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取样的观察方法 教案.

事件取样的观察方法 教案.
事件取样的观察方法 教案.

第二节幼儿行为观察的几种常用方法

二、事件取样的观察方法

教学目标:

1.了解事件取样方法的内涵;

2.了解事件取样方法的优缺点以及所适用的情境;

3.了解事件取样方法应该怎样运用。

教学重点:

了解事件取样方法应该怎样运用。

教学难点:

了解事件取样方法应该怎样运用。

教学时数:1学时

教学方法:讲授法

教学过程

一、事件取样的涵义

事件取样,是以事件作为观察目标,记录事件发生的来龙去脉,包括说明事件发生的前因以及事件发生后的后果。

当观察者设定的目标行为出现时,就开始将目标行为及其前后发生的事件记

录下来,一直记录到事件结束为止。

二、事件取样的优点

所得资料是完整的持续性资料,容易了解事件及其发生的脉络;

可针对某一特定的事件或行为,作深入的探讨和研究;

配合事前的缜密计划,资料信息容易聚焦。

三、事件取样的缺点

只观察和记录特定的行为或事件,容易忽略特定行为或事件之外的资料;

若以叙事描述方式记录特殊事件,分析时不易进行分类和得出结论;

受限于只能观察持续时间短或不常出现的行为,对于持续时间长或常出现的行为不能有效地观察和记录。

四、事件取样的适用情境

用于观察特定的行为或事件。

五、事件取样的观察程序

采用事件取样的方法进行观察,主要分为事前计划、实际观察与事后分析这三个大阶段,每个大阶段又包含若干步骤。

事前计划阶段包含:明确观察目的、确定观察主题、界定行为的定义、设定观察时间、选择记录方式(符号代码记录方式、叙事描述记录方式)、制作观察表。

实际观察阶段包含:仔细观察、客观记录。

事后分析阶段包含:整理分析、解释评定、资料呈现。

举例1 符号代码记录方式

(一)观察目的:了解幼儿告状的原因与情境,帮助幼儿改进。

(二)观察主题:幼儿的告状行为。

(三)观察对象:经常告状的幼儿雨欣

(四)符号代码说明:

1.告状原因:A=肢体冲突 B=物品争夺 C=欺辱他人

2.告状发生的时间:a=晨间活动 b=自由活动 c=小组活动

d=集体活动 e=区角活动

(五)观察工具:自制“幼儿告状行为观察表”。

(六)观察者角色:参与式观察者。

(七)观察时间:5月5日、5月6日、5月7日

(八)分析评定:依据前述观察与记录结果,逐次分析幼儿告状行为发生的情形。

举例2 叙事描述记录方式

(一)观察目的:了解幼儿告状的原因与情境,帮助幼儿改进。

(二)观察主题:幼儿的告状行为。

(三)观察对象:经常告状的幼儿雨欣

(四)观察工具:自制“幼儿告状行为观察表”。

表2 幼儿告状行为观察表

(六)观察者角色:参与式观察者。(七)观察时间:2007年5月5日(八)观察情境:幼儿的区角活动。(九)分析评定。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