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处方的制定与应用

运动处方的制定与应用
运动处方的制定与应用

运动处方的制定与应用

20042315 邹磊

摘要:当今社会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参加体育活动的时间与机会也是越来越少,即使偶尔有时间锻炼也会由于锻炼方法的不科学而不能产生增强体质增进健康的作用。如何协调,使人们在有限的运动时间内获得最大的收益呢?这就要根据锻炼者的实际情况特点制订属于自己的运动处方了。用处方的形式规定适当的运动种类锻炼内容或方式)、运动强度、时间及频率,并指出运动中的注意事项,以便计划地经常性锻炼,达到健身或治病的目的。

关键字:运动处方制定应用实施

前言:体育锻炼可强身、健体,不同的身体状况应采取不同的锻炼方法。制订“运动处方”,能安全地确定:个人有效的锻炼强度,最节省时间的健身方式,使运动器械增值,看到你锻炼的进步等,是科学健身的依据。“运动处方”面向的人群:减肥人群,家庭健身一族,身体康复人群等。在有效的运动处方的指导下进行锻炼可增进身体健康,提高身体机能,预防、治疗疾病等。

1.运动处方的制定:

制订运动处方时,首先应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较系统的身体检查,对健康

状况进行较客观的评价。在此基础上选择运动试验方法进行运动试验,对身体机能进行评价。对于健身运动处方的评定,尤其是心血管机能的评定,尽可能的发现潜在的心血管疾病,确定是否可以进行体育锻炼。然后进体质测试,评定身体素质和体力等级,确定其运动的负荷的范围。在制订运动处方时一定要保证信息的准确性和全面性,以免运动事故的发生。制订运动处方的步骤(1)了解锻炼者的基础情况这是制订运动处方最基础的依据,包括性别、年龄、职业、疾病史、身体锻炼习惯和现状以及睡眠、食欲等。

(2)健康诊断通过健康诊断,了解锻炼者的健康状况,为制订运动处方提供准确依据。可采用医学检查诊断健康,如有近期的身体检查证明,可直接应用。(3)运动负荷实施这是对锻炼者身体机能和运动承受能力的检测和评定。一般要进行安静状态和在定量负荷状态下的生理机能测试。主要测试指标有安静心率、血压、运动时最大吸氧量等。定量负荷多采用“递增负荷运动试验”,这是利用活动平板或功率自行车等进行的测试。

(4)体力测定

这主要是对锻炼者的身体素质状况进行检查评定。测定的内容包括身体各部分的力量、速度、耐力、灵敏性、柔韧性等。

(5)制订运动处方

在完成上述调查、测定及结果评价后,可依据身体锻炼的原则、方法,根据锻炼者的实际情况制订包括运动项目、运动强度、运动时间、运动频率等内容的

锻炼方案。

(6)实施锻炼方案

实施锻炼方案是指按照运动处方进行锻炼。值得注意的是,在锻炼一个时期

以后(约4~6 周),应该再进行身体健康检查及运动负荷和体力测定,目的有二:一方面是用以评价运动处方锻炼的效果;另一方面可以根据锻炼中的实际,提

供反馈信息,修改、调整出新的运动处方,控制锻炼过程,从而保证健身锻炼过程与身体状况相适应,取得理想的锻炼效果

2.运动处方的主要内容:

(1)运动项目根据年龄、性别、运动目的及身体状况等进行选择。由于运动处方的研究多是以维持和增进人类健康为目的,故能够提高呼吸、循环系统功能的运动项目受到特别的重视。多为有氧健身运动。体育健身的运动项目有许多,但不是任何一个健身项目对任何人都是适合的。众多的健身项目中也没有哪一项是十全十美的,应该根据体育运动参加者的目的选择有针对性的运动项目,健身或改善心脏功能和代谢,预防文明病和老年疾病,选择以有氧代谢为主的走、跑、游泳、自行车等耐力性项目。增强肌肉力量:力量性项目,选择负重,哑铃等。松弛精神,减轻压力,选择太极拳、放松体操、散步等。

(2)运动强度运动强度是指在单位时间内完成的运动量。包括物理强度、生理强度、心理强度。

(3)运动持续时间运动持续时间是指每次运动所持续的时间。即达到处方要求强度的持续时间,依运动强度而定。运动持续时间是影响体育健身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体育健身运动对人体是一个良性刺激。机体对这种良性刺激产生一定的反应,而长时间的刺激和反应,必会引起机体在形态、结构、生物化学和机能等多方面产生良好的适应反应,人体的健康水平和运动能力得到提高。

(4)运动密度运动密度包括每周的密度和每天的密度。体育健身运动理论上应该每天都参加,坚持不懈。应该把健身运动当作是一件每天必需的生活内容,参加活动是对生活的一种享受,而不应该看作是一种负担。每日的密度可以根据人的爱好以及生活和工作的具体的安排而定。时间紧的话也可以安排两次运动,但是两次运动的时间应比一次运动的时间长。

(5)运动处方实施中的注意事项参加运动时应注意一些事项,以更好的促进健康。在进行正式的体育健身运动前必须做好充分的、适宜的准备活动。准备活动不是可有可无的活动,在健身运动前准备活动可以降低肌肉的粘滞性,防止肌肉拉伤的发生,可以提高肌细胞内代谢酶的活性,有利于运动中的肌肉收缩能量的供应,还可以预先提高内脏器官的机能水平,尤其是心血管系统的。心血管系统存在某些病理变化的患者,准备活动可以明显降低运动中心血管意外的发生。

3、运动处方的应用

我的个人运动处方:

第1部分:准备部分

10—15min,慢跑、伸展性体操等,使机体组织“暖和”起来,逐渐适应接下来的运动强度较大的运动。

第2部分:锻炼部分20—25min,运动强度为最大能力的40%~60%,完成锻炼任务。

第3部分:结束部分5—10min,做一些放松式体操、自我按摩等,使机体逐渐“冷却”下来。

具体运动处方::男大学生、年龄22岁、身体健康、体力中等,计划每周锻炼3~4次,每次1小时,心率130次/分。

处方一:周一,游泳(800米左右);周三,武术配力量练习;周五,篮球;周六或日,乒乓球。

处方二:周二,跑步(2000米左右);周四,排球;周六或日,网球。

处方三:周一,游泳;周三,乒乓球;周五、跑步;周六或日,武术配力量练习。

4.运动处方的结果与讨论

“生命在于科学合理的运动”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的制订出适合于不同人群的运动处方,时指导人们有目的、有计划的锻炼,使健身更具有科学性将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就如何制订运动处方提出见解,旨在为广大健身者提供科学锻炼的依据。

5.参考文献:

[1]王瑞元.运动生理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

[2]庄小平.对制订健身运动处方有关问题的几点研究[J]. 漳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49(3);133-137.

[3]陆耀飞.运动生理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7.

制定运动处方的基本原则

二、制定运动处方的基本原则 1、体现个体化的运动处方 每个人的身体条件由于各不相同,预先不可能准备好适应各种情况的运动处方。因此,在制定运动处方时,必须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因人制宜,个别对待。同时,一个安全、有效的运动处方,不是别人给予的,而是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状况所制定的。 2、及时修订调整运动处方 由于每个人在按照运动处方进行体育锻炼的过程中,其身体或者客观条件经常不断的发生变化,如机体能力或心肺功能随着运动锻炼而发展、提高。今天制定的运动处方明天就不一定完全适合,因此,初定的运动处方在实施过程中要进行一次或者多次性的微调整,使之成为适合自己条件的运动处方。 3、制定运动处方耐力是基础 在制定运动处方时,要综合考虑各个方面,尤其身体素质的差别比性别和年龄的差别更为重要。因此,在制定运动处方的过程中,应该以身体素质(全身耐力)基础状况为基础,作为首要考虑的条件,同时结合性别、年龄等具体情况,这样制定出的运动处方才是适宜的。 4、确保安全界限和有效界限 为了提高全身耐力水平,必须达到改善心血管和呼 吸功能的有效强度。如果运动超过机体上限,就可能有危 险,这个运动强度或运动量界限,称之为安全界限。这个 最低效果的下限为有效界限。安全界限和有效界限之间, 就是运动处方安全而有效的范围。对于身体条件差的,在 制定运动处方时,应该严格规定运动内容等各个方面;反 之,自由度较大,练习时,不必严格规定内容。 5、体质基础和运动效果的特异性 锻炼前运动基础较差,体质不强的人,他们从事小运动量就能收到显著效果,而锻炼前有一定的运动基础,体质较好的人,则要求更高的运动强度的刺激才能见效,这就是体质基础的特异性。运动效果的特异性是指运动时身体的生理适应

运动处方在体育训练中应用的意义

运动处方在体育训练中应用的意义 摘要:把运动处方的理论应用到竞技运动训练和比赛中,应用运动处方进行运动训练,形成运动处方的训练模式。最大限度的发展个人潜能(生理、心理)已达到预期目标。提高运动员运动水平,延长运动寿命,为我国体育的科学蓬勃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关键词:运动处方;体育;训练 一、运动处方的由来与发展 运动处方(ExercisePrescription)是随着运动生理学的发展而逐渐成熟和完善起来的。“运动处方”最早由美国生理学家卡波维奇(Kapovich)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1960年日本猪饲道夫教授使用“运动处方”一词。1969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Prescribedexercise (处方练习或规定性练习),但通常人们称其为“运动处方”。此后又有很多人论及“运动处方”,但由于每个人的研究领域不同,因此在界定“运动处方”时,不可避免的便会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去论述。综合各家的观点,我们可以这样认为:运动处方是指针对锻炼者健康和体力状况,按其运动目的而制订的一种科学的、定量化的周期性锻炼计划。 运动处方这一名词从词义上看有两层意思:一是运动;二是处方。“运动”是指身体运动;“处方”是指通过人体运动形式达到特定目标的方法。运动处方是指针对锻炼者健康和体力状况,按其运动目的而制订的一种科学的、定量化的周期性锻炼计划。或者说,运动处方是在身体检测的基础之上,根据锻炼者身体的需求,按照科学健身的原则,为锻炼者提供的量化指导方案,它是进行健身活动的指导性条款。196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采用了“运动处方”这一名词,使得它在国际上得以认可。 可见,对运动处方概念的研究与认识仍在不断深入,运动处方的应用领域也在不断扩展。 二、我国竞技体育训练现状 目前,我国的竞技体育发展迅速,无论是2008年奥运会还是2010年冬奥会我国都取得了令国人骄傲,令世人震惊的成绩。但是,目前我国的竞技体育训练方法相对于其它体育强国还是过于落后,“赶鸭式”训练方法普遍存在。尤其是在基层的体育训练中尤为严重。一个训练计划多名运动员共同使用,不同体质、不同性别、不同生理、心理素质等状况的运动员进行相同强度、相同量、相同内容的训练。其后果是我们不但埋灭了大量的优秀运动选手,还破坏了其运动员的自身。生理上使运动员的优良体质遭到损伤,心理上使运动员的运动激情遭到埋灭,其后果是我国体育优秀人才的损失,我国竞技体育成绩无法达到最优。尤其在体育的两个大项田径和游泳中,我国参与人口也比较普及,从事专业和业余训练的运动员数量也比较庞大。但是,近些年来我们只出一个王军霞、罗雪娟、刘翔,与我国十多亿人口和巨大数量的田径、游泳运动员相比真是叫人憾颜。如何能改变这一不合理现象,让更多的“刘翔”飞翔在国际体育大舞台上,就需要我们从本质上寻找原因,从基层做起,从小体育人开始,科学合理地进行训练。 竞技的含义是最大限度的发展个人潜能(生理、心理),以取胜为目的的比赛或训练。从竞技含义的概念上我们不难理解要想最大限度地发展个人潜能就要有个体差异。不同的运动员要进行不同的练习,因人而异注重个体差异,科学合理地进行最有效的训练。 三、运动处方在体育训练中的应用 开处方本来医生是给病人开药,为病人治病的医疗措施。而运动处方与医生临床开处方取药有不同之处:一是目的不同,前者是用来提高体适能、促进健康、发展身体潜能或预防疾病;后者是用来治疗疾病。二是使用终点不同,临床药物处方在病人痊愈后即停止使用;运动处方在人的一生都可发挥重要作用。为了获得健康以及提高的体适能水平和运动潜能,必须终身进行适当的体育运动。 而把运动处方的理论应用到竞技运动训练和比赛中,应用运动处方进行运动训练,形成运

运动处方模板49674

运动处方 姓名:陈超性别:男年龄:19(一)第一阶段运动情况简述: 在将近一个月的实践过后,个人觉得上回制定的运动处方运动量过大,不太合理,很容易疲乏,比较难坚持下来。 在跑步方面,因现在天气转冷,而且常刮风,有时候不太适合跑步,所以今后一周的跑步次数视天气情况而定,保持一周2~3次吧,下午或傍晚比较合适。同时因天气干冷,身体很难热起来,在跑步前要注意多花时间做热身。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跑楼梯比跑步更累,对呼吸要求更高,对脚踝的冲击力更大。可能是因为热身做的不太够,同时也太用劲跑,导致效果不是太好,每回都特累。所以,今后在跑楼梯前一定要先把身体活动开来,而且不要猛地一股劲往上冲,保持一定的速度即可。 室内的力量训练开展的还不错,身体挺适应,一周2,3次也比较合理。可以适当增加组数。 (二)活动安排 前言:因现在天气变差,一周保持2~3次的跑步即可。可适当增加跑楼梯的次 数,但一定要注意控制速度。并且,不管是跑步还是爬楼梯,最重要的是,一定要花更多的时间在热身上,等身体热开,舒展开了再运动。 跑步: ●跑步之前做一些简单的热身运动,活动全身的关节,如头部运动、腰部运动、 膝关节运动、手脚腕运动,压压腿等,慢走操场一圈, ●跑步时间控制在9分钟左右(个人步子较大,平常速度一般会在9分钟左右), 跑操场5圈2000m,中间有适当的速度训练。 ●跑完之后再抖抖腿,压压腿,慢走一圈,放松肌肉, 跑楼梯: ●跑之前同样做一些简单的热身运动,同上。 ●六号楼B座,12层,上下来回两趟,控制速度。 ●跑完之后做一些的活动,放松肌肉。 力量训练:每周2~3次,简单的力量训练。时间定于晚上睡前三小时或者下午。 ●训练之前同样做热身,如原地高抬腿、原地慢跑及些活动关节的运动。

运动与营养处方作业

有一位女性,身高160CM,体重65KG,年龄30岁,体脂%比30%,希望获得理想的体重,请出具运动处方和膳食配方。 1、此人此时的身体质量指数BMI=体重/身高m2=65/1.60 2 =25.390625 2、对于亚洲人正常值BMI=23(常数) 3、推测出此人正常体重应为23X1.62 =58.88KG 4、此人超重65-58.88=6.12KG(减肥应减脂肪,所以应减6.12KG 脂肪)根据科学依旧,两个月减肥5至8公斤为正常,这里为此人定制为两个月减掉6.12公斤。 5、此人的脂肪重65X30%=19.5KG 6、1G脂肪中含水0.2G,纯脂肪0.8G 7、此人应减纯脂肪1 0.8 6.12 X →X=4.896KG 8、每G脂肪产生9千卡热量,此人共需减热量为:4.896*1000*9=44064千卡 若通过运动减去60%(26438.4千卡),膳食减去40%(17625.6千卡),根据这个参数来制定运动处方和膳食处方了。 9、运动处方→A、强度B、运动量、C、频率 最大心率220-年龄→220-30=190次/分

A、强度安全域190X60%——190X85% B、运动量平地跑1000米每千克体重消耗热量1000卡 无背靠仰卧起坐100个可消耗热量1千卡 65X1=65千卡/千米(根据自己的计划得出每天需跑的运动量) C、频率每周5次(跑步加做100个俯卧撑为一次) 两个月八周26438.4除以8 得出每周通过运动要减去3304.8千卡热量每周五次每次需减去660.96千卡热量 10、得出:每次需平地跑8600米外加100个无背靠仰卧起坐,每周五次,坚持两个月。 11、营养膳食 A、两个月六十天需通过膳食减少17625.6千卡热量 则:每天需减少17625.6/60约等于294千卡热量 B、中国:机体每千克要提供54千卡热量维持正常活动/天, 65X54=3510千卡 C、每天摄入膳食量为3510-294=3216千卡每餐为1072千卡 D、根据每天摄入膳食量查(甲)对照表按早、中、晚分配热量设计膳食。(以下为每餐的食谱,根据其可搭配一日三餐) 1、谷类四两 2、蔬菜(食部)7到8两 3、肉、蛋、豆制品:瘦肉一两,鸡蛋一个,豆腐四两 纯牛奶250ml,油脂3.6克【下载本文档,可以自由复制内容

运动处方的文献综述

运动处方的文献综述 摘要:随着我国全民健身运动的蓬勃开展以及国民体育休闲观念的增强,运动处方的规范推广与普及工作势在必行。高校课外体育锻炼中,运用运动处方原理指导健身的前景是极为广阔。在高校课外体育锻炼中,运用运动处方原理进行体育锻炼具有可行性和必要性,具有推广价值。我国在校大学生是国家今后建设的中坚力量,通过运用不同的运动处方教学模式来培养更多这方面的人才,为我国各阶层的群众的健身锻炼提供更多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运动处方体育运动处方教学模式运动处方教学 运动处方的概念: 在医学上,人类可分为健康、亚健康和疾病三类人群,由于每个人的身体条件千差万别,不可能预先准备好适应所有人的运动处方,即使同一个人。在不同时期、不同机能状态下,对同一运动负荷的反应和效果也不一样.因此,运动处方的制定要做到对“症”下“药”,克服锻炼的盲目性. 1953年,西德的黑廷格和缪拉等关于“不同强度、不同持续时间和频率的运动对人体产生不同影响”的论文的发表,引起了世界各国学者对运动处方的广泛关注。我国对运动处方的研究和应用推广工作,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几十年来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从整体情况看,研究和应用尚不够普厦。后有多位专家学者从自己所从事专业的角度对运动处方的概念作了界定:运动处方是一种根据体育锻炼或运动的人的现实状态,具体按其健康、体力、以及心血管功能,结

合生活环境重要任务和运动爱好等个人特点,用处方的形式规定适当的运动种类、时间和频度及注意事项,以便有针对性地经常性锻炼,达到健身强体、防治疾病目的。 我国和国外运动处方的发展: 运动处方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进入21世纪以来,运动处方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均有了很大进展。1995年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以及美国运动医学会联合提出:把原来的“强健模式”修改为“健康模式”,其主要内容是把原来运动方案中过高的运动强度降下来,建议以快走或类似快走强度的运动方式为主,每天累计运动时间为30分钟以上。 与国外运动处方的研究相比我国尚缺乏大样本、大规模、多指标、长时间跟踪、多学科之间协作的研究;运动处方的个性化研究比较薄弱,各种疾病的运动处方研究需要进一步精确化、科学化,特殊人群的运动处方研究还不够;在坚持健康评价和体能测试方法科学性、系统性的同时,还需实现简捷化和实用化;普通高校大学生运动处方的教学工作、社区与家庭运动处方的推广工作亟待加强,这将有利于终身体育理念和科学健身思想的传播:应用型专业人才欠缺。因此我国应加强这方面的人才。 运动处方的制定: 在进行运动处方的制定前,必须对其进行健康诊断和体力测定,包括体格检查和运动测试.运动测试中可采用台阶试验等方法.运动处方的制定时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运动项目,运动方式,运动类

减肥运动处方

减肥、塑身与营养 ?2004年媒体介绍有关专家预测,“到了2010年中国将有2亿肥胖病人”。 ?而2005年5月26号中央电台10套节目中肾病专家介绍,目前中国有近半人肥胖。?2008年新闻披露:中国目前的肥胖病人已达总人口的60%。 ?2009年外国媒体对我国肥胖患者发生事态用这样语言描述:中国人的腰围比任何一个发展中国家增长速度都快。 ?预防和控制肥胖症已成为刻不容缓的任务。 1、肥胖的概念 ?肥胖是指人体内脂肪的过量存储,表现为脂肪细胞增多和(或)细胞体积增大,即全身脂肪组织块增大,与其他组织失去正常比例的一种状态。 ?体重超重并不完全代表肥胖。 ?当体内肌肉组织和骨骼肌特别发达时,也会导致体重超出标准。 2、肥胖的判定方法 ?身高标准体重法 ?皮质厚度测量法 ?体重指数(BMI)法 ?腰围和腰臀比判定法 ?体成分测试法 肥胖的判定方法——身高标准体重法肥胖度(%)=[实际体重(Kg)-身高标准体重(Kg)]?身高标准体重(Kg)×100% (公式1) 身高标准体重(Kg)=身高(cm)-(100~105)(公式2) 此计算方法的缺陷?a?a只是反映身高与体重之间的关系,不能确切地反映肥胖程度。 肥胖的判定方法——皮摺厚度测量法 ?通常测定皮摺厚度方法:X线照片、超声波、皮摺卡钳。?通常测定皮摺厚度的部位:肱三头肌、肩胛下以及髂骨上嵴和脐旁1cm处。

肥胖的判定方法——皮摺厚度判定标准 ?肱三头肌:成年男性若>10.4mm、 女性>17.5mm为肥胖; ?肩胛下角处:正常人厚度为12.5mm, 若>14mm为肥胖; ?脐旁:成年男性若>15mm、 女性>20mm为肥胖; 但皮摺厚度一般不单独作为肥胖的标准,而要与身高标准体重结合起来判定。 BMI超过标准=肥胖?? ?身高180cm ?体重105kg ?BMI= 32.4 ?肥胖??? 肥胖的判定方法—腰围和腰臀比判定法(中国) ?腰围男性>90cm 女性>80cm 腰围和腰臀比(WHO) ?腰围男性>94cm 女性>80cm 肥胖的判定方法——体成分测试法 ?通过体成分分析仪的测试,可以准确地测量出人体内脂肪组织及非脂肪组织的含量,及其在人体总体重中所占的百分比。 肥胖的判定方法—体成分测试法 ?体脂百分百正常范围为男子15%~20% 女子20%~30%

运动处方

运动处方 运动处方复习资料 else 1、运动处方:是指针对体育锻炼者的健康和体力状况,根据其运动目的而制订的一种科学的、定量化的周期性锻炼计划。 2、根据运动处方分类: 康复治疗性运动处方预防健身性运动处方 治疗性运动处方竞技训练运动处方 3、根据运动处方锻炼作用分类: 全身耐力运动处方力量运动处方柔韧性运动处方 4、运动处方的实施原则 1)全面了解处方对象的体质和健康状况 2)确定运动处方的目的 3)进行相应的运动功能评定 4)制定运动处方 5)指导处方对象如何执行运动处方 6)监督运动处方的执行情况 7)定期调整运动处方 5、处方的主要内容: 锻炼目标;锻炼内容;运动量;注意事项 锻炼内容:有氧耐力运动项目柔韧性练习力量练习 运动量:运动强度持续时间重复次数运动频率 6、体适能:指身体有足够的活力和精力进行日常事务,而不会感到过度疲劳;并且还有足够的精力享受休闲活动和应付突发事件的能力。 7、体适能内容: 心肺耐力肌肉力量和耐力柔韧性身体成分 8、我国目前评价健康体适能的标准 1)国民体质测定标准 2)国家体质健康标准 3)普通人群体育锻炼标准4)其他 9、身体成分测定与评价 1)体脂百分比计算 体脂百分比=(4.57÷D-4.142)×100% 2)身体质量指数BMI=体重(体重)/身高2(m2) 3)肥胖程度(%)=实际体重/标准体重×100% 实际体重与标准体重相差在±10%以内为正常 算法:标准体重=身高×身高(m)×22 超重计算公式:超重%=[(实体-理体)/(理体-实体)]×100% 10、耐力锻炼常用的手段方法 ①有氧运动特点:低强度,长时间,慢速度、长距离; 周期性运动;全身大肌肉群参加活动。 ②球类游戏

大学生健身运动处方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大学生健身运动处方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摘要:2014年10月,国务院46号文件《关于加快 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大力培育健身休闲服务业、加强体育运动指导,推广“运动处方”,发挥体育锻炼在疾病防治以及健康促进等方面的积极作用。运动处方概念最早由美国人提出,于20世纪80年代传入我国,虽然在健身领域已提及多年,但运动处方的推广一直不成功,最主要的原因是运动处方的各种参数一直以描述为主,不能精确量化,锻炼者在使用运动处方时感觉比较模糊。与此相对的是,青少年体质下降导致的一系列亚健康问题。如何在大学生群体中推广运动处方,进行科学健身,成为国家非常重视的问题。尽管有相关人员开发一些运动处方的软件,并在医院的康复科有小规模的应用,但实质上还没有进入大规模的社会化推广阶段。该研究主要目的是解决大学生“健身运动处方”推广中的数字化管理问题。 关键词:运动处方大学生健身运动处方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12(b)-0201-02 1 大学生健身运动处方管理系统的设计理念 1.1 运动处方的人性化和数字化管理

人性化是指运动处方是根据手机终端上传的信息和体 适能测试的录入数据,由专业人员在后台制定运动处方,减少系统分析输出运动处方的强度控制模糊性、运动形式单调性的弊端。数字化是指运动处方的各项内容,包括形式、强度、时间等数据非常具体和清晰,避免了非正式建议或口头医嘱的形式削弱运动处方的执行力,加强锻炼者对运动处方的重要性认识,有助于理解运动处方的意义和内容。 1.2 针对大学生的身心特点和锻炼习惯设置系统功能 大学生的身心特点和锻炼习惯决定了为大学生制定运 动处方与中老年人、代谢综合症患者等人群是有区别的,所以在功能模块设置、数据传输方式上可以做到更有针对性、方便性和快捷性,适应大学生生活节奏快、掌握现代通讯工具的特点。 2 大学生健身运动处方管理系统的整体设计 大学生健身运动处方管理系统主要包括管理系统和APP 插件两部分,可以实现以下功能:(1)会员可以通过手机终端下载专用APP,完成基本信息注册,上传健康数据、亚健康调查数据、体适能测试数据和运动监控数据等到管理平台;(2)管理系统实现对会员信息的管理和分析,由专业人员 制定个性化运动处方,包括运动强度、时间、频率、注意事项等,并把每一训练周期的运动处方内容推送到会员的手机终端,方便大学生根据专业运动处方的指导进行科学的健身

高血压运动处方

防止中老年人高血压运动干预方案 一、高血压病的概念 高血压病医学上称为原发性高血压,是由于动脉血管硬化以及血管运动中枢调节异常所造成的动脉血压持续性增高的一种疾病。高血压病初期以血压增高为主要表现,继而引起心、脑、肾、血管等重要器官损害的独立性全身性疾病。其病理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使全身小动脉长期处于收缩状态而造成血流阻力增大,致使血压升高。有些患者的高血压仅仅是某些病症(如急性肾炎、肾动脉狭窄、肾盂肾炎、大动脉炎、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一种症状,称为继发性高血压,一般只要疾病治愈了,血压便可降至正常。 我国高血压的发病率一般为7.03%~11.19%。现代医学认为,高血压病是脑中风和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我国高血压病最后结果是70%为脑中风,20%为心脏病,10%为肾脏病变,成为主要致残疾病和死因。 引起高血压病的因素很多,如遗传,有家族史者发生高血压的几率要远远高于无家族史者,是一种不可干预的危险因素。另外还有一些人为因素,如食盐过高、高脂、高胆固醇饮食、肥胖、胰岛素抵抗、糖耐量下降、性情急躁、个性较强、时间紧迫感过强者、吸烟饮酒者、运动不足等因素都是造成高血压病的危险因素,是一些可干预的因素。 二、高血压的分类标准 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高血压分类标准 1、正常血压:血压在18.7kPa/12.0kPa(140mmHg/90mmHg)之间。 2、临界高血压:血压在18.8kPa~21.2kPa/12.1~12.5kPa(141~159mmHg/91~94 mmHg)之间。 3、高血压:血压超过21.3kPa/12.6kPa(160/95mmHg)为高血压。 三、运动治疗高血压病的机理 (一)作用于大脑皮层和皮下血管运动中枢 高血压病的发病原因很复杂,常和大脑皮层功能紊乱失去对皮层下血管舒缩中枢的正常调节有关。人处于社会之中,不可避免地常接受多种应激刺激,应激反应之一是增加儿茶酚胺的分泌,引起血管收缩,血管阻力增加,血压升高。运动对于高血压病的作用,首先是影响大脑皮层兴奋和抑制过程,增强大脑皮层与肌肉之间,大脑皮层与内脏之间,大脑皮层与内分泌之间的反射联系,改变血管运动中枢的功能状态,消除病理性兴奋灶。由于大脑皮层运动区和其他功能区的广泛联系,进而调节其兴奋抑制过程,使血管运动中枢紧张度下降,有利于使血压趋于正常。 (二)调整植物神经系统功能,降低对肾上腺素能的反应性 运动锻炼均具有调整植物神经的功能,降低对肾上腺素能反应性的重要作用。中等至大强度运动可使儿茶酚胺包括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以及肾素、醛固酮及血钾增高,并在停止运动后2h恢复至安静水平。但如运动强度适中并持续进行,如每周至少4次,每次30~40min的运动,则可降低血浆中去甲肾上腺紧张素及醛固酮的水平。此外,有氧运动锻炼还可以降低血管平滑肌细胞对运动的反应性(即降低对儿茶酚胺等物质的反应性,从而使血管平滑肌放松,血压下降)。

运动处方作业---

力量动动处方 年级:2011级姓名:学号: 姓名:性别:男年龄:23日期:2014年12月10日 体质状况评定 身高:173 cm 体重68kg 基础代谢(BMR)1570 体脂百分比20.8% 身体质量指数(BMI) 22.7 肥胖度(OBD) 103% 心脏功能能力(F.C):15.6 METs属于优秀水平 你的心脏每分钟可供给全身的最大氧气量约为 3.822 L 你的心脏每分钟可以供给每公斤体重的最大氧气量约为54.6 ml 专家建议给据以上评定,建议如下: 运动强度: 运动能力(F.C)15.6 METs 靶心率(THR):锻炼时心率保持在134~147 次/min 或22~24 次/10s 左右 低于这个强度,锻炼效果不佳;超过这个强度,有可能会出现一些以外情况给身体造成损伤。 锻炼项目: 周期有氧运动: 平地跑:速度大约为8.78~10.4 km/h,或146.3~173.6 m/min 400m跑时间在2min ~ 2min 10 s 间或者每分钟100 ~ 120 步 健身跑台:坡度为0 % ,速度约为8.78~10.4 km/h 健身功车:功率大约为166.96~202.35 W 其他锻炼项目:羽毛球、爬山、网球等 锻炼时应随时按照靶心率进行调整,短时间内允许心率超过靶心率1~2次/10s,但应及时降低强度,使心率回到靶心率范围之内。 锻炼时间: 1、每次30~60 min。一次锻炼至少要持续30min,除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外,至少要有20 min 是心率保持在134~147 次/ min之间 2、慢速增长阶段。经过开始阶段的力量练习,如果肌肉已经适应练习动作,就可以增加重量,并能重复举起6-8次。当肌肉力量进一步增强时,可再增加重量,直至达到练习者预定的目标为止。

运动处方案例

运动处方范例 姓名****** 性别女 年龄20 职业学生 体育爱好乒乓球、瑜伽 健康检查良好,身高1.60m,体重65kg,体质中度超重,病史无特殊 运动负荷测定台阶实验,安静脉搏79次/分,血压75/110mmHg,肺活量2800ml 体能测定力量-仰卧起坐25个/分,耐力800m5?05?? 体质评定健康状况,良:体重过重,心肺功能稍差 运动目的减肥和健身 运动项目乒乓球、健身跑、健美操、瑜伽、养生气功等 运动强度由小逐渐加大,心率在靶心率范围,既140~170次/分 运动时间12周(减少体重3~4公斤),每次40?~60?分钟 运动频度4~5次/周 注意事项适当控制饮食,减少油脂、糖的摄入,可吃一定的蔬菜、水果,运动后相对控制水的摄入量,有病发烧应停止运动 自我监督心率 处方者年月日 在制定近期目的时要明确以下几点: 1)需要进行康复的部位(是哪一关节或肌群)。 2)需要康复的功能(是增加肌肉力量或是加大关节活动度ROM)。 3)需要增加何种力量(静力或动力;力量或力量耐力;向心力量或离心力量等)。

4)需要加大哪一方向的ROM(屈、伸或旋转)。 1、从个人实际出发,选择合理的内容、方法、时间。制订切实可行的计划。 2、个人兴趣与全面发展相结合。 星期一:他绕林荫大道跑5英里(1英里=1600米)。第一个1英里,慢跑,不计时间,然后用8分钟10秒、8分整、7分50秒的时间跑第二,三,四个英里, 美国前总统克林顿的一周健身计划范例

这个健身跑的方案是美国一位专业健身顾问为克林顿制定的。对于有着家族遗传体重超重和心脏病史的克林顿来说,选择健身跑作为锻炼手段的确功效显著。 一周具体实施计划:

个人运动处方的制定

个人运动处方的制定 1.运动处方概念 康复医师或体疗师,对从事体育锻炼者或病人,根据医学检查资料(包括运动试验和体力测验),按其健康、体力以及心血管功能状况,用处方的形式规定运动种类、运动强度、运动时间及运动频率,提出运动中的注意事项。运动处方是指导人们有目的、有计划和科学地锻炼的一种方法。简单理解运动处方其实是一套针对个人的身体体能状况,即个人需要而设计的有系统的运动计划。 2.运动处方的分类 运动处方按应用的对象的目的不同可分为三类: ⑴健身运动处方:健康人进行运动处方锻炼,以提高,促进健康,预防运动缺乏病(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肥胖等)为目的。主要包括:有氧适能运动处方,肌适能运动处方和控制体重运动处方。 ⑵竞技运动处方:专业运动员进行运动处方锻炼,以提高专业运动成绩为目的。 ⑶康复运动处方:对患者应用运动处方以治疗和康复为目的。 3运动处方的制定与实施 3.1运动处方的要素 任何一类运动处方都应包括以下内容:运动种类、运动强度、运动频度、持续时间,(及注意事项)被称为运动处方的四要素。 3.2运动处方的制定程序与原则 运动处方的制定程序包括:一般调查、临床检查、运动试验及体力测验、制定运动处方、实施运动处方及运动处方的修改等。 3.3运动处方的原则 因人而异的原则,有效的原则,安全的原则,全面的原则 3.4运动处方的实施 在运动处方的实施过程中,应注意每一次锻炼的安排、运动量的监控及医务监督。每次锻炼的安排在运动处方的实施过程中,每一次锻炼应包括三个部分,即准备部分使身体逐渐从安静状态进人到工作(运动)状态,逐渐适应运动强度较大的训练部分的运动,基本部分运动处方的主要内容,是达到康复或健身目的的主要途径和结束部分每一次按运动处方进行锻炼时,都应安排一定内容和时间的整理活动。 3.5 个人有氧适能运动处方 以发展和保持健康成年人有氧适能和身体成分的具体运动处方为例。 3.5.1运动频率:每周3—5次。 3.5.2运动强度:大强度运动时相当于最大吸氧量的70%--80%(即;70%--80%VO 2max)运动时的心率约为125次/分--165次/分;中等强度运动相当于最大吸氧量的50%--60%(即;50%--60%VO2 max),运动时的心率约为110次/分--135次/分;小强度运动相当于最大吸氧量的40%以下(即;< 40%VO2 max),运动时的心率约为100次/分--110次/分。体适能较低者,其强度可降低为40%以下。3.5.2运动持续时间:20~60分钟持续或间歇(每次最小10分钟,全天累计达此值)有氧活动。运动时间取决于运动强度。因此,低强度活动每次必须超过较长

运动处方理论与运用

运动处方理论与运用 ——09经济系财政班陈良姿 运动处方的概念最早是美国生理学家卡波维奇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康复医学的发展及对冠心病等的康复训练的开展,运动处方开始受到重视。1969年世界卫生组织开始使用运动处方术语,从而在国际上得到认可。 运动处方的完整概念是:康复医师或体疗师,对从事体育锻炼者或病人,根据医学检查资料(包括运动试验和体力测验),按其健康、体力以及心血管功能状况,用处方的形式规定运动种类、运动强度、运动时间及运动频率,提出运动中的注意事项。运动处方是指导人们有目的、有计划和科学地锻炼的一种方法。 运动处方的特点是1、目的性强。运动处方有明确的远期目标和近期目标,运动处方的制定和实施都是围绕运动处方的目的进行的。2、计划性强。运动处方中运动的安排有较强的计划性,在实施运动处方的过程中容易坚持。3、科学性强。运动处方的制定和实施过程是严格按照康复体育、临床医学、运动学等学科的要求进行的,有较强的科学性。按运动处方进行锻炼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较明显的健身和康复效果。4、针对性强。运动处方是根据每一个参加锻炼者的具体情况来进行制定和实施的,有很强的针对性,康复效果较好。5、普及面广。运动处方简明易懂,容易被大众所接受,收效快,是进行大众健身和康复的理想方法。 运动处方的种类根据应用目的和对象不同,可以分为三大类,一是健身运动处方,它是以正常人按照运动处方进行锻炼,达到健身的目的;二是康复运动处方,它是对患者按照运动处方进行锻炼,达到治疗某些疾病和康复的目的;三是竞技运动处方,它是对运动员按照运动处方进行训练,达到提高运动成绩的目的。 运动处方与普通的体育锻炼和一般的治疗方法不同,运动处方是有很强的针对性、有明确的目的、有选择、有控制的运动疗法。运动处方的生理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运动处方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运动处方主要是采用中等强度的有氧代谢为主的耐力运动,即:有氧运动。正常情况下,有氧运动对增强心血管系统的输氧能力、代谢产物的清除,调节做功肌肉的摄氧能力、组织利用氧的能力等有明显的作用。(二)运动处方对呼吸系统的作用,实施运动处方可增强呼吸系统的通气量、摄氧能力,改善呼吸系统的功能状态。(三)运动处方对运动系统的作用,实施运动处方可增强肌肉力量、肌肉耐力和肌肉协调性保持及恢复关节的活动幅度,促进骨骼的生长,刺激本体感受器,保存运动条件反射,促进运动系统的血液和淋巴循环,消除肿胀和疼痛等。(四)运动处方对消化系统的作用,实施运动

个人运动处方

个人运动处方 姓名 性别男 年龄20 专业 体育爱好游泳,羽毛球,篮球,乒乓球 健康体质检查身高1.73m,体重57kg,握力79kg,肺活量4200ml,一千米平均成绩3'50",仰卧起坐63个/分,游泳有400m达标记录。体质良好,爆发力强,灵活,但是体能较差,容易感到疲劳 运动目的作为男生,173cm的身高配上57kg应该属于偏瘦,所以呢,我的运动处方主要是针对肌肉的生成和锻炼。因为身 体瘦弱,所以在制定好相关的饮食处方和养成良好的生活 规律的基础上,想通过制定这个运动处方解决个人的身体 瘦弱问题。希望能借此让自己成功增肥的同时,得到具有 审美性质的体形 运动项目①中等速度的跑步②俯卧撑③仰卧起坐④仰卧飞鸟 ⑤悬垂举腿⑥每周一篮球,一羽毛球⑦负重提踵 运动计划1、中速跑2000m 大约耗时10min 预计运动强度50~60% 每周3次(早晚做均可) 2、俯卧撑每天50个(早晚做均可) 3、仰卧起坐每天 80个(早晚做均可) 4、仰卧飞鸟(8~10组,每组8~12次)每组间隔时间 1min 每周3次(早晚做均可) 5、悬垂举腿每天12~15个(早晚做均可) 6、每周抽空进行球类运动2~3个小时 7、负重提踵。 练习方法:肩负杠铃或负沙袋等重物两脚稍分开,两脚后跟用力充分踮起,稍停再慢慢还原。主要练习小腿三 头肌每周2次,每次4组,每组15~20次

注意事项 1. 开始跑步前期需要循序渐进,不能一次跑太久,或者跑的太快了,要让自己呼吸跟得上自己的步伐;慢慢 的加上去。 2.跑步前不宜进食,且在锻炼后及时补充水分。 3.做好准备运动,并在跑步后按摩酸痛肌肉。 5. 打羽毛球和篮球就是我个人的兴趣爱好,所以这中球 类锻炼方式可以让我身心愉悦 6. 注意能量的消耗与摄取,特别是对于我这种身子瘦小 的男生更要注意。每次锻炼的过程中由于运动量比较 大,消耗体内的能量比较多,因此,每次运动完后要 及时的补充能量。可适当补充一些对增肌有帮助的蛋 白粉,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亦可多吃些肉类食品(如牛 肉,猪瘦肉等),对维生素的需求也不容忽视,多吃 些蔬菜水果来补充维生素。 7. 注意安全第一,锻炼时避免危险的动作 处方者刘斌伟(于2012年12月3日)

体育答案(1)(2)(3)(1)

第九周作业 1.美国运动医学会建议肥胖症患者的运动时间至少在A、60~90分钟之间 2一般来说,超量恢复常在运动后()天内出现。A、1~2 3.短时间重复训练法,练习者所承受的负荷强度。A、最大 4.一位男士的身高是180cm,他的标准体重应该是A、60千克 5.一位女士的身高是160cm,她的标准体重应该是C、60千克 6.关于“未病先防核心”的正确说法是A、在于增强体质 7.中医把体质类型分为()种C、9 8_______是世界公认的防治肥胖的经济、有效、无毒副作用的方法和根本措施,也是终身科学地控制体重的最佳方案。D、饮食调整结合适量运动 9以下不属于预防运动中暑的方法有_______。D、多喝冰镇饮料或者水,补充体液 10_______是所有运动损伤因素中最主要的因素。()A、思想麻痹大意 二.多选题 1身体功能的健康五要素:心肺耐力、肌肉力量还有包括() C、肌肉耐力 D、柔韧性 E、身体成分 2运动处方根据处方对象不同,现代医学将运动处方分为 A、康复治疗性运动处方 C、预防健身性运动处方 D、竞技训练运动处方 3全面身心健康原理的核心是

A、保持人体生理 B、心理平衡 4运动负荷包括(5.0分) A、运动量 D、运动强度 三.判断题(共10题,40.0分) 1运动处方就是根据受试者情况设置的特定运动锻炼计划。正确答案:√ 2现代医学运动处方的基本原理是以运动训练的生理学、心理学和健康益处为依据。 正确答案:× 3运动处方锻炼主要是采用中等强度有氧代谢为主的耐力性运动也称有氧运动。 正确答案:√ 4运动强度的评价指标:次数、远度、高度、单位时间的负重量。正确答案:× 5运动量的评价指标:速度、时间、距离、重量等。正确答案:× 6一个完整的运动处方一般包括锻炼目标、锻炼前的准备活动、锻炼模式、锻炼后的整理活动。正确答案:√ 7一般认为超过标准体重20%,或体重指数大于28,即可称肥胖症。正确答案:√ 8运动、节食及改变生活方式是管理肥胖和治疗的3个基本要素和首选方法。 正确答案:√ 9减肥锻炼的特点是运动时间长,中等运动强度、以增加身体物质能量消耗为基本目标。正确答案:√ 10中医运动处方的分为健身性、预防性、治疗性和康复性四类。正确答案:√

运动处方模板

运动处方 姓名:陈超性别:男年龄: 19(一)第一阶段运动情况简述: 在将近一个月的实践过后,个人觉得上回制定的运动处方运动量过大,不太合理,很容易疲乏,比较难坚持下来。 在跑步方面,因现在天气转冷,而且常刮风,有时候不太适合跑步,所以今后一周的跑步次数视天气情况而定,保持一周2~3次吧,下午或傍晚比较合适。同时因天气干冷,身体很难热起来,在跑步前要注意多花时间做热身。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跑楼梯比跑步更累,对呼吸要求更高,对脚踝的冲击力更大。可能是因为热身做的不太够,同时也太用劲跑,导致效果不是太好,每回都特累。所以,今后在跑楼梯前一定要先把身体活动开来,而且不要猛地一股劲往上冲,保持一定的速度即可。 室内的力量训练开展的还不错,身体挺适应,一周2,3次也比较合理。可以适当增加组数。 (二)活动安排 前言:因现在天气变差,一周保持2~3次的跑步即可。可适当增加跑楼梯的次 数,但一定要注意控制速度。并且,不管是跑步还是爬楼梯,最重要的是,一定要花更多的时间在热身上,等身体热开,舒展开了再运动。 跑步: ●跑步之前做一些简单的热身运动,活动全身的关节,如头部运动、腰部运动、 膝关节运动、手脚腕运动,压压腿等,慢走操场一圈, ●跑步时间控制在9分钟左右(个人步子较大,平常速度一般会在9分钟左右), 跑操场5圈2000m,中间有适当的速度训练。 ●跑完之后再抖抖腿,压压腿,慢走一圈,放松肌肉, 跑楼梯: ●跑之前同样做一些简单的热身运动,同上。 ●六号楼B座,12层,上下来回两趟,控制速度。 ●跑完之后做一些的活动,放松肌肉。 力量训练:每周2~3次,简单的力量训练。时间定于晚上睡前三小时或者下午。

复习资料-运动处方

《运动处方》复习提纲 考核方式 平时占40%(考勤占50%、个人作业、小组作业各占25%) 期末考试占60%(卷面50分,处方的制定50分) 成绩以百分制计算,60分及格。 专题一运动处方概述 一、运动处方的定义 Exericise Prescription----由康复医师、体疗师以及体育教师、社会体育指导员、私人健身教练,对从事体育锻炼者或病人,根据医学检查资料(包括运动试验和体力测验),按其健康、体力以及心血管功能状况,结合主客观条件,用处方的形式制订对其适合的运动内容、运动强度、运动时间及运动频率,并提出运动中的注意事项,以达到科学地、有计划进行体育锻炼的目的。 二、、运动处方的分类 按服务对象分为:康复治疗性、预防健身性运动处方 按作用分为:耐力性、力量性、柔韧性运动处方 三、运动处方的内容 1、锻炼目标:近期和远期目标 2、锻炼内容:有氧运动、力量、柔韧练习、医疗体操、功能练习、生物反馈训练 3、运动量: --运动强度:心率、MET、%RM --持续时间:分钟 --重复次数、完成组数、间隔时间 --运动频率:次/周 4、注意事项 运动处方的七大要素: F:频率I:强度T:运动项目T:时间V:运动量P:运动形态P:运动进程 四、运动处方的目的: 1、促進健康(减少疾病危险因素) 2、增进体能 3、确保运动安全 4、养成規律运动习惯

专题二运动处方制定的依据 一、运动处方制定的程序 (一)健康筛查: 1、健康自我筛查: 体力活动准备问卷(PAR-Q 适用于15-69岁) 是否 □□1、医生是否告诉你患有心脏病并仅能参加医生推荐的体力活动? □□2、当你进行体力活动时,是否感觉胸痛? □□3、自上个月以来,你是否在没做体力活动时有胸痛? □□4、你是否曾因为头晕跌倒或曾失去知觉? □□5、你是否有因体力活动变化而加重的骨或关节问题(例如背部、膝关节或臀部)?□□6、近来医生是否因为你的血压或心脏问题给你开药? □□7、你是否知道一些你不应进行体力活动的其它原因? 2、健康检查: ---体格检查 个人疾病和家族遗传病史 基本身体形态和生理机能指标(身高、体重、脉搏、血压体测量) ---临床检查 血液、尿液生化检验 肺功能、心脏功能 其他:X线检查、视力、听力、眼底等 3、体力活动专业指导筛查: --更详细的健康回顾及特殊的危险分层 --对体力活动、医学检查、运动测试细节提出建议 (二)运动试验 1、目的 ---评定心脏功能,发现潜在心血管疾病,确认是否能参加运动锻炼; ---测得运动时的最大吸氧量和最大心率 2、方法:台阶试验、功率自行车、跑台试验 (三)体质测试: 常用的体质评价方法: 心肺耐力、肌力和肌耐力、柔韧性、体成分

运动处方的产生和发展概况研究现状与应用背景

运动处方的产生和发展概况,在1953 年, 西德的黑廷格和缪拉等发表了不同强度、不同持续时间和频率运动对人体产生不同影响的论文, 引起了世界各国在体育过程中应用运动处方的广泛关注。随后, 德国的肖立赫以及英国里兹大学的R. E. 摩根和G. T. 亚当逊等, 创造了一种巡回锻炼法——是最初的运动处方模式。巡回锻炼中, 以极限体能的50%或70%为运动强度, 要求锻炼者按一定顺序绕设立的各个锻炼站连续重复地进行锻炼, 并要求不同的运动项目锻炼的负荷不同。该方法既可发展速度, 又可发展耐力和力量, 全面锻炼身体。综合运用重复锻炼、间歇锻炼等方法。这些都与后来研究的运动处方原则相符合, 所以巡回锻炼法本身就是按运动处方原则制定的一种健身运动处方。摩根和亚当逊在研制巡回锻炼法中, 还提出超量负荷的具体办法, 即巡回锻炼一段时间后再测定极限体能, 然后继续按极限负荷的50%原则确定锻炼负荷。这是首次提出人体运动产生适应性反应后,怎样调整运动量和负荷量的问题,是对运动处方研究取得的突破性的重大进展。德国阿肯是世界性跑步热的积极倡导者, 他于1947 年倡导“长距离慢跑” , 即健身跑。1967年创立了国际老年长跑协会。他对耐力运动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提出利用医疗步行、健身跑防治心脏病和癌症的运动处方。德国霍尔曼(Ho llm ann)研究所自1954 年对运动处方的理论和应用进行研究, 制定出健身运动处方以及心肌梗塞、高血压病、肥胖症、糖尿病的康复运动处方。Ho llm ann 教授明确指出, 在几年之内, 至少在不久的将来,“为人脑制定运动处方”将是体育运动科学的重要研究课题。60 年代中期, 劳伦斯和他的同事们应美国太空署的要求, 为宇航员制定运动处方。他们根据体质变化不断调整运动量。自1965 年起对宇航员实行了一套全新的锻炼方案——运动处方。8 年之后, 有3 位宇航员历时28 天太空飞行健康归来。这是运动处方在航天生理学的应用中取得的具有历史意义的重要成果。美国医学家Kenneth H. Cooper 对健身与健康关系进行研究, 于1986 年发表了《有氧代谢运动》、《12 分钟体能测验》及《有氧运动得分制》等专著, 其中《有氧代谢运动》已被译成25 种文字, 为世界许多国家所采用, 对人类保健医学和运动医学的发展起着重大的推动作用。日本以猪饲道夫为首的运动生理学家1965 年倡议研制运动处方。随后建立了一个以铃木慎次郎为首的运动处方研究委员会, 并在该委员会的领导下, 全国各地设立了二十几个研究小组, 进行运动处方的研制和应用实验。70 年代出版的《运动处方》、《日本健康运动处方》以及之后的伊藤朗等人出版的《从生理学基础到运动训练、运动处方》、《从运动生化到运动处方》等书, 对日本运动处方的研究推广和健身运动的兴起起了积极的作用。加拿大受美国体育科学发展的影响, 也十分重视对运动处方的研制、应用。里德、汤姆森合著的《健身运动处方》(Exer2cise P rescr ip t io F itness)一书, 是具有代表性的应用研究。 2运动处方的应用及发展前景 目前运动处方的应用主要可分为4 大类。预防健身运动处方: 不同年龄人群以增强体质, 提高健康水平, 预防疾病为目的的处方。竞技运动处方: 以提高身体素质和竞技水平为目的的处方。康复体育运动处方: 用于病人和残疾者以治疗疾病、康复机体为目的的处方。健美运动处方: 以健美形体为目的的运动处方。 随着运动处方研究与应用的逐步深入和完善, 发展趋势在广度上, 趋向多学科综合性的应 用与推广; 在深度上, 趋向多学科交互渗透, 对运动处方各要素(运动种类、强度、时间、频率、周期等)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 如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内分泌学、免疫学等学科最新技术和成就, 解决运动生理的实际问题。如应用有关受体、递质、细胞水平氧化代谢等技术, 研究运动延缓衰老、预防心血管疾病、骨质疏松、糖尿病、退化性关节炎等疾病的影响与机理等。 2.1此外, 运动处方在应用和发展中还呈现如下趋势。 健身运动处方已成为各国实施健康计划的重要内容健身运动处方的研究已具有较完整、成熟的理论和实践。许多发达国家非常重视应用健身运动处方提高国民的体质和健康素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