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FeO3磁性光催化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BiFeO3磁性光催化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BiFeO3磁性光催化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BiFeO3磁性光催化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钟起权,庞靖云,王金颖,黄妙良,林建明,吴季怀

(华侨大学材料物理化学研究所,福建省高等学校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福建泉州362021)

摘 要: 以硝酸铁、硝酸铋为原料,采用柠檬酸 硝酸盐燃烧法制备了可见光响应的BiFeO3磁性光催化材料,利用XRD、SEM、PPMS等分析技术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通过对染料的降解实验检测其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用柠檬酸 硝酸盐燃烧法制备的BiFeO3在常温下的最大磁化强度约为0.4~0.6Am2/kg,500 条件下制备的光催化剂在300W高压汞灯紫外光照射下,对曙红B和甲基橙的脱色率分别达到91.8%和83.2%,催化活性良好,而且在可见光下具有一定的光催化活性,10h对曙红B的脱色率达到70.1%。

关键词: 光催化;磁性材料;可见光响应;BiFeO3

中图分类号: TN38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 9731(2009)01 0033 04

1 引 言

近30年来,纳米TiO2光催化剂因其无毒、催化活性高、稳定性好等优点[1~3],在环境污染治理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而深受人们的青睐。然而难于回收分离以及只对紫外光响应制约了它的应用和发展,开发新型可见光催化剂以及有效地提高催化剂的回收处理成为当今光催化材料研究的主要方向。

Zou等[4~6]通过高温固相反应合成的InM O4(M =V5+、Nb5+、T a5+)催化剂对可见光具有较好的响应,能在可见光下实现纯水的分解。Bessekhouad 等[7]制备的AM n2O4(A=Cu、Zn)催化剂,在可见光下表现出较高的光催化活性且具有较高的光稳定性,尹周澜等[8]通过高温固相反应制备的K4NbO17催化剂在紫外光下具有较好的产氢活性,此外铋系光催化剂由于对可见光具有一定的响应而受到研究者的关注,如Bi2O3[9]、BiTa1-x Nb x O4(0x1)[10]、Bi2M NbO7[11]、BiWO6[12]、BiFeO3[13]、BiN bO4[14]等。其中BiFeO3作为多铁性材料而倍受的人们关注[15,16],能带为2.18~ 2.5eV[13,17],对可见光有较高吸收,Liu等[13]报道了BiFeO3在紫外光和可见光下均有催化活性,Luo和Magg ard认为由于BiFeO3的掺杂,使得SrT iO3可以在可见光下降解水[18],而且BiFeO3具有磁性便于回收,是一种具有较好应用前景的光催化剂。

本文采用柠檬酸 硝酸盐燃烧法制备BiFeO3粉体材料,以偶氮染料甲基橙为目标降解物,在紫外光和可见光下进行光催化性能测试,研究结果对开发廉价、高效、对可见光响应的磁性光催化剂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2 实 验

2.1 仪器

GGU 300W高压汞灯(主要波长为365nm,上海亚明灯泡厂)作为紫外光源,250W照明金属卤化物灯(常州市武进金陵灯具厂)作为可见光光源;磁力搅拌器(RCT basic,德国IKA公司);LDZ4 0.8A型离心机(北京医用离心机厂);SXL型程控箱式电炉(上海精宏试验设备有限公司)。紫外 可见 近红外分光光度计(Shimadzu UV 3100型,日本Shimadzu公司),扫描电镜(H ITACH I,S3500 N),X射线衍射仪(德国BRUKER公司,D8 ADVANCE,CuK ,40kV,40m A, =0.15406nm);物理性能测试仪(PPMS,美国Quan tum Desig n公司)。

2.2 试剂

实验所用原料包括:硝酸铋[Bi(NO3)3!5H2O]、硝酸铁[Fe(NO3)3!9H2O]、柠檬酸(C6H8O7! H2O)、聚乙二醇20,000[H(OCH2CH2)n OH]、乙二醇甲醚(C3H8O2)、氨水(NH3!H2O)、甲基橙(C14H14 ON3SNa)、碱性品红(C20H20N3Cl+C19H18N3Cl),曙红B(C20H6N2O9Br2N a2),均为分析纯,中国医药集团上海化学试剂公司生产。

2.3 BiFeO3制备

BiFeO3采用柠檬酸 硝酸盐燃烧法制备[12],称取一定量的硝酸铋和硝酸铁(摩尔比为1?1),溶解在乙二醇甲醚中,用氨水调节pH至5左右,然后加入柠檬酸(与硝酸盐的摩尔比为2?1)作为螯合剂,待溶解完全,再加入一定量的聚乙二醇2万作为分散剂;溶液变成澄清溶胶时,在80 干燥,使之成干凝胶,然后磨成细粉,并在400、500、600 焙烧2h,可制得实验所需的BiFeO3样品。

2.4 光催化实验

光催化实验在自制的由石英玻璃制得的双层光催化反应器中进行。在夹层中通流动水来冷却反应器,使反应器的温度保持室温。100m l染料水溶液和0.3g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0082003,50372022);国务院侨务办公室科研基金资助项目(07QZR06);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E0640003)

收到初稿日期:2008 06 30收到修改稿日期:2008 09 10通讯作者:黄妙良

作者简介:钟起权 (1986-),男,江西瑞金人,在读硕士,师承黄妙良教授,从事光催化材料的研究。

催化剂混合后倒入反应器内,将悬浮液至于暗处强力搅拌,待吸附平衡后,用300W 高压汞灯(或250W 金属卤化物灯)照射悬浮液一定时间,取出一定量反应液进行离心分离,然后取上清液,利用分光光度计测量其在最大吸收波长处的吸光度。根据光照前后的吸光度

的变化,按下式计算染料溶液的脱色率[19]

:

D =A 0-A A 0

#100%

式中D 为脱色率;A 0为起始染料溶液在其最大吸收波长处的吸光度;A 为光照一定时间后的染料溶液在其最大吸收波长处的吸光度。

3 结果和讨论

3.1 催化剂的表征

图1是样品的XRD 图,通过比对BiFeO 3标准谱图(JCPDS N o.20 0169),可知所制备的样品均为斜菱方钙钛矿型BiFeO 3,其晶格常数为a =b =0.5573nm ,c =0.6915nm,属于R 3C 点陈群。由图1可知,400 制备的样品强度较弱,500和600 制备的样品衍射强度

较大。

图1 不同焙烧温度下的BiFeO 3XRD 图谱

Fig 1XRD im ag es of BiFeO 3at different calcining

tem peratur es

图2给出了BiFeO 3样品的SEM 图。由图2可知,400 制备的样品为块状结构,这可能是由于焙烧温度不够,有少量有机物可能还残留在样品中;500 制备的样品为多孔结构,这是因为在500 下,有机物完全燃烧,生成的气体挥发,从而使样品形成孔状结构;600 制备的样品有明显烧结现象,这是因为在600 时,反应温度太高,有机物虽然完全燃烧,但BiFeO 3样品已经发生熔融,

形成烧结状形貌。

图2 BiFeO 3样品的SEM 图

Fig 2The SEM images of BiFeO 3samples

这说明通过柠檬酸 硝酸盐燃烧法500 制备的BiFeO 3光催化剂,由于其表面多孔的结构,有利于催化剂对染料的吸附,从而有可能提高光催化性能;而400、600 制备的样品,由于表面形貌为块状,不利于对染料吸附,有可能光催化效果较低。通过物理性能测量仪(PPM S)测量不同温度焙烧

的样品在300K 时的最大磁化强度,当磁场强度为

7.96#106A/m 时,400、500、600 焙烧制备的样品对

应的磁化强度分别为0.4、0.54和0.55A !m 2/kg ,这

说明对催化剂的回收处理可以采用磁回收处理方式。

3.2 BiFeO 3光催化剂的光催化性能

3.2.1 BiFeO 3在紫外光下的光催化活性

(1) 不同焙烧温度的影响

图3a 、b 分别为不同焙烧温度制备的铁酸铋样品

对甲基橙溶液的吸附和光催化降解的实验结果。实验中,甲基橙的浓度为10mg /L,催化剂用量为3g /L,溶

液pH 为6.5。从图3a 中可以看出,500 制备的样品对甲基橙的吸附大约为20%,而400和600 制备的

样品对甲基橙吸附分别为0.5%和4%。从SEM 图中可知,500 制备的样品,呈多孔结构,表面能比较大,吸附能力强,400和600 制备的样品形貌是块状的、烧结的,吸附能力小,因此,500 制备的样品在紫外光下对甲基橙的脱色率比较高,在4h 内脱色率约为

90%,而400和600 制备的样品光催化效率较低,如图3b 所示。 (2) 染料初始浓度的影响以甲基橙为例,不同初始浓度的甲基橙溶液对BiFeO 3光催化活性的影响如图4所示。实验中,样品焙烧温度为500 ,催化剂用量为3g/L,甲基橙溶液pH 为6.5。由图可知,随着甲基橙浓度的增大,催化剂对甲基橙的降解率逐渐降低。这是由于随着甲基橙浓度的增大,光对溶液的透过率逐渐降低,从而使光催化剂不能接受足够的光激活,催化活性降低。

(3) 不同染料的影响

实验还考察了BiFeO 3催化剂不同染料的光催化降解效果,实验结果如图5

所示。

图5 BiFeO 3对不同染料的降解

Fig 5The deg radation of different dy es by BiFeO 3 实验中,所有染料的浓度均为10m g/L 。由于染料的结构不同,性质不同,光催化剂对降解物的吸附量不同,一般吸附量越大,光催化活性相对越高。从实验中,可知催化剂对碱性品红、甲基橙和曙红B 的吸附分别为17.0%、23.5%和31.7%,从图中5可以看出,在

紫外光辐照220min 后,催化剂对碱性品红、甲基橙和

曙红B 的脱色率分别为31.7%、83.2%和91.8%。这可能是由于催化剂对碱性品红的吸附较小,所以催化效率就低,而对甲基橙和曙红B 吸附大,催化效率就高。对于催化剂对不同染料的脱色率的差异的相关机理还有待进一步探讨。

3.2.2 BiFeO 3在可见光下的光催化活性

为了检测催化剂在可见光下的催化活性,我们设计了相应的可见光催化实验,实验结果如图6所示。实验中,可见光光源采用250W 金属卤化物灯,在光线与溶液之间插入滤光片,保留 ?450nm 的可见光部分,样品焙烧温度为500 ,催化剂用量为3g/L,不同染料溶液的初始浓度均为10mg/L 。由图可知,在可见光辐照下10h,碱性品红的脱色率为13.6%,甲基橙脱色率为36.3%,曙红B 的脱色率达到70.1%。说明在可见光下,催化剂有一定的催化活性。

图6 可见光下BiFeO 3(500 )样品对不同染料的降

Fig 6The deg radatio n of methyl orang e under v isible

light by BiFeO 3sample (500 )

实验反应结束后,将烧杯放置在磁铁底座上,稍后待催化剂完全被磁铁吸至烧杯底部,将澄清的上层反应液直接倒出,烧杯中的催化剂在200 下烘干,取出称重,样品回收率达90%以上,说明催化剂易于回收利用。

4 结 论

利用柠檬酸 硝酸盐燃烧法,制备了具有可见光响应的、磁性的BiFeO 3新型光催化剂。在常温下,BiFeO 3光催化剂的最大磁化强度约为0.4~0.6A !m 2/kg ,在紫外光(365nm )下,500 条件下制备的BiFeO 3光催化剂具有较好的催化活性,特别地,在可见光下BiFeO 3光催化剂也表现出一定的光催化活性。

可以通过磁性作用有效回收催化剂,回收率达90%以

上表明BiFeO 3磁性光催化剂在废水处理方面将可能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致谢:本实验得到赵煌、张旭东等老师的帮助和支持,在此一并诚致谢意。

参考文献:

[1] F rank S T ,Bar d A J.[J].J A m Chem Soc,1977,99:

303 304.

[2] L ee S W,Drw ieg a J,M azy ck D,et al.[J].M ater Chem

Phy s,2006,96:483 488.

[3] 蔡乃才,董庆华.[J].化学通报,1991,(7):9 13.

[4] Zou Z G,Y e J H,Say ama K,et al.[J].N ature,2001,

414:625 627.

[5] Zo u Z G,Y e J H,A rakaw a H,et al.[J].Chem P hys

L ett,2000,332:271 277.

[6] Zo u Z G,Y e J H,A rakaw a H,et al.[J].M ater Res

Bull,2001,36:1185 1193.

[7] Bessekhouad Y,T r ari M.[J].Int J H ydro gen Energ y,

2002,27:357 362.

[8] 尹周澜,刑志军,杨亚辉,等.[J].功能材料,2006,37

(9):1445 1447.

[9] 崔玉民,徐立杰,朱亦仁.[J].工业水处理,2000,20

(8):17 19.

[10] Z ou Z G,Ye J H,A rakaw a H.[J].Solid State Comm,

2001,119:471 475.[11] Zou Z G,Ye J H,A rakaw a H.[J].M ater Sci Eng B

Solid,2001,79:83 85.

[12] 张士成,姚文清,朱永法,等.[J],物理化学学报,

2007,23(1):111 115.

[13] Gao F,Chen X,Y in K,et al.[J].A dv M ater,2007,

19:2889 2892.

[14] 刑精成,卞建江,王小军,等.[J].功能材料,2007,38

(4):565 568.

[15] Wei J,X ue D,Xu Y.[J].Scr ipta M ater,2008,58:

45 48.

[16] Kim J K,Kim S S,K im W J.[J].M ater L ett,2005,

59:4006 4009.

[17] T akahashi K,K ida N,T onouchi M.[J].Phys R ev

L ett,2006,96:117402.

[18] Luo J,M agg ard P A.[J].Adv M at er,2006,18:514

517.

[19] 蒋引姗,金为群,张 军,等.[J].无机材料学报,

2002,12(1):188 195.

Preparation and photocatalytic properties of BiFeO3

as magnetic material photocatalyst

ZHONG Qi quan,PANG Jing yun,WANG Jin ying,HU ANG M iao liang,

LIN Jian ming,WU Ji huai

(Institute of M aterial Phy sical Chemistry,H uaqiao U niv ersity,

T he key Labor ator y for Functional M aterials of Fujian H ig her Education,Quanzho u362021,China) Abstract:BiFeO3,as a magnetic pho to catalytic m aterial w ith v isible light r espo nse,w as prepared by citrate ni trate combustion metho d used bismuth nitrate(Bi(NO3)3!5H2O)and iron nitrate(Fe(NO3)3!9H2O)as starting materials,and characterized by XRD,SEM and PPM S.T he pho tocatalytic properties o f the samples w ere evaluated by deg radation of dy es.T 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 agnetization of BiFeO3is about0.4 0.6A! m2/kg and the sample prepared under500 has g ood photocatalytic proper ties,the discolo ration rates of eosine B and m ethyl orang e w ere91.8%and83.2%in about4h under U V light irradiation of300W hig h pressure H g lamp,respectively.T he sam ples are capable of responding to visible light,and the discolor ation rate of eosine B w as70.1%under visible lig ht irradiatio n for10h.

Key words:photocatalysis;magnetic material;visible light response;BiFeO3

(上接第32页)

Synthesis and electrochromic properties of polyaniline electrode

film doped with multiple acid

M A Li,HE Ling,GA N M eng yu,SU Wen yi,YAN Jun,LI Jian feng (Colleg e of chemistry&chem ical engineering,Chong qing U niversity,Chongqing400044,China) Abstract:The polyaniline(PAn)electro de films doped w ith sulfuric acid(H2SO4)and m ultiple acid(SSA+ H2SO4)w ere prepared using the po tentio static method in the different electroly te solutio n.The electro chemical stability,electrical conductivity and corrosion potential o f polyaniline electrode films doped w ith H2SO4and multiple acid w ere inv estig ated and characterized by Cyclic Voltamm etry,Electr ochemical Impedance Spectros copy(EIS)and T afer curve.T he r esults show ed that the electr ochemical stability,electrical conductivity and cor rosion potential of polyaniline electrode films do ped w ith multiple acid w ere preferable,and it is easier to fu fill the requirements in pr actice.

Key words:Polyaniline electrode film;Multiple acid;Potentiostatic method

纳米光催化剂研究现状与展望

年月纳米光催化剂研究现状与展望 马成乡 太原学院山西太原030032 摘要:随着水污染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纳米光催化剂的研究也逐渐的开展起来。本文在分析影响纳米光催化剂性能因素的基础上,探讨了纳米光催化剂的研究现状,并对该材料的发展进行了相关探讨。 关键词:纳米光催化剂;影响因素;研究现状 随着我们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生态环境的污染呈现出不断恶化的趋势,各种环境污染事件开始被社会媒体广泛的暴露出来。在种类比较多的环境污染物中,有机物的比例占到了50%以上。其中天然有机物对环境水体的污染比较小,大多数人工有机物对水体环境的污染程度较大。光催化技术与其他治理环境污染的技术相比,并不需要进行二次净化处理,而且这种纳米光催化剂可以循环使用。 一、影响纳米光催化剂的因素研究 影响纳米光催化剂的性能的因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催化剂的晶体结构:通常用作光催化剂的TiO 2具有两种晶体结构,分别为锐钦矿型和金红石型。有的研究结构表明,如果在锐钦矿型的晶体上进行金红石型晶体的生产,能够有效的促进锐钦矿型晶体多污染物的吸收。2.纳米催化剂粒径的影响:催化剂粒径的大小对其催化性能具有着比较重要的影响。很多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催化剂粒径的降低,光谱能够响应的范围也就越来越广。尤其当光催化剂离子达到纳米级别时,将会具有更高的氧化还原能力。但是随着纳米粒径的进一步减小,光的载流子在表面符合的概率会进一步增加,也就意味着光催化剂性能的下降。3.比表面积的影响:在反应物质比较充足的情况下,表面积越大,催化剂的活性也就越高;另外催化剂表面的活性中心是并不稳定的。 在反应体系与催化剂的反应条件方面主要影响因素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反应的温度:一般来说温度对于光子的表面迁移和吸附以及解吸并不会产生比较明显的影响,所以在某种程度上问对对光催化反应的影响比较小。光催化剂在光的作用下进行各类有机物的催化反应过程时,反应速率与温度比较符合阿伦尼乌斯方程的描述。2.溶液PH 值得影响:溶液的PH 值对半导体的能带分布和表面的性质具有较高的影响。徐成杰等人在研究TiO2在降解有机物的过程中发现,当溶液的PH 值为7时,其降解的效率达到最低。3.光强度的影响:当环境中光的强度较低时,降解速率与光照强度程线性关系;中等光照强度,两者呈现平方根线性关系;当进一步增加光照强度时,催化速率的增加并不明显。 二、纳米光催化的掺杂改性以及复合半导体纳米催化剂的研究 当前纳米的光催化性能研究主要集中在TiO 2的光催化剂掺杂改性研究。在很多学者的研究之中,为了进一步减少自由电子与空穴相互复合的概率,可以在二氧化钛中掺杂少量的稀土离子。非金属离子的掺杂可以使得辐射光谱的范围进一步增强,进而可以提高可见光的利用效率。最近十年以来,双组份甚至是多组分掺杂已经成为纳米光催化剂TiO 2改性研究的热点。美国华盛顿大学的S AKATania 等学者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La-N-TiO 2光催化剂,ES R 实验研究表明,这种经过掺杂改性的催化剂在500-678nm 光源的照耀下,对于乙醛的降解具有优异的效果。 最近几年以来半导体复合光催化剂的研究引起了学者的广泛注意。从本质上来说,半导体复合就是指一种物质粒子对另外一种物质粒子的修饰。目前的研究结果表明复合半导体比单一半导体具有更好的光催化效果。Tang 等人制备了CaIn 2O 4复合半导体,在亚甲基蓝120min 的脱色实验内,其脱色率可以达到96%。T ony 等人研制除了Fe 2O 3-S nO 2、CuO-SnO 2等类型的复合纳米半导体光催化剂。 三、展望 纳米光催化剂对当前环境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比较合理的方案,但是目前环境中的光催化剂研究还停留在实验室阶段,并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目前影响纳米光催化性能的因素主要包括了催化剂的晶体结构、比表面积、反应温度、PH 值等因素;其次对纳米光催化的掺杂改性以及复合半导体纳米催化剂的研究现状进行了一定的分析,指出在以后的污水处理方面,应该设计比较简单的工艺组合反应来处理废水中的污染物,使得纳米光催化剂能够真正的从实验室走向社会。 参考文献: [1]GuoX.,Yang J.,Deng Y.et.al Hydrothermal synthesis and photoluminescence of hierarchic al lead tungstate superstructures re f f ects of reaction temperature and surf actanats[J].European Journalof Inorganic Chemistry,2013,2010(11):1736-1742. [2]SeguraPA,Frane oisM,Ga gnonC,etal.Reviewof theoeeurreneeo f anti-inf eetivesin contaminatedwastew atersandnatUr alanddrinkingw a ters[J].EnvironHealthpersP,2012,117(5):675-684. 管理创新 2014129

光催化剂的制备—开题报告

目录 1文献综述 (1) 1.1 光催化材料发展概况 (1) 1.1.1 光催化材料的起源与种类 (1) 1.1.2 改善光催化材料性能的主要方法 (2) 1.2 目前光催化技术的应用 (3) 1.3 TiO2 光催化材料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4) 2 研究目的和意义 (5) 3 研究内容 (5) 5 进度计划 (6) 参考文献 (6)

1文献综述 1.1 光催化材料发展概况 1.1.1光催化材料的理论基础与种类 自1972年,Fujishima[1]等在Nature上发表的论文揭开了研究光催化技术的序幕。之后的几十年光催化技术在光催化抗菌、光催化污水处理、太阳能光催化分解水制氢等众多领域有了深入的发展。光催化技术以半导体的能带理论为基础。半导体的能带结构一般由填满电子的低能价带和空的高能导带构成,它们之间由禁带分开。当以能量等于或大于半导体禁带宽度的光照射时,价带电子被激发进入导带,在导带上产生带负电的高活性电子(e-),价带上留下带正电荷的空穴(h+),形成电子-空穴对,在电场作用下分离并迁移到粒子表面。 半导体光催化的基本过程可描述为:光激发诱导半导体价带电子跃迁到导带,藉此,在半导体导带和价带中分别形成电子和空穴;电子-空穴通过晶格迁移到材料表面,该过程中电子-空穴的分离和复合相互竞争;在材料表面的电子和空穴分别与周围反应介质发生还原和氧化反应。换言之,半导体光催化的基本过程可简单描述为:半导体中的光生电子-空穴在晶格中分离并迁移到材料表面参与化学反应,这期间一直伴随着电子-空穴的分离和复合的竞争过程。 理想的光催化材料有如下四个基本要求[2]:环境友好;优异的电子-空穴分离能力;适合的能带电势,尤其在光催化分解水的应用中,要服从产氢和产氧的能带匹配原则;可见光响应能力。 目前所报道的光催化材料主要集中于: 1)氧化物:以 TiO2、In1-x Ni x TaO4等为代表 2)硫化物:CdS、ZnS、ZnS-CuInS2-AgInS2、(AgIn)xZn2?2x S2等 3)氧硫化物:Ln2Ti2S2O5 (Ln = 稀土元素) 等; 4)氮化物: Ta3N5、Ge3N4、GaN等; 5)氧氮化物:LaTiO2N、Y2Ta2O5N2、TaON、(GaN)1-x(ZnO)x、MTaO2N(M = Ca、Sr、Ba) 等;

光催化剂的制备

光催化剂的制备 目前,实验室制备和合成纳米TiO2光催化剂的方法很多,大致可以分为气相法,液相法和固相法。 1.2.2.1 气相法 气相法是利用气体或通过加热使钛盐变为蒸气,然后发生物理或化学变化,最后冷却-凝聚-长大形成纳米TiO2粒子的方法。采用气相法制备的纳米TiO2粒子纯度高,粒径分布窄,尺寸均匀,化学活性好,但是制备工艺复杂,成本高,产率低。常见的气相法包括氢氧火焰水解法、气相氧化法,气相水解法、气相分解法等。 1.2.2.2 液相法 液相法是生产各种氧化物颗粒的主要方法之一。它的基本原理是:将可溶性金属钛盐,按所制备材料的组成配制溶液,再用沉淀剂使金属离子均匀沉淀出来。与气相法相比,液相法制备纳米TiO2薄膜具有工艺简单、合成温度低、能耗少以及设备投资小的优点,是制备纳米TiO2粉体和薄膜较理想的方法,是目前实验室和工业上广泛采用的制备薄膜和超微粉的方法。主要包括溶胶-凝胶法,水热合成法、液相沉积法,水解法,微乳液法等。溶胶凝胶法一般是以有机或者无机钛盐为原料,在有机介质中(酸或有机聚合添加剂)进行水解、缩聚反应,最后将得到的溶胶干燥、煅烧得到TiO2纳米颗粒。整个反应过程如下: Ti(OR)4 + nH2 O →Ti(OR) (OH) + nROH水解反应4-n n 4-n n-1 2 2 2Ti(OR) (OH) →[Ti(OR) (OH) ] O + H O缩聚反应 Ti(OR) + 2H2O →TiO +4HOR总反应 与传统的纳米材料制备方法相比,溶胶-凝胶法制备的TiO2纳米颗粒具有纯度高,粒径分布窄,单分散性好,反应容易控制等优点,但是成本高,工艺时间长。 水热合成法是在密闭高压反应釜中加入前驱体溶液,高温高压条件下发生反应制备纳米级TiO2粉末的方法。该方法的优点在于制备的纳米TiO2粉体晶粒完整,原始粒径小,分布较均匀,但反应条件为高温、高压,因而对设备材质、安全要求较严格。 液相沉积法是利用水溶液中氟的金属配位离子和金属氧化物之间的化学平 衡反应,将金属氧化物沉积到反应液中的衬底上,最后煅烧得到纳米TiO2材料[8]。液相沉积法的优点是:工艺简单,不需要使用特殊的设备,成本较低;室温下就能制备大比表面积的TiO2膜;对衬底无选择,可以在各种形状各种材料的衬底上沉积;膜厚可控制。水解法是以无机钛盐为原料,在严格的条件下控制钛盐的水解速度,制得纳米TiO2粉末。水解法制备纳米TiO2具有以下特点: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通过控制不同条件可以直接得到其它方法需经高温下煅烧才能得到的金红石型二氧化钛。如果能克服洗涤干燥过程中粉末的流失和团聚,解决纳米二氧化钛的收率和粒径不理想的问题,那么水解法就是制备TiO2粉末最经济的方法。 微乳液法是指以不溶于水的有机溶剂为分散介质,以水溶液为分散相的分散 体系,由于表面活性剂(有时也添加助表面活性剂,如低级醇)的存在,该体系 是一种分散相分布均匀、透明、各向同性的热力学稳定体系。微乳液的液滴或称 “水池”是一种特殊的纳米空间,以此为反应器可以制备粒径得以控制的纳米微 粒。微乳液法具有操作简单、粒径大小可控、粒子分散性好、分布窄、易于实现 连续化生产操作,容易团聚等特点。

BiFeO3磁性光催化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BiFeO3磁性光催化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钟起权,庞靖云,王金颖,黄妙良,林建明,吴季怀 (华侨大学材料物理化学研究所,福建省高等学校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福建泉州362021) 摘 要: 以硝酸铁、硝酸铋为原料,采用柠檬酸 硝酸盐燃烧法制备了可见光响应的BiFeO3磁性光催化材料,利用XRD、SEM、PPMS等分析技术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通过对染料的降解实验检测其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用柠檬酸 硝酸盐燃烧法制备的BiFeO3在常温下的最大磁化强度约为0.4~0.6Am2/kg,500 条件下制备的光催化剂在300W高压汞灯紫外光照射下,对曙红B和甲基橙的脱色率分别达到91.8%和83.2%,催化活性良好,而且在可见光下具有一定的光催化活性,10h对曙红B的脱色率达到70.1%。 关键词: 光催化;磁性材料;可见光响应;BiFeO3 中图分类号: TN38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 9731(2009)01 0033 04 1 引 言 近30年来,纳米TiO2光催化剂因其无毒、催化活性高、稳定性好等优点[1~3],在环境污染治理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而深受人们的青睐。然而难于回收分离以及只对紫外光响应制约了它的应用和发展,开发新型可见光催化剂以及有效地提高催化剂的回收处理成为当今光催化材料研究的主要方向。 Zou等[4~6]通过高温固相反应合成的InM O4(M =V5+、Nb5+、T a5+)催化剂对可见光具有较好的响应,能在可见光下实现纯水的分解。Bessekhouad 等[7]制备的AM n2O4(A=Cu、Zn)催化剂,在可见光下表现出较高的光催化活性且具有较高的光稳定性,尹周澜等[8]通过高温固相反应制备的K4NbO17催化剂在紫外光下具有较好的产氢活性,此外铋系光催化剂由于对可见光具有一定的响应而受到研究者的关注,如Bi2O3[9]、BiTa1-x Nb x O4(0x1)[10]、Bi2M NbO7[11]、BiWO6[12]、BiFeO3[13]、BiN bO4[14]等。其中BiFeO3作为多铁性材料而倍受的人们关注[15,16],能带为2.18~ 2.5eV[13,17],对可见光有较高吸收,Liu等[13]报道了BiFeO3在紫外光和可见光下均有催化活性,Luo和Magg ard认为由于BiFeO3的掺杂,使得SrT iO3可以在可见光下降解水[18],而且BiFeO3具有磁性便于回收,是一种具有较好应用前景的光催化剂。 本文采用柠檬酸 硝酸盐燃烧法制备BiFeO3粉体材料,以偶氮染料甲基橙为目标降解物,在紫外光和可见光下进行光催化性能测试,研究结果对开发廉价、高效、对可见光响应的磁性光催化剂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2 实 验 2.1 仪器 GGU 300W高压汞灯(主要波长为365nm,上海亚明灯泡厂)作为紫外光源,250W照明金属卤化物灯(常州市武进金陵灯具厂)作为可见光光源;磁力搅拌器(RCT basic,德国IKA公司);LDZ4 0.8A型离心机(北京医用离心机厂);SXL型程控箱式电炉(上海精宏试验设备有限公司)。紫外 可见 近红外分光光度计(Shimadzu UV 3100型,日本Shimadzu公司),扫描电镜(H ITACH I,S3500 N),X射线衍射仪(德国BRUKER公司,D8 ADVANCE,CuK ,40kV,40m A, =0.15406nm);物理性能测试仪(PPMS,美国Quan tum Desig n公司)。 2.2 试剂 实验所用原料包括:硝酸铋[Bi(NO3)3!5H2O]、硝酸铁[Fe(NO3)3!9H2O]、柠檬酸(C6H8O7! H2O)、聚乙二醇20,000[H(OCH2CH2)n OH]、乙二醇甲醚(C3H8O2)、氨水(NH3!H2O)、甲基橙(C14H14 ON3SNa)、碱性品红(C20H20N3Cl+C19H18N3Cl),曙红B(C20H6N2O9Br2N a2),均为分析纯,中国医药集团上海化学试剂公司生产。 2.3 BiFeO3制备 BiFeO3采用柠檬酸 硝酸盐燃烧法制备[12],称取一定量的硝酸铋和硝酸铁(摩尔比为1?1),溶解在乙二醇甲醚中,用氨水调节pH至5左右,然后加入柠檬酸(与硝酸盐的摩尔比为2?1)作为螯合剂,待溶解完全,再加入一定量的聚乙二醇2万作为分散剂;溶液变成澄清溶胶时,在80 干燥,使之成干凝胶,然后磨成细粉,并在400、500、600 焙烧2h,可制得实验所需的BiFeO3样品。 2.4 光催化实验 光催化实验在自制的由石英玻璃制得的双层光催化反应器中进行。在夹层中通流动水来冷却反应器,使反应器的温度保持室温。100m l染料水溶液和0.3g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0082003,50372022);国务院侨务办公室科研基金资助项目(07QZR06);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E0640003) 收到初稿日期:2008 06 30收到修改稿日期:2008 09 10通讯作者:黄妙良 作者简介:钟起权 (1986-),男,江西瑞金人,在读硕士,师承黄妙良教授,从事光催化材料的研究。

高效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应用

171 近几年的研究发现,贵金属掺杂在半导体中能使催化剂的性能得到提高。Chao等[1]研究发现了贵金属银掺杂后会提高光催化剂的活性,会使TiO 2发生由金红石相到锐钛矿相的转变,细化晶粒尺寸,光催化剂的比表面积由于改性会明显变大。林乐瑜等[2]制备了Ag、La共掺杂改性的光催化剂,以工业上较难降解的染料分子甲基橙溶液为目标污染物,研究发现改性后的吸收光谱出现较大程度的红移,证明了可见光化效果显著。因此本文考察贵金属Ag 和稀土金属Sm共掺杂改性光催化剂的性能,进一步探索这两种离子之间的协同作用。 1?实验部分 光催化剂的制备过程见图1。 30min 图1?光催化剂的制备过程 本文的目标污染物是40mg/L的甲基橙溶液,以它的降解效果评价催化剂的性能。 2?表征和分析讨论?2.1?光催化活性测试 图2?煅烧温度500℃下不同离子掺杂配比在紫外光源下的光催化 性能曲线 经过Ag、Sm两种元素共掺杂改性后光催化剂由图1可以看到活性进一步提高,改性光催化剂不仅受离子掺杂浓度的影响,还与不同离子的摩尔配比有关。通过大量实验得到,贵金属Ag和稀土金属元素Sm的最佳掺杂量分别为0.5%、0.1%。这两种离子间存在协同机制。 aTiAg(0.5)Sm(0.1)400;bTiAg(0.5)Sm(0.1)500;c TiAg(0.5)Sm(0.1)600 dTiAg(0.5)Sm(0.1)700;e Ti500 图3?不同温度煅烧制备样品在紫外光源下对光催化性能的影响 在贵金属Ag和稀土金属元素Sm的最佳掺杂量分别为0.5%、0.1%下考察不同煅烧温度的影响。如图3所示,500℃时为最佳煅烧温度,此时光催化活性最优。 3?结论? 贵金属Ag和稀土金属元素Sm这两种元素由于协同作用可以使光催化剂的活性得到提高。本文中,500℃是最优煅烧温度,2h是最佳煅烧时间,Ag、Sm最佳摩尔配比是0.5∶0.1,在此条件下光催化活性最高。 参考文献 [1]Chao?H.E.,Yun?Y.U.,et?a1.?Effect?of?silver?doping?on?the?phase?transformation?and?grain?growth?of?sol-gel?titania?powder[J].?Journal?of?the?European?Ceramic?Society,2003,23:1457-1464. [2]林乐瑜,程永清,等.?镧、银离子掺杂对TiO 2光催化活性的影响[J].?钛工业进展,2010,27(5):23-27. 高效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应用 刘倩1?郑经堂2 1. 东营职业学院 山东 东营 257000 2.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重质油国家重点实验室 青岛 266555 摘要:采用sol-gel法制备了一种新型高效光催化剂,利用重金属离子Ag和稀土金属离子Sm共掺杂改性纳米粒子TiO 2,降解产物是甲基橙染料废水。研究表明,500℃是最优煅烧温度,2h是最佳煅烧时间,Ag、Sm最佳摩尔配比是0.5∶0.1,在此条件下光催化活性最高。 关键词:银、钐共掺杂?二氧化钛?甲基橙?光催化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1176260);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ZR2009FL028)资助?

纳米磁性材料的制备和研究进展综述教案资料

纳米磁性材料的制备和研究进展综述 一.前言 纳米材料又称纳米结构材料 ,是指在三维空间中至少有一维处于纳米尺度范围内的材料 (1-100 nm) ,或由它们作为基本单元构成的材料 ,是尺寸介于原子、分子与宏观物体之间的介观体系。磁性材料是由铁磁性物质或亚铁磁性物质组成的,在外加磁场H 作用下,必有相应的磁化强度M 或磁感应强度B,它们随磁场强度H 的变化曲线称为磁化曲线(M~H或B~H曲线)。因此 ,纳米磁性材料的特殊磁性可以说是属于纳米磁性。 司马迁《史记》记载黄帝作战所用的指南针是人类首次对磁性材料的应用。而今纳米磁性材料广泛应用于生物学,磁流体力学,原子核磁学,机体物理学,磁化学,

天文学,磁波电子学等方面。随着雷达、微波通信、电子对抗和环保等军用、民用科学技术的,微波吸收材料的应用日趋广泛 ,磁性纳米吸波材料的研究受到人们的关注。纳米磁性材料也对人们的生产与生活带来诸多的利益。 本次综述,主要针对磁性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和研究进展两个问题进行阐述。首先,介绍磁性纳米材料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黄帝时期。其次,介绍磁性纳米材料的分类。------再次,重点介绍磁性纳米材料是怎么制备的。其制备方法一般分为三大类:1.由上到下,即由大到小,将块材破碎成纳米粒子,或将大面积刻蚀成纳米图形等。2.由下到上,即由小到大,将原子,分子按需要生长成纳米颗粒,纳米丝,纳米膜或纳米粒子复合物 3. 气相法、液相法、固相法等。第四、介绍磁性纳米材来噢的现状和发展前景。最后,将全文主题扼要总结,并且找出研究的优缺点和差距,提出自己的见解。 二、主题 1、纳米磁性材料的发展史 磁性材料是应用广泛、品类繁多、与时俱进的一类功能材料,磁性是物质的基本属性之一。人们对物质磁性的认识源远流长,早在公元前四世纪,人们就发现了天然的磁石(磁铁矿Fe3O4),,据传说,那是黄帝大战蚩尤于涿鹿,迷雾漫天,伸手不见五指,黄帝利用磁石指南的特性,制备了能指示方向的原始型的指南器,遂大获全胜.古代取其名为慈石,所谓“慈石吸铁,母子相恋”十分形象地表征磁性物体间的互作用。人们对物质磁性的研究具有悠久的历史,是在十七世纪末期和十八世纪前半叶开始发展起来的。1788年,库仑(Coulomb)把他的二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规律推广到二磁极之间的相互作用上。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Oersted)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同年法国物理学家安培(Ampere)提出了分子电流假说,认为物质磁性起源于分子电流。

可磁分离光催化剂的磁载材料的研究进展

可磁分离光催化剂的磁载材料的研究进展 刘子全1,2,高 原1,张尚洲1,李海红1,任 帅2,朱 波2 (1.烟台大学环境与材料工程学院,山东烟台264005;2.山东大学材料学院) 摘 要:可磁分离光催化剂是一类具有磁响应特性的光催化剂。它不仅具有较高的光催化活性,而且在外加磁场作用下,容易分离回收。在参考近年来国内外光催化领域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概述了可磁分离光催化剂的命名和研究范围、磁载光催化剂的内部结构等内容。重点是根据磁载光催化剂的核壳之间是否包覆结合层,分别从直接包覆和非直接包覆两个方面,综述了近年来可磁分离光催化剂的磁载材料的研究进展状况,同时提出了目前磁载光催化剂研究的热点和发展趋势。 关键词:磁分离;二氧化钛;光催化剂;包覆 中图分类号:TQ4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990(2008)05-0009-04 Research progress on m agnetic m aterials of m agnetically separable photocat alyst L i u Ziquan1,2,G ao Yuan1,Zhang Shangzhou1,L iH aihong1,Ren Shuai2,Zhu Bo2 (1.School of Env i ron m ental and M aterial Engineer ing,Yantai University,Yantai264005,Ch i na; 2.School of M aterial S cience and Eng ineering,Shandong Universit y) Abstract:M agneticall y separab l e pho t o ca talyst is a new pho t o ca talyst,wh ich has m agneti c response cha racte ristic.T h i s composite photocata l y st not only has hi gh pho t o ca talytic activ it y,bu t a lso can be separa ted and recovered easily unde r the ex trins i c m agnetic fi e l d.Based on t he find i ngs reported i n the present literat u res,t h is paper i ntroduced t he na m i ng and re search i ng scope o fm agneticall y separable pho tocata l ysts and the i nner structure of m agne ti c pho t o ca talyst e tc.M ean wh ile, accordi ng to the comb i n i ng modes o f centra l core and outside she ll l ayers,this paper focused on rev i ew ing t he research pro g ress on m agnetic m ate rials o fm agne ti ca lly separable photocata l yst i n recent years from t wo aspects,.i e.direct coati ng and un-d irect coati ng.F i na lly,the present research ho tspo t and deve l op m en t trend o fm agnetic photocata l y sts w ere put for w ard. K ey word s:m agnetic separation;T i O 2 ;photocata l yst;co ati ng 根据光催化剂在废水处理体系中所处的状态,可将其分为悬浮态和固定态两种形式。可磁分离的复合光催化剂既保持了悬浮体系较高的光催化效率,处理污水后又可在外加磁场的作用下方便地分离回收循环使用。可磁分离的光催化剂,目前的称谓尚不统一。有的叫磁性光催化剂,有的称为磁载光催化剂,也有称磁分离光催化剂或光催化剂[1-3]等。总的来说,目前研究制备的这类光催化剂本质上大都具有负载型催化剂的特点但又具有磁性,可进行方便的磁分离操作。磁性和负载型是其主要特征。笔者暂且称其为磁载光催化剂。磁载光催化剂是核壳结构,即磁载体做内核,而具有光催化作用的活性组分做外壳。根据磁载光催化剂的核壳之间是否包覆结合层,它又可分为直接包覆的磁载光催化剂和非直接包覆磁载光催化剂两种。直接包覆是指在磁载体上直接包覆具有光催化作用的活性组分。而非直接包覆则是指在磁载体上首先包覆了结合层,光催化活性组分则是包覆在了结合层之上,形成了多层结构。磁载光催化剂的研究主要是两方面:选择合适的可磁分离的载体材料;光催化活性组分的研究(包括制备工艺、表征方法、催化性能、光催化效率、吸收光谱的拓展等)。另外,随着研究工作的深入,光催化活性组分与载体材料的协同工作的研究也必将引起人们的注意。其实非直接包覆中的结合层的研究就属于协同工作研究的范畴。笔者主要针对磁载材料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1 可磁分离T i O2光催化剂的磁载材料的研 究进展 1.1 直接包覆的磁载光催化剂 磁载材料是可磁分离的复合光催化剂能否成功 9 第40卷第5期2008年5月 无机盐工业 I N ORGAN I C C H E M I C ALS I N DUSTRY

高分子有机磁性材料

高分子有机磁性材料 1 引言 磁性材料是一簇新兴的基础功能材料。虽然早在3000多年前我国就已发现磁石相互吸引和磁石吸铁的现象, 并在世界上最先发明用磁石作为指示方向和校正时间的应用, 在《韩非子》和东汉王充著的《论衡》两书中所提到的“司南”就是指此, 但毕竟只是单一地应用了天然的磁性材料。人类注意于磁性材料的性能特点、制造、应用等的研究、开发的发展历史尚不到100年时间。经过近百年的发展, 磁性材料已经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家族,按材料的磁特性来划分, 有软磁、永磁、旋磁、记忆磁、压磁等; 按材料构成来划分, 有合金磁性材料, 铁氧体磁性材料, 分类情况如下: 上述材料尽管种类繁多, 庞杂交叉, 但都属于无机物质的磁性材料或以无机物质为主的混合物质磁性材料。 近年来, 由于一种全新的磁性材料的面世, 使磁性材料家族喜添新成员, 这就是高分子有机磁性材料,其独特之处在于它属于纯有机物质的磁性材料。过去

一般认为, 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是难于具有磁性的, 因此本身具有磁性的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出现, 就是高分子材料研究领域的一个重大突破。有机高分子磁性材料的发现被国内外专家认为是80年代末科学技术领域最重要的成果之一, 它的发现在理论和应用上可与固体超导和有机超导相提并论。有可能在磁性材料领域产生一系列新技术。 2高分子有机磁性材料的主要性能特点 由于高分子有机磁性材料既属于高分子有机材料, 又属于磁性材料, 对这类材料的研究属于交叉科学,人们对这类新型材料的研究和认识尚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尽管专家们已对其进行了多方面的测量、试验和分析、研究, 但对其特性的认识仍很不系统、很不准确、很不全面。从现已了解到的一些测试数据和分析情况可以初步看出其主要的性能特点: (1) 该材料是采用与过去所有磁性材料的制备方法完全不同的高分子化工工艺制成的高分子有机物质,是高分子有机物再加上二茂铁的络合物, 分子量高达数千。该类材料和元件制备的主要工艺流程如图1。 有机物的主要构成元素是碳、氢、氮,结构和化学性能十分稳定。将磁粉加工

纳米光触媒材料

新材料论文 论文题目:纳米光触媒材料的应用和发展

1、摘要 进入21世纪环境保护问题成了人们关注的热点。如何解决经济增长与保证环境无污染的社会问题,已迫在眉睫。是时,环保材料的研发和发展已成为世界各国的重要课题。 2、纳米光触媒材料定义 光触媒是以纳米级二氧化钛为代表的具有光催化功能的光半导体材料的总称。这种材料在紫外线的照射下可产生游离电子及空穴,因而具有很强的光氧化还原功能,可氧化分解各种有机化合物和部分无机物,能破坏细菌的细胞膜和固化病毒的蛋白质,具有极强的防污、杀菌和除臭功能。 3、纳米光触媒材料的发展历史和原理简介 光触媒就是在光参与下发生反应的催化剂。1972年,A.Fujishima 和K.Honda在n一型半导体TiO2电极上发现了水的光电催化分解作用,以此为契机,开始了多相光触媒研究的新纪元,最近以来,由于光触媒在净化气相和水中有机污染物方面的卓越表现,已成为光触媒应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 二氧化钛作为一种光触媒,在光作用下能产生具有超强氧化能力的空穴/电子对,能把有机物彻底氧化为CO2和H2O,从而彻底消除污染,由于细菌和病毒也都为有机微生物,故也能将之彻底杀灭。

而本公司纳米光触媒由于其粒子在小于10nm左右,具极大的反应表面积及量子效应,氧化能力更加强大。 人们还发现,二氧化钛光触媒纳米涂层在光的作用下具超级亲水性,接触角接近为零,从而又赋予了光触媒涂层的亲水防污功能,使被涂面始终保持崭新状态,而不受污染。 光触媒就是在光的照射下(自然光,灯光),会产生类似与光合作用的光催化反应,产生出氧化能力极强的氢氧自由基和活性氧,具有很强的氧化还原功能,可氧化分解各种有机化合物和部分无机物,能破坏细菌的细胞膜和病毒的蛋白质,把有机污染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因而光触媒具有极强的杀菌,除臭,防霉,防污自洁等功能。氧化钛光触媒薄膜通常采用钛盐溶于乙醇溶液或溶于有机溶剂之中。用惰性气体为载体的高压喷射法,喷在经热处理后的玻璃、墙面、建材、灯罩及其他基质上形成大面积的均匀薄膜。该薄膜在阳光及紫外光的照射下产生的触媒效果。光触媒可应用于环境的净化。将氧化钛与敏化剂喷在墙壁涂料表面或喷在窗框玻璃上形成膜层,利用太阳光或室内照明光源,具有强氧化能力的氧化钛不仅可使室内污浊的空气物质分解、净化空气,尤其对医院、宾馆、候车室等空气流动性差的场所能有效杀死大肠杆菌和流感病菌。不只可以处理恶臭,而且从地板、建材、防虫剂、灭壁虫剂、福尔马林等散发出的溶剂造成的住宅综合症状群。甚至防止医院内的病毒感染、以及具有光触媒性能的照明器具、光触媒人工观叶植物、人造花、窗纸等,皆出现在市面上。连窗帘、百叶窗、壁纸、隔门、厨余用的除臭处理装

光催化剂的制备—开题报告

光催化剂的制备—开题报告.doc 目录 1 文献综 述 ..................................................................... . (1) 1.1 光催化材料发展概 况 ..................................................................... (1) 1.1.1 光催化材料的起源与种 类 ..................................................................... . (1) 1.1.2 改善光催化材料性能的主要方 法 (2) 1.2 目前光催化技术的应 用 ..................................................................... .. (3) 1.3 TiO光催化材料存在的问题与展 望 ..................................................................... ...... 4 2 2 研究目的和意 义 ..................................................................... .. (5)

3 研究内 容 ..................................................................... .. (5) 5 进度计 划 ..................................................................... .. (6) 参考文 献 ..................................................................... (6) 1 文献综述 1.1 光催化材料发展概况 1.1.1 光催化材料的理论基础与种类 [1]自1972年,Fujishima等在Nature上发表的论文揭开了研究光催化技术的序幕。之后的几十年光催化技术在光催化抗菌、光催化污水处理、太阳能光催化分解水制氢等众多领域有了深入的发展。光催化技术以半导体的能带理论为基础。半导体的能带结构一般由填满电子的低能价带和空的高能导带构成,它们之间由禁带分开。当以能量等于或大于半导体禁带宽度的光照射时,价带电子被激发进入导带,在导带上产生带负电的高活性电子(e,),价带上留下带正电荷的空穴(h+) ,形成电子-空穴对,在电场作用下分离并迁移到粒子表面。 半导体光催化的基本过程可描述为:光激发诱导半导体价带电子跃迁到导带, 藉此,在半导体导带和价带中分别形成电子和空穴;电子-空穴通过晶格迁移到材料表面,该过程中电子-空穴的分离和复合相互竞争;在材料表面的电子和空穴分别与周围反应介质发生还原和氧化反应。换言之,半导体光催化的基本过程可简单描述

1纳米铁氧体磁性材料的制备

材料科学前沿 题目:纳米铁氧体磁性材料学院:理学院 班级:Y130802 姓名:陈国红 学号:S1*******

摘要:铁氧体纳米磁性材料是一类非常重要的无机功能材料,其应用涉及到电子、信息、航天航空、生物医学等领域。综述了纳米结构铁氧体磁性材料化学制备方法的研究进展,以及它们的应用,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展望了研究和开发纳米结构铁氧体磁性材料的新性能和新技术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纳米磁性材料;铁氧体;制备;应用

铁氧体是从20世纪40年代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非金属磁性材料。与金属磁性材料相比,铁氧体具有电阻率大、介电性能高、在高频时具有较高的磁导率等优点。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铁氧体不仅在通讯广播、自动控制、计算技术和仪器仪表等电子工业部门应用日益广泛,已经成为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而且在宇宙航行、卫星通讯、信息显示和污染处理等方面,也开辟了广阔的应用空间。在生产工艺上,铁氧体类似于一般的陶瓷工艺,操作方便易于控制,不像金属磁性材料那样要轧成薄片或制成细粉介质才能应用。由于铁氧体性能好、成本低、工艺简单、又能节约大量贵金属,已成为高频弱电领域中很有发展前途的一种非金属磁性材料 l铁氧体的晶体结构 铁氧体作为一种具有铁磁性的金属氧化物,是由铁和其他一种或多种金属组成的复合氧化物。实用化的铁氧体主要有以下几种晶体类刑 1.1尖晶石型铁氧体 尖晶石型铁氧体的化学分子式为MnFe 20 4 或M0Fe 2 3 ,M是指离子半径与二价 铁离子相近的二价金属离子(Mn2+、Zn2+、Cu2+、Ni2+、Mg2+、Co2+等)或平均化学价为 二价的多种金属离子组(如Li 0.5Fe 0.53 )。以Mn2+替代Fe2+所合成的复合氧化物 MnFe 20 4 称为锰铁氧体,以Zn2+替代Fe2+所合成的复合氧化物ZnFe 2 4 称为锌铁氧体。 通过控制替代金属,可以达到控制材料磁特性的目的。由一种金属离子替代而成的铁氧体称为单组分铁氧体。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离子替代可以合成出双组 分铁氧体和多组分铁氧体。锰锌铁氧体(Mn—ZnFe 2O 4 )和镍锌铁氧体(Ni—ZnFe 2 4 ) 就是双组分铁氧体,而锰镁锌铁氧体(Mn—Mg—ZnFe 2O 4 )则是多组分铁氧体。 1.2磁铅石型铁氧体 磁铅石型铁氧体是与天然矿物——磁铅石Pb(Fe 7.5Mn 3.5 Al o.5 Ti 0.5 )0 19 有类似晶 体结构的铁氧体,属于六角晶系,分子式为MFe l20 19 或Bao·6Fe 2 3 ,M为二价金 属离子Ba2+、Sr2+、Pb2+等。通过控制替代金属,也可以获得性能改善的多组分铁氧体。 1.3石榴石型铁氧体 石榴石型铁氧体是指一种与天然石榴石(Fe,Mg) 3A1 2 (Si0 4 ) 3 有类似晶体结构

纳米光触媒JR05的正确使用方法

纳米光触媒JR05的正确使用方法 纳米光触媒是指在光照下,自身不发生化学变化,却可以促进化学反应的物质,其功能就象光合作用中的叶绿素。锐钛型纳米TiO2 为主要成分的超活性JR05是最主要的光触媒材料,当其吸收太阳光 或其他光源中的能量后,粒子表面的电子被激活,逸离原来的轨道, 同时表面生成带正电的空穴。逸出的电子具有强还原性,空穴则具有 强氧化性,两者与空气中的水气反应后会生成活性氧和氢氧自由基。 活性氧、氢氧自由基能将大部分有机物、污染物、臭气、细菌等氧化 分解成无害的二氧化碳和水。 纳米光触媒技术是一种纳米仿生技术,用于环境净化,自清洁材料,先进新能源,癌症医疗,高效率抗菌等多个前沿领域。 本文主要介绍纳米光触媒JR05在日光下水溶液的正确使用方法:(1)二氧化钛光触媒JR05为粒径大小约为5纳米,制成中性水溶液后为不发生沉淀的澄清液体,长时间放置会不发生沉淀是合格的光触 媒溶液具备很好光催化作用。 (2)JR05溶液喷涂在瓷砖,墙面,玻璃,金属,塑料等表面,水分干燥后纳米颗粒会密着在表面,不会有剥落现象。 (3)JR05不适合直接喷涂在空气中,以免形成的粉尘吸入人体,对肺部造成危害。 (4) JR05光触媒溶液并非消毒水,因此不适合直接喷在身上,以免因皮肤附着性不佳,造成纳米粒子剥落,因而吸入肺部造成危害。

(5) JR05配合照射紫外光效果会更好,因此若喷涂在室内,应打开窗户,让日光照射进来。若是没有日光照射的室内或夜晚,可以 使用家用捕蚊灯照射,以加强紫外线来源,一般白炽灯也含有较低强 度的紫外光来源,但必须近距离照射,光触媒效果会更好。 (6) JR05光触媒和污物表面结合越紧密效果越好,因此喷涂后只有最表面的颗粒才能吸收分解污物,为保证JR05的光催化效果, 故喷涂时表面的均匀性最为重要,喷的均匀比喷得多效果会更好。

纳米光触媒

纳米光触媒 纳米光触媒主要成分:纳米二氧化钛。 纳米二氧化钛(TiO2)是一种半导体,分别具有锐钛矿(Anatase),金红石(Rutile)及板钛矿(Brookite)三种晶体结构,其中只有锐钛矿结构具有光催化特性。在化妆品、涂料、室内环保、食品添加剂等领域一般作为调色剂、物理防晒剂、光催化剂等使用。二氧化钛是地球上白度最高的物质,平均粒经10nm以下时,具有十分宝贵的光学性质。由于它的透明性和防紫外线能力高度统一,在防晒护肤、轿车面漆、高档涂料、油墨、塑料、精细陶瓷等方面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具体特点 (1)全面性 光触媒可以有效地降解甲醛、苯、甲苯、二甲苯、氨、TVOC等污染物,并具有高效广泛的消毒性能,能将细菌或真菌释放出的毒素分解及无害化处理。 (2)持续性 在反应过程中,光触媒本身不会发生变化和损耗,在光的照射下可以持续不断的净化污染物,具有时间持久、持续作用的优点。 (3)安全性 无毒、无害,对人体安全可靠;最终的反应产物为二氧化碳、水和其他无害物质,不会产生二次污染。 (4)高效性 光触媒利用取之不尽的太阳能等光能就能将扩散了的环境污染物在低浓度状态下清除净化。 具体作用 光触媒作为一种新兴的空气净化产品,主要有以下功能: A.空气净化功能:对甲醛、苯、氨气、二氧化硫、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等影响从类身体健康的有害有机物起到净化作用。 B.杀菌功能:对大肠杆菌、黄色葡萄球菌等具有杀菌功效。在杀菌的同时还能分解由细菌死体上释放出的有害复合物。 C.除臭功能:对香烟臭、厕所臭、垃圾臭、动物臭等具有除臭功效。 D.防污功能:防止油污、灰尘等产生。对浴室中的霉菌、水锈、便器的黄碱及铁锈和涂染面褪色等现象同样具有防止其产生的功效。 E.净化功能:具有水污染的净化及水中有机有害物质的净化功能,且表面具有超亲水性,有防雾、易洗、易干的效能。

铁氧体磁性材料的制备及研究进展

铁氧体磁性材料的制备及研究进展 【摘要】铁氧体磁性材料是一类非常重要的无机功能材料,其应用涉及到电子、信息、航天航空、生物医学等领域。综述了铁氧体磁性材料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分析了铁氧体磁性材料的制备方法,展望了研究和开发铁氧体磁性材料的新性能和新技术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铁氧体磁性材料;研究进展;制备 铁氧体是一种非金属磁性材料,又称磁性瓷。人类研究铁氧体是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的,早期有日本、荷兰等国对铁氧体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在20世纪40年代开始有软磁铁氧体的商品问世;20世纪50年代是铁氧体蓬勃发展的时期。1952年磁铅石硬磁铁氧体研制成功;1956年又在此晶系中开发出平面型的超高频铁氧体,同时发现了含稀土元素的石石型铁氧体,从而形成了尖晶石型、磁铅石型和石榴石型三大晶系铁氧体材料体系,应该说铁氧体的问世是强磁学和磁性材料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至今铁氧体磁性材料已在众多高技术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因此,有必要对铁氧体磁性瓷材料的研究动态进行总结以及对其发展进行展望。 1.铁氧体磁性材料的研究进展 近年来,国外学者在研究和改进磁性材料的同时,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新探索,其重点的研究和应用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铁氧体吸波材料 由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在武器的隐身技术和电子计算机防信息泄露技术中,以及在生物学中的热效应方面,铁氧体作为吸波材料方面的应用尤为重要。铁氧体吸波材料通常分为尖晶石型铁氧体与六角晶系铁氧体两种类型,其中尖晶石型铁氧体应用历史最长,但尖晶石型铁氧体的电磁参数(介电常数和磁导率)都比较小,而且难以满足相对介单一铁氧体难以满足吸收频带宽、厚度薄和面密度小的要求,所以近年来研究者主要集中研究复合铁氧体材料以及纳米尺寸的铁氧体来控制其电磁参数[1]。铁氧体纳米磁性材料作为微波的吸收体,纳米级的微粒材料的比表面积比常规粗粉大3~4个数量级,吸收率高,一方面,它能吸收空气中的游离的分子或介质中其他分子通过成键方式连接在一起,造成各向异性的改变。另一方面,在微波场中,活性原子及电子运动加剧,促使磁化,最终将电磁能转化为热能,从而增加吸收体的吸波能力。在应用方面,铁氧体吸波材料可分为结构型(整体烧结成一定形状的器件)和涂敷型(用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