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第15章 动物的运动 第1节 动物运动的方式 教案

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第15章  动物的运动 第1节  动物运动的方式 教案
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第15章  动物的运动 第1节  动物运动的方式 教案

第1节动物运动的方式

一、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说出常见动物运动的主要方式;

2.说明动物运动方式与其生活环境的适应;

3.学会利用各种媒体收集资料的方法;

4.观察动物的不同运动方式,提高观察生物运动现象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

1.游泳是动物适应水环境的主要运动方式;

2.行走、奔跑、跳跃、爬行是动物适应陆地环境的主要运动方式;

3.飞行是动物适应更广阔空间生活的运动方式;

4.鸟类适宜飞行的特点。

三、教学难点

1.不同动物适于游泳的特点

2.不同运动方式的区别

3.不同动物与不同运动方式相适应的特点

4.飞行的两种方式:鼓翼飞行和滑翔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板书设计:

第5单元生物圈中的动物和微生物

第15章动物的运动

第一节动物运动的方式

一、动物在水中的运动方式

1.漂浮运动:水母;

2.倒退运动(喷射法游泳):乌贼;

3.游泳:(摆动法、划动法、水翼法):鱼、虾、海豚等。

二、动物在陆地上的运动方式

1.爬行:动物依靠肌肉或附肢的运动把贴近地面的身体推向前进。如:龟、蛇。

2.行走:动物用四肢将身体支撑起来,并通过四肢的交替前伸和后蹬使整个身体前进。如:马、猫。

3.奔跑:动物依靠四肢交替运动,在某一瞬间四肢离开地面,身体腾空。如:猎豹、斑马

4.跳跃:动物依靠后肢的弹跳把身体弹起来,跨越较大距离。如:青蛙、袋鼠。

三、动物在空中的运动方式--飞行

(一)飞行方式

1.滑翔——是飞行动物的一种不很费力的飞行运动,它们依靠飞行器官流线形的特点,产生升力和推力。

2.鼓翼飞行——是依靠双翼快速,有力地上下扇动空气而获得上升和前进的动力。

(二)与飞行相适应的结构特点

1.鸟类适于飞行的特点:被覆羽毛,前肢特化胃翼,骨骼中空,流线型体型,有气囊双重呼吸,无膀胱不储存尿液等。

2.不同动物完成飞行的运动器官不同

蝙蝠——翼手;昆虫——翅;鸟类——翼

***动物运动方式多种多样,都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利于生存和繁衍。

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动物的运动

第一节动物的运动教学设计 1.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二章第一节。 2.教材分析 2.1 教材分析本节内容与原教材相比有较大的变化,教学有一定的难度。在教学中,教师应依据课程标准,抓住重点,借用多媒体手段,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较好地理解教学内容,完成教学计划,实现教学目标。 2.2 教学目标①知识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能认同动物的运动要依赖一定的结构的观点,理解运动对动物生存的重大意义,从而真正理解运动和行为的关系,为今后学习动物的行为打下基础。②能力目标:培养学生与人沟通、相互合作的信心和能力。③情感目标: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树立严谨的生活态度,树立良好的社会责任感。 2.3 教学重难点①重点:运动系统的组成及相互关系,运动需要身体各系统的配合才能完成,运动对动物的生存有重大意义。②难点:运动是动物结构和功能的统一,运动是动物行为的具体表现。 2.4 教具准备:①教具:多媒体课件、猪的胫骨和脊椎骨各一根、自制模型、条形木棍(一头钻洞)、小铁钉1个、玩具汽车、细绳。②学具:20 cm×2 cm纸板(或木板)2块、皮筋2根、小铁钉1个。 3.教学过程 3.1 复习提问①动物的运动方式有哪些?②动物为什么能运动?教师稍作引导。 3.2 导入新课提供一组动物捕食、迁徙、求偶的视频材料。提问:①这些动物在做什么? ②它们为什么要这样做?(为了生存和繁殖)③你根据什么来判断动物在取食?(如:虎奔跑,虎咬住鹿的颈部)④所有动物的取食方式都一样吗?(不一样)⑤简述动物捕食的过程。(动物捕食时需要观察、奔跑和扑咬等) 小结:同捕食有关的运动是动物的捕食行为,同理动物也有繁殖行为等,所以运动是动物行为的具体表现。 3.3 运动系统的组成学生讨论得出:运动需要骨、骨连接(关节)和骨骼肌共同完成。3.3.1骨的外形和作用取猪的胫骨和脊椎骨各一根,让学生观察骨的外形。多媒体课件提供常见杠杆作用的动画,让学生分析骨在运动中的作用。 3.3.2 关节的结构和功能①多媒体课件提供关节运动的动画,师生共同分析关节的结构和功能,了解关节炎对运动的影响,了解关节脱臼的原因和后果。②演示一根木条不能弯曲,两根木条连接后可以弯曲,连接处相当于关节,说明关节就是骨连接的方式。 3.3.3 骨骼肌的结构和功能①多媒体课件演示骨骼肌的结构,观察肌腱绕过关节连在不同骨上的特征。②多媒体课件提供骨骼肌受刺激收缩的视频,说明骨骼肌有受刺激产生收缩的特性。③用木棍和细绳演示,说明骨骼肌附于不同骨的特点。④用玩具汽车和细绳演示,说明骨骼肌只能牵拉骨而不能推开骨,并且与骨相连的肌肉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的特点。 3.4 骨、关节和骨骼肌的关系课件动画演示伸、屈肘运动,然后引导学生做伸、屈肘运动,感觉运动时骨、关节和骨骼肌的变化,最后用自制模型演示运动时骨骼肌(用弹簧代替)的变化。学生制作模型,观察模型运动时皮筋的变化情况。 小结:骨骼肌受到来自神经传来的刺激时,就会牵引骨绕关节活动,引起躯体产生运动。3.5 观察人体骨骼标本多媒体给出人体骨骼标本,学生观察人体的上肢骨和下肢骨,认识与运动有关的重要关节的位置。

新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动物的运动教案及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动物的运动》教案及教学反思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说明脊椎动物运动系统的组成;举例说明运动器官在运动中的协调作用;说明运动系统与其它系统的联系。 过程与方法:观察关于运动系统的图片和模型、观察自身相应的运动系统结构,认识运动系统的组成;体验运动过程自身运动系统的变化和其它系统的参与情况,认识运动系统与其它系统的联系。尝试通过师生对话、生生对话,发展交流与合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同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关注运动系统的健康。 2.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骨、骨骼肌和关节在运动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关节的结构;骨骼肌与骨和关节在运动中的作用。 3.教学过程(本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斐.斐.课.件.园)设计 温故知新:播放“动物的运动”视频,复习旧知识,引入新知识,概括动物的运动,过渡到运动系统一、运动系统的组成 1.骨:形态结构、分布、功能 小活动 请你摇摇头或抬抬手,想一想,人的运动系统是由哪些器官组成的? 引导学生答出:骨、骨骼肌、(骨连结)关节 观察与思考一(展示家兔骨骼标本和人体骨骼模型) 1). 对照 P29家兔的骨骼图,观察家兔的骨骼标本和人的骨骼模型,重点观察四肢的骨组成。思考:骨具有哪些功能? 2).对照自己的四肢,找出相应骨的位置 上肢:肱骨、桡骨、尺骨、腕骨、掌骨、指骨 下肢:股骨、腓骨、胫骨、跗骨、蹠骨、趾骨 3).家兔和人的四肢骨的形态结构具有什么特点?这些特点与骨的功能的关系? 点评学生的回答。 展示小资料“长骨的解剖结构”、“骨折” 归纳:骨的形态多样,坚固而轻便,主要具有支持、保护的作用。 2.关节:结构、分布、功能 观察与思考二 1).观看有关“”的视频;填出关节各部分结构名称 2).活动活动你的四肢关节, 上肢: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指关节 下肢: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趾关节

济南版生物七年级上册《动物的运动》教案

生物圈中的动物 2.2.3 动物的运动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自主性学习和科学探究活动,说明动物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结构。 2.说出运动对动物生存的意义。 二、课时安排 1课时 三、教学重点 理解动物运动依赖于一定的结构 四、教学难点 理解运动对动物生存的意义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动物运动的录像片,并出示20XX年北京奥运会中国运动健儿的图片,督促学生仔细观看,思考以下问题: 1.动物有哪些运动方式? 2.动物的运动跟哪些结构有关? 观察、思考。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二)讲授新课 探究一:运动的方式

阅读教材90文字资料,了解不同种类的动物运动方式也不同,思考: 不同种类的动物运动方式有哪些? 探究二:运动的基础 阅读教材91——92页文字资料,了解关节的结构及骨骼肌的组成,思考: 1、运动的基础是什么? 2、运动系统的组成? 3、骨是通过什么来组合成骨骼的? 4、骨连接有哪三种方式? 5、关节的组成? 6、关节对运动的意义? 7、关节的特点? 8、骨骼肌的组成? 探究三:运动的实现 阅读教材93页文字资料,了解运动的产生,思考: 运动时如何产生的? (三)知识运用 1.运动系统完成运动,受神经系统的协调和控制,不需要其它系统的参与.__________(判断对错). 2.人体肱三头肌受到刺激以后能收缩,它所受的刺激来自() A.肱三头肌血管里的血液 B.肱三头肌周围环境的组织液

C.支配肱三头肌的神经传来的兴奋 D.以上三都均是 (四)归纳小结 1、运动系统的组成 骨、关节、肌肉 2、运动的产生 神经刺激——骨骼肌(收缩)——骨(绕关节) (五)随堂检测 1.当军人在行军礼时,相关肌肉的运动情况是() A.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舒张 B.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 C.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D.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收缩 2.当你做任何一个动作时,都会包括以下步骤:①相应的骨受到牵引②骨绕关节转动③骨骼肌接受神经传来的兴奋④骨骼肌收缩.这些步骤发生的正确顺序是()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③④①② D.④①②③ 3.下列不是哺乳动物运动系统组成部分的是() A.骨

八年级生物上动物的运动教学设计

第二章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教材分析: 动物的行为是动物对外界环境条件的变化所作出的适应活动,包括我们可以直接观察到的动物的一切状态。动物的行为对于维持个体生存和种族延续是十分重要的,与人类的生活也极为密切,动物的运动依赖与一定的身体结构,动物的行为常常表现为各种各样的运动。所以课本首先以家兔为例讲述运动系统的组成,以人的屈伸时动作为例讲述骨,关节,肌肉的协调性,作为本章的铺垫。第二、三节分别举例了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在学习本章时,要领会动物的运动和行为是密不可分的,是对环境的一种适应。 第一节动物的运动 【教学设计思路】 本课依据“面向全体学生,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的课程理念,探索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活动。提升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使课堂成为知识产生和建构的场所,是学生“做中学”的乐园,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使科学探究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科学的学习方式,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习惯。 【教材分析】 《动物的运动》是人教版《生物学》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二章《动物的运动和行为》的第一节内容。学生通过学习运动系统组成的知识,揭示动物运动的本质,巩固和理解动物适应生存环境的重要意义。同时本节内容也是后面学习动物行为的基础。因此,通过本节知识的学习,可以达到进一步培养学生关爱生命,追求健康生活方式的目的。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描述动物运动的结构基础。 (2)概述结构和功能的统一性。 (3)概述运动对动物生存的意义。 2、能力目标: 探究实验的能力、合作学习的能力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养成细致观察和科学推理的科学素养。 【教学重点和难点】: 1、理解肌肉、关节的与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 2、理解运动对动物生存的重要意义。 3、根据素材分析推理,进行探究性学习。 【教学用具】: 1.准备多种动物运动方式的视频资料。 2.准备运动系统各成分模型或标本。 3.肌肉骨骼运动的课件。 【教学方法】:探究、讨论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学习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 一、复习提问 二、导入新课 三、运动系统的组成 1、骨的外形和作用 2 、关节的结构和功能 3 骨骼肌的结构和功能看动物的运动方式图,回忆学 过的相关知识。 观看一些动物的一些行为。 观察人体骨骼标本 认识长骨的结构特点 分析关节的结构和功能, 学生讨论得出:运动需要骨、 骨连接(关节)和骨骼肌共同 完成。 ①动物的运动方式有哪些? ②动物为什么能运动 ①这些动物在做什么? ②它们为什么要这样做?(为了生存 和繁殖) 观察人体骨骼标本多媒体给出人体 骨骼标本,学生观察人体的上肢骨和 下肢骨,认识与运动有关的重要关节 的位置。 多媒体课件提供关节运动的动画, ①多媒体课件演示骨骼肌的结构,观 察肌腱绕过关节连在不同骨上的特 征。 ②多媒体课件提供骨骼肌受刺激收缩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生物 第十五章 动物的运动 单元测试(含解析)

2019-2019学年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生物第十五 章动物的运动单元测试 一、单选题 1.引起骨骼肌收缩的刺激来自() A. 外界环境的直接刺激 B. 体内激素的刺激 C. 胃肠蠕动传来的刺激 D. 神经传来的刺激 2. 提水时,上肢骨骼肌的协作关系是() A. 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B. 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 C. 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同时舒张 D. 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同时收缩 3.人在狂笑时用力过猛,使上下颌不能合拢,这是由于() A. 关节腔内有滑液 B. 关节头从关节窝中脱出 C. 关节软骨发生病变 D. 关节头从关节囊中脱出 4.骨折后骨能够愈合,与此有关的结构是() A. 骨髓 B. 骨密质 C. 骨松质 D. 骨膜 5.同学们,今天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传统习俗,当队员奋力划桨时,关节和骨骼肌所起的作用分别是() A. 支点、杠杆 B. 杠杆、动力 C. 动力、支点 D. 支点、动力 6.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构成关节的三个部分() A. 关节面 B. 关节囊 C. 骨髓 D. 关节腔 7.在掷铅球的过程中,上臂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活动状态是 A. 同时收缩 B. 同时舒张 C. 舒张、收缩 D. 收缩、舒张 8.下列有关人体运动系统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骨、关节、肌肉组成了人体的运动系统 B. 骨与骨之间的连接方式只有能活动的关节一种 C. 骨的运动要靠骨骼肌的牵拉 D. 人体动作的产生是多组肌肉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相互协作、共同完成的 9.下列有关人体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骨是运动的支点 B. 自然下垂时,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 C. 一个动作可以由一块骨骼肌独立完成 D. 骨骼肌收缩为运动提供动力 10.下列关于运动系统说法,正确的是() A. 人体运动系统由骨骼和关节构成 B. 关节软骨可起连接的作用 C. 骨骼肌由中间的肌键与两端的肌腹构成 D. 端起水喝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11.要完成举哑铃动作,正确的顺序是() ①骨骼肌收缩②骨绕着关节活动③骨骼肌接受神经传来的兴奋. A. ②①③ B. ③①② C. ①②③ D. ②③① 12.儿童少年时期应注意坐立行的正确姿势,否则易引起脊柱变形,因为这个时期() A. 骨中有机物超过2/3 B. 骨中有机物不到1/3 C. 骨中有机物约1/3 D. 骨中有机物超过1/3 13.有关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只要关节收缩,就能牵动骨绕关节运动 B. 伸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2021年八年级生物上册单元测试定心卷:第15章 动物的运动(基础过关)(北师大版解析版)

精品资源教育学院 2021年初中上册单元测试定心卷 学校:姓名: 班级:学号: 老师:分数: 班级:学号:

第15章动物的运动 基础过关卷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_ (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学号填写在试卷上。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 符合题目要求的。 1.哺乳动物运动系统的组成不包括 ...() A. 骨 B. 骨骼肌 C. 骨连结 D. 脊髓 【答案】D 【解析】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骨骼肌、骨连接组成。骨包括骨膜、骨质和骨髓。关节由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三部分组成。骨骼肌两端较细呈乳白色的部分是肌腱(属于结缔组织),分别附着在相邻的两块骨上,中间较粗的部分是肌腹,主要由肌肉组织构成,外面包有结缔组织膜,里面有许多血管和神经,能够收缩和舒张,可知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的组成不包括脊髓。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2.中国女排在2019世界杯大赛中取得了傲人的成绩。从运动系统的组成来看,姑娘们精彩表现的 动力来自() A. 骨骼肌 B. 骨骼 C. 骨 D. 关节 【答案】A 【解析】人体的运动系统由骨骼和骨骼肌组成。骨骼肌的两端较细呈乳白色的部分是肌腱(属于结缔组织),分别附着在相邻的两块骨上,中间较粗的部分是肌腹,主要由肌肉组织构成,外面包有结缔组织膜,里面有许多血管和神经,能够收缩和舒张,骨骼肌有受刺激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到刺激收缩时,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在运动中,神经系

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动物的运动》教案

第三节动物的运动 教学目标: 1.了解动物的运动方式,知道运动的意义; 2.掌握哺乳动物运动系统的组成(重点); 3.掌握关节的结构(重点); 4.理解运动的实现过程(难点)。 教学方法及学法指导: 本节教学内容包括:动物运动的方式、运动的基础和运动的实现三部分内容。对于这些内容,七年级的学生已经有许多丰富的生活经验和感性认识,学习时遇到的困难不会太多。课堂上,我采用图片、模型、实物等多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尽量提供观察材料,引导学生在观察、交流、讨论的基础上对相关知识进行总结概括。 课前准备:《动物的运动》教学课件、人体关节的模型、挂图、新鲜的羊的关节、解剖刀、解剖盘等。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及 时间安排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2分钟)同学们,毛泽东在《沁 园春.长沙》中写道 “鹰击长空,鱼翔浅 底,万类霜天竟自 由”,其中前两句说的 就是动物的运动。 (图片展示“鹰击长 空,鱼翔浅底”的优美 画面) 设疑:不同的动物,运 动方式不同,你还知道 哪些运动方式呢?动 欣赏诗词,观看图片 通过欣赏诗词,观察 图片,激发学生兴 趣。 通过教师的提问,引 发学生的思考,让学 生带着问题走入课 堂。

物的运动又是通过哪 些结构来完成的呢?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将要得到答案。(板书课题)思考:动物还有哪些运动方式?是通过哪些结构来完成的? 带着问题走入课堂 启迪思维导学新知(5分钟)知识点一:运动的方式 过渡:不同的动物其运 动方式不一样。请同学 们说说以下几种动物 的运动方式是怎样的: (投影展示) 讲:所有的动物包括人 类在内,都能通过一定 的方式进行运动,这是 区别于其他生物的重 要特征。 设疑:动物的运动有何 意义呢? (投影总结) 观察图片,说出不同动 物的运动方式 结合课本P90第一段, 总结: 动物运动的意义: 图片展示不同动物 的运动方式,既能激 发生趣,又能增强学 生的理解能力,还能 活跃课堂气氛,收到 一举多得的教学效 果。

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归纳:动物的运动

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归纳:动物 的运动 动物的运动:对动物的自身生存和种族繁衍都有重要意义。 动物的栖息环境大体上可分为:水中、陆地和空中三大类,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动物,其运动方式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现象。 水中动物的介绍有:草履虫,水母,乌贼,青蛙等。鱼类的前进主要依靠尾部与躯干部的作用。 水中:动物的主要运动方式:游泳 陆地:爬行、行走、奔跑和跳跃 爬行:如蜗牛、马陆、蛇 行走:如猫、够、大象、马。记住:行走不是人类所特有的运动方式。 跳跃如青蛙,袋鼠,跳蚤等 空中:飞行动物的类别:鸟类,昆虫与蝙蝠等 注:飞行不是鸟类特有的运动方式。 鸟类飞行的基本方式:鼓翼飞行与滑翔 昆虫一般是两对翅 动物运动的形成: ▲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三部分组成。

▲运动系统起着支持、保护和运动的作用。 ▲骨的结构:包括骨膜、骨质和骨髓三部分 ▲骨膜中含有血管、神经以及成骨细胞等,其中血管为骨提供营养,成骨细胞与骨的长粗和骨折的修复有关▲骨质包括骨密质与骨松质 骨密质:位于骨干外周部分的骨组织,致密坚硬,白色,有较强的抗压能力; 骨松质:位于骨干内侧和骺端的骨组织,呈蜂窝状,红色。 ▲骨髓:幼年时骨髓腔与骨松质内的骨髓都为红骨髓,有造血功能; 骨髓腔内的红骨髓被脂肪取代,称为黄骨髓,暂时性失去造血功能,在一定条件下可恢复造血功能; 终生具有造血功能的红骨髓位于骨松质内。 ▲骨的生长包括两个方面:长长和长粗。 骨膜内层的成骨细胞,与骨的长粗和骨折的修复有关;骺端软骨层的细胞与骨的长长有关。 &人体内的钙约有99%以骨盐形式沉积在骨组织内,骨是人体最大的“钙库”。 ▲骨的成分和特性 时期有机物无机物骨的特性 儿童少年期多于1/3少于2/3弹性大,硬度小,不易骨

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15章动物的运动复习学案 北师大版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15章动物的运动复习学案 北师大版 动物在陆地上的运动方式(爬行、行走、奔跑和跳跃)动物在空中的运动方式(飞行为主)动物运动的方式动物的运动方式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有利于个体生存动物运动的意义有利于种族繁衍动物的运动骨的结构骨骨的成分和特性骨连结—关节动物运动的形成骨骼:中轴骨、四肢骨骨骼肌躯体运动的形成:骨骼为杠杆、关节为支点、骨骼肌收缩为动力典例解析: 1、将一根羊骨浸入稀盐酸中24小时后,风干,骨将() A、变重、变硬 B、变重、变软 C、变轻、变硬 D、变轻、变软解析:骨是由柔韧的有机物和脆硬的无机物组成的。由于骨中的无机物可溶解于稀盐酸中,所以将羊骨浸入稀盐酸中24小时后,只剩下骨中柔韧的有机物,所以骨会变轻,变软。答案:D。 2、哺乳动物骨的成分与人类近似,现在取某种哺乳动物的骨 2、4克,放在酒精灯上煅烧,煅烧至只留下灰白色粉末,称其重量为 1、6克,该动物约处于()

A、老年期 B、幼年期 C、成年期 D、不可确定解析:分析此题需要掌握两个知识点。1:各年龄段有机物和无机物的含量比例;2:骨中的有机物能够被燃烧,剩下的灰白色粉末是无机物。由题可计算出,这段骨中无机物为2/3,由此可推算出此骨中有机物为1/3,因此可推断该动物处于成年期。答案:C。 3、关节的什么结构既能减少运动时关节面的相互磨擦,又能缓冲运动时的震荡() A、滑液 B、关节软骨 C、韧带 D、关节囊解析:关节软骨表面有滑液,所以能减少运动时关节面的相互磨擦,与关节的灵活性相适应。除此之外关节软骨还具有一定的弹性,所以它还能缓冲运动时的震荡。答案:B。点评:使关节牢固的结构有:关节囊内有韧带,韧带外有肌肉包围。使关节灵活的结构有:关节头和关节窝表面光滑的关节软骨,既可减少运动时的磨擦,又可缓冲动物时的震荡;关节腔内有滑液,也可减少磨擦。基础训练: 1、鱼的体形大多呈纺缍形,这有利于() A、增大浮力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生物第15章动物的运动 重点过关测试卷(word版,含答案)

第15章综合测试卷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1.下列关于人和动物的运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在水中生活的动物的运动方式全都是游泳 B.煌虫的运动方式有爬行、跳跃、飞行等方式 C.大熊猫的运动方式是飞行 D.滑翔是鸟类飞行的基本方式 2. 如图是伸肘动作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①两端的肌腿应该连在同一块骨上 B.②收缩时既能牵拉骨改变位置,又能将骨复位 C.伸肘时②处于收缩状态,①处于舒张状态 D.完成伸肘动作所需的能量只依赖于消化系统和 呼吸系统的配合 3. 丁丁在体育考试中做引体向上时,关于这些动作分析错误的是 ( ) A.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B.此过程需要多个系统配合完成 C.由骨骼肌牵引骨绕关节活动完成

D.由一块骨骼肌就可以完成 4. 下列关于动物的运动,叙述错误的是( ) A.骨骼肌接受刺激收缩时,会牵动骨绕关节活动 B.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和肌肉组成 C.动物的运动,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的,还需要其他系统的配合 D.动物的运动有利于它的觅食、避敌和繁殖,以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①编幅是能飞翔的动物;②行走是人类独特的运动方式;③海葵等附着生活的动物不会运动:④在粗糙的地面上比在光滑的地面上运动更快。 A.①②③④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6.春晚中的杂技节目《抖杠》令观众叹为观止,杂技演员一系列动作的完成都是( ) A.关节的活动带动四肢的活动产生的 B.肌肉收缩牵动骨产生的 C.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骨骼肌收缩和舒张牵引骨产生的 D.附着在骨骼上的肌肉产生的 7.有同学在运动时不小心发生了骨折,你认为医生在给他做手术时,需要特别保护的是( )

八年级上册生物动物的运动和行为知识点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知识点 第一节动物的运动 1、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骼和肌肉组成。骨骼是由多块骨连结而成。 2、骨骼肌包括中间较粗的肌腹和两端较细的肌腱(乳白色),一组肌肉的两端分别附着在不同骨上。骨骼肌受神经刺激后有收缩的特性。 3、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推开骨,所以与骨相连的肌肉至少有两组,相互配合完成各种活动【特别是伸、曲肘动作: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则相反】 4、双比自然下垂,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舒张;双手竖直向上提起重物或双手抓住单杠身体自然下垂,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收缩。 5、运动系统的功能:运动、支持、保护。在运动中,神经系统起调节作用,骨起杠杆的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也有说枢纽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可见,人体完成一个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有骨、骨骼肌、关节的共同参与,多组肌肉的协调作用,才能完成。 6、骨、关节和肌肉的关系:骨骼肌收缩,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 7、运动系统在神经系统控制和调节,以及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的配合下共同完成运动(能量来自有机物的分解)。运动能力发达,利于捕食和避敌,以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 8、关节是由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三部分组成。关节面包括关节头和关节窝。 使关节牢固的结构特点是:关节囊及囊里面、外面的韧带。 使关节运动灵活的结构特点是:关节面上覆盖一层表面光滑的关节软骨,和关节囊的内表面还能分泌滑液,可减少运动时两骨间关节面的摩擦和缓冲运动时的震动。 9、脱臼:关节头从关节窝滑脱出来。(由于进行体育运动或从事体力劳动,因用力过猛或不慎摔倒所致。) 第二节动物的行为 1、按行为表现不同可将动物行为分为攻击行为、取食行为、防御行为、繁殖行为、迁徙行为等;而按获得途径不同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生物 第十五章 动物的运动 单元测试题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生物第十五章动物的运动单元测试题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1 . 运动对动物生存和繁殖有着重要作用,以下关于运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熊与鱼的主要运动方式分别是行走和游泳 B.鱼的游泳依靠脊椎骨发力带动肌肉运动 C.熊的运动系统主要由骨、关节和肌肉构成 D.熊捕鱼所需能量有赖于呼吸、消化、循环等系统的配合 2 . 人体的运动系统各部分作用对应不正确的是() A.关节——支点B.肌肉——连接C.肌肉——动力D.骨——杠杆 3 . 下列关于生物体结构与其功能的对应不正确的是() A.气管由许多C形软骨组成,既能保证气管的弹性,又能保持气管的畅通 B.关节外面包绕的关节囊和韧带,充分保障了关节的灵活性 C.导管是中空的长管,根、茎、叶脉中的导管连在一起,可保证从下往上运输水分无机盐 D.叶片的气孔分布上表皮少下表皮多,既保证二氧化碳的吸收,又保证水分不会过多散失 4 . 关节的组成是 A.关节面、关节腔、关节囊 B.关节头、关节囊、关节窝 C.关节囊、关节软骨、关节面 D.关节面、关节韧带、关节腔

5 . 下列关于肌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两端的肌腱分别固着在同一骨的两端 B.两端的肌腱分别固着在不同的两块骨上 C.每块骨骼肌必定跨过一个或两个以上的关节 D.任何一块活的肌肉受到刺激后都能收缩 6 . 如图是关节的结构模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使关节灵活 B.5使关节牢固 C.1和4共同围成3 D.3内的滑液由2分泌 7 . 吃苹果时上臂肌肉所处的状态是() A.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都舒张 B.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都收缩 C.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 D.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8 . 歌曲《蜗牛和黄鹂鸟》中的蜗牛、黄鹂鸟的运动方式分别是() A.爬行、行走B.爬行、飞行C.行走、飞行D.行走、奔跑 9 . 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 A.骨和肌肉B.骨、关节和肌肉C.关节和肌肉D.骨骼和关节

初中生物动物的运动八年级练习题

初中2019生物动物的运动八年级练习题初中2019生物动物的运动八年级练习题 生物动物的运动八年级练习题一、选择题 1、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是由( )组成。 A、骨、肌肉和关节 B、骨骼和肌肉 C、关节和肌肉 D、骨和关节 2、某人右上肢瘫痪,是由于( )。 A、肩关节、肘关节不够灵活 B、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受到损伤 C、肌肉内的血管受损 D、支配右上肢的神经受损 3、你的屈肘动作的产生是由于( )的结果。 A、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B、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 C、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收缩 D、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舒张 4、下列各项中正确的是( )。 A、骨骼肌的组成包括中间的肌腱和两端的肌腹两部分 B、骨的运动要靠骨骼肌的牵拉 C、动物的运动只靠运动系统和神经系统的控制和调节来完成 D、所有动物的体内都有骨骼 5、人的上臂以肩关节为枢纽,可做伸屈、旋转、环转等各

种动作。这说明关节在运动中起什么作用?( ) A、动力作用 B、杠杆作用 C、支点作用 D、调节作用 6、下列关节中,灵活性最大的是( )。 A、踝关节 B、肘关节 C、肩关节 D、膝关节 7、当下肢的伸肌群和屈肌群交替舒缩时,身体姿势不可能是( )。 A.跑 B.跳 C.行走 D.立正 二.非选择题 1. 某人下肢肌肉萎缩,但这些肌肉并没有受过外伤,造成肌肉萎缩的原因可能是什么? 2、下图是人体的关节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脱臼是许多人都曾有过的经历,脱臼是指[ ]______从[ ]______中脱落出来的现象。当我们做运动时,关节腔中的液体能减少两骨之间的摩擦,关节软骨可缓冲两骨之间的撞击力。把两块骨牢固地联系在一起的是[ ]__ 。 (2)骨的运动要靠_______ 的牵拉;当_______ _受到神经传来的刺激时,就会牵动_______ 绕_______ 活动,于是躯体就会产生运动。 3.小明喜欢用哑铃锻炼上肢。请据下图分析回答问题。 图A表示_________动作,图B表示动作_________。 ①表示________,在图A中处于______ _状态;②表示______ 则同时处于_______状态; 图B中①和②的状态分别是

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5单元第15章动物的运动复习学案(无答案)北师大版

第15章动物的运动 复习摘要: 动物在水中的运动方式(游泳为主) 动物运动的方式动物在陆地上的运动方式(爬行、行走、奔跑和跳跃) 动物在空中的运动方式(飞行为主) 动物运动的方式动物的运动方式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 有利于个体生存 动物运动的意义有利于种族繁衍 动物的运动骨的结构 骨骨的成分和特性 骨连结—关节 动物运动的形成骨骼:中轴骨、四肢骨 骨骼肌 躯体运动的形成:骨骼为杠杆、关节为支点、骨骼肌收缩为动力 典例解析: 1、将一根羊骨浸入稀盐酸中24小时后,风干,骨将() A.变重、变硬 B.变重、变软C.变轻、变硬D.变轻、变软 解析:骨是由柔韧的有机物和脆硬的无机物组成的。由于骨中的无机物可溶解于稀盐酸中,所以将羊骨浸入稀盐酸中24小时后,只剩下骨中柔韧的有机物,所以骨会变轻,变软。 答案:D。 2、哺乳动物骨的成分与人类近似,现在取某种哺乳动物的骨2.4克,放在酒精灯上煅烧,煅烧至只留下 灰白色粉末,称其重量为1.6克,该动物约处于() A.老年期 B.幼年期 C.成年期 D.不可确定 解析:分析此题需要掌握两个知识点。1:各年龄段有机物和无机物的含量比例;2:骨中的有机物能够被燃烧,剩下的灰白色粉末是无机物。由题可计算出,这段骨中无机物为2/3,由此可推算出此骨中有机物为1/3,因此可推断该动物处于成年期。答案:C。 3、关节的什么结构既能减少运动时关节面的相互磨擦,又能缓冲运动时的震荡() A、滑液 B、关节软骨 C、韧带 D、关节囊 解析:关节软骨表面有滑液,所以能减少运动时关节面的相互磨擦,与关节的灵活性相适应。除此之外关节软骨还具有一定的弹性,所以它还能缓冲运动时的震荡。 答案:B。 点评:使关节牢固的结构有:关节囊内有韧带,韧带外有肌肉包围。使关节灵活的结构有:关节头和关节窝表面光滑的关节软骨,既可减少运动时的磨擦,又可缓冲动物时的震荡;关节腔内有滑液,也可减少磨擦。基础训练: 1、鱼的体形大多呈纺缍形,这有利于() A、增大浮力 B、减少阻力 C、减少浮力 D、增大阻力 2、下列除哪项外都是青蛙的运动方式() A、跳跃 B、行走 C、爬行 D、游泳 3、动物运动的意义是() A、有利于进化和争得配偶 B、有利于寻找食物和依赖环境 C、有利于冬眠和渡过寒冬 D、有利于个体生存和种族繁衍 4、无论对儿童、青少年还是老年,钙对人体的作用都是重要的。人体中最大的“钙库”是()

2019年度山东省滕州市鲍沟中学七年级生物上册动物的运动练习题

2019-2019学年度山东省滕州市鲍沟中学七年级生物上册 动物的运动练习题 、选择题 1 ?每年端午节,我国很多地方举行划龙舟比赛纪念伟大诗人屈原?请问运动员尽力屈肘划桨时,上臂主要肌肉处于什么状态() A. 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舒张 B. 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 C. 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收缩 D. 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2?如图当我们做伸肘动作时,图中的①和②所处状态分别是() A. 都处于收缩状态, B.都处于舒张状态 C.①收缩,②舒张, D.①舒张,②收缩 3 ?小明爱好运动,每天坚持做引体向上,他将身体拉至最高位置的过程中,起支点作用的是() A. 肱骨, B. 上肢肌肉, C.上肢血管, D.肘关节 4 .长骨的结构包括() A. 骨膜、骨松质、骨密质, B.骨松质、骨膜、骨髓 C.骨密质、骨髓、骨松质, D.骨膜、骨质、骨髓 5 ?校园足球增强了学生的运动能力,分析足球运动员在比赛中一系列动作(如奔跑、踢球、 射门等)产生的原因,正确的是() A.关节活动带动四肢活动产生的, B.肌肉收缩牵动骨产生的 C.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骨骼肌收缩和舒张牵引骨绕关节活动产生的, D.附着在骨骼上的肌肉群产生的 6 .当控制某些肌肉的神经受到损伤时,这些肌肉将()。 A.能收缩但不能接受刺激, B.可能瘫痪并导致萎缩 C.不能收缩但能接受刺激, D.肌肉活动不受影响 7. 2019年11月4日,武大靖在短道速滑世界杯男子500米决赛中,夺得冠军。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 运动系统主要由骨和关节组成 B. 为滑行提供动力的结构是关节 C. 完成滑行动作有多组骨骼肌群参与 D. 人体的运动只由运动系统支配完成 8. 2019年6月,世乒赛在火热进行中.赛场上运动员做任何一个动作时,都会进行以下步

北师大版动物运动的方式教学案

第1节动物运动的方式 一、教学目标: 1、说出动物运动的主要方式; 2、说明动物运动方式与其生活环境的适应; 3、学会利用各种媒体收集资料的方法; 4、观察动物的不同运动方式,提高观察生物运动现象的能力。 教学重点: 不同环境中动物的运动方式。 教学难点: 1、如何理解运动方式与环境相一致; 2、如何理解运动的意义。 课时安排:1课时 二、自学指导: 1、动物的生活环境分为()、()、()几类 2、动物在水中的运动方式有哪些? 在陆地的运动方式有哪些? 在空中的运动方式有哪些? 3、()是鸟类飞行的基本方式 4、动物运动的意义是什么? 三、教师精讲: 1、让学生根据已有经验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动物的运动方式 2、根据学生的回答,首先将动物的生活环境分类,然后再分别讲述每一类环境生活的生物各自的运动方式。 3、引导学生思考动物的运动方式和它的生活环境的关系。 4、举例说明动物的运动对自身生活的意义。

四、当堂训练: 1、下列关于水中生活的动物的运动方式,正确的说法是() A.水中生活的动物的运动方式都是游泳 B.水中生活的动物的主要运动方式是游泳 C.水中生活的动物都只能向前运动 D.水中生活的动物都只能做倒退运动 2、下列关于水中动物的运动方式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草履虫依靠纤毛的摆动在水中运动 B.海龟依靠鳍状的附肢划水运动 C.鸭、鹅后置的指间有蹼,依靠蹼的张缩在水中运动 D.所有在水中生活的动物都只能在水中运动 3、“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中涉及的动物运动方式有() A.飞行、游泳 B.跳跃、爬行 C.跳跃、游泳 D.飞行、爬行 4、下列动物中,运动方式完全一样的是() A.蜜蜂、蚂蚁 B.蝗虫、壁虎 C.企鹅、麻雀 D.鲸鱼、海豚 五、课后作业:练习册 六、教学反思: . .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生物第15章动物的运动 阶段测试卷(word版,含答案)

第15章《动物的运动》阶段测试卷 一、选择题(下列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选出来填在后面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50分 1.水生动物的运动方式形形色色,其主要的运动方式是( ) A.漂浮 B.游泳 C.倒退 D.爬行 2.下列动物中,运动方式完全一样的是( ) A.蜜蜂、蚂蚁 B.蝗虫、壁虎 C.企鹅、麻雀 D.江豚、海豚 3.关于动物飞行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是适于空中运动的一种方式 B.鼓翼飞行是飞行的基本方式 C.是鸟类特有的运动方式 D.滑翔是飞行的一种省力的运动方式 4.下列关于动物运动的意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有利于动物的存活 B.有利于动物主动适应环境 C.有利于动物生殖和繁衍种族 D.包括以上三项 5.组成运动系统的骨、骨骼肌在运动中的作用分别是( ) A.杠杆、动力 B.杠杆、支点 C.动力、支点 D.支点、动力 6.游泳时发生小腿抽筋现象,这是下肢肌中的某一块骨骼肌引起的,这块骨骼肌是( ) A.腓肠肌 B.股四头肌 C.股二头肌 D.臀大肌 7.关节中,具有减少骨与骨之间摩擦功能的滑液存在于( ) A.关节头 B.关节窝

C.关节囊 D.关节腔 8.人的上臂以肩关节为枢纽,可做伸屈、旋转、环转等各种动作。这说明关节在运动中起什么作用?( ) A.动力作用 B.杠杆作用 C.支点作用 D.调节作用 9.(2018广东)划龙舟是端午节的传统活动,划浆动作包括: ①相应的骨受到牵引,②骨绕关节活动,③骨骼肌接受神经传来的刺激,④骨骼肌收缩。这些步骤发生的正确顺序是( )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③④①② D.④①②③ 10.排球运动员在比赛中需完成手腕届和伸等动作,关于这些动作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在神经系统调节下完成

八年级上册生物动物的运动导学案

八年级上册生物动物的运动导学案 一、目标导学 1、说出动物的行为的概念。 2、描述运动系统的组成。 3 、举例说出骨、关节和肌肉的协调配合关系。 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运动系统的组成及各组成部分的结构和功能 难点:骨、关节和肌肉的协调配合关系 二、自主学习新-课 -标-第-一 -网 1、通过本章前言部分说出什么是动物的行为? 2、右图为关节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写各部分名称: ① ② ③ ④ ⑤ (2)运动时能减少两骨之间摩擦并缓冲两骨之间撞击力的是〖〗 , 把两块骨牢固地联系在一起的是〖〗。 (3)我们常说的脱臼是指〖〗从〖〗中脱出来。 3、结合课本42页观察与思考总结运动系统的组成。 a、②①③ b、②③① c、①②③ d、③①② 6、哺乳动物的运动仅靠运动系统不能很好地完成,还需要参与的是 ( ) a、神经系统 b、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等 c、神经系统和呼吸系统 d、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 7、下图是肌肉协作完成一个动作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a图表示的是动作b图表示的是动作 (2)图中1是指 ,图中2是指 (3)在a图和b图所示的动作中,1的状态分别是和 2的状态分别是和 (4)a图和b图表明肌肉协作完成一个动作的基本情况,它说明,一个动作的完成至少需要以组上的肌群相互配合。 (5)1、、2能相互配合,共同完成的动作是在系统的支配之下。人在完成屈肘和伸肘动作时,需要能量的供应,因此还需要系统、系统和系统等的配合。 8、 上图是一位同学用两片长方形的木板①②、两条松紧带③④和一颗螺丝⑤制作的肌肉牵拉骨运动的模型,请据图回答问题: 三.合作探究: 结合课本44页讨论总结骨、关节和肌肉是怎样协调配合来完成某一动作的? 四.精讲点拨: 1、骨的分类:长骨、短骨、扁骨和不规则骨。 2、骨的结构:骨膜、骨质、骨髓。 3、骨连接的形式:活动的、半活动的、不活动的骨连接。 4、从物理学角度说明骨、关节、肌肉的作用。 五.课堂检测:

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第15章 动物的运动 第1节 动物运动的方式 教案

第1节动物运动的方式 一、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说出常见动物运动的主要方式; 2.说明动物运动方式与其生活环境的适应; 3.学会利用各种媒体收集资料的方法; 4.观察动物的不同运动方式,提高观察生物运动现象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 1.游泳是动物适应水环境的主要运动方式; 2.行走、奔跑、跳跃、爬行是动物适应陆地环境的主要运动方式; 3.飞行是动物适应更广阔空间生活的运动方式; 4.鸟类适宜飞行的特点。 三、教学难点 1.不同动物适于游泳的特点 2.不同运动方式的区别 3.不同动物与不同运动方式相适应的特点 4.飞行的两种方式:鼓翼飞行和滑翔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板书设计: 第5单元生物圈中的动物和微生物 第15章动物的运动 第一节动物运动的方式 一、动物在水中的运动方式 1.漂浮运动:水母; 2.倒退运动(喷射法游泳):乌贼; 3.游泳:(摆动法、划动法、水翼法):鱼、虾、海豚等。 二、动物在陆地上的运动方式 1.爬行:动物依靠肌肉或附肢的运动把贴近地面的身体推向前进。如:龟、蛇。 2.行走:动物用四肢将身体支撑起来,并通过四肢的交替前伸和后蹬使整个身体前进。如:马、猫。 3.奔跑:动物依靠四肢交替运动,在某一瞬间四肢离开地面,身体腾空。如:猎豹、斑马 4.跳跃:动物依靠后肢的弹跳把身体弹起来,跨越较大距离。如:青蛙、袋鼠。 三、动物在空中的运动方式--飞行 (一)飞行方式 1.滑翔——是飞行动物的一种不很费力的飞行运动,它们依靠飞行器官流线形的特点,产生升力和推力。 2.鼓翼飞行——是依靠双翼快速,有力地上下扇动空气而获得上升和前进的动力。 (二)与飞行相适应的结构特点 1.鸟类适于飞行的特点:被覆羽毛,前肢特化胃翼,骨骼中空,流线型体型,有气囊双重呼吸,无膀胱不储存尿液等。 2.不同动物完成飞行的运动器官不同 蝙蝠——翼手;昆虫——翅;鸟类——翼 ***动物运动方式多种多样,都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利于生存和繁衍。

2019备战中考生物巩固复习(北师大版)-第十五章动物的运动

2019备战中考生物巩固复习(北师大版)-第十五章动物的运 动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在完成投篮动作时,提供动力的结构是() A.骨B.关节C.骨骼肌D.神经 2.小杰垂臂提一桶水上楼,这时他手臂上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状态分别是()A.收缩,收缩B.收缩,舒张C.舒张,收缩D.舒张、舒张3.人体完成一个动作的顺序,正确的是() ①骨骼肌收缩②肌肉附着的骨受到牵拉③骨骼肌接受神经传来兴奋 A.①②③B.③①②C.③②①D.①③② 4.动物的结构与其运动方式相适应,青蛙的趾间有蹼,与之相适应运动方式是 A.游泳B.飞行C.爬行D.跳跃 5.屈肘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状态分别是() A.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舒张B.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收缩 C.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D.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 6.骨、骨骼肌、关节在运动中的作用分别是() A.杠杆、支点、动力B.杠杆、连接、动力 C.杠杆、动力、支点D.动力、支点、杠杆 7.体操运动员关节的活动范围大,这主要是由于训练促进了() A.滑液分泌增多B.关节软骨增厚 C.关节囊和韧带增厚D.关节囊和韧带伸展性提高 8.篮球比赛时,运动员体内的生理活动发生一系列变化,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剧烈运动时,运动员心跳加快呼吸频率增加 B.投篮过程中,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C.投篮的力度和角度调整,通过神经调节实现 D.听到裁判的哨声后停止比赛,是复杂的反射 9.下列关于动物运动的意义叙述,错误的是() A.可以迅速逃避敌害B.获得适宜的生活环境 C.使动物主动获取食物D.不利于动物的生存和繁衍 10.结构决定特性.通过学习可知,骨的特性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