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产业转移工业园管理办法

广东省产业转移工业园管理办法
广东省产业转移工业园管理办法

广东省产业转移工业园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的决定》(粤发〔2008〕4号)、《关于抓好产业转移园建设加快产业转移步伐的意见》(粤府〔2009〕54号)、《关于我省山区及东西两翼与珠江三角洲联手推进产业转移的意见》(粤府〔2005〕22号)和《广东省产业转移区域布局总体规划》等文件精神,加强和规范全省产业转移工业园(以下称园区)管理,指导各地做好园区认定、变更、考核等工作,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中的园区指经省政府同意认定的省产业转移工业园。

第三条本办法中的珠江三角洲产业转出地区(以下简称珠三角地区)包括广州(不含从化市)、深圳、珠海、东莞、佛山、中山市和江门市区、台山市、鹤山市,惠州市区、博罗县,肇庆市区、四会市;产业转移承接地区包括省内除上述珠三角地区以外的其他地级市、县(市、区)。

第二章园区变更

第四条园区所在地级市政府可根据园区开发建设实际情况,申请园区更名、园区规划调整和园区扩园。

园区更名是指园区因变更合作共建主体或其他原因,改变园区名称及合作共建相关文件等的变更行为;园区具体规划及园区范围等保持不变。

园区规划调整是指以园区外符合国家政策法规规定的土地相应替换园区内部分土地,调整园区具体规划但不扩大园区范围的变更行为。

园区扩园是指扩大园区范围的变更行为。

第五条申报园区规划调整或扩园,由园区所在地级市政府向省经济和信息化委提出变更请求。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将变更请求征求省发展改革委、财政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环境保护厅、国土资源厅、住房城乡建设厅等审查单位意见,报请省人民政府同意后,通知园区所在地级市政府按规定程序申报规划调整或扩园。

第六条园区变更条件。

(一)园区更名条件。变更理据充分,合作双方书面同意(如需变更合作主体,须征得原合作主体书面同意),园区合作层次原则上不降低,且开发管理关系清晰明确,更名后的园区名称符合园区表述习惯。

(二)园区规划调整条件。

1、变更理据充分,合作双方书面同意,园区开发管理关系清晰明确,调整后的园区符合园区认定条件。

2、新调入的土地面积不大于园区调出的土地面积,且新调入的土地属于产业转移承接地区,符合国家和省有关法律法规政策要求,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镇)总体规划以及园区有关规划,园区现有区域已落实环境影响报告书及审查意见要求;园区规划调整已通过环评审查。

3、优先考虑已落实新调入土地用地指标、具备一定经济基础、发展前景好的规划调整申请。

(三)园区扩园条件。

1、变更理据充分,合作双方书面同意,园区开发管理关系清晰明确,调整后的园区符合园区认定条件。

2、园区建成、在建和签定投资协议的入园项目占地面积达园区认定面积的80%以上。

- 2 -

3、新增加的土地属于产业转移承接地区,符合国家和省有关法律法规政策要求,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镇)总体规划以及园区有关规划;园区现有区域已落实环境影响报告书及审查意见要求,新增加的土地已通过环评审查,并有至少50公顷面积的土地已取得用地指标。

新增加的土地原则上应与园区接壤;情况特殊确实无法接壤的,新增加的土地与园区之间最短直线距离不应超过10公里。

4、符合科学规划、用地集约、产业集聚、环境友好的园区建设和变更原则;优先考虑新增加的土地用地指标充裕、具备一定经济基础、发展前景较好园区的扩园申请;近5年发生环保事故、违反城乡规划、违规用地等违法违纪情况的园区不得申报扩园。

5、省国土等部门从用地效益、土地供应率、土地建成率等方面对园区土地进行集约利用评价,评价结果作为扩园重要依据。

6、需申报规划调整或扩园的园区,在两年内只能申报一次。

第七条园区变更应提交的材料。

(一)申报园区更名应提交的材料。

1、园区所在地级市政府申请函,说明变更的内容和理由。

2、《广东省经贸委关于印发广东省产业转移工业园认定办法的通知》(粤经贸工业〔2005〕582号)规定的园区认定材料中需变更的文件,如解除原合作关系的文件、新的合作协议、成立新管理机构的文件、合作双方签署的明确保留或变更事项的文件等。

- 3 -

(二)申报园区规划调整、扩园应提交的材料。

1、园区所在地级市政府申请函,说明变更的内容和理由。

2、《广东省产业转移工业园变更申请表》(附后),由合作双方政府签署同意意见并加盖公章。

3、合作双方政府就园区变更签订的新协议或补充协议(须说明除变更内容外,其他合作事项是否保持不变)。

4、变更后园区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及专家论证会评审意见。

5、建设用地的用地批复文件及园区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出具的兑现征地补偿款证明,标明园区以及调整或扩园范围所在地的城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盘活或臵换存量建设用地的,应提交合法的用地批复文件或臵换土地的批复文件。

6、变更后园区的总体规划和新增首期开发用地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由园区所在地县级以上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提供园区新调入或新增加土地的用地范围和用地性质符合当地城市(镇)总体规划要求的证明材料,并在当地城市(镇)总体规划图上标明新调入或新增加的土地。

7、变更后园区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及其审查意见。

8、变更后园区的节能规划。

9、应提供的其他文件及相关辅助文件。

以上材料具体要求参照粤经贸工业〔2005〕582号有关规定。

第八条园区变更程序。园区所在地级市政府向省经济和信息化委提出园区变更申请,由省经济和信息化委会同省发展改革委、财政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环境保护厅、

- 4 -

国土资源厅、住房城乡建设厅等审查单位,对申报园区和有关材料开展审查工作,汇总提出初审意见上报省政府;各审查单位根据《印发省推进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和办公室工作职责的通知》(粤办函〔2009〕73号)要求,按职能分工履行审查职责,对园区变更申请提出明确的书面审查意见。

园区变更申请报经省人民政府同意后,由省经济和信息化委批复并抄送省推进珠江三角洲产业向山区及东西两翼转移联席会议(以下简称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第三章园区考核

第九条为督促、推动园区开发建设,省对园区开展目标责任考核评价工作。

第十条园区目标责任考核评价工作由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组织开展,具体按照《广东省产业转移目标责任考核评价办法》执行。

第十一条园区财政专项资金监督检查、绩效管理由省财政厅牵头组织开展,具体按照《广东省产业转移竞争性扶持资金绩效管理暂行办法》执行。

第四章园区撤销

第十二条存在以下情形之一,撤销园区资格:

(一)出现《广东省产业转移目标责任考核评价办法》规定应撤销的情形;

(二)并入其他园区;

(三)合作双方协商一致、主动申请撤销。

(四)省认为其他可以撤销的情形。

(五)省示范性产业转移工业园不得主动申请撤销。

第十三条园区撤销程序。省政府可直接发文或授权省

- 5 -

经济和信息化委撤销园区;省经济和信息化委也可根据园区存在的可撤销情形,牵头报请省政府撤销园区;由合作双方主动申请撤销园区的,由园区合作双方地级以上市政府联合向省经济和信息化委提出撤销请求,撤销程序参照本办法第八条执行。

曾获省财政资金扶持的园区,其撤销前须经省审计部门会同财政部门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审计,对存在违法违规情况的依法追究责任。

第十四条园区撤销后,不得再以园区名义进行任何活动,不再享受园区相关优惠政策。

第五章园区信息管理

第十五条信息报送内容。

(一)月度信息报送内容。珠三角地区推进产业转移、产业转型升级工作月度进展情况;产业转移承接地园区月度开发建设及承接产业转移工作情况;省推进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工作(以下简称双转移)领导小组办公室(省经济和信息化委)要求报送的其他内容。

(二)季度信息报送内容。珠三角地级以上市制定的市级合作共建工业园年度工作方案中有关工作进展情况,推进产业转移、产业转型升级工作季度进展情况;产业转移承接地园区季度开发建设及承接产业转移工作情况;省双转移领导小组办公室(省经济和信息化委)要求报送的其他内容。

(三)年度信息报送内容。根据粤府〔2009〕54号文有关要求需要报送的年度工作情况、下一年度工作方案,包括产业转移工作进展情况及相关数据、推进产业转移的政策措施和具体做法、相关政策建议等;省双转移领导小组办公室(省经济和信息化委)要求报送的其他内容。

- 6 -

第十六条信息报送时间。月度信息于每月10日前报送;季度信息于下一季度第一个月10日前报送;年度工作总结于下一年度1月15日前报送,下一年度工作方案于下一年度1月31日前报送。临时性信息报送及重大事项按规定及时上报。

第十七条信息报送形式。数据信息主要通过省产业转移综合管理信息系统报送;其他信息(包括年度工作总结、下一年度工作计划等),原则上以书面文本和电子邮件两种方式同时报送。

第十八条联席会议及领导小组成员应及时报送有关工作情况和数据信息,分别于每年7月15日和下一年度1月15日前将本单位推进产业转移有关工作情况半年小结和年度总结报送省经济和信息化委。

第十九条省经济和信息化委负责牵头做好有关信息汇总和管理工作,定期发布相关信息,向省委、省政府提供有关分析参考材料。

第二十条园区信息报送情况由省经济和信息化委负责统计,统计结果作为产业转移年度目标责任考核评价有关依据。

第六章附则

第二十一条本办法由省经济和信息化委负责解释。

第二十二条本办法自颁布之日起实施。

附件:广东省产业转移工业园变更申请表

- 7 -

附件:

编号:

广东省产业转移工业园

变更申请表

省产业转移工业园名称:

申请单位:

广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制

年月日

- 8 -

填写说明

一、申请书应采用钢笔填写或打印的形式,要求简明、扼要、准确。

二、申请书用A4纸打印,附件按表6附件目录顺序标明顺序号。申请认定材料一式8份,要求附件齐全(其中1份附件为原件,用地批文可用复印件,但须注明“与原件一致”并加盖校验单位印章)。

三、申请单位是指省产业转移工业园(以下简称园区)所在地级市人民政府;如无特别说明,园区指变更后形成的园区。

四、土地使用类别应填写属国务院、省政府批准的开发区、工业园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名称或填写属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

五、申请书封面的编号由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填写。

- 9 -

- 10 -

- 11 -

- 12 -

已入园企业明细表

- 13 -

- 14 -

表6:

- 15 -

- 16 -

广东产业项目

现代产业基础知识百问百答 1.问:广东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决定》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1)确定了广东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2)确定了广东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基本原则;(3)对广东现代产业体系的主体框架、八大载体的构建进行了部署。 2. 问:广东对完善体制政策,深入推进“双转移”将采取哪些措施? 答:(1)加强产业转移力度;(2)健全产业园区合作共建机制;(3)加强政策调节;(4)完善配套措施。 3. 问:增强消费对加强规划引导,促进珠三角经济一体化和粤东粤西粤北地区跨越式发展将采取哪些措施? 答:(1)加快出台省主体功能区规划; (2)加快推进珠三角经济一体化; (3)推动粤东粤西粤北地区跨越式发展。 4.问:对实施人才强省战略,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将采取哪些措施? 答:(1)提高高等教育发展水平。 (2)加快中等职业教育发展。 (3)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5.问:增强消费对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建设文化强省将采取哪些措施? 答:(1)加强文化产业发展的规划与政策引导; (2)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3)完善文化市场环境。 6.问:现代产业体系的内涵是什么? 答:现代产业体系是以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低能耗、低污染、自主创新能力强的有机产业群为核心,以技术、人才、资本、信息等高效运转的产业辅助系统为支撑,以环境优美、基础设施完备、社会保障有力、市场秩序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为依托,并具有创新性、开放性、融合性、集聚性和可持续性特征的新型产业体系。 7.问:现代服务业主要包括哪八个产业? 答:金融业、物流业、信息服务业、科技服务业、外包服务业、商务会展业、文化创意产业和总部经济。 8.问:沿海蓝色行业带的“六个增长极”包括哪几个城市?答:广州、深圳、珠海、惠州、汕头、湛江。 9. 问:广东对突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将采取哪些措施?答:(1)培育现代产业项目,推进现代产业体系建设;(2)抢占世界产业高地,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3)加强节能减排和环保,推进绿色增长。

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转移及其影响

第三章区域协调发展 第一节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转移及其影响 【课标要求】以某地区为例,说明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学习目标】 1. 结合实例,分析产业转移的原因; 2. 结合材料,分析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转移的过程; 3. 以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说明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概念学习】 产业转移:企业将产品生产的部分或全部由转移到其他地区的现象。 分类:产业转移和产业转移 【原理探究】 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产业转移方向产业转移类型产业转移原因 1978—1994年 探索起飞阶段 1994—2003年 快捷提升阶段 2003以来的调 整转型阶段

【问题探究】产业转移对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的影响 巩固练习: 自20世纪60年代,甲国开始在临近乙国边境的地区设立边境工业区,吸引乙国的企业来此投资建厂,并从乙国进口原料和零部件,加工、组装成品后再销往乙国。目前,这些边境工业区已发展成规模不等的工业中心。据此完成l~3题。 1.据图文资料推断,与乙国相比,甲国 A.劳动力价格较低B.技术水平较高 C.消费市场较广D.资金较雄厚 2.影响甲国边境工业区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是 A.廉价劳动力B.交通运输C.研发能力D.环境质量 3.甲国边境工业区的发展,提高了 A.乙国的劳动生产率B.甲国的环境质量 C.乙国的就业率D.甲国的城镇化水平 (2016全国卷2)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日本家电企业将组装工厂向其国外转移。图l 示意日资家电组装工厂转移目的地随时间的变化。据此完成4~6题。 4.影响日资家电组装工厂不断转移的主要因素是 A.市场规模 B.劳动力成本 C.原材料成本 D.技术水平 5.20世纪90年代末,越南对日资家电组装工厂的投资吸引力已超过中国,但其日资家电组装工厂数量却远少于中国,主要原因是中国

江门产业转移工业园简介-2012-2

江门产业转移工业园简介 1、建园时间:2009年6月被认定为广东省产业转移工业园, 2、获得荣誉:2009年7月获评为广东省示范性产业转移工业园,2011年6月入选十大广东省产业转移工业园重点园区之一。 3、建设模式:采取“一区三园”的模式规划建设,分为开平园区、恩平园区和台山园区。 4、规划面积:1121.62公顷,其中恩平园区414.97公顷,开平园区593.93公顷,台山园区112.72公顷。 5、主导产业:电子信息、五金机械、纺织服装以及核电装备制造 6、发展定位:按照“工业新城、城市新区”的设计理念,以“突出主导产业、完善产业配套、形成产业特色、实现产业集聚”为目标,努力建设成为我省承接国际、国内和珠三角先进地区产业转移的主要园区之一,成为产业链配套完善、生产服务业配套齐全、产业聚集发展的生态型、效益型、示范性的产业转移工业园,成为拉动江门经济发展的新增长极。 7、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园区已建成完善的道路网络,可方便快捷地接驳高速公路、国道、省道、港口码头以及中

心城区,距离机场、港口等交通枢纽均在1小时车程之内;园区规划配套有医院、学校、酒店、商务中心、生活服务中心、行政服务中心、车站、物流基地、员工村、污水处理厂等基础设施,部分设施已经完工。 8、招商引资情况:建有国汇工业园、顺德工业园、浙商工业园、产业孵化工业园等各类“园中园”。至2011年底,园区累计共引进工业项目165个(含建成、在建、合同及意向项目),计划总投资305亿元。(未包含台山园) 9、主要经济数据:;2010年江门产业转移工业园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3.67亿元,同比增长38.7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23亿元,同比快速增长32.3%。(未包含台山园) 10、重点园区项目介绍(未包含台山园): (1)广东海鸿变压器有限公司:是一家致力于立体卷铁心节能变压器技术、成套电气开关技术、变压器生产设备制造技术、智能远程控制技术的研究开发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拥有国家专利27项。公司多次参加国家标准的制定工作,通过与美国杜邦、德国西门子、中国武钢、沈阳变压器研究院等企业和科研机构进行长期合作,逐步形成产学研的技术创新体系。 (2)联新(开平)高性能纤维有限公司:是世界500强美国霍尼韦尔国际公司在中国的投资项目,拥有世界一流的技

广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广东省财政厅关于下达2016年度省产业园扩

广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广东省财政厅关于下达2016年度省产业园扩能增效扶持资金项目计划的通知 【法规类别】计划综合规定 【发文字号】粤经信园区[2016]76号 【发布部门】广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广东省财政厅 【发布日期】2016.03.29 【实施日期】2016.03.29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广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广东省财政厅关于下达2016年度省产业园扩能增效扶持资金项 目计划的通知 (粤经信园区〔2016〕76号) 各有关地市及财政省直管县(市)经济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财政部门: 根据《中共广东省委办公厅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促进粤东西北地区产业园区扩能增效工作方案>的通知》(粤办发〔2013〕22号)、《关于印发<广东省省级产业园扩能增效专项资金管理办法(2015年修订)>的通知》(粤财工〔2015〕74号)规定和有关资金评审情况,现随文下达2016年省产业园扩能增效扶持资金项目计划,资金额96500万元。具体如下: 一、经评审,下达深圳(河源)产业园等16个省产业园招商选资专题项目计划6.2亿

元(扶持依据为33个招商选资项目,详见附件2)。 二、经评审,下达东莞(韶关)产业园等9个园区共12个企业创新专题(以奖代补类)项目计划510万元(详见附件3)。 三、对由汕头、湛江、茂名、揭阳四市自建的汕头产业转移工业园、湛江产业转移工业园、茂名产业转移工业园、揭阳产业转移工业园等4个园区,各安排年度帮扶资金5000万元,共2亿元。 四、下达揭阳市中德金属生态城道路基础设施建设2015年贷款贴息资金1640.92万元,还本资金11155.33万元(含2016年度还本资金1亿元、2017年还本资金1155.33万元);汕头市潮阳区贵屿环境综合整治和贵屿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2015年贷款贴息资金余额1193.75万元(2015年度已下达贴息资金405万元)。 上述资金除企业创新专题(以奖代补类)资金和贷款还本贴息资金外,其余资金均采取股权投资支持方式,由省产业园所在地政府通过委托有资质的受托管理机构管理或直接注资方式投入园区开发公司,实行公司化运营管理。具体由当地经济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财政部门制订股权投资方案报所在地政府审批后实施。 各地股权投资实施方案应在省财政资金下达后一个月内报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财政厅备案。请各地严格按照规定专款专用、专账核算,加快资金拨付,加强资金监管,严禁截留、挤占或挪用,及时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绩效评价,相关检查及评价情况将作为以后年度资金申报的重要依据。 附件:1.2016年省级工业与信息化发展专项资金产业园区扩能增效方向安排资金汇总表 2.省产业园招商选资专题项目计划表 3.省产业园企业创新专题(以奖代补类)项目计划表 广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

广东省产业转移工业园管理办法

广东省产业转移工业园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的决定》(粤发〔2008〕4号)、《关于抓好产业转移园建设加快产业转移步伐的意见》(粤府〔2009〕54号)、《关于我省山区及东西两翼与珠江三角洲联手推进产业转移的意见》(粤府〔2005〕22号)和《广东省产业转移区域布局总体规划》等文件精神,加强和规范全省产业转移工业园(以下称园区)管理,指导各地做好园区认定、变更、考核等工作,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中的园区指经省政府同意认定的省产业转移工业园。 第三条本办法中的珠江三角洲产业转出地区(以下简称珠三角地区)包括广州(不含从化市)、深圳、珠海、东莞、佛山、中山市和江门市区、台山市、鹤山市,惠州市区、博罗县,肇庆市区、四会市;产业转移承接地区包括省内除上述珠三角地区以外的其他地级市、县(市、区)。 第二章园区变更 第四条园区所在地级市政府可根据园区开发建设实际情况,申请园区更名、园区规划调整和园区扩园。 园区更名是指园区因变更合作共建主体或其他原因,改变园区名称及合作共建相关文件等的变更行为;园区具体规划及园区范围等保持不变。 园区规划调整是指以园区外符合国家政策法规规定的土地相应替换园区内部分土地,调整园区具体规划但不扩大园区范围的变更行为。 园区扩园是指扩大园区范围的变更行为。

第五条申报园区规划调整或扩园,由园区所在地级市政府向省经济和信息化委提出变更请求。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将变更请求征求省发展改革委、财政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环境保护厅、国土资源厅、住房城乡建设厅等审查单位意见,报请省人民政府同意后,通知园区所在地级市政府按规定程序申报规划调整或扩园。 第六条园区变更条件。 (一)园区更名条件。变更理据充分,合作双方书面同意(如需变更合作主体,须征得原合作主体书面同意),园区合作层次原则上不降低,且开发管理关系清晰明确,更名后的园区名称符合园区表述习惯。 (二)园区规划调整条件。 1、变更理据充分,合作双方书面同意,园区开发管理关系清晰明确,调整后的园区符合园区认定条件。 2、新调入的土地面积不大于园区调出的土地面积,且新调入的土地属于产业转移承接地区,符合国家和省有关法律法规政策要求,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镇)总体规划以及园区有关规划,园区现有区域已落实环境影响报告书及审查意见要求;园区规划调整已通过环评审查。 3、优先考虑已落实新调入土地用地指标、具备一定经济基础、发展前景好的规划调整申请。 (三)园区扩园条件。 1、变更理据充分,合作双方书面同意,园区开发管理关系清晰明确,调整后的园区符合园区认定条件。 2、园区建成、在建和签定投资协议的入园项目占地面积达园区认定面积的80%以上。 3、新增加的土地属于产业转移承接地区,符合国家和省有关法律法规政策要求,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镇)总体规划以及

东莞(韶关)产业转移工业园

东莞(韶关)产业转移工业园 扩园规划—甘棠片区环境影响报告书 简本 东莞(韶关)产业转移工业园管理委员会 广州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韶关市环境保护科学技术研究所 2012年4月

目录 1.规划概况 (1) 1.3规划目标和原则 (1) 1.4规划布局及发展规划 (2) 2.污染源分析 (14) 2.1废水 (14) 2.2废气 (15) 2.3噪声 (18) 2.4固废 (19) 3.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20) 5.环境保护措施 (21) 6.环境影响评价主要结论 (22)

1.规划概况 1.1基本情况 (1)规划名称:东莞(韶关)产业转移工业园扩园规划—甘棠片区 (2)规划实施地点:韶关市武江区 (3)规划规模:584.3公顷。 1.2园区位置 东莞(韶关)产业转移工业园扩园规划—甘棠片区位于韶关市城区西部,北江以西,南水河以北,距韶关市区约5km。 1.3规划目标和原则 1.3.1规划目标 (1)顺应珠三角产业转移的发展趋势和韶关(东莞)产业转移工业园的产业要求,以重点发展装备制造业,辅助发展环保涂料业,初步形成两大主导产业集群。同时设置设置中心服务区,配套生活居住区,创造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和经济协调发展的多功能新型高新技术片区。 (2)建立适应产业园区的用地结构布局,确定适度的开发规模和建设容量,力求用地结构与产业经济发展相吻合。 (3)确定合适的园区规模及为园区产业配套合理的公共服务设施,力争做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的相互统一。 (4)合理利用现状有利因素,规避不利因素,突出山区环境特色,力求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 1.3.2规划原则 (1)对土地实行宏观、全面地控制,以整体开发取代分散开发,引导各产业有序布局和发展,尽可能公平地满足不同功能区的发展需求,统一规划、全面安排、统筹实施。 (2)立足城市与产业转移园的可持续发展,在合理利用土地的同时充分利用原有自然山体和水域,创造本工业区特色环境景观,体现风格,降低开发与保护资源的冲突,减少对自然生态体系的冲击,有效协调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在

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的决定

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产业转移和劳动力 转移的决定 【法规类别】劳动工会综合规定 【发文字号】粤发[2008]4号 【发布部门】广东省政府中国共产党广东省委员会 【发布日期】2008.05.24 【实施日期】2008.05.24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的决定 (粤发〔2008〕4号二〇〇八年五月二十四日)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建立现代产业体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加快全省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步伐,现就我省推进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作出如下决定。 一、推进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一)推进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是改善发展环境、破解发展难题、实现新一轮大发展的重要举措。推进这项工作,有利于突破多年来制约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土地资源匮乏、环境承载压力加大、发展空间受限等突出问题,减少珠三角地区人口数量,提高劳动力素质,减轻社会管理压力,为新一轮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二)推进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是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层次、增强产业竞争力的迫切需要。推进这项工作,有利于推动珠三角地区加快发展先进和优势产业,促进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扩大招商引资和加快产业建设步伐,优化产业布局和产业结构,实现人力资源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全面提高全省经济综合实力。 (三)推进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是缩小地区差距、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有效途径。推进这项工作,有利于充分发挥珠三角地区辐射带动作用,发挥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的比较优势,实现优势互补、相互促进,较快提高全省人均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水平,整体提升城乡居民生活品质。 二、推进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与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和省委十届二次全会精神,以新一轮思想大解放为动力,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优势互补、互利共赢”方针,着力优化区域产业布局,大力提高劳动力素质,提升珠三角地区产业竞争力,带动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加快发展,推动我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促进我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主要目标。力争到2012年,珠三角地区功能水平显著提高、产业结构明显优化,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在办好现有产业转移工业园(以下简称产业转移园)基础上,再规划建设1-2个大型产业转移园,形成一批布局合理、产业特色鲜明、集聚效应明显的产业转移集群,推动我省产业竞争力位居全国前列。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开发,劳动力素质整体提升,就业结构整体优化,本省劳动力就业比重提高,农村劳动力在城镇就业以及向二、三产业转移成效显著。新增转移本省农村劳动力600万人,组织技能等级培训360万人,全社会非农就业比重达到80%。珠三角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比重显著下降,人均生产总值增长率高于生产总值增长率2个百分点左右。力争做到三年初见成效,五

广东省产业转移情况调查问卷

广东省产业转移情况调查问卷 (省级产业转移园区) 园区名称:(中文) 批准时间: 一、园区基本情况 1、园区已开发面积(),占园区的比例: (1)50%以下;(2)50%-80%;(3)80%以上 2、园区是否有主导产业: (1)有;(2)没有 3、园区内主导产业产值占全部产业的比重:(如没有主导产业则不用作答) (1)10%以下;(2)10-30%;(3)30%以上 4、园区企业类型: (1)以外资企业为主;(2)以民营企业为主; (3)以国有企业为主;(4)各种类型的企业均有一定数量 5、园区经营模式: (1)市场化运作;(2)联席会议制度;(3)管委会负责制;(4)转入地政府负责制;(5)转出地政府负责制;(6)其它________ 二、园区经营效益情况 1、园区吸纳本省农村劳动力占总劳动力的比重为: (1)20%以下;(2)20-50%;(3)50%以上 (3)经济和社会效益 2、园区目前招商引资方面,是否存在困难? (1)面临很大困难;(2)面临一定困难;(3)没有太大困难,比较容易

3、企业选择转移到园区经营的原因是:(可多选) (1)拓展市场;(2)土地廉价且较易取得;(3)劳动力充足且工资较低;(4)利用当地的丰富资源;(5)看重当地的产业配套、集聚能力;(6)获得先进技术;(7)实现产业的升级;(8)转移过剩设备和生产能力;(9)地理位置较优越;(10)投资政策比较优惠;(11)其它____ 4、企业不愿转移到园区经营的主要原因是:(可多项) (1)体制和政策障碍(如审批制度);(2)缺乏人才;(3)缺乏资金;(4)缺乏信息; (5)管理落后;(6)社会信用度低;(7)产业配套能力薄弱;(8)基础设施落后; (9)其他________ 三、园区的政策环境 (一)总体情况 1、您对目前园区所在地的政策环境总体评价是: (1)很好;(2)较好;(3)一般;(4)不好 2、您对当地的产业转移政策是否满意:(请在相应的栏打“√”,) (二)用地政策 1、园区在用地指标方面,是否享有一定的优惠 (1)享有;(2)没有; 2、对存量建设用地,是否可以采取土地置换(易位)、土地使用权调整(易权)、改变土地用途(易用)的,应当依法按程序进行盘活? (1)可以;(2)不可以;

揭阳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揭阳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揭阳市位于广东省东南部,至今已有2200多年历史。1991年12月设立为地级市,管辖5个县(市、区)和5个非建制区,陆地面积5240平方公里,海域面积9300平方公里,户籍人口694.16万人,旅外海外侨胞320万人。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揭阳市深入贯彻落实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和创新驱动发展“两大战略”,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定产业强市目标,扎实推进“三大抓手”,强化对德合作实施引进型创新,推进“互联网+”培育发展新动力,推动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有效发展。 (一)经济发展稳中提质。2015年生产总值1890亿元,五年(下同)年均增长11.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123亿元,年均增长19.5%;固定资产投资1362亿元,年均增长28.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57亿元,年均增长17.4%;外贸进出口70.45亿美元,年均增长17.6%;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77.4亿元,年均增长14.9%;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308元,年均增长12.3%;金融各项存款余额1837.87亿元,贷款余额931.72亿元,分别比2010年增长90.8%和132.5%;贷存比达到50.7%,比2010年提高9.1个百分点。 (二)“三大建设”取得成效。“十二五”时期,全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209.16亿元。揭阳潮汕国际机场建成通航,

2015年旅客吞吐量320.43万人次。惠来电厂2个10万吨级泊位建成投用,中委炼油、中海油LNG等重大项目配套码头加快建设,惠来沿海10万吨级公共物流码头和榕江港码头规划建设进展顺利。厦深高铁建成通车,梅汕客专揭阳段开工建设。汕湛高速揭博段建成通车,实现县县通高速,揭惠高速揭阳段加快建设。五年累计建成高速公路71公里,改造国、省道215公里,新改建地方公路1950公里。中德金属生态城成为全国2个中德中小企业合作区之一,已有保库智能管网等26个中德合作项目落户建设,“零排放”表面处理中心建成运营;空港经济区、海港经济区、揭阳产业转移园(海峡两岸食品药品合作区)等主题产业平台规划建设扎实推进。中心城区扩容提质步伐加快,揭东获准撤县设区,发行城投债16亿元,争取省粤东西北股权基金9亿元,空港新城、揭东新城、玉都新城建设全面推进,争取国开行融资15亿元投入市区棚户区改造。 (三)产业建设形成热潮。实施“6166”计划和产业引进、产业登高工程,以行业协会加强产业组织化建设,推动产业集群发展,形成“一县一主题”的产业发展格局。2015年财政统筹投入产业发展资金7.8亿元,每年安排50%以上土地指标用于工业项目。五年累计实施技改项目928个,完成技改投资438.84亿元,比“十一五”时期增长4.3倍。建设省金融科技产业融合创新综合试验区,新增上市企业1家、“新三板”企业2家;新设院士工作站6个,新增国家级质检中心2个,发布国家首个中药材价格指数。列入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1家、省战略性新

【精品】广东省关于推进产业转移政策

为贯彻落实《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的决定》(粤发〔2008〕4号,以下称《决定》)精神,切实推进产业转移工作,制定本指导意见。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和省委十届二次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新一轮思想大解放促进新一轮大发展为动力,结合全省主体功能区规划的要求,遵循产业转移和区域布局的一般规律,合理利用政府调控手段,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资源配置功能,促进珠三角地区产业有序转移和东西两翼、粤北山区的选择性承接,促进珠三角地区的产业转型升级和东西两翼、粤北山区的工业化进程,促进全省产业合理布局和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主要原则 (一)规划引导。制订珠三角各市产业转移规划和东西两翼、粤北山区各市产业承接布局规划,引导和推动产业有序转移和合理布局。 (二)因势利导。充分考虑转出地和转入地之间的产业联系、地理距离,以及转入地的市场辐射半径、资源条件、产业配套、交通运输、水电供应、环境承载能力等因素,扬长避短,发挥比较优势。 (三)区域分工。形成珠三角地区与东西两翼、粤北山区之间的产业分工协作关系,形成东西两翼、粤北山区之间的合理产业分工,避免区域之间的产业同质竞争。 (四)集聚发展。坚持紧凑布局,集约、节约利用土地,以产业转移园为主要载体,形成上下游相互配套、专业化分工合作的产业链,培育一批新的产业集群。 (五)以人为本。以提高当地居民生活水平和就业水平为宗旨,充分考虑各地劳动力的分布状况,加快省内劳动力向珠三角发达地区转移,推进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 (六)环境优先。产业转入地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要加强资源、能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工作,不以牺牲环境换取产业发展,产业承接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要达到国家和省规定的环境保护要求。 三、产业转移区域产业布局 (一)鼓励珠三角向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转移的产业 1.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如服装、五金、玩具、制鞋、包装等; 2.资源型产业,如陶瓷、水泥等建材工业,家具产业,再生金属冶炼产品、有色金属合金冶炼或压铸产品等有色金属产业;

《广东省产业转移区域布局总体规划》

2010-04-27 16:58:05 来源:浏览次数:1681 导读:统筹规划全省产业转移成为破解科学发展难题、实现新一轮大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为促进广东产业、劳动力双转移的顺利进行,合理规划全省产业转移区域布局,推动产业优化升级,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等效益的全面提升,特制定本规划。 改革开放30年来,广东尤其是珠三角地区利用率先开放和毗邻港澳的地域优势,抓住发达国家和港澳台地区产业转移的机遇,承接和发展了大量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加工工业,取得了经济的飞速发展,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了以珠江三角洲为核心的发展格局。但与此同时,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深入发展,尤其是当前国际金融危机不断扩散蔓延、对实体经济影响日益加深的背景下,广东正面临着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布局优化的巨大压力。统筹规划全省产业转移成为破解科学发展难题、实现新一轮大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为促进广东产业、劳动力双转移的顺利进行,合理规划全省产业转移区域布局,推动产业优化升级,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等效益的全面提升,特制定本规划。本规划的范围是广东省全境,规划期限至2020年。本规划是指导全省今后一个时期产业转移区域布局 的行动纲领和编制相关专项规划的依据。 一、规划的背景和意义

广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产业转移工作。2003年到2008年期间,省委、省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动珠三角产业向粤东西北地区转移,包括搭建“山洽会”平台,出台《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的决定》等一系列配套政策文件,成立省推进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工作领导小组。2008年5月24日,出台了《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的决定》,提出要加强对产业转移的规划引导,要求省经贸委牵头会同省发展改革委等有关部门制定全省产业转移的区域布局总体规划和指导意见,引导和推动产业有序转移和集中发展。2008年8月通过评审最终确定由省社科院作为规划编制单位,共同研究编制《广东省产业转移区域布局总体规划》(以下简称总体规划)。在新形势下,推进全省产业转移区域合理布局,既是广东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全面提高广东经济综合实力,实现科学发展的战略需要。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 8-2020年)》,以全省主体功能区规划为基础,以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为目标,借鉴国内外先进国家和地区产业转移发展经验,按照“全域广东”的理念,从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转移的现状和趋势出发,遵循产业转移和区域布局的一般规律,推动制度创新,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优势互补、互利共赢”方针,坚持产业转移与产业升级相结合,着力优化区域产业布局,大力提高劳动力素质,推动珠三角地区产业有序转移、集聚发展和粤东西北及中部地区的跨越式发展,促进全省产业合理布局,提高广东产业国际竞争力,推动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为广东新一轮发展奠定坚实的产业基础。 基本原则:有序转移,集聚发展;分类指导,重点推进;市场导向,政府推动;环保优先,持续发展;创新发展,带动升级;以人为本,改善民生。 发展目标:优化各地产业和园区的总体布局,推动产业有序转移、集聚发展,促进劳动力素质提高,在粤东西北及中部地区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带动城市群发展,形成以珠三角为核心,辐射粤东西北及中部地区,错位发展、资源互补、产业关联、梯度发展、点线面相

东莞(韶关)产业转移工业园

东莞(韶关)产业转移工业园龙归片区环境影响报告书 简本 东莞(韶关)产业转移工业园管理委员会广州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韶关市环境保护科学技术研究所 2012年4月

目录 1.规划概况 (1) 2.污染源分析 (11) 3.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结论 (11) 4.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14) 5.环境保护措施 (15) 6.环境影响评价主要结论 (16)

1.规划概况 1.1基本情况 (1)规划名称:东莞(韶关)产业转移工业园龙归片区 (2)规划实施地点:韶关市武江区龙归镇 (3)规划规模:555.9公顷。 1.2园区位置 东莞(韶关)产业转移工业园龙归片区位于韶关市武江区龙归镇的西北侧,北面为国道G323线,紧邻京珠高速公路龙归出口,北临南水河(乳源河),南面为县道X318线及石曹山,规划区域交通较便利。园区地理坐标为东经113°35′,北纬24°23′。 1.3规划布局及发展规划 1.3.1用地规划布局及发展规划 1.3.1.1 用地性质 本产业转移工业园用地内的用地由工业用地、居住用地、公共服务设施用地、道路广场用地、市政设施用地、绿化用地等构成。 1.3.1.2用地规模 (1)用地规模 龙归片区拟开发面积共555.9公顷。 (2)人口规模 规划用地范围内人口主要为就业人口构成。根据对全国工业开发区的研究分析,大约每平方公里的就业人口为0.8~1万人。龙归片区重点发展装备制造业与现代物流产业,辅助发展环保涂料等产业。每平方公里按0.8万人考虑,本转移园总规划总人口为约45000人。 1.3.1.3开发时序 龙归片区用地总规模555.9公顷,根据当地实际情况,一次规划实施,入园企业与其配套的环保设施及污水处理厂同时设计、同时施、同时投入使用。1.3.2用地规划

产业转移

第二节 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 考纲展示 考点扫描 切脉高考 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本讲最近几年考查的考点和考题如下: 产业转移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如2014年全国大纲卷第1~3题,2013年安徽卷第24题,2013年天津卷第12(3)题,,2012年福建卷第1~2题。 本讲常考查的形式如下: 1.常结合产业结构统计图,考查产 业转移及其对城市化的影响。 2.常结合跨国公司的发展历程,考 查产业转移的区位因素。 3.常结合企业投资区域分布图等, 考查区位选择与产业转移的原因。 一、产业转移 1.分类: 、区域产业转移。 2.目的:追求更高 ,扩大销售市场。 3.产业转移的原因 【点睛】 产业转移的实质就是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最优区位,以降低生产成本,获 取较多的利润,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1.劳动力因素:劳动力充足、高素质且 的地区或国家,成为产业转移的目的地。 2.内部交易成本:发达国家内部交易成本高,发展中国家内部交易成本 ,企业由发达国家转移至发展中国家。 3.市场因素: 饱和、避开政策等的限制,企业就会开辟国际市场。 【点睛】 分析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时,首先分析工业部门的特点和地区分布;其次是把握影响工业部门选择区位的因素。 三、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产业转移的规律与影响因素1.产业转移的规律 (1)产业类型转移的先后顺序 (2)产业转移的方向 发达国家或地区→发展中国家或地区 2.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分析 首先分析工业部门的特点和地区分布;其次把握影响工业部门区位选择的因素。发达国家到发展中国家投资建厂,首先是利用发展中国家廉价劳动力资源,其次是占领当地市场,再次是利用其地价便宜的优势。发展中国家到发达国家投资建厂,则主要考虑发达国家的技术优势、信息优势以及避开关税壁垒等因素。具体原因分析如下: 【合作探究】 跨国公司的发展一般都会经历全球化的发展历程,请探讨一般会经历哪些发展阶段? 1.产业转移的规律 下图为某类工业在全球的转移路径示意图。据此回答(1)~(2)题。

揭阳产业转移工业园人民医院简介

附件4: 揭阳产业转移工业园人民医院简介 (原磐东医院) 揭阳产业转移工业园人民医院是一所二级甲等综合医院,三级精神病专科医院,广东省普通高等医学院校教学医院,广东省职业健康体检机构。 医院创办于1952年,占地面积40多亩,建筑面积36800平方米,现有员工528人,在编人员208人,专业技术人员453人,其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26人,中级职称58人,市、区级优秀专家和拔尖人才8名。编制病床599张,实际开放850多张。设置急诊科、内科、外科、儿科、妇产科等18个临床科室和8个医技科室。配备先进磁共振机、CT机、数字化口腔曲面断层全景机、数字化X线成像系统DR机、三维彩色B超机、罗氏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外科能量平台和血液透析机等高精尖设备。 医院坚持医疗公益性,紧紧围绕“专业、有效、适宜”核心理念,其独树一帜的骨科矫形、显微手外科、烧伤、整形、肿瘤、微创外科、微创妇科、血液净化中心、精神病科、中医消化内科成为粤东地区有口皆碑。 医院先后荣获“全国医院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广东省助残扶残先进集体”、“广东十佳百姓放心示范点品牌医院”、“广东省工人先锋号”、“广东省巾帼文明岗”、“揭阳市医德医风先进单位”等殊荣。

揭阳产业园霖磐镇卫生院简介 揭阳产业园霖磐镇卫生院地处揭阳产业园中心区域,卫生院占地面积16亩,建筑面积7000平方米,业务用房4000多平方米,肩负全镇8万多人口基本医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是一所公立非营利性卫生服务机构,集住院、门诊、妇产科、预防、保健为一体,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疗机构。 霖磐镇卫生院设有住院部、门诊部、急诊科、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眼科、康复医学科、麻醉科、医学检验科、医学影像科、中医科、公共卫生科和预防保健科;开设病床90张;卫生院设备配套齐全,拥有先进医用数字DR摄片机、黑白B超、彩色B超、心电图机、尿液分析仪、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荧光免疫分析仪、5分类血球计数仪、心电监护仪等仪器设备;能独立开展普通外科、骨科、妇产科等各种手术,开展内科危急重症救治,是揭阳市人民医院对口帮扶单位,与揭阳产业园人民医院结成医联体。 卫生院坚持“以人为本,服务永恒”为理念,坚持“以医疗质量为基础,以医疗安全为前提,以高新技术为主导,以医疗效果为宗旨”服务于病人,致力人民群众健康,努力打造成为技术精湛、服务温馨、设备先进、环境优美的乡镇卫生院。

关于深圳产业转移的

荆楚网消息(湖北日报) 东部产业转移已从热身进入到规模化阶段 “东部产业转移已从前几年的热身进入到现在规模化阶段,正进行着雁阵式外迁,有些劳动密集型产业已开始了产业集群式的迁移,包括上下游企业在内一起大规模的外迁。”岑众说,几年间,仅珠三角地区累计外迁的企业就有上千家。 从转移产业的分类来看,大多数属于轻工业,包括传统的纺织、服装、玩具、塑胶、食品等劳动密集型行业;也有机械、仪器仪表、电子信息等行业;一些技术含量较高的大企业,如富士康集团也开始大规模往武汉等内地迁移,天安中国数码城投资重庆等。 “深圳产业转移的动机,主要有降低成本、市场扩张、占领资源等几种类型。”岑众说,丰富的土地、水电、劳动力、矿产等资源,使中部地区要素成本低廉、供应充足,这对于深受资源、环境约束,成本一路飙升且居高不下的东部企业来说,无疑具有巨大的迁移诱惑力,成为他们考虑迁移目的地首要考量因素。 东部产业转移固然是大势所趋,但中部地区并非唯一的承载地。据岑众介绍,近年来,越南、孟加拉等地也因更低的成本,吸引了不少珠三角产业迁向改地。还有一些东部企业在向本省的贫困地区迁移。如阿迪达斯公司原在广州租赁生产,近几年因生产成本实在太高,不得不迁往粤北的清远地区。深圳服装加工品牌企业POLO做起来后,也将生产基地迁往粤北。在江苏,不少苏南企业为降低成本迁往苏北。这种本省内的迁移还得到省级政府以及迁出地、迁入地政府的大力支持。 这也说明,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过程中,湖北不仅面临着重大

的历史机遇,也还存在着诸多挑战。岑众认为,为抢得承接产业转移的先机,湖北应该整合资源优势,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如武汉地区高校密集度全国第三,大学生多达百万,这是宝贵的智力资源;湖北土地、水电、劳动力资源非常丰富,都可充分利用。 三大“心病”阻碍东部企业西迁 尽管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热情高涨,投资软、硬软环境也在不断改善,但仍有不少东部企业对迁移有迟疑,这是为何呢? 岑众分析说,原因之一是东部地区改革开放早,政府服务效率高,商务环境十分优良,投资经营活动有着明确的蠃利预期。而在中部地区,虽说实行了首问制、一站式服务,但这远远不够,很多客商除了关心土地、税收等成本因素外,还十分关注政策的稳定性、延续性,希望政策不要经常变来变去,而不少地方恰恰在政策预期并不十分明确,政策的稳定性不够,存在信息不对称成本,加大了不可控因素。如一个事项到底什么时候能办好,从几天到几十天甚至上百天,都有可能,弹性很大,行政审批事项最好有一个明确的时间表,并严格执行,体现政府的服务信用。 原因之二是东部偏重出口型的产业结构一时难以扭转。受国家金融危机影响,温州、东莞等东部地区的出口型企业遭受重创,随着国家刺激内需政策的陆续出台,许多人认为东部产业调整产业、产品结构,由原来的出口导向型转向内需拉动型就行了。“这实在是一种片面的误解!”岑众说,东部企业产品结构的调整并非易事,以东部一个生产高

粤东地区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的优化研究

粤东地区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的优化研究 粤东地区地处广东省东部,是汕头、潮州、揭阳、汕尾四市的总称,也是闽西南、赣东南地区的交通要道,历来是广东省进出口岸和商品集散地。粤东地区作为广东省的一个重要区域,其经济发展水平对广东的经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粤东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发展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但是,由于种种主客观原因,粤东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明显落后于全省,其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有待完善,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桃战。本文以广东省政府出台的《关于促进粤东地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和《关于加快粤东地区发展产业与重大项目规划》为参考依据,在分析粤东经济发展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运用所学相关理论提出了优化粤东地区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的对策。 一、粤东地区区域经济发展现状 粤东地区在广东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经济也取得了长足发展,国内生产总值2006年已达到1801.07亿元,,是改革开放前的23倍,年均增长12.5%,2007年,粤东地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分别增长22.6%、23.9%和17.7%,基础设施逐步改善,城乡面貌焕然一新,这些都源于粤东地区得天独厚的许多优势和有力条件。 1.初步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优势产业群体和一定规模的产业基地。 粤东地区商贸比较活跃,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初步形成了以轻加工为主的工业体系,但产业基础仍相对比较薄弱。汕头的电子信息、纺织服装、工艺玩具,汕尾的服装、电子电器,潮州的陶瓷、印刷包装,揭阳的纺织服装、五金机械、化工医药等,已成为当地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汕头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澄海工艺玩具生产基地、潮阳音像制品生产基地、潮南纺织服装生产基地、汕尾公平男装生产基地、陆丰东海经济开发试验区、潮州枫溪陶瓷生产基地、庵埠食品生产基地、揭东开发试验区、揭阳普宁中药材市场等已初具规模。聚集了一批区域性品牌。如汕头市澄海区既是“中国玩具礼品城”,又是广东省“创建区域性国际品牌”的试点地区;潮州市是我国最大的工艺陶瓷、日用陶瓷、卫浴陶瓷、电子陶瓷产区和陶瓷出口基地,也是我国最大的婚纱晚礼服生产基地和出口基地;揭阳市是“中国五金基地市”、“中国玉都”,下辖的普宁市是“中国纺织产业基地市”;汕尾市海岸线长302公里,占全省海岸线的9%,拥有l2个港口,其中汕尾港、甲子港是国家外贸口岸和国家一级渔港。丰富的自然资源、良好的产业基础、丰厚的文化底蕴是粤东地区后来居上的坚实基础。 2. 培育形成了一批骨干企业和名牌产品。 年销售收入20亿元以上大型企业有汕头海洋集团、汕头宜华企业集团、潮州华丰集团、汕尾信利电子等,3亿元以上骨干企业有揭阳榕泰股份公司、巨轮股份公司、潮州三环集团、汕尾亿达洲集团等。至2005年底,粤东地区共获得认定19个中国名牌产品,130个省名牌产品。 3. 粤东地区区位优势明显。 从整个粤东地区看,其处于广东省连接华东沿海地区的交通要道,以及珠三角和长三角两个经济圈的重要节点,令粤东的发展拥有了不可替代的区域优势,它将依托海峡西岸经济圈和珠三角经济圈,依靠制造业和商贸服务业双引擎带动

广东省区域产业布局规划

广东省 区域产业布局规划 一、产业转移空间布局 二、农业开发战略格局 三、海洋综合开发新格局 四、现代综合运输网络布局 五、广东省能源重大项目布局 六、广东省主体功能区规划图集

一、产业转移空间布局:一核(转出地核心圈);三圈(产业转移圈层形态);五轴(产业转移轨迹);五块(产业转移空间具体形态) ○“一核”:即指珠三角核心区,是主要的产业转出地,具体指广州、深圳、珠海、东莞、佛山和中山六市。发挥珠三角核心区要发挥对全省产业的辐射和带动作用,把传统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或生产环节转移到粤东西北及中部地区。 ○“三圈”:是指珠三角核心区转出产业向外扩散落点时遵循的三个梯度序列。第一个圈层是珠三角边缘层,主要承接珠三角核心区的技术及知识含量较高的产业,是珠三角内部的产业转移。第二圈层是近地发展层,主要承接对区位及交通运输条件要求比较高,且对珠三角核心区的主导产业具有粘合效应的配套产业(产品)。第三圈层是延伸拓展层,主要承接要求土地和劳动力成本比较低、技术含量偏低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或者以延伸市场为目的的产业(产品),以及发展对港口等交通条件要求高的重化工业和基础产业。 ○“五轴”:是指由珠三角转移而出的产业顺延一定的轴线向外落点,从而在省内形成相对密集的五条产业转移密集轴线。分别接入福建的海峡西岸经济圈、环北部湾经济圈和长株潭经济区,并把客家主要集聚地与珠三角经济区连接起来,同时加强与广西、云南、贵州的运输往来,促进“泛珠江三角洲”产业转移。 ○“五块”:是指通过全省产业转移的推进,产业布局将在珠三角、东西两翼和北部山区的区域划分基础上,依据新的产业转移趋势和布局特征,把原北部山区区域中与珠三角核心区相邻,交通网络较好,区位及产业优势明显的地区,独立划分出来作为中部板块,从而形成五个主要经济块状地带。这五个经济块地带分别是珠三角地区、东翼块、西翼块、中部块和北部块。 一核、三圈、五轴布局图如下:

河源市人民政府印发河源市扶持重点产业转移工业园和重点产业发展

河源市人民政府印发河源市扶持重点产业转移工业园和重点 产业发展工作方案的通知 【法规类别】城市规划与开发建设 【发布部门】河源市政府 【发布日期】2011.08.04 【实施日期】2011.08.04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河源市人民政府印发河源市扶持重点产业转移工业园和重点产业发展工作方案的通知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府直属各单位: 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将《河源市扶持重点产业转移工业园和重点产业发展的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二○一一年八月四日河源市扶持重点产业转移工业园和重点产业发展的工作方案 为贯彻落实省委十届八次全会精神,推动我市产业转移工业园(简称“产业转移园”)开发建设和重点产业发展实现新突破,根据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财政厅《关于

开展广东省产业转移工业园重点园区遴选工作的通知》(粤经济和信息化发电〔2011〕87号)要求,结合我市实际,特制订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践行‘三反’理念、发展‘四新’产业”这一核心,加强政府引导,集中政策资源,着力扶优扶强,优先解决重点产业转移工业园(以下简称“重点园区”)、重点产业加快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提高重点园区的承接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大力培育发展重点产业,引领带动全市产业转移工业园发展,全面提升承接产业转移的能力和水平,推动工业园区成为我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中坚力量。 二、扶持对象 以市政府遴选并经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财政厅确认的中山(河源)产业转移工业园为重点扶持的产业转移园,以其确立的电子信息、薄膜太阳能光伏产业为重点扶持产业。 三、扶持原则 --突出重点,扶优扶强。集中资源要素优先扶持重点园区、重点产业加快发展,以点带面促进全市产业转移园开发建设及其产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政府主导,市场运作。遵循市场规律,运用宏观调控手段,引导资源要素向重点园区集聚。 --协调联动,有效推进。加强全市统筹协调,强化重点园区主体职责,市相关职能部门紧密配合,形成合力,协调、有效推进。 --创新机制,共建共赢。推动与重点园区共建方中山市政府的合作,不断完善和改革创新合作共建机制,构建互利共赢的长效机制。 --完善政策,强化支持。完善扶持重点园区及其重点产业发展的扶持政策措施,加大扶持力度,促进重点园区及其重点产业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