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我国上市公司陷入财务困境的原因分析

最新我国上市公司陷入财务困境的原因分析
最新我国上市公司陷入财务困境的原因分析

我国上市公司陷入财务困境的原因分析

我国上市公司陷入财务困境的原因分析

摘要

市场经济是一个充满着竞争和不确定性的经济,在这种生存与发展的严酷竞争中必然是优胜劣汰,适者生存。因此,在全世界范围内每年都有大量的企业陷入财务困境甚至破产,这给企业的利益相关者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也给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了负面影响。在这种背景下财务困境问题逐渐成为大家关注和研究的热点问题。

本文从三个部分对财务困境进行研究与分析,第一部分是绪论初步了解课题的背景及目的,国内外研究状况,课题研究方法及其研究的内容。第二部分通过对困境公司财务报表的分析研究找出困境公司的特征。第三部分从困境公司的外部因素、内部因素对上市公司财务困境进行原因分析。

关键词:上市公司;财务困境;财务风险

目录

1 绪论 (1)

1.1 课题背景及目的 (1)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 (1)

1.3 论文研究意义 (1)

2 上市公司财务困境的表现形式 (2)

2.1 财务困境的定义 (2)

2.2 上市公司财务困境的五种体现 (2)

2.3 上市公司财务困境的特征 (3)

2.3.1 财务困境公司报表特征 (3)

2.3.2 财务困境公司财务指标特征 (5)

3 上市公司财务困境的成因分析 (6)

3.1 导致上市公司财务困境的外部因素 (6)

3.2 导致上市公司财务困境的内部因素 (6)

3.2.1 影响因素 (6)

3.2.2 财务因素 (7)

4 结论 (11)

参考文献 (12)

1 绪论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一些上市公司由于各种原因陷入财务困境。上市公司陷入财务困境对公司的投资者、债权人、内部员工及其他相关利益者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甚至可能会影响到经济和社会的稳定。因此,对上市公司财务困境的研究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

目前,对财务困境问题的研究尚未建立起比较完善的财务困境理论研究框架,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财务困境问题的深入研究。

1.1 课题背景及目的

随着企业间竞争的加剧,企业的经营与财务风险不断提高,加之经营管理者本身的业务素质和管理经验的影响,企业经营危机和财务危机可能会使企业陷入财务困境。在资本市场不断发展的今天,上市公司数量越来越多,同时陷入财务困境的公司数量也逐年上升,因此对上市公司财务困境进行研究并提出解决路径就显得尤为重要。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

从国内外的研究结果来看,虽然学者之间亦有一定的分歧,但在以下几个方面已基本形成共识:财务困境都是从现金流量而不是盈利的角度来下定义的,差别只在于是否将违约视为陷入财务困境的标志。当企业对债权人的承诺无法实现或难以遵守时,就意味着财务困境的发生。财务困境不等于破产,破产清算仅仅是处理财务困境的方法之一,有学者将违约视为流量破产,资不抵债称为存量破产。财务困境的影响主要是在违约之前发生,因此公司价值的损失大部分是在违约或破产之前而非以后。

1.3 论文研究意义

对企业财务风险进行系统深入的理论研究,分析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的形成原因,并在此基础上建立相应的风险控制系统,对防范和化解上市公司财务风险,保持上市公司健康、稳定、快速的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2 上市公司财务困境的表现形式

2.1 财务困境的定义

财务困境在国内更多的被称为“财务危机”和“财务困难”,但什么是财务困境,在概念的内涵方面,还缺乏一个明确的定义和标准的判断。从国外的研究结果来看,虽然学者之间亦有一定的分歧,但在以下几个方面已基本形成共识:财务困境都是从现金流量而不是盈利的角度来下定义的,差别只在于是否将违约视为陷入财务困境的标志;当企业对债权人的承诺无法实现或难以遵守时,就意味着财务困境的发生;财务困境不等于破产,破产清算仅仅是处理财务困境的方法之一,有学者将违约视为流量破产,资不抵债称为存量破产;财务困境的影响主要是在违约之前发生,因此公司价值的损失大部分是在违约或破产之前而非以后。

2.2 上市公司财务困境的五种体现

美国教授查尔斯吉布森在经过长期的实践考察与分析之后,将上市公司财务困境总结为以下五种表现:

(1)上市公司被迫清算,他认为如果上市公司不是因为公司的法定营业期届满而开展这项工作,公司清算则属被迫进行。因此,公司被迫清算既是公司财务失败的直接表现,也是财务困境无法扭转的结局。

(2)上市公司对短期债权人被迫实行延期付款。这是与公司价值最大化的财务管理目标相悖的,是财务困境的表现。

(3)上市公司延期偿还债券利息,公司债券是反映债权债务关系的有价证券,当发行公司不能按期履行支付利息的法定责任时,这种有价证券就会贬值, 负债公司价值将会明显下降,从而形成财务困境。

(4)上市公司延期偿还债券本金,当公司延期偿还债券本金成为社会公众所瞩目的现实时,发行公司的资本实力和支付保障就成为虚构成分。于是,该债券的市场价值与发行企业的价值则同时下降,形成财务困境现象。

(5)上市公司无力支付优先股股利,当公司无力支付应当定期支付的优先股股利时,公司价值将会受到市场投资者的重新确认,使之价值贬值等等【1】。

2.3 上市公司财务困境的特征

2.3.1 财务困境公司报表特征

上市公司财务报表是财务状况、经营业绩和发展趋势的综合反映,有助于帮助投资者了解公司状况、决定投资行为,提供全面、详实、可靠的第一手资料;并且利用财务报表项目研究困境公司财务特征更能直观揭示企业财务运行脉络。

(1)资产负债表特征

①流动资产

困境公司在资产负债表方面表现为流动资产多,货币资金逐渐减少。流动资产是公司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上市公司经营过程中,从货币形态开始,一次改变其形态,最后又回到货币形态,各种形态的资金与生产流通紧密结合,具有周转速度快、变现能力强的优点。

应收账款过多,公司资金一方面被购货方占用,另一方面还为购货方代交增值税等税金,并且一旦应收账款收不回来,就会给公司带来较大损失,从而影响公司的财务状况。一般来说,困境公司应收账款居高不下的原因主要有:公司及产品的竞争力较差,忽视信用管理,内部控制存在缺陷。

预付账款是指公司预付给供应单位的购货订金。由于预付账款是其他公司占用本公司的资金,因此公司应该保持较低的预付账款余额水平。预付账款过多就表明公司的材料供应方面存在问题,可能是公司信誉较差或所需材料短缺等原因造成的。从困境公司的特征来看,通常是因为公司的信誉较差,供应商为了降低风险而要求公司预先支付较高的货款【2】。

②负债

困境公司表现为负债多、流动资产多、短期借款多,这说明公司资金缺口较大,并且资金来源渠道单一,大都为短期借款,导致公司面临较大的偿债能力。

负债从其性质来看表现为两方面,一是从外界借入款项如长短期借款,二是所欠的款项,如应付账款、应交税金和应付利润等。困境公司短期借款多,一方面会造成短期偿债压力大;另一方面会使资金使用成本较高,利息负担重。

(2)利润表项目特征

困境公司在利润表项目方面表现为“两低两高一弱”,即主营业务收入低、财务费用高、管理费用高、利润低、盈利能力较弱等特征。

公司利润表包含主营业务利润、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从盈利结构看,主营业务利润反映公司主营业务活动的获利能力,是公司主要的利润来

上市公司财务指标分析报告

上市公司财务指标分析报告 上市公司公开披露的财务指标很多,投资人要通过众多的信息正确把握企业的财务现状和未来,接下来小编为大家推荐的是上市公司财务指标分析报告,欢迎阅读。 1、历史沿革。公司实收资本为万元,其中:万元,占%;万元,占%;万元,占%。 2、经营范围及主营业务情况我公司主要承担等业务。上半年产品产量: 3、公司的组织结构公司本部的组织架构根据企业实际,公司按照精简、高效,保证信息畅通、传递及时,减少管理环节和管理层次,降低管理成本的原则,现企业机构设置组织结构如下图: 4、财务部职能及各岗位职责 、财务部职能 、财务部的人员及分工情况财务部共有x人,副总兼财务部部长x人、财务处处长x人、财务处副处长x人、成本价格处副处长x人、会计员x人。 、财务部各岗位职责 1、主要会计政策公司执行《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制度》及其补充规定,会计年度1月1日—12月31日,记账本位币为人民币,采用权责发生制原则核算本公司业务。坏账准备按应收账款期末余额的%计提;存货按永续盘存制;

长期投资按权益法核算;固定资产折旧按平均年限法计提;借款费用按权责发生制确认;收入费用按权责发生制确认;成本结转采用先进先出法。 2、主要税收政策 、主要税种、税率主要税种、税率:增值税17%、企业所得税33%、房产税%、土地使用税x元/每平方米、城建税按应交增值税的x%。 、享受的税收优惠政策车桥技改项目固定资产投资购买国产设备抵免企业所得税。 财务管理制度 内部控制制度 1、内部会计控制规范——货币资金 2、内部会计控制规范——采购与付款 3、物资管理制度 4、产成品管理制度 5、关于加强财务成本管理的若干规定 1、资产项目分析 、“银行存款”分析银行存款期末xx7万元,其中保证金x万元,基本账户开户行:;账号: 、“应收账款”分析应收账款余额:年初x万元,期末x 万元,余额构成:一年以下x万元、一年以上两年以下x万元、两年以上三年以下x万元、三年以上x万元。预计回收

浅析上市公司财务困境

浅析上市公司财务困境 内容提要:本文以我国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选取了70家处于财务困境的公司和70家财务正常的公司为样本,首先应用剖面分析和单变量判定分析,研究财务困境出现前5年内各年这二类公司21个财务指标的差异,最后选定6个为预测指标,应用Fisher线性判定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三种方法,分别建立三种预测财务困境的模型。研究结果表明:(1)在财务困境发生前2年或1年,有16个财务指标的信息时效性较强,其中净资产报酬率的判别成功率较高;(2)三种模型均能在财务困境发生前做出相对准确的预测,在财务困境发生前4年的误判率在28%以内;(3)相对同一信息集而言,Logistic预测模型的误判率最低,财务困境发生前1年的误判率仅为6.47%。 一、财务困境预测模型研究的基本问题 财务困境(Financialdistress)又称“财务危机”(Financialcrisis),最严重的财务困境是“企业破产”(Bankruptcy)。企业因财务困境导致破产实际上是一种违约行为,所以财务困境又可称为“违约风险”(Defaultrisk)。事实上,企业陷入财务困境是一个逐步的过程,通常从财务正常渐渐发展到财务危机。实践中,大多数企业的财务困境都是由财务状况正常到逐步恶化,最终导致财务困境或破产的。因此,企业的财务困境不但具有先兆,而且是可预测的。正确地预测企业财务困境,对于保护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利益、对于经营者防范财务危机、对于政府管理部门监控上市公司质量和证券市场风险,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纵观财务困境判定和预测模型的研究,涉及到三个基本问题:一是财务困境的定义;二是预测变量或判定指标的选择;三是计量方法的选择。 (一)财务困境的定义 关于财务困境的定义,有不同的观点。Carmiehael(1972)认为财务困境是企业履行义务时受阻,具体表现为流动性不足、权益不足、债务拖欠及资金不足四种形式。Ross等人(1999;2000)则认为可从四个方面定义企业的财务困境:第一,企业失败,即企业清算后仍无力支付债权人的债务;第二,法定破产,即企业和债权人向法院申请企业破产;第三,技术破产,即企业无法按期履行债务合约付息还本;第四,会计破产,即企业的账面净资产出现负数,资不抵债。从防范财

上市公司财务风险预警模型分析

上市公司财务风险预警模型分析 摘要:文章在简要介绍企业财务风险及上市公司风险预警系统的含义和功能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上市公司风险预警模型,并用奥特曼模型在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风险预警中的运用进行分析,最后针对我国的具体情况提出关于奥特曼模型修正意见。 关键词: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单变量模型;奥特曼模型 企业财务风险是指企业丧失偿债能力的可能与股东收益的不确定性。通常用财务杠杆衡量财务风险的大小。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上市公司始终处在生存与倒闭、发展与萎缩的矛盾中。上市公司必须生存下去才有可能获利,只有不断发展才能求得生存,对上市公司来说,生存是其核心目标。而影响上市公司生存的主要威胁来自上市公司面临的风险和财务危机。因此,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财务风险系统,可以为上市公司的生存提供重要的信息,对上市公司可能发生的财务危机加以防范,减少财务危机的出现。 一、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含义及功能 财务风险预警系统主要是以财务报表、经营计划及其他相关的财务资料为依据,利用财会、金融、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等理论,采用比例分析数学模型等方法,确定预警指标和预警指标的相应标准,以发现企业存在的风险,并向经营者示警一个有效的财务预警系统。从1998年我国对上市公司实行“特别处理”(简称ST)制度以来,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分别有144家、135家、113家和123家上市公司被特别处理。有鉴于此,迫切需要建立一个能预先发出财务危机警报的财务分析系统,以帮助上市公司管理者及早取得财务状况恶化的信号,避免可能出现的财务危机。具体说来,财务风险预警系统主要具有以下三方面的功能:

(一)信息收集 它通过收集与企业经营相关的产业政策、企业本身的各类财务和生产经营状况信息,进行分析比较,判断是否应该发生警告。 (二)预知危机 经过对大量信息的分析,当出现可能危害企业财务状况的关键因素时,财务预警系统 能预先发出警告,提醒经营者采取对策,避免潜在的风险演变成现实的损失。 (三)控制危机 当财务发生潜在的危机时,财务预警系统还能及时寻找导致财务状况恶化的根源使经营者有的放矢,阻止财务状况的进一步恶化。 二、企业财务风险的预警模型 (一)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模型的必要性 财务预警是借助企业提供的财务报表、经营计划及其他相关会计资料,利用财会、统计、金融、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理论,采用比率分析、比较分析、因素分析及多种分析方法,对企业的经营活动、财务活动等进行分析预测,以发现企业在经营管理活动中潜在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并在危机发生之前向企业经营者发出警告,督促企业管理当局采取有 效措施,避免潜在的风险演变成损失,起到未雨绸缪的作用;而且,作为企业经营预警系统 的重要子系统,也可为企业纠正经营方向、改进经营决策和有效配置资源提供可靠依据。进行财务预警分析,建立企业财务预警模型已成为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上市公司的财务信息对多方利益相关者都有着重要影响,建立财务预警系统、强化财务管理、避免财务失败和破产,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不容乐观,普遍存在着财务状况不稳定的情况。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这意味着企业风险极高,破产随时可能发生。国内外的大量实例表明,陷入破产境地的企业几乎毫无例外地都是以出现财务危机为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案例分析以及启示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案例分析以及启示

自从会计信息作为公司经济讯号的媒介以来,财务舞弊就如影随形,会计史上从来不缺乏重大的财务舞弊案件,这也是促使了会计界对财务舞弊进行不断的研究和探索,成为催生和完善会计准则和审计准则的动力。我国的资本市场从无到有,到飞速发展,虽然在信息披露、会计规范体系、公司治理结构以及证券监管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证券市场信息披露的现状仍然不容乐观,一些公司尚会利用各种舞弊手段粉饰会计信息,降低了会计信息质量,甚至影响到资本市场的正常健康发展。 一、财务舞弊动因的理论基础 对于财务舞弊动因的研究,国外有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财务舞弊冰山理论(二因素论)、财务舞弊三角形理论(三因素论)、财务舞弊GON E理论(四因素论)和财务舞弊风险因子理论[①]。财务舞弊风险因子理论是在前面的基础上形成的较为完善的财务舞弊动因理论,它把财务舞弊的动因分为一般风险因子和个别风险因子。 个别风险因子侧重于个体的因素,在组织控制范围之外的因素;一般风险因子则指组织控制风险因素。当个别风险因子和一般风险因子结合在一起,并且对舞弊者有利时,舞弊就会发生。 二、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风险因子分析 (一)个别风险因子分析

2) 内部控制不健全我国政府很早就意识到内部控制的重要性,也颁布了一些政策措施,但是由于其行为多为政府主导,企业都是被动接受,没有形成内化的需要,导致内控措施执行不力,多流于形式。纵观我国资本市场发生的财务舞弊案件,其内部控制无一例外地失效了。所以,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的不健全和执行不到位就为财务舞弊的发生留下的缺口和机会。 3) 会计政策选择空间的存在 任何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都不可能完美无缺,面面俱到,它只是对会计实务进行原则性的规范和指导,具体处理还依赖于会计人员的专业理解和职业判断,这样就预留了会计政策选择的空间,自然为财务舞弊行为提供了机会。 2、被发现的可能 舞弊行为被发现或者暴露的可能性大小会影响财务舞弊行为人是否实施舞弊行为。由于技术和人力方面的制约,证监会对上市公司的监管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以及应该作为“经济警察”的注册会计师行业本身存在的问题,使得财务舞弊行为人就会存在侥幸的心理,企图逃避被发现的可能。 3、受惩罚的性质和程度 我国对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惩罚存在处罚不严厉的弊端,证监会往往只是对违规企业和负责人公开谴责或行政处分或罚款,罚款的力度也很小,极少数被追究刑事责任,财务舞弊行为人很少承担民事赔偿责任。这

上市公司财务风险预警浅析

上市公司财务风险预警浅析 [提要] 本文在对上市公司财务风险预警进行概述的基础上,针对现有财务预警指标现状,在考虑完整性、有效性的基础上,从财务信息与非财务信息指标的建立等方面,探讨上市公司财务预警机制的完善及应用问题。 关键词:上市公司;财务风险;预警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5年9月19日 随着市场竞争环境的进一步加剧,上市公司面临的市场竞争和财务活动的复杂性不断增强,其生存和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因财务危机导致经营陷入困境甚至破产的案例日益增多。这些问题不仅使投资者及债权人的合法利益得到侵害,增加了资本市场的风险,也影响宏观经济的平稳有序发展。因此,如何通过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机制,确保财务风险到来前就预先识别,并提前执行预案,消除风险隐患,成为上市公司急需重视并解决的现实问题。 一、上市公司财务风险预警概述 财务预警是通过对企业财务报表数据和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对企业财务状况进行识别和判断,提前监测并化解企业面临的财务危机。实际工作中,财务预警首先要选择合适的企业财务指标构建财务预警指标体系,然后采用相关分

析方法,对上市公司的经营活动、财务活动等进行分析预测,最后得出综合预警结果,并采取预警措施。从上市公司财务预警现状看,往往因为重视程度低、指标选择不当、预警流程不畅和分析方法落后等影响财务预警效果。在财务预警机制建立和健全方面的研究中,主要集中在财务预警指标的选择及预警模型的建立等方面。尤其是在预警模型研究方面,经历了单变量模型、统计模型、人工智能模型以及基于支持向量机方法预测等阶段。近年来,部分学者将公司治理变量引入预警模型加以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 二、国内上市公司财务风险预警现状 (一)财务预警指标未紧密联系上市公司实际。一方面是财务预警大多以量化的财务指标作为解释变量,对其他影响重大但定性指标因素考虑较少,如公司治理方面的指标;另一方面是财务预警系统大多是静态预警模型,未根据公司所处行业特征、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状况、宏观经济环境做出动态的指标选择,未根据不同阶段的评价适时调整具体指标的权重等,导致预警模型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客观性难以得到保证,预警模型的实用价值有限。 (二)财务风险预警机制不完善。一是预警分析的组织机制不完善,大部分预警分析组织机制未纳入公司治理机构;二是财务信息收集、传递流程与管理需要存在差距;三是财务风险分析方法和手段有限,在具体操作中往往流于可

我国上市公司舞弊手法的案例分析

我国上市公司舞弊手法的案例分析 班级:财管126 姓名:富玲燕学号:2012010311 一、摘要 自改革开放至今,中国的资本市场发展迅猛,市场机制改革,大量中小企 业涌现,但是迅猛发展的同时也遗留下了很多问题,其中比较突出的就是财务舞弊现象。因为发展过于迅速,资金供应不足,无法跟上拓宽发展的脚步,导致许多企业为了笼络资金,粉饰财务数据,提供虚假的会计信息,而且大有层出不穷之势,其中上市公司财务舞弊问题对社会的危害尤为严重,已成为当今社会的热点问题。财务舞弊的频繁发生,表现出了资本市场诚信的缺失、社会信用危机的存在,危害了市场信心,并导致市场低迷,而低迷的市场又导致融资困难,企业利润率下降,而后又引发财务舞弊,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如果对上市公司的财务舞弊行为不严加打击和治理,必将影响我国资本市场可持续、和谐地发展。因此,对于上市公司财务舞弊行为的识别与治理对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自我国证券市场成立以来,上市公司的财务舞弊现象层出不穷,极大的影 响了会计报告信息使用者的利益和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本文归纳总结了上市 公司财务舞弊所采用的一些主要手法,以期对上市公司的利益相关者的决策起 到帮助。 二、关键词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舞弊动机舞弊手法如何侦查舞弊 三、正文 (一)利用关联关系进行财务舞弊 1、将有关费用向关联公司转嫁 有些上市公司常常会通过改变费用分摊的标准和方式来增加利润。如蓝田股份2000 年在中央电视台投放的巨额广告费用是由中国蓝田总公司投放的,但实际上蓝田股份的饮料产品通过集团公司销售网点销售的仅占全部销售量的 1.9%。可见,蓝田股份利用集团公司分摊高额广告费用支出的方法达到虚增利润的目的。 2、转让资产 上市公司通过关联交易将不良资产转让给关联企业,或关联企业将优质资产低价卖给上市公司等。广电股份1997 年11 月将6926 万元的土地以21926万元的价格转让给其母公司,确认了15000 万元的收益,同年12 月又将账面净资产为1454 万元的一家下属公司整体产权以9414 万元的价格转让给其母公司,确认了7960 万元的营业外收入。仅此两项交易就带来了22960 万元的收益,占该年度利润总额9733 万元的235.9%。

财务困境研究

摘要: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机制下,企业所有的运营情况都将受到各利益方的密切关注,企业财务问题是围绕企业运营情况中永恒的核心问题。企业在日常经营过程中并不是一帆风顺,企业常常由于各种原因陷入财务困境,从而为企业造成种种不利的影响。如何根据企业日常经营情况进行企业财务分析、识别企业财务困境、建立可行的财务困境预警机制是各公司财务管理者急需面对的主要课题。本文运用国内外研究者相关研究成果,结合多项调查,揭示企业财务困境主要表现形式,剖析企业财务困境形成的主要原因,并从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现状中进行思考,建立起企业财务困境的预测模型及防范办法。目的是建立有效的企业财务困境预测防范机制,降低企业陷入财务困境的风险,避免企业因财务困境而产生的各种负面影响,提高企业综合竞争能力。 关键词:财务困境,多元线性判别模型,预测,防范 Abstract:In the highly competitive market economy, enterprises of all operating conditions will be closely watched of all stakeholders, corporate finance business operations around the situation in question is the core issue in the eternal. Business in the ordinary course of business was not always smooth, businesses often fall into financial difficulties due to various reasons, thus causing all sorts of negative business impact. How to carry out its daily business operation of financial analysis, identifying financial distress, the establishment of a viable financial distress early warning mechanism is the company's financial managers need to face the key issues. In this paper, researchers at home and abroad related research, combined with a number of surveys. Reveals the main form of financial distress, financial distress analysis of the formation of the main reasons, and from the research scholars to think the status quo and establish corporate financial distress prediction model and preventive measures. Aim is to establish an effective prevention mechanism in financial distress prediction, and reduce the risk of financial distress, to avoid the company because of financial difficulties resulting from negative impacts, and improving overall competitiveness. Key words: financial distress, prediction, prevention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各种原因导致财务困境的企业并不鲜见。陷入财务困境的企业面临两种选择:一、变卖资产、债务重组以度过难关;二、破产清算,以清偿企业债务。不管是哪一种选择,企业必定会承担一定的成本--财务困境成本。因此企业如何预测及防范财务困境成为经营者关注的重点,企业财务困境则成为资本结构理论的热点问题之一,

最新美国上市公司近十年的典型财务舞弊案例资料

美国上市公司近十年的典型财务舞弊案例 财务舞弊与美国上市公司如影随形 作为世界上财务监管最为完善的国家,美国一直都是世界各国学习的榜样。但安然、世通等世纪丑闻发生后,世界开始用全新的眼光审视美国的上市公司。事实上,美国上市公司在财务上做手脚并非从安然才开始的,美国上市公司的舞弊丑闻在华尔街算不上新闻,只是这些舞弊事件在影响上逊于安然、世通等巨无霸公司,所以没有引起媒体的广泛关注。在安然事件前,美国投资者对美国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一直持保留态度,因为华尔街频频爆出财务舞弊丑闻。以下撷取美国上市公司近10年中的几个典型舞弊案例。 美国上市公司典型舞弊案及特征 1 从存货做文章 存货项目因其种类繁多并且具有流动性强、计价方法多样的特点,所以存货高估构成资产计价舞弊的主要部分。美国法尔莫公司利用存货舞弊的手法比较典型。法尔莫公司是位于美国俄亥俄州的一家连锁药店。法尔莫的发展速度远超同行,在十几年的发展历程中,法尔莫从一家药店发展到全国300余家药店。但这一切辉煌都是建立在通过存货资产造假来制造虚假利润的基础上,法尔莫公司的舞弊行为最终导致了破产。 法尔莫公司的创始人莫纳斯是一个雄心勃勃的人。为了把他的小店扩展到全国,他实施的策略是通过提供大比例折扣来销售商品。莫纳斯把并不盈利且未经审计的药店报表拿来

后,用笔为其加上并不存在的存货和利润,这种夸张的造假让他在一年之内骗得了足够收购8家药店的资金。 在长达10年的过程中,莫纳斯精心设计、如法炮制,制造了至少5亿美元的虚假利润。法尔莫公司的财务总监对于低于成本出售商品的扩张方式提出质疑,但是莫纳斯坚持认为只要公司发展得足够大就可以掩盖住一切。所以,在多年中,法尔莫公司都保持了两套账簿,一套应付外部审计,一套反映真实情况。 法尔莫公司的财务魔术师们造假手法是:他们先将所有的损失归入一个所谓的“水桶账户”,然后再将该账户的金额通过虚增存货的方式重新分配到公司的数百家成员药店中。他们仿造购货发票、制造增加存货并减少销售成本的虚假记账凭证、确认购货却不同时确认负债、多计或加倍计算存货的数量。 财务部门之所以可以隐瞒存货短缺是因为注册会计师只对300家药店中的4家进行了存货监盘,而且他们会提前数月通知法尔莫公司他们将检查哪些药店。管理人员随之将那4家药店堆满实物存货,而把那些虚增的部分分配到其余的296家药店。如果不进行会计造假,法尔莫公司实际早已破产。 审计机构为他们的不够谨慎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这项审计失败使会计师事务所在民事诉讼中损失了3亿美元。而对于法尔奠公司来说,不可避免是一场牢狱之灾。财务总监被判33个月的监禁,莫纳斯本人则被判入狱5年。 2 利用并购机会操纵“准备”科目 泰科公司始创于1960年,1973年,泰科在纽约证交所上市。泰科的经营机构遍布100多个国家,雇佣了26万员工,2003年营业额超过300亿美元。

【财务分析】上市公司的财务比率分析页

【财务分析】上市公司的财务比率分析页

三、上市公司的财务比率分析 (一)注意掌握九个上市公司财务比率 手写图示0204-01 1.与年末普通股数的对比比率 每股收益=(净利润-优先股息)/年度末普通股数 每股净资产(每股账面价值)=年末股东权益/年度末普通股数 每股股利=普通股现金股利/年度末普通股数 2.与每股市价相关的比率 市盈率=每股市价/每股收益 市净率=每股市价/每股净资产 股票获利率=每股股利/每股市价 3.关联比率 股利支付率=每股股利/每股收益 留存盈利比率=(净利-全部股利)/净利 股利保障倍数=每股收益/每股股利 (二)指标分析: 1.每股收益 计算应注意的问题: (1)合并报表问题:对于编制合并报表的上市公司,应当以合并报表的数据为基础计算。 (2)优先股问题:对于有优先股的上市公司,净利润应当扣除优先股股利,即每股盈余=(净利润-优先股股利)/年度末普通股数。 (3)年度中普通股增减问题:如果年内股份总数有增减时,应当按照加权平均

股数计算(当月发行,当月不计,从下月开始计算)。 例:某公司03年初发行在外的普通股是100万股,4月4日增发了15万股,6月6日又增发了20万股,则该公司2003年度加权平均发行在外的普通股股数为120万股。()(2005年) [答疑编号10020401:针对该题提问] 答案:√ 解析:加权平均发行在外的普通股股数=100+15×8/12+20×6/12=120(万股),注意发行当月不记入发行在外的月份数中。 例:某上市公司2005年底流通在外的普通股股数为1000万股,2006年8月10日回购了200万股股票,若2006年的净利润为500万元,则2006年每股收益为() A.0.5 B.0.51 C.0.54 D.0.63 [答疑编号10020402:针对该题提问] 答案:C 解析:每股收益=500/(800+200×8/12)=0.54 (4)复杂股权问题:我国对复杂股权问题没有统一规定。 分析需注意的问题: (1)每股收益不反映股票所包含的风险; (2)股票是一个份额概念,不同股票的每一股份在经济上不等量,它们所含有

上市公司财务困境预测

上市公司财务困境预测 摘要:本文以2008年经济危机以来的经济环境为背景,以上市公司受到退市风险警示作为其陷入财务困境的标志,在沪深股市中选取19家财务困境公司和57家正常公司作为样本,利用所有者权益比率、现金比率等财务指标建立Logit回归模型,以探索同新经济形势相适应的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预警模型。根据所建立的模型对2016年部分上市公司财务状况进行预测分析,并针对我国制造业提出了加强信息化水平、淘汰落后产能等政策性建议。 关键词:财务困境;财务指标;Logit模型;预测 2008年的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全球性的经济萧条,各国经济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其影响至今尚未完全消除。作为美国次贷危机的延续和深化,2009年爆发的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对我国的出口贸易、大宗商品价格以及投资信心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是中国外部经济面临的一场重要危机。2012年起,中国GDP增速回落,经济增长阶段发生根本性变化,经济发展总体呈现出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的特征,步入“新常态”。2015年,我国经济总体下行,三大产业增速均下滑,全年出口负增长,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增大。严峻

的经济形势可能导致公司资金链断裂的风险加大,公司应针对经济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战略以避免财务困境。财务困境作为上市公司在市场经济中的普遍现象,对于其界定,目前尚无定论。由于我国不健全的上市公司破产制度,申请破产不能作为判别我国上市公司财务困境的依据。而“退市风险警示”作为沪深交易所对出现财务状况异常的上市公司股票交易的处置措施,可以作为对上市公司陷入财务困境的评判标准。笔者通过阅读大量文献发现,关于上市公司财务困境模型的研究大多集中在2008年以前,而之前学者建立的财务困境模型,很可能因为经济形势的不断变化而失去时效性。因此,在新经济形势下,如何对上市公司的财务困境进行准确预测,对于投资者正确判断公司前景、做出投资决策,对于公司管理层及时调整经营战略、防范财务危机,对于政府、监管层监控证券市场风险、进行宏观调控均具有重要现实价值。本文拟根据财务指标建立我国上市公司财务困境预警模型,并对2016年可能出现财务困境的上市公司进行预测。 一、文献综述 (一)财务困境预警指标综述 国内外学者在财务困境预警指标方面都进行了相关研究,目前比较流行的是在传统财务指标中加入非财务指标以构建全面的指标体系。1966年,Beaver[1]首次在财务困境指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案例分析以及启示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调研报告自从会计信息作为公司经济讯号的媒介以来,财务舞弊就如影随形,会计史上从来不缺乏重大的财务舞弊案件,这也是促使了会计界对财务舞弊进行不断的研究和探索,成为催生和完善会计准则和审计准则的动力。我国的资本市场从无到有,到飞速发展,虽然在信息披露、会计规范体系、 公司治理结构以及证券监管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证券市场信息披露的现状仍然不容乐观,一些公司尚会利用各种舞弊手段粉饰会计信息,降低了会计信息质量,甚至影响到资本市场的正常健康发展。 一、案例: 黄山旅游2005年4月20日发布公告称:2002年,本公司为避免计提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对利润的影响,委托黄山旅游集团有限公司从银行贷款3,700万元并汇入黄山市万厦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和黄山市远卓投资管理公司账户,由两公司购买本公司拥有的黄山市体育馆及股份大道广告经营权,本公司又将收到的转让款归还黄山旅游集团有限公司,从而构成不当资产交易;2002年本公司投入4,400万元用于证券投资,截至2004年3月全部股票处置后,实际亏损18,522,716.76元。本公司2002年、2003年未如实核算和反映该证券投资及损益情况。 黄山旅游2004年报显示,2002年净利润调整前是5,649万元,调整后是2,793万元;2003年净利润调整前是-6,121万元,调整后是-4,147万元。很明显,该公司2002年有故意隐瞒亏损之嫌,包括故意少计广告权损失3,700万元和少计股票投资损失2,073万元,这个差错

不管是从金额或性质看都是非常严重的 实际上,黄山旅游可能还存在其他资产安全问题。2002年末,该 公司货币资金余额26,135万元,其中定期存款21,089万元;2003年末货币资金余额18,906万元,其中定期存款2,283万元;2004年末货币资金余额是30,104万元,其中定期存款是13,333万元;2005年半年报期末货币资金余额是32,940万兀,其中定期存款是11,293万元,历年来定期存款都没有作质押之用;而与此同时,2005年半年报 还挂着“其它应付款” 10,673万元,这些欠款多为欠关联方,为何关联方不向黄山旅游索取欠款,还是黄山旅游有意隐瞒利润?黄山旅游为何2002、2003年都多计生活服务费540万元,是不是为了冲抵大股东3,700万元的损失,还是基于其他原因? 二、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分析 1、道德品质 财务舞弊行为不仅仅是经济现象,其背后是深层的道德伦理的扭曲。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人主义、利己主义、拜金主义等思想幵始膨胀,财务舞弊行为人在贪婪的驱使下为了自身利益而失去诚信。财务舞弊行为人道德品质的沦丧是财务舞弊发生的助燃器。如2006年在科龙案庭审时顾 雏军鼓吹熊市造假无罪,说什么即便存在虚假出资,这种虚假出资也没有对其他人造成损害,即便财会报告虚假,但科龙股价在公布被证监会立案调查后只下跌了三天就恢复到了公告前的水平,并没有给股民造成太大损失。科龙股价从2002年起就持续下跌,而同期中国股市也在持续下跌,

上市公司财务预警的实证分析

上市公司财务预警的实证分析 摘要: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猛烈,财务失败将直截了当阻碍企业的生存和进展,因此,完善财务预警系统,需要加大宣传贯彻《会计法》和制订会计准则的力度,建立新的评判指标衡量上市公司业绩,改进财务预警方法,在财务危机到来之前向企业治理当局发出信号,可使其及时改善生产经营,以延长企业生命。 关键词:财务失败;财务预警;实证分析 中图分类号:F2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7217(2001)06-0083-05 1994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公司法》规定:公司最近三年连续亏损,由国务院证券治理部门决定暂停其股票上市,亏损情形在限期内未能清除,由国务院证券治理部门决定终止其股票上市。中国证券监督治理委员会于1998年3月16日颁布了《关于上市公司状况专门期间的股票专门处理方式的通知》,要求证券交易所应对“状况专门”的上市公司实行股票的专门处理(special treatment,简称ST)。目前,沪深两市共显现近50家专门处理公司。签此,上市公司的治理当局迫切需要建立一个能预先发出危机警报的财务分析系统,以关心躲开或化解可能显现的财务危机。 一、要紧财务预警模型简述 财务失败是指企业因财务运作不善而导致财务危机潜发的一系列动态结果。财务预警是以企业的财务报表、经营打算及其他相关会计资料为依据,利用财会、统计、金融、企业治理、市场营销理论,采纳比率分析、比较分析、因素分析及多种统计方法,对企业的经营活动、财务活动等进行分析推测,以发觉企业在经营治理活动中潜在的经营风

险和财务风险,并在危机发生之前向企业经营者发出警告,督促企业治理当局采取有效措施,幸免潜在的风险演变成缺失,起到未雨绸缎的作用。 企业存在的目的和价值确实是以其所把握的经济资源去制造最大的财宝,实现资产的不断增值。建立财务预警系统要求企业千方百计改善经营策略,提高治理质量,减少或幸免财务失败的显现。银行通过如此的推测,能够考察贷款风险,防止坏账发生;投资者也能够在证券价格大跌之前就获得财务风险的警报,及时撤走资金或审慎投资;审计师能够准确判定企业的经营状况幸免因未能正确披露其经营失败而招致的法律诉讼;公司经理人员越早获得失败信号越能够减少其在会计、审计、律师等方面所支付的费用;面关于那些预备借“壳”或买“壳”上市的公司,在查找重组公司时,财务推测也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要紧通过对上市公司的考察来研究财务预警。由于国内证券市场的进展历史专门短,有关财务危机推测的研究较少,而国外的证券市场由来已久,关于经营失败(或者说是破产)推测的研究相对成熟,那个地点介绍几种要紧的推测方法:(一)单变量分析法 最早运用统计方法研究公司失败问题的是美国的比佛(Beaver,1966),关于财务失败,他不仅仅狭义地界定为破产,还包括“债券拖欠不履行、银行超支、不能支付优先股股利等”。他第一以单变量分析法进展出财务危机推测模型,使用5个财务比率分别作为变量对79家经营未失败公司和79家经营失败公司进行一元判定推测,发觉(现金流量/总负债)财务推测的成效最好,(净利润/总资产)次之,在失败前5年可达70%以上的推测能力,失败前1年更可达87%的正确区别率。其中,“现金流量”来自“现金流量表”的三种现金流量之和,除现金外还充分考虑了资产变现力,同时结合了

如何发现上市公司财务舞弊

如何发现上市公司财务舞弊 财务舞弊是财务造假主体在会计信息加工处理和报告过程中,未获得不正当的经济利益,采用欺骗性手段故意谎报重要性和实质性财务事实的违法、违纪行为。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现象已经成为我国财务管理人员需要重视的问题。 从近年来查处的财务舞弊案件及现场检查经验看,应警惕以下几类资金特征: (一)存在大额现金收款; (二)销售回款中票据占比过高; (三)大额银行往来未入账; (四)大额资金往来异常。 从资金入手发现财务舞弊线索,通常是在进入检查现场之后。在数据分析阶段,通常分析的资料有企业内部财务资料和外部资料两类。在调查取证阶段,一是查证大额现金收款来源;二是对票据进行查询,纸质银行承兑汇票,可以从票据出票行查询最终收款单位、所有在银行承兑汇票上留下背书信息的公司名称,承兑和贴现的相关信息,电子银行承兑汇票,可以从业务经办行的银行电子承兑汇票系统查询相关信息,能够查询公司在该经办行出票、质押、承兑、贴现的票据信息;三是查证大额未入账资金性质,核查协助贷款方是否为关联方,除调取工商登记资料外,可以考虑赴人民银行调取银行账户清单,在查询过程中应特别留意交易经办人信息,以便认定交易实际的控制方。对可能存在未入账金融借款的情况,检查人员除要核对公司的征信信息(也称贷款卡信息)外,还应高度关注银行对账单发生额与公司财务帐套的核对。四是查证异常大额资金往来信息。

此外,在对上市公司财务检查中,应重视资金“发生额”的分析和核对;建议证监会能够加强执法权限的完善,不断优化证券监管执法环境,督促会计师事务所归位尽责提高信息披露质量。针对目前会计师事务所对“资金”科目重视程度不够,配备人员执业经验不能胜任问题,应通过谈话、座谈会、辖区通报等方式予以提醒。建议监管部门能够协调各大上市银行,开通银行省级分行接收银行函证并复函的通道,最大程度地降低串通舞弊的可能性。

上市公司的财务比率分析9

三、上市公司的财务比率分析 (一)注意掌握九个上市公司财务比率 手写图示0204-01 1.与年末普通股数的对比比率 每股收益=(净利润-优先股息)/年度末普通股数 每股净资产(每股账面价值)=年末股东权益/年度末普通股数 每股股利=普通股现金股利/年度末普通股数 2.与每股市价相关的比率 市盈率=每股市价/每股收益 市净率=每股市价/每股净资产 股票获利率=每股股利/每股市价 3.关联比率 股利支付率=每股股利/每股收益 留存盈利比率=(净利-全部股利)/净利 股利保障倍数=每股收益/每股股利 (二)指标分析: 1.每股收益 计算应注意的问题: (1)合并报表问题:对于编制合并报表的上市公司,应当以合并报表的数 据为基础计算。 (2)优先股问题:对于有优先股的上市公司,净利润应当扣除优先股股利, 即 每股盈余=(净利润-优先股股利)/年度末普通股数。 (3)年度中普通股增减问题:如果年内股份总数有增减时,应当按照加权平均股数计算(当月发行,当月不计,从下月开始计算)。 例:某公司03年初发行在外的普通股是100万股,4月4日增发了15万股,6月6日又增发了20万股,则该公司2003年度加权平均发行在外的普通股股数 为120万股。()(2005年) [答疑编号10020401:针对该题提问] 答案:√ 解析:加权平均发行在外的普通股股数=100+15×8/12+20×6/12=120(万股),注意发行当月不记入发行在外的月份数中。 例:某上市公司2005年底流通在外的普通股股数为1000万股,2006年8月10日回购了200万股股票,若2006年的净利润为500万元,则2006年每股

公司财务风险预警模型

公司财务风险预警模型

————————————————————————————————作者:————————————————————————————————日期:

上市公司财务风险预警模型分析 摘要:文章在简要介绍企业财务风险及上市公司风险预警系统的含义和功能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上市公司风险预警模型,并用奥特曼模型在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风险预警中的运用进行分析,最后针对我国的具体情况提出关于奥特曼模型修正意见。 关键词: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单变量模型;奥特曼模型 企业财务风险是指企业丧失偿债能力的可能与股东收益的不确定性。通常用财务杠杆衡量财务风险的大小。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上市公司始终处在生存与倒闭、发展与萎缩的矛盾中。上市公司必须生存下去才有可能获利,只有不断发展才能求得生存,对上市公司来说,生存是其核心目标。而影响上市公司生存的主要威胁来自上市公司面临的风险和财务危机。因此,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财务风险系统,可以为上市公司的生存提供重要的信息,对上市公司可能发生的财务危机加以防范,减少财务危机的出现。 一、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含义及功能 财务风险预警系统主要是以财务报表、经营计划及其他相关的财务资料为依据,利用财会、金融、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等理论,采用比例分析数学模型等方法,确定预警指标和预警指标的相应标准,以发现企业存在的风险,并向经营者示警一个有效的财务预警系统。从1998年我国对上市公司实行“特别处理”(简称ST)制度以来,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分别有144家、135家、113家和123家上市公司被特别处理。有鉴于此,迫切需要建立一个能预先发出财务危机警报的财务分析系统,以帮助上市公司管理者及早取得财务状况恶化的信号,避免可能出现的财务危机。具体说来,财务风险预警系统主要具有以下三方面的功能: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困境的预测模型研究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困境的预测模型研究 内容提要:本文以我国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选取了70家处于财务困境的公司和70家财务正常的公司为样本,首先应用剖面分析和单变量判定分析,研究财务困境出现前5年内各年这二类公司21个财务指标的差异,最后选定6个为预测指标,应用Fisher线性判定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三种方法,分不建立三种预测财务困境的模型。研究结果表明:(1)在财务困境发生前2年或1年,有16个财务指标的信息时效性较强,其中净资产酬劳率的判不成功率较高;(2)三种模型均能在财务困境发生前做出相对准确的预测,在财务困境发生前4年的误判率在28%以内;(3)相对同一信息集而言,Logistic预测模型的误判率最低,财务困境发生前1年的误判率仅为6.47%。 一、财务困境预测模型研究的差不多问题 财务困境(Financial distress)又称“财务危机”(Financial crisis),最严峻的财务困境是“企业破产”

(Bankruptcy)。企业因财务困境导致破产实际上是一种违约行为,因此财务困境又可称为“违约风险”(Default risk)。事实上,企业陷入财务困境是一个逐步的过程,通常从财务正常慢慢进展到财务危机。实践中,大多数企业的财务困境差不多上由财务状况正常到逐步恶化,最终导致财务困境或破产的。因此,企业的财务困境不但具有先兆,而且是可预测的。正确地预测企业财务困境,关于爱护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利益、关于经营者防范财务危机、关于政府治理部门监控上市公司质量和证券市场风险,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纵观财务困境判定和预测模型的研究,涉及到三个差不多问题:一是财务困境的定义;二是预测变量或判定指标的选择;三是计量方法的选择。 (一)财务困境的定义 关于财务困境的定义,有不同的观点。Carmiehael(1972)认为财务困境是企业履行义务时受阻,具体表现为流淌性不足、权益不足、债务拖欠及资金不足四种形式。Ross等人(1999;2000)则认为可从四个方面定义企业的财务困境:第一,企业失败,即企业清算后仍无力支付债权人的债务;第二,法定破产,即企业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过程分析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过程分析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过程分析摘要通过对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过程进行分析,希望对探寻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原因能提供有益的参考价值。关键词财务舞弊舞弊过程 舞弊模型财务舞弊行为并非一蹴而就,从舞弊的实施到舞弊结果的形成其实是经历 了一段过程,认识这段过程对发现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原因至关重要。本文拟考察舞弊的实施到舞弊目标的达成再到舞弊的回报直至下一轮舞弊的发生,全面反映财务舞弊的整个过程,力图从中发现我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原因。 1 舞弊模型的引入上市公司的 舞弊过程与一个组织的激励过程有很大的相似之处。我们可以借用波特·劳勒的激励模型 建立一个与之相似的舞弊模型,用以解释我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整个过程。波特·劳勒 的激励模型将激励过程分为努力、达成绩效、奖励及满意四个阶段,认为个体在权衡奖励的价值以及获得奖励的概率之后努力才会发生;努力是否达成绩效取决于他完成任务的能力;而达成绩效并不一定获得相应的奖励,获得奖励的多少取决于组织的奖励制度;个体在获得奖励之后若认为公平会感到满意,满意之后就会有下一次努力的发生。同样,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也可分为四个阶段。首先是舞弊的实施阶段。这一阶段起于舞弊的最初发起止于舞弊报表的编制,行为人是包括会计人员在内的经理人员。其次是舞弊目标的达成阶段,即舞弊报表的形成阶段。这一阶段起于舞弊报表的编制,止于舞弊报表的对外公布。实施舞弊并不等于舞弊一定能达成,舞弊的报表只有对外公布之后才算舞弊目标的达成。显然,舞弊的实施与舞弊报表的最终对外公布并不是一回事。舞弊的报表需经内部审计、外部审计以及董事会的审核之后才能对外公布。舞弊能否得以通过,最终取决于这些审计的结果。舞弊过程的第三阶段是舞弊的回报,如果舞弊的报表对外公布之后,没有获得相应的回报,舞弊就不会继续进行,循环舞弊也就不会发生。舞弊报酬的多少取决于股票市场的有关制度。舞弊过程的最后阶段是舞弊行为人对舞弊的评价。当行为人认为舞弊值得或者感觉满意之后,有利的结果就会强化这种行为的进一步发生,从而形成一个舞弊的循环(见图1)。正如波特通过激励过程的四个环节的分析得出激励效果的影 响因素一样,我们同样可以通过对舞弊过程各个环节的分析,从中发现我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原因。 2 模型中各环节的诠释 2.1 舞弊的实施笔者将截至2003年初证监会公 布的26起处罚公告进行了整理。调查发现,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手段基本上可分为三大类型:即不当的会计处理、虚构利润(或资产)以及不实的信息披露。三大手段以第一种最为普遍,其涉及的公司占总违规公司的比例高达45.16%。分析发现,不当会计处 理的目的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为了增加收入,二是为了减少费用,但最终目的还是为了提高利润。进一步分析发现,为了达到这些目的,舞弊公司采用的具体手段形式多样,共有八种之多,除了提前确认收入、费用资本化及少计费用等常见手段外,像借款收入化、购买股票收入化以及不同收入间任意转换等匪夷所思的做法也出现在舞弊手段之列。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手段的第二种类型是虚构利润(或资产)。这种手段与上述舞弊不同的显著特点就是,它是对事实并不存在的经济活动进行捏造,而上述舞弊则是经济活动事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