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大革命对德国影响论文

法国大革命对德国影响论文
法国大革命对德国影响论文

法国大革命对德国影响论文

摘要:法国大革命这一事件对德国的文学理论和文学的实践的发展具有很大的意义,同时整个法国的大革命的最终态度也使得德国的文坛引起了新的文化,古典主义,浪漫主义,以及新的主义。浪漫主义和古典主义对法国大革命产生了抵制和排斥作用,新的主义对法国大革命产生了推崇还有仰慕。无论反对还是支持他们或者是从新的角度努力实践了自己的文学新的理念,实践着自己的文学观点,推动了文化的新的繁荣发展还推动了法国政治,经济文化的繁荣以及整个国家还有社会的发展。

关键词:法国大革命;德国;影响,浪漫主义

法国大革命是世界近代史上规模最大,最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它摧毁了法国的封建专制制度,震撼了整个欧洲大陆的封建秩序,建立起资产阶级的政治统治,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传播了资本主义自由民主的进步思想。

法国大革命对于德国的影响主要表现一下三点:德国联邦国的改革运动;德意志民族的意识产生;德国文化思想的影响。

一、政治体制的改革

法国的政治体制在大革命期间发生了史诗性的转变:统治法国多个世纪的绝对君主制与封建制度在三年内土崩瓦解,过去的封建、贵族和宗教特权不断受到自由主义政治组织和平民的冲击,传统观念逐渐被全新的天赋人权、三权分立等民主思想代替。法国的政治体制在大革命期间发生了史诗性的转变:统治法国多个世纪的绝对

君主制与封建制度在三年内土崩瓦解,过去的封建、贵族和宗教特权不断受到自由主义政治组织和平民的冲击,传统观念逐渐被全新的天赋人权、三权分立等民主思想代替。

期间所颁布的《人权宣言》和拿破仑帝国时期颁布的《民法典》(后改名《拿破仑法典》)被称为新社会的出生证书。在世界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次革命也为此后的各国革命树立了榜样,因此具有世界意义。

二、德意志民族意识和民族意识产生

法国大革命的民族意识很明显,为民族团结提供了案例,宣示了各个民族的自由还有平等,拿破仑曾经在德意志以革命者人的身份同时又充当了肆意掠夺的盗猎者。从这里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启动了德意志民族和民族主义的运动。德意志现代民族意识的形成与法国大革命,特别是拿破仑对德意志的战争有着密切的关系。可以说,拿破仑战争对德意志的民族意识和民族主义的最终兴起有着直接

的影响。其标志性事件就是强大的普鲁士在耶拿战役中的失败和屈辱的提尔西特和约之签订。这个时候,拿破仑的对外战争已经走向了它的反面,已经转变为法国进行民族掠夺的战争,从而激起了被占领国家和地区民族的反抗。

德意志处于欧洲发展转化的中心,它之所以能够成为反对法国的集结地,正是因为它对历史和传统的延续性情有独钟。相较于依据理性原则突然建立起来的“人为”社会,德国更加青睐通过逐步演化、形成进而稳定下来的有机共同体。因此,这个民族更为注重的

是一种传统而保守的变革方式。当然,这种保守并非为了维护旧有的政治制度或者贵族利益,而是为了保存那些在民众中沉淀下来的价值、习俗乃至不自觉的选择,以及由此所构成的生活形态。根茨出生于这样一个传统的社会模式之中,其固有的民族文化心理自然成为了他观察世界的不自觉方式。

三、思想文化的传播与影响

法国大革命在三次起义中,人民群众都显示出伟大的力量,一再把革命从危机中挽救过来,并推动它进一步向前发展,它结束了法国一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与此同时,对1789年后德国文学理论与文学实践的发展也具有根本性的意义。

法国大革命根据其不同的历史时期对德国文学的影响是不同的。简单的说,在雅各宾派当政前,路易十六未上断头台时,德国境内还是充满了言论自由和对革命的褒扬。法国大革命一开始被当作一场“自由”和“争取平等”的风暴,赢得了当时许多德国文学领头人物的理解乃至支持。但是,雅各宾派以暴力镇压的手段上台后,德国一则开始封闭相关自由言论(因为当权者害怕极端革命冲突),二则因大革命趋向暴力,一些文学家哲学家开始怀疑这场革命的正确性,甚至对革命失望,观点出现分歧。

以下我略举几个例子。狂飙运动的创始者之一,Friedrich Gottfried Klopstock,就对革命十分失望,表示不支持雅各宾派的宪章。另外歌德譬如一直对大革命的暴力极端持怀疑态度(歌德是个受宗教感化和浓郁的人),批评流血冲突,而将理想寄托到魏

玛共和这种民主制度。

法国大革命的爆发,对整个欧洲的政治局势、社会思潮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法国大革命的爆发对德国文学理论与文学实践的发展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法国大革命的不同态度使德国文坛产生了古典主义、浪漫主义与雅各宾主义,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努力实践自己的文学理念,推动国家与社会的发展。

真正的作家永远是布道者,正如真正的布道者永远是作家一样。”事实上,把艺术吹捧为宗教以及这种过分抬高艺术家身价的表述不过是浪漫主义作家对自身政治上没有话语权的一种心理自

我安慰而已。同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作家不同,奉行雅各宾主义的作家是法国大革命的热烈拥护者,他们寄希望于在德国也发动类似的革命运动。他们之所以被称为雅各宾主义者是因为他们的政治理念与政治见解效仿于当时法国的雅各宾党人。事实上,雅各宾主义者主要是由一小部分知识分子反对派组成的。他们试图在密切研究讨论法国革命动向的同时,把革命的火种引向德国。在这一过程中,他们认为文学艺术肩负着特殊的使命。在批判古典主义作家的理想主义理论与浪漫主义作家的自主性的同时,雅各宾主义者倡导一种入世主义哲学。在他们看来,文学应该启示民众认清社会生活与社会体制的不公,提高民众的自我意识,唤醒他们投身革命行动的热情。他们所倡导的文学要求内容与形式上能够与读者的意识水平紧密相连。狂飙突进运动者所构想,的大众性被德国雅各宾主义者进一步深化,同时与对被压迫者、被剥削者的支持相结合。

四、结束语

法国大革命这一事件对德国的文学理论和文学的实践的发展具

有很大的意义,同时整个法国的大革命的最终态度也使得德国的文坛引起了新的文化,古典主义,浪漫主义,以及新的主义。浪漫主义和古典主义对法国大革命产生了抵制和排斥作用,新的主义对法国大革命产生了推崇还有仰慕。无论反对还是支持他们或者是从新的角度努力实践了自己的文学新的理念,实践着自己的文学观点,推动了文化的新的繁荣发展还推动了法国政治,经济文化的繁荣以及整个国家还有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余匡复,《德国文学简史》[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2] 布维尔,罗非;法国大革命的影响[J];国外社会科学;2010年07期

[3] 范大灿主编,《德国文学史》第三卷[M],译林出版社,2007。

[4] 余匡复,《德国文学简史》[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法国大革命的进程

1789—1875年法国政体的变迁 从1789 年资产阶级革命到1875 年宪法颁布,是法国政体极不稳定、交替演变的阶段。 从1789 年到1875 年的86年内,近代法国产生了12部宪法,平均约7年更换1次。法国宪法的频繁更迭引起了政体的复杂多变,政体先后经历了君主立宪制、帝制、民主共和制、独裁制等等,出现过三次君主立宪政体,两次帝制和三次共和政体。 1789 年,法国大革命胜利,代表金融资产阶级的立宪党人同封建主妥协,制定了1791 年宪法,建立了资产阶级君主立宪的政体。这种体制的特点是:确定了国民主权、三权分立两大原则;国王是行政元首,享有相当大的权力,也要受到很多限制,要服从国民议会、服从宪法和其它法律;国会享有广泛的立法权;司法权由选举的法官独立行使,任何时候,国会、国王都不得行使司法权。1789年宪法建立的君主政体,尽管有着同旧势力妥协的一面,但它并不是旧制度下的封建君主政体,而是资产阶级的君主立宪政体。 由于法国封建势力十分顽固,与人民之间的矛盾不可调和,新旧势力之间缺乏长期妥协的基础,巴黎人民又发动了第二次起义,推翻了存在三年之久的君主立宪的统治。1792年9月22日成立的共和国,各阶级和各派政治势力之间的斗争仍很尖锐复杂宪法变更仍很频繁,经历了吉伦特派、雅各宾派、热月党和督政府、执政府四个时期。 1793 年,激进资产阶级的代表雅各宾派将革命推向高潮,制定了1793年宪法。这部宪法规定法国政体为共和国体制,国民会议的权力至高无上。1794年热月政变后,执政的大资产阶级通过制定共和三年宪法,削弱了共和政体的民主内容,要求全体人民为了大资产阶级的利益放弃自己的权利。1795 年宪法确立了议会制。 1799年,拿破仑发动雾月政变,建立执政府,形式上保留共和政体,实际上是军事独裁。他通过以下的几次制定和修改宪法,完成了从共和到帝制的演变,建立起了资产阶级君主独裁制。1804 年宪法中明确规定了帝制。 推翻拿破仑之后,法国政体又经历了君主立宪制、共和制、帝制的再次交替演变。1814年,颁布的《钦定宪章》,再次确认了三权分立的君主立宪制,但这次君主立宪是半封建半资产阶级性质的。1815 年复辟的波旁王朝颁布的《帝国宪法附加法》,力图恢复拿破仑的帝制,但被法国人民发动的七月革命推翻。 1830年的《七月王朝宪章》,重新确立了资产阶级的君主立宪政权,对王权加以限制,国王权力来自人民,国王握有实权,但只是行政首脑,不是立法首脑,因此不能废止法律;议会权利扩大,拥有立法倡议权;内阁对议会负责。

法国大革命对中国影响

浅谈法国大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读《法国大革命二百周年纪念论文集》十八世纪末的法国大革命在世界历史中是一件意义极其重大的事情,虽然对当时的中国可以说是没有丝毫的影响,可是一个世纪以后,却在中国掀起了惊涛大浪。本文将就法国大革命对中国历史产生的影响进行探讨。 法国大革命正值中国历史上实际掌权最久的皇帝——乾隆在位时期,虽然法国大革命轰动一时,对十九世纪的欧美国家都产生了极大地影响,但遗憾的是当时的中国对这一影响世界的大革命没有丝毫的了解,中国就这样与这一大好的历史机缘擦肩而过。可若是我们仔细分析一下当时中国的社会现状,就会发现这一切也实属历史的必然。大革命发生的时候在中国正是乾隆皇帝统治时期,这个以“十全武功”自称的皇帝此时正得意地统治着这个老朽的帝国。经过康雍乾三朝的文化高压以及诸多强化专制皇权的措施,整个朝野充满的是奴性与谄媚,整个国家也充斥着老气横秋的暮气,整个民族更是以天朝上国的臣民自居,妄自尊大。而当时的知识界也没有叫我们看到曙光,由于历经三朝的文字狱,加之皇权的淫威,当时的学人把精力放到了考据学上。清初顾亭林、黄梨洲、王船山等人的经世致用思想到这时候已经荡然无存了,知识界被严重的桎梏着,整个思想界万马齐喑,沉闷已极。“在这样的思想基础上,要期待十八世纪末叶的中国思想界同法国启蒙思想界产生共鸣,从而对法国大革命作出反应,当然是不切实际的。”①另外清政府还实行了闭关锁国的政策,进一步封锁中国与外部世界的联系,故而有关于大革命的消息即使传入国内,也很难在普通民众和知识界普遍传播的。可以说,十八世纪末法国大革命并未在当时的中国掀起丝毫的波澜。 中国知识界对法国大革命的关注实际上开始于十九世纪末。这一时期,中国内忧外患,经历着重大的变革,像维新派人物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人都已经开始关注法国大革命,他们试图通过对西方的革命和改良的探索获得教益,作为他们变革中国的借鉴。这其中尤属谭嗣同“对法国大革命评价最高而个人气质又最接近于法国革命志士”②,他在《仁学》一书中这样写道,“法人之改民主也,其言曰:‘誓杀尽天下君主,使流血满地球,以泄万民之恨。’……夫法人之学问, ①《法国大革命二百周年纪念论文集》,刘宗绪主编,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0年版,9页 ②《法国大革命二百周年纪念论文集》,刘宗绪主编,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0年版,67页

《双城记》中狄更斯对法国大革命态度的体现 The French Revolution in A Ta

2.革命暗潮汹涌 2.1.对大贵族的仇恨成了人们聚在一起的共识 德发日酒店每天人头攒动,人们围在酒桌周围神秘地谈论着,许多人从一个酒桌听完了,又去另一个酒桌听雅克们的谈话。德发日太太经常拿着毛线活儿在东一群西一群人中走来走去,就像是在他们中间传道一样,而且像她这样的人还有不少。作者说人世间若不再产生这样的传道士就好了,就是在暗指她们所传播的东西,无外乎是自己痛苦的经历和对上层贵族的仇恨,教给其他人的,只有仇恨,没有任何积极成分。妇女们的编织,一下一下,记录了革命中落下的头颅,胸中充满仇恨的人,是可怕无比的。 2.2对大贵族极端仇恨的人成了革命的领导者 德发日太太有一份自己拟定的名单,就等着巴黎人民揭竿而起之时拿出来惩治那些平日里骑在百姓头上作威作福的贵族们。她本人则对贵族极端仇恨和不满,不仅仅针对某个犯下罪行的贵族,就连贵族的孩子也不放过,大有株连九族,斩草除根之意,而革命者凶残野蛮,荒诞愚昧也正在于此。他们自称为爱国者,并排斥其他一切意见不同者。他们假托高尚的名头,干着同样腌臜龌龊之事。正如诞生于这一时期的名言,“自由啊,有多少罪恶假汝之名!”[4]。德发日太太的狠辣自然给身边的爱国者以表率,成为他们的领头人。 3.革命的狂风暴雨 3.1革命者攻占巴士底狱[5],潘多拉魔盒[6]已经打开 圣安托万区的所谓爱国者们从德发日酒店那里领到了武器,没有领上武器的就扒掉墙上的石头砖块儿,把自己的手弄得血淋淋的也在所不惜。巴黎各区的人们一起攻占了巴士底狱,救出了被关押的七个犯人。来攻城的所有人脸上都充满了仇恨,同情怜悯再也没有丝毫痕迹。暴虐和铁腕统治同鲜血溅洒出来,每个人都沾上了它的污垢。革命者们把敌人尸体割开,把敌人头颅高高挑起,作者在这里重提多年以前在德发日酒店门前跌破的酒桶,当年被红酒染红的鞋底如今依然红得鲜艳,正如作者所说,那些脚步一旦染成红色是很难清洗的。其实,难清洗的并不是鞋底,而是那颗想要通过非正常手段据任何想得到的东西为己有,达到

法国大革命的影响

考点:法国大革命的影响 1.法国大革命的影响:摧毁了封建专制,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的进步思想,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2.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为何被称为法国大革命:(拓展点) 这场革命的影响有四个方面: 其一,就其规模而言,如暴风骤雨,迅猛异常; 其二,人民群众在三次起义中都显示了伟大力量,每当在革命的转折关头,都推动革命向前发展; 其三,大革命结束了法国一千多年的封建统治,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的进步思想。 其四,这场大革命还震撼了欧洲的封建制度,给它们以沉重的打击,为以后的各国革命树立了榜样,因而具有世界意义。 易错微析 法国大革命建立了共和制这种政治体制易错: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结果是建立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联合专政的君主立宪制,保留了封建君主。美国独立战争的结果是建立了资产阶级和种植园主的联合专政的总统共和制,保留了奴隶制。都没有法国大革命建立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彻底。 例题1 法国大革命高举反封建专制的旗帜,震撼了整个欧洲大陆的封建秩序,影响了历史进程。下列属于法国大革命产生的影响的有:() ①彻底摧毁了法国封建统治②引发了欧洲大陆各国的革命 ③传播了《人权宣言》思想④促进了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法国大革命的影响。法国大革命摧毁了法国的封建统治,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的进步思想,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很大影响。后来,拿破仑的对外战争又把法国大革命的成果推向大陆,故选D。 例题2 关于法国大革命的影响表述不正确的是()

A.是资产阶级革命时代最大、最彻底的一次革命 B.彻底摧毁了法国的封建制度 C.使民主共和思想广为传播,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D.推动了美国独立战争的爆发 答案:D 解析:美国独立战争发生在1775-1783年,法国大革命发生在1789-1794年,推动了美国独立战争的爆发显然不正确,故选D。 1.法国大革命是早期资产阶级革命中影响最广泛的一次革命,具有深远的世界意义。对这一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①法国支援美国独立战争②沉重打击了欧洲各国的封建统治 ③为此后许多国家的革命树立了榜样④奠定了西方先进和东方落后历史格局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17世纪、18世纪先后发生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这三次革命的共同意义有() ①都推翻了外国殖民统治②都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③都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④都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3.列宁说:“整个19世纪,即給予人类的文明和文化的世纪,都是在法国革命的概念下度过的”下列表述与材料不相符的是() A. 法国大革命彻底摧毁了法国的封建制度 B. 法国大革命具有不彻底性 C. 法国大革命使“民主”,“共和”思想广为传播,影响了世界 D. 法国大革命是一场真正的政治大革命 4.下列有关法国大革命的影响,其中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建立了君主立宪制的政治制度 B.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C.使“民主”“共和”的思想广为传播 D.人民成了国家的主人 5.17世纪中期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18世纪晚期的法国大革命是欧洲历史上两次著名的资产阶级革命,对英、法两国乃至欧洲历史进程产生过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请结合所学知

法国大革命的起止时间和意义

法国大革命的起止时间与意义 一、法国大革命的起止时间 我国史学界一般认为:法国大革命起始于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结束于1794年7月27日的热月政变。 但从广义上说,法国大革命远远不止是五年时间,直至1830年7月君主立宪制在法国确立,法国大革命才算真正结束。 对于法国大革命起于1789年7月14日的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这一点的质疑不多,顶多是有学者认为1789年6月17日国民会议宣布成立这一事件标志着法国大革命的开始,而我认为,法国大革命还是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为起点比较合理,如果非得提前,那就提前一天好了,因为,巴黎人民于1789年7月13日就举行了武装起义,占领了巴黎绝大部分城区,资产阶级接管了市政权,并决定组建国民自卫军。而巴士底狱是巴黎人民攻下的巴黎市最后一个堡垒。 那为什么说1830年7月君主立宪制在法国的确立意味着法国大革命的结束呢? 目前史学界已有人对把热月政变作为法国大革命下限提出质疑,因为热月党人作为资产阶级的一个派别,所发动的政变只是退到当时已经成熟的基点上去,后来热月党人所推行的“秋千政策”,始终是在巩固一般资产阶级统治的范围内左右摆动,从广义上说,革命并没有结束,还在继续中。 列宁指出:“资产阶级面前只有一个任务,就是扫除、摒弃并破坏社会的一切桎梏。任何资产阶级革命完成了这个任务,也就是完成

了它所应做的一切:它加强资本主义的发展。”列宁的这句话规定了资产阶级革命所包含的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摧毁旧的制度;二是建立和巩固新的资本主义制度,加强资本主义的发展。而法国大革命是在1830年7月革命后,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才真正完成了它应做的一切。 我们不妨回顾一下,从1789年到1815年,法国连年战争(包括国内与国外的战争),经济遭受严重破坏。1815年波旁王朝复辟后,法国经济虽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和发展,但当时的社会正处于向资本主义的社会演变的过程中,它还不是真正的资本主义社会,即还没有完全成为资本主义社会。当时,欧洲反法联盟军有16万人驻扎在法国境内,这些占领军时常劫掠和屠杀居民,直到1818年才撤走。因此,法国人民身受本国封建势力和外国占领军的双重压迫,不得不为“自由、平等、博爱”而战,继续革命。在整个复辟时期,法国经济很糟糕,与同期英国相比,法国工业发展很缓慢。1830年七月革命后,法国的工业革命才大规模地展开。到十九世纪中叶,法国的大工业在世界上仅次于英国而居于第二位,资本主义经济得到较快发展。 1830年的七月革命结束了一个时代,七月革命所产生的七月王朝,废除了路易十八的宪章,制定了宪法,确立了最适合于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的资本主义君主立宪制度,革命把政权从地主手里夺来交给了资本家,建立了大资产阶级的统治,1830年,资产阶级终于实现了它在1789年的愿望。 所以,从广义上说,直到1830年7月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法国

高级中学考试历史法国大革命的知识点介绍.doc

高考历史法国大革命的知识点介绍 高考历史法国大革命的知识点 法国大革命的爆发 背景(1)国内:①革命前夕的法国是欧洲大陆上一个典型的封建专制国家,封建等级森严。②资本主义工商业有一定发展,但受到封建专制制度的严重阻碍(根本原因)。③第三等级特别是资产阶级迫切要求改变现状(法国社会分为三个等级。第一等级是教士,第二等级是贵族,第三等级包括农民、工人、城市平民和资产阶级。尖锐的阶级对立是直接原因)。④财政危机严重,国王路易卜六被迫召开三级会议(条件成熟)。⑤启蒙运动为革命的爆发作了思想和理论准备。(2)国际: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北美独立战争的影响。 法国大革命的经过 1、开始: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原因:路易十六准备武力解散制宪会议) 2、第一阶段:1789年7月14日1792年8月,君主立宪派统治时期,制宪会议立法议会 (1)阶级属性:代表大资产阶级和自由派贵族 (2)措施: ①反封建的八月法令: A.内容:废除封建制度,取消教会和贵族的特权,没收教会财产,取消关卡等 B.意义:在一定程度上动摇了封建制度;但由于没有废除封建地租,因此没有彻底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 ②《人权宣言》:

A.发布机构:制宪会议 B.内容:人类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都是不可动摇的人权;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现,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财产是不可侵犯的。 C.意义:揭示了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的原则,否定了封建等级制度,体现了对会君主专职制度的要求,成为资产阶级夺取政权和巩固政权的思想武器;它是资产阶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将启蒙运动中的政治主张以法律形式肯定下来;但实际上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 ③1791年宪法: A.颁布机构:制宪会议 B.内容:规定法国是君主立宪制国家;规定有财产限制的选举制度,与《人权宣言》精神相违反 C.宪法颁布后,制宪会议让位于按宪法选举的立法议会 ④对外战争: A.原因:面临奥地利、普鲁士、俄国等的武装干涉 B.概况:1792年4月,法国对外宣战,从而进行了二十多年的对外战争。但战争开始时对法国不利,普奥联军攻入法国境内。 C.战争性质:战争初期阶段,对法国而言是正义战争 (3)统治结束:①统治危机:普奥等国武装干涉,联军攻入法国境内,革命处于危机中 ②结束的标志:1792年8月10日,巴黎人民举行第二次武装起义,攻占王宫,推翻君主制度 3、第二阶段:1792年8月1793年6月,吉伦特派统治时期,立法议会国民公会。

卢梭的法律思想对法国大革命的影响

卢梭的法律思想对法国大革命的影响 二、卢梭的人民主权思想与法国大革命 恩格斯指出:“平等归结为法律面前的资产阶级平等;被宣布为最重要的人权之一的是资产阶级所有权;而理想的国家,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在实践中表现为而且只能表现为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国。”(注:《马恩选集》第3卷,第57页。) “雅各宾专政时期是卢梭思想影响最大和最突出的时期。卢梭对于罗伯斯比尔来说是一个无可争辩的权威。十八世纪的法国革命民主派不能不被卢梭政治学说的激进主义所鼓舞,——在他的学说中,人民主权的原则得到了极为彻底的发展。”(注:[苏]沃尔金:《十八世纪法国社会思想的发展》,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263页。) (一)主权不可分论与法国权力机关的设计、运作 卢梭认为,主权之所以是不可分割的,这是由代表主权的意志是一个整体所决定的。“由于主权是不可能转让的,同理主权也是不可分割的。因为意志要么是公意,要么不是;它要么是人民共同体的意志,要么就只是一部分人的。”(注:[法]卢梭:《社会契约论》,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36—37页。)基于此,他反对洛克、孟德斯鸠的分权论,认为“人们所能有的最好的体制,似乎莫过于能把行政权与立法权结合在一起的体制了。”(注:[法]卢梭:《社会契约论》,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87页。)且看他最尖刻的一段:“我们的政论家们既不能从原则上区分主权,于是便从对象上区分主权:他们把主权分为强力与意志,分为立法权与行政权力,分为税收权、司法权与战争权,分为内政权与外交权。他们时而把这些部分混为一谈,时而又把它们拆开。他们把主权者弄成是一个支离破碎拼凑起来的怪物。这一错误出自没有能形成主权权威的正确概念,出自把仅仅是主权权威所派生的东西误认为是主权权威的构成部分。”(注:[法] 卢梭:《社会契约论》,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37页。)“法国大革命所采纳的正是人民主权不可分割的信念,这使得孟德斯鸠的政制理论,除了以最刻板的权力分立形式外,无法被接受。”(注:[英]M.J.C.维尔:《宪政与分权》,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1 66页。)卢梭的主权不可分割的“政府理论是对混合和均衡政治思想的一种直接的抨击,在法国大革命对贵族权力以及后来对君主权的抨击中,这种理论达到了其最高峰,卢梭的理论在当时至高无上就意味着孟德斯鸠关于英国宪制的观点不大可能为人们所接受。”(注:[英]M.J.C.维尔:《宪政与分权》,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170页。) 卢梭的主权不可分理论在大革命时期得到了具体验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抛弃英美的两院制,实行一元制。在法国应建立一院制的议会还是两院制的议会?当时代表王政派的议员们主张实行美国式的两院制以代替富于贵族式的英国两院制;革命派

法国大革命和中国革命的比较

主持人:欢迎大家今天来参加“新史学”沙龙,这个沙龙由北师大出版社的“新史学”和《东方历史评论》一起主办,今年是第二届。介绍一下今天的两位嘉宾,一位是北京大学教授、历史学家高毅。高老师涉猎范围比较多,包括欧洲史尤其法国历史。中国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黄道炫老师。黄老师研究中国革命史以及民国历史,特别是蒋介石思想研究,相信很多人看过他的很多精彩之作。 这场的话题是“革命史”,这是一个很大的话题。在座很多朋友在大学时,有一门课就叫《中国革命史》,早前也有的叫做“中国党史”、“中共党史”,基本叙事逻辑大家都知道,比如分阶段:新民主主义革命、旧民主主义革命,以及从1840年到1949年的一套马克思主义革命叙述。我记得黄道炫老师写过很好玩的一篇文章,大概叫《给蒋介石写一封信》,其中说“原来我没有研究您之前,对您的印象就是两个字:流氓”。这大概就来自于革命叙述教材。 谈到革命史,先请高毅老师开始,高老师在他的研究中提到过,“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在中国取得最后革命的成功,就是因为它是彻头彻尾的,最后在中国进行了一次法国大革命式的革命”。法国大革命不仅是你研究的重点领域,而且关于法国大革命,今天贬的多,褒的少,贬的原因无非是激进、血腥、暴力,以及说它不仅是一场政治革命,也是社会革命,并且与民众结合产生了很多恐怖主义行为。那么今天,我们对于法国大革命的研究或者反思究竟处于何种状态?你如何理解的法国大革命?

高毅:今天很荣幸能来参加这个沙龙,谈谈有关革命和革命史的问题。我亲身经历过中国文化大革命,那时候虽然还小,但能记事了;然后又了解了法国大革命,觉得革命确实是近代以来历史上特别有意思的一种现象,所以一直对这个问题比较关注。这次来参加这个沙龙,也是想汇报一下我关于革命和革命史学问题的一些个人心得。 关于革命,近些年来知识界、思想界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有些混乱。20世纪中国一直把“革命”看成是最神圣的事物,从20世纪一开始就崇拜革命,尤其崇拜法国大革命,以法国大革命为榜样做中国的革命。可到了20世纪后期,革命在中国慢慢失去了它往日的神圣的光环,变得越来越不受欢迎,甚至遭到很多人诋毁。实际上20世纪的革命也的确有很多问题,给民族带来了不少苦难,挨批评不是没有道理。不过我个人还是觉得彻底否定革命也是有道理,是滑向了另一个极端。 现在不少人对革命不看好,似乎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革命”这个东西总是和暴力连在一起,很野蛮、恐怖。自法国大革命以来,所有严格意义上的革命都是靠暴力来进行的。用一个不大妥帖的比喻,革命就像是打群架,规模很大的群架,干嘛要打群架?当然是因为有了群体性的矛盾和仇恨,因为一拨人欺负了一拨人、压迫了一拨人,这一拨人忍无可忍,起来反抗。一般说来欺负、压迫人的人都是统治者,革命就是被统治者的揭竿而起,就是反对压迫。那么这样的革命有什么不对呢?我看还是正当的、合法的。合什么法?当然是合自然

法国大革命史研究综述

法国大革命史研究综述 【摘要】:法国大革命一直在中国史学界争论颇深,本文就对大革命的分期、大革命中各党派的地位作用以及对大革命的经验教训做一个概述。希望能对法国大革命的研究做一个探讨和分析。 【关键词】::法国大革命革命分期地位作用经验教训 法国大革命是世界近代史上的重要历史事件,其影响广泛深远,但是其争论也激烈异常,虽然它不像英国确立君主立宪制的政体,不像美国建立自由民主政治,但它阐释了现代性的最重要主题即自由、平等、民主的思想,而在资产阶级革命的研究中,人们更多的关注了英美,却往往忽视了法国,因此本文就对中国学者对法国大革命的研究做一个综述。 一、大革命分期 关于法国大革命的起祉时间及过程分期,中国学者的最初观点认为大革命开始于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监狱,结束于1794年7月27日热月政变,但是在1977年以后,更多的学者提出了自己不同的见解。例如关于起祉时间,有人提出应以1787年贵族反叛为开始,也有学者认为应该以1789年5月5日三级会议召开为起点,也有学者认为以1789年6月17日成立国民议会为标志①。但史学界多以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监狱作为大革命的开始。关于内中分期,传统观点将法国大革命的全过程分为君主立宪派、吉伦特派与雅各宾派三个统治时期。当然王养冲学者的将大革命的全过程分为六个阶段,即:立宪君主国时期、吉伦特共和国时期、雅各宾共和国时期、热月党的执政府共和国时期、督政府共和国时期和拿破仑帝国时期。而这种分法反映了大革命曲折坎坷的全过程,并且为中国多数学者所认同。虽然拿破仑帝国时期破坏了大革命的民主成果,甚至践踏了大革命期间确定的民主、平等的原则,但是拿破仑毕竟继承和完成了大革命的事业,建立了资产阶级的现代国家政体,因此作为大革命的一部分也是有一定依据的。关于大革命的下限,有人认为1799年雾月政变是大革命的终点;但也有从现代化的观点出发,将大革命一直延至1830年的法国七月革命,认为七月革命才是法国大革命的终点。但多数学者同意把大革命终点定在1814年4月6日或1815年6月22日拿破仑两次退位,即法兰西第一帝国结束。因为拿破仑帝国的存在,表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的初步完成并确立了一类影响深远的法典。总之,中国多数学者己经从传统的三个阶段分期法中走了出来,并且把拿破仑统治纳入了法国大革命之中,因为这样的分期不仅可以更加完整系统地反映出法国大革命波澜壮阔和曲折①参见林贤报、程镇芳《略谈法国大革命的分期问题》,《福建师范大学学报》1980年第2期;廖士虎:《关于法国大革命开始的问题》,《西南民族学研学报》1983年第1期。

法国大革命的本质及原因

法国大革命的实质和原因 法国大革命是法国历史上最为动荡和激进的时期,其影响对法国之后的历史,整个欧洲乃至全世界都有着深远的影响。法国大革命在法国历史上的地位之重显而易见,有许多人把法国大革命作为一个了解和认识法国的窗口,研究法国政治、文化和经济。 这场革命的实质实际上是一场阶级革命。具体来讲,大革命就是一场新兴资产阶级革命资产,它是由资产阶级对原有的封建贵族阶级发动的一场革命,是为了革封建制度和封建君主的命。 新兴资产阶级为了使封建社会走向资本主义社会,分别从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两方面入手,势如暴风骤雨,迅猛异常地摧毁了法国旧的封建贵族制,散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平等的思想,推动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建立。在政治上,这场革命的矛头直指国王的权力,革命者采用暴力手段碾碎当时法国君主贵族的核心利益,使得整个欧洲的皇室因而心生恐惧。这场革命使得法国的政治体制发生了史诗性的转变,过去的封建、贵族和宗教特权和绝对君主制渐渐地土崩瓦解。这是一场永久性历史的转变,自此,自由民主思想的传播、现代思想的发展,都成为了法国大革命显著标志。用维基百科的话来给予了法国大革命很高的评价:法国革命是迄今为止最伟大、最激烈的革命,代表法国的“青春、热情、自豪、慷慨、真诚的年代”。诚然,这是一场属于全人类的历史性革命。 我们再来分析法国大革命的原因:可以说这场历史性的大革命是一次偶然性和必然性结合。为什么这么说呢? 首先,从偶然性来说,我们先来谈谈这个倒霉的国王—路易十六。他的所作所为比起他的爷爷路易十五有过之而无不及。路易十六个性懦弱,昏庸,担心触犯贵族的利益。他在面对法国史无前例的财政危机的时候,毫无作为,甚至经常借打猎等活动逃避复杂的国事。除此之外,路易十六和他的皇后玛丽在生活上奢华糜烂,挥霍无度,终日与锁为伴……最悲哀的是,这个一生酷爱设计锁的国王,最后死在了自己设计的断头台上。法国大革命爆发与这位“传奇”的国王有着密切的联系,路易十六其实是一只替罪的羔羊。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他的悲剧是法国不满的民众与颓废的贵族妥协的产物。 再者,我们从必然性来讲,首先我们必须要谈“思想根源。”从意识形态入手来分析这场革命的前因后果。这里插一句题外话,法国人很关系论政治,对于政治无论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他们能从中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有人曾说:“任何的一次剧烈的运动是不能与思想界的波动分离的”。所以,在18世纪初期,涌现出一批著名的思想启蒙思想家例如卢梭,孟德斯鸠……他们挥洒笔墨让启蒙的种子以不可阻挡之势日益深入人心,正是因为他们提出的民主思想(主权在民,天赋人权,君主立宪)……,为大革命的爆发积蓄正能量。但这一定是必然的吗?别急且听我慢慢道来。 当我们揭开历史的面纱,深究这场惊天动地的启蒙运动时,它其实是一条绵延了数百年的“历史继承”。早在13世纪末,14世纪初,英、法两国就出现的等级代表会议。它掌握了国家赋税的摊派权。国王有军事和司法权,而市民阶层的要求也获得了一定程度的满足。所以这种契约的思想(制约制王权和主权在民)早在法国大革命爆发前400多年前就已植入人们的脑海中。等到了18世纪后期,长期压抑的法国民众与贵族的社会阶级矛盾日益尖锐,再加上我们之前国王路易无所作为,法国民众积压已久的愤怒一触即发,自然势不可挡。 这就是我讲为什么是必然性。 最后,从法国民众的角度再来谈下法国大革命爆发的必然性与偶然性结合。我们都将这次革命定义为一场激进的革命。而法国的民众担当了这次激进革命的核心力量,他们攻占巴士底狱,将自己的国王送上断头台……当我细想之后,觉得法国民众的革命激情太过于高涨,以至于当时的一切旧的制度都成为了他们打击的对象,

第19课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解析版)

第19课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1.(2020年广东)如图描述的情景发生在 A.17世纪的俄国 B.18世纪的法国 C.19世纪的德国 D.20世纪的美国 【答案】B 【解析】 1789年7月14日,法国巴黎人民发动起义,攻占巴士底监狱,标志着法国大革命的开始。法国大革命中,资产阶级制宪议会颁布《人权宣言》,宣称人们生来自由,权利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人权宣言》是法国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是反封建专制的旗帜。据题干“教士、贵族和平民在共同打造一部新宪法”及所学知识可知,题干图片描述的情景发生在18世纪的法国,正在制定《人权宣言》,选项B符合题意;17世纪的俄国处于沙皇专制封建统治下,A不符合题意;19世纪的德国实现国家统一,C不符合题意;美国《独立宣言》制定于1776年,1787年美国宪法制定于1787年。D不符合题意;故选B。 2.(2020年青岛)“每年的7月14日,法国政府不惜巨资,置办国庆典礼,举行阅兵仪式,发表纪念讲话。白天人们载歌载舞,夜晚欢呼狂欢。可以说,有关法兰西共和国的一切源头,都可以追溯到这里。”法国“置办国庆典礼”是为了纪念 A.巴黎民众攻占巴士底狱 B.拿破仑击退欧洲反法联盟 C.巴黎民众处死路易十六 D.拿破仑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 【答案】A 【解析】

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发动武装起义,攻占巴士底狱,法国大革命爆发。后来法国将这一天定为国庆日,以此纪念法国大革命,A符合题意;BCD项与“7月14日”无关,排除。故选择A。 3.(2020·河南镇平?初三二模)麦克尼尔在《世界史》中评价到:“由于新近独立的美利坚合众国,欧洲类型的社会牢固地扎根于美洲,美国的思想和制度一路高歌猛进进入世界,威胁着欧洲的旧制度,虽然以前它从未威胁过。”下列事件最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法国大革命 C.印度民族大起义 D.俄国1861年改革 【答案】B 【解析】 题干材料“由于新近独立的美利坚合众国,欧洲类型的社会牢固地扎根于美洲,美国的思想和制度一路高歌猛进进入世界,威胁着欧洲的旧制度,虽然以前它从未威胁过。”意思就是美国独立战争后确立了欧洲的社会制度——资本主义制度,美国的思想和制度传到了世界,传到了欧洲。即就是美国影响了欧洲。结合课本所学,美国独立战争后,颁布了1787年宪法,依据三权分立原则确立了联邦制共和国。对后来许多国家的政治变革产生了重要影响,影响着法国大革命和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B正确;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发生美国独立战争前,不可能受美国独立战争的影响。A排除;印度民族大起义发生在19世纪中期,与美国独立战争时间相差较远,C排除;俄国1861年改革的发生受工业革命的影响。D排除;故选B。 4.(2020年山东滨州)1789年7月15日早晨,路易十六听到了大臣的汇报。他吃惊而困惑地问:“怎么,造反啦?”大臣回答说:“不,陛下,是一场革命。”这场“革命”的结果是 A.建立起君主立宪制 B.摧毁了法国君主统治 C.实现了国家的独立 D.推动了国际工人运动 【答案】B 【解析】 依据题干材料“1789年7月15日早晨,路易十六听到了大臣的汇报,他吃惊而困惑地问:‘怎么,造反啦?’大臣回答说:‘不,陛下,是一场革命。’”可知,材料中的“革命”是法国资产阶级革命。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揭开了法国大革命的序幕,法国大革命由此爆发。法国大革命摧毁了法国的君主统治,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思想,具有世界性影响,所以B项符合题意;A项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有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教学设计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法国大革命的爆发原因、进程及意义,知道《人权宣言》《拿破仑法典》的意义,罗伯斯庇尔专制统治的原因、作用。 过程与方法: 通过本课的学习归纳总结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能够客观评价拿破仑在法国历史上的贡献。 情感、意志和价值观:法国大革命摧毁了法国的封建制度,宣传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等思想,具有世界性的影响。 【教学重难点】 重点:法国大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开始标志、《人权宣言》内容与意义 难点:法国大革命的世界意义;评价拿破仑对外战争 【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法、讲授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展示一组图片:卢浮宫、巴黎圣母院、香榭丽舍大道、凯旋门、埃菲尔铁塔等。 设问:你知道这是哪个国家的建筑吗? 二、讲授新课: 旧制度的危机(法国大革命的背景) 1.背景:引导学生阅读课本:相关史事: ①法国封建制度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根本原因),18世纪开始,法国封建制度进入腐朽没落的时期。国王路易十五通过加重税收等方式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

路易十五 2.法国启蒙思想: 18世纪开始,以法国为中心、波及欧洲其他国家的反对旧制度的思想文化运动。它宣传自由、平等和民主,反对专制,提倡对民众进行启蒙教育,用理性之光驱散愚昧的黑暗,这场运动被称为“启蒙运动”,它为法国大革命作了重要的理论准备 伏尔泰卢梭孟德斯鸠 法国大革命 1.根本原因:法国封建制度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过程: ①革命的导火线:三级会议的重新召开。支持美国独立战争使法国政府债台高筑,财政危机更加严重。为此,国王路易十六于1789年5月召开三级会议,讨论征税问题; ②开始标志——攻占巴士底狱(1789年7月14日);

法国大革命的意义是什么

法国大革命的意义是什么 法国大革命,开始于一七八九年,是法国人民奋起反抗不公平压迫的表现,是法国人民所参加的一次大革命,影响十分深远。那么法国大革命的意义是什么呢? 法国大革命的真正意义 法国大革命前后总共有五年的时间,这是人民坚持的体现,虽然大革命期间法国被不同的政党所执政,但是革命的意义体现在多个方面,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法国大革命的意义在于大革命从开始到结束持续的时间较长,参与的人民数量多,并且人民建立起了自卫军以及相关的团体;二是法国 大革命的意义在于大革命将封建阶级打垮了,这是人们对平等对待的向往以及期待;三是法国大革命的意义在于劳动人民的 思想开始得到解放,了解到了民主思想的存在,封建思想已经不适应社会的发展;四是法国大革命的意义在于革命取得的革 命成果十分明显,国家的性质开始发生变化;五是法国大革命 的意义在于法国的经济因此得到发展,工业革命迅速得到发展,资本主义开始在法国得到了应有的地位;六是法国大革命的意 义在于大革命为欧洲其他各国做出了一个带头作用,法国大革命激励着其他各国革命的兴起;七是法国大革命的意义在于大 革命使得法国的教育、金融等各个领域找到了自己发展的机遇。 法国大革命是法国人民奋起的革命,革命的意义在于人民获得了平等的地位。 法国大革命为什么会叫做大革命 对于法国大革命可能多少有点听过,但是说到法国大革命为什么叫做大革命,可能就不那么清楚了,那么接下来就是来总结一下法国大革命为什么叫做大革命。法国大革命为什

么叫做大革命,原因总结起来有以下四点。 第一点就是法国大革命的成果很显著,它推翻了波旁王朝的统治,初步确立了要在法国实行共和体制,严重地打击了欧洲地区的封建君主专制。第二点就是它的影响很深渊,法国大革命为其他国家的人民反抗君主专制做出了很好的榜样,法国大革命为工业革命扫清了障碍,也对其他国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具有划时代的意义。那么第三点就是法国大革命彻底地扫清了法国的专制势力,历时41年,法国大革命的规模相当大,人民都踊跃参加革命,并在革命党在展现了人民的伟大的力量,人民是推动法国大革命前行的重要力量。第四点就是法国大革命是法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革命。正是因为当时的法国大部分人民长期受到压制和迫害,所以才导致了法国大革命的爆发。 法国大革命之所以被叫做是大革命就是因为它的规模大、影响广、程度深。这次的大革命顺应了民意,顺应了时代的发展潮流,所以人民都踊跃参加,贡献自己的力量,为争取幸福和谐的美满生活而斗争。法国大革命的“大”体现在方方面面,规模大,影响大,成果大,所以法国大革命被叫作大革命。 法国大革命的时间 法国大革命是法国历史上一次重大的革命,大革命的发生使得法国迈进了一个新阶段,也是当时社会的产物。那么法国大革命发生在什么时间呢?又在什么时间结束了呢? 一七八九年七月,法国大革命由人们占领巴士底狱开始。当时法国处于一个困难阶段,下层的农民因为灾害天气收成不佳,可是位于上层的封建阶级不顾人民的安危,不仅不设法赈灾,甚至还因为财政困难提出要加重人民的负担,这使得

法国大革命对德国影响论文

法国大革命对德国影响论文 摘要:法国大革命这一事件对德国的文学理论和文学的实践的发展具有很大的意义,同时整个法国的大革命的最终态度也使得德国的文坛引起了新的文化,古典主义,浪漫主义,以及新的主义。浪漫主义和古典主义对法国大革命产生了抵制和排斥作用,新的主义对法国大革命产生了推崇还有仰慕。无论反对还是支持他们或者是从新的角度努力实践了自己的文学新的理念,实践着自己的文学观点,推动了文化的新的繁荣发展还推动了法国政治,经济文化的繁荣以及整个国家还有社会的发展。 关键词:法国大革命;德国;影响,浪漫主义 法国大革命是世界近代史上规模最大,最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它摧毁了法国的封建专制制度,震撼了整个欧洲大陆的封建秩序,建立起资产阶级的政治统治,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传播了资本主义自由民主的进步思想。 法国大革命对于德国的影响主要表现一下三点:德国联邦国的改革运动;德意志民族的意识产生;德国文化思想的影响。 一、政治体制的改革 法国的政治体制在大革命期间发生了史诗性的转变:统治法国多个世纪的绝对君主制与封建制度在三年内土崩瓦解,过去的封建、贵族和宗教特权不断受到自由主义政治组织和平民的冲击,传统观念逐渐被全新的天赋人权、三权分立等民主思想代替。法国的政治体制在大革命期间发生了史诗性的转变:统治法国多个世纪的绝对

君主制与封建制度在三年内土崩瓦解,过去的封建、贵族和宗教特权不断受到自由主义政治组织和平民的冲击,传统观念逐渐被全新的天赋人权、三权分立等民主思想代替。 期间所颁布的《人权宣言》和拿破仑帝国时期颁布的《民法典》(后改名《拿破仑法典》)被称为新社会的出生证书。在世界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次革命也为此后的各国革命树立了榜样,因此具有世界意义。 二、德意志民族意识和民族意识产生 法国大革命的民族意识很明显,为民族团结提供了案例,宣示了各个民族的自由还有平等,拿破仑曾经在德意志以革命者人的身份同时又充当了肆意掠夺的盗猎者。从这里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启动了德意志民族和民族主义的运动。德意志现代民族意识的形成与法国大革命,特别是拿破仑对德意志的战争有着密切的关系。可以说,拿破仑战争对德意志的民族意识和民族主义的最终兴起有着直接 的影响。其标志性事件就是强大的普鲁士在耶拿战役中的失败和屈辱的提尔西特和约之签订。这个时候,拿破仑的对外战争已经走向了它的反面,已经转变为法国进行民族掠夺的战争,从而激起了被占领国家和地区民族的反抗。 德意志处于欧洲发展转化的中心,它之所以能够成为反对法国的集结地,正是因为它对历史和传统的延续性情有独钟。相较于依据理性原则突然建立起来的“人为”社会,德国更加青睐通过逐步演化、形成进而稳定下来的有机共同体。因此,这个民族更为注重的

法国大革命的历史意义与评价

法国大革命的历史意义与评价 从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到1794年7月热月政变,法国大革命共经历了5年历程。 一、背景:1、政治:典型的封建专制国家;三个等级制度,社会不平等。 2、经济:资本主义工商业有一定程度的发展,受到封建专制制度的严重阻碍。 3、导火线:财政危机导致三级会议召开。 4、思想宣传:法国启蒙运动。 5、爆发的标志:巴黎人民武装起义,攻占了巴士底狱。(1789年7月14日) 二、特点1 、范围广:遍及全欧洲,影响全世界。就其规模而言,如暴风骤雨,迅猛异常。 2、政治领域内作战,无宗教外衣,群众基础广泛,人民群众在三次起义中都显示了伟大力量,资产阶级与人民结盟,每当在革命的转折关头,都推动革命向前发展。法国大革命是历时最长的一次资产阶级革命(1789---1793高潮)巴黎人民3次起义充分体现的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 3、革命彻底:相对于英国的光荣革命,法国革命更血腥,提出的主张更彻底,成果更显著、深刻。大革命沿上升路线,结束了法国一千多年的封建统治,它“是真正把斗争进行到底,直至交战的一方即贵族被消灭而另一方即资产阶级完全胜利的首次起义”。改变了国家的性质。 4、这场大革命还震撼了欧洲的封建制度,给它们以沉重的打击。这场大革命的彻底性更为以后的各国革命树立了榜样,因而具有世界意义。 三、地位和历史意义 1)政治上,法国大革命是世界近代史上规模最大的资产阶级革命, 震撼了整个欧洲大陆的封建秩序,为以后的各国革命树立了榜样。拿破仑战争早期传播了法国革命的思想,在客观上有利于欧洲封建制度的瓦解和农民的解放。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一次伟大尝试,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 2)经济上,法国在18世纪中期完成了工业革命,成为当时仅次于英国的工业国家,推动了工业革命在欧洲的发展。 3)思想上,法国启蒙思想家把欧洲的启蒙运动推向高潮,为资产阶级取得统治地位提供了思想上和理论上的准备,启蒙思想在世界各地广泛传播,动摇了封建统治的思想基础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引用了各种大革命前的进步思想作为其口号,并伪装成各种进步思想的弄潮儿实行专制。法国大革命除了结束法国的专制政治外,还带给欧洲人民两个重要信念,一、民族主义,二、自由主义,这两个信念成为引发1830年革命和1848年革命,对后世影响深远。达到了文化的高潮,文学领域涌现出巴尔扎克等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社会学领域取得长足进展,科学领域提出细胞学说、进化论、能量守恒转化等理论综上所述,无论从经济、政治还是文化方面,正如列宁所说:“它被称为大革命不是没有道理的。这次革命给本阶级、给它所服务的那个阶级,给资产阶级做了很多事情,以致整个19世纪,即给予全人类以文明和文化的世纪,都是在法国革命的标志下度过的。”法国大革命代表着世界的改变,体现了由封建制度向资本主义制度转变的历史趋势。

法国大革命过程

法国革命时间表 波旁王朝 法国革命时间表(1789.5.5~1870.9.4) 一、波旁王朝(843~1791.9){封建君主专制} 1789.5.5 三级会议召开,后改名“制宪会议”{第三等级} 7.14 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爆发】 8月26日《人权宣言》{君主立宪派:大资、自由派贵族} 1791.9 《1791年宪法》—君主立宪制确立(~1792.9) 1792.8.10 “八月起义”{吉伦特派:工商业资产阶级} 9月瓦尔密村击退普军,国民公会宣布成立第一共和国 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二、法兰西第一共和国(1792.9~1804.12.2) 1793.1 处死路易十六 6.2 雅各宾派掌权{中小资} 秋罗伯斯比尔为首的公安委员会推行“恐怖政策” 1794.7.27 “热月革命”{热月党人}【法国大革命高潮阶段的结束】1799.11.9 “雾月政变”,拿破仑任第一执政,颁新宪法,建立独裁统治 1804.3 《法兰西民法典》(=《拿破仑法典》) 法兰西第一帝国 三、法兰西第一帝国(拿破仑帝国) (1804.12.2~1814.1.3,1815.3.20~1815.6.22){资产阶级帝制} 1804.12.2 波拿巴·拿破仑加冕,称拿破仑一世 1812. 兵败俄国【开始崩溃】 1813.10 兵败莱比锡【开始瓦解】 1814.3.31 反法盟军、路易十八进入巴黎 1814.4.拿破仑在巴黎枫丹白露宫签署退位诏书,此前两天拿破仑宣布无条件投降。法兰西第一帝国灭亡了。拿破仑后被放逐厄尔巴岛1815.3.1. 拿破仑登陆法国 3.20. 拿破仑重登皇位 6.18. 滑铁卢兵败 6.22. 拿破仑退位,不久被流放圣赫勒拿岛【第一帝国最终覆灭、波旁王朝复辟】 1821 拿破仑病死于圣赫勒拿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