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2 天气与气候 2023高卡地理静悟材料

专题2 天气与气候

核心知识

课程标准

必修1:

1.5 运用图表等资料,说明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及其与生产和生活的联系。

1.6运用示意图等,说明大气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原理,并解释相关现象。

选择性必修1:

1.4 运用示意图,分析锋、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等天气系统,并运用简易天气图,解释常见天气现象的成因。

1.5 运用示意图,说明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并分析气压带、风带对气候形成的作用,以及气候对自然地理景观形成的影响。

一、大气垂直分层和受热过程

(一)大气的垂直分层

(二)大气的受热过程

1.两个来源

(1)大气最根本的能量来源:太阳辐射。

(2)近地面大气热量的主要、直接来源:地面辐射。

2.两大过程

(1)地面的增温:大部分太阳辐射透过大气射到地面,使地面增温。

(2)大气的增温:地面以长波辐射的形式向大气传递热量。

3.两大作用

(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①表现形式:选择性吸收、散射和反射。

吸收作用①平流层臭氧吸收紫外线

②对流层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

反射作用云层和较大颗粒尘埃,无选择性反射

散射作用空气分子或微小尘埃→使天空呈蔚蓝或白色(可对比月球)

②削弱强度:对流层大气基本上不能直接吸收太阳辐射的能量。

(2)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大气通过对太阳短波辐射和地面长波辐射的吸收,实现了受热过程,而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是大气受热过程的延续。

(三)逆温

1.概念:正常情况下,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但在一定条件下,对流层中也会出现气温随高度增加而上升或者实际气温高于理论气温的现象

2.形成过程

3.类型

4.影响

有利:①抑制沙尘暴的发生,因为沙尘暴发生的条件是大风、沙尘、强对流运动

②出现在高空,对飞机的飞行极为有利,使飞机在飞行中不会有大的颠簸,同时也提

高了能见度,使飞行更加安全。

不利:①出现多雾现象 ②加剧大气污染

二、热力环流

(一)热力环流的形成

(二)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图示

)

摩擦力

始终与风向

相反

大小与下垫面性质有

关,下垫面越粗糙,摩

擦力越大,反之越小

使风速减小

与其他两力共

同作用,使风向

斜穿等压线(三)常见的热力环流形式

1.海陆风

成因分析——海陆热力差异是前提和关键

2.山谷风

成因分析——山坡的热力变化是关键

白天山坡比同高度的山谷升温快,气流上

升,气压低,暖空气沿山坡上升,形成谷风

夜晚山坡比同高度的山谷降温快,气流下

沉,气压高,冷空气沿山坡下滑,形成山风

3.市区与郊区之间的热力环流

成因分析——“城市热岛”的形成是突破口

三、天气系统

(一)气团

概念:位于对流层下部,水平方向的一定范围内,温度、湿度等物理性质相对均一的大团空气。

(二)锋面

1.概念:两种不同性质气团相遇后的狭窄过渡区域。

2.锋与天气

根据锋面两侧冷、暖气团的移动方向,可以将锋分为冷锋、暖锋、准静止锋等类型。比较项目冷锋暖锋准静止锋

锋面剖面示

意图

锋面符号

降水区的位

(过境前后)

气压、气温

变化

我国典型的锋面天气北方夏季的暴雨;北方冬春

季节的大风或沙尘暴天气;

冬季的寒潮;一场秋雨一场

一场春雨一场暖

夏初,长江中下游地

区的梅雨天气;冬半

年,贵阳多阴雨冷湿

天气

(三)低气压(气旋)、高气压(反气旋)与天气

(四)锋面气旋与天气

1.概念:锋面与气旋联系在一起,形成锋面气旋系统。

2.锋面气旋图的判读步骤

四、气压带、风带与气候

(一)三圈环流(以北半球为例)

成因:高低纬之间的受热不均和地转偏向力。

(二)气压带和风带季性移动和季风环流

1.气压带、风带的移动规律:北半球夏半年向北移动,冬半年向南移动。

2.季风环流

(三)对气候的影响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和成因示意图”

经典题目重温

※典例1

(2022·全国乙卷)我国一海滨城市背靠丘陵,某日海陆风明显。下图示意当日该市不同高度的风随时间的变化。据此完成(1)~(3)题。

(1)当日在观测场释放一只氦气球,观测它在1千米高度以下先向北漂,然后逐渐转向西南。释放气球的时间可能为()

A.1时 B.7时 C.13时 D.19时

(2)据图推测,陆地大致位于海洋的()

A.东北方 B.东南方 C.西南方 D.西北方

(3)当日该市所处的气压场的特点是()

A.北高南低,梯度大B.北高南低,梯度小

C.南高北低,梯度大D.南高北低,梯度小

【答案】(1)C (2)D (3)B

※典例2

(2021·山东卷)“克拉香天气”出现在越南沿海地区,是一种持续时间较长的雾天伴随濛濛细雨的天气,这种天气在越南北部沿海比南部沿海出现的几率更大。图6示意克拉香天气出现时段的风向。据此完成(1)~(2)题。

(1)越南北部沿海出现克拉香天气的几率更大,主要因为北部沿海比南部沿海()

①风速小②地面温度低③地势低④空气湿度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克拉香天气易出现的时间段是()

A.2~4月 B.5~7月 C.8~10月 D.11~次年1月

【答案】(1)A (2)A

※典例3

(2021·湖南卷)小海坨山位于北京冬奥会延庆赛区,建有国家高山滑雪中心,滑道落差近900米。小海坨山半山腰置出现一定厚度的低云,且停留时间较长,对滑雪赛事有一定影响。研究表明,山地背风坡下沉气流与爬坡湿气流的相互作用是促进半山腰云形成的关键因素。下图示意小海坨山及附近地形。据此究成下面(1)~(3)题。

(1)半山腰云主要分布在小海坨山主峰及山脊的()

A.东北方B.东南方C.西南方D.西北方

(2)与半山腰云邻近的下部气团相比,上部气团性质偏()

A.暖干B.暖湿C.冷干D.冷湿

(3)为了赛事的顺利进行,气象部门预报半山腰云最需要精准观测滑雪场附近的()

①相对湿度②气压变化③气温水平分布④气温垂直分布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答案】(1)B (2)A (3)C

※典例4

(2022·山东卷)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冬半年,美洲中部地区频繁受冷空气影响。图5示意2000年1月一次冷空气南下过程中,美洲中部附近海洋表层风场和海平面气温分布。甲处南北两侧的气压梯度较大。

图 1

(1)图6示意M点所在水平面上的等压线分布及空气质点的瞬时受力平衡情况。在图中用画出M点风向,并指出山脉的阻挡对冷空气运动的影响。(4分)

图 2

(2)在冷空气频繁南下的影响下,N海域表层水温较低、海产丰富。分析其原因。(10分)【答案】

(1)冷空气受山脉阻挡,在迎风坡一侧减速、堆积,气流转向绕行。

(2)南下的冷空气在较大的气压梯度和狭管效应的共同影响下,快速穿过峡谷,并在下坡过程中不断加速,近地面的风速较大;由于峡谷地势较低,冷空气过峡谷后在下沉过程中自身的增温幅度较小(焚风效应弱),且较大的风速使冷空气在到达N海域之前与下垫面的热量交换较少,增温幅度小,冷气团保持较低温度;冷气团与海水的热力交换使N海域表层水温降低;强离岸风使N海域底部冷海水上泛,表层海水温度降低;上泛的冷海水将下层的营养盐类带到表层,有利于浮游生物大量繁殖,饵料充足,使N海域海产丰富。

※典例5

(2020·山东卷)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露点是空气因冷却而达到饱和时的温度,其数值越大,反映空气中水汽含量越大。一般情况下,温度相同时湿空气要比干空气密度小。两个温度相近的干、湿气团相遇所形成的锋,称为干线。下图为北美洲部分地区某时刻主要气象要素分布形势示意图,来自极地、太平洋和墨西哥湾的三种性质不同的气团,在落基山以东平原地区交绥形成三个锋:冷锋、暖锋和干线。

(1)用符号在图中适当位置绘出冷锋、暖锋。(4分)

(2)分析图中干线附近产生降水的原因。(4分)

(3)说明图示区域地形对干线形成的影响。(6分)

【答案】

(1)准确判断冷锋、暖锋位置,并用冷锋、暖锋符号绘制。如下图所示。

(2)干线东、西两侧温度相近的干、湿气团相遇,东侧的湿气团密度小,位于干气团之上,湿气团被迫抬升;抬升过程中,随高度增加,气温降低(达到露点后),形成降水。

(3)本区西部分布有南北向高大山地,来自太平洋的气团,在山地西侧的迎风坡降水后,湿度减小,越过高大山地在背风坡下沉增温;本区中部为面积广大的平原,地势平坦,下垫面性质均一,利于东侧墨西哥湾湿热气团的快速深入,气团性质变化小。(温度相近的两个干湿气团交绥形成干线。)

2023年中考地理训练专题05 天气与气候(含答案及解析)

2023年中考地理专题训练 专题05 天气与气候 一、选择题 春暖花开,小华准备周末和家人外出踏青。根据题意,完成下列1-2小题。 1.周末,小华和家人准备享受明媚春光,外出最适宜的天气是() A.B.C.D. 2.小华家所坐的车辆行进到某路口时,看到了一张道路指示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中山路是南北向的B.青年大街是南北向的 C.北行是大西路D.西行是奉天街 【答案】1.B 2.B 【解析】1.读图可知,A表示多云,B表示晴天,C表示阴天,D表示霜冻,故小华和家人准备享受明媚春光,外出最适宜的天气是B晴天,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读图可知,该指示牌的左上方有指向标,箭头指示南方,可知前方为南,后方为北,左为东,右为西,故中山路是东西向的,排除A;向西可到达青年大街,青年大街是南北向的,B正确;南行是大西路,排除C;西行是青年大街,排除D;故选B。 【点睛】在天气预报图上,我们可以看到一些符号,这些符号是用来表示天气状况的,它们都有特定的含义。 “回南天”是天气返潮现象,一般出现在二、三月份,主要是因为气温回暖、湿度增大,形成连日的小雨或大雾。下图示意某日“回南天”形成。读图完成下面3-5小题。

3.华南地区“回南天”现象发生时,暖湿气流主要来自() A.渤海B.黄海C.东海D.南海 4.“回南天”发生时当地的天气一般是() A.B.C.D. 5.“回南天”现象对当地的主要影响有() A.能见度低,影响交通出行B.多发暴雨,造成城市内涝 C.天气干燥,适合晾晒衣物D.气温回升,适宜山区踏青 【答案】3.D 4.B 5.A 【解析】3.读图可知,华南地区的广东和广西濒临南海,华南地区“回南天”现象发生时,暖湿气流主要来自南海,故选D。 4.读材料:“回南天”是天气返潮现象,一般出现在二、三月份,主要是因为气温回暖、湿度增大,形成连日的小雨或大雾。读图可知:B选项中的天气符号代表的是小雨或大雾,B 正确。A天气符合代表小雪和大雪,C天气符合代表晴天和雾霾,D天气符合代表台风和沙尘暴,ACD错误。故选B。 5.“回南天"是天气返潮现象,一般出现在二、三月份,主要是因为气温回暖、湿度上升,形成连日的小雨或大雾。所以"回南天现象对当地的主要影响有能见度低,影响交通出行,A正确。回南天降水量不大,B错误。回南天天气潮湿,不适合晾晒衣物,C错误。回南天天气潮湿,地面湿滑,不适合山区踏青,D错误。故选A。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的祖国正在走向繁荣昌盛,没有强大的祖国,就没有我今天的自由。”这是孟晚舟在回国航班上发出的感叹。孟晚舟女士乘坐包机从北美洲的加拿大温哥华起飞,于2021年9月25日21时50分左右落地深圳宝安机场,飞行航线如下图。据此,完成下面6-7小题。

(新课标)2023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 第四章 大气的运动 第二节 气压带、风带及其对气候的影响教师

第二节 气压带、风带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一、气压带和风带 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1.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基础——三圈环流(以北半球为例)。据图指出a 、b 、c 所代表的环流圈。 提示:a 为低纬环流圈,b 为中纬环流圈,c 为高纬环流圈。 2.补充完成字母所代表的气压带或风带。 (1)七个气压带⎩ ⎨ ⎧ A 为赤道低气压带 ⎭ ⎪⎬⎪ ⎫ C 为副热带高气压带E 为副极地低气压带G 为极地高气压带南北半球同纬度各有一个 (2)六个风带⎩⎪⎨⎪⎧⎭⎪⎬ ⎪⎫B 为信风带D 为西风带F 为极地东风带南北半球同 纬度各有一个 3.表述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规律及原因。 提示:①规律:在北半球,与二分日相比,大致夏季偏北,冬季偏南。 ②原因:随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而移动。 4.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连线)

二、海陆分布对气压带的影响及季风环流 1.海陆分布对气压带分布的影响 (1)北半球 ⎭ ⎪⎬⎪⎫陆地面积大且海陆相间分布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气压带由带状断裂成块状 (2)南半球 海洋面积广大,气压带基本呈带状分布。 2.典型气压中心与冬夏季风 (1)由图1可知,1月份(冬季),亚欧大陆的气压中心M 亚洲高压,切断了副极地低气压带。 ①M 的形成:1月份,(亚欧)大陆比海洋降温快,空气冷却下沉,近地面空气密度增大,形成(亚洲)高压。 ②阿留申低压、冰岛低压形成:副极地低气压带被陆地上的冷高压切断,保留在海洋上,并由带状分布变为低压中心。 ③此时,东亚盛行A 西北风,南亚盛行B 东北风。 (2)由图2可知,7月份(夏季),亚欧大陆的气压中心N 亚洲低压,切断了副热带高气压带。 ①N 的形成:7月份,(亚欧)大陆比海洋升温快,空气受热膨胀上升,近地面空气密度减小,形成(亚洲)低压。 ②夏威夷高压、亚速尔高压的形成:副热带高气压带被陆地上的热低压切断,保留在海

专题2 天气与气候 2023高卡地理静悟材料

专题2 天气与气候 核心知识 课程标准 必修1: 1.5 运用图表等资料,说明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及其与生产和生活的联系。 1.6运用示意图等,说明大气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原理,并解释相关现象。 选择性必修1: 1.4 运用示意图,分析锋、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等天气系统,并运用简易天气图,解释常见天气现象的成因。 1.5 运用示意图,说明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并分析气压带、风带对气候形成的作用,以及气候对自然地理景观形成的影响。 一、大气垂直分层和受热过程 (一)大气的垂直分层 (二)大气的受热过程 1.两个来源 (1)大气最根本的能量来源:太阳辐射。

(2)近地面大气热量的主要、直接来源:地面辐射。 2.两大过程 (1)地面的增温:大部分太阳辐射透过大气射到地面,使地面增温。 (2)大气的增温:地面以长波辐射的形式向大气传递热量。 3.两大作用 (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①表现形式:选择性吸收、散射和反射。 吸收作用①平流层臭氧吸收紫外线 ②对流层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 反射作用云层和较大颗粒尘埃,无选择性反射 散射作用空气分子或微小尘埃→使天空呈蔚蓝或白色(可对比月球) ②削弱强度:对流层大气基本上不能直接吸收太阳辐射的能量。 (2)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大气通过对太阳短波辐射和地面长波辐射的吸收,实现了受热过程,而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是大气受热过程的延续。 (三)逆温 1.概念:正常情况下,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但在一定条件下,对流层中也会出现气温随高度增加而上升或者实际气温高于理论气温的现象 2.形成过程 3.类型 4.影响 有利:①抑制沙尘暴的发生,因为沙尘暴发生的条件是大风、沙尘、强对流运动 ②出现在高空,对飞机的飞行极为有利,使飞机在飞行中不会有大的颠簸,同时也提

2023高考地理必考知识点归纳总结

2023高考地理必考知识点归纳总 结 高考地理核心考点 1.昼夜之分、昼夜更替与昼夜长短 昼夜之分是指由于地球是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而引起地表向日的一半明亮而对应的另一半黑暗的现象。昼夜更替是由于地球自转而使地球产生的白昼与黑夜以一个太阳日(24小时)为周期的交替现象。而昼夜长短、是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和地球公转引起太阳直射点的移动,使除命道外的各纬度昼夜长短产生周年变化的现象。 2.地壳、软流层与岩石图 地壳的范围是在地表以下、莫霍界面以上。软流层位于地幔上部,在地下约60千米—250千米至400千米处。岩石圈则从软流层以上直到地表。三者的关系可表示为:岩石圈=地壳十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部分。 3.流星体、流星现象与陨星 运行于行星际空间的固体块和尘粒称流星体。当它高速冲入地球大气层,与空气分子激烈碰撞而燃烧产:生的光迹称为流星现象。降落到地面未能燃烧尽的流星体的“残骸”则称陨星。 4.节气与季节 节气是根据天气和物候的演变情况确定的,以太阳在黄道上运行15.为划分标准,一个回归年有24个节气。季节;是根据各地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周年变化情况确定的,以太阳在

黄道上运行90度为划分标准;二者在一定程度上都反映了一年中寒来暑往及物候的变更情况。 5.气温递减率与地温递增率 前者表示对流层内气温随高度而逐渐下降的变化率。平均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0.6℃。后者表示常温层以下一定深度内,地温随深度逐渐增高的变化率。平均每深100米,温度增高3℃。 6.太阳辐射、太阳辐射强度与太阳常数 太阳辐射是一个物理概念。是指太阳向宇宙空间发射的电磁波和粒子流。太阳辐射强度是一个物理变量,指每平方厘米的地球表面每分钟获得的太阳辐射能量。其大小随纬度、太阳高度和时间而变。而太阳常数是一个物理常量,指在日地平均距离条件下,地球大气上界太阳高度角为90°时的太阳辐射强度。其数值为8.16焦/厘米·分。 7.海陆风、季风与季风气侯 海陆风是由海陆之间的气压日变化而引起的,仅出现在滨海地区,是一日之内风向转变的现象。季风是由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所导致的海陆之间气压中心的季节变化(或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而季风是一种大范围内的盛行风向随季节有显著变化的风系。但有季风的地区不一定就形成季风气候,只有在海陆对比显著、风向变化明显的热带、副热带和温带大陆东岸的季风区分布的才是季风气候。 8.气象、天气与气候 气象是表明大气特征的物理状态和物理现象的总称。包括气压、气温、温度、风、云、降水等要素。天气是指短时期某地义气中的气象变化情况。它是由各种气象要素综合表述的大气

精品解析:江西省金溪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金溪一中2022-2023年度上学期高一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北京时间2020年7月23日12时41分,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由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发射升空,随后准确进入预定地火转移轨道。天问一号任务主要包括发射段、地火转移段、火星捕获段、火星停泊段、离轨着陆段和科学探测段共6个飞行阶段(如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当天问一号完成地火转移段时,天问-号已经离开() A.总星系B.银河系C.太阳系D.地月系 2.与地球相比,火星大气的密度不到地球大气的百分之一,是因为火星() A.卫星较多B.距离太阳较远 C.质量较小D.公转周期较短 2020年9月15日北京时间9时23分,在黄海海域,“长征十一号”海遥二运载火箭成功将9颗“吉林一号”高分03-1组卫星送入预定轨道。下图为发射场景图。完成下面小题。

3.下列可被称为天体的是() A.待发射的“吉林一号”卫星B.成功入轨的空间站 C.遥远的比邻星星系D.误入大气层的小行星 4.“吉林一号”卫星进入预定轨道后位于() ①地月系①其他恒星系①河外星系①可观测宇宙 A.①①B.①①C.①①D.①① 5.与陆基发射相比,海基发射的优点有() ①受天气影响小①不扰民①可机动选择发射位置①发射角度更全面 A.①①①B.①①①C.①①①D.①①① 下图是一款新型太阳能衣服,用天然纤维制成,衣服内有太阳能电池板,可以给很多设备(包括手机、平板电脑等)充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我国下列地区中,太阳能衣服使用效率最高的是() A.四川盆地B.长江中下游平原C.东北平原D.青藏高原 7.有关太阳辐射及其对地球影响的正确叙述是() A.太阳辐射的能量来源于太阳活动 B.太阳辐射与地球上地震、水旱灾害的发生有着密切关系 C.太阳辐射的电磁波对地球磁场影响明显,从而使地球上产生磁暴现象 D.太阳辐射能是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的水、大气、生物活动和变化的主要动力 下图是摄影爱好者拍摄的“银河与极光交相呼应”照片。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8.照片中的“银河”是拍摄者看到的() A.地月系B.银河系C.太阳系D.河外星系 9.该照片的拍摄地点在() A.青藏高原B.北京郊区C.赤道附近D.极圈附近 10.为了取得最佳效果,拍摄者应提前在网站查询的信息是() A.太阳辐射强度B.大气层的厚度C.太阳活动周期D.八大行星位置 浅层地能主要指地球浅层地表数百米内的土壤砂石和地下水所蕴藏的低温热能。据专家测量,我国近百米内的土壤每年可采集的低温能量达1.5万亿千瓦,是我国目前发电装机容量4亿千瓦的3 750倍,而百米内地下水每年可采集的低温能量也有2亿千瓦。由于储量大,分布普遍,被喻为“绿色聚宝盆”。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1.浅层地能存在的内部圈层是() A.地壳B.地幔C.地核D.软流层 12.浅层地能的主要来源最可能是()

2023年天气与气候热门词汇解读

2023年天气与气候热门词汇解读近年来,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持续升级,人们对天气和气候的关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要素,天气和气候对我们的生活、农业、工业以及生态系统都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在2023年,一些热门词汇将成为研究者、科学家和普通公众关注的焦点,它们的理解对我们应对气候变化和天气灾害至关重要。下面,我们将对2023年天气与气候热门词汇进行解读。 1. 温室效应(Greenhouse Effect) 温室效应是指大气中的某些气体,如二氧化碳和甲烷,能够阻止地球表面上热量的辐射逃逸。这些气体会吸收并重新辐射地球表面的热量,类似于温室内的玻璃板阻止热量的流失。然而,人类活动持续增加温室气体的排放,导致地球温度上升,引发了全球变暖的现象。 2. 气候变化(Climate Change) 气候变化指的是地球长期的气候模式发生变化,包括气温、降水、风向等多个方面。长期大规模的气候变化会对人类的生活、农业、生态系统和经济产生巨大的影响。尤其是近几十年来,人

类活动导致的温室气体排放大幅增加,进一步加剧了气候变化的 速度和程度。 3. 极端天气(Extreme Weather) 极端天气指的是相对于常规天气来说异常的气象现象,如强热浪、暴雨、干旱、冰雹、洪水、飓风等。随着气候不稳定性的增加,极端天气事件的频率和强度也在不断增加,对人类社会和自 然生态带来严重的灾害和破坏。 4. 气象扩散条件(Meteorological Dispersion Conditions) 气象扩散条件用于描述空气污染物在大气层中的传播和消散情况。它包括大气稳定度、湿度、风速等因素,这些因素决定了污 染物的传输范围和浓度分布。了解和预测气象扩散条件对于制定 环境政策和灾害应对具有重要意义。 5. 面向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规划(Sustainable Urban Planning) 面向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规划是指在城市建设和发展过程中,考 虑到环境、经济和社会因素,打造具有可持续性和适应性的城市。这种规划包括改善城市空气质量、增加绿地覆盖率、提高建筑能 源效率等,以减轻城市面临的气候变化和天气灾害的影响。

2023届中考地理高频考点综合练习:专题四 天气与气候(2)(含解析)

2023届中考地理高频考点综合练习:专题四天气与气候(2)1.读北京市2017年12月7日和8日的日出日落时间及天气预报(下表),12月7日24小时整点天气预报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8日比7日() A.白天气温低 B.夜间气温高 C.气温日较差大 D.气温日较差小 (2)7日气温最高值开始出现在() A.12点左右 B.13点左右 C.16点左右 D.18点左右 (3)下列描述与8日天气符合的是() A.阴雨绵绵 B.烈日炎炎 C.狂风大作 D.天气晴朗 (4)大风天气,以下做法不安全的是() A.停止高空作业和水上活动 B.妥善安置室外物品 C.减少外出谨防高空坠物 D.进行户外攀岩活动 2.下图为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在上图的四幅图中,表示北京的气温变化和降水量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上述四种气候类型,多分布在大陆西岸的气候类型为()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3.读“某地日气温变化曲线图”,完成下列各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 A.日出前后 B.约12时 C.约14时 D.午夜0时 (2)该日的气温日较差是() A.10.5℃ B.9℃ C.11.5℃ D.66.5℃ 4.福建土楼的建筑原料取自当地的粘质红壤,夯筑时,埋入杉木枝条或竹片为“墙骨”,再在外墙涂防风雨剥蚀的石灰,因而坚固异常。读福建土楼景观图和当地气候资料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图中民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终年寒冷,民居墙厚窗小 B.夏季多雨,民居屋顶坡度大 C.受河流影响,聚落呈条带状 D.受地形影响,聚落主要分布在平原

专题05 天气与气候-(2021-2023)中考地理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原卷版)

三年(2021-2023)中考地理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 专题05 天气与气候 考点01 天气与空气质量 一、选择题 1.(2023·湖北鄂州·统考中考真题)图为小明在手机上看到的天气预报图,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昨天的天气是阴天,气温日较差10℃ B.周二是气温日较差最大的一天 C.周三的天气是晴天,最低气温26℃ D.测量旗杆影子长度在一天中的变化,宜选择周五 2.(2023·四川南充·统考中考真题)某校计划举行郊游活动,同学们查询了近期天气状况如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日期周一周二周三周四 气温15-23℃15-22℃10-18℃8-20℃ 天气状况 空气指数178 165 60 30 风 A.周一空气质量较好,适宜郊游B.周二阴天,空气质量较好,风力较强 C.周三小雨,西北风6级D.周四气温日较差最大,注意增减衣物 3.(2023·新疆·统考中考真题)每到春季我国局部地区会出现沙尘天气,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不便。下

列天气符号表示沙尘暴的是() A.B.C.D. 4.(2023·湖北十堰·统考中考真题)天气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判断下列语句,描述天气的是() ①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②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③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④昆明四季如春⑤明天大风降温⑥极地地区全年严寒 A.①②⑤B.②③④C.①③⑤D.②④⑥ 5.(2023·黑龙江·统考中考真题)下列语句描述气候的是() A.风和日丽B.狂风暴雨C.阴云密布D.春暖花开 6.(2023·黑龙江·统考中考真题)横断山从山顶到山麓,能领略从高山寒带到热带的自然景观,影响因素是() 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C.地形D.洋流 7.(2023·黑龙江绥化·统考中考真题)在卫星云图上,蓝色表示的是() A.陆地B.海洋C.云层D.平原 (2023·江苏苏州·统考中考真题)图为一位苏州的中学生记录的自然观察笔记,完成8-9小题。 8.该学生观察的月份可能是() A.1月B.4月C.7月D.10月 9.观察时段的天气状况,叙述正确的是() A.东北风3级B.多云转小雨C.空气质量差D.处于一天中的最高气温 (2023·山东滨州·统考中考真题)冬去春来,广东当地清晨经常雾海茫茫,这是由于冷空气走后,暖湿气流迅速反攻,致使气温回升,空气湿度加大,这样的天气当地人称为“回南天”。据此完成10-11小题。10.该天气现象发生期间,天气预报中可能出现的天气符号是()

2023中考地理专项过关测试:天气与气候

2023中考地理专项过关测试:天气与气候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20分) 读春季某日我国东部一条经线附近地区的天气状况示意图回答下列1--3题。 1.40°N附近的天气状况是() A.有微风和沙尘B.雨夹雪天气C.晴转多云天气D.出现沙尘暴、大风天气2.给图示30°N附近的人们生活建议是() A.适宜户外运动B.注意添衣防冻C.出行带好雨具D.做好防晒保护3.“天气”和“气候”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下列不属于描述天气的是() A.云南冬无严寒,夏无酷暑B.天空乌云密布,大雨倾盆 C.今晨寒风凛冽,气温骤降D.昨日晴空万里,艳阳高照 课堂上四个学习小组,阅读同一幅等温线图得出各种结论,据此完成下面4--5题。 4.在比较图中甲、乙、丙、丁四点温度时,四个小组得到四种结论,其中错误的是()A.丙点温度大于乙点B.乙点温度大于甲点 C.丁点温度大于甲点D.乙点温度大于丁点 5.在分析图中的温度变化时,各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第一组认为温度向北递减,北面更靠近极地,应该是北半球。 B.第二组认为温度向北递减,北面靠近赤道,应该是南半球。 C.第三组认为温度向南递增,南方更热,和我国相似。 D.第四组认为温度向南递增,南面更靠近赤道。

6.青岛的崂山有时出现这样的天气现象,半山腰以上地方大雨倾盆,而半山腰以下的地方却滴雨未下,这应该属于() A.B. C.D. 读A、B两地月平均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完成下面7--8题。 7.A地气温特点是() A.终年高温B.夏季高温C.四季如春D.终年严寒 8.B地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匀,降水集中在()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2021年7月20日,前所未有的特大暴雨袭击河南省郑州市,正在建设中的香玉剧院被洪水围困。经过八天七夜的连续排水,香玉剧院历险重生。下表示意郑州近30年月平均气温和降水量数据。据此完成9--11题。

高考语法填空名校好题热点时事100篇:专题 10 人与自然(天气与气候、自然) (原卷版)

专题10 天气与气候(自然环境)——英语语法填空,名校好题热点时事100篇 (原卷版) 1.【河北省衡水中学2022-2023学年度高二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英语试题】 阅读下面材料,在空格处填入适当的内容(1个单词)或使用括号中单词的正确形式。 Against a backdrop of misty green forests and with its buildings on silts (桩) above the River Tuo, Fenghuang is a picturesque place to spend a day or two. Its winding alleys, lined with traditional shops and temples, lead ____1____ narrow wooden bridge and stepping-stones that cross the river. Ai though the town can get ____2____ (extreme) busy with continual tour groups, it has managed ____3____ (preserve) much of its traditional architecture. Wandering off the main streets ____4____ (allow) you to get a sense of ____5____ it would have been like before the tourists began to vast and taste the local delicacies including bamboo rat, frog and snake. Fenghuang itself does have a section of rebuilt Ming city walls ____6____ (run) alon g its river bank, but it’s the Miaojiang Great Wall ____7____ is the main draw here. Built in 1554, during the Ming dynasty’s defence against the Miao, the wall ____8____ (destroy) partly by Miao ethnic group and then rebuilt under the ding rulers, who als o sought to strength eh their power through the control of China’s southern minorities. Nowadays only a section is ____9____ (access), but it’s still an impressive sight, ____10____ (offer) great views of the surrounding countryside. 2.【吉林省长春市第二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英语试题】 阅读下面短文,在空白处填入1个适当的单词或括号内单词的正确形式。 Preserving more habitats for China’s giant pandas is providing a giant payoff. ___11___ (save) the giant panda from dying out isn’t just good for the panda, but it’s also good for economy, a new analysis by an international team of scientists shows. The results ___12___ (publish) in the magazine Current Biology, stress the economic benefits that go hand in hand with environmental ___13___ (protect). Giant pandas are one of the rarest species around the world. But pandas fell on hard times in recent decades, thanks largely ___14___ human encroachment (侵入). In 1980 alone, many habitats ___15___ (destroy) artificially, and in 1990, their habitats covered only 12,340 square kilometers, which is a major threat to the pandas in large part because bamboo, their main food source, is so low in nutrients ___16___ they must wander a lot of land in order to find and eat enough of it. Because of this, Chinese officials began making ___17___ (significance) efforts to save the panda from extinction, establishing more reserves and increasing the reserve area three times. Panda numbers ___18___

专题02 天气与气候-2023年高考地理一模试题分项汇编(江苏专用)

专题02 天气与气候-学易金卷:2023年高考地理一模 试题分项汇编(江苏专用) 一、选择题组 下图为“某日14时亚洲部分地区地面天气简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大风速区相比,M地区风速较小,主要是因为() A.水平气压梯度力较小B.水平地转偏向力较小 C.地表的摩擦作用较大D.气旋的中心气压较高 2.此时我国新疆地区气温明显高于内蒙古中东部地区的主要原因是()A.正值当地正午前后,太阳辐射较强 B.受降温过程影响小,天气晴朗少云 C.受盆地地形的影响,空气下沉增温 D.位于天山的背风坡,焚风效应显著 3.此时下列站点上空最可能存在逆温的是() A.长春B.太原 C.呼伦贝尔D.乌鲁木齐 近年来,全球变暖使北极航线(海洋运输)的开通逐渐成为可能,下图示意计划中的北极航线(包括东北航线和西北航线),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东北航线、西北航线会合处N处临近()

A.北冰洋和大西洋的分界线B.太平洋和大西洋的分界线C.欧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D.亚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 5.图中() A.中国科考站黄河站位于西半球B.两条航线沿途可见大片针叶林C.东北航线大致顺风行驶省燃料D.西北航线大致向西北方向航行6.北极航线通常在7月-8月通航,通航期间() A.是极光的最佳观赏期B.北京的昼长长于开罗 C.北印度洋的洋流会呈现逆时针方向流动D.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极昼范围一直扩大 2021年5月,面积达4320平方千米的A-76冰山从南极洲罗恩冰架脱落,随后开始缓慢漂移。下图示意A-76冰山脱落位置及周边海域地理环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导致A-76冰山在脱落后出现a→b→c位置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①海陆轮廓②极地东风③地转偏向力④西风漂流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8.A-76冰山对所经海域海—气相互作用的影响主要表现为()

天气与气候-2023年中考地理【热点重点难点】专练(附解析版)

2023年中考地理【热点·重点·难点】专练 重难点天气与气候 1.结合日常生活情景或者时事材料,考查天气符号的判读。 2.结合世界气候类型的整体或者局部地区分布图、热点时事材料,考查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及特征。 3.结合某地气温年变化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或者有关地区气温、降水表格资料考查气候类型的名称及特征。 一、天气与气候的定义及其特点 1.天气 (1)定义:是一个地方短时间里的大气状况。常用阴晴、气温高低、风力大小来描述。 (2)特点:时间短、多变化。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2.气候 (1)定义:是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常用气温高低、降水量的多少来描述。 (2)特点:具有相对稳定性。气温和降水是气候的两大要素。 二、天气预报 1.天气要素:气温是大气冷热的程度;风向是风的来向,有“东、南、西、北、东南、西南、西北、东北”八个基本方向;风力是风的强弱,共分18级。级数越大,风力越强。 2.卫星云图的判读:根据颜色白色表示云区,绿色表示陆地,蓝色表示海洋,云层厚的地方一般是阴雨区。 三、让天空更蓝 1.空气质量:空气质量的高低,与空气中所含污染物的数量有关,用污染指数表示。污染指数0~50,空气质量为优;污染指数51~100,空气质量为良;污染指数101~200,空气质量为轻度污染。 2.人类活动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城市空气质量的高低,一方面受自然因素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受人类活动的影响。 四、气温的变化 1. 气温:定义:气温是大气的温度,反映了大气冷热的程度。 2.表示方法 (1)日平均气温:一天中不同时间气温的平均数,通常一天要观测4次。 (2)月平均气温:一个月中日平均气温的平均数。 (3)年平均气温:一年中月平均气温的平均数。

2023年中考地理专题05 天气与气候 强化训练(含答案解析)

专题05 天气与气候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60分) 如图为东西半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图中大洲、大洋的判断,正确的是() A.①是亚洲B.②是大西洋C.③是欧洲D.④是太平洋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陆地全部集中在北半球B.同一半球,海洋面积大于陆地C.北极附近是陆地D.⑤大洲北临的地中海在不断扩大3.天气预报中,表示沙尘暴的符号是() A.B.C.D.读某地某日气温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 4.下列关于气温变化规律的说法,有误的是() A.一天中的最低气温一般出现在日出前后

B.一天中的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14时左右 C.北半球陆地上的最热月一般出现在7月 D.南半球陆地上的最冷月一般出现在1月 5.该地当日气温日较差约为() A.6.5℃B.5.5℃C.26℃D.31℃ 石家庄市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完成“探究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模拟实验,得出了白天、夜晚的实验数据。结合实验数据,完成下面小题。 6.实验数据中缺了夜晚砂石的温度,你认为夜晚砂石的温度最有可能是() A.20℃B.24℃C.18℃D.14℃ 7.该模拟实验可以说明地球同纬度地带() A.夏季海洋气温高于陆地 B.冬季陆地气温高于海洋 C.内陆气温日较差比沿海大 D.高原山地气温低于平原 温带雨林是中纬度高雨量(大于2000毫米)地区的针叶树或阔叶树森林。充沛的降水是生长的必要条件。如图为“某地区年降水量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8.比较甲、乙、丙、丁的年降水量可知() A.世界年降水量随纬度的增加而递减B.中纬地区年降水量均高于500毫米 C.地形导致了甲、乙两地降水差异大D.距海远近导致丙地降水量少于乙地 9.温带雨林最有可能分布在图中的() A.甲B.乙C.丙D.丁 10.我国东部地区降水的主要类型是() A.对流雨B.地形雨C.锋面雨D.台风雨 天气和气候与人类息息相关,是人们经常谈论的话题。你对天气和气候方面的知识了解怎么样?相信你可以完成下面问题。 11.下列描述中,反映气候的是() A.济宁冬季寒冷干燥B.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C.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D.东边日出西边雨 12.有关下面等温线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2023高考地理复习目标计划

2023高考地理复习目标计划 2023高考地理复习目标计划【精选9篇】 其实写高考地理复习目标计划并不难,来看看吧。时间一晃而过,又将迎来新的工作,新的挑战,为此需要好好地写一份工作计划了。好的工作计划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2023高考地理复习目标计划,欢迎大家分享。 2023高考地理复习目标计划篇1 一、上学期回顾: 上学期地理组四位同志共同努力,认真教学,取得了一点成绩,但在全市三星级高中还不是最好,距学校要求有一定差距。问题主要是达B学生与语数外总分的优生不匹配。其原因主要是新制度的导向使一些学生过分关注语数外,降低选修重视程度。 二、下学期打算: 进入下学期,高三到了最关键的阶段,为了能在即将到来的高考中取得较好的成绩,根据市教研室地理学科组的要求及我校具体现状,现计划、打算如下: (一)、复习目标: 1、继续夯实基础。在复习中注重双基知识,使学生能熟练了解每单元、章节的知识点,并帮助梳理、归纳。 2、提升读图能力、区域空间定位能力。因为图形的判读、分析是高考地理的一大特色。 3、提高综合分析能力、知识迁移能力。从现状来看,学生这方面的能力较差。 4、要让语数外成绩好的同学地理达B。 (二)、主要措施: 1、再次进行基础知识的梳理,对易遗忘、易混淆的知识点进行默写巩固。 2.每一专题有配套练习、过关测试。对于不过关者进行强化训练。

3.进行填图、绘图训练,提升区域定位能力。 4.在专题完成的基础上,每周一份综合试卷,训练综合能力。 5.充分利用高考地理资料,进行地理热点信息、试题的分析。 2023高考地理复习目标计划篇2 一、目标具体化 近年来,高考地理试题着重体现“准确地测量考生对学科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具有的学习能力,科学地反映考生的学习潜质和能力,有效地区分考生的真实水平”的考试目标,因此应该认真研习考纲,力求明确考纲规定的知识范围和能力要求,真正领会考试说明的精神实质即真正明白能力立意的指导思想,在复习时也就不会一味地求难求偏,而更注意夯实基础和重视地理学科的基本技能的训练,知识的全面复习就不会受到冷落,能力的专项复习和专项演练也就会提到应有的高度。 应该强调的是,复习时一定要重视对《考纲》和高考试题的研究,以便牢牢把握高考导向和命题趋势,并把《考纲》中的十项能力要求特别是摄取有效信息能力、读图绘图能力、空间定位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文字表述能力等渗透到复习的全过程,并进行针对性的能力专项训练和全面训练,如此,在以能力型和应用型为命题方向的试题面前,也就能够游刃有余了。二、知识的结构化 高考地理试题一般通过大量引用课外知识和丰富的社会素材,形成新的问题情景,构成新的问题角度,从而考查学生的学科能力。但是万变不离其宗,其考查的落脚点依然是地理学科的基础知识。 因此复习时必须将基础知识进行充分的理解与识记,并让学生熟悉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来形成他们自己的知识体系,以应对高考。必须重组教学内容,使学生能够从庞杂的知识系统中,形成自己的知识与线索。现将地理学科知识的复习体系整合为以下几个专题: 等值线图判读及其地形剖面图的绘制、经纬网图判读及其比例尺运用、地球运动图判读及其区时和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天气与气候要素图判读及其绘制、海洋与人类活动、水与社会发展及其中国的调水工程(如三峡工程、南水北

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摸底考地理试卷B(广东专用)(解析版)

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卷B(广东专用) 地理 第Ⅰ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开幕式于当地时间11月20日17时40分(东三区),在海湾球场举行,这是世界杯首次在北半球冬季举行。据此完成下面1-2题。 1.位于布宜诺斯艾利斯(34°20′S,58°30′W)的阿根廷球迷,也想观看这场开幕式,考虑到此时阿根廷正于夏季使用夏令时制度(一般在天亮早的夏季人为将时间调快一小时,可以使人早起早睡,减少照明量,以充分利用光照资源,从而节约照明用电),应于当地时间几点进行直播观看() A.20日10:40 B.19日10:40 C.20日11:40 D.19日12:40 2.卡塔尔世界杯开幕式这一天,齐齐哈尔市() A.昼渐长夜渐短B.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小 C.比北京市的昼长更长D.太阳东南升、西南落 千回百转的曲流是常见的河流地貌。下图为“我国某地曲流景观”。据此完成下面3-5题。 3.与曲流形成相关度最大的河流水文特征是() A.流量不稳定B.水流速度慢 C.含沙量大D.无结冰期 4.该河流地貌多见于() A.黄土高原B.横断山区 C.内蒙古东部D.祁连山区

5.推测若干年后,该地牛轭湖的变化最可能是() A.湖面扩大B.形态趋直 C.湖床深切D.逐渐淤塞 受下垫面状况的影响,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趋于复杂,并影响各地的天气与气候。下图示意南美洲部分区域某月海平面等压线分布。据此完成下面6-8题。 6.图示月份所在的季节可能是() A.春季B.夏季 C.秋季D.冬季 7.图示海洋上的高气压形成于() A.东南信风带B.副热带高气压带 C.盛行西风带D.副极地低气压带 8.该月份,甲、乙两地的气候特点是() A.气温日较差大B.高温多雨 C.飓风登陆频繁D.凉爽少雨 产业梯度系数表示某地区某一产业在整个区域中所处的位置,以此作为区域产业布局的重要依据。产业梯度系数大于1说明该产业在整个地区中具有发展优势,系数越大,优势越明显,反之,优势越小。下图为广西部分地区的产业梯度系数。完成下面9-10题。 9.图示地区第三产业最为发达的是()

高考语法填空名校好题热点时事100篇:专题 10 人与自然(天气与气候、自然)(解析版)

专题10 天气与气候(自然环境)——英语语法填空名校好题热点时事100篇 (解析版) 1.【河北省衡水中学2022-2023学年度高二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英语试题】 阅读下面材料,在空格处填入适当的内容(1个单词)或使用括号中单词的正确形式。 Against a backdrop of misty green forests and with its buildings on silts (桩) above the River Tuo, Fenghuang is a picturesque place to spend a day or two. Its winding alleys, lined with traditional shops and temples, lead ____1____ narrow wooden bridge and stepping-stones that cross the river. Ai though the town can get ____2____ (extreme) busy with continual tour groups, it has managed ____3____ (preserve) much of its traditional architecture. Wandering off the main streets ____4____ (allow) you to get a sense of ____5____ it would have been like before the tourists began to vast and taste the local delicacies including bamboo rat, frog and snake. Fenghuang itself does have a section of rebuilt Ming city walls ____6____ (run) alon g its river bank, but it’s the Miaojiang Great Wall ____7____ is the main draw here. Built in 1554, during the Ming dynasty’s defence against the Miao, the wall ____8____ (destroy) partly by Miao ethnic group and then rebuilt under the ding rulers, who als o sought to strength eh their power through the control of China’s southern minorities. Nowadays only a section is ____9____ (access), but it’s still an impressive sight, ____10____ (offer) great views of the surrounding countryside. 【答案】 1.to 2.extremely 3.to preserve 4.allows 5.what 6.running 7.that 8.was destroyed 9.accessible 10.offering 【导语】这是一篇说明文。主要介绍了凤凰古城的外貌以及人文历史故事。 1.考查介词。句意:曲径通幽的巷子里,林立着传统的商店和寺庙,通往狭窄的木桥和跨过河流的踏脚石。由lead“通向”可知,为固定搭配介词to,构成lead to“通向……”固定短语。故填to。 2.考查副词。句意:尽管这个小镇会因为不断的旅游团而变得非常繁忙。由副词修饰形容词可知,此处为副词extremely修饰形容词busy。故填extremely。 3.考查非谓语动词。句意:它成功地保存了许多传统建筑。由manage to do“设法,努力做某事”为固定短语可知,此处为动词不定式作宾语成分。故填to preserve。 4.考查动词主谓一致。句意:沿着主街走可以让你在游客开始参观前有一个大致的感觉。由动名词Wandering 作主语谓语动词为单数形式可知,动词allow为第三人称单数形式。故填allows。 5.考查连词。句意:沿着主街走可以让你在游客开始参观前有一个大致的感觉。分析句子可知,此处为介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