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财务会计)人力资源会计面临的困境及对策

(经典财务会计)人力资源会计面临的困境及对策
(经典财务会计)人力资源会计面临的困境及对策

(经典财务会计)人力资源会计面临的困境及对策

人力资源会计面临的困境及对策

简介:认为在我国,人力资源会计还处于理论研究阶段,实践工作几乎没有开展。主要是因为人力资源会计在实践中的困难较多,主要包括:相关的概念本身缺乏径渭分明的界定,体系本身缺乏公认性;人力资源的计量方法不统一;会计操作手段不能适应要求;人力资源信息的披露会导致会计信息失真。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应该采取的对策:构筑适合中国特色的理论体系;参考西方做法,开辟人力资本计量的新途径;提高会计电算化水平;规范人力资源会计的核算与报告;提高会计人员素质。

人力资源会计是人力资源管理与会计学相互渗透所形成的新型会计理论,是会计学科中一个正在发展的新分支。美国企业管理学家赫曼森于1964年在《人力资源会计》一文中率先提出了人力资源会计概念,并阐述了人力资源成本及价值计量的会计问题。它是把人作为有价值的组织资源,而对它的价值进行计量和报告的程序。人力资源会计主要研究组织人力资源的成本与价值的计量和报告问题,其目的在于用人力资源的创造能力来反映组织现有人力资源的质量状况,为企业管理当局和外部利害关系集团提供完整的决策信息。

目前,我国正处于向国内介绍和引进人力资源会计的阶段,理论界对此问题的研究刚刚起步,实务中更没有得到应用。即使在西方国家,人力资源会计尽管尝试性地实施已有30多年,但大规模地应用仍难以进行。

一、人力资源会计面临的困境

(一)相关的概念本身缺乏径渭分明的界定,体系本身缺乏公认性

1.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本概念界定模糊

从20世纪70年代确立了“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以后,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本概念的使用频率不断提高。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本两者的关系是人力资源会计不容回避的问题,目前理论界对其认识却不一致。从有关人力资源的会计论著中不难看出,主流观点认为,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本具有完全相同的主体———劳动者。也就是说,企业所有的劳动力既是人力资源,也同时是人力资本。企业录用员工一方面作为人力资产按评估价入人力资产账,同时入人力资本账。

企业所有的劳动者都是人力资源,这一点是无可争议的。但如果说所有的劳动者都是人力资本,恐怕就站不住脚了。企业的CEO既是人力资源,也是人力资本;企业的门卫是人力资源,但他一定也是人力资本吗?人力资本的科学界定是人力资本参与收益分配的基础。资本一旦投入企业,其所有者是拥有企业的所有权的。如果每位劳动者都以人力资本的身份拥有企业的股权,实际上是大锅饭模式在现代企业中的翻版。

2.对人力资本与企业净收益关系认识不一

对于非公司制企业而言,人力资本参与剩余收益的分配不存在理论和法律上的障碍。例如,在合伙企业中,个人的信誉、技术、劳务均可列为企业的资本,并可采用灵活的方式参与净收益的分配和亏损的分担。但目前人力资本会计的研究都是基于公司制企业的法律框架进行的,关于人力资本与企业净收益的关系,目

前认识不一。相关研究文献中有两种提法:对人力资本的激励(或叫人力资本薪酬制度)和人力资本参与剩余收益的分配。但既然人力资本是资本,它为何不能像财务资本那样参与收益的分配,而只是接受激励呢?

3.人力资本参与剩余收益分配的模式不确定

人力资本参与收益分配的对象如何界定?什么是企业的净利润?对于一个正常经营的企业而言,在生产要素的提供者中,债权人完全拿固定合同收入,生产劳动者收入是固定收入加小额奖金,财务资本所有者的收入完全来源于剩余收益的分配。如果人力资本所有者在已经以工资的形式取得一部分固定收入后,再参与剩余收益的分配,显然对财务资本的提供者来说是不公平的。

(二)人力资源的计量方法不统一

人力资源的计量方法有历史成本法和评估计量法。成本法计量依据对人力资源的实际投入来确认价值,其优点是以历史数据作为确认的依据,比较精确。但是企业中的每个员工都是不同的,企业对每个人的投入也不一样,这样又可运用平均值法或估计值法来计量。而评估计量法的计量是根据资产评估机构对重要的人力资源的测算来确认,忽视了普通的人力资源的价值,这是不合理的。(三)会计操作手段不能适应人力资源会计的要求

电子时代促进了企业实现计算机管理及运作。会计作为一个社会经济范畴,取决于客观环境的变化并服务于特定的环境。随着会计计算机化的发展,会计的任务、方法发生了变化,从而使会计数据处理技术面临着新的挑战:一是数据处

理工作量成倍增加;二是对数据提供的及时性、数据运算的精确性、数据内容的全面性和完整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三是数据处理程序更加复杂化。所有这些,都对实现会计数据处理的现代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力资源会计的实施问题已不能回避,但由于其核算的复杂性、精确性,使得手工操作或当前的会计电算化水平均无法适应其发展。

(四)人力资源信息披露会导致会计信息失真

为了满足信息使用者对有关人力资源信息的需求,理论界建议将人力资源反映在现行的会计报表系统中,出现新的会计恒等式:“财物资产(原资产)+人力资产=债权人权益+所有者权益+劳动者权益”。式中的人力资产属于长期资产,包括人力资源对应的价值以及人力资源的取得成本和投入成本,劳动者权益表示劳动者对其所有权的拥有。原利润表中的“未分配利润”将分为“未分配职工利润”和“未分配投资者利润”两个明细科目,利润表将增设“人力资源成本费用”项目,反映未资本化的人力资源的其他费用及人力资产的摊销。这样,人力资本决定了劳动者权益和利润的分享,人力资产的摊销也具有很大的随意性,最终将导致会计信息失真。

二、应采取的对策

(一)构筑坚实的适合中国特色的人力资源理论体系

目前,我国对人力资源会计的研究,在理论上尚不够完善,且大部分理论都是对西方一些国家人力资源会计理论的编译和介绍,消化和吸收不够,没有形成自己

的特色,很难在中国进行实际应用。我们所应追求的是真正具有中国特色的人力资源会计[2]。因为我国企业职工的编制与西方有着本质的不同,人力资源会计理论离广泛应用的目标仍有较大差距,其中还有很多问题尚需商榷。这就需要我国的会计主管部门以及会计理论界人士加强理论研究,对当前理论上存在空缺、争议的方面加以弥补、修订,尽快为我国的人力资源会计的应用构造坚实的理论体系。

(二)参照西方,开辟人力资本计量的新途径

由于人力资源会计中对人力资本的确认、计量的随意性较大,对于采取哪种方法的争议也很大,在短时间内解决问题是不可能的。我们可以参照西方在此问题上的解决方法,比如美国的职工持股计划或干股的方法。从现行的所有者权益中让出一定比例,供劳动者分享利润,不需要支付现金,员工可参与分利。(三)迅速提高会计电算化水平,为实施人力资源会计打好基础

我国的会计电算化工作目前仍存在不少问题[3]:一是由于直接从手工操作过渡到计算机处理,会计人员对机械化工具和电子工具缺乏感性认识,从而使他们在数据处理技术的应用上感到困难。二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地区差异,造成地区之间对计算机利用程度的差异,经济发达地区会计电算化普及率较高,而一些经济不发达地区则相对较低。三是会计作为一项操作性很强的工作,经验越丰富,工作做得越好,这就造成了经验丰富但对电算化不在行的老会计,与电脑知识丰富但缺乏经验的新手之间的相互矛盾。因此,要想早日推行人力资源会计,必须解

决上述问题,大力开展计算机教育,积极培养高素质人才,使会计电算化得到广泛普及。

(四)规范人力资源会计的核算与报告

要通过会计法、会计制度等规范人力资源的会计处理程序,使得人力资源的核算、计量及账务处理规范化,使得人力资源价值能在财务报表上客观公正地列示。但是人力资源有别于物质资源,其内容比较复杂,仅仅靠财务报表来揭示人力资源会计信息是远远满足不了信息使用者的需要的。所以还应附加以下报告:(1)人力资产投资报告。该报告主要用来提供企业人力资产管理所应耗费或已耗费的成本信息。通过把人力资产实际投资额和计划投资额相比较,分析投资目标是否达到,投资效能是否理想等。(2)人力资源结构及变动情况报告。该报告主要用来反映人力资源的结构,并通过人力资产期初期末余额及人员数量的比较,反映人力资源变动情况,从而给企业决策者提供有用信息,以决定人力资源投资方向,使人力资源结构趋于合理化。(3)人力资源效能报告。该报告用来反映人力资源的使用状况。通过分析,了解人力资源是否得到充分利用,是否每个劳动者都发挥了自己的潜能,以便决策者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提高人力资源利用效率。

(五)提高会计人员素质,加强人力资源会计管理

人力资源会计不仅管理着企业的人力资源,而且需要高素质的会计人才来进行操作。与传统财务会计相比,人力资源会计的核算方法更为复杂,技术要求也高。

这就对会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在模糊计量上,要使主观估计尽可能趋于科学,就要求会计人员不仅要有丰富的经验,更要有较深厚的会计理论基础,还要有相关的知识。

(六)开展试点工作,为大面积铺开作准备

试点对象可选择一些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单位,如学校、科研单位、会计师事务所等。这些单位的人力资源比较密集、价值较大,同时又有较完备的人事档案可供参考。而且这些单位会计人员水平一般较高,可以很好地完成试点工作,并能解决试点中遇到的一些特殊问题。

人力资源会计计量方法探讨

对人力资源会计计量方法的探讨 -------------------------------------------------------------------------------- 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人作为一种资源越来越受到重视,人力资源会计的重要性也突兀而出。国外学者普遍认为人力资源会计至今尚未得到广泛应用的“症结”在于“人力资源计量的困难”。本文通过对人力资源会计的计量方法的概述,分析了目前人力资源计量困难的原因,并提出应该针对不同类的人力资源采纳不同计量模型。 人力资源会计是计量人力资源,提供人力资源信息的一种会计程序和方法,是会计的一个新领域,产生于本世纪60年代,是在“人力资本中心观”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从它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来看,并没有像其他会计那样,一经出现便迅速推而广之,直到今天也没有得到普遍应用,其原因是不便计量。尽管如此,但人们并未停止对它的探索,本文的目的也在于此。 一、人力资源会计的计量方法 “零星算之为计,总合算之为会”,因此,会计的过程在于计量。而会计计量又主要是通过把数额分配于具体事项,以一定的数量关系来反映物品或事项的本质或本质联系,然后通过一定的再现体(比如财务报表和财务信息)来再现客体(比如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本质或本质联系。所以会计计量对于会计来说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对于人力资源划归资产的围的不同理解,目前人力资源会计在计量人力资产的方法上出现两种典型代表:一是人力资源成本会计,二是人力资源价值会计。下面对这两个分支分别加以介绍。 (一)人力资源成本会计 人力资源成本会计是以企业对人力资产的投资为基础逐期累计计量人力资产的成本价值,同时将人力资产成本价值按照人力资源的使用期间进行的摊销作为企业生产经营的产品成本或

精选范文人力资源案例分析

精选范文人力资源案例分析 【范文一:人力资源部年终工作总结】 在已经度过的2019年中,我们公司的业绩取得了长远的进步,我们公司人力资源部工作也是在公司领导的领导下,取得了业绩和管理上的巨大进步。值此辞旧迎新之际,有必要回顾总结过去一年的工作、成绩、经验及不足,以利于扬长避短,奋发进取,在新一年里努力再创佳绩。 一、2014年人力资源工作总述 2014年公司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在进一步做好人力资源基础性工作的同时;加强定岗定员、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和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建设;不断开拓人力资源视野,把握人力资源动态,吸收国内外最新人力资源管理思想和理念,进行人力资源管理改革与创新。 二、人力资源基本情况 截至2019年12月31日员工数143人,其中办公室8人,财务部5人,售后部14人,采购部15人,销售中心40人,批发部20人,人力资源部3人,储运部26人,计划运输部12人。在所有人中,正副总经理3人,财务经理1人,办公室主任1人,部门经理8人,部门主管4人。员工126人,主管以上管理人员占总人数的11.9%,员工占总人数的88.1%。 三、基本确立公司各项制度体系,形成较为规范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根据管理体制的总体要求,已经完成各项管理规章制度、员工奖惩制度和日常培训管理管理规定,让日常管理工作更制度化、规范化和更具操作性。员工手册等制度的完善已经纳入2015年工作计划当中。除了完善原有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外,根据劳动法和劳动政策法规,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明细了奖惩、考核、异动与选拔、休假、劳动关系等内容,逐步完善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基本确立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的制度体系,形成较为规范的人事管理,从整体上提高了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水平。 四、通过岗位分析与设置,做好定岗定员工作 为配合做好公司经营业绩和员工绩效考核工作,加强人工成本控制,根据精干、高效的原则,各部门结合公司主营业务情况进行定岗定员,具体情况如下: (一)分两类进行定岗定员: 1、业务部门按业绩、营业额、毛利等指标进行定岗定员; 2、非业务部门按公司下达的任务、工作量等指标进行定岗定员。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参考题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参考题 1、试论××企业(地区、行业)当前劳动争议的特点 2、企业管理人员绩效考核的探讨 3、从××跨国公司的薪酬设计看我国薪酬改革的发展方向 4、人力资源管理e化与企业发展 5、××企业劳动关系存在问题研究 6、××企业员工招聘的方法与技术研究 7、××企业竞争优势与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研究 8、××企业岗位管理技术在人力资源开发中应用的探讨 9、××企业建立与完善激励和约束机制的思考 10、××企业绩效评价调查研究 11、××企业的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研究 12、基于绩效的薪酬体系设计研究---以××企业为例 13、××中小企业员工绩效考评体系研究 14、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研究 15、企业文化与企业发展---以××企业为例 16、企业留人机制的构建 17、某一行业工作压力状况调查分析 18、××企业工作压力与工作满意度之间的关系 19、工作压力与工作自我效能感(自信心)的关系 20、大学生工作价值观调查分析 21、某一行业工作价值观的调查分析 22、××外企激励机制问题研究 23、××企业的企业发展与组织结构变革研究 24、××跨国并购与人力资源整合问题研究 25、××企业领导力研究 26、试析新时期我国企业内部心理契约关系的新发展 27、工业化背景下的我国企业劳资关系模式新变化问题研究 28、××中小企业培训中的误区与对策 29、珠三角企业留人的特点分析 30、劳资纠纷在珠三角的表现形式及动因 31、企业隐性人才流失的形式及对策——以××企业为例 32、××企业人力资源的成本分析 33、××企业兼并中的员工流动与文化冲突研究 34、员工忠诚度分析----以某企业为例 35、待遇留人面临的尴尬---以某企业为例 36、粤商文化对广东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实证研究 37、广东××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研究 38、基于BSC的高校教师资源管理效能评价研究 39、高校教师(或××企业)绩效工资改革模式评价与发展趋势研究 40、广东××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效能评价实证研究

人力资源会计现状与对策-人力资源会计论文-会计论文

人力资源会计现状与对策-人力资源会计论文-会计论文 ——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爆发的时代,人力资源已成为决定企业乃至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要加大对人力资源的投资管理,通过对人力资源进行会计核算,更好地挖掘人力资源的潜力,创造出更高的经济效益。本文谨从三个方面,分析我国人力资源会计的发展中存的问题,并提出对策。 一、我国人力资源会计现状与问题 1.人力资源的精确计量存在困难。 1.1人力资源价值不同于普通商品,很难用货币进行可靠的计量,后者可以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完成,而前者主要表现为教育投资的过程,包括家庭投资、国家投资、社会投资甚至企业投资,需要多达数十年的时间,而这些,首先需要对教育的过程有个完整的记录,其次对各个主体投入的价值也应有个较为合理的估计,目前,我国还未在社会上开展过类似的评估。所以尽管人力资源可能符合资产的定

义,人力资源的信息也能影响到投资者决策,但长期以来却被摒弃于财务会计的范围之外。 1.2劳动者与企业之间本质上是合同契约关系,人力资源的所有者是劳动者本身而非企业,人力资源价值是可变的,存在许多不可预计的变量,因人事关系、激励机制等管理模式影响,同一人力资源在不同企业或管理模式下具有不同的价值体现。 2.人力资源会计的运用环境有待提高。 我国的市场经济起步比较晚,、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都还不完善,对我国人力资源会计的发展也形成了一个比较大的制约因素。从环境来看,我国的会计准则是政府制定的行为规范,体现的是国家的意志,代表性不足,不能全面地反应经济社会各个层面的需求;从经济环境方面看,我国人力物力资源结构不平衡,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普遍较低,人力资源市场等支持要素还不够完善,由于市场主体普遍缺乏在人力资源会计方面的实践,而导致了人力资源会计数据的缺乏,阻碍了人力资源会计的研究和推广;从社会环境方面看,目前,我国政府和企业界对人力资源会计的关注度不高,企业在财务管理实践人力资源会计的较少,一方面是缺乏此类的专业性人才,另一方面是缺乏利益的驱动。而会计学又属于一门实践性比较强的学科,缺乏实践,人力资源会计对于企业管理者在经济决策方面起到的作用就不明显,

[人力资源会计发展趋势论文]人力资源会计现状论文

[人力资源会计发展趋势论文]人力资源会计现状论文 摘要:人力资源会计的发展与应用对于推动国内人力资源管理进步与创新有突出作用。本文分析了现阶段我国构建人力资源会计的必要性,强调了人力资源会计的基础是人力资源资产化,并对人力资源会计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探究,希望能为人力资源会计研究与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人力资源会计;必要性;资产化;发展趋势 人力资源会计作为会计学新分支,主要是应用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完成人力资源价值、成本的确认与计量,配合会计管理实现对企业人力资源的高效分配与管理,这对于知识经济时代人才的挖掘与利用有重要参考价值,对于薪酬管理、人员管理与财务公平分配等有重要作用,是当前我国会计学领域备受关注、新起步的重要会计实践理念。加强对人力资源会计的研究与探讨,对于推动国内人力资源管理进步与创新有突出作用。下面,我将对人力资源会计的必要性与发展趋势做简要探究。 一、现阶段我国构建人力资源会计的必要性 作为会计学的崭新分支,人力资源会计结合人力资源管理理念与会计学理论针对人力资源数据鉴别、确认与计量进行探索,以实现人力资源数据信息的高效化与优质化,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可靠信息支持实现人力资源高效管理,以应对知识经济时代人才的挖掘与应用。人力资源会计的推行符合当前世界范围内经济全球化浪潮下知识经济转型需求,是应对我国宏观层面人才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必然选择,能够满足多个领域人力资源信息使用需求,在服务企业管理、发展与决策方面有重要价值,有利于全面评估企业自身资产,减少资产流失,对于增强企业内外竞争力、提升企业经济效益有诸多益处,是走出传统会计工作局限的重要探索,对于我国人力资源会计的发展、推广与应用有重要价值。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改变了传统竞争局面,从物质资源竞争走向了人力资源竞争,人力资源作为社会进步、企业发展关键资源信息,高效且准确的人力资源会计管理无疑势在必行,在人口基数大、人力资源丰富的我国,实施人力资源会计有其必要性与必然性。人力资源会计的构建符合我国当前科学技术与生产力进步发展需求,在国内积极进行经济转型的今天为人力资源的深度、高效开发提供了新思路,有利于国内强化人力资源投资与建设,对于促进经济的繁荣与发展有重要意义,对于推动企业发展、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有积极作用,运用会计方法对人力资源进行资产化确认、计量与报告,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当前国家宏观调控背景下,人力资源会计的应用可从更深的层次与更广的角度确认人力资源的成本与价值,有利于进一步开发其经济效益,对于实现社会大范围内的公平分配、调整薪酬制度、提升经济增长率作用众多,有利于实现人力资源的供求平衡,确定最佳开发方向应对对策,引导人力资源的合理流动,实现广大范围内的人力资源优化配置。人力资源会计的应用迎合了现代企业提升经济效益、科学化决策发展需求,在市场经济背景下,企业内部高素质专业人才越多、人才潜力挖掘越到位,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就能够更好进行人力资源投资,通过调整薪酬分配、提升物质待遇、提供优良工作环境与在职培训等实现投资效益最大化,增强企业内部用人制度激励效用,实现人力资源核算科学化、调配效益最大化。人力资源会计本身仍旧带有会计学特征,因此本身符合财务会计核算原则,从这一角度考虑,人力资源本身投资本身存在诸多问题,为避免人力资源投资频繁出现决策失误、盈亏不符、资源流失等问题影响企业发展与决策,实施人力资源会计极为必要。 二、人力资源会计的基础是人力资源资产化

对人力资源会计计量的探讨

对人力资源会计计量的探讨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企业的发展取决于其是否拥有丰富的人力资源,是否持续的对人力资源投资。本文通过对人力资源会计计量的类型和方法的分析,以期人力资源会计能够更好的在我国企业里应用。 标签:人力资源会计计量的内容计量的方法 企业人力资源及其管理对于企业具有重要的决定作用。为达到投资、管理的目的,我们应该正确核算和计量人力资源的成本、价值,并准确预测人力资源的需求量,并综合分析考评其投资收益,以确保决策的准确性。以上是人力资源会计的具体内容。而人力资源的实际应用多半也是以人力资源会计计量为主。 1 对人力资源成本的计量 1.1 人力资源成本的计量内容 1.1.1 取得人力资源的支出,即原始成本 它指的是企业为取得某一项人力资源所发生的费用,它涵盖了招工支出、选拔支出和定岗支出几大项。 1.1.2 维护人力资源的支出,即使用成本 维护人力资源的支出主要是指人力资源使用过程中所发生的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它涉及到人事管理、工人的薪资和奖金、社保、劳保、医保等各种关于人力资源使用的费用支出。 1.1.3 开发人力资源的支出,即追加成本 这部分支出具体指企业为提升员工素质而发生的各项支出。具体来讲,开发人力资源支出涉及到岗前培训支出、在职培训支出和脱产培训支出三大项。 1.1.4 发展人力资源支出 人力资源支出主要指的是员工的安置成本、流动成本、机会成本、沉没成本和重置成本。因本文的篇幅有限,这里不作过多的解释。 1.2 人力资源成本的计量方法 1.2.1 历史成本法,也就是以取得该项人力资源的历史成本作为人力资源的价值。历史成本法与以往会计的核算方式及核算原则相符,相关的会计依据具有客观性,且验证起来比较方便。这种人力资源成本核算方法易于人们理解。使用

人力资源毕业论文

人力资源毕业论文

中文摘要 人力资源是现代企业最重要的战略资源,激励机制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措施,激励机制的作用日渐显著。所谓“激励”,就是从满足人的多层次,多元化需要出发,针对不同的员工设定绩效标准和奖酬值,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去实现企业目标。一个企业的人力资源利用效果如何;是由许多复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其中管理的激励作用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人力资源不同于其他非人力资源的根本特征就是,它依附于员工活的人体而存在,也需要员工或个人的积极主动的配合才能实现。因此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能否“以人为本”,有效激发员工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员工的主体能动性和创造性,就成为决定企业运营绩效优势的关键因素和个人资源管理的战略性问题。 企业在人事管理制度中应用比较多的是惩罚,惩罚虽然能立即取得较明显的效果,但是会使领导无法确切的了解公司的真实情况,而激励机制能够使员工按照管理者的意愿,不断强化自己的正确行为,无论领导是否在场,都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激励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正确地诱导员工的工作动机,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他们在实现组织目标的同时实现自身的需要,增加其满意程度,以使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继续保持和发扬下去。 关键词:人力资源激励机制运用

目录 一、绪论 二、激励机制的作用以及激励在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一)、激励机制的作用 1、激励可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鼓舞员工士气 2、有利于员工完善自我、提高员工队伍综合素质 3、增强企业凝聚力 (二)、激励机制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 1、激励可以挖掘人的潜力,提高人力资源质量 2、激励是以员工需要为基础的 3、科学的评价体系是激励有效性的保障 三、激励机制的内容 (一)、物质激励 (二)、精神激励 (三)、舆论激励 (四)、民主激励 (五)、监督激励 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如何运用激励机制 (一)、了解员工的需要 (二)、激励方法的选择 五、激励机制运用的难点 (一)、管理者不知如何下手 (二)、员工的需求太个性化 (三)、激励的手段像一团云雾 (四)、目标不同,激励不同 (五)、激励不可忽略有效沟通 六、激励的平台 (一)、规划体系 (二)、岗位体系 (三)、绩效考核体系 (四)、员工体系 (五)、薪酬体系 七、创新人力资源管理激励体制 (一)、目标激励与过程激励相结合 (二)、整体激励与层次激励相结合 (三)、激励与约束相结合 八、结论

经济师职称论文:浅谈人力资源会计的必要性-最新范文

经济师职称论文:浅谈人力资源会计的必要性 经济师职称论文:浅谈人力资源会计的必要性: 我国加人wt()后,随着中国融人国际经济体系步伐的加快,作为管理科学核心部分的人力资源管理也日益受到重视。一方面,中国的“人世”将使一些产业受到冲击;另一方面,“人世”也给具有人力资源优势的中国带来巨大机遇。人力资源会计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80年代传人我国。人力资源从广义上说就是劳动力资源,并不是说只有高学历、高职称的人才是资源。从狭义上说是一个部门和企、事业单位所能控制和运用的劳动力。人力资源会计是以人力资源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确认、计量和核算,并在财务报表中予以反映,以便为企业内外信息需求者提供人力资源现状及变动信息的一种会计方法。本文主要对供水行业实行人力资源会计核算的可行性进行探讨。 一、人力资源会计核算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人世的波澜加速了我国经济社会和生活融人世界市场经济通行规则。长期以来我国居于垄断地位的城镇供水市场已成为跨国水务公司涉猎的目标,地方保护、行政垄断和行业垄断将进一步被打破。国际资本和民间资本将在国民待遇的原则下分享城市供水领域的资源,城市供水领域在更大和更深程度上引人竞争已是大势所趋。人力资源是企业四大资源中最重要的资源,所谓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当今经济发展对人的因素依赖程度加强,随着我国劳动力人事制度改

革的深人发展,人力资源的质量不断提高,人力资本投资的收益也持续上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也越来越大。对人力资源所带来的经济效益进行核算的必要性越来越明显。在重视知识、技术、信息的知识经济时代,谁赢得了人才,谁就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人力资源的投资开发占企业投资总额的比例日益增大。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供水行业也开始引起一些高级管理人才、高级技术人员,而这些人才的引进成本大大高于一般员工。这对于还是公益事业的自来水行业来说,是一笔不小的投资。因此,运用人力资源会计进行人力资源成本的计量、价值的确认、收益的核算,有助于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上进行科学的预测、决策,从而杜绝人才浪费、人才积压的现象,真正实现企业“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为企业管理者规划、评价和控制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策略时提供重要的相关信息。人力资源投资是企业发展的必要投资,会计要为经济决策提供信息,理应提供有关人力资源投资的增减、人力资源价值的大小、人力资源利用效果等方面的信息。人力资源会计可及时披露企业人力资源现状,利用现有信息为企业管理当局进行人力投资决策和有效管理提供依据,以为外界投资者预计、比较、评估企业的资源状况及由此带来的获利能力,以便作出正确决策提供资料。传统会计通常将企业在人力资源上的投资支出作为当期费用人帐,未能将其在受益期内合理摊销,使损益表的净收益失真。不能提供人力资源投资及其变动情况、人力资源投资的经济效果、人力资源经济价值等方面的信息,无法满足人力资源管理和控制的需要。而人力资源会计将这部分投资作为资产入

人力资源会计在我国企业中的应用-人力资源会计论文-会计论文

人力资源会计在我国企业中的应用-人力资源会计论文-会计论文 ——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 我国目前应用人力资源会计实行管理的企业不多,但仍有少数企业如华为公司、中石化胜利油田以及联想集团等率先在经营中应用了人力资源会计。下面以华为公司为例,来介绍人力资源会计在我国企业的应用。 一、人力资源会计在华为的应用情况 华为是一家高科技通信公司,在华为的发展过程中,公司很早就开始对人力资源支出情况在会计核算体系中加以反映。华为对人力资源会计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在报表中反映了人力资源项目。 通过研读华为的年报,华为公司在对人力资源的报告方面有一定的运用。在合并财务状况表上将长期雇员福利作为一项负债进行了确认,在合并现金流量表上把支付给供应商和雇员的现金计入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在合并财务报表摘要附注中,更是单独列出了雇员费

用一项。 2.华为对人力资源进行的计量与核算。 华为主要对雇员福利费用方面进行了计量和核算。华为核算了公司的短期雇员福利、长期雇员福利以及离职后福利,其中,离职后福利包括定额供款退休计划费用和设定受益计划费用两方面(如下表所示)。薪金、年度奖金、带薪年假及对定额供款退休计划的供款在员工提供服务的年度内计提,并以现值计量。在当期损益类科目下记录设定受益计划下核算出的相关费用,如服务费用和利息费用。 3.华为重视人力资源,人力资源的取得开发成本高。 华为设置了人力资源委员会、内部人才市场以及战略预备队,给员工提供很多培训和学习的机会,帮助职工迅速的成长和发展;在给予员工基本工资的前提下,还通过了时间单位计划、股权激励等措施最大尺度地提高职工的工作积极性。针对这种支出,会计处理时,公司将其直接计入成本费用项目作为人力资源的开发使用成本。由此可以看出,华为在日常经营活动中认识到了人力资源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并且在企业的经营中十分重视对人力资源的投入。 二、人力资源会计在华为的应用分析

人力资源案例分析报告

人力资源案例分析报告 组员:吴蓓蓓3100524206 贾玉芬3100524226 陆夏静3100524236 陈浩翔3100524234 曹亚超 管理独木桥 小张大学毕业已经几年了,他所学的专业是会计学。毕业后小张进入了一家颇有名气的国有纺织机械厂,收入也不错,同学们都以为他找到了一份好工作。在最初进入企业的几年,小张也这么认为,因为在这里工作不仅收入高,而且财务部的经理对他也很器重,经常分配给他一些具有挑战的工作。小张将这些工作当作锻炼自己的好机会,每一次都认真对待。由于他受过良好的专业教育,再加上自己的努力和勤奋,很快就在同事中显示出自己的实力。由于工作出色,经理更信任他了,部门的许多事情都落在了他的头上。刚开始时,小张也比较卖力,可后来他发现自己的工资和部门同事的收入水平差不多,有一些能力不如他但在公司时间比较长的同事收入却在他之上。他的工作热情降低了。小张发现,除非作管理工作,否则提升收入水平是不可能的,但自己所在的管理部门管理职位有限,小张开始为自己的前途担忧。 要求: 结合案例分析,小张苦恼的出现说明了该公司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存在什么样的问题,应该如何解决? 小张的苦恼: 1、小张受过良好的会计专业教育,再加上自己的努力和勤奋,很快

就在同事中显示出自己的实力。由于工作出色,经理更信任他了,部门的许多事情都落在了他的头上 2、但是后来小张发现自己的工资和部门同事的收入水平差不多,有一些能力不如小张的但在公司时间比较长的同事收入却在他之上,没有工作热情 3、小张发现,除非作管理工作,否则提升收入水平是不可能的,但自己所在的管理部门管理职位有限 该公司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1、组织设计和职务分析不合理 2、制定人力资源战略规划不完善 3、员工招聘与录用不合理 4、员工激励、员工福利方面欠缺 5、人力资源会计工作安排不合理 6、在职业计划和职业管理方面欠缺人性化思想 原因: 1、小张所在的公司背景是“国企”,加之他的部门和岗位是财务概念,因此,几乎不能考虑打破原有的薪酬体系,另起炉灶重建薪酬体系。 2、该国有纺织机械厂管理部门管理职位有限,只有在做管理工作才能提高收入。 3、以及是以行政岗位为中心的薪酬体系,只是加大了基本薪酬和奖励薪酬的间距。 4、该企业究竟不知道靠什么来激励人。

电大会计毕业论文浅谈人力资源会计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会计专业毕业论文 浅谈人力资源会计 姓名: 学校: 学号: 指导教师: 定稿日期:

浅谈人力资源会计 内容摘要:人力资源会计是指对组织的人力资源成本与价值进行计量和报告的一种会计 程序和方法,它是会计学科发展的一个新领域,是在运用经济学、组织行为学原理的基础上,由人力资源管理学与传统会计学相互结合、相互渗透所形成的专门会计知识。人力资源会计是会计学的一个新兴的重要分支学科,它是市场经济的产物。本文首先论述了在我国建立人力资源会计的必要性,然后提出了我国人力资源会计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和若干对策,接着对人力资源会计的产生及其研究的基本问题做了一些简单介绍,论述了人力资源会计的确认、计量、核算、报告等方面的问题。最后,呼应主题,强调我国企业内大力推广人力资源会计将是大势所趋,重申发展我国人力资源会计的重要性,。 关键词:人力资源会计研究基本问题产生成本价值计量报告

目录 一、我国建立人力资源会计的必要性 (4) (一)国家宏观调控的需要 (4) (二)财务会计核算原则的要求 (5) (三)推行人力资源会计是知识经济发展的需要 (5) (四)企业提高效益的需要 (5) 二、我国人力资源会计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5) (一)我国人力资源会计发展存在的问题 (5) (二)改善我国人力资源会计存在问题的对策 (6) 三、人力资源会计的产生及研究的基本问题 (8) (一)人力资源会计产生 (8) (二)人力资源会计研究的基本问题 (8) 四、结论 (12) 参考文献 (12)

谈人力资源会计 人力资源会计,是指对组织的人力资源成本与价值进行计量和报告的一种会计程序和方法,它是会计学科发展的一个新领域,是在运用经济学、组织行为学原理的基础上,由人力资源管理学与传统会计学相互结合、相互渗透所形成的专门会计知识,是会计学科中一个正在发展的新分支。美国管家赫曼森于1964年在《人力资源会计》一文中率先提出了人力资源会计概念,并阐述了人力资源成本及价值计量的会计。它是把人作为有价值的组织资源,而对它的价值进行计量和报告的程序。人力资源会计主要研究组织人力资源的成本与价值的计量和报告问题,研究前提是劳动力成为商品。其目的在于用人力资源的创造能力来反映组织现有人力资源的质量状况,为企业管理当局和外部利害关系集团提供完整的决策信息。我国正处于向国内介绍和引进人力资源会计的阶段,理论界对此问题的研究虽然已有30多年历史,但是还存在诸多问题没有解决。即使在西方国家,人力资源会计尽管尝试性地实施已有30多年,但大规模地应用仍难以进行。并且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人的智慧和才能等被充分发掘,人力资源的稀缺性及其价值得以重新体现,因此人力资源会计扮演着愈来愈重要的角色。 一、我国建立人力资源会计的必要性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我国要“建设人力资源强国”。这既对教育界提出了要求,同时也对管理学界提出了要求。会计作为经济管理的重要工具,也应加快对“人力资源会计”的研究。我国建立人力资源会计的必要性和途径钟根红当今世界经济的竞争,表面上是对经济资源、产品质量和市场的竞争,实质上是对知识和技术的竞争、人的素质的竞争。随着世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人类的生存和各个国家经济建设的成败与否,将越来越依赖于人力资源的实力。因而对人力资源进行开发和管理,必将成为世界各国今后考虑的重点。在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管理过程中,实行会计核算,讲究优化经济效益,将是无法回避的客观要求。本文拟就我国建立人力资源会计的必要性和途径问题作一初步探索。 (一)国家宏观调控的需要 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使人力资源有更多的经济特征,要求确认人力资源的成本和价值。对人力资源开发的经济效益进行研究分析,通过人力资源会计报告,国家可以掌握各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维护现状,从而采取相应的宏观调控手段,促进人力资源的供求平衡,确定人力资源开发方向,引导人力资源合理流动,在宏观上优化人力资源的配制。 (二)财务会计核算原则的要求 随着具体会计准则的不断颁布和实施,制度上已为会计核算在以历史成本原则和权责发生制为主导的情况下,逐步推行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核算方法提供了条件。事实上,单从会计核算原则考虑,现行会计对人力资源的处理也有诸多不妥。一方面,将人力资源投资计入当期费用,违背了权责发生制的原则。企业在人力资源投资上的投资支出,其收益期往往超过一个会计期间以上,属于资本性支出,应先予以资本化,然后在分期摊销,而现行会计却

人力资源会计论文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科毕业论文 题目:人力资源会计应用问题研究 专业:会计学 考号: 0 姓名:唐林军 电话:

哈尔滨商业大学 2012年 03月

摘要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人类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将要发生深刻的变化,人力资源会计应运而生,同时也使会计学面临着挑战。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与知识经济的发展,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已从自然资源竞争、资本资源竞争转向人力资源竞争,人力资源已经成为企业的“第一资源”。 激烈的竞争形势对企业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加强了对人力资源管理的要求,人力资源方面的信息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企业的有效决策。我国是发展中国家,也是一个人口大国,有着极其丰富的人力资源,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人力资源会计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而且人力资源会计在我国的发展极为缓慢,尤其在我国实施的过程中也存在许多的问题。 本文首先从选题背景及其目的入手,根据我国当前人力资源会计的实施现状进行描述,针对我国实施人力资源会计提出所面临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且对其提出了一系列的对策。 关键词:人力资源会计;人力资源;人力资本;人力资源价值

Abstract With the advent of the era of knowledge economy, human’s social economic life in all aspects will occur profound changes, and human resource accounting came into being, also made the accounting confronted challenges. Simultaneously, as th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progres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a knowledge-based economy,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countries in the world has converted from the competition of natural resources, capital resources’ competition to the competition of human resources, so human resources has became the "first resource". Competition situation in the corporation’s management came up with a higher demand, but also strengthened the requirements of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 to a large extent, the information on human resources influenced effective decision-making in enterprise. China is a developing country, and is a country with a large population, has an extremely rich human resources, the impact of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China has wide range of factors, but the impact of human resource accounting is essential. Furthermore, the accounting of human resources’ development in China is extremely slow; especially the process of implement action in our country also has many problems. This article firstly starts from the background of selected subjects and purpose, secondly, describes the status quo according to current human resources accounting’ implementation in China, next, makes a detailed analysis in view of the problems of implementing human resources accounting in China, finally comes up with a series of countermeasures. Key words: human resources accounting; human resources; resources capital; the Value of Human Resources

知识经济时代企业人力资源会计计量方法

财经纵横 一、人力资源会计概述 (一)人力资源会计概念 人力资源会计是由人力资源管理学与会计学相互结合相互渗透所、形成的专门会计知识。人力资源会计是鉴别和计量人力资源的一种会计程序和方法,其目标是将企业人力资源的信息提供给企业和外界有关人士使用。人力资源会计是以人力资源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确认计量核算,为企业提供人力资源现状的会计方法。 (二)我国建立人力资源会计的必要性 1.国家宏观调控的需要。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使人力资源有更多的经济特征,要求确认人力资源的成本和价值。对人力资源开发的经济效益进行研究分析,通过人力资源会计报告,国家可以掌握各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维护现状,从而采取相应的宏观调控手段,促进人力资源的供求平衡,确定人力资源开发方向,引导人力资源合理流动,在宏观上优化人力资源的配制。 2.是企业提高效益的需要。市场经济下,谁争取到合理的高素质人才,谁就会在市场经济中立于不败之地。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为了获得更好的人才,加大了人力资源投资,包括提高物质待遇、改善人际关系、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提供在职培训等。而投资的效益如何,这是企业管理当局所关心的问题,相应地就要求会计上对人力资源的收益与成本进行核算,考察其经济效益。随着我国经济体制和用人制度的不断完善,这种对人力资源进行核算的动力将会逐渐加大。 3.财务会计核算原则的要求。事实上,单从会计核算原则考虑,现行会计对人力资源的处理也有诸多不妥。一方面,将人力资源投资计入当期费用,违背了权责发生制的原则。企业在人力资源投资上的投资支出,其收益期往往超过一个会计期间以上,属于资本性支出,应先予以资本化,然后在分期摊销,而现行会计却是将其全部作为当期费用入账。另一方面,将人力资源支出费用化,必然使各期盈亏报告不实,导致决策失误。同时,当企业大量裁员时,尚未摊销的人力资源投资支出应作为人力资源流动的损失,计入当期费用,但现行会计并不能反映出这种损失,不利于经营者进行正确决策。所以,从遵循会计原则的角度而言,实行人力资源会计也很有必要。 (三)人力资源成本会计与传统财务会计的区别和联系 从会计的目标来看,财务会计的目标是提供在经济决策中有助于一系列报表使用者掌握关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变动的资料。而人力资源会计的目标是将企业人力资源变化的信息,提供给企业和外界有关人士使用。二者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也就是说提供人力资源方面的信息本来就应是财务会计的一个目标。 从会计的假设来看,人力资源会计除了仍采用传统财务会计的四个基本假设外,还有以下四个人力资源会计所特有的基本假设:人是人力资本的载体;人是一个组织的有价资源;人力资源价值是可变的;人力资源会计提供经营管理所需信息。如果说这些可以成为人力资源会计基本假设的话,我们也完全可以说:物质资产是货币性资本的载体;物质资产是一个组织的有价资源;物质资源价值是可变的;财务会计提供经营管理所需信息。这么说来二者也没有什么质的区别。 从会计确认与计量方法来看,如前所述,将人力资源纳入传统会计核算范围而且不影响传统会计的计算结果。 二、现阶段人力资源会计计量的困难 随着知识经济的来临,在人力资源与非人力资源合约的企业组织中,人力资源的价值比重越来越重要,使得一度沉寂的人力资源价值计量问题再度呈现。但是,目前人力资源价值的计量困难重重。 第一是人力资源会计计量实施的障碍首先来自人的观念。对非人力资源的计量,人们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如果要把人力资源确认为资产并对之计量,便认为是对人格的侮辱,人怎么能与物一样论质论价。人的价值似乎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永远只能反映在人的心目中。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观念必将随之改变。企业也对人力资源的取得、招聘、使用等成本反映为一项资产,双方无须羞羞答答。实质上,确认人力资源为资产,并不是对人本身的论价,而是对其拥有的知识、对企业的贡献大小的评价。人只是人力资源这项资产的载体,将人力资源确认为资产对它进行计量,非但不是对人的侮辱,而恰恰是对人才、对知识的尊重。 第二是目前的计量方法都带有片面性,其计算结果都不能涵盖人力资源价值的全部。以非购入商誉法为例。这种方法是一种将企业的超额利润按照资本化的程序确认为人力资源价值的方法。它不仅没有计算人力资源的交换价值,而且剩余价值也只计算了一部分。因为企业的正常利润同其超额利润一样也含有人力资源价值的一部分,不容忽视。 第三是人力资源投入的产出效益不直接表现为实物的增加,而总是表现为人的健康、知识和技能的增加,只有当这些人力资源质量存量投入到生产中,才能间接看到它们为企业创造了多少效益。这就使得在方法上难以精确计量人力资源价值。 第四是单纯的人力资源投入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单独形成生产能力,企业的效益是其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综合的结果。因此,很难把人力资源的价值与物质资源的价值准确分开。 三、人力资源会计的有效计量方法 (一)人力资源会计成本法 人力资源成本会计的特点是通过单独计量人力资源招聘、选拔、安置、培训等成本,将有关人力资源取得和开发的成本进行资本化形成人力资产,然后按受益期转作费用。对于人力资源成本的计量主要采用三种方法,下面分别作出介绍。 知识经济时代企业人力资源会计计量方法研究 郭唯聪 渤海大学管理学院会计系 摘要: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力资源已经成为第一生产要素,在社会经济发展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人力资源会计信息已经成为企业经营过程中迫切需要的决策依据。基于此,本文通过对人力资源会计相关理论的研究,分析了目前我国人力资源会计计量方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人力资源会计计量的有效方法,对现有的人力资源会计理论框架的完善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人力资源会计;人力资源成本;劳动者权益;人力资源计量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6-0225-02 225

会计计量方法

会计计量方法 会计的计量主要不是以投入价值而是以产出价值作为人力资源价值的计量基矗这是在现有的国际形势和我国经济发展中逐渐得到认可和使用的,尤其是今年的新会计准则出台更加注重了对公允价值模式的计量和核算。研究了人力资源价值会计的主要计量方法,从而推动人力资源价值会计在我国的全面应用。 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人作为一种资源越来越受到重视,人力资源会计的重要性也突几而出。国内外学者普遍认为人力资源会计至今尚未得到广泛应用的症结在于人力资源计量的困难。本文通过对人力资源会计的计量方法的概述,分析了目前人力资源计量困难的原因,并提出应该针对不同类的人力资源采纳不同计量模型。 人力资源会计是计量人力资源,提供人力资源信息的一种会计程序和方法,是会计的一个新领域,产生于本世纪60年代,是在人力资本中心观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从它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来看,并没有像其他会计那样,一经出现便迅速推而广之,直到今天也没有得到普遍应用,其原因是不便计量。尽管如此,但人们并未停止对它的探索,本文的目的也在于此。 一、人力资源会计的计量方法 零星算之为计,总合算之为会,因此,会计的过程在于计量。而会计计量又主要是通过把数额分配于具体事项,以一定的数量关系来反映物品或事项的本质或本质联系,然后通过一定的再现体(比如财务报表和财务信息)来再现客体(比如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本质或本质联

系。所以会计计量对于会计来说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对于人力资源划归资产的范围的不同理解,目前人力资源会计在计量人力资产的方法上出现两种典型代表:一是人力资源成本会计,二是人力资源价值会计。下面对这两个分支分别加以介绍。 (一)人力资源成本会计 人力资源成本会计是以企业对人力资产的投资为基础逐期累计计量人力资产的成本价值,同时将人力资产成本价值按照人力资源的使用期间进行的摊销作为企业生产经营的产品成本或劳务成本,记录人力资产的累计摊销价值,待人力资产退出企业时将两者相抵,余额就是企业人力资产为企业创造的收益或带来的损失。 会计实体为了取得、维持和开发人力资源所发生的全部支出,主要包括以下三个部分:(1)取得人力资源支出。指会计实体为了获取某一项人力资源所发生的各项支出,具体包括:招工支出,指为了网罗吸引求职人员所发生的费用;选拔支出,指从应-招人员中挑选理想员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等;定岗支出,将录用的职工安排到适当的工作岗位所发生的各项一次性的支出。(2)维护人力资源支出,指企业为将职工留在企业工作所发生的各种经常性支出,包括工薪及奖金支出、劳动保健支出,医疗保健支出、社会保险支出、人事管理部门的支出。(3)开发人力资源支出,指企业为提高员工素质而发生的各项支出,包括上岗前培训支出,是指为了使职工具备完成特定工作所需要的技能,适应特定工作岗位的要求而发生的各项支出;在职培训支出,是指职工达到熟练程度以前发生的各项支出;脱产培训支出,是指脱产学习,以提高

会计毕业论文参考文献

会计毕业论文参考文献 会计专业的格式要怎么写?下面是由为您收集整理的关于参考文献范文,欢迎参考借鉴! 1、邓春华,《财务会计风险防范》,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年版。 2、王春峰,《金融市场风险管理》,天津大学出版社, 2001年版。 3、王卫东,《现代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年版。 4、常勋,《财务会计四大难题》,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年1月第二版。 5、《金融企业会计制度操作指南》,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年3月第一版。 中华人民共1]罗飞.《成本会计》.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187—201,333—338 [2]王立彦,刘志远.《成本管理会计》.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256—276,367—374 [3]龚曼君.《管理会计学》.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1999.324—350,459—474 [4]马海清,朱光林.《决策会计学》.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7.420—434 [5]Gary M.cokins.《作业成本管理》.辽宁:辽宁人民出版社,2000.中译本和国财政部制定,《金融企业会计制度——证券公司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年11月版。 1.刘仲文著《人力资源会计》,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张文贤主编《人力资源会计制度设计》,立信会计出版社 3.中国会计学会主编《人力资源会计专题》,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4.[美] 弗兰霍尔茨著《人力资源管理会计》,上海翻译出版公司 5.[美] 加里·S·贝克尔著《人力资本》,北京大学出版社 6.[美]查尔斯·亨格瑞著《成本与管理会计》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7.[加]斯科特著《财务会计理论》, 机械工业出版社 8.[美]马歇尔著《会计信息系统》,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