理化学核心教程学习指导》,沈文霞等编,科学 出版社,2009年《化学热力学基础》,李大珍编,北京师范大学出 版社,1982年《物理化学》,朱文涛编,清华大学出版社,1995 年 《物理化学教程》(修订版),姚允斌,朱志昂编,湖南科技出版社,1995年(八)课程定位及课程简介 《物理化学》是化学及相关学科的理论基础。是化学、化工、冶金、材料等专业本科生必修的专业主干基础课之一。它是从化学现象与 物理现象的联系入手,借助数学、物理学等基础科学的理论及其提 供的实验手段,来探求化学变化中最具普遍性的基本规律的一门学科。它是先行课程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普适规律的理论 归纳和定量探讨,是后续专业知识深造和科研工作的理论基础,也 是连接化学与其它学科的桥梁。(九)课程设计基本理念 依据“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教学理念,本课程的教学目的主要是:(1)使学生在已学过的一些先行课程(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 化学、高等数学、普通物理学)的基础上, 对化学运动作理论和定量探讨。(2)使学生能系统地掌握物理化学 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加深对自然现象本质的认识;(3)使学生 学会物理化学的科学思维方法,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研究问题的能

天津大学物理化学第四版习题答案第六章相平衡

第六章相平衡 6.1指出下列平衡系统中的组分数C,相数P及自由度F。 (1)I2(s)与其蒸气成平衡; (2)CaCO3(s)与其分解产物CaO(s)和CO2(g)成平衡; (3)NH4HS(s)放入一抽空的容器中,并与其分解产物NH3(g)和H2S(g)成平衡;(4)取任意量的NH3(g)和H2S(g)与NH4HS(s)成平衡。 (5)I2作为溶质在两不互溶液体H2O和CCl4中达到分配平衡(凝聚系统)。解:(1)C = 1, P = 2, F = C–P + 2 = 1 – 2 + 2 = 1. (2)C = 3 – 1 = 2, P = 3, F = C–P + 2 = 2 – 3 + 2 = 1. (3)C = 3 – 1 – 1 = 1, P = 2, F = C–P + 2 = 1 – 2 + 2 = 1. (4)C = 3 – 1 = 2, P = 2, F = C–P + 2 = 2 – 2 + 2 = 2. (5)C = 3, P = 2, F = C–P + 1 = 3 – 2 + 1 = 2.

6.2已知液体甲苯(A)和液体苯(B)在90 C时的饱和蒸气压分别为 = 和

。两者可形成理想液态混合物。今有系统组成为的甲苯-苯混合物5 mol,在

90 C下成气-液两相平衡,若气相组成为 求: (1)平衡时液相组成及系统的压力p。

(2)平衡时气、液两相的物质的量 解:(1)对于理想液态混合物,每个组分服从Raoult定律,因此

(2)系统代表点 ,根据杠杆原理 6.3单组分系统的相图示意如右图。 试用相律分析途中各点、线、面的相 平衡关系及自由度。 解:单相区已标于图上。

物理化学第四版课后答案

第一章气体的pVT性质 1.1物质的体膨胀系数与等温压缩率的定义如下 试推出理想气体的,与压力、温度的关系。 解:根据理想气体方程 1.5两个容积均为V的玻璃球泡之间用细管连结,泡内密封着标准状态下的空气。若将其中的一个球加热到100 ?C,另一个球则维持0 ?C,忽略连接细管中气体体积,试求该容器内空气的压力。 解:由题给条件知,(1)系统物质总量恒定;(2)两球中压力维持相同。 标准状态:

因此, 1.9 如图所示,一带隔板的容器内,两侧分别有同温同压的氢气与氮气,二者均可视为理想气体。 (1)保持容器内温度恒定时抽去隔板,且隔板本身的体积可忽略不计, 试 求两种气体混合后的压力。 (2)隔板抽取前后,H2及N2的摩尔体积是否相同? (3)隔板抽取后,混合气体中H2及N2的分压立之比以及它们的分体积各为若干? 解:(1)等温混合后

即在上述条件下混合,系统的压力认为。 (2)混合气体中某组分的摩尔体积怎样定义? (3)根据分体积的定义 对于分压 1.11 室温下一高压釜内有常压的空气,为进行实验时确保安全,采用同样温度的纯氮进行置换,步骤如下:向釜内通氮气直到4倍于空气的压力,尔后将釜内混合气体排出直至恢复常压。重复三次。求釜内最后排气至恢复常压时其中气体含氧的摩尔分数。 解:分析:每次通氮气后至排气恢复至常压p,混合气体的摩尔分数不变。 设第一次充氮气前,系统中氧的摩尔分数为,充氮气后,系统中氧的摩尔分数为,则,。重复上面的过程,第n次充氮气后,系统的摩尔分数为 ,

因此 。 1.13 今有0 ?C,40.530 kPa的N2气体,分别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及van der Waals 方程计算其摩尔体积。实验值为。 解: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计算 气(附录七) 用van der Waals计算,查表得知,对于N 2 ,用MatLab fzero函数求得该方程的解为 也可以用直接迭代法,,取初值 ,迭代十次结果 1.16 25 ?C时饱和了水蒸气的湿乙炔气体(即该混合气体中水蒸气分压力为同温度下水的饱和蒸气压)总压力为138.7 kPa,于恒定总压下冷却到10 ?C,使

物理化学简明教程第四版答案

生物常识 1、遗传变异与特种演化是生物界中存在的普遍现象,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是( 基因的重组或突变 ) 2、鳄鱼流泪的原因是(鳄鱼的肾脏发育不完全,需要靠眼睛附近的腺体排除盐分 ) 3、人体消化道中很长的器官是(小肠)。 4、葡萄传入中国的时间是( 西汉) 5、心脏血流方向是( 左心房→左心室→体循环→右心房→右心室→肺循环→左心房) 6、临床上以(血红蛋白值)作为判断贫血的依据。 7、覆盖在大脑半球表面的一层灰质称为(大脑皮层)。 8、医学伦理学具体原则包括(自主原则、不伤害原则、尊重原则、有利原则和公正原则)。 9、心肺复苏的正确步骤是(胸外按压→开放气道→人工呼吸)? 10、(《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是我国传统医学的四大经典著作。 11、“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培育出高产的杂交水稻新品种,是利用了( 基因的多样性)。 12、红药水能否和碘酒一起使用( 不能,会有毒性物质产生 )? 13、人的泪水里的咸味是从哪里来的( 血液中来的 )? 14、建国后,我国发行的第一枚生肖邮票的图案是哪种动物( 猴 )? 15、坐长途车要注意揉搓小腿、大腿这是为防止( 脚浮肿 )? 16、绿色食品是指(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 17、误食重金属盐会引起中毒,可用于急救的解毒方法是(服用大量的牛奶或豆浆)。 18、( 单选题 )绿色食品是指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食品,绿色食品标志是由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在国家

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正式注册的质量证明商标。绿色食品标志由三部分组成,即上方的太阳、下方的叶片和中心的蓓蕾,标志为( A )。 A. 正圆形,意为保护 B. 椭圆形,意为安全 C. 正方形,意为安全 D. 长方形,意为保护 19、哪种维生素可促进钙的吸收( D )? 20、人体含水量很高的器官是(眼球) 。 21、具有止血功能的维生素是(维生素K)。 化学常识 1、被称为“化学的圣经”的元素周期表是由俄国化学家( 门捷列夫 )首先系统提出的。 2、蒸发时(吸热),结冰时(放热)。 3、物质构成的很小单元是(夸克和轻子)。 4、吃松花蛋时佐以(食醋),是为了减少松花蛋的涩味 5、电灯泡中加入少量(红磷),是为了防止灯丝氧化。 6、纯碱使馒头稀松多孔,是因为化学反应产生( 二氧化碳)。 物理科技 1、20世纪40年代末,美国物理学家( 伽莫夫)等提出了大爆炸宇宙模型,认为宇宙起源于160亿年前温度和密度极高的“原始火球”的一次大爆炸。 2、宇航员在外太空中( 不会(没有空气作为介质,声音无法传播,即使有声音也听不见);)听到声音。 3、光纤通讯为人类提供了难以想象的巨大通信容量和超高速率。被称为“光纤之父”的是(高琨 )。

天津大学《物理化学》第四版_习题及解答

第七章电化学 7.1 用铂电极电解溶液。通过的电流为20 A,经过15 min后,问:(1)在阴极上 能析出多少质量的?(2) 在的27 ?C,100 kPa下的? 解:电极反应为 电极反应的反应进度为 因此: 7.2 在电路中串联着两个电量计,一为氢电量计,另一为银电量计。当电路中通电1 h 后,在氢电量计中收集到19 ?C、99.19 kPa的;在银电量计中沉积 。用两个电量计的数据计算电路中通过的电流为多少。 解:两个电量计的阴极反应分别为 电量计中电极反应的反应进度为 对银电量计 对氢电量计

7.3 用银电极电解溶液。通电一定时间后,测知在阴极上析出的,并知阴极区溶液中的总量减少了。求溶液中的和。解:解该类问题主要依据电极区的物料守恒(溶液是电中性的)。显然阴极区溶液中的总量的改变等于阴极析出银的量与从阳极迁移来的银的量之差: 7.4 用银电极电解水溶液。电解前每溶液中含。阳极溶解下来 的银与溶液中的反应生成,其反应可表示 为 总反应为 通电一定时间后,测得银电量计中沉积了,并测知阳极区溶液重, 其中含。试计算溶液中的和。 解:先计算是方便的。注意到电解前后阳极区中水的量不变,量的改变为 该量由两部分组成(1)与阳极溶解的生成,(2)从阴极迁移到阳极 7.5 用铜电极电解水溶液。电解前每溶液中含。

通电一定时间后,测得银电量计中析出,并测知阳极区溶液重,其 中含。试计算溶液中的和。 解:同7.4。电解前后量的改变 从铜电极溶解的的量为 从阳极区迁移出去的的量为 因此, 7.6 在一个细管中,于的溶液的上面放入 的溶液,使它们之间有一个明显的界面。令的电流直上而下通过该管,界面不断向下移动,并且一直是很清晰的。以后,界面在管内向下移动的距离相当于 的溶液在管中所占的长度。计算在实验温度25 ?C下,溶液中的 和。 解:此为用界面移动法测量离子迁移数 7.7 已知25 ?C时溶液的电导率为。一电导池中充

物理化学第四版上册课后答案 天津大学 第三章

第三章热力学第二定律 3.1卡诺热机在的高温热源和的低温热源间工作。求 (1)热机效率; (2)当向环境作功时,系统从高温热源吸收的热及向低温热源放出的热。 解:卡诺热机的效率为 根据定义 3.5高温热源温度,低温热源。今有120 kJ的热直接从高温热源传给低温热源,龟此过程的。 解:将热源看作无限大,因此,传热过程对热源来说是可逆过程

3.6不同的热机中作于的高温热源及的低温热源之间。求下列三种情况下,当热机从高温热源吸热时,两热源的总熵变。 (1)可逆热机效率。 (2)不可逆热机效率。 (3)不可逆热机效率。 解:设热机向低温热源放热,根据热机效率的定义 因此,上面三种过程的总熵变分别为。 3.7已知水的比定压热容。今有1 kg,10 C的水经下列三种不同过程加热成100 C的水,求过程的。(1)系统与100 C的热源接触。 (2)系统先与55 C的热源接触至热平衡,再与100 C的热源接触。 (3)系统先与40 C,70 C的热源接触至热平衡,再与100 C的热源接触。 解:熵为状态函数,在三种情况下系统的熵变相同

在过程中系统所得到的热为热源所放出的热,因此 3.8已知氮(N , g)的摩尔定压热容与温度的函数关系为 2 将始态为300 K,100 kPa下1 mol的N (g)置于1000 K的热源中, 2 求下列过程(1)经恒压过程;(2)经恒容过程达到平衡态时的 。 解:在恒压的情况下

在恒容情况下,将氮(N , g)看作理想气 2 体 将代替上面各式中的,即可求得所需各量 3.9始态为,的某双原子理想气体1 mol,经下列不同途径变化到,的末态。求各步骤及途径的。(1)恒温可逆膨胀;

天津大学《物理化学》第四版上、下册部分习题解答

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天津大学物理化学教研室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物理化学》(上、下册)第四版 习题解答 上册P94(热力学第一定律): 15.恒容绝热,ΔU=Q V =0 ΔU=ΔU Ar +ΔU Cu =(nC V ,m ΔT)Ar +(nC p,m ΔT)Cu =4(20.786-R)(T -273.15)+2×24.435(T -423.15)=0 T=347.38K ΔH=ΔH Ar +ΔH Cu =(nC p,m ΔT)Ar +(nC p,m ΔT)Cu =4×20.786(347.38-273.15)+2×24.435(347.38-423.15)=2469J 19.恒压绝热,ΔH=Q p =0 ΔH=ΔH A +ΔH B =(nC p,m ΔT)A +(nC p,m ΔT)B =2×2.5R(T -273.15)+5×3.5R(T -373.15)=0 T=350.93K W=ΔU=ΔU A +ΔU B =(nC V ,m ΔT)A +(nC V ,m ΔT)B =2×1.5R(350.93-273.15)+5×2.5R(350.93-373.15)= -369.2J 35.(1) Δr H ?m =Δf H ?m,酯+2Δf H ?m,水-2Δf H ?m,醇-Δf H ?m,氧 = -379.07+2(-285.83)-2(-238.66)-0= -473.41kJ .mol -1 (2) Δr H ?m =2Δc H ?m,醇+Δc H ?m,氧-Δc H ?m,酯-2Δc H ?m,水 =2(-726.51)+0-(-979.5)-0= -473.52 kJ .mol -1 37.由 HCOOCH 3+2O 2==2CO 2+2H 2O Δc H ?m,酯=Δr H ?m =2Δf H ?m,二氧化碳+2Δf H ?m,水-Δf H ?m,酯 Δf H ?m,酯=2Δf H ?m,二氧化碳+2Δf H ?m,水-Δc H ?m,酯 =2(-393.509)+2(-285.83)-(-979.5)= -379.178 kJ .mol -1 由 HCOOH+CH 3OH==HCOOCH 3+H 2O Δr H ?m =Δf H ?m,酯+Δf H ?m,水-Δf H ?m,酸-Δf H ?m,醇 = -379.178+(-285.83)-(-424.72)-(-238.66)= -1.628 kJ .mol -1 P155(热力学第二定律): 1. (1) η=1-T 2/T 1=1-300/600=0.5 (2) η= -W/Q 1 Q 1= -W/η=100/0.5=200kJ 循环 ΔU=0,-W=Q=Q 1+Q 2 -Q 2=Q 1+W=200-100=100kJ 10.理想气体恒温 ΔU=0,ΔS 系统=nR ln (p 1/p 2)=1×8.3145ln (100/50)=5.763J .K -1 (1) Q= -W=nRT ln (p 1/p 2) =1×8.3145×300ln (100/50)=1729J 可逆 ΔS 总=0 (2) Q= -W=p ex ΔV=22 111247J 2 nRT nRT p nRT p p - = =?? ???

物理化学简明教程第四版

物理化学简明教程第四版(印永嘉)

热力学概论 热力学的研究对象 研究宏观系统的热与其他形式能量之间的相互转换关系及其转换过程中所遵循的规律。 热力学共有三个基本定律:第一、第二、第三定律,都是人类经验的总结。第一、第二定律是热力学的主要基础。 化学热力学是用热力学基本原理研究化学现象和与化学现象相关的物理现象 根据第一定律计算变化过程中的能量变化,根据第二定律判断变化的方向和限度。

热力学方法和局限性 ?热力学的方法是一种演绎的方法,它结合经验所得到的几个基本定律,讨论具体对象的宏观性质. ?热力学的研究对象是大数量分子的集合体,所得到的结论具有统计意义,只反应它的平均行为,而不适宜于个别分子的个体行为. ?热力学方法的特点:不考虑物质的微观结构和反应进行的机理. ?热力学方法的局限:可能性与可行性;变化净结果与反应细节;宏观了解与微观说明及给出宏观性质的数值; ?热力学具有极其牢固的实验基础,具有高度的普遍性和可靠性.

几个基本概念 系统与环境 ?系统在科学研究时必须先确定研究对象,把一部分物质与其余分开,这种分离可以是实际的,也可以是想象的。这种被划定的研究对象称为系统,亦称为物系或体系。 ?环境与系统密切相关、有相互作用或影响所能及的部分称为环境或外界。 ?系统与环境之间的边界可以是实际的,也可以是想象的。

系统分类 ?热力学上因系统与环境间的关系不同而将其分为三种不同的类型: ?开放系统:系统与环境之间既有能量,又有物质的交换;?封闭系统:系统与环境间只有能量的交换没有物质的交换; ?隔离系统:系统与环境间既无能量又无物质的交换。?注意:系统+环境=孤立系统。

物理化学印永嘉版答案

物理化学印永嘉版答案 【篇一:2、《物理化学》教学大纲(化学专业)】 xt>一、课程基本信息 (一)课程中文名称:物理化学(二)课程英文名称:physical chemistry (三)课程代码:15030100 15030101 (四)课程属性 及模块:专业必修课(五)授课学院:理学院(六)开课学院:理 学院(七)教材及参考书目 教材: 《物理化学》(第五版)上册,傅献彩,沈文霞等编,高等教育出 版社,2005年《物理化学》(第五版)下册,傅献彩,沈文霞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参考书: 《物理化学核心教程》(第二版),沈文霞编,科学出版社,2009 年《物理化学》,万洪文,詹正坤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物理化学简明教程》(第四版),印永嘉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物理化学学习指导》,孙德坤沈文霞等编,高等教育出 版社,2009年《物理化学核心教程学习指导》,沈文霞等编,科学 出版社,2009年《化学热力学基础》,李大珍编,北京师范大学出 版社,1982年《物理化学》,朱文涛编,清华大学出版社,1995 年 《物理化学教程》(修订版),姚允斌,朱志昂编,湖南科技出版社,1995年(八)课程定位及课程简介 《物理化学》是化学及相关学科的理论基础。是化学、化工、冶金、材料等专业本科生必修的专业主干基础课之一。它是从化学现象与 物理现象的联系入手,借助数学、物理学等基础科学的理论及其提 供的实验手段,来探求化学变化中最具普遍性的基本规律的一门学科。它是先行课程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普适规律的理论 归纳和定量探讨,是后续专业知识深造和科研工作的理论基础,也 是连接化学与其它学科的桥梁。(九)课程设计基本理念 依据“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教学理念,本课程的教学目的主要是:(1)使学生在已学过的一些先行课程(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 化学、高等数学、普通物理学)的基础上, 对化学运动作理论和定量探讨。(2)使学生能系统地掌握物理化学 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加深对自然现象本质的认识;(3)使学生 学会物理化学的科学思维方法,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研究问题的能

物理化学第七章课后答案完整版

第七章电化学 7.1用铂电极电解溶液。通过的电流为20 A,经过15 min后,问:(1)在阴极上能析出多少质量的?(2) 在的27 ?C,100 kPa下的? 解:电极反应为 电极反应的反应进度为 因此: 7.2在电路中串联着两个电量计,一为氢电量计,另一为银电量计。当电路中通电1 h后, 在氢电量计中收集到19 ?C、99.19 kPa的;在银电量计中沉积。用两个电量计的数据计算电路中通过的电流为多少。 解:两个电量计的阴极反应分别为 电量计中电极反应的反应进度为 对银电量计

对氢电量计 7.3用银电极电解溶液。通电一定时间后,测知在阴极上析出的,并知阴极区溶液中的总量减少了。求溶液中的和。 解:解该类问题主要依据电极区的物料守恒(溶液是电中性的)。显然阴极区溶液中的总量的改变等于阴极析出银的量与从阳极迁移来的银的量之差: 7.4用银电极电解水溶液。电解前每溶液中含。阳极溶解下来的银与溶液中的反应生成,其反应可表示 为 总反应为 通电一定时间后,测得银电量计中沉积了,并测知阳极区溶液重,其中 含。试计算溶液中的和。 解:先计算是方便的。注意到电解前后阳极区中水的量不变,量的改变为

该量由两部分组成(1)与阳极溶解的生成,(2)从阴极迁移到阳极 7.5用铜电极电解水溶液。电解前每溶液中含。通电一定时间后,测得银电量计中析出,并测知阳极区溶液重,其中含 。试计算溶液中的和。 解:同7.4。电解前后量的改变 从铜电极溶解的的量为 从阳极区迁移出去的的量为 因此,

7.6在一个细管中,于的溶液的上面放入的溶液,使它们之间有一个明显的界面。令的电流直上而下通过该管,界面不断向下移动,并且一直是很清晰的。以后,界面在管内向下移动的距离相当于的溶液在管中所占的长度。计算在实验温度25 ?C下,溶液中的和。 解:此为用界面移动法测量离子迁移数 7.7已知25 ?C时溶液的电导率为。一电导池中充以此溶液,在25 ?C时测得其电阻为。在同一电导池中装入同样体积的质量浓度为 的溶液,测得电阻为。计算(1)电导池系数;(2)溶液的电导率;(3)溶液的摩尔电导率。 解:(1)电导池系数为 (2)溶液的电导率 (3)溶液的摩尔电导率

物理化学简明教程习题答案

第七章电化学 7.1 用铂电极电解溶液。通过的电流为20 A,经过15 min后,问:(1)在阴极上能析出多少质量的?(2) 在的27 ℃,100 kPa下的? 解:电极反应为 电极反应的反应进度为 因此: 7.2 用Pb(s)电极电解Pb(NO3)2溶液,已知溶液浓度为每1g水中含有Pb(NO3)21.66×10-2g。 7.3 用银电极电解溶液。通电一定时间后,测知在阴极上析出的,并知阴极区溶液中的总量减少了。求溶液中的和。 解:解该类问题主要依据电极区的物料守恒(溶液是电中性的)。显然阴极区溶液中的总量的改变 等于阴极析出银的量与从阳极迁移来的银的量之差:

7.4 已知25 ℃时溶液的电导率为。一电导池中充以此溶液,在25 ℃时测得其电阻为。在同一电导池中装入同样体积的质量浓度为的溶液,测得电阻为。计算(1)电导池系数;(2)溶液的电导率;(3)溶液的摩尔电导率。 解:(1)电导池系数为 (2)溶液的电导率 (3)溶液的摩尔电导率 7.5 25 ℃时将电导率为的溶液装入一电导池中,测得其电阻为。在同一电导池中装入的溶液,测得电阻为。利用表7.3.2中的数据计算的解离度及解离常熟。 解:查表知无限稀释摩尔电导率为 因此,

7.7 已知25 ℃时水的离子积,、和的分别等于 ,和。求25 ℃时纯水的电导率。 解:水的无限稀释摩尔电导率为 纯水的电导率 7.10 电池电动势与温度的关系为 (1)写出电池反应;(2)计算25 ℃时该反应的以及电池恒温可逆放电时该反应过程的。 解:(1)电池反应为 (2)25 ℃时

因此, 7.20 在电池中,进行如下两个电池反应: 应用表7.7.1的数据计算两个电池反应的。 解:电池的电动势与电池反应的计量式无关,因此 7.13 写出下列各电池的电池反应。应用表7.7.1的数据计算25 ℃时各电池的电动势、各电池反应的摩尔Gibbs函数变及标准平衡常数,并指明的电池反应能否自发进行。 解:(1)电池反应 根据Nernst方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