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公基政治哲学练习题及参考答案解析(8月28日)

【政治】公基政治哲学练习题及参考答案解析(8月28日)
【政治】公基政治哲学练习题及参考答案解析(8月28日)

1.人们的实践活动总是受着()的制约。

A.主观认识

B.真理尺度

C.主观能动性

D.价值尺度

2.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

A.七大

B.八大

C.十一届三中全会

D.十一届六中全会

3.下列有关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为: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B.关于新民主主义政治,毛泽东指出,要建立以工人阶级为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C.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经济纲领是: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四大家族为首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

D.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4.(多选)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极端重要性主要表现在( )。

A.它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

B.它是毛泽东思想的根本出发点

C.它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

D.它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根本思想保证

5..“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中国共产党的()。

A.政治路线

B.群众路线

C.经济路线

D.文化路线

参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 BD

解析:人们的实践活动总是受着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制约。实践的真理尺度,是指人们在实践中所必须遵循的、反映了实践对象的客观规律和本质的真理。人们只有按照真理办事,才能在实践中取得成功。实践的价值尺度,是指人们在实践中所必须遵循的、以满足人们需要为内容的、特定的实践目标。任何实践活动都是在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共同.制约下进行的,因此,任何成功的实践都必然是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统一。本题正确答案为BD。

2.答案: A

解析: 中共七大将毛泽东思想定为党的指导思想。

3.答案: B

解析: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的基本内容是: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新民主主义的国体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包括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其他反帝反封建的人们在内的几个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新民主主义的政体是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所以正确答案为B项。

4.答案: ABCD

解析: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它是毛泽东思想的根本出发点和精髓,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根本思想保证,是中共产党人最根本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是中国共产党的生命线和一切工作的准则。因此ABCD为正确答案。

5.答案: B

解析:1929年9月28日,《中共中央给红军第四军前委的指示信》中第一次提出了“群众路线”这个概念。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在长期斗争中形成了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故正确答案为B。

高二政治哲学(世界观方法论)

高二政治—— 哲學常识(世界观、方法论) 一.辩证唯物论 1.(世界观)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应。 (方法论)一切从实际出发,主观符合客观,主观与客观达到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2.(世界观)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①正确的意识指导人们行动,促进食物的发展②错误的意识指导人们行动,阻碍事物的发展。 (方法论)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3.(世界观)自然界的存在具有客观性。 ①自然界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②在人类产生后,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也不依赖于人的意识。 (方法论)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人类有意识的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我们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时候,务必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4.(世界观)人的意识有正误。形成正误意识的原因: 主观:①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②社会实践所达到的广度与深度的制约 客观:①立场不同②世界观不同,人生观不同思维方法不同③知识构成不同 (方法论)端正立场,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来观察事物,以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为指导,不断充实我们的科学知识,运用正确的思维方法。 二.唯物辩证法 (一)联系的观点(联系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影 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1.(世界观)联系具有普遍性(任何事物内部之间各个部分、要素都是相互联系的,任何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相互联系着,整个世界就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方法论)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2.(世界观)联系具有条件性。 (方法论)人们可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 3.(世界观)联系具有客观性。 (方法论)人们不能把主观联系强加给事物,不能生拉硬扯,主观捏造联系。 总之,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于普遍联系之中,其中没有任何一个事物孤立的存在,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普遍联系的统一整体。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人们要认识和把握事物的真实联系,就必须具体的分析事物之间的联系。 4.(世界观)联系具有多样性。 因果联系: ①在两种现象中,具有引起和被引起关系的才叫因果联系。 ②因果联系的特点有两个:一是因果联系是具有先行后续的关系;二是因果联系是引起和被引 起的关系。 ③原因和结果的区别:含义不同;二是时间顺序不同;三是地位作用不同。 ④原因和结果的联系:一是二者相互依存,没有无因之果,也没有无果只因。二是二者的区别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知识点归纳总结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知识点归纳总 结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第四单元知识点归纳总结 4.1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法 1、小数的产生: 在进行测量和计算时往往不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就需要用上一些较小的单位来量,从而产生了小数。 2、小数的组成: 小数是由整数部分、小数点和小数部分三部分组成的。小数中间的圆点叫做小数点,小数点左边的部分是整数部分,小数点右边的部分是小数部分。 例如: 二、小数的意义 1、把单位1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来表示,也可以用小数表示。 ①、一位小数:分母是10的分数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它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 ②、两位小数:分母是100的分数可以用两位小数表示,它的计数单位是百分之一

③、三位小数:分母是1000的分数可以用三位小数来表示,它的计数单位是千分之几 2、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分别写作:0.1、0.01、0.001…… 3、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4、10个十分之一是1,100个十分之一是10;10个百分之一是十分之一,100个百分之一是1;10个千分之一是百分之一;1里面有10个十分之一;1里面有100个百分之一;十分之一里面有10个百分之一。 三、小数的读写法 1、小数数位顺序表 ①、整数部分没有最大的计数单位;整数部分最小的计数单位是一(个)。 ②、小数部分最大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小数部分没有最小的计数单位。 ③、在数位顺序表中,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④、十分位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它与个位的计数单位一(个)之间的进率是10。

高中政治哲学模块知识点总结材料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探索世界的本质 1.世界的物质性原理 世界观: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发展及其构成要素具有客观物质性;人的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他伴随着人和人类社会一起产生。因此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真正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方法论:尊重世界物质性,树立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理念,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 ●物质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区分物质意识唯一标准) 客观存在:既包括物质性的东西,也包括思维性的存在(如中国特色理论体系是思考出的,是意识作用于外界,但它本就存在) 客观实在:只包括物质 ●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1)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和脱离物质的运动(2)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主体)。(3)离开运动谈物质—形而上学,离开物质谈运动---唯心主义 ●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1)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暂时的。(2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3)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只承认运动而否认静止,则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2、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 世界观:○1规律的客观性(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说明规律无好坏之分)○2规律的普遍性(事物运动都遵循其固有规律) 方法论: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人们可以认识和把握规律;并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 ●规律是事物固有的本质的联系(注意区分现象和规律,如种瓜得瓜是现象,背后的遗 传规律才是规律)

高二政治生活与哲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生活与哲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1)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注意:此处不能改成科学。只能是学问) 一.含义: (2)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或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3)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与总结。(注意:具体科学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之间关系不能等同) 二.产生:(1)产生于人们实践活动中;(1)源于人们对世界的追问和对实践的反思 三.哲学的功能:指导人们正确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注意:哲学有正确与错误之分。只有正确的哲学才能让人们正确的认识与改造世界) (1)哲学与世界观:①区别:a 、含义不同: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及根本观点 b 、世界观人从都有,哲学并非人人都有;c 、世界观是不自觉的、不系统的,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 四.哲学、世界观、方法论的关系: ②:联系:哲学是对世界观进行系统化、理论化而形成的思想体系。(世界观和哲学一样有正确与错误之分) (2)世界观与方法论:一般来说,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注意:在解题时时要注意世界观与方法论对应正确) 五.哲学同具体科学关系:1.区别:具体科学揭示某一具体领域的规律和奥秘(强调具体); 哲学则对具体科学进行新的概括和总结,从中抽象出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强调抽象、一般)。 2.联系:(1)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 (2)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六.哲学基本问题:1.是什么:(思维与存在关系问题)具体包括:(1)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以此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2)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问题。(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以此划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2.为什么:(1)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首先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遇到的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 (2)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的问题。它贯彻哲学始终。 1.唯物主义:(1)基本观点:物质是本原,意识是派生的;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2)三种基本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 七.哲学两大派别:2.唯心主义:(1)基本观点:意识是本原;先有意识后有物质;意识决定物质。 (2)两种基本形态: 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目的、意志等夸大为万物的本原,认为人的主观精神,决定客观事物乃至整个世界) 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如上帝、鬼神、理念等看作世界的主宰与本原,它决定着客观事物的存在和发展)。 哲 学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重要知识点归纳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重要知识点归 纳 一、听写 沉寂 盘问 口哨 埋伏 凝神 烧毁 维护 壮烈 牺牲 谢意 沉浸 深情 凯旋 征衣 凝固 阿姨 精通 经济 贡献

圣坛 罪恶 呼吁 健康 木屑 呻吟 宛转 芦苇 打扮 脊背 枕头 防备 卓越 弥漫 威胁 蔚蓝 巡弋 梦幻 阻挡 绿茵茵不慌不忙杂草丛生

聚精会神 模模糊糊 以防万一 断断续续 永驻人间 飘飘忽忽 歪歪斜斜 不速之客 二、比较组词 削(削皮) 喂(喂养) 哨(口哨) 挺(挺拔) 斯(斯文)甩(甩开)销(销售) 偎(依偎) 捎(捎带) 蜓(蜻蜓) 期(期末)用(作用)攀(攀登) 泰(泰山) 骆(骆驼)

罗(罗列) 障(屏障)兀(突兀)樊(樊笼) 秦(秦国) 络(网络) 萝(萝卜) 章()元(元旦) 绵(绵羊) 浙(浙江) 桐(梧桐) 簇(簇新) 浓(浓厚)臀(臀部)棉(棉花) 淅(淅沥) 铜(铜锁) 族(民族) 农(农村)臂(手臂)稍(稍微) 擦(擦干) 蜿(蜿蜒) 蜒(蜿蜒) 乳(乳汁)据(据说)

梢(树梢) 察(观察) 碗(茶碗) 延(延长) 浮(浮动)居(居民)三、多音字 屏①bǐng 卷①uǎn(卷起) 转①zhuǎn(转身) 系①xì(联系) ②píng(屏幕) ②uàn(画卷) ②zhuàn(转动) ②ì(系绳) 重①h&iul;ng(重新)乘①héng(乘车) 似①sì(似乎) 饮①ǐn(饮料) ②zh&iir;ng(重视)②shèng(千乘) ②shì(似的) ②ìn(饮马)

四、成语 知己知彼 百战百胜 运筹帷幄 决胜千里 出其不意 攻其不备 围魏救赵 声东击西 四面楚歌 腹背受敌 草木皆兵 风声鹤唳 兵贵神速 突然袭击 神出鬼没 所向无敌 五、文内容 、《夜莺的歌声》一以(夜莺的歌声)为线索,写了四部分内容(一是以歌声引诱敌人上勾)(二是在为敌人带路途中以歌声为游击队员传递敌情)(三是写游击队消灭德国兵)(四写战斗结束后依然在村边小路旁吹奏宛转的歌声),

最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四单元知识点归纳总结 4.1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法 1、小数的产生: 在进行测量和计算时往往不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就需要用上一些较小的单位来量,从而产生了小数。 2、小数的组成: 小数是由整数部分、小数点和小数部分三部分组成的。小数中间的圆点叫做小数点,小数点左边的部分是整数部分,小数点右边的部分是小数部分。例如: 二、小数的意义 1、把单位1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来表示,也可以用小数表示。 ①、一位小数:分母是10的分数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它的计数单位是十

分之一 ②、两位小数:分母是100的分数可以用两位小数表示,它的计数单位是百分之一 ③、三位小数:分母是1000的分数可以用三位小数来表示,它的计数单位是千分之几 2、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分别写作:0.1、0.01、0.001…… 3、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4、10个十分之一是1,100个十分之一是10;10个百分之一是十分之一,100个百分之一是1;10个千分之一是百分之一;1里面有10个十分之一;1里面有100个百分之一;十分之一里面有10个百分之一。 三、小数的读写法 1、小数数位顺序表

①、整数部分没有最大的计数单位;整数部分最小的计数单位是一(个)。 ②、小数部分最大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小数部分没有最小的计数单位。 ③、在数位顺序表中,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④、十分位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它与个位的计数单位一(个)之间的进率是10。 2、小数的读法:先读整数部分,按整数的读法来读;再读小数点,小数点读作“点”;最后读小数部分,从左往右依次读出每一位上的数字。 温馨提示: ①、在整数中,每级末尾的“0”不读,中间无论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 ②、在小数中,小数部分有几个“0”都要依次读出来; ③、读小数时数字要大写,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读; ④、小数部分不能按整数部分的读法读。 3、小数的写法:先写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写法来写,如果整数部分是零,就直接写“0”;然后在个位的右下角点上小数点;最后写小数部分,

2020年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知识要点归纳新人教版

第四单元知识要点归纳 一、会写字及组词 13、夜莺的歌 削xuē(削平、削尖、削减、削价、削铁如泥) 喂wèi (喂养、喂奶、喂鸡、喂鸭) 哨shào(口哨、哨子、哨声、哨兵、吹哨) 挺tǐng(挺拔、挺身、挺立、昂首挺胸) 斯sī(斯文、法西斯、慢条斯理、斯斯文文) 甩shuǎi(甩卖、甩开、甩手、甩掉) 踢tī(踢球、踢开、踢走、踢人) 枪qiāng(枪支、枪击、枪声、枪口) 防fáng(防备、防务、防止、防不胜防) 鬼guǐ(鬼脸、鬼混、魔鬼、神出鬼没) 汉hàn(汉族、汉语、汉口、汉阳、汉字) 滚gǔn(滚动、滚蛋、滚雪球、滚开、滚烫) 毁huǐ(烧毁、毁击、毁灭、毁于一旦) 惯guàn(习惯、惯用、惯性、惯犯、惯例) 15、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牺xī(牺牲、牺牲品) 牲shēng(牲口、牲畜、畜牲) 凯kǎi(凯旋、凯歌、胜利凯旋) 征zhēng(长征、征收、征求、征服、南征北战) 阿ā(阿姨、阿婆、阿哥) 姨yí(姨父、阿姨、姨妈、姨母) 济jì(经济、接济、同舟共济) 贡gòng(贡献、贡品、贡出、进贡) 圣shèng(圣诞、圣地、圣洁、圣明、圣人) 驻zhù(驻地、驻扎、驻军) 罪zuì(罪行、罪恶、犯罪、罪大恶极) 恶è(恶劣、恶毒、恶战、恶习) 健jiàn(健身、健壮、健康、安康、康复) 康kāng(康健、小康、康复)

二、读读写写 沉寂盘问口哨埋伏凝神烧毁 维护壮烈谢意沉浸深情凯旋 征衣阿姨精通经济圣坛呼吁 不慌不忙以防万一杂草丛生 聚精会神模模糊糊断断续续永驻人间 三、读读记记 木屑蘑菇宛转芦苇苇絮枕头 卓越蓝盔威胁防备梦幻弥漫 巡弋阻挡脊背枕头打扮 绿茵茵手榴弹睁眼瞎 飘飘悠悠歪歪斜斜不速之客 四、多音字 第十三课:夜莺的歌声 劲:jìn(干劲)jìng(强劲) 教:jiāo(教书)jiào(教诲) 空:kòng(空白) kōng(空间) 觉:jué(觉察) jiào(睡觉) 缝:fèng(缝隙) féng(缝补) 钉:dìng(钉钉子)dīng(钢钉) 第十四课:小英雄雨来 还:huan(归还)hái(还有) 弹:dàn(枪弹)tán(弹琴) 拧:níng(拧毛巾)nǐng(拧紧)nìng(拧脾气) 第十五课: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济:jì(经济)jǐ(济南) 吁:yù(呼吁)xū(气喘吁吁) 丧:sāng(丧钟)sàng(丧失) 五、近义词和反义词 近义词 赶紧—立刻快活—快乐轻蔑—轻视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知识点整理人教版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知识点整理人教版 一、字词 惮(dàn)踱(duó)归省(xǐng)行辈(hánɡ)撺掇(cuān duō)凫水(fú)潺(chán )曳屋许许声(yè hǔ) 絮叨(xù dāo )怠慢(dài)蕴藻(yùn zǎo)懈(xiè)屹立(yì)舀(yǎo)吁气(xū)家眷(juàn)倘(tǎnɡ) 楫(jí)亢奋(kànɡ)晦暗(huì)羁绊(jī)蓦然(mò)冗杂(rǒnɡ)烧灼(zhuó)恬静(tián)犬吠(quǎn fèi ) bó)辐射(fú)戛然而止(jiá)撇闭塞(sāi)磅礴(pánɡ  (piě) 蘸(zhàn )惬意(qiè)少顷(shǎo qǐnɡ ) 参差不齐(cēn cī)水门汀(tīnɡ)咿哑(yī yǎ)静穆(mù)颦蹙(pín cù )粲然(càn)嗔视(chēn)叱(chì ) zhà)浑身解数(xiè)尽低回婉转(wǎn zhuǎn )叱咤风云(chì  态极妍(yán)惆怅(chóu chànɡ )呓语(yì yǔ) 【第16课.社戏】 本文的标题“社戏”既是全文故事情节发展的线索,又是故事内容的概括。 本文以到赵庄看社戏为线索,先略写在平桥村的快乐生活,再详写从平桥村 夜航到赵庄看戏的全过程。刻画了一群农家少年朋友的形象,表现劳动人民纯朴、善良、友爱、无私的美好品德,展示农村自由天地中充满诗情画意的儿童生活 画卷,表达对劳动人民的深厚感情和对美好自由生活的向往。 重难点句子 1.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的到说不出的大。 “轻松”“舒展”两词用得非常精彩,与上文的沮丧、压抑形成鲜明的对比,传神地表现出了“我”得以能去看戏时欢喜轻快的心情。“说不出的大”夸张地 表现身体的轻松。 2.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 从修辞格的角度看,连山仿佛是兽脊,运用了比喻的手法;连山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又是运用了拟人方法,这两种修辞方法的运用,使得语言生动形象。

高二政治哲学提纲、知识点

高二政治哲学提纲 一、哲学统论 1、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哲学是“爱智之学”,哲学的任务就是寻找光明,指导人们正确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2、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就是世界观。(世界观人人都有) 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3、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4、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哲学不是“科学之科学”) 5、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包括思维和存在的第一性问题(区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和同一性问题(区别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6、唯物主义: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和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物质第一意识第二,意识具有主观能动性。 优点:正确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反映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反映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现时代的思想智慧,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伟大思想武器。 7、唯心主义: 主观唯心: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目的,意识,感觉)夸大为唯一的实在。当成第一性的东西,认为客观事物以及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 客观唯心:把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 8、下列说法均属于唯物主义: ·天地合气,万物自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天地合而万物生。 ·实事求是,求真务实。·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人病则忧惧,忧惧则鬼出。·气者,理之依也。 9、下列说法均属于主观唯心:

第四单元比知识点归纳与总结

第四单元比知识点归纳与总结 一、 比的意义 1、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 比和除法、分数的联系 “:”是比号,读作“比”。比号前面的数叫做比的前项,比号后面的数叫做比的后项。比的后项不能是零。例如21:7 其中21是前项,7是后项。 2、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比值通常用分数表示,也可以用小数表示,有时也可能是整数。 二、比的基本性质 1、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这叫做分数的基本性质。 2、比的前项和后项是互质数的比,叫做最简单的整数比。 把两个数的比化简成最简单的整数比叫做化简比,也叫做比的化简。(化简后比的前项和后项没有公因数,化简后要检查) 3、分数比的化简方法: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它们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变成整数比, 再进行化简:例如:6 1 :9 2=(6 1 ×18):(9 2 ×18)=3:4 也可以用:4:3432 9 619261== ?=÷ 15:815 8 385183:2.0==?= 可以转为除法的运算 4、 求几个数的连比的方法,如:甲∶乙=5∶6,乙∶丙=4∶3,因为[6,4]=12,所以5∶ 6=10∶ 12, 4∶3=12∶9, 得到甲∶乙∶丙=10∶12∶9。 5、() 210 3615()24()()43:2+=+=÷=÷=

三、求比值和化简比的比较 1.目的不同。求比值就是求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而化简比是把两个数的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2.结果不同。求比值的结果是一个数,这个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小数或分数。而化简比最后的结果仍然是一个比,要写成比的形式 3.读法不同。如6:4求比值是6:4=6÷4=4 6=2 3读作二分之三还可写作1.5(结果是一个数)。化简比是6:4=6÷4=4 6 =2 3读作三比二还可写作3:2(结果是一个比) 四、比的应用 1、比的第一种应用:已知两个或几个数量的和,这两个或几个数量的比,求这两个或这几个数量是多少? 六年级有60人,男女生的人数比是5:7,男女生各有多少人? 题目解析:60人就是男女生人数的和。 解题思路:第一步求每份:60÷(5+7)=5人 第二步求男女生:男生:5×5=25(人 ) 女生:5×7=35(人) 2、比的第二种应用:已知一个数量是多少,两个或几个数的比,求另外几个数量是多少? 例如:六年级有男生25人,男女生的比是5:7,求女生有多少人?全班共有多少人? 题目解析:“男生25人”就是其中的一个数量。 解题思路:第一步求每份:25÷5=5(人) 第二步求女生: 女生:5×7=35(人)。 全班:25+35=60人 3、比的第三种应用:已知两个数量的差,两个或几个数的比,求这两个或这几个数量是多少? 例如:六年级的男生比女生多20人(或女生比男生少20人),男女生的比是7:5,男女生各有多少人?全班共有多少人?

高中政治哲学知识点总结

高中政治哲学知识点总结 1、哲学和时代的关系 ①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是时代精神的总结和升华。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精神生活的构成部分,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真正的哲学之所以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是因为它正确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牢牢把握住了时代的脉搏,正确地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 ②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对社会变革的作用,首先体现在它可以通过对旧制度和旧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还体现在可以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提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指引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 2、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 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3、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内容 生产力包括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生产关系包括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产品的分配关系。

4、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社会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社会的各种思想观点和社会意识形态。 5、事物的联系就其与实践的关系来说 分为自在事物的联系和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自在事物的联系在人类产生以前就存在了,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产物,具有“人化”的特点,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6、联系、矛盾与发展 世界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联系的根本内容是矛盾,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矛盾,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 7、矛盾特殊性的三种情形 矛盾的特殊性是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一是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这些不同的矛盾构成了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二是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三是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 8、创新的作用 推动了生产了的发展(创新更新了人们的生产工具,促进了生产技术的进步,提高了劳动者的素质,开辟了更广阔的劳动对象,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创新促进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高中政治哲学原理、方法论的对应

《生活与哲学》原理及方法论(简版) 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第一课: 1、哲学是什么 (1)从本义上看,哲学是指爱智慧和追求智慧 (2)从与世界观的关系看,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3)从与方法论的关系看,哲学也是关于方法论的学说,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一般说来,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着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4)从与具体知识的关系看,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2、重点把握: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区别:具体科学揭示的是自然、社会或思维某一具体领域的规律和奥秘,哲学对个别规律和特性进行新的概括和升华,从中抽象出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 联系: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第二课 1、理解: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两方面的内容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在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2、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先有物质后又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注意课本P12的探究) ①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特点)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但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如水、火、气、土等,没有科学依据。如:气者,理之依也 ②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特点)把物质归结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等局限性。 ③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特点)正确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反映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反映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3、了解: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 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意识决定物质。 (注意课本P13的探究) ①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等)夸大为唯一的实在,认为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 如:存在就是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贝克莱) ②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绝对精神、佛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 如:理生万物(朱熹)

第四单元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四单元知识点归纳总结 【重点词汇】 1.humorous adj.有幽默感的; humor n. 幽默 2. silent adj.沉默的;silence n.沉默in silence 保持沉默 3.helpful adj. 有帮助的help n. v. help sb (to) do sth. helper n. 帮手 4. score n &v.得分,进球。 5. interview v &n. 面试,采访;inerviewer 采访者;主持面试者 6. dare v. 敢于;胆敢; 7.private adj. 私人的,私密的。privacy n.隐私 8.require v.需要;要求; 9. European adj.欧洲的;Europe n. 欧洲 a Europe country 10. British adj.英国的;Britain n.英国 11.speech n. 讲话;发言;speak v.spoke过去式spoken过去分词 12. influence n &v影响;have an influence on对…有影响 influential adj有影响的 13. proud adj. 自豪的,骄傲的;be proud of 为感到自豪 pride n 骄傲take pride in 为感到自豪 16. seldom adv. 不常,很少;= hardly = scarcely 17. fail v. 不及格,失败;failure n.失败 反:succeed v. 成功success n.成功 fail to do sth. 未能做某事succeed (in) doing sth. 成功做某事 fail (in) the examination考试不及格 18. general adj. 普通的,常规的;n.将军in general 总体而言 19. introduction n.介绍;introduce v.介绍 introduce sb. to sb. 把某人介绍给某人 20.Appearance: 表达外貌的词 tall, short, fat, thin, young, old, straight hair, curly hair, long hair, short hair, medium build, medium hight 21.Personality: 表达性格的词 outgoing, serious, funny, smart, friendly, shy, unfriendly, quiet happy, 22.u sed to 过去常常,以前常常情态动词 used to + 动词原形 表示过去的习惯或过去经常反复发生的动作或状态(现在已 经不再存在)。只有一种式,即过去式。没有人称和数的变化。 句式:肯定句:I used to be afraid of the dark. 否定句:I didn’t use to be afraid of the dark. 疑问句:Did you afraid of the dark? 答语:Yes, I did. No, I didn’t. be used to do sth 表示“被用来做某事”,是被动结构,强调主语是动词use 的承受者。 Stamps can be used to send letters. 邮票可用来寄信。 be used to doing sth 意为“习惯于做某事”,其中to是介词,后须接名词或动词-ing形式。

文化生活第四单元知识点总结

第四单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第八、九、十课) 【 第八课走进文化生活 一、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 1.当代文化生活的新特点:色彩斑斓(原因: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大众传媒的影响;文化事业的发展) P86-87 2.文化生活的“喜”与“忧” P87-88 (1)“喜”: 原因: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的发展,给我们的文化生活带来了许多可喜的变化。 表现:A.满足人们的文化需求,充实人们的精神生活;B.传播科学文化知识;C.使人们潜移默化地接受正确的价值观念,提高思想道德素质;D.引导人们的消费观念,推动生产发展等。

(2)“忧”: 原因:文化市场的自发性和传媒的商业性,也引发了令人忧虑的现象。 表现:A.某些部分和单位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不顾社会效益,生产、销售品位低下的文 化产品;B.有些文化产品借消遣娱乐的名义,以荒诞、庸俗的内容,迎合低级趣味;C.有些媒体 单纯追求轰动效应,不负责任地传播“绯闻轶事”等。 (3)措施:(政府)加强管理、正确引导;(企业)坚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个人) 加强自身修养,提高鉴别能力,自觉抵制不良文化的影响。(详细可见“针对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 应该采取的对策”) 3.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原因、含义) (1)原因: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文化的需求日益呈现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的特点。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应该提供多种类型、多种 风格的文化产品。(无论什么类型、风格的文化,人民大众真正需要的,都是先进、健康有益的 文化。) (2)我们所倡导的大众文化的含义:只有面向广大人民,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为人民大众 所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才是我们所倡导的大众文化。 注意:1.我们所倡导的大众文化与通常所说的大众文化在内容上是有区别的,它具有两个特点:一是在内容 上它是先进的、健康的、有益的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二是在形式上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能够满足人民大 众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 2.“人民大众需要”≠“人民大众真正需要”。“人民大众真正需要”的文化,应该是先进的、健康有益的文化。“人民大众需要”的文化则会包含性质各异的文化,比如封建迷信等思想,仍然大有市场,但是绝不是人民大众真正需要的文化。 二、在文化生活中选择 (一)阳光下的阴影——正确对待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如何看待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P90-92 ★1.表现、危害与对策 落后文化:各种带有迷信、愚昧、颓废、庸俗等色彩的文化,都是落后文化。落后文化常常以 传统习俗的形式表现出来。落后文化是文化糟粕,需要不断通过科学文化教育,予以改造和剔除。 腐朽文化: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腐朽思想、殖民文化、“法轮功”邪教、淫秽色情文化等, 都属于腐朽文化。这些文化腐蚀人们的精神世界、侵蚀民族精神、阻碍先进生产力发展、危害社 会主义事业,必须坚决抵制,依法取缔。 注意:两者都是文化中的糟粕;对社会都有着严重的危害;都应当加以抵制 2.我国依然存在着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原因: 历史原因:封建思想的残余和旧的习惯势力根深蒂固; 外部原因:西方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文化对我国思想文化领域的冲击; 内部原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导致价值取向、文化选择的多样化;市场经济自身的弱点反映 到人们的精神生活中来,诱发拜金主义等不良思想,滋生唯利是图等现象。 ★★3.对策: (1)文化消费者(公民个人): ①提高辨别不同性质文化的眼力,增强抵御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能力,正确选择健康有益的文化,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P90 ②加强自身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等。 P109 (2)文化生产者(企业): 遵守法律和职业道德,生产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高中政治哲学必背详细知识点

高中政治哲学知识点总结 《哲学常识》 一、唯物论(辩证唯物论) 1、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 【原理】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整个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 【方法论】要求我们看问题办事情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反对从主观出发,反对“上帝创世说”。 2、物质决定意识 【原理】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方法论】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反对从主观出发。 3、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 【原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能动反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方法论】重视意识的作用,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4、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原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具有能动性。意识不仅能正确反映客观事物且对物质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则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方法论】正确处理主客观关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充分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 5、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 【原理】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物质世界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又是可以认识和利用的。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离不开发挥主观能动性;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 【方法论】这就要求我们既要尊重规律,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做到主观和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二、辩证法(唯物辩证法) 1、事物是普遍联系 【原理】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内部诸要素和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叫做联系。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世界上根本没有不依赖于周围其他事物而孤立存在的事物,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多样的。 【方法论】坚持用联系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对事物的联系进行具体分析,反对形而上学孤立地、片面地看问题。 2、整体和部分关系 【原理】唯物辩证法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由各个部分构成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全局高于局部、统帅局部。整体离不开部分,部分离不开整体:整体与部分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在一定的条件下,关键性的部分对整个事物的发展起决定性的作用。 【方法论】办事情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的发挥。 3、事物是发展变化 【原理】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没有一成不变的事物,物质世界就是一个永恒变化发展着

第四单元知识归纳

第四单元知识归纳 一、汉语拼音我最棒 1.易读错的字 暴(b ào )风雨 屋檐(y án ) 偶(ǒu )尔 发愁(ch óu ) 沾(zh ān ) 晾(li àng ) 孤零(l íng )零 缺陷(xi àn ) 陌(m ò)生 竭(ji é)力精品文档,超值下载 模(m ó)仿 诧(ch à)异 2.多音字 ???)ma(ma(吗啡干吗)吗 ???)dan()dan(重担担心担 ???)zhong()zhong(当中中奖中 ???) tan()dan(弹琴子弹弹 ???)ya()ya(压力压根压 二、精品生字归类屋 1.易考字 准备 暴风雨 墙壁 抓虫 晒太阳 2.形近字组词 板(模板) 准(准备) 壁(墙壁) 抓(抓虫) 晒(晒太阳) 版(版本) 淮(淮阳) 璧(和氏璧) 爪(爪子) 洒(洒水) 晾(晾衣服) 怒(愤怒) 访(拜访) 凉(凉快) 努(努力) 纺(纺织) 三、精品词语大盘点 1.近义词 安心─放心 使劲─用力 注意─留心 浓密─茂密 匆匆忙忙─急急忙忙 继续─持续 牢固─结实 必须─一定 缺陷─毛病 同情─怜惘 寻思─思索 圈套─陷阱 取笑─嘲笑 诧异─惊讶 安详─慈祥 素性─干脆 2.反义词 偶尔─经常 安心─担心 漂亮─丑陋 浓密─稀疏 长─短 匆匆忙忙─从从容容 继续─停止 高兴─难过 紧张─放松 容易─困难 失望─满足 陌生─熟悉 批评─表扬 洪亮─低沉 3.好词运用 (1)表示修饰的词 (小小)的声音 (又大又漂亮)的网 (浓密)的胡子 (甜甜)的果酱 (2)和“笑”有关的词语 捧腹大笑 开怀大笑 哈哈大笑 哄堂大笑 眉开眼笑 喜笑颜开 相视而笑 哑然失笑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知识点总结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知识总结 一、字词盘点 1.字 (1)难读的字 聊(liáo) 郁(yù) 囱(cōng) 撑(chēnɡ) 冈(gāng) 案(àn) 攻(ɡōnɡ) 驳(bó) 撞(zhuàng) 脾(pí) 茸(rónɡ) 劲(jìn) (2)难写的字 彩:右部是三撇,注意不要多写或少写。 戏:右部是“戈”,不要写成“弋”。 教:左部是“孝”,最后一笔要变横为提。 补:左部是“衤”,不要写成“礻”。 劲:左部上是“”,不要写成“又”。 记:右部是“己”,不要写成“已或巳”。 (3)多音字 dài(大夫)jiāo(教书)biàn(便利)大教便 dà(大家) jiào(教育)pián(便宜) liáng(测量)pāo(眼泡)jìng(劲敌)量泡劲 liàng(适量)pào(泡茶)jìn(干劲) 2.词 (1)必须掌握的词 彩色梦境森林苹果精灵脚尖 雪松歌声季节太阳伞阿姨弟弟 游戏字母喜欢好像说话童话 对岸发明周围补充火药合力

炸死忘记公主勇士飞机地道 胜利叫喊屁股一泡尿干净屎壳郎 幸运使劲苍耳留神从来比如 (2)近义词 蹦跳——跳跃透明——透亮葱郁——葱翠 梦境——梦乡叮咛——叮嘱好像——仿佛 遮蔽——遮掩常常——经常看望——探望 发明——创造快乐——高兴凶狠——凶恶 反驳——反对赞赏——欣赏补充——添加 可爱——可人干净——清洁旅行——旅游 免费——无偿特别——非常幸运——走运 昏头昏脑——晕头转向一不留神——一不小心 (3)反义词 透明→浑浊喜欢→厌恶遮蔽→暴露 常常→偶尔上升→下降快乐→难过 哭→笑凶狠→善良反驳→赞成 攻打→防守胜利→失败懒→勤 干净→肮脏免费→有偿特别→普通 幸运→厄运昏头昏脑→心明眼亮 (4)词语归类 ①含有数字的:四面八方 类似的词语:一心一意三心二意五湖四海七上八下 ②AABB式:蹦蹦跳跳摇摇晃晃 类似的词语:平平安安开开心心快快乐乐安安静静 ③ABAB式:很深很深 类似的词语:雪白雪白通红通红笔直笔直意思意思 ④量词积累 一个苹果一棵枫树一把太阳伞六只小喜鹊一个魔王一个小伙伴一只小虫子一颗露珠

高中政治马克思主义哲学知识结构图 1

1、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方法论: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1)人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 辩证2、意识具有能动作用→方法论:要重视意识的作用,树立正确的意识,克服错误的意识 唯物论(2)人能够能动的改造世界 3、规律是普遍的、客观的。方法论:我们要尊重规律,而不能违背规律;要把尊重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 (1)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方法论:我们要坚持联系的观点看问题。(2)联系是客观的。方法论: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辩证唯物,切忌主观随意。(3)联系具有多样性。要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物主义1、联系的观点(4)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整体与部分相互区别,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部分,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整体与部分又相 互联系、相互影响、密不可分。整体影响部分,部分也会影响整体,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功能起决定作用。 方法论:我们应当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实现最优目标;同时又要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唯物(1)世界是永恒发展的。方法论:我们要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2)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 马克思辩证法2、发展的物的灭亡。(3)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方法论:我们要对前途充满信心,热情支持和促进新事物的成长;又要做 主义哲观点好充分的准备,勇敢地接受挫折与考验。(4)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学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方法论:我们要重视量的积累;要抓住时机,促成质变;要坚持适度原则。 3、矛盾的(1)矛盾就是对立统一。方法论:我们要坚持用矛盾的观点看问题。(2)矛盾具有普遍性。方法论:我们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解 观点解决矛盾,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的观点看问题。(3)矛盾具有特殊性。方法论:我们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4)矛盾普遍 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两者相互联结,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方法论:我们要坚持矛盾 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统一。(5)矛盾的不平衡性。①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居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主要矛盾 与次要矛盾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方法论:我们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要坚持两点论 与重点论的统一。②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矛盾的主要方面与矛盾的次要方面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并在一定 条件下相互转化。方法论:在认识事物时,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分清主流和支流,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4、辩证否定观: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是事物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是联系的环节、发展的环节;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 又保留;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方法论:要树立创新意识,做到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 认识论:(1)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认识又反作用于实践。(2)真理是客观的、具体的、有条件的;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我们要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检验真理。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方法论:我们要树立正确的社会意识。 历史唯物2、两个矛盾、两个规律 主义3、群众观: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方法论:我们要坚持群众观点、群众路线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1)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就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2)价值观具有导向作用。方法论: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坚持正确的价值 4、人生观取向。(3)我们要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站在广大人民的立场上,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4)我们要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 价值观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