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组合图形的面积可能性知识点总结全.pdf

新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组合图形的面积可能性知识点总结全.pdf
新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组合图形的面积可能性知识点总结全.pdf

五上第六单元《组合图形的面积》知识点总结

1、组合图形的意义

由几个简单的图形,通过不同的方式组合而成的图形。

2、求组合图形面积的方法

(1)“分割求和”法:根据图形和所给条件的关系,将图形进行合理分割,形成基本图形。基本图形的面积和就是组合图形的面积。

例:

求法:S = S长方形 + S梯形

(2)“添补求差”法:将图形所缺部分进行添补,组成几个基本图形。几个基本图形的面积减去添补图形的面积就是组合图形的面积。

例:

求法:S = S长方形- S梯形

3、分割规则:分得越少,计算越简单。

4、不规则图形面积的估计与计算的方法

(1)数格子的方法:数格子时,不满一格的可采用凑整法将几个合拼成一格或不满一格算半格。

(2)把不规则图形看成一个近似的基本图形,测量后计算出面积。

5、常见基本图形的面积

(1)长方形:周长=(长+宽)×2字母公式:

C=(a+b)×2

面积=长×宽字母公式:S=ab

(2)正方形:周长=边长×4字母公式:C=4a 面积=边长×边长字母公式:S=a2

(3)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字母公式:S=ah

底=面积÷高;高=面积÷底

(4)三角形的面积=底×高÷ 2 字母公式:S=ah÷2 底=面积×2÷高;高=面积×2÷底

(5)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字母公式:S=(a+b)×h÷2 上底=面积×2÷高-下底;下底=面积×2÷高-上底;高=面积×2÷(上底+下底)6、常用的单位间的进率

(1)长度单位:千米(km)米(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2)面积单位:平方千米(km2)公顷平方米(m2)平方分米(dm2)平方厘米(cm2)1平方千米=100公顷=1000000平方米 1公顷=10000平方米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0000平方厘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3)质量单位:吨(t)千克(kg)克(g)

1吨=1000千克 1千克=1000克

【注】单位换算的方法:大化小,乘进率;小化大,除以进率。

五上《数学好玩》知识点总结

1、设计秋游方案

既要考虑费用,花费的钱尽量少;又要考虑合理利用,尽量没有空位或剩余。

2、点阵图中的规律

通过观察前后图形中点的变化规律,推理出后续图形中点的数量。

3、鸡兔同笼

(1)列表法:逐一列表法、跳跃列表法、折中列表法。

(2)假设法。(3)列方程。

五上第七单元《可能性》知识点总结

1、判断游戏是否公平:要看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否相等。

2、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客观事件中,“不可能”出现的现象用数据表述

是“可能性是0”,“一定能”出现的现象用数据表述是“可能性是1”,

1

当可能性是相等的时候,用数据表述是“可能性是”。

2

即时练习

1、计算下列图形的面积:

10m

24m

8m

2、求阴影部分面积: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组合图形的面积》试卷

多边形的面积专项练习 (北师大版数学第九册) 一、填空。 1.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都能拼成一个()形。 2.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4.5平方米,底边上的高是1.5米,底长是()米。3.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梯形能拼成一个()形,也能拼成一个()形。 4.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2.5平方米,与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平方米。 5.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分别是3分米、4分米,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是()平方分米。 6.一个梯形的高是1.2米,上下底的和是3.6米,这个梯形的面积是()平方米。 7.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9平方分米,底扩大4倍,高不变,它的面积是()平方分米。 8.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腰长16厘米,面积是()平方厘米。 9.如图,平行四边形的面积24.8平方厘米,阴影部分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二、判断,正确的在括号里画“√”、错误的画“×”。 1.一个三角形底长8厘米,高5厘米,它的面积是40平方厘米。() 2.下面三个三角形的面积都相等。() 3.任意两个三角形都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4.任意一个梯形都能分成两个一样的平行四边形。() 5.如果两个三角形的形状不同,它们面积一定不相等。() 三、选择符合要求的答案,把字母填在括号里。 1.一个三角形的底扩大3倍,高不变,它的面积()。 A.扩大3倍 B.不变、 C.扩大6倍 2.用木条钉成一个长方形,沿对角线拉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这个平行四边形与原来的长方形相比:平行四边形的周长(),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A.不变 B.变大 C.变小

3.三角形的底和高都扩大2倍,它的面积扩大()。 A.2倍 B.4倍 C.8倍 4.下面第()组中的两个图形不能拼成平行四边形。 5.图中,甲、乙两个三角形的面积比较,()。 A.甲比乙大 B.甲比乙小 C.甲乙面积相等 6.一堆钢管,最上层4根,最下层10根,相邻两层均相差1根,这堆钢管共() A.35根 B.42根 C.49根 四、画出下面各图形底边上的高。 五、计算下面各图形的面积。

组合图形面积案例分析

《组合图形的面积》案例分析 乐民镇中心小学陈金英 一、教材分析: 组合图形面积是在基本图形的面积公式学习之后进行的。解题的基本理念是将组合图形转化为基本图形进行计算,需要发散学生的思维,会分析图形的构成,能够正确分析图形的隐含数据条件,鼓励学生一题多解,积极探索。 二、案例片段 (一)动手拼图,自主探究。 【片段一】 1、拼摆图形,探究方法。 师:请你从学具中任选两个基本图形,拼出一个组合图形,粘在答题纸的方框内。边做边思考:你拼的组合图形由哪个基本图形组成的?怎么求这个组合图形的面积呢? 2、展示图形,分析条件。 师:这个图形很有创意,像一个小房子。请你说说这座小房子有哪些图形组成?怎样求出它的面积呢? 生:它是由三角形和长方形拼成的。先求三角形面积,再求长方形面积,最后求出它们的和。 师:叙述得很有条理,还有谁愿意展示?肖楠同学的拼图像两层楼梯。 生:上面是正方形,下面是长方形…… 3、打开思路,探索面积 师:想一想这些图形的计算方法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分析】通过动手拼摆图形,不仅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让学生在亲历拼摆过程中理解了组合图形的意义。同时也在学生的头脑中构建了组合图形的知识结构;在交流中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使其初步掌握用分割法计算组合图形面积。

(二)合作交流,发展思维。 【片段二】 1、谈话引出例题,合作探索学习 师:刚才同学们的回答特别精彩,想法也非常巧妙,现在智慧老人准备给客厅铺上地板,这就是他家的客厅平面图,大家说一说,这是什么图形?(出示P88页平面图)。 师:请你估计图形的面积有多大?如何准确计算这个客厅的面积呢? 2、引导学生将组合图形转化成学过的基本图形。小组合作交流解决组合图形面积计算问题。 学生自由汇报:可能出现"分割法"和"添补法"(用多媒体显示) 3、讨论"分割法" A、对于"分割法"要让学生明确:分割的图形越简洁,其解题的方法也将越简单。要考虑分割的图形与所给条件的关系。有些图形分割后找不到相关的条件就是失败的。 B、总结算法:用“分割法”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就是求分割后基本图形的面积之和。 4、讨论"添补法" A、为什么要补上一块?补上一块后计算的方法是怎样的? B、总结算法:用“添补法”求组合图形的面积就是求添补后的图形与所添补图形的面积之差。 【分析】通过学生合作交流,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了运用分割法或添补法计算组合图形面积,并且知道了分割图形时,要考虑到所给的条件和计算的方便。在交流多种方法的过程中,也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的能力。 (三)拓展应用,一题多解 【片段三】 1、小试身手 解决书本89页的"练一练"第2题。由学生尝试独立解答,全班进行方法交流,并让学生试着从中归纳出较好的方法。

最新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2015—2016学年度七年级第二学期数学科教学计划 梁施丽 一.基本情况 本学期我担任七(4)班数学教学,该班有学生49人,上学期期末考试有14个同学及格,最高分91,最低分10分,平均分49,学生基础中等,整体水平稍微偏低,两极分化有点严重,基础知识掌握还不够牢固。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学习的章节: 有《整式的乘除》、《相交线与平行线》、《变量之间的关系》、《三角形》、、《生活中的轴对称》、《概率初步》。 各章教学内容概述如下: 《整式的乘除》:整式是代数的基础性概念,代数式的运算(包括整式运算)属于代数的基本功,是解决问题和进行推理的需要,也构成进一步学习的基础。重点是探索整式运算的运算法则,理解整式运算的算理,推导乘法公式。难点是灵活运用整式运算法则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正确地运用乘法公式。 《相交线与平行线》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即所谓的“三线八角”问题和对平行线的讨论是平面几何中重要的议题,也是基础性的内容,有很大的教育价值。 《变量之间的关系》:把变量之间的关系列为单独一章,这是在学习了代数式求值和探索规律等地方渗透了变化的思想基础上引入的,为进一步学习函数概念进行铺垫,因为函数是一种特殊的变量之间的“关系”。 《三角形》:教材提供许多活动,给学生充分的实践和探索的空间,使他们通过探索和交流发现一些与三角形有关的结论,并应用它解决实际问题,给学生提供积累数学经验的可能,建立推理意识,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推理过程。重点是三角形的性质与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三角形的分类。难点是能进行简单的说理。 《生活中的轴对称》:实际上是轴对称图形的认识和讨论,并通过轴对称 图形来探索轴对称图形的性质。轴对称可以看成反射变换,也是一种几何变换。事实上,平移和旋转可以经过两次反射变换得到,因此它更基本。重点是研究轴对称及轴对称的基本性质。难点是从具体的现实情境中抽象出轴对称的过程。 《概率初步》一章,在七年级上册感受了可能性有大有小的基础上,进一步刻画可能性的大小,因而十分自然地给出了概率的概念,重点是理解概率的意义,并会计算一些事件发生的概率,能设计出符合要求的简单概率模型。难点是理解概率的意义,并会计算一些事件发生的概率,理解现实世界中不确定现象的特点,树立一定的随机观念。 三、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自学能力;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4、创设教学情景,让学生了解一些普通的法律知识,加强学生的法制教育。 四、具体措施 1、认真备课,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作详细预计,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作好充分的

(完整版)最新版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汇总

2015北师大五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分数加减法》 一、分数的意义 1、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2、分数单位: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 二、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真分数和假分数 1、分数与除法的关系:除法中的被除数相当于分数的分子,除数相等于分母。 2、真分数和假分数: ①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真分数小于1。 ②分子比分母大或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假分数大于1或等于1。 ③由整数部分和分数部分组成的分数叫做带分数。 2、假分数与带分数的互化: ①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用分子除以分母,所得商作整数部分,余数作分子,分母不变。 ②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用整数部分乘以分母加上分子作分子,分母不变。 三、分数的基本质 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这叫做分数的基本性质。 2、分数的大小比较:①同分母分数,分子大的分数就大,分子小的分数就小; ②同分子分数,分母大的分数反而小,分母小的分数反而大。 ③异分母分数,先化成同分母分数(分数单位相同),再进行比较。(依据分数的基本性质进行变化)

四、约分(最简分数) 1、最简分数:分子和分母只有公因数1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 2、约分:把一个分数化成和它相等,但分子和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做约分。(并不是一定要把分数化成与它相等的最简分数才叫约分;但一般要约到最简分数为止) 注意:分数加减法中,计算结果能约分的,一般要约分成最简分数。 五、分数和小数的互化: 1、小数化分数:将小数化成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能约分的要约分。具体是:看有几位小数,就在1后边写几个0做分母,把小数点去掉的部分做分子,能约分的要约分。 2、分数化小数:用分子除以分母,除不尽的按要求保留几位小数。(一般保留三位小数。) 如果分母只含有2或5的质因数,这个分数能化成有限小数。如果含有2或5以外的质因数,这个分数就不能化成有限小数。 3、分数和小数比较大小:一般把分数变成小数后比较更简便。 六、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1、分数加减法 (1)分数方程的计算方法与整数方程的计算方法一致,在计算过程中要注意统一分数单位。 (2)分数加减混和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加减混和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在计算过程,整数的运算律对分数同样适用。 (3)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计算的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4)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异分母分数相加、减,要先通分,再按照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方法进行计算;或者先根据需要进行部分通分。根据算式特点来选择方法。

(完整)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组合图形的面积(必备)

组合图形的面积专项训练 教学目标: 理解掌握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重难点 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内容讲解: 知识点一、分割法求组合图形的面积 例题:求下列组合图形的面积 变式练习: 求下列组合图形的面积

知识点二、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例题:如图:下面各组图形都是由两个正方形组成的,大正方形的边长是8厘米,小正方形的边长是5厘米.请你分别计算出各组图形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我的想法:

变式练习: 计算下图中的阴影部分面积 【巩固练习】 1、填空题 (1)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形。 (2)一个梯形上底与下底之和是15厘米,高是8.8厘米,面积是()平方厘米。

(3)平行四边形的底是2分米5厘米,高是底的1.2倍,它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4)有一堆圆木堆成的梯形,最上面一层是3根,最下面一层有7根,一共堆了5层,这堆圆木共有()根。 2、如图所示,并排放着两个正方形,大正方形的边长为5,小正方形的边长为3,求△BEF 的面积是多少? 3、如图中,小正方形边长为1分米,大正方形边长为2分米,阴影部分面积是多少? 【能力提升】 1、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10cm2,三角形ABC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2、ABCD与AEFG均为正方形,三角形ABH的面积为6平方厘米,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多少?

1.画出下列平行四边形的高, 2.平行四边形ABCD其中AB=10厘米,BC=8厘 米,以BC为底的高是9厘米,平行四边形 ABCD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以CD为底的高厘米? 3.在如图中,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20平方厘米,阴影部分的面 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4.做出下图中三角形的三条高

【猿辅导】组合图形的面积(一)第4讲

猿辅导五年级秋季·能力班第四讲 组合图形的面积(一) 一、知识点汇总 知识点1: 组合图形是由几个简单的图形组合而成的,其面积既可以看作几个简单图形的面积和,也可以看作几个简单图形的面积差。 知识点2: 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要运用割补法,根据已知条件,对图形进行割补,转化成已学过的简单图形,分别计算它们的面积,再求和或差。 知识点3: 网格线法:利用网格线将图形分成很多个小格,每个小格的面积均相等,在由已知部分求整体或者已知整体求部分。知识点4: 求不规则阴影部分的面积,常用整体减部分的方法。 二、练习 1、填空 (1)如图所示,该图形的面积为_________。

(2)下列图形的面积为______。44 (3)计算下面图形的面积,列式是_______。 (4)已知正六边形ABCDEF的面积为72,则图中阴影部分的图形为______。 (5)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重叠在一起,阴影部分面积是______。 (6)如图,梯形的面积是__________(单位:厘米)

(7)已知大的正六边形面积是平方厘米,按下图中的方式切割(切割点均为等分点),形成的阴影部分面积是_______平方厘米 (8)如图,每个小网格都是边长为的小正方形,如果正方形和正方形的顶点都在网格点上,那么,阴影部分的面积是_______。 2、应用题 (1)如图是由一个大正方形和一个小正方形拼成的图形,已知小正方形的边长是6厘米,空白部分的面积是66平方厘米,则阴影部分的面积是多少?

(2)如图所示,大正方形和小正方形的边长分别是4cm、3cm,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3)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单位:厘米) (4)正方形ABCD与正方形CDEF水平放置组成如图所示的组合图形,已知该组合图形的周长是62厘米,DG长2厘米,那么,图中阴影部分三角形的面积是多少?

新课标北师大版七年级上数学教案(全册)

第一课时(介绍) 第一章丰富的图形世界 单元整体说明 本章在小学数学和中学数学的联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编写本章的目的在于:(1)帮助学生梳理小学的数学知识和数学方法。(2)为学生学习中学数学作必要的准备。本章较充分地体现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论,学习本章将为其他各章的学习提供了一个示范。本章体现的数学思想方法、数学人文精神、数学应用意识、数学价值观等都应该在其他各章的学习中得到贯彻。 本章按照如下线索展开内容:数学伴我成长——人类离不开数学——人人都能学会数学——让我们来做数学贯穿于内容的始终。 课程内容标准 使学生初步认识到数学与现实世界的密切联系,懂得数学的价值,形成用数学的意识。 使学生初步体验到数学是一个充满着观察、实验、归纳、类比和猜测的探索过程。 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一定的兴趣,获得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使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养成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习惯。 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对数学良好的感性认识,初步体验到什么是“做数学”。 结构体系 单元教学建议 鉴于本章承上启下的特点,故教材内容只是给教师提供一个教学思路,教师可根据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补充适当的素材,灵活安排教学内容,调节课时数。 教学的总要求是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在活动中主动构建对数学的认识,具体应注意以下几点: 1.适当补充一些能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素材。 2.注意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得出结论。如第3页的练习第2题、第5页的练习第2题、习题1.1的第3题与第4题、第11页的练习第1题以及习题1.2的第6题都应该让学生通过实验,主动探索得出结论。

第11页的练习第1题等都可以通过多媒体的演示来帮助学生理解。 4.给学生提供实地考察、调查的机会。有条件的话,应给让学生实地考察一些生产、生活中应用数学的例子。 5.给学生提供合作、讨论与自我展示的机会。本章应尽可能多地采用小组学习形式。例如对第12页的云图中提出的“如果一家四人,结果是否一样呢?”可以组织学生讨论,按“3个大人和1个小孩”、“2个大人和2个小孩”等不同情况得出结论。 6.本章得练习、习题中,有一些问题可能有多种答案,如第10页的练习第1题,由于考虑得方式不一样,会发现前面的数具有各种不同的规律,这样答案自然就不同了。 7.评价时,请考虑以下几点: (1)选择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评价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2)利用适量的开放题,评价学生的思维水平。 (3)安排调查活动,评价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 (4)通过写读后感,评价学生对数学的认识。 (5)开展小组活动,评价学生的合作能力。 (6)提供成果展示机会,评价学生的交流能力及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第二课时 一、课题§1.1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1) 二、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例子,体会数学与我们的成长密切相关。 2.通过对小学数学知识的归纳,感受到数学学习促进了我们的成长。 3.尝试从不同角度,运用多种方式(观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有效解决问题。 4.通过对数学问题的自主探索,进一步体会数学学习促进了我们成长,发展了我们的思维。 四、教学手段 现代课堂教学手段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录音机、投影仪、剪刀、长方形纸片。 学生准备 预习、剪刀、长方形纸片 五、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 六、教学过程设计

新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组合图形的面积可能性知识点总结全

五上 第六单元《组合图形的面积》知识点总结 1、组合图形的意义 由几个简单的图形,通过不同的方式组合而成的图形。 2、求组合图形面积的方法 (1)“分割求和”法:根据图形和所给条件的关系,将图形进行合理分割,形成 基本图形。基本图形的面积和就是组合图形的面积。 例: 求法:S = S 长方形 + S 梯形 (2)“添补求差”法:将图形所缺部分进行添补,组成几个基本图形。几个基本 图形的面积减去添补图形的面积就是组合图形的面积。 例: 求法:S = S 长方形 - S 梯形 3、分割规则:分得越少,计算越简单。 4、不规则图形面积的估计与计算的方法 (1)数格子的方法:数格子时,不满一格的可采用凑整法将几个合拼成一格 或不满一格算半格。 (2)把不规则图形看成一个近似的基本图形,测量后计算出面积。

5、常见基本图形的面积 (1)长方形:周长=(长+宽)×2字母公式: C=(a+b)×2 面积=长×宽字母公式:S=ab (2)正方形:周长=边长×4字母公式:C=4a 面积=边长×边长字母公式:S=a2 (3)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字母公式:S=ah 底=面积÷高;高=面积÷底 (4)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字母公式:S=ah÷2 底=面积×2÷高;高=面积×2÷底 (5)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字母公式:S=(a+b)×h÷2 上底=面积×2÷高-下底;下底=面积×2÷高-上底;高=面积×2÷(上底+下底)6、常用的单位间的进率 (1)长度单位:千米(km)米(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2)面积单位:平方千米(km2)公顷平方米(m2)平方分米(dm2)平方厘米(cm2)1平方千米=100公顷=1000000平方米 1公顷=10000平方米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0000平方厘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3)质量单位:吨(t)千克(kg)克(g) 1吨=1000千克 1千克=1000克 【注】单位换算的方法:大化小,乘进率;小化大,除以进率。 五上《数学好玩》知识点总结 1、设计秋游方案 既要考虑费用,花费的钱尽量少;又要考虑合理利用,尽量没有空位或剩余。 2、点阵图中的规律 通过观察前后图形中点的变化规律,推理出后续图形中点的数量。 3、鸡兔同笼 (1)列表法:逐一列表法、跳跃列表法、折中列表法。 (2)假设法。(3)列方程。 五上第七单元《可能性》知识点总结 1、判断游戏是否公平:要看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否相等。 2、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客观事件中,“不可能”出现的现象用数据表述是“可能性是0”,“一定能”出现的现象用数据表述是“可能性是1”,

北师大七年级数学教学目标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教学目标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内容包括:“丰富的图形世界”、“有理数及其运算”、“整式及其加减”、“基本平面图形”、“一元一次方程”、“数据的收集与处理”。教学目标如下: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通过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符号的过程,认识有理数和代数式,掌握必要的有理数和代数式的运算(包括估算)技能,能运用有理数,代数式探索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并能运用有理数的代数式来进行描述;学生在经历物体和图形的初步认识过程中,掌握基本的识图与作图技能,认识最基本的图形――点和线,进而认识角、相交线和平行线,掌握与此相关的基本推理技能;学生通过经历收集、整理、描述、分析数据,做出判断并进行交流活动的全过程,体会数据的作用,掌握基本的数据处理技能,形成对统计的初步认识。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①学会能对具体情境中较大的数字信息做出合理的解释和推断,能用有理数、代数式刻划事物间的相互关系。 ②学生通过在探索图形(点、线、角、相交线、平行线)的性质、图形的变换以及平面图形与几何体的相互转换(三视图、展开图)等到活动过程中,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发展几何直觉;在合理的推证过程中,发展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 ③学生能在数据的收集与表示中,学会收集、选择、处理数学信息,做出合理的推断或大胆的猜测,并能用实例进行检验,从而增加可信度或否定。

④学会能结合生活实际的具体情境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 ⑤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解决问题的方法,有效地解决问题,尝试对比评价不同方法之间的差异,并学会对解决问题过程的反思,从而获得解决问题的经验。 ⑥学会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与他人合作学习,养成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习惯。 三、情感与态度目标 ①学生通过初步认识数学与现实世界的密切联系,乐于接触生活环境中的数学信息,愿意参与数学话题的研讨,从中懂得数学的价值,形成用数学的意识。 ②学会敢于面对数学活动中的困难,勇于运用所学数学知识克服困难并解决问题,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③学生通过学习,体验到数学中的有理数、代数式和几何图形是有效地描述现实世界的重要手段,认识到这些数学知识是解决实际问题和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从而了解数学对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人类理性精神的作用。 ④初步认识到数学活动是一个充满观察、实验、归纳、类比、推断可以获得数学猜想的探索过程,体验到数学活动充满着创造性,感受证明的必要性、证明过程的严谨性和结论的确定性。 ⑤学会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学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并能虚心听取、尊重与理解他人的见解,从而学会在交流中提高自己,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⑥通过阅读学习,了解我国数学家在数学上的杰出贡献,从而增强民族的自豪感,增强爱国主义。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汇总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汇总 小学的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需要在生活中、学习中不断的积累,同学们可以通过生活中的知识点巩固自己所学知识,看自己有哪些知识点还未掌握! 目录 第一单元小数除法 (1) 第二单元轴对称和平移 (3) 第三单元倍数和因数 (4) 第四单元多边形面积 (6) 第五单元分数的意义 (9) 第六单元组合图形的面积 (13) 第七单元可能性 (14)

4、小数除法的验算方法: ①商×除数=被除数(通用) ②被除数÷商=除数 5、商的近似数: 根据要求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决定商要除出几位小数,再根据“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商的近似数。例如:要求保留一位小数的,商除到第二位小数可停下来;要求保留两位小数的,商除到第三位小数停下来……如此类推。 6、循环小数问题: A、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小数,叫做有限小数。如,0.37、1.4135等。 B、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无限的小数,叫做无限小数。如5.3… 7.145145…等。 C、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从某位起,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如5.3… 3.12323… 5.7171…) D、一个循环小数的小数部分,依次不断重复的数字,叫做小数的循环节。(如 5.333… 的循环节是3, 4.6767…的循环节是67, 6.9258258…的循环节是258) 7、用简便方法写循环小数的方法: 只写一个循环节,并在这个循环节的首位和末位上面记一个小圆点。 只有一个数字循环节的,就在这个数字上面记一个小圆点 有两位小数循环的,就在这两位数字上面,记上小圆点

圆与组合图形面积与周长

平面图形面积————圆的面积 班级 姓名 上课时间 专题简析:在进行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时,要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看清组合图形是由几个基本单位组成的,还要找出图中的隐蔽条件与已知条件和要求的问题间的关系。并且同学们应该牢记几个常见的圆与正方形的关系量:在正 方形里的最大圆的面积占所在正方形的面积的3.144 ,而在圆内的最大正方形占所在圆的面积的23.14 ,这些知识点都应该常记于心,并牢牢掌握!. 例题1 。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单位:厘米)。 【分析】如图所示的特点,阴影部分的面积可以拼成1/4圆的面积。 62×3.14×1/4=28.26(平方厘米) . 练习1求下面各个图形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单位:厘米)。 例题2。 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单位:厘米)。

【分析】阴影部分通过翻折移动位置后,构成了一个新的图形(如图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阴影部分的面积等于大扇形的面积减去大三角形面积的一半。 3.14×42×1/4-4×4÷2÷2=8.56(平方厘米) 练习2: 计算下面图形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单位:厘米,正方形边长4)。 例题3。在正方形ABCD中,AC=6厘米。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分析】这道题的难点在于正方形的边长未知,这样扇形的半径也就不知道。但我们可以看出,A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CD的斜边。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对称性可知,斜边上的高等于斜边的一半(如图所示),我们可以求出等腰直角三角形ACD的面积,进而求出正方形ABCD的面积,即扇形半径的平方。这样虽然半径未求出,但可以求出半径的平方,也可以把半径的平方直接代入圆面积公式计算。 既是正方形的面积,又是半径的平方为:6×(6÷2)×2=18(平方厘米) 阴影部分的面积为:18-18×3.14÷4=3.87(平方厘米) 答:阴影部分的面积是3.87平方厘米。. 练习3 1、如图所示,图形中正方形的面积是50平方厘米,分别求出每个图形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2、如图所示,正方形中对角线长10厘米,过正方形两个相对的顶点以其边长为半径分别做弧。求图形中阴影部分的 面积(试一试,你能想出几种办法)。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

七上第三章《整式及其加减》复习课(1)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进一步理解单项式、多项式、整式及其有关概念,准确确定单项式的系数、次数、多项式的项、次数;理解同类项概念,掌握合并同类项法则和去括号法则,熟练地进行整式加减运算. 2、能力目标: 通过回顾与思考,帮助学生梳理本章内容,提高学生分析、归纳、语言表达能力;提高运算能力及综合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同时通过练习培养学生整体代入的数学思想方法,渗透“有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到特殊”的“转化”的数学思想. 3、情感目标: 让学生通过解释游戏中的谜底,培养学生在观察、合作、讨论、交流中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同时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积极思考、合作学习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回顾归纳本章内容,形成知识体系 ;体验数学建模的过程,认识数学模型思想. 教学难点:用式子表示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建立学生的符号意识.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 探究、教师启发引导 教学过程 一、游戏引入,趣味复习: “猜心术”!(课件演示) 游戏规则: 1.请你在心里想一个两位数(如:34) 2.用该两位数减去它的十位数字与个位数字的和(如:34-(3+4)=34-7=27) 3.在多媒体页面左侧窗口找出所得数字对应的小狗,请同学们千万记住小狗的样子哦! (设计意图:本课由游戏引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发了本节回顾与思考课的主线。本科开始部分通过学生举出特例或具体数值来验证,教师适时引导,让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充满了期待,同时加深了学生对字母表示数的认识,培养数感。) 二、课堂复习:一位同学复习了七上的第三章,并做了一份练习题,老师批改后,他将错题整理成四个知识点,并填在下面的纠正单里了,你能帮他填充完整吗? 知识点一:代数式概念及书写: 错题回放,夯实基础 错 题 纠 正 单 序 号 错 题 呈 现 正 确 解 答 1 代数式:a ?31 1=a 311 a ?3 1 1= 2 购买单价为a 元的笔记本2本和单价为b 元的铅笔7支应付款 2a+7b 元. 购买单价为a 元的笔记本2本和单价为b 元的铅笔7支应付款 元.

2017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2017年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知识点 第一单元小数除法 1、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计算法则: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按照整数除法的法则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如果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就在余数后面添0再继续除。 2、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计算法则: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先移动除数的小数点,使它变成整数;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被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几位(位数不够的,在被除数末尾用0补足),然后按照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进行计算。 3、连除的算式可以写成被除数除以几个数的积,但除以几个数的积时,必须给这个相乘的式子加上小括号。 4、在小数除法中的发现: ①当除数不为0时,除数大于1时,商小于被除数。如:3.5÷5=0.7 ②当除数不为0时,除数小于1时,商大于被除数。如:3.5÷0.5=7 当除数不为0时,除数等于1时,商等于被除数。如:3.5÷1=3.5 5、小数除法的验算方法: ①商×除数=被除数(通用) ②被除数÷商=除数 6、商的近似数:根据要求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决定商要除出几位小数,再根据“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商的近似数。例如:要求保留一位小数的,商除到第二位小数可停下来;要求保留两位小数的,商除到第三位小数停下来……如此类推。 7、循环小数: A、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小数,叫做有限小数。如,0.37、1.4135等。 B、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无限的小数,叫做无限小数。如5.3…7.145145…等。 C、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从某位起,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如5.3… 3.12323… 5.7171…) D、一个循环小数的小数部分,依次不断重复的数字,叫做小数的循环节。(如5.333…的循环节是3, 4.6767…的循环节是67, 6.9258258…的循环节是258) E、用简便方法写循环小数的方法: ①只写一个循环节,并在这个循环节的首位和末位上面记一个小圆点 ②例如:只有一个数字循环节的,就在这个数字上面记一个小圆点,5.333…写作 5.3 ;有两位小数循环的,就在这两位数字上面,记上小圆点,7.4343…写作7.4 3 ;有三位或以上小数循环的,在首位和末位记上小数点,10.732732…写作10.732 8、除法中的变化规律:①商不变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0除外),商不变。②除数不变,被除数扩大,商随着扩大。③被除数不变,除数缩小,商扩大。 9、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顺序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组合图形的面积》教学设计及反思

《组合图形的面积》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儿童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是从具体操作开始的,再逐步形成抽象的思维。教学设计时,充分考虑儿童的原有认知水平及儿童心理发展水平,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注重让学生在观察、操作、合作交流、比较等数学活动中,找出计算组合图形面积的多种方法,并进行优化选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数学学习方法。在对学习过程与结果的反思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 教材与学情分析 《组合图形的面积》是学生在已经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与梯形面积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已初步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思维能力,但只局限于对单一图形进行简单分析。本节课可以巩固已有知识,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有利于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同时让学生在数学思想方法及解决问题的思考策略方面有所发展。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组合图形,能将组合图形转化成基本图形;在自主探索的活动中,理解计算组合图形面积的多种方法;通过比较、归纳,选择求组合图形的最优方法。

2.在自主探索、解决问题中感受解题策略、方法的多样性,渗透转化、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 3.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感受计算组合图形面积的必要性,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掌握组合图形面积计算的多种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组合图形面积计算的多种方法,并选择优化方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动手操作,认识组合图形 1.用已经剪好的图形,拼成自己喜欢的作品。 说一说,你拼成的图形分别是由哪些已学过的基本图形组成[y1] 的? 2.它们的面积怎么求[y2] ? 小结:像这样由几个基本图形组合而成的图形是组合图形。 3.课件出示生活中的组合图形。 4.关于组合图形,你还想研究些什么[y3] ? 这节课我们重点研究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设计意图:根据学生已有经验,让学生用已学的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等拼成自己喜欢的图形,让学生体会由几个简单的图形组合而成是组合图形。再观察生活中的组合图形,使学生逐步熟悉组合图形,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探索交流,掌握方法 1.(课件出示)我们同安进修学校附小有一块草坪(如下图)。你能

2019版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2019版数学精品资料(北师大版)20xx—20xx学年度第一学期 教 学 工 作 计 划 七年级数学

一、基本情况分析: 七年级入学了,学生总体情况如下:七年级(、)班共有学生:人,通过调查,学生的数学成绩参差不齐,总体上看,学生的数学成绩较差,在学生的数学知识上看,小学学过的四则混合运算,相应的较为简单的应用题,对图形、图形的面积、体积,数据的收集与整理上有了初步的认识,无论是代数的知识,图形的知识都有待于进一步系统化,理论化,这就是初中的内容,本学期将要学习有关代数的初步知识,对图形的进一步认识;在数学的思维上,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向逻辑抽象思维的转变期,这期间,结合教学,让学生适当思考部分有利于思维的题,无疑是对学生终身有用的;在学习习惯上,部分小学的不良习惯要得到纠正,良好的习惯要得到巩固,如独立思考,认真进行总结,及时改正作业,超前学习等,都应得到强化;通过前面几天的观察,大部分学生对数学是很感兴趣的,尽管成绩较差,但仍有部分学生对数学严重丧失信心,因此要给这部分学生树信心,鼓干劲;对于小学升入初中,学生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刚开始起点宜低,讲解宜慢,使学生迅速适应初中生活,同时,对于学习新教材,学生仍然感到有一定的困难,对于我自己,也有一个研究新教材,新标准,扩充教材的过程,对于我仍然是一个挑战。 二、教材分析: 第一章丰富的图形世界 这部分的主要内容是通过生活中熟悉的图形展开研究,包括图形的形状、构成、性质、图形的展开与折叠,图形的截面,图形的方向视图等。 这部分从生活中常见的立体图形入手,使学生在丰富的现实情境中、在展开与折叠等数学活动过程中,认识常见几何体及点、线、面的一些性质;再通过展开与折叠、切截,从不同方向看等活动,在平面图形与几何体的转换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最后,由立体图形转向平面图形,在丰富的活动中使学生认识一些平面图形的简单性质。 展开与折叠、切截,从不同方向看,是认识到事物的重要手段,在学习过程中,要亲自去展开与折叠、切截,亲自去观察、思考,并与同伴交流,从而积累有关图形的经验,发展空间观念。第二章有理数及其运算 这部分的主要内容是有理数的概念及其加减法、乘除法、和乘方运算,以及使用计算器作简单的有理数运算。

新版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汇总

新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分数加减法》 分数的意义 1、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1 2、分数单位: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如 3 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除法中的被除数相当于分数的分子,除数相等于分母。 分数的基本质 ; 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这叫做分数的基本性质。 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1、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与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相同,在计算过程中要注意统一分数单位。 2、分数加减混和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加减混和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在计算过程,整数的运算律对分数同样适用。 3、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计算的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4、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异分母分数相加、减,要先通分,再按照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方法进行计算;或者先根据需要进行部分通分。根据算式特点来选择方法。 第二单元:《长方体(一)》 长方体(一)长方体的认识 【 1、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基本特点 (1) 长方体有12条棱,这12条棱中有4条长、4条宽和4条高。正方体的12条棱的长度都相等。 (2)、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因为正方体可以看成是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 (3)、长方体的棱长总和=(长+宽+高)×4或者是长×4+宽×4+高×4 长方体的宽=棱长总和÷4-长-高长方体的长=棱长总和÷4-宽-高 长方体的高=棱长总和÷4-宽-长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棱长×12 正方体的棱长=棱长总和÷12 展开与折叠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组合图形的面积》教学设计

《组合图形的面积》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图形的面积(二)第75~76页:组合图形面积。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了组合图形的含义,理解并掌握组合图形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有关组合图形面积的实际问题。 2、能力目标: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基础上进行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及合作意识。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感受计算组合图形面积的必要性,产生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教学重难点及关键: 1、重点:掌握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2、难点:理解计算组合图形面积的多种方法。 3、关键:学会运用“分割”与“添补”的方法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 教学思路: 利用学过的单一图形引入,让学生感知组合图形是由几个单一图形组合而成的,再让学生小组讨论得出解决组合图形的面积其实就是把它“分割”“添补”成几个单一的图形,然后求出它们的面积,最后相加或相减。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组合作学习材料(每组一张)。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游戏:快速说出图形及其面积计算公式。 教师随意出示学生学过的简单平面图形,学生快速说出它的面积公式。

【设计意图】一是让学生带着轻松愉快的心情投入学习,同时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使学生对基本图形的特征进行回忆,对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进行复习,为下面的环节服务。 3、课件展示生活中的组合图形,从而引出组合图形的含义。 4、同学们,想知道怎么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吗?今天,我们就结合一个生活中的例子一起来研究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板书:组合图形的面积)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1、创设情境 同学们,老师的邻居小华家新买了住房,计划在客厅铺地板,他正为要买多大面积的地板发愁呢,咱们一起去看看,帮帮他好吗? 2、出示图形,进行估算 (1)他家的客厅是一个什么图形?---组合图形 (2)谁能估计一下他家客厅的面积大约是多少? 【设计意图】一是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二是在估算时渗透分割和添补的思想。 3、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1)渗透转化思想:把这个图形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就容易计算出它的面积了。 (2)出示小组合作要求: ①四人一组,合作完成。 ②组长拿出小组合作材料,组织组员完成任务。 ③请认真讨论计算方法,再由组长把想法在图纸上表示出来(可以分一分、画一画。) ④根据方法算出地板面积。 ⑤组内成员之间再说一说计算组合图形面积的基本步骤。 (3)分组合作,探索计算方法。(师巡视指导,参与交流) (4)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全班交流。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上组合图形面积(复习)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上 组合图形的面积(复习) 【学习目标】 1.掌握各图形的面积公式; 2.学会用分割组合求面积。 【知识点一:基础知识】 在组合图形中,三角形的面积出现的机会很多,解题时我们还可以记住下面三点: 1.两个三角形等底、等高,其面积相等; 2.两个三角形底相等,高成倍数关系,面积也成倍数关系; 3.两个三角形高相等,底成倍数关系,面积也成倍数关系。 4.在求组合图形的面积时,通过把它转化成基本图形来计算。把组合图形转化成基本图形的方法有:分割法和添补法、割补法。 组合图形面积

组合图形—转化→基本图形 【知识点二:组合图形的面积】 1.用分割法求组合图形的面积 【例1】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单位:cm) (1)(下图每小格为1平方厘米) 【变式1】 如图是一个组合图形,请用两种方法计算出这个图形的面积(单位:米)

【变式2】 一条长方形毛巾,长60厘米,宽25厘米,把它的4个角折向同一面(如图),所得的每个三角形的面积都是32平方厘米,求图中阴影部分面积. 2.添补法求组合图形的面积 【例2】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单位:cm) 3.通过基本图形的关系求面积

【例3】已知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8.2平方厘米,求梯形的面积. 【变式1】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单位:厘米) 【变式2】已知如图大正方形的边长是5厘米,小正方形的边长是3厘米,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变式3】求如图平行四边形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单位:厘米)

【变式4】正方形面积是25平方厘米,△ADE的面积比△ACE的面积大1.5平方厘米,求DE的长和梯形ABCE的面积. 【变式5】如图,ABCD是长方形,AD长10厘米,AB长6厘米,CDEF是平行四边形,BH长4厘米,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三.方法总结 1.切实掌握有关简单图形的概念、公式,牢固建立空间观念; 2.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看清所求图形是由哪几个基本图形组合而成的;

北师大版初一数学上学期教学计划

北师大版初一数学上学期教学计划 【一】基本情况分析: 七年级入学了,学生总体情况如下:七年级〔1〕〔5〕班学生:78人,通过入学考试发现,学生的数学成绩参差不齐,总体上看,学生的数学成绩较差,在学生的数学知识上看,小学学过的四那么混合运算,相应的较为简单的应用题,对图形、图形的面积、体积,数据的收集与整理上有了初步的认识,无论是代数的知识,图形的知识都有待于进一步系统化,理论化,这就是初中的内容,本学期将要学习有关代数的初步知识,对图形的进一步认识;在数学的思维上,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向逻辑抽象思维的转变期,这期间,结合教学,让学生适当思考部分有利于思维的题,无疑是对学生终身有用的;在学习习惯上,部分小学的不良习惯要得到纠正,良好的习惯要得到巩固,如独立思考,认真进行总结,及时改正作业,超前学习等,都应得到强化;通过前面几天的观察,大部分学生对数学是很感兴趣的,尽管成绩较差,但仍有部分学生对数学严重丧失信心,因此要给这部分学生树信心,鼓干劲;对于小学升入初中,学生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刚开始起点宜低,讲解宜慢,使学生迅速适应初中生活,同时,对于学习新教材,学生仍然感到有一定的困难,对于我自己,也有一个研究新教材,新标准,扩充教材的过程,对于我仍然是一个挑战。

【二】教材分析: 第一章丰富的图形世界 这部分的主要内容是通过生活中熟悉的图形展开研究,包括图形的形状、构成、性质、图形的展开与折叠,图形的截面,图形的方向视图等。 这部分从生活中常见的立体图形入手,使学生在丰富的现实情境中、在展开与折叠等数学活动过程中,认识常见几何体及点、线、面的一些性质;再通过展开与折叠、切截,从不同方向看等活动,在平面图形与几何体的转换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最后,由立体图形转向平面图形,在丰富的活动中使学生认识一些平面图形的简单性质。 展开与折叠、切截,从不同方向看,是认识到事物的重要手段,在学习过程中,要亲自去展开与折叠、切截,亲自去观察、思考,并与同伴交流,从而积累有关图形的经验,发展空间观念。 第二章有理数及其运算 这部分的主要内容是有理数的概念及其加减法、乘除法、和乘方运算,以及使用计算器作简单的有理数运算。这部分内容在设计上是从实际问题情境与已有的小学数学知识基础 着手,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地发现新的有理数的一些概念,探索有理数的数量关系及其规律。在方法上采用了由具体特殊的现象发现一般规律,使学生初步体验从实际问题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