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易错(难)训练题

初三化学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易错(难)训练题
初三化学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易错(难)训练题

初三化学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易错(难)训练题

一、初中化学酸和碱的中和反应选择题

1.向滴有酚酞的盐酸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所得溶液的pH与加入溶液体积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过程中溶液温度升高B.A点对应溶液的溶质为HCl、NaCl

C.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显中性D.反应过程中溶液的颜色由红色变为无色2.在碱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并且为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A.Na+、K+、MnO4-、SO42- B.NH4+、Na+、NO3-、Cl-

C.K+、Ba2+、NO3-、Cl- D.Mg2+、Fe3+、Cl-、NO3-

3.X、Y、Z分别是NaOH、 HCl、 NaCl中的一种溶液,将无色的酚酞试剂滴入Y,溶液变为红色,将此红色溶液少量滴加到X中,红色褪去,则Z Y X依次是 ( )

A.NaOH HCl NaCl B.NaCl NaOH HCl C.HCl NaOH NaCl D.HCl NaCl NaOH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氢氧化铜可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

B.向pH为2的盐酸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pH变小

C.在食醋、石灰水、汽水三种物质中,石灰水的pH最小

D.向pH为4的酸性污水中加入生石灰,可减少污水对河流的污染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pH=0的溶液不显中性、酸性和碱性 B.pH=7的溶液显中性,盐溶液都显中性

C.溶液的pH由5变成2,其酸性减弱 D.被酸雨酸化的土壤,用熟石灰中和

6.逻辑推理是学好化学的重要思维方法,下面是从小明同学学习笔记中摘录出来的一些推理,你认为正确的一句是

A.同种元素的原子具有相同质子数,所以具有相同质子数的两种粒子一定是同种元素B.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所以纯净物一定由同种分子构成

C.中和反应生成了盐和水,所以能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D.金属活动性强的金属能将较弱的金属从其化合物溶液中置换出来,金属铁能与硫酸铜溶液反应,所以铁的活动性强于铜的活动性

7.如图是碳和碳的化合物的转化关系:

C CO2 → H2CO3 CaCO3 CO2

其各步转化的基本反应类型从左到右依次是()

A.化合、分解、置换、复分解 B.置换、化合、复分解、分解

C.复分解、化合、分解、置换 D.分解、置换、化合、复分解

8.下列各组离子在水中一定能大量共存,并形成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A.Ba2+、OH-、SO42-B.H+、K+、HCO3-

C.Ca2+、H+、NO3-D.K+、NH4+、OH-、

9.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且能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A.Na+、H+、SO42-、Cl- B.NH4+、K+、OH-、NO3-

C.H+、Ba2+、SO42-、NO3- D.Fe3+、H+、SO42-、Cl-

10.下列有关中和反应的理解正确的是

A.反应的实质是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水分子

B.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都是中和反应

C.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是中和反应

D.中和反应不属于复分解反应

11.在总结化学知识时,以下归纳或判断正确的是( )

A.可作保护气的气体一定是稀有气体

B.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C.能分解产生氧气的物质一定含有氧元素

D.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物质一定是酸

12.下列化学方程式中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

A.C+O2CO2B.2H2O2H2↑+O2↑

C.3CO+Fe2O32Fe+3CO2D.HCl+AgNO3=AgCl↓+HNO3

13.常温下,下列各组物质中,X 既能与Y 反应又能与 Z 反应的是()

X Y Z

①SO3KOH 溶液石灰水

②Mg(OH)2Cu(NO3)2溶液稀硝酸

③AgNO3溶液Zn CaCl2溶液

④Fe2O3稀硫酸CO

A.①③B.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14.分类是学习化学的方法之一,下列物质按单质、碱、氧化物的顺序排列的是()A.空气、氢氧化钠、冰水混合物 B.液氧、纯碱、过氧化氢

C.氮气、熟石灰、生石灰 D.生铁、酒精、干冰

15.“微观—宏观—符号”三重表征是化学独特的表示物质及其变化的方法。如图是金属钠投入水中所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以下解释或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钠原子在该反应过程中得到电子

C.该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没有发生变化

D.反应后的溶液呈碱性,因为溶液中存在OH-

16.黄蜂的毒液呈碱性,若被黄蜂蜇了,涂抹下列物质可缓解疼痛的是

A.食盐水(pH≈7 )B.牙膏(pH≈9)C.肥皂(pH≈10 )D.米醋(pH≈3)

17.稀盐酸和滴有酚酞溶液的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时,溶液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B点表示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

B.该实验是将稀盐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

C.B点和C点时,溶液均呈现无色

D.C点时,溶液中只含有一种溶质

18.取石灰石与稀盐酸充分反应后的溶液A,向其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并用pH数字探测仪连续监测,得曲线如图(pH为纵坐标,时间为横坐标)。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溶液A中的溶质有两种

B.A、B段观察到有气泡产生

C.B、C段滴入紫色石蕊,溶液呈无色

D.D、E两点溶液中的溶质种类相同

19.向pH为5的白醋中加入下列物质,混合溶液的pH肯定增大的是()

A.硫酸B.硝酸C.pH为5的溶液D.烧碱溶液

20.分类是学习化学的方法之一,下列物质按单质、盐、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A.氮气、硫酸钠、空气

B.红磷、碳酸钙、冰水混合物

C.黄铜、苏打、牛奶

D.氢气、石油、熟石灰

21.向某盐酸和氯化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某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a点溶液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B.bd段的现象是白色沉淀不断增多

C.整个变化过程中氯离子数目没有改变

D.d点溶液中含有两种溶质

22.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则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B.燃烧是剧烈的发光、发热的氧化反应,则发光、发热的反应一定是燃烧

C.与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不一定是活泼金属

D.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是因为水中有氢分子和氧分子

23.下列离子组能在PH=1的无色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NO3- Fe3+ Na+ OH-B.K+ SO42- Na+ NO3-

C.Cl- K+ SO42- Ba2+D.Ca2+ Cl- CO32- Na+

24.根据下列实验现象,可以判断其溶液一定呈酸性的是()

A.滴加酚酞试液显红色的溶液B.滴加石蕊试液显蓝色的溶液

C.能够与碱发生反应的溶液D.常温下,pH<7的溶液

25.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烧碱溶液与盐酸混合后,滴入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呈现的颜色是()

A.红色

B.蓝色

C.无色

D.紫色

26.厕所清洁剂中含有盐酸,如果不慎洒到大理石地面上,会发出嘶嘶声,并有气体产生。这种气体是

A.氢气B.氯气C.一氧化碳D.二氧化碳

27.将稀盐酸慢慢滴入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用温度计测出烧杯中溶液的温度,溶液温度随加入稀盐酸质量增加而发生变化,如下图所示。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b点表示氢氧化钠和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B.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只有NaCl

C.从a到b过程中,烧杯中溶液的pH逐渐增大

D.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的反应是放热反应

28.下列应用与中和反应原理无关的是

A.用浓硫酸干燥湿润的氧气

B.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C.服用含氢氧化铝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

D.用氢氧化钠溶液洗涤石油产品中的残留硫酸

29.中和反应在生活中有广泛应用。下列应用不属于中和反应的是()

A.用盐酸除铁锈B.服用含有氢氧化镁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C.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D.用硫酸处理印染厂含碱废水

30.有四瓶无色溶液,他们分别是:①稀盐酸②稀硫酸③氢氧化钠溶液④硫酸钠溶液。某实验小组分别对四种溶液进行了一系列实验,结果如下表:

实验操作甲乙丙丁

加入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变红不变色不变色

加入硝酸钡溶液白色沉淀无明显现象白色沉淀无明显现象

加入锌粒无明显现象无明显现象产生无色气体产生无色气体

则对应甲、乙、丙、丁顺序的四种物质是()

A.④③②①B.②③④①C.③④①②D.①②④③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初中化学酸和碱的中和反应选择题

1.D

【解析】

【详解】

A、中和反应属于放热反应,反应过程中溶液温度升高,故选项说法正确。

B、A点时溶液的pH小于7,溶液的pH小于7,溶液显酸性,说明稀盐酸过量,所得溶液

中的溶质为HCl和NaCl,故选项说法正确。

C、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pH=7,溶液显中性,故选项说法正确。

D、滴有酚酞溶液的盐酸溶液显无色,无色酚酞溶液遇酸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红,逐滴滴入氢氧化钠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继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溶液显碱性,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2.C

【解析】相互结合生成沉淀、气体、水的微粒不共存。高锰酸钾溶液为紫红色;B铵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和氨气,不共存;铁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氢氧化铁沉淀,不共存;含K+、Ba2+、NO3-、Cl-的溶液为无色,且共存。选C

3.B

【解析】A、稀盐酸不能是酚酞变色,故A错误;B、氢氧化钠会使酚酞变红色,氯化钠不会与氢氧化钠反应,不会使红色褪去,稀盐酸会与氢氧化钠发生中和反应,使红色褪去,所以Z Y X依次是NaCl、NaOH、HCl,故B正确;C、氢氧化钠会使酚酞变红色,氯化钠不会与氢氧化钠反应,不会使红色褪去,故C错误;D、氯化钠不能使酚酞变色,故D 错误;故选:B。

点睛:酚酞遇碱会变红色,酸碱中和会使红色消失。

4.D

【解析】

A、氢氧化铜是碱,但是沉淀不能电离出氢氧根离子,不能使酚酞变红.

B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向酸性溶液中加碱性溶液时,溶液的pH升高.

C食盐溶液呈中性,pH=7;石灰水显碱性,pH>7;汽水、食醋均显酸性,pH<7;石灰水的pH最大

D、pH为4的酸性污水,可用碱性物质进行中和.

故选D

5.D

【解析】A. pH=0的溶液显酸性,错误;B. pH=7的溶液显中性,盐溶液不一定都显中性,错误;C. 溶液的pH由5变成2,其酸性增强,错误;D. 被酸雨酸化的土壤显酸性,用熟石灰中和,正确。故选D。

6.D

【解析】A、由元素的定义可知,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一定不一定属于同种元素,例如,水分子与铵根离子质子数相同但不是同种元素,要说明的是同种元素须指明是原子做前提,错误;B、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纯净物不一定由同种分子构成,例如,铁是由同种原子构成的纯净物,错误;C、中和反应生成了盐和水,但能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如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溶液的反应,错误;D、金属活动性强的金属能将较弱的金属从其化合物溶液中置换出来,金属铁能与硫酸铜溶液反应,所以铁的活动性强于铜的活动性,正确。

点睛:逻辑推理是一种科学的学习方法,但应注意推理的合理性、正确性。解决这类题可从找反例入手。

7.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和题中信息知,其各步转化的基本反应类型从左到右依次是碳和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属于置换反应;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属于化合反应;碳酸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水,属于复分解反应;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属于分解反应。故选B。

点睛∶化学反应基本反应类型包括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

8.C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题意结合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分析。

A、Ba2+和SO42-两种离子能结合生成硫酸钡沉淀,不能大量共存,错误;

B、H+和HCO3-两种离子能结合生成水和二氧化碳,不能大量共存,错误;

C、Ca2+、H+、NO3-三种离子间不能结合生成沉淀、气体或水,能大量共存,且不存在有色离子,正确;

D、NH4+和OH-两种离子能结合生成氨气和水,不能大量共存,错误。故选C

考点:离子或物质的共存问题

点评:根据复分解反应的条件,离子间若能互相结合生成沉淀、气体或水,则离子不能共存;另外,还要注意得到的是无色透明溶液,即不能含有明显有颜色的铜离子、铁离子和亚铁离子等。

9.A

【解析】A.因该组离子之间不反应,则能够大量共存,并且没有有色离子,故A正确;B.因NH4+、OH-能结合生成氨气和水,则不能共存,故B错误;

C.因Ba2+、SO42-能结合生成硫酸钡沉淀,则不能共存,故C错误;

D.因Fe3+溶液为黄色,故D正确。

点睛:

离子或物质的共存问题就是指当不同的离子或物质存在于同一溶液中时,如果不能相互结合生成沉淀或气体或水等特殊物质,则说明它们是能够共存的;例如,氢氧化钠和硝酸钾在同一溶液中是能够共存的。如果能够相互结合生成沉淀或气体或水等特殊物质的话,则说明它们是不能够共存的;例如,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在同一溶液中是不能够共存的(因为其中的氢氧离子和氢离子能够相互结合生成水)。

10.A

【解析】

【分析】

中和反应是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反应物是酸和碱,生成物是盐和水。

【详解】

A、中和反应的实质是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故选项正确;

B、生成盐和水的化学反应不一定都是中和反应,如CO2+2NaOH═Na2CO3+H2O,故选项错误;

C、小苏打是碳酸氢钠,是盐不是碱,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是盐与酸的反应,不是酸与碱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属于中和反应,故选项错误;

D、中和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故选项错误。故选A。

【点睛】

中和反应是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反应物是酸和碱,生成物是盐和水。复分解反应是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有两个:反应物要求必须是可溶的(当有酸参与反应时,另一种物质可不溶于水,但一定要溶于酸才行,也就是能与酸发生反应);生成物要求必须含有沉淀,或者是气体,或者是水。

11.C

【解析】

【详解】

A、氮气和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都可以作保护气,错误;

B、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但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比如氧气和臭氧的混合物,错误;

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能分解产生氧气的物质一定含有氧元素,正确;

D、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物质不一定是酸,二氧化碳能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但是二氧化碳是氧化物,错误。故选C。

12.D

【解析】

A、两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属化合反应,故此选项错误.

B、一种物质反应生成了两种物质属分解反应,故此选项错误.

C、不符合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特征,不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故此选项错误.

D、因为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化合物,符合复分解反应的特征,属于复分解反应,故此选项正确.故选D

【点评】此题是对反应类型判定的考查,解决的关键是把握好复分解反应的特点,并能利用这一特点做出准确的反应类型判断,属基础性知识考查题.

13.A

【解析】

【详解】

①SO3能与KOH 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钾和水,SO3能与石灰水反应生成硫酸钙和水,故选项正确;

②Mg(OH)2难溶于水,不能与Cu(NO3)2溶液反应,故选项错误;

③AgNO3溶液能与锌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硝酸锌溶液和银,能与CaCl2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钙,故选项错误;

④Fe2O3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与一氧化碳在常温下不反应,故选项错误;

故①③中,X既能与Y反应又能与 Z反应。

故选A。

14.C

【解析】A.空气属于混合物,氢氧化钠属于碱;冰水混合物属于氧化物,故A错误;B.液氧属于单质,纯碱属于盐,过氧化氢属于氧化物,故B错误;C.氮气属于单质,熟石灰属于碱,生石灰属于氧化物,故C正确;D.生铁属于混合物;酒精属于有机

物,不属于碱;干冰属于氧化物,故D错误;故选C。

15.B

【解析】

【详解】

A、根据图示,该反应是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属于置换反应,故正确;

B、钠离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由钠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形成钠离子,故B错误;

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故正确;

D、反应后溶液中存在OH-,溶液呈碱性,正确。

16.D

【解析】

【详解】

溶液的pH小于7,溶液呈酸性,pH越小,酸性越强;溶液的pH大于7,溶液呈碱性,pH 越大碱性越强;pH等于7,溶液呈中性;黄蜂的毒液呈碱性,所以应使用米醋中和。选D。

17.D

【解析】

【分析】

A、根据B点时溶液的pH等于7,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图象中pH值的变化是从大于7逐渐的减小到小于7,进行分析判断。

C、B点和C点时,溶液的pH分别等于7、小于7,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C点时溶液的pH小于7,进行分析判断。

【详解】

A、B点时溶液的pH等于7,表示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

B、由图象可知,pH值是开始时大于7逐渐的减小到7然后小于7,可知原溶液显碱性,然后不断的加入酸性溶液,使pH减小,说明是把稀盐酸滴加到氢氧化钠溶液中,故选项说法正确。

C、B点和C点时,溶液的pH分别等于7、小于7,分别显中性、酸性,溶液均呈现无色,故选项说法正确。

D、C点时溶液的pH小于7,溶液显酸性,说明稀盐酸过量,所得溶液中的溶质为HCl和NaCl,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点睛】

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中和反应及其应用,掌握溶液的酸碱性和溶液pH大小之间的关系、从数形结合的角度理解中和反应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8.C

【解析】

【分析】

石灰石与稀盐酸充分反应生成氯化钙和二氧化碳和水,由图可知,A点溶液呈酸性,故石灰

石和盐酸反应时,盐酸过量,B反应完全,溶液显中性,当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于水,由于碳酸钠溶液显弱碱性,故溶液变成碱性了。

【详解】

A、通过图象的变化关系,A点溶液呈酸性,故石灰石和盐酸反应时,盐酸过量,反应后剩余溶液中含HC1、CaCl2,故溶液A中溶质有两种,故A正确;

B、当往HCl、CaCl2的溶液中滴加碳酸钠溶液时,Na2CO3要先与HCl反应,故A、B段现察到有气泡产生,故B正确;

C、B、C段溶液呈中性,滴入紫色石蕊,溶液呈紫色,故C不正确;

D、D、E两点溶液中的溶质种类相同,都含两种: NaCl、 Na2CO3,故D正确。故选C。

【点睛】

溶液之间的反应要注意反应物的量之间的关系。

19.D

【解析】

【分析】

酸性溶液,pH越小,酸性越强,碱性溶液,pH越大,碱性越强,向显酸性的溶液中加入显酸性的溶液时,溶液的pH可能不变、变大或变小;向显酸性的溶液中加入显碱性的溶液时,溶液的pH一定升高。

【详解】

A、pH为5的溶液显酸性,向pH为5的白醋中加入硫酸时,由于硫酸也显酸性,因此混合溶液的pH不一定增大,故A不正确;

B、pH为5的溶液显酸性,向pH为5的白醋中加入硝酸时,由于硝酸也显酸性,因此混合溶液的pH不一定增大,故B不正确;

C、pH为5的溶液显酸性,向pH为5的酸性溶液中加入pH=5的溶液时,溶液的pH不变,故C不正确;

D、pH为5的溶液显酸性,向pH为5的酸性溶液中加入烧碱溶液时,由于烧碱溶液pH大于7,则混合液的pH一定升高,故D正确。故选D。

【点睛】

中和反应是指酸和碱发生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20.A

【解析】

【分析】

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盐是由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

【详解】

A、氮气属于单质;硫酸钠属于盐;空气中含有氧气、氮气等属于混合物,故A正确;

B、红磷属于单质,碳酸钙属于盐;冰水,只有水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故B不正确;

C、黄铜属于合金,是混合物;苏打属于盐;牛奶属于混合物,故C不正确;

D、氢气属于单质;石油属于混合物;熟石灰属于碱,故D不正确。故选A。

【点睛】

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纯净物包括单质和化合物。

21.D

【解析】

【分析】

【详解】

A、a点时,稀盐酸没有完全反应,溶液显酸性,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时溶液变红,该选项说法正确;

B、bd段(不含b点)氢氧化钠和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Cl2+2NaOH=Mg(OH)2↓+2NaCl,白色沉淀不断增多,该选项说法正确;

C、整个变化过程中,氯离子没有和其它离子结合生成沉淀、气体、水等,因此氯离子数目没有改变,该选项说法正确;

D、d点时氢氧化钠和盐酸、氯化镁恰好完全反应,溶液中的溶质只有氯化钠,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D。

22.C

【解析】

【分析】

【详解】

A、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则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有可能是混合物,如氧气和臭氧、石墨和金刚石,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B、燃烧是剧烈的发光、发热的氧化反应,发光、发热的反应不一定是燃烧,如灯泡会发光、放热,不属于燃烧,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C、与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不一定是活泼金属,有可能是碳酸盐,说法正确;故符合题意;

D、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是因为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不是因为水中有氢分子和氧分子,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3.B

【解析】

试题分析:Fe3+和 OH-会反应产生沉淀,SO42-和 Ba2+会反应产生沉淀;Ca2+和 CO32-会反应生成沉淀。故选B.

考点:离子的共存

24.D

【解析】

试题分析:A、酚酞溶液遇酸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红,滴加酚酞试液显红色的溶液显碱性,故选项错误.

B、石蕊溶液遇酸性溶液变红色,遇碱性溶液变蓝色,滴加石蕊试液显蓝色的溶液显碱性,故选项错误.

C、能够与碱发生反应的溶液不一定显酸性,如二氧化碳能与碱反应,但二氧化碳不显酸

性,故选项错误.

D、常温下,pH<7的溶液,一定显酸性,故选项正确.

故选D.

考点:溶液的酸碱性测定.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酸碱指示剂的性质、溶液的酸碱性和溶液pH大小之间的关系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25.A

【解析】

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OH+HCl=NaCl+H2O,NaOH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0,HCl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6.5,在反应中,参与反应的NaOH质量>HCl质量,故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烧碱溶液与盐酸完全反应后,盐酸有剩余,溶液显酸性,故溶液呈现红色。

故选A。

26.D

【解析】

试题分析:厕所清洁剂中含有盐酸,如果不慎洒到大理石地面上,盐酸将与大理石中的碳酸钙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选D。

考点:盐酸与碳酸钙反应。

点评:盐酸与碳酸钙反应是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CO3+2HCl=CaCl2+H2O+CO2↑

27.C

【解析】

【详解】

根据图象可以看出随着稀盐酸的加入,温度在逐渐的升高,故盐酸与氢氧化钠的反应是放热反应,故D正确;

在b点,温度不再上升,故在b点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生成氯化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NaOH+HCl═NaCl+H2O,故AB正确;

从a到b过程中,氢氧化钠逐渐减少,故pH值逐渐减小,到达b点时,pH值为7,故C 错误;

故选C。

28.A

【解析】

【分析】

【详解】

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且不与氧气反应,用浓硫酸干燥湿润的氧气,是利用的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属于物理变化,不属于中和反应,故选项正确.

B、熟石灰是氢氧化钙的俗称,与酸性土壤中的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属于中和反应,故选项错误.

C、Al(OH)3与胃液中的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该反应是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

应,属于中和反应,故选项错误.

D、NaOH溶液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该反应是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属于中和反应,故选项错误.

故选A.

29.A

【解析】

【分析】

【详解】

酸和碱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中和反应。

A、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盐酸除铁锈发生的酸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不是中和反应,故A符合题意;

B、氢氧化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该反应是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属于中和反应,故B不符合题意;

C、熟石灰即氢氧化钙,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因而能改良酸性土壤,该反应是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属于中和反应,故C不符合题意;

D、硫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该反应是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属于中和反应,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

30.A

【解析】

【详解】

分别加入无色酚酞试液后,稀盐酸、稀硫酸、硫酸钠溶液分别显酸性、酸性、中性,不能使酚酞溶液变色,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色,所以乙是氢氧化钠溶液;硫酸、硫酸钠能与硝酸钡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且稀硫酸能与锌反应生成气体,硫酸钠与锌不能反应,则甲是硫酸钠溶液,丙是稀硫酸,丁是稀盐酸,则对应甲、乙、丙、丁顺序的四种物质是④③②①,故选A。

九年级化学常见易错题汇总含答案

九年级化学一二章常见易错题 1、下列用量不正确的是 A、没有说明用量,液体取2mL—4mL B、酒精灯的酒精不超过容积的2/3 C、加热时,液体不超过试管的1/3 D、洗涤试管时,注入半试管水 2、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洁净的食盐水 B、冰水混合物 C、净化后的空气 D、高锰酸钾完全分解后的剩余物 3、不能说明分子间有间隔的是 A、物质的热胀冷缩现象 B、食盐溶解在水中 C、食盐和蔗糖混合均匀 D、等质量的氧气和液氧,氧气体积比液氧大 4、决定元素种类的依据是 A、质子数 B、中子数 C、核外电子数 D、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5、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2、3、4、 6、7,属于单质的是 4、7,属于 化合物的是 2、 3 、6 ,属于混合物的是1、5、8。

①洁净的空气②二氧化碳③高锰酸钾④铜⑤自来水 ⑥硫燃烧后的生成物⑦液氧⑧电解水后的生成物 6、某原子的质子数为26,中子数比质子数多4,则该原子中粒子总数为82 。 7、已知铁、铜、锌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6、64、65,现有相同质量的1g铁、 铜、锌,其中含有原子数从多到少的顺序是铁、铜、锌。 8、日常生活中,与肥皂水作用容易起泡沫的是 A、珠江水 B、矿泉水 C、煮沸的水 D、含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9、27克铝箔在充足的氧气中完全燃烧,燃烧后的生成物的总质量是 A、约等于27克 B、一定小于27克 C、一定大于27克 D、一定等于27克 10、分子、原子、离子、质子、中子、电子都是我们学习过的粒子,试回答: (1)水是由水分子聚集而成的;(2)氧分子是由氧原子结合而成的; (3)铁是由铁原子结合而成的;(4)氢原子的原子核是由一个质子构成的。

初中化学常见的酸和碱

初中化学常见的酸和碱2019年4月20日 (考试总分:300 分考试时长: 120 分钟) 一、填空题(本题共计 10 小题,共计 40 分) 1、(4分)用化学方程式说明下列化学原理 (1)工业上用赤铁矿为原料炼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铝制品在空气中具有强抗腐蚀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氢氧化钠固体不能用来干燥CO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熟石灰中和硫酸厂排放的酸性废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分)“化学扑克”牌的玩法是:上家出牌,如果下家牌中的物质在常温下能与上家的发生反应,即可出牌。下图表示的是某局牌的最后一轮,桌面上是一张“氢氧化钠”的牌,A、B、C、D四位玩家手中都剩下一张牌(如图)。 (1)若本局每一位玩家的牌都能出掉,则四位玩家的出牌顺序为:甲→_____(填玩家编号)。 (2)写出(1)出牌顺序中氢氧化钠与下一位玩家的牌发生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B玩家的牌与上一位玩家的牌所发生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_____反应。 (3)如果本局只有最末一位玩家的牌出不掉,你认为该玩家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他们的出牌顺序可能为:甲→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3、(4分)如图是实验室的部分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仪器名称:a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A装置制取二氧化碳时长颈漏斗插入液面以下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收集二氧化碳应选用的装置是________(填序号)。

初三化学下册知识点

一、金属材料 1、金属材料 纯金属(90多种) 合金(几千种) 2、金属的物理性质:(1)常温下一般为固态(汞为液态),有金属光泽。 (2)大多数呈银白色(铜为紫红色,金为黄色) (3)有良好的导热性、导电性、延展性 3、金属之最: (1)铝: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2)钙: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3)铁:目前世界年产量最多的金属(铁>铝>铜) (4)银:导电、导热性最好的金属(银>铜>金>铝) (5)铬:硬度最高的金属(6)钨:熔点最高的金属 (7)汞:熔点最低的金属(8)锇:密度最大的金属 (9)锂:密度最小的金属 4、金属分类: 黑色金属:通常指铁、锰、铬及它们的合金。 重金属:如铜、锌、铅等 有色金属轻金属:如钠、镁、铝 等; 有色金属:通常是指除黑色金属以外的其他金属。 5、合金:由一种金属跟其他一种或几种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一起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一般说来,合金的熔点比各成分低,硬度比各成分大,抗腐蚀性能更好

注:钛和钛合金:被认为是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钛合金与人体有很好的“相容性”, 因此可用来制造人造骨等。 (1)熔点高、密度小 优点(2)可塑性好、易于加工、机械性能好 (3)抗腐蚀性能好 二、金属的化学性质 1、大多数金属可与氧气的反应 2、金属 + 酸→ 盐 + H2↑ 3、金属 + 盐→ 另一金属 + 另一盐(条件:“前换后,盐可溶”) Fe + CuSO4 == Cu + FeSO4 (“湿法冶金”原理) 三、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H)Cu Hg Ag Pt Au 金属活动性由强逐渐减弱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 (1)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强 (2)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不可用浓硫酸、硝酸)

最全最完整初三化学易错的题目集

得分率较低题集历次考试 十月月考 1(32%)不能说明分子间有间隔的是 A、物质的热胀冷缩现象 B、食盐溶解在水中 C、食盐和蔗糖混合均匀 D、等质量的氧气和液氧,氧气体积比液氧大 2、(66%)决定元素种类的依据是 A、质子数 B、中子数 C、核外电子数 D、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3、(49%)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属于单质的是,属 于化合物的是,属于混合物的是。 ①洁净的空气②二氧化碳③高锰酸钾④铜⑤自来水 ⑥硫燃烧后的生成物⑦液氧⑧电解水后的生成物 4、(53%)某原子的质子数为26,中子数比质子数多4,则该原子中粒子总数为。 5、(57%)已知铁、铜、锌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 6、64、65,现有相同质量的1g铁、铜、锌,其中含 有原子数从多到少的顺序是。 6、(42%)下列用量不正确的是 A、没有说明用量,液体取2mL—4mL B、酒精灯的酒精不超过容积的2/3 C、加热时,液体不超过试管的1/3 D、洗涤试管时,注入半试管水 7、(21%)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洁净的食盐水 B、冰水混合物 C、净化后的空气 D、高锰酸钾完全分解后的剩余物 8 (40%)下列物质不可能与水形成饱和溶液的是 A、酒精 B、熟石灰 C、二氧化碳 D、硝酸钾 9、(35%)在①碘酒②糖水③70%的酒精④稀硫酸等几种溶液中,溶剂是同一种物质的是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10、(10%)用浓盐酸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实验时必不可少的一组仪器是 A、量筒、烧杯、漏斗、玻璃棒 B、托盘天平、玻璃棒、药匙、烧杯 C、托盘天平、玻璃棒、量筒、烧杯 D、玻璃棒、量筒、烧杯、胶头滴管 11 (54%)在相同温度时,食盐的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 A、前者大于后者 B、后者大于前者 C、两者相等 D、无法比较 12、(52%)下列物质中铁的质量分数最小的是() A、FeO B、Fe 2O 3 C、Fe 3 O 4 D、FeS 13、(50%)许多化学反应都可在溶液中进行的原因是() A、操作简便,设备简单 B、用料节约,减少成本 C、可加快反应速率,缩短反应时间 D、固体物质间不能直接反应14.(60%)二氧化碳气体通人石蕊试液后,再加热溶液,最后溶液的颜色为()。 A.紫色 B.红色 C.蓝色 D.无色 15、(50%)将铁片投入下列溶液当中,一段时间后取出,溶液质量减轻的是() A、稀盐酸酸 C、硫酸铜 D、氯化亚铁 16、(62%)不影响固体溶解度大小的因素是() A、温度 B、溶剂质量 C、溶剂种类 D、溶质种类 17 (42%)使两份等质量的碳酸钙,一份与稀盐酸完全反应,一份高温煅烧所产生的CO 2的质量() A、一样多 B、跟稀盐酸反应的多 C、煅烧的多 D、无法判断 18、(46%)久置的盛有澄清石灰水溶液的试剂瓶,其瓶塞附近往往有一层白色粉末。取

人教版初三化学下册《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教案

课题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酸和碱之间发生的中和反应。 (2)了解酸碱性对生命活动和农作物的影响,以及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 (3)会用P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了解溶液的酸碱度在实际中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 (1)会用分析、归纳的方法对有关信息加工处理。 (2)会用观察的方法辨析事物。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习化学应理论联系实际。 (2)进一步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1.酸碱之间的中和反应。 2.用p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教学难点 中和反应的探究过程 教学方法 观察、分析、归纳、联系生活、活动实践。 教具准备 教师用具;投影仪、pH试纸。 学生用具:仪器,烧杯,滴管、玻璃棒、玻璃片、纸巾、pH试纸、标准比色卡、线。 药品:氢氧化钠溶液、酚酞溶液、稀盐酸、稀硫酸、橘汁、糖水、牛奶、番茄汁、肥皂水,汽水、自来水、洗洁精、醋、酱油、头发样品、五种不同pH的溶液。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中和反应及其应用。 第二课时;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方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引入提问]酸、碱各自具有一些化学性质,那酸与碱之间会发生化学反应吗? [学生)1.能2.不能 [教师]能否反应,我们应用事实说话,请同学们进行下面的活动与探究。 [活动与探究](投影展示)

(1)如图所示。在烧杯中加 入10mL氢氧化钠溶液,滴人几 滴酚酞溶液。再用滴管慢慢滴 人稀盐酸,并不断搅拌溶液, 至溶液颜色恰好变成无色为 止。 (2)取2滴上述反应后的无 色溶液滴在玻璃片上,使液体蒸发,观察玻璃片上的现象。 [教师强调]1.用滴管滴入盐酸时要缓慢,一滴一滴加入,以便观察实验现象。 2.在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盐酸时,要边滴边搅拌。 [学生活动] [讨论]玻璃片上的物质是氢氧化钠吗?为什么? [学生总结]氢氧化钠是碱,其溶液能使酚酞溶液显示红色,随着盐酸的加入,红色逐渐消失变成无色。所以此时的溶液肯定不是碱性溶液。玻璃片上的白色物质是溶液中新生成的溶质。 [讲解](借助FLASH动画展示反应过程) 在上面的实验中,发生了这样的反应: NaOH+HCI=NaCl+H2O [介绍]其他的酸和碱也能发生类似的反应。 例:Ca(OH)2+2HCl=CaCl2+2H2O 2NaOH+H2SO4=Na2SO4+2H2O [设问]试总结上述三个反应的特点。 [讨论] [学生发言] [教师总结]三个反应都生成水,另一种产物(氯化钠、氯化钙、硫酸钠)都是由金属离子和相应的酸根离子构成的,我们把这类化合物叫做盐。我们把这类化学反应叫做中和反应·。 [板书]一、中和反应 1.中和反应;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 2.盐;在水溶液中能解离出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 [过渡]理解了中和反应的概念,下面我们看几则资料。 [投影] 1.改变土壤的酸碱性 根据土壤情况,可以利用中和反应,在土壤中加入酸性或碱性物质,以调节土壤的酸碱性,利于植物生长。例如,近年来由于空气污染造成酸雨,导致一些地方的土壤变成酸性,

初三化学常见的酸和碱

年级初三学科化学版本人教新课标版课程标题第十单元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 编稿老师杨洪响一校黄楠二校林卉审核王慧姝 课标扫描考点展示常考题型分值能叙述常见酸碱指示剂 及其变色情况 指示剂遇酸碱溶液的颜色变化选择题、实验题1~5分知道盐酸、硫酸的一些物 理性质;能用实验说明浓酸浓 碱的腐蚀性;掌握酸的化学性 质 常见酸及酸的性质 选择题、填空简 答题、实验探究 题、计算题 2~6分 知道氢氧化钠、氢氧化钙 等碱的物理性质;掌握碱的化 学性质,并能写出相关的化学 方程式 常见碱及碱的性质;氢氧化钠、 氢氧化钙的变质;生石灰的变质 选择题、填空简 答题、实验探究 题、计算题 2~6分 了解溶液的导电性及酸、 碱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 酸、碱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选择题、填空题1~2分 二、重难点提示 重点:指示剂遇酸碱溶液的颜色变化;酸的性质;碱的性质。 难点:关于酸、碱化学性质的探究。 酸 盐酸、硫酸的物理 性质和用途 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 物理性质和用途 碱的化学性质 酸的化学性质 碱 一、酸碱指示剂

酸性碱性中性紫色石蕊试液红色蓝色紫色 无色酚酞试液无色红色无色 【注意】①酸碱指示剂与酸、碱溶液作用变色的实质是酸碱指示剂变色,而不是酸、碱变色。 ②酚酞试液在酸性和中性溶液中都是无色,这里不要忽视中性溶液。 随堂练习 绪言课上,老师在滤纸上用酚酞溶液画漫画,然后再喷洒某种液体X,滤纸上立即显示出红色图象,则X可能是() A.稀盐酸B.蒸馏水C.石灰水D.食盐水 思路导航:酚酞遇碱性溶液会变红色,而遇中性物质和酸性物质都不变色,可以据此结合题中所给物质的酸碱性来解答即可。A、稀盐酸呈酸性,所以不能使酚酞变红,故A错误; B、蒸馏水呈中性,不能使酚酞变红,故B错误; C、石灰水呈碱性,可以使酚酞变红,故C正确; D、食盐水呈中性,不能使酚酞变红,故D错误。 答案:C 二、酸及酸的化学性质 盐酸硫酸 物理性质无色液体,有挥发性,有刺激性气味无色、黏稠液体,不易挥发,有吸水性 用途金属表面的除锈,制造药物,人体的 胃液中含有少量盐酸,可以帮助消化 金属表面的除锈,重要的化工原料 【注意】 浓盐酸在空气中挥发形成的是白雾,而不是白烟。 【说明】 浓盐酸放置在空气中因挥发出氯化氢气体而导致质量减少,溶质质量分数也减少;浓硫 酸放置在空气中因吸收水蒸气而导致质量增加,但溶质质量分数减少。 2. 浓硫酸的特性 吸水性: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可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 浓硫酸 脱水性:按水的组成夺取纸张、木柴、衣服、皮肤里的氢、氧元素,具有腐蚀性。 3. 浓硫酸的稀释:

2017年新人教版初三化学下册重要知识点

2017年新人教版初三化学下册重要知识点 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 考点1 金属材料(2页) 1.★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和合金两类。★纯金属属于金属材料,但金属材料不一定是纯金 属,也可能是合金。 2.金属制品是由金属材料制成的,★铁、铜、铝及其合金是人类使用最多的金属材料。 考点2 金属的物理性质(2页-3页) 1.共性:★在常温下除汞为液体,其余金属均为固体。都具有金属光泽,都有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 2.差异性:大多数金属都呈银白色,★铜呈紫红色,★金呈黄色;常温下大多数金属都是固体,汞却是液体;不同金属的导电性、导热性、密度、熔点、硬度等差异较大; 考点3★金属之最(4页) 1.银的导电性和导热性最好; 2.锇的密度最大; 3.锂的密度最小; 4.钨的熔点最高; 5.汞的熔点最低; 6.铬的硬度最大。 7.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 8人体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钙元素;9.目前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是铁 考点4 物质的性质与物质的用途之间的关系(4页) 1.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而物质的用途又反映出物质的性质。 2.物质的性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但这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在考虑物质的用途时,还需要考虑价格、资源、是否美观、使用是否便利,以及废料是否易于回收和对环紧的影响等多种因素。 考点5 合金(4页-5页) 1.合金:★在金属中加热熔合某些金属和非金属,形成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注意:(1)合金是金属与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的混合物。 (2)合金的很多性能与组成它们的纯金属不同,使合金更容易适于不同的用途。 (3)日常使用的金属材料,大多数为合金。 (4)金属在熔合了其它金属和非金属后,不仅组成上发生了变化,其内部组成结构也发生了改变,从而引起性质的变化。 2.合金的形成条件:其中任一金属的熔点不能高于另一金属的沸点(当两种金属形成合金时)。 3.合金与组成它们的纯金属性质比较。 (1)铁合金:主要包括生铁和钢,它们的区别是含碳量不同, ★生铁含碳量2%-4.3%, ★钢的含碳量为0.03%—2%。钢比生铁具有更多的优良性能,易于加工,用途更为广泛。(2)铝合金:铝中加入镁、铜、锌等金属形成合金。广泛应用于制造飞机、舰艇和载重汽车等,可增加它们的载重量以及提高运行速度,并具有抗海水腐蚀、避磁性等特点。 (3)铜合金:黄铜:铜、锌的合金;青铜:铜、锡的合金;白铜:铜、镍的合金。 (4)★钛和钛合金:被认为是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 性质:优异的耐腐蚀性,对海水、空气和若干腐蚀介质都稳定,可塑性好,强度大,有密度小,又称亲生物金属。 用途:喷气式发动机、飞机机身、人造卫星外壳、火箭壳体、医学补形、造纸、人造骨、海水淡化设备、海轮、舰艇的外壳等。

中考化学酸和碱的中和反应专题训练及解析

中考化学酸和碱的中和反应专题训练及解析 一、初中化学酸和碱的中和反应选择题 1.“微观—宏观—符号”三重表征是化学独特的表示物质及其变化的方法。如图是金属钠投入水中所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以下解释或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钠原子在该反应过程中得到电子 C.该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没有发生变化 D.反应后的溶液呈碱性,因为溶液中存在OH- 2.下列物质置于空气中,一段时间后,质量减小的是 A.浓硫酸B.氯化钠C.浓盐酸D.氢氧化钠 3.分类是学习化学的方法之一,下列物质按单质、碱、氧化物的顺序排列的是()A.空气、氢氧化钠、冰水混合物 B.液氧、纯碱、过氧化氢 C.氮气、熟石灰、生石灰 D.生铁、酒精、干冰 4.“盐酸化性乌龟壳,一头一尾四只脚”——如图是小王归纳的稀盐酸的化学性质,X的物质类别与图中其他物质不同,则物质X是下列物质中的() A.硝酸钾 B.氧化铜 C.碳酸钙 D.氢氧化钾 5.稀硫酸与下列物质反应,反应后溶液中的H+没有减少的是() A.BaCl2 B.NaOH C.CuO D.Zn 6.物质X可发生下列所示的两个反应,则X可能是 ①X + 碱→ 盐 + 水②X + 金属氧化物→ 盐 + 水 A.盐酸 B.一氧化碳 C.氢氧化钠 D.氧化钙 7.下列物质加入到石灰水中,有白色沉淀产生的是 A.纯碱 B.盐酸 C.氯化钠 D.硫酸铜 8.下列各组离子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是 A.H+、Na+、OH-、SO42-B.Ca2+、Na+、Cl-、CO32- C.K+、Na+、Cl-、CO32-D.NH4+、Na+、OH-、NO3- 9.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 A.溶液是均一稳定的,但均一稳定的物质不一定是溶液

2020最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初三化学下册知识点总汇 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 考点一、金属材料: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和合金 1. 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1)物理性质:①大多数的金属呈__银白_色,(但是铜呈_黄_色,金呈_金_色);②常温下为_固体(但是汞为_液体_体);③具有良好的_导电_性、_导热_性和_延展_性。 决定金属用途的因素有:是否经济、是否有害、是否美观、使用是否便利,以及是否污染环境和是否便于废物回收 2. 合金:(1)概念:在金属中加热熔合某些__金属_和_非金属__而形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例如:生铁和钢是含__碳量_不同的铁的两种合金,其中生铁的含碳量约为_2%~4.3%,钢的含碳量为_0.03%~2%_。 (2)合金的性质与金属相比具有的优点是硬度大、耐腐蚀性好、熔点低。 1、通过观察上面的表格,你对金属的物理性质又有哪些新的认识? 一般情况下,金属的密度比较大、熔点比较高、硬度比较大 2、为什么菜刀、镰刀、锤子等用铁制而不用铅制? 答:铅的硬度小,而铁的硬度大 3.为什么灯泡里的灯丝用钨制而不用锡制?如果用锡制的话,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 钨的熔点高,锡的熔点低;如果用锡,则锡丝易烧断。 4.为什么有的铁制品如水龙头等要镀铬?如果镀金怎么样? 铬硬度大, 耐磨、美观,又防锈;金的价格高、硬度小如果镀金则会增加成本且不耐用。 5、银的导电性比铜好,为什么电线一般用铜制而不用银制? 银的价格比铜高许多 6、考虑物质的用途时,首先要考虑物质的__性质___,还需要考虑那些因素? 是否美观、使用是否便利、资源、废料是否易于回收、价格、对环境的影响 7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铝 8人体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钙

初中化学中考易错题精选[1]

潍坊五中2011中考复习之易错题精选 1.2011年央视《每周质量报告》的3·15特别节目曝光:河南生猪主产区采用违禁药品瘦肉精,有毒猪肉流向双汇分公司。“瘦肉精“的化学式C12H19Cl3N2O,则下列有关瘦肉精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瘦肉精分子中含有氮分子 B.瘦肉精由碳、氢、氧、氯、氮五种元素组成 C.每个瘦肉精分子由37个原子构成 D.瘦肉精中质量分数最大的是碳元素 2.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一种常用的基本方法。现有药品硫酸铝,它与下列哪组属于同一类物质 A.盐酸、硫酸B、氯化钠、碳酸钾 C.二氧化碳、四氧化三铁 D.氢氧化铝、氢氧化钠 3.从图所示的两种微粒结构示意图中,所获取信息不正确的是 A、它们属于同种元素B.它们的核外电子层数相同 C.它们的核外电子数相同D.①表示阴离子,②表示原子 4.下列各项不随水量的变化而变化的是 A.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B、物质的溶解度 C.电解水生成的氢气和氧气D.酸溶液的pH 5.现有t℃时的硫酸铜饱和溶液,下列有关叙述违背客观事实的是 A.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铵固体后,固体溶解,并使溶液温度下降 B、加入一定量的水后,溶质质量变小 C.加入一定量的水后,硫酸铜溶解度不变,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 D.放入一根铁丝后,铁丝表面有亮红色物质析出,说明铁比铜活泼 6.某同学对下列四个实验都设计了两种方案,其中方案1合理、方案2不合理的是 选项 A. B、 C. D. 实验目的除去氢氧化钠中 少量的碳酸钠 清洗铁制品 表面的铁锈 鉴别氯化钠 溶液和稀盐酸 检验一氧化碳中是否 混有二氧化碳气体 方案1 加水溶解加适量稀盐酸加锌粒点燃 方案2 加稀硫酸用水洗涤加石蕊溶液通入澄清石灰水7.下列实验对应的图像正确的是 A.将等质量的镁和铝分别与足量的盐B.向pH=2的盐酸 中滴加过量的氢 C、向盐酸和氯化铁的 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 D.向pH=12的氢 氧化钠溶液中加水 酸反应氧化钠溶液的氢氧化钠溶液稀释 8.下列各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一组元素是 +10 2 8 +8 2 6 2 8 8 +18 2 8 2 +12 +2 2 +9 2 7 2 8 1 +11 +2 2 A. 和 B. 和 C.和 D. 和 9.小明同学对下列4个实验都设计了两种方案,其中两种方案均合理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方案1 方案2 A. 除去氢氧化钠中少量的碳酸钠加水溶解加稀硫酸 B. 清洗铁制品表面的铁锈加稀盐酸用水洗涤 C、鉴别氯化钠溶液和稀盐酸加锌粒加石蕊试液 D. 检验一氧化碳中是否混有少量二氧化碳点燃通入澄清石灰水 10.下列各组物质在水溶液中能够共存,而且加入酚酞显红色的是() A.NaOH 、CuSO4、H2SO4B、NaCl、Na2SO4、Na2CO3 C.NaCl、Ba(NO3)2、HCl D.NH4NO3、NaOH、Na2SO4 11.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混合后,不能发生反应的是() A、NaCl和H2SO4B.NaOH和HCl C.Na2CO3和H2SO4D.AgNO3和NaCl 12.下列除杂试剂和方法使用错误的是 选项物质(括号内为杂质)除杂试剂和方法 A.Cu(Fe2O3)加入稀硫酸,过滤 B.H2(水蒸气)通过浓硫酸,洗气 C.NaOH溶液(Na2CO3)加入石灰水,过滤 D、CaO(CaCO3)加入稀盐酸,过滤 13.除去下列各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方法均正确的是(B)

初三化学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最新题型和答案讲解

第十单元酸和碱 模块2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知识点一中和反应 1.酸碱中和实验 实验: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盐酸 实验分析: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加入酚酞变红,当加入盐酸,颜色由红色变为无色,说明碱性减弱,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Cl+ NaOH = NaCl + H2O

2.中和反应 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 3.中和反应的实质

知识点二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 (1)改变土壤的酸碱性。例如:如果土壤显酸性,则加熟石灰中和;如果土壤显碱性则加碳酸水中和。 H2SO4+ Ca(OH)2 = CaSO4+ 2H2O (2)处理工厂的废水。例如用熟石灰中和硫酸厂的污水(含有硫酸等杂质)。 (3)用于医药。例如:用胃舒平(含氢氧化铝)来医治胃酸(盐酸)过多;不小心被黄蜂刺了(蜂毒呈碱性)可以用食醋涂在皮肤上;被蚊虫叮咬(分泌出蚁酸)涂上些含有碱性物质(如氨水、肥皂)的药水。 知识点三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方法——PH 1.酸碱度:用来表示溶液的酸性或碱性的强弱程度。 2.PH试纸用来定量测定溶液的酸碱度. 0 714 酸性增强中性碱性增强 在酸性溶液中,酸性越强,PH值越小,溶液中氢离子浓度越大; 在碱性溶液中,碱性越强,PH值越大,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越大。 PH值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 PH=7 溶液呈中性例如:H2O NaCl溶液 Na2SO4溶液 PH<7 溶液呈酸性,PH越小酸性越强例如:酸溶液 PH>7 溶液呈碱性,PH越大碱性越强例如:碱溶液 注意: 酸溶液一定是酸性溶液,但酸性溶液不一定是酸溶液 碱溶液一定是碱性溶液,但碱性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 3.PH试纸的使用方法: 用玻璃棒(或滴管)蘸取待测试液少许,滴在pH试纸上,显色后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出溶液的pH(读数为整数)。注意: (1)用PH试纸测得的PH值只能为正整数,不能为小数及零。 (2)用PH试纸测PH值时,不能先用蒸馏水润湿PH试纸。若先用蒸馏水润湿后再测会影响结果:使酸性溶液的PH值增大;使碱性溶液的PH值减小;中性溶液的PH值不变。 4.改变溶液PH值的方法: (1)向酸性溶液中:加水,溶液PH值不断增大,最终将接近于7(但不能达到7); 加碱性溶液,溶液PH值不断增大,最终PH值大于7。 (2)向碱性溶液中:加水,溶液PH值不断减小,最终将接近于7(但不能达到7);

初三化学常见的酸和碱培优检测题及解析

初三化学常见的酸和碱培优检测题及解析 一、初中化学常见的酸和碱选择题 1.化学兴趣小组为了鉴别某黄色金属是黄金还是黄铜(铜锌合金),如下方案不合理的是A.在空气中加热B.加入硝酸银溶液C.加入氢氧化钾溶液D.加入稀盐酸 2.金属R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R+CuSO4=Cu+RSO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B.金属R的活泼性比Cu要强 C.该金属可以是金属铝D.该金属可能是铁 3.有甲、乙、丙三种金属,其中只有甲在自然界中能以单质形态存在,将丙放入乙的盐溶液中,丙的表面有乙析出。则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A.乙>丙>甲B.甲>乙>丙 C.丙>乙>甲D.乙>甲>丙 4.下列小实验不正确的是() A.可用稀盐酸比较金属铝和铜的活泼性 B.不用试剂可区分浓盐酸和浓硫酸 C.可用石灰水检验氢氧化钠是否变质 D.可用酚酞鉴别稀硫酸和蒸馏水 5.类推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是() A.碱溶液呈碱性,所以呈碱性的溶液一定都是碱溶液 B.氧化物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 C.中和反应一定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D.化学变化中一定有新物质生成,所以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6.将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混合,二者恰好完全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由此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溶液对外不显电性 B.反应前后溶剂质量不变 C.反应后溶液呈中性 D.图中A代表水分子 7.向pH为5的白醋中加入下列物质,混合溶液的pH肯定增大的是() A.硫酸B.硝酸C.pH为5的溶液D.烧碱溶液 8.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是() A.氧化物中都含有氧元素,则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B.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故破坏其中一个条件就可以灭火 C.碱溶液能使酚酞变红,则能使酚酞变红的一定是碱溶液

初中化学各单元易错知识点

初中化学易错知识点的整理总结 一、化学的研究范围,对象,基本化学概念 1.纯净是相对的,不纯是绝对的 2.冰水共存物是纯净物,洁净的空气一定是混合物,纯净水是混合物,食盐是混合物 3.干冰不是冰,水银不是银 4.燃烧和及燃烧引起的爆炸都是化学变化。但爆炸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如轮胎受压爆炸 5.干冰升华是物理变化,导电导热是物理变化,生锈和腐烂是化学变化,利用沸点不同分离气体是物理变化 二、空气 1.通常情况下氮气不活泼,但那时通常情况,氮元素很活泼 2.二氧化碳不是空气污染物 3.氧气性质“较活泼”,不是“很活泼” 4.稀有气体也是有化合物的 5.氧气不可燃但可助燃,CO不可助燃但可燃 6.三个实验室制氧气的反应均为分解反应 7.不是所有生物都需要氧气,空气中氧气的浓度不是越高越好,不是任何时候大量呼吸纯氧气都有利于健康 8.铁丝在空气中不燃烧 9.氧在地壳中不止以单质存在

10.空气中的氧气含量是动态平衡的,而不是一直不变的 三、水 1.一种元素可以组成混合物,但一定不可以组成化合物 2.雨水、自来水、海水、河水、湖水都是混合物,新制的蒸馏水是纯净物,放久的蒸馏水不一定是纯净物,软水不一定是纯净物 3.汽化时分子体积不变,分子间隔变大 4.大部分物质熔化体积变大,但水例外,冰熔化体积减小 四、原子的组成、元素、化学式 1.中子数不一定等于质子数,中子数可以为0 2.相对原子量和分子量都没有单位,是一个比值 3.氢的相对原子质量不为1,而是比1稍大 4.由离子组成的化合物没有分子量,部分化合物如二氧化硅、碳化硅没有分子量,其化学式的意义仅仅说明了原子的个数比 5.C0 2、S0 2 、Si0 2 中均没有0 2 分子 6.食品和**的标签中标有x(元素符号)的含量,这个x指的是元素而不是原子,更不是单质 7.大部分金属单质常温常压下是固态,但汞是液态,铯、镓熔点接近室温且容易处于过冷状态 8.地壳中氧的含量位于首位,但空气中不是 9.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是铝而不是铁,人体内含量最多的金属是钙而不是钠,海水中含量最多的金属是钠而不是钾

北京中考化学专题复习酸和碱的中和反应的综合题

北京中考化学专题复习酸和碱的中和反应的综合题 一、初中化学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1.下列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 A.Ca(HCO3)2=CaCO3↓+CO2+H2O B.2Na+Cl2=2NaCl C.2Mg+CO22MgO+C D.AgNO3+NaCl=AgCl↓+NaNO3 【答案】D 【解析】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叫化合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的反应叫分解反应;由一中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生成另一种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叫置换反应。物质与氧气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叫置换反应;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形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叫复分解反应。A. Ca(HCO3)2=CaCO3↓+CO2+H2O,是分解反应; B. 2Na+Cl2=2NaCl是化合反应;C. 2Mg+CO2点燃2MgO+C ,是置换反应; D. AgNO3+NaCl=AgCl↓+NaNO3,是复分解反应。选D 2.下列物质置于空气中,一段时间后,质量减小的是 A.浓硫酸B.氯化钠C.浓盐酸D.氢氧化钠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A选项浓硫酸由于具有吸水性,放置在空气中质量会增加;B选项氯化钠放置在空气中质量变化不大;C选项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放置在空气中质量减小;D选项氢氧化钠,具有吸水性,放置在空气中质量会增加;故答案选择C 考点:常见酸碱盐的性质 3.在含有大量H+、Na+、SO42-的溶液中,还可能大量存在的是 A.NH4+B.Ba2+C.OH-D.HCO3-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B中钡离子会和硫酸根离子反应得到硫酸钡沉淀,氢氧根离子会和氢离子发生反应得到水,碳酸氢根离子会和氢离子发生反应,得到二氧化碳气体。故选A. 考点:离子共存 4.单晶硅是制作电子集成电路的基础材料。科学家预计,到2011年一个电脑芯片上将会集成10亿个晶体管,其功能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大得多,这对硅的纯度要求很高。用化学方法可制得高纯硅,其化学方程式为:①SiO2+2C Si+2CO↑ ②Si+2Cl2SiCl4

沪教初三化学常见的酸和碱过关测试

沪教初三化学常见的酸和碱过关测试 一、初中化学常见的酸和碱选择题 1.一次实验开放日活动中,小杨同学取出一无色溶液,向其中滴加酚酞试液后变红色.小杨同学做出的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A.该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成蓝色 B.该溶液的pH大于7 C.该溶液中的溶质一定是某种碱 D.该溶液显碱性 2.下列小实验不正确的是() A.可用稀盐酸比较金属铝和铜的活泼性 B.不用试剂可区分浓盐酸和浓硫酸 C.可用石灰水检验氢氧化钠是否变质 D.可用酚酞鉴别稀硫酸和蒸馏水 3.类推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是() A.碱溶液呈碱性,所以呈碱性的溶液一定都是碱溶液 B.氧化物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 C.中和反应一定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D.化学变化中一定有新物质生成,所以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4.取石灰石与稀盐酸充分反应后的溶液A,向其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并用pH数字探测仪连续监测,得曲线如图(pH为纵坐标,时间为横坐标)。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溶液A中的溶质有两种 B.A、B段观察到有气泡产生 C.B、C段滴入紫色石蕊,溶液呈无色 D.D、E两点溶液中的溶质种类相同 5.小明同学归纳总结了初中所学稀硫酸的化学性质,并用“H2SO4+X→盐+Y”这种表达式进行整理。下列小明的观点正确的是 A.若X为金属铜,则Y是氢气 B.若X为铁,则盐是Fe2(SO4)3 C.若X为BaCl2,则生成白色沉淀 D.若Y为水,该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6.下列对有关事实的解释中,正确的是() A.气体可压缩储于钢瓶中﹣﹣分子数目变少

初三化学常见的酸和碱易错能力提升卷附答案

初三化学常见的酸和碱易错能力提升卷附答案 一、初中化学常见的酸和碱选择题 1.世界每年因锈蚀而损失的金属数量巨大,防止金属锈蚀已成为科学研究中的重要问题。下列有关金属锈蚀与保护措施不正确的是 A.铁生锈是铁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发生化学反应的结果 B.回收利用废旧金属是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之一 C.铝的抗腐蚀能力比铁强,因为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 D.铝的抗腐蚀能力比铁强,因为铝表面会形成致密而坚固的氧化膜 2.下列各组溶液中,不用其他试剂,只用组内溶液相互混合的方法就能鉴别的一组溶液是A.Na2SO4,BaC l2,KNO3,NaCl B.Na2SO4,Na2CO3,BaC l2,HCl C.NaOH,Na2SO4,FeC l3,BaC l2D.NaCl,AgNO3,NaNO3,HCl 3.下列化学方程式中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 A.C+O2CO2B.2H2O2H2↑+O2↑ C.3CO+Fe2O32Fe+3CO2D.HCl+AgNO3=AgCl↓+HNO3 4.浓硫酸和氢氧化钠固体都可用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下列气体混有水蒸气时,既可用浓硫酸作干燥剂,又可用氢氧化钠固体作干燥剂的是 A.O2B.NH3C.CO2D.SO2 5.“微观—宏观—符号”三重表征是化学独特的表示物质及其变化的方法。如图是金属钠投入水中所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以下解释或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钠原子在该反应过程中得到电子 C.该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没有发生变化 D.反应后的溶液呈碱性,因为溶液中存在OH- 6.在天平两边各放一个盛有相同质量分数、等体积的足量稀硫酸的烧杯,把天平调到平衡,在左边烧杯中加入6.5g锌粒,为使天平最终保持平衡,右边的烧杯中应放入铝粉的质量为( ) A.5.4g B.5.68g C.6.5g D.7.09g 7.向滴有酚酞的盐酸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所得溶液的pH与加入溶液体积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过程中溶液温度升高B.A点对应溶液的溶质为HCl、NaCl

最完整初三化学易错题集全

初三化学培优(易错题) 24、(46%)久置的盛有澄清石灰水溶液的试剂瓶,其瓶塞附近往往有一层白色粉末。取该粉末于表面皿中,滴入盐酸,有气泡出现。产生气泡的原因是这种粉末中含有(填物质名称)_______,请写出氢氧化钙溶液变质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 26、在硫酸铜、硫酸锌和稀硫酸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使之充分反应后,铁有剩余,过滤。则滤液中一定没有的溶质是_______,,所得固体残渣中一定含有_______,。 27、(43%)A、D是两种常见的固体,其中D为亮红色;B、E是两种常见的气体,其中气体E有剧 试推断:(1)A、E (2)写出A→D。 30、(40% 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 5、(42%)日常生活中,与肥皂水作用容易起泡沫的是_______ A、珠江水 B、矿泉水 C、煮沸的水 D、含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10、(55%)27克铝箔在充足的氧气中完全燃烧,燃烧后的生成物的总质量是_______ A、约等于27克 B、一定小于27克 C、一定大于27克 D、一定等于27克 22、(61%)分子、原子、离子、质子、中子、电子都是我们学习过的粒子,试回答:(4分) (1)水是由_______聚集而成的;(2)氧分子是由_______结合而成的; (3)铁是由_______结合而成的;(4)氢原子的原子核是由构成的。 7、(56%)下列各组物质按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分类正确的是 A、空气、糖水、一氧化碳、铁粉 B、空气、水、金刚石、氯酸钾 C、空气、氮气、氢气、澄清石灰水 D、空气、矿泉水、红磷、高锰酸钾 26、(49%)如图所示,气密性良好的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往长颈漏斗中加入 稀盐酸,长颈漏斗下端的出口必须, 原因是。 10、(12%)下列说法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A、50g高锰酸钾加热充分反应后,剩余固体的质量小于高锰酸钾的质量 B、100g冰溶解后得到相同质量的水 C、10g食盐完全溶解在50g水中,得到60g食盐溶液 D、一杯水暴露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水分蒸发了,质量减少了 11.(25%)实验室里将白磷放在水里保存,据此对白磷性质作出如下推测,不准确的是A.它易与氧气反应B.它遇水不反应C.它难溶于水D.它比水重17、(62%)小明在实验室中找到了三包已经失落标签的白色粉末,已知是CaCO3、Na2CO3、CaO,请从下面的试剂或方法中选择一种来确定该三种物质 A、稀盐酸 B、水 C、加强热 D、CaCl2 溶液 18、(44%)为了防止小包装食品受潮,在一些食品包装袋中放入干燥剂是 A、生石灰 B、氢氧化钠 C、苏打粉 D、无水硫酸铜 20、(54%)20、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由CaCO3 、Na2SO4、BaCl2、NaCl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把少量该粉末放入足量水中,搅拌、静置、过滤,得到白色固体和滤液。向所得固体中加入稀硝酸,固体溶解并有气体放出。向所得溶液中加入稀硫酸,有白色固体生成。该粉末中肯定没有的物质是 A、CaCO3 B、Na2SO4 C、BaCl2 D、NaCl

初三化学经典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基础) 知识讲解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基础) 【学习目标】 1.掌握酸和碱之间发生的中和反应。 2.了解酸碱性对生命活动和农作物的影响,以及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 3.会用pH试纸检测溶液的酸碱性,了解溶液的酸碱度在实际中的意义。 【要点梳理】 要点一、中和反应 1.概念: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 2.实质:酸溶液中的H+和碱溶液中的OH-结合生成了中性的水。表达式为:H+ + OH-=H2O。 3.现象:有些中和反应进行时有明显的现象,生成的盐以沉淀的形式析出;有些中和反应没有明显的实验现象,所以要判断中和反应是否发生或是否恰好完全反应需要借助酸碱指示剂。 【要点诠释】 1.向滴有酚酞试液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时,一定要用滴管慢慢滴入稀盐酸,并不断搅拌溶液,直到溶液颜色恰好变成无色为止,否则容易使稀盐酸过量。从指示剂的变色情况分析,当红色恰好变为无色时,溶液由碱性变为中性,因此,可以利用中和反应改变溶液的酸碱性。 2.注意理解中和反应的概念。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例如:2NaOH+CO2=Na2CO3+H2O,生成盐和水但不是中和反应。 要点二、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 1.用于医药 (1)人的胃液呈酸性,当胃液的pH为0.9~1.5时,有助于食物消化。如果饮食过量时,胃会分泌出大量的胃酸,胃酸过多就会使人感到不适,这时医生就会让你口服某些含有碱性物质的药物,使碱和胃酸反应生成无毒的中性物质。俗语“烧心”其实是“烧胃”也就是胃酸过多了,一般服用小苏打或胃舒平,它们均可以降低胃酸的浓度,但一旦并发有胃溃疡或胃穿孔症状,那么用小苏打就不合适了,因为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会刺激胃粘膜,反而使胃酸分泌更多;气体的存在也有加剧胃穿孔的危险。氢氧化铝与胃酸反应不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同时生成具有收敛作用的氯化铝,治疗效果好一些。 Al(OH)3 + 3HCl = AlCl3 + 3H2O (2)我们可能都被蚊虫叮咬过。被蚊虫叮咬后,叮咬处会很快肿成大包,这是因为蚊虫能在人的皮肤内分泌出蚁酸,从而使皮肤肿痛。如果涂上一些含碱性物质的药水,就可以减轻痛痒。例如涂牙膏、肥皂水或医用氨水等。 2.改变土壤的酸碱性(高清课堂《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1)) 根据土壤的酸碱性和植物生长的需要,可以利用中和反应原理,向土壤中加入酸性或碱性物质,以调节土壤的酸碱性,把土壤的pH控制在适宜庄稼生长的范围之内,利于植物生长。例如:近年来由于空气污染造成酸雨,导致一些地方的土壤变成酸性,不利于作物生长,于是人们就将适量的熟石灰加入土壤,以中和酸性。 3.处理工厂的废水 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水,如果酸性或碱性超出环保部门的规定,必需进行处理,达标后才能排放。例如,当污水中的含酸量超标时,可以利用熟石灰进行中和处理。想一想为什么不用别的碱?除了降低成本的原因,还因为熟石灰的溶解度很小,能溶解在水中的量很少,即使施用过量,未反应的熟石灰也不会大量溶于水造成水的再次污染。用熟石灰中和含有硫酸的废水,其相关反应为:Ca(OH)2 + H2SO4 = CaSO4+2H2O 【要点诠释】 1.根据土壤的情况,可以利用中和反应,在土壤中加入酸性或碱性物质,以调节土壤的酸碱性,有利于植物的生长。

初中化学:常见的酸和碱

§7.2常见酸和碱第二课时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具体介绍了几种常见的酸,通过活动与探究,分析总结酸的腐蚀性等性质和用途,并通过回忆总结的方式,简单归纳几种酸各自相似的化学性质。这是我们今天正要学习的,也是本章很重要的内容。 二、学情分析 对于有酸味的物质(白醋、柠檬汁、西红柿等)和有滑腻感的物质(熟石灰、肥皂、洗衣粉等)在前面一节我们已经学习过了,学生并不陌生。但这些物质为什么有的有酸味,而有的有滑腻感?它们具有什么性质?这些问题虽然学生以前没有认真思考过,但却最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所以教学起点应定位于学生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设计有利于他们自主学习和创造的化学学习情境,让他们去观察、去透过表象看到事物的本质,并探索出规律来,在“做科学”的实践中逐形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和能力。在课本酸的化学性质探究实验中存在着一些问题: 1、很多同学取用药品过多,造成大量浪费。

2、试管的洗涤较麻烦,2月份天气较冷,许多同学不愿动手洗涤试管。并且试管使用 洗涤过程中都容易出现破损。 3、很多同学做实验时,取的盐酸量不相等(有些相差很大),不利于做对比实验。 为了改善这种情况,我们决定采用微型化学实验,这样做,既节省了药品,因取得盐酸很少(5滴),量基本相等,而且靠在一起,便于观察。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几种常见酸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2)认识酸的腐蚀性及使用时的安全注意事项。 (3)能完成简单的探究实验。 2.过程与方法 (1)进一步认识和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2)运用实验的方法获取信息,运用比较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3)增强对化学现象的探究欲,发展善于合作、勤于思考的科学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进一步增强探究物质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四、教学重点 酸相似的化学性质。 五、教学难点 酸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 六、教学方法 复习、总结、联系实际、实验探究、巩固练习。 七、教具准备 教师用具:投影仪; 学生用具:仪器:滴管、药片铝塑板(去铝箔)(2块)、玻璃棒、镊子。 药品:稀盐酸、稀硫酸、紫色石蕊试液、无色酚酞试液、铁锈、镁条、锌粒、铜片、石灰石。 八、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浓酸具有哪些物理性质?浓硫酸、浓盐酸敞口放置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在实验活动中我们一般使用稀酸,它们具有哪些化学性质呢,你已经知道哪些?这节课我们将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