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高考医学综合知识点四

成人高考医学综合知识点四
成人高考医学综合知识点四

2017成人高考医学综合知识点四

一、主诉

主诉为病人感受最明显最严重的症状与体征,以及症状自发生到就诊所持续时问,也就是本次就诊的最主要原因。主诉应简明扼要,避免使用诊断术语。通过主诉,常可初步了解患者所患的是哪一系统或何种性质的疾病。

二、现病史

现病史是病史中的主体部分,是指患者从发病开始到就诊时疾病发生、发展及变化的全过程。采取现病史可按以下顺序询问。

(1)发病情况及病情演变发病的时间、地点、环境、发病的缓急,发病原因或诱因,主

要症状的部位、性质、持续时间和程度等。

(2)诊断治疗经过患者以前曾在何处诊断,被诊断为什么病,曾作过那些治疗,药物的

名称、剂量、用法、用药时问、疗效如何、有无副作用等。

(3)其他情况对于发病后及现阶段的精神、体力、食欲、睡眠、体重增减及大小便等情

况,均应详细询问作必要的记录。

三、既往史

既往史包括病人既往的健康状况和过去曾经患过的疾病、外伤手术、预防注射、过敏史,特别是与现病有密切关系的疾病。如患者目前表现为肾功能衰竭,就应详细询问患者既往是否患过有可能导致肾功能损伤的疾病,如肾小球疾病,高血压病、糖尿病、肾血管疾病,以

及是否使用过损伤肾功能的药物等。对于与此次主症有直接关系的疾病,应在现病史中记录,如患者10年前患心肌梗死,此次因急性左心衰竭入院,现病史应从10年前记起。

1.个人史

个人史包括:

(1)社会经历

患者出生地、居住地和居留时问,尤其是疫源地和地方病流行区的居住史。

(2)职业及工作条件包括工种、劳动环境与工业毒物及放射性物质的接触情况及时问。

(3)习惯与嗜好

起居与饮食习惯,烟酒嗜好及程度,有无嗜好毒晶、麻药品。

(4)冶游史

有无不洁性交经历,是否患过淋病性尿道炎、尖锐湿疣、下疳等性病史。

2.家族史

询问患者双亲、兄弟姐妹以及子女的健康情况,特别要询问是否有与患者同样的疾病、

有尤染色体遗传或基因遗传性疾病。如血友病、白化病、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遗传性

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家族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高血压病、糖尿病、精神病等。对已

死亡的亲属要问明死亡原因及死亡年龄。某些遗传性疾病还涉及到父母双方亲属,也需问明。若在几个成员或几代人中有嗣样疾病发生,应绘出家系图显示详细情况。

症状(symptom)是病人患病后对机体生理功能异常的自身体验和感受,如痒、痛、胀闷、恶心、眩晕等。这种异常感受出现的早期,在临床上往往尚不能发生、发展及演变,对形成

初步诊断或印象(impression)起着重要的主导作用。

体征(sign)是患病后机体的体表或内部结构发生了可以观察到或感触的改变,如皮

肤黄染、肝脾肿大、心脏杂音等。症状和体征在患病后可以单独出现,也可以同时出现。体

征对临床诊断的形成起着更加重要的作用。

一、眼的折光机能

(一)眼的调节

人眼看近物(6m以内的物体)时,由于物体的光线呈不同程度的辐散状,这些光线

在折射后将成像在视网膜之后,引起的是一个模糊的视觉形象。但由于正常眼能在看近物时

进行调节,因而也能十分清楚地视近物。视近物时眼的调节包括晶状体的调节、瞳孔缩小和眼球会聚,其中最主要的是晶状体的调节。

1.品状体的调节当物距改变时,通过睫状肌的舒缩,调节品状体的曲率半径和折

光能力,使物体成像于视网膜上的过程,称为晶状体的调节。这是一个神经反射过程,其调节过程如下:

当看近物时,最初成像将位于视网膜之后,物象模糊,通过神经反射引起睫状肌收缩,睫状体前移,悬韧带松弛,晶状体受牵拉的力减少,由于其自身的弹性回缩前后的厚度

增加,表面的曲率变大,从而使折光力增大,成像前移到视网膜上,看见清晰的物象。由此

可见,晶状体的弹性大小影响其折光能力。

当视远物时,则为相反的调节过程。

2.瞳孔缩小和眼球会聚视近物时,除上述晶状体的变化之外,还同时出现瞳孔缩

小和两眼视轴向鼻中线会聚的反射性活动。瞳孔缩小反射(也被称为瞳孔近反射)的意义在于减少进入眼内光线的量和减少折光系统的球面像差和色像差;两眼会聚的意义在于视近物时,物像仍可落在两眼视网膜的相称位点上。

(二)眼的折光异常及其矫正

1.近视眼指远物发出的平行光线被聚焦成象在视网膜之前。多数因眼球前后径过

长(轴性近视)或折光系统的折光力过强(屈光性近视)所致。近视眼看远物不清,但近点比正

视眼近。纠正近视可用凹透镜。

2.远视眼指来自远物的平行光线聚焦在视网膜后方。多数由于眼球的前后径过短

(轴性远视)或折光系统的折光能力过弱(屈光性远视)。远视眼看远物或近物时,都要进行调

节才能看清物体,故易发生疲劳。远视眼的近点较正视眼远。纠正远视可用凸透镜。

3.老视(老花)眼晶状体的弹性常会因为年龄的增长而减弱或丧失,这时视近物体

时眼的调节能力减弱,虽然能看清远处物体,但视近物体时模糊,称为老视(老花)眼。正视眼的人出现老视时,可用凸透镜矫正

二、眼的感光机能

(一)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的功能

视网膜感光细胞层中有两种感光细胞,即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统称为视细胞。它们在功能上分工不同,通常是一方活动时,另一方处于休息状态。

视杆细胞对光的敏感性高,能在夜晚昏暗条件下感受光刺激丽引起视觉,即具有晚光觉功能,但无色觉,也不能精确地分辨物像的边缘轮廓及微细结构,只能区别明暗。视锥细胞与此相反,它对光的敏感性较低,只能在白昼光的强光条件下才能感受光刺激而引起视

觉,即具有昼光觉功能,能看清物体表面的细节与轮廓境界,空间分辨能力强。此外还能辨

别颜色。

(二)视网膜的光化学反应

视网膜的感光细胞中存在感光色素,当受到光刺激时,首先发生光化学反应,它是把光能转换成电信号的物质基础。

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有感光色素分别为视紫兰质和视紫红质。

视紫红质是由视蛋白和视黄醛构成,视黄醛是由维生素A转变而来。在光照下,视紫红质迅速分解,在暗处又可重新合成。但在这个过程中,视黄醛被消耗,必须靠血液中

的维生素A来补充。在长期摄入维生素A不足时,因视紫红质的合成不足,使视杆细胞对

弱光的敏感度下降,故在暗处的视力下降,称为夜盲症。

(三)维生素A缺乏与夜盲症

在视紫红质分解和再合成的过程中,有一部分视黄醛被消耗,需要由食物中的.维生素A来补充。如果长期摄人维生素A不足,将会影响眼在暗光处的视力,称为夜盲症。

(四)视觉基本现象

1.暗适应从亮光处进入暗处时,最初看不清任何物体,经过一定时间,眼的视觉

敏感度才逐渐增高,恢复了在暗处的视力,称为暗适应。

2.明适应从暗处进入亮光处时,最初看不清物体,只感到一片耀眼的光亮,稍等

片刻之后,才能恢复视觉,称为明适应。

3.视力又称视敏度。是指眼对物体形态的精细辨别能力。它反映了视网膜中央凹

视锥细胞的功能。是以眼能够识别物体两点间的最小距离来衡量的。

4.视野单眼固定地注视前方一点不动,这时该眼所能看到的范围称为视野。在同

一光照条件下,白色视野最大,其次为蓝色,再次为红色,最小的是绿色。

人耳的适宜刺激是16~20000Hz的声波振动。

一、声波传入内耳的途径

(一)气传导

指声波经外耳道引起鼓膜振动,再经听骨链和卵圆窗膜进入耳蜗,是声波传导的主要途径。

(二)骨传导

指声波可直接引起颅骨的振动,再引起位于颞骨骨质中的耳蜗内淋巴的振动。骨传导的敏感性比气传导低,因此在正常听觉的引起中其作用甚微。.当鼓膜或中耳病变引起传音性耳聋时,气传导明显受损,而骨传导却不受影响,甚至相对增强;当耳蜗病变引起感音性耳聋时,气传导和骨传导都受损。

二、耳蜗的感音换能作用

听觉是由耳、听神经和听觉中枢共同完成的。声波的振动通过传音系统——外耳和

中耳的传递,引起内耳淋巴振动,使耳蜗螺旋器的毛细胞兴奋,将声能转变为神经冲动,经

听神经传至大脑皮层颞叶听觉中枢,产生听觉。

第三节前庭器官的主要功能

前庭器官包括椭圆囊、球囊和三个半规管。

前庭器官是人体对自身运动状态和头在空间位置的感受器,其感受细胞称为毛细胞。当机体进行旋转运动或直线变速运动时,或当头的位置和地球引力的作用方向的相对关系发

生改变时,都能刺激毛细胞,冲动沿前庭神经传向中枢,引起相应的感觉和效应,如眼震颤等。

前庭器官受到过强或过长刺激时,或前庭机能过敏时,常会出现恶心、呕吐及眩晕等反应。

一、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

神经传导是依靠局部电流来完成的。因此它要求神经纤维在结构和功能上都是完整的;如果神经纤维被切断或因局部受麻醉药作用而丧失了完整性,则因局部电流不能很好通过断口或麻醉区而发生传导阻滞。

二、绝缘性

在一束神经干包含有许多神经纤维。各条纤维上传导的兴奋互不干扰。

三、双向性

刺激神经纤维上的任何一点,冲动可沿神经纤维向两端同时传导。表现为动作电位以局部电流的形式扩散。但在机体整个神经系统中,总是胞体兴奋后,沿神经纤维传向末梢。

四、相对不疲劳性

神经纤维传导冲动所消耗的能量远远小于突触所消耗的能量,故传导兴奋是不易疲劳的,即能较持久地保持传导兴奋的功能。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